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神话的崛起与破灭----1978--2016,一贴正本清源!

一文让你看懂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别

有这么一个小韭菜,在股市中有两只股票,都是同一个行业,在各方比较下,小韭菜最终选择了股票A,而后来,股票A涨了1000元,如果选择股票B,实际上可以赚2000元。这个时候小韭菜会想,赚了1000,其实挺不错的,当然错过了B,也挺遗憾。

而还有一颗韭菜,同样的情况下,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最后一看B可以赚2000,心想:我去,他妈居然亏了1000元,一种亏钱的痛苦就袭来。(注1)

你们猜一下,哪一个是穷人思维,哪一个是富人思维。其实穷人和富人如果说有思维的不同,那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是价值观的不同。前者是成为穷富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而后者更多是结果。而最主要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就在于对机会成本这个定义的理解。

机会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实际上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也只有机会成本才是真正的成本。很可惜,即便是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也不一定能够分得清楚。机会成本就是选择一种东西时所放弃另一样东西的最大成本。所以按照本文最开头的例子,选择A股票的机会成本就是1000元。所以觉得亏钱的人就是典型的富人思维。

鱼与熊掌的问题,早就在古人的哲学命题中讨论过了,人生也不断处于各种选择之中,只有把机会成本当作唯一的成本才是做选择决策的最佳方式。举个例子,在市场中买菜,很多人会为了几毛钱和商家讲上十几分钟,不能用这个人钱多钱少来判断这样的情况是否合理。而是应该看这十几分钟内,你干其他的事情赚的价值是否大于这几毛钱。如果是,那就不该讲价,如果不是,有再多的钱也应该去讲价。

很多人都会得出这样一个印象,富人都比较吝啬,明明有很多钱,找他们借钱往往非常困难。我有一个亲戚,被人称作不锈钢公鸡,因为铁公鸡生锈了好歹还能掉点铁锈出来。富人都恨不得自己的钱每分钟都在增值,每笔钱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当然不想轻易就借了。我虽然不是富人,但要是亲戚找我借钱,我宁愿他去银行抵押贷款,而我来给他支付利息(甚至比利息多一点)。因为我自己的钱每年足够赚到比银行贷款更高的收益,这样也省去了他万一不还钱,伤了和气的风险。

因为机会成本的存在,所以富人往往特别重视时间的分配。这个世界对所有人都公平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人不可能搞出个分身术,所以你只能选择那些机会成本更小的事情去做。比如,你高中毕业,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读书,学费5000元,一个是去工作,可以赚10000元,你应该如何抉择?如果读书毕业后,一生总共可以赚50万,而如果直接工作,大概总共可以赚40万,你又如何抉择?

有些人,宁愿放弃赚几千万的机会,而选择更多的陪伴自己的家人,这不是穷人思维。这只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价值观。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7 10:14:39 +0800 CST  
继续---

90年代,亚洲日韩和东南亚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其实也主要是靠着出口拉动经济,经济一片繁荣。但是和大多数泡沫一样,都是靠着杠杆和债务拉起来了,一旦经济发展减速,就面临着泡沫破灭,国内银行体系崩盘,坏账迅速爆发。

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也在97年爆破,金融体系千疮百孔。但这些国家却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而资本却比较自由。所以给国际金融炒家们提供了很好的做空环境。

这样的体系下,汇率是不可能保住的,因为要保住汇率就必须动用外汇储备来买入国际市场上抛空的本国货币。而这些东南亚国家虽然过去几年赚了些外汇储备,但是无疑存量太少,很快外汇储备就消耗一空。

泰国最先抗不住了,7月2日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泰铢一泻千里。国际上做空的大鳄们满载而归,下一个是印尼,同样也是汇率一败涂地。

这个时候国际大鳄们盯上了香港。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7 19:40:15 +0800 CST  
继续----

香港此时也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紧盯美元,而香港也是资本自由进出的地方,做空起来实际上也是极佳标的。

但是香港却于当年7月1日回归了中国,背后紧靠着中国大陆。当时时任央行行长的朱镕基就表示会为香港背书,无限制提供外汇储备。

当然主战场在香港开打,香港金管局是主角。而香港金管局的操盘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在市场上不断买入被抛空的港币,让外界想做空也无币可抛的地步。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因为港币当时实际上是高估的,而隔夜利率也是暴涨,导致香港恒生指数也是被腰斩,股票市场损失惨重。

