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3149)•《赞美》 《赞美》,诗歌。作者穆旦。选自《旗

读书破万卷(3149)•《赞美》
《赞美》,诗歌。作者穆旦。选自《旗》,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版。后收入《穆旦诗全集》。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野兽>(3145)》。
抗战爆发后,清华大学奉命南迁。全校师生从长沙步行千里至昆明,沿途看到的是一幕幕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悲惨画面。年轻的诗人行走在南迁的队伍中,目睹了种种惨景,为民族生存的痛苦现状深深感触。本诗以不厌其烦的铺叙描画了一幅幅惨淡而充满悲悯色彩的画面:“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诗人以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也赞美了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坚强意志。
《赞美》写于抗日战争初期,1941年的昆明,是颂扬中华民族特别是农民的。
抗日战争不同于别的战争,是在像穆旦这样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的盼望中来到的。来到之后,他感到兴奋,但又沉思。他看得比一般人深,知道中国有过去无数年代的灾难,今后战争的重担也主要由农民来负担,因此他赞美他们。
诗以写中国的广阔土地和悠长历史开始,概括很大,然而写得形象,点睛之笔是“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这不是标语口号诗,而是既兴奋又忧郁的个人抒怀,因此写得亲切,“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要带着祖国的一切——真实的一切,因此包括了“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等等——来拥抱人民,尽管是“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但是今天不同了,“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二节突出地描写了一个农民,写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承受着多少世代的苦难,每一次“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过后,给他的还是“忧患”,今后的苦难的路也将是“无限的悠长的”,然而他无怨言,“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三节引申到其他不幸的人们,农民的母亲“在饥饿里忍耐”,面对着“不可知的恐惧”,而“他(指农民)走去了(指当兵打仗)从不回头诅咒”,“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最后一节是诗人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人民面前,他抚今追昔,“站在路上踟蹰”,虽然仍感“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此诗形式也有特点,用的是自由诗体,每行都很长,奔腾涌流,然而调子略现忧郁,反而更有深度。诗的进程不是一往直前,而是途中总有耻辱和苦难令诗人停顿,沉吟,但每次都强有力地转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每节都以这个复句作结,末节还重复一次,给了全诗以一种秩序,也突出了诗的中心意义。
《赞美》 歌咏的是 “到处看见的人民”,“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反复出现的中心句是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
评:历史苦难说不尽,太多话语心感叹。农民形象很生动,耻辱痛苦隐忧患。
忍耐饥饿与恐惧,无限悠长无怨言。一个民族站起来,国家民族深情感。
楼主 中国读书达人  发布于 2018-06-27 10:36:23 +0800 CST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1232

发表时间:2018-06-27 18:36:2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30 14:06:03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