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档案-新疆老司机口中的公路异事

08年我在天涯发的帖子,不知不觉已经延续到10年了,真的没有想到大家对我的故事这么感兴趣,这个贴子一直都没有沉,也算对我最大的支持吧。前一段时间我还是在XJ,在那个遥远的地方,全世界最大的一片局域网依然存在,我不能够更新我的帖子,让大家久等了。好吧,废话就不多说了撒,继续讲故事吧。
故事二十七:大货车
这个故事是我一兵团(XJ生产建设兵团)的朋友讲的。他的经历比较丰富,原先是给兵团领导开车,后来得到了一个大官的赏识(他现在调到XZ继续当大官了),提拔了上来,现在已经是连长了,在这个肥的流油的职务上,他兢兢业业干得非常滋润,已经颇有一些家底。这个故事,是他还在当司机的时候告诉我的,现在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按惯例,我们就叫他小唐吧。
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事了。小唐当年在乌鲁木齐给那位大官开车。一个夏天,大官去南部的和田考察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小唐没有跟去。考察了半个月,大官要回来了,点名要小唐去接。小唐接到指示后自然不敢马虎,火速开车去和田接大官。和田作为XJ比较偏远的地区,离乌鲁木齐还是很远的。当时司机开车从乌鲁木齐出发,要先走一天到托克逊,在托克逊过个夜吃盘拌面,第二天再走一天干沟(前面的故事提到过),在库米什洗个澡过一夜,第三天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到且末过一夜,到了第四天中午基本可以到和田了。
小唐就是按照我说的这条路线,开着当时的官车桑塔纳,向和田开去。第一天还是很顺利的,在托克逊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进了干沟。当时的干沟已经是柏油马路了,但是修的并不怎么样,依然十分颠簸,沙尘也很多,能见度比较低,司机在这么一条南北疆唯一的通路上行驶,自然要十分的小心。十几年前去干沟,还能看到沟里一堆堆翻下沟的汽车的残骸,据说车翻下去,连尸体都运不上来。小唐作为一名专业的司机,干沟倒也不怕,小小心心驾驶着。就这样开了大半天,到了下午7,8点钟时,只听砰的一声,车子发出巨响,瞬间停了。小唐直呼倒霉,凭经验看,一定是车里温度太高,水箱爆了。小唐下了车,打开盖板,一阵白烟扑面而来,果然爆缸了。小唐直呼后悔,本来就是夏天温度高,应该先让车停一下降降温的,这么颠簸的路,水箱很容易爆的。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小唐拿出修车的工具,准备试着维修一下,说不定不严重,能修好呢。
也许是小唐今天倒了霉运,修了半天,小唐痛苦地发现,连接水箱的两个零件也坏了,还不能修,只能换。小唐没有办法,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搭个便车去前面库米什,找个拖车把车子拖到维修的地方修理。这时天色已近黄昏,干沟的车明显少了很多。好不容易等到一辆,看了小唐的情况,也是摇头扬长而去。眼见天马上黑了,小唐还是没有搭上车。小唐非常着急,要是修不好车子,晚上就要饿着肚子在这深山里过夜了。正在着急呢,前方一辆大货车主动停了下来,车里司机探出头来,很热心地问小唐怎么回事。小唐仿佛见到了救星,连忙把经过告诉了他。这位中年男子很爽快地答应小唐载他去库米什叫拖车。小唐见遇见了好人,连忙道谢,把东西收拾了一下,跳上那辆车就向库米什驶去。
那个中年男子操着标标准准的普通话,听不出是哪里人。他很健谈,也很和善,一路上都在跟小唐说话,海阔天空,七聊八扯,本来小唐车坏了心情比较郁闷,但在跟司机的闲聊中,不知不觉心中倒也舒畅了很多。路上司机还关切地问小唐饿不饿,渴不渴,并递给小唐一瓶矿泉水。小唐认定,今天是遇见好人啦,路上不停地道谢。就这样开了一阵子,马上就要开出干沟了,司机说要先停一下,下车解个手,很急的样子。小唐也下了车。司机躲到路边一块小山坡后解手了,小唐走到车后,准备撒个尿。这时小唐才得以看到这个车的全貌。这是一辆比较常见的东风车,后面车斗里装满了货物。货物上用厚厚的帆布盖得严严实实,看不出是什么东西。但货物顶部可以看见凹凹凸凸的轮廓,像是球状的,看来这车货没有用箱子装。小唐也没再多想,还是先解决个人问题再说。小唐很快撒完尿,那个司机还没有出来,小唐就在车外等着。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沟里一辆车也没有,耳边的风呼呼地挂着,远处的山峦也已模糊不清,小唐孤零零站在车边,有一种说不出的苍凉感。就在这时,只听啪的一声,从车后穿出一阵声响,小唐循着声音,是车斗那里发出的。小唐走了过去,依稀看见车斗的一角帆布掀开了,地上黑乎乎的有个东西。原来是风太大,把车斗上的货刮下来了。小唐想。那把货捡起来放回车里吧,帮司机一个小忙。小唐不经意的捡起了那个黑乎乎的物事。接着车灯那里发散过来的灯光,小唐依稀看见了那个货物,那个货物,是一个。。。人头!!这真的是一个风干的人头,头发早已枯萎,满是灰尘,天太暗已经看不清五官,脖子上有一个齐齐整整的切口,伤口也早已风化。这,千真万确是一个人头!小唐的头轰的一声,一下子懵了,本能地把手上的人头扔了出去,头滚了几下,消失在沟里。这时又起风了,风把本来就掀开的帆布又吹开了些,小唐依稀看见,那车斗里,有几束黑黑的丝在迎风飘扬着。小唐飞快跑回到车前不再看那可怕的物事,心扑通扑通狂跳。也不知过了多久,小唐慢慢平复了,他做了一个后来看起来很英明的决定,那就是赶快回到车里,装作什么也没看见。当他刚上车,那司机就接完手从山坡后出来了。司机似乎没有发现车斗里的情况,径直上了车,若无其事得发动车继续开。小唐拼命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紧闭双眼,支支吾吾对司机说有点累先睡一会,司机没有疑心,关切地拍拍小唐的头。不停地说快到了,快到了。小唐就这样熬了2个多小时,好不容易到了库米什,小唐挤出笑容,对司机说可以下车了,司机爽快地答应了。小唐头也不回的下了车。大货车很快就开走了,小唐长舒了一口气,瘫坐在了地上。。。。
后来小唐没有去找维修站,而是直接进了一家旅社,瘫倒在床上。。。
小唐的诡异经历结束了。这件事他很少向人提起,更没有报警,
他对我说,现在每当在路上遇见开过的货车,他心都会嘀咕一下,甚至不敢去看,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永远都不知道那看似平凡的货车车斗里,掩盖的是什么。。。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0-04-19 21:36:00 +0800 CST  
大家好,我回来了。这段时间里琐事缠身,也没有时间更新我的帖子。但我说过,对这个贴,我是不抛弃不放弃的。所以,大家还是安心看我的故事吧。
故事二十八:夜半搭车
小王是我童年很好的朋友,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初中毕业我继续读书,他由于家庭原因辍学,进入社会,做过很多份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用自己多年打工攒的钱盘下一辆二手的东风货车,做起了水果倒卖的生意。每年瓜果成熟季节,他就去吐鲁番收一批批瓜果,然后运到哈密转手,哈密的商人再运到口里(内地)销售。由于当时做这个生意的人还不多,小王也赚了不少钱。
1989年夏的一天,小王在吐鲁番收了一车葡萄,本想第二天白天运到哈密的,但哈密的买家通知他急着要发货,希望第二天上午运到,这就意味着小王今天晚上就要连夜赶到哈密。好在吐鲁番离哈密也不很远,道路也很平坦,开夜车也没什么大碍。为了多挣钱,劳累一天的小王打起精神,发动车子,晚上十点从吐鲁番出发了。
吐鲁番和哈密都是新疆东部的重镇,很早就修了柏油马路,所以路况很好,小王在车上心情也不错,这一趟货发出去,利润还是蛮大的,所以辛苦辛苦也是值得的。就这样开了半夜,小王有点困了,为了安全起见,小王准备把车停一边,先眯一会再说。当小王转动方向盘,正要把车靠边停地时候,突然听见砰的一响,车子迅速倾斜,方向也把不住了,小王明白,最不愿发生的事发生了,车胎爆裂了。
小王沮丧地下了车,检查了一下,左前方的车胎不知道碰到什么东西,已经彻底扁了。操,真TM倒霉。小王发泄着。没办法,只能换胎了。小王钻到车底盘下,准备找备胎。然而,底盘下原来放备胎的地方,空空如也。备胎呢?小王这时才想起,上次爆胎小王没有及时补胎,坏胎现在还放在吐鲁番的车库里呢。哎,倒霉的事都碰一块了。现在能做的,只有搭车到沿途最近的城镇买一个新胎,再过来换上了。小王估计了一下走过的路程,现在的地方应该离七角井比较近,在那里有换胎的地方。
