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017

此书甚佳,上面图发倒了,对不起它,再多发两张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1 09:03:25 +0800 CST  
13、 姿三四郎
(日)富田常雄著 尚侠、徐冰译
时代文艺出版社



据说此书还未出版,时正潦倒的黑泽明看到此书广告,即决定购下版权,改拍电影。后黑泽明就因同名此片成名。如此说可信,而黑泽明又确定无掐指一算之才,则可见图书广告之功效。
3月去都江堰跑马拉松,赛后成都休整。武侯祠附近一十字路口有家规模不小的书店,偶然路过,进去一逛,三楼有一旧书专柜,巡览一周,获书十余册,此为其一。不为此书有多好,而为八十年代中期朴素的装帧颇为怀旧,并旧相恰好,还为正赶上我打算集中读一批日本文学的好时候。
在侠义小说之中,此作堪称上品。所谓节奏明快、情节曲折、文字利落,是当然的。高明之处在于其并未局限于快意江湖、恩仇相报的窠臼,反上升至对古代民族文化的反省上,实为难得。
此书主角当然是姿三四郎,但是前面将近一半的篇幅却用来讲述他的师父矢野正五郎,一度让我以为这个矢野正五郎就是未来的姿三四郎,会在不期然的地方因故改名。然而上册快翻完,我才发现上当。从写作的角度讲,不管如何,这都是不妥的。但从阅读感受讲,因为有这个颇具个性的师父的塑造和垫底,总算给这本侠义小说定了一个颇为文艺并貌似有些深度的调调,还算好。
此书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万人空巷的电视剧《霍元甲》,故事时代相近,也都是表现民族危亡时候民间侠义的愤懑和抗争。人物设置,具体情节,都像极了。姿三四郎对战美国拳击手、霍元甲痛打俄国大力士,简直如出一辙。但是此作比《霍元甲》高明,因为《霍》到底说的还是民族仇恨、江湖恩怨这些老套,而此作出发点却是面对外来压迫所做出的文化层面的反省和自新,层次较高。
看完此书,又找到黑泽明此片一看,竟无字幕。好在情节已了,改动也不大,连蒙带猜,也还看得下去。除去技术方面的因素,水平也不算差。只是我之前看过一些黑泽明的片子,男主角多是三船敏郎,并且三船也在《七武士》《用心棒》中两度扮演武士角色,所以我在读此作时,脑中所想的姿三形象基本就是三船,然而不料影片中角色形象却与三船差别较大,颇有中国老电影中游击队员之风。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1 09:04:55 +0800 CST  
14、 戊戌政变记
梁启超著
岳麓书社



变法败后,康梁流亡日本,为向海内外传知事件前后及争取日本政要支持,草成此书,基本可视之为长篇说辞。
全篇纯从革新者角度叙述此事,又加当时慈禧方面很多信息尚未为世人知,相较于后世研究者在占有多方面资料基础上的著述,就事件整体的表现就不够充分。但作为事件核心亲历者之一、又是刚刚在事件发生后不久,此书对于研究戊戌变法前后,可贵而不可替代。
在叙述变法过程中,大量引用康有为奏疏和光绪批复,从中可见此两位变法主导者之急切、激情。然而翩翩书敕频繁上下,周遭人却或冷眼旁观、或阳奉阴违、或暗布陷阱。其志可嘉,其境可怜。
慈禧、光绪不合亦非一日,从任公所叙来看,慈禧早有废帝之念,光绪对慈禧也已怀恨甚久。政变是政治事件,其中也掺杂着这两位之间长久发酵的私恨积怨。其中叙到太监对光绪日常生活的描述、慈禧西奔前溺死珍妃、慈禧死前一日光绪暴崩,真真可见慈禧之狠毒是当然的,并这其中也明显掺杂着一个恶毒老女人的私恨。近年很多人为慈禧辩护,实在这辩护也是可恶。人无完人是当然的,但具体到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的。
书中除为六君子立传外,另有一篇叙述太监寇连材,其虽自小为慈禧所喜,派到光绪身边监视。却天良不灭,屡次为光绪劝言慈禧,虽受罚而不悔,并将宫中所见私记下来,交付家人,传诸后世。最终被斩。变法失败后,宫中多有宫女太监为保护光绪而惨遭屠戮。此类人虽名不见经传,其行为也掺杂忠君思想在内,但所表现出的忠贞和勇气,却是多少堂上冠冕所不及。
附《湖南广东情形》中,对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在湖南大兴改革赞赏颇多,政变后陈氏父子也遭罢免,不由又想到陈寅恪。中国近代史上以家族为单位出现的名人、强人颇多,曾家、李家、宋家、蒋家等等,坊间以此为题材的各类著作也颇多,但是好像却从未见过为陈家而作的著述。陈宝箴、三立是变法先驱,陈寅恪是一代国学大师,一门三代对近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处处可见,不可磨灭,而竟为著者所漠,实在可叹。
附《光绪圣德记》对变法派心中的这位明君兼知己当然是赞誉有加,字里行间也可见任公私情。然而假使光绪真有独断之权,是否又能如此无保留支持康梁。对于他来说,另一个维度上,变法当然也是他与慈禧权斗的策略之一啦。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1 09:06:12 +0800 CST  
15、 日本小史
(英)肯尼斯.韩歇尔著 李忠晋、马昕译
北京联合出版社



因为最近一直在读日本文学作品,便想对日本历史也系统了解一下,以帮助理解这些作品,于是网上购得此书。
此书的作者是个西方人,在新西兰教书,也曾在日本作过研究工作,行文中看得出他对近代以来日本的欣赏。全书叙述虽自远古时代起,但近代两百年占据了大部分篇幅,这也符合这个国家在整个世界历史上的定位,古代史基本被例如中国罗马这样的国家所占据,中古以后,欧美成为主角,日本之于世界的意义近代才开始体现。但我主要是想了解古代日本,以帮助我理解刚读过的《古事记》《枕草子》《源氏物语》《平家物语》等,稍感失望,以后要找本古代日本叙述比较详细的日本史再读读。
