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再读春秋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8-31 21:29:35 +0800 CST  
坑儿子的爹
宋国因为有个宋襄公,所以他家的老底以后在揭。现在先说他们在郑庄公这届里干的好事。
宋国自从殇公与夷继位以来,常常打仗,不是去打别人,就是被别人打。反正宋国人天天就是一副很忙的样子。
前面介绍过,与夷的老爸宋宣公子力本来已经确立了子与夷为世子,但是在临死的时候不知道哪个筋抽了,突然宣布要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子和,即宋穆公。然后这个宋穆公感恩戴德地做了9年诸侯,在临死前也习惯性筋抽,突然十分想念自己的哥哥,坚持要把位置传给了哥哥的儿子子与夷,就是宋殇公。同时,又命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出奔去郑国做华侨(宋侨)。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抽筋,其厉也可能断金
在政治权的概念里,上代人的仁义很可能就是下代人的悲剧。你自个做尽了好人,留给后人是难于到达、难于逾越的道义顶峰,后人能不自暴自弃就算好了。
实践一再证明礼仪秩序远比仁义重要。感情不要代替政治,否则帝王的家门不幸就容易变成国家的兵祸连年。
所以,当时卫国州吁组织五国联盟去攻打郑国,大家都当做唱戏表演,就宋国最动真格,比组织者卫国还卖命。因为有一个具备王位“绯闻”的堂弟公子冯在郑国。
宋殇公最信任的人是掌握兵权的司马孔父嘉。什么屁事都喜欢问孔父嘉,让孔父嘉去做。因为军方干了政府行政的事,所以身为太宰的华督有点失落感。
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华督早期与王位大热门公子冯关系很好。这是一场意外的失败的政治投机,谁会想到宋穆公放着好好的儿子不用,抽筋立了大侄儿?这也就成了冤孽,孽缘啊!上台后的宋殇公便与华督互为因果了。
宋殇公:因为你和公子冯好,所以我就不能信任你。
华督:因为你不信任我,我就只能和公子冯好。
但公子冯正在跑路啊,你怎么好?
所以,华督的心思变了,不再研究公子冯,改研究宋殇公和孔父嘉。还是老规矩,按照“非友即敌”的指导思想来研究。做不了你的情人,就做你的敌人。
此前,在宋国被郑齐鲁联军包围攻打的时候,孔父嘉借用围郑救宋的办法去袭击郑国。虽然解了宋国的围,但后面在戴国门口又被郑庄公用计谋套成肉夹馍打得落花流水,只剩十几个人回家,而且宋国还丢了两座城池。宋国人颇有怨言,与夷同志怎么这么喜欢打仗?这几年光和郑国就干了3次,又老打不赢,害得全国上下好多孩子没了父亲,妻子没了丈夫。
华督听到这样的流言,很快就觉察到了机会。他借力发力散布说,其实这都是孔父嘉的主意。
谣言是止于智者,但谣言常常也起于智者。
这样,国人抱怨的矛头就转向了孔父嘉。
讨厌的人被骂与自己被表扬,二者的成效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里窃喜的华督有一天出去郊外游玩,遇见了一个十分美妙的妇女。一打听原来是孔父嘉的某个妻子。华督心里暗暗嫉恨,羡慕嫉妒恨!这个讨厌的人居然这么有艳福?
美女让华督日夜思念,魂魄都没了。色字头上的那把刀此刻已经插进了华督的心里,拔不出来了。因为政见不和,权力不均,华督以前也会骂骂咧咧地在心里说想去杀了孔父嘉。那时候,就算有理由,也没有动力。现在好了,一想到美女,动力十足。
华督的脑洞大开,一系列阴谋形成了。要娶到这个美人,就必须杀了孔父嘉,杀掉孔父嘉也要杀掉殇公子与夷,杀掉殇公就改立公子冯。然后在政治上,公子冯会感激我,欠我一个大人请,在生活上,美人啊那个美!哈哈!
想想就开心,那就开始实施吧!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01 12:26:54 +0800 CST  
坑大王的臣子
孔父嘉是司马,管着兵马,自然要常去军营看看,你们训练得怎么样?不要偷懒,要向郑国学习,打仗那么彪悍。恩,要求很严格!所以,孔父嘉去军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只要有催化剂,正常也会变成不正常。
华督瞅准了机会,就让心腹去散布说,司马孔父嘉已经和太宰华督商量好了,准备去郑国报仇,这几天就开始点兵了!
大家一听,你妹!又要打仗,还打郑国?找死是不是找不到更好的死法了?于是,大家三三两两就聚到了一起,骂爹骂娘,骂孔父嘉,骂太宰。要知道,士兵里面有华督的心腹做卧底,这些卧底故意说,我们去找太宰理论,上访去。开始,华督故意不见,门关着,装出一副心虚的样子。结果,没多久聚集在华督家门口的士兵就越来越多。而且,士兵愤怒的心气也越憋越多。
看到时机成熟了,华督就开始了一场完全在掌控中的对话。与士兵互相倾诉委屈,再自我叛变,假装更换立场,然后再煽风点火,借刀杀人!
华督哭丧着脸出来见大家,委屈地说,大家安静一下,其实我跟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谁傻瓜会没事愿意去打仗?
士兵(极有可能是自己的托)代表就怒气质问,那你为什么还和孔父嘉家商量打仗!
这位同志的问题问得好!
华督一脸委屈说,我哪里同意了?他来找我商量,我还一直劝他呢,可他就是不听啊!而且决定三天后就要起兵,直接要求我做好后勤工作!你们说这么急,三天我哪里去征集粮食啊?
那个问好问题的同志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禀告君王?
华督一脸哭丧说,我怎么没去?你们也知道,国君最喜欢司马,凡是司马的决定他都觉得有道理。他们就想着报仇。可怜啊!我宋国百姓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又要遭受兵祸之苦!
几个托就一起说,杀!
也许只是小声的说,但是我们的华督太宰听起来却很大声!而且很有可能,他昨天就听见了。
华督立即劝说,你们可不能乱说啊,要是被司马听见了,禀告主公,搞不好就先把你们祭旗了!
这是逆向激将法。
又说到打仗,又是祭旗,这次大家真闹起来了。说,这些年打仗,我们每家几乎都有父子兄弟或死或伤。现在又要去打郑国,郑国那些士兵是虎狼之辈,还有郑庄公那个残忍的家伙,我们哪里打得过?这样横竖都是死,不如先去杀了这个孔老贼,算是为民除害了!
华督马上哭劝,一副无奈的脸色说,投鼠忌器啊!司马他确实是个混蛋,但是奈不住主公喜欢,你们不能这样,还是忍气吞声,回家收拾被褥,和亲人做告别吧!
继续逆向激将。
士兵们更怒了,一把抓住了华督的衣袖说,那个君王也是个无道昏君,今天你太宰要替我们做主。怕他什么,去杀了这个老贼!
形势喜人啊,一窝油煮滚起来了。华督半推半就地带大家来到了司马俯。孔父嘉还在睡觉,他不但蒙在被窝里,还蒙在鼓里,听到外面吵吵嚷嚷,报告说是太宰有急事要商量,就赶紧穿衣戴帽出迎。谁知刚刚一出门,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听到有人大喊“害民贼”出来,还不动手?
什么回事?谁是“害民贼”?我靠,是我啊!
孔父嘉赶紧要往回跑,可惜来不及了,潜伏在士兵里的华督心腹直接给孔司马一个人头落地。心存挂念的华督赶紧派人去孔俯后院,把美人抢走了!
不会还在被窝里吧?要趁热吃?
但这次轮到华督万万没想到,那个日思夜想的美人人家也有强烈的审美观点!美人根本就瞧不起你华督,宁死也瞧不起!
宁死,就是死了也不瞧,就是自杀了!
华督大为触动,但形势不允许他悲伤,要再接再厉,继续杀下去。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02 19:04:27 +0800 CST  
殇公被殇
听闻司马孔父嘉死于非命,宋殇公十分恼怒,造反了吗?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你们明明知道我喜欢孔司马,擅自杀他不就是打我脸吗?
什么?华督也在场?叫华督过来,马上!
华督说生病!
你有病是吧!那就病着,回来我亲自给你看病!我先去参加一下我亲爱的孔司马的葬礼!
华督赶紧找来军正(部队法官),有一句没一句,说:主公这个人,君位都是他叔叔给的,但是也不想着报恩。就因为公子冯在郑国,所以打起郑国来老用心了!
军正说,那又要如何?
华督说,大家都知道主公信任司马。孔司马多次拼命打郑国也是为了背后的主公,现在你们把司马给杀了,这是多大的罪过啊!
军正说,对啊!主公很自私啊,那我们这么办?
华督说,现在司马已经被杀了,不如一并做个大事,杀了与夷,迎立公子冯回国,就可以转祸为福。
终于说到重点了。军正说,就按照你说的办!
于是,一伙人埋伏在孔父嘉的葬礼现场,等候子与夷去参加葬礼。
可怜的与夷,他没想到自己去参加的,也可能是自己的葬礼!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华督和军正都准备好了。毫无戒备的子与夷怀着悲痛的心情到了孔父嘉的葬礼现场,很快悲痛就变成了刺痛,被一刀刺下去,直接挂在现场。宋公就变成了宋殇公。
殇就是这么来的。用无知和血肉一步一个脚印换来的。
卫国的卫桓公也是准备去参加周平王葬礼的时候被州吁刺杀。看来春秋时期,参加葬礼要慎重。事情没弄清楚的话,容易让大家搞不清楚最后到底要参加谁的葬礼。
另一端,远在郑国的公子冯已经在异国呆了9年。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为如何“吃的好一点,住的舒服一点,穿的好看一点”而发愁。其中还有一次被庄公当做肉包子移到长葛去,当做吸引宋兵的饵料,这样的人生在情感剧里几乎已经注册了悲催!
但是,就在某一天,和往常一样的,公子冯似乎起来的迟了一点,准备直接去园子晒太阳的时候。突然咣当一声,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庄公派人来说,公子赶紧的,洗脸换衣服吧。回家做宋君去,你的代号叫宋庄公。
所以,春秋的时代,动乱的年代,寿命很重要!多活一天就相当于多刮一张彩票,还是中奖率很高的彩票。
幸福来得太突然!公子冯似乎没有准备好,也可能是呆在郑国提心吊胆了9年,让他心里变得有点畸形了。所以,他回国后,并没有什么感激郑庄公,反而在其后郑国继承人问题上兴风作浪,直接导致郑国国力衰退。
宋庄公冯的“恩将仇报”从个人角度来说很不厚道,但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他的无耻捣乱算是从内部攻击了郑国(庄公),轻松达到了宋殇公和孔父嘉想做,拼命做,但又做不来的效果。
宋庄公:个人感情岂能和国家利益混淆。
郑国:国家利益一定要包括索贿吗?
