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贴

《香茶》

小苗平生最爱读闲书,尤其是李渔的《闲情偶寄》,誓做天下第一知情知趣妙人儿。早晨起床看到阳台上的花开了,他掐了一朵跑进来,一边念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边往老婆头上插,老婆说这是月季走开做饭去了。他手捧月季左闻又嗅,把双臂张开,诵诗一句:幽芬肺腑出,不觉轻身举!又跑去缠老婆:哎呀,我们有何德何能,能想到如此快乐,这得是我们多大的福分?”
老婆说,是啊,所以我们跟李渔一样喝白粥度日吧,还好你不用养姬妾。
老婆去别家过日子了,可以天天喝燕窝粥。临走那天,小苗送了老婆一饼茶,说这是《闲情偶寄》里会满嘴喷香的“香茶”。
老婆后来吃多了鱼和肉,口气重了,试了试小苗的香茶,并无奇效,心中怅恨。
后来听到广告里有卖一种古传秘方口香糖,发明者俨俨是小苗。小苗在电视上笑,仿佛还是初夏早晨月季后面那张脸,说话的味道却变了很多。“这是《金瓶梅》里的古方儿,‘西门庆向袖中取出银穿心金裹面盛着香茶木樨饼儿来,用舌尖递送与妇人。’我做的这个饼就是顶顶大名的香茶木樨饼儿,里面加了沉香的,你多浊的口气它也压得住。”
老婆买了一大堆饼儿,不知不觉一口口地吃下,忽然想起小苗送自己那块饼时说:此茶不能吃多,量多味道就苦,反有药味。她僵着舌头吐了口气,满室皆香。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4-29 23:26:21 +0800 CST  
《白日月光》

他和她隔了条马路互相看到了,于是两个人都在人群中低了头向对面走去,又一次站在对方曾站的位置隔着马路互相看见。他觉得有趣,她竟然没矜持地待在原地。而她却想,两个人,竟然是同样地一旦迈出步子,就不再看周围的一切。之后他们无论走向哪里,他要在她前面作决定,如果慢一步,她就会毫不犹豫走向错误的方向。那一脸茫然的坚定,就象那一天白昼的月光一样。

《送花的人》

听说她在那岛上工作。
“昨天中午给一位朋友送了盆茉莉,顺便在岛上骑行了一圈。”
“我也要,可以送我一盆吗?”
“因为你也在那岛上工作吗?”
“当然不是这个原因啊。”
他拍了三张植物的照片,她挑中了一盆长春藤,约定第二天他送来。
他说自己是个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受不了别人的愚蠢,只适合一个人工作,却与女人们的关系很好。他很喜欢跟女人打交道,因为女人即使愚蠢也不会让人难以忍受,通常没脑子的女人是因为不需要脑子。
他说她很聪明,简直崇拜她,她笑说,那是因为自己不够美。
“你没有不美。”他说。
不知怎么说到了赚钱的事。她希望他穷下去,他生气了。“我最恨别人说我一辈子活该受穷!”
他不知道,她最盼望一场白手起家的关系,那种单纯和冒险是多么迷人。希望一个人穷下去,这是多么大的野心哪,他是不会懂得的。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4-30 21:29:53 +0800 CST  
《镜子》

清明。国丧日。失恋一周年。
“第三祭。”朋友说。
她在某茶楼的角落与朋友谈话。她的朋友喝着一杯加冰奶茶,谈论着近来天气寒冷之类的话。她突然感到这样的话里有矛盾:嘴里含着冰抱怨天气冷。
“你准备跟我一样独身下去吗?”
“不,单够了。”朋友轻轻搅拌着杯里的冰块,“再过八个月我就会有个孩子了。”
她吃了一惊。
“是我前夫的。真是难堪。”
她不由得默不作声了。嵌在茶楼墙壁上的镜子映出她无数的影像。冷冰冰的,像在威胁什么似的。“我嫉妒。”她还是忍不住直言。“虽然我更想鄙视你。”
“我想,是这么回事儿。”朋友说。“怎么折腾爱情估计都无法打动你,但一个孩子,一个孩子,那是完全不同的。”
她苦笑了一下,叫侍者拿杯热饮过来,“虽然知道你不爱爱情,但不能不爱自己。”
镜子在朋友身后冷冷地看着她。是的,她也不爱自己,只能依靠盲目投射的感情,短暂发光的瞬间,试图去营造出那样的幻觉,就好像她是值得爱的,而她对这个世界,也还有很多的热情一样。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5-01 15:16:03 +0800 CST  
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写作的,每个人的生活也是,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去创造。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5-01 15:24:37 +0800 CST  
《离家太近没有爱情》

