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依然无忧,逆向思维让你找到真实

预期中的政策姗姗来迟:住建部发布文件,今后原则上不再对各省建设廉租房做出要求,也不再考评廉租房的各项数据,转而支持货币化住房补贴。---------真搞不清楚,这么明显的政策性失误,竟然执行了大约6年,期间浪费了几万亿投资,收回无望,每年背负巨额的政策性亏损,老百姓也不感冒,地方政府也没能力继续玩了,谁来承担国有资产流失?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05 19:48:11 +0800 CST  
股市的小船说翻就翻,又被89日线拉下马了,郁闷,顶部就该全款买房,杜绝手贱抖聪明。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06 12:07:10 +0800 CST  
就在4月底,北京决定由房管部门和民政部门联手收购商住房,代替公筹公租房内部政策定型后。住建部于昨日发文不再大规模开建公租房项目,上海今天早晨发文,不再大规模搞公租房。北京的政策就是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上海是北京最速度的跟屁虫。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06 12:21:40 +0800 CST  
上海聪明就聪明在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从来不跟北京闹别扭,最多痛哭流涕的诉个苦,嬉皮笑脸对着大哥撒个娇发个嗲,从城市政治性格上讲,上海是标准的小婊砸。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06 12:26:17 +0800 CST  
迦南全部出逃止盈,这个庄是好人,润和止损逃了,365被套,艹。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06 14:57:17 +0800 CST  
额翻开同学圈,处级以上干部的微信内容不是养生健身就是风花雪月,这是最近两年才有的现象,头几年虽然也没干啥,还能写点自己业务上的事情。济南从来就不是个激情的城市,在业务上有追求的干部倍受打击,考核干部业绩不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而是站队排队和人际裙带关系。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08 09:45:35 +0800 CST  
进入5月份,大部分1线,1.5线将陆续进入调整整固期,中场和下半场,帝都走势将左右全国房价,风向标,看好后半程帝都的领涨作用,整固期的表现品种主要是二线城市中较强品种的补涨时机。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08 22:48:58 +0800 CST  
赶脚补上缺口应该跑70%。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09 14:16:58 +0800 CST  
人民日报这个社评真是大有乾坤,看了24小时,还是目全看明白哪。小小总结一下。

1.今年一季度,形势好于预期,只有一个因素,放开了房地产。不过这一放开,领导层也看出眉目来了,就是真正有市场需求的城市和已经过剩的城市,用同样的政策刺激,会造成严重的分化,如果需要提振GDP同样的数据,本来1线涨15%,2线涨10%,3,4线涨5%即可,现在一线涨50%,二线涨25%,3,4线继续卖不动。如此一来,所有的社会资金流动性都被1,2线吸走了,这是怎么管?一线,二线要骂我行政控制不得人心,3,4线骂我好处都给了亲儿子,这事不能明目张胆的搞了,权力下放给你们,不准涨太多,一切听市场的。这叫记吃不记打,等到3,4季度GDP又不行了,看你怎么办?
2.今年国内经济预期差,除了实体经济找不到发力点以外,金融市场低迷也有很大的放大器作用。债市违约就不提了,银行增速见顶也不提了,金融改革乱七八糟,这个更不能提了,加杠杆加的老百姓要急眼,这个已经道歉了,关键是有的人能加,有的人不能加,有的人加了杠杆也很安全,有的人加了杠杆就是作死(安全的加杠杆能发财啊,这个不能说哈,太露骨了)。太特么个性化了,这个我也管不了,市场有风险,加杠杆需谨慎,好了,告诉你们了,归市场管了。股市,对了,这个一定要提,我放的水是想给亲儿子的,你们都回来抢饭吃,你们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们长的像我吗?滚。
3.现在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了,想促进外贸,就得货币贬值,货币贬值,美元就流出,美元流出,我放的水就被对冲掉了,没有水:投资就搞不下去。现在不放水不行,放水多了也不行。难啊,只能慢慢放了,水是一定要放,但是不能让大家紧张。所谓L,就是我们还不承认新经济改革失败了,还得再试试。(试试就试试,你就钻进互联网的犄角里面出不来了,就业率会给你颜色看的)。


总之,管理层已经对房市,股市进行了切割,你们涨跌,一个是地方政府的事,有事别找我了,找你们当地政府。二个是,股票,我也救到头了,我也套了20%,丢人加现眼。以后套住别找我了,去找上市公司。改革,我还得玩下去,不见泰山不灰心,不见棺材不掉泪。-------------其它的我也没看明白。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0 04:35:14 +0800 CST  
(转贴):神出鬼没的权威人士,自1946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上千次。去年以来又频密出现,对经济工作发表权威高见。

今天再重出江湖,我们应该怎么看?

