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戏》——重现世间的死人庙会

小叔叔说,他猛然想起了这条船的样子,就是我爷爷李买买的丧礼用的那条船一模一样。
那是一条烧给死人的阴船。是用白纸头糊成的,纸船上糊着三层楼阁的戏台,戏台子上还用纸糊了好些个扮上戏装的假人,身上涂了红红绿绿的颜料,神态动作都做出在唱戏的样子。船头上还竖着飘色的杆子,杆子上站着纸糊的童男童女,一个个的模样都扮成戏里的仙童仙女,就跟眼前这条大白船上的一模一样。

听小叔叔说到这里,我也想起来了,这种船的模样我也见过。
我们这儿死了人,除了烧纸锭子烧纸房子烧纸娘子之外,都要烧一条这样子的纸船。我小时候看着这个船好玩,偷偷地自己做来玩,结果被奶奶一顿好打,我的奶奶说这个是阴司的船,船上的戏台子专门演阴戏给死人看,死人看了不知不觉就入了迷,魂魄被镇慑住了,就这样不由自主地跟着船走了,既不挣扎也不反抗,十分顺从地就被带到阴间去了。所以这个船又叫做阴船,活人不能多碰,否则会折阳寿。

我的小叔叔当时在河上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条不属于阳间的船。
那是一条来自于阴间的引渡船,是被我的小叔叔的丧歌唱出来的船,是专门演阴戏给死人看的船,是专门镇慑迷途的亡魂,把它们带往阴间的船,它是我的小叔叔命中的劫。

小叔叔脸上的神色不再是先前故弄玄虚讲故事的样子,他说,他的眼睛看到的最后一件事物,就是这条跟雾一样灰白的阴船——他的眼睛不是被别人给弄瞎的,是他自己用右手小手指上留的长指甲,亲手把自己的两只眼珠子一只一只给戳瞎的。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1 13:56:00 +0800 CST  
(说到阴戏和烧纸船的习俗,我想有必要插几句话,这跟我小叔叔的故事关系很大,跟我之后遇到的一系列事也脱不了干系,所以必须先交代清楚了。)

我们这儿的戏通常都被称为阳戏。
后来我去城里读书,说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阳戏就是舞阳神戏的简称,指代的是一个地方的戏种,就好像京剧叫做京剧,是因为它形成于北京,昆曲叫做昆曲,是因为它发源于苏州的昆山。但实际上,阳戏不是一个戏种,也不是什么舞阳神戏的简称——尽管舞阳神戏确实是我们这儿最出名的阳戏。

所谓阳戏,只是我们这边约定俗成的一种叫法,是相对于阴戏而言的:在我们这儿,演给活人看的戏,就叫做阳戏,包括我的小叔叔唱的丧戏,那也是活人可以看的戏,这都是阳戏;我们这儿还有一种戏,是演给死人看的,活人不能看,就叫做阴戏。

过去像是年里头的大日子,阳戏和阴戏是都要演的。
阳戏是娱人和娱神的,阴戏就是专门镇魂辟邪的。通常是在岸上搭棚演阳戏,在河上掌船演阴戏,这大概是因为水属阴的道理,也可能是因为演阴戏是不能被活人看到的,所以要避人耳目,把船开到远远的河面上去演,请神戴面一系列的活儿也都是等到把船划到了远处,到了岸上的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才进行的。
所以阴戏演起来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几乎没有人知道的,历史上关于阴戏的记载也很少。究竟是什么人在演阴戏,为什么演阴戏就不能被活人给看到,也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关于这一点,我的奶奶倒是挺有自己的看法,她说,活人要是看了阴戏,跟死人一样被勾去了魂魄,魂魄被带到了阴间去,再也回不来了,不就变成了活死人吗?所以活人是万万看不得阴戏的。在我的奶奶看来,阴戏肯定是好看得不得了的戏,所以无论死人活人一看就会入迷,魂魄就会稀里糊涂地跟着演阴戏的阴船跑了。人们似乎有这样一种“偏见”,认为带点儿鬼气的事物要比一般的事物好看,比如我们说一个女人好看,就说她见了鬼的好看。其实不单我们这儿,全世界都差不多,但凡说到女鬼肯定是美女。)

