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下之罪:顺治帝的情爱往事

这两个一高一矮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何洛会昔日的“战友”、多尔衮的另外两位亲信——谭泰和锡翰!他们原本只想远远观望,没想到却惊动了人群,徒惹来众人的注视。谭泰见状,不再多作停留,当即撇了撇嘴,转过身快速往转角的小巷深处隐去。很快,便被吞没在了深巷之中。跟在一旁的锡翰见他离开,也立即跟着快速往回走。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巷子中,满腹心事,没有停留,也没有追赶,不徐不疾,充满默契。
窄窄的巷子中,空荡荡的,静得可怕。只留下他们灌了铅似的脚步声,闷闷的,沉沉的,有着说不出的沉重。
法场上,监刑官洪亮的叫嚷声还在继续:
“第一刀!谢……天……”
“第二刀!谢……地……”
“第三刀!鱼……鳞……割……”
北风拖着他冗长变形的声调,像雾霾一般,弥漫在长长的窄巷中,显得阴郁可怖。那些起伏跌宕的声调中,还夹杂着围观百姓们一阵高过一阵的呼喝声,那正是对刽子手刀刀精准、手起刀落间干脆利落的最大褒奖。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09 09:12:04 +0800 CST  
那海啸般铺天满地而来的喝彩声,热闹得近乎疯狂。像是有什么盛大的喜事一般,得意、狷狂、无所顾忌。在这一片全是叫好的声浪中,满是事不关己时特有的幸灾乐祸,麻木、冷漠、残酷、丑陋……它像龙卷风一样,延宕在锡翰的心上,摧枯拉朽、势无可挡,将他的脑中心里都搅了个翻天覆地,山崩地裂。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09 09:12:30 +0800 CST  
远处,一切还在继续。所谓凌迟,就是要你钝钝地痛、慢慢的死,就是要你痛不欲生、生不如死。这样一种刑罚,远比砍头更残忍、更令人恐惧。因为它不仅有着身体与心灵上的双重折磨,对围观者更是一种巨大的震撼与威慑。胆子小、八字轻的人,是压根儿不敢一直看到底的。哪怕只是闭着眼去听监斩官报刀数时那阴森森的声调,就已经让人难以忍受了。
此时此刻,走在巷子里的两人,即使不用看,也能猜得出凌迟已经进行到了哪一步。听着那些变了形的怪异声调,他们的思绪,不由飘远,想起了多尔衮发丧那天的情形……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0 17:20:58 +0800 CST  
那是顺治七年的十二月二十,年关将近。
这天清晨,顺治帝登上城楼,亲自对外公布了摄政王多尔衮的死讯。他颁下诏书,举国发丧,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破天荒地为他提升葬礼规格,用皇帝丧仪,画皇帝像,神位祔享太庙。
当日,钦天监更是重择吉时,由顺治帝亲自主持,为多尔衮入殓,移入加急制作的金丝楠木棺材中,并停梓宫于乾清宫。受诸王贝勒上香吊唁,祭祀守夜。
这样的规格,荣耀无比。生前辅政,死后封帝,就连原配妻子也被追尊为皇后,同样祔享太庙,享受后世香火,这样的待遇,实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0 17:21:15 +0800 CST  
老话说得好:死者为大。原本,人一死,他在这世上的恩怨情仇就该一笔勾销了才是。生前的爱、生前的恨、生前的喜、生前的哀,都该似青烟、似尘土,随风而逝,不留痕迹。因此福临此番的大操大办,其用心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尤其是白旗众臣,更是为主子身后的殊荣感到高兴不已,自觉前路一片坦途,无限光明。
然而,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福临一向记恨多尔衮,恨不能将其扒皮抽筋,又岂会在突然间对他感恩戴德、恩宠备至呢?
