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理财的网民们可要看准罗

继续20(编个号)

现在谈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绑架了刚需购房者,大约从2013年至今天-2017年5月。

中国房地产波澜壮阔的发展到2013年,终于显示了疲态,随着经济增速的下行,房价也开始了松动。2014年更是开始明显滑坡,房价下跌,土地流拍,成交量下滑等等,原本这是很正常的,市场经济中的商品有涨就有跌,涨过头了的房价下跌是好事,不是坏事,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回归,经济结构失衡的恢复。

非常遗憾的是,此时的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地地道道的支柱产业,与中国经济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格局。

房地产上游连着钢铁,水泥,玻璃等等,下游连着建材装修,家电,相关的产业链条十分的长。最为关键的是,房地产业还连着地方政府的财政,GDP增长。这才是最要命的,没有了房地产的增长,地方政府的财政就会告急,GDP就不保。特别是GDP增长,那是各级管理层至高无上的执政目标

房价不能跌,房地产业不能垮,成为各级政府官员的共识,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保房价,救房地产业的经济运动开始,凭借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超强行政执行能力,原本气息奄奄的房价又起死回生,房价又成了一头气势如虹的疯牛。

这疯牛有多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限购,限售等12道金牌的行政手段都没把这头疯牛完全制服,至今部分城市房价还在蠢蠢欲动。。。

强大的行政执行能力干好了,干对了,那是是事半功倍,要是失误了,其危害性也会被放大,而且要纠正起来还特别难。

这不,从2016年国庆前夜的930限购令到现在产生了一个新问题,这就是高房价已经绑架了刚需购房者。

为什么这么说,

假设一年后房价下跌50%,那么几乎所有在2016年,2017年刚需购房者所购的房子就都成了负资产,原本房价下跌,房产变负资产在世界各国也很常见,不应该有超出经济之外的危害性。

问题是,房地产却有了中国的特色,原因就是这如同道道金牌的限购,限售行政手段。

大家想想;

如果前面是个高房价的大坑,现在的限购令如同把排队走向这个大坑的投机购房者,住房改善购买者都挑出来,专把这些刚需购房者赶入大坑。

当然这不是管理层有意的,是出乎大家意料的结果。但对于这些可能背上负资产的刚需购房者能不能想得通就难说了。因此引发不良社会后果都有可能。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房价在绑架了中国经济的同时也绑架了刚需购房者不是杞人忧天。

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层解决高房价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用行政手段解决市场经济问题是可能付出更加高昂代价的。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回想当年1958年大跃进时,在取得经济大跃进的同时也暴露许多问题,当时有人谏言调整被拒,结果丧失了1959年一年的宝贵经济调整时间,导致1960年三年经济大倒退。。。。

我们不应该再有类似失误。

接下来再进一步学学基础理论,谈谈萨伊与凯恩斯的分歧要害在什么地方。。。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5 10:33:59 +0800 CST  
楼主:x8596t 时间:2017-04-19 02:31:10
继续
现在来分析分析最新数据,2017年一季度进出口数据,这个数据被精英解释为很靓丽,真的吗,让我们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一下 ......
2017年一季度出口3.33万亿,进口2.87万亿
按2015年平均汇率6.22元算;
出口3.33万亿÷6.22=5353亿美元,进口2.87万亿÷6.22=4165亿美元
按2017年最新汇率6.89元算;
出口3.33万亿÷6.89=4833亿美元,进口2.87万亿÷6.89=4614亿美元
就是说,同样的人民币进出口额,
出口少收5353亿美元-4833亿=520亿美元,出口多支付4614亿美元-4165亿美元=449亿美元,进出口合计净流失969亿美元。
两相对比,你还会认为2017年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很靓丽吗。
----------------------------------------------------------------
@41492 2017-05-05 20:16:16
此处有小小的计算错误。但结论是正确的。
按2015年平均汇率6.22元算;
出口3.33万亿÷6.22=5353亿美元,进口2.87万亿÷6.22=4614亿美元,(顺差739亿美元)
按2017年最新汇率6.89元算;
出口3.33万亿÷6.89=4833亿美元,进口2.87万亿÷6.89=4165亿美元,(顺差668亿美元。
就是说,同样的人民币进出口额,
出口少收5353亿美元-4833亿=520亿美元,出口多支付(应该是少支付)4614亿美元-4165亿美元=449......
-----------------------------
好像不是你这样算的,
1,只算出口,不算进口就少收520亿美元。这是明确的。
2,进口是4165亿美元,进口商多支付了人民币;2.87万亿-(4165亿美元X6.22)=2794亿人民币,折合美元;2794÷6.22=449亿美元。

就是说,出口少收520亿美元,进口多支付2794亿人民币,折合449亿美元。

这与顺差好像没有关系。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5 22:13:08 +0800 CST  
继续 21