笔者认为,除了讲话的方式不对(让市场猜,与半夜鸡叫没有区别),内容大体都认同。其中隐含了大量政策信号。

1,“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这是针对官方宣传老是说新动力新动能多大作用的宣传而针对性下的定论。

中国经济体量太大,双创是需要,但是靠双创难以真正挑大梁,需要关注权重的传统产业,针对具体问题,出具体的政策。这一块,国务院去年一年都关注太少。未来,这一块的工作应该是重点、核心。

经济工作要抓核心,抓权重,要面对主要矛盾,不能躲,也不可能绕道而行。

2,资源大省要丢掉幻想,不要做梦

这句话同样针对性很强,是批评某些地区的等和熬的心态,指望大宗商品涨一涨(一季度石油、钢铁价格都大幅反弹)来了,煤炭钢铁又可以复活了。也许东北及其他的一些资源大省、产能过剩严重地区的领导该坐不住了吧?

过去好年景,站着赚钱,不改革。现在问题来了,才发现底裤都没有了。权威人士说了,尝到苦头也不是什么坏事,要让他们抛弃幻想。

这也说明权威人士对未来大宗商品的走势已有了清晰的判断,一季度的反弹是暂时的。

这也涉及到去产能的问题,地方看到大宗商品涨价就存在幻想,于是在去产能的决心上动摇了,觉得多生产,也许过个半年一年,市场行情好了,又可以赚钱了。权威人士说,不要做这个梦了。

3,政策“重点、节奏、力度”出了问题,方向没有问题

有市场分析解读说,权威人士说宽松结束了。我认为这完全是误读。

对于货币政策是不是要加大力度的争论,供给侧提出来之后,内部争论就很激烈。因为外界似乎认为又要下狠手了。

但后来官方的表态意见很一致,就是两端发力,供给侧和需求侧都要发力。关键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即所谓“重点、节奏和力度”的问题。

所以,这次权威人士再次谈这个问题,绝对不是宽松结束的意思,实际上也不可能结束。而是说“重点、节奏和力度”出了问题。比如一月份,2万亿的信贷等等。比如房贷规模陡然大幅提升。中国企业杠杆率在一季度飙升。这些节奏、力度都是有问题的。

未来,货币政策基调不可能变,降准还有很大空间,降息也并非没有可能。央行还会每日公开市场操作,在资金价格上维稳,防止一切因为流动性紧张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市场风险。

所以千万不要错误地解释货币政策。政策没变,节奏和力度要注意。

4,一季度增长付出了很大代价

中国的总负债率(尤其是企业部门负债率)飙升,这是海外关注度比国内高得多的一个问题,也就是中国的总负债率在一季度出现大幅飙升,尤其是企业部门的负债。说明权威人士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认识到处理不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不是开玩笑的。

一季度经济增长是好事,但是付出的代价权威人士看得很清楚,比如地产泡沫继续飙升,比如企业杠杆率飙升等等。中国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政策,包括房地产,完全可以继续宽松,把首付打到10%,买房的马上多起来了。

但看样子,中央不会下狠药稳增长,而是遵循经济规律。

因此,对于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也有调整。这个根本是什么?就是“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经济是个生态系统,各种体系有自己的原则。股市就应当要保护投资者权益,而不是仅仅从融资的角度看股市。制度建设好了,机制好了,股市自然会好。

5,行政手段还是要用

这也是一个激烈的争论,即去产能用行政手段对不对。权威人士说了,必要是还是要用。该断奶还是要断奶。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权威人士有三四个问答来谈供给侧改革的问题,看样子力度还会加大。