其实自古以来,日本因为地域狭小、物资匮乏,始终处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其几个主要历史阶段的开启似乎都由于外来人口的影响,当然多数是朝鲜、中国,甚至几个主要历史人物或家族都来自于中国朝鲜。书中引用数据说当代日本中,女性40%男性60%DNA显示,他们是中国人朝鲜人后裔,恰说明此一情况。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好学不仅是日本人的优点,也是他们的立身之本,这个民族、这个族群本身,可能都是慢慢吸收来的。
明治后期,天皇企图加强皇权专制,颁发《教育敕语》,向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灌输忠君思想,军国主义的兴起与此背景直接相关。据说现在安倍还想把这个列入教材,引起国内外谴责。去年我在大阪天守阁参观,无意间看到一块纪念《教育敕语》颁发四十周年的纪念碑,上面刻有《教育敕语》全文和天皇族徽。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见有教育协会的落款,还以为是教育系统的职业宣言之类的,随手拍了张照片。书中读到这段,想起这张照片,翻出来一看,果然就是这个《教育敕语》。敕语发布时是1890年,按时间来算,则此碑立于1930年,正是日本军国主义猖狂,武力侵害东亚诸国的前端酝酿期。
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美国人对于当下日本的形成影响深远,占领之前的日本还只是一个部分现代化部分专制化的怪胎国家,就像一个有蛮力而头脑不成熟的人。如不是占领期间美国人大刀阔斧的民主宪政改造,日本不会有今天之成就。不管什么原因,对于占领者心生仇恨,这是自然的,但是日本人也应该对美国人心存感激。
天皇不承担战争责任,保留了他的尊严,对于保留日本传统文化和在战后尽早凝聚民心、建立民族自信有正面意义,但是确也可能是日本人始终不愿意更坦诚的面对战争罪过的原因所在。或许,作为国家象征的天皇的侥幸逍遥,成为了很多人自欺欺人心安理得的逃避借口。
当下的日本是个经济大国军事大国,成为政治大国也是早晚的事,不久的将来,或可预见。然而是不是个文化大国呢?日本在商业文化和时尚文化领域的影响随处可见,但这些似乎还都只是人类文化的表面,更根本和深刻并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特质和精神似乎还没有形成,假以时日,会不会在日本养成呢?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广阔的地域和相当数量的人群为基础,而这个可能是日本的短板。但是地域局限越来越小的当下,人群在文化与地域分布上的重叠越来越模糊,那么这个会不会是日本摆脱这个短板的机会呢?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个对近代以来的世界持续产生巨大影响的小小岛国都是不可小觑的,诸多的可能性会在未来继续呈现,足够考验人类的想象力。
此书后附一些重要词汇,大致一读,也可以对日本文化有个了解了,不错的编排。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1 09:07:51 +0800 CST  
16、三民主义
孙中山著
九州出版社



全书由演讲稿整理而成,演讲时间在1924年,民生部分还没有讲完。
孙中山所谓民族,不包括满族,他是要打跑满族的,事实上是利用了民间的仇满心理,也是团结民间社团组织的一个策略,反清复明一直是这些人的口号,势力也甚大。其中写到左宗棠率部西征,亲见所部数万人欢迎社团老大的场面,为统带这些兵丁,左也不得不加入社团。孙早期革命多处可见社团影响,这个“民族”的定义还是成功的。当然,现在不讲这个了。
孙中山所谓民权一指相对于外国势力的独立权,再指国内民众在正常社会状态下应有的权力。前者在当时来说当然靠打,而主要是后者,国权独立后,如何保障民权。孙德策略就是五权分立,在此基础上设立国家管理的五院制。现在台湾仍是按照这个框架运行。所说的考试权、监察权,孙认为是中国独有。其实现在看看,作为政府机构的监察权是无法完成对权力机关的监察任务的,对权力机关的监察人物永远在民间、在媒体、在公开透明的程序,这个是最关键的。
孙中山说民生就是共产主义,而且比共产主义的说法更合理。说这话时,正在跟中共合作,一则需要这样的场面话,二则实在当时那个革命阶段,两家的矛盾还没有暴露出来。可能孙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在想:谁知道呢,哪天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干一场。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看出来,其实中共与国民党的合作,真实目的是受了斯大林的指示,借鸡生蛋,最终从内部吞噬之。
孙认为三民主义高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读完这本书又读了《走出帝制》《李泽厚学术随笔集》(此两书后面也将写到),两书中也有涉及这部分内容。仅从此三作来看,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还是从儒家(康有为大同思想)、太平天国中借鉴甚多,再混合上马克思主义和卢梭主义等等的思想。应该说这个思想是当时中国人面对外部敌对势力和内部传统力量两方面好与坏的影响的集中反应。我此时选读《戊戌政变记》和此书就是为了在了解近代史后,通过一两个当时人物的著作,再加深对那个时代的理解。目的是达到了。此书确实提供了对那个时代的一个真实解读,提供了当时代人真实的想法。孙当然是可以成为这个代表的。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第一人,开天辟地,为之后的毛蒋奠定了现实基础。但是坊间关于毛蒋的书铺天盖地,关于孙的极少不说,很多还是着眼在他和宋庆龄的私人生活上。当然毛蒋在位时间长,对许多人现实利益的影响更大,世俗的人心当然更习惯于对他们感兴趣。但是这么少,也是不应该的。很多人现在对辛亥革命评价渐低,甚至认为辛亥革命是捣蛋,不是辛亥革命,中国早宪政了,云云,真是莫名其妙、其心叵测。
