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一个变幻胶囊》——带你窥探十二个都市女性的诡异奇谭


相信早年看过《龙珠》这部漫画的人一定都记得书里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道具——变幻胶囊:虽然只有一次性打火机那么大,但它却能将小至电饭锅、行李箱,大到汽车、房屋、宇宙飞行器等几乎所有物件都收入囊中,便于携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你只需按一下胶囊顶部的开关,把它扔出去,“嘭”的一声,之前被收进去的庞然大物又会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你眼前。小时候,无论是搬家还是旅行,我都无比期待着有一个变幻胶囊,岂止是我,如此神奇的玩意儿哪个男孩不想要呢?
现在我已经三十三岁了,可变幻胶囊的奇想至今未能成真。
长大后的我,也谈过几次真真假假的恋爱,我才突然发现,女人才更需要变幻胶囊——她们有太多东西需要变没,也有太多东西需要变出来;她们随身携带着这么多秘密和各种情绪,却要装出一副轻装上阵的样子。我想,如果女人拥有了变幻胶囊,她们一定能去到更远的地方。

我叫朱诺,身无长物、一无所成。我没有工作,也没想过要去找一份工作。父亲虽算不上是富商巨贾,但养我这么一个游手好闲的废柴还是绰绰有余,到现在为止,我竟然已经毫无愧疚的度过了十年的啃老生活。
十年间,我看过的书和电影不计其数,然而最能吸引我的,却是那些从别人口中听来的真实故事,尤其是女人的。
三十岁以后,我就对谈恋爱这件事失去了兴趣,但同时,我对刺探女性的隐私愈发着迷、欲罢不能。如同给一个窥淫癖看AV,就算片子再精彩、女优再漂亮,也都抵不过一段真实男女的性爱视频给他带来的快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是一个窥淫癖,只不过我要窥探的,是女人藏在台面下的秘密。然而,没有哪个女人会把自己的事轻易吐露给一个十年啃老的宅男。幸好我长得人畜无害,长年啃老又散发出一种“无欲无求”的气场,女人通常会以出人意料的速度把我当成姐妹。
这点,也是四年前,我来了北京以后才意识到的。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09:30:00 +0800 CST  

我有一个妹妹,叫朱小豆,比我小7岁,是父母当年交了巨额罚款超生的。四年前她大学毕业,进了一家香港电影公司设立在北京的分公司工作。我看出父亲对独自在外生活的小豆不放心,遂提出去北京照顾她,父亲同意了,对他来说,我在哪生活可能并不重要,反正他还是要按月给我还信用卡。小豆就和我不一样了,从大三开始她就没再问家里要过一分钱。我搬到北京以后住在她租的房子里,我提出要给她交房租,被她拒绝了,理由是她不想花父亲的钱。
小豆的性格和我完全不同,她开朗、有亲和力,三两句话就能让别人和她推心置腹,有如催眠般神奇,而这正是我最需要的——我要靠她听到别人的故事,尤其是女人。小豆虽然嘴上说我猥琐变态,可打听起别人的八卦,她又乐此不疲,同时,她也是个坚定的独身主义者,这可能是我们兄妹最大的共同点了。
几年间,随着听到的故事越来越多,我愈发体会到了真实故事的魅力。因为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作者往往会遵循一套观众能够理解的现实逻辑,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现实?这是我最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现实之中,有太多事情在我听来简直匪夷所思,可它就那样发生了,没有逻辑,就像那硕大的宇宙飞行器,瞬间就被装进了变换胶囊一样。所以,在开始讲述之前,我想先做一个概念上的修正:以下我要讲述的,虽然都是活生生的真事,可其中有着诸多离奇、吊诡、难以解释之处。所以,我讲的与其说是故事,还不如叫“奇谭”吧。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09:30:57 +0800 CST  

以下十二则“奇谭”,均为真人真事,在经过当事人同意之后,我隐去了她们的真名,其它细节未做任何杜撰和改动。

十二个都市女性,十二则怪异奇谭,希望对她们来说,这就是十二个变换胶囊。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09:31:26 +0800 CST  

第一个奇谭——《蓝胡子》

中午开更,敬请期待!!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09:32:35 +0800 CST  

蓝胡子

“瞅你那个逼样儿!”

