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北沿——泰国及老挝吴哥遗迹探访

柬埔寨前吴哥时期主要依据中国史籍(传闻及传抄材料也需辨别)及考古实物而略知大概(很多言之确凿的都需辨别)。孟-吉蔑人(Mon-Khmer)源自中国、印度还是土著仍有争论,但从语言学来看,史前孟-吉蔑人已经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印度文化在公元前已沿孟加拉湾、暹罗湾进入东南亚,秦统一中国势力南向开拓延伸,双方贸易及文化在中南半岛交汇,由此产生长山山脉两侧的初始文明国家林邑和扶南。扶南地处湄公河三角洲(考古认为在今越南俄厄Oc-Eo附近),正处于此一路线商贸要地。以混填传说来看,扶南应该是印度和土著结合形成的势力,印度文化全面进入精英阶层。但我们不能以现在国家的概念来理解,扶南可能更是商业兴盛的城市,其势力或影响周边。魏晋时期,印度洋-三佛齐-爪哇-占城路线开辟,扶南渐趋衰弱。公元七世纪,扶南为其北边属国真腊取代。国都迁至今柬埔寨中部磅同省,从商贸文明转向农业文明。真腊后期分崩离析,为爪哇势力控制。

吴哥时期(802-1431)历史及文化有赖于碑文、寺庙及周达官《真腊风土记》而相对清晰。据碑文记载,802年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Ⅱ)在荔枝山加冕为“转轮王”,将君王和湿婆联系起来,成为神之化身。多次迁都后定都于诃里诃罗雷亚(Hariharalaya,今罗洛士Roluos)。阇耶跋摩二世被公认为吴哥王朝的建立者。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889-约910在位)将都城迁至耶输特拉补罗(Yasodharapura,今吴哥城),兴建“一百”所偏僻寺院,建立规章制度,柬埔寨(Kambuja-desa)概念开始形成。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Ⅱ,944-968)击退占婆,包容佛教,将商业扩张到今泰国东北部。苏利耶跋摩一世(Suryavarman Ⅰ,1002-1050)内战夺取王位,吞并罗斛(Louvo,今泰国华富里),加强王权,推动城市化。苏利耶跋摩二世(Yasovarman Ⅱ,1113-1150)重新统一柬埔寨,征讨越南和占婆。苏利耶跋摩二世崇拜毗湿奴,建吴哥寺。泰国东北的著名寺庙披迈寺(Pimai)和帕侬蓝寺(Phnom Rung)此时建成。阇耶跋摩七世(Jaya varman Ⅶ ,1181-1215)打败并占领占婆,帝国达到最强盛。阇耶跋摩七世崇信大乘佛教,将信仰和王权结合,建造吴哥通王城;修建医院和火房,一直延伸到泰国东北和老挝中部;扩建早期寺庙建筑。阇耶跋摩七世被认为是柬埔寨一代明君,“最伟大的佛教徒”。十三世纪,素可泰崛起,柬埔寨大多数人民改信上座部佛教,对泰东北的控制力减弱。十四世纪,暹罗崛起,屡次攻占吴哥城,失去泰东北。1431年,暹罗再次攻占吴哥,王城陷落,迁都金边,繁盛一时的吴哥王朝终结。

2013年,从曼谷进入,经泰国东北及老挝南部,从万象返程,探访帝国北沿吴哥遗迹。泰东北部及老挝南部吴哥建筑或许不如暹粒吴哥建筑规模及精美,但游客稀少,正可慢慢欣赏,或坐着发呆。加上物价低廉,民风淳朴,正是旅行的好去处。

日期行程

2月1日 澳门-曼谷(略)
2月2日 曼谷-大城 大城(略)
2月3日 大城-呵叻-披迈 披迈石宫 夜市
2月4日 城墙 独木成林 披迈-呵叻-南隆 夜市
2月5日 帕侬蓝寺、玛穴寺
2月6日 南隆-武里南-乌汶-泰老边境-巴色
2月7日 巴色-四千美岛 东阔岛、东德岛
2月8日 东阔岛、东德岛
2月9日 东阔岛、东德岛 四千美岛-巴色
2月10日 波罗芬高原
2月11日 瓦普寺
2月12日 巴色-万象(略)
2月13日-15日 万象(中暑修整,略)
2月16日 万象-万荣(略)
2月17日 万荣(略)
2月18日 万荣-万象(略)
2月19日 万荣 万荣-深圳(略)





(待续)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08 19:30:26 +0800 CST  
一 进入泰东北