最终国际金融炒家们没有力量继续做空,铩羽而归。这个事情也成为外界嘲笑索罗斯的一个地方,做空过英国央行和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在香港市场被中国央行打败。

但是外界也有另外一个传闻,那就是索罗斯做空港币的同时也做空了恒生指数,因此顶多是没捞到便宜,不算输。

而这场金融大战实际上对中国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的GDP从两位数的增长,到了个位数的增长。

国内市场化需要进一步改革,国企已经无法继续前行,改革势在必行。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7 19:48:18 +0800 CST  
谢谢支持,晚上更新。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8 16:18:01 +0800 CST  
继续----

国企一直都是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到97年,全国国企职工接近1亿人,而且国企涉及到了人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能源、采矿、钢铁、汽车制造,小到零售。大家都还记得小时候的供销社吧。

但是这又是一块硬骨头,需要一个懂经济、有魄力的人才能做得下来。这个时候朱镕基从上海浦东,到央行行长,在经济上的功劳无出其右,所以在98年出任总理。

至于其魄力,至少现在仍然为老百姓称道。我只记得他上任按天,记者招待会上,说自己要反腐,准备了100口棺材,其中一口是留给自己的。也记得那天他说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个时候我还没学过出师表,但这两句话却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这个时候国企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让市场出清,造成了很多企业职工的下岗,另一个方面是一些中小国企退出,让民间资本进入。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8 21:04:28 +0800 CST  
@装甲车MA 2016-09-18 21:18:39
好贴,继续支持,推荐朋友圈。
-----------------------------
谢谢支持,最近事多,更得慢,看的人少了。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8 21:34:04 +0800 CST  
继续--

国企改革总的方向是没错的,国企不退出就不会有民营资本和市场化的空间,而国企的负担又实在太重,所以员工只有下岗分流这一条路。

不过这点最为后来者诟病。实际上下岗和失业一样,本就是正常的市场化行为,但是中国经济这几十年,就忘了这回事,所以很多员工一下岗就不知所以,失去了谋生的技能和勇气。

但总的来说,我所接触的一些下岗工人也就98年那几年过得日子紧点,后来正好赶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所以绝大部分都混得不错,比起后来进入城市的人群实际上要幸福不少的。

