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你有是谁?《黄帝内经》来告诉你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忧愁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黄帝曰:五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气乃往。
(备注:五藏为神脏,乃人之根本,情志不稳,喜怒不节,对于五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你应该知道,为何情绪稳定是长寿之人的共同的特点;你也应该知道,为何神佛慈仁而面容常无变化。)
……
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也;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藏之所生,变化之变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黄帝问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备注:五种面部颜色对应五藏脉象。色脉相得是健康人的正常现象,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比如见色青而诊断不到肝脉,反倒诊出毛脉,也就是肺脉的症状,肺脉属金,肝脉属木,金克木,那么这人就没救了;如果诊断出石脉,也就是肾脉的症状,肾脉属水,肝木属木,水生木,那么这人病就能治愈。查脉诊色是诊病的最有效而神奇的手段,《移精变气论篇》曰:“帝曰: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
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
(备注:但是这种色脉诊法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师,若非几十年如一日临病的体验感悟是不能实现的。所以,修为甚深者能理色脉而通神明,无修为者则自以为得而疑之甚深。这种境界的差距之大,类似于人与神,我特别想引用《庄子·逍遥游》的段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0 15:23:57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诊病与治病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0 20:30:34 +0800 CST  
第二十五章 诊病与治病

病邪初伤人也以轻微,若有无无,《邪气藏腑病形》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而人的差异性也致使病情深浅不同,所以诊脉治病要讲求因人而异,这又是中医的一大优越之处。《经水》曰:“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量度乎?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度之人,消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可知寻常人虽有标准,但对差异较大之人则并不适用,所以中医另有一套诊病的方法:望闻问切。
顾名思义,望即观察,闻即耳听,问即询问,切记切脉。其中又以观察与切脉尤为重要,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色脉参伍相得,乃得其病,单独调其尺脉亦可,《论疾诊尺》:“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㑊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甚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悗有加,立死。”可知虽不视五色,但亦要触其肌肤,知其寒热等相参合。
人有阴阳,寸口主阴,人迎主阳,视其脉数而得发病之经亦有大要,《终始》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其治疗原则《禁服》有相应论述: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而高明的医生当断则断,不必待色脉病症俱全才开始治疗,可谓早知,《邪气藏腑病形》曰:“黄帝曰:调之奈何?岐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对比现代医学,寻常人没有标准,病人反倒有标准,比如将发烧的标准定在37°以上,这种标准是非常粗漏的,所以误诊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再看“问”,问也是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现代医师只会询问与病情直接相关的问题,比如病情症状,稍好的医师则询问饮食怎样、睡眠如何,而中医则关注更加丰富,且看《疏五过失论篇》:“帝曰:凡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
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
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五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热。粗工治之,亟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医不能明,不问所发,惟言死日,亦为粗工。此治之五过也。
凡此五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
这是诊病治病的五种重大过失,且来简单阐述。医工第一过:诊病时不问病人生活状况是否有过较大改变,比如原先高贵后来低贱,或者本来富贵后来贫困,有此情况病人虽然不致中邪,然而病从内里生发,而医工诊断不明。医工第二过:诊病时不问病人饮食起居与生活习惯,是否有暴喜暴怒的情况出现,有此情形会损伤人精气与形体,而医工诊断不明不知补泻,致使病人病情越发严重。医工第三过:擅长诊脉的医工,一定要善于别异比类,通晓常人脉之常态,异人脉之奇态,从容细致的掌握疾病变化规律,粗工恰好反之。医工第四过:诊病时已寻问病人贵贱贫富与苦乐的情况,但未认真对待,去转变病人的精神状态,而是顺从病人之意,敷衍治疗,以致治疗上丢掉法度,不能除掉病患。医工第五过:良工诊病必然查本知末,了解疾病的全部过程,切脉问候注意性别差异,以及是否曾有生离死别等让情怀郁结之事,为工而不知便谈不上医术。易犯此五类过失的医工,名为医工,实为受术不通,人事不明。现代医师,恰恰一无所知,谈不上什么医术。《内经》中有医有工,而工是比医高一个层次的存在,能称之为工的都是境界非常高深可通神明者,像文中所谓“善调尺者”与“善调脉者”,其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基本上达到了《上古天真论篇》中贤人的境界。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1 15:03:46 +0800 CST  
