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不完的诗词歌赋,道不尽的悲欢离合——诗人和诗的故事(唐朝篇)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盛唐边塞诗人李颀

李颀是唐代诗人,和许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一样,他的生平资料没有流传下来多少。 他的生卒年不详,字、号也不详,大概是东川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
李颀少年时家里本来还算富有,但他结交了许多富豪轻薄子弟,家产慢慢败光了。他醒悟过来,开始刻苦读书,经过十年苦读,终于在开元十三年考中了进士。考中后担任新乡县尉,但他性情耿直,不会巴结上司,所以任职多年,始终不能升迁。他后来索性辞官回乡,过起了隐居生活,潜心于修道炼丹。
李颀虽然一生没有从过军,也不曾游历边塞,却以边塞诗著名。他的边塞诗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格调高昂。比如这首《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那些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幽燕男儿,他们的结局只能是“未得报恩不得归”。当惯弹琵琶的“辽东小妇”唱起悲凉的《出塞曲》的时候,三军将士不禁泪如雨下。
李颀的代表作还有那首著名的《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了边地军人战争生活之苦。那无休无止的战争,换来的只是专供帝王享受的几样的“奢侈品”。以劳民伤财,无数冤魂为代价,所得战果只是那些西域小国进贡的毫不起眼的“蒲桃”,真是得不偿失。他批判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更难能可贵的是,李颀还写了“胡儿”,他们也是父母生养的,他们也饱受了战争的苦难。诗里充满了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
李颀还有一首送别诗也被后人所传诵,就是《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岁月流逝,年华易老。李颀和魏万是忘年之交,在临别的时候,他用自己当年经验教训告诫年轻的魏万:“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0 21:55:34 +0800 CST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诗人遇见强盗时

李涉在唐代诗人里不是非常著名,他的生平资料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他生活在中晚唐时期,自号清溪子,是洛阳人。
李涉早年客居梁园,后来到南方去躲避战乱,和弟弟李渤一起隐居在庐山香炉峰下。后来出山作了几年幕僚,在唐宪宗时,曾担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就被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州呆了十年后,遇赦放还,回到了洛阳,隐居在少室山。到了文宗大和年间,担任国子博士,所以世称“李博士”。
在《云溪友议》和《唐诗纪事》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长庆二年(822年),担任太学博士的李涉前往九江,去看望自己做江州刺史的弟弟李渤。船走到浣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忽然遇到一群抢劫的盗贼。当时的社会并不太平,官船被劫也时有发生。只见几十个贼人手拿刀枪,命令他们停船。船停下后,盗贼就问:“船上是什么人?”船夫答道:“是李涉博士。”匪首听说后,命令部下停止抢劫,说:“如果真是李博士,我们就不抢财物了。不过早就听说李博士的诗名,希望他能给我们写一首诗。”李涉听完,放下心来,拿出纸笔,当场写下一首题为《井栏砂宿遇夜客》的绝句: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匪首得到这首诗非常高兴,不但没抢李涉的钱财,反而送了许多财物给他。
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流传很广,可见李涉在当时的名气是很大的。同时,从这件趣闻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代,诗人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并且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重,也可以看出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的作用──甚至可以用来应酬“绿林豪客”。
当然,这首诗的流传,不仅仅是因为有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而更在于它的诙谐幽默中所含有的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世上于今半是君”,当时的唐朝,朝廷昏暗,藩镇强悍,到处都是贪官暴吏,倒是这些强盗,他们还懂得敬重诗人,反而很有人情味了。
李涉还有一首《题鹤林寺壁》也被后人称赞: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首诗是他被贬期间,登镇江南山时所写。“终日昏昏醉梦间”,可见他在宦海失意时的极度消沉和一蹶不振。“忽闻春尽强登山”,诗人在百无聊赖、浑浑噩噩之中,忽然发现明媚的春光快要远去了,于是强打精神登上南山,想排遣一些积郁已久的愁苦。直到与鹤林寺高僧的一番谈话之后,才解开了积郁已久的心结,他终于有了重新面对现实、审视人生的勇气,终于感悟到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快乐。
苏东坡十分喜欢这首诗,李涉的“竹院逢僧”处,是他在南山最留恋的地方。他曾在这里建了一座“苏公竹院”,希望能重享当年李涉和寺僧闲聊的情趣。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0 21:56:40 +0800 CST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敢说黄段子的美女诗人