于是小王走到路边,准备搭车。现在的时间,是凌晨3点,路上的车子已经不多了,偶尔开过一辆,也对小王的手势熟视无睹。小王搭了半个多小时,还是没搭上。就在小王沮丧到顶点的时候,前面开过来一辆客车,主动停了下来。小王惊喜万分,终于遇见好人了,赶忙走到司机窗前,说明了情况,司机爽快地答应把小王送到七角井去。于是,小王上了这辆客车。
吐鲁番到哈密的交通十分方便,早晚都有客车来往。小王搭的这辆,一定也是开往哈密的夜班车。小王上车后,司机安排他在一个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小王环顾了一下这辆车子,这是一辆很普通的客车,没有铺位,全是座位,由于夜深了,座位上的乘客大都已经睡去,所以车内很安静,而且,有点太安静了,安静到听不见任何声响,连呼吸声似乎也若有若无。短暂的安静被司机发动车子的声音打破了。小王坐在座位上,不一会,也抵不过睡意,缓缓睡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小王感觉车子颠了一下,把他从睡梦中弄醒。小王揉揉眼睛,车窗外还是漆黑一片,应该是深夜了。小王抬起头,准备伸伸懒腰。其他乘客一定还在睡吧,小王想。就当小王抬起头时,他那睡眼惺忪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这。。。。
车厢内还是那样的安静,安静到听不见任何声响,但是,景象确有些不同。小王分明看到,自己,正被车厢里所有人,齐刷刷地注视着!!!小王从小都没有被这么多人注视过,但现在,就在这深夜的车厢里,自己,竟然被这几十双眼睛,看着。。。坐前面的乘客转过头来看着小王,坐旁边的乘客侧过头来看着小王,坐后面的乘客更是一动不动盯着小王。车厢内所有的乘客,仿佛都睡醒了,而且,表现得一点睡意也没有,他们统一地做着一件事情,那就是。。。盯着小王看。那几十双眼睛,混着车厢里淡黄的灯光,把小王包围,淹没。。。小王一点睡意都没有了,平时被一个人盯着都浑身不自在,别说现在了。。。小王慢吞吞地挤出几个字:你们,你们,都看着我干嘛啊。。。没有动静,车厢内依然安静,安静到听不见任何声响,那几十双眼睛,男,女,老,幼都有,依然不依不挠盯着小王看,小王脊背发凉,挣着最后一点力气,喊了出来:司机!司机!因为他看到,整个车里,只有司机还专心开着车。没有盯小王看。这时,司机就犹如小王的救命稻草,因为只有司机,是正常的!司机好像听到了小王在喊,慢不经心地转过头去:怎么了?小同志?小王正要说话,突然又被震到了,只见那司机,依然在开着车,身子依然是对着方向盘,但他的头,头,转过一百八十度,也在看着小王,“怎么了?小同志?”司机重复着,一边开车,一边重复着,一边盯着小王。小王差点晕倒,这车,太可怕了!小王想也没想,本能地跳出座位,朝车门奔去。走到车门前,小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嘴里蹦出了这么几个词:师傅,停车,我要,要上厕所。。。司机的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归位”了,什么也没说,就踩了刹车,把门打开。小王什么也不顾,撒了腿就往外跑,一直跑,不停跑,跑到客车连影子都看不到的地方。惊魂未定的小王倒在路边的碎石堆里,长长舒了口气。小王在公路边呆了一夜,没再敢搭车,到了天亮的时候,他才搭了一辆货车,拉到七角井,买了胎,又回来换上。折腾了大半天。这桩生意,当然也就泡汤了。当那天晚上小王疲惫地把货拉到哈密时,收货的人早就收了别人的货走了。
这就是小王的故事。小王在完他的遭遇后,意味深长地说,也许在你最不注意的时候,就有一双双眼睛在偷偷地看着你,小心这些眼睛!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0-08-15 16:49:00 +0800 CST  
谢谢大家这么几年还关注我的帖子。最近确实是事情繁忙,我也不是网上那种专职的写手,有了空闲才来那么几篇,所以让很多朋友等不及。我不会放弃给大家讲故事,XJ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这个楼在我和广大网友的努力下,会越来越高。好吧,那继续讲故事吧。
故事二十九:废弃的山路
我在前文给大家讲过,新疆并不只有沙漠和戈壁的,在沿天山一带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林区。形成了一个个草场和林场。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天山南麓的一个普通的林场里。
这个林场(名字就不说了,以免对号入座)与我还有些渊源。我的外祖母当年在口里,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太穷困了,就跟着我的外祖父来到了XJ。当年我母亲也还小。他们运气很好,刚来XJ,就进入了犹如世外桃源的这个林场。当时这个林场与外界的联系还很少。只有一条小路通到外面。每年冬天大雪封山,这里就彻底与外面失去联系。林场里最初是蒙古人在居住,后来汉族人迁入越来越多,渐渐就成了汉族人的天下。尤其是那段贫苦的日子,由于林场里物资丰富,有羊有牛,还可以采蘑菇和雪莲,那里的居民生活得倒非常不错。后来通往外面的那条小路逐渐拓宽,林场又大力发展伐木业,把木头运到山外,居民的生活越加富裕。我出生的时候,母亲已经到林场外的城镇工作了。但是每隔几年我都会去那里玩耍,对那里感情也很深。
这个故事就是我最近一次去那里时,听一个林场里运木头的老卡车司机讲的。那个故事发生在1980年,是一个轰动全场的大事,那时外祖母一家已经搬了出来,所以我没有听说。我很庆幸没有听说,否则一定会在当时尚且在童年的我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1980年,刚刚改革开放。山外的城市也在纷纷搞建设,对木材的需求特别大。那段时间,林场的伐木业非常兴盛,不封山的日子里,每天都会有十几辆大卡车装满了木材从山里的各个伐木点开到林场里,再运出去。当时山里的伐木点都离场部很远,每天一大早,司机就得开车进山,往往到了晚上八九点才能回来。那年夏天,有一个叫小孙的司机像往常一样随着其他几个司机一起清晨开车进山。他们各管一片伐木点,一个伐木点一辆车。早上空车过去,晚上拉着木头回来。还有一辆专门拉伐木工人。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到了晚上,卡车陆续回来了,唯独只有小孙的车没有回来。同去的司机认为小孙可能开得慢,再等等吧。没成想等到晚上十一点半,小孙的车子还是没有回来。车队长老王觉得蹊跷,早上明明和小孙一起进的山,小孙那片的伐木工人也亲手在小孙车上装的货,怎么连那一片的工人都回来了他还没有呢?难道在回来的途中出了什么状况?于是老王和另外一个司机老周一起开车连夜进山,顺着那片伐木区的山路找。当时林场里的人也没怎么在意,肯定是小孙的车抛锚耽误了。
第二天半夜,老王和老周的车没有回来,第二天一早,老王和老周的车还是没有回来。林场的人急了,一定出事了!于是林场里组织了十几个青壮年小伙子,开着两辆大卡车进山找人。晚上,这两辆车回来了,什么也没有找到。小孙,老王和老周,还有两辆解放牌大卡车,就消失在了山里。林场乱了套,这三个人的家属在场部门口大哭大闹,领导也觉的不可思议。怎么人说没就没了?没办法,领导只得打电话求助县里。第三天中午,县里派来了搜救干警,进山救人。林场也组织了大量人手帮忙。这种地毯式搜救终于有了成果。在通往小孙那天进去的山道旁边半公里的密林里,发现了小孙的车,但是发现那辆车的干警和群众,无不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惊。只见那辆老旧的解放牌卡车,生生翻倒在一片被伐去树干只剩树根的空地上,车斗朝下,四轮朝上,车厢已被压得稀烂,小孙呢?却不在里面。诡异的是,这片空地周围的树都完好无损,也没有车撞的痕迹,从这里到那条山路也没有车辙的痕迹。那么,小孙的车是怎么到这片林子里的呢?在不撞到周围树的情况下,又怎么生生翻了一百八十度倒过来的呢?小孙的人呢?干警和现场的群众都非常的疑惑。他们找来了伐木工人,把通往山路的所有树都伐掉,才勉强把这辆“深埋”在林子里的车拖出来。破损的车厢里什么也没有,连血迹也没有。这就是一辆空车!而老王和老周,以及他们开的那辆车,依然不见踪影。搜救队寻找了五六天,什么都没有找到。
