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随时添加)

读书札记(随时添加)
高致贤

我读书,随时写一点小笔记,或写心得体会,或抄警句名言,长短不论,随想随写,有的还获征文奖。现将部分连载于此,便于选读。

读书使我成记者
1937年我出生于农民世家,读两年私塾就辍学,可我从未放松读书:少年牧牛,我将《千家诗》随身带:背柴歇息时读,收牛时骑在牛背上读……后来,我又读《说唐》。在山野,我讲书上的故事给牧友们听,他们替我打柴、割草;后又为乡亲们写对联、诉状、信件,换得些小礼物,激发起我更高的读书热情,促使我的语文水平迅速提高。
1956年我以同等学力考取初师。“反右”后教师奇缺,便提前于1958年分配任教。虽然读书生涯夭折了,但工作单位有书报供读,我仍抓紧业余时间读书。
开始,我只读不写,阅读多了,觉得报刊上的文章并不深奥,于是便写些短消息向报刊投稿,有的竟然被采用了,从而激发起我更大的写作热忱。可写作时常力不从心,好主题表达不出来,就因我读书不多,这又促使我更加发奋。阅读使写作能力提升,写作使阅读得以应用,读与写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1961年我进修中师,曾在实践中尝到阅读甜头的我,除课堂上认真阅读外,还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加强课外阅读。
文革中,我5年逍遥,得以专心读书。当时许多书被禁,我便通读《水浒》等允许读的书,还偷偷读《燕山夜话》等一些“黑书”。通读“毛选”4卷,每篇我都写读书笔记,读鲁迅的书也多写读后感。
多年读书,我写心得、做笔记,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文革”结束后,我很快就有200多万字的作品在全国28个省市区刊播出版,1987年被破格晋升记者,随之加入省作协。1998年退休时,我己有400多万字的作品问世;100多篇作品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等多种合集。
读与写成了我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家有藏书2000余册;到深圳从图书馆借书,平均每月至少读一部中外名著。边读边写,《南山日报》为我开了“边读边议”专栏。《宝安日报》的“新安早茶”专栏几乎每期发我的文章。我成了《深圳商报》“你说我说”和“读者大会”两专栏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并被选为“你说我说”专栏的擂手,参与全国写作打擂。打擂题到手两小时交稿,如果平时不阅读积累资料,查资料都来不及,怎能速成文章?
我在阅读中成长:读书助我成为记者和作家。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11:00 +0800 CST  

从盲从到纠错
高致贤
——“阅读改变人生——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读书”征文

因为我只断断续续受过7年多的学校教育,课堂读书不多,能加入省协,全凭自学阅读来充实自己。说实话,我口头上从不承认自己有过盲从性,但实际上,我曾一度对铅字印刷品,尤其是公开出版的书籍,盲从得要命。以为出版物上的文字都是对的,常常把出版物上的字词句作为衡量自己运用字词对与错的标准。
那是1959年,才进了4年多学校的我提前“毕业”去任教,上小学六年级的作文课时,有学生问我“再接再厉”怎么写?我并无把握,但巧的是上课之前我正好在一张地方报纸上读到这样一个大标题,于是,随手板书“在接在励”,学生当然照抄。
此错被教导主任指出来,我并不承认,便找出那张报纸来答复他。他又翻开词典来说服我,使我当众出丑,也使我初步对报纸上的文字产生了怀疑。但对书籍中文字的盲从性依然未改,尤其是对经典书籍文字的盲从。教学中我自选参考的报刊图书资料,使我在师生面前一再出丑,遭到文字垃圾污染之时,我恨透了文字垃圾的制造者。可在神差鬼使中,后来我又改行从事了文字工作,投身于制造文字垃圾的队伍中,错字病句常使我在读者面前出洋相,往往令我处于尴尬、难堪、无地自容的地步!于是,我对字词句逐渐形成“疾错如仇”的思想,决心向文字污染挑战,纯洁祖国的文字语言。
这样,阅读时,我手中常握一支笔,发现错处就用校对符号记于它所在书页的空白处,因而还被图书馆罚过款。上世纪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茅盾文学奖后,我怀着崇拜之情借阅,文章内容不错,可我边读边记书中的错乱于书眉,读完后回头数一下,仅我发现的错乱就有30多处。文学书籍如斯,科普书籍如何?
由邢万里编著、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发行的《人类探险全记录》,是特别向青少年推荐的科普读物。上下册计54.7万字,错别字几十个不说,还有像第376页上将世界上高“8000米”以上的13座山峰错为高“800米”以上、第416页上“来自全球各地的四一五位科学家”中“四一五”之类不中不洋的记数和320页上“1500百艘独木舟”以及474页上“一千400年”之类半中半洋的写法,读来令人发晕……此时我对名著上的文字纯洁度更加怀疑了,进而消除了对名著的盲从性,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阅读经典了。
我虽敢于向世界名著的文字垃圾挑战了,但还不敢挑战字词典之类的工具书。我还用它们作为武器去消灭媒体上的文字污染!对字词典一类的工具书仍然处于盲从之中。后来,我怎么会向字词典之类的工具书也发起挑战了呢?
为参与深圳读书月的“知识竞赛”,我特地到深圳汇文书城买了一本《古诗词名句名段词典》。该词典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和百家出版社于2002年8月第1版发行。第1次印刷6000册。孔 夫主编;责任编辑:马欧治、赵 毅;封面设计:何东琳;成都市海翔印务有限公司印刷;新华书店经销。词典为48开本,包括“附录”中的“古语名句名段欣赏”,总计567页,24万字, 1767个条目,只能算词典中的“小字辈”。但它的错误却堪称词典中的“老大”:光是完全重复的条目就有47条之多。
我怎么会发现那么些条目重复呢?知识问答题中就有诗词名句的填充,为填某题空位之需,我翻着该词典从头开始逐条寻找,直到找着为止,如果找不着,我便会从头翻到尾才放弃。一遍二遍翻找,找的遍数多了,便发现有的条目先读了对的,后又读到错的;或先读到错的,后又读到对的。如86页上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到了174页上,就变为“蝉嗓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了;在78页上读到了“十年磨一到”,看到错了,作了纠正。可到110页上又读到了“十年磨一剑”这一条;我觉得奇怪,于是,回头印证,才发现有不少重复,便对重复、错漏作了眉批,故有记录作统计。
仅我初步发现,记录、统计的结果:该词典1767个条目中,完全重复的就有47条,占总条目的26/1000以上,加上半重复的就更多了。所谓完全重复,就是同一条目,两处出现。如第4页上已有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句,第109页上又重登。所谓半重复的,就是一半或部分重复。如在“治学篇”中,第489页上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第503页上又有“语不惊人死不休”,重复了一半;还有第 440页上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与311页上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重复了部分等等。足见其编辑思想的不够统一,编辑作风的不够严肃。
该词典分别编为“政治篇”、“思乡篇”、“惜时篇”等21个篇目,也许编者会说,他们是把同一个条目收在不同的篇目内。如果有这种说法的话,也是站不住脚的,同一篇目中重复的就不少。如欧阳修的“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同时收在它的“哲理篇”中。不同的只是83页上后句中的“不及”,在94页上被改为“不如”,(“及”字变为“如”,到底哪个对?)此其一。其二呢,将同一个条目收在该词典的不同篇目里,只能说明他们没有选准。说不好听点,是使用“胀眼法”来多凑数字高定价,最终是为了充数多卖钱,以此掏读者。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14:36 +0800 CST  
(续前)
再谈错别字,仅我现己发现的就有25个之多,多是从名句中先发现的。除前述引文中的“剑”错为“到”、“噪”错为“嗓”之类以外,还有第44页上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中的“吏”错成“更”,第60页上的《荀子.劝学》错为《苟子.劝学》等。该词典引文摘句中的错字就这样明显,注解中的错误,就更离谱了。
虽然我认真记录统计了一下,也未必将其中重复错漏查完,20余万字,总共567页,也非一气读完,更未反复读记,读过就忘了,重复的也许还不只这个数。从此,不得不对字词典的文字也产生了怀疑!
民语云,“误人子弟,男盗女娼”。作为“词典”,它应是人们对字词释疑解惑的依据和准绳,是一种辅导学习的工具书,一字错了,危害很大,尤其是对有求知欲望的中小学生的影响更大。
这么说来,是不是说今天的出版物均一无是处?非也!其实,当代文字质量高的出版物也不少。有的文字质量还很高。比如上海泽文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5月第7次印刷)的草婴译(俄)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全书38.8万字,只有两个别字,其中一个还可商榷。那就是134页、175页和176页上用的“笑吟吟”的“吟”应为“盈”。“笑盈盈”即是充满笑的意思。“吟”为吟唱,如吟诗作对。另一个是184、247和300等页上的“笑眯眯”,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解释:“咪”有微笑的样子;“眯”即眼睛睁不开或眼皮微微合上。“咪”可用为“笑咪咪”,“眯”正用应为“眯眼笑”。但电脑词库中也有“笑眯眯”一词,故可作商榷。
如果说《复活》为世界名著而又由一流的老牌出版社出版才有那么高的质量的话,那么,作家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广东林祖基著的《微言集》,全书15万字,只有两个错别字。即第26页第12行中“好高骛远”的“骛”错为“鹜”了;314页第8行中“寒暄”的“暄”错为“喧”了。说明当今出版并不是“无错不成书”那样的垃圾。
民间有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我从盲从到清醒,再到《深圳商报》“纠错三人行”、“挑眉指眼”纠错专栏中之作者,也经过一番脱变:儿时开始读书阶段,迷信书本为圣人之言,书上的每字每句都没错,凡是印到书上的都没错,识字、作文均以书本为准;青年开始写作之后,又以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为范本,以为凡是变为铅字的都没错。
后来在教学写作实践中几经碰壁之后,开始认识到并非如斯,前述“两个凡是”开始动摇,写作不再依葫芦画瓢,进而写出了自己的主见,文章得以在报刊台刊播;思想进了一步,敢为报刊图书挑眉指眼,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文章频频面世,凭实绩破格晋升记者职称,被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接收为会员,使我而立之年从小学教师改行当党政秘书,不惑之年后成了专职记者;天命之后坐阵文联至退休,而今仍然坚持写作。
回过头来想想:我从3岁多在父亲的烟灯盘子前读《千字文》开始,迄今已有七十年的“读龄”了,七十个春夏秋冬,七十次暑往寒来,除不到十分之一的课堂受教时间外,其余时间我都没有断过自学阅读。几十年的阅读生涯中,我如春蚕般作茧自缚又破茧而出,从书的奴隶到书的主人,实现了思想上的大飞跃!若问阅读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改变?我曾发表过一篇《阅读助我从农民到作家》的小文,那恐怕要算一种答案吧?
我7岁开始读了两学私塾就失学当农民,直到20岁才考取初师,断断续续受过7年多学校教育的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今生今世会当记者、当作家,但少年时因凑兴趣读《说唐》讲薛仁贵征故事换取牧友们为我牧牛,青春期为教学需要和写恋爱信而拼命阅读,壮年时阅读已成习惯再加上工作需要,老年便用阅读来消除我的生活寂寞,故尔一生阅读不变。
通过阅,我读走近作品,再走进作品,读久了,读多了,读懂了,觉得文章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觉得那样的文章自己也可以写出来,于是,便提笔模仿写起新闻稿来,投稿多了,竟然开始被采用,写作兴趣因之被激活,创作热情也出来了:一年竟在地市以上的媒体发表稿件300多篇,1980年代被破格晋升为记者,文革后作协活动一恢复,我就成了首批加入省作协的两人之一,后半生竟然吃起了专业的笔墨饭!多亏阅读给我的“再教育”!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16:03 +0800 CST  
身边常放本字、词典
高致贤