在地理语言学的范畴里,这句话能否算是方言亦未可知,但它或许只有在东北人之间才会产生意义吧,因为换由北方其他任何一处的人去说,恐怕都带不出那种独特的杀伤力。
这句话字面上的含义已经不能再直白了,基本等同于“你也不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德行!”和北京的“瞧你丫内操行!”异曲同工。然而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东北人的口音、语调,乃至表情仿佛都会让这句话在被说出的瞬间得到一种奇妙的加持,骂人者不仅可以通过它完成言语上的攻击,更要借由它向对方展示出轻蔑、鄙夷、不屑一顾的姿态。当我向Cindy回述两年前在机场的那一幕时,她笑得前仰后合,完全想不起来自己曾经掷地有声的说过这句话。

Cindy是小豆的同事,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三年前的盛夏。
那天是周五,我和小豆约好等她下班去太古里吃晚饭。小豆比我早到,发来微信让我去M·A·C找她,她和一位刚入职的新同事正在那里试唇彩,夏天嘛,女生当然要多买几支唇彩。推门进店,我看见小豆身边站着另一个女人,就是Cindy,当时她们正照着镜子讨论谁更适合那款新推出的色号。我过去打了个招呼,小豆给我们互相做过介绍后,我便很识趣的找地方坐下来看手机了——关于唇彩,没人需要直男发表意见。
本来我想到外面抽根烟,但那天实在太热,到了有空调的地方就再也不想出去,所以留在店里的我一直能听到小豆和Cindy之间的对话,而这也正是让我对她产生好奇的开始——并非因为对话的内容,而是口音。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33:57 +0800 CST  

Cindy很漂亮,穿着举止也都显得成熟得体,挑不出什么毛病,但当时她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还是口音,丝毫不露痕迹的口音。
大概十五分钟后,她们挑好了各自心仪的色号,结账出门。告别了Cindy,我和小豆往吃饭的地方走,路上我问她Cindy是哪里人?
“没听出来吧,”小豆笑着说,“沈阳人。”
竟然是东北人,如此看来她高挑的身材和爽朗的笑声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我心想。我以前交往过一个东北女朋友,现在回想起来,外型、气质和Cindy都挺像的,而最大的区别,就是口音。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34:56 +0800 CST  

“很多东北人都不觉得自己有口音啊,”Cindy被刚吃下去的咖喱辣到了,赶紧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在说标准的普通话。”
我对Cindy的话深以为然,一边喝着健怡可乐一边点头。
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时间就在同年的冬天。
那天小豆和Cindy加班到八点,下班后便相约一起吃饭顺带吐槽一下老板。小豆说Cindy也在,问我要不要过去,我欣然前往。上次见面后,我有一种感觉:Cindy应该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因为她的眼神会传达给别人一个信息——“我可以自己做决定。”通常长得漂亮又能决定自己生活的女人,故事都不会少。小豆知道我想听Cindy的故事,就叫我去了,而且,吃饭闲聊的气氛也更适合讲故事。
我因为已经吃过晚饭,所以只点了一杯健怡可乐陪她们吃。这家印尼餐厅的特色菜都有咖喱,胃酸过多的我闻了味儿就快要烧心了,她们俩好像也都没什么胃口,越吃越累,到最后竟和我一起喝起了可乐。席间聊到的话题从北京糟糕的天气到东北人的口音,泛泛而谈,没什么重点,直到小豆问了Cindy一个问题:
“北京现在的空气这么差,你后悔过来么?”
小豆曾经和我说过Cindy之前的背景——加拿大留学,毕业后在香港工作,一年前来了北京。
我很好奇她为什么要来。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35:50 +0800 CST  

“不后悔啊,决定了就没什么好后悔的,”Cindy笑着说,“但说到来北京这件事,还真是挺神奇的。”
Cindy停顿了一下,像是确认了些什么。
“我前后做过两次决定,可每一次我都没有后悔。”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36:32 +0800 CST  

Cindy这个英文名是高中的外教给她起的,十多年前一个加拿大老太太不远万里来到沈阳的高中教英语,简直是白求恩,直到现在Cindy回想起来都还觉得不可思议。白求恩说“Cindy”这个名字的词源是希腊神话中的月光女神Cynthia,她活泼、健美、爽朗,和Cindy很像。在课堂上,白求恩对于Cindy极为纯正的英语发音感到惊讶,她还说加拿大是个美丽的国家,希望Cindy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高中毕业后,Cindy就去了加拿大留学。
在渥太华的四年,她从没想念过沈阳,她不知道那里除了家人,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大二时她交了男朋友,北京人,他们很喜欢对方,恋情一直保持稳定。毕业前夕,北京人顺理成章的以为Cindy会和他一起回北京,然而当他得知Cindy早就决定要去香港读硕士的时候,两人大吵了一架。
在离开加拿大去香港之前,Cindy独自去了趟尼亚加拉瀑布,虽然那里距离渥太华只有370公里,可留学这四年间她竟然一次都没去过。站在最负盛名的“雾中少女”号游船上,Cindy竟有点后悔,因为瀑布非常无聊,想想还要再开四个小时的车回渥太华,她绝望的想骂人。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37:22 +0800 CST  

