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理财的网民们可要看准罗

@佛克1 2020-02-27 18:10:45
中国的房地产属于政府高度控盘,类似香港,连各种政策也是跟香港学的。政府已经意识到高房价对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香港什么德行大家都看见了。政府希望的政策目标,房地产不涨不跌,价格平稳,房地产消费继续释放,稳定经济。大跌,金融体系性崩溃,大涨,将连最后的刚需都买不起了,也崩盘。政府现在的政策方针,房价跌了,刺激一下,房价涨了,调控。用10年的通货膨胀来消化房地产泡沫,房价十年不涨,收入上涨10年,泡......
-----------------------------
不是想,而是正在做,各地都在出台支持房地产政策,工商银行首付下调。。。。。

政府利用房地产提振经济至少2次了,一次是2008年,一次是2016年,2次都导致房价大幅上涨,所以网友担心是难免的。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官员们的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

商品的价格最终都由生产成本决定,房屋也不会例外,

目前每平米住宅建安成本也就2000元左右,价格却是上万,甚至几万,远远脱离其真实价值,住房回归成本是必然的,这是客观经济规律。

如果人为维护高房价,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些官员以为稳住房价,然后靠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来消化,避免房价硬着陆,却不想想因此而付出的代价。

这个代价有多大呢,大到将使中国经济长期掉在中等收入陷阱里不能自拔。

我们可以观察到;

发达国家的房价与收入比都不高,一般6-7年收入足够买套普通住宅了。

而发展中国家房价收入比反而很高,一些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几乎都有这个特征。像印度的孟买,中国的北京等等都具有这个特征。

所以房价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健康,贫富是否悬殊的一个标尺。

今天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成为中国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必须要割掉的毒瘤,。。。。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2-27 22:27:00 +0800 CST  
@文哲2019 2020-02-28 10:52:57
美股先崩,中楼紧随其后崩,是不是?
-----------------------------
继续200228

既然聊到楼市,今天就更深入点聊聊,俗话说,站得高才看得远,凡是经济问题,从理论高度看才能真正看清楚。

1,住房也是商品,住房的价值由其所含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例如,一个萝卜和一两黄金相比,获得黄金需要耗费比种植一个萝卜耗费的劳动量要多得多,所以萝卜便宜,黄金价格高。

一平米住宅的价值=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耗费的劳动时间+建筑工人和管理员的社会平均耗费劳动时间。

网友注意,土地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附加在土地上的劳动才有价值,例如三通一平耗费的劳动量。

所以,住宅的价值就是这些,其它的都是瞎扯。

许多网友会质疑,难道土地房屋不会升值,我的答复是“不会”,任何商品一旦被制造出来,其耗费的劳动量就被固定了,

例如,一双鞋子一旦生产出来,其耗费的劳动量就被固定,也就是其价值被固定了,无论在市场上卖多高的价格,都不会改变鞋子所含劳动量,即价值量。

房子也是一样,住房一旦完工,其价值量就被固定,无论今后卖多高的价格,不会改变其价值量。

问题是现实中,住房一直在涨价啊,例如,从2000平米涨到1万元平米,这8000元如果不是住房升值,那这8000元是哪里来的呢,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

不着急,我们接着聊。。。。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2-28 12:42:13 +0800 CST  
@文哲2019 2020-02-28 10:52:57
美股先崩,中楼紧随其后崩,是不是?
-----------------------------
@x8596t 2020-02-28 12:42:13
继续200228
既然聊到楼市,今天就更深入点聊聊,俗话说,站得高才看得远,凡是经济问题,从理论高度看才能真正看清楚。
1,住房也是商品,住房的价值由其所含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例如,一个萝卜和一两黄金相比,获得黄金需要耗费比种植一个萝卜耗费的劳动量要多得多,所以萝卜便宜,黄金价格高。
一平米住宅的价值=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耗费的劳动时间+建筑工人和管理员的社会平均耗费劳动时间。......
-----------------------------
继续200229

我们继续聊;如果价值2000元平米的房子涨到了1万平米,超出价值的这8000元是从哪里来的,又会到哪里去。

今天的中国,上至经济学家,下至普通百姓都会说,这是住房升值了,至于是从哪里来的,没人在意,但恰好是这种细节质疑,揭示了所谓土地房屋升值的秘密。

很简单;是从其他劳动者哪里转移来的,即;是无偿占有了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举例1,甲买套房20万,再100万卖出去,赚了80万,对甲来说,这80万可是真金白银,可以买任何自已喜欢的商品,

例如柴米油盐酱醋茶。但甲自己却没有生产任何商品投入市场,他赚的这80万完全是不劳而获。纯粹是从市场上白白获得商品。

而这80万商品是其他劳动者辛辛苦苦干出来的,实际白干了,这同时说出了为什么房价越是高涨,实体经济就越没有效益的秘密。

想想看,劳动者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要白白送给炒房获利者,哪来的效益呢。

有网友会说,这卖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劳动者也收到了80万啊,也可以去买商品啊,也没吃亏啊,请问吃亏者是谁呢?

这就是土地房屋升值邪说最迷惑人的地方,让我们举例来揭示这个秘密。

举例2;假设有个小国,有100个劳动力,年GDP100万元,这100万商品价值=100个劳动力一年的劳动价值总量。

我们暂不考虑政府税收,个人劳动效率,100万元商品全部平分给这100劳动者,那么这100个劳动者就公平分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成果。

假设这时有另一个人来参与分配,就可能会出现以下3种情况;

1,某人携带价值1万元的商品加入这个小国,并参与这个小国的商品分配,这时该小国变为;

100万元GDP+新增1万元商品=100个劳动力+新增1个劳动力。

101万商品,101个人分配,皆大欢喜,谁也没有侵占谁的劳动成果。

2,某人只是拿来1万元货币加入这个小国,参与分配,结果是;

100万GDP变成分配给101个人,原有的100人就吃亏了,他们的劳动成果有1万元无偿转移给了新参与分配的人。

3,某人拿来1万元借条加入小国,参与分配,结果是;

100万元GDP分配给101个人,新增加的这个人承诺1年内用自己的劳动产品来归还这1万元借条

网友看清楚这3种情况好了,这种非常简单的人人都懂的例子,却可以让我们把当前中国房地产不断涨价的秘密揭示的清清楚楚。

第1种情况;这就是现金购房,大家用自己的劳动收入购房,谁也不占便宜,谁也别想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第2种情况,这就是央行动用PSL资金支持地方政府棚改,这些钱到了拆迁户手中,买了房,却没有向市场提供自己的劳动产品,却买到了好房子,这实际占了其他劳动者的便宜。

所以,央行应该按期收回借给地方政府的PSL资金,能收回吗,当然收不回了,因为地方政府已经给拆迁户了。

很明显,这种事不能再搞了,这无异于让拆迁户合理合法的无偿占有其它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说得难听点,几近公开抢劫。。。。

第3种情况,这就是老百姓的贷款购房,从银行借贷100万购房,10年,20年期,如果不能按时,按期归还,那就是在无偿占有其它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网友看看,无论表面看上去多么复杂迷惑的经济现象,用我们简单的生活常识经济理论一分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好了,至此,恐怕把那些鼓吹房地产经济的经济学者扒得只剩裤衩头了,不再评了,给他们留点面子吧。。。哈哈