我常给报刊纠正错别字,有时也会以错纠对,如将“刘海”纠为“流海”,别人说“刘海”不错,我说发型像流水,哪有头发姓刘?谁料词典云:“刘海”是古代一仙童这额垂短发很美。妇、幼学他额前垂短发,故称“刘海”。我发现错别字多出于带典成语中,如卢沟桥错为“芦沟桥”,是认为卢沟桥是长满芦苇沟上的桥,而不知是据清乾隆御书“卢沟晓月”得名;将“一枕黄粱”中的“粱”错为“梁”,也是不知黄粱梦来自一个书生做了一个好梦,醒来小米饭还未熟的典故。如何解决此问题?
我常在电脑旁放《成语词典》和《新华词典》,没有把握的、把握不准的字词就查。一次,我凭记忆,将报上正确的“美轮美奂”纠错为“美伦美奂”,不见刊出,我致电追问,编辑说他们没写错,我便用印有“美伦美奂”的书为据与之争辩。他说:你最好查词典。结果查得《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语出有典,是我作依据的书上写错了。
这使我受到很深启迪:成语多有其来历,不能凭空想象;写字认字无把握,一定要查准,不能凭记忆;更不能以为书上写的都没错,要以字、词典为准,尽管字词典上也有错的。我外出带本小词典,消磨时光长知识。
身边常放字、词典,助我写、读少出错!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18:47 +0800 CST  



阅读从这里沿袭与辐射
.高致贤

孩子们在宝安区中南花园买了住宅,住入窗明几净的高楼。妻儿老小住一起,让我在欢度晚年中尽享天伦之乐。
然而,离开故乡那个三壁图书的陋室,缺乏我生活中不可一日不读的书,对于嗜读如命的我,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加之外地休闲,人地生疏,没有社会活动,读书成了我精神生活的唯一。怎样再度丰富起我的晚年精神生活?辗转反侧之中,我去到宝安区图书馆,管理员为我免费办了个借书证,一次可借两本书,借一次可读一个月,读不完还可续借一个月,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嗜读欲。
可是,百事不用管,一心只读书的我,两本书一般一个星期至十天就读完了。从住宅到图书馆也有相当一段距离,频繁往返惜还书,孩子们对年近古稀之我也不太放心,但图书馆规定:借书需持证人亲自出马,我不去又借不到书,还得亲自去借。而今报刊不寄样刊报了,我去图书馆除了借书还书之外,还可以复印我发表的作品或所需资料。但因我老伴中风不能与我同行,我只身长时间徒步往返,孩子们还是不放心。我写了篇《阅读助我成作家》的文章,总结我几十年的阅读体会,孩子们认识到不让我阅读是不行的。如何来个两全之策?孩子们也办了借书证。一家两代办了三个借书证,一次可借到十多本书,回家交换阅读,这不但减少我借书步行频繁之累,还带动了孩子们的业余阅读,使我的阅读习惯开始向下代沿伸。
孩子们业余阅读上瘾了,双休节假日的活动之一便是去图书馆借书还书或阅读。图书馆内专门设有少儿阅览室,其间又分设有7岁以下婴幼儿活动室。外孙李子凡半岁以后,他们便带他去图书馆。李子凡在其间追玩具→听英语→看图书,而今进了二年级还逢双休日便去泡图书馆,阅读也上了瘾。在这个幽静的环境里,孩子与孙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写作能力,收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女儿高茂从阅读中发现征文启事或受到某种启发便写稿,不时在北京、上海、湖南、广东等省市的报刊发表文章;外孙李子凡从上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就已获“英语之星”、“学习标兵”等22张学习方面的奖状,这不能不说与他几个月就开始夹着尿不湿泡宝安图书馆至今不断有关。
2004年暑假期间,我的外孙女邹悦和孙子高凌宇从贵州来看我,很难适应这里的高温,户外活动很少,除到大、小梅沙去体验一下海上娱乐外,多数时间就泡图书馆。开始由我带他们进去,让他们畅游于这书的海洋深处,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图书报刊呈现于他们眼前,使他们大饱眼福,大开眼界,以后他们便自己进图书馆了。我的阅读习惯经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正在家人中一代代沿袭着……
图书馆还使我的阅读影响不断向外辐射:家乡文朋诗友来访,我的一种待客方式就是陪他们进图书馆和逛书城,在那里读书购书,让他们满载而归,这不花门票费的招待,常令文友们赞不绝口。我因之写了一篇反映图书馆、书城给我以家之感的博文《我在深圳有个“家”》发表后。贵州作家姜静玮在该文评论中写道:高老师,你那个“家”太吸引人了,我有机会一定要去你那个“家”中坐坐!说明我的阅读影响已进入辐射中……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20:40 +0800 CST  
一 读 六 十 年
高致贤
我这个三次入学校,先后只当了7年在校生的人,能在上世纪80年代晋升记者职务、加入省级作协,全赖于坚持业余阅读。
1937年,我出生于农民世家,1946年入乡村私塾,断断续续读了两年多书,就回家肩负起繁重的农业生产,可我并未放松读书。牧牛、打柴,我带着《千家诗》等书,只要手中有空就读,背柴歇息时读,收牛时骑在牛背上读,对此,我幺哥还出了“牧牛苦颂诗,勤比李氏”的上联让我对。后又读《说唐》等故事书,认不得的字就问父亲和哥哥们,或查字典。我在山野说书、讲故事,赢得伙伴们替我打柴割草;我成了山村里的 “文化名人”,不但用说书换取听众的劳力,还替山民们书写对联、诉状等,换来半升小豆,十个鸡蛋之类的物质,从而激发起我更高的阅读热情,8年的自助阅读,使我的语文水平得以很大提高。
1956年,我 “恶补”两个月的算术后,以小学同等学力考取初师。开学不到一年,课堂教学就被“反右”打乱了。“反右”后,教师奇缺,我们提前于1958年分配任教。第一次获得正规学校的读书生涯就此夭折了!但我仍然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语文阅读上。1961年我又以优异成绩进修中师,才算正式获得三年课堂听讲。
文革10年,5年未上班,5年上半班,使我成了专职读书郎。当时许多书被禁,我便通读水浒等四大名著和鲁迅以及毛泽东等的书。“毛选”1—4卷每篇有读书笔记,其它书也多有读后感之类的记录。我还偷偷读了《燕山夜话》、《论共产党员修养》等一些我喜欢的 “黑书”,只是不敢做笔记。
几十年坚持业余阅读,为我积累了许多文学知识,“文革”结束后,我很快就有200多万字的新闻、文学等多种作品在全国28个省市区刊播出版,使我刚从事两年的专职新闻,就破格晋升记者;中国作协贵州分会先批准我入会,后才让我填入会申请书。
1998年退休时,我己有400多万字的作品问世;100多篇作品收入刚好50本合集;获116项各种奖。2003年还被深圳南山区评为优秀义工,并获“五星级义工”称号。
从1999年开始,读写成了我须臾不离的主要生活内容。家里藏书,几经精选留下2000余本;到汕头,女儿从单位图书馆借书供我;来深圳自己办了借书证,平均每月至少读一部中外名著。随时和书中人物打交道,消除了我的空巢孤寂感;边读书边写作,预防了我的老年痴呆症。到2004年10月底统计,退休以来,又发表作品315篇,《南山日报》还为我开了个“边读边议”的专栏。并为该报的其它专栏供稿;并成为中国新闻名专栏《深圳商报》的“你说我说”和“读者大会”两大专栏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人们将进学校称为读书,我体会到读书未必要进校,人生读书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外。我在自学中成长,自学成就了我的写作事业。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22:45 +0800 CST  
文 如 其 情
高致贤