“我不喜欢为自己做的决定后悔,”Cindy喝着可乐说,“那种感觉非常差。”
就在Cindy上岸准备离开瀑布的时候,她在码头看见了一个人,起初她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直到不远处的那个人向她张开双臂,Cindy这才确定——那人是白求恩。四年后两人竟然在这里再次相遇,被白求恩拥抱的那一刻,Cindy莫名的想念沈阳。她告诉白求恩自己就要去香港读硕士了,男朋友还因为这件事和她吵架。白求恩和当年一样,挂着慈祥且自信的笑容问她:
“你后悔吗?”
“不后悔。”Cindy笑着回答,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哭了,也可能是刚才在船上时被溅到的水吧,谁知道呢。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38:05 +0800 CST  

Cindy和北京人分手了,难过是肯定的,但没有后悔。两年后硕士毕业,她进入了一家电影公司,一切都按预想的发展,没有丝毫偏差,就像她在隐藏自己的东北口音时没说错过一个字,完美。独自在香港工作的时光非常惬意,下班回家的路上,看见教会学校的唱诗班在时代广场上唱圣歌,Cindy才意识到这已经是她在香港的第三个圣诞节了。
春节过后是电影公司一年中最清闲的时段,Cindy得空请了年假回加拿大玩,她有不少同学毕业后都留在了那里。在一个派对上,Cindy遇到了她现在的未婚夫。未婚夫是山东人,在北京一家投行工作。留学期间他们只是点头之交,谈不上很熟。山东人说他过两天想去多伦多看猛龙队的比赛,问Cindy有没有兴趣,她鬼使神差的同意了,即便她对篮球一无所知。
多伦多之旅就像是命中注定,比赛中场休息时,Cindy和山东人被全场乱扫的“KissCamera”拍到,这是NBA现场的固定娱乐环节,全场观众都在冲大屏幕里的他们俩起哄,山东人问Cindy:“我可以吻你么?”
“我和我老公(未婚夫)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在一起了,”Cindy用吸管搅动可乐里的冰块笑着说,“后来我一直怀疑他买通了负责KissCamera的工作人员。”
假期结束,山东人回了北京,Cindy回了香港,就在她还没来得及琢磨这段新恋情该如何继续时,部门领导突然问她想不想去北京分公司工作?面对“去不去北京”的第二次选择,Cindy没有半点犹豫,就在那一年的夏天,她离开了香港。
“我就是这么来的北京,”Cindy的可乐正好喝完,“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来,所以我不后悔。”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39:00 +0800 CST  

在我的记忆里,那个终日雾霾的冬天漫长的好像能拖一集是一集的国产八点档,以至于我在次年的三月再次见到Cindy时,感觉已经和“印尼餐厅之夜”隔了很久。
三月初,小豆和Cindy去香港出差,回北京那天晚上,我去机场接她。她们推着行李车出来时我看了眼表,已经十一点了,飞机整整晚点一个小时。那天Cindy的情绪很差,一直不自觉的皱着眉,她走在我和小豆的后面,和我们一起进了通往地下停车场的电梯。就在电梯门即将关闭时,一个矮个中年女人推着行李车冲了进来,撞到了站在门口的Cindy。Cindy被撞的不轻,回头怒视那个中年女人。她比那女人高很多,所以愤怒中更多了一份居高临下的气势。
“能看着点儿么?”Cindy的声音很大,好像要把自己这一天所有的不爽都发泄到那女人身上。
然而中年女人没表现出丝毫的歉意,就像是没看见、没听到一样,心无旁骛的说着微信,操着一口听起来很奇怪的南方口音。Cindy一直瞪着她,那鄙夷的眼神像是在街上踩到了一坨狗屎。
到了地下停车场,我们陆续走出电梯。中年女人在最前面停了下来看手机,而当我们三个从她身旁经过时,Cindy对她说出了那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

“瞅你那个逼样儿!”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40:20 +0800 CST  

我当时差点笑出来,可这当中的笑点其实很难说得清楚。还是在很久之后的一天,晚上遛弯时,我才试图向小豆分析了一下(多亏我交往过东北女友):

无论Cindy将自己的口音隐藏的多么完美,起码在对中年女人说出“瞅你那个逼样儿!”这句话时,她还是忠实的运用了一套东北到不能再东北的语言逻辑。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40:58 +0800 CST  

未完待续,下午接着更~~敬请期待!!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1:42:17 +0800 CST  

后来小豆告诉我,原来那段时间Cindy的心情很不好。她多年来一直有痛经的问题,去香港出差之前她做了检查,医生说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她尽快做手术。

