粗读《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的读书笔记和心得

本人喜欢《水浒传》,读书心得多写与《水浒传》有关的东西,当然,其他方面读书心得应该也不少。书很厚,慢慢写,尽量坚持。

在贴吧玩的时候,可能受氛围影响,总认为很多学者写关于《水浒传》的评点文章都写的不大好,于是学会了用叫兽、砖家等词汇称呼他们,颇有那种“高手在民间”的感觉。

后来淡出贴吧,读了,听了一些东西,渐渐明白存在很多真正的专业人士和研究者,他们的水平是高出许多的。
某天我突发奇想问老公:你说,我们小区里会不会藏着一个比博尔特跑步还快,或者比科比打篮球还牛的人?(科比啊科比 。。伤感。。)
老公很肯定的回答,不会。我也觉得不会。
当然,教授专家也有高低,也有专攻方向的差别。我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这本书,在微博上好几次,好几人提到过。开始我没放心上,因为看书名我不感兴趣,而且觉得太专业,肯定看不进去。
后来有人提到这本书里有不少关于《水浒》的内容,我开始有些兴趣了。买回来发现书很厚,很学术性,拿在手里都嫌重,就打算弃了。
过了两星期,我灵机一动,拿工具刀把书切成三份,这样每份看起来薄多了,然后,居然看进去了。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7-28 11:52:55 +0800 CST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的作者:王学泰

序言
序言是一位叫李慎之写的,名叫《发现另一个中国》,内容简单概括如下:
1: 传统认识上,中国文化是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框架的文化。王学泰先生认为,中国文化里还存在另一个文化,它属于隐性文化,即游民文化。它支配了半个中国,半部历史。

2:王学泰先生对游民文化的研究是个开头作用。由于游民的性质,游民文化没有官方记载、作史,这样研究工作非常困难,但却很有意义。【原文---因为它蕴藏着中国两三千年历史所谓的一治一乱的谜底,而且我生怕它可能还指向中国未来历史走向的谜底】

3:讲述了关注游民文化的来源。来源是1973年在南通一个墓穴里发现的明朝成化年刊印的《花关索出身传四种》。

4:王学泰先生对此起了一个新名词,叫“游民知识分子”,不知道施耐庵,罗贯中等人,能不能归入这一类?或者说,与之关涉到什么程度?瞎子阿炳是《二泉映月》的传说作者,关于他,事实上,我【听到的全是通奸乱伦之类的新闻,形容入微,辞旨淫秽。。。看了学泰的书,我几乎认定他就是一个游民知识分子】。

5:王学泰先生把游民文化形成的上限定在宋代。我认为有待商榷。

6:我为什么对游民文化这么感兴趣。(本点略)

7:王学泰先生声明“本书不会介入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而我认为,这样的研究应该继续下去,扩大下去。(本点略)

8:王学泰先生辨明了农民,流民与游民的区别,同时对农民革命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富革命性的并不是如李自成等的揭竿而起者,而是江南一带勤劳致富和追求发展的农民】。王学泰先生还研究了中国农业社会中的城市和西方农业社会中的城市的差别。

9:王学泰先生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研究。比如,今天我们去关注孔孟之道的人凤毛麟角,而关帝庙却人潮汹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游民文化的经典。

10:不同意王学泰先生使用“封建主义”这个名词,改为皇权主义更合适。

注:本楼是对序言的一个简单概述,里面的“我”,是指序言的作者李慎之先生。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7-28 15:56:00 +0800 CST  
个人粗略观感:
对这篇序言非常钦佩,写出这样序言的李慎之肯定是一位不亚于书作者王学泰的大家。
序言涵盖的信息量很大,里面包含了对书作者王学泰先生的赞赏,欣赏,认同,期望,有待商榷或论证,不同观点,等等。

序言里有不少专业重量级的句子。关于那句:【因为它蕴藏着中国两三千年历史所谓的一治一乱的谜底,而且我生怕它可能还指向中国未来历史走向的谜底】,李慎之没有展开说,不知他会有怎样的论述。台湾学者孙隆基对这个相关问题做过论证。也不知他的论证是否与李慎之相合?