孔父嘉是死了,但是孔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孔父嘉有一个儿子,叫木金父。在孔父嘉死的时候,他还很小,家臣就抱着他逃跑去了鲁国!注意这里两个关键字:孔,鲁国,没错,孔子就是他的六世孙。
【孔姓】实际上,孔子、孔父嘉什么的,原来不是姓孔,而是姓子,他们是商王朝的后裔。周夺了商的天下,为了稳住商的历代先王灵魂,让商保持一脉在宋国,主要负责祭祀商的历代先祖。商是以殷和子为姓。宋国的第一个国君原来叫武庚,是纣王的儿子,但是参与了叛乱,被周公杀了,后来周公让纣王的庶兄去做国君。这个庶兄在商朝末期封在微这地方,地名加姓,就叫微子。
诸侯的王室成员,如果你父亲是诸侯王,那你就称为公子,如果你父亲不是,但祖父是王,那你就叫公孙。如果你往上五代以上都不是王,那说明你虽有王室的血脉,但很远了,那你就连王室的姓都可能没有了。因为在当时姓是用来区分血脉的,通婚的时候有用,氏是用来体现身份的!但是后来,姓和氏渐渐就变成同一个意思!
孔父嘉实际上是王室成员,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再姓子。因为他祖上已经好几代都不是王了!所以他只有一个名,这个名就是孔!大家叫久了,习惯了,就演变成姓孔。另外,嘉这个字很可能与封地有关,也可能与美好的意思有关。因为孔父嘉在后来的家族有十分重要地位,所以后来人为了祭祀他,纪念他,就加了尊称父,就说是孔父嘉,大概的意思就是孔家的父辈,比较贤的人!
后来孔子就变成姓孔,名丘,“子”不是说恢复了他远古祖先的姓,而是一种尊称。巧合了【18】
这是公元前710年的事。其实前因后果已经算是很复杂的事了。
比起卫国的蜻蜓点水,宋国对郑国都是来真的感情,因为忌惮公子冯,所以第一次参与卫国串联起五国的东门战役,其中就宋国最卖力。后来郑庄公就马上给予反击,反击的重点也是你宋国。第二年,宋要去打邾国,郑国就插手,而且插得还很深,要不是鲁国及时出来和事佬,差点打到了宋国都城进去内。紧接着,第三年,轮到宋国又去打郑国了,目标就是公子冯所在地,长葛,并且攻破了长葛。再过三年,郑庄公借到王命,联合了齐、鲁报复宋国,一下子破了两次城池,同时还把戴国给灭了。
之后,两家还有不少小冲突。
这邻居做的,把“远亲不如近邻”生生体现在吵架上了!
同样是邻居,陈国与郑国的戏份就少了许多。
陈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很少挑头做什么,都是跟在后面瞎起哄,也正是这个不起眼保护了他。比较出彩也就参加了卫州吁组成的郑国“五日游”战争团,此后还因此和卫国拉了关系,帮助卫石蜡灭了州吁之乱。
陈国虽小,但五脏俱全,有诸侯有世子也有公子,那就也要有弑君什么的,抢抢头条。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03 14:07:07 +0800 CST  
十一、 陈废公的瘾和卫惠公的狠

陈国的陈述
陈国的第一任国君陈胡公,叫妫(念归)满,侯爵。妫姓与姚都是舜的子孙。妫满能得到封侯,一个重要的理由也是因为他姓妫。那个时候,周武王想要来个“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福利,不但要给活人出路,还要给死人找慰藉,也是祭祀。
因为武王自己夺取天下后,要表现出自己的合理性,是天命所归,所以就要尊重那些原来也是天命定制的王。
大家都是天命,属于一个档次一个级别。就像前后两任领导人一样,虽然有摩擦,但是都要照顾前任留下的一些人和事,毕竟我们都是组织派来的人。
【三恪】周武王往前推出三代(朝)的天命之王,给予祭祀。分别是,舜、夏、商。商就找商的后裔封了宋国,夏也找了夏的后裔封在杞。宋是老面孔了,杞国比较陌生,比较熟悉的就是“杞人忧天”,其实杞国的历史十分悠久,经历夏商周,都存活过来,简直就是活化石。在夏的时候就有这个部落了,后来商和周不过是重新任命一下而已。一方面说明新王朝尊敬你夏祖先,另一方面也说明杞国的实力似乎就是可有可无的国家,除了名字外,根本就没有亮点,构不成对王朝的威胁。跟谁你都愿意,都合得来。
有时候,你能活下来不是因为你强大,也可能是因为你弱小。所以在历朝历代中,那些牛人就从学会了一点,隐藏,装孙子,假装弱小。“广积粮,缓称王”。
然后还找到了舜的后裔妫满,就封在陈。
宋、杞、陈负责祭祀自己祖宗,称为三恪(念克)。【19】
但为什么是妫满呢?因为妫满当时是周武王时期的一个官吏,陶正。就是负责烧制官窑等宫廷器皿的行政长官。
每天灰头土脸的上班中,突然有一天说你不用上班了。你中彩票了。
周武王在找舜散落民间的儿子。报名的人很多,但是妫满有独特优势,他是王身边的人。
内定了吧?何止,周武王还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他,所以烧窑的汉子一下子就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干部蜕变成诸侯以及王的女婿。
祭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加上原来就有一定的手艺,提升了祭祀的水平,又因为是周的女婿,分封也在周的旁边,所以,陈国应该受到了不少尊重,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另一方面,不像那些立国是为了拱卫京师,抵御外族的诸侯,会把修武建兵作为国策。陈国的立国目的很明确,只是祭祀,所以就忽视军队建设,军事实力很一般。这两个特点在西周时期还好,大家都按照规矩办事,陈国除了培养出自豪感外,也没有受到其他的刺激。
但是到了东周就不一样,他成了为数不多“脾气不小,实力不强”的诸侯。在郑国突然崛起后,郑庄公考虑到陈在诸侯中的威望,也想主动讨好,但是此时的陈桓公内心居然还有点瞧不上郑国,既接受了对方的见面礼,回头又和别人一起去打郑国。
就是这么不着调。
不着调的陈国可以用自己的威信挺过郑庄公时期(郑国此后就内乱了),但过不了楚国。楚国才不管你什么威信不威信呢,周王我都不调(音),还调你?所以,陈国此后被楚国打了好几场,灭国两次。
那是后来的事情。现在先说到与郑庄公不着调的陈桓公。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05 23:59:54 +0800 CST  
公子佗的瘾
12年前,陈桓公妫鲍帮助卫石蜡把弑君犯州吁和石厚抓了并配合正法。陈桓公认为这事很有意义,通过现场处理邻居家的纠纷,用生动的案例教学教育了自己家人,让陈国人明白弑君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人人得而诛之。效果确实不错,他在其在位38年,国人对他还是很信服的!
不过,教育这事有时候也需要天天讲,月月学。尤其是思想教育活动更需要多多组织开会学习。否则久了,就容易忘记。就像我念了近20年的书,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
另外,案例教育存在一个自身的弊病(缺点),就是不同的人容易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尤其是结合了自己的欲望需求之后,结论更容易失控。
在桓公弟弟公子佗看来,案例的重点不是弑君有罪没罪?而是,还有弑君这个事情啊?还有,如果弑的不是君呢?比如储君呢。
答案到底如何?公子佗决定试一试。
就在陈桓公鲍去世后,公子佗干净利落地杀了世子免,然后自己宣布为陈侯。
这事传到邻居蔡桓侯耳朵里。
蔡桓侯立即就下了结论,给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预备党员也是党员,预备役也是兵,弑储君当然也是弑君。何况人家世子免马上就要上台,不储了,正在办理转正手续!
蔡桓侯说,这事要有人管啊!否则我们的周礼还要不要?
没人管是吧?我管!
不过,蔡桓侯没说陈桓公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叫公子跃,如果世子免去世了,那么按照排位应该是公子跃继位。
蔡桓侯也没说公子跃是自己的外甥。
蔡桓侯说,他只强调两个字,公平!要不再两个字,礼仪。
蔡桓侯让自己的弟弟蔡季负责去办理这事,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毕竟,你也是舅舅。

老蔡插手
蔡季刚刚代表蔡国,和陈国、卫国一起接受周桓王的指令参加四国讨伐郑国,在繻葛那边被郑国打败了!但是按照传统“出工不出力”的合伙潜规则,蔡季的心老大了。“他们打他们的仗,我们聊我们的天”,他和陈国的伯爱诸两个人却在这趟出差中聊出了不一般的友谊。
咋不一般?都聊到了杀公子佗的事了。
周桓王:妈了蛋,上课不注意听的程度都这么严重了?我这打仗呢,报仇啊,你们离题是不是有点远?
蔡季:我们这不也在说杀人的事?
伯爱诸说,我们陈国人其实都很讨厌公子佗。要杀他也容易,这家伙酷爱打猎,可以在野外杀了他!
蔡季问,那你们咋不动手?
伯爱诸说,我们陈国小,国人都在一起,到处都是他公子佗的耳目,哪里可以随便调到士兵?再说,以后他的手下说不定几年后寻仇又来杀我,这样杀来杀去没完没了。你们蔡国如果愿意帮忙,出手干预,那是主持公道;如果我们陈国自己整,那是争权夺利。
也对!杀人的背后都有更大的文章。
不久,蔡季通过伯爱诸的内线线人获悉了公子佗出去打猎的时间和地点后,就带上士兵提前在那边等。
这次行动的口号是“他杀野猪,我们杀他”
公子佗如期而至,因为是打猎好手,很快就有收获。但是今天突然出现有人居然敢和我争夺猎物。
那野猪明明是我射杀的,你们这么不讲道理?大家开始也以为是猎物纠纷,谁知道,对方的真正猎物原来是公子佗。
蔡季带着士兵故意失手杀了还沉迷在抢夺猎物的公子佗后,马上宣布表明身份,并解释了我蔡国为什么要杀公子佗。大家一听,吓了一跳,再看看双方的力量对比,人家是准备来打仗的,你是准备来打猎的,哪里是一个水平的?