早晨到大城火车站,购票前往呵叻(Korat,官方名:那空叻差是玛Nakhon Ratchasima),开始泰东北之旅。

泰国火车分为普通车(RAPID)、快车(EXPRESS)及特快(SPECIAL)。时间有快慢,但相差并不多。以大城到呵叻位例,普通车程为3小时40多分钟,而特快也才3小时10分钟。差别可能在车况。买的是135次普通车,上车后发现是空调软座,车厢整洁,乘客衣冠楚楚。开车后,乘务员拿来免费的饮料、咖啡和蛋糕。空调太给力,最后冷的加了衣服。估计是售票员看是老外直接给了空调二等软座(票价按曼谷大城时间距离计算确实贵了几倍)。





出呵叻火车站,徒步市区,看到有个菜市场于是进去看看。鲜花区,各种不同的鲜花扎成花束花环。蔬菜区,很多不认识的香草、果实和块茎。糕点区,染上颜色做成花朵,五彩缤纷。水果区,还是各种不认识,新鲜诱人。最后和国内菜市场一样,也有饮食区。见一米粉摊子,有鸡肉、鱼丸等各种选择,前面则摆着各种新鲜香草蔬菜,于是坐下,美味地道的吃了午饭。










出了菜市场继续在市区逛。呵叻市区极为整洁,正值新春,不时有广告牌及头面人物祝贺新年快乐。走到市中心的Thao Suranari纪念碑,碑下及外围有很多民众跪着致敬女英雄Ya Mo,也祈求其保护。Ya Mo是呵叻府副首长的夫人,1826年万象包围呵叻,Ya Mo召集村民英勇反抗。纪念碑基座保存有她的骨灰。





闲逛完呵叻,前往汽车站购票到披迈。

(待续)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09 08:25:44 +0800 CST  
二 披迈(Phimai)

如今去披迈,更多是游览披迈寺(披迈石宫,现披迈历史公园)。而在吴哥王朝,披迈则是其西北部重要属郡(Vijaya)。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属郡篇之蒲买一般认为即披迈。披迈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往西北可达当时的素可泰,西去则可至罗斛。吴哥到披迈修有大道,联通重要城市,重要城市建有庙宇和医院,大道每隔一定距建有火房(功能不详,估计为驿站或哨岗)。

披迈和帕侬蓝寺等不同之处也在于,其首先是个城。披迈建于月亮河畔(Moon River),周围有城墙环绕,还有护城河和池塘。猜想当时周边也必有一定的农业和村落,以维持披迈城市的运转。披迈及披迈寺建于何时说法各异,中文介绍尤其紊乱,参考koratmagazine及史实,我认为应始建于苏利耶跋摩一世吞并罗斛推动城市化时期(十一世纪中期),但其建筑和雕塑有八方、小吴哥和巴戎风格,布局几乎和吴哥窟相同,其完工应在苏利耶跋摩二世时期(十二世纪上半期),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续有修建。





从地图中可以清晰看到,和大多数吴哥时期寺庙坐西朝东不同的是,披迈寺朝向东南方向。一般认为其是朝向吴哥,代表对于王权的效忠。披迈和吴哥窟(Angkor Vat)布局极为相似,那伽(naga)石桥后为其外圈,过水池通道后进入方形回廊内圈庙山,中为塔群。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庙山并没有抬高。

到披迈入住后即前往披迈寺,正值一群僧侣也进入崇拜。入口那伽桥,那伽为后来修复,和石桥呈现两种不同颜色。





进入十字南门,中间为砂岩立柱,极为壮观。此为通往神界第一通道,可以想象当年朝圣者到此处必然被震撼。(此照片拍于东门或西门,照片比较好看一些:))





过十字门,有一长过道,尽头就是方形回廊环绕的庙山以及塔群。中心塔为砂岩石塔,左右两边为砖红壤塔。两边是四个已经干涸的水池,高棉学生放学后在水池中玩耍(多么无忧无虑的童年啊)。








中心塔正面为湿婆之舞雕塑,但平面布局其实是葫芦形,前为石屋后为主石塔。门楣石刻都为《罗摩衍那》神话,如照片中主塔门楣上为猴王。一层似为那伽护卫佛像及那伽护卫众菩萨。再上四角都有那伽护卫。惜雕塑多有残破。主石塔中原藏有那伽护卫佛像,旁边砖红塔中出土了耶跋摩七世雕像,现藏于披迈博物馆。中间塔群体现了印度教和佛教的融合,以及王权和神权的统一。