李冶,字季兰,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中唐女道士。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一起,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她少年成名,被誉为“女中诗豪”,一生坎坷又具有传奇色彩。
她6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还能弹曲子。所以每当湖州名士聚会时,父亲总会抱着她去炫耀一番。这一天,园子里的蔷薇花开得美丽极了,她看着正在搭花架的佣人,两句诗脱口而出:“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意思是花架还没搭好,蔷薇的枝叶却已经肆意纵横了。满庭的客人拍手称赞,父亲却皱起了眉头。“架却”,“嫁却”!哪里是在写蔷薇,分明是一个怀春的少女盼望出嫁!据传这位父亲当时说了一句话:“此女聪慧非常,恐为失行妇人。”后来,就以修身养性为名,把未成年的她送去了湖州的玉真观。
我很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且不说一个孩子能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单是做父亲的仅凭一句诗就断定6岁女儿的品行,并且做出决定她一生的举动,太也不符合人情之常。估计是后人根据李冶成年的行为而编造的故事。
无论如何,李冶成了了一个年轻的女道士。在偏僻的玉真观里,在悠闲与孤寂的日子里,她慢慢长大了。《唐才子传》形容年轻时的李冶“美姿容,神情萧散”,意思是说她姿容艳丽,气质潇洒。
一身道袍不能遮掩她的秀美,道士的身份也不能断绝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大约20岁时,李冶遇到了第一个爱恋对象——和尚皎然。
皎然是唐代著名诗僧。他俗家姓谢,是谢灵运的十世孙,25岁出家,安史之乱爆发前,回到老家躲避战争,所栖身的寺庙就在李冶所在道观的附近。
皎然出口成章的诗才,让李冶钦佩极了。爱意在少女的内心萌发了,虽然他们一个是道姑一个是和尚,可李冶不管这些,热情乐观的她从没想过,他们会有什么结果。渐渐地,两人就成了好朋友,然后,她开始表白: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信纸像雪一样白,我把它叠成双鲤鱼的形状,你想不想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打开双鱼,我的心事都在鱼肚子的书信里。
随后,李冶收到了一首诗,不是一首情诗,而是一首拒绝诗,题目叫《答李季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皎然虽然称她为“天女”,但还是“禅心不起”。初尝爱情滋味的李冶并没有表现出失恋的痛苦。就像从来没有被拒绝过,热情的她依然忙着作诗喝酒,会朋友。她的交际圈逐渐扩大了,开始在江浙一带游历,也认识了更多人。她的几个爱人陆续进入了她的生活。
首先是阎伯均。
阎伯均时任江州判官,上任前去看望老朋友皎然,遇到了李冶。两人的感情发展很快,阎伯均离开招隐寺去江州的时候,李冶写了这样一首诗: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莫学阮郎迷”,说的是东汉一个叫阮肇的人到山里采药,遇到了仙女,于是抛弃凡间一切,留到了仙境。李冶怕被相思折磨,只能在诗里哀求阎伯均,你不要学那阮肇,被外面的花花草草迷了眼,早点“归来重相访”。
可惜,这段感情没能持续多久。阎伯均离开江苏之后,终其一生,再没有去过湖州,再没有找过李冶。通过皎然留下来的诗我们知道,阎伯均四处留情,最终娶了高门大户之女为妻。
然后是朱放。
朱放是襄州人,安史之乱避居江苏丹阳时和李冶相爱。可是,等待李冶的又是同样的结局,朱放离开丹阳之后另娶大户女子为妻。李冶心中的情感只能表现在诗里,比如这首《相思》: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士人重官婚”,读点书的男子都想娶有门第的女子为妻,平民女子婚配士人是基本不可能的,就算做妾,往往也免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太多的背弃让李冶明白了,何必苦恋,人生还有别的乐趣。她在和那些大名鼎鼎的文人的交往中,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陆羽、刘长卿、房明府、韩揆之、萧叔子和崔涣等等,都是她的好朋友。《唐才子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又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诮曰:‘山气日夕佳’,刘应声曰:‘众鸟欣有托。’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刘长卿有疝气,这是一种男科疾病,李冶公然用陶渊明的诗开起了黄色玩笑,问他的疝气(同音“山气”)好了没有。妙的是,刘长卿非但没有难堪,反而面不改色地同样用陶渊明的诗应对,在坐诸人都会心大笑。
这样的黄色玩笑,在古代,除了李冶,再也没有其他女人说过。当然,这样与男人交往,是被人所不齿的。他们说,李冶这样的女道士就是披着道袍的娼妓。
在经历过一系列情感波折之后,李冶虽然表现得很洒脱,但内心的伤痕还是很难愈合的。她的这首《八至》流传千古: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最近的就是最远的,最深的就是最浅的,最亲的就是最疏的。细细想来,何尝不是。这是经历过多少的伤痛,才能把夫妻关系理解得这样透彻?
李冶的诗名和艳名同样远扬朝野,唐德宗下旨召见了她。皇帝原想这应该是个美丽多情的少女,没想到见面之后,发现她虽然美丽,年龄却已不小,只好放她出了宫。后来他还对人称李冶是个“俊媼”——一个美丽的老太太。
从宫中出来,李冶没有返回湖州,暂时留在了长安,没想到却因此遭遇了大祸。建中四年(783年),即将开赴前线的泾原军经过长安时哗变,拥立赋闲的河北旧将朱泚称帝,唐德宗逃出长安。因为诗名显著,朱泚抓到李冶后,要她写诗称赞,李冶被迫作诗呈献。
朱泚败亡后,德宗还朝,受任朱泚伪职的官员都被诛杀,李冶也未能幸免,被德宗下令乱棒打死。
因黄段子而闻名历史的美女诗人,就这样结束了一生。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0 21:59:24 +0800 CST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才华出众的边塞诗人却因妒忌被写进了小说

李益,字君虞,中唐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大历四年(769),李益考中了进士,但和古代的许多诗人一样,他的仕途并不顺遂。他只是担任了郑县尉这样一个小官,而且很久得不到升迁,就索性弃官到燕赵一带漫游。《旧唐书》说他:“久之不调,而流辈皆居显位,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
李益在官场不得志,漫游边疆,曾五次投身军营。他在《从军诗并序》里说:“出身二十年,三受末秩;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或因军中酒酣,时或塞上兵寝,相与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正是多年的边塞生活,铸就了他豪放苍凉的诗风,使他成为了中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李益的边塞诗虽然不缺乏豪壮之情,但总体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代表作有《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战斗之后,眼前的景色是“沙似雪”、“月如霜”,而士兵吹出的芦笛声,更是让千军翘首,万众思乡,可以说是悲凉之极。
还有这首《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天山的寒风,凄清的明月,一声羌笛,一曲《行路难》,引发了多少征人的思乡之情。
李益的一些怀友赠别的诗,也写得非常不错。比如《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临窗闲坐,思念朋友,所以当清风吹开了门,吹动了竹子,总以为是朋友来了。竹上滴下的露水,沾湿了阶下的青苔。什么时候朋友才会到来,好一起弹琴赋诗。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细腻动人。
还有一首《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小时候常在一起的表弟,在战乱中离散十年,现在突然相遇,已经认不出来了。问姓,还以为是初次见面,说出名字,才想起旧时的容颜。别来多事,话总也说不完,不知不觉晚钟已经敲响。才刚刚相见,明日又要离别,这一去山重水复,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一首诗是在安史之乱的大背景下所创作的,诗人用细腻的感情,和生活的细节,体现了世事的沧桑。
慢慢地,李益诗名大振,受到了宪宗皇帝的赏识,被召回了京城,历任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孟门参军、左散骑常侍等职。
李益才华出众,但性情却不被人称道。他不仅恃才傲物,而且妒忌心很强。《旧唐书》说他:“自负多才,多所凌忽,为众不容。”他仕途坎坷也和自己的性格有关。
李益的“好妒”,尤其表现在男女之情上。《国史补》说:“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亦心疾也。……终身不痊,多思虑,多疑忌,乃疾之本也。”也就是说他妒忌是一种心理疾病,这不但影响了他的仕途,也影响了他的家庭生活。《旧唐书》说李益:“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李益老怀疑妻妾红杏出墙,甚至在门口撒上灰,看有没有外人出入。所以当时人们把好嫉妒称之为“李益病”。
李益的嫉妒太出名了,以致唐朝人蒋防以此为题材写了一篇小说,就是唐传奇《霍小玉传》。
小说写陇西李益与妓女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李益开始和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但他做官后,另娶表妹卢氏,和小玉断绝关系。小玉日夜思念李益,得了重病,知道李益负心后,悲愤欲绝。忽然有一个“豪士”挟持李益来到小玉家中,小玉发誓死后一定变成厉鬼报复。李益娶了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
鲁迅评《霍小玉传》说:“李肇(《国史补》)中云:‘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传谓小玉死后,李益乃大猜忌,则或出于附会,以成异闻者也。”(《稗边小缀》)汪辟疆也说:“(李益)夫妇之间无聊生者,或为当日流传之事实。小说多喜附会,复举薄□之事以实之。”(《唐人小说》)小说里的情节未必属实,但李益好妒忌却是一致认定的。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0 22:05:16 +0800 CST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因诗写得好而被亲舅舅谋杀的悲催诗人