这件事县里的公安定性为人口失踪事件,就搁在那里不了了之了。也就是受到这件事的影响,山里伐木的活动渐渐少了,大家内心深处都有些害怕,难保这样的事不会落到自己头上。通往小孙出事的那条山路也被遗弃,再没有人进去过。小孙老王和老周的家属自从那件事后就都迁出了林场,不知去了哪里。听说小孙的父母受不了失去孩子的痛苦都一病不起,不久就先后去世。
90年代中后期,受政策的影响,林场的伐木被彻底禁止。林场的人纷纷迁出,人们对这件事,也渐渐淡忘了。
2004年我最后一次去林场,从一个老司机口中听说了这个诡异的故事。他还带我去了那个被废弃的山路路口,那条路由于二十多年没有人踏入,早已破败不堪。从路口向里望去,里面的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好像比别处的树长得都高,都大。。。老司机深情得对我说,现在不知有几个人还知道老王和老周的名字,有几个人还在期望某一天他们两个能开着那辆解放大卡车,从这林子里出来。。。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1-05-03 21:12:00 +0800 CST  
半年多没有进这个帖子,发现还有好多网友在苦等更新,作为楼主我很感动,难得大家对我的故事这么感兴趣,我很开心。今年,我准备在世界末日来临前,多讲几个故事,多更新帖子,让大家好好认识一下新疆,感受一下新疆。
故事讲到现在已经二十九个了,前面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南疆,这个不是巧合,总体来说,新疆的南部比北部(天山为界)要贫穷落后得多,地理位置也更偏僻,发生一些讲不清的事情的概率也大一些,但并不是说北疆就没有故事,事实上,我去北疆的次数比南疆要多很多,也听到了不少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呢,我准备把我听到的给广大网友分享。
故事三十:骑驴的老者
这个故事是我去北疆旅游,在半路上的小餐馆里吃拌面时听旁边的大货车司机讲的,他的名字我不知道,因为他年龄比较大,故事里就叫他老司机吧。
这是他在80年代末跑车时的经历。他是塔城地区托里县铁厂沟镇人。托里县是塔城地区比较偏僻的县,2003年人口普查才八万多人,八十年代末人更少。铁厂沟镇在塔城地区也属于偏僻的地方,那个时候人口也就三四千人。虽然人口少,但它是从克拉玛依进入塔城的门户。很多克拉玛依来的卡车司机都习惯中午在铁厂沟吃个饭,洗洗车。老司机是镇里的人,家里开了一个餐馆,生意也还红火。由于铁厂沟位置较偏,很多食品,比如米,面都要从最近的大城市克拉玛依进,于是老司机家里买了一辆二手卡车,由老司机每半个月一次到克拉玛依进一些餐馆必备的原料。
那是1987年(具体老司机也记不清了),月末,老司机家的餐馆又要进货了。一大早天不亮老司机就出发去克拉玛依。铁厂沟到克拉玛依走的是省道,那个时候新疆的省道就跟口里现在的乡道差不多,非常的难走。而且这一带风沙很严重,风扬起来的沙土遮挡着路,有时司机能把车开到路边的沟沟里。所以虽然路不长,但一般司机也要开个七八个小时。到了下午五点多,老司机才开到市里,抓紧时间采购了需要的原料后,为了省钱也不过夜,他就直接连夜开回铁厂沟。晚上十点,车开到了一个叫科克火热的地方时,突然狂风大作,外面的扬沙一下子就把视线全部遮住了。老司机经常走这路,早已见怪不怪,于是稳当当地把车停在路边,等一阵子准备风沙停了再走。开了一天的车老司机很是疲惫,与是他把车厢门窗都关紧,坐在驾驶室里准备眯一会。
也不知道眯了多久,老司机被一阵耳边滴答滴答的声音吵醒。“什么声音啊?”老司机嘟囔着揉揉眼睛。周围安静得出奇,也不知道是几点,风沙明显已经平息了。老司机左右看了看,没什么东西在响啊,于是伸了伸懒腰,准备发动车子出发。滴答滴答。。。。,又是一阵响声,感觉好像更近了,老司机这时清醒了很多,感觉像是路旁边传来的声音。老司机打开了车窗,除了自己车头的大灯投射着孤独地光线外,一片漆黑,同时也安静地出奇,安静地连风的声音都没有。。。滴答滴答,声音再次响起,老司机有些怕了,“管他娘,老子走了。”随口骂完,转动钥匙,发动车子。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车子怎么也发动不起来!!老司机紧张了,怎么可能,一天都好好的,油也足够啊?!连续发动了好几次,车子就是不着,外面滴答声越来越响了,感觉,好像是什么东西接近了。。。老司机越发紧张,不会是什么野兽吧?就在这时,车大灯前出现了一团黑影,像是从路边过来的,滴答声就是它发出的。渐渐地,那个东西越来越清晰,就着车灯,老司机看见了,那个黑影,是一头毛驴,滴答声,是毛驴的蹄子走路发出的,而毛驴上,骑着一个人。。。这个人佝偻着背,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袍,头上戴着皮帽,看装束,像是新疆常见的骑驴的维吾尔老人。老人骑着毛驴从车的右边缓缓过来,看方向好像要横穿这条路。老司机觉得很奇怪,这么晚了,在这荒凉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人呢?只见维吾尔老人骑在驴上,慢慢的走着,滴答滴答,半夜寂静的荒野上,只有这驴的脚步声在回响,说不出的诡异。那老人骑着驴离车子越来越近,就着车灯,老人的脸依然深埋在夜色里。叭,叭。。。老司机打了两声喇叭,那老人似乎充耳不闻,依然缓缓骑着。难道他聋了?老司机把车灯闪了闪,要引起老人的注意,那老人依然若无其事地骑着毛驴。就在这时,本来很明亮的大灯,突然灭了。。。漆黑的夜色,瞬间将这辆渺小的卡车吞噬了,老司机的眼前一片黑,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发出的小光,把路照得苍白。老司机害怕了,怎么回事?自己开了这么多年车,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发生,太奇怪了!老司机就着月光,仔细地看了看前面的老人,那老人和驴在没有大灯的照射下更加模糊,在夜色中潜伏着,就只有一个轮廓。那老人骑着驴,终于走到了卡车的正前方,然后,突然停了。老司机坐在驾驶室里,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恐惧。他是谁?到底要干嘛?不会是车匪吧?不像啊。老人和驴的轮廓在车子前漂浮着,老人的头依然是侧着的,看不见他的面容和表情。也不知僵持了多久,突然,老人缓缓转过了头,朝老司机这边,看了过来。老司机看到了他一辈子可能都忘不了的景象。那老人的脸,在月色下依然黑糊糊看不清,但他的眼睛,老司机却看得无比的清晰,不,严格意义上说,那不是一双一眼睛,而是,两个鲜亮的,红点。。。那两个红点在车这边扫了一下,又缓缓转了过去,这时毛驴好像有了指令,继续向前走了,荒凉而安静地戈壁滩,滴答声又想起,渐渐地消失在无尽的夜色中。老司机这一吓不轻,不知过了多久才缓过来,突然眼前一亮,大灯又好了。老司机试着转动了一下钥匙,轰的一声,车发动了,一切又正常了。老司机没有心思多想,一踩油门,车子继续在通往铁厂沟的路上走着。
这就是老司机的故事。他讲完这个,抽了一支烟,若有所思,许久都没在说话。
铁厂沟上个星期我又经过了一次,那条路早就修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路上的车子多的不得了。坐在车上看着路边茫茫的戈壁,我不禁又想到了这个故事,真的不知新疆的戈壁滩中,到底埋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2-01-09 16:08:00 +0800 CST  
年初更了一篇,不知不觉就到了十月。离“末日”更近了一步呵呵。四年前,我开始讲故事,真的不知道会持续这么久,现在有点欲罢不能了。我在这里讲的故事,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很多年代都很久远,当事人的记忆也不是那么准确,所以大家也不要挑刺了,信也好不信也好,就是故事。只要大家喜欢,我就继续讲下去。
故事三十一:远方的山
四年前,我刚开始讲故事的时候,犯了个小错误,把新河和新源两个距离很远的县搞混了,虽然有澄清,但至今还看到有读者在迷惑着。可见瑕疵的生命力比亮点要强得多,呵呵。好吧,今天晚上,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真正发生在北疆伊犁新源县的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我的一个亲戚在一次家庭聚会时告诉我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同事,我们就叫他小袁吧。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中期的伊犁新源县。伊犁可以说是新疆的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与新疆大部分戈壁荒滩形成了鲜明对比。多亏了清朝的左宗棠,要不是他的努力,伊犁这块好地方现在就归老毛子了。伊犁的好景色,使得那里的旅游业起步很早。九十年代初,新疆其它地方尚未怎么开发时,伊犁的各个旅行社,就搞得如火如荼,很多人都盯着这块蛋糕。小袁也是其中一员。他原本在部队开车,后来转业了就在新源一家旅行社做起了司机,由于是本地人,老板还让他兼了导游的活。