那伽护卫佛像


耶跋摩七世雕像



看完主塔,走到回廊西边,藏经阁建筑只剩石基及雕塑残建,雕塑也同样破损严重,但还可以清晰看到吴哥战士骑马驱象征战场景,隐隐似闻杀伐声。





看完建筑物,沿方形回廊随意走动,每个双口都是风景。走累着,坐着台阶上发发呆,忽然想起什么再走过去看看建筑物和雕塑,和本地小朋友玩耍。天色渐黑,天上云彩渐渐绯红,石宫呈现另一种风采。

走出石宫,门外跨一条横街即为夜市。山竹20B一袋(估计有1.5公斤左右),试买一袋结果又买了3袋才吃够。

第二天一早,先去南门古城墙(胜利门)。也是砖红壤所建,只剩城门两侧及一小段城墙,规格似乎有限。





城墙内,披迈寺东南方有个高棉砖塔遗迹。砖塔和披迈寺关系不详。但可见披迈当时宗教建筑分布。





看完遗迹,前往城外独树成林,湖面后一大片是一棵榕树,为泰国最大榕树,极为壮观。进入内部树干气根缠绕,恍若迷宫。看完榕树,沿河流步行,感受披迈古代水利建设。最后回到市区,看完西门石门(披迈石堡)出发前往南隆。








说明:
1、披迈城市地图、披迈寺平面图及那伽护卫佛像、耶跋摩七世雕像取自互联网;
2、柬埔寨宗教建筑材料主要有砖块、砖红壤和砂岩石。砖红壤是一种特殊红土,粘性极强,在自然状态下因含大量水分而松软零散,便于运输。在特殊模具中夯实成型,经过晾晒风吹,就形成异常坚硬的类似烧过的红砖土块,故名“砖红壤”。砂岩石又称青砂岩,一般从附近山上取石,通过大象及河道运输。


(待续)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11 17:44:10 +0800 CST  
三 南隆的魔幻夜市

在泰东北平原一路往东南,抵达南隆已是下午。徒步市区寻找客栈。南隆是个小镇,街道两边都是一二层小楼,遍植花草。街上行人和呵叻已有区别。呵叻大部分市民较曼谷差别不大,而南隆行人相对黑瘦一些。南隆已近柬泰边界的扁担山,或许已是高棉族为主。遇到两个骑电动车女学生,招呼停下来问路,略懂英文,拿LP地图就交流顺畅了。明白了要去的地方,女学生热情的邀请坐她们的电动车送过去。怎么能这么麻烦小姑娘呢,表示自己走过去就可以了。看到女学生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有些后悔自己的冒昧,于是加倍的表示感谢道别。在一条街道的尽头找到了客栈,庭院外就是田野和杂树。老板惊讶说我们是他开客栈以来接待的第一次中国客人,我们也表示荣幸之至(老板不像是在说谎,或许以前来此国人不住南隆或不入住此客栈)。

入住整理后前往南隆夜市。到达夜市,正好天色开始暗下来,棚架已经搭好,商家开始营业。夜市类似国内小商品市场,走进过道,两边都是商家,大多数摊位销售服装,也有销售玩具及其他商品的。饮食摊位杂在期间。正觉得没什么看头,穿过某个过道尽头,忽然眼前一亮,前面横街居然变成了一个游乐场。各种灯光、灯管,照耀着五颜六色的棚架、游乐设施、玩具奖品,一片璀璨。于是也走入光芒中,身后的南隆忽然隐去,两边只有各种光芒、色彩和笑声。很多摊位后面都密密麻麻堆满了各种玩具,憨实的坐着各种呆萌动作,恍惚在都逗引着行人:来玩啊来玩啊,把我拿回家。有一个摊位地上一个大的长方形水池,各种小鱼游弋其间,一圈大人和小朋友围着“捕鱼”。小火车最受欢迎,妈妈们把宝宝送上各种动物座位后,呼一声火车启动,宝宝们手把方向盘,自己开火车驰向远方(其实是绕一个圈:))游乐场又怎能没有旋转木马呢?五颜六色的顶棚,孔雀来了,马来了,象宝宝来了,兔子来了,奥特曼来了,小鹿来了……你追我赶,如梦如幻。一条大鱼正在吃人,但是有更多小朋友主动要求被大鱼吃。五个女学生围着一个摊位,两个女生正持枪射击,契琼契琼,身体都探进摊位了,是爱射击还是爱玩具呢。最显眼的自然是摩天轮,虽然很微型,但也恍惚高出天际,流光溢彩。

边走边看,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走出来都不觉的是真的。回头一看,灯光和笑声都还在。多年后其他印象都淡了,这魔幻的一刻却留在了心间。
