就说这本书吧,设计、装帧、纸张、印刷一般到可说差,然而这样一部重要的著作,我还真是这么些年来就只看到这一本。反倒是曾国藩那样典型的专制高端奴才的书到处都是,一本腐朽恶臭的家书,版本多多。细思这些,真是令人十分担忧,当下的思潮和文化环境如何,其实从此也可见一斑。
书前有影印孙中山手写的序,倒还不错。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2 09:39:30 +0800 CST  
17、 走出帝制
秦晖著
群言出版社



去年读过秦晖的《传统十论》,印象深刻,改变和补充了我对传统中国的一些认识,他的许多观点确有启发,令人深思。一本学术著作能做到这点,十分不易,多数学术著作都只着眼于资料的堆砌,匠气十足,题旨空洞,缺乏思想管见。此类著作,不能说全无价值,然而已经偏离学术之本意。学术不是电脑硬盘,起码应是处理器吧。
但是这些观点和结论的提供却并不因其新颖而显突兀,全因其逻辑合理、引用凿凿,在此基础上的论证就更加可信。从此亦反见更多学术著作中所体现出的逻辑之混乱、引用之偏私、论证之粗暴,很多时候,他们似乎根本就没打算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论证,恰恰相反,他们是抹稀泥、搅混水,想把事情搞得更乱一点。秦晖更加可贵的是提供了正常的逻辑、正常的思考方式,这样朴素的逻辑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见,而那些无理莫名的逻辑和思考却好像越来越合理化了。这是一个怪异荒诞的现象,然而却越来越具有了坚硬的现实特质。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无疑的,从辛亥革命没有一揽子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角度去论证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无知无赖。甚而更进一步谴责辛亥革命不应该赶走皇帝,而应该留下专制,更是愚蠢阴险。这些人经常会用儒家所倡导的三代之治和历朝的盛世,来说明专制的好处,然而儒家所谓的三代之治只是存在于儒家经典之中,不管在孔子之前后直至如今都何曾真正出现过?而许多所谓盛世,把历代官修史书的夸张和掩饰因素排开,又还能剩下多少真金白银?并且就能够说明专制的好处吗?不说定是如此,也可说必非如此。
国门被迫打开后,国人东撞西撞,付出惨重代价所最终选择的道路,骨子里是把有着深刻新式专制和奴役特征的苏联模式和中国传统专制结合了起来,往好听点说,是斯大林主义和中国民族主义的结合,到当下,抛弃了部分斯大林主义,又结合进了已经被西方社会抛弃了的初期资本主义的血腥,并且这个民族主义也在越来越狭隘、偏执。想起来前几年读过的《致命的自负》,哈耶克在书中道:任何社会国家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历史传统。而我们既偏离了世界大历史的先进思潮和精神,排斥全人类辛苦积累的优秀传统,也脱离了中国小历史的优秀文化基因(中国民族主义不代表中国优秀传统,甚至是对中国文化中优秀传统的反动)。
民国期间,中国始终处在动乱之中,这掩盖了此时期的成绩,这是本书的亮点。此时期取消了几乎所有不平等条约,争取到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际大国的地位,根本上解决了外部忧患,并在新世界中为中国谋取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49年之后的许多新的外部忧患,可说大部分又都是自己举措失误重新招来的。
此书去年刚面市,既被禁,我是12月份到昆明跑马,在宾馆旁边一家新开的书城偶然购到。此书若非被禁,我或许不会去买,因为被禁,才看到之后立马买了,所获甚丰,倒要谢谢禁书的人了。
专制和神化是分不开的,而神从来不是从世俗的历史中走出来的,神只能在天上,所以要在人间装神弄鬼,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忽视历史、扭曲历史、灌输错误的历史观。此书被禁,实属必然,非常符合禁书逻辑。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2 09:41:58 +0800 CST  
18、 李泽厚学术文化随笔
李泽厚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书架上有一本《论语今读》,是我读的第一本李泽厚著作,也是我通读的第一个《论语》版本。当时买那书的想法至今还记得,既能了解李泽厚的思想,又能读一遍《论语》,一举两得。可能就是这个想法,让当时很穷的我购下了这本在当时绝对属于高定价(23元)的书。现在此书的书脊颜色明显深于封面,这是因为插在书架上,书脊老是暴露在外,历年不断氧化尘渍的结果。
我通过这本书第一次知道了李泽厚的“积淀”理论和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的观点。“积淀”是对传统基因的尊重和理性认识,然而这个传统却不是几十年几百年的传统,对于中国来说,应是几千年的传统;并且在这个已经日夜互动的世界,这个传统也并不局限于一地一国,而应该放眼于全人类。这个观点跟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中的观点基本一致。哈耶克认为抛弃传统、漠视人的基本特性的乌托邦式人工设计制度体现了这些设计者的盲目致命自负。
