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唐诗品唐史

一、叛逆少年隐圣山

公元689年有两个年号,正月到十一月,年号由年前的垂拱改为永昌,十二月又由永昌改为载初。载初元年寒冷的腊月,在襄阳城西南的岘山脚下一座优雅的小庄园里,自诩为孟子后人的家主孟老爷喜添麟子,满月宴上,孟老爷从名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取浩然两字为孩子命名,以表达对祖先的致敬和对孩子的期望。
只是这个载初的年号也没能撑过一年,到了第二年的九月,武则天登上帝位,改元“天授”,李世民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第一次皇帝生涯宣告终结。在举国欢庆女皇登基的时候,孟浩然还不足一周岁。
也许是祖先孟子的优秀基因加持,也许是伏羲大神死后幻化的岘山保佑,孩提时代的孟浩然表现的相当钟灵毓秀。在苦读诗书文明精神之余,孟浩然野蛮体魄,既在家中和兄弟一起勤练剑术,又出门游历。据记载,他往返汉江东西两侧的鹿门山和岘山,起码练了登山、划船,甚至游泳。
原来,山水田园诗派的无敌战神孟浩然并不是一个文弱书生。
时光荏苒,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公元705年,在自己的祖宅涧南园里攻书学剑的孟浩然变成了一位16岁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天宝年间一位文士王士源为孟浩然的作品做序,就评价他是“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堪称相貌与气质俱佳。
此时的朝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一代女皇武则天黯然下课,李显通过神龙政变登基为帝。远在襄阳的孟浩然在学业的道路上继续衔枚疾进,成为全体襄阳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时隔两年的707年,孟浩然参加当地的科考,独占鳌头。随后,他再次游览鹿门山的时候,写下他的第一首爆款诗《题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木,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这首诗其实是一个长镜头,时间上和空间都交代的很清楚。第一句“清晓因兴来”说明了一大早就进山了,最后一句“回艇夕阳晚”说明晚间方回。诗中的“乘流”、“渐到鹿门山”、“岩潭多屈曲”、“金涧”、“石床”等词句记下了随着孟浩然前进足迹的目之所至。诗中的“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是对襄阳名士庞德公隐逸在鹿门山的仰慕和追怀,似乎冥冥中也预示了孟浩然今后的人生道路。

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孟浩然有了一个不甚幸福的“洞房花烛夜”。孟浩然结识了一位才貌双全的襄阳名媛韩姬并陷入热恋,这位韩姬也出身书香门第,只是因为父亲早逝家道中落,才抛头露面卖艺为生。只是这段感情没有得到孟家父母的祝福,尤其是孟父怒不可遏,扬言要断绝父子关系,孟浩然年少叛逆,竟然直接跑到女方家里举办了婚礼。可是孟父也很坚持原则,不要说生米煮成熟饭,即便是熬成米粥也不接受,于是在711年,孟浩然携着娇妻住进了鹿门山。

在全唐诗802卷上,记载了一位汉南女子的两句诗,题名韩襄客,也有传说原来的题名叫“汉南妓”。这两句诗缠绵悱恻,深情款款: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尤其是“丁香”一词,还有一个香艳的解释:舌吻。
而全唐诗续拾卷十一中记载了孟浩然诗名为《赠韩襄客》的两句诗: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就是夫妻二人的定情诗。

鹿门山是襄阳的历史名山,被尊为“圣山”,据说是汉光武帝刘秀来游山,梦见两只鹿,得知他们是山神,于是建了一座山神庙,雕刻了两只鹿立于道旁,后来老百姓管这座庙叫鹿门庙,山以庙名就被称为鹿门山。到了东汉末年,名士庞德公(这是本名,并不是叫庞德,尊称为公)在鹿门隐居。这位庞德公大有来历,他是庞统的叔叔,并且“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些“职称”都是庞德公评定的,并且与他们亦师亦友。后来有人评价庞德公就像汉初黄石公指点张良一样,对诸葛亮和庞统也有教授之恩,并且在诸葛亮和庞统出仕之后,率领家人遁进鹿门山深处以采药为名,出世而去。这也是孟浩然诗中“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木,石床卧苔藓。”诗句的由来。
孟浩然隐入山林不久,朝廷开了科选,家人赶紧通知他早做准备,到京城去应试,这是和一心想要广大孟氏门楣的孟父讲和的好机会,拿个状元回来,所有的过错也就一笔勾销了。
可惜,年少叛逆的孟浩然又犯了另外一种倔强,他竟然拒不参加科举,这样就又错过了“金榜题名时”。
他的父亲以为孟浩然离不开温柔乡,一气之下立下家规,永远不许韩氏进门,果然,孟浩然成婚六年后,其父去世,在此期间,孟浩然只跟父亲见过一面,而韩氏则连公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其实孟父是错怪孟浩然了,孟浩然的“文不为仕”,不是要一直看韩氏的花容月貌,是不愿看朝堂的混乱不堪。
当时恰逢中宗李显驾崩,他的儿子李重茂当了短短的17天皇帝就被他的侄子李隆基发动政变赶下了宝座,然后他的弟弟李旦登基为帝。孟浩然觉得这种帝位承袭不尊古制,名不正言不顺,臣代君为不忠,叔欺侄为不义,孟浩然不愿为这样的君王和朝堂报效。
如果知道日后的李隆基会开创开元盛世,孟浩然会不会做另外的选择呢?
就这样,叛逆的才子帅哥就这样任性地在鹿门山隐居起来,身体力行了儒家思想中存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也算是遵循了孟子的家风吧。
在此期间,孟浩然写下来很多诸如“眼明栖鸟迷,余将归白社。”(《宴包二容宅》)、“伏枕慕公干,归山羡子平” (《李氏圆卧疾》)、“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听郑五喑弹琴》)等享受静谧宁馨的隐逸生活的诗句,似乎一切都那么美好。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化,山外盛世的吸引,家道中落的刺激,以及满腹经纶无从施展的寂寞,使孟浩然的心躁动起来。孟浩然在三十多岁已经隐居了十年左右的时候,也写出了一些“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一类的诗句 ,对朝廷的征召和好友的推荐入仕发出了遮遮掩掩的“求告”。
其中,“捧檄怀毛公”的典故出自东汉的孝子毛义,毛义的一位清高的朋友去他家里探望,正巧碰到毛义拿着官府发的任命书(捧檄)显得很高兴,这位朋友一脸鄙夷的走了,后来毛义的母亲去世了,毛义立刻辞官不做,他的这位朋友才知道毛义是为了让母亲欣慰才接受朝廷的任命。后来“捧檄”一词就用来形容为了广大门楣出仕,而不是贪图荣华富贵。“感激遂弹冠”中,遂字是推荐的意思,弹冠一词引申为出仕做官。
我们不去探求他这种180度大转弯的心路历程,毕竟“人到中年欲更多”,那,当初是自己“文不为仕”,现在如何能给自己找个台阶呢?结果又是如何呢?请看下节“清绝丽诗嗟满座”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9-09-29 17:47:57 +0800 CST  
二、为把前程问越中
孟浩然决心走出鹿门山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压根就没打算真的隐居在鹿门山。
当时的社会风潮,有一种独特的为官之道,那就是“随驾隐士”卢藏用开辟的“终南捷径”,以清高的文名吸引官府的注意,然后征召入仕。从后期孟浩然对仕途的积极追求看,这也并非是没有可能。
最先给孟浩然触动的,是他最早结识的好朋友张子容。
张子容得知孟浩然隐居的消息,屁颠屁颠的跑来,一起扮起了隐士。可惜到了第二年(712年),他就装不住了,赴京赶考。孟浩然很惆怅的送别这位朋友的时候,还写下《送张子容进士赴举》一诗以饯行: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
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其中的“殷勤岐路言”是引用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而“须令友道存”就颇有那种“苟富贵,勿相忘”的意思了。
这位张子容,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号称为死生之交,就在走出鹿门山的当年,先天元年(公元712)中了进士,任命为乐成(现在的温州乐清市)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也辗转做过晋陵尉,总之官职不高,因此也没有给孟浩然真正的助力。
张子容走后不久,孟浩然就开始了“半隐半游”的生活,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在此期间,他虽然有《春晓》这类写出了言浅意浓,深得自然之美,自然之趣的作品。但更多的是很多和朋友彼此唱和、寄赠的诗歌,侧面反映了此时的孟浩然交游广阔,性情豪爽。也印证了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对他的描写:“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也说他:“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看来,这位孟夫子不仅仅是任性,还是很义气,难怪后来能和王维、李白、王昌龄等大咖成为朋友,也深得张说、张九龄的认可。
他和朋友组酒局,讲究的是“宁伤身体,不伤感情”:

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
秦城游侠客,相得半酣时。
——《醉后赠马四》

跟朋友分别时,出手慷慨大方: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送朱大入秦》
这位朱大,名叫朱去非,是家中长兄,所以被好朋友成为朱大。为什么用送剑来表达感情?其实是暗指一个“季札挂剑”的典故。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国的公子季札作为使臣出使北方,路过徐国,徐国的国君非常喜欢季札的佩剑,但是没好意思说出口。季札也知道了徐国国君的心意,但是自己作为使节,佩剑是装饰需要,甚至是本国威仪的一部分,所以没有出赠。等到完成出使任务回程的时候又到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于是他来到徐君的墓前,把佩剑挂在树上。他的仆人说,徐君已经死了,你这么做还有什么意义呢,宝剑最后还不知道便宜给谁,徐君又得不到。季札回答说,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送给他,只是因为出使而没有当时相赠,现在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呢(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这位季札算是重信守诺了,连自己心里暗暗许下的诺言都要遵守。但是毕竟徐君没有真正得到这把喜欢的宝剑,算是个遗憾。孟浩然送朋友则毫不拖泥带水,不说什么“现在我要漫游,需要宝剑防身,等我回家了,给你送过来”之类,而是痛快淋漓的“分手脱相赠”,要表达的只是“平生一片心。”
当然,也有兴高采烈地去找朋友,却没有遇到的: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这是为朋友被贬官流放而叹息的,不过从诗中还安慰一下朋友,去南方就去南方吧,那里的梅花早开,能更早的欣赏。但是最后的一句“何如北地春”有点情商余额不足,人家难道不知道不流放更好?这样一句,有点戳人疼处的感觉。
对错过见面的普通朋友,孟浩然衷心祝愿他有一个好的未来——成仙得道: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随着眼界原来越宽阔,孟浩然的游历半径越来越大,结交对象上也开始有意识地向达官贵人靠拢,以求引荐。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二月,尚未三次拜相的张说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孟浩然在家作诗遥寄。其实,很多题目为“寄某某”的诗歌,并不是写下诗来找邮局寄过去,“寄”在这里是“送”以及“为你写首诗”的意思,我在自己这边写诗送给你,收不到是你的事,我的心意已经尽到了。
开元十二年(724年),韩思复任襄州刺史。卢馔为襄阳令,35岁的孟浩然和他们成为忘形之交,彼此以心相许,不拘形迹。
也就在这一年,受韩思复和卢馔的鼓励,他开始往洛阳求仕(李隆基在洛阳未长居长安),但是因为李隆基忙着准备封禅泰山,没有精力选拔贤才,随后就是因为张说在封禅中谋求私利,引起李隆基警觉,然后是李林甫、宇文融等人弹劾张说,以致张说在开元十四年(726年)罢相。开元十二年至开元十四年这三年间,朝堂一直纷乱,孟浩然在洛阳以及家乡之间来往奔波,但是却在仕途上一无所获。
这种感觉“难有出头之日”心绪一直笼罩在孟浩然的心头,在他的一首诗中也有所体现,那就是著名的《济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这是他漫游吴越时,乘舟过钱塘江写下的。孟浩然曾经写过观钱塘江潮的诗歌,其中描述大潮的诗句有“百里雷声震”、“惊涛来似雪”等壮观的句子。但这次,是“潮落江平未有风”,正是可以悠闲出游的时候,所以他和友人一起乘扁舟沿江而行去领略越中的景色(扁舟共济与君同),但是他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所以不时伸长脖子去看,还要回头问问,是否已经抵达了美丽的越中。

他问的是越中吗?其实,何尝不是问的前途和命运。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9-09-29 17:51:02 +0800 CST  
三、清绝丽诗嗟满座