(待续)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12 19:29:40 +0800 CST  
四 帕侬蓝寺(Prasat Phanom Rung)

在早市早餐后,客栈老板开车,出发游览帕侬蓝寺和玛穴寺。出南隆,开车约半小时,拐上一个小山坡,两边都是细长往上的树木,底下是灌木和黑红的石块,帕侬蓝寺到了。

吴哥王朝创始人阇耶跋摩二世在荔枝山加冕为“转轮王”,融合前吴哥古印度、占婆、爪哇等建筑,创造了一种高大、多层或建于山上的“山形建筑”。耶输跋摩时期,命令在国家的其他地区,将寺庙建在山上,如知名的柏威夏寺。帕侬蓝寺也深受此传统影响,建在呵叻平原南隆外几百米的一座死活山上,在高棉语中,Prasat Phanom Rung即意为高山上的寺庙。帕侬蓝寺被认为始建于十世纪,主体工程完工在苏利耶跋摩二世时期(十二世纪上半期),约和披迈寺同时。帕侬蓝寺坐西朝东,是泰国最大保存最为精美的高棉寺庙。

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十字东门,东门后冒出一段塔尖。进入十字门,右手边是象厅,但还没看象厅,马上就会被十字门后壮观景色吸引了。在十字门后,是一个下陷的长长的甬道,砖红壤铺地,两边林伽石柱鳞次栉比,一直通往远处的步步拔起的庙山及耸立的塔殿,极为壮观。此时正是冬末春初,两边有些树木叶子已黄或只剩干支,红黑色建筑和火山很好的融为一体,仿佛在山顶燃烧。沿甬道前行,朝圣的感觉油然而生。甬道尽头,为第一座那伽石桥,后面为砖红壤沿山坡而建的庙山,六个渐次升高的平台,指引人们步步而上攀登天界之路。

上到庙山,山顶之上,因地制宜的四个小池后面,是由边缘、回廊和塔殿构建的主体建筑曼陀罗,象征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四方世界及宇宙的边缘和四方大洋。踏上第二座那伽石桥,回廊东门门楣上是精美的雕刻,比披迈寺更为精美完整。穿过东门进入内部,首先看到的是由第三座那伽石桥引导的中心塔。由于苏利耶跋摩二世喜好毗湿奴,塔殿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有相当部分表现毗湿奴。正面门楣帕侬蓝寺最精美的石雕,顶部为一劫之末湿婆毁灭世界之舞,下左为毗湿奴躺在躺在大蛇阿南塔身上沉睡在乳海底部,一劫之初醒来,肚脐莲花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诉说着宇宙永无止境地毁灭与重生。一侧浮雕雕刻罗摩(毗湿奴化身))率领猴军解救被罗刹王绑架的妻子悉多。中心塔殿内有湿婆圣物林伽及其坐骑公牛南迪。塔后两高棉武士只剩一尊,风雨侵蚀面目已模糊,千年继续守护着神庙。

看完中心塔,小塔及藏经阁等都可一看。小塔顶部虽已倾塌不见,但石块层层堆叠而上形成石柱及外延支撑线条美极了。沿着回廊绕行,穿插到廊外远眺四周的呵叻平原,可见远处柬泰交接的扁担山。遥想到当年吴哥军队跨过扁担山脉进入呵叻平原,建造神庙宣示主权,后又退回扁担山后甚至湄公河与洞里萨河三角洲。兴衰可叹。

下沉通往第一座那伽石桥及庙山甬道




庙山后四方池、第二座那伽石桥、四方回廊及露出的中心塔殿




进入四方回廊,第三座那伽石桥及中心塔殿




中心塔殿内湿婆圣物林伽及其坐骑公牛南迪






中心塔殿后门及高棉武士




旁边精美残破的小塔




入口东十字门旁边象厅(国王及大臣朝拜沐浴更衣用)




(待续)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13 22:00:46 +0800 CST  
补一张帕侬蓝寺周边及平面布局图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13 22:20:23 +0800 CST  
五 玛穴寺

从帕侬蓝寺下来,前行南拐往下,看到一个很大的人工池塘Barai Mueang Tam和村落,玛穴寺到了。



吴哥通过大路将重要城市和吴哥相连,西北是披迈到吴哥的大道,东北是巴色(瓦普寺)到吴哥的大道。玛穴寺即是披迈到吴哥的重要站点。通过大道,使用马车和象车运输稻米、鱼、肉、皮革、动物角、象牙、木材、山货等物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吴哥国王在地方兴建大量寺庙,授予早已存在的地方领袖以官衔,实现对地方寺庙、稻田及劳动力的控制,以及兴建大型宗教建筑、水利工程以及征兵参战。庙宇实现了神权、王权和地方治理的一体化。