接下来,我们聊一个炸开网友脑洞的经济科学道理,利润是资本市场经济的特有概念,不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2-29 11:51:42 +0800 CST  
@杉杉的彬彬 2020-02-29 22:16:00
楼主的土地没有价值的,我也是非常认同的。但我觉得应该要说单纯指土地。比如围绕这块土地建设了各种设施,如道路、学校、医院等等,是不是相应的赋予了这个地块的价值呢?类似于您说的给地块三通一平产生的价值?这是不是也可以解释越繁华的地方房价越贵的原因。特别是国内给予了房产和户口太多的附加,比如没有买这个房子就不能上附近的学区房,还比如北京户口的学生大学录取率比别的省市高等等
-----------------------------
继续200301一

简要解释一下商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经济学公式;

商品价值=商品中所含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格=以商品价值为轴心,价格随供需矛盾围绕价值轴心上下波动

影响价格波动的供需矛盾主要有如下三种;

1,自然,客观因素

例如,这次疫情导致口罩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例如,天灾造成粮食减产,粮食供不应求,粮食价格上涨,
例如,猪瘟造成猪肉减产,猪肉价格上涨

等等。

2,间接人为因素。

例如贫富悬殊,各种医疗教育资源向富人区,富裕城市集中,这些地方的房价上涨。。。
例如海边,山林,等空气新鲜,生活又方便的地方房价较高

例如设计新颖,质量好的鞋子价格就高,

等等

3,直接人为因素。

例如,允许贷款购房,从全现金购房到20%首付,一下子将人们的购买力提高了5倍,造成供需矛盾,房价上涨

等等。。。。

再举例说明一下,商品一旦生产出来,其所耗费的劳动量就已经固定,不可能再改变。

举例;假设某小国有1万个劳动力,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工作300天,总计生产各种商品100万件。

该小国每年的商品价值总量;

100万件商品的价值总量=1万劳动力X8小时X300天.

这个商品价值总量是不可能改变的,商品都是劳动创造的,没有劳动就没有商品,天上不掉劳动,价值量就不可能增加,土地房屋就不可能升值。

价值只能转移,价格就是转移价值量的工具,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01 12:05:11 +0800 CST  
@ty_光辉岁月756 2020-03-01 10:04:19
老师你好我是你的忠实学生,对你的观点不能再同意了。现有一事疑问,走通缩道路之后,肯定很多困难,像日本一样,二十多年没有走出来,你说的走一条不一样的路线,我觉得一时半会走不出来吧,日本那么聪明的民族,要走也是他们先走。再说了,你说区块莲是对生产关系的革命,就我们现在这么严格的管制,能格自己的命吗?所以我认为我们会在通缩里挣扎很久。
-----------------------------
继续200302

正好,我刚从日本回来,可以结合日本观感来聊。

所谓日本失去20多年并不准确;我观察;

1,日本市场其实很繁荣,大阪夜晚的步行街人流如织,生意兴隆,没有任何萧条迹象,只不过也不是那种爆炸式的繁荣,我形容为,平静下的繁荣。

2,日本交通公共设施虽然比较陈旧,但维护保养良好,例如人行横道的红绿灯,不论大街小巷,都能正常使用,这不但表明了日本的管理水平,也表明日本经济运行正常。

3,日本并没有因GDP低速增长,而影响科技发展的应用,例如日本的微信之类付款少,日常生活多使用现金,这并不是落后,而是日本早就有了一套成熟先进的现金收付款系统。

例如,遍布大小饭店的点菜支付机,不但可以找硬币零钱,还可以找纸币零钱,1万元纸币投进去,纸币和硬币零钱就出来了,而且还可以自动收硬币,几十个硬币一起投进去,瞬间就计算出来。。。。

这对设备质量要求很高,中国地铁自动售票机虽然很新,但也不能找纸币,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所以,不广泛使用微信,支付宝,不是因为落后,恰好是现有收付系统太先进,没必要。

4,出乎意料的是,日本的日常生活物资其实大多数的都是国产的,从大米,蔬菜,到小食品,小商品等等,说明日本并没有丢掉一般制造能力。那种日本劳动力贵,所以都会用来自廉价劳动力的商品的观点并不符合日本的情况。。

我买了把小剪刀,大约6元人民币,日本制造,同样类似的小剪刀,中国制造,价格也是一样。都摆在哪里,任你选择。

最新日本首相安倍亲自解释不要抢购口罩,卫生纸时说,卫生纸全部都是由日本制造的,让人吃了一惊。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02 10:41:24 +0800 CST  
@ty_光辉岁月756 2020-03-01 10:04:19
老师你好我是你的忠实学生,对你的观点不能再同意了。现有一事疑问,走通缩道路之后,肯定很多困难,像日本一样,二十多年没有走出来,你说的走一条不一样的路线,我觉得一时半会走不出来吧,日本那么聪明的民族,要走也是他们先走。再说了,你说区块莲是对生产关系的革命,就我们现在这么严格的管制,能格自己的命吗?所以我认为我们会在通缩里挣扎很久。
-----------------------------
@x8596t 2020-03-02 10:41:24
继续200302
正好,我刚从日本回来,可以结合日本观感来聊。
所谓日本失去20多年并不准确;我观察;
1,日本市场其实很繁荣,大阪夜晚的步行街人流如织,生意兴隆,没有任何萧条迹象,只不过也不是那种爆炸式的繁荣,我形容为,平静下的繁荣。
2,日本交通公共设施虽然比较陈旧,但维护保养良好,例如人行横道的红绿灯,不论大街小巷,都能正常使用,这不但表明了日本的管理水平,也表明日本经济运行正......
-----------------------------
继续200302二

继续聊日本观感;

5,日本中小微企业繁多,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设在民房内的公司,企业,作坊等等,别小看这些表面根本看不上的小微企业,有的却干着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事。

例如,有个叫岗田的企业,只有6个人,典型的家庭作坊,竟然100%承担了世界移动通信锂电池外壳的生产。

例如,高铁机车用的永不松动的螺栓,也是由一个几十人的小工厂生产的。

6,我在日本有时也自己做饭,所以对日本生活物价有客观认识,日本物价表面看比中国物价贵许多,番茄一个一个卖之类的,

其实深入到民间,一些普通日本老百姓光顾的街头市场,价格并不算贵,海鲜便宜,三文鱼,金枪鱼之类的价格大概只有中国的二分之一。

大白菜便宜到只有约1元1斤,而且还是日本本地产的。

综上所观察的点滴现象,再加上我们原来掌握的一些日本宏观数据,足以证实我们原来的判断,日本正在由资本逐利性经济向等价交换经济转型之中,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继续聊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02 11:16:25 +0800 CST  
@ty_光辉岁月756 2020-03-01 10:04:19
老师你好我是你的忠实学生,对你的观点不能再同意了。现有一事疑问,走通缩道路之后,肯定很多困难,像日本一样,二十多年没有走出来,你说的走一条不一样的路线,我觉得一时半会走不出来吧,日本那么聪明的民族,要走也是他们先走。再说了,你说区块莲是对生产关系的革命,就我们现在这么严格的管制,能格自己的命吗?所以我认为我们会在通缩里挣扎很久。
-----------------------------
@x8596t 2020-03-02 10:41:24
继续200302
正好,我刚从日本回来,可以结合日本观感来聊。
所谓日本失去20多年并不准确;我观察;
1,日本市场其实很繁荣,大阪夜晚的步行街人流如织,生意兴隆,没有任何萧条迹象,只不过也不是那种爆炸式的繁荣,我形容为,平静下的繁荣。
2,日本交通公共设施虽然比较陈旧,但维护保养良好,例如人行横道的红绿灯,不论大街小巷,都能正常使用,这不但表明了日本的管理水平,也表明日本经济运行正......
-----------------------------
@x8596t 2020-03-02 11:16:25
继续200302二
继续聊日本观感;
5,日本中小微企业繁多,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设在民房内的公司,企业,作坊等等,别小看这些表面根本看不上的小微企业,有的却干着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事。
例如,有个叫岗田的企业,只有6个人,典型的家庭作坊,竟然100%承担了世界移动通信锂电池外壳的生产。
例如,高铁机车用的永不松动的螺栓,也是由一个几十人的小工厂生产的。
6,我在日本有时也自己做饭,所以对日......
-----------------------------
继续200303