而且对关键问题也作了回应,“保人不保企”,也就是帮助的是工人,而不是僵尸企业。该关闭的要关闭,不要动辄“债转股”,这也说得很好。债转股前段时间出现了一股歪风邪气。

6,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现在有一股风,反正说好话可以不负责任,怎么吹牛都没关系,看空则可能犯错误。

但其实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的看法,分歧是太正常不过了。过去总是强调正面引导,但是正面引导过多,会误导决策。比如,总认为房地产还能大发展,钢筋水泥还能大发展,这种判断不切实际。

权威人士还提到,对一季度的经济形势,不能简单地以“开门红”、“小阳春”加以描述。这是科学的态度。一季度的回暖只是迹象,而且并不稳固。这说明对经济走势的宣传上,出了大问题,导致了误判,所以现在来纠偏。

因此,权威人士说,鼓励从专业层面展开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对稳定预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7,密切关注价格变化。

这是唯一一个权威人士没有下结论的问题,走向仍不清楚。但是这对未来货币政策的空间影响很大。权威人士采取了负责任的态度。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0 13:16:44 +0800 CST  
货币政策有变,放慢了节奏,尚需4,5月份信贷数据落实。第二波空中加油会以慢涨为主,看好帝都的领涨预判不变。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0 13:19:05 +0800 CST  
额为什么扒拉來扒拉去的翻腾全国头十位城市的GDP,高等学校数量,211、985,人口,全国排行头100医院,道路密度。就是为了计算城市福利。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0 19:30:54 +0800 CST  
中国经济迎来了存量时代,以前发展速度快,我干我的,你干你的,都有饭吃。现在是拼存量,锅里就这么多,我抢到了,你就没饭吃,你抢到了,我就得饿肚皮。大面上是行业内拼效率,拼创新。地域上是拼省域经济,拼大经济带,省内拼同质化的城市竞争。为了减少省内的内耗,各省要明确各个地区主要搞的产业,只准协同,不准互相拆台,集中精力拼对口竞争省份和大经济圈。作为山东的省级领导,提出批评,到现在也木有协调一下各地区的发展方向,这样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好处都被外人利用竞价优势搞走了,当然,你也得稍微倾斜一下济南,哪个省不要脸啊,非就得山东不要脸。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0 23:39:14 +0800 CST  
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转帖)

九大城市群整体比较

在纵向比较上看,九大城市群的各指数水平总体上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十分明显,珠三角城市群的综合指数则持续出现波动。这反映出九大城市群在城市人口、经济及生活文化水平方面均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一直居于三大城市群之列的珠三角的波动和减速,最值得关注和探讨。

在横向比较上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层级分化日趋固化,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各自的劣势和问题在短期内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山东半岛城市群尽管在东部仅居于二线,但总体发展水平仍高于中西部的成渝和中原。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不仅经济基础薄弱,一体化程度较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均滞后,在发展思路与模式上也比较被动,依附并受制于东部而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觉。长江中游的三城市群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城市群的规划范围和相关政策出台、推进迟缓,也是影响该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长三角城市群

排在第一位的是长三角城市群。在五个一级指数中,长三角的城市生活指数排在首位,首位比指数也排在首位。相比于其他八个城市群,长三角在人口、经济、文化和城市层级体系的发展相对比较平衡,表明在经过30多年的磨合与一体化进程之后,一种良好的层级体系与合理的协作机制正在生成,无论是从生活便利程度还是文教卫生领域的发展水平来看,均具有极大的优势。长三角的主要优势在于经济发达,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GDP均位于全国前列。但其最大的软肋仍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其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在2012年仍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群。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看,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山东半岛城市群等。

珠三角城市群

排在第二位的是珠三角城市群。在五个一级指数中,珠三角的城市人口指数和城市经济指数均位列第一,在城市人口指数中的优质和职业人口二级指数也有很好表现,在城市经济指数的可持续发展二级指数上保持优势地位,是其在城市经济指数上名列第一的主要原因。但珠三角的生活指数和首位比指数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基本处于中等靠后的位置。在城市文化指数上不仅与长三角、京津冀有较大差距,也落后于成渝经济区,排在第四位。以年接待游客数量指数为例,2012年珠三角接待游客量从上一年的2.8亿人次跌至近2.5亿人次。珠三角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文化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科技文化创新能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京津冀城市群