上楼简单概括的第9点,提到孔孟门口门可罗雀,关帝庙游人如织。我(楼主)去登泰山时也挺有感触,泰山顶上的玉皇顶和泰山娘娘庙香火鼎盛,旁边的孔子庙几乎无人,只有寥寥数人(包括我)不想走重复路,才往那里走一圈。这又说明了什么,希望书里能给我答案。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7-28 15:57:27 +0800 CST  
第一章 绪论
一、被学术界忽视的游民与游民文化
简要概括:
1:游民文化长期被人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视而不见。王元化先生可能是最早关注游民文化的学者,1993年,王元化先生在《思辨随笔 游民与游民文化》中提到一位叫杜亚泉的学者。这位杜亚泉学者认为:游民是过剩的劳动阶级,游民与知识阶级结合,就形成了游民文化。
他说:历史上我国贵族文化与游民文化更迭盛衰,贵族文化过盛社会沉滞,腐败;游民文化过盛,社会紊乱,历史循坏之迹也。
他同时谈到了辛亥革命不成功的原因。(略)

2:我(本书作者王学泰先生)对杜亚泉学者的一些观点难以苟同。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典型的流浪于城乡之间的游民。阿Q的【思想意识为什么具有国民性,那是因为游民意识泛滥的结果】。

3:游民的特点,游民【采取了非常手段在社会上进行无目的的挣扎】,与儒家和道家相比,【他们的思想意识既截然对立又互相补充,并构成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的两面】。
【游民的思想意识也通过通俗文艺作品散播到一般民众中去,因此,才使得许多不是游民的中国人的灵魂中也活跃着游民意识】。
【游民文化的泛滥,使得并非游民阶层的人们也受到了游民思想的熏染】。

********************************
个人粗略观感:
绪论里说,杜亚泉学者关于游民的论述,名《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不发生之原因》写于1919年。本书附录里附有这篇文章,我(楼主)翻了一下,是半白话文,半文言文写的,感觉看不进去。
想说的是,原来这么早就有人分析这类文章了。随着资讯发达,我们越来越能看到世界在变化,很多论述和分析越来越高水平,越来越揭示真相。虽然回头看,前人的分析比较幼稚,但就像王学泰先生说的“毕竟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期待下面王学泰先生讲的游民和儒家道家,一个硬币的两面。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7-29 14:50:40 +0800 CST  
二:游民意识是不是真正存在?
1:游民这个群体的存在,是共识的。但他们是否有独立思想体系?很多研究者态度谨慎。我(本书作者王学泰先生)为此受到颇多质疑,和很多研究者争论过。

2:花关索系列故事《花关索出身传》里,内容有这样----关羽张飞追随刘备做一番大事业,为了表示决心,关张二人约定互相杀光对方的家属。关羽杀光了张飞全家,张飞在杀了关家18口后,一时不忍,放走了关羽有孕的妻子,后生下关索。
这个残忍而古怪的故事,跟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是大悖的。

3:《花关索认父传》里,描写关索声言,如果关羽不认他,他就投靠曹操,并起兵捉拿父亲。这个描写同样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孝道是大悖的。

4: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里写有,关羽对张飞说,刘备这个人将来必定大富大贵,我们不管他年龄大小,就拜他做哥哥。·这种势利眼思想,也是与主流所提倡的意识形态大悖的。这样的故事,简直是对关圣人的亵渎。

5:自从金庸等武侠小说风靡中国后,【华罗庚把武侠小说誉为“成年人的童话”,此语一锤定音,为武侠小说争得了合法地位】。“江湖”一词活跃在我们口头。武侠小说里的江湖与传统文人士大夫向往的泛舟“江湖”思想是根本不同的。
从《水浒传》里的江湖,到现代武侠小说里的江湖,我们可以看到游民群体的奋斗史,争斗史,由此可以看到这些独特的运作规则和行为方式形成的游民文化,深深影响了我们近千年的历史。