不得不说,在这一切荣宠的背后,必有阴谋……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0 17:23:06 +0800 CST  
自古以来,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他的丧仪,自是与常人不同,繁文缛节、规章典制缺一不可。历朝历代,对于皇帝身后之事,皆有诸多详细周密的规定。到了清朝,这一封建专制发展达到顶峰的时代,一切自然更是如此。
在清朝皇帝驾崩之后,都要先后经历两次出殡。一次是小出殡,一次是大出殡。所谓“小出殡”,指的是帝王的棺椁由宫殿移入殡宫的过程;而“大出殡”则是指棺椁由殡宫移入陵寝。至于传统意义上的大葬,则要等到一年之后,举行永安大典方能完成。
一般来说,帝王咽气后,会择吉时入殓,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棺椁之中,然后抬入乾清宫停灵,等待小出殡。至于停灵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少则十天半个月,长则等待月余,一般视丧事准备的具体情况而定。为了维护皇家的尊贵和体面,皇帝的棺椁必须要等到万事俱备、一切稳妥,方能择吉时出殡。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0 17:25:50 +0800 CST  
皇帝作为君权神授思想的产物,出殡的排场更是可用盛况空前四个字来形容。与皇帝日常出行不同,大小出殡必须有卤簿作为前导,车驾、护卫、仪仗和乐舞缺一不可。卤簿之后又有丹旐,舁旐、举幡之人各六班,每班三十二人,由部院官、内务府官派出八人进行管辖。在旐、幡之后,才是梓宫。
出殡时,抬运梓宫是重中之重,十分讲究排场。由于抬棺人数众多,因而要预设大舆和小舆。在京城之内,大舆八十人,小舆三十二人。由宫内到殡宫一般分为六班,每班八十人。这些抬棺之人,首班末班都用銮仪卫校尉,以示庄重齐整;其他班次之人,则从五城之内选取健壮青年民夫,发给衣服鞋帽,令其沐浴更衣,训练抬杠,在德胜门前演杠十天。等到出殡那天,则身穿红绣团花的逊衣,头戴插黄翎的毡帽随行。梓宫所过的门或桥,全都要依照满族习俗祭酒,焚香钱。在殡宫大门外,还要预设鹰和狗接驾。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1 18:08:04 +0800 CST  
准备这一切,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多尔衮死得突然,一切都来不及准备。大小车舆尚未检修到位,扛棺的杠夫来不及选拔,卤簿的队伍也还没开始训练,因此停灵的时间势必不得不延长。但此时年关将近,小出殡的日子若不提前到除夕之前,那就得延后到年节以后了。时间尴尬,究竟何时出殡,成了一件难事。宗人府、太常寺与钦天监的官员聚在一起商议了许久,还是争持不下,没有找出一个折中的处理方法,因此只能上报福临,请皇帝亲自定夺。
按照规矩,在停灵乾清宫的这段日子里,宗室每天至少要派出四位宗亲负责守灵掌灯、抄经祈福。因此梓宫停灵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宗亲们陪夜次数的多寡。若是真的放到新年之后,那么这个年节里,大家恐怕都过不安生了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1 18:08:39 +0800 CST  
多尔衮入殓之后,陪了一夜的王公贝子、公主福晋们,都巡例回家斋戒,等待守灵名单地颁布。而各部院大臣及官员也在吊唁后,按照规矩离开,回本部衙门中去留宿斋戒去了。一时间,原本热闹的乾清宫中突然冷清了下来。除了多尔衮的养子多尔博、继福晋李氏和独生女东莪守着灵位外,就只剩下福临、博果儿、硕塞等至亲的子侄小辈仍陪在一旁。
太后孝庄由于伤心过度,唯恐失态,因此只勉强支撑到入殓仪式结束,就由苏茉儿、塔娜等人搀着,一路呜咽着回了自己宫中。只留下自己的亲侄女、福临名义上的未婚妻孟古青替她守在灵前披麻戴孝,为多尔衮抄经诵佛。
