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堕落也有数月,虽然鹏举之心,奈何魔怔多而常沉沦。故立此贴,希望修身养性,天地立心。不求通达晓畅,只求无愧于心,望吧友监督,不胜感激。
以下楼主所说的一切,只是个人粗浅的理解,是见证自己进步的一个过程,有不同知见者,可交流应验,有不屑者,也只一笑免之。
堕落也有数月,虽然鹏举之心,奈何魔怔多而常沉沦。故立此贴,希望修身养性,天地立心。不求通达晓畅,只求无愧于心,望吧友监督,不胜感激。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0:02 +0800 CST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一种存在,无法用任何文字或语言去详细地阐述她,甚至是在我们的认知中,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名称去定义她,一旦强行去阐述或定义她,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既然从本质我们无法去触及她,那我们换一种思路,由表及里,通过了解这种存在的外相看不能推敲一二。定混沌,开天地,浮日月,填山海,这个过程假设我们用“无”来定义她,那么万物发陈,百象具形这个过程就是无中生有,因此我们用“有”来定义她。那么通过探究所有“无”的现象,我们希望可以寻求到这种存在的一丝玄妙,同理,通过探究所有“有”的现象,或许能找到其运行一切的规律。“有”与“无”,他们都是有这种存在变化所出现的,却又有不一样的气质,这大概就是同源异流。也就是说“有”与“无”所囊括的一切,都有着这种存在的一丝灵性,因此,这种存在就是解开所有一切的钥匙,而当你理解所有的“无”与“有”,那么这种存在就会向你敞开她的大门。(下面的阐述,会以“道”来称呼,虽不准,实为最佳)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1:00 +0800 CST  
以上只是楼主从最表层面对道德经第一章的理解,限于楼主的程度,目前只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希望以后能有所进步。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去分析理解这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篇第一句,开门见山,直接给我们引进“道”这样一种概念,首先想通过直接阐述“道”的意义来向我们介绍她,可是作者发现一解释反而落了下乘,就像佛家拈花一笑,可会不可传。来路不通,作者又从去路上下功夫,直接下名称定义让人去自己理解,可找来找去,却发现无论任何文字与语言,在思想面前都落了下乘。结果通过这种似是而非的描述,反而引出“道”的一些特性,在虚实之间,既无法描述又不能否定其存在。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2:00 +0800 CST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中生有,天地滋养万物,作者通过察万物,管天地,得出这一朴素的观点,然后再顺藤摸瓜,穷其究竟,大叹“无”从何来?自答曰“道”也。从逻辑上理解,从道到无到有,是一种传承的关系,但个人理解,应是共生同存,无所先后。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因此,通过前面的实践观察,作者已然发现要探究源头,从源头上着力显然是无解的,只能采取一种逆推思维,通过总结归纳,才有可能解出这道难题。因此在这里作者也表达出自己的一些逻辑思维。那么为了准备无所遗漏的推出“道”,那必须要周全的考虑所有可能,既是“道”衍生出来的一切,所以文中作者用了“常有”“常无”
的字眼。通过观“常无”可知其“妙”,“常有"可观其“徼”,“妙”与“徼”一虚一实,包含生死幻灭。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作者最后对自己所思所想的一个总结,并提出一个悟道的基本思路。道生阴阳,化万物,因此万物均有一丝道性,因此从一入道而悟万物,最终化归完整的道。难怪古有格竹致知之事。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3:00 +0800 CST  
第一章小结
盘古开天地
一气化三清
天地来何处
万千均一灵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4:00 +0800 CST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假如世界上不存在丑陋的东西,你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说不定连美好的概念都不存在,这是众所周知的。善与恶也是同个道理。世间的种种,有之于无,难之于易,长之于短,高之于下,音之于声,前之于后,彼此之间,对立而又统一,生死幻灭,全在于一。因此,圣人做事采取无为的态度,也不刻意地去教育教导什么,一切任其自然。万物经历诞生、变化,发展、最终走向成熟,所有的一切都不去干涉她,我也不用去担心些什么。因为从来都没有拥有过,又能失去些什么。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5:00 +0800 CST  
略读一遍,从头翻思。发现“天下皆知”我理解成“众所周知”,大白话讲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匆匆读去,和下文衔接似乎十分完美,可有觉得有哪里不对的地方。仔细一想才发现问题,“美之为美,斯恶矣”这种道理真的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吗,何况天下的范畴之大,并不局限于人,山川草木乃至飞禽走兽,灵性昏昧者众。此时按照原来的理解和第一章衔接,也发现两者之间似乎有些跳脱。细一思考,恍然大悟,做出大胆猜测。句首应这般断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再通读下去,就很好理解的。