为什么说,日本这失去的20年实际是由资本逐利性经济向等价交换经济转型的20年。

这是一个大题目,聊这个大题目之前,我们先要学习什么是资本逐利性经济,什么是等价交换经济,学习的核心是要明白一个大开脑洞的经济科学道理;利润概念是资本市场经济的独有概念,只存在于人类漫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即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和利润是一对对立的统一体,有资本就有利润,没有利润资本也会消失,。。。

这个科学道理一定会让许多网友脑子转不过弯来,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了赚钱赚钱,这赚钱还有错吗,人们干活不都是为了赚钱吗,难不成赚钱也错了??

首先请网友依据生活常识,区分两种不同的赚钱;

1,资本赚钱
2,劳动赚钱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准确点说应该是;

1,资本获得利润
2,劳动获得工资,收入。

那么,这两种赚钱的概念区别在哪里呢?至少有如下二大区别;

第一大区别,资本是通过组织生产,减去原辅材料+工人工资后获得利润。劳动者却是直接获得工资和收入。

例如,某鞋厂资本家该月销售收入10万,减去原辅材料成本7万+工资2万,获取利润10万。

而劳动者是完成商品生产后,直接获得工资或收入

例如,鞋厂工人工作一个月后,获得工资收入。
例如,某个体户粉店,一个月销售收入1万,减去原辅材料7000,获得3000元劳动收入。

第二大区别;资本利润只能接受货币数量的增长,而劳动者可以接受工资或收入的货币数量不增长,甚至负增长,只要实际收入是正增长。

例如,某资本家投入100万,月底收回还是100万,该资本家是不会接受的,因为这种投资没意义,哪怕此时物价下跌,100万能买到更多商品。

例如,对劳动者和个体户来说,可以接受工资,劳动收入不增长,但物价下跌,收入实际增长。

简要总结这两大区别;

1,资本家的利润必须是减去雇佣劳动者工资的余额。即;资本家经营的企业收入分为了利润+工资两个部分。
2,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除原辅材料成本的全部。

当我们用生活常识搞明白了资本家利润与劳动者工资和个体户收入的区别后,我们再来详细分析,学习人类生产活动并不是为了利润的经济科学道理。

我们只有搞明白了人类的劳动生产并不是为了利润,这个大开脑洞的科学道理后,我们才能搞明白将来要实现的等价交换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今天日本经济正在向等价交换经济转型。。。。。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03 12:45:05 +0800 CST  
@谁让你胡说 2020-03-03 14:05:18
为什么一些人相信楼主?其实他们不是相信楼主,而是相信通缩;其实他们不是相信通缩,而是希望通缩。其实他们不是希望通缩,而是希望楼价下跌。其实他们希望楼价下跌,而是想抄楼市的底。可楼价就是从低位涨上来的,当初为什么不买呢?
其实他们就是想占便宜,还不想冒风险。一句话:就是想天上掉馅饼。
所以呢,他们并不是真的相信楼主,而是希望他们的梦想成真。他们以为支持楼主有助于他们的梦想成真,可他们的......
-----------------------------
你怎算写了篇有内容的东西,所以简评一下;

本帖2017年4月开贴,一直判断经济处于通缩,劝告网友的理财方式“现金为王”

事实证明,这是3年来最好,最低风险的理财方式。

我们比较一下各种理财方式收入;

持有100万现金买银行低风险理财产品,三年来至少利息收入13万元以上。

这3年炒股能赚13万吗,不能
这3年买美元能赚13万吗,不能
买房能赚13万吗,不能。
创业能成功吗,99,9%不可能成功

所以,本贴不但能学习经济知识,还能帮助网友理财,帮助网友看清经济发展趋势,对个人发展方向做出正确判断。

现在我们集中学习的资本逐利性经济将转向等价交换经济理论,必将为许多网友指明人生奋斗方向。。。。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03 19:39:19 +0800 CST  
@ty_光辉岁月756 2020-03-01 10:04:19
老师你好我是你的忠实学生,对你的观点不能再同意了。现有一事疑问,走通缩道路之后,肯定很多困难,像日本一样,二十多年没有走出来,你说的走一条不一样的路线,我觉得一时半会走不出来吧,日本那么聪明的民族,要走也是他们先走。再说了,你说区块莲是对生产关系的革命,就我们现在这么严格的管制,能格自己的命吗?所以我认为我们会在通缩里挣扎很久。
-----------------------------
@x8596t 2020-03-02 10:41:24
继续200302
正好,我刚从日本回来,可以结合日本观感来聊。
所谓日本失去20多年并不准确;我观察;
1,日本市场其实很繁荣,大阪夜晚的步行街人流如织,生意兴隆,没有任何萧条迹象,只不过也不是那种爆炸式的繁荣,我形容为,平静下的繁荣。
2,日本交通公共设施虽然比较陈旧,但维护保养良好,例如人行横道的红绿灯,不论大街小巷,都能正常使用,这不但表明了日本的管理水平,也表明日本经济运行正......
-----------------------------
@x8596t 2020-03-02 11:16:25
继续200302二
继续聊日本观感;
5,日本中小微企业繁多,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设在民房内的公司,企业,作坊等等,别小看这些表面根本看不上的小微企业,有的却干着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事。
例如,有个叫岗田的企业,只有6个人,典型的家庭作坊,竟然100%承担了世界移动通信锂电池外壳的生产。
例如,高铁机车用的永不松动的螺栓,也是由一个几十人的小工厂生产的。
6,我在日本有时也自己做饭,所以对日......
-----------------------------
@x8596t 2020-03-03 12:45:05
继续200303
为什么说,日本这失去的20年实际是由资本逐利性经济向等价交换经济转型的20年。
这是一个大题目,聊这个大题目之前,我们先要学习什么是资本逐利性经济,什么是等价交换经济,学习的核心是要明白一个大开脑洞的经济科学道理;利润概念是资本市场经济的独有概念,只存在于人类漫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即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和利润是一对对立的统一体,有资本就有利润,没有利润资本也会消......
-----------------------------
继续200304

要搞懂人类经济发展并不是为了追求利润的科学道理,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利润到底是什么。

利润=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劳动价值。

许多网友立马就想到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不过鉴于马克思经济理论在中国被边缘化,绝大多数中国经济学家都将资本论束之高阁的情况下,我们暂时避开。。。

我们就用经济精英们信奉的现代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利润的来龙去脉,以精准的理论逻辑来说明;

利润=劳动者创造的部分劳动价值,即;利润=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我们用现代经济学中最基础的GDP公式来说明这个科学道理。