开元十四年(726年),孟浩然已经37岁了,中年危机尽显。与此同时,同时代的才子也早已经蜚声海内,自己从一开始的隐居,到半隐半游,再到半游半求仕,都不顺利,估计孟浩然看到的都是“某某年少成名,你的同龄人(后龄人)正在抛弃你”一类的爆文。尤其是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夏秋之间,孟浩然和李白于维扬一带结识之后,孟浩然觉得游历求仕之路怎么也死磕不过这位谪仙人。于是,牙一咬,心一横,眼一闭,彻底撕下隐士的面纱,去参加科举去!
开元十五年(727年)夏秋间,38岁的孟浩然不再去洛阳混,而是赶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等待结果的时候,写下了一首《长安早春》,诗中对朝堂和皇帝赞颂不已,表达了对入仕的渴望。尤其“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的句子更是直接。
可惜,孟浩然在这次科举落榜,未能“荣擢”入仕,可能是文曲星惩罚他20年前“文不为仕”的叛逆和轻狂吧。不过,他的才华得到当时已经位居高位的张九龄的赏识,也结交了王维、王昌龄、王翰等一帮才子,尤其是王维,还为孟浩然画像。要知道,诗书画三绝的王维很少给人如此的殊荣。
孟浩然也放弃了再次科举的念头,寄希望留在长安积累文名,以求闻达公卿。所以他经常参加这些大咖的文学沙龙,并且留下了一段佳话。
那是有一次,众多文士在秘书省集结,聚会联欢,酒酣耳热之余,联句作诗。前面的文士们写了不少,也有佳句诞生,但是轮到孟浩然的时候,他提笔写下:“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震惊了所有人——“举坐嗟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没有一个人再往下续写了,包括张九龄和王维。张九龄更是深深记住了这位落地的中年文士,所以在9年之后的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张九龄贬谪荆州担任大都督长史后,邀请孟浩然去做过自己的幕僚。那一段时间,孟浩然跟随张九龄静则诗歌唱和,动则出行游猎,几乎成为他一生中最为自豪也最为快乐的高光时刻。
孟浩然因这一联“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名动京城,连皇帝李隆基都有所耳闻。王维想要推荐自己的这位好友,经过他巧妙安排,把孟浩然带到了自己在朝堂的值班室里,并且邀请皇帝李隆基现场“直接面试”,如果一切顺利,孟浩然自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李隆基也兴致勃勃的等待孟浩然拿出自己的名作,可不知孟浩然是情商太低,还是想保持一下自己不求为官的清高,他竟然读了一首《岁暮归南山》给唐玄宗听: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按照新唐书的记载,听到不才明主弃后,李隆基非常不高兴,说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结果就是“放还”,给打发走了,并且意味着很难再启用。
其实这首诗还是有“求仕”的意味的,为什么“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愁的睡不着,盯着窗外的月光发呆,满怀空虚?不就是因为“南山归敝庐”,没留在中央政务区嘛。
其实,这首诗的毛病出在“多病故人疏”上。
这句是个反话,意思是说因为前面我归了敝庐了,所以朋友们以我“多病”的借口不跟我玩耍了。这是一帮什么朋友?简直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可是这句“多病故人疏”是跟谁对仗的呢?是跟“不才明主弃”啊!尤其是“故人”就是对的“明主”。
这样一来,即便孟浩然真的是自己谦虚,想表达:因为我没本事,所以英明的君主慧眼识人,没有让我滥竽充数。听在李隆基耳中也是那么扎心。
关于这个典故,有两个问题要做个说明。
第一个问题是有的记载中说王维在唐玄宗埋怨孟浩然为什么不念那首气势恢宏又充满正能量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当然,这首诗是极好的,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描写出了洞庭湖的波澜壮阔和雄浑浩大的气势。
八月的洞庭湖水几乎与岸齐平,望向湖中,水天相映(涵虚本意就是水映天空),天与水接,混合一体,其中 “太清”指天。
水面上的水气,把整个云梦泽都蒸腾笼罩了,无尽的水波,似乎能撼动洞庭湖东北岸的观湖胜地岳阳楼。云梦泽指的是古时在湖北省长江南北的大片地区,江南为梦,江北为云,方圆八九百里,这里泛指围绕着洞庭湖一带。
后四句是感怀抒情,“欲济无舟楫”引用的是《尚书·商书·说命上》中“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暗喻自己入仕却没人推荐。“端居耻圣明”,是说自己无所事事,愧对这个圣明时代。的端居指平居闲处,在圣明时即太平时,闲着不做事是可耻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名义是说自己不能加入到“捕鱼”的游戏,暗指看着其他人为官做宰,自己却无缘际会。
这首诗即景抒情,自然是好,更绝的是,明明伸手要官,却又不显丑态,清逸潇洒。
可是,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年( 737 )之后,是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贬为荆州长史任上,孟浩然写给他的。此时和王维在一起非官方觐见李隆基的时候,这首诗还没问世。
第二个问题是,李隆基真的是“偶遇”孟浩然吗?
史书和逸闻都是记载孟浩然和王维不知道李隆基突然驾到,孟浩然还钻到了桌子底下,是李隆基把他叫出来的。
我不采信这种说法,那是三省重地的值班室,随时有可能去为皇帝拟制诏书,能把一个布衣平民带进去?李隆基会单独溜达到朝堂的值班室?所以我认为,这是王维已经奏明了李隆基的,只是由于孟浩然没有进士及第,李隆基才以这种特殊的非官方形式接见孟浩然的。
也有记载,不是王维引荐,而是张九龄或是张说引荐,那就更不靠谱了。
但,不管怎么说,孟浩然这次表演是砸锅了,下一步,他只能离开京师了,那,他又该走向何方呢?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9-09-29 19:25:26 +0800 CST  
3.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六首传诗夺魁首一句唱出盛唐音的王之涣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9-10-24 17:42:35 +0800 CST  
到底是哪位诗人是分开了初唐和盛唐的界限,是哪句诗开创了盛唐璀璨诗歌殿堂的里程碑,大致有两种说法。
比较小众的是明朝的才子胡应麟,他在自己的诗歌专著《诗薮》里认为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堪当此任,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联尤为经典。不仅后人,即便是同时期的文坛泰斗,开元年间管居宰相的张说,也亲自把这首诗题写在办公室,时刻揣摩学习。
不过,点赞更多的说法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才能荣膺此誉。可惜的是,王之涣一生只有六首诗流传了下来,但我们相信,从他与同时期诗人的交往密切程度来看,活到54岁的他,作品绝不会如此稀少,只是散失了。要知道,他可是和高适、王昌龄、岑参并称四大边塞诗人。
据编撰《唐才子传》的辛文房考证,王之涣是蓟门人(现在的北京),但后来发掘出王之涣的墓志铭记载他是“本家晋阳,宦徙绛郡”,也就是说王之涣出身“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算是大族子弟。可能身为蓟门人的辛文房太喜欢王之涣了,才把游历过蓟门的王之涣写成自己的同乡。
既然出身世宦,少年的王之涣也沾染了一身“官二代”习气,伙同着一帮非富即贵的“五陵少年”,练练剑,唱唱歌,牵狗驾鹰打打猎,回来烧烤喝喝酒(击剑悲歌,从禽纵酒),过得很是惬意,也成为了知名的问题少年。
不过王之涣很快就浪子回头,开始攻读诗书,并四方游历以增见闻,似乎唐朝有钱人家的孩子都认可“行万里路”的成长方式。十年之间成了学霸,名声大振。不过也正是因为出身高门大阀,王之涣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而是走的交接名士,推荐入仕的道路,这也是他仕途不显的重要原因。
当一个朝代的政局稳定之后,选拔人才的方式就会规范起来,往往以最公平的科考为主,到了明清时代,没有三甲进士的资格(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基本不可能入阁拜相。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尽管这个制度不完美,但是最公平,是普通人家最有可能实现的上升通道。
没有科举成绩单的王之涣,尽管名气很大,但是一直没有没能进入体制内,直到开元十年(公元722年),34岁的王之涣才背井离乡来到冀州衡水县(现在的河北省衡水市)当了一名主簿。刚到衡水,在为他的接风宴上,他即席赋诗,两首送别诗惊艳四座,一时间风头无两。衡水县令李涤的三女儿也在场,当时就成了王之涣的小迷妹,满眼都是爱慕的小星星。李县令是爱才之人,当即许婚,成就了一段郎才女貌的佳话。
那就让我们读一读为王之涣带来爱情的这两首诗吧: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
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
桃溪浅处不胜舟。

其中畎字读犬,指田间的细小水流,也可以用作动词,意思是小水流的流淌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
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
明朝应作断蓬飞。

可惜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4年之后,因为王之涣不拘小节的豪爽性格,使他在官场内斗中遭人诬陷,豪爽的王之涣一怒之下辞官而去,从此开始了16年的边塞游历生涯。

辞官归隐的第一站是归乡,回到老家山西,派遣愤懑情结的地方,鹳雀楼是最佳选择。鹳雀楼建于北周时期,位于唐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登临此楼,前望可看到莽莽的中条山,下瞰可观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沈括《梦溪笔谈》),是当时绝佳的胜地。时至今日,它的地位比起以往只高不低,与武昌黄鹤楼、洞庭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并称四大名楼。
这首诗在中国妇孺皆知,在此就不浪费笔墨了。
其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来就像是清水,初品不像可乐雪碧之类味道浓郁,但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养分。诗句平直,但意蕴深远,余韵无穷。名为诗句,实为哲理,蕴含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进取与探索精神。却又没有说教意味,就像一个老朋友聊天之际娓娓道来,催人奋进。