刘希夷,字廷芝,汝州人。他的一首《代悲白头翁(一作白头吟)》是唐诗中的精品,但他在唐代诗人中并不是特别著名,留给后人的诗歌也不是很多。才华出众的他本应写出更多的锦绣华章,却不幸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亡,历史上有着一段悲惨的记载。
《唐才子传》里说,刘希夷在上元二年考中进士,这年才二十五,以文章出名。他喜欢作诗,善于闺情之作,辞意柔婉华丽,情调感伤,由于他写的大多是歌行古体诗,和当时流行的近体诗不相合,所以不被人们看重。刘希夷容貌俊美,喜欢谈笑,善弹琵琶,饮酒数斗不醉,为人落拓不羁。他曾经写了一首《白头吟》,其中有两句“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写完后自己感叹说:“这恐怕是不好的预言吧,石崇曾写诗说‘白首同所归’,和我有什么不同呢。”就把这两句抹去了。写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又感叹说:“人的生死是命中注定的,怎么能由这两句虚言决定呢?”于是就把这四句都保留了下来。他的舅舅宋之问看到了这首诗,非常喜爱后面那两句,知道他还没有把诗给别人看过,就恳求刘希夷把这首诗让给他,刘希夷答应了他却没有把诗给他。宋之问恨他欺骗自己,就派奴才用装满土的袋子压死了刘希夷,这时刘希夷还不到三十岁,人们都很可怜他。唐人笔记《大唐新语》及《刘宾客嘉话录》的记录都和这个说法差不多。
宋代王谠在《唐语林》卷五中也有记载。他说,刘希夷写完此诗以后,还未对外示人,就被宋之问看到了。宋之问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十分欣赏,要求刘希夷将这两句诗送给他,作为他的作品,当然被刘希夷拒绝了,致使宋之问“大怒”,遂“以土囊压杀之”。
刘希夷天赋超群,才情高妙,但年纪轻轻,功名事业都没有成就,就被人害死,况且是死在自己的亲人手中,确实让人悲叹不已。也有人考证,说刘希夷死于宋之问这事并不可靠,但由于宋之问人品卑劣,加之他诗集里也有一首几乎和这首诗一模一样的作品,大部分人都还是认同这一说法。
那么,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让刘希夷赔上性命的名作吧。

代悲白头翁(一作白头吟)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落,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飘零的落花长声叹息。今年我在这里看着花的凋零和衰败,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到那繁花似锦的胜况?已经看过了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古人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落花而伤怀。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可他从前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他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也曾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他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到哪里去了呢?美人的青春娇颜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全诗用“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主旨,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就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命运典型化,表明了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说他们应该同病相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0 22:08:08 +0800 CST  
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因诗两度被贬


中唐时期,王叔文等官员实行了一次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因为这次改革得罪了宦官,所以很快就失败了。宪宗皇帝即位后,贬王伾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马,王伾不久就死于贬所,第二年王叔文也被赐死。其他韦执谊等支持改革的八个官员一律降职,贬到边远地方当司马。历史上又把这件事称作“二王八司马”事件。
“八司马”当中,就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两个人都擅长诗文,又是很要好的朋友。这一回,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永州和朗州都在南边,离开长安很远,那时候是荒僻落后的地区。两个人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年。时间长了,朝廷里有些大臣想起他们来,觉得他们都是有才干的人,放在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柳宗元调回长安,准备让他们留在京城做官。
刘禹锡回到长安,看看长安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朝廷官员中,很多新提拔的都是他过去看不惯、合不来的人,心里很不舒坦。
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个道士,在观里种了许多桃树。那时候正是春暖季节,观里桃花盛开,招引了不少游客。有些老朋友约刘禹锡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刘禹锡想,到那里去散散心也不错,就跟着朋友们一起去了。
刘禹锡经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才回到长安,现在看到玄都观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触,回来以后就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叫《玄都观桃花》,也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开篇两句极力渲染了京城大街小巷喧闹的场面,写看花归来的人,其实是暗喻那些依靠阿谀奉承起家的新权贵们,他们把京城搞得乌烟瘴气,烟尘扑面。人们看花以后归途中的满足心情和愉快神态,和那些攀附权贵的奸佞小人的洋洋自得多么相似。“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表面上是说玄都观里的上千棵桃树都是我离开京城后才栽种的,其实是告诉人们:那些新贵们都是“我”被贬离开京城之后靠阿谀献媚攀爬上高位来的,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政治暴发户极大的鄙视和无情的讽刺。
刘禹锡的诗提醒知名,这篇新作品一出来,很快就在长安传开了。有一些大臣对召回刘禹锡,本来就不愿意,读了刘禹锡的诗,觉得这首诗表面是写桃花,实际是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的。这一下子可惹了这帮人,就连唐宪宗对他也很不满意。刘禹锡又被派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马高一级,似乎是提升,但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更加人烟稀少。
刘禹锡家里有个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需要人伺候:如果跟着刘禹锡一起到播州,上了年纪的老人受不了这个苦。这可叫刘禹锡太为难啦!这时候,柳宗元在长安也呆不住了,朝廷把他改派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得知刘禹锡的困难情形,决心帮助好朋友。他连夜写了一道奏章,请求把派给他柳州的官职跟刘禹锡对调,让他到播州去。
柳宗元待朋友一番真诚,使许多人深受感动。后来,大臣裴度也在唐宪宗面前替刘禹锡说情,宪宗总算答应把刘禹锡改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以后,刘禹锡又被调动了好几个地方。过了十四年,裴度当了宰相,才把他调回长安。
刘禹锡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节。他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有心旧地重游。到了那里,哪知道那个种桃的道士已经死去,观里的桃树没有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满地长着枯草野菜,一片荒凉。他想起当年桃花盛开的情景,联想起一些过去打击他们的宦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争斗中下了台,而他自己倒是顽强地回到了京城。想到这里,他就又写下了一首《再游玄都观》,抒发心里的感慨: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来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一些大臣听到刘禹锡写的新诗,认为他又在发牢骚,挺不高兴,在皇帝面前说了他不少坏话。过了三年,又把他派到外地当刺史去了。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0 22:09:46 +0800 CST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五言长城”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中唐诗人,擅长五言诗,自称为“五言长城”。刘长卿留下来的资料并不多,他年轻时曾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年间(也有说是开元年间)考中了进士,最后做到了随州刺史,所以世称刘随州。
肃宗即位后,他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没过多久就受人诬陷,被关进了监狱,后来遇到朝廷大赦才获释。
代宗大历年间,刘长卿担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转运使是转运朝廷物资的官员,是个油水很大的差使,但刘长卿为人耿直刚正,并没有趁机中饱私囊。当时的鄂岳观察使叫吴仲孺,他多次向刘长卿索贿,都被拒绝。吴仲孺怀恨在心,向朝廷上奏,诬陷刘长卿贪赃三千万贯。朝廷派监察御史苗丕前来核查,核查结果证明,刘长卿并没有贪污,是吴仲孺诬告。可是,刘长卿还是被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尽管如此,他依然非常感激苗丕,写了一首《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

