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谈谈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芳华》

【书评】谈谈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芳华》

作者:杜崇斌

这是一本薄薄的书(大约只有100多页吧),因近期一部同名电影的上映而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这本书的作者是美籍华裔女作家严歌苓,它的名字叫《芳华》。

《芳华》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群部队文工团年轻人的故事,他们是刘峰、萧穗子、何小曼、林丁丁、郝淑雯等,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小青年,在那个文革末期特殊年代的特殊环境中,他们的艺术和生活、欢笑与痛苦、青春与爱情、奋斗与梦想都有所表现,这部小说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三十多年,一直从文革末期写到本世纪初。

要说这本书的特色,我认为题材不新鲜、故事不新鲜、人物情感也不新鲜,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那个年代的故事我们已经看过许多许多。但这本书让我感到最惊奇的是,或者说吸引人的最大特色,大约就是:对深不可测的人性隐幽的探索和揭示,对那个火红年代某些“标签性名称”的解构和反讽,对一段逝去的青春年华黑色幽默般的祭奠和缅怀。

这本书是适合一口气读完的,一是本身书就很小很薄,大约几个小时就能读完;二是严歌苓很会讲故事,她用了小说限知限能的叙事视角,以故事的亲历者文工团中的一员萧穗子(后来成为作家)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演进中,调侃与幽默,悬念与谜团,心理分析与情节推理等等不时闪现,很吸引人阅读的兴趣。

我认为,对文革末期这个典型环境中几个典型人物人性隐幽的探索和揭示,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这一特色足以让这本书与众不同,使它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一本力作。

刘峰是善良的,他不断做好事,处处助人为乐,而且也是真心实意学雷锋,但是刘峰这个学雷锋标兵式的人物,为什么大家都不从内心去佩服他,反而嘲弄他、讽刺他,认为他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连他对同事林丁丁的示爱,也导致林丁丁喊救命,为什么?

作者在书中运用精神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本我——超我”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一个距离完美人格——“超我”越近,距离“自我”和“本能”就越远,所以一般人会认为修炼为“超我”的人不食人间烟火,是不真实的。接着,在刘峰因无聊的莫须有的“罪名”遭遇批斗后,刘峰将他所有的奖品和获奖证书全部抛弃了,作者又发了一通议论,说奖品无异于“枷锁”,还说 “做雷锋当然光荣神圣,但是份苦差,一种受戒,还是一种阉割,所有的奖品都是对阉割的慰问,对苦差的犒劳。”

虽然我对这些标新立异的观点不能完全认同,但我认为她对“雷锋”这个“标签性名称”的解构和反讽,既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硬伤,因为它碰触了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观。

其实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何小曼这个人物的故事。何小曼是一个苦孩子,这个由于右派父亲的自尽而经历了童年少年凄苦成长岁月的可怜女孩子,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偶然的英雄行为,使她成了“战地天使何小曼”,后来成了一个巡回演讲的女英雄,但最后她竟然疯了。于是,作者又对“英雄”进行了一番解构、反讽与嘲弄,让何小曼自己说出自己不是英雄,她距离英雄还很远等等。作者似乎还不满足这些,又对经典红色军旅歌曲《再见吧妈妈》进行了逐段逐句嘲弄和反讽,真是令人咂舌。

从表面上看,这本书是在探索人性深处的隐幽,其实我看作者的价值观和写作立场很有问题,这是一种资产阶级价值观,是一种自私的、利己的、小资的自由主义的文学立场。因为书中对“学雷锋”、“获奖证书”、“战斗英雄”等嘲弄式的解构和反讽,其实是在颠覆我们坚守多年的信仰和价值观,也是对中华民族价值观荣辱观的肆意践踏,更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诋毁,特别是在举国上下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的今天,这不能不引起广大读者的高度警惕!

2018年1月26日20:00作于碧云天书斋

—————————————

作者简介:

杜崇斌:西安市周至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协理事,诗人,西安市百名骨干艺术家之一。现为陕西省文化厅“百人计划”签约作家,出版作品多部,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80多万字,有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联系方式:

QQ:416261639

E-mail:[email protected]

楼主 碧云天9998  发布于 2018-01-26 21:01:26 +0800 CST  

楼主:碧云天9998

字数:1655

发表时间:2018-01-27 05:01:2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20 19:06:01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