那一年七月,正是伊犁旅游的旺季,小袁接到老板的任务,有两位港台客人在和静县巩乃斯,要来伊犁玩,需要小袁去接车和当导游。由于客人油水很多,老板特意嘱咐开旅行社好一点的车过去。于是,小袁就把公司里最值钱的车,进口“死疙瘩”开了去。口里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死疙瘩”是什么车。其实,它就是现在的大众斯柯达。当时我国还没有引进这款车,但由于地理因素,新疆境内有很多东欧那边走私来的进口车,斯柯达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牌。那时还没有官方的名字,新疆老百姓就干脆音译叫“死疙瘩”,档次比普桑稍微好点。
小袁开着车一大早就出发了。新源离巩乃斯并不太远,如果按计划,下午傍晚就能到。但是新疆的路经常出问题,快要到阿依德尔德(地名)的时候,前面的路被养路工截断了,说昨天下大雨把路冲坏了,只能走便道。没办法,小袁只好绕路,从山里的便道走。便道当然不能跟国道比,就是土路,崎岖不平,小袁车速开得很慢,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便道上的车很少,大部分司机是不愿意晚上开便道的,崎岖的路对车子是很大的考验。但小袁毕竟是当过兵的,胆子大,车技也好,更重要的,老板吩咐不能让那两个贵客久等,越快接过来越好,以免夜长梦多。也不知开了多久,便道上除了小袁的车,已经一辆车也没有了。小袁的“死疙瘩”,犹如一叶扁舟,在群山的海洋里漂流。那天晚上天空晴朗,一轮圆月挂在空中,照着远方的山峦,白凄凄的,越发显得孤寂。小袁的精神很好,当兵时养成的开夜车的习惯使他并不觉得有多疲惫,唯一让他感到略微不适的,是今天晚上周围一辆车也没有,他一个人太孤单了。开着开着,路两边的丘陵一来越多,远处的山峦也越来越密,小袁知道是进了深山了,这条便道看来绕的有点远。新源附近的山不同于新疆其它地方,它是长草的,也就是说山是绿色的,而且也不陡峭,山势很平缓,有些山上还长着茂密的松树。开着开着,小袁的视线里忽然有个东西动了一下,转瞬即逝,小袁揉揉眼睛,估计是幻觉吧,于是他也没多想,继续开着。忽然,又感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小袁警觉了,怎么回事?总觉得远方的山有些不大对劲。小袁想,不如停车休息一会吧,可能太累了。小袁停下车,点了一支烟,靠在座椅上,漫无目的地注视着前面月光照的白凄凄的山峦。就在这时,一个诡异的景象,就在他眼皮底下发生了。远处层叠的山峦,好像在动!更确切的说,是在变化。一个比较矮的山头,突然迅速升高,而旁边一个高一点的山头,又在迅速降低。周围其它的小山,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变化,高低起伏着,有点像波浪的感觉,可是怎么可能呢?这里是切切实实的陆地啊!诡异的是,这些变化,竟然一点声音也没有。周围,太安静了,没有风的声音,没有车子的声音,没有昆虫的声音,小袁仔细听着,一点声响都没有!那感觉,就像整个世界都被调了静音一样。小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怎么可能呢?山怎么会动?就在他惊恐万分时,忽然一切都停止了,山还像以前那样,屹立在那里,跟之前一模一样,谁也看不出,它之前经历了怎样诡异的变化。小袁舒了一口气,赶快走,这里不宜久留。正当小袁准备发动车子时,忽然前方出现了亮光,小袁仔细一看,天啊,刚才静止的一座小山包的半腰上,显现出两个椭圆形的亮点,中间是黑色的,这。。。简直就是一双巨大的眼睛!山长眼睛了?谁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但小袁确实看到了。那双眼睛好像就直勾勾地看着小袁的车子,小袁后背已经全是汗滴,快跑!小袁的内心如此呼喊着,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跑。小袁迅速发动车子,一踩油门,车子向前疾驰而去。开车子的时候,小袁能明显感觉到前方山上那双眼睛在注视着他,随着他车子的移动而扫动着。小袁觉得自己要疯了,他什么也不顾,以最高的车速,向前飞驰,快走出去,一定要走出去。不知开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便道终于经过了群山,与通往巩乃斯的国道汇合了。小袁长长舒了一口气。一驶离那些山,小袁就觉得安全了。而他的车子后面,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峦,依然静静矗立在那里,越来越暗,越来越远。
这就是小袁的故事。那事过后,小袁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他身边的人,包括我的亲戚,大家都不相信,并且一致认为他产生了幻觉。后来小袁也不再提起了。几年后,小袁出了车祸不幸遇难。那条便道,随着国道的修缮完毕,也就再也没有人走过,已完全被荒弃。现在年轻的司机,早已经不知道新源通往巩乃斯的国道边那条深山里便道的存在。我听了那个故事后,有一年也刚巧经过那条路段,当然走的是平整的国道。我特意看了一下国道边那些起伏的山峦,实在看不出什么异样,有谁知道,那些平常的山里,隐藏着什么呢?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2-10-06 12:25:00 +0800 CST  
喜欢我的帖子的各位看客,由于我的工作比较忙,今年没有更新帖子,大家一定等急了吧?没关系,我会继续为大家讲故事,满足大家对新疆浓厚的好奇心,让这个帖子的寿命得以延续。
故事三十二:不知名的老人
最近央视一套播放了一部新疆题材的电视剧叫阿娜尔汗,内容自然是和谐无比,但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还是支持性的看了一些。剧里的演员都是维吾尔族,但有一个医生是个汉族,是解放前就生活在新疆的极少数汉族人的一员。看到他,我不由自主就想到了一个死党,一个比我还土生土长的新疆汉族人,这个故事,就是他告诉我的。
他姓杜,与电视剧里的医生同姓(纯属巧合),我们可以叫他小杜。据他说,他们家在新疆已经生活了一百多年,不知道是从口里哪个地方迁入的。由于解放前新疆汉族人很少,所以他们一家一直与维吾尔族人有密切的来往,基本可以算是维吾尔化的汉族人,维语说得很溜。我的那点维语词汇,基本都是死党教的。这个故事,是我今年过年与小杜喝酒时他告诉我的。
小杜家住在鄯善,八十年代由于市场的放开成了当地第一批种植哈密瓜致富的人。那是1988年的夏天一天,由于那几年哈密瓜的行情很好,小杜决定扩大种植规模,准备从邻近的吐鲁番运一批化肥备用。小杜一大早就开着自家的东风车,向吐鲁番出发。
鄯善到土吐鲁番并不远,但路比较难走(当时而言,现在都是柏油大马路),要走好长一段的便道。好在小杜经常这么走,早就了。大概走了四十多分钟,突然刮风了,小杜的心不禁一沉。经常跑这条线的司机应该知道,吐鲁番地区春夏多风,风一起,飞沙走石,对司机的视线造成极大影响。更有甚者,风大时还会把汽车刮翻。小杜经验丰富,看到风起了,就索性把车停在路边,宁可耽误一段时间也不要出什么事故。就在小杜靠在车厢里闭目养神时,忽然听到有人在敲车门,咚,咚。小杜赶忙打开车门,看见一个维吾尔族老者站在门外。小杜会说维语,问老者什么事?老者说他家住在吐鲁番,来鄯善看亲戚,不小心遗失了钱包,没钱买回去的车票,就一路搭便车过来。刚刚搭便车的司机要从另外一条路走,于是只能下车再找下一辆。找了好久就是没有司机肯再搭他。老者已经在路边站了好久了。小杜看着眼前的这位大爷,一身黑袍,脸上的皱纹密布,应该八十多了。小杜想,反正自己也要去吐鲁番,就做好人搭他一程吧。于是他请老者上了车。进了车子后,老者一直用维语感谢小杜,夸小杜是好人,一定会被真主保佑。两个人在车里又等了很久,这风越来越大,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小杜不禁有些着急。这风再这么刮下去,自己只能打道回府了,一趟的油钱又浪费了不少。也许是看出了小杜的心事,老者拍拍小杜的肩膀说,巴郎子,继续往前开吧,前面的路可以走,很安全没问题。小杜疑惑得看着老人,说:老人家,这条路我知道,刮起风来非常难走,很危险,为了您的安全,还是小心为妙。老人笑笑说:巴郎子,你是好人,真主保佑你,我知道一个小路,可以避开风快速到达吐鲁番,我给你指路。小杜疑惑地看着老人,怎么可能,自己在这里跑了这么多年车,没听说有小路啊。老人笑笑说,真主保佑,确实有的,只是知道的人很少。小杜看老人这么坚定地回答,心不禁一动,就听老人家的吧,年长的人见识总归多一点的。