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
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辗转几年后,刘长卿担任了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后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和朝廷军队展开了激战,刘长卿离开了随州。
刘长卿清正刚直,一生多次蒙冤,饱经磨难。《唐才子传》说:“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他的心情,在被贬为南巴尉后的新年抒怀之作——《新年作》里颇能体现: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屡次打击,使他看清了朝廷的黑暗,心境慢慢地淡泊起来。离开随州后,他不愿为官,流寓江州。
刘长卿在灞陵碧涧有田产,有过隐逸田园的日子,许多诗作清新淡雅而又朴实真挚。比如好朋友皇甫曾来访时,他写了一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曾入选中学教材,是他的代表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全诗只有二十个字,却勾勒出一个严冬寒夜的山村景象和一个逢雪借宿者的形象。无边的霭暮笼罩着远山,旷野里的茅屋在风雪之中,既是那么孤单,又是那样地安谧。有人归来,引起了柴门外的犬吠声,这声音来得多么突然,又是多么地可喜可亲。诗歌萧索而不荒凉,幽静而不死寂,体现了诗人在悲凉、辛酸之中所感受到的温暖和慰藉。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0 22:10:24 +0800 CST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中唐边塞诗人卢纶

卢纶,字允言,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任检校户部郎中,后世称他为卢户部。
少年时期,卢纶的家境贫困,父亲早逝,本人又多病,可以说生活颇为艰难。他在《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诗中自称:“八岁始读书,四方遂有兵。……禀命孤且贱,少为病所婴。”
多次落第之后,卢纶终于在玄宗天宝末年考中了进士,但安史之乱爆发了,他没能做上官,只好逃到江南去避乱。南行途中,他写下了名作《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这首诗,诗人只截取了逃难生涯中的一个片段,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安史之乱平定后,卢纶又在代宗大历年间重新参加科举考试,却依旧是屡试不第。但他在诗坛上的名声却渐渐大了起来,而且他的交游也日益广泛,并最终借此步入了仕途。
大历六年(771年),宰相元载和王缙先后举荐,卢纶出任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后升任监察御史。但好景不长,大历十一年(776年),元载和王缙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卢纶受此牵连,曾一度下狱。
到了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卢纶担任昭应县令,后在贞元年间进入了河中节度使浑瑊的幕府。朱泚之乱发生后,浑瑊出镇河中,卢纶为元帅府判官。军营生活,使卢纶的诗风变得粗犷雄放,他的边塞诗,写得极有生气,是大历十才子里的其他诗人所比不上的。他的诗受到了德宗皇帝的注意,被召入朝,任命为检校户部郎中。就在似乎要青云直上的时候,卢纶却病逝了。
卢纶的诗,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尤其是边塞诗,气势不凡,颇有盛唐气象。他的几首《塞下曲》最为有名,历来为人传诵,其中的第二首是这样的: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诗题也作“和张仆射塞下曲”。这首写将军夜晚打猎,看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老虎,就拉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诗的取材,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载,汉代名将李广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还有第三首: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在这一首里,诗人没有写军队如何出击,也没有说追上了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了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就像是箭在弦上,引而未发,却最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1 17:52:21 +0800 CST  
搞笑的苦吟诗人
——卢延让的“猫狗”诗

在晚唐五代时期,卢延让是著名的“苦吟”诗人。有关他的生平历史上记载不多,但他的两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道尽了作诗之苦,他也因此留名诗史。

苦吟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意思是说诗歌创作的甘苦还是别说了,你也许根本想象不到它的难处。为写活一个字眼都要全身心投入,常常是捻断许多髭须。要险语惊人,任凭老天都叹气闷,想狂言绝世,纵令大海也被搜干。哪里象写文作赋那么容易,弄些个之乎者也就能够胡乱凑够篇幅。
除了苦吟有名,卢延让还凭借他的几句以“猫狗”为内容的大白话一般的颇为搞笑的诗句而当了大官,这成为了诗坛的一段奇谈。
卢延让参加科举考试,考了五次(一说二十五次)才得中进士。他是怎样考中的呢?原来多次失败以后,他接受了前几次的教训,另辟蹊径,全用口语作诗。唐代科考都要“行卷”,就是士子在应试之前,把自己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以求赏识并加以推荐。他的投谒诗中竟有“狐冲官道过,犬刺客门开”“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这样的句子。按照常理,这种猫狗诗不但题材很俗,又没有什么寓意,语言更是极为口语化的,以之投献公卿想获得赏识推荐,无异于缘木求鱼。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样的诗,居然引起了租庸张相的阅读兴趣而“每诵之”,另一位成中令更是“激赏之”。得到了大官的赏识,卢延让终于考中了进士。那么,“张相”和“成中令”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诗呢,据说是他们觉得卢延让的诗写得真实,狐狸从路上跑过,狗碰开门,猫抓老鼠,狗舔砧板,这都是他们见过的情景,不像好多人的诗,读也读不懂。
唐朝灭亡后,卢延让去蜀地投奔前蜀高祖王建。当然,他也要给王建献上自己所作的诗。他所献的诗中有“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两句,受到王建的喜爱。碰巧的是,后来王建在冬夜让宫人烧栗烹茶,“俄有数栗爆出,烧绣褥”“是夜宫猫相戏,误触鼎翻”,竟再现了卢延让诗中所描写的场景。王建若有所悟,自言自语地说:“‘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忆得卢延逊卷有此一联,乃知先辈裁诗,信无虚境。”竟把卢延让当成了先知先觉的神人,第二天“遂有六行之拜,自给事中拜工部”。竟然提拔卢延让作了大官。所以卢延让事后对人说:“平生投谒公卿,不意得猫儿狗子力也。”意思是说,我一辈子投谒公卿无数,都没有什么用,没想到小猫小狗却帮上了大忙。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1 17:53:28 +0800 CST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人,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出身于高门望族,小时候师从曹宪、王义方学习诗书和经史,史书中说他从小就“博学善属文”。
据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卢照邻担任了邓王李元裕府的典签。李元裕对他非常器重,曾经对人说:“此吾之相如也。”把卢照邻比作了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李元裕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家中藏书特别多,卢照邻得以博览群书。
到了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卢照邻被朝廷任命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这是一个很小的官职,卢照邻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到了总章二年(669年),卢照邻连这个小官的位置也没能保住,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朝廷免去了他的职位,历史上只说他“考秩满去官”。
离开蜀地后,卢照邻寓居洛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一度被抓进了监狱,幸亏在朋友的救助之下得以免祸。
卢照邻后来得了风疾,住在长安附近的太白山。他开始信奉道家的服药养生之术,却因为吃丹药中了毒,弄得手足残废。他后来迁居到少室山中的东龙门山,最后又迁居到阳翟的具茨山下。他在这里买了几十亩田地,凿通了颍水,让它环绕着住宅。他还事先给自己挖好了坟墓,没事干的时候就躺在里面。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使他一直心情郁闷,《新唐书》里说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
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最终无法忍受疾病的痛苦,和亲属道别后,卢照邻投颍水自杀。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的一生凄惨而又平淡,但他的诗歌却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擅长七言歌行,他的诗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他的代表作《长安古意》中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两句,是千古名句。这首长诗的最后四句是: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这几句用穷愁著书的扬雄来比喻自己,和诗歌前面所写的长安豪华人物对照:前面长安市上,热热闹闹;而这终南山内,“寂寂寥寥”。前面是任情纵欲、倚仗权势,这里是清心寡欲、不慕荣利。而前者声名俱灭,后者却以文章流芳百世。这个结尾不但在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中寄寓着对骄奢庸俗生活的批判,而且表达了像作者这样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和自我宽解。
卢照邻还有一首诗也写得非常不错,题目叫《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这首诗是卢照邻在益州新都任职期间所作。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檄英王鸡》一文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在这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和王勃相会。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同游玄武山,三人诗歌酬唱,这首诗即是卢照邻当时所作。诗里写了在旅途中度过重阳节时登高远望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浓浓的思归情怀。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1 17:55:56 +0800 CST  
今朝有酒今朝醉
——罗隐的狷狂与无奈

