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017

24、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陆键东著
三联书店



此书96年初版的时候,十分火爆,我凑热闹买了一本,虽然也认真读了,但读不懂,我对陈寅恪这个人所知太少,也缺乏理解的见识和基础。但是书中那股悲凉是感受到了,这个人我也记住了,并且借助着之后零零碎碎得到的一些信息,他的形象在我脑中持续发酵完善,最后促使我阅读了《魏晋南北朝讲演录》《柳如是别传》。前一本书读完,我认可了陈的功底,后一本书读完,我认可了他的大师地位,并对他产生敬仰。
因为这最后二十年的经历,陈不再仅只是一个杰出的学者,并成为了一个象征,——自由精神、独立人格与黑暗时代碰撞的悲剧形象。其精神愈追求自由、人格愈高尚,时代愈卑鄙、环境愈黑暗,则此种碰撞愈显壮烈、痛彻。读者能从此书中感受到多大阵痛,则对那个时代的卑劣、人格的伟大,就能产生多大的认知。典型时代与典型人的遭遇与搏击,是作者所要表现的,卑劣时代所能对人格和文化造成的巨大重创,则是此书所要表达的。表达的不错。作者选取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描写对象。
每个时代的转换都不乏此类人物的出现,区别在于,陈寅恪恰当几千年不遇之巨变,并他自身恰又是一个深会文化精义的人,则时代之变在其内心所激发的阵痛,就更显巨大。他对王国维之死的评价、精神的肯定,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可以是他的自励和自况。晚年的他,王国维应时常出现在他的梦中。观堂之痛,寅恪感同。
陈寅恪是一个轴心,围绕这个轴心,各色人物轮番登场,此书所给出的就是这诸多人物的群像。陆键东以人证人,以陈寅恪身边人对陈寅恪的反应,来完成陈整体形象的塑造,来凸显陈寅恪的品质风格,同时又是以人证时代,以陈寅恪及其周边人的互动完成对时代的描述与阐释。那些学人、官员、平民、小人的来来去去,就是一副时代的嘴脸。
陈寅恪早期著作着眼于大时代的整体把握,是开创性的架构性的全域性的,晚期的著作则恰恰相反,着眼于历史细微之处,深掘细刻,匠心缜密。但《柳如是别传》的写作,如无对整体时代的把握和洞见,也完不成那样精彩的叙述,而对于读者来说,则在对于一个人如此的叙述中,也可得到全时代的认识了。稍具历史学术基础的读者,完全可从中看到一个时代的诡谲。其中所蕴含的文学、历史、社会、政治的高密度信息和吉光片羽的深刻见识,已经可以启发诸多治学者了。
或许,晚年的陈寅恪,可以有柳如是之外的题材的选择,并且也似乎更符合世人的期待。但是晚年的陈寅恪,若不是沉浸于柳如是的写作,其生命状态又会是怎样的呢?相对于王国维,陈表现出了更强悍的生命力,这来自于他桀骜的性格,但也幸运的来自于他找到了柳如是。在《柳如是别传》的写作中,无疑掺入了陈寅恪自身的命运叹惋、人生体悟,此书的写作,就不仅仅只是理性的学术行为,同时也是陈寅恪在酷烈环境中情感的寄托和发泄,若无长达十年嫁接于这个漫长写作过程中的情感寄托,陈寅恪能坚持多久?难保不是第二个王国维!
陈写的是柳,也写的是自己,正是这样的写作,使他得以暂时忘却了身边的严苛,进入一个丰富精彩的世界。读者从此著中愈是读到更多的细密的分析与阐述,就愈是可以感受到陈寅恪对现实环境的渴望摆脱与鄙视。柳如是之于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幸运的相遇。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在时代之躯上撕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清晰的展示出那身躯内里的腌臜与恶臭。
书架上还有《元白诗释证稿》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本书,计划今年读。钱理群说鲁迅是他进入各知识领域的媒介,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谢谢陆键东,因他此作,我也找到了陈寅恪,作为我学习中国史的路径和窗口。
人物传记若要写好,作者是要对传主有感情的,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对陈的性情体悟,但有几个地方,也稍显感情用事、用力过猛了些。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1:09:02 +0800 CST  
25、 陈丕显回忆录——在“一月革命”的中心
陈丕显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丕显挨批,打电话给周恩来求助,周恩来无奈说:好自为之吧。
陈丕显说:即使发动文革的领导有一百种良好的愿望和理由,实际上都是这样一种结果!文革的性质是什么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其所指不言自明,其对文革本质的认识一针见血。
陈丕显认为毛发动文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中国反修防修,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当然有,打击对手。国内外、公与私综合形势促使毛发动了文革。
刘少奇、林彪都是因为紧跟毛而青云直上最后又摔惨的人,对于林,都是众口一词的谴责,对于刘,因为文革前期即被迫害致死,属于同情对象。但是对于他正面评价的也不多见,此书20万字,提到刘也不过一两处,且甚简单,看不出任何情感因素,不像写到陈毅、邓小平、周恩来、谭震林等,战友、同事、兄弟之情流于笔尖。可见延安时期,刘紧密配合毛大搞清洗,也是被很多人怀恨在心的。
四人帮成型后,对毛的意见也不是一概遵守,很简单,就算他们是被毛利用扶持起来,但一旦贪欲被诱发出来,利令智昏,就不管不顾了。人心就是这样。晚期毛屡次警告江青等而不听,毛的警告可能是发自内心的,但形势发展到那个地步,而江们也尝到了权力的甜头,还如何能停得下来?文革发展成那样,毛可能也没想到。想起前几年读过的《乌合之众》,一旦群众被盲目发动起来,是很难控制局面的。但毛的行为自开始就遭到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反对,还能成功发动全国,足以说明专制威权迷信余毒在中国人心中影响之深,也足以说明这个国家距离法治有多么遥远。
毛死后,上海帮策划发动民兵武装叛乱,前年读《毛泽东最后的革命》,当中说到,同一时刻,叶剑英、邓小平等也有计划,一旦形势失控,即离京至广州另立中央。当真是暗流汹涌,千钧一发。毛之遗毒,其深如此。而当时华国锋汪东兴叶剑英等能下定决心逮捕江等,也真真是居功甚伟。
刚读过《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参考此书来看,陈也是内斗的牺牲品。49年以后,历次运动所指多是腐败的资本主义,而很少涉及传统专制余毒,可能因为毛还想利用那些方式进行政治斗争,不便提及。还有可能,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传统专制遗毒已经在中国被消灭干净了。这也是判断失误,几千年的恶劣传统不是那么容易在文化和国民心中清除的,并且是新中国真正的敌对势力。毛们搞错了对象。
翻开此书前,并不抱多大希望能读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读后觉得,以陈之身份,能写到这样程度,也算不错了。
书中还夹着一张购书发票,显示着购于09年6月11日上海文化商厦。商厦二楼那几年是有一个特价书店,价廉物美,我在那里花费不少。去年关掉了,门上贴的告示说是跟天蟾剧院隔壁的分店合并了,但是那个分店营业面积和陈列却也不见增加。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1:11:27 +0800 CST  
26、 春琴抄
(日)谷崎润一郎著 赖明珠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曾经买过一张《春琴抄》VCD,吸引我的是主演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但是拍的并不好,山口百惠在其中也是属于脸瘫型的演出。还曾经买过山口百惠的一张演唱会DVD,看了也失望,整场演出从头到尾动作、表情单一,歌也一般般,听来都是啦啦啦。真是难为当年她怎么会那么火。不过,也因了那张VCD,知道了谷崎润一郎还有这么一个作品。