既然不是一个水平,那就赶紧承认人家说的道理吧。
再说了,大家都只是一群打工的,换老板很正常,何况现在老板都死了,所以瞬间就实现了思想转变,立即配合蔡季,准备以高昂的热情投奔新的领导。
回家后,大家立公子跃为君,即陈厉公。
陈厉公应该是早就有准备了,所以一上台就来一套组合拳:放鞭炮、拜祖庙、谢舅舅!讲话稿估计都写好了。
自此,陈蔡两国人民的友谊越来越牢固。
继位的公子跃要想合礼合理,就必须界定叔叔公子佗的不合礼不合理。所以,毙命的公子佗也没有给定个什么公,就当做乱臣贼子处理对待了。后世历史把这类人统统称废,即陈废公。
有些弑君游戏玩得比较嗨的国家,如卫国,还有前废公,中废公,后废公什么的!排队做废公,排队拼保质期。
这是公元前707年的事。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07 00:08:28 +0800 CST  
祸害齐国去
故事还没完,7年后陈厉公去世,继位的不是他的儿子完,而是他的弟弟公子林,即陈庄公。庄公林在位7年后去世,继位也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公子杵臼,即陈宣公。这是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是否可以推测,在杀死叔叔公子佗之前三个兄弟可能已经约好了?也许在此前,蔡国只是帮了一个小忙,重要的工作都是三个兄弟自己密谋了。
这个小忙就是名义上,给你一个名字拿去用吧。
【名义】某件事情,其实你自己完全有能力去做,但是你当心做完之后,别人不服,容易引发难于处理的事后之事,所以你此时想要借一个更有权威的人来,说是他(领导)交代的。不服你的人不敢不服你们的领导,这是名义。这种游戏的极限叫,假天子以令诸侯。
你完全有能力做,但是这个事情不应该由你做,不是你管的,你出手了叫狗拿耗子。可是你又想做,这个时候也可以用上别人的名义,我替你爹管你,因为“你爹临死交代我的”。这样就可以消除因为处理了这个事,而出现了你个人名义道德的损伤。
还有就是借制度的名义,明明是自己要做的事,却要打出组织的名义,打出会议啊,领导集团啊等等。这条路走歪了就是滥用职权。
最争议的借名是借道德之名,借江湖道义之名。明明是你自己想要政权,要造反,非要说是人民受到压迫,明明是你自己看不惯,想要分一杯羹,非要说自己是仗义执言。
因为道德观念是一种很抽象的行为,你要拿道德这个去批判人,首先你们两个人要有一样的观念。我说社会主义好,我自然按照社会主义的规矩办,你说资本主义好,那我做什么在你眼里就都是错的。但你不可以用什么主义的名义来批判我。通俗说,这叫道德绑架,网络暴力。因为参与评论的人都默认认为自己是好人,自己是对的。【20】
陈国的三个兄弟(公子)怕自己压不住此后的陈国,就借了蔡国的名义,这样本是做乱的恶人,就变成了戡乱的功臣,因为作乱的源头变成是看不惯公子佗行径的蔡国。
而且,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在父亲厉公去世的时候才7岁,所以年龄太小也可能是传位给公子林(陈庄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算厉公想反悔翻盘也翻不了了。陈庄公也是在为7年,去世后轮到了陈宣公妫杵臼。此时,公子陈完已经长大成人,为人十分贤惠,他只想安心做一个大夫。但陈宣公不答应。
陈宣公基于母宠子贵的情感,为了给宠妃生的儿子让路,居然把原来的世子御寇都给杀了。虎毒不食子啊!
虎:我哪里毒了?
陈宣公:都说你毒。
厚道人陈完和世子御寇的私交关系很好,吓得跑到了齐国去。
在古代陈和田的发音很像(现在闽南话的发音还很像),所以,为了躲避追杀,陈完改姓田。
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田完的八世孙田和成为了齐国的权臣,其后取代了齐国的姜氏家族。
史称田氏代齐。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08 00:23:48 +0800 CST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09 17:05:50 +0800 CST  
公子完,在陈这边完了,在齐那边却是始。现在许多地方都认陈完为陈氏祖宗。
陈国的动乱说到底还是权力之争的政乱。男人就知道打打杀杀,很枯燥,都没有什么感情线吸引八卦观众。
卫宣公:这个遗憾我来填补。
正好你们陈国有妫完,我们卫国有姬完。缘分呐。

卫宣公桃色事件
前面说过,卫国的州吁杀了哥哥卫桓公公子完自立为君,但只做几个月诸侯就被石碏借陈国的刀给杀了。后来是卫桓公另一个弟弟公子晋继位,即卫宣公。
卫宣公也不是什么好鸟。他还在做公子的时候,居然和他老爸卫庄公的小妾夷姜私通。火爆吧!剧情一开始就进入高潮。
夷姜也算是他的后妈了,但爱情来的时候,除了宣公老爸庄公外,谁也挡不住。不过宣公不知道你两居然来爱情了,所以也没有去挡。这两人你情我侬,水深火热之中就匆忙生下了急子(这名字的意思估计就是来得太着急)。因为来的不是时候,就只好寄养在民间。
急子这命啊,开始是坎,以后就步步都是坎啊。
到了公子晋自己捡了个卫侯,长子急子的命终于转运了。他被立为世子,并指派公子职作为他的老师。
等世子急子长大到16岁,老师公子职就张罗着给他提了一门亲事,对方是齐僖公的大女儿。看来,急子的命将再次被转。
转是一定要转,就是不知道要往哪里转?
出去提亲的使者回来后,关于齐女的绝世美貌就传开了。偷情有瘾有经验的卫宣公听到这个消息后,毫无思想道德压力,欲望瞬间占领了思想最高地。
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认为应该让自己先看一下,她是不是传说的那么美?
你们可不能随便骗我儿子哦!
于是卫宣公就在淇河边上马上建造了一个驿站,再把驿站的装修搞得豪华一点,升级为王宫,还命名叫新台。
然后叫世子急子去宋国搞外交。很明显,这次外交事务很重要,倒并不是事务本身的内容重要,而是谁去,什么时候去很重要。
世子一走,宣公就命公子泄去通知齐国,说要迎接齐姜回卫国结婚。结果是,迎亲队伍在入卫城之前,居然先在新台过夜。
卫国方面扯淡说这是我们卫地的风俗习惯。但这夜一过,齐姜由世子妃就直接变成了王妃,称为宣姜。史称筑台纳媳。
卫宣公:谣言是真的,齐女果然漂亮,果然过瘾!
算来卫宣公也是极品啊!上面对老爸的小妾私通,下面对自己的准儿媳下手,通杀。这个畜生一样的家伙,一生没有好事,屁事一堆,坏事等身,居然不是被雷劈死?
可怜的齐女,原来明明打听说是嫁给小鲜肉,怎么到了现场验货的时候却是老腊肉?不过,这位齐女子也很坚强,立即化悲痛为力量,迅速适应新岗位。没过多久(3年),就接连生出了二个儿子,大的叫公子寿,小的叫公子朔。所谓,子凭母贵,宣公因为喜欢宣姜,就爱屋及乌喜欢上了这两个小孩,那边那个未婚先育出来的急子就有点累赘的感觉。
但是急子,他想急也急不了,反而慢下心来。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09 17:07:05 +0800 CST  
兄弟的矛盾
宣姜生的两个儿子长大后,豪门恩怨开始了。大的公子寿天性孝友,一直和异母哥哥急子关系亲密,估计是老师公子泄教导有方吧。但是小儿子公子朔却完全相反,成天和宣姜研究如何杀了世子急子。
按说就算急子死了,君位也只能传给他哥哥公子寿,轮不到你公子朔,但是他就是这么认真、这么专心。许多时候,如果理想被掺和进欲望,那不管骨感不骨感,现实都拦不住理想。
心怀着一步一步来的计划,公子朔开始偷偷养一批敢死队,等待时机。
时机要等,但有时候也要造。要等的是大时机,在等的过程中也可以造一点小时机,比如说煽阴风,点明火。这个小屁孩对自己的母亲宣姜说,现在父亲在世,比较宠爱你,但以后父亲去世了,就是急子继位。急子的母亲因为你的到来,已经嫉恨不已了,到时候急子要是迁怒起来,我们还有好果子吃?
宣姜觉得有理,就和儿子公子朔一起隔三差五,一唱一和地向本就有点膈应急子的卫宣公造谣生事。
有一次,急子过生日,场面上大家吃吃喝喝很高兴。回来后,公子朔却对母亲说,我和哥哥公子寿好意给急子过寿,哪里知道他喝多了,居然呼唤我为孩儿。他说,“你母亲原本是我妻子,我就是你父亲,所以快叫爸爸”。太羞辱我了!
宣姜一听,这是痛处啊!就去找宣公哭诉,添油加醋一点,哭闹说这不是在羞辱小朔朔,这是在羞辱我!
宣公听了大怒,哪里只是羞辱你们,明明是羞辱我啊!
但是为什么不叫公子寿过来问一下呢?一定要这么急着去自取其辱吗?
因为心里有鬼的人不自信,容易疑神疑鬼。你给他一个框,只要上面写着“侮辱”两个字,他看一眼就会自己往里面钻。
于是,宣公就认定了,这是一起人格污蔑事件!打人不打脸,急子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宣公把夷姜叫来骂了一顿,好好管教你的儿子!
夷姜很悲愤,我儿子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你自己是太过铭感自己的丑事了!还叫我管教?冤枉人吧,还叫我洗地?
而且,因为宣公移情别恋,当年偷情的小甜甜,现在变成老咸咸。
夷姜越想越受不了了,被冷落受不了,被取笑也受不了,受不了感情落差和刺激,自杀了。
死的人轻松了,但没娘的孩子还要继续面对一个狼子野心的爹。这日子没法过了,急子常常因为想念自己的母亲而暗自啼哭。但这种思念的悲伤被宣姜和公子朔加工后传到宣公的耳朵里,就变成了常常口出怨言说日后继位要让宣姜母子偿命。
【谎言的转正】什么叫舆论,什么叫谣言?谎言多说几遍就会变成事实。
因为听者判断一句话的真实性,除了智商外,还有情感,还有自己的内心需要。如果他们说的是你希望的样子,或者是你喜欢的样子,那你很容易就会相信了。【21】
宣公的人品和观念会让他很快就相信了宣姜与公子朔的话。
宣公决定杀了这个儿子,因为儿子我有的是。凭我的脸皮,老婆的数量都无限制,那儿子还能限制?而你急子既然是不听话的那一个,或者是占位置的那一个,太招人嫌了。但是我还需要一个理由,如果关于法律、礼仪、规矩的理由都找不到的话,那只能“意外”了,比如说被盗贼暗杀了?
公子朔说,我懂的!
那就开始吧!请开始你们的表演。
宣公说,为了加强我们和齐国的友好关系,下个月我要让世子急子代表我去齐国出访,谈一些关于纪国的事情,到时候我会给急子一面鲜明的白旗,以此提醒我卫国的威仪。
公子朔说,我懂的!
出使有举白旗的?这个暗号能不能做得不要这么明显。也不给剧情留一点悬念吗?