“文如其人”似乎已成定论,我则不以为然。这并非冒昧先贤,真切感受如斯。
本人常有些文学作品见诸报刊,但没有发过本人照片。故有谱我歌词、改编我文的合作者和读我文者据我作品对我本人进行分析、想象,有的把我想成壮实小伙,有的将我想象成清瘦老头,有的把我想成坚强老妪而赞颂,有的将我想成娴慧淑女而函求,有的想象我狂放,有的认为我温柔……依据我的文章想象出我的多种形象。可当他们一旦与我见面之时,总是愕然一声:“哎呀,你原来是这个样子?”意即与他们想象中的我判若两人。为何出此差异?他们就是根据我的文章来想象我这个“人”的形象的。因为我的文章并非一种情调,故将我想象成各种不同的人形。如果真是“文如其人”的话,至少他们不会把我想象成女性。别人想象我如此,我想象别人依然。我对一些只读其文未见其人的作者也曾想象过其形象,有的作者的形象还在我脑海里定了型,可一旦与其见面,想象与实际往往大相径庭。连性别和年龄段都弄错了。为何出现如此差异?皆因以文章作为想象的依据。因而,我以为流传已久的“文如其人”不切。
那么,文如什么呢?我以为:文如其情。
情是人的心态反映,表现为喜怒哀乐惧爱恶欲等。“七情”人皆有之,各种情状都会表现出来,作家的情感表露成为文章。文章是作者感情流露的结果,不是作者形体印于纸上。有人把“文如其人”中的“人”视为作者的性格,这就与情接近了。故将作家分为豪放与婉约两大派。但事实又使此论不尽成立。就以读者熟知的李清照为例。她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一面,也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一面,你说她是豪放还是婉约?
依文论人说不清,依文论情较确切。当毛泽东等伟人从“神坛”上走下来之后,便可以看出他们既有英雄气壮,也有儿女情深。他们的各种情绪都会从作品中表露出来,故同一人的作品会有多种风格。这便是作者情感变化的记录。一个人处于不同的环境中便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客观环境是随时变幻着的,尤其是社会环境。作家处于环境变幻中的感情变化,发泄为文就有不同风格。读者便会从其文章中感受到其成文时的情感。因而,以文为据去分析作者当时的情感较为准确。反之又可以据情视文。故我以为:文如其情!

(发表于1995年10月20日《今日文坛》报总25期)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25:12 +0800 CST  
文 如 其 情
高致贤

“文如其人”似乎已成定论,我则不以为然。这并非冒昧先贤,真切感受如斯。
本人常有些文学作品见诸报刊,但没有发过本人照片。故有谱我歌词、改编我文的合作者和读我文者据我作品对我本人进行分析、想象,有的把我想成壮实小伙,有的将我想象成清瘦老头,有的把我想成坚强老妪而赞颂,有的将我想成娴慧淑女而函求,有的想象我狂放,有的认为我温柔……依据我的文章想象出我的多种形象。可当他们一旦与我见面之时,总是愕然一声:“哎呀,你原来是这个样子?”意即与他们想象中的我判若两人。为何出此差异?他们就是根据我的文章来想象我这个“人”的形象的。因为我的文章并非一种情调,故将我想象成各种不同的人形。如果真是“文如其人”的话,至少他们不会把我想象成女性。别人想象我如此,我想象别人依然。我对一些只读其文未见其人的作者也曾想象过其形象,有的作者的形象还在我脑海里定了型,可一旦与其见面,想象与实际往往大相径庭。连性别和年龄段都弄错了。为何出现如此差异?皆因以文章作为想象的依据。因而,我以为流传已久的“文如其人”不切。
那么,文如什么呢?我以为:文如其情。
情是人的心态反映,表现为喜怒哀乐惧爱恶欲等。“七情”人皆有之,各种情状都会表现出来,作家的情感表露成为文章。文章是作者感情流露的结果,不是作者形体印于纸上。有人把“文如其人”中的“人”视为作者的性格,这就与情接近了。故将作家分为豪放与婉约两大派。但事实又使此论不尽成立。就以读者熟知的李清照为例。她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一面,也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一面,你说她是豪放还是婉约?
依文论人说不清,依文论情较确切。当毛泽东等伟人从“神坛”上走下来之后,便可以看出他们既有英雄气壮,也有儿女情深。他们的各种情绪都会从作品中表露出来,故同一人的作品会有多种风格。这便是作者情感变化的记录。一个人处于不同的环境中便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客观环境是随时变幻着的,尤其是社会环境。作家处于环境变幻中的感情变化,发泄为文就有不同风格。读者便会从其文章中感受到其成文时的情感。因而,以文为据去分析作者当时的情感较为准确。反之又可以据情视文。故我以为:文如其情!

(发表于1995年10月20日《今日文坛》报总25期)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28:54 +0800 CST  

牧牛.读书.讲故事
高致贤
出生于农民世家的我,断断续续读了两年多的乡村私塾,于1948年彻底失学之后,就回家肩负起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
当时我的主要任务是牧牛、打柴。我家养了一头水母牛,每年下一个牛崽,下过两三胞牛崽之后,我家每年卖出一头役牛,自家养两头役牛和一头牛崽,让老母牛得到适当休息,待小牛崽长大再续卖。人们竞相争购,因之为我家年年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我们对牛情有独钟,关怀备至。
我家那头水母牛也通人性、听打招呼。我们把牛赶到一些较宽的草地上,让它们自由吃草,我便抓紧时间砍一背柴禾或割一背牛草,而后就选择一个视野开阔又荫凉舒爽的地方,或坐或躺,读起书来。看到牛快要到耕地边吃禾苗时,高喊一声:“老母牛——,转来!”它就会转身走到草地中,离开庄稼地。在它的带领下,小牛们也会听话似的。如有不听招呼的牛去吃了粮食,就会遭到我们的一顿抽打。它们还会跑到老母牛身边去求保护,老母牛也会替它们向我们求情,我们也会看在老母牛的面上,对它们免打,它们也学会听话了。这样,我就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读书。
我带着《千家诗》、《三字经》或《百家姓》等书,背柴歇息时读,有时骑在牛背上也读,对此,我的致香幺哥还出了“牧牛苦颂诗勤比李氏”的上联让我对。后来,我又读《说唐》等故事书,认不得的字就问父亲和哥哥们,或查字典。
那时我读《说唐》,主要是受我致德二哥的影响。我家有些古书,我二哥对“说唐故事”很熟悉。那时家庭点灯的油也无钱买,我们去劈开松树皮放油,让油结成松香后再劈带松油的木片——明子柴来点亮,油烟很浓,把家里薰得很黑,鼻涕、口痰都是黑的。为了节约亮槁——点亮之柴,又少被烟薰,晚饭后,烧起疙蔸火,讲起古老话:我二哥便讲起薛仁贵征东的故事。那些薛仁贵如何探地穴得到兵书;如何在打摩天岭时遭到滚木擂石等惊险场面,让我们听得目瞪口呆。于是,我就拿《说唐》书来看。在家读会一段,便拿到山上去边读书边给我的牧友们讲故事。
村里牧牛的朋友们均是我的兄弟或侄儿们,他们成了我的忠实听众,就是今天人们说的铁杆粉丝。大家都愿意把牛马(我们村子里那时没人养羊,马也很少)赶来和我一起放牧,以便听我讲故事。
我在山野说书、讲故事,我的牧友们听得入了迷,他们便由年纪大的高致余堂兄组织起来,分工轮流替我打柴、割草,替我看牛,让我专职为他们说书。谁要不听安排,就不准谁听故事。这样,放牛上山便成了我读书、讲故事的时间。为了提高我的威信,增强故事的吸引力,说到最精彩处我便嘎然而止,耍了一个大关子:“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我在捉弄牧友们的时候,也会被他们戏弄。记得有一次讲到薛仁贵征东在污泥河中救出唐太宗李世民那一节时,我不讲了。理由是:我讲得口干舌渴的,要去采撷野莓来解除饥渴。最后达成的协议是:他们去摘野莓来供我吃,吃好了我又继续说书。于是,大的去砍柴割草,小的去采野莓。采多少为准?我躺在地上,闭着双眼,张开嘴巴,他们摘野莓放在我嘴里,装满我的嘴巴就行了。他们分别放进我嘴里的,一会儿就没有了,老是填不满我的嘴巴。一大把放入的,一会儿又被我嚼吞下去了。后来不知是谁使了个小心眼儿,在野莓中放了一点儿干牛屎,我一吃到便赶快吐出来,又是一阵追打玩笑之后,还是继续给他们讲故事。
这就使我从读书中学会讲故事,用讲故事促进我读书的少年生活。迄今六十多年过去了,那时的故事还记忆犹新!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31:50 +0800 CST  
读稿杂记
——读校华侨许均铨的《小小说集》稿件
高致贤
均铨文友的《许均铨小小说集》定稿之后,从澳门电传给我。我冒昧地为他修改了《后记》。他看过“后记修改稿”之后,便将其余六个部分的书稿先后发到我的电邮中,让我为其审稿,即最后再改一次。华侨挚友之托,我只得从命,且得以先睹之快,颇觉受宠。