个人粗略观感:
这一节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说的感想非常非常多,想来想去,还是先不写了,以后觉得想写了再写。
我一直以为很多社会现象,普遍三观,都是儒家为主的主流思想,由此看来以前的想法基本都错了。游民文化思想体系如果真如王学泰先生所论证的,确实对我们影响极大。
但我仍然感觉,游民文化思想和儒家为主的主流思想,确实是一个大体系的两面,它们都是同一个根系萌发出来的结果。这点也是以后想写了再写吧。

上楼第4点,提到关张不管年龄,就认刘备做哥哥的故事。可以解释《水浒传》里的很多现象,宋江的年龄并不大,但梁山上下基本上都把他称作哥哥,这其中人品德行原因完全是次要的,潜力,实力,手段,钱财等等,才是主要原因。正如王学泰先生本节所写:江湖的凶险不亚于庙堂(朝廷),斗争不加以文饰,更加赤裸裸。
晁盖的失势和死亡,确实是游民阶层那种谁拳头硬谁说了算的价值观的体现。由此我也认为,快活林里施恩与蒋门神的黑吃黑是如实写作,施恩对武松的崇拜是发自内心的,张都监对武松的赏识也是真心的,并非如电视剧情节里一开始就打算设计陷害他。
此外,快活林一段是典型的弱肉强食社会的写照,武松在里面表现出了不区分黑白,有恩则报,帮助弱势一方,在这种背景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这部分可以说是游民与士大夫思想的一种互融补充吧?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7-30 11:41:18 +0800 CST  
三、什么是游民?
1:游民很难定义,人们常说“无业游民”,实际上,无业并不等于游民。但从古一直到明朝,主导舆论上,只要不务农的老百姓,都是游民。
清代对游民的看法,基本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流氓。建国后,定义为从事不正当职业者。

2:本书定义的游民,是【从人们在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出发的】,【主要是指一切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的人们】。

3:流民与游民不同。流民大规模迁移后,家族的宗法秩序没有破坏,甚至更为加固。比如客家人和他们修建的土楼就是很好的例证。

4:宋代文化普及率大大增加了。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也被抛到了游民群体中。通俗文学开始出现,宋代以后,创作形式开始从士大夫阶层向游民知识分子阶层转变。

5:《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由文人写的,里面有文人士大夫思想的渗透,但主导意识仍是游民思想文化。


********************************
个人粗略观感:这节我是完全听课学习的。《水浒传》里武松的故事,我感觉它的文人士大夫思想似乎比其他故事稍重一些,也许它成型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带有文人士大夫思想多那么一点点。当然,也可能是创作的人三观里,文人士大夫思想多那么一点点。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8-07 10:17:43 +0800 CST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内容简要概括:
1:最早的通俗作品是江湖艺人们创作的,受众极多,反映了游民对历史和社会的理解,他们简直是下层社会学习的历史教科书。
当走投无路的人铤而走险时,这些游民思想的文艺作品给予他们鼓舞和力量。
【中国是个政治化的民族,古代下层社会的人们就是靠这些通俗小说去理解和接触政治的】

2:下层社会的武装反抗中,很多模仿《水浒传》、《三国演义》进行武装组织。土匪们根据《水浒传》的标准选取领袖,安排生活。这是英国汉学家贝思飞在考察民国时期活动后指出的。
由于通俗文艺的普及,很多群体活动都在排演戏文,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在中国,戏往往不像生活,而生活却有时很像戏。
过去的人受游民意识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今天应该有自觉抵御的意识。

3:江湖艺人的作品和农民创作的民间故事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以“民间艺人”概括是错误的。生活经历丰富的江湖艺人与生活在封闭农村的人完全不同。《说唐》的演变就是很好的例证。通过他们的作品演变,那些历史开国元勋慢慢变成了游民色彩般的人物。