玛穴寺主要风格是南北方风格(Khleang)和八方风格(Baphuon),主体建筑建造于10世纪后期至11世纪早期,即苏利耶跋摩一世吞并罗斛推动城市化时期,早于帕侬蓝寺和披迈寺。玛穴寺同样遵循坐西朝东的格局,主要供奉的是湿婆。

从东十字门进入,并没有那伽石桥引导,除主门外,两侧也各有一个小门。十字内部并没有立柱,而是走廊空间。过十字门,就看到正面曼陀罗回廊及左右两个L形水池。和帕侬蓝寺及披迈寺在四方回廊前四个正方形水池不同,玛穴寺一大特别之处就是由四个L形水池包围回廊。甬道两侧池塘中间开有一小口,那伽身体构成池塘护栏,在四角交织成昂起的蛇头。走进回廊,中间是五层台阶构建的须弥山,四层之上再有五座梅花状分布的塔殿。中心塔已倾废,周边四塔基本保存,塔顶多有破坏。入口门廊为砂岩石,塔身主体还是红砖,正是砖塔向砂岩塔过度的阶段。门楣(包括各入口)都雕刻着雪神将女儿乌玛献给湿婆的题材,引导世人敬奉湿婆。玛穴寺并不大,但四方水池环绕之下,须弥山及四方大洋更具体而微。池水绕寺,那伽翻腾,壮哉神界。

东十字门入口,小朋友从玛穴寺奔跑而出(从外貌看应是高棉族)




正面曼陀罗回廊及L形水池




甬道两侧池塘中间小口立柱及顶部




水池对角遥望曼陀罗




回廊内须弥山五座梅花状分布塔殿




塔殿及回廊等门楣雪神将女儿乌玛献给湿婆雕刻图解




从玛穴寺出来,有展览馆介绍吴哥王朝大路路线及雕刻内容。在人工池塘Barai Mueang Tam旁停靠,汇聚帕侬蓝山及Prai Bat山来水,灌溉附近农田。一村民正在捞虾,古代水利设施还在惠泽后世。




(待续)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14 20:27:55 +0800 CST  
六 泰东北到老挝南

从玛穴寺返回即赶往武里南,宿武里南,从泰东北到老挝南。

泰东北部湄公河西岸吴哥王朝衰弱后,曾为老挝领土。1353年,流亡柬埔寨的王子法昂击败其祖父并入主勐骚瓦(Muang Swa,今琅勃拉邦),合并万象、川圹、占巴塞等小国,建立统一国家,称澜沧国(Lan Xang,又名南掌)。版图由今越南奠边府边境起,沿湄公河直达今柬埔寨北部,西接暹罗,东邻越南和占婆。连年战争,为清藩属国外,也曾先后臣服于越南和暹罗。1649年,澜沧分裂为占巴塞、琅勃拉邦、万象三个小国。1777年,暹罗吞武里王朝入侵吞并老挝。十九世纪末,法国暹罗角逐中南半岛,湄公河东岸老挝领土归于印度支那,二十世纪初期更以条文约定,乐凡芒、目多汉芒、熟罗笔芒等原老挝湄公河西岸领土正式归于泰国。

第二天一早火车前往泰国老挝交界的城市乌汶。吸取了上次的经验,购票时专门交代要普通票。火车到站,上车后发现并没有门,车厢连接处是敞开的。正合我意,可以过来坐着看风景。车厢如国内绿皮车还更简单一些,但收拾的还干净。乘客都是黑瘦的本地人。找到座位刚坐下,一男子过来手比划着示意跟他走,于是拿包起身随行。穿过几个车厢,前面一个车厢有铁链隔断。拿起铁链进入,车厢内虽然也没有空调,但座位更新更宽敞,稀松的坐着穿黄袈裟的和尚。看到我们进入,大师们抬头微信,也忙合什致意。男子示意我们在某座位坐下,于是坐下并感谢。此车厢应该是专给出家人乘坐的车厢,作为老外享受了一次特殊待遇。

车子出武里南,行驶在呵叻平原。还很早,已收割的田野上弥漫着一层雾气,有树木零星矗立着。在更早的时候,田野或许也是丛林。远处地平线云层之上有红光,天穹还是苍青色。云层向上遮住了红光,渐渐扯开变成棉絮状,红光从棉絮缝隙中穿出,照耀着大地。大地和树木也就有了一层红光,闪亮起来。沟渠和田野交错,不时有牛在田野中站立,有村民在露底的池塘中劳动。不时闪过一个个村庄,有村民沿着村道往村落走去。开着天开始全亮了。沿途停靠一个个城镇站点,大多干净整洁,很多绿植。