宣公说,卫齐两国之间山路崎岖,河道险要,希望急子他不要被强盗给杀了!
公子朔说,爸爸,爸爸,我的好爸爸!我懂的!
但公子寿也很快就发现自己的亲弟弟懂得真多,就找自己的母亲宣姜。宣姜说,你爸和你弟弟都是为你好,你就好好地准备做世子吧!
怎么会这样?公子寿很着急!为急子着急。“哥哥,你是哥,我是弟弟”。他赶紧找到急子说,哥哥你不要去齐国了,赶紧去别的国家避难吧!
急子知道弟弟在说什么,但是他似乎厌倦了帝王家的勾心斗角。说,做人家儿子的,听话的才是孝,只有逆子才会背叛自己父亲的命令。这个世界哪里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吗?我就算出奔,也没有地方去啊!
连父亲都想杀自己,这个世界明显是要抛弃我!我跑什么跑?那么累!
公子寿听完大哭,我哥真是仁义啊!如果我哥死在强盗的手里,按照顺序,我就会立为世子,这样的我能心安吗?我的良心会痛。儿子不能没有父亲,弟弟就可以没有哥哥?这样吧,我替我哥哥去齐国吧,替他经过那个盗贼出没的山路,替他死!
公子寿以践行的理由请哥哥喝酒。急子酒量不行,又想到自己有这么一个父亲,心情不好,感叹为何生在帝王家,瞬间就贪杯了,借酒消愁的样子。“弟弟你随意,我干了”,没几下就醉了!直接趴在桌上睡着了!
公子寿说,哥哥喝醉睡着了,但是出使齐国是大事,不能拖,这样吧,我替我哥去!
对了,那个白旗呢?快点竖起来!
公子朔养的死士扮做强盗早已提前到卫齐两国的山路河道,天天就在那里盼着白旗。
管你上面写什么字?谁在旗帜下面,暗号对了就行。
终于来了!
公子寿的厚道绝对不打折。在强盗出现的时候,还特别强调我是卫国的世子急子,要去齐国谈大事,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这里挡路?
这种就差主动递名片,就差在脸上刺一个“急”字
强盗也奇怪啊,我还没问呢?你这都直接抢答了。上天这么恩宠我们这单生意啊!好吧,不能辜负天下好时光。
大家非常high,真有被卖还帮你数钱的!一齐说,我们是卫侯派了杀你的!有什么问题找你的爸爸去!
于是一刀下去!这一单贼顺利,贼真得很顺利!
然后就开船回家!白旗也继续挂着吧,不要收下来,算是送你“急子”一程!
这边,酒后的急子终于醒来,很快就发现了弟弟寿替自己去死的事实,心里一惊,喝酒误事啊!连死的事都能误!赶紧叫船去追弟弟,希望不要误杀了我弟弟!
太好了,我弟弟还在,你看那个挂白旗的船就在前面!
不是把!那不是去的船啊,是回来的船!
这么回事?
急子急中生智,假装问对面的船只,主公吩咐的事情,做好了吗?
对面一听这暗语说得真应景,一定是来接应的兄弟,主公想的真周到。赶紧回答,办好啦!老顺利了!那个傻瓜急子他。。。
急子一听,马上哭了,天哪!真是冤枉啊!
盗贼们说,父亲杀儿子,最近这些年常常有,冤什么冤?
急子说,你们才是傻瓜啊!我才是真正的急子,这个是我的弟弟寿啊!父亲要杀的是我啊!你们他奶奶做得专不专业?杀人不看照片吗?
盗贼队里总算是有人见过世面的,对啊,对面这个才是急子啊!老大,你冲动了!
急子说,算了,你们快来杀我吧!把我的头拿去交差吧!
盗贼蒙了?还有这好事?看来上天对我们真正的恩宠在这里!
真有送死的?杀!连续两道送分题,送周礼的分。
那是你们不理解,礼义的世界你不懂!道义仁义的概念你们不懂,世界有许多事物完全超越活着的意义!活的目的是什么?你吃过一回鲍鱼,以后就为了吃一百次鲍鱼?急子的活是为了死!所有关于自己的教义和观念在活的时候认真领会,最后在死得那一刻才得以升华。急子的个人成就在死得那一刻随着道义一起永恒。
舍生取义的个人确实很愚蠢,但是一个民族里如果没有人愿意舍生取义,那这个民族才是“愚蠢”。所以我们如果自己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要去取笑嘲弄那些正在正义的人。
现在,公子朔中彩票了!原本琢磨一步一步来的计划,现在居然可以两步并做一步!连环彩,新玩法。
宣姜喜忧掺半,喜的是那个铭感词“急子”终于屏蔽了,忧的是自己的儿子公子寿居然也糊里糊涂跟着没了!
而卫宣公是吓死了,虽说自己不喜欢急子,但毕竟是自己儿子,没想到急子原来这么仁义。我是一时糊涂受了宣姜蛊惑,才做了如此天理不伦的事。报应啊,果然马上天谴,我的公子寿居然也被上天当做惩罚我的结果。
事后的宣公老是梦见夷姜、急子、公子寿在自己眼前走来走去,他们好像在说什么?三缺一?
这样惊吓几次,没过多久就死了!
于是,15岁的公子朔继位了,即卫惠公。机遇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何况小朔朔还准备了很久。
机遇有时候也是眼瞎了,分不清好坏人。
机遇:那是老天的事。
要说这宣公一生也是够了,上面几辈子都是做猪做狗才会换来这一辈子的福运,这么该死的人居然能活到自己死。好在最后被描述是吓死,不然多影响后人的价值观啊!
急子却完全和他老爸相反。从老爸这边论,他的亲生母亲似乎也是奶奶,这个不说了。自己准备取个老婆吧!还被父亲抢了,不计较了吧。谁知原来可能的老婆,现在的后妈,居然和弟弟一起天天怂恿老爸把自己杀了。关键是,最后这个老爸真就决定杀了!
这胎投的。一个人得衰到这么样的程度才有这样的遭遇。
好在还有一个弟弟公子寿能和自己说上几句掏心的话,没想到也这样为自己死了!
这个活着真没有意义了,这个人间,我再也不来了!你们玩吧!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09 23:33:17 +0800 CST  
卫惠公的中途报应
刚刚上台的卫惠公姬朔第一件事就是把两位哥哥的老师公子泄和公子职罢免了!
学生都没了,你还做什么老师?这不是吃空饷吗。而且,惠公不希望上天也给你们准备什么!
两位公子老师很郁闷。既然不让我们在岗位上准备,那我们回家准备去吧!
这一年,卫惠公出去和宋国一起打郑国,据说是和宋庄公有共同的理想,想要改变人家郑国君王(郑昭公)。
此时的卫惠公也就18岁左右,一下子干掉两个哥哥,政治上太顺利了,就容易自信过大。自己这个君位怎么来的,好像已经忘记了。做事就看心情,一时兴起就亲征了!
胆子够肥的,你真得以为公子职和公子泄不当老师了就会安心在家喝茶聊天,踏青钓鱼?
公子泄说,他是天真到相信我们,还是自信到鄙视我们?
公子职说,管他呢,这是最好的时机,就是不知道该立谁(哪个公子)好?
正在这个时候,大夫宁跪来找他们,主动问,你们两个做老师的?是不是忘记了那年的白旗使船了?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政治上的嗅觉大家彼此彼此!
公子职问,正在研究这个的事,就是不知道拥戴谁?
宁跪说,公子黔牟是周的女婿,为人比较宽厚,是个不错的人选。国人应该也会比较信服。
好,管你好不好,报仇才重要,谁做君王不重要,你这个朔不要再做了就可以!
否则,哪里有立谁都不知道,就开始计划废谁了!
很快,卫国就流传说卫惠公出去打仗,被人打死了!
谁看见了?不重要,反正大家都说他死了,去死吧。你懂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就再立一个吧!两位公子假装召集大家一起来商量一下,经过几轮活泼而严肃的争论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黔牟,就你了!快回家准备一下吧!
怎么?我也中彩票了!
丫的,这年头,没买彩票的也可以中彩票?这中签率都这么高了?
老天:恩,中签率高,中枪率也不低。
匆忙上台的公子黔牟使命感极强,一上台就翻旧账。
首先,要按照公子职和公子泄两位导师的提议,给公子寿、公子急子补开追悼会!然后,要将公子朔涉嫌杀害公子寿、公子急子的问题进行立案追查。公子黔牟表示涉及到谁就查到谁,他坚决不袒护,完全配合,可以大义灭亲。
在外的卫惠公收到了卫国的信息报告,又气又怕,怎么搞得?明明是我准备出来给郑国换君主,这么现在变成了我自己被换了?是不是我出发前祷告上天的祷词写错了?
我的人生这么逗吗?得的顺利,失的戏剧?
别管那么多了,跑路吧!去舅舅家,齐国!
惠公一到齐国,见到齐襄公就哭上了!
卫惠公:舅舅啊!你要替我做主啊!如果我再回国,一定打开国库,重谢!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0 13:09:48 +0800 CST  
齐襄公的插手
舅舅是齐襄公诸儿,小白的老哥,也是一个淫荡无度,毫无底线的诸侯。关于他的故事后面会讲,剧透一下,这些故事主要集中在男女关系上。可以下个结论,前面卫宣公睡后妈、纳儿媳那一点乱伦在他面前都不是什么猛料。
齐襄公诸儿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不急。出人意料的是他在考虑帮助外甥复国前,居然首先考虑到他妹妹宣姜(就是公子寿、公子朔的母亲)的死活!兄妹情深到一般人都难于理解。
正好,卫宣公还有一个儿子在齐国,叫公子硕。襄公就叫堂哥公孙无知带着公子硕去卫国,名义上是访问,实际上要安排公子硕娶宣姜。真是奇思妙想,你两兄妹情深就情深吧,但是这样的“人事”安排我们一般人实在难于理解。
按辈分,宣姜是宣公的老婆,惠公的老妈,而公子硕是宣公的儿子。他老爸私通后妈,还是偷偷摸摸,到他这里,居然被要求光明正大娶后妈。
社会进步都这么快吗?
齐襄公:我按了快进的按钮。
在襄公诸儿的观念里,所谓男女关系,就是只要是男人和女人就可以关系了!而且他认为大家应该都和他一样!
还真有不少人和他一样!