我第四次见到Cindy时是在六月,她已经顺利做完了手术,几个月后就要结婚了。
那天晚上,小豆和Cindy在五道营喝酒聊天,我正好也在附近晃悠,索性就去找他们坐会儿。那是一家红酒吧,我到的时候,已经喝完一轮的她俩嘴唇都呈现黑紫色,很有喜感。Cindy显得很亢奋,不停地说着什么,等我坐下来才听清楚,原来她们在聊小时候对自己影响最深的童话故事。
“我敢保证,对我影响最深的童话故事和别的女孩都不一样。”Cindy说话间,酒已经喝完了,她回头又叫了一杯。
“上小学时有一次放暑假,我一个人在家,”Cindy又喝了一口刚送过来的酒说,“写完暑期作业当然就要看电视咯,结果那天放的是一部动画片,哪国的我记不清了,反正是配过音的。那部动画片应该是每集讲一个故事的单元剧,我碰巧看到的那一集叫——《蓝胡子》。”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8:15:16 +0800 CST  
蓝胡子?我脑中对这个名字有一点模糊的印象,后来我在网上查到,《蓝胡子》(Barbe-Belue)是由法国诗人夏尔·佩罗所创作的童话,同时也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曾经被收录在《格林童话》的初回版本里,但是在第二版之后被删除了,原因不明。

这是一个在成人看来都有些恐怖的故事: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8:16:41 +0800 CST  
蓝胡子是个有钱的贵族,样貌奇特,时人异之。他有着蓝色的胡子,所以大家叫他蓝胡子。他娶过好几任小豆,可后来这些女人都下落不明。周围的人害怕,不敢把女儿嫁给他。一天他向一家人的两个女儿求婚,两个女孩都吓坏了,不敢答应。但他最终说服了小女儿和他一起回到自己的城堡,举办舞会,后来小女儿同意嫁给他。
婚后不久,蓝胡子说他要离开这个国家一阵子,并把城堡所有的钥匙都交给小女儿,告诉她可以随意打开查看各个房间,并可以拥有房间里的任何一件东西,但城堡下面最小的那个房间,绝对不可以打开......小女儿发誓自己绝不会那样做,蓝胡子满意的离开了。
蓝胡子走后,小女儿拿着钥匙一间一间的打开房门,有的房间里摆满了珠宝、有的挂满了漂亮的衣服、有的堆满了金币和银器,小女儿在城堡里快乐的玩耍了一整天。当夜幕降临,只剩下一把钥匙还没有使用,就是可以打开城堡下面最小房间的那一把…小女儿有种强烈的欲望想要去打开那个房间,她来访姐姐的劝告也无法阻止她。然而,房间打开后她才发现了可怕的秘密:房间里面吊挂着蓝胡子前几任小豆的尸体,血流满地……小女儿吓坏了,钥匙也掉在地上,沾到了鲜血,怎么也洗不掉。她和姐姐商量逃走,没想到蓝胡子提前回来了,发现钥匙上的血迹,知道小女儿查看了那个房间,立刻就要杀她。小女儿求他给一点时间祷告,蓝胡子同意了。她和姐姐把自己锁在高塔上祷告,正在蓝胡子要破门而入之时,她的两个兄弟赶来,杀死了蓝胡子。
蓝胡子没有别的亲人,所有的遗产都归小女儿继承。她把部分财产分给家人,自己找了一位真正的绅士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8:18:18 +0800 CST  
听完Cindy讲述《蓝胡子》的故事,小豆的嘴唇好像更紫了。她惊讶道怎么会有这么吓人的童话故事!
“是啊!这简直就是我的童年阴影啊!!”Cindy笑着喊道,“不过这故事想想还是很带感很有魅力的样子啊,迷之魅力!”
“好奇害死猫,”我说道,“这其实是个很不错的故事,小孩子都是有很强的好奇心的。”
“不光是小孩子,长大了也一样啊,我前两天就是,回想起来,那件事就像是场诡异的梦…”Cindy刻意没有说完后半句话,我和小豆的好奇心果然立刻就被吊了起来,我们三个人都笑了。
笑过之后,Cindy一边细品着酒,一边说出了她的离奇经历:

“前两天,我经历了一个活生生的‘蓝胡子’……”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8:20:04 +0800 CST  
未完待续,晚上还有一更,敬请期待!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8:20:49 +0800 CST  
@莲蓬 2017-06-16 15:27:19
好文支持!
-----------------------------
感谢支持!!!
楼主 姜德青  发布于 2017-06-16 19:19:10 +0800 CST  

楼主:姜德青

字数:82699

发表时间:2017-06-16 17:3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24 22:44:32 +0800 CST

评论数:3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