《春琴抄》写了两个东西,春琴的美及其与佐助的情。春琴的美(貌与才)造就了她的骄傲,而少年目盲,又造成了她的敏感,于是表现出来就不近人情;这样的个性使然和阶级区别,使得她对佐助的爱表现出病态的虐气;同样的阶级区别和对这种爱的彻底维护,也使得佐助做出了难以想象的付出。根本上说,这是两个过于纯粹的人,因为对美与情的执着,做出了令世俗乍舌的反应。如果不能体会他们那份执着,则根本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
佛家教导人要破除执念,要释,要脱,确是聪明人的做法,否则如何存身于这个庸俗的世间呢?美与情的纯,与执着的暗黑,交缠推动着情绪的展开。两块咫尺相邻然而仍然尊卑有别的墓碑,决绝、犀利、震撼、扭曲,宣示着美与情的珍贵。
中短篇作品,限于篇幅,不可能有过多的信息植入,那么就必然要求所叙述的内核足够坚硬、浓缩、耐嚼,例如此篇,否则所呈现出的力度自然衰弱。
此书另收入一中篇《吉野葛》,其风格与《春琴抄》差别迥异,清纯、温馨、明媚,故事情节也极为简单,是一部散文式的小说。对人文历史的追述与主人公寻根问祖、追寻爱情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完成了对人性和传统的赞美,那种返璞归真的淳朴令人回味无穷。
读到一半,突然想起了三岛由纪夫的《潮骚》,《潮骚》的具体情节已经忘记了,但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美好、自然舒畅的叙述,印象颇深,与此作风格颇为相近。不同处在于,《潮骚》是以山水衬人情,而此作则以许多历史传说给平常故事平添几分古朴之美。三岛与谷崎,有《潮骚》与《吉野葛》这样的接近,也有《金阁寺》与《春琴抄》这样的相似,不愧同为唯美派的代表。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2 12:52:33 +0800 CST  
27、 细雪
(日)谷崎润一郎著 储元熹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谷崎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有二,一自然是他自己的创作,二是他以杰出作家之身份而竟能干坐六年冷板凳,把《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日文。《源氏物语》的传统和审美在日本文化中处处可见,因此可说,当代日本文化工作者无不受惠于谷崎。中国的长篇小说自元末开始出现,《源氏物语》则出现于中国宋朝时候,那时中国最通俗的文学形式之一话本,行文还是一派古奥,想象一下,用那样的文字写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无人将其译成白话文,有谁会去读它,更何况,彼时日本文字之不成熟,更是给后世读者制造了更大的障碍。则做此工作的人的功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谷崎自身的创作也深具日本传统叙事文学特色,不是对这样的风格有着心底里的热爱,是无法抛开自己的创作,甘愿耗时六年完成《源氏物语》的翻译的。《细雪》创作于这个翻译工作之后,所受到《源氏物语》的影响非常明显,行文从容唯美,情感细腻绵密,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带有突出的源氏风,做到了把传统叙事文学之美与当代社会现实真实描摹的很好结合。
故事发生的时期,日本的侵略正在激烈野蛮的改变整个亚洲,而从此作中也可看出,同一时期,日本国内社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这其中有战争的影响,也有历史发展规律本身的必然趋势。莳冈一家是这一变化内涵的典型外放,——贵族势力衰退,平民意识增强。老铺出脱给伙计,是社会阶层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标志,也正是这个在书中点到为止的事件,给莳冈姐妹四人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框定了她们之后的人生走向,——在无奈、怀旧中逐步平民化。借助雪子和妙子婚姻爱情之路的曲折发展,这种变化得到了真实的反应。两人不同的爱情选择,则分别代表着大背景下的两种对立意识。妙子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则通过把不同阶层人的交流、矛盾的近距离展现,把这种变迁进行了聚焦放大。两姐妹的结局总的来说还算各得其所愿,但一个贵族家庭的彻底分化,也就尘埃落定了。
雪子的相亲故事是贯穿全书的线索,雪子也应该是全书的灵魂。但是她的形象在我脑中却始终不太清晰,没有亮点。唯一可以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她在得知妙子未婚先孕后,代表全家对妙子的斥责。但是这个反应又与其形象反差较大,稍显突兀,当然,也暴露了她温顺表面之下,其实隐藏着算计、犀利的一面。
倒是妙子的塑造,我觉得很成功,她的言行有着合理的逻辑线索,她的形象也沿着清晰的路线得到了逐步完整的展现。可能,谷崎虽对传统女性之美心向往之,但现实中对于现代女性的认识,却反而更加真实准确吧,也可能,所谓传统女性本身,在彼时社会现实中已经不尴不尬、失其生气了吧。
对洪水的铺张描述,使得著作呈现出了更大的气象,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陷入狭隘格局陷阱的危险。捕萤一节同样有此效果。洪水是对时代大背景的直接展现,捕萤则是对主要人物内心及形象的细微刻画,分从两端开阔了和深化了作品的格局和意蕴。堪称妙笔。
谷崎到过中国两次,结交有中国友人,欧阳予倩去世,谷崎著文悼念,对日本军国主义大加斥责,并在军国政府号召逼迫文人美化侵略战争的氛围中,坚持自己的风格创作《细雪》,虽受封杀而不辍,也是一位难得有骨气的人物。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2 12:54:01 +0800 CST  
28、 雪国
(日)川端康成著 叶渭渠、唐月梅译
南海出版社



恰好昨天看到一个贴,一个人说他用两个小时读完《雪国》,然而没看懂。他是把《雪国》当成武侠小说读了。读不懂是自然,此作的一丁点妙处他也领略不到。类似这样的书,对于稍具文字欣赏能力的人来说,是读不快的。这样的文字,会自然的让你慢下来,再慢下来。读书如喝酒,啤酒要大口灌,红酒要小口品,二锅头要一口闷。啤酒小口抿,二锅头大口灌,红酒整杯吞,是糟蹋酒,也是糟蹋自己。我读此作大约用了六七个小时,这应该是正常的。
川端康成是我最早接触的日本作家之一,另外还有森村诚一,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的那部《人性的证明》,是我读过的比较优秀的类型小说。
《古都》奠定了我对日本文学的印象基础,细腻、柔美,在我看来,日本文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哪怕像《人性的证明》这样的舶来自西方的类型文学,细微之处,也时时可见此特点。我好像还读过《千纸鹤》,但是之前没读过《雪国》是确定的,于是选了这本,加入我的日本文学系列阅读之旅。
《雪国》写的是什么呢?是人的孤寂和并不抱多大希望的对互相慰籍的追寻。清冷、偏僻的雪国是很好的展示孤寂的背景,驹子、岛村的内心一如雪国之萧瑟,就算叶子,虽然似乎有个使她不至于显得像那二位一样孤寂的弟弟给她挂心,然而与岛村的一段对话,却暴露出了同样的心境。那样的孤寂与外界的人际、际遇、环境无关,是以个体为单位的生命本身的特质,是根植于血肉之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
结尾处的大火和银河是对这种孤寂的彻底暴露、揭发,使得一直遮遮掩掩不愿面对、承认这种孤寂的驹子、岛村,再也无法回避、装腔。叶子之死是归结一切的那个点。银河深化了主题,把个体的震颤扩大到了全体,在文本上也把全篇带进了一个开阔的境界,但是略显突兀、生硬。或许,那场大火,足矣。
《湖》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人的卑劣的养成。因为父亲早逝、寄人篱下造成的童年阴影,因为青年莽撞造成的不堪往事,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还因为点到为止的战争的残酷经历,最终养成了一个压抑、变态、扭曲的人生。结尾处,银平最终抛开暗娼,是想说明什么呢?又能说明什么呢?这是一个过于刻意的处理吗,就像《药》中坟墓上的花束?