当然,对于他们的牺牲,需要给予必要的尊重。也有一些悲惨的故事发生,我昨天正好看到了吴晓波的:东北下岗工人的惨状,下边转载如下: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8 21:37:47 +0800 CST  
陈桂林是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铸造分厂的工人,40来岁那年,工厂难以为继,被“改革”了,他和同在厂里干活的妻子同时下岗。他会拉手风琴,便与几位同样下岗的老伙伴组成了一个草台班子,在人家出殡和商场搞促销时赚点辛苦钱。他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特别喜欢弹钢琴的女儿,因为买不起琴,他跟几位老伙计去偷琴,被抓进了派出所,他还用木板为女儿“画”了一架不会发出声音的“钢琴”。陈桂林的生活“一败涂地”。他的妻子离家出走,跟上了一个卖假药的老板。两人开始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女儿倒也现实,提出谁能给她一架钢琴就跟谁。身无分文的陈桂林就回到败破不堪的废弃车间,跟几位老伙计一起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大嫂级歌手、小偷、黑社会团伙的小头目、打麻将还耍赖的赌徒、杀猪专业户、退休老工程师,硬生生地“铸造”出了一台钢琴。
这是一部正在国内院线放映的电影,名字叫《钢的琴》。上周,在只有四个观众的、空荡荡的影院里,我静静地看完了。
根据我有限的知识,这个故事一定发生在1998年到2003年之间,当时,中央政府提出“三年搞活国有企业”,除了少数有资源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之外,其余数以十万计的企业被“关停并转”,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被要求下岗。当时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的是工龄买断的办法,一年工龄在各省的价格不同,东北地区大约是2000元,江浙一带则是800元到1000元也就是说,一个工龄二十年的工人拿了几万元钱就被扔到了马路上。
南方地区因为商品经济活跃,下岗工人投亲靠友,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而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往往一家两代人都在一个工厂,在过去几十年里,他们自认是“工厂的主人翁”,从来没有培育自主谋生的技能。一旦失去工作,马上成了流氓无产者。陈桂林和他的妻子、老伙计们正是这样一群,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抛弃的工人阶级。
当时,下岗情况最严峻的正是《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地在计划经济年代有“国老大”之称的辽宁省。2002年,我曾到沈阳铁西区去做下岗工人情况调研,那里是中国最著名的机械装备业基地,从日据年代就开始建设,1940年代有“东方鲁尔”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是“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苏联援建的“156工程”中有三家建在铁西。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铁西区江河日下,成了下岗重灾区。我去调研一周,目睹情况之悲惨,触目惊心,其中听到的两则真实故事如下:
当时铁西区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自行车驮她至场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儿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沈阳当地人称之“忍者神龟”。
一户家庭夫妻下岗,生活艰辛,一日,读中学的儿子回家,说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要求穿运动鞋。家里实在拿不出买鞋的钱,吃饭期间,妻子开始抱怨丈夫没有本事,丈夫埋头吃饭,一语不发,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
我至今记得那些向我讲述这些故事的人们的面孔,他们静静的说,无悲无伤,苦难被深锁在细细的皱纹里。到今天,我常常在梦中遇到他们,浑身颤栗不已。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工人,技能高超否则不可能用手工的方式打造出一台钢铸的钢琴,忠于职守,男人个性豪爽,女人温润体贴,他们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却要承担完全不可能承受的改革代价。
在后来做改革史研究中,我还接触到下面这个史料:
早在1996至1997年间,由于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以及随之而被迫展开的产权改造运动,按官方的统计数据,下岗工人的总量已经达到1500万人,其后一直居高不下,这成了当时最可怕的“社会炸弹”。在1998年前后,世界银行和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分别对社保欠帐的数目进行过估算,一个比较接近的数目是2万亿元。
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包括吴敬琏、周小川、林毅夫以及出任过财政部长的刘仲藜等人便提出,“这笔养老保险欠帐问题不解决,新的养老保险体系就无法正常运作,建立社会安全网、保持社会稳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后来的几年里,他们一再建言,解决国有企业老职工的社保欠帐问题和建立公正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2000年初,国家体改办曾设计了一个计划,拟划拨近2万亿元国有资产存量“做实”老职工的社会保障个人帐户,然而,几经波折,这一计划最终还是流产。反对者的理由是“把国有资产变成了职工的私人资产,明摆着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晚年吴敬琏在评论这一往事时,用了八个字:“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去年,在参加一个论坛时,我遇到一位当年反对2万亿划拨计划的著名智囊、经济学家,我问他,十年以降,对当年的主张有何反思。他一边吃饭,一边淡淡的回答我说,“不是都过去了嘛。”
是的。都过去了。一地衰败的铁西区过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关过去了,两千万下岗工人的人生也都过去了。现在,只有很小很小的一点忧伤,留在一部叫做《钢的琴》的小成本电影里。历史常常做选择性的记忆,因而它是不真实的,甚或如卡尔.波普尔所说的,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时代若真有尊严,它从来在民间。
在这篇与文艺无关的专栏里,我要向《钢的琴》的主创人员致意他们是导演张猛、男主角王千源以及不取报酬的东北籍女演员秦海璐,你们做了一份真实的工作,让那些企图在电影院里逃避现实的人们有了一次突然与当代中国直面相撞的机会。
有可能的话,去看一下《钢的琴》吧。它被安排在“中国年度大片”《建党伟业》和“世界年度大片”《变形金刚3》之间上映,仅仅是一个“聊胜于无”的插曲。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8 21:38:36 +0800 CST  
1998年到2003年间,中央提出三年搞活国有企业,除了少数有资源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之外,其余数以十万计的企业被关停并转,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被要求下岗。在过去几十年里,他们自认是“工厂的主人翁”,从来没有培育自主谋生的技能。一旦失去工作,马上成了流氓无产者。就这样,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丈夫会因孩子的一双运动鞋而发愁轻生。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产业工人,技能高超,可以用手工的方式打造出一台钢铸的钢琴,忠于职守,男人个性豪爽,女人温润体贴,他们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却要承担这样完全不可能承受的改革代价。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8 21:39:26 +0800 CST  
昨晚的全被删了,这他妈可是公开信息!!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9 10:33:11 +0800 CST  
@犀利个球 2016-09-19 17:30:47
房价继续暴涨,中国还有希望吗?
-----------------------------
目前并不看好。如果房价泡沫不破灭,必然是严重通胀加严重的贫富不均,社会阶层固化,未来毫无希望。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9 17:54:39 +0800 CST  
继续----