离开你的城市,像个真正的人类一样,一往无前,走向异乡。像一个真正的女人陷入危险之中。真正的世界在乍冷还温的街角,黄色路灯花洒一样罩着大杨树。树下大排档,酒也是酒,茶也是酒,不仅苦涩,而且疯癫。十月将尽,他乡遇故知。

《瘢痕体质》

洗抹布时它红了,越洗越红,展开手,看见最近亲近过的刀锋,清楚地烙在皮肉内。“要流一些血,才知道什么是血,才知道心脏在跳。如果幸运,会有人爱你。抓住爱,用你自己的手。”这是电影台词,说这话的人死了。听说新刀具必要以血祭。疑问是,我至少祭了五六次了。

《情话一抹》

哦,放假了,心又像绿萝在静默的夜悠悠伸向你的触觉。几天没跟你说话了觉得竟然没法张嘴。想说,想说,想说,想说其实我总是想着你没有忘。想说也许我不理你不扰你是最好地对你。想说我现在觉得整天栖栖遑遑像只流浪狗我有点自卑。这几天心绪有些低落,其实我很想高兴。你是我在他乡的神,我是你在故乡的庙。这句话是不是特别厉害,堂皇又朴素,但不是我说的呢,是你不喜欢的贾平娃说的,这样你就不会忘了。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5-04 23:46:00 +0800 CST  
小猫离我很近,很专注地打盹,好像闭眼闭嘴闭得很香很得意,我与它只有几步远,天阴着我就消极无聊,消极和无聊是高级态度情绪,因为自我。它毛儿团团,一幅涉世未深,年轻单纯的样子,我脑子一热,感觉自己扑上去就可以把这么愚蠢的一团美妙抱在怀里似的,甚至已经有了握住一个温热肉体的手感。可这绝没可能,它从我眼前蹭地变成猫妖,用一种根本不科学的速度和灵活度,闪了我一个大跟头。我抱着脚坐在地上流下了屈辱的泪,它坐在不远处无辜地看着我,另一只也赶过来审视我。它们平时可以主动跳上我的膝盖,今天却仿佛闻到了某种不详的气息似的,透彻了我的欲望。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5-10 23:52:46 +0800 CST  
"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无穷与有限,永恒矛盾,无可解,亦从中产生意义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5-12 13:38:13 +0800 CST  
@sound1973 2018-05-13 08:25:43
因为契诃夫的画像再次光顾“执手贴”。列夫· 舍斯托夫(1866——1938)是我倾心的另一位俄国哲人,他的代表作之一《开端与终结》,溶哲学于文艺批评的叙述方式,直接启发了本雅明。当然,同时期堪捋其锋者,别尔嘉耶夫(1874——1948)算一位。俄罗斯精神/思想/美学,真是耐人咀嚼。
“创造源自虚无”,舍斯托夫评述契诃夫的小说,冷冷地指出,契诃夫大夫以死亡、绝望、荒谬为主题,故意让主人公陷入走投无语老无所依的......
-----------------------------
谢谢73兄回复。但我不同意你哦。契诃夫活得不长,虽然久病缠身,但死得还是挺突然,订制的外套还没做好,写的信还在路上,就死了。病中也一直没有断写。最好的作品是后期的,诗意抒情沉潜,而非早期讽刺幽默的作品。契诃夫也不是狂风暴雨的猎艳者,以爱情作为艺术养料的人,他温吞脆弱,圆融体贴,逃避婚姻,最后与一个神经强健过他的独立热情的女演员结婚了,聚少离多,一个人在乡下孤单地与病魔作战。他支持她一切成全她自己而忽略他的做法,临死前对妻子因照顾他而没吃午饭万分歉意。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5-14 13:29:10 +0800 CST  
《小龃龉》