一件事物,如果知道的人太少,就很容易消失在流逝的时间里,尤其是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过去很多传统手艺就是一脉单传,传男不传女,传着传着就失传了。
我猜想阴戏大概也是这样失传的——关于阴戏的记载实在太少了,就连现代学者也很少能说出个道道来。(我最近看到一个专门研究阴戏的日本汉学家写的文章,他说阴戏之所以失传,其实是因为经济原因,是因为某一年收成不好,到了过年的时候还有很多村子在闹粮荒,当地官员觉得同时演阳戏和阴戏的开销太大了,顾好活人比死人重要,所以为了节省开销的缘故,这一年就只演了阳戏,没有演阴戏,大家一看,不演阴戏也没出什么事,后来就都不演了。)

【故事讲到这里有点乱了。我得整理一下思路……】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1 18:24:00 +0800 CST  
@水憬 2012-6-3 10:10:00
作者:月牙珥 回复日期:2012-6-3 9:29:00
哎呀,还没更喔。楼猪我又要鞭子伺候啦
-----------------------------
伦家之前是说过的,节假日没网络不更新啦。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4 11:45:00 +0800 CST  
(继续补充关于阴戏的来历)
这个研究阴戏的日本人名叫千叶小太郎,他跟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请记住他的名字。他考证的结果,就是我们这儿之所以有烧纸船这样特殊的丧葬习俗,是在取消了阴戏之后诞生的,是作为上演阴戏的一种替代方法而存在的象征手段。
但是,千叶小太郎并没有充分的史料去证明阴戏究竟是从什么具体年代开始消失的,而烧纸船的丧葬习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所以他的这个结论只能作为一种推理而存在,有可能很接近阴戏的真面目,也有可能跟真相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人就质疑千叶小太郎的这个阴戏演变假说,提出了纸船戏假说,这些学者认为阴戏是一种从来不曾存在过的戏剧,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是我们的先民根据自己的生死观信仰想象出来的一种专门演给死人看的戏剧,他们想象死亡是一条很宽的河流,死者的亡魂坐在船上,在戏班子的吹奏宣唱之中,喝着酒,唱着歌,漂去了往生的彼岸。因此当地才会有烧纸船这么一种独特的丧葬习俗。
我个人更喜欢这种浪漫的说法,它让死亡变成了一次前世今生之间的航行,而显得不那么可怕。但我个人的喜好并不能影响学者们的论争,他们质疑这种假说的历史依据太少,却也拿不出完全驳倒这种说法的论据。】

没有人知道阴戏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戏。作为一种失传了很久的戏剧,现在已经没有活着的人看过阴戏了,除了我的小叔叔之外。

小叔叔说,那个晚上,他虽然失去了眼珠子,没有看到阴戏,但他还有耳朵,他清清楚楚地听到了,明明白白地记住了。他说,他也弄不明白这阴戏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他却能肯定一件事——这传说中的阴戏,绝不是人能演出的。

那天晚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悄无声息地从灰蒙蒙的水雾中驶出来的白色的大船,他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阴船。
小叔叔这辈子没有见过这么高这么大的船,渠河的水浅又湍急,只能漂起竹木舟,但这条白色的大船却平稳地泊在水上,这条船的船身已经有城里的大楼那么高了,船头上还竖着不知有三丈还是四丈高的飘竿,竿子上一层又一层地站着飘色的童男童女,纹丝不动地立在那儿。
小叔叔觉得就戏这事,他自己是个行家,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了,但他却看不出他们扮的是什么戏里的角色,只看出这些飘色的童男童女身上穿着的戏服做工都是极其精细的,色泽鲜艳美丽,脸蛋也画得粉雕玉琢一般,就跟真的仙童仙女一样。他们身上垂下很多五颜六色的长长的飘带,样子好看得都有点吓人了。
按理说大雾里是没有风的,但是鼓声一响,那些精美的童男童女身上的飘带就好像被什么东西给震动了,“呼——”地一下子向四面八方飞起来,在船头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景象。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4 12:00:00 +0800 CST  
那些之前在小叔叔他们坐的竹木船上骚动不安的耗子们,突然之下就安静下来了,它们好像是专门在这里侯着这条白色的大船的。
小叔叔说,他从没见到过这么怪异的景象,只见耗子们都把头朝着船的方向,蹲坐在自己的两条后腿上,小耗子站在大耗子的背上,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船上传来了锣鼓点子,这些耗子毛茸茸的脑袋还一顿一顿的,真像是在听戏的样子,叫人看得又是觉得滑稽,又是毛骨悚然。