现在谈谈古典经济学家萨伊与现代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的分歧焦点,再学学基础理论,加加油,磨磨解刨中国经济现象的手术刀。。。哈哈

经济发展首要问题是,必须尽力保持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失去平衡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严重时就会发生经济危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产过剩危机。

萨伊定律有个著名的生产与消费平衡公式;

收入=消费+储蓄

举例1,假设你家有年收入10万,消费掉8万,储蓄2万,列出平衡公式;10万=8万+2万。

一个家庭不能只有消费,没有储蓄,因为你可能需要购房,购车等大件消费,或者是教育,医疗需要,如果你节约,储蓄多,你还可以理财投资。如果一个家庭吃光用光,没有储蓄,那么这些事就都不能干。那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经济模式。就是一个败家子的家庭经济模式。

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举例2,假设某国年GDP总额100亿,当年国民消费总额70亿,储蓄(投资)30亿。列出平衡公式;100亿=70亿+30亿

这里需要网友特别注意的是;

对一个国家来说,这30亿储蓄如果全部用于消费,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钱投资了,经济就不能发展,虽然生产与消费是平衡的,但只能有简单的生产再循环,这个理论概念我在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如果这个国家将30亿全部用来投资,那么这个国家经济就会进一步发展,如果大家都节约,再少消费10亿,就有40亿用于投资,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在动力就更强了。

所以,按照萨伊定律运行的国家经济就会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这与今天的市场经济国家提倡消费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30多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有个长期流行的口号;节约每一分钱,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这与今天提倡消费的时代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今天谁还对年轻网友宣传这个口号,年轻网友们一定晕倒,莫名其妙。

从以上例子,我们明白了如下道理;

1,一个国家只要遵守这个公式,生产与消费就是平衡的,购买力就永远等于生产力。就不会有生产过剩。
2,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应该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否则就没有储蓄,就没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不过以上道理只是萨伊的道理,后来的凯恩斯提出了异议,这个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公式就成了二人分歧的焦点。

不过在谈凯恩斯观点之前,我们先用这个平衡公式来分析中国的现实情况,理论要联系实际吗,同时也会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凯恩斯要对这个权威的萨伊定律提出挑战。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6 10:41:14 +0800 CST  
@加勒比海贼跟班 2017-05-06 17:42:02
@七月既望2010 647楼 2017-05-06 12:23:00
离开进出口、贸易顺逆差、外储清零……,离开美国加息、减税、缩表、惩罚性关税、法国脱欧等来分析中国的通缩或通涨,是盲人摸象。
—————————————————
同意这个,说的好,老美不缩表,钞还得印下去
-----------------------------
我前面有专文说到过老美的加息,缩表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6 17:50:35 +0800 CST  
@strayroc 2017-05-06 18:17:30
日本财长麻生太郎在与中国财长肖捷会谈后表示,中日两国在加强相互合作上存在共识;
双方就双边经济和金融合作进行了讨论,并重申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本次会谈未就汇率政策或是地缘政治风险展开讨论;
两国财政部同意明年继续举行双边金融对话,同意就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启动联合研究;
麻生太郎向肖捷解释了日本在通缩问题上的经验。(来自华尔街见闻App)
问题是肖捷为什么接受麻生太郎关于日本......
-----------------------------
这个新闻有趣,看来高层在考虑通缩问题,而且一定是在认真考虑,通货膨胀周期明显已经结束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6 18:50:40 +0800 CST  
继续 22

现在我们用萨伊的生产与消费平衡公式来分析分析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再来看与之对立的凯恩斯主义为什么会成为现代经济学主流。

中国2016年GDP总额约74万亿,固定资产投资约60万亿,社会零售和居民消费约30万亿,

列出生产与消费平衡公式如下;

74万亿(收入)=30万亿(消费)+60万亿(投资)

很明显,这是个不等式,总收入小于消费+投资,或者说消费加投资90万亿,比总收入74万亿多出整整16万亿。

这个公式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中国的生产与消费失去了平衡,生产过剩,

我们要重点探讨的是;这多出来的16万亿是哪里来的。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6 19:20:34 +0800 CST  
继续 23

谢谢版主清洁了广告。

现在我们谈谈这多出来的16万亿是怎么来的,有网友说是借来的,没错,确实是借来的。

对应一下2016年M2增长17万亿,债务总量增长约20万亿,可以确证是借来的。

问题是,萨伊定律时代,虽然也可以借,但可借出货币量很少,而且债务链条很容易断裂,现代市场经济能够借出这么多,而且债务链条还可以延续很长时间,很多年,这就得归功于凯恩斯先生了。