王之涣平常写得诗就经常被谱曲传唱,这首《登鹳雀楼》更是成为年度最佳金曲。就像李白登上黄鹤楼,面对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诗,提笔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一样,。其后,登上鹳雀楼的文人骚客不知凡几,少有人再因楼赋诗,王之涣成为鹳雀楼诗之舞台的唯一王者。

其后的十几年里,王之涣漫游边塞,又写下其余三首诗: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诗中慨叹别离,用意曲折,从同情被折的遍体鳞伤的柳树下笔(过去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拿着送的柳条,寓意一路平安),点名这是个送别的季节。

《凉州词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光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也是因为太熟悉,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是有个小故事可以聊聊,传说在清朝时期,有一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抄录这首诗,拉了一个“间”字,被慈禧看出来了,勃然大怒,要以欺君之罪处置。书法家急中生智,说自己并非抄录的诗,而是一首词,然后断句如下: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光
不度玉门关。
慈禧知道这是他在圆话,倒也欣赏这位书法家的机智,不但不罚,还有赏赐。其实,慈禧的文化素质挺高的,我们经常用的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原创就是她。这是她为庆祝自己母亲七十岁大寿献上的贺诗
时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凉州词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
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
不肯和亲归去来。

诗中的拂云堆是个典故,这是一个供奉突厥神祠的地方,位置在现在的内蒙古包头西北。隋唐时期,突厥如果用兵作战,先到这里祭祀祈福,求神灵保佑作战顺利。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突厥单于回头翘望出兵前祭祀过的拂云堆,
为了激励士气杀马盟誓筑坛拜帅也搞了几回。
但是现在的唐朝皇帝如此英明神武,
再也不会屈服我们,我们只有悻悻而归。

归去来这个词就是“回去”的意思,唐朝用在诗里形容外敌时,引申成“无可奈何的悻悻然败退”的意思。稍晚一点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也有一首是比较著名:

《赠裴将军》

一射百马倒,
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
相呼归去来。

四大边塞诗人中,岑参独一些,高适、王昌龄和王之涣交情深厚,经常一起出塞游历。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王之涣跑到了蓟门游历,高适闻讯,追去抱大腿,错过未遇,留下一首诗遗憾而回。这充分说明了几位好友的基情无限:诗中说,见不到你使我心情难以愉悦(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你的才华辣莫高,为什么功业蹉跎(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说啥也不好使了,你已经走了,可是我想你想的肝肠断绝啊(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原诗奉上: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適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一直到了天宝元年(公园742年),王之涣才又被授予了文安县尉,就在朋友为他祝贺的时候,命运却只给他留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在同年二月二十四日,王之涣病逝在任上,次年,在王昌龄、高适等朋友们的操办下,他归葬在洛阳北原,虽未曾“生在苏杭”,却有了“葬在北氓”的圆满归宿。
王之涣虽然只留下了六首诗,却首手首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度被认为分别代表唐诗五绝和七绝的最高成就。堪称“六首传诗夺魁首一句唱出盛唐音!”
说到夺魁,就不得不提“旗亭画壁”的典故:
在王之涣赋闲在家的开元年间,在一个小雪飘飞的冬日,王昌龄和高适来长安拜访王之涣,王之涣负责安排。三人一块在旗亭大酒店饮酒,酒到酣时,有著名的组合登台献唱。高适和王昌龄提议三人赌赛一番,按照作品被演唱的多少来排定三人的诗坛地位。第一个歌手献唱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得一分。第二个姑娘唱高适的“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也得一分。第三个姑娘又王昌龄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2分领先。就当高适和王昌龄十分得意的望向王之涣的时候,他胸有成竹,他说,这都是一般歌女,唱的一般诗词,看这个最美丽的姑娘怎么唱吧。结果,压轴的曲目连唱三首,都是王之涣的作品。三人哈哈大笑,众人都不知所以,当歌手前来问清原委后,都十分激动,连称“肉眼不识神仙”,接下来应该就是签名、合影、免单、办VIP卡等系列动作了吧……
我不禁要想,如果王之涣其余的作品能够收集到,唐诗殿堂里又会增加多少瑰宝呢?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19-10-24 17:43:47 +0800 CST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人以诗才称天子,心如冰清在玉壶的王昌龄

一、七绝圣手家境贫

在皇权至高无上的时代,谁敢向万岁爷看起,那就离抄家灭门不远了。但是在盛唐时期,却有这么一位文士,官不过副县级待遇,却被堂而皇之的称为“天子”而安然无恙,就能想到他是多么与众不同了。这就是后人称之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王昌龄。

王昌龄最擅长的是七言绝句诗,也就是每句七个字的四句诗,明代的大史学家、文学评论家王世贞评价说王昌龄的绝句与李白相比还要强一些,两位都是神一级的作品。也有人评价他的七绝应该是唐朝的第一,说“七绝第一,其王龙标乎?”顶着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几顶桂冠的刘克庄在《后村诗话新集》卷三中说过:“史称其(昌龄)诗句密而思清,唐人《琉璃堂图》以昌龄为诗天子,其尊之如此。”王昌龄的诗家天子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也有考证,在那个时代,哪怕像李白那样叫“仙人”都行,毕竟跟皇帝不直接冲突嘛,你做你的仙,我称我的帝,但是不可能称天子的,刘克庄对王昌龄“诗家天子”的评价应该是“诗家夫子”的讹传。因为王昌龄在担任江宁丞的时候,住所被称之为“琉璃堂”,他曾经在这里给别人讲解诗文,这种“身为人师”的经历,是可以被尊称为“夫子”的,也并不犯忌,就像李白写诗给孟浩然就有“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句子。

即便“诗家天子”有所讹传,可是“七绝圣手”的称号却是实至名归。

一是数量多。王昌龄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卷,共210首左右,七绝就有70多首,占了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在整个盛唐期间,七绝诗歌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70多首,占了全部盛唐作品的六分之一。

二是影响大。初唐七绝只有七十七首,到了中晚唐,七绝的数量仅次于五律,成为了主流。王昌龄、李白这两位七绝大家,使七绝逐步发展成熟,成为后期诗歌领域流行的体裁。后人也评价,王昌龄建立了七绝的法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围炉诗话》是如此评价的:王昌龄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

三是质量高。王昌龄200首的诗歌作品不是特别多,但是整体质量水平高,很多名句千古流传,尤其是七绝诗,几乎首首经典。可以说,王昌龄是发布爆款文比率最高的公众号。众多的名句可以例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前军夜战洮河北,巳报生擒吐谷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王昌龄还是一个诗歌艺术的理论家。众多的诗词爱好者,都知道古典诗词的“意境”理论,这是清末的国学大家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他所著的《人间词话》通篇都在阐述这一学说。但是少有人知的是,“意境”理论最早是由王昌龄提出来的,后来经过历代诗人的继承和发展,到了王国维这里,诞生了这位集大成者。