到乌汶后,汽车前往关口。过泰老海关,在关口外面有个杂货店换车前往老挝巴色。巴色如国内90年代,到处是工程。入住在一个法国殖民时期建筑改建的宾馆里,望着窗外红瓦,植物相同而风景殊异,在老挝开始新的探索。






(待续)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15 20:02:25 +0800 CST  
七 四千美岛(Four Thousand Islands)

早晨在巴色吃了法包和咖啡,坐车前往四千美岛的东德(Don Det)、东昆岛(Don Khon,又名东阔岛)。

湄公河流经老挝最南部时,由于山石的阻隔,河流在主航道无法深切,蔓延成一个宽达十四公里的河道。湄公河在此冲刷又堆积,形成了东孔岛、东德岛、东昆岛等数以百计的岛屿,旱季时小渚、沙洲也露出了头,数量过千,因之名为“四千美岛”。湄公河过了四千美岛,即往柬埔寨流去。

中午在班纳卡桑村下车,穿过集贸市场就来到了湄公河边。和云南维西两岸夹峙不同,也和泰国清孔一条大江不同,此次湄公河只见一汪大水,中间是无数岛屿和绿树,都看不见明显的主航道,遥遥可见远处绵延的小山头。购买前往东德岛的船票,穿过几个岛屿中间的水道,往南一拐,看到一个岛屿临河有干栏房屋,东德岛到了。







网上资料都提到东德岛相对吵闹。一上码头,两边都是餐厅酒吧,播放着各种音乐,异常闹猛。也就不停留,直接前往东昆岛。东德岛和东昆岛有桥连接,一过桥顿时就安静下来了,这才是四千美岛该有的样子。左拐,在两岛相交的水域边找了个临河家庭客栈住下。





下午时间不多,先骑自行车前往西南部Marguerite Bay。正是旱季,只有中间一道道很清澈的水流,露出一块块黑色的嶙峋的石头。河道的那边是丛林,应该是还属于柬埔寨的Don Sa Niat。后面的群山就是柬埔寨了。有人在河里游泳,于是也脱了衣服下水,游到近处的石头,似乎没什么危险,就又游的更远一些的大石堆,爬上石头,四边一堆堆黑石,旁边流水萦绕,景色不像在地球。游回来,在石头上坐着看流水,天渐渐暗下来,太阳降到对岸的山峦间,在山水间投了个红影,大家都很安静,时间很慢也很美好。太阳下山后,收拾东西返回客栈。喝啤酒吃饭,晚上安静的听流水。







第二天探索东部一线。先前往Khone Pa Soy Rapids。在河岸边的道路骑行,东德岛和Don Ixom中间的河道长满绿植,似乎沼泽。在岔路口遇到一群小朋友,跟随着一起东行(其实也是向导)。过一座木桥,两边是石岸和丛林,一道水流从石隙中奔来。有几个小朋友在岸边用网截在溪流中捕鱼。跨过石桥前行,下到一个河滩,就看到Khone Pa Soy Rapids。正是枯水季节,瀑布不大。河水从上一层岩石下来,分成几股水流倾泻而下,前面正好有一块巨石挡着,于是分成几股水流左右萦绕而出。在中间的巨石上,有一个茅草屋,应该是渔夫休憩的地方。







从Don Ixom原路退出,沿河岸往东南。河道刚开始还是石头,后来就是泥沙了。河岸偶有崩塌。这边都是树木,对岸偶尔见到香蕉林。行到尽头,下面是一个码头,停着大小船只。前面则是宽阔的湄公河道,右边是对岸山脉,左前方有一些沙洲绿树,并看不见远处。右边山脉,以及沙洲后面就是柬埔寨地域了。法国殖民时期,东德岛、东昆岛通过小火车连接。来自湄公河上游的货物船运到东德岛后,由于前面石质地理截断形成一个个瀑布,轮船无法直接前行。于是把货物在东德岛卸载,用小火车运动到东昆岛最南端,再装货到船上开往湄公河下游。在此段河域,栖息着珍稀物种:伊洛瓦底江豚。目前世界上仅有伊洛瓦底江、马哈卡姆河和老挝至柬埔寨之间118英里的湄公河河段。每年11月至4月旱季时在柬埔寨桔井省河段,4月后北上过上丁进入老挝境内。不是观赏河豚季节,便没有坐船到江中。