我说归功是说凯恩斯先生对挽救资本主义经济确实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什么,让我们回顾一下凯恩斯主义创立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就知道了。

193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发生以通货紧缩为特征的大萧条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兴起,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涌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摇摇欲坠。

资本主义世界急需摆脱古典经济学的束缚,寻找新的经济理论和新的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一开始就针对萨伊定律的生产与消费平衡公式提出了质疑,甚至否定。

凯恩斯认为;

收入=消费+投资,这个公式在经济实际运行中必定会逐步走向不平衡,因为消费受人们心理习惯影响会逐步递减,而投资往往会小于储蓄,

因此凯恩斯提出,应该有政府干预,实行财政扩张,用货币手段制造半通货膨胀,从而可以刺激消费,反过来又可以增加人们的收入,从而实现经济的扩张循环。

有了凯恩斯的理论指导,各国市场经济政府开始主动干预经济,财政扩张,同时开动印钞机,逐步突破金本位,到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一个全新的现代纸币体系形成,为彻底实施凯恩斯主义创造了条件。

从二战以后,各国政府逐步实行凯恩斯主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资本主义又开始繁荣,社会主义纷纷退潮。。。

现代市场经济学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为挽救资本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有人称凯恩斯为经济学界的爱因斯坦。

遗憾的是,凯恩斯主义实施到今天,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几乎都走进了死胡同,债台高筑,贫富分化,经济发展停滞,找不到发展方向,找不到解决办法。凯恩斯主义已经失灵。

例如日本,长期陷入通货紧缩,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扩张都效果微微。
例如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任何理论指导,只能凭着其商人本能蒙着头朝前冲。

今天的中国,实施市场经济20多年来,也遇到了美日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同样的问题,经济增速逐步下行,债台高筑,贫富分化,风云于中国经济舞台的经济学者基本上都是凯恩斯主义信徒。能够找出应对中国经济面临问题的理论和办法吗,我表示怀疑。

俗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的通货膨胀经济已经走到尽头,凯恩斯主义很可能将要退出历史舞台,或许古典经济学又将以新的面貌回归也不一定。

我的体会是,用古典经济学的科学道理更能解释清楚目前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例如,养老金短缺问题,我还没看到那篇文章真正说清楚了养老金短缺的原因。

现在,我就来试试,分析分析养老金短缺的真正原因,欢迎网友加入,批评指正。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7 00:23:57 +0800 CST  
@锅中人民 2017-05-07 17:46:19
再补充几句。
之所以发出上面的帖子,其实是很看好楼主的实力,很想在此讨论一些自己感到困惑经济问题。提出上面的不同意见,是觉得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思考中国的经济金融问题,暂时还不能将中国作为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来看待,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非常巨大,这也是前面有些传统理论存在的最大缺陷。另外,沿着前面的分析思路,我认为其中有一个因素从来就没有人注意到,那就是土地问题。中国政府名下的土地,虽然当初是零成......
-----------------------------
你这个观点我不同意,而且你这个观点与所谓土地升值联系起来,这是当前流行的错误观点,所以我多说几句。

马克思有两句名言;

1,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2,劳动不是财富创造的唯一源泉。土地,矿山,自然物质与劳动一起创造财富。

这两个源泉论是不是有点纠结,许多网友对此可能不屑一顾,但我认为搞清楚这个道理,对我们分析中国经济现象是非常关键的,否则会陷入逻辑混乱。

例如,如果说土地是可能的储蓄和积累,那么空气呢,水源呢,风景秀丽的山川呢,是不是也可以视作储蓄和积累呢。

例如,丰富的石油资源似乎被视作储蓄和积累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些国家事实上是从中获取财富的。

这样就很容易陷入用财富否定价值,用财富代替劳动价值的逻辑混乱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7 21:22:48 +0800 CST  
@浪漫的农民工 2017-05-07 21:01:04
全看完了
码字辛苦 谢谢楼主
楼主大才 比砖家强多了
难得脾气非常好
有疑惑盼解:
1)4月初以来,楼主认为政府保驾护航下,股市应该有机会。实际情况是,中小板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政府快速IPO,缺乏新资金入场,股市跌,应该是很合逻辑的,为什么楼主坚信股市还会有机会?按理来说,通缩预期下,逃离A股市场才是王道。
请问楼主对A股仍持有原先观点吗?
2)楼主从经济学原理分析(本人......
-----------------------------
回答你的第1个问题;

我对股市的预测不是根据K线图的技术性预测,而是根据宏观经济趋势判断的,如你所言,通货紧缩下股市也是要跌的。但我认为可能会出现以下这样的情况;

1,2017年经济很可能会加速下行,迫使政府放开房价,允许房价这个最大的资产泡沫破裂,最近中国财政部长肖访问日本,听取日本央行行长介绍通缩经验,应该是有备而问的。
所以今明两年房价泡沫破裂是大概率。

