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0六帖 读《阳翰笙诗稿》

读书破万卷(3306)•《阳翰笙诗稿》
《阳翰笙诗稿》,诗集。阳翰笙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2年6月出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天国春秋>(3279)》。
《阳翰笙诗稿》不仅填补了他创作体裁的空白,也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阳翰笙研究者带来了喜讯。《阳翰笙诗稿》共97题,138首诗,其中百分之九十是七绝,其余是七律、五绝等。题材有抒怀、忆旧、纪游、怀人、题赠、咏史。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历史、文教、经济、人物、山川等。真可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
“诗言志”。《阳翰笙诗稿》表达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宏伟志向;“言为心声”,“辞以情发”。《阳翰笙诗稿》抒发的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感而有发”的豪迈情怀。读这些意境开阔、气势豪迈、风骨淳厚、语言质朴的诗,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受教育、得鼓舞、获启迪。
春光满目照征程。如果把阳翰笙1922年夏在成都一中“闹学潮”作为革命的开始,迄今已近七十个年头,从那时至今,他始终信念坚定讲倩追求声一路风云,一路战歌,用鲜红的生命音符铺写了一曲曲壮丽之歌。《一帆东去自由身》:是1922年1月写的。那时他因闹学潮被开除、遭通缉,和同乡、同学李硕勋等一道逃离成都,一乘船顺氓江东下,在船上,他吟出“不怕虎狼爪牙利,一帆东去自由身”的诗句,表达了他为民主、争自由、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此诗是《阳翰笙诗稿》的开篇,既象一条红铎贯穿整部诗稿,也象征他革命生涯的起点,从此他风雨兼程,在上海搞“工运”,参加南昌起义。后筹备“左联”并任党团书记;筹备“文协”、组建“三厅”、“文工会”并任重要职务,解放后,又为新中国的文艺视野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持续到86岁,才从“文联”领导岗位退下来。翰老一生可谓劳苦功高。可在那人妖颠倒的年月,他竟以“反革命”的“四条汉子”之一的罪名锒铛入狱,被关进他曾为之流血流汗缔造的共和国的监牢。1972年11月(离写第一首诗50年),他在狱中度过70大寿,他写道:“七十人生今不稀,青松愈老愈雄奇;铁窗久系心难系,遥想当年入党时。”言为心声:真正共产党人的信念是摧不垮的,是老而弥坚。他坚信邪不敌正,光明会战胜黑暗的。1974年在《初夏偶成》里吟道:“八年浩劫山河泪,扭转乾坤岂无人,”“岂无人”是他坚信“有人”的强调。1975年秋,他出狱了写了《春夜有感》:“几经生死几安危,赢得今朝半残身。曙光在前驱暗夜,决把残生当新生。”几经催难,饱受折磨,却无哀怨牢骚,更没有躺在软沙地上作无病呻吟;而是把“残生当新生”,在曙光中投入新的战斗。翰老出狱,带着满身疾病投入工作,先是给文艺界一大批受冤屈的同志写平反证明材料,后迅速整理抗战时期的日记,借以证明一大批同志曾在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为党、为人民工作过,而此时,他自已的问题尚未彻底澄清。1976年,天安门“四、五”事件令他大为震怒,写了《“四五”抒情》三首,其一云:“冰炭难容起杀机,罪名捏造太离奇。天安门外诗为证,自古民心不可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总是与民休戚与共的,他坚信那些搞阴谋、“起杀机”之徒定将被历史所唾弃。到了1977年,正是四人帮暴虐横行之时,但作者确信:“杨柳稍头含笑意,萧疏万木露新颜。春寒偷袭何须怕,雪化冰消在眼前。”(《新春抒怀》)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能在“春寒偷袭”的暗夜,看到冰雪消融的柳梢含笑,这正如列宁所说:一个共产主义者要善于听到草根发芽的声音—有对美好未来的预见性。果然,不久四人帮被粉碎、被审判,《读报有感》一诗,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暴行实录证如山,国人皆云杀凶顽;岂容魔怪涂脂粉,撕破画皮露狰颜”。翰老恢复工作后,受命重新组建中国文联,筹备召开了第四次文代会。在大会上,他代表“文联”宣读“为被林彪、`四人帮’迫害逝世和身后受诬陷的作家、艺术家们致哀”的名单,为二百几十位同志正名、申冤,受到了文艺界的赞扬。