1,GDP=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润+政府税收

2,GDP=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全部可供消费的商品。

3,GDP总值=一个国家全部劳动者一年的劳动总价值

例如,中国现有劳动者约8亿,2019年创造GDP总值99万亿。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GDP12,3万元

请问网友,除了这8亿劳动者还有谁创造了GDP吗,没有,因为天上不会掉GDP,天上不会掉可供人类消费的商品。

由此可以逻辑推理出;

8亿劳动者的劳动总量=99万亿GDP=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润+政府税收。

看看,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告诉我们,资本利润=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劳动价值。

所以,那些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嗤之以鼻的经济学者们其实是连现代经济学都没有学好,他们唯一可以与马克思争论的只有一点;资本家是否是无偿占有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好了,不扯远了。

进一步逻辑推理;

在人类漫长的经济活动中;

劳动者创造的GDP=劳动者收入+政府税收

只有近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经济时期,才出现了资本和利润,即;

劳动者创造的GDP总量=劳动者收入+资本利润+政府税收。

资本利润是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是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中途介入者。

不过,在这几百年资本主义介入时期,资本对人类经济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问题是,由于资本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资本逐步从经济发展动力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桎梏,经济发展的障碍。。。。

许多网友表示不服,那我们就看看日本这个活生生的例子,看看资本是不是必然退出经济舞台。

日本零利率长达20年,零利率就意味着资本无法盈利,生存艰难,资本不再活跃,经济发展也就会停滞,这就是日本20来年GDP增长都在1%左右徘徊的根本原因。

因为零利率,日本资本失去了活力,经济也失去了推动力,那么还可以重启资本活力吗,答案是;不可以

为什么,因为日本无法加息,因为巨量的债务而无法加息,例如,光日本政府债务就高达GDP的250%,加息,日本财政就完蛋。日本债务链条就断裂。

那么,日本是否可以去杠杆,是否可以消灭债务呢,当然可以,但如果那样做就是通货紧缩了,就是消灭巨量的泡沫货币了,日本政府不敢这样做。。。

怎么办,活人不会被尿憋死,既然资本无法重启为日本经济发展动力,人类最原始,也是最科学的等价交换就逐步替代资本,正在日渐成为日本经济新的发展动力。。。。

我们接下来,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实践继续分析。。。。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04 11:55:52 +0800 CST  
@五陵闲人 2020-03-05 19:00:45
所谓基建,已经被重新定义了。。

-----------------------------
继续200306

既然聊到固定资产投资,就进一步聊聊,因为固定资产投资是消费,出口三架马车之一,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

以上7项谈不上什么新基建,因为这些历来就包括在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内,基建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过去相对比例高一些而已。

大约1994年,国务院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开始发行国债了。。。。当时的朱总理答,我们的国债是用于基本建设,修路,,,将来是有回报的。。。。

其后果然,大量的借贷投资加快了基本建设,消除了当时障碍经济发展的瓶颈。。。。受益不少。

其后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就一路飙升,每年增速高达2位数,一遇GDP下行,就要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以2008年的4万亿最为著名,用以应对当时的次贷危机。但GDP短暂加速后,又开始下行,尽管弊病很大,但还是有相当成效的。

2015年,面对GDP下行,又开始了加大基建投资,以至于2016,17两年挖掘机产销量大增。然而,效果呢,GDP增速经济反弹了约0,1到0,2个百分点,比起前两次就差多了。

这一次,面对疫情,经济学家们的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呼声又来了,24万亿之类的,那么这次效果又会如何呢,不用脑袋想,用骨头想都知道。

有网友会质疑,这次不是铁公鸡,这次主要是5G呀之类的新型产业。其实都一样,铁公鸡没效果,其他同样不会有效果,

为什么,我们先从实践看。

一,94年开始的那次效果比较好,是因为当时经济发展快速,电力,交通运输等跟不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用借贷投资(注意,当时主要是借贷,不是银行信贷)的办法较好解决这个发展瓶颈问题。可以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次顺利换挡。

二,2008年那次基本上是美国感冒,中国吃药,而且由于当时债务量还不大,4万亿政策一开,各种铁公鸡大干快上,前后10万亿(注意,这次主要是银行信贷)都不止。。。。

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弊病很大,后遗症也很大,最大的后遗症就是中国经济从此走上了通货膨胀,债务经济的不归路。。。

三,接下来就是2015年后的2016年,17年,这2年力度非常之大,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销纷纷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M2货币总量和债务总量(注意,这次主要也是靠信贷,外加PSL)也迅速攀升到历史高位,可以与发达国家想媲美了。

效果呢,GDP从2014年的7,4%,一路下降到2019年的6,1%。

简要总结一下,大规模的借贷来搞铁公鸡,固定资产投资,有利有弊,如果能够一鼓作气将中国经济冲上高收入发达国家,那也值了,可现在才约1万美元,连高收入门槛都没进。

这就像一个攀登高山的人,爬到山腰就没力气了,原因就是喝红牛补充能量太多了。。。。哈哈

怎么办,我观察中国经济学界是拿不出办法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先生就公开鼓吹4万亿2,0版,说什么,慢死总比就死好(大意)。。。。这都是什么办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办法总比困难多,但这需要理论上的探讨和突破。。。

接下来我们就从理论高度来分析。。。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06 12:16:56 +0800 CST  
@五陵闲人 2020-03-05 19:00:45
所谓基建,已经被重新定义了。。

-----------------------------
@x8596t 2020-03-06 12:16:56
继续200306
既然聊到固定资产投资,就进一步聊聊,因为固定资产投资是消费,出口三架马车之一,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
以上7项谈不上什么新基建,因为这些历来就包括在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内,基建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过去相对比例高一些而已。
大约1994年,国务院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开始发行国债了。。。。当时的朱总理答,我们的国债是用于基本建设,修路,,,将来是有回报的。。。。
其后果......
-----------------------------
继续200307

今天从理论高度聊固定资产投资

1,网友首先要分清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即,要分清借贷投资和信贷投资,二者有性质上的不同。

借贷投资,是指非银行渠道借的钱,例如,,某市发行建设债卷,你买了,这就是借贷投资,是利用存量资金投资,不创造新的货币。

信贷投资,是指通过银行借贷投资,这是创造新信用货币的。

借贷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一般是正面的,健康的,因为借贷制约了基建规模的盲目扩大,制约了无效益项目的盲目上马。

道理很简单,债卷是要老百姓买单,没效益的项目,老百姓就不会买。

而信贷投资就不一样了,信贷投资是从银行贷款,是创造信用货币的,从银行贷款24万亿,就会创造24万亿信用货币。。。。

原本信贷也是有制约的,商业银行给没效益的项目贷款,结果会倒闭破产,。。。

由于中国特殊的官商不分的银行体制,基本上发改委批项目,银行没有不贷款的。也就必然会有大量没效益项目。

2,信贷投资必然会造成扩张和萎缩周期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07 11:26:19 +0800 CST  
@五陵闲人 2020-03-05 19:00:45
所谓基建,已经被重新定义了。。