2,房价泡沫破裂后,管理层将不得不大幅进行财政扩张,救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这相当于直接向实体经济输送利益,有利于实体经济,当然会有利于股市。

例如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美股从11700点暴跌到6400点,到今天又涨到2万点,为什么,
在美股上涨的这8年,美国政府却增加了超过10万亿美元的债务,这相当于美国实体经济的利润是来自于美国政府的债务,是一种利益输送,利益转移。美国实体经济得益,支撑了股市的上涨。并不是美国经济的复苏,因为这几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不到2%

据此判断,中国也可能会走美国的这条路,同时还会力争走日本式的本币升值之路。是一种混合型。如果真能做到这样,房价泡沫破裂就不可怕了。

所以,当中国管理层开始财政扩张,向实体经济转移利益,中国股市也可能形成一个慢牛的。

同时,在通货紧缩时期,其他的理财办法风险更高,只能现金为王,所以相比较,股市风险反而较小了。

这就是我的理由,仅供参考。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7 22:15:29 +0800 CST  
继续 24

现在谈谈养老金短缺问题,按一些经济精英们的说法,养老金短缺主要是下面2个原因,所以要延迟退休。。。

1,赡养比的问题,精英们说,过去是3个工作的人养活一个老人,是3比1,现在是2个比1个是;2比1,将来会变成1.5比1,所以养老人会越来越困难。

2,养老金历史欠债问题,精英们说,1994年养老金制度改革以前的视同缴费,实际没收到钱,所以欠了一笔。。。

现在我们先来谈第1个问题,赡养比。

其实,这完全是忽悠,是把两个基本无关的事扯到了一块,不信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还是列出个公式来说明,通俗易懂;

假设某小国有劳动力100万,可创造GDP总量100亿,需要养活的老人50万,其他需要养活的小孩等100万。合计消费80亿,还需要储蓄20亿。老人与劳动力的赡养比是2比1(100万劳动力÷50万老人),列出公式如下;

GDP100亿(100万劳动力创造)=消费80亿(劳动力+老人+小孩合计消费量)+20亿(储蓄)

第二年,GDP增长10%,GDP总额为110亿,总人口不变,老人增加5万达到55万,储蓄不变。赡养比由2比1下降为1.8比1.列出公式如下;

GDP110亿(100万劳动力创造)=消费90亿(劳动力+老人+小孩合计消费量)+20亿

网友们看清楚了,虽然老人增加,赡养比下降,但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10%,消费增加了10亿,赡养比的下降并不影响养活老人的问题。

这说明了以下3个道理;

1,能否赡养老人与劳动生产率相关,与赡养比无关,

2,赡养比与养老金是两回事,决定养老金高低是个分配问题,是在90亿总消费量中老人能分多少的问题,与赡养比没有关系。

3,从劳动力这个角度看,也证明是否能养活老人与赡养比没有关系,例如,到底是110万,100万,还是90万劳动力完成的110亿GDP,结果都是一样。

例如;如果是90万劳动力完成的110亿GDP,那么90万劳动力÷55万老人=1.63,赡养比下降到1.63比1,同样不会影响养活老人的问题。

以上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仅凭生活常识就可以悟出来,可是那些博士前,博士后的精英知识分子却煞有介事的将赡养比作为养老金不够要延迟退休的理由。天理良心何在。

所以对于一些知识分子哭哭啼啼说几十年前受了什么迫害,我是一点都不同情,事实证明,一些知识精英就是这个德行,奴颜婢膝,依附权势,欺压和忽悠弱势群体,而对完全不合理的公务员退休高新问题却不发一言,不敢批评半句。

接下来谈谈所谓养老金历史欠债问题,从货币的储藏功能深入分析分析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08 11:15:04 +0800 CST  
继续 25

现在谈谈一些经济精英鼓吹的养老金短缺的第二个理由,所谓历史欠债问题,同时深入探讨一下货币的储藏功能。

精英们说,1994年退休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在此之前的未缴纳养老金的职工一律视同已经缴费,其后也一直没有补交,这一笔养老金被称为历史欠账。。。

现在,我们先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分析;

其实这一部分就其具体金额来说,已经微不足道,根本就构不成今天养老金短缺的重要原因,算算账就知道;

1994年前,中国职工的平均工资大约在60元左右,按现在企业20%,个人8%合计28%算,每月每人只有16.8元,每年只有约200元,10年才2000元。

即使有1亿人欠缴10年,总额才2000亿,对于今天一年支出就近3万亿的养老金总额根本就微不足道,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但是这每月的16.8元养老金缴费对当时的工人可不是一笔小数,基本可以养活一个家庭人口。就是说当年的16.8元含金量是很高的,是能购买许多商品的。