罗隐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因为多次落榜而闻名,也因为才华和狂傲被后人称道。《鉴戒录·钱塘秀》和《唐才子传》里关于他的许多故事。
他诗才高妙却相貌奇丑。据说曾有某位名流之女,读了罗隐的诗,很是倾慕,想嫁给他,然而见了他的尊容之后,马上就打消了念头,还自此连他的诗也不再读了。虽然没能赢得美人的芳心,罗隐的才气还是被当时的人所推崇的。有一次他去见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将到对方的地盘时,先写了一封信去,称罗绍威为“侄”。罗绍威的手下非常生气,说:“罗隐一介布衣,竟敢称大王为侄?!”不料罗绍威不以为忤,说,“罗隐名动天下,那么多王公大臣他都瞧不上,如今竟然肯来我这里,还视我为侄,这是我的荣幸啊!”然后到城郊迎接罗隐,见面就拜。罗隐也不客气,坦然受之。分别时,罗绍威还赠给这位“叔父”百万钱。罗绍威自己也写诗,他把自己的诗谦虚地命名为《偷江东集》。割据青州的王师范经常派人送信送财物给罗隐,求他赠诗,得到后,大喜不已,爱不释手。有个朋友中了进士,罗隐写诗祝贺,朋友的父亲却说:“儿子及第我并不高兴,高兴的是得到罗公诗文一篇。”可见罗隐在当时的名气之大。
罗隐和许多人一样,也想借助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一展宏图壮志。但他虽然名声很大,却六次(一说为十次)没有考中。
第一次考试时,罗隐路过钟陵县(今江西省进贤县),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文才的歌妓云英,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二年后罗隐又一次落榜,路过钟陵,谁料又碰上了这位云英姑娘。她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也许是没有想到罗隐此时的心情,她拍手大笑,说道:“罗秀才犹未脱白矣!”意思是说,你还没能考中改穿绿衣服吗?罗隐就写了一首《赠妓云英》(也作《答云英见诮》)来回答: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才高,云英貌美,如何是不如人呢?这里包含了多少的不平,又传达出多少的傲岸呢?这和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何其相似啊?明代屠中孚说:“若《答云英见诮》及《题新榜》二绝,真堪为之涕落。”(《刻罗江东集序》)
罗隐的才学确实出众,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里的讽刺意味太强,人也很狂妄,这使得考官们对他很反感。有次他投考时,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诏求雨做法,罗隐便上书进谏,说水旱灾害是和天地一样共存的,无法立即消除,他劝皇上应该用心祈祷,那么百姓的庄稼受灾再重也会感激陛下的。罗隐的话太直率,有些讽刺的意味,最后皇上也没有听他的。
罗隐和历史上许多人一样,满腹才华却报国无路,心中的愤懑和无奈只能借助诗歌来表达。且看这首比较出名的《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得意时就纵声高歌,失意时也无所谓,纵有太多的愁恨也应抛之脑后,照样悠闲自得。今天有酒就喝醉了吧,明天有忧愁那是明天的事情。“今朝有酒今朝醉”,失意无法排解时,可以以醉解愁。可是人总不能一辈子沉醉不醒吧,两个“今朝”的重复,道出了所谓的解忧,其实只是暂时的排解。面对人世间无穷无尽的忧患与失落,诗人也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明日愁来明日愁”,这一句明显地流露出了诗人的无奈与伤心,“醉”的时间是有限的,酒醒之后又如何,尚未排遣的旧愁加上明日的新愁,那是更愁了。虽然他对明日之愁采取的是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但这恰恰体现了他借酒浇愁、得过且过、无可奈何的辛酸和潦倒。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1 17:57:36 +0800 CST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他出身于一个贫寒人家,但七岁就能写诗,当时号称“神童”,据说著名的《咏鹅》就是这个时候所作。
骆宾王的父亲担任青州博昌县令,死在了任上。父亲死后,骆宾王流寓博山,后来迁居到兖州瑕丘县,在贫困中度过了早年岁月。年轻的他落魄江湖,行为不加检点,喜欢和一些赌徒交往。
唐高宗永徽年间,骆宾王进入道王李元庆的幕府。有一次,道王让他陈述一下自己的才能,他耻于炫耀自己,不接受道王的命令。他后来被朝廷任命为奉礼郎,却因为犯了事被贬谪,到西域从军,在边疆呆了许多年。他后来又进入蜀地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府。平定蛮族叛乱时,军中的檄文大多由他所写。在蜀地时,他曾经和卢照邻有诗歌来往。
这些年中,骆宾王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不乏佳作,比如这首《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先后担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后又入朝为侍御史。当时是武则天当政,骆宾王上疏论事时触怒了武后,遭到了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在狱中,他感到异常的悲愤,就写了那首著名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第二年,朝廷大赦天下,骆宾王才得以出狱。调露二年(680年),他又被任命为临海县丞,但自觉郁郁不得志,就辞官而去。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中宗。这年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在徐敬业的府中,被任命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罗列了武则天的罪名,慷慨激昂,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什么不早重用此人。
到了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从此下落不明。《资治通鉴》里说他和徐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他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
还有一种说法,骆宾王跳水逃生,亡命于“邗自白水荡”(今启东吕四一带)。追兵将领没有抓到他,又怕承担追捕朝廷重犯不力的罪名,就杀了与他们相貌相似的两个人交差。骆宾王遂得以隐姓埋名活了下来,死后葬于南通。
孟棨在《本事诗》里则说:“当(徐)敬业之败,与(骆)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本事诗》和《唐才子传》还讲述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诗人宋之问被贬后放还,路过了江南。有一天晚上,宋之问夜游灵隐寺。月光明亮,照得寺里一片澄澈。宋之问边走边吟诗,他吟出了两句:“鹫岭郁苕峣,龙宫锁寂寥。”却怎么也接不下去,苦苦思索了良久,始终想不出满意的句子。有一个老和尚点着长命灯,坐在禅床上,问他:“你这个年轻人深夜不睡觉,还在苦苦地吟咏,这是为什么?”宋之问答说:“弟子在作诗,想要吟咏这座寺院,却想不出合适的诗句。”和尚说:“把你的上联说来听听。”宋之问就吟给他听,老和尚再三吟诵,之后说:“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非常惊讶,觉得这两句特别出色,就又把整首诗续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纵观整首诗,老和尚所赠的两句,是一篇之中的警策之语。到了第二天,宋之问再去拜访哪位老僧,发现他已经不在了。寺里有僧人说:“这就是骆宾王。”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1 18:00:37 +0800 CST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梅妃的故事