沿原火车道返回,进入岛内腹地,两边都是密林和灌木,进入了热带雨林。有两个小朋友骑着自行车超了过去,左拧右扭,很快不见了踪影。对丛林很有兴趣,于是放下自行车进入密林。树叶有黄有绿,高树细长扭着往上;灌木蔓延,几乎没有行走的路。不时见到连根拔起的枯树,或者被锯断的树段。走下一个坡,坡上都是泥沙,沟底都是同样一个方向的水生树种,底下是积水和青苔。可以想象,湄公河丰水期,此处应该也是波涛汹涌,水流冲刷。走出密林,在小道继续前行,经过大桥,前往东德岛看日落。









第三天决定一探最西边Hou Don Lai。骑自行车一直往西,开始两边是农田,有小朋友在地里的牛粪上翻扒(估计是扒蚯蚓)。经过村落后开始进入密林,不一会看到了溪流。自行车放一边沿溪流进入密林,开始只是平静的小溪,渐渐开阔起来,水流也湍急起来。溪边藤条灌木密布,异常幽静。差不多走到汇入江流的入口,不能再往前了,从旁边穿出。出来一看,距离Marguerite Bay很近了。于是再次前往Marguerite Bay,欣赏完山水景色,坐船返回巴色。








(待续)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20 20:18:26 +0800 CST  
八 波罗芬高原(Boloven Plateau)

巴色有很多摩托车车行,狂野的内心被撩动,动念骑摩托车游波罗芬高原,但一想到可能的故障就放弃了。于是走进旅行社,预约了波罗芬高原一日游。第二天一早旅行社来客栈接人,出发时,已是一个联合国团队。

波罗芬高原位于占巴塞、阿速坡、沙拉湾三省境内,湄公河和安南山脉(Annamite Mountain Range)南段西麓之间,海拔1000米至1350米,由玄武岩喷发而成,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是老挝重要的农业基地,被认为是世界上生产咖啡的最佳区域之一。由于降雨量多,在一些岩层和崖壁上就形成了姿态各异的瀑布。高棉系的少数民族还生活在高原之上,民族风情浓郁。



车出巴色,首先来到一个茶叶种植园,茶树及制作技术都来源于中国。工作人员似乎也不懂茶,机械的介绍了茶叶制作步骤,老外也不明所以。作为一个来自茶叶故乡的人,实在看不过去,于是又补充介绍了一些关键要点,很多专业词语英文不知道如何表述,但老外已经有兴味的频频点头,表示比工作人员讲的好多了。文化还是要沟通传播。

出了茶园略往前,旁边一拐就到了Tad Fane。站在护栏前,丛林包围着一个巨坑,两道纤细的水流如丝如带,向莫测深度的坑底飘洒而去,溪流后面则是茫茫丛林和远处的山脉,一下子被惊艳到了。此情此景,恍若置身童话世界,似乎眨一下眼,都会有小精灵从谷底和丛林中飞出。对后面的行程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




沿公路继续往前,来到路边的一个少数民族村落Ban Kok Phung Tai。小孩子对游客已经非常熟悉,见到游客就跟着围上来,但并不伸手要东西,或CANDY,MONEY之类的说话,只是微笑腼腆的跟着。游客也都提前按照导游的沟通购买了文具之类的小东西,一一发给小孩子。即使已成为旅游地点,村落还是蛮有看头,首先自然是房子,还是高棉民族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以圆木作柱、梁,木板或竹篾作门窗,千年也没太大变化。只是原来茅草或棕榈叶叶子的屋顶换成了更防水的现代材料。村道上,猪妈妈带着猪宝宝玩耍着。村子中央,晾晒着收获的咖啡豆。看上去和云南的一样,也是小粒咖啡?













前行左拐,来到另一个瀑布Tad Lo。溪水从上游流下来,遇到岩石断口,水流从断口倾泻而下。但由于是旱季,水并不大,看上去更像是流水而不是瀑布。但景色还是十分漂亮。清澈的溪水从丛林中的玄武岩上流出来,远处是升腾的云雾后面是一个锥形高山,像是世外桃源。正值午饭时间,在瀑布下餐厅用餐。服务员是个变性人,是从泰国过来的泰佬人。泰佬人其实也就是佬人,多居于泰国东北。变性人中不少为泰佬人。







下午停靠在一个少数民族村落的纺织作坊。作坊外面挂着织好的或艳丽或朴素的布料,多几何造型。不知是否有外人设计,都还简洁大方。在作坊内,可以参观村里妇女织布。为两轴式,长度固定,经线提前已布好,后轴固定在腰部,前轴用脚撑开,打维在中间,以板子辅助手工穿维线。作坊屋顶还是采用传统的茅草覆盖。村里小朋友以轮胎、塑料等作为玩具玩闹着。