今天的16.8元就只能吃2碗粉了,

说的更形象点,由于人民币的大幅贬值,这笔历史欠债其实已经不值多少钱了,即使全部补交,也解决不了今天养老金短缺问题。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众所周知,1994年的养老金改革方案是建立在人民币必须保值的基础上的,建立在一种必须具有储藏和保值功能的货币基础上,否则这种养老金改革方案必定失败,养老金短缺是必然的。

30年来的人民币历史证明,人民币已经丧失了保值和储藏功能。这才是养老金短缺的真正原因。

当然,网友们会异口同声说,人民币超发呗,但看问题一定要看深,看透,因为养老金短缺问题不过是人民币超发所引发不良问题的冰山一角,所以需要从理论高度深入探讨,搞清楚,弄明白。

现在,我们从货币的最基本原理探讨一下;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0 21:59:35 +0800 CST  
继续 26

现在我们从最基础的货币理论探讨一下中国超发货币的问题,再进一步分析通货紧缩下又可能发生什么。

还是举例说明,通俗易懂。

举例1,假设有甲乙两个猎人他们用1元来标识一个劳动小时。

甲猎人擅长捕猎野兔,平均每1小时可以捕猎1只野兔,标价1元

乙猎人相反,擅长捕猎野鸡,平均没小时可捕猎1只野鸡,标价1元。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1 03:54:05 +0800 CST  
@x8596t 2017-05-11 03:54:05
继续 26
现在我们从最基础的货币理论探讨一下中国超发货币的问题,再进一步分析通货紧缩下又可能发生什么。
还是举例说明,通俗易懂。
举例1,假设有甲乙两个猎人他们用1元来标识一个劳动小时。
甲猎人擅长捕猎野兔,平均每1小时可以捕猎1只野兔,标价1元
乙猎人相反,擅长捕猎野鸡,平均没小时可捕猎1只野鸡,标价1元。

甲乙猎人交换,

甲的1元=1小时劳动时间=乙的一只野鸡
乙的1元=1小时老顶山家=甲的一只野兔

第二年,甲乙都提高了劳动效率,甲1小时可捕猎2只野兔,乙可以捕猎2只野鸡,甲乙交换。

甲的1元=1小时劳动时间=乙的二只野鸡
乙的1元=1小时劳动时间=甲的二只野兔

请网友注意;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甲乙的1元=1小时劳动时间没有变,但可购买到的商品增多了,列出公私如下;

劳动生产率提高前;1元=1小时劳动时间=1只野兔或者1只野鸡
劳动生产率提高后;1元=1小时劳动时间=2只野兔或者2只野鸡

现在我们明白了以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要货币标识的劳动时间不变,同样数量的货币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商品。这就是货币的储藏功能。货币价值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

回到现实中,从1994年开始到2017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1994年的1元钱原本到2017年能够买到多得多的商品,但今天的现实是1元钱只能当几分钱来用,充分说明人民币已经完全失去了货币应有的储藏功能。

现在我们再来看货币的保值功能;

假设第二年甲乙猎人劳动生产率虽然提高了,但货币也增多了,变成2元=1个劳动小时,列出公式如下;

劳动生产率提高前;1元=1小时劳动时间=1只野兔或者1只野鸡
劳动生产率提高后;2元=1小时劳动时间=2只野兔或者2只野鸡

请网友注意;由于货币数量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同步增加,标识1小时劳动时间由1元变成2元,所以1元钱能够买到同样数量的商品,即;劳动生产率提高前1元买只野鸡或野兔,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还是1元能够买1只野鸡或野兔,货币价值没有改变,这就是货币的保值功能。

回到现实中,1994年前的1元钱到2017年还能买到与当时一样多的商品吗,同样不行。

今天事实证明,人民币已经失去了储藏升值功能,连起码的保值功能也没有了。

简要总结一下;人民币要想保持储藏和保值功能,货币总量的增速一定不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也就是不能超过GDP增速

那么是谁让人民币几十年来大幅贬值,完全失去了货币应有的储藏和保值功能呢。

谁都知道,完全是因为人民币大量人为的超发,而且铁证如山;

从每年的M2增长公式看;M2增速=GDP增长率+预估CPI(物价上涨指数)+约3个百分点。
例如,2015年M2增长公式=预估GDP增长6.9%+预估CPI 3% + 3个点=13%左右。

就是说2015年的M2增速高出GDP增速约6个百分点。就是说2015年一年,货币总量的增速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长达5个百分点,人民币怎么会不贬值。何况过去30多年大部分年份实际货币总量增速远快于年初的控制目标。