风扇款式比较不搭,想换一台,刚起这个念头,它就出故障不转了。上回想换电脑也是,再上回,是嫌冰箱占地方,它就灭灯给我看。如果想换的是一个人。。。
+++++
出差几天,临走前对刚种的盆栽说:你们要好好活下去啊!对小猫说:你们要乖啊,不然我就只剩花盆了。回来,果然“要”前面都加了“不”。
+++++
周末不自量力赶地铁,黑压压都是人,车门边等上车的人比车上还多。终于上车了,包包被夹在一个硌腰的角度,休想抽出来,手也被挤得抬不起来,被别人的汗水粘着,冷气都钻不进彼此的空隙。。。突然有人放了个很臭的屁。。。 到站了,冲出来的时候简直不敢置信,怀疑有半截被夹在车门里面,低头检查自己是否齐全,看到薄丝裙子被蹭破了纤维,在胯部裂开了。悲从中来,觉得自己可以直接蹲街边要饭去了。
+++++
小猫庄严地蹲在书桌上。
“啊,小小的斯芬克斯,请你提问吧。”
她闭上了眼睛。
“啊,小小的佛主,请你指点迷津。”
她伸了伸懒腰。
“啊,美人儿,到我怀里来吧。”
她无情地走了。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5-21 18:57:33 +0800 CST  
春天时去科学馆,在草药园里手欠拔了几棵薄荷,回来栽一只闲花盆里,现在已成了好大一蓬,对生的小叶子葳蕤又乖巧。傍晚,掐了一小把,用水泡了,冲出一股凛冽的寒香,让人想起,刷过牙的吻。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05-21 19:29:05 +0800 CST  
各种萌动消歇,万里无云,不计得失。毛孔里没汗渍,手上负重都被风托起,美人迟暮都不能影响好心情。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8-10-21 16:14:20 +0800 CST  
都不知道开这个帖是为了干啥,写得乱七八糟的,不知所云。。。
但懒得再开新帖。
——————————
年刚过完没多久似的,新学期也刚开始,还刚过完生日,仿佛家里那把藏式大铜壶擦掉了锈似的。
给自己一个祝福吧——
朴素地生活,生机勃勃,不俗不坏,不废言咏!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9-03-02 23:13:00 +0800 CST  
今天看旷野的帖子,说到芥川的《杜子春》,找来看了,我的菜,明天也许会为它写点什么。
杜子春原文出自牛僧儒的《玄怪录》,旷野随手提及几篇,其中说到《古元之》,一个桃花源,竟然还人人皆有仆婢,敢情仆婢不算人。我大感兴趣,找来看了。也简单记录下来,上课可能有用。
———————
唐人的理想国
牛僧儒《玄怪录.古元之》里写到一个国家。名叫“和神国”。
吃穿不愁。有大瓜,剖开里面全是米,比稻子好吃。树木间有五彩丝,随便拿来纺布成衣。没有疾病。人寿120岁,死亡如睡眠,亲人不伤感。出行有马,共享单车一样,也不怕丢。
人的长相无胖瘦美丑之分,爱憎之心不起,到年龄就和邻人通婚。
没蚊子苍蝇。
全是春天。
人人平等,有一千个官,官没有当官的意识,民亦无,不知道官是用来干吗的。每个人都有仆婢,这些牲口一样的存在比牲口多了灵性,不用支派,按主人所需主动服务周到。
每天只吃一顿饭,其余喝果子酒,消化于无形,没有厕所。
没有猫猫狗狗。
那这里的人除了避免俗世的苦,还有什么幸福呢?是吟诗游玩。每天陶陶然文艺地生活。
除了没爱情,没猫狗,都挺好的。可没爱情没猫狗哪来的文艺呢?