不知道现在那些拍狗血剧的导演们注意到这个故事没有?敢真,导演们,你们有福了,这么好的题材。正常拍摄,剧情雷人;往前一步,画面惊人,退后一步,故事感人。
他主持的这个再婚仪式,除了公子硕死活不肯外,大家都本着看热闹的心态,一直关注就可以了。关键是他的妹妹宣姜,居然没意见!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公孙无知名字叫无知,但是心里明白着,他知道公子硕不肯,也不好劝,毕竟这种好事中的屁事,你哪里能找出什么冠冕堂皇的好理由来讨论,来劝说?但是王命又不可以违背,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和公子职商量一起把公子硕灌醉了!
事实似乎再次证明喝酒误事!这个公子硕的酒量也一般啊!
果然,没多久就喝多了!然后大家把他扔进宣姜的房间!
齐襄公:妹妹,我们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宣姜:一切尽在我掌握中,“越来越接近秋香姐”!
没几下,那个开始还死活不同意的公子硕,就犯了天底下许多男人都会犯的错!
这不是亮点,亮点是后面居然和宣姜又生了五个孩子!
严重怀疑,公子硕是在“半推半就”上的表演能力才让他成为人生赢家!估计他早就想霸占宣姜的美了。
喝酒除了误事也可能会务事啊!公子硕的酒量可不一般啊!
关键这五个孩子也不一般啊!为其后的卫国做出了重大贡献。除一个儿子早死,还有两个儿子居然在战乱后,变成了卫戴公和卫文公,还有两女也嫁给宋国和许国做夫人去。
在齐国等待消息的卫惠公等到的不是自己要回家做君王的消息,而是自己多了一个后爹,哥哥啊!你确信以后要做我后爹?
公子硕:以后咱们个轮个的,我管你称君,你管我叫爸?
还有啊!舅舅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还是我刚刚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和态度?
襄公诸儿说,舅舅知道啊!不过舅舅最近准备和周朝讨婚,那个黔牟正好也是周的女婿,我们先不急!搞不好是连襟,这些关系,掰起手指头都是实在亲戚。
好的,那我再等等!但这个等等可不是一般等,不是等公交车,不是等上菜,而是苦等。
等了9年!
一直等到舅舅娶了那个周王朝的老婆,再等到这个舅母死了,再等到襄公也把纪国灭了!所谓的“盼星星、盼月亮。”
终于,就在卫惠公自己都要忘掉的时候,齐襄公想起来了,还有一个外甥天天在这里喊舅舅。
该出手了吧,以齐国的实力要打卫国是跟玩一样,但是襄公为了给大家一个参与的机会,多争取点支持,就会和了宋、鲁、陈、蔡一起去伐卫!理由是公子黔牟巧夺了公子朔的王位!
注意,这是事实。公子朔怂恿老爸杀公子急子、公子寿那是家事,但是公子黔牟夺了公子朔,就是国事。区分事情的性质不是看你杀人还是抢劫,而是当时你实施对象的身份。
这规则看起来不合理,但是影响此后中国几千年,比如刑不上大夫,比如X二代,比如VIP,都是身份论的发展演变,只是不再那么明显、直接,变得更加隐晦、泛化。
卫国:理由没问题,就是有点久了。9年前你为什么说?
齐襄公:你还有理了?
被围困的卫黔牟马上想到了老丈人家,周王朝!
周王朝也是够肝胆。一个叫子突的大臣正义凛然,内心厌恶公子朔、诸儿这种人,所以他请命带了200辆战车,来卫国解围。
但打仗不是靠生气,不是靠义愤填膺,还是要靠实力!没几下,子突连同200辆战车一起灰飞烟灭!
子突的正义带出的事实再一次暴露了、证明了周王朝的实力。
卫国的守卫将士本来还有点信心,听说周王朝来救,更加兴奋。谁知没两下周王朝就败了,这一败连自己原来的那点信心都没了!所以很快,卫国就被攻下了!
公子泄、公子职直接被杀了!
获胜的齐国人也搞不清公子黔牟是坏人还是好人!但是考虑到公子黔牟是周王的女婿,虽然抢了诸侯王位,但是不能全怪罪他,就当是被公子泄、公子职两个人骗了!
我们已经得罪过周王朝,不能再继续加深得罪了,那这个女婿就去周王朝吧,去入赘吧!去上门吧!
好了,公子朔,现在可以回来继续做的你卫惠公!
临行前,舅舅诸儿告诉惠公朔,以后要低调一点!
什么叫低调?
低调就是把卫国国宝快点搬到我齐国来,我帮你保管。
会保管财物的齐襄公感觉自己处理卫国这事做得很好。但是他不知道,弑君作乱其实是政治病毒,会传染的,现在你帮他们,就代表你们亲密接触了,那很快就会传染过去。
比如,你的堂哥公孙无知最近就开始不开心了!
这是后话,后面到齐国开专场的时候再说!
现在是卫国的戏,卫惠公中场休息9年后继续回来唱开了!
这是公元前699年的事。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0 23:39:23 +0800 CST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1 19:08:29 +0800 CST  
弑君盛宴的理由
从卫国开始,鲁国、宋国、陈国一路延续的弑君,今天你笑别人,明天可能就是别人笑自己。现在知道礼仪、秩序有多重要了吧?
春秋的礼崩乐坏,首当其冲就是关于诸侯君位的传袭问题。如果限定了嫡子长子的继承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不管你有几个兄弟,一定要被硬生生排出了顺序,基本可以保证帝国政权交接的稳定。
你可能会说,万一立出来一个傻瓜怎么吧?那就立贤。那谁贤?换个问题,哪个公子会说我不贤?
因为“立贤”这个规则很难考量实施。我们后来者可以判断谁贤不贤,那是事后根据记录的一些事实,而在事实发生的当时,谁又能作出谁贤不贤的判断?谁的话语权重,说谁贤谁就贤了吧!
预测未来和评论过去,哪个难哪个不腰疼,一目了然。
再说了,事实的真相也绝对不是记录的样子。成功者总是有办法在事实的基础上,把事实变(记录)成了自己希望的样子。
但礼崩乐坏后,这套传位机制就被破坏了。
没有了严格的传袭原则,就意味着所有公子都有资格继承君位;就意味着你我都在相互威胁;就意味着大家都处在一个不安全的位置。已经继承上君位的人畏惧兄弟们潜在的威胁,为了消除这个威胁,君王可能就会找理由杀掉这些兄弟。
另一方面,作为普通的公子就只能装疯卖傻,如果你稍微正常一点,就可能会对君位形成威胁。一旦被君王感受到了威胁,被怀疑了,那这个威胁不管有没有就都变成有了,自己马上就会处在一个真危险的位置——君王随时可能杀掉自己。
为了消除这个危险,就有先发制人逻辑,这便是弑君。
这样,帝国就容易进入无序的争夺中。
大家感觉自己不安全,就想消除不安全,结果为了消除这个不安全就真得制造出动乱,形成事实的不安全似乎又印证了开始自己判断的不安全。这也是【信则灵】【9】的另一种案例解释。
这是一套悲剧的循环。
这套悲剧成了春秋战国许多国家的主旋律。那些开创霸业的君王只能持续一代,就是因为在继承人的政权交接中容易出现动乱。内战直接导致霸业的消失。同时,内战也给了别国崛起的机会,所以许多小国甚至都有机会帮助大国平叛动乱,扶持君位。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今年我枯荣,明年你枯荣,这是生物的多样性。今年你动乱,明年我动乱,这是文化的多样性。
这样此起彼伏,才有了春秋战国那么多故事。祖先们为了给我们流下这些故事,也是蛮拼的。这是试错的蜕变之苦,为了给我们教训,他们是用了命在拼啊。
发展是好,但发展快一点或慢一点,在秩序和规矩面前,屁都不是,这是稳定与动乱的区别。
前面提到横行霸道的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首先从一百多个诸侯国中崛起称霸。但是这个霸业没能持续多久,随着郑庄公的去世,郑国进入了几十年的混战。自己尚且顾及不暇,哪里还会有时间、有威信、有能力出去主持公道,所以才有了齐国齐桓公的霸业。而齐桓公也一样在继承人问题上踏上郑庄公的老路,并因此丢失了霸业。
后世的王朝都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儒家提出的关于继承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被采纳并加固。也正是因为儒家在国家最重要的问题上确立了解决方案,才使得儒家在国家文化、礼仪、政治上取得压倒性的统治。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2 23:43:23 +0800 CST  
十二、郑国之乱
庄公家事
周桓公十九年(公元前701),干了42年诸侯的寤生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56岁的他预感到自己即将离世,但是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来不及“布局”,那就是继承人问题。对外横行霸道的郑庄公,对内也是精力旺盛,一共生了11个儿子。除了世子忽外,还有公子突、公子亹(念为)、公子婴(也有说仪)都被认为比较优秀。庄公尤其喜欢公子突,想传位给突。就和最信赖的谋臣祭足商量。
祭足说,世子忽是元妃(正室)邓曼的儿子,做了很久的储君,也参加过很多次战役,立下累累功劳,在国人眼里有比较高的威信,现在你要废嫡立庶,局面不容易控制住,我们可不敢这样做啊!
庄公说,那好吧,不过公子突可不是个安分的人,如果世子忽继位,你们就让他去外国吧!
祭足说,知子莫若父,确实应该如此!
庄公感叹道,郑国从此多事了!
都知道多事了,那你为什么不处理一下?如何处理?突出一个儿子,遏制或者杀死其他儿子?庄公有政治家的智慧、视野和坚韧,但是在感情这一关,还是过不了。对比另一个案例:汉武帝在自己要去世的时候,立了太子,但是却杀了太子的母亲。为的就是政令统一。郑庄公现在知道几个儿子都非等闲之辈,但是却因为情感的软弱,只能眼望放任。

说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等到轮自己事的时候,屁都闷不出一个。
如何巩固世子忽的地位?他不但没有措施,还表露出喜欢公子突,不灭火就算了,你还搬柴火过来。
这是他个人的性格因素,也是时代的局限性。周代还只是封建王朝制度与权力的确立(形成完善)过程,贵族对权力的理解和贯彻还停留在个人的影响上,没有像后来能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所以不止郑庄公,其后的齐桓公、楚庄王等都出现这个问题。
庄公说的没错,郑国确实开始多事了。因为你最后一笔没有画好,导致已经跑在前头的郑国却在后来的春秋争霸中沦落为二流诸侯。那四个儿子个个都牛逼,谁都有能力作为国君,但是国君只有一个!你不解决这个矛盾就相当于留了四个炸药包给郑国。
【多子多福】是农村里常说的一句祝福话,但这也是一句风险很大的话,因为你的儿子多才只是说到了数量,没有祝福出质量。只有教育好,儿子们成才,孝顺友爱,那对你才是福。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家庭里,儿子们只有在对外的时候才能表现出兄弟的团结与力量。等待外因消失后,兄弟之间因为家产、排位等争夺起来,比什么都狠。而且因为兄弟之间的争夺属于家庭内部矛盾,内因,别人还不好劝。
你(老爸)在的时候,如果你威严在,还能压住,等你老了,或者死了,那帝王家的那些事,你家一个都不会少。唯一区别是帝王家封顶了,最大,所以他们可以做到互相厮杀也不好有人管,你是小老百姓,就只能在法律、官方的框架下尽情争斗。
以前,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村里,农民之间调节关系主要靠风俗习惯等。家族大,兄弟多就占便宜,有很大的威力。现在解决问题谁还去找族长?谁还喊打喊杀?都走法院了。这样,儿子多的功效就减半了,但是矛盾却还在。所以多子只是可能多福,不是一定多福。【22】
郑庄公因为自己弟弟共叔段的事,应该是深有体会兄弟的利弊,但并没有在自己的儿子辈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孙悟空的孩儿们太无能,把花果山都给丢了,但是郑庄公的孩儿们又太能了。对轰起来就像原子弹遇到氢弹,个个都牛逼哄哄,结果把自己辛辛苦苦缔造的小郑帝国炸得稀里哗啦。
郑庄公之后,郑国的国君依次是,公子忽(昭公)→公子突(厉公)→公子忽(昭公)→公子亹(7个月)→公子婴(名号丢失了)→公子突(厉公)。简单说就是ABACDB。
为什么要剧透?因为实在太乱了,不剧透的话,别说看的人,就算是写的人自己都会乱。
这四个儿子是打八十分吗?轮流坐庄!当然不是,顺序明显不对吗!他们就是来演戏给后人看的!