而圣人要更上一层,《疏五过论篇》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贪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至于“闻”与“色”前文里多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得知病情,下一步便是治疗,治疗讲究标本兼治,但病有先后缓急,故有先治标者,有先治本者。所谓标,如树之枝叶;所谓本,如树之根本。至于其治疗原则与标准,《病本》有大体论述,这里不再赘余。那么当病人的意志与疾病相违背时又该如何呢?《师传》曰:“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喜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曰: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告诉人们,治病不仅是医师的事情,与病人心意共通,使其知与己为善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疾病所发一般有个特点,即是白天安好,夜里加重,《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黄帝曰:有时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阐述了具体原因,与相反情况的原有,另外可知一日之间,亦有四时之气。
治病之要在于一个“顺”字,而《征四失论篇》中提到了必须惩戒勿犯的四种过失,谨奉上原文:
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黄帝曰:夫子所通书,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
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耶。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
(备注:该段解释了为何哪怕医术高深之人治病也不能得到十全效果的原因。)
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备注:此为四种过失的具体阐述。所以你知道了,上来就摸脉而一言不发的中医根本不值得信任。翻译曰:诊病不知阴阳逆从的道理,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一个原因。随师学习没有卒业,学术未精,乱用杂术,以错误为真理,变易其说,而自以为功,乱施砭石,给自己遗留下过错,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治病不能适宜于病人贫富贵贱的生活特点、居处环境的好坏、形体的寒温,不能适合饮食之所宜,不区别个性的勇怯,不知道用比类异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这种作法,只能扰乱自己的思想,不足以自明,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三个原因。诊病时不问病人开始发病的情况,及是否曾有过忧患等精神上的刺激,饮食是否失于节制,生活起居是否超越正常规律,或者是否曾伤于毒,如果诊病时不首先问清楚这些情况,便仓促去诊视寸口。怎能诊中病情,只能是乱言病名,使病为这种粗律治疗的作风所困,这是治病失败的第四个原因。)
是以世人之语者,驰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论,诊无人事。治数之道,从容之葆,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呜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
(备注:该段说明了中医是如何一步步沦落到被人质疑嫌弃甚至要废弃的地步的原因。大意是说,人们说话,视线能延伸到千里之外,却不能明白细微的道理。治数之道,以从容和缓为贵,只知诊查寸口,自然诊断不明,无法治疗,这时候就开始自怨学艺不精,然后归罪于老师教授不好。所以治不好疾病就将医术抛弃,偶然治好就得意洋洋。道之大可以比拟天地,为人而不知,就是传授明道也依然糊涂。)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1 15:04:06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谈古论今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1 20:03:42 +0800 CST  
第二十六章 谈古论今

今人与古人对人的认识是不同的,在此之上发展而成的医学也有较大差异,现代医学将人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中医学则认为人与自然宇宙本为一体。现代医学是现代科学无数分支中的一支,而中医学则是宇宙整体观的一个体现。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所谓的中医学并非现代人掌握的可怜残缺而又漏洞百出的中医学;第二,所谓的古人生活的年代比你想象中要更早更早,《内经》产生的年代也比现代人定义的更早更早。
你肯定会有疑问,一来这个更早要追溯到什么时候,二来为何我们只拿《内经》说事,其他诸如《难经》、《脉经》,甚至印度的《奥义书》都有关于人体的详细论述。
让我们先从《内经》说起,自问世以来,《内经》便以极其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此后历代医学家著书立说、临床实践无不以其作为理论依据,可以说没有《内经》就没有中医学。但问题是这本书一经面世,其理论之宏伟与深奥便犹如一座设施极其完备的惊天大厦伫立眼前,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这座大厦里东跑西颠,惊叹不解,从不能为其添砖加瓦,至于药方与治疗手段也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增减减。现代科学发展至今,吸取几千年来无数代人的发展成果,至今仍未完善,而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无数的曲折坎坷,没有道理在那么落后的年代,人们仍在为食物而挣扎的环境里便能创造出如此宏大精深而又系统完备的天书。所以我的结论是,现代医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中医学则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它们是两个文明的产物,所谓的上古就是现代人模棱两可,现代科学漠视的那个久远的年代。如果你想得知上古文明以及那个年代发生的事件,它们记载在其他的书里,我们下一本书里讲。但现在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上古文明辉煌灿烂的程度更甚于今。
现代人经过考究,《内经》成书于战国、先秦或者西汉时期,这个结论你笑笑就好。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四大发明不过是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几支,然而中医学天罗地网无所不包,其成就之辉煌远非四大发明相比。例如四大发明中最早的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时期,以后渐渐得到改良,没有道理只有中医学渐渐没落。如果中医学是上古文明的遗留瑰宝,而上古文明走的是物质文明之外的另一条道路,那便能说的通。所以,《内经》宏大而精深的理论并非以唯物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也不是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藏象生命体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据。