这个唐人的乌托邦比《山海经》里的“此山万物尽有,百兽和谐共处”除了可以更细致地不劳而获,各种便利,还多了一个维度,就是人人平等,从天赋肉身的无差别到社会阶层的无高下,亦开始有了组织上的构想,但官与民亦无分别,无为而治。
跟柏拉图《理想国》理性巨构相比,幼稚不是一点两点,更类仙境,非人间之国。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9-03-02 23:34:42 +0800 CST  
《修鞋记》
天气晴好。捣腾换季衣物。凡本季拿出来而未穿的都打好包送去物业,遇到那双坏底的靴子却犹豫起来。
打听清楚菜市场有个修鞋摊,却怎么也找不见,问了几个卖菜摊主,皆不耐烦指路,要么说没有,要么说不知,要么指个虚空的方向。现在还在菜市场卖菜的都是什么人呢?这里像个寒碜的异度空间,每个人都低头玩着手机,心灰意懒,来个买主,交易过程也是硬梆梆的,毫无昔日市场里热气腾腾的鲜活气息。
终于找到那个修鞋摊,却是个很像样的店铺,老板气质看似中年文艺男,他拒绝了我补鞋底的愿望,坚持只能换底,180元,而且特殊造型的气垫底只能换成平庸的橡胶底了,可那样的话就不再是它了。
我受了很大的打击,拎着袋子出了市场茫然不知所措。看来只能扔掉了,但却无论如何做不到。这双短靴比我儿的历史还长,那时我的工资还不足今日一半,而它的价格却是工资的一半。它太对得起这个价钱了,它的皮质和线条亦庄亦谐,舒适轻便可上山,雅致光泽可进酒会,天冷它保暖,稍热也透气。
一般的鞋如果被久置不穿,身体会变得很脆弱,再穿上会不可逆转的刚烈地自杀,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曾经有双心爱的通勤半高跟鞋,怀孕后连脚也大了一码被束之高阁,几年后再穿,看上去完整如故,几步走下来支离破碎。而它却不然,无论何时穿上去,都是那么贴合柔软,知疼知热,脾气好得像阳春三月向阳的山坡。
更重要的是它踩过我人生中一些节点。
一双不能穿的鞋子,我该拿它怎么办呢?即使它是个传奇。
我拎着它进了超市,挑了两只苹果,一把茼蒿,去付款的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是来买酱油的。
出了超市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办。拎回家去太傻了。
忽然想起在地铁站旁有个报刊亭,报刊亭那里经常有个黑乎乎的身影在低头忙碌,似乎,似乎是个修鞋的……就像在若啬帖子里看到那句:那一小块记忆的碎片疾奔而来,瞬间清晰地显了形——那肯定必然是个修鞋的,我现在知道自己能去哪了。
能修。那黑衣人说。他只瞟了一眼,又低头忙着缝一只掉了的鞋底。我再次展示给他看鞋跟上那个洞,他又看一眼,两个小时后来取,20块。
这太过分了。太好了。
傍晚的时候取了回来,想了想,还是把它和要送物业的衣物打包在了一起,送走了。因为今年我一次也没穿它。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9-03-03 21:38:42 +0800 CST  
阿廖沙感叹道。"我认为,在世上人人都应该首先爱生活。"
"爱生活胜于爱生活的意义?"
"一定得这样,像你所说的超越逻辑去爱,一定得超越逻辑,那时我才理解其涵义。"
一一一
爱生活的人都在忙着生活。理应没时间也没必要宣言:我爱生活。那些宣言的,是打算爱的。
一一一
到处都是落叶,用了整整一个二月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9-03-07 00:30:48 +0800 CST  
邓林只有两棵树

《山海经》里记录了好多山,先要说这个山系有多少座山,有多长,山上的神是怎样的,多半的写法是象人象羊象猪还是象龙,或者都象,再写这个神需要怎样的祭祀,一般都会提到猪牛羊鸡中的一种,以及精米或稷米,还有玉石。有时还特别提到祠时需要铺的席子要不要花纹,祠者不能吃烘烤的食物,也许吃生食在当时人看来是一种更近神敬神的行为吧。