王昌龄生于武则天称帝的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这点毫无争议。但是关于他的籍贯,却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他生在江宁,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下辖区。那么他应属琅琊王氏,发源在西汉时期的琅琊临沂(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发展于曹魏西晋,确立于东晋初年并达到最盛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由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这才到了江宁。一种说他出生在山西太原,那他应属太原王氏。还有一种说他生在京兆(长安),那么他应属京兆王氏。
无论是哪一个王氏,有一点大家公认,他是名门望族之后。
不过,曾经烈火烹油的家族,传到王昌龄这一代算是彻底破败下来。王勃、杜甫等人,都有一个为官做宰的祖父或父亲在史书留名,王昌龄在史书一出场,就是一个草根。
早年的王昌龄,家势已经式微,他在故乡耕读,并没有王维早年那种“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豪奢之气。同时,他也觉得,做一个寻章摘句的书虫,未必就对家国有益,所以他才有心投笔从戎,漫游边塞寻求机会。全唐文收录他的《上李侍郎书》中,他吐露心声,追忆了自己的家境,抒发为国报效的豪情(持衡取士,专在文墨,固未尽矣……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天下固有长吟悲歌,无所投足,天工或阙,何借补之?苟有人焉,有国焉,昌龄请攘袂先驱,为国士用)。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4 10:29:19 +0800 CST  
时隔一年,俺又回来了@老巩论史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4 10:30:04 +0800 CST  
二、漫游边塞谱新声

王昌龄在22岁的时候,赶赴嵩山学道,当时是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当然,他的初衷并不是遁世隐居,而是历练自己的开始,也跟唐朝立道教为国教有一定关系。在嵩山,他学的并不是单纯的“一气化三清”,更多的是文章辞赋。三年之后,学成出师,只是不知道拿到毕业证没?王昌龄开始了自己游历边塞的游学生涯,他在离开嵩山的当年,也就是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先是玩的省内游,足迹踏遍并州、潞州。次年,奔赴河陇,出玉门关,真正到达了戍边抵御外族的第一线体验生活。

他在往西北前往临洮军驻扎地鄯州的路上,途经武街古战场,提笔写下了一首《望临洮》,和他后期激昂慷慨的边塞诗不同,这首《望临洮》充满了对戍边战士的同情,和发动冷酷战争的对立,有点“空见蒲桃入汉家”的反对意味。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武街之战发生在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是唐军抗击吐蕃军队的一场著名战役。当时是吐蕃10万大军进犯临州(现在的甘肃省临洮),进而攻打兰州(现在的甘肃兰州)和渭州(现在的甘肃陇西县),抢夺当时的战略资源——战马。李隆基派遣薛讷(薛仁贵的儿子)、郭知运、杜宾客、王晙、安思顺等应敌,经过3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唐军击溃吐蕃军队,一路追击到长城堡(甘肃临洮境内),将吐蕃军队围而歼之。这也是王昌龄诗中“昔日长城战”的来历,而并不是发生在万里长城的战争(更是跟景甜、刘德华没关系)。
此战,尽管取得了大胜,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唐军的损失也很惨重。因此王昌龄才说昔日都说打得好(咸言意气高),到今天也不过是“白骨乱蓬蒿”。
不过,当时的唐朝正逐步进入“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慢慢也坚定了王昌龄的信念,对盛世的歌颂,对边疆将士的敬仰,对朝堂的忠贞,形成了他诗歌的主流。
王昌龄的诗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类:边塞诗、送别诗和闺怨诗。
这其中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因为漫游边塞或是卫土戍边,有感而发写下边塞诗;也因为如此,亲朋好友为国尽忠,奔赴各自岗位,所以有送别诗;夫在边疆妻守闺阁,所以有闺怨诗。
也有人认为,王昌龄的闺怨诗和众多的闺怨诗一样,名义是描写老婆埋怨老公不能体贴自己、陪伴自己,实际是抱怨朝堂的权贵,甚至是皇帝不能重用自己。从王昌龄坎坷的仕宦经历来看,这种分析也不无道理。

诗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王昌龄出塞漫游的身份,他也并没有像岑参一样,在题目中明确点明某首诗歌是献给封常清的,从而留下线索。但是从他大量的边塞诗丰富的内容和细腻的描写来看,他应该是在某一位将军的幕府从事掌书记一类的文职幕僚,所以在723年至727年之间,他才能既有亲身体验,又有创作自由,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
世所公认,王昌龄的出塞二首的第一首为最佳,也就是耳熟能详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一句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有些讲究,在诗歌修辞上称为“互文见义”。中国的传统修辞有很多,据专业统计有60多种,“互文见义”是其中的一种,在诗歌的应用上比较广泛。通俗理解就是:A和B都包含C、D,在诗歌中写成A包含B,C包含D。本诗中不能理解为只独立描写了秦时的明月和汉代的关,而是指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
类似的用法还有杜甫写给李龟年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指在岐王宅里堂前和崔九宅里堂前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里只见李龟年的面,而在崔九堂前只闻李龟年的歌。
“龙城飞将”从字面上理解是“直捣设在龙城的匈奴王庭的飞将军”,历史上符合这个描写的应该是卫青霍去病甥舅两人,但是飞将军往往又是指李广。在此处应该理解为守卫边疆战功卓著的将士,而并非某一个特定的人。

我个人更喜欢出塞曲的第二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骝马是指黑色马鬃黑色马尾的红色战马或是紫色战马,想象一下整个画面:红色战马,白色鞍韂,杀出城门去冲击敌阵,踏着月色胜利归来的时候,城头的助威战鼓犹自未歇,使人血脉喷张,腰间悬挂的战刀刚刚饱饮敌酋的鲜血干涸。这个场面比起“但使龙城飞将在”身处局外的呼唤英雄,变成了建功沙场的创造英雄,豪情更胜。

他的从军行七首,都是不俗,尤其是一、二、四、五四首

《从军行七首》之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是边塞诗中常见的体裁——戍卒思亲,也就是守边的战士思念家乡的亲人。但是不同之处是不直接写戍卒思亲,而是戍卒在想象“亲思戍卒”,如此的彼此思念,盘旋往复。诗中的海风秋,是指青海湖上吹过来的秋风。
这首诗的画面感也是极强:在大漠上的设置了烽火台的边城足够孤独了,在孤独的烽火城之西,有一个百尺高的孤零零的边地戍楼,一名孤独的战士,在黄昏之际迎着秋风独自登临,登临之后却又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羌笛之声,吹奏的是乐府曲调关山月。这首表达征戍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成了让他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再也按捺不住刻意隐瞒起来的思念,自己还可以坚强的忍住不去思念故乡的她,可怜的她啊,是怎么熬过思念我的愁苦。
后人也评价说“己之愁从金闺之愁衬出,便为情深”。通过一个层叠一个的场面描写,最终托出“无那金闺万里愁”。明代陆时雍在《唐诗镜》里评价说:烽火城西百尺楼一绝,黄昏独上一绝,海风秋一绝,更吹羌笛关山月一绝,无那金闺万里愁一绝。

《从军行七首》之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的妙处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新旧”两个字,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琵琶总是弹奏思乡之曲,赶紧换一个,可是换过新曲子之后,还是“关山月”奏响的征戍离别之情。
二是前面三句一直在说离愁之苦,最后的诗眼反而用“以景结情”的手法,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军中置酒饮乐,吃饱不想家的欢宴之后,大家离席抬头,看到的是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景象,相对无言的时候,在想什么呢?想这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也照在边关?想照着现在的城池现在的将士的这月亮,千年前又在照耀着谁?

