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极秘闻 ***:【百眼巨人】,地球和宇宙间的“阴阳眼”

A:

莱昂纳多答应一声,降低航速,盯着仪器上的显示数据,慢慢向彼处靠近。一分钟过后,飞机悬停在适当的观察角度上,众人才看清那建筑群的具体结构:阳光斜射下,三十三根巨大、规整的冰柱以同心圆形式排列,每层依次是15根,9根,5根,3根,1根,冰柱下的冰面则类似麦田怪圈,雕刻十分规整,借着阳光反射看清,最外围是一层圆形,圆形内紧连着一个三十三边形,里面则是一个五角形,包裹着一个五边形,环环相扣,严丝合缝,而整个冰柱阵就矗立在五边形的中部区域。
莱昂纳多用飞行员精准的目测能力判断,外围的大圆直径将近两公里,如果不是从空中借着反射光俯瞰,根本看不出端倪。
米兰和高媛连忙拍照,然而点开相机查看,却发现原本清晰的画面仿佛被打上了一层层马赛克,几乎全部作废。
“不如我们下去看看?”穆勒的激动溢于言表。莱昂纳多却说:“这里异常的磁场信号和昨天差不多,看来真和那东西有关,它应该是不想让我们靠近这里。我们最好离它远点儿,飞机一旦失控,离母船太远了。”
出于安全考虑,穆勒只好压抑住好奇心,正要征求高云童的意见,却听高云童说:“不必下去了,我能看清。冰柱上雕刻了古怪的符文,最上面是人的头像,那个不明飞行物不想伤害我们,更不想让我们靠近这里,这应该是它们的祭坛。”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1:21:00 +0800 CST  
@莲蓬 2015-12-22 08:39:00
开头不错,坚持写下去。。。
-----------------------------
谢谢暖楼啊,不冷了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1:26:00 +0800 CST  
@飞翔的自由者66 2015-12-22 20:37:00
继续
-----------------------------
多谢关照:)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1:28:00 +0800 CST  
@yuchenxingyun 2015-12-22 20:56:00
速度……
-----------------------------
多谢暖楼啊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1:29:00 +0800 CST  
A:

穆勒稍显失望,“可惜不能保存图片,看来只能凭着记忆画下来了。”
米兰是半个意大利人,不无骄傲地说:“据我所知,天才达·芬奇也是这样记录的。”
穆勒笑了笑,“我不是天才,但我会尽力明白这一切,这是我一生的愿望。返航吧,莱昂纳多,这个悬浮的祭坛,也许我们真不该靠近。”
回程时,飞机上的七个人约定,不会将所见所闻公诸于众,以免造成更大的麻烦,因为盲目的好奇心往往会催促人们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毕竟大海行船,还是谨慎为好。
又一个夜晚匆匆过去,大船在上午便绕开冰山,接下来的几天内,航程一帆顺利。越靠近玛丽·伯德地,浮冰的密度越大,冰山的数量也在增多,但多数是从大冰山上散落下来的小家伙,样式千奇百怪。不过正如穆勒所说,极光女神号拥有超强的破冰能力,加上出色的探测预警装置,二月份的航行对它来说,完全不在话下。
莱昂纳多用于观测冰情的直升机,简直成了穆勒和高媛的最佳约会地点。到达陆缘冰区,通常是前往南极大陆的最后一道关口,飞机出航越发频繁,穆勒和高媛的感情似乎也随之有所进展。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1:36:00 +0800 CST  
A:

穆勒教会高媛如何观察奶油一样的陆缘冰,如果冰面褶皱,航线最好避开那里,因为那底部的冰层通常经过长期剧烈的挤压,堪比冰山坚硬,但要是冰面平整,那它的厚度一般不会超过1.2米,对于大型的破冰船来说,这都是可以应付的。
通常情况下,即使是暖季,由于纬度较高,穿越阿蒙森海,抵达玛丽·伯德地大陆边缘的航线因为大量陆缘冰的阻隔,航程并不轻松。好在这些陆缘冰都是可以克服的,进进出出的船只也早已开凿出一条宽泛的固定航区,2月26日将近傍晚时分,极光女神号终于抵达了西南极洲的陆地。
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了,能亲眼看到在夕阳的余辉中,无数只企鹅在浮冰、海水和大陆之间飞快滑行,像一只只被掷出的保龄球,将发呆的同伴从冰面撞入海里。所有人都来到船舷边,情不自禁地对这片远古大陆忘情慨叹,拿着摄录仪器贪婪地捕捉前所未见的美景,迎着垂垂欲落的太阳,即使是最缺乏好奇心的人,也在呼唤大自然藏在远方最神秘的馈赠。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1:37:00 +0800 CST  
A:

这座考察站以爱神阿弗洛狄忒命名,由五个国家共同兴建,功能涉及科考、旅游、物资中转、综合娱乐等多个方面,坐标在西经125度、南纬75度附近。能在如此高纬度地区建设这样一个超级规模的常年站,自然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而出于商业目的考虑,它的软硬件设施更是各大考察站中首屈一指的。
保护南极的条约中有十分详细的规定,为了防止外来感染,出入南极的人员都要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初访者。人们穿上统一的防护服,在各自向导和接引员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登陆。天色已经不早了,今天的行程十分简单,就是徒步穿越码头和考察站之间一公里左右的缓冲地带,欣赏两侧早已布置妥当的风景。
本以为今晚就能如愿以偿看到极光,但连续几天来,本就短暂的夜晚却越发倔强,天色不是阴沉沉,就是雾蒙蒙,仿佛有意要给初访者一个下马威,说什么也不肯展露她的绰约风姿。不过这正符合旅游公司的意愿,他们观测出第二天是个妥妥的大晴天,早已安排好一切行程。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1:38:00 +0800 CST  
A:

翌日上午,休息了9个小时的人们精神饱满,陆续开始行动,涂好防晒霜,戴上护眼镜,在导游的带领、讲解下,领略南极洲的景致。他们显得比以往任何一次旅行都要投入,毕竟如此艰辛的旅途,大多数人都是初次经历,这时怎能不认真享用美景。
在穆勒的带领下,二十几人的小组来到海边,在浮冰区近距离观赏企鹅。所谓近距离,也只是在50米范围内和这些小家伙合影留念,如果你实在忍不住想摸一摸它们可爱的白肚皮,那只能去加入科研人员的行列了。
这种待遇对游客来说已经足够了,人们争先恐后按动快门,捕捉企鹅站在岸边呆萌可爱、下水后却身姿矫健的画面,迫不及待地发送到社交网络上,和全世界分享这份喜悦。
通过穆勒的讲解,大家知道眼前密密麻麻的企鹅群正是帝企鹅,通常情况下,只有这种大块头和阿德利企鹅才能生活在南纬60度以南,其余包括王企鹅、金图企鹅、跳崖企鹅等十几种,都适合在无冰区繁衍。原来有那么多企鹅和人类一样怕冷,裹着厚厚绒衣的人们似乎感觉温暖了许多。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1:44:00 +0800 CST  
B:

达·芬奇:既然写到了,就提一下这尊大神。在我的观念中,如果说世界上只允许有两个超级天才,那就是爱因斯坦和达·芬奇。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过达·芬奇的全集,可惜当时没怎么翻,作为一个精通空气动力学、人体解剖学、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大艺术家,可以轻松跨界的达芬奇几乎无所不能,人类最早的直升机、坦克的图稿也出自他的手里,但这都不算什么,最为神秘的应该是那个让达·芬奇失踪两年的山洞,没有人知道他那两年去了哪里,但当他老人家出关之后,不但画出了佛罗伦萨的城市俯视图(只有航拍能画出这种图),他以写实著称的画作中,出现了无数个面目狰狞的生物,他应该真的见过,而此后的他就像开了天眼,掌握的知识量超越了同时代的任何人。
达.芬奇的画作中也经常出现和外星文明有关的标记,圣母像、蒙娜丽莎,还有他的手稿,当你利用“反镜”“重叠”的手法再看这些作品,真相会令人瞠目结舌。
这幅应该是《蒙娜丽莎》的折叠图像,这个形象同样出现在老人家的另一幅画作中。本故事的第四卷《创世诸神》中也采用了这种反镜重叠技术。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1:58:00 +0800 CST  
5、极光女神