从船上传来的锣鼓点子就像一串劈头而来的惊雷,鼓声震耳欲聋,每打一下,小叔叔他们坐的竹木舟就跟着晃一下,这山摇地动的动静,就跟炸山似的,难怪他们第一下竟然没有听见声响,只觉得胸口一闷。
这锣鼓点子里有种说不出的古怪,每一下都好像是故意敲在两下心跳的当中,听得人自己的心跳也乱了,脑袋也蒙了,就连小叔叔这样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听不出这擂的究竟是什么锣鼓点子,但他能听出来,能擂出那么大的动静来,要不就是那条船上有一面特别大的鼓,要不就是有特别多的鼓佬倌在一起擂动。

我脑子里浮现出小时候见到过的鼓佬官,其实就是一些专门在唱戏啊节庆热闹的时候打鼓的人。我们上村就有一个出名的鼓佬官,叫广义的,鼓佬官广义的力气特别大,胳膊比女人的大腿都要粗。他的鼓子是我们这儿的最大的牛皮鼓子,鼓面足有五尺六那么宽,广义在上村擂鼓,下村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人们都说广义这鼓佬倌在我们这儿最镇得住场子。

小叔叔说,广义那样的锣鼓点子,跟这条大白船上传来的锣鼓点子相比,就好像是一只没喝饱奶的乳猫在哼哼。你想想,若这条船上传来的锣鼓点子是一张鼓擂出来的,这得是多大的一张鼓,这得要多少个广义一样的大力士,才擂得动这么大的一张鼓!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4 17:14:00 +0800 CST  
@王木小 2012-6-4 18:02:00
啊啊啊啊,吓人啊啊,,我一边放凤凰传奇的歌一遍看啊啊,凤凰传奇总是给我一种,邪灵退散的奇异功效!!
-----------------------------
……倒也是个办法!我也赶紧用起来,推广之!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5 11:57:00 +0800 CST  
小叔叔跟他同学几个猫着身子,蹲在耗子堆里,听着这个锣鼓点子。
锣鼓声源源不绝,就像是河里涨潮的春水轰隆轰隆地奔腾而来,气势虽然雄壮威风,但绝对说不上好听,反而让人听着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
小叔叔一直想辨别它的套路,听着听着就听出了蹊跷:他能听出这套锣鼓点子是一面大鼓带着四面铜锣在走,可这鼓点的停顿的地方非常奇怪,给人的感觉好像总是漏了一拍似的。他这辈子唱了那么多的戏,听了那么多的戏,知道那么多套锣鼓点子,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别扭的,就好像打这锣鼓点子的是存心跟听的人的耳朵过不去。
他小叔叔又听了一会儿,就难受得不得了。但那一船的耗子倒是听得怡然自得,毛茸茸的小脑袋一顿一顿的。那个作家也蹲在小叔叔的身边,手上还点了一颗烟,压低了声音跟我的小叔叔打趣说:“原来今晚还有这么一出大戏,亏得你带我们来开眼界了。”