也许你又感到奇怪,虽然《内经》不离阴阳,但总是不厌其烦论述五藏,难道上古时代的人看不到人身为肉长?其实不是,既然《内经》偏重于论述五藏与经络,那么应该也会有偏重于外在肉ti的经书。阴阳互为表里,有内自然有外,我们猜测这本书很可能是《黄帝外经》,它的内容一定与《内经》相互补充与验证。《汉书·艺文志》里面确实记载了此书,共有37卷,可惜早就失传了。除此之外,《内经》中还提到几种失传已久的医书,比如《本病》、《九针》、《金匮》、《揆度》、《刺法》等,我们已经不能得知它们原来的名字,或者是否有其他所指,但那一定是治疗方法或者病理的具体论述。
只有非常发达的文明才会产生宏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内经》只是其一,当然也有其他书籍流传于世,说来你可能不信,它们是《山海经》和《易经》。《易经》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前面两种早已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连山》是最早的易经,相传为神农时代所用的易;《归藏》次之,相传为黄帝时代所用的易。《上古天真论篇》中有过“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种境界的论述,其中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质人,其次是圣人与贤人,也就是说黄帝应该处于下古。所谓的上古文明,又包含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期,黄帝虽然名气大,但距离现代文明还是比较接近的。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2 09:05:27 +0800 CST  
现代学者追溯中国的最早文明朝代为夏朝,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的儿子启。夏朝是个扑朔迷离的朝代,文字记载与考古证据非常之少。其实不仅是夏,接下来的商朝与周朝同样如此。为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国家花费了四年多的时间,投入无数人力物力进行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该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正式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通过验收。但由于工程成果报告简本发表后,其结论和方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不少质疑,因此最终的报告繁本未能获得通过。严格来讲,该工程是一项尚未完成的项目。
连最基本的朝代断代都如此艰难充满争议,可见其与上古时代之接近。上古文明的流传大多是因为神话,而大禹即出现在神话传说中,也出现于历史记载里,可以说是连接上古时代与近代文明的桥梁。夏朝鬼神色彩浓厚,占卜盛行,商周稍次之。《庄子》中常有三代并称,那三代到底属于上古,还是属于近代文明呢?
人类文明的记载渐渐清晰开来是从周以后,夏商周这个模糊的时代我们先不去计较。《周易》就比较明显了,它成书最晚,据司马迁考证是“文王拘而演周易”。“演”是演绎的意思,就是由原来的易经重新推演而来。《连山》以艮卦为首卦,艮为山,于是叫《连山》;《归藏》以坤卦为首卦,坤为地,大地象征厚重,万物得之以生,又得之以归藏,于是叫《归藏》。《周易》以乾卦为首卦,乾为天,天象征纯阳刚健,《内经》中也时常谈到食天气的重要性和天之大德,其发之于周,于是叫《周易》。那么有两点就必须要注意:
第一,文王演周易,说明《周易》完备成书大概位于商末,居于上古文明的末尾。虽然三易名称不同,但天地间的规则,阴阳五行等是不会变的,所以《周易》与《连山》、《归藏》必定多有共通之处,且将三易合一,并称为易经,同属上古文明。
第二,三种易经过时间变迁,其八卦之方位已然改变。众所周知,易经是一种论述天地间事物发展变化的书籍,目的是令人趋吉避凶,其方位是不能轻易改变的。这就说明,曾经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令地球的方位改变了,而且是大到诸如磁极倒转、大洪水或者天地分离等足以使地轴发生方向变动的事情。如果人们能够理解《周易》成书的理论依据和凭证,再推断出《连山》、《归藏》的成书年代,那么就可以倒推两者的内容。
那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这些书籍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猜测,《内经》是为让人民真正认识人类本身,《山海经》是为让人们了解与认识世界,《易经》则是说明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道理,指导人们趋吉避凶进而更好的生存。这样一来,三者就将最微观之处,还有人类本身,加之宇宙的宏大世界结合起来,如果能融汇变通,那就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即道家所讲的“道”。现代物理学的三大板块,量子理论、经典理论和相对论,不也是在微观、普观、宏观的尺度上阐述宇宙的规律吗,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只是现代科学并没有放开视野,走进宽阔之处;只是人类走上了曲折蜿蜒的道路,而且正在付出巨大代价。
我要长吁一口气,幸亏失传的是《外经》,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于人体研究越来越详细,在显物质与数学和数字方面,现代科学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也许可以弥补《外经》失传的遗憾,但假若失传的是《内经》,那不知何年何月人类才能全面的认识自己。
这并非茶余饭后的闲谈,除开这些玄而又玄的古老书籍作为物证,我们还有活的证据证明上古文明是多么的灿烂辉煌,但是现在不能说,包括你那些许许多多的疑问,比如上古文明是什么文明,又为何毁灭等等,我非得用一本书的篇幅讲给你听。
自从工业革命以后,现代文明的发展越加迅速,马车换成了汽车,木舟换成了轮船,人类甚至登上了远在38万公里远的地球,但是这样,就能证明现代文明胜过上古文明吗?文明先进与否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2 15:03:34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文明的倒退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2 20:06:17 +0800 CST  
第二十七章 文明的倒退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分属于上古文明与现代文明,近代文明是物质型文明,它是人类几千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用鲜血与热泪铺成的,但是走到如今,人类仍然步履蹒跚,文明的发展仍然在投石问路,人类发展失去了方向。
其实,宗教为人类提供了发展方向,但人们又发现它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势。人们找不到一种办法,能将宗教与现代文明共同包容,于是人类自行分裂,宗教与科学势同水火。人类的未来依然模糊不清。
科学发展到如今,已经开始涉及到唯心的领域,这就拉近了与宗教的距离,而且“万物理论”的破壳而出,有了将物理学三大板块进行统一的可能,虽然它仍然不完全,也在遭受着质疑,但好歹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方向,使物质与精神开始走向兼容。
上古时代是人类精神完备而又发展均衡的时期,人们对于人与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刻,人们不需要科学,不必懂得万物理论,阴阳于大可充天地,于小不失毫厘,阴阳二字足以概括天地间的规律。如果说现代人的世界是狭窄的,那上古时代人们的世界则是宽广的。也许你会疑惑,既然如此,那为何它的文明不发达?