4:一位暴君出现后,游民积累到一定数量,“乱”就产生了。暴君垮台后,出现了丛林法则,胜者为王。就其本质来说,【游民是反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新朝代出来,游民被安定下来。若干时间后又周而复始。

5:鲁迅论述游民,邵燕祥先生写游民。(本点略)

6:【本书所用的“游民”一词也属于中性词语,毫无贬斥之意】,【游民的群体性格和游民意识中,许多令人不愉快的东西也是社会的产物,不是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因此也没有必要去谴责哪一个人】。


********************************
个人粗略观感:
【中国是个政治化的民族】,这句话不知如何理解?我想在后面王学泰先生应该会有详解吧。

文中提到“下层社会”这个词,我个人理解,从金字塔构造看,下层的人位于金字塔基座占了大多数,金字塔顶尖的上层社会是个极少数。什么样的人属于下层社会呢?一般理解而言,是指受教育少,干劳力工作的人或者说收入低的人。

但事实上,有很多高学历的人,他们来自中下层社会家庭,他们只是专业研读水平高,却很少去认真看,认真思考专业外的书籍,电影等等。他们青少年阶段形成的三观,基本来源于他们所住的小村镇,或者说来源于文化水平低的父母长辈。而他们的父母长辈,就是本节中王学泰先生所说:就是靠这些通俗小说去理解社会和接触政治的,把这些当做历史教科书的人。
当拥有了高学历,或是成为了有财有势的人,摆脱了下层社会这个标签,他们又把自己的三观输入到儿女或周围亲近的人身上去。本质上,这些非下层社会的人,仍然深受游民文化的影响。
所以,不仅是下层社会受游民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人也同样。王学泰先生说:过去的人受游民意识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今天应该有自觉抵御的意识。
这句有自觉的抵御,真是很难很难。就因为难,因此历史周而复始。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8-07 11:00:53 +0800 CST  
第二章 中国社会的特点及其成员的地位
一、 聚群而居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简要概述:
1:中国社会自上古时期就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聚群而居。中国土地上自然灾害频繁,所以以农业为主的人们很难独立完成耕作,必需以群体方式为主。

2:血缘关系的群体是最自然的群体,家族制度由此产生。统治者按这个方式,把治下的人民按血缘亲疏关系组织起来,方便统治。

3:以前我们常说,“中国自古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古代是垂直等级序列构成的宗法社会”。我(王学泰)认为种说法不能说错,但表达不准确。
a:周朝至今3000年,期间先秦与秦有极大差别,宋代之前与宋代之后也有很大差别。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是为了与自然做斗争,当国家政权建立后,官员只到达县级,县以下是民间团体怎样管理呢?这就有赖于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很好地与皇权专制水乳交融的管理好人民,其间的儒家思想,恰恰是宗法制度的反映,占据了主流意识地位。


********************************
个人粗略观感:
本节中,关于宗法社会是不是因为农业为主体的社会形成的,我觉得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我听到过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张宏杰,大概意思是说:远古时期的人最早都是祖先崇拜,后来逐步发展成多神崇拜和宗教崇拜。而到达中国土地上的远古一族,一直保留在祖先崇拜阶段,没有进入多神崇拜和宗教崇拜。

祖先崇拜中形成的家族家长制度,慢慢演变成对权力的追求和对专制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青铜器进入中国土地后,实用器没有进一步发展,而祭祀用的青铜器却达到了青铜器制造的巅峰。还有追求多妻多生子等,也是权力追求的一种体现,并非简单地为了增加生产力。