-----------------------------
@x8596t 2020-03-06 12:16:56
继续200306
既然聊到固定资产投资,就进一步聊聊,因为固定资产投资是消费,出口三架马车之一,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
以上7项谈不上什么新基建,因为这些历来就包括在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内,基建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过去相对比例高一些而已。
大约1994年,国务院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开始发行国债了。。。。当时的朱总理答,我们的国债是用于基本建设,修路,,,将来是有回报的。。。。
其后果......
-----------------------------
@x8596t 2020-03-07 11:26:19
继续200307
今天从理论高度聊固定资产投资
1,网友首先要分清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即,要分清借贷投资和信贷投资,二者有性质上的不同。
借贷投资,是指非银行渠道借的钱,例如,,某市发行建设债卷,你买了,这就是借贷投资,是利用存量资金投资,不创造新的货币。
信贷投资,是指通过银行借贷投资,这是创造新信用货币的。
借贷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一般是正面的,健康的,因为借贷制约了基建规模......
-----------------------------
继续200308

继续从理论上探讨,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如果是银行信贷,必定造成扩张和萎缩周期。

1,人们常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似乎并不是市场决定,主要是由发改委决定,基本上是发改委起决定性作用,,,哈哈

原因很简单,各地的项目报告当然个个有效益,发改委也没法调查,怎么批,不用脑袋想都知道。

各地也无法预测项目到底是否会盈利,因为这得依靠正确价格信息来确定,在货币不断超发的大环境下,大部分价格信息是紊乱的不真实的,所以,也无从准确预测,到底项目有没有效益。

在这种状况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越来越没有效益是必然的。

2,信贷投资不受制约,扩张规模越来越大,达到顶峰后,必然进入收缩期。

一个经济体在债务总量还不大时,用信贷投资的办法能够快速制造繁荣,推动GDP增长,问题是借钱是要还的,如果不还,,一味扩张,达到顶峰效益下降,就会开始反转,由扩张,变为收缩,和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一样,对GDP的作用就是负面的了。

不断用信贷扩张固定资产投资,必然导致效益下降,除了上述发改委人为资源配置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消费与生产失衡。

我们知道,所有的经济危机都是生产与消费失衡,所以经济危机又叫生产过剩危机,

为什么?

举例1,;某小国有GDP100亿,拿出20亿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消费80亿,那么该国的生产与消费就是平衡的。

即;GDP100亿=消费80亿+固定资产投资20亿。

如果,节约10亿消费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那么该国的生产与消费仍然是平衡的。

即;GDP100亿=70亿消费+10亿节约投资+固定资产投资20亿。

如果是用银行的信用贷款就不平衡了

举例2,假设该国增加10亿银行信贷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生产与消费就不平衡了。

即;GDP100亿=80亿消费+固定资产投资20亿+10亿银行信贷固定资产投资。

所以,正常情况下,应该尽力提高GDP,例如,将GDP增加到110亿,就达到新的平衡,这样经济才能滚动向前。

如果信贷投资总是快于GDP增长,不断扩张,最终将失去效益,也就是丧失信贷归还能力,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反向收缩。。。。

我们再举中国经济实际发生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2014年前的将近20年时间,固定资产投资都是以两位数增长,而GDP则以个位数增长,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远快于GDP增速,结果生产与消费失衡越来越严重。

网友知道目前已经立项和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多大吗,到2018年底,高达131万亿。。。

这么高的投资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际能力,根本就无力完成,所以就有了如下表现;

1,资金无法足额到位,我发现2018年后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就开始不介绍资金到位情况了,很明显,资金到位不理想,列出来数字不好看。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下降,从2013年的13%下降到2019年的5,4%。

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开始萎缩,2019年完成额比2018年完成额少8万亿,13%的负增长,今年如果继续,就会大幅拉低GDP增长。

所以,不断使用信贷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最终结果必定是与预想目标越来越远,从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逐渐转化为负面作用。

这是客观经济规律,可惜对今天中国多如牛毛的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几乎没人注意,甚至没人出来解释,为什么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会比2018年少8万亿,这一重要的经济现象。。。。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08 22:27:29 +0800 CST  
@娄南征 2020-03-10 00:25:03
请问老师,中国债务约200万亿的主要构成是?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及居民的债务?它的数据来源是?债务总量等于社会融资规模吗?请科普一下,谢谢
-----------------------------
继续200310

借这个话题,我们一起聊一下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的几个重要数据。

先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中国债务分为至少如下部分

1,银行贷款总余额。2019年是153,1万亿
2,中央和地方债务,大约45万亿左右.

网友注意,按规则,中央和地方政府是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中央政府债务是肯定没有银行贷款的,但地方政府不好说

3,企业债务,例如企业债卷等等,
4,个人债务,这就五花八门了,但不包括银行贷款,因为银行贷款已经包括在银行贷款余额内了。

社会融资这个指标是中国独有的,不具备经济学意义,我从不关心。

接下来我们分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一些数据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10 12:48:30 +0800 CST  
@娄南征 2020-03-10 00:25:03
请问老师,中国债务约200万亿的主要构成是?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及居民的债务?它的数据来源是?债务总量等于社会融资规模吗?请科普一下,谢谢
-----------------------------
@x8596t 2020-03-10 12:48:30
继续200310
借这个话题,我们一起聊一下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的几个重要数据。
先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中国债务分为至少如下部分
1,银行贷款总余额。2019年是153,1万亿
2,中央和地方债务,大约45万亿左右.
网友注意,按规则,中央和地方政府是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中央政府债务是肯定没有银行贷款的,但地方政府不好说
3,企业债务,例如企业债卷等等,
4,个人债务,这就......
-----------------------------
继续200311

我们今天分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M2总额198,6万亿,增速8,7%,净增15,9万亿,比2018年的15万亿多出0,9万亿,所以日子还过得下去。。。哈哈

2,2019年贷款余额153,1万亿,净增16,8万亿,比2018年多增加0,6万亿

网友注意,虽然2019年新增贷款比2018年多0,6万亿,但GDP增速却从6,6%下降到6,1%,下降了约8%,这个比例已经不小了。

就像一个家庭一样,这一年比去年多借了1万元,但新增收入比去年还少了几千。即债务攀升,收入下降。

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货币政策失效,因为推高贷款的目标是为了增加GDP,否则贷款增加有啥意义呢。

所以,我们必须反思货币政策,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可我们成千上万的经济学家不闻不问,反而欢呼M2增速比去年的8,1%高,货币紧缩有所改善,迷糊不迷糊,糊涂不糊涂。

2,M2增速与名义GDP相匹配的说法没有经济学逻辑

自从2017年由预定M2增速12%,实际完成8,2%,就冒出了个新说法,叫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

说实话,这不过是为完不成M2增速目标一句搪塞词,不料却演变成堂而皇之的政策,目标,这到底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还是巧嘴滑舌,经济学家能不能出来走两步。。。。。

关键是这种说法不具备经济学上的逻辑意义,即;到底谁跟谁,谁是主,谁是次。不能脚踩西瓜皮,留到哪里算哪里。。。、

例如,假设今年名义GDP增速是12%,是不是m2增速也要12%?

假设,今年名义GDP增长是负3%,难不成M2增速也是-3%?