《从军行七首》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用前三句的层层递进,描写了苍凉悲壮的情调,但是最后突然转向,爆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千古名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了三个冲突又和谐的颜色,像一幅水墨丹青图:青碧的青海湖水,笼罩在头顶的阴云(大战要来的预兆),皑皑的雪山,三者融合在一起,色彩也是明-暗-明,层次分明。
孤城实际上是望不到玉门关的,但是,能感受得到,在这孤城镇守,就是为了身后的玉门关不受侵袭。紧跟一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把艰苦的自然环境“黄沙漫漫”,和艰辛的戎马生涯“百战”,以及产生的后果“穿金甲”,全部概括交代清楚。尤其是穿金甲,金甲能穿,可以想象,“穿”了多少将士的躯体。
大家都在等着第四句怎么“卖惨”的时候,就像压抑的弹簧,突然迸出一声呐喊: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过也有人评价说这是一句“说反话”的诗,意思是前面三句交代了状况,肯定是破不了楼兰的,能守住孤城就不错了,那“终不还”就代表着永远回不去了。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这句千古名句表达的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敌人多么强大,我们一定要扫平敌患,凯歌而还。
“破楼兰”的典故来自汉朝。汉代西域的小国楼兰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杀掉了楼兰国王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将国都从楼兰城迁到泥城,向汉朝称臣,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原来,楼兰不光有美丽的楼兰姑娘,还有不识时务的楼兰国王,据此看来,楼兰古国的消失,也是咎由自取。

不过为了消除歧义,我建议王昌龄把“不破楼兰终不还”改成“不破楼兰誓不还”,嗯,气势也是不错的,就看哪位老兄穿越的时候,把我的建议带给他吧。

《从军行七首》之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部队急行军前去增援先头部队之时,突然传来大战告捷的喜报,行文流畅,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改边塞诗凄婉悲凉的风格,读起来酣畅淋漓,十分快意。最后一句留了喜悦的的想象空间:既然已经擒住敌军首脑,那下一步自然是乘胜追击,直捣龙庭了。

从王昌龄从军行的第六首看,他这次边塞之行,直抵李白的故乡(考证李白籍贯的主流)碎叶城。诗歌是这样写的:

胡瓶落膊紫薄汗,
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
辞君一夜取楼兰。

怪不得李白和王昌龄关系那么好,原来是有这样一段渊源!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4 11:29:55 +0800 CST  
二、漫游边塞谱新声

王昌龄在22岁的时候,赶赴嵩山学道,当时是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当然,他的初衷并不是遁世隐居,而是历练自己的开始,也跟唐朝立道教为国教有一定关系。在嵩山,他学的并不是单纯的“一气化三清”,更多的是文章辞赋。三年之后,学成出师,只是不知道拿到毕业证没?王昌龄开始了自己游历边塞的游学生涯,他在离开嵩山的当年,也就是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先是玩的省内游,足迹踏遍并州、潞州。次年,奔赴河陇,出玉门关,真正到达了戍边抵御外族的第一线体验生活。

他在往西北前往临洮军驻扎地鄯州的路上,途经武街古战场,提笔写下了一首《望临洮》,和他后期激昂慷慨的边塞诗不同,这首《望临洮》充满了对戍边战士的同情,和发动冷酷战争的对立,有点“空见蒲桃入汉家”的反对意味。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武街之战发生在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是唐军抗击吐蕃军队的一场著名战役。当时是吐蕃10万大军进犯临州(现在的甘肃省临洮),进而攻打兰州(现在的甘肃兰州)和渭州(现在的甘肃陇西县),抢夺当时的战略资源——战马。李隆基派遣薛讷(薛仁贵的儿子)、郭知运、杜宾客、王晙、安思顺等应敌,经过3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唐军击溃吐蕃军队,一路追击到长城堡(甘肃临洮境内),将吐蕃军队围而歼之。这也是王昌龄诗中“昔日长城战”的来历,而并不是发生在万里长城的战争(更是跟景甜、刘德华没关系)。
此战,尽管取得了大胜,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唐军的损失也很惨重。因此王昌龄才说昔日都说打得好(咸言意气高),到今天也不过是“白骨乱蓬蒿”。
不过,当时的唐朝正逐步进入“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慢慢也坚定了王昌龄的信念,对盛世的歌颂,对边疆将士的敬仰,对朝堂的忠贞,形成了他诗歌的主流。
王昌龄的诗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类:边塞诗、送别诗和闺怨诗。
这其中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因为漫游边塞或是卫土戍边,有感而发写下边塞诗;也因为如此,亲朋好友为国尽忠,奔赴各自岗位,所以有送别诗;夫在边疆妻守闺阁,所以有闺怨诗。
也有人认为,王昌龄的闺怨诗和众多的闺怨诗一样,名义是描写老婆埋怨老公不能体贴自己、陪伴自己,实际是抱怨朝堂的权贵,甚至是皇帝不能重用自己。从王昌龄坎坷的仕宦经历来看,这种分析也不无道理。

诗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王昌龄出塞漫游的身份,他也并没有像岑参一样,在题目中明确点明某首诗歌是献给封常清的,从而留下线索。但是从他大量的边塞诗丰富的内容和细腻的描写来看,他应该是在某一位将军的幕府从事掌书记一类的文职幕僚,所以在723年至727年之间,他才能既有亲身体验,又有创作自由,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
世所公认,王昌龄的出塞二首的第一首为最佳,也就是耳熟能详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一句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有些讲究,在诗歌修辞上称为“互文见义”。中国的传统修辞有很多,据专业统计有60多种,“互文见义”是其中的一种,在诗歌的应用上比较广泛。通俗理解就是:A和B都包含C、D,在诗歌中写成A包含B,C包含D。本诗中不能理解为只独立描写了秦时的明月和汉代的关,而是指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
类似的用法还有杜甫写给李龟年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指在岐王宅里堂前和崔九宅里堂前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里只见李龟年的面,而在崔九堂前只闻李龟年的歌。
“龙城飞将”从字面上理解是“直捣设在龙城的匈奴王庭的飞将军”,历史上符合这个描写的应该是卫青霍去病甥舅两人,但是飞将军往往又是指李广。在此处应该理解为守卫边疆战功卓著的将士,而并非某一个特定的人。

我个人更喜欢出塞曲的第二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骝马是指黑色马鬃黑色马尾的红色战马或是紫色战马,想象一下整个画面:红色战马,白色鞍韂,杀出城门去冲击敌阵,踏着月色胜利归来的时候,城头的助威战鼓犹自未歇,使人血脉喷张,腰间悬挂的战刀刚刚饱饮敌酋的鲜血干涸。这个场面比起“但使龙城飞将在”身处局外的呼唤英雄,变成了建功沙场的创造英雄,豪情更胜。

他的从军行七首,都是不俗,尤其是一、二、四、五四首

《从军行七首》之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是边塞诗中常见的体裁——戍卒思亲,也就是守边的战士思念家乡的亲人。但是不同之处是不直接写戍卒思亲,而是戍卒在想象“亲思戍卒”,如此的彼此思念,盘旋往复。诗中的海风秋,是指青海湖上吹过来的秋风。
这首诗的画面感也是极强:在大漠上的设置了烽火台的边城足够孤独了,在孤独的烽火城之西,有一个百尺高的孤零零的边地戍楼,一名孤独的战士,在黄昏之际迎着秋风独自登临,登临之后却又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羌笛之声,吹奏的是乐府曲调关山月。这首表达征戍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成了让他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再也按捺不住刻意隐瞒起来的思念,自己还可以坚强的忍住不去思念故乡的她,可怜的她啊,是怎么熬过思念我的愁苦。
后人也评价说“己之愁从金闺之愁衬出,便为情深”。通过一个层叠一个的场面描写,最终托出“无那金闺万里愁”。明代陆时雍在《唐诗镜》里评价说:烽火城西百尺楼一绝,黄昏独上一绝,海风秋一绝,更吹羌笛关山月一绝,无那金闺万里愁一绝。

《从军行七首》之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的妙处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新旧”两个字,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琵琶总是弹奏思乡之曲,赶紧换一个,可是换过新曲子之后,还是“关山月”奏响的征戍离别之情。
二是前面三句一直在说离愁之苦,最后的诗眼反而用“以景结情”的手法,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军中置酒饮乐,吃饱不想家的欢宴之后,大家离席抬头,看到的是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景象,相对无言的时候,在想什么呢?想这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也照在边关?想照着现在的城池现在的将士的这月亮,千年前又在照耀着谁?

