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城夜话》|一个70岁老人来聊聊自己遇到黄皮子的故事

叫号的老头嘴角冒着白沫,对着大伙连比划带卖关子;“还不信是吧,那天是黄皮子喝醉了,要不我说出这个人的名字来,就不由你不信了。”
看热闹的人越围越多,好扎堆凑热闹,也算是我们的地方特色,有人就急着喊;“行了,说吧,谁啊?”
“这人是陶瓷厂的,叫王力行,你们有认识的吗?”
“不就是那个大个子王厂长吗,有几个不知道他的。”
“你认识他是吧?那好,这位兄弟,你亲自去问问他,叫王厂长自己说说,到底有没有这么回事。”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2 17:00:44 +0800 CST  
他们说的厂长就是我父亲,我想凑过去问个究竟,无奈猴子催我赶紧走,我只好随他离开,反正以后有机会亲自问父亲,别听这些街头巷尾,以讹传讹的瞎话了。
后来我好像还真问过父亲,父亲支吾了几句就把我打发了。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2 17:01:48 +0800 CST  
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逼我忘记一些没用的东西,这四六不靠谱的故事更是忘到了脑后。
今天看见这张纸,想起关于我父亲抓黄皮子的传说,还真的勾起我的兴趣来了。
既然纸上是父亲亲手写的句子,父亲与黄皮子的传言恐怕就不会全是空穴来风了。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2 17:02:27 +0800 CST  
4
其它那些绕口令式的句子,短时间内我肯定弄不明白,只有“小城百年藏奇事”这句简单一点。
这个小城指的应该就是我们住的地方。
我王三生于斯,长于斯,呼吸着大兴安岭天然大氧吧的空气,喝着雅鲁河纯净的天然矿泉水,吃着猴娘园子里水灵灵的瓜果蔬菜,感觉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近代名人老舍先生来考察后,题诗称赞我的家乡为北国苏杭。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2 21:00:45 +0800 CST  
“小城百年藏奇事”。
我们这里建城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到现在城里人口也就十五六万,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发生。
这里别说没出过什么名头大点的人物,就连男女爱的死去活来,以身殉情或离家私奔的传说我都没听过。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2 21:01:24 +0800 CST  
在我眼里,这里人人都好像生活在悠闲,浪漫的节奏里,满城的大榆树下,打扑克的,下棋的,侃大山的,除了有几堆好拔犟眼子吵得脖子红脸粗的爷们外,平时吵架骂街的都少见。
就是那几个好拔犟眼子的仇家,吵力竭了,骂顺气了,看热闹的人也散了,他们倒是一起在地摊上喝起小酒来。当然了,还是边喝边犟犟。屯里这样的生活,真有点西方人田园牧歌的味道。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2 21:02:02 +0800 CST  
难怪一些南方人说我们,这里的发展至少比他们慢了二十年。他们纳闷,这里人为啥还不着急做事赚钱哪?
就这样的小城,这样的市民,有什么奇事能藏住?
没有奇事属正常,出了奇事才是怪事。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2 21:02:57 +0800 CST  
“说破奥妙惊破天”,更是不可思议了。
这城里,街就是这么几条街,店就这么几座店,人就这么几万人。骑个破自行车,慢悠悠的一天能围城绕上四大圈。这样的地方能有什么石破天惊的奥妙,不是黄皮子在说gui话又是什么?可笑。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2 21:03:31 +0800 CST  
不过最后一句“自有后人慢慢参”倒像是句预言。也许今后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身上,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故事,这只能等以后去验证了。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2 21:04:00 +0800 CST  
5
纸上的字迹是父亲的,内容是那个精神病老魏叨咕的,父亲把这张纸保留到现在,肯定有他的用意,没准也是他的未解之谜。
父亲是老党员了,做事从来是一板一眼,脚踏实地,决不会去做那些不靠谱的事,再说他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
他们那一代人,做人做事都非常严谨,认真,踏实。他想做的事,没有个结局他是不会罢手的。既然他在这上面下了这么大的功夫,说明字里行间肯定隐藏着秘密了。而且这事与他有相当大的关联。
凭他老人家的智商,对这张纸都百思不得其解,看来这个解谜的工程是相当艰巨的。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09:28:00 +0800 CST  
这下我认定了,这文字,这黄皮子的故事,绝对与父亲有关。
既然父亲没解开的迷,我何不继续解下去?革命自有后来人嘛。
反正眼下有的是时间了,没准这个解谜的后人指的就是我吧。
“重整河山靠后人”,脑海里突然蹦出来这么句戏词,我感觉自己还挺有才的。
决心下定,义无反顾,动地惊天,舍我其谁?
该我王三子闪亮登场了。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09:28:51 +0800 CST  
6
决心有了,先从何处入手?
既然和黄皮子有关,当然就得先研究黄皮子。
不对,不是研究普通的黄皮子,那是生物学家的饭碗。我要研究的是黄仙。
对,就研究黄仙。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09:29:46 +0800 CST  
应该发起成立个黄仙研究学会,简称‘黄仙会’,目前好像还没有这个组织。咱就开个先河,当个发起人,混个狗屁会长当当。没准还能成为研究黄仙文化的一代宗师哪。
再能留下几百万字的科研巨著,或者什么传奇演义的东西,谁敢说咱不是蒲松龄第二。
让后来的文人墨客再研究我和我的成果,考察我的身世生平,兴趣爱好,编纂花边隐私大全。掘开我家祖宗八代的坟墓,取骨检测DNA,顺便看看腐朽的棺木里有没有国宝级的陪葬品。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09:31:27 +0800 CST  
对,还得建议他们集点资,把我家的房子改成王三子纪念馆,但门票收入必须与我的后人按比例分成。
咱这儿本来就是guojia级的风景旅游城市,由咱黄仙会出面,把咱小城包装炒作成个黄仙城,简称就叫“仙城”吧。
在四周山上盖起几座黄仙庙,搞几个黄仙塑像,排几部黄仙聊斋电视剧,像酆都gui城一样,请全世界的游客到咱这儿来个黄仙主题大旅游。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09:32:54 +0800 CST  
这些事做好了,王三子我也算给生我养我的小城做个大贡献,来个青史留名。没准市长大叔一高兴,赏我个铁饭碗端端,名利双收,那可就赚大发了。
好美的梦啊,原来白日梦也能做的这么美。
不知道有没有哪个名人说过这样的名言;‘成功从美梦中获得,没有美梦注定平庸。’
如果没人说过,就是我首创。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09:34:42 +0800 CST  
7
别想入非非了,说干就干。
得先找个切入口,才能取得突破,这事我懂。
既是搞学术研究,先需要取得大量的一手资料,我也明白。
现成的gui怪仙狐故事,我奶奶就装了一肚子,那些东西肯定没用。
北方的民间百姓,个个都是优秀的故事创作者和再加工者,反正也没人去验证故事的逻辑性,准确度,无需负任何责任.讲者姑妄讲之,听者姑妄听之。曲终人散,回家洗洗臭脚丫子搂老婆睡觉。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09:44:25 +0800 CST  
让咱去研究这些东西,不会取得什么学术成就,就是侥幸挖出一两个新故事,也难登大雅之堂,而且还有抄袭盗版之嫌。
但不入黄穴,怕是难遇黄仙。
怎么也得亲自下去,重点考察那些‘黄泛区’,寻找故事发展的源头,搜集大量的人证物证,拍照片,取实物,然后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心筛选,科学认证,闹不好还得请专家学者做科研论证,最后形成论文发表。
但这是个系统大工程,一时急不得,短时间内无从下手,得慢慢来。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09:45:22 +0800 CST  
眼前能做的,还是想想眼前这张纸吧。
思来想去,只能先从这“百年奇事”上下功夫,没准这“百年”里就含有黄皮子的奇事。