此后,他先后担任“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工作繁重,身体多病,可以说是超负荷地运转。可他不服老,1985年《春节家宴》一诗表明心志:,“爆竹声声柱顶红,松枝柏叶笑春风;人生八十岂云老,欲上征途更险峰。”这不是一般的豪言壮语,而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战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阳翰笙的小说、戏剧都以豪雄风格见长,他的抒怀、明志诗也充满阳刚之气,读后教人蜷袖扼腕,挥戈上阵。诗家评诗有“小我”、“大我”之说。“小我”即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艺术感受和艺术表现,这是出发点,起点,但并非“终点”和“归宿”;后者应该是“大我”一一即表现广阔的时代、社会与向士的人生。阳翰笙的创作,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时代意识,所写的诗自然也不例外。
青山不老情常在。诗人对同志的挚爱,对战友的深情,是同对祖国的爱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作家说过,无论我走到那里,脚尖都是向着祖国的;又说:故乡的炊烟都是香的。这不是一般的情怀。在“祖国”这个题目上,每个人都得交一份答卷,一个人民作家就更不消说了,《阳翰笙诗稿》有39首诗是颂祖国大好河山,赞家乡今昔巨变的。诗人饱蘸情感的五色彩笔,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或婉约多姿,或雄奇壮丽。这里有“椰林深处隐红棉’的海南风情(《海南红色娘子军》),有“珠江怒吼白云翻”的三元里古战场(《访广州三元里》),有“海门横渡月轮秋”的汕头沙滩(《汕头忆旧》),有“染出河山色色鲜”的流沙新景(《重来流沙》),有“海风长啸海潮涌”的厦门港湾(《厦门山中哨所》),有“屋前摇树影,路上飘花香”的上海徐家汇(《重游徐家汇》),有“晨光踏破枣花香”的冀中新貌,有“层峦叠嶂出奇峰”的承德风光(《承德避暑山庄养病有感》),有“奇峰异帕美无伦”的桂林山水(《桂林文化城》),有“无数青峰夹翠岚”的峨嵋胜景(《游峨嵋》),有“遍野山茶翠竹茂”的故园新姿(《故园行》),有“梯田图案层层新”的川南画图(《川南道中》),有“明珠万解落山城”的重庆夜景(《夜登批把山》),有“千姿百态耸群峰”的三峡奇观(《过三峡》四首之一)。大江南北,美不胜收,尽入画图。一首首诗,一幅幅清新、明丽的画,一支支优美轻快的乐曲。如果写景诗仅停留在自然美的再现上,其价值也仅止是画面给人的美的享受,而无隽永的韵味。翰老写景诗有两大特点: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是如鲁迅要求的:“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做到在求“新”上做文章。首先,他是以“满怀欣喜还乡回,老兴欲狂似少年”的狂喜心情投入山水怀抱的,对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寄于深厚的情谊,这就给他的诗带来清新俊逸,明丽亢亮的基调。而他最善于捕捉新鲜事物,又把新鲜事物同它的创造者一一劳动人民连系起来,就赋予了诗歌以生命的活力。请看《川南道中》:“锦绣河山妙手成,梯田图案层层新;如此风光谁创造,艺术天才是农民”。农民开了梯田,织成了幢锦使平静的画面生动起来。《都江堰》中,那“离堆内外水分流”的壮观,都是“自古炎黄多大匠,都江一堰福千秋。”处处写自然美,又处处突出人民的创造美。江山是美的,劳动人民更美。阳翰笙写景诗的另一重要特色是新旧对比。许多景点,他都是旧地重游,善于发现新景,又能忆起“旧痕”,两相对照,越发显出社会主义日新月异的变化。如《大小凉山》中,旧社会是“愁云毒雾锁凉山”,今天是“移山改土创新天”。《重游徐家汇》中,旧社会:“满眼烂泥浜,孤坟遍荒野,死鼠塞道旁。乞儿悲命苦,流痞逞豪强。”而今天徐家汇是:“屋前摇树影,路上飘花香。相逢争让路,老弱相扶将”。新旧社会两重天,于对比中看得最深刻。对四川的巨变,诗人感慨最深,在《还乡》中,他写道:“天府今成真天府,巴山新胜旧巴山。”《合江门》中:“莫道戎州争战地,民丰物阜成小康.”如果翰老没有在这里生活过,他是写不出这样隽永的诗的。
评:春光满目照征程,朋心合力旧谊殷;青山不老情常在,血战南疆记犹新。
内容丰富题材广,情真意切自清醇。战士之歌战士情,有为而发更值珍。
楼主 中国读书达人  发布于 2018-09-14 10:57:11 +0800 CST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3221

发表时间:2018-09-14 18:57: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9-16 15:47:55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