首先,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展消亡的过程,历朝历代以来,无不是前朝建国伊始励精图治,而后鼎盛一时,而后腐朽败落,而后被毁灭,而后被新的朝代统治,后来者居上,无限循环。但后来者并不一定就比前朝更为发达,所以时间早晚并不能成为两个文明谁更发达的证据,这只是你的想当然。
其次,注重精神的发展必定会冷落物质的发展,注重物质的发展必定忽略精神的发展,这是一个取舍的问题,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上古文明本就不是物质文明。再次,人类对于发达的认识不同,现代人发明了火车飞机宇宙飞船,使人类的速度大大提升,将眼界延伸到了地球的层次,可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并没有火车飞机宇宙飞船,却将眼界延伸到了宇宙的层次,你道谁才是真正的发达呢?最后,物质的东西总是不容易保存的,虽然如此,现代人考古时也必定发现了许多令现代人都惊叹不已甚至望尘莫及的属于上古时代的东西,只是他们有意漠视,没有去公布。物质总会湮灭的,而思想却不会,尤其像《内经》这种宏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更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越加闪光。你道谁更发达呢?
明明是文明在倒退好吗!你也认为没有道理人类自诞生初始便是巅峰,而后一直在走下坡路。那如果上古文明不是人类创造呢?你可曾有想过?
其实,在现代人一筹莫展的上古时代,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人,一种是其他人(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神)。辉煌灿烂的远古文明正是其他人创造。当时人类混沌未开心智未启,为帮助人类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自己,他们留下了《黄帝内经》;为使人类更好的认识世界,他们留下了《山海经》;为使人类趋吉避凶更好地生存,他们为人类留下了《易经》。所以,中医其实是神的医学,《山海经》其实是神的大事记,《易经》其实是神的宇宙观。当然也有其他书籍,只是没有流传下来。他们中有些人后来成了人类口中的始祖先帝,直到现在仍然享受祭奠拜祭。但是后来,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事情,使得他们与人类彼此分离,其距离之远,何止隔了一个天地。人类则为了生存继续奔波,当时摆在人类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是延续这种文明,但脱离了掌控的人类,最终走上了另一条暴戾的道路,就是如今的物质文明。
在其他人离开的早期,人类的心底深处仍然留有该文明的印记,因此越是接近上古时期的夏商时期,人们对于鬼神越加敬畏。而时间越推移,人的自主性越强,越喜欢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无意描述远古文明的社会形态,我们想讲的,是以今古治病方式的变化为例阐述文明的倒退。
《皮部论篇》曰:“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䐃破,毛直而败。”《缪刺论篇》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可知疾病的发生是由外及内,由微及渐的一个过程。那么上古之人是如何治病的呢?《移精变气论篇》曰:“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己也。”
可知,上古人的治病之方叫做祝由。祝由的理论依据是移精变气,大概是通过调控思想意识来改善人体精神活动状态的一种方法,说的再简单一点,祝由嘛,就是唱歌跳舞或者说喜庆话,就是祝福和祈求神明保佑等手段。
我仿佛听到了你的嘲笑声,你肯定会想,如果只是祝由就能治病,这世界就不需要医生了是吧!然而文中解释的很明确,“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又知“清净则腠理闭,虽有大风苛毒,而弗能为害也”,所以病邪只是停留在皮毛,非常轻微,因此只用祝由便已足够。
西方有个非常出名的名谚叫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便是突出了祝由对于疾病治愈的重要性。也许大家曾有这样的经验,当有轻微生病,身体不适,而突然有大好消息传来,令人保持心情愉悦,身体便立刻或者时间不长便痊愈的情况吧。其实,现代的精神疗法或者某些催眠术与上古祝由的方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今人,内有眷暮之累,外有伸宦之形,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阴阳惧伤,而当病邪来袭,人体防线自然是层层崩溃,使得病邪可以长驱直入,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内外皆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祝由也便不起作用了。所以这时候的治病(下古)便要“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现代人一心扑在工作上,求取功名金钱与权力,身体承受着内忧外患,精力一直在别处,身体本能的抗拒恬淡自由,因此总是时常遭受病痛折磨。非但祝由不能起到作用,哪怕吃着药物,做着化疗与手术仍然心念其他,无论是针石还是手术刀都不能将其精力转移到自己身体中来,病能治好才是奇怪。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3 09:06:37 +0800 CST  
那么中古及后世之治病又如何呢?《移精变气论篇》曰:“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兇兇,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可知,中古治病以汤液为主,然后加之医生与病人的配合,病邪就能除去。关于汤液,其实上古时代也有,只是作为备用,到了中古便正常使用,《汤液醪醴论篇》曰:“自上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可知中古之用汤液是因道德下衰的关系,所谓“道德”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善恶观,而是指合乎自然法则与人世道义。
此外,治病与信任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简单来说就是你信任医生,病才能治好。如果一个人一心想死,那么他无论如何都是救不活的,故《内经》曰:“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当然还要标本兼得,但无论怎样,“得神”是最重要的一点,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汤液醪醴论篇》曰:“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那“得神”之“神”指的是什么呢?《八正神明论篇》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如果我告诉你“神”便是“神明”的意思,你一定非常气愤,这个解释好像没有解释。那是自然的,如果我能解释开来并且让大家都能了解,那么大家岂不都成了神明?比如说,水是什么形状?能量又是什么形状?水本没有形状,能量也无形无质,水流入什么容器便是什么形状,能量聚集于什么物体便是什么形状,所以经络遍布人体便是人的形状。神明本无形,藏于内心中,所以要用内心去体验感悟。