上章说道万物均带有一丝道性,假使你做到“天下皆知”的程度,那么你就开始琢磨出“道”的一点轨迹,开始反思“美好的东西真的美好吗?不,她同时也是丑陋的。之后的有无、难易等等,只为说明事物的辨证与统一,既是“阴阳”的概念,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具体到抽象,一步步去了解“道”,也承袭上章的逻辑思维。通过做到“天下皆知”,从而近道,可人中称圣。此时你再来看世间的一切变化都不一样了,用现代的角度来讲,你已经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问题了,因此圣人行使,讲究自然无为顺道,达天人合一的程度。但往往在具体实施中,很多微观的操作又必须拥有另外一套思路,但只要达到战略和战术上的和谐,一切安好。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6:00 +0800 CST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不过分推崇贤者,能防止治下之民的争斗。也不刻意去追求难得可贵之物,那么偷盗行为也会得到节制。至于那些能勾起欲望的东西,不应该让他出来祸乱治民的内心。因此,圣人治民,让他们的内心澄清空灵,同时能填饱他们的肚子。思想中没有过多的杂念,强健其筋骨。使得治下之民常处于这种无知无欲的状态,即使有心人要做些什么,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这样看来,圣人似乎不需要做什么,就能把一切都治理的很好。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7:00 +0800 CST  
补上第二章之总结
山非山兮水非水
生非生兮死非死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8:00 +0800 CST  
道德经述至第三章之后,仿佛多了一丝烟火气。 天地立心,一朝成圣,从圣人又引出治民的概念?这其中又有什么联系?目前好像还真看不出什么头绪,不妨暂且放置一边,先看看此章节还能进行多深入的解读。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49:00 +0800 CST  
不尚贤,使民不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思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所有的行业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只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也就是在那种状态之下,从事哪行哪业获得的利润都一样了,职业真正无所贵贱,那治民之间有何来的争斗。这时候有人会想,既然职业无所贵贱,那做什么都一样,那累死累活读书为了什么?还不如快活的搬砖。其实当你把了解收入-成本=利润的公式之后你或许就明白了。或许到时候,选择做什么真的只是听从内心的安排。人人乐其业。当然这只是逻辑上说得通的一种状态,真正的状态还是,类似于化学上的一种动态平衡,这个行业火爆,自然人多,之后竞争淘汰又复归自然。而冷门的行业人少,又有利益的空间,自己会有人去平衡这个天平。因为在经济学假设了,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人。只叹一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我们只是在随着潮起潮落,是弄潮儿还是落水者,你是如何抉择。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50:00 +0800 CST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就更能简单去理解了,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他。事物的价值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难得之货,有可能是数量极其稀有,或者是获得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两点使得难得之物的高价值具有天然性,但如果从使用价值上不否定它,那么它也会变得一文之,即无法变成商品,无法流通,那又何来偷盗一说。从第二方面,不贵难得之货,从价格上否定了它,那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难得之货必然会被排挤出市场。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51:00 +0800 CST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经语有言,纯想即飞,纯情即堕。情欲动人心,有所欲就有所求,有所求就必须去谋求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心难免妄乱。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目的是使得治民常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虚心弱智,实腹强骨,令其治民无所用而能尽其用。古有州牧、黔首之说,看来到这里圣人此时已经在操政府机构的心了,圣人为何会如此闲的蛋疼,此事暂搁置一旁。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这里又引入一个知者的概念。那么知者原本想做什么事情,而在圣人化下之后,又产生什么让知者却步的力量?看来只要弄清圣人,知者,治民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纠结,或许就能解开上面的疑问了。真是一个复杂的三角关系呀。