6月12日读完第一部分,即以缅甸为背景的这一部分中的《商人日记》令我爱不释手。日记是均铨在缅经商的实录,文字生动具体,内容集中揭露商贸活动中的诈骗伎俩,虽然写的是缅甸,但在我国也颇具现实性和普遍性,可以作为防骗教材,也可供侦破诈骗案件者参考。但因写的见人见事,重在人物内心刻画,故又不乏思想性。作者兼具儒、科两商身分,既具儒商的传统美德,又有科商的鉴赏眼光,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故事,揭露假丑恶,赞颂真善美,有如《当代警世真言》。这部分中还有缅甸风情也言之有物,足供一览。许云和许世儒两个在校大学生的处女作也写得实实在在,很少学生腔。
这部分中我改了几个字:《赐》中的“映入他的视野”中的“映”改为“进”。视野是外界的,用进入好些;映入的应是眼帘。
《白猿》中“引来动物园游玩的不少游客围观”句中,我删去“动物园里游玩的”罗嗦定语,成为“引来不少游客围观”,更简洁些。动物园里同时还有动物园外的游客?
其它文中的“提词”改为“题词”,“既使”改为“即使”,“即惊喜又疑惑”中的“即”改为“既”等。虽然小小瑕疵不掩瑜,但改了更好些。

小说部分,基本上只改动个别字了。
《活在梦中的女人》中的“邻街”改为“临街”;《相睇》中的“有一米七以上”改为“身高一米七以上”;《太空馆》中的“即定的轨道”改为“既定的轨道”;《秦老师》中的“哪年代”改为“那年代”;《老兵》中对孩子的“赡养”改为“撫养”;《安仔的妈妈》中的“原古的封建时代”改为“远古时代”;《荣叔》中的《三盏橙》显然是“三盏灯”之误,故改“橙”为“灯”;《重金属病毒》中“常见到病有这种‘重金属病毒’患者”中删去“病有”二字、“联政公署”改为“廉政公署”;《阿褔》中“文态”改为“文凭”;《请客》中的“坚信不移”改为“坚信不疑”、“堆单”改为“埋单”;《孔方之爭》中的前两个“孔大方”均改为“孔大山”才与后面的名字相符;《8&1》中的“脣品”改为“赝品”;《麦师奶炒鱿记》中“麦师奶实在无故”中的“无故”改为“无辜”;《立春前后》中的“年或的工作”中的“或”改为“底”;《触角》中的“请住”改为“请坐”。

均铨老弟:
本想对小说部分写点读后感,但近日来不时感到头晕,又怕耽误你审稿,故未写,以后再说吧!稿中明显之误改后未作记录;前述之“杂记”中所记之“改正处”仅供你对照、参考。因方言不同,唯恐闹出笑话,我只尽力校正,应以你最后审定为准。
致贤
2006年6月28日下午于深圳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36:23 +0800 CST  
《水西悲歌》的“副产品”1

——读《水西悲歌》杂记1
高致贤
收到吴勇寄来的《水西悲歌》,立即拆封翻阅,但见这40来万字的宏篇巨著,我皱了一下眉头:“够我读的了!”
我这个做“小豆干”的人,最怕读大部头,除学校规定课外必读的和文革中闲得无聊,为打发时间而读只准阅读的长篇以外,我自觉选读的,就只有《红岩》、《平凡的世界》等十余本。可这是笔友从千里之外的故乡寄来的深情啊!我怎能不读?硬着头皮读吧,为感谢笔友的盛情。谁料刚读一节,就像回到故园中,开始与亲朋好友们一起游山玩水,叙旧聊天,无拘无束,逐渐进入忘我的境界,非但不觉得篇幅大长,反觉爱不释手。何也?此书好读。
好厉害的吴老弟哟,他竟然把黔西北这个丰富多彩的彝族历史文化宝库的门给打开了,采炼出《水西悲歌》这个聚宝盆,令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流连于其间,宛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觉得新奇,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吃不完,也兜不尽。那些珍珠宝贝,我鉴赏不清,唯恐给亵渎了,故尔取点自己嚼得动的东西玩玩。恕我把这些东西称为《水西悲歌》的“副产品”吧。它们大致就是:普通士兵的高尚情怀、水西彝族的风情文化、水西奇特的地理环境。现分述于后:
普通士兵的高尚情操
不知从何时起,作家和评论家们,总是把笔墨花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身上。浓墨重彩刻画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只是作为陪衬,写战争的作者呢?根本没有把普通士兵放在眼里,芸芸众生连陪衬都说不上,好像只为凑个人数而参战,尤其是描写古代战争的,兵卒更是不被放在眼里。两军交战,将官出马,士兵只不过站在一旁,或围在场边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如果主帅胜利了,士兵随主帅冲锋陷阵、追赶对方;如果主帅败下阵来,士兵只能胡乱向对方放箭,以保护主帅逃脱。一场成十上百万人参与的大战役写下来,参战士兵们连姓都没有,更不说名字了。书中多被“战士们”三个字所概括了,许多时候,连三个字中也要把军官带进去,如“众将士”、“官兵们”之类的概述,我实在佩服作家和评论家们的概括能力。可他们概括的只是战士,而对军官,却要加以细节描写,包括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军官生活,尤其是主帅的吃喝拉撒睡,乃至交媾动作,都被写得淋漓尽致。广大士兵的浴血奋战常被一笔带过,常给读者一种误导:以为战争的胜利都是将官打出来的,往往忽视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史论,更没有写出许多军官落入绝境的生死关头,是普通士兵舍命救了他们的小命的事实。这类士兵救军官,士兵冲锋陷阵杀敌人,以此赢得战争胜利的真实细节没能在写战争的作品中得到应有的描写,不是作者不会细节描写,而是他们心目中缺乏对士兵作用的认识和缺乏士兵情感。这大概已在创作生活中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不良习气,乃至成了一种创作中的桎梏。
诚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作家已经咬破了这种自作之茧,吴勇就是其中之一,这大概就是惺惺惜惺惺,“小人物”热爱“小人物”的道理吧。吴勇本身就是一位从生活底层的林场工人开始,奋斗不息而终成作家的。他深知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不易,更懂得战斗在第一线的普通士兵,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因而,他在《水西悲歌》这都作品中,以满腔热情和简练的语言,刻画出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普通士兵的英雄形象,使之成为这部描写历史战争的长篇小说的一大亮点。让我们到书中看看吧。
正当叉戛那不顾客观情况、不听部下劝告、主观决定了一次冒进的战斗,“正欲挥鞭策马”发兵之时,“却见一员青年小将横插而来拉住马头,谏道:‘不可呀,更苴大人,不可呀,更苴大人!’”任叉戛那厉喝、鞭抽,他就是不松手,抹去被叉戛那抽打出来的满脸鲜血,依旧抓紧马头声嘶万竭地谏道:“更苴呀,万不可驱羊喂虎呀!更苴呀,吴三桂军中有大炮,厉害非常呀,万不可拿弟兄们去送死呀!”直到叉戛那的剑刺进他的胸膛,他才在劝谏声中倒在血泊里。这么一位深爱自己队伍的战士,到此读者还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哩。他为什么要舍命劝谏?他怕叉戛那拿水西弟兄们去送死。这是一种多么热爱自己的弟兄,又敢于舍命劝谏的负责精神啊!后文介绍,这位士兵名为助其纳贡。他在吴三桂军中干过,深知吴三桂的军情,回到水西军中,仍是一个无名小卒,上文中所引的“小将”并非他的军衔,只是作者对这位勇敢的小青年在习惯上的一种爱称。这无名小卒的情况,还是后来又出了一位同样英勇伟大的普通士兵才知道的。那就是——
叉戛那固执愚蠢发动的这次战斗一败涂地,人马伤亡过半,叉戛那本人也身中毒箭,奄奄待毙之时,一位送草药来救了他的小命的小青年助其不土。
你看,在叉戛那口吐白沫,苟延残喘之际,一位十八九岁的小号兵助其不土,采来一把草药细心地将他救活。刚把叉戛那救活过来,他便转身而去。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从草丛中猛然跳出来刺杀叉戛那。被军官洛以洗抓住手腕刺杀不成后,他又挣扎着一头将叉戛那撞个仰翻叉。原来,为保全弟兄性命而舍命劝谏被叉戛那杀死的助其纳贡就是他的哥哥。他们的父母早被土目讨债逼死了,就留下他俩嫡亲兄弟,双双为保卫水西尽心尽力。杀叉戛那未遂后,在皮熊等关怀下得以免死的他,仍被叉戛那罚了五十军棍,打得他皮开肉绽。他乘夜色逃出军营,准备日后为哥哥报仇,再杀叉戛那。可他爬进深山又昏死过去。当他苏醒过来之时,意外地发现清军又来偷袭了。水西军处于十分危险之中。清军偷袭,叉戛那是活不成了,但水西弟兄们也要遭难呀!。
然而,为了护卫民族利益,助其不土毅然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忍受着极大的伤痛,只身与彝奸和清兵搏斗,直到最后一息尚存之际,还吹响海螺,引起水西官兵的注意,粉碎了清军的偷袭。助其不土以其身躯被清军砍成几段的代价,挽救了水西军失败,多么崇高的思想啊!可他的哥哥助其纳贡在该书的《主要人物》介绍中,连名字都没有一个,足见作者事先并未安排这个人物,只是情之所至,使这两位可歌可泣的“小人物”从其笔管中自然流了出来。这是作家尊重“小人物”的无限深情的必然流露。
因为这是尊重普通人的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并非刻意追求,所以,哪怕每人身上着墨不多,不过几百千把字,就把一个个“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英雄形象塑造出来了。不是吗?
牧羊姑娘设书,单独面对突然袭来的三百多清军(其间还有曾与她相爱过的现已成了叛徒的人)的威胁利诱,既不畏惧,也不暧昧,而是因势利导,把敌人引入山洞之中,巧妙地亲手杀死叛徒,点燃原先布下的土雷,将岩洞顶棚炸垮,与敌人同归于尽,打破了敌人搜索粮食的罪恶计划。
士兵磨石拉沙,并非谋士,亦非亲兵,一个普通土兵,站岗放哨时竟能向更苴点破当时的防守漏洞,及时挽救了水西军的危难,其智慧连当时的军师也不及,真是人微言重。
隐居老人热卧慕史,面对侵略军,也露出水面,还利用他曾与吴三桂见过一面的条件把吴三桂赚到家中,用毒茶诱杀敌人,与敌人同饮于尽。
无名小卒架布,为保护皮熊而被逼上羊庙大箐主峰绝顶,在没有任何退路的情况之下,竟能爬树腾挪,像美猴王般逃离险境。一个细节,把深山里成长的彝家青年的机智勇敢写得活灵活现。这绝非编造,简直是一种记录,我就看到过不少这样灵活的彝家青年。这是平原或城市生活的作者所写不出来的。