且按顺序来捋一下自上古及今治病方式的转变:上古时期,汤液作为备用,祝由即可;中古时期,汤液为主,标本兼得;下古时期,毒药针石齐攻内外;后世粗工兇兇,无视自然;现代则自以为是,将中医学弃之不顾,胡乱施为。
那么自古及今,治病的效率又是怎样呢?答案是递减的。上古祝由与中古汤液之治基本都能将疾病治愈,而且是在疾病未发与始发之时;到下古之时,疾病已经比较深入,毒药攻邪却是药三分毒,针石之后身体虚弱需要调养,疾病进入五藏再治基本半死半生;后世粗工兇兇,却也知病诊病对症下药,有能救死扶伤者;至于当今,人们自以为是,不知人体构成,不知疾病来源,疾病诊断正确率低的可怜,攻邪的毒药也不敢使用,因此疾病深入五脏,基本只有死路一条,其他疾病的痊愈绝大部分也是依靠身体强大的自动调节机制。如果真正要考究现代医学的疗效,其结论并不乐观。据西方统计,真正被医生治好的病人只占8%,人体自我康复的占了60%以上。其中最大的问题出在信任上,现代医生会用一大堆数字、照片告诉人们,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得病、病在何处,怎样治疗、原理为何,当你信任的时候,身体开始启动治愈程序,病已经好了大半。
一提到中医,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中草药,人们认为中药治病虽然缓慢,但是去病根,而且对于身体调养很有帮助。然而你一定要知道,同样是中药但是疗效也有不同,而且这个不同不仅仅是地气使然(也就是种植环境的不同),天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至真要大论篇》曰:“帝曰:其主病何如?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帝曰:先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帝曰:司气者何如?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升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简单翻译一下:黄帝问:那些主治疾病的药物怎样?岐伯说:根据岁气来采备药物,就没有遗漏了。黄帝问:采备岁气所生化的药物,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因为能得天地专精之气,疗效比较好。黄帝问:司运气的药物怎样?岐伯说:司运气的药物与主岁的药物相同,但是有有余和不足的区别。黄帝问:不是司岁的药物,又怎样呢?岐伯说:其气散而不纯。所以本质虽同,而等次却不相同,如气味有厚薄的不同,性能有静躁的不同,疗效有多少的不同,药力有深浅的不同,这就是关于非司岁药物的说法。不了解也没关系,至少你知道不同年的药物疗效是不同的。
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再次强调,中医的目的并非治病,治病只是过程,仅就治病来讲,中草药也并非主流。上古人治病时,作汤液醪醴只是备用,整部《内经》中介绍中药的篇幅少之又少,但是《内经》中另有一种治疗方法,不仅见效极快,而且治疗范围之广也是中药望尘莫及,那就是针刺。上古文明没落了,中医名存实亡了,针刺之术也跟随着没落,但是我相信,在人类迈入崭新的文明的道路上,针刺术一定会重复荣光。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3 15:15:34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针刺之术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3 20:23:02 +0800 CST  
第二十八章第一节 针刺(一)

这一节我们来讲针刺,这个占据了《内经》非常多篇幅的治疗手段。现代医学治病,病人只管听从医嘱吃药打针,病人不必了解自身,但把自己的健康贸然交给他人的人,是对自己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上古之治,需要标本兼得,即医生与病人要精神相通,而微针正是沟通两者最好的桥梁。
人们一直认为中医疗效慢,但其实针刺的效果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九针十二原》曰:“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可知针刺之法虽然各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使气血通畅,其效果就像风吹云散一样迅速而明显。但请记住,虽然银针治百病,但并非万能,《玉版》曰:“黄帝曰: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岐伯曰:圣人不能使化者,为之邪不可留也。故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谋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须臾之得也。夫至使身被痈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黄帝曰:其已形,不予遭,脓已成,不予见,为之奈何?岐伯曰: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而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
黄帝曰:其已有脓血而后遭乎?不导之以小针治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可知,诸如痈疽类病症是不遵从自然规律而成,初发时不以为然,等病已经形成已经非常严重了,小针治疗功效不大,大针又会产生不了后果,故而十死一生,生还希望不大。病已形成只能用砭石铍锋治疗,所以圣人治未病而愚者遭已成。当然这只是个例,如果针刺万能,那还用汤液艾灸干嘛呢?而且,包括所有人在内,无视自然恣意妄为导致形败气衰,是无论如何救不活的。更何况,如若治疗不当,针刺能杀死而不能回生,《玉版》曰:“黄帝曰:夫子之言针甚骏,以配天地,上数天文,下度地纪,内别五脏,外次六腑,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岐伯曰: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也。黄帝曰:余闻之,则为不仁,然愿闻其道,弗行于人。岐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剑之可以杀人,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诊,犹可知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迎而夺之而已矣。”可知,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就好像好像刀剑可以杀人,饮酒可以醉人一样明显易懂,至于道理文中讲的很详细:人所禀受的精气,来源于五谷,五谷都进入胃,所以胃是气血化生的源泉。大海蒸腾而运行云气,是在天地之间;胃能化生运行气血,是在经隧之里。经隧是联络五脏六腑的大道,迎而夺气人则死矣。所以你一定要知道,人只有命不该绝,而从无起死回生。