于是,小杜发动了车子,继续往前开。开了十几分钟,风刮起的沙尘越来越重,前面的能见度越来越低,小杜有些慌张,看看老者,老人很淡定,说前面那个山头过去就左拐,有一条小道。到了这个份上,小杜只能照办。过了一个小山头,老人指着路边,让小杜从这里拐弯,小杜隐隐约约看到真有一条小路从大路上分开,于是就开了过去。上了这条小路,风竟然渐渐地小了,不一会,彻底消失了。小杜很是惊奇,还真有这么一条避风小路啊,于是忙不迭感谢老人。老人微微笑着,不答话。又开了一会,老人手指着前面一个小山谷,说过了山谷就到大路了,风区也穿过了。小杜又感谢了老人一番。老人只是笑着不说话。过了山谷,果然一条大路横在眼前,小杜上了路,没开多久就到了吐鲁番,再也没有遇到大风了。看看表,竟然比原先早了足足一个小时(还算上等待的时间)。小杜很高兴,原来找到了这么一条捷径,以后就知道了。在快要进城时,老者忽然说,善良的巴郎子,你是个好人,我要下车了,谢谢你。小杜赶忙停车,打开车门,目送老人渐渐远去。
小杜在吐鲁番买了一车化肥,住了一晚,原路返回。第二天风和日丽,小杜准备按照老人说的小路走一趟。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杜怎么也找不到那条岔路口了。怎么可能呢?明明在山谷里有一条路的啊?小杜非常疑惑。小杜静下心,拼命回忆昨天路上的细节,忽然小杜的脸变色了,奇怪,昨天那个老人的相貌,怎么也记不住了!小杜把车停在路边,一直回忆,但就是说不上来。小杜只记得他是个穿黑袍的满脸皱纹的老人。
小杜满腹疑惑地回到了鄯善。
后来小杜问了几乎所有跑过那条线的老司机避风小路的事,他们都说不知道,没听说。小杜也专门跑了几次,依然没有发现所谓的路口。
小杜告诉我这个故事时,依然是疑虑的神情。让小杜很很难理解的,不仅仅是避风小路的消失,还有那张怎么也记不起来的老者的脸。那个黑袍老者是谁?估计会是小杜毕生的心结。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3-05-19 16:43:00 +0800 CST  
呵呵。第一个没看完,发现个问题,LZ说是听老司机讲的经历,但大家都知道90年代的车牌全是数字没有汉字。汉字加英文字母加数字这种牌照还没有多长时间啊。LZ穿帮了
-------------------------------------
听说的故事,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记得90年代新疆的货车车牌是有汉字的,好像是新疆XXXXX(X代表数字)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4-07-06 17:51:00 +0800 CST  
现在的面才5块钱一碗。85年那时候,工资才多少呢?一个月几十块。5块钱可不是小数目!5块钱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也就是相当于现在(按2000算)的100-200元。

给了张新钱,老头不认识,就这么给收了吗?试想,陌生人给你一张没见过的100块,他告诉你是新版的,你能信了然后收了吗?
----------------------------------------------
分析得很好。再次重申这些故事都是道听途说,其中虚虚实实,又有谁说得清楚呢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4-07-24 16:18:00 +0800 CST  
大家好。 好久没有更新了。 看到这么多网友还支持我的帖子,心里很高兴。掐指算算, 这个帖子也已经七年了。 我不会放弃, 因为还有好多事情没有跟大家分享。我不想让这些传奇逐渐湮没在时间里永远不为人所知。我还会继续更新故事,不辜负这么多网友的支持。我目前在国外,工作比较繁忙,可能还是更新的慢一些,请大家见谅。
故事三十三: 半路父子
之前说了那么多别人多年前的经历,时光久远,所以难免与事实有所出入。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去年(2014)发生在我一个好朋友身上的, 应该最大程度还原了事实的真相。
那是今年初, 我在一个庄园与朋友喝酒时听到他讲的这个故事。
我的朋友姓王。叫他老王好了。 他是库尔勒的一个公务员, 为人豪爽,爱交朋友,是个典型的新疆汉子。 去年夏天,老王要去尉犁县看一个朋友, 于是中午就驱车前往。
尉犁县离库尔勒很近, 最近几年搞什么库尉一体化, 库尔勒到尉犁县的路全部换成宽广笔直的柏油大马路, 开车去那是相当方便。
当老王的车快要到出城的收费站时, 突然见到路边有两个人在向老王的车子招手。 老王知道可能是要搭车的。现在不比从前, 司机戒备意识很强,在路边招手搭到车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但老王人很好, 非常乐于助人, 能帮尽量帮一把,于是就停在了这两个人身边。 老王摇下车窗, 问这两人什么事。 这两人一大一小, 看长相不像是汉族的,应该是少数民族(新疆少数民族很多,不一定都是维族)。 大的很有礼貌的凑过去用很流利的汉语说:我们是父子, 要去尉犁县去看亲戚, 能不能搭一下子车。 老王想自己正好也要去尉犁县,就很爽快答应了。于是,这对父子就上了老王的车, 都坐在后排座位上。
车发动了, 那个男子非常感激,一直对老王道谢, 说他们父子在路边站了一上午了, 都没人停下来。 那个小男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从上车就一言不发, 老王从后视镜看了看, 小孩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非常老实安静, 老王心想着孩子倒是挺乖的。
老王也很健谈,一路上就与那个男子东拉西扯的闲聊。 男子说他们是尉犁县本地人,也是搭别人的车来库尔勒探亲, 对这里很不熟悉, 不知道在哪买回县上的汽车票。 老王说库尔勒现在变化很大, 不熟悉也很正常。 老王还问那个小男孩多大啦, 在哪里上学。 小男孩一言不发, 脸上依然毫无表情, 静静的坐在那里。 男子有些尴尬的打圆场, 说小男孩很内向, 话不多。 老王看了看后视镜, 小男孩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 一直看着前方, 没有任何动作和表情, 与一般男孩活泼好动完全不同。 老王也没多想, 继续开着车。
很快, 车就到了尉犁县境内了, 马上进县城时, 男子突然说就到这里吧, 他们要下车了。 老王说还没进城呢, 男子连忙说他们不住在县城里, 就在这里停吧。 于是老王就把车停在了路边。 这里离县城还有几公里, 人烟稀少。 男子和小男孩下了车。 老王也下了车, 与这对父子告别。 男子也比较健谈,一直赞扬老王的热心, 说这年头你们汉族人有老王这样的不多了。老王也很高兴, 还幽默的调侃, 毛主席都说过汉族和少数民族本是一家嘛。 我的行为,是受到真主安拉保佑哦, 以后可以上天堂了。不知我们汉族的善举能不能被你们天堂社会承认。 男子拍拍老王的肩膀爽朗地哈哈大笑, 说只要心存善念, 无论什么族都能上天堂。本来这些都是玩笑话, 也没什特别, 但老王好像看到了哪里什么不该看到的东西, 突然表情僵住了, 过了好一会才敷衍地应和了一下。 男子也察觉了老王的变化, 也不复之前的热情与健谈, 草草地说了句再见, 就和男孩离开了。
故事讲到这里,老王就停了。 我赶忙问他, 怎么了?这个事情没什么特别啊? 老王喝了一口酒, 一拍大腿, 幽幽的对我说: 兄弟, 你知道吗? 当我看到那个男的对着我大笑时,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连忙问:咋了?你快说撒! 老王说, 这可千真万确,那天大太阳, 我看的实实在在的, 那个男的, 他没有舌头!我一惊, 怎么可能?那个男的不是话很多吗? 老王摇头, 我也不知道。 真的是没有舌头, 我没有看错。 那是谁再跟你说话啊?我连忙问。 老王一脸迷茫, 没有回答我,继续说: 当他们离开的时候, 我发现, 小男孩在前面扯着男子的衣服往前走, 头忽然转过来瞪了男子一眼, 非常严厉,那个眼神绝不像七八岁孩子能做出来的。 男子感觉很怕的样子, 乖乖地被男孩扯着走了。你说, 他们两个, 到底谁是父亲, 谁是儿子?到底是谁在和我说话?