所以,作为一个经济大政方针,必须明确,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不能脚踩西瓜皮,溜到那算那。。。。

3,金融数据表明,通货紧缩正在加剧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11 11:21:14 +0800 CST  
@娄南征 2020-03-10 00:25:03
请问老师,中国债务约200万亿的主要构成是?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及居民的债务?它的数据来源是?债务总量等于社会融资规模吗?请科普一下,谢谢
-----------------------------
@x8596t 2020-03-10 12:48:30
继续200310
借这个话题,我们一起聊一下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的几个重要数据。
先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中国债务分为至少如下部分
1,银行贷款总余额。2019年是153,1万亿
2,中央和地方债务,大约45万亿左右.
网友注意,按规则,中央和地方政府是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中央政府债务是肯定没有银行贷款的,但地方政府不好说
3,企业债务,例如企业债卷等等,
4,个人债务,这就......
-----------------------------
@x8596t 2020-03-11 11:21:14
继续200311
我们今天分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M2总额198,6万亿,增速8,7%,净增15,9万亿,比2018年的15万亿多出0,9万亿,所以日子还过得下去。。。哈哈
2,2019年贷款余额153,1万亿,净增16,8万亿,比2018年多增加0,6万亿
网友注意,虽然2019年新增贷款比2018年多0,6万亿,但GDP增速却从6,6%下降到6,1%,下降了约8%,这个比例已经不小了。
就像......
-----------------------------
继续200312

今天继续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数据,通缩数据和GDP收入,消费投资数据,看看有些什么规律和问题。

3,金融数据表明,通货紧缩正在加剧

这个结论许多网友不服,1月,2月CPI1DOU15,2%了,那来的通缩。

我说过,对老百姓来说,判断是否通缩的公式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CPI+房价涨幅

2019年全年CPI涨幅2,9%,房价基本持平,理财收益约4%。结论;

理财收益4%>2,9%+房价涨幅零。

很明显依然处于通缩之中,通俗点说,就是手拿现金最划算。

以上是站在老百姓角度看,下面我们从经济学角度看;

1,2019年M2198,6万亿,净增15,9万亿,2,
2,2019年贷款净增16,8万亿
3, 2019年存款净增15,4万亿

网友看清楚了,2019年再次出现贷款净增大于M2净增和存款净增,这就是宏观上的通货紧缩现象,贷款量创造不出足够的市场流通货币量了。

这就是我们以前讨论过的,市场已经缺乏足够的信用,以至于创造的信用货币量不足以覆盖GDP净增+利息量净增了。

这就是典型的流动性陷阱或叫流动性黑洞,有多少钱投进去,瞬间就被黑洞吸收,外在表现就是钱越多,市场钱越紧张。央行的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货币政策已经用到头了。

4,消费结构失衡,贫富分化加剧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12 13:45:33 +0800 CST  
@娄南征 2020-03-10 00:25:03
请问老师,中国债务约200万亿的主要构成是?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及居民的债务?它的数据来源是?债务总量等于社会融资规模吗?请科普一下,谢谢
-----------------------------
@x8596t 2020-03-10 12:48:30
继续200310
借这个话题,我们一起聊一下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的几个重要数据。
先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中国债务分为至少如下部分
1,银行贷款总余额。2019年是153,1万亿
2,中央和地方债务,大约45万亿左右.
网友注意,按规则,中央和地方政府是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中央政府债务是肯定没有银行贷款的,但地方政府不好说
3,企业债务,例如企业债卷等等,
4,个人债务,这就......
-----------------------------
@x8596t 2020-03-11 11:21:14
继续200311
我们今天分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M2总额198,6万亿,增速8,7%,净增15,9万亿,比2018年的15万亿多出0,9万亿,所以日子还过得下去。。。哈哈
2,2019年贷款余额153,1万亿,净增16,8万亿,比2018年多增加0,6万亿
网友注意,虽然2019年新增贷款比2018年多0,6万亿,但GDP增速却从6,6%下降到6,1%,下降了约8%,这个比例已经不小了。
就像......
-----------------------------
@x8596t 2020-03-12 13:45:33
继续200312
今天继续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数据,通缩数据和GDP收入,消费投资数据,看看有些什么规律和问题。
3,金融数据表明,通货紧缩正在加剧
这个结论许多网友不服,1月,2月CPI1DOU15,2%了,那来的通缩。
我说过,对老百姓来说,判断是否通缩的公式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CPI+房价涨幅
2019年全年CPI涨幅2,9%,房价基本持平,理财收益约4%。结论;
理财收益4%......
-----------------------------
继续200313

继续聊,

4,生产与消费失衡,贫富分化加剧

我们知道,GDP=劳动者工资收入+资本收入+政府税收=消费+投资(储蓄)+政府支出

就像分蛋糕一样,GDP蛋糕就在这三大类中分,甲多分一点,乙就少分一点。

网友要特别注意后面这个等式,即;消费+投资(储蓄)+政府开支,其中消费和政府开支都属于消费,投资依靠储蓄,储蓄越多,投资就越多,

注意,注意,注意,由于投资等于储蓄,就冒出一个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资本收入是否=储蓄(投资)

不过,这是一个大的理论问题,牵涉到生产消费失衡,我们先放一下,我们先看GDP蛋糕划分问题,也就是,我们先讨论因GDP蛋糕划分问题而导致的贫富分化问题;

我们数据说话;我们列出2013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GDP蛋糕是如何划分的;

年份 GDP总额 劳动者收入比例 政府收入比例 资本收入比例

2013年 GDP56,88万亿, 44,4% 22,67%, 约32,9%
2016年GDP74,41万亿, 44,2% 21,43%, 约34,3%
2017年GDP82,7万亿, 43,6% 20,0% 约36,4%
2018年GDP92万亿, 43% 19,9%, 约37,1%
2019年GDP99万亿, 43%, 19,2%, 约37,8%

网友看清楚了,以上几年GDP这块大蛋糕分配特点如下;

1,劳动者收入这块没多大变化,维持在43%左右.
2,政府收入这块蛋糕份额不断缩小,从22,67%下降到19,2%

2,资本收入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大,从32,9%上升到37,8%,整整上升了4,9个百分点。

单看百分比例,网友可能没感觉,我们具体到数字就有感觉了。

2019年政府收入按2013年分配比例应该是22,44万亿,但按最新比例的实际政府收入只有19,03万亿,大幅减少3,4万亿。

那么这减少的3,4万亿政府收入蛋糕给谁了呢,当然没有给劳动者,给了资本,而且劳动者收入比例也有减少,我们算算,劳动者也给资本贡献了多少。

2019年劳动者收入按2013年44,4%比例算,应该是43,95万亿。实际只有43,02万亿,少了0,93万亿,这0,93万亿也贡献即了资本。

合计;政府收入减少3,4万亿,劳动者收入减少0,9万亿,合计4,3万亿全部贡献给了资本。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2019年资本额外获得收入高达4,3万亿,占GDP的约4,3%。。。。

真是天下掉馅饼了,资本这几年哭哭啼啼,与那些蹩脚经济学家摇旗呐喊一起,2019年白白多捞4,3万亿。

如果因此对经济发展有好处,那也算了,可实际结果不但加大了贫富分化,还进一步加大了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