如果作者的意图就是这个,那么上述这些事件的展开就不够充分,需要读者自行脑补,或许,干脆抛开展现“养成”的意图,只着笔于“卑劣”之展示,会不会更震撼一些呢?《雪国》中,为了加深那种孤寂的印象,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重复着同样的场景、对话,这样的耐心,似乎在《湖》中没有得到应用。
川端与谷崎同是唯美派的代表,谷崎更加写意、感性,川端却近工笔写实,更加理性。《雪国》中叶子坠落的描写,完全是西方式的电影式的捕捉,或许就是类似这样的区别,使得川端更具有世界性影响吧。
川端生于大阪,谷崎大半人生在大阪、京都渡过,京阪地区浓郁优美的古典氛围对于养成二者之风格应该贡献多多。
阅读经典要讲究方法,出版经典也应如此。此书只有两个中篇著作本身,无序无介绍无任何说明。虽然我一向读书也不大看这些东西,但是觉得经典著作的出版,还是应该配上一些有价值的序文介绍之类,以帮助理解。经典著作的出版不应该只是提供一个著作读本,而更应该提供一个关于著作阅读的读本。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2 12:55:43 +0800 CST  
29、 五四:多元的反思
林毓生等著
香港三联



此书出版于89年4月,我购之于十来年前大概是福州路上的一个特价书店。扉页上还有我的一个印章,红彤彤的小四方阳文篆体,有两处红渍湮成了一团,可能印泥太厚,也可能是章本身刻得并不好。以前每人都有一个章,领工资的时候用得到,现在不需了。这个章却是我特地刻来打算专用作藏书的,书架上不少书都有它的印记。不过后来突然发觉挺无聊的,就不大用,此章后来也就不知消失于何处了。记得是淡黄色骨质,在城隍庙现场挑选篆刻的,价钱也不是太贵。
买到手的时候读过一遍,不大看得懂,但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从中发现,原来五四不是那么简单,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也略微从中感受到一些当代学界在文化、政治上的不同观点和交锋,那种不一致和若隐若现的隐语令人颇为兴奋。这种兴奋感和那些不同观点诱发出的好奇,使得我对当代学界、思想越来越感兴趣。
此书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样,今年我都是二次阅读。后者在十几年前初读时,也是这种状况,虽读不懂,但是打开了我的眼界和启发了我的兴趣,诱引我进入一个知识领域。我们经常说启蒙。什么是启蒙?以我切身的体会,启蒙就是虽然你可能不懂,但是给你指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启发了你的思索。就像黎明前的启明星,你看到了,你就知道了方向在哪儿,就知道希望在何处。
这两本书于我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此书收录了几位学界泰斗关于五四的讨论文章,其中几位作者,如李泽厚、王元化、林毓生、朱维铮、刘小枫、刘再复、甘阳、萧功秦、许纪霖等,都是近二三十年中国学界的代表人物,有几位还是当下中流。
五四之反传统及全面西化,或是否如此,不是最重要的,有何优缺点,也是一目了然的,讨论的价值不大。这些只不过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当时的人有当时人的局限,现在的人事后评论,当然容易很多。所以纪念五四的意义在于更深层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呢,是:责任与担当。
新文化运动因为与救亡图存的相遇,就显得比较复杂,其启蒙功用的逐渐消亡,有当时时代条件的局限,更有后代窃取五四旗帜后刻意对五四精神的扭曲,这是不容置疑的。
刘再复和刘小枫对四五之后十来年的中国学界文学界的表现评价甚高,认同此评价者,在那个事件之后肯定比此书出版当时越来越多。现在看看,真是先见之明,面对当下这个现实,八十年代越来越呈现出耀眼的光彩和越来越沉淀出悲壮的意味。
五四所包容的思想太多,当下的许多思路在那个时候已经隐现,严搏非、顾昕两文分从五四科学理念和陈独秀思想分析角度(陈独秀思想的发展变化对于研究中国现当代政治思想发展太重要了),对此予以呈现。但,不能把这个当成当下许多不合理的借口,说是前人植下的根,前人植下的根很多,为什么你选择培育了不好的呢?是偶然吗无奈吗还是刻意呢?
其中收录了林毓生与萧功秦、许纪霖的一个对话,萧功秦和许纪霖提出了新权威主义的概念,认为是当下中国的合理选择,因为中国有这个传统。但是林毓生说:权威和权威主义是两码事,并且新的权威树立起来后,如何防止他滥用权力呢。刚好,前两天在一个公众号看到现已是学界主流的萧功秦的一篇文章,为当下的新权威主义维护摇旗,文中列出了若干新权威的合理性,但却仍没有回答当年林毓生疑问。但是这个疑问是无法回避的:如何制约权威?权威必须建立在个人身上吗?欧美就没有权威吗,有,但是那种权威建立在宪法之上。中国人是有崇尚权威的传统,但这不是于生俱来的,是环境后天加之于的。传统环境中的无奈被迫接受,就可以转化为永远合理吗,必须加之于当下国民头上吗?并且,现在还有人能建立所谓的个人权威吗,就靠媒体宣传、天天头条、封锁异见、野蛮维稳,权威就能建立起来了?不可能的。并且可以肯定的说,现在的人也不可能再信奉任何个人权威。林毓生说:毛、邓个人权威建立的元素已经不存在了。
一本出版于二十七年前讨论九十七年故事的书,其中所言于当下处处可见,是著者太有先见之明吗,还是我们的进步太缓慢呢?