人为的大量的超发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养老金当然会短缺了,这是个不难明白的道理和事实,经济精英们却装聋作哑,半个字也不提,却要借此延迟退休,将长期货币超发的不良后果一股脑推给弱势劳动者来承担。天理良心何在。

货币严重超发造成养老金短缺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们再来谈谈其它方面的严重后果。。。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1 06:45:54 +0800 CST  
继续 27

货币的严重超发给养老金造成短缺还不算最大的危害,而是将造成长期的通货紧缩,这才是最可怕的。

首先,我们看看人民币到底超发了多少,让我们从一个日常生活常识的角度来判断;

众所周知,人民币分币已经从中国消失,人们不再使用分币,商店也不再用分币标注商品价格,这是什么含义,这意味着中国的货币可以去掉一个零,而不会对日常商品交易有任何影响

例如,可以取消现在的100元,50元和20元纸币,重新发行分币,而商品物价和收入都去掉一个零就行了,理论上不会对商品流通造成任何影响,只是改个习惯而已。

中国现有货币总量M2约160万亿,去掉1个零以后就只剩下16万亿。要是我是央行行长,谁要说我央行超发了货币,我就用这个办法堵住你的嘴,你不是说我超发了多少多少万亿货币吗,我这一改革就去掉了160万亿-16万亿=144万亿货币,去掉了80%的货币,你总不能再说我央行超发货币了吧。。。哈哈。

有网友看到这里,一定会一楞一楞的,有点莫名其妙,真的耶,央行这么一改革,还真的不能说央行超发货币了,这央行太神奇了,这千夫所指,万人诟病的货币超发就被央行轻轻松松化解了。好不神奇。

真的吗,这简直就像赵本山卖拐,把好人的腿都给忽悠瘸了。

但是,只要我们明白了前面相关文章所说的通货膨胀周期和通货紧缩周期的基本经济原理就不会被忽悠了。

因为通货膨胀是一个利用货币不断超发,债务不断累积的经济繁荣周期,这个周期造就了经济繁荣,同时也制造了债务累积,经济结构扭曲和贫富分化。

当通货膨胀周期达到顶峰,经济就将进入通货紧缩周期,这个周期就是不断消灭债务,消灭货币,调整经济结构,缩小贫富差距的经济衰退周期。

所以,要想解决货币超发问题,不是纸币面额去掉一个零的游戏,而是一个痛苦和难受时期,例如延迟退休,若干年后,幸福的满街广场舞将逐步消失,因为男女都到65岁退休的老太太,老爷爷恐怕再也没有了跳广场舞的好心情和好身体了。。。

到时,代之而起的是另一番景象,到处是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还在机场清洁卫生,商店收银,摆货,饭店穿梭服务。。。就像今天的西方国家一样,繁荣不再,一切繁荣已成昨日黄花。

无论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不是一个很短的周期,中国的通货膨胀繁荣周期从2001年算起大约17年,预计通货紧缩周期会要短一些,但都会以十年计。

通货膨胀周期使中国的货币总量从1994年的大约1万亿,暴增到今天的160万亿,那么在通货紧缩周期,人民币货币总量是不是也会从今天的160万亿暴跌到10年,或20年后的16万亿呢。。。

要知后市,请听下回分解。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1 13:01:05 +0800 CST  
@x8596t 2017-05-11 06:45:54
@x8596t 2017-05-11 03:54:05
继续 26
现在我们从最基础的货币理论探讨一下中国超发货币的问题,再进一步分析通货紧缩下又可能发生什么。
还是举例说明,通俗易懂。
举例1,假设有甲乙两个猎人他们用1元来标识一个劳动小时。
甲猎人擅长捕猎野兔,平均每1小时可以捕猎1只野兔,标价1元
乙猎人相反,擅长捕猎野鸡,平均没小时可捕猎1只野鸡,标价1元。
甲乙猎人交换,
甲的1元=1小时劳......
-----------------------------
@拨云见日后悠然 2017-05-11 13:13:02
不同意,以劳动时间标识货币,只是你假设里一厢情愿的假说。消费者只要结果,有人抓一只野鸡需要3小时,有人抓一只野鸡需要1小时,消费者花钱买的是野鸡,不是你抓野鸡的时间。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是1只野鸡1元,2只野鸡2元,3只野鸡3元....以此类推。也就是说人们发现1个小时能捕获的野鸡从1只增加到2只时,人们倾向于获得2元而不是将野鸡调降到5毛一只。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是对称的,野鸡的生产率提升,不代表大米的生......
-----------------------------
1,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价格受供需矛盾影响而上下波动,但这种波动时围绕商品价值而波动的
3,人们购买商品是受自身购买能力所限制的,而且是双方的,买者和卖着相互制约的,(不劳而获者除外),这就决定了商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最终都会围绕商品价值波动。