接下来依次写“又西”或“又东”几百里有一座什么山,山名,山长,山上的动植物以及矿物,它们的名字,形状,声音,出现会带来怎样的奇事,多半是天下大乱,兵灾,火灾,水灾,或者是相反,带来天下太平,止兵,止火,止水,止瘟疫,止迷路,止生疮。也有一些特别的,这是我觉得最有趣的部分了。

比如在《南山经》里的柜山中有一种兽,叫狸力,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大兴土木,有一种鸟,叫朱鸟(是合在一起形成的字),它出现在哪里,哪里的才智之士就会被放逐。

《西山经》里的钱来山有一种羊,它的油脂涂皮肤可防止干裂和去皱,绵羊油看来早就被发现了。小华山上有种乌草,吃了可以治心痛,如果范蠡能为西施找到这种草多好。蟠冢山有种草叫骨蓉,吃了可以使人无子,后宫娘娘们是不是派人去找过?不过我更希望她们先吃了轩辕山上的黄鸟肉,那就可以不嫉妒了。

《北山经》里有种鱼,长得象鸡,吃了它的肉可以忘忧,唉,好想吃到。

最妙的东西是山海经第一篇招摇山上的一种草,叫祝余,吃了它就不饥饿,《北山经》里也有一种乌鸦,叫屈居,食之也可不饥。不饥真是人类伟大的梦想,不管是因为食物匮乏还是因为懒惰。

还有一种鱼,吃了可以不生孤臭,看来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真的好久。《东山经》里有一种鱼,吃了可以少放屁。

《中山经》里有一座青要山,特别适合女子居住,山中有一种幼鸟,吃了它的肉可以多生孩子,有一种荀草,吃了它可以变得更漂亮。

有些怪兽很好玩,比如崇吾山里有种鸟,长得象野鸭子,但只长一只翅膀和一只眼睛,两只鸟互相配合才能飞,它的名字可爱极,叫蛮蛮。

除了写山,在《海外经》里还记录了许多国家,好玩的有《海外南经》里的不死民,黑皮肤,长寿不死;《海外北经》里有一个无嗣之国,其人生活在洞穴中,平时以泥土为生,不分男女,死后就埋掉,但心不腐朽,一百二十年后会重生。

再次仔细看夸父逐日的故事,最妙的还是他死后化作邓林,感觉悲壮,盛大,美好。但没想到的是,下一篇里详说了夸父国,那邓林就在此国东面,书里明确写道,说是邓林,其实只有两棵树。后见有点评,曰:二木成林。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9-03-08 21:14:51 +0800 CST  
理由
“要不是他有点钱,我咋会嫁他呢,那么老。”表姐说到再嫁,每每这样解释。
其实也没有多老,比她大几岁而已,长手长脚,面孔温和,可说一表人材。看得出她是喜欢他的,时不时娇嗔他是书呆子,眼角眉梢是爱护的。但偏要说是因为钱才走这一步。仿佛这个不关风月的理由更冠冕堂皇。

别扭
小时候,小表姐每年放暑假的时候会来我们家住几天,或者我去他们家住几天,我们两个年龄相差不大,当然是理想的玩伴,每一次的聚会都能玩得情意绵绵,尽情尽性。但每一次见面的最初却不是这样的,我们心中亲近的愿望在行动上却表现得完全南辕北辙,我们会站在对方视线所及的范围内,互相视而不见,甚至神情里充满冷漠和敌意。这种事情也会发生在极熟悉的人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时候,比如我最亲爱的保姆姥姥,我在街上看到她,我有可能会一言不发地走掉了。她就会很伤心,我也很伤心。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9-03-08 21:37:13 +0800 CST  
三八