结束和企鹅的亲密接触,中午回到科考站用餐,休息过后,下午又开始了另一次行程。这可以说是为当晚的极光之旅预热,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向一个古泻湖出发。所谓古泻湖,就是濒临海湾的洼地,由潮汐运动将海水倒灌其中,久而久之形成的湖泊。
没有领队任务的穆勒成了高媛的私人向导,两人结伴而行,看着湖水全方位反射天空中的光景,岸边的冰川也倒映其中,水天交融,犹然化境,仿佛千百年来也不曾有人涉足这片沉静的湖中之海。
“这个古泻湖我们叫它‘阿佛洛狄忒之吻’,地质、生物学家更喜欢来这里,湖底的沉积物有上万年历史,我们发现在这里欣赏极光,可以像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那样,天上水里,到处都是!”
高媛欣喜不已,“那去水中看,岂不就被极光包围了!”
“当然,极光在几十万米的高空,也在几十万米的水下,《红楼梦》中有句话:水中月,镜中花,明明就在身边,却让你抓不到。”穆勒看着高媛红扑扑的脸颊,几句话颤声说出口,似乎已动了情。
高媛有所察觉,刻意发出一声讪笑,“你真是德国人?怎么比我还懂?听你这么说,我真有些迫不及待了。今晚一定能看到极光,对不对?”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2:03:00 +0800 CST  
@yuchenxingyun 2015-12-22 22:50:00
今天没了?
-----------------------------
已经关电脑了,谢谢深夜支持啊,这可怜的点击,我先伤心一会儿:)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2:54:00 +0800 CST  
睡前无耻来自顶一发,自己取取暖:)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2 23:15:00 +0800 CST  
“我向你保证,你不仅能看到极光,还会看到王子。”穆勒颇有深意地笑了笑,一双深邃如湖水般的眼眸仿佛在向高媛传递隐晦的信息,然而高媛却不打算接收。
七艘快艇陆续启动,缓缓驶向湖中心。湖的面积有将近十个足球场大小,水面被船艇荡起层层波纹,等船停泊到湖心,波纹渐渐消散,旅客们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了水天一色的绝美景观。
高云童和米兰达成协议,这几天的极光之旅中,他争取放下一切烦恼,毕竟“地球人”应该活在当下,如果终日被苦恼纠缠,那当真是没有尽头的苦修。两人依偎在船尾,心无所想,静静地融入了景色中。
高媛突发奇想,向穆勒请教快艇的操作方法。此时的穆勒有求必应,他为高媛悉心讲授,就像在教小孩子使用餐具。
二月下旬,南极圈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区域处于极昼,玛丽.伯德地的夜晚绝不算长,所以在白天踩点过后,全员回到宿营地整装待发,快要入夜时,观光部队迅速行动,衔枚疾走般赶往“阿佛洛狄忒之吻”。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3 08:59:00 +0800 CST  
A:

姗姗来迟的极光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如果今夜再看不到它,真说不准这群人会做出什么举动。好在“爱神”眷顾,仅仅等了15分钟左右,大自然最神奇的礼物千呼万唤始出来,仿佛天女在向寒夜散播光明。
太阳风暴犹如太阳王子送给地球姑娘的深情一吻,却被地球磁层拒之门外,在漏斗状的磁极上空,高空大气层中稀薄气体分子在高能带电粒子的冲击下,激发出巨大能量,幻化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这唯一用肉眼可以见到的超高层大气物理现象,自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就被赋予了五花八门的神秘色彩。虽然如今科学界早已准确解释了这种物理现象,但它带给人类的神秘感却从未因此减弱。
这些来自太阳的带电微粒和大气层中的不同气体相撞,气体分子吸收部分能量的同时又将能量释放,产生不同颜色的光芒,如氮气分子发出的紫、蓝色光,氧气分子发出的红、绿色光,氖气的粉红色,氦气黄色光,无不绮丽多姿,变幻莫测。
而天公作美,在穆勒看来,今晚的极光竟格外绚丽。伴随高空传来的“极光哨声”,在红绿色的主旋律下,黄、紫、蓝、橙,各色光芒纷纷客串演出,整个天空仿佛一块超巨幅荧幕,仙女飘洒下的极光带,武士盾牌般的极光幔,彩虹桥般浮动的极光弧,都像是镶嵌着七彩祥云的琉璃翡翠,是造物主用一双神奇的手,挥洒出一幕幕匪夷所思的梦境,又如旖旎蹁跹的苍穹之舞,唤醒沉睡千年的冰雪世界。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3 14:33:00 +0800 CST  
A:

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七艘快艇各自载着20余人,如白天演练的那般,驶入了湖心区域。天上的极光梦幻空灵,水中的极光幽深冷静,似乎触手可及,却终究遥不可及。
所有人毫无节制地享用这饕餮盛宴般的美景,米兰在高云童的怀中几欲落泪,而穆勒看着高媛瞳孔中的七彩祥云,终于按捺不住,深情款款地说:“我愿意为你走进极光里,宁愿被爱情化为灰烬。答应我,好吗?”
高媛并没有拒绝穆勒的亲吻,虽然只是适可而止,因为她不想打破梦境,她宁愿相信,这个德国男人真的来自于极光,经历39年光阴,只为在人间寻找自己。然而当旅程结束,平静的湖面被快艇推开的波纹搅乱,高媛恍然回过神,深知水中月终究是镜中花,她真的不爱穆勒。
面对高媛的坦然拒绝,穆勒虽有预感,却依旧显得失魂落魄。极光有多美,难过便有多深。他们这艘船是最先靠岸的,登岸之后,穆勒失去了以往的绅士风度,他刻意和高媛保持距离,也远离岸边赏光的人群,如同所有失败者一样,独自坐在一块石头上,尽情嘲笑自己的荒唐。
其他船只也陆续回航,高云童和米兰乘坐的那艘“太阳雨号”因为引擎出现故障,维修几分钟后才重新启动,也慢慢向岸边驶回。
“那是什么!”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3 14:36:00 +0800 CST  
B:
先上一张地球极光的图片,《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人面蛇身而赤,身长千里……是谓烛龙。”其中的“烛龙”就是极光,是古代人对极光的一种想象,同样也可以说,古人看到不明发光飞行物时,也喜欢用“龙”来描述。
个人认为极光是地球上最为壮美的自然现象之一,不过当这种光芒照耀全世界的夜空时,也就意味着地球要毁灭了,还是让它在极地吧,以后去南极有些费力,不过去看看北极光,中国人还是挺方便的,如加拿大、俄罗斯都可以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3 16:08:00 +0800 CST  
A:

岸边的一名游客大声惊呼,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包括已经撤离的人都纷纷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对岸的天空,禁不住目瞪口呆。一只菱形的发光物体从天而降,仿佛是极光中分离出来的宝石,悬停在湖面上空,若隐若现,却真真切切。
随着它的到来,高云童体内感觉到了强烈而又熟悉的振动频率,确信这就是那晚为极光女神号引路的飞行物,然而此刻它来势汹汹,强大的引力波令湖水由内而外产生波动,仿佛蓄积着巨大能量,时刻喷薄欲出。
“快回岸上!”高云童厉声催促,掌舵的人急忙将发动机功率调至最高,刚刚修好的快艇瞬间加速,以赛艇般的速度向岸边冲刺。
然而就在这时,几乎同样的发动机轰鸣声从岸边传来,一艘快艇以更快的速度滑翔,仿佛离弦之箭,向湖中心射去。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3 19:35:00 +0800 CST  
B:

补上一张木星极光图,这是太阳系内最大的极光,它比地球极光强100倍,因为木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而且是一颗超级气体行星,所以大气层也要比地球大很多很多,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更多,这些都是极光产生的要素。
但小道消息,有科学家也将木星算作恒星,因为判定恒星和行星的区别是散发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木星散发的热量多余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不过在我看来太阳系还不是一个“双恒星系”,因为我们都只围着太阳再转。
如果我们的地球出现在真正的双恒星系统内,我想地球上很难有现在这样稳定的生存环境,比如大刘的《三体》中,在4光年外的半人马阿尔法星周围,那个三体文明遭遇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不过冒犯大刘一下,我可不认为在三星系统那么不稳定的幻境内,能存在那么高等的文明。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见谅见谅。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3 19:50:00 +0800 CST  
岸上的人们发出一阵阵惊呼,他们心怀恐惧,却又充满好奇,尽量向远处地势较高的岩石上退,却又不愿错过一场免费的好戏。
穆勒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已经看清,那艘驾驶快艇冲向菱形飞行物的人正是高媛,而她操控快艇的方法,是自己教会的。
“姐!”两艘快艇交错而过,高云童也看清了这可怖的事实,然而那菱形物体发出的振动频率越来越强,就像明峰手中动力磁场装置的加强版,普通人虽然只有微弱的震颤感,可对于他来说,这却是致命的伤害。
高云童知道高媛心中所想,知道姐姐在接二连三的打击过后,将所有的情怀寄托于一份爱情,一份来自极光的礼物,一旦真的出现了,哪怕只是错觉,以她的性格,也会毫不犹豫做出飞蛾扑火的行为。
可高云童在这种类似声波武器的攻击下,只感觉四肢麻木,头晕目眩,几次挣扎都难以发力,看着一往无前的高媛,如同回到了当初她为丹尼斯纵深入海的瞬间,根本无法阻拦。
菱形物体似乎也感觉到了威胁,它继续加强发射频率,湖水波动的程度升级,连岸边高耸的冰山也瞬间崩塌,几块重型卡车般大小的冰块呼啸着落向水中,发出轰隆隆的雷鸣巨响,结合湖中蕴藏的巨大能量,阿佛洛狄忒原本温柔的亲吻竟变成血盆大口,巨浪撕碎了湖面倒影的极光,疯狂肆虐,势不可挡。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3 19:59:00 +0800 CST  
@u_104463993 2015-12-23 19:01:00
顶!
-----------------------------
Good Luck
楼主 柳下猫儿  发布于 2015-12-23 20:03:00 +0800 CST  

楼主:柳下猫儿

字数:134530

发表时间:2015-12-22 15:34:1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3-22 23:31:46 +0800 CST

评论数:4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