另外,该段视微针德被天地意义非凡,也许你认为微针不过尺寸长短,不能如定海神针般随心变化,上可通天,下能定海,肯定是夸大之词,其实黄帝也曾像你一般疑惑,那它的意义究竟如何呢?《玉版》曰:“黄帝曰:余以小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余以为过针之意矣,愿闻其故。岐伯曰:何物大于针乎?夫大于针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备也,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不可不参乎?夫治民者,亦唯针焉。夫针之与五兵,其孰小乎?”
《老子》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上天有好生之德,兵器乃不祥之器,为死之备,乐杀人者,无法得志于天下;而微针则能活人,合乎天地之德。所以针虽细小,意义重大。
既然微针与天地相参,且具体细看,以得九针之名,《九针论》曰:“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二者地也,地者土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物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氂,且员其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舍于络,而为痛痹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九针十二原》曰:“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提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提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长,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两相对比,可知九针之名与来源,并知其功用。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4 09:11:29 +0800 CST  
我们再次强调,九针参合天地而成,治病只是过程,一切只为达到最终目的。那其目的为何?《刺法论篇》曰:“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九针亦为调和阴阳,可知成为真人是其最终目的。真人无生无灭,与人们脑海中的神佛类似,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所以自古至今都有人以修真为要,而宗教本身也是为此服务,佛教许你成佛,道教允你得道,有许见上帝者,有允接真主者。
九针有除邪之功,故见全神养真之效,欲除邪必先知邪之形成,《六微旨大论篇》曰:“
帝曰:善。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间乎?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帝曰:何谓邪乎?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意思是说,物体的新生,是从化而来,物体到极点,是由变而成,变和化的互相斗争与转化,乃是成败的根本原因。由于气有往来进退,作用有缓慢与迅速,有进退迟速,就产生了化和变,风气便形成了。风是百病之长,故能致病。病邪深入的过程《调经论篇》有过论述,则九针之刺也是大体的过程,《阴阳应象大论篇》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从阴阳的层面来讲,九针除邪亦遵循该原则。
当病邪深入经脉,针刺便有巨刺与繆刺的区别,其方法与技巧有了较大差别,且从《繆刺论篇》中选取几段来看:
其一: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其二: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
其三:凡刺之数,无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
大体上讲,巨刺必中经脉,繆刺则中络脉。而经脉的不同,导致对刺法要求亦有不同,《血气形志篇》曰:“刺阳明出血气(原文错误,实际应为刺阳明出血恶气,与人之常数相对,多血则出血,少气则恶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亦应如此),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当病情发展至五藏时,再进行治疗就比较困难,而且几率折半,所谓“治五藏者,半死半生”。另外,治五藏并非直接针刺五藏,否则非但不能治病,反而会致死。《诊要经终论篇》曰:“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四时刺逆从论篇》曰:“刺五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依其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也许你发现两者时日不同,所以你要细致的翻阅两篇,以知四十刺逆从的不同。另外,《刺禁论篇》也有类似的论述,同时也论述了针刺其他部位的禁忌和后果。可知欲行针刺,必须对人体了若指掌,否则反成疾病帮凶绝人长命,但后世之人对于藏象的认识与对精神的掌控越来越差,因此针刺之术便渐渐没落。下面,且具体来看用针的法度。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4 15:10:43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针刺篇(二)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4 20:05:31 +0800 CST  
第二节 针刺(二)

九针参合天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必有法度,《官能》内容可分两段,前段言用针法度与针刺大纲,后段则言官能,即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与适宜的领域。且纵观全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