三八节,群里愈加三八。某人问ml时放了屁咋办?某说当此之际屁乃最美妙的土味情话,乔伊斯最爱诺拉嘎巴溜丢欢天喜地的小鞭炮屁。不猥亵不酒神。某说最刺激的难道不是道貌岸然吗?茨威格在回忆录里讲到在瑞士见到乔伊斯,说每次街上碰见都发现此人不苟言笑。
某某说二月二龙抬头去理发,洗头时总担心自己的脑袋太重,别人托不动,洗起来费劲。所以她就总紧张兮兮地抬起脖子,努力配合。今天的洗头小哥善解人意,说托得动,把头放下吧。她听了马上就像咽气了一样把脑袋仰下去。。。撒手人寰。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9-03-09 14:41:41 +0800 CST  
两位70后作家分享会记录:
一,关于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坐标。
徐则臣: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常任主席在给记者的公告中推介了几本书,其中关于中国文学特别提到了我的《跑步穿过中关村》,记者问他:你为什么选这本小说推荐?他回答:我关心现在的中国城市,关心北京,关心北京现在的年轻人的生活,由此判断中国以后的发展的可能性。由此,西方关注中国文学的前提是看到中国的社会现实,借此判断中国的发展前景。对欧美作家,大家关注的是他的写法,文本的艺术性,而对中国文学的认识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审美的层面上,更多地将其作为社会学的材料,看看中国的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由此判断将来怎么样,而不是说中国文学很好,对其写作本身有何借鉴意义。
鲁敏:这是文化认同的一个阶梯性参照问题,如果获得欧美的肯定,我们会把它写在个人简介上,把它放在书腰上,作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最高点,而如果是一个非洲国家给我们颁一个奖,你去领奖就好像你给他赏脸一样。得到关注和好与不好是两个话题。就像一个姑娘,她长在深山里,非常秀气,可爱和真实,可是外面没有看到她,就认为她不存在。中国文学也表达了我们这个国家对文学的全部思考,但欧美读者或大的国际出版机构对中国的印象只停留在一个陌生的古老的民族,物质层面的猎奇大于精神层面的关注,也许以后他们会了解我们有灵魂有头脑,这时候他们才会关注到我们的文学本质,而不是文学的人类学社会学风俗饮食文化等等功能,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二,关于70后作家。
鲁敏:我们是被整体打包的一代,我们的前一代,他们拥有自己的名字,我们只是被整体称为70后作家,没有风格的指认,成长中没有释放完全,与前一代作家关注大事件的写作相比,我们更关注个体,失败者,边缘人,粘在时代枝条上的苍耳,切口小,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小,而是取景上的小,我对我们这一代,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吧。
徐则臣:如果文坛是个舞台的话,我们在台上站的时间最短,在我们之前,舞台上已经站了几代人,他们都没有下台,提到他们的名字,每个后面都有一个数据库,拥有比我们更长的活跃时间,和文本阐释空间。我们挤上去,姿式相当别扭,站得很难看。在我们之后,80后压根就不上来挤了,他们不上台了,他们直接跟市场跟读者对话,不再走文学期刊杂志社作协这条成名的老路。我们这一代冤在被不同的标准来衡量,跟上一代比影响比质量,跟下一代比市场。当我们谈70后的时候,经常会陷入到这个尴尬的境遇。但我同样并不悲观,70后作家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出道晚,前面的道路长着呢,我最喜欢的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60岁才开始写,盖棺论定要等盖了棺再定,我们盖棺的时日还早。
三,关于如何渡过写作中那些艰难的时刻。
徐则臣:绝望的时候就翻翻名著,你会发现《红楼梦》也有瑕疵,某个段落的处理还可以更好,你要达到心中的完美是不可能的,要咬着牙写下去,直到写完。
四,荐两本书。
鲁敏: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冯内古特《五号屠宰场》
徐则臣:钱钟书《围城》,萨拉马弋《修道院记事》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9-03-09 14:45:03 +0800 CST  
徐则臣评鲁敏,说她是女作家但不是女性作家,没有女性作家的小家子气。(这评价没啥意思。)
鲁敏一点妆都不化,就那么安静地坐在那里,回答问题迅捷,敏锐,比喻灵光乍现,信手拈来。偶尔笑,内眼角闪烁微光,极动人。
楼主 ty_郭小米215  发布于 2019-03-09 14:47:15 +0800 CST  

楼主:ty_郭小米215

字数:164129

发表时间:2018-04-03 08:00:3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18:53:32 +0800 CST

评论数:22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