读完此书,我正在厨房做事情,突然想到一点,急忙找到铅笔,把所想记于书后,觉得还有点意思,实录如下:
问题在于,当下碰到的很多问题,都从五四上面检讨,功过是非都由五四承担。岂不知五四一个运动如何解决百年问题,五四只能是一个开端,许多事情开了头,是需要后来人继承延续下去的。问题出在后来人扭曲了背叛了抛弃了五四,责任为何由五四承担?五四完成了它该做的,纵有失误,不致责任致此。是后来者的失误导致了问题之不能解决。所以根本的问题是:不要把什么都推到五四身上。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现实,才是继承五四精神。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2 12:58:01 +0800 CST  
@我有随袋变 2017-11-02 12:56:19
学渣表示要好好学习,这些书名我都没听过啊
-----------------------------
问好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2 17:21:55 +0800 CST  
30、 人民日报杂文选(1959—1963)
白水、邓拓、夏衍、赤子等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此书出版于64年,是我5月在成都旧书店搜罗到的一堆旧书中的一本,当时冲着那个年代出版的书挺稀奇,于是买了。此次就我书架上所有,拣选了一批关于中国近当代史的书籍集中阅读,遂将此书置于此列。杂文针对当下,叙议结合,具有一定的记史意义,当然也要看你怎么读。
全书共收文48篇,记95000字,依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讨论国内意识形态方面的,二是讨论各战线实际工作体会的,三是议论国际大事的。关于意识形态的文章约占全部五分之四,主要提醒资本主义复辟、倡导坚持斗争,其中一篇的文题就是《斗争就是幸福》,杀气腾腾;关于实际工作体会的,寥寥三四篇,在那个红比专强的年代,这样的比例十分合理,干工作的不如喊口号整人的;关于国际大事的主要针对两个国家,一个是印度,针对中印双方对待战俘的不同方式,对印度大加鞭笞,并对甘地的接班人尼赫鲁冷嘲热讽,另一个是美国,美国在外扶持反动政府、国内水深火热,美国佬是世界恶棍、社会混蛋,并正走在腐朽的道路上。但是有两篇文中也隐隐暴露出当时中苏关系的麻烦,只是行文之中,还不愿面对这个现实,并不希望继续恶化下去。
这些文章发表时间涵盖大跃进及之后的三年灾害时期。关于三年灾害,只字未提,关于大跃进,极尽渲染,按照一篇激情且富有诗意的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那个时期的农村,家里粮食堆得到处都是,挤得人都没地方住,而现实是,当时的农村遍地饿殍。一个媒体竟能无耻到这种程度。
邓拓那篇小文颇有意思,自大跃进扯起,却落笔到个人奋斗,文题却是《从借书说起》,专业的说此文写得真不专业,颇有些莫名,但是你愿意多想想的话,也颇有意思。
夏衍那篇《难忘的日子》是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作,是表态文,——文艺创作要全面为政治服务,知识分子要全面向工农学习。那种卑微和自贬充斥全篇,陈寅恪等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而因为知识阶层的被践踏,全社会的走向也就可想而知,——野蛮、倒退。这篇文也等于是给日后迫害打击知识分子的人一个很好的理由,——看看,你们自己都不当自己是东西。
59——63年,是中国政治、思想风云激变的几年,最后尘埃落定,文革登场。这个趋势在这些文中表露无疑,文革中所惯用的词汇和逻辑和文风,在这些文中处处可见,区别在于使用上更加直接、粗暴、高频。作为政治风向标和政党咽喉的《人民日报》的这个杂文集子说明,文革的产生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是一个长期酝酿策划的结果。
薄薄的一本,极简的装帧,普通的纸张,全书白纸黑字,无任何插图插画,传达着那个年代的直接和清贫。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2 21:52:56 +0800 CST  
32、 死者的奢华、性的人
(日)大江健三郎著 李庆国、沈国威、郑民钦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这是两本小说集,我分从其中挑选了《死者的奢华》《饲育》《性的人》三篇来读,并非通读,因而放在一起写。
以我至今为止所读过的日本文学作品作为判断依据,我基本认为:
夏目漱石是一个分水岭,开拓了现代日本文学的大局,自他始,日本文学像它所处的时代一样,逐步走向世界,西方的意识与技巧渐被吸收,《源氏物语》《平家物语》自然早已是云天绝响,井原西鹤、近松门左卫门虽然生动而过于狭隘的创作也已无法跟上突飞猛进的时代步伐。大时代的风云变幻已经不是传统文学的审美和手法所能应付的了。
夏目之后的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出生年月依次为1886、1892、1899、1909,可以认为是同一个年代的人。这四位是日本现代文学中的巨人,他们的文学成就及对日本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影响,举世公认。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时代巨变给民众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他们创作的审美与技巧在日、西文学风格间的磨合和纠缠,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你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无一例外的读到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给文学家的心灵带来的巨大震撼,这种震撼有对传统的留恋热爱、有对新知识的向往追求以及在不无矛盾的二者之中所做取舍时的纠结与痛苦。这其中的三位最终选择了自杀。
陈寅恪在王国维的碑文中说:每一文化逝去堕落之时,则浸淫此种文化愈深者愈感剧痛。以此作为观堂之死的定义。就在一个月前,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到此处时,我还觉得此说似略有夸张。但现在写到此四位日本作家之死,我却突然觉得,陈寅恪所言确有道理。王国维、芥川、川端、太宰治也是深深浸淫传统文化之人,文化已成其生命重要组成,则当此种文化面目大变之时,其生命意识所受震痛自非一般人所可比,就比如好名之人名声突然大损、好利之人金钱突然大损、好相之人容颜突然大损,其本人内心之痛自非他人可知,由此而觉生之无趣,若恰有偶然不幸之事出现,则自我了断,实属必然。三岛由纪夫生活年代略晚于这四位,但观其一生行为创作,却也可归入此列。英年剖腹,川端竟亲至现场,痛道:三岛君,要走的应该是我啊。可谓知己之言。果然一年余后,川端决绝自弃。
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是日本文学从传统的阵痛中走出,融入世界的成功典范。这一端倪在川端的作品中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但在大江这里,传统与现代、日本与西方的冲突则已经不能成为束缚作者思路的主观因素。川端还有留恋,大江却似乎不愿在这些问题上多做徘徊了,他坦然使用一切他觉得合适的东西。创作者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日本作家,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世界作家。当然,传统日本的基因还是存在的,否则也无法真正吸收外来的影响,人物行为模式和心理走向仍然是日本的。而再之后的村上春树,以我十几年前读《挪威的森林》的印象,这一代作家不仅已经彻底融入了融合了东西文化的新时代,并且在这个环境中享受一种全新的欢愉与痛苦了。这就是历史。