郑庄公去世后,世子忽继位,郑昭公。但问题的起头并不是出在郑昭公,而是隔壁邻居老宋。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3 13:12:10 +0800 CST  
宋庄公的贪婪
宋国的公子冯原来是逃难躲避在郑国,靠华督的政变才得到了宋国,成为宋庄公。但是宋庄公不知道出于什么内心?到底是考虑大国之间的利益,为了自己宋国强大就必须让郑国衰弱,还是考虑自己在郑国活得不够潇洒,心还在嫉恨ing郑国?
也可能是,在郑国的时候世子忽没有去结交他,而公子突估计还能偶尔送点“香烟啤酒瓜子八宝粥”过去!现在飞黄腾达了,要报答那几罐八宝粥的情分?
总之,不思报郑国恩的公子冯,在回国那一刻起就开始刻薄了;在听到郑庄公去世那一刻起就开心了;在看到郑公子突来宋国避难的那一刻起鬼胎就开始怀上了。
郑庄公、郑武公、郑桓公你们快从坟墓爬出来吧,虽然你们决定不了宋庄公的寿命,不过可以出来看一下什么叫“恩将仇报,狼心狗肺”。
但宋庄公有他自己的理由,其一是自己能得宋国不是你郑国的帮助,而是宋国内乱,华督的功劳。所以没有道德压力。其二是老理由:认亲戚,认老乡。
郑公子突的母亲是宋国人,姓姞(念急),雍氏。雍氏家族在宋国算是比较有势力、有名望的贵族,宋庄公也很喜欢他们。所以宋庄公主动去捣乱郑国应该说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他自己的感情和利益,外因就是这个似乎存在的顺水人情。
也该是郑国出事,聪明一世的祭足可能一直都把精力用在郑庄公身上,从来没有去把滞留在郑国的公子冯看一看,更别说看清楚,看穿此人的为人。默认人家回国变宋庄公后,就一定会按照常理对郑国感恩戴德,所以就亲自去宋国报礼,为新君郑昭公建立和平外交。
但是,公子冯却把祭足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祭足在郑国举足轻重的分量。所以听说祭足要来宋国,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宋庄公对雍家人说,你们家小突突的事就在这个人身上了!
你有你的君子道,我有我的小人路。
宋庄公吩咐宋国大力士南宫长万,在祭足办完公事后就直接把他给绑了,关到军营!
什么谋略,什么战略?简单易懂,这叫暴力型谋略。
祭足蒙圈了,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我这就过来出差开会一起搞搞联谊活动,你们怎么就绑我了?是不是我送的礼物有什么问题?难道你们忌讳金银财宝?
但南宫长万不说话,不理他,也不解释,他只负责把祭足关了。不是说秀才遇到兵吗,我就是兵。
两天后,太宰华督才来了。秀才来了。带上酒菜!
祭足说,怎么回事?我们郑国是好心好意来和你们谈友谊,有这样待客之理?过去宋殇公的不愉快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伤害,但现在你们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厚道了?比殇公还伤人啊!
华督说,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听我解释。你想的是过去,我们要谈的是将来。你们的公子突是我宋国君的爱将雍氏的外孙,他现在流亡到我们宋国好可怜啊!你也知道,我们国君对于流亡是深有体会,而且那个公子忽优柔寡断,为人比较懦弱,风格一点也不适合作为郑国的国君啊!所以我们国君希望你帮个忙,回去让公子突继位。
换句话说,我们绑你,不是因为你过去做什么,而是要你帮我们以后做点什么。功能类似绑票。
祭足说,你开什么玩笑,我主公是先君的立命,作为臣子岂能随便更换自己的国君。这是多大的罪啊!
华督说,公子突、公子忽都是你郑庄公的儿子,谁做国君不可以?至于弑杀君王,更换国君的事,现在不都流行吗?关键是看实力,你有实力就有理由了!你有实力,谁敢说你有罪?
华督应该很想举一下宋国的例子,自己的例子。
祭足心里不愿意,但是考虑自己目前的状态,就不说话了!
华督看到祭足不说话,就猜想差不多了,干脆直接再上一道猛药啊!说,我们宋君也是先废掉殇公才确立,你要是抱着那这个理由纠结不行的话,我回报主公,说你就是在否定他,取笑他。他只好决定派南宫长万带兵去攻打郑国,用武力来更换你们的国君,不过部队出发的时候,为了提高气势,表达决心,想要用你的人头来祭旗。
祭足大吃一惊!流氓啊!你们宋国人就知道做生意,都不念书啊!一点文明都不要嘛?哪里有无缘无故就杀人的?
华督:如果念书有用,那还要兵车做什么?
这绑票还真特别,不是叫报警来救你,也不是叫家人来赎你,而是要求你自己救自己。那应该是抢劫了?
祭足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歃血为盟。至少现在歃的血还不是自己的血。
许多时候,当事人不要脸后,做事情的视野就比较开阔,做生意就容易没底线。宋庄公听华督说搞定了祭足,就对公子突说,我本来答应雍氏说要帮你复国,但是刚刚祭足带来郑国新君密令说只要杀掉你,就给我三个城池。我这么能忍心这样做,所以我现在兜底告诉你,大家一起商量看怎么办?
什么叫两面三刀?这就是!你说这是宋庄公的无耻吧,但也说明这是人家的智慧。普通人做生意,顶多也就搞个竞价排名,或者是坐地起价,但宋庄公可以做到无中生有,此地有银三百两。
公子突赶紧跪下来说,感谢宋公,我不幸出生在郑国,居然有这样的哥哥。现在我的生死就在你的手里,如果宋公你能高抬贵手,让我有机会回到郑国继承君王,祭拜祖宗,那不要说三个城了,我郑国以后就拜你为大哥了!
宋庄公很得意,想想当年宋殇公因为要杀我,和郑国打来打去,折腾丢了宋国的两个城池,现在我轻轻一挑,就回来三个城!
这种英明神武让史官都害怕。
说白了,只要宋庄公喜欢,用脸皮也可以再盖几座城!
公子突说,一日为大哥,终身是大哥!大哥,你说下一步,我们要咋办?
宋庄公就找来华督、雍氏,祭足和公子突一起,说你们歃血为盟吧!
祭足说,我刚刚不是歃过血了?
宋庄公说,你又不晕血,再歃一次。上次你和华督歃的是废立的事,这次是定价格的事,属于补充条款。你们歃清楚,公子突要是能回郑国的话,给我们三个城池,加白璧(玉)一百双,黄金万镒(一镒折合20两),另外每年还要给稻米三万。
大爷啊!这是抢盗?还是搬家公司?
宋庄公是不是要开启春秋君王的市场价格标准?能把政变当生意做,宋庄公也算是春秋第一人了。
公子突没怎么想就喝了!反正现在不是我的血!
祭足没有办法,也喝了!不然你们就要喝我的血!
盟誓后,宋庄公又说,我比较喜欢做好事,听说祭足你还有个女儿,要不这样,嫁给雍纠吧!雍纠你和你老丈人一起回郑国吧,顺便把婚结了!
记住,结完婚,顺便把政也变了,把郑也变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折了夫人又陪兵,祭足是折了女儿又陪城。还不止,出趟差还冒出一个女婿,一个来监督自己的假女婿。
这趟差出,也算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祭足:宋国之行是我一生的败笔。
郑国:好像败的不是笔,是我。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3 23:29:39 +0800 CST  
祭足的无奈
祭足的压力好大啊,大到他回到郑国后,就立即装病不去上班!祭足不是一般的足,他要是不举手,举足的话,郑国上下就会知道轻重了。所以诸位大臣一听说老祭生病了,就相约一起去祭足家里看望他。
祭足预先派几百人士兵埋伏在周围,又让公子突躲在客厅的后屋。大家进来一看,太宰啊!你这红光满面,衣裳整齐,哪里是生病该有的样子?
祭足说,你们哪里会懂我啊?我这是心病。先君(郑庄公)宠爱公子突,想过立他为君,交代给宋公。现在宋国的南宫长万率了六百部战车就在路上了!
这话什么意思?三层意思,心病是真有啊,自己被胁迫了,要准备做违背良心的事,心里能不痛吗?然后就顺路带出病的根源,也就是今天的论点,国君问题。其实也就是公子突的问题。点出公子突的特点,内有先君的认可,外有宋国的帮助。就这三点:先君有想过、我不得不想、宋国是真想。
但这里面的信息,除了祭足自己心病外,其他内容对别人来说是捕风捉影,虚虚实实,不好说有没有,关键要看谁说的。
【谎言】谎言一般来说,与三个因素与有关,分别是智商、情感和贪欲。谎言不是真实的事实,但多少要事实作为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添加了必要的辅助,变成你希望让对方相信的假事实。所以越接近事实的谎言也有效果,因为用智商去判断也难于区分真假。其次,同样一个谎言由你信任的人说出来,你更容易相信,因为你信这个人就包括了信他说的话。再者谎言的内容常常要根据对方的贪欲(欲望)走,对方如果贪财容易利令智昏,如果好色容易色令智昏,然后就中了你的圈套。
还有一种谎言,叫真实的谎言,就是对方用事实误导你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错误的判断。比如说你的工资才2000元,你说不到一万,对方会认为是9000左右。
这是内容的层面,除此之外,谎言的成效还有与说话时机、场景以及表情都有关系。【23】
祭足是大家信任的人,智慧也还行。现在他说得这么严重,大家就无言以对,只有面面相觑。我们咋不知道呢?不过大家还没有来得及问,祭足自己又说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搞废立。公子突就在这里大家看要不要整?