“乐感”是对国人人生、世界、生活观的很好诠释,在那书中,李同时说到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 。我记得我当时对于这个说法既佩服,又为国人的“乐感”赶到骄傲,认为这种对世界人生的理解方式明显高明于其余两者。然而现在看来,未必。这种“乐感”很大程度上流于表面,盲目乐观和过分依赖人的极其受限制的自身,忽视了影响人类发展的许多人力不可控因素以及人性自身的缺陷,而这种忽视在很多地方可能是影响巨大的,越是到后来,越是使持此观点者走向自闭。
至今我仍然认为“积淀”是理解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历程的很好途径,“乐感”是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去年又读了《美的历程》。冯友兰夸赞此书是一部融合了哲学、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大著作。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深刻的洞见、高度的综合概括能力、纵横捭阖的气魄,是写不出这样的著作的。虽然篇幅并不长,但却完整的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我当时读完还想着带着它去逛上海博物馆,按图索骥,两相配合,完成我的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因事耽误未果,但此一计划并未放弃,早晚行之。
这本随笔集收录了李泽厚在哲学、美学、当代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部分文章,可以略窥他的基本思想全貌,但是若对其其他著作或基本思想一无所知的话,很多地方读了也是莫名。类似此类著作者,还是要读他的专著,只言片语、节选短文,很难进入理解。我还好有上面两本书打底,不算白读。但是开头一篇《哲学提纲》什么的,读得我头晕,哲学这东西,还真不是凡人玩的。哲学这概念来自于西方,而西方哲学又起源于神学,看来哲学天生的就带有神性。本性上没有一点对天地的敬畏、没有一点天赐灵性的人,是没办法弄这个东西的。很怀疑,许多犯了神经病的哲学家,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但是很多在俗世中名利双收、日子美美的哲学家,可能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是有敬畏、获天赐的人,而只能说明他们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家。
《论语今读》中的《缘起》一文也被收入此书。其中有他对几位名家的《论语》注解本的简短评价,说到钱穆那本,他的观点是:迂腐。我没有读过钱穆的《论语》注解,但是李的这个说法完全理解,年初读钱穆的《国史新论》(本帖第一篇),其中钱穆相对于当今环境所表现出的迂腐、短见甚至可笑之处比比皆是。经常看到有些人被夸赞为“学贯中西”,看来这个“贯”还真的不是容易办到的。钱穆尚且如此,何况其他。
纵观全书,李是个坚定的维护传统文化的人,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下的重新认识,贡献不小;李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但是李之后,继者何在?中国学术的发展,李泽厚的出现是个必然,但他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历史中成功降落现实的最终成果,后面的路还很长。然而这条路现在荆棘遍地、人迹几无、陷阱重重。李马上九十高龄了,面对此情况,可有身后凄凉之感?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2 09:43:41 +0800 CST  
18、 李泽厚学术文化随笔
李泽厚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书架上有一本《论语今读》,是我读的第一本李泽厚著作,也是我通读的第一个《论语》版本。当时买那书的想法至今还记得,既能了解李泽厚的思想,又能读一遍《论语》,一举两得。可能就是这个想法,让当时很穷的我购下了这本在当时绝对属于高定价(23元)的书。现在此书的书脊颜色明显深于封面,这是因为插在书架上,书脊老是暴露在外,历年不断氧化尘渍的结果。
我通过这本书第一次知道了李泽厚的“积淀”理论和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的观点。“积淀”是对传统基因的尊重和理性认识,然而这个传统却不是几十年几百年的传统,对于中国来说,应是几千年的传统;并且在这个已经日夜互动的世界,这个传统也并不局限于一地一国,而应该放眼于全人类。这个观点跟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中的观点基本一致。哈耶克认为抛弃传统、漠视人的基本特性的乌托邦式人工设计制度体现了这些设计者的盲目致命自负。
“乐感”是对国人人生、世界、生活观的很好诠释,在那书中,李同时说到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 。我记得我当时对于这个说法既佩服,又为国人的“乐感”赶到骄傲,认为这种对世界人生的理解方式明显高明于其余两者。然而现在看来,未必。这种“乐感”很大程度上流于表面,盲目乐观和过分依赖人的极其受限制的自身,忽视了影响人类发展的许多人力不可控因素以及人性自身的缺陷,而这种忽视在很多地方可能是影响巨大的,越是到后来,越是使持此观点者走向自闭。