《从军行七首》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用前三句的层层递进,描写了苍凉悲壮的情调,但是最后突然转向,爆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千古名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了三个冲突又和谐的颜色,像一幅水墨丹青图:青碧的青海湖水,笼罩在头顶的阴云(大战要来的预兆),皑皑的雪山,三者融合在一起,色彩也是明-暗-明,层次分明。
孤城实际上是望不到玉门关的,但是,能感受得到,在这孤城镇守,就是为了身后的玉门关不受侵袭。紧跟一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把艰苦的自然环境“黄沙漫漫”,和艰辛的戎马生涯“百战”,以及产生的后果“穿金甲”,全部概括交代清楚。尤其是穿金甲,金甲能穿,可以想象,“穿”了多少将士的躯体。
大家都在等着第四句怎么“卖惨”的时候,就像压抑的弹簧,突然迸出一声呐喊: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过也有人评价说这是一句“说反话”的诗,意思是前面三句交代了状况,肯定是破不了楼兰的,能守住孤城就不错了,那“终不还”就代表着永远回不去了。
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这句千古名句表达的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敌人多么强大,我们一定要扫平敌患,凯歌而还。
“破楼兰”的典故来自汉朝。汉代西域的小国楼兰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杀掉了楼兰国王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将国都从楼兰城迁到泥城,向汉朝称臣,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原来,楼兰不光有美丽的楼兰姑娘,还有不识时务的楼兰国王,据此看来,楼兰古国的消失,也是咎由自取。

不过为了消除歧义,我建议王昌龄把“不破楼兰终不还”改成“不破楼兰誓不还”,嗯,气势也是不错的,就看哪位老兄穿越的时候,把我的建议带给他吧。

《从军行七首》之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部队急行军前去增援先头部队之时,突然传来大战告捷的喜报,行文流畅,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改边塞诗凄婉悲凉的风格,读起来酣畅淋漓,十分快意。最后一句留了喜悦的的想象空间:既然已经擒住敌军首脑,那下一步自然是乘胜追击,直捣龙庭了。

从王昌龄从军行的第六首看,他这次边塞之行,直抵李白的故乡(考证李白籍贯的主流)碎叶城。诗歌是这样写的:

胡瓶落膊紫薄汗,
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
辞君一夜取楼兰。

怪不得李白和王昌龄关系那么好,原来是有这样一段渊源!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09:58:42 +0800 CST  
@古典浪漫主义2016 2020-11-05 09:58:42
二、漫游边塞谱新声
王昌龄在22岁的时候,赶赴嵩山学道,当时是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当然,他的初衷并不是遁世隐居,而是历练自己的开始,也跟唐朝立道教为国教有一定关系。在嵩山,他学的并不是单纯的“一气化三清”,更多的是文章辞赋。三年之后,学成出师,只是不知道拿到毕业证没?王昌龄开始了自己游历边塞的游学生涯,他在离开嵩山的当年,也就是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先是玩的省内游,足迹踏遍并州......
-----------------------------
这部分网络不好,发了两遍,抱歉!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01:01 +0800 CST  
三、惨遭杀害人神愤
王昌龄漫游西域边塞五年,以一支生花妙笔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从而名动天下,恰逢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朝廷开科取士,王昌龄毫无悬念的金榜题名,并且授汜水县尉。可惜,他迈进了仕途门槛却没能一路向上,因为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在新旧唐书中都记载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不护细行是个少见的成语,意思就是不注意小节。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不拘小节的朋友会让大家彼此相处愉快,但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下属或是同僚,的确有时候会给人带来尴尬。
在地方官任上王昌龄继续发奋,就像现在大学毕业后找的工作不理想,通过考研来进行第二次就业选择,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三十三岁的王昌龄在长安考中博学宏词登,授秘书省校书郎,回到长安任职。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学霸王昌龄再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一举夺魁,这推算起来得是拿到博士学位了,不但没有晋升,先是在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贬谪岭南,熬到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又任命到南京担任江宁丞,江宁就在现在的南京。这也是王昌龄被称为“王江宁”的来历。
在这些辗转的时间里,他结识了很多朋友,无论早些时候结识的岑参、高适、王之涣、王维,还是晚些时候相熟的李白、孟浩然,大家印象最深的一位,反而是一位不知名的诗人——辛渐。没办法,只怪《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太有名。其实在唐朝跟大诗人做好朋友是一件能名留青史的事,除了辛渐外,还有汪伦、杜少府、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这正是王昌龄在官场辗转中,为“不护细行”的辩护,从而能猜到,他被泼的污水不少。
芙蓉楼在润州(现在的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之所以叫送辛渐,是因为辛渐也是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其实这是一首互相送别的诗。只是,辛渐是去洛阳的繁华之地,而王昌龄是去往江宁蛮夷大荒。
关于这首诗的讲解,中学语文说的很到位了,就不再啰嗦。
但是我更喜欢的是第二首(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是连写两首的):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从诗歌描写的场景来看,题名为芙蓉楼送辛渐之二的“寂寂寒江明月心”,描写的是分手前一夜,大家一醉方休的感觉,在前面;之二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写次日送别早晨的情景,在后面。所以有人考证说,王昌龄写下“一片冰心在玉壶”后,觉得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又追加了“寂寂寒江明月心”。

王昌龄从731年到748年(他江宁丞干了8年)这17年的宦海辗转,十分坎坷,所以催生出了他除了边塞诗外的两种类型:送别和闺怨。

王昌龄的闺怨诗分为两种,一种是甜蜜的哀愁,一种是无言的寂寞。
先说甜蜜的哀愁,代表作有两首,一首是《朝来曲》:

月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这首朝来曲是描写一位少妇等待上朝的夫君归来的甜蜜。“月昃”表面是指月亮西斜,要说明的天亮了,月亮渐渐不显。“鸣珂”是说身上的玉佩环佩叮当,是指戴玉佩的人走路。
这首诗是说:明月西斜,天已经大亮,随着环佩叮当,我知道匆匆上早朝的夫君就要回到我花香弥漫的闺房。我早已经在盘龙玉台镜前端坐,等待我的他为我画眉梳妆。
另一首是《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随武皇,
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
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
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
夫婿朝回初拜侯。
《青楼曲》描写的场景是个连续剧,第一集是一个是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护卫着皇帝在长安大道上行进。而长安大道侧面的闺楼上,楼上的少妇正在端坐弹筝,丝毫没有因宏大的场面分神,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夫婿有这样的实力。第二集是倒叙,自己的夫婿建立了不朽功勋,回朝之后封侯拜相,受赐金章紫绶,他率领着受到封赏的部下前来慰问自己,声势浩大,把飘洒的杨花都吹到路边的沟渠里了。

