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财政干部眼中的农村现状,每个人都值得阅读和深思

01人口问题
1991年,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班里有30多个孩子,1996年,我小学毕业的时候,班里只剩下9个孩子。这么多娃娃哪去了?大部分跟随大人流向城里,小部分流向外乡。

老幼相守的村子,人们谈不上有什么希望所寄,老一辈,既使无可奈何,也是习惯了自己的故土,幼的一辈,不过是暂时寄托在这里罢了,待到上学的时候,也随父母进城了。

02土地问题
在未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之前,村前屋后,沟沟洼洼,在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面,能种的全部给种了,不留任何死角。每家每户对自己所有土地的地棱地界都了如指掌,不差一厘。而现在呢,土地出现无人耕种及耕种人老龄化问题。

现在从上到下,都在呼吁并执行土地流转,怎么流转?政策许多老人接受不了。年轻人不种地,老一辈种地人的离去,再过十几年,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哪块了。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03产业问题
产业关乎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幸福感。现在产业就是两种:种植业和养殖业。

先说种植业,现在粮食价格提不起来,2014年种玉米,收成好点,除过成本每亩也就结余1100多元。如果收成不好,连这个数字都不到。如果家里有二三十亩地,每年的收入也就是2、3万元,除过人情门户等日常开支,也攒不了钱。

再说养殖业,就是养羊和养猪。前几年,猪疯狂的时候,老家留在村子里的人,家家户户都养起了猪。投资2至5万元不等,建猪舍,买母猪,买饲料。但当猪出圈的时候,猪肉价格下跌,一算账,连成本都收不回。放弃,猪舍废弃。现在农民养猪也就是为了过年吃那点杀猪菜了。

养羊,收入主要是卖羊、卖羊绒,卖的支撑是羊多生羊羔子,能卖羊的数量少于出生羊羔子的数量,这样才会新老更替,规模扩大,出现加法效应。如果每年出生羊羔子的数量少于能卖羊的数量,则是减法效应。养羊,每天都要有人起早摸黑专门照料,如果不成规模,养几十只羊,收入不抵幸苦费,只能说为了养羊而养羊。我二爸养羊的规模在200只左右,去年收入才3万多元,除过一年家里所有的开支,也剩余不了多少了,还好他无病无学生。

04婚姻问题
首先是钱的问题。原来结婚比较简单,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拉着毛驴将一个姑娘娶回土窑洞,幸福一辈子。后来演变成摩托车、手机、银手镯,开着机动三轮将一个姑娘取回楼板房,幸福半辈子。现在呢,钱、钱、钱,一个媳妇至少45万,才能娶回家,幸福一阵子。

再者就是情感的问题。我们知道,相对于乡土社会的稳定和静态而言,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流动性:资本流动,物资流动,人口流动,情感流动……与流动性相关的就是,城市生活的“陌生人”处境:出门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谁。

所以进城的一些年轻人就敢乱作非为,没人认识,没人指指点点。依靠现在微信、陌陌等交流软件,搞婚外情,眼中金钱多了,心里感情就少了。许多农村夫妻在城里租房子,男人在外打工,老婆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上学。但最终的结果是,男人把老婆供出去了,把孩子供回家了。

05养老问题
因为我们国家养老体制的不健全,包括城里及农村的非体制内的大部分人,养老必须靠自己和儿女。病痛是养老的第一大问题。无病无灾,基本都是很好的,但凡有了大病,就很麻烦。说实话,在农村,大部分地方,老人得重病,就是等死。一者是钱的问题。二者是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问题。有女儿的,老人还好点,女儿给老人清清洗洗,端吃端喝。没有女儿的,老人会殁的很快。亲情冷漠是养老的第二大问题。

老一代无法感受温暖,当生存都存在问题时,感情也许真的无法保障,造成老人对生活孤寂和无奈。亲情的冷漠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来制裁,道德的缺失和沦丧,让人义愤填膺。

06大病问题
虽然现在我国实行了农村合疗以及大病救助制度,但是对于真正得了大病的农村人来说,一是救助能否到位,到位多少是未知数,二是即使到位,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一场大病,就是一个家庭的变革,少则几十万元,动则上百万元的医疗费用是沉重的负担,让原本小康的家庭彻底返贫,而且债台高筑,许多农村人不得不放弃治疗,慢慢的等待着死亡的临近。人死了,钱也没了。