至今我仍然认为“积淀”是理解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历程的很好途径,“乐感”是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去年又读了《美的历程》。冯友兰夸赞此书是一部融合了哲学、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大著作。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深刻的洞见、高度的综合概括能力、纵横捭阖的气魄,是写不出这样的著作的。虽然篇幅并不长,但却完整的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我当时读完还想着带着它去逛上海博物馆,按图索骥,两相配合,完成我的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因事耽误未果,但此一计划并未放弃,早晚行之。
这本随笔集收录了李泽厚在哲学、美学、当代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部分文章,可以略窥他的基本思想全貌,但是若对其其他著作或基本思想一无所知的话,很多地方读了也是莫名。类似此类著作者,还是要读他的专著,只言片语、节选短文,很难进入理解。我还好有上面两本书打底,不算白读。但是开头一篇《哲学提纲》什么的,读得我头晕,哲学这东西,还真不是凡人玩的。哲学这概念来自于西方,而西方哲学又起源于神学,看来哲学天生的就带有神性。本性上没有一点对天地的敬畏、没有一点天赐灵性的人,是没办法弄这个东西的。很怀疑,许多犯了神经病的哲学家,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但是很多在俗世中名利双收、日子美美的哲学家,可能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是有敬畏、获天赐的人,而只能说明他们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家。
《论语今读》中的《缘起》一文也被收入此书。其中有他对几位名家的《论语》注解本的简短评价,说到钱穆那本,他的观点是:迂腐。我没有读过钱穆的《论语》注解,但是李的这个说法完全理解,年初读钱穆的《国史新论》(本帖第一篇),其中钱穆相对于当今环境所表现出的迂腐、短见甚至可笑之处比比皆是。经常看到有些人被夸赞为“学贯中西”,看来这个“贯”还真的不是容易办到的。钱穆尚且如此,何况其他。
纵观全书,李是个坚定的维护传统文化的人,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环境下的重新认识,贡献不小;李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但是李之后,继者何在?中国学术的发展,李泽厚的出现是个必然,但他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历史中成功降落现实的最终成果,后面的路还很长。然而这条路现在荆棘遍地、人迹几无、陷阱重重。李马上九十高龄了,面对此情况,可有身后凄凉之感?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2 09:44:13 +0800 CST  
19、 东坡志林
苏轼著 刘文忠评注
学苑出版社



有个古人说,他喜欢在马上、厕上、枕上读书。
现在的人不骑马,可以改为路上、车上读,这个是我常做的,以前上班的时候,上下班之路漫长无聊而难耐,确实是读书的好时候。我曾在公交车和地铁上读过《尤利西斯》,有的地方读得咬牙切齿,但是不读吧,困坐在车上又无事可做,于是接着读。不是这样,我很怀疑这样的书我什么时候能读完。很感谢那些路途。
喜欢枕上读的人不少,但是我从不在枕上读,坐不像坐躺不像躺,一会就难受,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枕上读书。至于厕上读,我对那位古人很难理解,古代的如厕条件应该是不堪的,除非石崇那样的排场,我想一般人进去后是巴不得快点完事出来的。苍蝇飞舞、恶臭扑鼻、蹲踞发麻,还能读得进去书,基本上我认为是一种怪癖。
但是当代人厕上读,我可以理解,因为现在的如厕条件好得很。我以前从不厕上读,后来自己买了房子,卫生间干净明亮,慢慢养成了这个习惯,卫生间永远放着一本书,这本书读完之前,基本不会拿出来,马桶上毕功。但不是什么书都适合厕上读,首先不能读长篇幅的书如长篇小说和长文章,万一读得带劲,一时半会又读不完,就要延长如厕时间,不利健康,耽误正事,丢下就出来吧,又不过瘾,这样的阅读感受很不爽;其次,不能读过于晦涩的书,你刚搭上思路,读进去了,事情也办完了,白理解,下次还得重来,效率太低。
适合厕读的书应该是篇幅短的,如短篇小说、短文,同时又不是太难理解的。
以我这几年的经验,各类杂志之外,符合这个条件,被我带进卫生间并读完之后才带出来的有《世说新语》、《搜神记》、《笠翁曲话》、《人间词话》。《马桥词典》和《残雪中篇小说选》应该是部分在马桶上读完的。再就是这本《东坡志林》,除了《雪堂问潘邠老》这篇,因为太长,估计要分好几次才能读完,不得意,于是留在最后,拿到阳台上坐读完,其他都是厕上功。
此书何时买的,已经记不清了,六七年总是有的。期间拿起过几次,但从未通读过,读几篇就放回去了,但是那篇《记承天夜游》是每次必读的,这文也是我买这书的主要原因,我也是因为这文才知道这书。
《雪堂问潘邠老》对于了解苏轼的思想很有价值,其实这里面所体现出的也是典型的传统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在诗性理想和严酷现实面前的矛盾、徘徊、挣扎,在儒释道之间的艰难周转和妥协。
此书不少文章不管是写法、见识、内容,都不高明,纯粹是苏轼打发时间的东西。苏轼对古人古事时事时人的一些分析判断,老实说水平不高,以这样的见识,在官场上混得好才奇怪。不过也幸而如此,否则中国历史上不过多个官吏,却就少了一个大文豪,中国自古以来最不缺最不稀罕的就是官。