大江作品受到萨特、卡夫卡、福克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之能够受到西方文学界的认可,实属必然。基本可以认为,大江的成功,不仅是日本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成功,也是日本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范本,在这一点上,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相较之下,不要说融入不融入,简直就是在倒退。我们当代作家的创作,距离大江太远了。
《死者的奢华》是大江的成名作,当时他还是在校学生,不过二十二岁,可谓少年得志,川端论此作体现了他“异常的才能”,一语中的,大江的出现,确实把日本文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地。但是一个弱冠少年,却对死亡有如此敏感细腻的表现,也实在意外,从这点说,日本传统文学中永恒的三个主题柔美、死亡、性在这位新晋才子身上的影响还是颇大的。与此同时,其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甚至模仿也是显而易见。他这一出手,就把他一生的创作路径大体勾出来了。与死者的对话略显突兀,那女子的故事倒是可以稍再展开或深渲染一下。
《饲育》完成了大江的作家定位,这里,又一个未来在大江作品中反复出现并意蕴丰富的元素出现了:森林。大江的故乡。一个森林,一个畸形儿,打通了大江与世界本质对话的路径,成为大江创作的主要感悟来源。没有那样一个神秘广袤幽僻的森林家乡,没有那样一个不幸的畸形儿大江光,会有这样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吗?难说。
《性的人》可以成为大江创作深受存在主义影响的例子,畸形的性是件外衣,呈现的是个体存在的倔强和尊严。当然,在以碾压个性作为特征之一的现代文明面前,这种倔强和尊严得到的回应时不时的是痛苦、扭曲。你越是懵懂于所谓个性所谓个体生命的自尊,你越是无法理解那种痛苦和扭曲。富二代J最后莫名的冲动是忠于内心个性召唤的可怜然而悲壮的不甘。
后面我还将写到大江的两部代表作《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性的人》在十几年前买过一次,但并未读,后来丢了,此次就想一次性把他几本代表作买齐,但是京东、亚马逊上他的作品寥寥,《个人的体验》仅有一个版本,《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竟不见,诧异。我不得不依稀记起当年买的那本《性的人》是一个系列,应该有这两本书的,于是到孔夫子去找,找到了,买了四本。发来一看,出版日期也是当年的,印刷依旧粗劣的很,但应该不是盗版,因为我当年买那本时,就觉得装订十分不好。
这样一位大师级的文学家,在当代世界范围内能有几个?而其代表性作品竟然如许年头没有新版,这是一个笑话,也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3 09:49:44 +0800 CST  
33、 个人的体验
(日)大江健三郎著 王琢译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大江光出生后的第二年,《个人的体验》出版,是大江的代表作之一,也可以说是他的一部精神自传。从中可以窥到畸形儿的出生给大江内心带来的激荡,幸运的是,这种激荡终于从苦难中涅槃出来,进入光明之境,遂成就了这部杰出的作品。
大江光的出生对于为父的来说,是个灾难,但是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可能恰是一个机遇,只是这个机遇需要坚韧的灵魂去承受和消化。如果现实中的大江做了与鸟相反的抉择,还会有此作的产生吗?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坚韧的灵魂,鸟在徘徊中的所思所想,及性爱抚慰者火见子的观点,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或者,当大江光的诞生来临后,在那段不管之后做出如何抉择之前的痛苦与彷徨中,已足够一个职业小说家的灵感成长、完善。或许,艺术可以独立在道德之外吧。但,毕竟只是或许,现实中大江的选择才是与此作产生的真实对应。
然而这样个人的体验却是每个人不同程度上都会遇到的,只是很多人因此长期陷于火见子的小屋走不出来,并编造出种种理由虚饰逃避,还有很多人做出了与鸟相反的选择。但是,重点不在于之后的逃避或犀利的抉择,在于之前痛苦的煎熬的过程。选择归于道德,煎熬与痛苦归于人性,那么,道德的就一定是人性的吗?人性的是道德的唯一来源吗?
大江的作品据说深受存在主义影响,存在主义是什么,我所知寥寥,但此作却似乎可以告诉你存在的严肃与尊严。鸟在最后的心理转变稍显突兀,三岛由纪夫对此也提出过批评,从写作专业的角度说,可能是有不妥,但世间很多事是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贯穿始终的,逻辑之外,应该还有一个判断和处理的方式,所谓佛魔一念间,哪有逻辑理性存在的空间。然而大江又把新生儿脑外物处理成了一个无关大碍的肉瘤,这是一种仁慈吗?这种仁慈意味着一种潜在的逃避和脆弱吗?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3 09:51:00 +0800 CST  
34、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日)大江健三郎著 于长敏、王新新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此作中福克纳的影子是明显的,区别在于,福克纳的小镇是无遮碍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大江则引入了回归者自带的因为外部世界的积淀而产生的相对于这个封闭世界极具异质性的感受方式,增加了一个表现和体验的维度,这却是大江的、日本的独创。第三个维度来自于家族史、乡村史的追述,这点上又可以略窥现实魔幻对大江的启发。
鹰四最初的目标似乎是想通过对勇力的追求和抒发,达到逃避、遗忘的目的,然而他历尽艰辛终于体会到的勇力却给了他不逃避的勇气,他的不逃避就是他对自己的彻底解脱。这个迂回的路线,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这个点,是这部杰作的基石。这是上帝的骗局,也是上帝引渡的路径。
蜜三的顿悟来自于自身灵魂底层的坚守和鹰四决绝灿烂的毁灭之间的呼应,是鹰四以独特乖张的涅槃之路,唤醒了有的人内心沉睡已久的力量和纯真。鹰四是朵恶之花,花朵本身属于全人类,然而花之长成却是日本的。
25万字(中文)似乎短了点,想起来很早前读过的《绿房子》《酒吧长谈》,对历史的展现更加丰满,气派很多。此作在这方面稍显局促,不过真的再长些,可能又会稀释掉一些诡谲交错的精彩体验。
自夏目漱石至大江一百多年间,日本文学不断呈现出新鲜、多样的姿彩,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魅力十足,出现几个大师理所当然,这也恰符合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民族、国家的变化发展。眼下日本社会、文化、国家的发展路径似乎已经明确,可预测性增大,则建基于此的文学创作又会有什么样的呈现呢?