以上说法我没有能力判断,只是罗列出来。

本节第3点,我想后面王学泰先生会详细讲解,期待。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10 11:13:54 +0800 CST  
@草桥关 2020-09-11 13:32:12
过了两星期,我灵机一动,拿工具刀把书切成三份,这样每份看起来薄多了,然后,居然看进去了。
————————
太聪明了:)
你读得很认真,我没怎么关注这个话题,跟着你慢慢看。
-----------------------------
心理暗示很有用,谢谢亲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14 11:12:07 +0800 CST  
8楼不见了,没有保存草稿,重写很麻烦。试试联系版主,看看能不能恢复。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14 11:24:45 +0800 CST  
收到回复,说8楼恢复不了了。
二、宗法国家时期的社会结构及其解体
被删了,以后再补写吧,以后自己要注意保存草稿。

三、汉至唐----族居与地主庄园经济的结合时期(分2部分)
(1):从地缘到血缘的聚合
简要概述:

1:以血缘为纽带的族群在秦之后逐步消失,小家庭占据了主流,例如,西汉末年平均每户4.87口,唐玄宗时期每户5.83口。一个村落中聚集了数十个或数百个小家庭,他们大多属于一个家族,有着严密的家族组织。
也就是说,由于地缘关系,小家族有可能聚合成豪门大族。同样大豪族也是按专制王朝那样进行组织编排。

2:如上节所说,秦代皇权专制社会是反对并打散大豪门的(有人持反对意见,我不认同),这就形成了皇权和豪门望族之间的斗争。从西汉到东汉,豪门望族逐渐在斗争中取得优势,他们建立了大庄园,俨然成为土皇帝。

3: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战乱多社会动荡,小家族越来越需要依赖大家族,豪门巨族在动荡中迁移并疯狂抢掠土地,还建立了备战堡垒,豪门巨族之间也充满了斗争,隋朝之后,新豪门不断产生。

4:这时有北方少数民族进入黄河流域,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血缘群居时的传统。这些少数民族与原有土地上的人们,又组合起来(隋唐统治者都有血缘混合),形成了统治者提倡的美好大家族,样板家族。
这些美好大家族,都是以“百忍”为代价的。


********************************
个人粗略观感:
以前,总以为秦朝之后,一直在皇帝轮流做之间循环。接触到很多知识信息后,感觉人类社会一直在摸索中进行着,时而尝试这种方式,时而尝试另一种。

就好像欧洲社会,时而议会元老院,时而罗马帝国,时而教皇中世纪,时而文艺复兴。
中国也在进行摸索,社会也在起起伏伏,汉至唐之间的战乱,抛开人民受苦受难这个角度,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社会在摸索,在探寻新方式呢?

但我们的起伏没有欧洲那么明显,因为我们的深层文化,深层结构没有变(台湾孙隆基所言)。所以印象中就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感觉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15 11:07:02 +0800 CST  
(2)、秦汉至隋唐的基层行政组织及对人民的控制
简要概述:
1:秦朝对基层组织进行编制,汉朝继承秦制,【在原来基础上更加严密。。。西汉法律不容许人民脱离户籍,也不容许人zhi由迁徙。。。诸侯不得随便离开自己的封地】(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
基层组织行驶职能时需要依靠宗族组织,汉代“父老”一词开始出现,意思就是民间领袖,宗族长辈。

2:魏晋南北朝豪门贵族势力膨胀,中yang控制力形同虚设。隋唐相继建立后,重新建立起强大的政权,建立邻保制。
这种制度是互相监视和连坐。皇权社会加强控制,把农民钉在土地上,农民越发对乡居产生依赖。农民不仅依赖土地,更依靠宗族。

3:自宋开始,户籍制度越来越完备,控制力更强。农民不肯离开乡土,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远离祖坟,背井离乡更悲惨的事情了。
先前被打散和扫荡的豪门巨族,已经大大减少。这时候,统治者为了安抚和固定广大宗法人,需要重新建立宗法制度了。


********************************
个人粗略观感:
这部分应该是承上启下的,暂时没有心得了(* ̄︶ ̄)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16 11:08:25 +0800 CST  
四、宋代及宋代以后宗法家族制度的确立(分3部分)
(1)、宋儒重建宗法制
简要概述:

1:唐中叶之后,战乱频繁,藩镇割据,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从魏晋到隋唐,豪门巨族被扫荡的大大减少。
同时,唐代商业有很大发展,商人和文人的流动人口增加了。比如杜甫,漂泊流离客死在小船上。人民自愿或被迫流动,造成了宗族散失。

2:皇权统治虽然不愿意看到豪门巨族势力强盛,但更不愿看到小家庭增多,灵活度增强,血缘关系淡薄造成的皇权控制力被减弱。
因此,宋代理学家倡导建立“宗法”,即“宗子法”。

3:所谓宗法,就是把同一血缘,同一祖先的人聚合起来,设立一个“宗子”,即后来我们叫“族长”的人。然后供奉祖先牌位,设宗庙,制定家法等等。
这种制度是继承了先秦的礼制。但不同的是,它强调道德至上,不再首先推选长子继承,而是以“贤”代“长”。
朱熹把宗法制度推广到了全社会,后代一直按这种制度实行。建祠堂,分田地,祭祀费用,家谱撰写等等,形成的细致的族规。

4:宋儒重建的宗法制度。得到了朝廷的支持,在这种制度下,村落聚集而居的情况已经十分普遍,出现了一个家族几十代都聚在一个村子里,从不迁徙的情况。
村落内部的人,小家庭之间互相调剂,可以自给自足,不用走出村子,形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群体。
长期如此,群聚的人个性萎缩,对家族依赖强烈,离开了本地都不懂如何生存。


********************************
个人粗略观感:
这部分内容真是太容易理解了,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农村还是这样的。
某位名人(不记得名字了)说过: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是宋以后形成的,一直延续着。

我一直好奇,宋以前人们的三观是怎样的?我看到的电视剧和小说,就算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里面人物的三观和我们现在没什么区别。
BBC有一部电视剧叫《罗马》的,我感觉它就拍出了古罗马的三观和现代的差别。

第4点,提到的人民对宗族和聚族生活的严重依赖。台湾学者孙隆基的另一个角度解释也很有意思,大概是说:国人对人的设定,一直以来,必需是由“二人来定义一人”,这个“二人”,就是泛指周边相关的人和群体。如果得不到相关的人和群体的认可或帮助,那么,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简单的理解就是缺乏个人的人格自力,精神自力,必须依靠在他人或某个集体上才能成为“人”。

按照这个理解,并不见得是皇权或宋儒或族长,把大家聚合起来,而是有这种思想的“人”,需要合群才能生存。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22 10:23:20 +0800 CST  
17楼又被删了,这回保存了草稿,修改理一下,希望这回能过关。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22 10:27:00 +0800 CST  
(2)、社会人群的垂直流动和重建宗法制的关系
简要概述:

1:隋唐时的科举制度,不匿名,主考官不回避,所以进士基本是内定的,很少寒门子弟能考中。进士主要仍是贵族子弟。
宋朝逐步实行考生匿名,考官回避制度,老百姓能得到多一些希望。而且录取人数也大大增加了。

2:进士的增多使得官僚体制文人化,其比例大大超过清代。他们掌握了实权,在有社会上惹人羡慕的地位。宗法家族为了提高本族地位,也制定了很多鼓励措施,支持培养士子。
进士们退休后回到乡里,朝廷给予他们士大夫的礼遇。他们必然成为本宗族的核心。因此,科举制度和宗法家族的垂直流动加大,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和尊崇,宗法意识越来越深人人心。