纯从文学的角度讲,此书值得一读的并不多。但是所涉内容极广,作为一个传统士大夫所应该关注的东西,都有讲到,行文又不刻意,因此此书的价值在于:比较真实的还原了苏轼的本来的完整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而不是几首代表作中的高不可及的苏轼。要全面了解苏轼或此类的传统士大夫,此书倒是一个不错的资料。
此书36开本,携带方便,设计朴素古雅,注释详细,不错。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2 09:45:46 +0800 CST  
20、 我是猫
(日)夏目漱石著 尤炳圻、胡雪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此作叙述之冗长琐碎令人难耐,那只啰里啰嗦、自以为是的猫,给猫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减分不少,甚至觉得此物越来越有些诡异叵测,养只猫在家里不异于养了个偷窥者在身边,令人忐忑生厌。
书中的主人公,中学教员、三十来岁、有三个女儿、长期胃溃疡缠身、一度着迷于画画,这几点特征均与夏目本人相符。那么从此作中也多少可以窥见真实的夏目吧,以自身形象借入写作,可能也是他进入创作状态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又或者,也是写作者勇于自剖自嘲的体现。真实的写作总是源于自身,区别在于有的自嘲自察自剖,有的自恋自负自闭,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境界和风格。
此书的故事当明治时期,正是日本的大时代。关于此样时代的宏观叙述司空见惯,并且不管是历史的还是文学的读者也都更习惯于对此类时代的宏观大气的叙述风格。大时代所呈现出的浩瀚磅礴极度诱惑性的激动着吸引着人们的几乎所有兴趣,而造成这时代承受这时代切身感受这时代的个体人,往往被忽视。许多所谓反应了大时代下平民人生的巨作,也对时代之宏观背景大书特书,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其作品之大气深邃、不足以显示书中人之特性。如此,很容易把读者带入将书中人物细节言行与时代粗线条产生必然简单因果联系的境地,并似乎那个时代的人也已经以部分后来人立场介入了时代,则人还是依附于时代,无法获得真正的独立。但是事实上,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其实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的,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时代之魅,他们是懵懂无知的,他们过的还只是他们自己的小日子小生活。真正大时代中真实的人生在这样的叙述习惯中,很难不被遮蔽。忘却那个时代,似乎是最有可能真实反映大时代个体生命的唯一途径。个体人,不是生活在时代之中,而是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小环境之中,自己的生命岁月中。把个体人完整对接于大时代,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上,《我是猫》应该是做到了,时代的叙述几乎不见,但是在这个似乎自闭的生活环境中,却保留了大时代中平民人生的最原始本真的状态。这是此书最大的价值。但作为读者,在对时代背景略知一二的情况下,已完全可以从对这个小环境的细节叙述中感受到大时代之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真正实在的刻痕和影响。
日本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但是自古以来,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却处处保持着对个人内心体验的生动表现,源自内心的感动和忠实于个体的叙述是一个从未间断的传统。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具备,甚至刻意排斥的。这恰是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共通点,也可能正是使得日本比中国能够更好的吸收西方文化的原因。
夏目此作对人物(猫)心理细节和生活场景的精彩描述,同样来源于这个传统。夏目被称为日本国民作家,可能就不仅仅只是因为对普通国民的关注,也是因为继承了这一文学传统。这一点,在夏目之后的作品例如《哥儿》《心》(后面将写到)中得到越来越明显的展现。
芥川龙之介据说承其教诲,其作品中沉浸于人物内心的展现更为明显,技巧性也更强,在之后的更多日本作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已成日本文学整体明显特性,而溯其原本,则在夏目。从这个角度讲,夏目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确实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将传统引入现代。
结尾处,那只猫莫名死了,是个很出乎意料的处理。我本来以为会以类似“我(猫)说累了,暂打个瞌睡吧”这样平淡的方式结束。如果一定要给这样一个结尾加以深刻理解的话,那么可能是:如此的人生困惑迷蒙苦闷虽不至于直接与死亡勾连,但却也不可忽视其相对于生命意义的严肃意义,于是不以人的死,且以相对震动较小的猫的死来做一暗示吧。
此书的语言尽有其幽默调侃之处,但我现在想想,有兴趣写写并日后可能记住的只是这些与幽默无关的东西。那只猫,其幽默来之莫名,掩盖不了它与生俱来的忧伤。书后附有某人对此作品的评文,给这书的冗长琐碎找了个借口,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叙述恰是作者思想丰富性和文体多样性的必须,也许吧。但是那文中也说,猫视觉的引入,突破了人的思维和叙述局限,有利于文本向更大更广的范围开拓,倒是实话。