大江的阅读至此告一段落,大江作品在中国所受之冷落令人吃惊,我们可能根本就缺乏识别大师的眼光,更别说造就大师了。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3 09:52:55 +0800 CST  
35、 西潮
蒋梦麟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此书最初还是一位同学跟我提起,脑子里有了印象,后来书店看到,便买了。当时读了一遍,前几天在书架上又看到,遂取下归入我近现代史阅读系列之中,再读一遍。
新世纪万有书库是一套相当不错的丛书,所选书目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化著作经典,设计朴素,版本也好,价廉物美,缺点是装帧较差,尤其是封面,极易霉腐变色,不易保存。但是这套丛书,现在书店里却很久不大见到了,不知是否还在运作。我书架上大概有七八本这套丛书的出品。
蒋梦麟出身清末乡绅家庭,后家人又受时风影响,到沪上经商,也颇成功。蒋自小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年长后又入西式学堂,老早就进入上流社会,再留美九年。归国不久,跻身学界、政界,做过北大校长、教育部长,与蔡元培、孙中山交往颇深。其阶级出身及入世经历都是典型的民国精英范本,这样一本自传,确实是了解民国时期社会风貌及历史发展脉络的绝佳文本。
从此书中可以看到清末民初巨变时期中国城乡社会及民间生活的真实风貌,可以看到此时期一代青年由旧入新的思想形成,可以看到民初风流人物的风采,可以看到同一时期日美两国的社会风貌,还可以看到蒋以入世者、亲历者、学者身份对时局及中西文化的见解。研究此一时期的学者或进行以此一时期为背景的文艺创作的人,都应该读读此书,定有收获。
蒋在美国时,在中山先生指导下办报,每日写社论,开始还有另一人共同完成,后那人离开,变成蒋一日一人一社论,写伤了,于是“从此怕写文章”。 此书内容广泛,又是真材实料,从中所表现出的的学识、见解也不一般,按理说应该是足够吸引人的,但是行文平实,无滋无味无情绪,确实是一个对写作没有追求的人的出手。
蒋认为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人以实用、道德立世,西方人以理智立世。如此区别,导致走向的不同。高见。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3 09:54:13 +0800 CST  
36、 牛棚杂忆
季羡林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多数在文革中挨整的人,在文革前夕可能都怀着一颗真诚认为自己有错有罪、必须接受再教育的心理,只是未想到“再教育”如此野蛮,由此反省,才发现自己真诚接受的所谓罪与错竟不知道何从何起。是那样一种强悍、严密的环境成功强加于了每个人原罪意识,而这样一种环境,很难说是纯粹来自文化、政治、历史。文革之形成,当然首先是长期策划渐进的结果,但能够成功,却借力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不少。是统治集团骗取了民众信任后,悄悄攫取了更加强悍的现代化工具,再陡然祭起历史悠久的专制宝物,翻脸行凶,失去一切的民众瞬间彻底堕入向来未有之无助之境,唯有掘出心底之奴性求全自保,伴随着奴性的自虐互虐习性也随即随之爆发。
季羡林在文革前夕自认有错,初期欣然接受教育,接着被迫参加,至自己被突然打倒,此过程恰是此例证。不是有着深厚奴性根底的中国人,是无法忍受文革那样的非人性环境长达十年的。有人评论此书偏重于控诉,少了些反思。号称反思的书不少,却大多轻描淡写、避重就轻,不仅起不到反思的效果,反而贬低了反思的意义。如此,不如这种实录控诉的书写,能给读者直接的体验,也能引起更多人的反思。
国宝级的知识精英在广众的喝彩和围观下被殴打扇耳光,怕批斗时站姿不好挨揍而在自家阳台上练站姿,睾丸肿胀,爬行几里地去医院,医生骂一声滚,再爬回来,路上碰到五六岁的小孩叫他:过来,让我打两下。这样的实录会让你真切知道:反思属于每个人。而前提是让每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书中一句话屡次出现:雄赳赳,气昂昂,臂章闪着耀眼的红光。这样鲜明的形象是会植入每个人心中的。
“反思与余思”一章中,季羡林问:文革为什么会发生?他认为应该给出答案的人在沉默回避,甚至不希望别人给出答案。此章中还写到,某著名人物根据前苏联解体的教训,说:中国知识分子至今还是帝国主义皮上的毛。联想到当下种种,令人胆寒。
季羡林在文革中差点自杀,自呈:若当时死成,则文革后几百万字著作也就没有了。但是文革中自杀成功的同级别知识分子可是不少,那么由此推知,又有多少本可振兴中华的文化知识成果被毁灭,至于今日网文跟帖10万+都可以报成果了呢?
文如其人,季也是性情中人。上面说到的那位蒋梦麟和《西潮》的行文,则是做惯了大官的派头。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4 13:11:31 +0800 CST  
37、 洗澡
杨绛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不合格的小说,17.5万字,也不算短了,写了个半截子故事,叙述单一,语言无味,结构什么的,根本谈不上。如此内容与写法,删减成一个中短篇,或许还好点,或者干脆弄成个略长的散文呢。本来作者自己也说,其中人物故事都是她生活中惯见了的。作者自己还说,小说是反映三反五反的,倒是有部分内容涉及到了,但以“反映”的目的来衡量,这“反映”实在表面的够呛。反讽什么的,好像也有那么一点,但是即使用“挠痒痒”这词来比方,这痒痒挠的也算是敷衍的很很的了。有人评说是小儿女情态,倒也是。这样一想,倒好像是调情了。但这情,也调的太没意思。不过那样生活着的知识分子们,被那样的挨个洗澡,也确实可悲,这三反五反也确实荒唐无耻。
此书很容易让人想到《围城》,我高一时候在小县城里买过一本盗版读过,颇合十几岁文学少年的口味。现在书架上也有一本,已经不是那本盗版了,是一本覆膜红封皮的汇校本,不是买的,是一个人送给我的,是他在废品堆里捡到的。破损不大,污渍很多,可以想见一下它经历过的晦暗岁月。这本书在我心里永远和三个人的辛酸泪联系着。取来翻看了一会,《洗澡》在文风上与此作颇似,但语言细节所能达到的深度和所能引起的联想,叙述角度所能产生的姿彩和效率,差的太远。
杨绛还写过《干校六记》,没读过,对于我来说,属于可读可不读的一类。此次因此书倒是想读的欲望强了些,很想知道这样的写法会把那样的题材处理成啥样。不过杨绛的文笔倒是很适合写散文,从此点推测的话,或许《干校六记》水平会高点也不一定。杨后来还写了《洗澡之后》,好像姚宓和许彦成最后还结婚了。
此书购于福州路某弄堂口书摊,记得书摊上还有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全部正版,一律对折。装帧倒确实不错,还是精装的。不过也不能确定是否正版,不过很多盗版书也确实比正版做的还漂亮,很多出版社做书太不负责,不敬业不专业。图书市场不景气,部分也跟行业水平工作态度有关。封面上洗澡二字出自钱钟书之手,字均左斜,像两个塌肩膀齐头并进。
如此一本书,也竟畅销二十余年。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4 13:12:52 +0800 CST  