为什么。。。。

我们继续聊。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13 15:14:31 +0800 CST  
@娄南征 2020-03-10 00:25:03
请问老师,中国债务约200万亿的主要构成是?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及居民的债务?它的数据来源是?债务总量等于社会融资规模吗?请科普一下,谢谢
-----------------------------
@x8596t 2020-03-10 12:48:30
继续200310
借这个话题,我们一起聊一下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的几个重要数据。
先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中国债务分为至少如下部分
1,银行贷款总余额。2019年是153,1万亿
2,中央和地方债务,大约45万亿左右.
网友注意,按规则,中央和地方政府是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中央政府债务是肯定没有银行贷款的,但地方政府不好说
3,企业债务,例如企业债卷等等,
4,个人债务,这就......
-----------------------------
@x8596t 2020-03-11 11:21:14
继续200311
我们今天分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M2总额198,6万亿,增速8,7%,净增15,9万亿,比2018年的15万亿多出0,9万亿,所以日子还过得下去。。。哈哈
2,2019年贷款余额153,1万亿,净增16,8万亿,比2018年多增加0,6万亿
网友注意,虽然2019年新增贷款比2018年多0,6万亿,但GDP增速却从6,6%下降到6,1%,下降了约8%,这个比例已经不小了。
就像......
-----------------------------
@x8596t 2020-03-12 13:45:33
继续200312
今天继续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数据,通缩数据和GDP收入,消费投资数据,看看有些什么规律和问题。
3,金融数据表明,通货紧缩正在加剧
这个结论许多网友不服,1月,2月CPI1DOU15,2%了,那来的通缩。
我说过,对老百姓来说,判断是否通缩的公式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CPI+房价涨幅
2019年全年CPI涨幅2,9%,房价基本持平,理财收益约4%。结论;
理财收益4%......
-----------------------------
@x8596t 2020-03-13 15:14:31
继续200313
继续聊,
4,生产与消费失衡,贫富分化加剧
我们知道,GDP=劳动者工资收入+资本收入+政府税收=消费+投资(储蓄)+政府支出
就像分蛋糕一样,GDP蛋糕就在这三大类中分,甲多分一点,乙就少分一点。
网友要特别注意后面这个等式,即;消费+投资(储蓄)+政府开支,其中消费和政府开支都属于消费,投资依靠储蓄,储蓄越多,投资就越多,
注意,注意,注意,由于投资等于储蓄,就冒出......
-----------------------------
@lvyaochi2008 2020-03-13 17:33:17
你好,非常感谢你的开贴和无私的经济知识奉献。有一事不是很明白,这个比例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数据??感谢赐教
-----------------------------

数据全部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当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举例;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X14亿人口=43,02万亿,再除以当年GDP总额=43%占比。

举例,2019年财政收入190382亿÷99万亿GDP=19,2%占比

然后,资本收入比例=100-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43%+财政收入占比19,2%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13 19:03:04 +0800 CST  
@切尔诺贝利的灾难 2020-03-11 17:51:04
一、广义货币增长8.8%,狭义货币增长4.8%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3.08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5.27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4.8个和2.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当月净回笼现金5062亿元。
二、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24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88亿美元
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
-----------------------------
继续200314

今天简评一下2月份金融数据,

说实话,2月数据还真的出乎意料,M2增速竟然同比和环比都提高,这就怪了,2月份因为疫情,经济活动几乎停滞,而最重要的金融数据,不但正常,还比平常稍好。。。。

2月份贷款净增9057亿元,在2月份经济活动停滞情况下,还能贷款这么多,真是让人跌破眼镜。

网友想想看,企业贷款无非是用于企业扩张,流动资金,基本建设等等,

既然企业经营停滞,当然不会需要贷款用来扩张。
既然企业经营停滞,流动资金需要量也会减少,不会多贷款增加利息负担。
基本建设更是不需要贷款,连工人都难以复工,贷款干什么,用在哪里?

稍加分析,我们就明白,2月份贷出去的9000多亿其实企业没有花出去,都是央行的神操作和中国独有的经济体制。。。。

这样就会引发一个结果,3月份需要将2月,3月两个月的贷款,在3月份一个月内花出去,但这是不可能的,3月份不可能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即使想干,设备也不允许。

央行的这个神操作对下一步的经济运行是很不利的,因为金融数据没有与经济基本面相匹配,将进一步加剧原本就很严重的生产与消费的失衡。

因为疫情的影响,短期内消费是起不来的,2月,3月的消费衰退是必然的事,到时企业拿着贷款无处可用。。。。所以,有可能往股市跑。。。。哈哈

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中国疫情受控,国外疫情却爆发,这对国内外的消费将是沉重打击,消费不振,生产又何以为继,生产不行,大量贷款又有何用?

联系到近日的降准,据说可以向市场提供5500亿流动性,这货币之水是放不出去的,即使把存款准备金率降到零,货币之水也放不出去,

就是说,央行的这些神操作其实是没多大用处的,只有提高老百姓消费能力的办法才是有效办法,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哪里来,如何提高,很简单,将富人的钱逐步转化为老百姓的收入,而不是鼓励老百姓借贷消费之类的。。。。。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14 22:08:51 +0800 CST  
@娄南征 2020-03-10 00:25:03
请问老师,中国债务约200万亿的主要构成是?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及居民的债务?它的数据来源是?债务总量等于社会融资规模吗?请科普一下,谢谢
-----------------------------
@x8596t 2020-03-10 12:48:30
继续200310
借这个话题,我们一起聊一下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的几个重要数据。
先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中国债务分为至少如下部分
1,银行贷款总余额。2019年是153,1万亿
2,中央和地方债务,大约45万亿左右.
网友注意,按规则,中央和地方政府是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中央政府债务是肯定没有银行贷款的,但地方政府不好说
3,企业债务,例如企业债卷等等,
4,个人债务,这就......
-----------------------------
@x8596t 2020-03-11 11:21:14
继续200311
我们今天分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M2总额198,6万亿,增速8,7%,净增15,9万亿,比2018年的15万亿多出0,9万亿,所以日子还过得下去。。。哈哈
2,2019年贷款余额153,1万亿,净增16,8万亿,比2018年多增加0,6万亿
网友注意,虽然2019年新增贷款比2018年多0,6万亿,但GDP增速却从6,6%下降到6,1%,下降了约8%,这个比例已经不小了。
就像......
-----------------------------
@x8596t 2020-03-12 13:45:33
继续200312
今天继续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数据,通缩数据和GDP收入,消费投资数据,看看有些什么规律和问题。
3,金融数据表明,通货紧缩正在加剧
这个结论许多网友不服,1月,2月CPI1DOU15,2%了,那来的通缩。
我说过,对老百姓来说,判断是否通缩的公式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CPI+房价涨幅
2019年全年CPI涨幅2,9%,房价基本持平,理财收益约4%。结论;
理财收益4%......
-----------------------------
@x8596t 2020-03-13 15:14:31
继续200313
继续聊,
4,生产与消费失衡,贫富分化加剧
我们知道,GDP=劳动者工资收入+资本收入+政府税收=消费+投资(储蓄)+政府支出
就像分蛋糕一样,GDP蛋糕就在这三大类中分,甲多分一点,乙就少分一点。
网友要特别注意后面这个等式,即;消费+投资(储蓄)+政府开支,其中消费和政府开支都属于消费,投资依靠储蓄,储蓄越多,投资就越多,
注意,注意,注意,由于投资等于储蓄,就冒出......
-----------------------------
继续200315

我们继续聊,为什么GDP蛋糕划分这几年向资本倾斜会加剧生产与消费的失衡,与减税初衷,效果恰好是反的。

前文算好了,由于这几年不断减税,导致财政收入比例减小,资本收入比例增大,仅仅2019年一年,财政收入就减少3,4万亿,全部落入资本腰包,(有网友提出细节问题,例如国企收入还是国家收入,这个暂时忽略一下)。

减税初衷是要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能更顺利经营。。。。然而,按经济原理,结果刚好相反,为什么,我们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看;

1,从实践看,

政府每减税1元,就会直接变成企业的利润,但企业老板会再转让给工人吗,当然不会,这样,工人的收入没有增加,只是企业利润增加,

老板利润增加干什么呢,当然是继续投资,继续扩大生产,问题是,工人的收入不增加,消费就不会增加,那企业扩大生产的产品就更加卖不出去。

举例;一双鞋市场卖100元,工人工资80元,资本利润15元,政府税收5元,

工人的80元收入原本买不起100元的鞋,现在政府免掉5元税收,资本利润变成20元,工人啥也得不到,还是只有80元收入,买不起鞋。

相反,如果政府不减掉这5元税收,将这5元用于民生,例如免费医疗,工人实际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这才对经济发展有利。

我早就说过,中国经济学家这种减税让利的办法是个馊主意。。。。这么多经济学家就不知道算算账?