一百年,一百年,一百年里到底发生过什么大事?
一百年前,这里只是一个鄂伦春人打渔狩猎的村落,名副其实的小屯子。

一百年的时候......?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09:57:12 +0800 CST  
8
也就是一九零零年左右吧,俄罗斯老毛子跑咱这里来修铁路,这条铁路,就是著名的中东铁路。
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李奶奶唱词里说的哈尔滨老毛子铁路,指的就是我们这条铁路。
据说,当时这些老毛子爷爷们也就是喜欢大列吧,玛达姆,赫啦稍,篝火晚会上拉着手风琴,男女手拉手拥抱,亲嘴,轻歌曼舞之类的东西。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10:02:16 +0800 CST  
大家都说他们头脑简单,一根肠子通到底,容易上当受骗,这里人管他们叫傻老毛子。
记得童年的时候常唱一个歌谣;“苏联老大哥,赚钱赚的多,拎着伏特加,开着莫斯科:苏联老大嫂,赚钱赚的少,蒙着大围脖,穿着貂皮袄。”
他们俄罗斯民族为人厚道,交朋友实在,三杯酒下肚,心里那点事跟你吐个精光,包括和邻居家的玛达姆偷偷上床,他们不留隐私。
楼主 幸福老王1949  发布于 2020-02-03 10:03:33 +0800 CST  

楼主:幸福老王1949

字数:334654

发表时间:2020-01-29 19:00: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6 17:03:31 +0800 CST

评论数:30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