39、 砂女
(日)安部公房著 于荣胜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阶段读了不少日本文学作品,也经常在网上看一些相关资料,安部公房这名屡次出现,于是终于点开一看,了解下来,似乎也是一位值得一读的作者,网上买了《砂女》《箱男》两册,读后暗忖:差点错过一位大师。
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被称为现代日本先锋文学三大师,大江说:如安部还活着,诺奖肯定是他的,轮不到我。村上春树说:安部、三岛、大江三位中,我最喜欢安部。
三位对日本文学的贡献在于把现代人文意识和西方文学审美成功引入日本文学。古典的日本,在川端康成那里戛然而止,进入一个世界性日本文学时代。但是三位还是略有差别的,三岛是从传统与古典发端,切入先锋探索,转换是明显的,大江则直接从当下社会人文生态中寻求灵感和素材,捕捉细微之光,安部则干脆建构一个异化陌生的世界,使其作品更为独到、鲜明,并因此对主题和艺术的呈现更加纯粹、抽象。安部是最为先锋的。他走在了三岛和大江前面,更具有世界性语言,而在还在不断走向世界的日本文化领域,安部无疑会因此继续承担引领者的角色。但另一方面,三岛、大江则显得更为日本。
安部和三岛同龄,在他们的青年时代见证了日本的嚣张和战败,而此一时期对他们的影响似乎相反,三岛回归传统,自组青年团体,弘扬武士道精神,拥护天皇制,安部则在战争末期假造病历,逃避征兵,并参加共产党,成为一名激进分子,后来在目睹了东欧共产主义现状后,才主动摆脱共产党。似乎正是这样思想倾向上的差别,三岛伴随着传统日本的不断颓败而自戕,安部则从事于对新世界的吸收和反刍。
安部像极了卡夫卡,把他的作品人物姓名和地点改一下,读者还真不一定知道这是出自一位日本作家之手。这未必是优点,在这点上,我更欣赏大江,我总觉得过于抽象的东西对美之呈现会形成障碍。当然这也可能跟我的审美习惯有关。
此作最为巧妙的地方在那个结尾,男人竟然放弃了逃跑的机会,并产生了想把一个生存窍门教给村人的想法,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掌握了出入于自由之境的主动权。他已经被另一种形式截然相反而本质并无不同的束缚所迷惑了,这意味着他的内心从此失去了获得自由的最后一点希望,——因为他已经不知道了何为自由!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这个讽刺告诉人们:深植于人心深处的卑贱可能才是陷人于万劫不复境地的根本原因,是上帝植入人心的源代码。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5 13:34:02 +0800 CST  
40、 箱男
(日)安部公房著 王建新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此作虽只91000字,但能耐心读完的估计不多,读完了不经过一番仔细研究而竟梳理得清其中人物故事的,估计更不多。《箱男》比《砂女》走得更远,他不仅构建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并且又通过视觉的不停穿插转换对这个陌生世界进行了重组、抽离,则能进如此世界者非魔即神经。
我写到这里,怎么突然想起了残雪,残雪的特点是从现实中提炼出典型意向,重新组合一个非现实的世界,或曰通过现实典型的重新组合凸显出现实世界的荒谬与困惑。两者似有共通之处。但相较之下,残雪则显得过于琐碎,整体性不强,而安部的世界则更加牢固些。
上面一段偶然想起,插入一写,接下去继续我原来的思路。
我在读到后面差不多三分之二处,开始逐步陷入理清故事脉络分辨张三李四的纠结之中,一读怀疑自己读的不认真笨翻译差等等,但是差不多快要读完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纠结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可能作者根本就没有把建构一个完整故事作为哪怕目标之一,故事的混乱人物的模糊,恰就是他要追求的目的。他说箱男的目的是通过一个纸箱获取一个重新审视世界进而重塑自我的机会,但无疑这个目的没有达到,他所得到的是混乱,箱男不仅失去了成为箱男之前的身份感受,并且对整个世界的感受也模糊起来。唯一清晰的是世界的模糊和个人的分离感。可能,这样的两个形象,才是作者的创作目的。
这样的创作,需要的不仅是作者的才力,更是勇于探索的勇气和不管不顾的任性。安部在战争气氛浓厚的时期敢于伪造病历逃避征兵,之后又参加共产党,了解了东欧共产国家真相后,又公然提出退党,不被批准则鬼混至让党开除党籍,如此种种,已足见其胆识与个性。不是这样一个人,也不可能写作这样的《箱男》,不可能诶日本文学开脱出一个如此广大的疆域。
或许,《箱男》走的太远了,《砂女》就显得成熟完善一些,可以成为安部被誉为最好的小说。但是我想,给予后人更多启发的,可能反而是《箱男》。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5 13:35:30 +0800 CST  


谁把第38删了
其实第38不涉敏感,意思很简单,就如下图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5 20:14:30 +0800 CST  
41、 海边的卡夫卡
(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挪威的森林》热火的那几年,我从图书馆借阅过,一点小浪漫、小忧伤、小深沉,在我看来等同于我素来不喜欢的王家卫风格,对那书和村上都印象一般般。之后这么多年,直到今年5月份在大理跑马时,抽闲买了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读,再未读过他其他的书。而那书也只是当成一本马拉松运动读物来读的,不过顺便多了解些他的创作经历而已,无啥好说。
他在图书市场的长期火爆,实属必然,这样的小说就应该是畅销的。但是对于他竟热门备选诺奖若干年,开始颇有些纳闷,不过对诺奖了解了更多后,也就不以为然了。
这本《海边的卡夫卡》是因为正在集中阅读日本文学,网购夏目等人作品时,恰巧看到,想想此人毕竟是当下日本文学一个代表人物,而此作又是相对影响比较大的,便顺手买了一本。
如果我第一次接触村上就是这本书的话,我对他的评价会高一些,至少不会长期漠视他的作品。两作创作时间相差十几年,进步还是有的。
这是本容易进入的小说,会提供一些阅读的快感,这在意料之中。村上的作品有这个特点,这未必是个优点,但也不能说就是个缺点,书写出来就是给人读的,多一些人读得进去,总是好事。前半部分还是让我产生了一些期待,总以为照此下去,后面应该会出现一个不管有多高但肯定会出现的升华,然而我想错了,原来这个前半部分不过是一段抛物线的前端,吊了一会胃口后,出现的却是抛物线的后端。
不祥的预感从田村卡夫卡与佐伯的交合开始,这样的安排我有点意外,想:怎么还真干上了。但是我坚持往下看,希望后面会有一个不凡的解释出现。然而这事发生也就发生了,之后就莫名了。再之后佐伯与田村的谷中对话让我彻底厌恶了,然而我的读书习惯是,读前仔细挑选,读后尽量读完,再说已经离结尾不远了,读完拉倒吧。但是没想到我的耐心和好意换来了一个恶心,——一个《聊斋》和日本怪谈里面的妖孽竟然现身了!