本书中有名有姓的“小人物”远不止这些,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我想说的是,常被作家和评论家们忽视的普通士兵,吴勇却记住了。他虽对“小人物”惜墨如金,有的像新闻特写,有的甚至于像人物速写,每个人物不过千把左右字,但并不影响人物形象的成功。作家写这些人物直截了当,决不拖泥带水。他采用白描手法,三勾两画,三言五语就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出来,而后把这个人物丢在一边。抽开斧头划二块,新的“小人物”又涌向他的笔端。虽然着墨不多,可是,书中的这些“小人物”,却一个个都被他写得活龙活现,写得骨肉丰满,写得性格突出,写得形象鲜明。这恐怕也是吴勇始料不及的。为何会有这种“意外”的好效果?这些人物早已“潜”入作者生活库存中了,到作者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自然而然地踊跃而出,不需收拾打扮,就是英勇高大的,何须作者再劳心?这些人物早已成了作家的朋友,平时未必都记得住,可他一旦需要,就成不速之客。就因为作家的生活基础太丰富多彩而十分扎实了。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37:56 +0800 CST  
《水西悲歌》的“副产品”2
——读《水西悲歌》杂记2
浓郁的民族文化
《水西悲歌》写的是水西彝族反镇压的正义战争的。书中的彝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气氛浓郁,有时浓得超过战火硝烟。
《楔子》就可以作为研究彝族历史的参考资料,那就是一种彝族支系发展衍变的概况。
书中对彝族年和火把节的记述,都是一种可供研究的文献。第五章第五节中,对彝家大神支格阿鲁雕像的描绘中,开始交待了火把节的来历。到第九章第八节又加以具体阐述:
六月二十四日之夜,彝族人民打着火把从各自的田园中开始,逐渐将火把汇成若干条火龙,从四面八方聚到约定的山头,将火把传拢来烧成大火堆,而后围看篝火唱歌跳舞,吃肉喝酒,斗牛赛马荡秋千,纵情欢乐到次日。
在描述活动形式之后,又记述了数千年前彝族先民就创造了太阳历,1年10个月,每月36天,1年30个属相周,计360天,剩下的5天(闰年6天)为过年日。并根据北斗星斗柄的转向定出回星节,第一个回星节过彝族年,第二个回星节又叫火把节。这些都可以作为科普论文来阅读。
在民族群众文化中,作家还根据战争状况,在第五章第三节中有机地插叙了苗族人民的“跳花坡”(亦称跳花节)群文活动的描绘——
草坡中央新树起一根五六丈高剔削了大部分枝叶的香樟树,顶部的叶冠上挂满了红、黄、白、蓝各色纸花。这就是“花树”。树不摆了一张漆光水亮的条形供桌,桌上摆着一个灰亮的玉盘,盘中是一把檀红的酒壶和三只白瓷杯。一位鹤发的苗族老人往杯中斟满了酒,双手举杯伸向天空,嘴里喃喃地叨念了片刻,然后微微弯腰,将酒液慢慢地绕着弧形洒到地上,再举起第二杯酒、第三杯酒……老人做完祭事,十多支芦笙便一齐鸣叫起来……
经过细致的描述后,正当苗家男女老少欢聚于花山之上,或轻歌曼舞,或谈情说爱,共同欢庆自己的节日时,清军杀上花山来了,战争与和平形成鲜明对比,爱憎与情景交融。
如果说,前述少数民族节日等为该书充实了知识性的活,那么,彝族歌舞又为该书平添了许多娱乐性和趣味性。
我粗略数了数,书中有彝族情歌和古歌59首,还不包括彝家诗词,其间最长的一首达55行。
从第一章第一节开始,作品就以“蓝天上飘来了吉祥的云,那是水西来了尊贵的客人,尊贵的客人张开你尊贵的口哟,香喷喷的咂酒表表心”的歌声来接待吴三桂。从此,吴三桂便被“家猪和野猪在一起”的民歌迷住。书中根据战争环境和人物塑造所需,随时插入民歌或诗词,直到最后的第十二章第五节,还有乌蒙彝部苴穆禄天德的“背上背坛老咂酒,跑到北方找舅舅,……”的长歌。如果将书的这些彝族民歌全选出来印成单行本,也是很有情趣的。这些彝家民歌入书,一则彰显民族特色,再则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给读者一弛一张,张弛有序的阅读感觉。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39:30 +0800 CST  
《水西悲歌》的“副产品”3
——读《水西悲歌》杂记3
特殊地理环境的描述
《水西悲歌》写的是发生在水西大地上的战斗故事。作家写的是实打实的水西“这一片”土地,不是编造“放之四海皆可用”的故事。水西地域那么宽,除了最具特色的概述外,作家特意记述了最具水西代表性的儿处自然风景区——
结合水西支援乌撒的战争,作家自然介绍了高原明珠——草海:这草海彝语称之为“巴的候吐”,方圆百里,有万顷清波,是大西南面积仅次于滇池的谈水湖泊。海中水草极为丰茂,蜉蝣繁盛,鱼虾无数,又引来百乌翔集。……百千舢板船常年出没于清波草棵间。……草海之滨有着广袤的草甸,四季放牧着牛马猪羊,斑斑点点,蔚为壮观。环海群山起伏,林莽苍苍。每逢春天,那些杜鹃花、茶花、山桃、酸李、樱桃便尽兴开放起来,竟将群山装扮成了个花花世界。秋天,霜叶红一片,黄一片,与那些常绿树木斑驳交织,又别具一番神韵。湖水,草甸,群山,并不截然划断,而是依依相蚀。形成了一派独特的高原风光。
随着战争的变化,遭受战争蹂躏的地域增宽,作家又相机描写出另一些景区。喀斯特是水西地质地貌的一大特色。这是描写黔西北地域的作品千万不能忽视的。作家在本书中对这种风景特色着墨不少,打鸡洞就是其代表:
这打鸡洞全长二十余里,洞厅宽广高旷,滴石如群峰耸峙,钟乳石幻(绚)丽多姿,最美妙者如银雨树,高达数丈,洁白玉柱上,花瓣形状之叶片轮生,立于托盘之中,令人惊羡不已,怜爱并生,又那霸王盔,径粗丈余,高亦丈余,酷肖于战将头盔,又有丈余戟状石笋生于顶端,令人不禁联想起自刎于乌江的西楚霸王。又有一株石松,轮生叶片上洒布白色,唤作雪压青松。又有一株梭罗树,二十余丈高下,顶立(天)之(立)地,遍体长着成片的石灵芝,若就一洞而言,果然是气势恢宏,千军万马开进去也只占了一只角,又具有万千气象,几乎世间一切事物皆可在其中找出。
水西地域这类溶洞很多,战争中不用深挖洞,便可广藏粮,更可作为天然地道战用的溶洞也不少,许多现已被当地开发为风景名胜旅游区了。如书中写到的“九洞天”就是其中之一。
——大方城南七十里有处奇观名“九洞天”,却是乌江水连穿九洞形成的九处洞天美景。……那些洞呀,高可数十丈,挂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中又有几座天生桥,可供游人通过,而那乌江水就从洞中桥大流过。有趣的是洞与洞间又露出明流,光可进,风可拂,箐木森森,藤萝苔藓点染岩壁,……那九洞天还有一绝,叫做“石头开花”,……每年四月值雷雨之际,必有蝴蝶数十万只飞附于岩上产卵,那蝴蝶又色彩繁复,将偌大一片岩壁铺绘的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煞是美观至极。此景大致维持一个月左右,过端阳之后再不能见了。这便是“石头开花”奇观的由来。
如果说“石头开花”是万千彩蝶聚集“绽放”的别枝的话,它们也为水西山地这块锦上平添了异花一朵。水西地区不光是喀斯持地型的世界,还是杜鹃花的王国。如本书第九章第九节中所写的百里杜鹃花区就是代表:
普底是一片低山丘陵地区,山丘上全部长着各种杜鹃花树,后世植物学家作过调查,这片山原宽五十里,长百余里,几乎全为杜鹃花所覆盖,杜鹃花品种计有:马缨杜鹃、树形杜鹃、狭叶杜鹃、美容杜鹃、大白杜鹃、露珠杜鹃、团花杜鹃、迷人杜鹃、银叶杜鹃、皱皮杜鹃、绣叶杜鹃、问客杜鹃、马银花、多花杜鹃、映山红、锦绣杜鹃、贵美杜鹃、暗绿杜鹃、变红杜鹃等十九种杜鹃。每年三月间,所有的杜鹃花一齐开放。花色呈雪白、洋红、亮红、淡红、深紫、淡紫、淡绿、乳黄,有的大树冠幅丰满,花球成千上万,小的低矮盈尺,也盛开或浓或淡的花朵,令人怜爱并生。登高放眼看去,千山铺锦,万花争艳,五彩缤纷,绚丽非凡,在初春各种乔灌木新绽嫩叶映衬下,令人心旷神怡,兴奋之至。因此二十世纪之时,……这里被国家定为“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这里铺山盖岭的……一二丈高的杜鹃花浓荫满树,美不胜收。
有人说《红楼梦》像本百科全书,医生可以从中选出处方,诗人可以从中学到韵律,厨师可以从中找到菜谱,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各取所需。这话虽然不无偏颇之处,可一部好的宏编巨著,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吴勇笔下的《水西悲歌》,把水西人物、山水都写得很美,且这种美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记述,绝非作家杜撰,甚至连文学的夸张手法都未运用。因为水西的山水人物的本身就实在太美了,对照实际,我反而觉得作家描绘的笔力还略嫌不足哩。
也许有人认为,小说中写进那么多情歌、山水,会不会淡化了人物形象?我觉得这些山色水景、风俗民情的描述,正是战争环境的所需。它们并未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而是突出了人物性格和地域特点。试想,如果整部小说中没有彝家歌舞和彝族历史文化的描写,没有百里杜鹃、打鸡洞、九洞天和草海等特色环境的描写,抑或少有这些描写。那不是放在中原一带也可打的战争吗,还谈什么吴三桂侵犯水西呢?正因为有这么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记述和雄、奇、险、秀的环境描绘,读起来才觉得亲切自然,不觉得累;今后若要改编影视剧也有许许多多的现成内容,勿须编导多费工夫。
作家、评论家们都把一部作品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战争场面等来做为铺陈、刻画、塑造和评论的主要内容。这些都是作家的主要产品。我啃不动大部头,消化不了“主产品”,但对其中的普通士兵、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等“副产品”却很感兴趣,故将其中的一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姑且称之为读书杂记吧。