排在第三位的是京津冀城市群。在五个一级指数中,京津冀的城市文化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八个城市群,继续保持在第一的位置,城市经济指数中的第三产业二级指数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以北京为首位城市的京津冀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在区位、政策、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文化中心。2012年的数据显示,京津冀城市群的首位比指数水平有所提升,但其发展的最大问题依然是城市群的内部差异和两极分化严重,距离一个理想的城市群——在人口、经济、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体系,在空间边界、资源配置、产业分工、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功能互补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还有很大的差距。这表明,北京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区域一体化发展仍长期停滞在研究层面和启动阶段。但自2014年开始,京津冀城市群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但具体效果的体现还会有一个“延时”阶段。

山东半岛城市群

排在第四位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在五个一级指数中,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人口指数、城市经济指数和城市生活指数均排在第三位,表明其优质人口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较强,以及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在这三个方面积累了较为突出的优势。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首位比指数排在第二位,表明城市群内的各城市发展较为均衡。凭借这些优势,山东半岛城市群超过了体量比自身大得多的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成为我国城市群第二方阵的重要代表。但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文化指数”仅排在第六位,仅在长江中游地区的三个城市群之前。山东半岛城市群在传统文化资源与资本等方面并不弱,关键是城市群的文化魅力和创新能力未能充分释放出来,也可以说是“有大本钱但没有做出大生意”。这种现象在我国二线城市群中相当普遍,是今后各城市群在文化建设中亟待关注和突破的困境。

中原经济区

排在第五位的是中原经济区。在五个一级指数中,中原经济区的城市生活指数依然保持在第二的位置,表明从生活成本和便捷度等指标看,中原经济区的宜居水平在九城市群中相对较高。同时,在九大城市群中,中原经济区的城市人口指数倒数第一,城市经济指数倒数第二,前者揭示出“人口大城市群”与“人口强城市群”、“人口数量”与“优质人口”的突出矛盾,后者则显示出中原经济区在经济领域发展程度不高,与东部发达城市群有着明显差距。城市人口指数倒数第一与城市经济指数倒数第二,还表明人才不足与就业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主要障碍。此外,城市经济指数倒数第二还揭示出当前的经济增长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1 22:48:25 +0800 CST  
成渝经济区

2012年的数据显示,成渝经济区的首位比指数退居第三,仍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在整体不发达状态下的“原始和谐”,是区域内各城市发展水平都比较低的集中体现。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成渝经济区在2012年的就业人口比例有较大的增加幅度,表明其在人口指数特别是职业人口指数方面有所提升。成渝经济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首先,成渝经济区虽然在中西部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但与东部发达城市群相比仍相当落后,这是成渝经济区的生活指数垫底、人口指数落后的主要原因。其次,成渝经济区虽有重庆、成都等核心城市,但与北京、上海、广州等核心城市相比,辐射能力弱、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作为西部城市群,成渝经济区文化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图书馆等文化事业落后等方面,这在整个西部地区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国家在文化政策和资金配置时应重点关注的。

环长株潭城市群

排在第七位的是环长株潭城市群,在五个一级指数中,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人口指数和城市经济指数均排在第五位,前者与武汉城市圈共同位列第五,超越了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环鄱阳湖城市群,这表明其人口发展的综合水平在九大城市群中位于中等位置,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后者排在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中原经济区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之前,主要原因在于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第三产业二级指数和可持续发展二级指数都排在靠前的位置,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二级指数,仅次于珠三角城市群,这说明环长株潭城市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所突破,既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又达到了减少污染排放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

排在并列第八位的是武汉城市圈,在五个一级指数中,武汉城市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人口指数并列排在第五位,排在成渝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的前列。武汉城市圈在校大学生数比例和从业人口比方面的水平较高,优质人口指数和职业人口指数的优势显著,这与其高等教育院校集中以及相关投入较高有关。顾名思义,武汉城市圈有其自身的区域发展模式,即以武汉市为中心展开圈层式的发展,因此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其城市群均衡发展水平完全没有优势,在九大城市群中垫底,这与该地区的发展历史、传统的经济布局以及生活形态密切相关。