宋代无名氏有一篇传奇叫《梅妃传》,讲述了唐玄宗的妃嫔江采萍的故事。
江采萍是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宠妃之一。她从小就特别聪明,父亲非常喜欢她,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到了九岁,她就会背诵《诗经》里的《周南》和《召南》。十四岁时,她的诗赋已经写得很好了,她常常自比晋朝的才女谢道韫。此外,她还精擅乐器,能歌善舞,琴棋书画也是无所不通。
开元年间,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宦官高力士巡视湖广和两粤地区,为皇帝选美。高力士到了闽地后,听说江家有个女儿清丽绝世,他就用重礼相聘,把江采萍带回了长安。
当时宫中的嫔妃大约有四万多,个个都是浓妆艳抹,穿着鲜艳的衣服。只有江采萍不加装饰,淡妆素裹,本色自然。这好像是万花丛中吹来的一缕清风,一下就把玄宗吸引住了。她的温柔婉约,她的清爽可人,还有她的多才多艺,都让皇帝赞叹不已。很快,她就成了皇帝最宠幸的妃子。
江采萍特别喜爱梅花,常常在梅树花开时节,徘徊其下,赏花吟诗,浑然忘记了一切。玄宗感念她对梅花的这份痴爱,就称她为“梅妃”,还让人在她所住的宫中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有时甚至戏称她为“梅精”。
可惜时间一长,皇帝的感情就慢慢地转移到了别处。而当杨贵妃入宫后,梅妃被迫迁居到上阳东宫。
后来,唐玄宗偶然想起梅妃,也难免心中有愧。他也曾悄悄地召见她,却被杨贵妃发现了,还闹出了一场风波。后来,皇帝在花萼楼接见外国使者,他见使者进献的珠宝特别多,就让身边的宦官把贡物中的一斛珍珠送给梅妃。梅妃并不接受,她给皇上写了一首回诗《谢赐珍珠》,皇帝看完诗,指示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梅妃的诗意思是说自己像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一样,得不到皇帝宠幸,所以很久都不曾梳妆了,和着残妆的泪水流下来打湿了红绡。这样的日子,我要那些珍珠来做什么呢,它又怎能安慰我那寂寥的心?
这首凄惨动人的诗并没能唤醒皇帝心中的感情。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唐玄宗落荒而逃。但他没有想起冷宫中的梅妃,把她抛在长安城中,乱军到来后,梅妃用白绫裹身,投井自尽。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31 18:03:22 +0800 CST  
@深秋的旷野 2018-12-31 20:47:37
楼主文字规范、达意,又做足了功课,所以,篇篇精彩。
新年快乐!
-----------------------------
多谢多谢,过奖了。新年快乐!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9-01-01 16:11:32 +0800 CST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因为一顿饭送了性命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的一生,一直在出仕与归隐之间纠结挣扎着。生当盛唐,像多数人一样,孟浩然有建功立业、慨然用世的志向,但郁郁不得志之后,生性洒脱疏狂的他只能在修道归隐中含恨而终。
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和弟弟一起读书学剑。王士源在《孟浩然集》的序言里说,孟浩然容貌清雅,风神俊朗,他崇尚正义,乐于助人,常常为人排解纠纷;他和人交往,坦荡无私;他喜欢载竹种菜,他读书却不愿意成为儒生,专好写作;他写作不受古人拘束,追求独特之妙。
二十多岁时,孟浩然在鹿门山隐居了一段时间。在后来求仕不得,重归鹿门山时,他写过一首《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迫于无奈而隐居的情怀。
二十五岁后的十多年间,孟浩然辞亲远行,漫游长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寻求进身的机会。其间,游览洞庭湖时,曾写诗给张说,希望能得到引荐。开元十二年(724年),因为唐玄宗在洛阳,孟浩然就去洛阳碰运气,希望能有做官的机会,哪知却是一无所获。此后漫游襄汉,和李白结交,开元十四年(726年)他去扬州,途经武昌,李白在黄鹤楼为他送行,写了那首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二年,孟浩然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认识了诗人王维,两人成为忘年之交。虽然没有考中进士,孟浩然在长安却获得了诗名。据说有一次在秘书省举行诗会,文人荟萃,孟浩然也在其间。当时大家以秋月为题赋诗,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联,被众公卿大加赞赏,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传说在京城期间,张说曾私邀孟浩然进入内署(也有说是王维请他进入宫中),碰巧玄宗皇帝突然驾临,孟浩然没有官职,是偷偷进宫的,吓得躲在了床下。张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让他出来相见。皇帝也听过孟浩然的名字,就让他诵读自己的诗作,孟浩然读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意思是说我没有才能,明主不任用我,我身体多病,连朋友也少往来了。这两句诗是自谦,也有点牢骚。皇帝听了很不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惹得皇帝不高兴了,孟浩然只能离开长安,辗转游玩于襄阳、洛阳、吴越等地。几年之后,他第二次来到长安求仕,向张九龄献上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虽然有求于人,但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很有特色。尤其是,他把洞庭湖的景色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取得了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得此诗实际上成为了一篇山水杰作。
可惜的是,诗虽然写得好,出仕做官的愿望却依然没能达成,孟浩然再次回到了襄阳。韩朝宗担任襄州刺史,十分欣赏他,就邀请他参加饮宴,并向朝廷推荐。孟浩然觉得上次干谒张九龄没有结果,认为韩朝宗也无法让他入仕,就没有按照约定赴京。
到了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做了荆州长史,就招孟浩然到了他的幕府。没过不久,孟浩然又返回了故居。
第二年夏天,孟浩然得了背疽,卧床不起,好友们都来探望他。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被贬官路过了襄阳,去看望孟浩然。王孟二人,命运相近,惺惺相惜。孟浩然背上的毒疮,经过医治,本已经快好了,此时一见王昌龄,特别高兴,就在襄阳设宴,款待老朋友。于是二人推杯换盏,纵情宴饮,好不快乐。哪知乐极生悲,孟浩然因为吃了鱼虾,毒疮发作,没过几天就逝世了,死时只有五十二岁。
孟浩然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五言古诗见长,主要表达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他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后人把他和王维并称为“王孟”。他的诗歌清淡自然,比如这首《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还有这首《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还有这首人人都会背诵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没有显赫的仕途,却获得了自然的诗情,这或许是上天给他的补偿吧。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9-01-01 16:13:59 +0800 CST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得之鬼神的佳句