********************************
个人粗略观感:
这部分应该简单易懂,没有心得了(* ̄︶ ̄)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22 10:48:17 +0800 CST  
@草桥关 2020-09-25 02:10:36
于是问题就来了,因为游民也一样要活下去,要活下去就必须寻求一种生存方式,而一旦获得某种生存方式,他在身份上就有了新的归属,便不再是游民。
没有怀揣几十两银子当游民的,一文不名的游民又能游几天?如果这样,会形成游民社会吗?
-----------------------------
游民这个概念,作者王学泰把它定义为脱离了秩序的人。如你所说,士农工商不是游民,因为他们是社会上的固定生产力劳动力。脱离了秩序,我的理解就是脱离了主流意识的人,官府很难管到的人,某个人不是贵族士大夫,也不是固定的士农工商,他能干什么呢?比如街头混混,坑蒙拐骗,野女ji,乞丐,到处流浪的卖唱说书,这些人可以较长时间靠此维持生活。拿《水浒传》举例的话,武松当都头前,刘唐等。

王学泰说他自己“不涉及现实问题”,我的理解就是他不写现代我们所处的社会,不想拿现在社会来举例,只写古代。
我自己理解,脱离了主流,就算游民,比如80年代,脱离了单位去下海,就是相当于游民了。因为虽然国家法律允许个人创业,农民到城市打工,但他们不是主流,主流仍然是各个国家单位。后来在民企的人,农民工等等越来越多,他们也是主流了,也就没有人说他们是游民了。
不知你有没有感觉?一个从毕业就在民企(特别是小型民企)打工的人,长期下来,他的某些三观思维方式,会与一个刚毕业就在国家单位里工作的人,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如果国家单位的人是主流,那小民企的人就偏向于王学泰定义的游民了。
不过,我觉得现在社会定义游民的话,就是指一个人思想或某些行为脱离了主流,主流说应该这样,他却想着要去那样。长此以往,他就形成了偏离主流的思想和三观。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25 10:38:41 +0800 CST  
(3)、家族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
简要概述:

1:宗法家族制度【实际上就是根据儒家经典确定下来的】,【礼犹在,虽宗子法废,其精神仍然传了下来】。朝廷对此是支持和扶持的。族长可以处死违规族众,或以“忤逆罪”送交官府。
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保存了这些遗风,【官府与乡村的冲突,可以说等于零】。

2:宋代士大夫又根据儒家伦理道德发明了“乡约法”,用来让乡中百姓自我教育。乡约制定了有关德行,过失,礼俗,逢灾难时救济等种种规定。
【这种借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来剥夺其私人空间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入乡约的人们牺牲了自嘱zhu的权利,以换取强势的团体---宗族的保护】。

3:朱熹对这种乡约制度大加赞赏,但南宋中叶,程朱理学受到统治者多次打压,一直到明代才得到肯定,成为立国之基础。朱元璋明白,它有利于稳定团结老百姓。

4:乡约法源自宗法制度,但两者不同:
a: 宗族制度不一定有教育制度,乡约法是用来教育人的。
b: 宗族制度是指有血缘关系群居的人,乡约法是指同地域群住在一起的人。
明朱元璋颁布了增修的乡约法,清代更甚,颁布了万字“圣谕”。圣谕主要就是教导人民要忠孝。
各级官员都认真学习,兢兢业业地宣传圣谕。

5:除了相约法,还有各类族规,家训,目的都是向人们灌输正统观念。从宗族祭祀,族长权威,到男女关系,饮食起居等,都做了细致规定,族人一举一动都不能越出规定。各地地方方志,记录着孝子,烈女,义民的事迹。

6:我们还能看到,宗族会把上述教化的内容排演成戏。遇到重大节日,就会上演戏目。这些演出的戏基本上都是【寄托了对昌盛宗族的企望和对宗法意识的忠诚】。
引用马克思的话说:【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的生产资料】,【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7:综上所述,每个百姓,【只是宗法网络上的一个点】。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25 11:09:23 +0800 CST  
********************************
个人粗略观感:

第3条写到程朱理学曾遭到打压。我有点意外,是不是当时统治者担心豪门巨族昌盛会妨碍皇权把控人民?我个人猜想,多半是那时候的统治者还不够聪明,前朝留下的经验不够丰富,把精力放在对付贵族和士大夫上,驭民之术不完善,一直要到清代才达到游刃有余。