作者简介:高致贤,1937年生,贵州大方人,大方县文联副主席;毕节地区作协常务理事;贵州省杂文学会理事、作家协会、写作学会会员;深圳市深圳商报中国新闻名专栏“你说我说”谈话人之一、南山日报特聘兼职专栏作家。
2004 年6月1日—5日草于深圳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40:36 +0800 CST  
从肖克将军的担心说起
高致贤
肖克将军几次重返长征路均经过大方县。
资料表明:1994年7月,肖老来到他长征路过的贵州修文县扎佐镇。听说肖老来了,上千名百姓一下拥来欢迎。肖老不断同他们握手,问长问短,并和几位老年人攀谈起来。警卫人员生怕出事,急得团团转,事后向肖老提意见。肖老说:“你们担心这样,担心那样,共产党的干部和群众是鱼水相亲。我担心的倒是作干部的人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见《新闻窗》第4期)
一件事情,两种担心:警卫员担心首长安全;首长担心党群关系恶化。肖老担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出一位革命前辈坚定的群众观点和爱国爱民的崇高品德。这不禁使我联想起毛泽东深入乡村农户,周恩来身入数万群众中指挥唱《东方红》,胡耀邦在农民家过春节等等干群一家亲的和谐情景。可惜这种亲密无间的干群关系而今竟被一些干部忘却了。一个地方领导者出差,也有浩荡车队迎来送往,且用警车鸣笛开道。好比皇帝出宫一般,把干部与群众隔开,恶化了党群关系。
上级首长下基层,应是直接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然而,一些不应有的迎送、吃喝、歌舞等活动形式所包围,把群众围在干部之外。群众中的呼声与疾苦以及建议已被迎来送往的滚滚车轮轧碎了!说明某些干部的官僚主义严重了,群众观念淡漠了,享乐腐化思想产生了。上有所求,下必兴焉。官僚主义喜欢下级包围,下面包围又助长了官僚主义,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肖克老将军等作为一代开国元勋,怎不担心干群关系恶化?
值得欣慰和庆幸的是:党中央三令五申坚决反腐倡廉,肖老将军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多数干部已认识到官僚主义严重的危害性,并以实际行动加以制止。有的对迎送车队“掐头”“去尾”,有的带头罢招待宴等,就是使革命前辈们放心的行动,值得赞赏!
如何让老一辈革命家们放心,这便是摆在青年一代面前的一大课题。守好革命前辈们创下的业吧,青年朋友们!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47:23 +0800 CST  
丁文江与贵州彝文古籍
高致贤
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宫,便可看到民族古籍大厅里存列着《爨文丛刻》和《西南夷志》等重要彝文古籍。来自贵州大方县的这两套大型丛书,均与丁文江(1887—1936)先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位20世纪初研究地学的大学者,为何会与西南边陲的大方县有这么一段彝汉合作的缘分?
20世纪初期,时任民国中央地质研究所长的丁文江(又名丁在君)率队到大西南考察时,发现西南彝人勤劳、勇敢、智慧。1929年冬,他来到贵州大方县(当时叫大定县),便着手研究彝族人民,一面测量彝人体格,一面搜集彝族文化。先从内地教会传教士斯密特小姐那里得到一本彝文《玄通大书》,且知教会里有位彝族师傅能读此书,但他不通汉字,不能将此书译成汉文。之后,丁文江访到大方县东关乡有位彝族老先生罗文笔,虽已年届古稀,但为翻译《圣经》50岁后始学彝文,信基督教,便派人邀请罗文笔。
罗文笔应邀,带着彝文《帝王世纪》前往会见,并逐字逐句向丁文江解释,使丁得知该书是写水西安家历史的,便请罗做翻译,并约请罗将其家中珍藏的七部彝文古籍和丁文江在外面收到的三部彝文经典译成汉文。具体规定了译文方式和润笔费之类的相关事宜。
按丁文江要求的第一行抄彝文,第二行用字母注音,第三行汉文直译,第四行汉文意译的方式,罗于当年冬着手,次年三月便译出《神权经》,丁很满意。罗又相继译出《干岁衢碑记》、《宇宙源流》、《帝王世纪》、《献酒经》、《解冤经》、上下卷、《天路指明》等彝文经典。历时三度春秋,译成10余万字。丁文江从外面收到的《夷人做道场用经》、《武定罗婺夷占吉凶书》和《玄通大书》等,经罗译定书名,但罗认为未经师傅同意,不能翻译全书,故保持原貌,只按原文抄出。
丁文江将上述已译和未译的彝文经典收集之后,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辑于1936年1月出版,定名为《爨文丛刻》。为保持彝文原貌,便采用罗文笔先生的墨迹石印。因玄通大书原本的尺寸很大,不能十分缩小,故以其版本为准,使丛书版面高37.5公分,宽26公分,厚2.8公分。大于其它版本,且以“甲编”出版。看似还有“乙编”、“丙编”等计划。可就在该丛书出版之际,丁文江先生便撒手人寰了!
抗日战争爆发,该丛书随史语所辗转于长沙、桂林、昆明而至香港,流落民间。1956年纪念丁文江逝世20年之际,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的董作宾先生有幸在香港的旧书市上得到此书,使之得以再版流传。
贵州彝族古籍文化得以书面形式流传下,丁文江先生功不可没,董作宾先生做了大好事。罗文笔先生留下这笔宝贵文化财富。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49:03 +0800 CST  
对《宝安赋》的几点看法
高致贤
?? 读过《宝安赋》(征求意见稿),想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赋”的体裁表现出来了,气势大,语言美,引经据典,写得生动,虽然有的语句借鉴斧痕较重,但在作赋上是常见的,不失为一篇较有价值的初稿。为让作者将其修改得更为完美,提几点意见供作者参考:
1、??????????? 宝安辖区的界定应弄清。是以现在的宝安区为准,还是以历史上的宝安县而论?新、老宝安的地域不同,若不事先定准,作者心中无谱,取材、用典就会超越范围,地域特色因之冲淡,使读者认为这写的不是宝安,而是深圳,或别的地方。放在别的地方也可以,那就不叫《宝安赋》了。《宝安赋》就是要具有十分鲜明的宝安特色,让人一读就知道这写的是宝安,不是写深圳。宝安只是深圳的一个区,必须摆正区与市的位置,不要将其它地方的特色“借”过来,更不要去“抢”市里的特色。市里写区仍为市,区写市里就不区了。
2、??????????? 此稿中有的典用得很好,如“文公赋诗,千古绝唱伶仃洋”,伶仃洋就靠宝安,福田来写就不好了,写入龙岗更不行。因而,我觉得本赋中的“高新技术一枝独秀”,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在宝安,就像写的是南山区了;“贡荔枝于京华”,似与高州有关; “百余年间,孕育东方之珠”,似乎又扯到香港去了;“春天的故事大地响,世纪老人南海画圈”,写“市赋”更为确切。这些典故不是不可用,是要将它怎样与宝安联系起来写,不使它游离于宝安之外,使人有生搬硬套之感,还可能引起外地非议。因为题目大,用典多,文章就显得太散,虽然当代散文不太讲究形散神不散了,但作赋这还是要讲究的。
3、??????????? 看者容易作者难,“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要靠作者来修改,光凭读者单方面纸上提意见,不与作者直接交流、互相启发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建议区里召开一次审(改)稿会,由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区党史研究室、区志办、文化局等单位,本赋作者和部分热心为本赋提修改意见并有一定文学修养的读者参加,让大家面对面的促膝谈心、共同研讨、互相启发,使作者充分听取各方面提供的题材和建议,集思广益,择善而从,将此赋修改得更好。
井蛙之见,冒昧写来,旨在表达一个宝安住户之心愿,尽一个宝安市民之义务,仅供参考,还望不吝赐教!
??高致贤2005年1月16日于中南花园
??????????????????????????????????????????????? ??????????????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50:13 +0800 CST  
对联并非全趣事
对联联想
本人三支上联求下联获得博友的厚爱,评论、应对,使我深受启迪。我爱对联的精练,但我不善平仄,对不好对子,恕我不才,只能提供欣赏、研究。如袁世凯卖国当儿皇帝时,在全国讨袁声中,就有人出了代表民意的声讨联:
“或”入“園”中,推除老“袁”还我“國”;
八国联军入侵我国后,十分猖獗,有个鬼子想以我国的对联形式戏谑我国人民,便出了一支上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国人马上作出反应:
魑魅魍魉,几小鬼,鬼鬼侵边!
立即给予还击,弄得出联鬼子狼狈不堪。类似爱国联语不胜枚举,我县的陈凤占先生有一联为:
鳥入風中,啄出虫儿方是鳳;
人居国内,不守王法便成囚。
不失为一种环保与法律教育的形象教材!