07传统习俗的崩解
现代文明制度的冲击以及城乡一体化的逐渐推进,导致原有乡土体系的崩溃。农村的“三叩九拜”已不复存在,城里的冷漠、传统文化的缺失、西方文化的侵蚀,让城里的体系变得畸形,真正适合我国城里的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没有信仰,没有宗教,吞噬着靠老一辈人以“道义”维持的老本,让人匪夷所思。正所谓城里人不像城里人,农村人不像农村人,倒像电影《老炮》里六爷所说,怎么是个“二尾子”。比如说过年,现在许多人都在说过年没意思,没年味了。贴窗花没有了,手写对联没有了,三十晚上供奉土神爷和灶马爷没有了,三十晚上跳大神没有了,大年初一早晨给长辈磕头拜年没有了……说是古风怡然也好,说是陈规陋习也罢,反正是没有了。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27 16:11:47 +0800 CST  
农村的人去城市里,农村耕地集约化,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一些农民变农业工人,农村不需要农民多人就业,也不适合养老。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27 17:03:45 +0800 CST  
不建议农民在农村建房,除非盖的房子容易出租。应该想办法在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买房,位置扁些也不怕,让下一代留在城市。
不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留在城市,大量的产业工人、服务人员也应在城市居住,这类人群的收入已经在快速上涨中。
未来和国外发达国家一样,工人、服务人员的工资和大学毕业生工资差距不会太大。我们是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点会慢慢向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国家靠齐的。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28 08:50:50 +0800 CST  
大部分人是以工作为中心,工作在哪?家在哪?有置业能力的就在哪里置业,租房也可以。
第一代农民工抛妻弃子,异地置业,过年才回家一次,谈不上生活幸福、也不符合人性。
第二代农民工,夫妻两人都出来,小孩也带出来,小孩在城里上学、成长,却盖房在老家,或在老家县城置业,没想过,小孩很少回去了。
房子几十年来,每时每刻都是买不起的状态,很多人说,多早多早时房子便宜,问题是那时你更买不起呀!
买房也好,租房也好,对大多数下一代来说,故乡是再也回不去的故乡,无就业,无机会,人口凋零。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28 09:54:14 +0800 CST  
既然有人提到“忽悠农村人进城买房”,那我就先简单谈谈房子。
房子有多种属性:投资属性、消费属性、经营属性。
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房子刺激人们的神经,就是它过去几十年超强的投资属性,也是芸芸众生最佳的投资标的。
很对人把房子过于强调消费属性,认为价格太高了,消费不起,不值得买,还不如租房呢,不就是一个窝吗!强调对自己的使用价值,而忽视了房子作为重资本、易杠杆的投资属性。
购房首先要看其投资属性,看错的被甩下车,看对的顺风飞扬。
投资强调的是未来一定时间内是否有足够的升值空间,是否可变现,比如股票。太多的人把投资当投机,当赌博,避而远之,厌恶风险。的确投资、投机、赌博,都有一定的风险共性,也没有太明确的边界。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28 17:47:18 +0800 CST  
过去十几年,特别是在大城市,有房无房导致了很大的财富鸿沟。也让有房的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的财富鸿沟变得越来越大。
除了投身其中(夯实自身资产,应对货币变迁),实在没有其他办法。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28 18:06:22 +0800 CST  
消费可以感性、可以任性,但投资千万不要。
想尽快富裕,必须善于投资,无产者无恒财。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28 21:46:21 +0800 CST  
网上找一些资料,不是很新,所以不是很精确,但能说明一些问题:把那么多人固定到农业地区,不是未来趋势。
—————————
美国一直是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超级大国,2008年时,牛肉量占世界第一位,占世界产量的19%,禽肉量占世界第一位,占世界产量的22%。
到2007年,美国共有农场207.6万个,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作物产品出口国。
像甜菜、甘蔗、油菜籽等作物,美国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居前列。
美国各类干果产量也十分大,榛子产量居世界第三位,核桃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的人口只有3亿左右,农业人口只有500多万,但是生产出了世界上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品质最上乘的粮食和畜产品和其他农产品。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29 19:23:28 +0800 CST  
那些因某种机缘而离开农村的人普遍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而更多的人离开(逃离)农村,让农村的人均资源得到了一些缓解,但总体上依然贫瘠。
农村的人口愈少,人均资源愈丰富,农村的人均效益愈容易提升,农村的问题愈好解决。
鼓励农村人以各种途径离开就是我主张的观点。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30 10:13:16 +0800 CST  
农村最坏的时候是之前,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楼主 卓锐  发布于 2018-04-30 12:40:04 +0800 CST  

楼主:卓锐

字数:3112

发表时间:2018-04-28 00:11:4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5 13:02:38 +0800 CST

评论数:26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