最后到达Phaxuam瀑布,由于距离巴色很近,游客极多。水流上游下来后,在一个U字形近十米的落差中收紧而下,汇成河流蜿蜒而去。可以想象雨季时必然非常状况。下游河流建成了一个公园,供游客玩赏。








(待续)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21 20:01:51 +0800 CST  
九 瓦普寺(Wat Phu)

在巴色乘坐类似ToTo的公交到达湄公河西的占巴塞,租了个自行车汽车前往瓦普寺。

瓦普寺位于占巴塞西南的普高山(Phu Kao),Wat Phu老挝语就是山寺的意思。有一种观点认为,扶南时期真腊首都就在普高山,目前山上还有五世纪扶南时期遗迹。山顶有岩石凸起如林伽,普高山因此被认为是湿婆居所,前面湄公河则象征海洋和恒河。瓦普寺是吴哥王朝东北方向的重要城市,格局也是坐西向东,面向湄公河。遗存建筑风格主要为戈格(Koh ker)风格和巴方(Baphuon)风格,主体建筑在十一世纪完工。后两个世纪陆续有修建,十三世纪阇耶跋摩七世时期成为佛教寺庙直到如今。





占巴塞并不大,只是泥沙路主干道两边房子,房子有明显殖民时期法国建筑风格的,也有新建的小洋楼,楼前遍植树花草,都想拥有这样一个院子了。骑出占巴塞,道路是新修的柏油路,此时太阳高照,酷热异常,很辛苦的骑到了瓦普寺(后来到万象就病倒了)。







购票入内,首先看到的是两个有水的大池。水由山上的泉水汇聚而成。可以想象除了宗教海洋的象征外,水池还可以灌溉前面的农田。走到水池尽头,南边水池前有石头垒筑的堤坝,有古树从石缝中长出。堤坝也是高台,上到堤坝,前面有两个下沉的大小不等的已干涸的水池,中间有一条林伽甬道,一直延伸到山脚,山腰的建筑也隐隐可见。沿甬道向前,道路两旁的林伽不少已破坏,但规模更胜帕侬蓝寺。

第一层甬道尽头上第一层台阶,左右是两个已不见屋顶的由砖石构建的宫殿。有一种说法是一个是男人宫,一个是女人宫,前面是池塘则分别是男性和女性沐浴所用。不管哪种说法,其功能可能和帕侬蓝寺白象厅类似,为沐浴更衣所用。皇帝贵族及信众在此沐浴更衣后,开始进寺朝拜。

宫殿后上第二层台阶,为那伽引导的第二层斜向上的林伽甬道。甬道尽头,上第三层台阶,台阶两旁鸡蛋花树正盛开,台阶上是一个已毁的门廊。过大门,上第四层台阶,台阶两旁还是盛开的鸡蛋花树,台阶上是另一个已毁的门廊。四层台阶后是一个斜向上的长的甬道,甬道尽头,是一个陡峭的向上收缩的台阶,两边粗壮的鸡蛋花树将甬道围绕成一个圆形入口,圣洁灿烂。










走上第五层台阶,前面就是寺庙主殿了,顶部破坏严重,但主体结构还在。中心大门外,左右各有一个小门,门柱上雕刻有高棉武士把守。左门为湿婆之舞,右门为毗湿奴,那伽头昂起伸向两侧为典型巴方风格。内殿门楣上雕刻有毗湿奴及象神。第一次在吴哥外神庙见侍女雕塑,可见瓦普寺规格。寺庙外平台,供奉有一宝盖弥覆其上,黄色袈裟披身的佛像,供人膜拜供养。














沿石级向上,山坡崖壁上还有不少有意思的雕刻。有一石上刻有鳄鱼(都模糊的辨认不出来了),被认为是扶南时期献祭时所用。有一巨石大象,应该是湿婆儿子象神,估计是印度湿婆神庙时所刻。山壁上还刻有林伽、大象和佛像,林伽、大象极精致应该也是湿婆信仰时期石刻作品,佛像粗率并在一边,估计为后世所加。








站在山坡上向下看,刚才上来的水池、甬道和建筑一览无遗。神庙前面都是农田,更远处可见蜿蜒的湄公河。下山返回巴色前往万象,开始新的旅程。





(全文完)
楼主 samwang996  发布于 2018-03-22 20:45:49 +0800 CST  

楼主:samwang996

字数:12111

发表时间:2018-03-09 03:30:2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27 19:11:06 +0800 CST

评论数: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