村上自己说这是本成长小说,如果他能严格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以他前面的铺排,应该还是有个不赖的表现的。但是他偏离了或者说掺杂进了意图丰富和深化这个主题的元素,不能说这个想法不好,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说,他的把握是彻底失败的。
译者在译序中肯定的说佐伯是田村的生母,樱花是田村的姐姐,这个判断实在牵强,也毫无意义,可能是作者恶俗化的结尾给了他这样无聊的思维暗示,也可能是他跟村上私下沟通时,村上跟他说过这个,但是至少在村上写的序中,没有看到这个明确的说法。
村上出生于战后,他的人生记忆伴随着日本走出低谷、不断奋进、再次崛起的历程,他缺乏三岛、安部、大江对时代巨变的切身痛感,缺乏人生社会历史艰难险恶的熏陶与历练,以他之所经历的种种创作出《挪》《海》这样的作品是一个惯常的表现。但是在一些例如根据东野圭吾的作品拍摄的类似日本优秀电影中,你无疑还可以看到当代日本文化中蕴含着继续升华和再精炼的可能。
或许当下的日本文学到了一个站在大江、安部等人肩上,直面现实,再次涅槃的又一个新阶段。大江、安部完成了新旧时代转变的剧痛和辉煌的深刻体悟和杰出展现,那么对这个已经进入了的新时代的辉煌和痛苦如何展现呢?或是否体悟到了呢?
村上或许已经意识到并站在了前人的肩头,但无疑距离一个一流的大家还有差距,他还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6 11:07:17 +0800 CST  
42、 蔡廷锴自传
蔡廷锴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如果没记错的话,此书09年购于江苏赣榆,一同购入的还有《通向斋月战争之路》和《希特勒战争密令》两本。彼时正在赣榆、东海两县做两个住宅项目,项目其实是好项目,可惜合作的人不对,终于不欢而散,白混了一段时间。好在购得这两本不错的书、认清了一种人,也算收获。
这书和《通向斋月战争之路》封皮上都有上海安图中学图书馆的印章,封底内侧的牛皮纸小插袋里还好好的插着借阅登记卡,上面明明写着仅有一位朱同志于1983年11月4日借阅过此书,9日又归还。此书上下两册,下册某两页还连在一起,没有完全裁开,看来包括那位朱同志在内,在我之前绝无其他人通读过,则虽是出版于82年的旧书,却于34年后的今天才有了我这第一位完全读者。而此书不知如何竟从上海一个中学图书馆,浪荡到苏北一小县城街头,又被来自上海的我购入带返上海,再于去年随我辗转入滇。真是旧书一本,沧桑几多啊。
将军出身广东贫寒之家,11岁亡母,19岁亡父,从此担起照顾妻儿及两幼弟重担,起早摸黑,辛苦劳作,先后为两弟娶妻;再为前程计,从军报国,勇猛杀敌,至诚为人,历升至19路军军长,卫戍京沪,率部击寇,壮国威,动天下。将军可谓不负家、国真男子。
可惜因为鲜明的抗日立场和中央产生龃龉,又遭国内革命时期手下败将排挤,从此郁郁不得志,失其英雄用武之地。而周游列国、沉思痛想,注之笔端,其对当时政治军事国际大势之见解,对吾国吾民传统文化之体悟,于今看来,亦不少高论。许多腌臜,至今日仍然处处可见。
将军逝于68年,彼时内乱又起,据其夫人所说,逝前郁郁终日、沉默无言,想其尽忠报国、忧国忧民半个多世纪,致死不见天下太平,可知必不能瞑目。
此书可与《西潮》并读,蒋、蔡二位一文一武,均为民国精英,眼见民国兴衰,一个出身贫寒,一个富家子弟,堪称两个民国活标本,两相参看,也可对民国时期政治军事有个很好的活生生的了解了。蔡将军在此书中对革命时期、北伐时期、国共围剿与反围剿时期、淞沪会战时期详细亲历之描绘,堪称珍贵的一手资料。
书中说到一位发小,将军意外提到“自我教育”四字,就是现在看来,也实在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育概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基本截止于人之青年阶段,此后漫漫人生长途,若无自我教育之意识与能力,如何进步。将军幼时仅断续读过两年私塾,而能成此50余万字行文朴实、情理交融之巨著,其自我教育之卓效,实在令人惊叹。将军青年时在军中,饷俸微薄,自己节衣缩食,却按时寄回家用,并每日购买报纸阅读,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其求学精神实在令人敬佩。想想此种行为,在彼时军阀旧军队中,也真可谓稀奇了。
随吟四句,以敬将军英灵:
贫寒长子少失亲
契家活口日夜辛
乱世从军赴国难
剿匪击寇铄古今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6 11:08:49 +0800 CST  
43、 我与地坛
史铁生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一次读史铁生应该是在语文教材上,初三还是高一的,记不清了,彼时我十六七岁,但是我觉得我读懂了。一只小蜜蜂在空中飞成一团雾,这样的观察和描述,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孤独、沉郁、忧伤和爱。彼时照直了跟我说这些概念,我肯定是不能领会的,但那个小蜜蜂飞翔的状态说明了一切,是任谁都会读懂的。
从照片上看,史铁生是一个乐观、热情的人,有一股压不住的力量在轮椅上的肉体内飞扬。这是每一个成功的人的特征,有那样的生气才能有那样的不屈和坚持,而对于史来说,肉体上的磨难,进一步刺激和锻炼了那样的生气和个性,使之涅槃、升华。
白话文变革对于普及文化和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生血液意义重大,但是某种程度上也给几千年优秀文字传统造成了一些损失,好的白话文还在成长和追寻之中。史铁生的文字应该是好的文字的一种。节奏、色泽、诗情、蕴意,都具备了,尤其是诗情,这是十分难得的,这样的文字对于中文的发展是一种贡献、一个规范。
也可能是选文的关系,读着读着,史铁生一下子从青年切换到了老年,他的中年呢?他的文字更多的是对童年至青年时期的追述怀念抒情,然后半百之年,开始了对人生的总结。他的中年就是写作就是对生命意义的体会和抒发。似乎没有一个属于史铁生私人的中年,只有一个怀念青少年史铁生的中年,一个为更多的人承担了追问与思索的公共性的中年。这是他的遗憾,也恰是他的价值。
他用他的写作代替人们打捞了那些本不应该被遗忘和不顾的东西,使这个时代更趋完整了。他在他的轮椅上通过思索与写作达到了很多人未能达到的甚至未能意识到的生命的圆满。读他的作品,是人们对自身缺陷的弥补和安慰,是一个自我认知的途径。
不过,仅从此书看,史铁生灵感及思考之来源,过多依赖于其自身沉溺于自身,稍显狭隘,不够超脱。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1-06 11:10:19 +0800 CST  

楼主:卡夫卡李

字数:67048

发表时间:2017-10-20 00:17:2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8 15:28:57 +0800 CST

评论数:1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