这个离奇的故事就到这里了。 凭借多年的交情, 我相信老网说的是真的。这个世上有太多未知的经历, 未知的人, 未知的关系,在这些未知的事情背后, 是怎样的曲折呢?
现在,我一想到这个故事, 背后还是有一些莫名的凉意。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5-06-28 20:44:00 +0800 CST  
非常感谢大家这么多年的支持。没错,我又要继续更新了。不知不觉这个帖子已经更了八年。这么长的时间里,iphone都换了好几代了。 很多朋友也已经娶妻生子。可以说,这个帖子伴随着很多人的成长,包括我。
大家可以放心。我还会继续更新帖子。新疆是个神奇的地方,我也有太多的故事要和大家分享。在说今天的故事之前,我要着重强调两点:
1 故事中所有地名都是真实存在的。鉴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很多地名有着复杂的起源,所以口里(内地)朋友们读起来可能觉得比较绕口与古怪。
2 故事里的路线都是绝对真实的。口里的朋友可以把本贴作为自驾游的指南。
3 讲故事的这些人都是真实的。但是出于隐私原因,我必须要将他们的名隐去。当然,其中很多朋友也已经不在人世了。。。
好了,开始今天的故事。
故事三十四:背后
去年我回国,在一次小酌中,一个和田的朋友给我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就叫他小汪吧。这个故事发生在2006年。那一年,他在和田下面一个乡当书记(抱歉不能讲更多)。那年夏天,组织上派他和另外两位乡里的公务员去叶城参加培训。于是在一个非常普通的清晨,他们一行三人从乡政府出发了。叶城距离他们的乡政府200多公里,在新疆也算不上远。他们计划中午之前赶到,说不定还能吃上县政府食堂提供的免费工作餐。
除了小汪,另外两人一男一女。男的叫小林,女的叫小郑。他们都很年轻,是最近几年考过来的公务员。小林会开车,于是司机的位置就由他来坐了。
一路上非常顺利,一行三人很快过了木吉乡。皮山县就在前方。过了皮山离叶城就不远了。这个时候,小郑羞涩的对小汪说,领导,能否停一下车,要解手。汪书记也很通情达理,那就停在路边吧。大家也好下去放放风。口里的朋友可能有所不知,在新疆跑长途路上是基本不可能找到厕所的。由于都是荒无人烟的大戈壁,解手其实很方便。男的就在路边解决,女的跑到附近的小山包后面也OK了。
车子停在了国道旁。说来也巧,本来小汪在车子里还没什么感觉,可车子一停他就觉得肚子咕咕叫了。那是要来大的了。于是,小汪下了车,向着附近一个土山包,径直走了过去。这个山包很矮,孤零零的矗立在国道旁的戈壁上。为了避开女同志,小汪绕到了山包后一个很僻静的地方,蹲了下来。可能是昨晚吃得比较多,小汪这一大的解了很长时间。虽然蹲着有些累,倒也畅快淋漓。就在这时,山包附近呼呼挂起了风。戈壁上气候无常,刮风倒也常见。小汪没有在意,从裤兜里掏出手纸,准备解决战斗。突然,小汪觉得背后有点凉意。可能是刮风的原因吧。小汪也没有多想。就在他把纸伸到自己臀部的时候,小汪忽然感觉到,背后好像有一团阴影!小汪心里打了一个寒颤。但很快又平息了。八成是蹲的太久了产生错觉了。小汪擦完屁股,正要起身提裤子,突然又强烈的从余光感觉到,背后确实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小汪有点害怕了,难道是野兽?作为老新疆人,小汪知道戈壁滩上还是有一些野狼野黄羊这类动物的。这个时候最应该的就是镇静,慢慢走开。小汪缓缓起身,提起裤子。正当他准备伸直腰杆的时候,后脖子上忽然感觉到一阵刺骨的凉意。有一团湿湿的,软软的东西,在小汪的颈脖子后面迅速滑过。。。这感觉,怎么那么像,一团舌头!小汪再也忍不住,立即转过身,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由于太过惊吓,小汪转身的速度很快,差不多只有半秒钟的时间。真的可以说是一刹那。背后到底是啥?小汪急切想弄个究竟。
诡异的是,小汪的背后,什么也没有。还是那片戈壁滩,还是那个小山包。除此之外,啥也没有。阴影呢?舌头呢?小汪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仔细找了一下四周,真的一点痕迹也没有。怎么可能呢?就在半秒之前,一团东西还在舔着自己的脖子。。。就这样,突然蒸发了?
小汪恍恍惚惚走出小山包,坐进了汽车。小郑和小林早已在车里等候。他们也注意到了小汪的不对劲,但毕竟是领导,他们也没有过问。一路上无话。车子也很顺利开到了叶城。
小汪在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是一脸的惊恐。他说,每当经过木吉那条路的时候,他都会在车窗边看着那广袤的戈壁。他坚信,在这茫茫戈壁里面,还有太多诡异奇妙的东西没有被我们发觉。
也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这里的秘密。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6-06-02 11:55:00 +0800 CST  
大家好。距离上次发帖也隔了一段时间了。本来是要很快更新的,但无奈工作缠身,就耽搁了下来。现在稍许有了空闲,望着窗外飘起的雪花,忽然有了兴致。那我们就再开始吧。
故事三十五:2005年6月28日
这个故事也是我去年回国的时候听到的。去年夏天,我与一个童年好友在路边的烤肉摊上大快朵颐,喝酒到深夜。望着街边逐渐稀疏的人群,我的好友,就叫他小葛吧,给我讲了这么一个奇异的故事。
那是2005年6月28日,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一天。小葛是乌鲁木齐人,那个时候辞职刚刚创业,开了一家建材市场。由于业务关系,他经常往南疆阿克苏,库尔勒跑。就在前一天(27号),他刚刚和库尔勒的一个老板谈妥了合作事宜。于是在第二天早上,他搭乘大巴返回乌鲁木齐。
库尔勒人应该很熟悉,去乌鲁木齐的大巴依照档次,可以分为“鹅巴”和“牛巴”。我至今也不知道为什会这么叫。鹅巴速度快,坐着舒服,类似于高铁。牛巴简陋些,停靠站多,类似于普快。由于下午还有业务要谈,小葛就坐着最早的一班鹅巴出发了。
这里可以再和大家科普一下路线,以供口里朋友参考。库尔勒到乌鲁木齐全程500多公里,走新国道的话要经过焉耆,和硕两个南疆重镇,然后到库米什。一般司机会在这里让乘客下车解手。那里有一个破烂不堪的厕所。为什么要在这里停呢?因为后面,就会进入一个传奇的地方,新疆人应该都知道。我的帖子也说了很多次了。就是干沟。
干沟是联通南北疆的要道,直接从群山中穿过。干沟有很多比较危险的路段,在这里发生的车祸不计其数。路边也是寸草不生的荒山,所以一般司机是不愿在这里停车的。出了干沟,过了托克逊,到了著名的达坂城,其实就离乌鲁木齐不远了。
小葛昨晚和老板喝酒,睡得很晚。所以他一上车,就倒头呼呼大睡不知不觉,就到了库米什。司机催促乘客下车上厕所,小葛才醒。也许是鹅巴实在太舒服与平稳,小葛在库米什解完手,上车后又进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小葛终于被一阵颠簸吵醒。小葛看了看窗外,原来已经进入了干沟腹地。鹅巴吃力得在九曲十八弯一般的山路上行驶。小葛瞄了一眼远处,一座废弃的采石场孤零零得坐落在山腰。经常跑干沟的人应该知道,过了这里,才走了干沟的三分之一路程。小葛耸耸肩,还早呢。于是又闭上了眼睛。。。
就在小葛睡得正香时,又是一阵颠簸。小葛又醒了。操,今天的路怎么这么难走。小葛骂着。于是睁开眼睛,看看窗外。还是一望无际的群山,还是山沟的采石场。这车怎么这么慢?小葛抱怨着。
不对! 小葛睁大了眼睛,又仔细看着窗外,怎么回事?这个采石场明明经过了呀?怎么又回来了?难不成车在他睡着的时候调头往回开了?不可能啊,要真这样,乘客岂不是要造反。。。小葛望着身边的乘客,似乎都很平静。看书的看书,睡觉的睡觉,没有任何异样。难道做梦了?刚刚经过采石场是在梦中?小葛呼了一口气。昨晚有美女作陪,确实和老板喝得比较多。这时一阵困意袭来。小葛看了看表,才12点半。小葛想,管它呢,再睡吧。下午赶到乌鲁木齐就行。于是又睡了。