就在那时,小叔叔都还不知道,他听到的这个就是阴戏。
他问那个作家,你听得不难受吗。
作家说,他觉得这锣鼓点子好听极了,比他这辈子听过的锣鼓点子都好听。作家说着,还用手在大腿上打起了节拍。我的小叔叔见他的样子,好像忘记了自己是在一个什么处境下面,一脸享受的样子,就忍不住去骂他,说:“王顺顺(这是作家的真名),你清醒一点。”

小叔叔一边骂着,一边转过头去,要其他几个老同学看着一点这作家,因为作家的样子好像中邪了一样,完全忘了自己是个什么处境,还真以为他自己是来这河上看戏的。我的小叔叔一转头,才发现他那几个老同学都跟作家一个模样,好像被这锣鼓点子给慑去了魂,就跟那一船耗子似的,脑袋也跟着一顿一顿的,全部都听得入神了。

小叔叔心里就毛了,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很不对劲的地方:这些人打的节拍不对!无论是这个作家用手在大腿上打的拍子也好,还是那些人的脑袋一顿一顿的节奏也好,就连那伙耗子脖子一伸一伸的样子,全部都不在鼓点子上,就好像他们跟小叔叔听到的完全不是同一套锣鼓点子似的。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5 12:21:00 +0800 CST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根本就不会发觉这一点。可我的小叔叔就是个唱戏的,对这种事情的反应是最敏感的。当时小叔叔的脸色就白了,他突然明白过来了,为什么那套锣鼓点子听上去那么别扭,总好像漏掉了一拍。为什么作家他们跟他听到的节拍完全不一样。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套锣鼓点子里面还有一种乐器的声音,是我的小叔叔的耳朵听不到的。

我听到这儿,紧张死了,还是忍着害怕问小叔叔:“是不是你的耳朵坏了?”
小叔叔说:“屁,我的耳朵好得很,我就这么一对耳朵,靠它们吃饭的家伙,能让它们坏了吗?”
我说:“连耗子都能听到的声音,你的俩耳朵怎么听不到?你还靠它们吃饭呢!”
小叔叔说:“我之前不是告诉过你了,黑相公能听到的好些动静,人的耳朵都听不到,黑相公的耳朵比狗还灵。”
我说:“那你那个时候到底在害怕什么?”

小叔叔不说话了,两片薄薄的嘴唇紧紧地抿着。他好像又想起了当时的情形,脸色更苍白了些。我托住腮帮子,瞅着小叔叔,心里琢磨着他刚才说的话,我说:“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小叔叔说:“你真是个棒槌。”

这不是我们这儿的话,这是小叔叔在外面学回来的话。他常常说别人是个棒槌,意思是说人家不懂行,蠢头蠢脑就像个棒槌。我最恨小叔叔叫我棒槌,可我小的时候真的是个棒槌,才会经常被小叔叔给戏弄。
我狐疑地看着他,我想他真的是再一次回想起了当时的情形,因为他拿着茶壶的手也有些发抖,他的右手小手指跟抽筋似的绷得直直的,和无名指一起翘成一朵兰花指,以我素日里的观察,这是小叔叔紧张时的表现。