这不是自导自演吗?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还立即实施。
想不到一向老臣谋国的祭足今天处理事务这么如此简单暴力?然而表现出的霸气背后是权力和威望的凌驾。大家都不敢说话,默默地感觉到是不是有把刀正在向自己的脖子靠近?
只有高渠弥说,为社稷考虑,我们愿意见新君。
为什么是高渠弥?因为,起初郑庄公有想任用高做太宰,但是当时的世子忽说,高这个人比较贪,还比较狠,不够稳重!郑庄公便作罢了。总之,高认为就是因为你世子忽的瞎忽悠才使得我没有当上太宰。
然后太宰便成了祭足,祭足又在庄公面前力挺世子忽。一来一往,这两人简直就是一对好搭档。感情基础这么好,原本祭足和世子忽可以比翼双飞,共创郑国美好明天,哪里想宋庄公插足了。
插就插吧,他居然还带着公子突一起插。不得已的祭足只好移情别恋了。
大家听完高的说辞后,似乎明白了什么。你俩丫的是不是串通好了?然后叫我们来领取盒饭?
公子突就突然就走了出来。祭和高首先拜了!一个太宰一个司马,都认了,其他人哪里还能有什么二话?跟着吧!搞不好,拜晚了要降级扣工资了。
如何温和的政变?——直接另立中央。你两是恩爱,有爱情,还准备婚礼,但是结婚证书上登记成公子突了。
祭足就当着新婚主子公子突的面写信给郑昭公忽说,宋国大兵压城要求立公子突,我们也没有办法!分手。
暗地里,他又给姬忽另一份密信,说你老爸当年确实不是想立你为君,是我死活不肯。这次去宋国,他们又把我抓起来,逼我回来改立突,现在他们又要重兵压镜,所以你还是先避一避吧,以后再找机会!
郑昭公有得选择吗?没有!赶紧去卫国吧!逃着去,慢了就有可以变郑糟公!
反省过去,也怪自己太屌了!世子忽少年得志,每次打仗都能建功出彩,在诸侯各国之间名声很大。尤其是齐僖公,还准备把二女儿文姜(记住这个人,后面要划重点)嫁给他!他好装比,说什么大丈夫立业要靠自己,齐国是大国,我们郑国是小国,门不当,户不对,不想高攀。祭足、高渠弥都劝他,齐是大国,有齐国做后盾,以后继位不是更有保障?
但鸡汤文学看多的世子忽坚持自己创业的初心不变。硬生生拒绝了齐僖公两次!好事变坏事,老齐的脸上挂不住了。我女儿嫁不出去吗?打折你都不要?
齐国生气了,一个潜在的朋友被他生生逼成一个明白的敌人。
实践证明有些X是不能装的!尤其是政治的X!生死的游戏!
当然,抛开政治因素,世子忽也许考虑到别的感情因素,在后面会讲到文姜这个神奇女神。一个丝毫不亚于他姐姐宣姜的女子。
说到宣姜,就是在卫国那个,公子寿、公子朔的老妈。你懂了吧。一对比也知道文姜的差不多水平了吧。
世子忽上位没几个月,就去休息了!公子突上位,是郑厉公。其他兄弟们一看二哥这样做,心里就发虚了。赶紧躲吧!公子亹跑去蔡国,公子婴跑去陈国。
太乱了,这个国;太可怕了,这个家!
但为什么是卫、蔡、陈这些小国?很简单,公子们的跑路路线一般都是走外婆家。大概是那里有澎湖湾吧?安全一点!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4 22:46:45 +0800 CST  
郑厉公的苦恼
公子突很高兴,天上掉馅饼。原本还担心被哥哥世子忽杀死,跑路去了宋国,现在突然就成了郑国国君。帝王家的赌注就是大,赢了就是王,输了就是死。
分析起来,这次能赢,外靠宋庄公,内靠祭足。
郑厉公对祭足很肯定,说祭足是我的再造父母,以后你们不管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问祭足了。还有表弟雍纠,你也不错,你和你老丈人一起干吧!
这是正确的做法。以祭足在郑国的地位和实力,一般人还真不能随便否定。所以,郑厉公的指导思想非常“识时务”。郑国需要祭足,工作需要权力,还是先把权力给你祭足吧。厉公自己先感受、体会一下做国君的快感。
确实,当上诸侯的感觉真爽。
不过没有爽多久,因为宋庄公的使者来贺喜了!
宋庄公的真正目的是来贺他自己的喜,只是不好直接开口,就先用贺你公子突的喜来起头。贺完喜的使者说,郑伯啊!现在大家都是公侯了,都是头面人了,那个合同不要忘记了!
合同?厉公感到很后悔,谁能想到夺个君位这么容易?当初真不该犯浑许下那么大的代价。就算是按劳取酬的话,这点工作量根本配不上那个价。这份合同是不是存在欺诈啊?关键是你宋庄公什么事都没做,成本也就杀了几只鸡,放血,歃血用,所谓的出兵也只是唬一唬,根本没出。
【干股生意】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乏这样的人,他们做的生意叫空手套白狼。基本没出什么本钱,如果按照劳动量来做参照,那他什么都没干。但是他的作用又很大。他出的是无形资产,比如名望。他借自己的名义给你用就是资本。你可以对外宣称是某人的公司,然后外人都会给你网开一面,没钱可以赊账,货未出可以拖欠等等,他们把你的生意变得很容易。
把生意的常规问题都变成没问题,他们叫干股。
但能获得干股的人要有个条件,那就是他的隐形资产价值高、分量重。谁?不管谁,至少包括当权者!所以我们要禁止做官的人参与做生意。不要说他们利用职权腐败,贪污受贿,那是没本事的贪官,但凡有点能耐的人总是会善于用自己的权威来减低自己背后相关生意的难度,来获取利益。【24】
宋庄公认为自己出的投资就是宋国这家百年老店的名望、权威、威胁,所以他应该按干股核算。既然现在生意做成了,那就要分成。宋庄公理直气壮。加上无道德约束,那气就更壮了。
但郑厉公很不爽!干股可以,只是股份比有点大啊。自己现在刚刚当家就马上丢了三个城池?以后还怎么见人?那么多的钱一拿走,国库就空了,我还怎么做诸侯?猪还是猴?
直接做猪得了!
祭足说,要不金银财宝先给三分之一吧!三个城池就先别割,用三个城池的赋税代替吧!反正他也只是要城池的赋税,我们帮他收就是了!至于大米,等秋收了再说吧!
祭足提出的这个应对策略也是有素质的赖皮,先问宋庄公好,祝你福如东海什么的,然后你出你的价,我砍我的砍价!大家都是在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事!就是有点时间差!
你那个时候卡个位置,坐地起价,乱叫价;我现在也卡个位置,坐地降价,乱砍价。
真是什么样的人就能碰到这么样的鬼!历史也证明了,人以群分,国以德论。
宋庄公很生气,他连三个城池的官员叫谁去都想好了,估计任前公示都公示好了!现在你郑国居然反悔了,你们都是些什么人?还有没有诚信?
有诚信的人会去篡位?
宋庄公说,你公子突是个要死的人,是我让你活了。你公子突就算不死也是个流浪的人,是我让你得到富贵,那些东西原本都是世子忽的,哪里是你的?还跟我吝啬?
是的,如果从商人的利益出发,郑国原本确实都是世子忽的,但是从郑国祖宗血脉来说,那也是我公子突的。现在许多大学都说,“今天你以XX大学为荣,明天XX大学以你为荣,”这叫身上的烙印,归属感。这句话公子冯是看不懂了!
赌徒的契约,情圣的蜜语,瘾君子的誓言。这都是人在非正常状态的决定,属于“激情犯罪”。说的人是什么都敢说,倒是你信的人自己要估摸一下内容的可行性。
但宋庄公信了,还信得很彻底。所以宋国的使者在宋国和郑国之间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啊!大声感叹:欠债都是爹啊!
郑国:欠你妹的债,你们这是抢,好不好?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5 15:30:19 +0800 CST  
鲁桓公来评理
郑国现在是真埋怨宋国了!
祭足对厉公说,这个公子冯也是,先前流浪在郑国受我先君大德都还没报,为什么同样的事,他却如此贪得无厌?现在我们只好请齐国、鲁国一起出面给我们说个情。
厉公说,他们肯?不会又要钱吧!我是怕了这些人!
祭足说,应该肯,因为公子冯回宋国的时候,分别给齐、鲁、郑都送礼物了,还有鲁国自己也刚刚弑杀鲁隐公,新立鲁桓公也得到我先君的承认。
大家都是这样做,彼此彼此,心里都知道这事的价码!你宋庄公不顾行情就等于是单方面提价,不给前面那些人面子。
确实,鲁桓公一样认为这属于欺诈合同,宋国有点过分了。
那年宋国就送来一个鼎给我鲁国,今天郑国给的够多了,哪里还能不满意啊!鲁桓公决定亲自出一趟差,去宋国!
这就是差距。鲁桓公是这样感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郑国。人家有困难就主动站出来,解决困难。不像宋庄公,人家没困难就主动站出来,制造困难。
但齐国齐僖公不这么认为。他和鲁桓公不一样,鲁桓公认为可以用周礼来讲道理,齐僖公认为可以用拳头来讲道理。他问郑国的使者你们什么回事?他宋国什么回事?这个世子忽不是好好的?他宋公有兵就能改立公子突?那我就没有兵了?我也出兵去郑国,我选A。
郑国使者吓了一跳,赶紧认错回家。齐国还没有弑君篡位的内乱,说话底气就是硬。
不急,后面齐国乱起来更有戏!否则齐桓公小白哪里有机会?
鲁桓公对宋庄公说,人家郑国也不容易,你宋国是大国,大国不计小国过,能免就给人家免了!
宋庄公说,是厉公感恩我。他当年就象个小鸡仔,是我抱起来给他羽翼!所以,那些东西都是他许诺好的!
鲁桓公说,是他许诺的没错,不过让郑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不等于破产了!给他们多点时间,以后慢慢还吧!
宋庄公说,破不了的!如果没有钱,房子(城池)不是还在吗?
鲁庄公没有办法,就对郑国说,我尽力!
面子都花光了,人家还是不同意。我要回家了!