(备注:“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可知针刺之术并非人皆能得,也并非学即可得,故而有《官能》之篇。其实不仅是针刺,其实所有道术皆是如此,大白于天下,而人皆贱之。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黄帝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气门,明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知决而通之;左右不调,把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矣。
(备注:此乃行针必备之前提,妄行逆施必至粗工败亡。)
明于五俞,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脏六腑,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各处色部。五脏六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上下者,引而去之;视前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不知所苦,两蹻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针论毕矣。
(备注:此乃具体行针所遵循的原则,以及针对不同病症所用的方法。)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莫知其形,若神仿佛。
(备注:本段乃言用针法度。“必知天忌,乃言针意”,现代中医只有针之名,而无针之意,不知九针之来,亦不知九针所往,譬如行路只知目的而无方向,而言治人,不亦可笑乎?)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
(备注:无论何种治法,治未病总是最高明之治。治未病,则无病不治。)
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备注:“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同样是行针,有立竿见影者,有若有若有者,有反受其害者,法天地阴阳是为一,专其心神是为二,所以说针刺并非单纯的物理作用,或者可以说物理作用非常微小。)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备注:该段为官能之大论,非常非常重要,且看翻译:雷公问黄帝说:《针论》说“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怎样知道他是可以传授的呢?黄帝说:求得不同方面的适当人员,量材取用,所以他们能够精通其事。雷公说:我想听听正规用人之法。黄帝说:目明的人,可以教他们候视颜色;耳聪的人,可以教他们辨听声音;言辞流畅而辩捷的人,可使其流传后世;温和恬静而手巧心细的人,可以教他们施行针灸,以理正血气、调治各种逆乱不顺的病症,并教其审查阴阳之变而兼顾各种治疗方法;筋节柔缓、心气和调的人,可以教他们导引行气;嫉妒、刻薄,说话轻视人的人,可以教他们唾痈咒病;指甲粗糙、下手狠,做事爱伤人的人,可以教他们按压推揉积聚和痹症。各人的所长适得其用,各种治疗方法才可以推行,名声才可以显扬。如果传授不得其人,其功业不能成就,老师也得不到荣誉。所以说“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两句话的意思就在于此。识别手毒的人,可以试让他按压乌龟,将乌龟放置在器具下面,叫他用手从上按压,到五十天乌龟就会死掉;手甘的人,乌龟依然象原来那样活着。所以有以上不同者,皆气之使然。)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5 09:07:16 +0800 CST  
明白用针法度方可行针,下面且看针刺曾经的辉煌与没落的过程,《八正神明论篇》中有上古之刺与下古之刺的对比,且看上古:“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可知,上古医师可观冥冥通于无穷,
所谓冥冥,即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实在无法理解,可浅显的认为上古良医可以得知普通人肉眼所看不见的人体能量的流动,然后借以施为。然后是下古之刺:“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今”即下古,可知下古之刺要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亦即得天时与人和,并指出针刺之禁忌。《宝命全形论篇》关于行针之道又有总体论述:
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帝曰:愿闻其道。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
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可知上古之刺要道有五,根据具体情况会有先后不同,但治神是首要的,若神机不再,人则必死。“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是指其效果神奇而立竿见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是指其并非借鬼神之力,实乃人力施为。末世之刺即下古之刺,手段是根据人的虚实进行补泻。何为补泻?《九针十二原》曰:“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所谓泻,即尽泻邪气,故出针后不能立即按闭针孔;所谓补,本来内虚不能再流失真气,所以出针要迅速而立闭针孔。《八正神明论篇》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排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是为对补泻法度的一个论述。至于补泻的原理,《离合真邪论篇》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大意是说趁病邪未能稳定立即将其赶出体外。
此外,针刺亦必知三部九侯,《离合真邪论篇》曰:“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简单来说,不知三部九侯,不合四时五行而下针易伤人害命。
《四时刺逆从论篇》讲述了针刺与四时的关系,其曰:
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帝曰:余愿闻其故。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胀。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㑊;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冬刺经脉,气血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
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精气不转。必审九候,正气不乱。