此书的译者之一尤炳圻先生是周作人的学生,49年周作人从南京监狱出来,到上海尤炳圻家中住了一段时间。网上搜到一段似乎是姓徐的某位写的一段文字,说他夏天去尤家看望周作人:周光着膀子,摇着蒲扇,住在亭子间里。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22 09:47:29 +0800 CST  
21、 哥儿
(日)夏目漱石著 刘振瀛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此作创作时间紧接着《我是猫》,两者风格却迥然不同,令人诧异,亦令人钦佩作者之创作才华。译者说优秀作家总是具有多方面的才华,还真是的。
作为写作者,完成了猫那样令人难以忍耐的苦闷冗长,要接着再来这么一本,无疑是一种折磨,可能内心里,都想快点摆脱那种创作心境吧。所以,此时来这么一本轻快的作品,是绝佳的选择,从心理学上来说,是科学的。否则再来一本猫那样的,没病的人也会憋出病来的。这样想想,《我是猫》中,似乎处处显露出胃溃疡的痛苦。似乎写《哥儿》时,夏目的胃病折磨轻了点吧。
用时髦的分类法来看,可以毫不犹豫的把此作归于青春文学类,轻快的写,写年轻人,反应青春的活力四射懵懂莽撞单纯可爱,显示出人之初的淳朴之美。不由想到王蒙的《青春万岁》,读那书时我高一,虽然书中那个年代已经逝去,然而出自年轻作者之手的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在年轻读者心目中却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又想到了《红楼梦》,按照书中人物年龄来说,似乎也可以归之于青春文学。但是却丝毫感觉不到青春的活力,有的只是哀伤困惑无奈屈辱,他们是以年轻的生命体验整个人生的痛苦。他们没有青春,他们年轻的生命早已经被压上了沉重的负担。或者说,在那样的文化之中,人是没有青春的。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的青春是不纯粹的短暂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留给青春的空间少之又少。至今亦然。前两天读钱理群的《一路走来》,其中说他去台湾讲学,发现台湾青年跟大陆青年一个很大的区别:他们更单纯,跟他们相处,不必有戒心。以前在一次思南读书会上,一个复旦大学教授说:大陆学生眼睛滴溜溜顶漾漾,活络会拍马屁,日本韩国台湾学生老实。有时代性的环境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
此作有个名号叫“麻疹书”,即是说是引导日本年轻人进入文学阅读的必读书目,这个我相信。这样对青春的精彩描摹,是超越时代的,是可以跟任一时代的年轻人打上招呼的。
书中有夏目漱石的照片,他的形象总是忧伤的很,村上春树也是,芥川龙之介也是,这是典型的“日本式忧伤”吗?但是夏目更明显一些,村上有点装。也 可能是我知道夏目一生受胃病困扰的原因,总觉得他是一付在犯病忍受胃痛的样子,那张印在日本钞票上的照片也是。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0:51:28 +0800 CST  
22、 心
(日)夏目漱石著 林少华译
青岛出版社



据说此作与《丧失为人的资格》和《挪威的森林》并称为最受日本年轻人喜欢的三大本土文学名著。三本我都读过,《挪威的森林》基本无印象了,但是那种淡淡的忧伤,与另两者感痛之重,似不可并论。《丧失为人的资格》所展现之图景更为充分生动,然停笔之时,并未跳出具体的限制实现升华,在读者心中留下的是一个无法消化的冷硬生坯。《心》不仅进入,而且跳出,完成了全过程。三作的共同之处是对生命之“哀”的本性的诚实而无奈的展现与探索,这是日本文学的永恒传统主题。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0:55:37 +0800 CST  
夏目是在一次几乎要了他的命的胃溃疡复发后,创作此作。死亡边缘生还的夏目应该对生命的体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若无那次一病,是否就无此作呢?此作写的是“死”,K的死,先生的死,“我”的父亲的死,先生的双亲的死,区别在于一种同时是肉体的死和“心”的死,另一种只是无奈的肉体的死,“心”还不甘的挣扎,震撼人的是前一种死。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可以是此作最好的诠释。如此之死,也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0:56:11 +0800 CST  
K的死多少有些突兀,可能因为受限于篇幅,K的形象并未得到充分的展现,缺乏足够的铺垫。以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把他的死归结为对失去爱情的悲伤、对被友情背叛的痛苦、对自身价值的屈辱失望,以及其过于清高的处世方式。这样的理解虽普通但也说得通,关于K与其家族的故事叙述不多,而引人遐想,这里面或许隐藏着K之死的根本原因。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0:56:34 +0800 CST  
先生的死有着清晰的一条“死之路”,双亲的死使他失去了家庭,亲友的阴谋使他失去了对社会的信任,K的死使他认清了自己的龌龊并因此导致最根本的对人彻底失去了希望,至此,他彻底“心死”,走向肉体的毁灭顺理成章。此作之伟大,就在于对人生“哀莫大于心死”的杰出深刻的展现。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0:56:54 +0800 CST  