不得不说,国企改革为成为中国经济2000年开始一个腾飞的动力,另外一个动力是加入世贸组织,暂且按下不表。

至于国企改革中牺牲的一代人,其实他们的牺牲实际上是既让中国其他人收益,也让自己总体收益的,毕竟难关也就那几年。

你看中国后来的发展,连农民工都可以挣到钱,下岗的工人在后来经济大发展中应该是起点更高的。如果当时没有下岗,那就只能全国人民喝稀饭。

这次改革中,由于国企的坏账叠加亚洲金融危机,银行体系也差点崩溃,当时银行的坏账高于20%,搞金融出身的朱镕基同样对银行系统进行了拯救,把坏账全部剥离,成立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期初看起来这些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那了一堆坏账,但是经过后边中国经济的发展,总体来说是大幅度盈利的。当初的坏账实际上变成了香馍馍。所以今年以来又有很多人在喊股转债,想复制2000年的奇迹。

但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除非中国还经济2000之后的那样高速发展的时期,每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显然不可能。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9 20:01:22 +0800 CST  
@wcz43812 2016-09-19 18:15:40
中国经济下一个发展动力在哪里?(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
全世界都在问这个问题。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9 20:01:52 +0800 CST  
@296281876 2016-09-19 20:15:03
按楼主的意思,中国就等着崩盘,再重新洗牌
-----------------------------
后边我会谈到。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9 20:18:14 +0800 CST  
继续---

中国21世纪腾飞的另外一个动力就是加入世贸组织。这就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分钟,为中国广大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最广泛的就业机会。

再2000-2008年,出口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如果不加入世贸组织,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成果的。

在2000之后,哪怕是2008年,一直到2011年,这十一年中国经济创造了真正的奇迹。如果说在2000年之前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比起其他东南亚国家,并不算出色,而这11年,中国的经济相继超越了德国,后来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哪怕是在2008年,中国也成功度过了金融危机,让世界刮目相看,成为这之后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下面我会谈谈200-2007年这段时间。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9 20:23:04 +0800 CST  
@吃红烧肉 2016-09-19 20:21:35
楼主加油!
-----------------------------
谢谢支持。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9 20:23:23 +0800 CST  
@英雄卡瑞奇 2016-09-19 20:42:21
95年,我父亲因为等不到单位的福利房,所以花五万块钱买了第一套房,六层楼的五楼,78平米,在当时三房两厅一卫的“大房”。00年,在我工作前一年,花了30万买了一套144平的大房,三楼,带自行车库。03年卖掉了小房,减少还房贷的压力。04年我已经能够贷款,我和父亲一起贷款买了一套位置楼层都不错的学区房,90平米48万。07年还清贷款后,我和老婆贷款买了一套80平的老房子,10年,卖掉后买了现在自住的房子,高层带电梯,......
-----------------------------
我周围有闲钱的,这三个月全进房市了。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9 20:44:24 +0800 CST  
明日继续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19 22:23:12 +0800 CST  
继续---

2000之后,中国的经济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高峰,当然那个时候我没赶上,只记得当时央视黄金档开始播出了一部叫《CEO》的片子,好像说的是海尔的张瑞敏。一时间,全社会都在谈CEO,一堆人都争当大老板,就连我们那个小县城也不例外。

书店里最畅销的书是通用CEO杰克韦尔奇的那本自传,此外,还有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酪》《把信送给加西亚》之类的也极为畅销,市场上开始出现了管理培训和成功学,涌现出一大批的鸡汤大师,人们都在渴望成功,渴望财富,民间经济的活力被最大化的激发出来了。

但是08年以前都没有统计过私人投资这个数据,只是从此之后,国有经济的占比是在逐年下降的,而民营资本占比逐渐上升。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20 19:05:19 +0800 CST  
继续--

民营资本从2000年占GDP的55%到2006年65%,所占比重一直都是在上涨的,所以在这几年说什么国进民退的说法的不正确的。国家为了防止垄断,还拆分了邮政、电信,可惜从2015年开始,又开始大规模的国企合并了。

而外资所占的GDP贡献一直都在30%以上,增速最快的是92年到2000年,从FDI的狂飙就可以看出来。从2000年以后,外资所占的比重略有下降,但是FDI依然在保持增长,从而带动了出头的增长,从2000年的241亿美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2622亿美元,增长了10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

而外资和民营资本都是私人投资增长的结果。
楼主 时代之  发布于 2016-09-20 19:16:59 +0800 CST  

楼主:时代之

字数:40248

发表时间:2016-09-11 17: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6 15:14:47 +0800 CST

评论数:210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