郑厉公说,别啊!这样,我把那个鼎给你,再加一点黄金和白璧,你一定要再帮我一回!
什么鼎?就是当时公子冯回国之后,为了交好大家,给各兄弟单位的见面礼,鲁国也有!
宋国是不是盛产鼎?一个前女友送一个祖传之宝?还刻上“永结同心”之类的吉祥话?
好吧!我鲁桓公也是个实在人,老好人,礼仪之邦就再帮你一回!
但宋庄公还是不肯!你咋又来了?
鲁桓公说,人家公子突是不想以私恩而弃国!就是不能用国家的东西(城池)来报答个人的恩怨!
再说了,这回我也不是空手来。
哦!什么好东西?
鲁桓公说,你看,人家还把这个鼎还给你了?
宋庄公说,什么鼎?我们宋国有的是!
鲁桓公说,你忘记了?就是当年你结交我们而送给我们的!现在人家不敢要了,还给你了!
鼎啊?小的可以喝酒,中的可以烧香,大的可以煮火锅啊!有没有勾起你粉红色的回忆?
宋庄公听说这事,十分惭愧,打人不打脸,你这是揭我老底啊。就附和说,这个,我早就忘记了。
这么打不打脸的?庄公你还有脸吗?
宋庄公说,老鲁啊!我知道怎么做了!你快回家,这事你就不要操心了!
你知道就好。于是,鲁桓公回家。
但是鲁桓公没想到宋庄公的“知道”其实是恼羞成怒,加紧逼债。这债逼得紧紧,逼得死死,又把郑国再次逼向鲁国,都哭了!
这回算捅了鲁桓公的底线了。鲁国很生气!你这宋国是一点面子不给我啊!一个匹夫都知道不能贪而无信,哪里有你这样的公子冯?小郑国啊,你情也不用求了,债也不用还了!走,一起打他宋国!
欠揍的人除了去揍他,什么话他都听不进去。
就像对小孩一样,什么素质教育,什么懂事讲道理啊,那只是极少数小孩,对于大多数熊孩子来说,一百个道理不如一顿打。
这也是祭足想要的,那就是要把鲁国拉进自己这边。从鲁国愿意帮忙那一刻开始,就是郑国的利好。如果鲁国的面子可以,那自己的债务就免了,如果宋国不同意就等于把鲁国也涮了。涮到一定程度,鲁国就会生气,那时候就会变成了宋国的敌人。
【见好就收】大家都知道什么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在度来到之前,事物是成正比,你越耐得住,收获就越多。但是在度到了之后,就是拐点到了,你走的越远就死得越惨。比如股市,他涨的时候,你的耐力和收入成正比,等到他下拐了,你耐的越久就亏得越多。
道理很简单,都懂,问题是“度”在哪里?
不知道。就是因为不知道度在哪里,所以“收”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事。“见好”与智力和运气有关,“就收”与自己的贪欲有关,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内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对方的诚意表现出来后,你什么时候收都是对的。当对方诚意用完之后,他知道自己的好人做不了了,那就只能做坏人了。【25】
鲁国的诚意用完了!事情的性质变了。
听说鲁国和郑国要合伙过来打宋国,宋庄公吓了一跳。但跳过之后,立即镇定。正如偷情的智商一样,贪财的智商也不可以被随便低估。宋庄公在慌忙中居然还能想到一招好棋。那就是找齐国。
这么好的智慧真是可惜了,生生被品格耽误了。这或许是宋国最好的机会。宋襄公要是有你这智商就好了。
宋庄公赶紧找齐国修好,向齐国认错,我是瞎了眼才会去辅助公子突,这种言而无信的人。我现在真不想要了,听说你们比较看好世子忽,这样吧,我们一起给世子忽复位吧!
宋国说得很动情,但齐国只是呵呵!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准备吧。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5 23:26:11 +0800 CST  
郑鲁败宋齐
准备打还是准备挨打,齐国也没有说明白。
但此时的郑国很明白了,诸侯之间许多事情都是“能谈就谈,谈不拢就打”。别墨迹了!
有鲁国撑腰的郑国不肯耽误美好的时光!说走咱就走,看地图,三家都是邻居,比较近,说来咱就来。
宋国的公子御说,军队的气势主要在于道理的是非曲直,现在一是因为我们太贪郑国贿赂,二是因为我们伤害了鲁国的面子,所以现在不如去向他们认个罪,大家罢兵就好了!
南宫长万说,人家兵临城下,我们一箭不发,一仗不打就认输,认怂,还叫什么国家?
那就打吧!架打了几个回合后,双方发现,各自半斤八两!
鲁郑两国通过围殴抓了南宫长万的先锋猛获,这边宋国南宫长万和儿子南公牛设了一个圈套也抓了郑国一将!
然后两下商议,交换战俘!
就在大家回家商议下一步如何再打的时候,传来另一个战场的消息。对比那个战场,宋国这边打的仗有点玩似得!无非赌点夜宵钱!那边那个战场却是生死之战。
现在知道了齐国那时候为什么在呵呵!因为没空!
因为齐国此时正在打纪国!
打的理由也很奇葩。齐僖公说,自己祖宗八代前齐哀公被纪国告密(打小报告),结果被周夷王杀了,现在要报仇了!
但齐国没说自己的齐哀侯搞了僭越的祭祀。
不管怎么算,这个理由也是醉了,时效性真是久啊!这个理由可以借给美国去打西亚,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八辈祖宗?
其实吧,你想扩张就说扩张吧。齐国明显是看上这个邻居小纪家的土地了!
谁知道,这个原以为屁大的纪国却很难打,把齐国气球了!同时,因为鲁国和纪国是婚姻之好,所以纪国也来向鲁国求救。
鲁国说,我的亲家出事了!我要帮他去!
郑国说,你都这么帮我了!你有事,我也去吧!
关键时刻要看人品。
齐国说,宋国啊!如果你来帮我打纪宋国,我就帮你打郑国。
宋国说,你说话要算数啊!
于是,鲁国郑国和宋国就把战场转移到了纪国那边去了!
纪国:来的都不是客。
大家说这是打仗吗?这个是过家家吧!就像我们晚上的应酬酒会,老好人鲁国这是在跑场。第一场还没喝完,那边电话就一直催,只好跟大家说,兄弟那边实在有事,这杯我干了,你们随意,我先过去。郑国赶紧说,不随意,我也干了,纪国我认识,一起过去吧!
好好!郑国都过去了,宋国也不甘寂寞,你们都跑了,我还跟谁喝啊?一起换场!
果然,老好人鲁国一到纪国战场,就马上拿出自己的杀手锏——找齐国讲道理!鲁国真是有点《大话西游》唐僧的耐心。
道理无非是我代替纪国向你请罪,看在我面子上,这回就饶过我亲家吧!
齐僖公大怒,一边玩去!怎么亲家不亲家,我还是你老丈人呢(后面会专门讲鲁桓公与齐僖公女儿文姜的故事)。我和纪国有不共戴天之仇,你要打就来一起打,去帮你的什么亲家吧!
我齐国准备这么久就是为了吃掉纪国,管你什么亲家,什么面子啊!你们到处结婚,天下的亲家多了去!你到处卖面子,一个面子卖给宋国都卖不掉,又要来卖我?
其实,齐国早就集结了卫国(也是亲家,宣姜就是我的大女儿,继位惠公的公子朔是我外孙)、燕国一起来干纪国。这哪里是一个讲道理的鲁国可以左右的事?
作为邻居这么多年,齐国是了解鲁国的。所以就鲁国那点战斗力他是不会放在心上。说好听一点,鲁国是先礼后兵,说不好听,那时候鲁国是只会来礼。
但齐国万万没想到,这场仗因为郑国的参与完全改变了!郑国人确实牛逼!真得,要不是出了这几个败家儿子,郑国前途不可限量。
正再是越想越可惜!
前面鲁国骂燕国说无信,让燕国心虚。原来先前鲁组织过燕、宋签订过一个关于挽救纪国的合约,有点类似现在有钱的名人给自己的子女搞个基金一样,保护保护。
现在宋庄公的贪欲已经闻名华夏诸侯,鲁侯就问燕伯说,你是不是要和宋庄公凑成一路货色?
宋庄公:鲁侯你大爷。
人家燕伯是受过教育,果然很羞愧。心里虚,打仗不卖力了!
看来“鲁唐僧”“鲁大师”的话有时候也有点管用。但齐鲁实力差距在那儿明摆着,所以战没打多久,鲁国就顶不住了。眼看就要失败了,这个时候,郑厉公来了。郑兵是实在人,一来连水都没喝一口,就直接冲过去,把齐国杀个七零八落!
齐国:靠?你这是要评年度先进工作者的节奏?
先进不先进倒是其次,郑厉公的心结是因为听说齐僖公比较喜欢世子忽,还和宋国商量说要一起复立公子忽,那就是国恨家仇了,所以打你丫的没商量!还要借机死命打!
所谓“凶的怕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被憋屈的郑厉公一段蛮搞,齐国居然被打退了!
但是郑国还没完,因为发泄的感觉根本就停不下来。所以,郑兵顺路又直接杀入宋国军队里。宋国才刚刚到,正准备洗把脸看看形势再说。瞅着郑军飞来飞去,正琢磨齐国是不是要败啊?我们是不是要跑啊?谁知道郑军瞬间就杀到自己阵营来。晕,我们还没有摆好阵呢!?
尼玛,郑军赖皮,从郑庄公开始就喜欢赖皮,打仗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我这脸都没洗的“无辜群众”,你也打啊!
郑国:你没脸洗什么脸?
但是骂归骂,你打得过,你可以指着他的鼻子骂!如果你打不过,就只能转身在心里骂一句,“他娘的”!
他娘的宋国也被打退了!
郑国: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呢?
齐僖公虽然败了,不过他退回齐国前说了一句话,把纪国吓死了。他说,从此之后,齐国纪国世代为仇,有我齐国就不该有纪国!
纪国晕了!本来春秋诸侯国之间就经常打仗,大家都是“打着玩”,今天你我是朋友,明天你我是敌人!过家家一样,多好玩,大家开心就好,你齐国这次这么认真?
开心?那是大国之间!你一个小屁孩还想开心个屁?
要知道春秋初期有150多个诸侯国,哪有办法让大家都开心?开心主要是在大国之间。如果不让你小国伤心,我们大国哪里来的开心?所以呢,你们就别开心了,开瓢吧!
确实没多久,纪国就被齐僖公的儿子襄公诸儿给灭了!
楼主 杨正再东周  发布于 2018-09-16 12:44:26 +0800 CST  

楼主:杨正再东周

字数:628086

发表时间:2018-08-04 04:32:5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7-11 08:20:59 +0800 CST

评论数:27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