我能理解你的观点,你这种观点是西方市场经济学的典型观点,排除了劳动价值论,把价格当价值,而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萨伊,马克思所共同认可的。

你最后一句说,货币如果保值下去,能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多,那就是通缩,。。。

你这种观点是没有了解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对此我前面的相关文章有过初步的解释,现在简要说一下;

1,商品经济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在这种经济形态下,货币只是交易媒介,这种经济形态要发展经济就需要节俭,需要积累,反对浪费,不鼓励消费。所以货币的保值,商品价格的下降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2,资本市场经济公式;资本1-商品-资本2

这种经济形态下,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资本不能获利,资本就会停止移动,停止投资,经济就会衰退。因为资本是逐利的。

就是说,前一种经济形态的货币只是交易媒介,而后一种经济形态货币已经转化成追逐利润的资本。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1 14:19:11 +0800 CST  
@x8596t 2017-05-11 06:45:54
@x8596t 2017-05-11 03:54:05
继续 26
现在我们从最基础的货币理论探讨一下中国超发货币的问题,再进一步分析通货紧缩下又可能发生什么。
还是举例说明,通俗易懂。
举例1,假设有甲乙两个猎人他们用1元来标识一个劳动小时。
甲猎人擅长捕猎野兔,平均每1小时可以捕猎1只野兔,标价1元
乙猎人相反,擅长捕猎野鸡,平均没小时可捕猎1只野鸡,标价1元。
甲乙猎人交换,
甲的1元=1小时劳......
-----------------------------
@拨云见日后悠然 2017-05-11 13:13:02
不同意,以劳动时间标识货币,只是你假设里一厢情愿的假说。消费者只要结果,有人抓一只野鸡需要3小时,有人抓一只野鸡需要1小时,消费者花钱买的是野鸡,不是你抓野鸡的时间。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是1只野鸡1元,2只野鸡2元,3只野鸡3元....以此类推。也就是说人们发现1个小时能捕获的野鸡从1只增加到2只时,人们倾向于获得2元而不是将野鸡调降到5毛一只。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是对称的,野鸡的生产率提升,不代表大米的生......
-----------------------------
@x8596t 2017-05-11 14:19:11
1,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价格受供需矛盾影响而上下波动,但这种波动时围绕商品价值而波动的
3,人们购买商品是受自身购买能力所限制的,而且是双方的,买者和卖着相互制约的,(不劳而获者除外),这就决定了商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最终都会围绕商品价值波动。
我能理解你的观点,你这种观点是西方市场经济学的典型观点,排除了劳动价值论,把价格当价值,而劳动价值论是古典......
-----------------------------
@拨云见日后悠然 2017-05-11 15:54:01
你没有意识到自己举例的逻辑漏洞,野鸡和野兔,二者的劳动力生产率是不可能同步增长的。如果要实现你所谓的货币保值功能,也就意味着这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其劳动增长率必须同步增长,步调一致,这是不可能的。
你列出三条理论:
1,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价格受供需矛盾影响而上下波动,但这种波动时围绕商品价值而波动的
3,人们购买商品是受自身购买能力所限制的,而......
-----------------------------
一,世界上没有货币保值的国家,是因为都抛弃了金本位,实行了纸币,如果一直用黄金作货币,是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黄金是一种天然保值的货币,所以“黄金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

黄金为什么天然保值?

1,黄金的自然增长量长期低于人口增长量,直到近几十年才大致赶上人口增长。这就意味著黄金增长量低于劳动量的增长,所以黄金不但保值还升值。

2,自从资本主义以来,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远远超过黄金增长,所以金本位已经无法满足资本的逐利性,制约了资本主义发展,所以金本位被抛弃。

纸币是否保值取决于发行纸币的国家,如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只要严格按照物质财富增长发行纸币,纸币还是可以保值的。

就是说,纸币是否保值要靠人来控制,而人性是靠不住的,而黄金是自然的力量来控制。天皇老子也没法控制。

二,你说的各种商品劳动生产率不一致当然是对的,但整体劳动生产率是不断快速增长的,我只举了2种商品作例子,只是力争简洁而已。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2 01:10:05 +0800 CST  
@张建钊 2017-05-12 01:14:16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你基本上用的马克思那套?我觉得这个定义真的很s臂,钻石挖出来就很值钱,你拿块垃圾石头打磨一辈子也卖不了几块钱,
-----------------------------
劳动价值论不是马克思原创,原创者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你如果要否定劳动价值论,最好去看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相关论述,

当代市场经济学只是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实用主义理论,有的已经远离真理了,就像今天中国的特色理论一样,到底还有几根毛姓马。。。。哈哈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2 01:34:09 +0800 CST  
继续 28

现在谈谈今天的约160万亿是否会变成10年或20年后的16万亿,即通货紧缩10倍,

先从理论高度看,答复是,完全可能。

为什么?