环鄱阳湖城市群

排在并列第八位的是环鄱阳湖城市群,在五个一级指数中,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城市人口指数排在第七位,优势主要集中在人口的增长率上,其在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上都排在最后,整体发展水平有限。但作为位于中部地区的城市群,仍然有一些相对优势存在,比如在职业人口二级指数上名列第三位,排在珠三角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之后,在可持续经济发展二级指数上位于第三位,排在珠三角和环长株潭城市群之后,但值得注意的是,环鄱阳湖城市群较低的污染排放水平也是以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城市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东部发展较为成熟的四大城市群看,尚未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城市群建设进入了需要深化改革的瓶颈期

理想的城市群是一个在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体系,在空间边界、资源配置、产业分工、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功能互补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发育较为成熟的城市群主要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等,但从总体上看,东部四大城市群尚未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一方面,与世界各大城市群相比,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和重点方向;另一方面,在动力机制上主要是行政手段,市场作用亟待释放。从各项发展指标看,东部四大城市群的水平处于持续提升过程中,但增长的幅度有限,一是经过前些年的快速和高速增长,开发程度普遍较高并抵达某种阈限,人口、资源优势的利用回报率有所下降,同时在空间资源和环境条件约束加大的背景下,很难再像过去一样“大踏步前进”,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一样,东部城市群也迎来了以“中高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

2、从中部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看,在环境保护、层级体系及人口资源方面均不乐观,且可能面临着“隐形塌陷”的困扰

中部城市群主要包括中原经济区、环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四个。中原经济区城市人口指数倒数第一,城市经济指数倒数第二,前者显示人才与就业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后者揭示出当前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院校密集,优质人口指数和职业人口指数的优势显著,但本质上是一个“放大了的武汉”,在层级体系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环鄱阳湖城市群在九城市群中垫底,而基于经济不发达基础上的环境生态水平,本身也是极其脆弱和靠不住的。发育比较均衡的是环长株潭城市群,其第三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仅次于珠三角,在一些指标上还超越了成渝经济区。中部城市群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隐形塌陷”,其人才和人力资源本身已经不足,而随着长江经济带的贯通和一体化,有可能流向下游的长三角和上游的成渝,这是特别需要注意和未雨绸缪的。

3、从西部的城市群发展看,和中部城市群已有一拼之力,但与东部还有较大距离,其难题在于如何突破各种现实的客观条件限制

成渝经济区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在人口指标方面,成渝经济区历年来基本在第五至第七位徘徊;在经济指标方面,成渝经济区基本处于第六位左右;在文化指标方面,成渝经济区基本在第四位左右;在生活方面,成渝经济区基本位于最末位,这是成渝经济区表现最不尽如人意之处;在首位比方面,成渝经济区的均衡程度较高,但由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这也仅仅是处于“简单均衡”或“原始均衡”阶段,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这样的“均衡”必然会被打破。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城市群发展的缩影,由于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它们一般在区域发展中竞争力有限,在人力、资源的抢夺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而如何突破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则是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4、城市群精神文化生态建设成效不明显,“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还有较大的差距

城市群代表了当今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拥有巨大的物质财富和良好的公共服务能力,本应是当代中华民族美好生活的核心空间。但在城市群经济繁荣、城市建设光鲜亮丽等繁华表象的背后,各种极端心态与行为也与日俱增。这说明我国城市群患上了“文化病”,在硬件、硬实力与软件、软实力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和不平衡。

原因在于,首先,目前我国城市群规划多是以产业、交通为中心的经济规划,评价标准也主要是一系列经济指标,这就在顶层设计上决定了其必然走上“经济型城市群”的发展道路。其次,尽管在一些规划和实施方案中“文化”一词频频出现,但由于规划编制的基本立场和评价标准并未改变,文化充其量只是一个“摆设”,“重经济轻文化”的基本格局未得到改变。这是我国城市群规划“惊人相似”的主要原因。再次,尽管我国城市群涵盖了巨量的区域文化资源和生活方式资产,但对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贡献极其有限。从文化指标评估看,中原经济区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文化底蕴丰厚,却排在靠后的位置,这说明其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应和影响力没有挖掘出来。对于物质空间上日趋局促的城市群,文化开发和提升是今后应重点研究、规划和布局的战略方向。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1 22:49:15 +0800 CST  
对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建议