那么首先我们要先弄清圣人,知者的概念。首先做到“天下皆知”就能达到圣人的程度,而圣人又是目前能最接近“道”的存在。那么知者又是什么?他就上花果山石猴一样,突然蹦跶出来,企图搞点大新闻。那我只能做出大胆的猜测,知者的“知”和“天下皆知”有必然的联系,那么知者也是“道”的践行者,只是程度上不及圣人,没有做到“天下皆知”的程度,而此章节中,圣人与知者的冲突在于治民。由此想来,楼主有了些头绪。“天下皆知”除了山川鸟兽,还包括天下人。那么知者可能已经从除了天下人之外的存在获得许多道性,要想更进一步,必须知民。那知者的行为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但圣人又为何阻止知者,同是天涯求道人,相逢何必相为难?难道只是简单的竞争排挤吗,不应该呀,上升到“道”的层面,不应该如此肤浅。
末了,楼主还有一个疑问,为何“虚心弱智,实腹强骨”能是知者不敢为?而且不是不能为?希望下面的章节能给楼主一个完满的解答。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52:00 +0800 CST  
第三章小结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6 16:53:00 +0800 CST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之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者,水从中出也。“道”就像水从泉出,冲涌而出,充斥着整个原始。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出,而在原始之中也不盈不满。“道”是万物得根本,当你把具象的存在一点点地剥离,去感受他的性光,领悟其最本质的存在, 你就会发现她是无处不在的,虽然幽昧难寻,却又真实不虚。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道”的存在呢?假若有人掌管着万物的生死幻灭,那么“道”的层次应该在他之上。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7 09:57:00 +0800 CST  
第四章,承接上几章节,更详细地对寻求“道”的过程进行的阐述,他的基本思路就是“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思考的逻辑依旧和前几章一样,总结归纳,逆序倒推。古人格竹,大概就是践行先人的足迹吧。对于格竹来说,首先去观察其最外在的表象,然后把外象剥离,去思考致其外象所以然的原因,然后以竹性观竹,感同身受,最终化一切为虚无,从像微尘一样的层面去感悟一切,或许就能得到那竹中蕴含的一丝灵光道性。从凡先天之道,从混沌到虚无至万象,而欲后天知道,需从百形入手,感道理,至清灵。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7 09:59:00 +0800 CST  
此章小结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7 10:00:00 +0800 CST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从天地的角度去看待万物,万物对于天地来说,就如同刍狗一般卑微,我们能说天地是不仁义的吗?而对于圣人来说,其视治下之民为刍狗,亦非不仁不义。天地自成一个时空,犹如气室一般,虽然中空虚无,却自有一番力量。而当你去鼓动他,就会有所溢失。还不如老老实实去感受其中的玄妙,免得失去了才知道珍贵。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8 16:03:00 +0800 CST  
天地不仁,此次应是泛指,描述天地的特性应无贪嗔痴恶恨,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无情,注意不是绝情,此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一乃先天,一应后天。即天地无情,万物对于他来说,应是无分别的,用一种超脱的感官去感受,不管是土鸡瓦狗还是凤毛麟角,都只是自然大道分化去的一丝道性。而如何用这种超脱的感官去感受,上章应有提及,“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所谓天地不仁,圣人无情,既是溯本还原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8 16:04:00 +0800 CST  
按照这个逻辑,那接下来的一句必然是进一步解释指导如何去“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一解之下,果不其然。由于道是一种周行不止的存在,一切时时刻刻在变化,却又系出同源,道性似蕴乎万物,要一一去深究,这个过程太过繁琐。不若先去修持自性,拷问内心,既是守中,万物皆动对我心静。万物皆变对我心明。先提高自己格物的能力,才是关键,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楼主 满天_星  发布于 2016-03-18 16:04:00 +0800 CST  

楼主:满天_星

字数:3967

发表时间:2016-03-17 00:40:0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3-22 23:44:34 +0800 CST

评论数:3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