2,从理论角度看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15 09:52:16 +0800 CST  
@娄南征 2020-03-10 00:25:03
请问老师,中国债务约200万亿的主要构成是?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及居民的债务?它的数据来源是?债务总量等于社会融资规模吗?请科普一下,谢谢
-----------------------------
@x8596t 2020-03-10 12:48:30
继续200310
借这个话题,我们一起聊一下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的几个重要数据。
先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中国债务分为至少如下部分
1,银行贷款总余额。2019年是153,1万亿
2,中央和地方债务,大约45万亿左右.
网友注意,按规则,中央和地方政府是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中央政府债务是肯定没有银行贷款的,但地方政府不好说
3,企业债务,例如企业债卷等等,
4,个人债务,这就......
-----------------------------
@x8596t 2020-03-11 11:21:14
继续200311
我们今天分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M2总额198,6万亿,增速8,7%,净增15,9万亿,比2018年的15万亿多出0,9万亿,所以日子还过得下去。。。哈哈
2,2019年贷款余额153,1万亿,净增16,8万亿,比2018年多增加0,6万亿
网友注意,虽然2019年新增贷款比2018年多0,6万亿,但GDP增速却从6,6%下降到6,1%,下降了约8%,这个比例已经不小了。
就像......
-----------------------------
@x8596t 2020-03-12 13:45:33
继续200312
今天继续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数据,通缩数据和GDP收入,消费投资数据,看看有些什么规律和问题。
3,金融数据表明,通货紧缩正在加剧
这个结论许多网友不服,1月,2月CPI1DOU15,2%了,那来的通缩。
我说过,对老百姓来说,判断是否通缩的公式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CPI+房价涨幅
2019年全年CPI涨幅2,9%,房价基本持平,理财收益约4%。结论;
理财收益4%......
-----------------------------
@x8596t 2020-03-13 15:14:31
继续200313
继续聊,
4,生产与消费失衡,贫富分化加剧
我们知道,GDP=劳动者工资收入+资本收入+政府税收=消费+投资(储蓄)+政府支出
就像分蛋糕一样,GDP蛋糕就在这三大类中分,甲多分一点,乙就少分一点。
网友要特别注意后面这个等式,即;消费+投资(储蓄)+政府开支,其中消费和政府开支都属于消费,投资依靠储蓄,储蓄越多,投资就越多,
注意,注意,注意,由于投资等于储蓄,就冒出......
-----------------------------
@x8596t 2020-03-15 09:52:16
继续200315
我们继续聊,为什么GDP蛋糕划分这几年向资本倾斜会加剧生产与消费的失衡,与减税初衷,效果恰好是反的。
前文算好了,由于这几年不断减税,导致财政收入比例减小,资本收入比例增大,仅仅2019年一年,财政收入就减少3,4万亿,全部落入资本腰包,(有网友提出细节问题,例如国企收入还是国家收入,这个暂时忽略一下)。
减税初衷是要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能更顺利经营。。。。然而,按经济原理......
-----------------------------
继续200316

今天从理论角度分析,为什么减税会加剧生产与消费的失衡。

首先我们要探讨学习一个科学大道理,资本利润是否等于储蓄投资

1,我们知道GDP=收入=消费加投资(储蓄),(为简便起见,我们不考虑进出口和政府税收因素)

举例1,假设一个没有资本家的小国,年GDP100万元,劳动者100人,劳动者获得100万全部收入,年储蓄20万用于投资。

GDP100万=劳动者收入100万=劳动者消费80万+储蓄20万投资。

无疑,这个公式远远是平衡的,而且有个特点,这就是劳动者必须节约,节约越多,储蓄越多,投资就越多,经济发展就越快。

这个模式实际就是40年前的计划经济模式,所以那时有个口号,叫节约每一分钱支援国家建设。

节约,节约,节约是支持国家经济发展,这对今天中国的年轻人是个完全听不懂的故事,因为上上下下都一致认为,节约?商品卖不出去,经济就不会发展,所以鼓励消费,消费,消费,再消费。

那么,是什么样的变化导致经济发展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

从勤俭对经济发展有利,变成了消费,甚至是浪费式的消费对经济发展有利。

妈呀,这种翻天覆地的观念变化后面隐藏着什么样的经济科学道理呢。我们再举例就明白了。

举例2,还是以上面那个小国为例;不同的是该国劳动者不再节约,而增加了一个资本家,他每年要从100万GDP中获得10%的利润,即10万元利润

GDP100万=100个劳动者收入90万+资本利润10万=劳动者消费90万+资本利润10万投资。

网友看看,这个公式不是也是平衡的吗,生产与消费没有失衡啊。但仔细分析,特别是往后分析就能清楚发现不对了。。。。

第一年;GDP100万=劳动者收入90万+资本利润10万=劳动者消费90万+资本利润投资10万。

第一年看上去是生产与消费平衡的。

第二年,GDP100万=劳动者收入90万+资本利润10万=劳动者消费90万+资本利润投资20万。

很明显,第二年生产与消费就失衡了,有网友一定质疑,第二年资本利润也是10万,怎么变成投资20万了呢?

让人迷惑不解的正是这个地方,为什么资本当年利润也是10万,投资怎么变成20万了呢?

道理很简单,劳动者收入是用来消费的,资本利润是用来投资的,所以第一年的资本利润10万并没有消费掉,资本家收回第一年投资的10万,再加上第二年的利润10万,就变成20万投资,生产与消费的公式就失衡了。

也就是,由于资本的不断累积,投资的不断增加,生产力必定大于消费力,所以资本主义总是消费不足,只能鼓励消费,任何节约都是要了资本的命。

这就是为什么,40年前,总是鼓励节约,今天总是鼓励消费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时间越长,资本累积就越来越庞大,相对应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弱,直到生产过剩危机爆发。

什么是消费?消费就是,买一斤肉,煮熟吃掉,钱没了,商品也没有了,这就叫消费。

什么是储蓄,储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无论用于投资还是直接消费,最终都是钱没了,商品也没有了。

什么是资本利润投资,钱不会消失,而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总是一定量的货币投资,更大一个货币量出来,

如果网友还不明白,我们可以用《资本论》中两部类在生产理论来解释,以严谨的,无可辩驳的经济学逻辑来验证。。。。资本参与GDP分配必将导致生产与消费失衡,最终导致经济危机。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20-03-16 12:24:42 +0800 CST  

楼主:x8596t

字数:1641933

发表时间:2017-04-04 23: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16 10:24:29 +0800 CST

评论数:1269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