1、东部城市群探索人口、经济、生活、文化四位一体、均衡发展的城市群机制,解决我国城市群层级体系混乱和一体化缺乏内生动力的问题

对此可通过自上而下的机制体制改革,合理划定城市群的层级体系与边界,以理顺城市层级间的资源配置关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为中心,构建符合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协调协同发展机制,把“浅表合作”延伸到实质性合作和“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

2、中部城市群建立就业、产业和基础设施三者的联动机制,提升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

提升长江中游三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是关键,对此需根据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人力禀赋特点,建立就业、产业和基础设施三者的联动机制,朝着人口、经济、环境和文化四者协调统一、相辅相成的方向迈进。通过城市群内部的人力禀赋特点和产业布局的双向互动,逐步调整产业和就业的结构,积极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就业、产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

3、西部城市群需努力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找到理念、机制和技术发展的新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少城市及城市群都面临着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该城市群中的城市基本处于美国中部内陆,向外联系的通道是五大湖水域。成渝经济区同样有长江流域这一通往外界的水域,和五大湖城市群相似,如何变自然地理环境的劣势为发展的优势,很多西部城市群都可在发展理念和机制方面借鉴国际经验,在资源匮乏和地理位置封闭的背景下,通过积极运用交通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在发展理念、发展机制及技术路径方面找到新思路。

4、深研并重建区域文化认同,切实推进文化城市群战略实施

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群规划大多以交通和产业来引导发展,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等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区在现实发展中并不占优势。而后发展的城市群不仅难以通过交通和产业得到充分发展,也会牺牲掉欠发达地区传承较好的区域文化传统和认同感。无论是当代国际城市群建设,还是中国古代城市体系构建,实际上都与文化和价值息息相关。城市的本质是文化,文化城市群代表了城市群发展的更高形态。依托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文化强国两大国家战略,将“文化城市群”作为落实“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和核心框架,转变以工业化、现代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经济型城市群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关系和协同发展机制,是我国城市群发展应认真研究和布局的总体思路与核心战略。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1 22:50:01 +0800 CST  
降个鸟价,今天上海新拍出三块地,松江地块,3.8万楼板价,奉贤2.3万楼板价,都是郊环线左右的地块。你压住中外环的价格不拍地,郊环的呼呼的涨起来,明显是在向北京学习经验。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2 00:24:30 +0800 CST  
去年年初想着换掉一套老破小,试试盘口,挂了一套文化路的学区房出去,当时成交价大约1.3万,挂的价格是全款净价:1.75万。整整一年没人问,这阵子中介疯狂打电话到爆,赶紧把卖单撤掉了。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2 00:32:04 +0800 CST  
管理层想把资金挤向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神马能卖动?只有住宅,而且还不是所有的住宅,这么一挤,估计2线靠后的城市都能动一动了,只要人口保持流入的城市,都有希望。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2 12:24:32 +0800 CST  
@唐朝一支先 43343楼 2016-05-12 15:04:00
@爱好围棋 2016-05-12 14:24:29

端午兄见解不凡,有一事请指点:家有小孩(女孩)今年高考,语言能力较强,数理逻辑能力较差,成绩一般(最多二本),性格内向,性情直率不善心机。本人住县城,在当地地级市已经购了房,目前在考虑小孩的大学专业问题,小孩偏向会计,学这个专业的优势是小孩将来可以在市里上班(但肯定是在企业打工,考公务员估计没这个能力);我倾向于读师范学中文或英语专业,将来当
—————————————————
护士出过干不错的,只要不怕脏累,收入不比学霸低,关键工作很容易找。
楼主 66端午88  发布于 2016-05-12 16:05:00 +0800 CST  

楼主:66端午88

字数:2408198

发表时间:2011-01-30 06:3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2-28 08:34:16 +0800 CST

评论数:1637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