颠簸再一次把小葛吵醒。小葛本能般的趴在床边,还是那个干沟,还是那个采石场。。。这应该是第三次了。不对!小葛彻底没了睡意。他赶忙问邻座的人,怎么一直在干沟里绕。没想到邻座的中年妇女给了他一个白眼,骂了一句神经病。小葛这是有点惶恐,看了看表,时间是,12点半??小葛惊讶的长大嘴巴。难道真的糊涂了?刚才都是在做梦?一股强烈的好奇心袭来。小葛不再睡了,直愣愣看着窗外,一定要搞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鹅巴还是在干沟中间飞速行驶着。周围都是山,没有任何参照,小葛也不知到了哪里。大概开了一个多小时,小葛看见车转了个大弯,然后。。。。又是那个采石场。小葛看看表,12点半。。。。小葛这时已经不是惊讶,而是绝望与恐惧。他连忙问周围的乘客:“到底咋回事?这车是要干撒?咋一直在这绕?”乘客一个个看着他,好像全然不知。好几个还悄悄说,这个人脑子有问题。小葛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更加坚信了,这车,有问题!小葛还没有让恐惧冲昏头脑。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他立即马上奔到司机旁,说:“我要下车,拉肚子了,要拉裤子了!”司机拗不过,只得停在一个小山坡旁。小葛快速地跑了出去,头也没有回,一直跑到再也看不到车子的地方。。。
小葛在干沟的路上游荡了好久,好不容易搭到一辆后面驶来的“牛巴”。在牛巴上,小葛什么也没干,就一直盯着表,秒针每动一下,他都生怕是往回走。。。。所幸,这个牛巴相当正常,很快就出了干沟,并最终到达碾子沟汽车站。本来小葛还想下车问问那个鹅巴的情况,但是一摸口袋,车票已经不在了。由于他要赶着去谈生意,于是就没有再过问这件事情。这也成了他多年的小秘密。
说到这里,小葛给我递了只烟。并帮我点燃。“所以后面你就没在坐过鹅巴?”我问。小葛看看桌上放的卡宴的钥匙,摇了摇头,然后幽幽的说:“哥,我就有一件事想不明白,你说,那么多年过去了,那鹅巴会不会一直在干沟里绕着?”我吸了一口,说:“也许吧。”
这就是小葛的故事。说实话,我也很久没有坐过鹅巴了。下次回去,还真要再体验一把。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6-11-24 12:16:00 +0800 CST  
大家好。又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了。一晃2017年了。这个帖子也差不多九年了。最近一直在翻看帖子里网友的回复,满满都是鼓励与支持。这已经成为我继续下去的一个动力。在天涯编辑的建议下,我将帖子里所有故事都拷贝到天涯文学上,并对一些错误做了修改。想要重温的朋友可以移步到那里阅读。新读者也可以从那里开始追本文。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因为笔误给读者们带来的不必要的误解(比如经典的“新源县”错误。)
故事三十六:做客
胡叔是我父亲在医疗系统的同事。他们家在我家楼下。我们两家关系非常好。他从前是一名边防军医,在南疆的红其拉甫口岸服役。在我准备去上海求学的那一年,他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1983年,他从喀什军分区调到塔什库尔干的边防连做驻连军医。塔什库尔干县,口里的朋友们可能比较陌生。这是中国领土最西边的一个县,紧邻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区域。边境线上就是著名的红其拉甫口岸,是中巴之间重要的贸易枢纽。由于这里处于帕米尔高原,气候比较恶劣,驻扎的边防战士经常出现高原反应。胡叔的任务,就是对这里的战士,尤其是新兵做必要的医疗救护。
那年夏天,刚来不满半年的胡叔接到电报,口岸又有几个新兵出现了严重的身体不适。最近很多新兵陆续来到口岸。因此这样的任务胡叔已经结了很多次了。于是,他和和另外一个军医以及护士一起,驱车向红其拉甫进发。80年代,通往口岸的只有一条崎岖的土路。由于当时中巴的商贸还没有完全兴起,这条路上走得最多的还是边防部队的军车。那时候边防部队的装备还不是那么先进,军车都是清一色的老式解放和北京212(新疆人俗称二蛋车)。老司机应该知道,这两款车如果经常行驶在戈壁荒野上,故障率还是挺高的。所以胡叔经常戏谑,他的医术在修车的本领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一行三人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了大约两个个小时,就在快要到达恰特的时候,车子突然熄火了。胡叔倒也不是特别慌张。这种情况他少说也遇到了十几次了,经验丰富的很。于是他们三人就下了车,检查一下哪里出了问题。很快,另外一个医生就找到了问题,点火器坏了。这可就有点难办了,胡叔摸摸头,这玩意坏了得换,但手头还没现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去修车的地方买一个新的。离这里最近的修车点在琼沙热里克,还是有点距离的。这可咋办?一行人虽然在这条路上跑了很多次,这一情况还是第一次遇上。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胡叔背后忽然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解放军同志,你们的车子出了撒问题了嘛?”胡叔他们扭头一看,原来是一队塔吉克族牧民路过了此地。说话的是一个中年塔吉克汉子。胡叔就把原委都告诉了他。中年男子听完,用力的拍了拍胡叔的肩,“欧呦,这算撒嘛,不远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驻场,你们随我来,我借你们一匹马骑到琼沙热里克买零件不就完了嘛,快得很。”胡叔眼睛一亮。于是,三人就随着这队牧民,来到了附近的驻场。中年男子很快牵出了一匹马,由于胡叔不是很会骑马,买零件的任务就交给另外那个军医了。在中年男子的热情邀请下,胡叔和随行的护士就在毡帐里稍微歇息一下。
毡帐是临时搭建的。里面设施非常简陋,但很干净。毛毯上的茶几擦拭的一尘不染。中年汉子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这都是我的老婆子做的。她很爱收拾。我的帐子是这里拾掇的最好的。伏妮塔,给解放军上砖茶。”说着,从帐子后面走出来一个年轻女子,应该就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伏妮塔了。她虽然穿着厚重的塔吉克服饰,但看起来身材比较娇小。伏妮塔一句话也没说,就默默地给胡叔和护士上了茶。胡叔看了一眼伏妮塔,觉得比较奇怪。这个女子长了一副明显汉人的脸,头发也是黑色的。但随后他就释然了。在当地塔吉克族和其他族混血的有很多,长这幅面孔也不稀奇。沏完茶,伏妮塔就坐在中年汉子旁边,依然一句话也不说。那中年汉子倒是很健谈,说他在县里读了初中,所以汉语会说一些。近年来政策好了,每年卖羊都有很不错的收入。他希望他的娃以后能考上喀什师范,成为这里第一个大学生。
胡叔也是爽快的人,也有一句没一句地大侃着。伏妮塔就静静坐在汉子旁边,也不接话,两眼就望着帐子外,面无表情。出于礼节,有好几次胡叔想和这个女主人聊几句,但每次话到嘴边就咽下去了。感觉她可能根本不懂汉语。
大概聊了一个多小时,另一个军医骑着马拿着新零件回来了。男主人很高兴,几次三番邀请胡叔三人留下吃手抓羊肉。但胡叔几次推辞。解放军那时纪律还是很严的,一般不轻易在老乡家里用餐。羊肉已经是他们最贵重的食物了。可见塔吉克族的淳朴与善良。
胡叔三人在中年汉子的领路下,穿过崎岖的山路回到了车子旁,快速安装了新的点火器。胡叔和这位善良的汉子拥抱告别,然后启动车子继续向口岸开去。又过了一个小时,饥肠辘辘的他们到了达布达尔乡。这里有一个小餐馆,胡叔三人点了拌面,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吃完饭,胡叔正要掏钱结账时,忽然发现口袋里多了一样东西。他摸出来一看,是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微笑地对着镜头。这是谁?这相片是谁的?胡叔翻过相片,背面有一行俊秀的字:1978年6月29日,摄于上海。胡叔很疑惑,但也没多想。连队里军服有时会挂在一起,可能谁把相片放错口袋了。
一路上再没什么意外,在黄昏时分,他们终于到了红其拉甫哨卡。虽然一路已经很疲惫,但胡叔他们还是尽最大力量救助了倒下的几个病号。等到一切忙完,已经是夜里一点了。胡叔躺在床上,心中一动,又从口袋里摸出了那张照片。总觉得这个女孩有点面熟。胡叔拿着照片仔细端详着,忽然,心中猛然一动,这女孩,分明就是今天帐子里遇见的,伏妮塔!!