多尔衮膝下无子,虽有养子多尔博,但作为“嗣帝”,福临还是有许多仪式需要亲临灵前主持。对福临而言,此时初掌大权,正是一个身旁需要有人陪伴的时刻。孟古青作为未来的皇后,能在这时担起一国之母的职责,本本分分地陪在他的身旁,在他看来,也算是明白事理、顾全大局的。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1 18:09:08 +0800 CST  
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原本,在福临眼中,孟古青虽然貌美,却并非皇后的最佳人选。她的外向奔放、桀骜不驯,实在令他不满,让他压根儿没有想要娶她为妻的念头。若不是迫于科尔沁方面的压力,他也懒得理她。但通过这次的丧礼,他对她的印象,倒是改观不少。
俗话说得好:若要俏,一身孝。女子穿上纯白的孝衣、头戴白色绒花的模样,总显得格外娇俏纯情。若是脸上还梨花带雨、楚楚可怜,那就更惹人怜爱了。孟古青本就美得出尘,这回去了发饰、只撂一个单辫用青头绳扎着,又完全不施粉黛,更是显现出了一种铅华洗尽后的淡雅脱俗来,成了灵前一道清新秀丽的风景线。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2 20:43:26 +0800 CST  
此刻,她正专心致志地趴在灵前的小桌上抄经,手中的毛笔也仿佛是有生命似的,在纸上轻轻蜿蜒舞动着,留下了一行行工整娟秀的经文。都说认真的女人最可爱,这话的确一点儿都不假。小桌前,长明灯的火光淡淡的笼罩着她,透过她那修长卷翘的睫毛,印在她秀气美丽的侧脸上,显得既静谧又柔和。在那个瞬间,一切都是那么圣洁美好,就连时光,在她的笔下也仿佛一齐定格了。
福临与钦天监他们刚在偏殿开完会,出来转头就看到这样的画面,不由一愣,睁着眼呆呆地望着她出神。陪坐在一旁的博果儿见了他这模样,心中不免起了担忧,忙找了个话头,起身上前拉了拉他的袖管,轻声道:“皇兄,臣弟方才听宗亲们在议论,说还有十天就除夕了,不知这回十四叔的小出殡,皇兄是打算安排在年前还是年后?”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2 20:43:56 +0800 CST  
博果儿原本是想转移福临的注意力,不想却落了空。福临听了这话并没有回答,反而仍望着孟古青出神。只见他眸光微沉,眉头皱起,正看着她不知在想什么心事。直到博果儿叫了他好几回,他才回过神来,侧过头问道:“你方才说什么?朕没听明白。”
“皇兄,一定是你这几天太过操劳了,可要当心身子才好。”博果儿见着情形,心头更觉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猛然向他袭来,让他暗叫不好,顿了顿才平静地答:“臣弟方才是说:宗亲们都想知道,十四叔的小出殡您打算安排在年前还是年后。”
“这件事,朕自有主张。十四叔劳苦功高,总不能草率出殡。这个年节,大家就朴素一点过吧。”福临叹了声气,简短地答道。他心里深知,多尔衮把持朝政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扎得极深。自己想要取而代之,必先稳住他的党羽,然后再图后计。而要稳住他们,替多尔衮风光大葬是必不可少的。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2 20:44:29 +0800 CST  
福临心里事多,也没顾上去想博果儿问这些问题的初衷。他看了看正忙前忙后的硕塞,接着对博果儿说:“博果儿,你是朕的亲弟弟。如今十四叔新死,人心未定,朕在前朝万事缠身,十四叔的丧事,还要靠你和硕塞哥哥多盯着些才是。常言道:打虎亲兄弟。这里的事情,交给你们,朕最放心。”
多尔衮一死,福临言语之间立即多了一份王者之气。博果儿一听,不敢怠慢,立即俯低了身子,双手作揖道:“皇兄放心,十四叔的后事,臣弟定当尽心竭力,努力把事情做好。”
福临见状,满意地伸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接着便撇下他,直往孟古青身边去了。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2 20:45:16 +0800 CST  
此时的孟古青,盯着经书,正抄得入神,压根儿没有注意到身边的异样。因为,佛家抄经,最讲究的就是心神合一,制心一处。只有这样,修行才能有所精进。