我想起一件事情:上班时,为了抄近路,我会穿过一段城中村小路。有一段时间,我看见村里一家门口旁,有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男孩子,抱着吉他坐在石基上埋头练习,我很欣赏这样的男孩子。
忽然某天,男孩家门口挂上白布办起了丧事,估计是家里有长辈去世了,门外围着一群人。这时,一辆车停在男孩家门口,走下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老人下车后朝家门走,周围的人退让两侧。
我没有停脚继续走着,猛然听到耳边响起中年妇女的喝声:还不跪下!男孩瞬间扑通跪倒在石板尘埃中,头低得快要碰到地面,直到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进了他的家门。

我看到这一幕,有一种仿佛穿越到大清王朝的感觉。我在想,这个男孩心里难过吗,还是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觉得理所当然,他应该会活得快乐些。因为他顺从了家法家规,家法家规也会保护他。这个道理很简单,否则宗法宗规不会延续了几百年年,甚至更长。

但是我的思绪不知怎的飘到《红楼梦》上,薛宝钗就是这样,为了压制自我,她服用冷香丸;明明记得牢牢的《西厢记》的美丽句子,却要说这种书不应该看;嫉妒着林黛玉到了极点时,却去给她送来了参汤滋补身体。
她做到了顺从女德,也得到了宗族的保护和赞赏,但最后的结局,确是“金钗雪里埋”。曹雪芹会不会太狠了,或许属于个别特例吧。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28 11:03:52 +0800 CST  
五、乡土社会造就了乡土意识
简要概述:

1:“民间”这个词,首先指的是农民,在古代,农民占了90%以上的人口。农民的思想是由古代特有的社会结构决定的。以前分析他们的时候,注重他们的革命性或保守性。
那么,中国农民和欧洲农民有什么不同?

2:我(王学泰)认为,影响中国古代农民思想的是【家族与专Z正拳对农民的双重控制】,以及宗法之间血缘和地缘的双重联系。
而这些控制和联系,除了盘剥的一面,展现更多的是温情和保护的一面。人们长期如此,则会成为强烈的人身依附,失去判断力。
秦晖在他的书中讲到,【在意识沉睡的状态下,即时取消“强制”,造成的也不会是字游ziyou,而是宗法制式的散漫。。。农民意识与农民群体性格,首先是建立在这一宗法社会特征之上的,在这一点上有产有业的地主阶级和农民没有多大的区别。】

3:农民的革命性并不一定指暴力流血的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是衡量革命的尺度。历史上那些“均平富”的口号,是孔子孟子提出来的,不是农民提出来的。这些口号是依附于造饭者的文人为了争取民心才举旗的旗帜。
而“均平富”这些口号,也没有超出皇权和宗法社会的范畴。由此产生的变化是表面的,不是宏观的。

4:经济发展中,产生摆脱宗法网络,追求经济自力li,继而形成自力li个性,才是历史宏观变化。历史上最富革命性的并不是如李自成等的揭竿而起者,而是明中叶太湖周围小镇富裕的和追求发展的农民。但他们到清代又消失了。

5:农民的保守性在于对家长,族长的崇拜,发展到对权威权力的崇拜。在家族做孝子,到社会做顺民。不必统治者灌输,农民对代表宗法制度的儒家思想就有天生的认同感。但农民更注重其中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上述即为乡土意识。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09-30 11:29:10 +0800 CST  
********************************
个人粗略观感:
距离上次发帖过了一个多月。主要是因为跑去追剧《纸牌屋》了,挺好看的,特别是第1-3季,水平很高。
今天回来感觉不在状态,写不出感想了。
楼主 照水红叶  发布于 2020-11-18 10:02:31 +0800 CST  

楼主:照水红叶

字数:16012

发表时间:2020-07-28 19:52:5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8 17:02:55 +0800 CST

评论数: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