很明显,是伏妮塔偷偷把这张相片放在他口袋里的。胡叔越想越不对劲,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经历了什么?她是谁?
第二天,完成任务的胡叔开着车赶回了连队。一路上,胡叔脑子都很乱。有几次他想绕到昨天经过的驻场看看那个女子,但限于严格的纪律,这一念头刚一出现就不得不打消。他也没有和同行的两人说起这事。那个年代,塔吉克人都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想要找寻一个经常迁徙的部族,是非常困难的。回连队后,胡叔几次想要再去寻找那个女子,但都是毫无线索。后来,胡叔转业到了地方,成为了我们家的邻居。再后来,当我要去上海时,胡叔给我讲述了这么一个关于“上海”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坚信是真的。因为我看到了胡叔家相册里的那张照片。那个上海女孩,真的很漂亮。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7-04-02 11:16:00 +0800 CST  
大家好,让关心此贴的读者久等了!前两天,出于一个很偶然的原因,我和一个妹子去湖畔看星星。这是当地一个天文爱好者协会组织的活动,通过各种自制的设备来观察夏夜里的各种天体。虽然当天天气条件并不是很理想,但我还是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也许是受到了各种星星的感染,更也许是身边有妹子作陪,湖畔广袤的星空又激起了我讲故事的欲望。本来,我想先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美女听,但为了等待我多年的老读者,我还是决定直接在这里开始。毕竟,在这里,讲这种故事更有味道。
去年我回新疆,参加了小学同学组织的同学聚会。在这次聚会上,我见到了很多久未联络的童年挚友,其中包括小徐。小徐是我小学玩得最铁的哥们。一起打过架,一起和过泥,一起罚过站,一起上过树。在我考上大学后,逐渐断了联系。这次聚会,是我们多年后的重逢,自然是有说不尽的话。小徐当年没有考上大学,而是在家人的安排下去了阿勒泰的养路段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他也是单位里的小领导了。这个故事,是他在我们都喝的差不多的时候,一边打着酒嗝一边敲着筷子说的。
故事三十七:管道
那是2005年,出于组织的“赏识”,小徐被分配到基层锻炼。与一线养路工同吃同睡同劳动。他分到的那个养路段,位于阿勒泰和外蒙古交界的青河阿尕什敖包乡。他们要维护的,是320省道的一段。那年初春,小徐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去清理塔克什肯到萨尔布拉克之间路基管道的淤泥。这里我要科普一下。新疆的省道,特别是山里的,路基下面都会有水泥管道穿过。新疆多山洪,如果没有这些管道排水和泥沙,窄窄的路基极容易被冲断。因此,清理这些水泥管道,是新疆的养路工人必须要做的一份工作。当然,这也是很辛苦的。
那天一早,小徐和几个工友乘车来到了这一路段,拿出相应工具,分配好工作后就各自干了起来。小徐要清理的管道,位于一段笔直路基的下面,非常好清理。小徐花了一上午,就基本快清理完了。中午1点多,工友唤小徐吃饭。小徐此时正干得起劲,心想反正快要做完了,不如把最后一根清理完就收工。于是他让工友先吃,自己则钻进了最后的一根管道,开始了最后的一段工作。小徐用小铁锹一点一点把管子中间以及粘在水泥壁上的泥沙敲碎,放进随身的布袋里,然后继续前行清理管中的其它位置。
不一会,小徐就来到了管子的中间。小徐看到这里有一块大石头正好卡在管道中。这个也是要移除的。小徐拿出随身的榔头和凿子,用力敲击着。石头并不很硬,不一会,只听“咣”的一声,石头碎了。小徐望眼一瞧,已经能看到管道另一头的光了。这就意味着,这一管子里所有的堵塞物基本已经干净了。小徐擦了擦汗,把工具收了收,然后顺着管那头的亮光,朝出口爬去。
通过出口的亮光,小徐预估管那头离自己差不多有十五六米。管道里非常安静。小徐小徐慢慢地爬着,除了自己粗壮的呼吸声,周围没有任何声响。其实,在这个偏僻戈壁滩的偏僻省道下面,小徐能听得见什么呢?小徐一点一点向前移动,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虽然自己移动得起速度比较慢,但过了这几分钟,好歹也前进了三四米了吧。但是,前面管道的出口,好像根本没有,靠近过!小徐不自觉的加快了移动的速度,并自己估算前进的距离。又向前怕了五米左右,小徐仔细抬头看,那个出口,还是那么小,前方的光,也还是那么弱。怎么可能?!自己明明已经爬了将近十米,出口应该就在眼前才对,怎么还像离自己十五六米的样子?小徐又加快了速度,使出吃奶的力气,用最快的速度朝着出口爬去。五米,十米,十五米,二十米。。。。越爬,小徐越感到绝望。无论小徐爬多远,前方的出口,感觉丝毫就没有靠近过!为什么会这样?小徐此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自己,好像被困在了这根看起来根本不长的水泥管里。
小徐现在已经是精疲力竭。要不,往回爬?小徐转过了身子,看见身后的入口处,亮光也非常微弱。小徐不管那么多,朝着进来的方向继续爬着。不知爬了多少米,也不知爬了所少时间,前方的入口,依然是那么的。。。触不可及。小徐已经不行了。彻底瘫在管壁。到底怎么走?看似只是笔直相通的两个口,但小徐深深感到是那么的难以抉择。
无论朝哪个方向爬,似乎都关乎生死。。。
这时,小徐心中燃起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不能就这样困死在这里。小徐抖擞精神,咬着牙,不管三七二十一,转过身又朝着之前的出口爬去。一米,两米,三米。。。这一段,小徐是闭着眼睛爬的。他知道,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崩溃。又不知过了多久,小徐忽然感觉前面一双大手把向前自己拽了过去。小徐睁开了眼睛,一个工友怒气冲冲的说:“你在里面干嘛呢?我们找了你好久!”小徐看看天,已经是黄昏。小徐在这个管子里,足足呆了5个多小时!
从管子里出来后,小徐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工友带来的食物,一边说着自己的遭遇。工友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觉得很不可思议,都在说小徐一定是睡着了。一个工友甚至亲自做了实验:他从管道一头进去,五分钟后就从另一头爬了出来,毫不费力。精疲力尽的小徐无心争辩。那一晚,小徐睡得很香。
这就是小徐的故事。没有人能够证明小徐故事的真伪。但我从他讲故事的神情中,还是能够清晰感受到绝望和恐惧。聚会不久就散去了。在走出酒店的路上,小徐忽然悄悄把我带到一个僻静处,神神秘秘地说:老哥,其实我还隐瞒了一件事。我拍拍他的肩:就知道你小子留了一手。快说是撒。小徐吸了口烟,说:“那天在管道里,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转身往入口处爬吗?“你不是说想换个方向看看能不能出去嘛?”小徐摇摇头,幽幽地说:“不是这个原因。因为我在前方出口处,隐约看到了一个东西。”“撒东西?”“管道的出口,圆圆的,看着好像是一只眼睛。”
这就是小徐的故事。据他讲,现在那根管道还埋在塔克什肯到萨尔布拉克之间的路基下面。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开车过去看看。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17-08-05 12:53:01 +0800 CST  
大家好, 这个帖子从2008年开始已经连载了近十二年了,我相信很多读者也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人生的蜕变。很高兴这么多年过去,还有这么多读者关注我的故事。当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现在也是时候终结我的帖子了。终结连载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继续写了:)。当然,我也看到有些热心的读者也在分享自己都是故事,希望这些番外的故事能够继续延续这个帖子的生命。
最后,我还要重申, 帖子里的故事纯属虚构,与任何组织个人都无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以大家当作猎奇看看就好。
我现在在国外,如果将来有时间,我可能会继续整理国外的一些公路猎奇故事继续分享给大家。
谢谢读者这么多年的支持!

adamivan
楼主 adamivan  发布于 2020-01-30 00:38:12 +0800 CST  

楼主:adamivan

字数:71274

发表时间:2008-08-05 22:16: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8 10:45:18 +0800 CST

评论数:80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