通货膨胀周期是依靠不断扩张的借贷消费,借贷投资支撑起来的一个经济繁荣周期,可以说,这是二战后由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和原理就是;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成为政府税收,企业利润,

例如,2016年仅仅中国银行系统就对外贷款11.4万亿,这11.4万亿就成了政府税收,老板利润,个人工资,没有这11.4万亿的借贷,无法想象还会有2016年的GDP增长6.7%,和经济繁荣。

这种依赖于借贷消费,借贷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但却引起了新的问题;债台高筑,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分化三大恶果。

当这三大恶果达到严重程度时,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持续,从而会反向开始一个通货紧缩周期。

欧洲,日本,美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已经结束了通货膨胀繁荣周期,进入了通货紧缩的经济发展缓慢,停滞时期,三大恶果一个不落,如同三座大山压迫着这些国家经济。。。

以美国为例;三大恶果一个不落

美国政府欠债已达20万亿美元,超过GDP总额。再借就连利息都还不起。
美国制造业已经空心化,全靠金融业在维持所谓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美国的贫富分化世界一流,

所以,美国的加息,缩表,减税都是虚张声势,都是企图牺牲别国利益,剪别国羊毛来维护美国利益,特朗普上台不是偶然的,他的美国利益第一的口号是符合美国经济状况的,特朗普为了美国利益,见谁咬谁,从身边的墨西哥,加拿大到远方的中国,不顾日本利益,毁掉Tpp,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要收10亿美元。。。

美日欧西方世界已经进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周期,因为已经无力再借助借贷消费,借贷投资扩张经济了,

现在来看中国的经济情况,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2 10:06:43 +0800 CST  
继续 29

中国的通货膨胀经济繁荣发展周期较短,从2001年算,只有约17年时间,但发展快,造就了所谓中国经济发展奇迹。

目前,债台高筑,经济结构失衡,贫富分化三大恶果已经都在中国一一达到顶峰,通货膨胀繁荣周期已经到头,以2017年为转折点,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周期,没有疑义。

与美日欧一样,各国有各自的特点,中国的通货膨胀周期也有自己的特点,通货紧缩周期也会有自己的特点。

例如,2014年中国的房价已经松动,预示繁荣周期行将结束,可是管理层利用其世界罕见的强大行政执行能力和庞大的国企硬是强拉硬拽企图阻止繁荣周期的结束。

应该说,效果还是有的,2015年,16年GDP增长分别达到6.9%和6.7%,让世界为之惊叹和羡慕,但也同时创造了一些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经济数据和奇芭现象。

例如,2015年的股灾,千股跌停,7天股指4熔断
例如,2016年7月的银行约4000多亿新增贷款99%是房贷
例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万亿,占GDP总量的81%以上
例如;固定资产投资每投1元钱,只能创造7分钱的经济量。
例如,10道金牌的行政措施锁定一二线城市房价。
例如,民间投资增速断涯式下跌到2.8%,与此同时国企的投资增长还可以达到20%以上。两类企业好像分别属于不同的经济环境。

在充分考量到中国特色后,依据经济原理,我对下一步通货紧缩周期做出如下大致预测;

中国经济下一步通货紧缩周期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行政力量与经济规律相持阶段
第二阶段;经济规律大发神威阶段
第三阶段;行政力量与经济规律进行决战阶段

未完,待续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2 11:07:03 +0800 CST  
@锅中人民 2017-05-12 20:11:49
4月份金融数据很蹊跷,请楼主和坛友们解读。
央行:4月M2同比增10.5% 新增人民币贷款1.1万亿
一、广义货币增长10.5%,狭义货币增长18.5%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9.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2.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9.0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4.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8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当月净回笼......
-----------------------------
感谢数据提供,我初步分析一下,欢迎探讨;

1,央行没有完成既定的M2增长目标,年初国务院报告确定M2增速12%左右,但M2增速逐月下行,1月11.3,2月11.1,3月10.6,4月10.5.,央行实际完成的M2增速只有10.5%,比预定任务低1.5个百分点。

充分说明央行推高M2增速已经有心无力,因为国务院年初预定经济目标确定后,各部委就得篼回去努力完成,完不成是要打屁屁的。

2,M2逐月下行,比去年同期要低2个点以上,连续4个月也没有能够扭转,再次确认通货膨胀周期已经结束,通货紧缩周期来临,也就是经济繁荣期结束,经济萧条期开始。
楼主 x8596t  发布于 2017-05-13 00:02:02 +0800 CST  

楼主:x8596t

字数:1641933

发表时间:2017-04-04 23: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4-16 10:24:29 +0800 CST

评论数:1269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