孝庄这些年早已皈依了佛门,按照佛家传统,逢家中有人过世,信者可以抄《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和《僧迦吒经》来为逝者回向、增加福报。如今她痛失挚爱,饱受打击,终日神思昏沉,哪还有那个心神体力去抄?可为了寄托哀思、给多尔衮增加福报,抄经又是势在必行的,为此,她只得将这样的“重任”委托给了孟古青。
原本孟古青是不信佛的,可后来遭遇了和福临的那些个事,便渐渐也信了命。再加上之前寄住在孝庄宫里时,她每日看见姑姑礼佛,又时常陪着孝庄听宫外请来的高僧大德们讲经。天天这样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她自然而然也就有些信了。如今,她虽还没有皈依,但也已经成了信众,每每抄起经书来,也是煞有介事,就如入定一般,旁若无人。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4 21:50:02 +0800 CST  
福临看她这样虔诚恭敬,也不忍心打扰。侍立一旁的其格其见他来了,忙俯低身子,想要提醒自己的主子,结果却被福临用眼神制止了。
只见他有意放轻脚步,悄悄走到她的身后,弯下腰仔细去看。竟发现她居然在用正楷汉字抄经,不由大吃了一惊。他看她的汉字,写得工整清秀,更觉得刮目相看,忍不住出言夸赞道:“表妹,你的字倒是比从前清秀了许多!”
孟古青没想到身后竟会响起福临的声音,徒然一惊,笔峰不自主地抖了一下,顿时写坏了一笔。她见状,有些慌张,忙搁下笔站了起来,退后一步想要躬身施礼,不想却被福临伸手制止了……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4 21:50:36 +0800 CST  
孟古青没想到身后竟会响起福临的声音,徒然一惊,笔峰不自主地抖了一下,顿时写坏了一笔。她见状,有些慌张,忙站起身向后退了一步,想要躬身施礼,不想却被福临伸手制止了。
“你我夫妻之间说话,不必这么多的规矩。”福临一边说,一边顺势扶住了她的胳膊,微笑着问:“你在抄什么经?”
“回皇上的话,奴家这会儿正抄《僧迦吒经》给摄政王回向呢。”孟古青守着礼数,毕恭毕敬地答。
福临见她如今礼数如此周全,心中很是欣慰,又接着问:“这《僧迦吒经》这么长,又是汉文注译而成的,你可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这卷经书虽长,但胜在功德无量。佛法精深,我修行尚浅,自然无法完全参透其中的奥妙,好在我常常跟着姑姑去听京城的高僧讲经,因此多少明白一些。”孟古青低垂着眸子,谦虚地答道。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4 21:51:44 +0800 CST  
“噢?那你为朕讲讲这部经书可好?”福临从没见过她这般谦虚谨慎的模样,觉得顺眼极了,十分受用。
孟古青原本以为他不过是客套,说点场面上的话而已,因此只想随便说几句敷衍过去。却没想到,他今天似乎有些不同,竟会耐着性子与自己说个没完。
这样的反常使她不免觉得更加心慌,好半天才沉下心思,弯腰拾起桌上的经卷,慢条斯理地答道:“回皇上的话,僧伽吒,在梵语里是集会的意思。这部经书,本意为连结,上头记录了佛祖在王舍城灵鷲山的教授。它是很特别的,因为这是佛祖亲自从往昔的古佛听受的,因此影响广大、深远。可以转化那些听闻或念诵这部经书的人。佛曰:凡是听闻《僧伽吒经》者,临命终时,诸佛都会现身来安慰他们;凡是《僧伽吒经》所安立之处,诸佛恒在。因此,此时抄这部经书最有益处。”
孟古青说得头头是道,福临听了,越发觉得欣赏。只见他颇为认同地跟着点了点头,微笑着说:“的确,朕记得,大宝积经三十七曾曰:‘又风灾起更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三千大千世界,并苏迷卢山轮围山等,及诸大海,举高百逾缮那,已碎末为尘。’这部经书,的确殊胜。修行者即使是只抄写《僧伽吒经》中的一个字,其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