最终小叔叔叹了一口气,说:“这么简单的事,你都想不明白,你说你这孩子将来能有啥出息?你想想,我那几个老同学,他们又不是唱戏的,他们的耳朵能有我灵吗?我听不见的声音,黑相公不是人,听得见也就罢了,他们凭什么听得见?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6 16:19:00 +0800 CST  
@BILLIE金 2012-6-6 16:02:00
顶起,小时候听粤剧吓坏了,现在还有阴影。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粤剧的音乐的确很多阴森森的,而且唱粤剧的人很少有长得很漂亮的,所以……的确是不适合小孩子看呀。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6 16:21:00 +0800 CST  
@王木小 157楼 2012-06-06 21:27:00
啊啊啊啊啊啊!!!为什么每天知更这么一点点啦啦。。%>_<%%>_<%,,我个不敢看鬼片的人,一直在蹲守着里啊啊更啦更啦!!
-----------------------------
理解一下咯亲,写东西这事吧,经常没感觉,放好几天挤不出来一点点。。。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7 11:54:00 +0800 CST  
@cento 159楼 2012-06-07 00:01:00
很精彩,楼主看来对戏曲很有研究啊,牡丹灯是属于越剧吧?
请楼主在文中顺带详细讲解一下有关戏曲的相关知识,这样能让大家更好的阅读,谢谢哟
-----------------------------
说不上研究,就是有点小爱好。嗯,有空争取把一些相关知识单独补充一下。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7 11:56:00 +0800 CST  
锣鼓点子仍然在响着,这套锣鼓点子似乎没完没了,就好像鼓佬倌擂到了兴头上收不住手。
上村的广义擂起鼓来也是这样,非要等他一套锣鼓点子打完戏才能开场,他若是高兴起来打半个时辰,观众也只能由得他。
但小叔叔心里知道,其实这锣鼓点子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反而是被什么操控着。
在他的耳朵里听起来,是一面大鼓带着四面铜锣,但其实还有一种他听不到的乐器,才是真正指挥着牛皮大鼓,在指挥着四面铜锣。在这条原本并不宽广的河面上,形成了万兽奔腾的气象。

小叔叔现在也不觉得这套锣鼓点子别扭了,他虽然听不到那个乐器发出的声响,但他既然已经知道了还有一种乐器,脑子里就会把那漏掉的一拍给自动补上。
他一边按着拍子,心里一边琢磨着,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乐器。
他是一个懂行的人,一般戏曲里面用到的器乐也就那么几件,无非锣、鼓、铙、钹、板、笛、笙、琴、弦。像京剧里面的锣鼓点子多用的是大锣、小锣、单皮鼓,昆曲用的则是点鼓、齐钹、大小锣,还有些比较古老的地方戏种里面会用到钟。不要说练家子,就算是老票友,跟他说这是演的什么戏,他就知道会用上哪几件乐器。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第一反应是要琢磨这套锣鼓点子像是哪个戏种里的哪个曲牌,但小叔叔并不往这上面想。
虽然他在奶奶的说法里是个臭戏子,或者按他的说法他是个演员。但他在县城读过书,懂科学,而且他还很聪明,他脑子里在想的是,究竟是什么乐器能发出振动频率这么高的声音,高到连他自己久经训练的耳朵都无法捕捉?人的嗓子能发出的音调最高是1千赫;二胡的弦子若是捻紧了,能发出2千赫的音调;笛子的音调最高能达到4千赫;镲子打得刺耳,音调最高能达到10千赫,还有什么比镲子的音调更高?

小叔叔在脑子里拼命回忆他在课本上学到过的那点儿科学知识。
可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集中精神,他觉得自己的脑子不断地在走神,他不知为什么,老是去想到县剧团里那个打鼓佬,年纪跟小叔叔差不多大,因为他南曲北调的各种套路都能打,所以在县剧团里面很有地位,人称六爷。
这个六爷在跟小叔叔吹牛的时候曾经说:“鼓是唱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这才叫做鼓韵。就说这惊梦吧,这是杜丽娘睡着了做梦呢,您不能给人家打醒了……”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7 12:22:00 +0800 CST  
@miyekou 2012-6-7 10:47:00
@月牙珥 2012-6-7 9:56:00
叔叔的同学要死了?
-----------------------------
叔叔的同学已经死了吧……
-----------------------------
从这个回帖开始,我既看不到我自己的回复,也看不到更新的那段,我看到的页面也跟平时也不太一样……肿么回事啊?!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7 17:28:00 +0800 CST  
@凤舞卿尘 179楼 2012-06-07 19:17:38
好看啊啊啊啊啊!冒昧问一句,这是真事还是杜撰的啊!?楼主你要回答我啊!要知道我家这里正停电啊,还下雨啊有木有!很应景啊!
-----------------------------
写故事嘛,肯定是有部分是真的,然后有部分是听来的,不管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听来的传说,都是做了艺术加工的。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8 13:54:00 +0800 CST  
@xiongjun_xc 216楼 2012-06-08 07:41:08
楼主啊,我这人胆小,你发这样的贴之前最好照顾一下方方面面,开头先来一个说明,好让大家看帖之前心里有个数,谢谢。
-----------------------------
怎么说明呢?不太明白呢。
我通常都是在白天更,头天写的多就多更点,头天写的少就少更点,这样。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8 13:56:00 +0800 CST  
@月牙珥 236楼 2012-06-08 11:44:39
写故事很难噢,楼猪我们慢慢等哈,催更嘛,嘿嘿就当大家善意的顶贴啦~~~~
-----------------------------
?谢谢?
大家喜欢看我一定认真写,每天更新字数不敢保证说死多少,若真的卡壳了也没办法……总之谢谢大家捧场,也谢谢大家理解。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8 13:58:00 +0800 CST  