“我”的父亲的死是常规之“死”,肉体消亡了,然而心之恋念处处可见,虽在情感上产生阵痛,然其死终究是对接于人世之幻像,与先生之对“人心”反省之死,不可并论。中部全篇着笔于此,就是在通过此死之展现,以突显彼死。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0:57:24 +0800 CST  
全篇结构简单,叙述从容,文辞朴素,或许也只有如此不事雕琢的写作才能撇除浮草、抵达原本。《我是猫》是沉溺幻像挣扎的苦闷,《心》则是撇却浮华、回归心灵的决绝。译者说如无《哥儿》《心》两作,夏目未必还能活到现在,以我看来,一部《心》足以使其永生了。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0:57:50 +0800 CST  
读《我是猫》时,就想到鲁迅,二者之犀利睿智感痛相同,而鲁迅更为彪悍,夏目更显柔和,愚以为此中并无高下之分,或许鲁迅之环境更严峻于夏目之所见,不是那样之彪悍,何以对接如此沉重之历史当下之重负。鲁迅我也好久未读了,如此比较也只能凭点印象,但想来也不会差得太远。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0:58:15 +0800 CST  
这一篇我之所以分了几次发,是因为一起发的时候系统显示内容有违反规定处,发了几次发不了,我仔细看了又看,实在看不出有何敏感之处,只好一段一段发,一则想看看到底哪段中的文字得罪了系统,二则想发上来一些是一些,本来各部分之间关联也不是太大。然而神奇的是,如此一段一段的发,竟然就全都成功发上来了,系统没再不给脸。
神奇的系统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1:01:46 +0800 CST  
23、 一路走来
钱理群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前两年一个卖书的微商向我推荐港版《我的精神自传》,当时对钱理群所知了了,书也甚贵,没买。这本《一路走来》据说是那本自传的姐妹篇,读到一半,有点后悔当时没买那本自传,想来在那本书中,钱的许多叙述应更透彻、全面。《我的精神自传》先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了一个删节本,后来台湾把该书第二部分独立成书出版,当然该部分是完整的,香港版应该是全本完整本。因为出版审查,一本书阉割成三个版本,可笑可怜可悲。
钱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父亲是国民党高官,兄姐中又有人早早参加了共产党,他自己青少年时候是典型的新中国好学生,却因出身问题,大学毕业后,发配至贵州深山,文、革期间,钱也是积极的参与者,斗人被斗,七十年代末,进入北大读研究生,开始进入知识界,上世纪末,逐渐发声,言论多与主流相背,遭打压而终于得到社会认可,治学之外,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实践和乡土文化重建之中。
如此经历,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中国当代历史的标本,如哪天能有完整的钱理群传记或自传出版,当时一本精彩的情节曲折并引人深省的读物。如此的标本,多忠实记录并出版几个,中国当代史已可一目了然。钱没有浪费自身的这个经历,将之结合进了学术研究之中,他说自己的学术就来源于自身的生命体验,这是个很好的而且难得的治学之路,而他选择鲁迅毛泽东作为其研究对象,恰恰也是两个可以深窥现当代中国的绝佳管道。没有那样的经历和诚实面对,也无法进入这两个人的世界。
钱对中学教育、乡土文化的关注,还是发端于他的学术研究,没有那样对现当代中国的深入认识,不会将其目光投入于教育和乡土文化领域,教育的扭曲和乡土文化的崩溃是现当代中国诸多弊病最典型也是最根本的表现。钱有一言论:当代学校中,多得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语点出当代中国文化教育之癌。中国当代文化建基于一个虚无无理的意识形态之上,这对中国的恶劣影响,之前的不说,之后的至少还要持续半个世纪。
钱及其之后这两代学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知识结构不完善,他们的成长于反智最疯狂的年代,所以钱说,他们这一两代,不可能出现大师,然也。他们的眼界跟之前的陈寅恪两代差距太大,而他们后面的人,虽然知识结构上可以比较完善,但是人格思想上又出了问题,世不完整的人。则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化教育之发展想有大的突破,也基本不可能。
2000年,训话钱理群的北大领导中还有当年文、革期间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的成员,反对钱中学教育改革思想的人还可以在杂志上发文公开指责他攻击无产阶级、攻击马列主义,——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在二十一世纪,不是在此书中看到,真是难以想象,也令人胆寒,许多当下不可思议的文化现象因这两事,也可以明白根底了。
文、革之灵仍未散去,真的。



楼主 卡夫卡李  发布于 2017-10-31 11:06:52 +0800 CST  

楼主:卡夫卡李

字数:67048

发表时间:2017-10-20 00:17:2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8 15:28:57 +0800 CST

评论数:1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