钱起是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钱起在当时诗名很盛,但他的诗大多是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的作品,缺少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人生感受,总体成就并不高。只有部分诗歌艺术水平较高,风格清空闲雅,颇值一读。其中《省试湘灵鼓瑟》一诗最为有名。
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钱起乡试考中后,飘泊江湖。有一次住在旅馆里,他正在月夜吟诗,忽然间听到院子里也有人在吟诵:“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非常惊奇,赶紧穿上衣服,开门去看。但院子里根本没有人,震惊之下,他觉得一定是鬼神显灵了,就把这两句诗十个字牢牢地记住了。
等到他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考官出的诗题是《湘灵鼓瑟》,要求写一首五言排律诗。正在凝神思考的时候,钱起忽然想起那天听到的两句诗正好符合诗韵,要是放在自己诗的结尾,岂不是天衣无缝?所以他很快就完篇了:

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围绕湘江女神鼓瑟的传说,铺陈了一幅感天动地的情景。但从整体看来,诗歌没有什么新意,缺乏思想含量,算不得特别优秀的作品。只有最后两句,含蓄悠长,余味不尽,确实是名句。
但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应制诗,考场的命题作文,向来是难出佳作的,所以钱起这一首也可以说是试场上难得一见的了。这首诗得到了主考官李暐的赞赏,被称为绝唱,钱起因而考中了进士。这首诗在当时影响颇大,后来甚至被一些人当作诗歌遣词、炼句的范例。
钱起因此声名大振,他的五言诗尤其被人称道,在当时和郎士元齐名。人们曾说:“前有沈宋(沈佺期、宋之问),后有钱郎。”谁知,钱起对这种说法却很不满意,傲然说道:“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意思是说,郎士元怎能和我相提并论呢。也有人把钱起和刘长卿并列,但后来的评论者却又觉得钱起的水平远远逊色于刘长卿。
钱起写得比较好的还有一首《归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这首诗想象丰富,意境清远。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诗中没有明说这种感受是什么?却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9-01-01 16:16:38 +0800 CST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武则天的宫廷诗人沈佺期

唐高宗后期,由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武则天凭借皇后的身份掌握了朝廷大权。她明白,要想控制整个国家,必须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武则天就从左、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学士。这批文人学士被特许从玄武门(北门)出入禁中,时人称之为“北门学士”。
本来朝廷奏议、百官表疏等都得经过中书门下(正门、南门)的官衙上达,武则天却特许这些文人直达禁中,然后“以修撰为名”,让他们编写了一批署武则天之名的著作,如《列女传》、《臣轨》等。这批“北门学士”,为武则天夺权称帝出了很大的力,也很受她的宠幸。到后来,“北门学士”甚至为武则天的一些“面首”提供了出入宫闱的便利。
由于可以得到女皇的宠幸,当时的一些宫廷诗人也争相成为“北门学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他在上元元年(674年)考中了进士,大概只有18岁,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他被授予协律郎和侍制的职位,平时在南省从事文书工作或研究格律,遇到皇帝出巡或有大型活动时跟随做一些应制诗文,来点缀太平。大概在30岁左右晋升为考功员外郎,后来又晋升为给事中。
圣历年间,武则天让他和张昌宗等人编修《三教珠英》,沈佺期有了自由出入宫廷的机会。得到武则天的宠幸后,他开始忘乎所以,在考核官员和主持科举时大肆收受贿赂,终于被弹劾入狱。由于武则天需要他写诗奉承,不久就赦免了他。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张易之、张昌宗被杀,几十个文学侍臣都被贬斥,沈佺期被贬到驩州(今越南境内)。
中宗即位后,大赦天下。神龙三年(707年),沈佺期遇赦,回到了朝廷,被授予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又做了皇帝的文学侍臣。中宗君臣歌舞饮宴,醉生梦死,沈佺期趁机献媚求宠,他作了一首《回波辞》:“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借此希望皇帝给他升官。中宗果然赐给他绯鱼袋,升他为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
沈佺期作为一个宫廷诗人,诗歌大都是应制之作,缺乏现实内容。但他的诗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对唐诗格律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沈佺期的一些征人思妇题材的作品还是不错的,比如这首《杂诗》: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咋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思想上较为积极,艺术上也颇具特色。还有一首《 独不见》(也名“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这首诗写一位长安少妇,她思念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她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
沈佺期还有一首羁旅之作《夜宿七盘岭》被称为初唐五律的名篇: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这首诗描写旅途中夜宿七盘岭上的情景,抒发惆怅不寐的愁绪。全诗抓住凌晨时分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巧加刻画,充分表达了诗人被远流他乡的哀苦心情。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9-01-01 16:18:40 +0800 CST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贫寒的司空曙

司空曙,唐朝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才子传》称道他“磊落有奇才”,但他仕途坎坷,终身潦倒,仅担任过左拾遗等小官,后来长时间过着流寓和迁谪的日子,曾被剑南节度使韦皋召入幕府。
司空曙家境贫寒,但性情耿介,从不去攀附权贵。诗人卢纶是他的表弟,有一次到他家去,他没有什么可以招待的,只能写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静夜荒村,陋室寒士,雨中黄叶,灯下白发,构成了一幅充满了辛酸和悲苦的生活画面。
唐朝诗人喜欢蓄养家妓,贫寒的司空曙居然也不例外。但在一次生病时,实在难以维持生计,只能流着眼泪,把自己教习了很久,深爱的歌姬嫁给别人——《病中嫁女妓》:

万事伤心在目前,一身垂泪对花筵。
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

司空曙命途多舛,对和他同样遭遇不幸的朋友常常表现出深切的关心,所以他的一些行旅赠别之作写得情词凄恻,哀婉动人。比如这首《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还有这首《峡口送友人》: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当然,他也有忘却烦恼的时候,比如这首描写乡间生活的《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渔翁夜钓归来,懒得系船,让那渔船任意飘荡在江村,夜已深了,月亮落下去了,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了,那小船最多也就被吹到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呢?诗人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的宁静优美已是跃然纸上。诗人那种无拘无束的悠然心态完全表现了出来。
《唐才子传》这样评价司空曙的诗:“属调幽闲,终篇调畅。如新花笑日,不容熏染,锵锵美誉,不亦宜哉!”
作者过着清寒简单的生活,诗里却表现出这样的宁静淡泊的情怀,无愧有如此高的评价了。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9-01-01 16:20:29 +0800 CST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人品卑劣的宫廷诗人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省汾阳)人,初唐著名诗人。
宋之问出身于一个并不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宋令文虽是乡野之人,但矢志求学,多才多艺,“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他在唐高宗时做到了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声誉很不错。
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弟兄三人自幼就勤奋好学,长大后各得到了父亲的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在当时成为了一段佳话。
上元二年(675年),年轻的宋之问进士及第,踏上了仕途。《新唐书》说他:“伟仪貌,雄于辩。”宋之问身材高大,相貌伟岸,而且能言善辩,所以很快就博得了武则天的欢心,成为了宫廷文学侍臣。
武则天有一次去龙门游玩,命令跟随的侍臣们写诗,说谁先写成就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第一个写成,就把锦袍赐给了他。过了一会,宋之问的诗也写好了,献给武则天看。武则天看了之后赞赏不已,就把赐给东方虬的锦袍又要了回来,当场让宋之问穿上了。
得到武则天的宠幸,宋之问渐渐得意忘形起来,“志事仅得,形骸两忘。”他还想进一步成为“北门学士”,《本事诗》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宋考功天后朝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作《明河篇》以见其意,末云‘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之问终身惭愤。”意思是说宋之问作了应制诗人,还想进一步亲昵武则天,就写了一首诗推荐自己,武则天也欣赏宋之问的才华,但因为他有口臭,所以没有答应他。
宋之问不能直接亲近武则天,就转而巴结她宠幸的“面首”张易之兄弟。宋之问先后担任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雅爱其才”,召他和杜审言、阎朝隐、沈佺期等人一起在内廷编书。宋之问他们小心伺候张氏兄弟,张易之的诗都是宋之问、阎朝隐代作的,甚至,《新唐书》里记载,他们“为易之奉溺器”,也就是给张易之端尿盆。
神龙元年( 705年),宰相张柬之等趁武则天病重,杀掉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也被贬到了泷州(今广东罗定县)。
宋之问在第二年就偷偷逃回了洛阳,藏在了朋友张仲之的家里。《新唐书》记载,当时张仲之和王同皎密谋要杀掉武三思来安定王室。宋之问得知了消息,他不感念张仲之收留自己的恩情,反而让他的哥哥宋之逊去告了密。武三思杀掉政敌后,不再追究宋之问私自逃回的罪名,并升了他的官职,任命他为考功员外郎。由于这件事,宋之问的人品就更被人瞧不上了,“由是深为义士所讥。”
宋之问为了升官不择手段,太平公主权倾朝野,他就巴结太平公主;后来安乐公主权大,他又去奉承安乐公主。他任考功员外郎,大肆收受贿赂。不久,他脚踩两只船的行为被太平公主发现,就向中宗进言。景龙三年( 709年),宋之问被贬到了越州(今浙江绍兴)。
在越州,大约是清新秀丽的山水洗涤了他的心灵,宋之问的思想开始了转变,他“颇自力为政”,诗歌风格也变得清新起来。但是,厄运还是降临了,景云元年(710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宋之问被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先天元年( 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
作为一个诗人,宋之问因卑劣的人品被人唾弃。他不仅在宫廷中趋炎附势,而且还为了一句诗害死了自己的亲外甥。据《唐才子传》记载,宋之问看见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非常喜欢,就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答应,宋之问就派人用装土的袋子把刘希夷压死。这件事被称作“因诗杀人”。
宋之问的诗歌与沈佺期齐名,属对精密,音韵协调,词采绮丽,对仗工整,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但他的诗大多是应制作品,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在几次被贬后,他接触到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才写出了一些不错的作品。
宋之问流放途中的一些诗有较为充实的内容,是他的代表作。比如这首《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这首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既表达了对被贬的不满情绪,也表现了希望早日能够赦免回京的心情。
还有一首《渡汉江》写久居岭外,回乡时接近家乡那一刻的矛盾心情: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描摹心理,细腻入微。
还有《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这一首通过描写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抒发了对坎坷官场的慨叹和对家乡的思念,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9-01-01 16:22:15 +0800 CST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初唐四杰之王勃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据说六岁时就能作诗,因而得到了长辈的赞扬。到九岁时,他就能指出大儒颜师古所注《汉书》的错误之处。
从十二岁开始,王勃到长安城学医。龙朔三年(663年)回到家乡,寻找机会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他向右相刘祥道上书,他的政见,还有积极的态度,都深受刘祥道的赞赏,刘祥道对人说:“此神童也!”
乾封元年(666年),王勃科举考试及第,被授予朝散郎一职,他成为了朝廷里年龄最小的官员。后来,他写了一篇《乾元殿颂》献给皇帝。唐高宗读了这篇颂词,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因此声名大振,得以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并被推为首位。
王勃才思敏捷,文辞华美,因此求他写文章的人很多,他常常“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而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
王勃少年得志,难免有些恃才放纵,打击也就接踵而来。
王勃担任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做了沛王府的修撰。有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为沛王助兴。文章传到唐高宗手中后,高宗龙颜大怒:“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于是,王勃丢掉了官职,被逐出长安。在长安期间,王勃有许多诗歌传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乐观豪迈,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唱出了千古以来送别诗词中的最强音。
咸亨二年(671年),王勃回到长安。在朋友凌季友的帮助下,谋得了虢州参军一职。在任职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王勃把他藏了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就杀了这个人,因此犯了死罪。幸亏遇到大赦,没有被处死。据新旧《唐书》记载,王勃遭此大祸,是因为恃才傲物,被同僚妒忌。所以有人怀疑这是同僚在设计陷害王勃,纯属诬陷。不管怎样,王勃的进仕之路是彻底断了。
并且,这件事还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非常大。
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呆了一年多,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但心灰意冷的他并没有接受。
《唐摭言》记载:上元二年(675年)秋天,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阎都督新修了滕王阁,重阳节这天在滕王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前去拜见,阎都督早听过他的名气,就请他参加宴会。阎都督这次宴会,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所以他让女婿事先写好了一篇序文,打算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大家为这次盛会作序。人们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这时,王勃虽然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却毫不客气,接过了纸笔。阎都督很不高兴,拂衣而起,躲进帐后,叫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头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就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两句,就沉吟不语了;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由得感叹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这个故事,《唐才子传》里也有记载:“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王勃的《滕王阁序》,确实是不朽名篇。在文章之后,他还有一首《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到了交趾,见到了他的父亲。在返回时,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虽然被救上,却因惊吓过度而死。
这年冬天,长安城里到处传诵着《滕王阁序》。唐高宗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时,也不禁拍案叫绝:“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滕王阁诗》,更是连声赞叹:“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旁边的太监回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高宗喟然长叹:“可惜,可惜,可惜!”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9-01-02 22:02:09 +0800 CST  

楼主:万卷纵横

字数:80861

发表时间:2018-12-25 05:25: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06 19:51:26 +0800 CST

评论数: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