此外,亦可知四时气之所在与其原由,亦可知逆四时而刺之严重后果。所以四时之刺需要谨慎,《诊要经终论篇》曰:“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该段下文亦有论述倒行逆施之后果,与《四时刺逆从论篇》可互相对应。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5 15:02:50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下章节预告:针刺篇(三)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5 20:08:04 +0800 CST  
第三节 针刺(三)

《九针十二原》首先论述了针刺中经气的微妙变化及针刺的疾徐迎随开阖等手法和补泻作用,其次详论了九针之形制及各自适宜的主治病症,然后叙述了身体各处的十二原穴及脏腑疾病分别取用十二原穴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篇章。有几处且重点看一下:
一、刺法的高下之分。其实刺法本无高下,医者却有水平高低,文曰“粗守形,上守神”,曰“粗守关,上守机”;《小针解》亦曰:“粗守行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可知把握气血变化与精神波动,坚决果断的行针是施针之上上策。
二、治五藏可从四关十二原入手。文曰:“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可知,五藏六腑之腧并命名之理,又曰:“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十二原穴是五藏聚三百六十五节经气而集中的地方,因此有了病变就会反应到十二原穴,故而五藏有疾可取十二原穴。
三、五藏久病仍可治疗。文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五藏旧病认可治,然未得其术者,则无功反害,文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
然而九针再神也无法起死回生,如人形神俱失,自不必治,文中多处亦有提及,例如《本神》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五藏本已有疾,又加之以伤,必无生还希望。
那么施针者的态度为何,具备那些知识方可施针呢?《邪客》曰:“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以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
黄帝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岐伯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泻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辅针导气,邪得淫泆,真气得居。”虽然我们截取文字有限,但欲行针刺之道,没有深厚的功底,不参天地之道,明显不可取的。关于经脉缓急小大滑涩等六种情况的刺法,《邪气脏腑病形》又有详细描述:“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已按其疝,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微针虽小然而奇妙无穷,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的医师又是凭借什么施行针刺呢?妄意施为,不知逆从,岂不成病之帮凶么。《逆顺》曰:“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黄帝曰:候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该段虽然是对于气之顺逆如何行针的大约描述,然其道理用于军事领域与待人接物亦无不可。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6 09:09:31 +0800 CST  
此外,《官针》阐述了九针的九种不同刺法,以及针对十二经脉的十二刺法,还有适应邪气深浅的三刺法,和针对五藏病症的五种刺法。此外,《寿夭刚柔》中也有阐述关于刺法的三种变数,感兴趣者可自行查阅。
此外,行针时也会遇到几种比较特殊的情况,《行针》篇有具体阐述:“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
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蒿蒿,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者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为便于理解,且进行翻译:黄帝问岐伯说:我从您这里听闻九针,而施行于百姓。百姓的气血有所差异:有的人精神易动,未曾下针气就有所反应;有的则针一刺入,其气立时而至;有的则针已出,而气仍然独行;有的则是针刺数次,才有反应;有的下针之后,其气逆乱失和;有的针刺数次,病情反倒愈加严重。对针的这六种反应,各不相同,我想听听其中道理。
岐伯说:重阳之人,精神易受触动,其气也易于来往。黄帝说:什么叫重阳之人?岐伯说:重阳之人,其气火热炽盛,说话快,走路时脚举得高,心肺的脏气有余,阳气滑利充盛而升腾,所以精神一动,其气就不待针入而先有反应。黄帝说:重阳之人,精神也有不提前扰动的,为什么?岐伯说:这样的人,略有些阴气。黄帝问:怎么知道这种人略有些阴气?岐伯说:多阳的人多喜,多阴的人多怒,常常发怒但又很容易消解,所以说略有些阴气,他的阴阳离合比较困难,所以神气不能先行。
黄帝说:那些气与针相逢的,又怎么样?岐伯说:阴阳和调的人,其血气湿润滑利,所以针入而气出,迅速地相逢。
黄帝说:针拔出后气才独至的人,这是什么气的作用呢?岐伯说:这类人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深沉而阳气浮越,阴气沉而内藏,所以在针拔出后,气才尾随而出,独自成行。
黄帝说:针刺数次才有气感,这是什么气在作用呢?岐伯说:这样的人多阴少阳,其气沉滞,运行困难,所以针刺多次才见效应。
黄帝说:针刺入而其气上逆的,是什么气促使这样的呢?岐伯说:针刺后其气上逆,或多次针刺而病势反加严重的,与阴阳之气及其沉浮的情势无关,这都是治疗粗疏导致失败,是医工的失误,并非患者形气的过错。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6 15:12:44 +0800 CST  
本章节结束,共两段,下章节预告:针刺篇(四)
楼主 QQq小鲤鱼  发布于 2017-11-26 20:16:43 +0800 CST  

楼主:QQq小鲤鱼

字数:436628

发表时间:2017-10-21 04:49:4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9 09:30:51 +0800 CST

评论数:6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