“真没想到皇上居然连佛经都懂,真是太博学多才了!”一旁的其格其没想到福临居然汉学佛法样样精通,忍不住瞪大双眼,惊呼着赞叹出声。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4 21:52:48 +0800 CST  
福临听了,颇感得意,脸上的笑意不由更浓了。他上下打量了其格其片刻,才重又转头看向她的主子,关照道:“表妹,你能抄经固然是好,不过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才是。此处光线不佳,你可一定要仔细自己的眼睛,别用伤了。”
福临难得这样细致,即使是对笔什赫,也很少见他如此上心。然俗语有云:过犹不及。他今日这刻意的“温柔”,非但没能打动孟古青,反倒叫她起了戒备,不动声色地朝后头退了两步,才淡淡地说:“能得皇上费心关怀,奴家感激不尽。如今摄政王突然崩逝,作为宗室近亲,为他抄经回向,理所应当。”不知怎的,孟古青说这话时,声音有些莫名地发颤。此时此刻,就连她自己也分不清,究竟是因为紧张还是恐惧。
好在福临此时并没有察觉出她的异样,他见她如此识得大体,不禁又多看了她几眼。只觉得一段日子不见,她又比以往惊艳了不少。那白皙透亮的肌肤,似玉兰花的花瓣一般,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唇上的颜色,虽未点口脂,却红润鲜艳、富有光泽,透着青春的活力。她本就高挑,如今穿上了纯白的孝服,更衬得她那如画的眉眼,纯洁美好得宛若仙子下凡,全然没有半点烟火之气……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4 21:53:28 +0800 CST  
这样的美人,手中还执着写满汉字的经书,怎能不令痴迷于汉学的福临怦然心动?他端详了她许久,才柔声对她嘱咐道:“这几日天冷,又下了雪,你白天在宫里抄经,夜里就不要回去了。稍后朕会让吴良辅给你安排住处,你若是还缺些什么物件,就直接跟他讲,让他去宫外替你取来便是。”
福临这话语带暧昧,孟古青一听,立刻品出了这话里的味道,只觉得后脖颈陡然一凉,急忙连连摆手道:“皇上,如今宫里这么忙,正缺人手,还是不要劳烦吴公公了吧。我家离宫里也不远,没关系的。”
“表妹不必客套,朕意已决。你只管安心在宫里住下,多陪陪太后,她最近情绪不稳,正是需要别人陪伴的时候。”对于孟古青的推辞,福临只当她是客套。他闻言很自然的把手搭到了她肩上,颇具意味地轻轻捏了捏她的肩头,才说:“朕前朝还有些事情要处理,等晚上再来找你说话。”说罢又别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7 22:31:44 +0800 CST  
福临的眼神油腻腻的,透着欲、、望,惊得孟古青瞬间色变。她本能地想要躲开福临,却碍于场面不能发作,只好强忍着低下头,装作听不明白的样子。紧张焦虑的心情使她绷直了身子,好在福临当时急着要走,因此并没有发觉。倒是一直在不远处观望博果儿,看到这一幕也跟着为她捏了一把汗。
博果儿本就一直对孟古青的事提心吊胆,担心福临不会轻易断了娶她的念头,如今见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怎能不心急如焚、担惊受怕?
福临一走,不明就里的其格其立即兴奋地凑到了她主子的耳边,捉着她的胳膊,高兴地说:“格格,你觉不觉得……今天皇上特别好?”
“好在哪里?”孟古青看她这么高兴,心里便气不打一处来,但碍于场面不好发作,只是没好气地斜睨了她一眼。
“难道不好吗?您瞧他今天对你这么温柔,一会儿担心你的眼睛,一会儿又担心你出出进进得不安全……”说着说着,其格其不禁捂着嘴笑了起来,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惹得主子心里更不痛快了。
楼主 汉风HF  发布于 2017-04-17 22:32:16 +0800 CST  

楼主:汉风HF

字数:62643

发表时间:2017-04-01 20: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06 11:08:33 +0800 CST

评论数:11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