这种时候了还扯什么杜丽娘!小叔叔真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子。
但他仍管不住自己的脑子,老去想着杜丽娘,他总觉得自己就要想起什么关键的事来了。六爷是怎么说来着?六爷说,当打鼓佬多痛快,所有人都得听打鼓佬的,鼓快就得快,鼓慢就得慢,点鼓可以抱在怀里当单皮使……不对,不是这个!小叔叔拼命揪着自己头发。大小锣跟着点鼓走,谁都得听打鼓佬的,可这是近两百年的事,再往前呢?打鼓佬要听谁的话?是什么在牵着鼓声走?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最高频率是15千赫,有什么乐器能发出这么高频率的声音?

终于想起来了!他想起来,就是前一年夏天的晚上,他跟六爷坐在戏台后面的那堵矮墙上,喝着小酒,吹着小风,两个人闲聊天。六爷跟他说,其实在古戏里头,最早就只有两种乐器,什么笛啊弦啊,都是后来才加进去的。古戏里头,必不可少的乐器,一个是鼓,擂鼓的那个鼓声,表示的就是天上打雷的那个动静。
小叔叔就问六爷,古戏里头为什么模拟这天上打雷的动静呢?
六爷说,是为了镇鬼。
最早的鬼字的写法,就是雷下面一个人字,被雷劈死的人,就叫做鬼。后来民间俗语里头就用鬼来指代一切死得不明不白的人,例如淹死的人就叫淹死鬼,吊死的人就叫吊死鬼,这种横死的人通常怨气都很重,因此古戏里头要用鼓声模拟打雷的声响,好镇住他们,让他们不要危害人间。而在这镇鬼的鼓声之前,还有一种乐器,是专门用来引鬼的……

想到这里小叔叔一下子全想明白了。
他非但明白了他始终听不到的那个声音,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发出来的。
他还明白了某些他始终不敢去想的事——
这条阴船究竟被什么东西给引来的?
他们的船上为什么突然出现了那么多黑相公?
他自己怎么就突然唱起了丧歌?
这个晚上要演的究竟是什么戏?
……

我的小叔叔全想明白了。

他低下头去,看着掉在船板上的那个三洋牌收录机,收录机的卡座还在沙沙地转动着。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8 14:04:00 +0800 CST  
@如花洗手做羹汤 2012-6-8 15:35:00
555楼主都木有看到人家啊
不过故事好看,还是会继续支持的~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看到了啦^_^
谢谢支持~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8 17:04:00 +0800 CST  
@小狐濡尾 2012-6-8 16:28:00
故事写得真好,很有文化底蕴。楼主加油呵,沒准下一个沈从文啊!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这是羞臊我还是骂我呢555555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8 17:05:00 +0800 CST  
@柴丽猫 2012-6-8 16:37:00
楼主我悄悄问哈:你构思时害怕蛮?看的我汗毛都竖起了!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m.tianya.cn
-----------------------------
嗯~经常吓到自己……
楼主 李加本家  发布于 2012-06-08 17:05:00 +0800 CST  

楼主:李加本家

字数:78995

发表时间:2012-05-15 21:59:2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10-06 21:17:20 +0800 CST

评论数:310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