另外:昨天孙培岭博友留下一联: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我想了很久,确实对不上,但我觉得此联若将斧斤以时入山林改为父斤斧已入山林。使“父斤”合“斧”,更符合前面的“双木”成“林”,“林示”为“禁”的离合格。不和博友以为如何?敬仰批评指正。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51:13 +0800 CST  

元旦“玩”谜“格”1
高致贤/集
新年已到,春节将至,元霄射虎已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灯谜中讲究个“玩格”,现将搜索查找到的几种常见谜格资料推荐给大家玩个格,以供博友射虎之乐。
谜格是表示谜底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谜底需要读谐音、需要调换字的顺序,才能和谜面相匹配。现有的谜格名目繁多,每个谜格还有好多别名。即使是常见的谜格,也不下二、三十种。我根据前人的文章,把常见的谜格分成了五大类,每类选出一至两个具代表性的谜格出来加以解释。其他未曾见过的谜格,可以上网查阅“紫丁香谜苑”谜格例释之类的资料。
1.谐音类:代表谜格:白头格、梨花格 白头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首字必须读谐音才能扣合谜面。读谐音也叫“念白字”,所以取名“白头”,表示第一个字是白字。 黄昏(白头格,地名一)洛阳,第一个字谐音读成“落阳”。一般来说,读谐音的字,声调也需保持一致。“落阳”读成“洛阳”可以,读成“罗阳”就不对了。 梨花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谐读。梨花是白色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满眼的白色,所以用“梨花”表示全白。 甜包子(梨花格,我国县名一)唐县,两个字都谐音读成“糖馅”。 个体户售货(梨花格,国名一)丹麦,读成“单卖”扣合谜面。 其他类似谜格有:粉颈、玉带(素心)、素胫、粉底等等,“粉、素、玉”都是表示白色,颈、心、胫、底等字就指明了哪个位置的字读谐音。 顺便说一句,如果谜面没有标任何谜格,那么灯谜的谜底是不可以读谐音的。这是灯谜严谨性的表现,对比那种“蜜蜂停在日历上”猜成语“风(蜂)和日丽(日历)”的脑筋急转弯,两者有本质区别。
元旦玩谜格2
2.移字类 :代表谜格:秋千格、卷帘格 秋千格:谜底限定两个字。两字前后位置互移后扣谜面,像打秋千一样两面摆动。 问卜命途(秋千格,数学词汇一)运算,打秋千成为“算运”,卜算命运 节约能手(秋千格,地理名词一)省会 卷帘格: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倒着读来扣合谜面。这个格的命名取“倒卷珠帘”之意,暗示从后往前读谜底。 功推汉番通婚策(卷帘格,三字词汇)亲和力,读成“力和亲”。 胸有成竹能过关(卷帘格,法律名词)通信自由,读成“由自信通”,胸有成竹的自信,通关当然不成问题。 这类谜格,谜底移字之前和移字之后的意义必须完全不一样。如果谜底是“寻找”,调换成“找寻”,两个词的意义没有太大区别,那么就没必要加谜格了。其他移字类的常用谜格还有上楼格、下楼格、双钩格、调首格、调尾格等等。 3.分读类 :代表谜格:虾须格、徐妃格 虾须格:谜底字数在两个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读,并与后面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因为第一个字像虾须一样左右分展,故此得名虾须格。 桂林风光甲天下(虾须格,打我国一市名)汕头。桂林以山水出名,所以是“山水之头”。 手术学(打法律名词一)刑法,分展成“开刀法”。 徐妃格:格名出自李商隐诗“只得徐妃半面妆”。南朝的梁元帝是个独眼龙,他的妃子徐氏每次得知元帝要来时,便故意只化半面妆等候。因此又叫半妆格。“徐娘半老,丰韵尤存”,说的正是这位徐妃。此格谜底须在两字以上,所有字的偏旁部首都相同。去除这些相同的偏旁,剩下每字的半面来扣合谜面。 只是朱颜改(徐妃格,化学元素二)铯、铑,“红颜已逝”,年老色衰。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徐妃格,五字常言)惺惺惜惺惺。“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谜面用上半句歌词引起下半句。 其他的常见分读类谜格,还有蝇头格、展翼格、燕尾格、蜓尾格、碎锦格等等。徐妃家族还有放踵格、摘遍格、金蝉格等等。

元旦玩谜格3
4.对偶类: 代表谜格:遥对格、求凰格 遥对格:谜面与谜底成对偶句式,平仄协调,对仗工稳,如对联一般。以词义近而意远者为上乘。 虎皮花(遥对格,中药名一)龙胆草。“虎龙”动物相对,“皮胆”身体部位相对,“花草”植物相对。 三中全会(遥对格,四字佛教语)四大皆空。“三四”数目相对,“中大”体积相对,“全皆”副词相对,“会空”形容词相对,会可以表示会聚,空表示清除。 求凰格:格名取“凤求凰”之意。要求谜底与谜面成对仗,讲平仄外,还须在谜底附加具有对偶意义的关联词,比如:齐、双、比、对、会、配、偶、和、匹、逢等字眼。 黄金(求凰格,中国画家一)齐白石。“黄金、白石”相对。 鸟唱歌(打成语一)对牛弹琴 5.骊珠格: 骊珠格也称探骊格,是难度和欣赏性都非常高的一类谜。骊珠格不写具体谜目,谜底要在前面连带谜目才能形成完整猜射 今夜月明人尽望(探骊)首都?仰光。谜底和谜目连起来,意思是“头都抬起来看光(月亮)”。 伯符留遗训,何事倚公瑾?(探骊,3字+2字)外政要?赖斯。孙策(伯符)临死之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公瑾)”。谜底顿读为“外政、要赖斯”。

元旦玩谜格4
6.离合字: 谜底中有一个可拆分成几个部分的字,叫“母字”,分解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叫“子字”,然后将子字、母字连缀起来,扣合谜面。这样的谜,称之为离合字谜。离合字已经单独成为一类谜了,为方便起见,还是放在谜格里加以说明。 此地空余黄鹤楼(离合字)禽人离,母字是“禽”,拆成后面的人、离两个子字。 看到老公就劝劝(离合字)见夫规 双崖吞滟滪,峭壁立夔门(离合字)山夹峡。描写的是长江瞿塘峡的景象。 两兄弟再谈论片刻(离合字)二人又小叙 学效李广射卧虎,铮然一声崩箭镞(离合字二)弓虽强、石更硬。此谜用两个离合字一气呵成,贯连扣谜,更有情趣。 孔子众贤徒各自乘车(离合字)七十二人一人一辇。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离合字谜了。 离合字的原则是,母字一定要在谜底的开头或者结尾,不能放在中间。放在中间的另有一类谜,叫中分字,不过比离合字的普及性要小很多。 制谜用格,是有原则的。和借代一样,它只是一种补救的手段。对有先天缺陷的谜底,如果能够借助谜格的使用,令原本不容易成谜的谜底豁然开朗,“格助谜活”,谜格就有使用价值。如果不用格也能做出好谜,那么保持天然本色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用了谜格反而使谜底理不通、气不顺,那就应该坚决反对。有人提出的谜格使用原则是: 1、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 2、不使用较生僻的谜格; 3、决不赞成将两种以上谜格混用于一谜之中
(资料来自网络、书籍)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55:15 +0800 CST  
谨防门吏索贿
高致贤
北宋文学家颜之推写的《庾申》,言及庾某被两鬼押至阴司受审,府君阅卷后知其阳寿未尽,判其生还,令鬼送。庾某回到城门时,门吏说:“需要再去请示一下,然后才能放回。”直勒索得庾某“三只金钏”才开城门。
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但文中所言之事倒有些现实意义。某人冤案平反的通知文稿已经领导签发,打印拖了许久,适逢调资尾声,过时不候。某人不得已给了“小费”才拿到通知;某乡镇企业得到一笔贷款,党政机关和业务单位的领导均签了字,手续合法又齐备,可出纳处却推说无钱,领导也不过问。因开业在急,企业不得不给以“好处”才拿到现金。这些实权人物惹不起啊!
话又说回《庾申》上来,门吏索贿是不是有府君的暗示?文中没有写。但无论如何,均与府君有关,起码是管教不严。应该相信,不少府君是不索贿的,但门吏索贿直接扭曲了府君的形象。故公正之府君,要教育小鬼,谨防他们在关键时刻卡人索贿。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56:17 +0800 CST  
理书札记 一
高致贤
[题记]:这是第五次搬家了,搬入自建房,不再迁居了吧,故将积存几十年的书刊彻底清理一次。书橱只有两千多个书位,存书须清除一半多。耗时旬余,感受良多,遂作札记。
一、清风翻书
彻底清理多年积书,因旧房潮湿,屋漏屡遭连夜雨,又遭一次椽断瓦落雨灌屋之灾。纸箱遭水泡,书刊遭大殃。但因当时无处晾晒,只好原封储存。待到迁入新居,释放书刊出箱,潮书得以解禁,幸遇天晴,摊开书刊于室外院坝中晾晒。合本晒书,干得很慢,须翻开书页,方能加快干速。但一人一次只能翻开两页,实在太慢。我正为如何加快翻速而一筹莫展之时,一阵清风吹来,将那些潮湿的书页胡乱翻开,平空增加了晾晒面积,加快了晾晒速度。于是,我希望那风再大再乱,加快流速,频将书页掀动,快些晒干潮书。风帮了我的大忙,一日多晒干不少。我不敢再讥笑:“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了!而且深感风虽不识字,助我晒干书。这比那些书也不翻,让书霉烂,自己却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中的识字人好得多。
二、可怜《母亲》
50年代,我便从拮据的收入中挤出钱来买了一部高尔基的《母亲》。尽管是平装,但因我的酷爱,保存了几十年。由乡下搬进城里,城内几次迁居,每次迁居都要实施书刊“减员”,卖掉送去若干若干斤。可对《母亲》我却始终不弃。谁料在最近对房屋拆旧建新的搬迁中,因积压太久未能翻动,致使《母亲》既遭潮霉,又被鼠咬,还挨虫蛀。可怜随我几十年的《母亲》啊,已成老弱病残,只好忍痛割爱,让其退休。不得不让我深感历史沧桑之慨了!
三、故友重逢
清理书刊,我总要先看扉页,是否赠阅?再浏览目录,看有没有我的文章,以便区别存放。这一看,便从中发现不少早年见过的文朋诗友的名字。当时我们常有文字交道,不管见过面没有,名字都是熟悉的,有如今日之圈朋博友。可到我晒书时,不少文朋诗友的名字均已淡忘。其中,有的以文为砖,敲入官府;有的凭名下海,做了巨商。他们的名字已在文坛消失。当然,也有老弱病残不能再从文者。至于那些仍在坚持笔耕的老友,有的已成名家,他们的作品已很少在一般报刊上露面了:要就是别人访谈,抑或自己出书。但这类文友毕竟不多,多数还是被岁月淘汰的。所以,我们的名字就很少在报刊上邂逅相遇了。翻阅收藏文学刊物目录,偶见老友名字,喜出望外,故友重逢,倍加亲切!
四、见字如面
对作者题赠之书,和故友的题签留言,我格外珍惜。看到文友的亲笔题赠,真有“见字如面”之感。物换星移,岁月沧桑,著名诗人张克,作家陈学书、武光瑞、杨光勋等一些签书赠我的文友已先后离开人世。细阅题签,不禁黯然神伤。珍藏其书,以兹缅怀!
还理出一些题签《留念册》,当年同学毕业、文友散会,情投意合者多有题词留念。重新审视那些题词,又见题词者的名字,会引出几多回忆、一番感慨。虽不知他们而今安在?可“见字如面”之情已油然而生。
清理书刊资料,又见故人故事,想起当年激情满怀,热火朝天,抑或信誓旦旦的情景,不觉感慨万千。好在文坛新人辈出,社会向前发展,令我从那些新涌现出来的名字中获得许多欣慰。
(待续)
楼主 贵州老高  发布于 2012-07-23 09:57:34 +0800 CST  

楼主:贵州老高

字数:924

发表时间:2012-07-23 17: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03 22:16:21 +0800 CST

评论数:6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