描写无言寂寞的代表作也有两首,一是:《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其二是《长信秋词(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诗的第一句“奉帚平明金殿开”典故来自南朝梁代诗中的“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柳恽《独不见》)、“班姬失宠颜不开,奉帚供养长信台”(吴均《行路难》之五)。意思是失宠的嫔妃天一亮就要起身干活,打扫宫殿。第二句中的“团扇”一词,典故出自班婕妤的《怨歌行》,这也是中国闺怨诗最常用的典故,意思是说秋天气候凉爽后,团扇就被弃置不用,用来借指宫中女子的失宠。
王昌龄的闺怨,在言简意赅的词句之下,隐藏的是壮志难酬的感慨。

王昌龄的送别诗也独树一帜,除了我们熟悉的送辛渐外,他的两首诗也很见功底: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答武陵田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大梁客和信陵君,是指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大梁客侯嬴北边自刎的典故,虽然我一直理解不了侯嬴自杀怎么就能答谢以答谢信陵君魏无忌知遇之恩。
就是这样的一位王昌龄,在江宁丞的位置上干了8年之后,天宝八载(公元749年),他被贬为龙标县(现在的湖南怀化黔阳县)尉,他从自金陵赶赴龙标,一路上溯江前往,曾顺道游南陵,写下了《至南陵答皇甫岳》。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 年),王昌龄结识李白,并一起盘桓一年左右,分别之际,写下《巴陵送李十二》一诗。所以在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时候,李白遥遥作诗诗,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十五载七月(公元756年),唐肃宗称帝,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天下大乱,五十八岁的王昌龄,离开被贬谪的龙标准备回家乡长安,一路也写下《留别司马太守》《留别武陵袁丞》等诗。
可惜,就当他走到亳州的时候,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无端杀害。
关于闾丘晓为什么杀害王昌龄,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有分析说是闾丘晓嫉妒王昌龄的才华,也有说法是王昌龄要投向辅佐永王的李白,闾丘晓是防微杜渐。但总之,王昌龄遇害,就像浙江的章子欣一样,我们只能慨叹世事无常。
幸好,后来有一位张镐,统帅河南军队平复安史之乱,召集众将的时候,抓住闾丘晓延误军机的过错把他活活打死。据说闾丘晓临刑前哀求张镐说自己有80老母需要奉养,张镐答之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为张镐点赞!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05:34 +0800 CST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癫狂为书敕名圣,挥洒成诗句也新的张旭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06:48 +0800 CST  
现在的圈层讲究跨界,也有称之为“斜杠青年”,是指一个人有着多重职业和身份。盛唐时期的张旭的介绍应该是这样的:张旭/吴中四士之一/饮中八仙之一/公务员/诗人/书法家。
中国书法史上,大师灿若星河,但是被“封圣”的只有两位,书圣王羲之和草圣张旭。初看,似乎张旭要矮半头,因为他只是在草书一种字体上称圣,而王羲之是通吃。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张旭的“圣”是官方承认的,却又领先王羲之半个身位。
在张旭去世50年后,李昂出生,又过了18年,他登基为帝,是为唐文宗。唐文宗恭俭儒雅,博通群书,是个文艺范的皇帝。唐文宗干得印象深刻的事,一个是诛杀宦官重夺皇权而未遂的“甘露之变”,另一个就是专门下诏,钦定“大唐三绝”,那就是“诗仙”李白的诗、“草圣”张旭的草书、“剑圣”裴旻的剑舞。

张旭,字伯高,还有个字叫季明,垂拱元年(公元685 )出生于吴郡(现在的江苏苏州),所以他才跻身“吴中四士”。那个时候武则天只是垂帘听政,还没有称帝,皇位上坐着的是第一次当皇帝的睿宗李旦。他算是出身中等门第,成年后没有参加科举,通过举荐入仕,第一任官职担任常熟县尉,也就是现在主管政法的副县长兼公安局长。
入职不久他就发现一个问题,前来告状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一位老者,明明张旭已经批过了他的卷宗,很快他又来了。张旭十分生气,认为这个老头不应该拿自己当礼拜天过。老者辩解说,其实我是奔着您的批示来的,您的字写的非常好,我打算多弄几分作为传家宝。张旭非常惊异,觉得一个老头怎么会如此识货,老头解释说自己的父亲字也写得很好,他这是家学渊源,所以懂得欣赏。张旭就把老头父亲的字拿来一看,果然是一位大家,张旭观后收益良多(初,仕为常熟尉,有老人陈牒求判,宿昔又来,旭怒其烦,责之。老人曰:“观公笔奇妙,欲以藏家尔。”旭因问所藏,尽出其父书,旭视之,天下奇笔也,自是尽其法——《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张旭的字写得这么好,也是有遗传基因的,尽管是隔代遗传。他的母亲是虞世南的外孙女,这位虞世南是初唐诗人、大书法家,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后来在凌霄阁画像封功,成为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上却没有记载他如何苦练书法的事迹,只是说他可以把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化进书法中。传说他曾经见女子与担夫争道,各自扭转的身姿给了他启发;他也曾听到鼓吹而得笔法之意;他爱看公孙大娘舞剑器,因此而得到草书的神韵。
不过不要误解草书就是网上流传的那些毁掉书法艺术的神经病,张旭的楷书也非常有功底,楷书四大家之首的颜真卿,曾经两次辞官不做跟着张旭学习书法。

张旭就这样在常熟干了几年副县长,给后世的常熟留下了一处古迹叫“醉尉街”。那是因为张旭不光字写得好,还酷爱饮酒,这也是杜甫把他称为“饮中八仙”的原因。张旭酒到酣时,灵感充盈,一路长啸着奔回县尉府,用头发蘸上墨而代笔,左右摇摆上下跳跃,边舞边写,一副作品就此诞生。这种如癫似狂的酒后狂草,正是张旭的风格,也因此被人称作“张颠”(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
后人把张旭经常醉后奔跑长啸的街道称为醉尉街,后来又建起了“草圣祠”,并且化用了杜甫的“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用一副对联来表示对他的崇敬: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张旭还有一位后辈,是个善于草书的和尚,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笔法风格,叫怀素,也是酒后狂书,后来形成了一个典故和成语,叫做颠张醉素。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左右,张旭离开家乡,在洛阳任职,担任左率府长史,后来又到长安任职,担任金吾长史,这也是张旭被称为“张长史”的由来”。
等到天宝15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张旭为避乱,向南奔走,在慄阳(现在的江苏慄阳)与李白重逢,三绝到位两绝。李白感慨万千,写下一首乐府诗旧题《猛虎行》送给张旭,称赞他:“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诗中,李白把张旭比喻成汉朝的丞相萧何和曹参,祝他能够攀龙附凤。
能够得到李白和杜甫专门赠诗,张旭面子不小,不过李白并不是张旭的知音,在张旭眼里,将相的高位并不值什么,除了笔墨,他喜欢的就只有山水田园而已。
这一点并非我的杜撰,从张旭的诗中就能品味出来。
全唐诗收录了张旭六首诗,无一例外,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绝句,有五言有七言。抒发的都是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境。
有两首几乎被列为各个版本的必读必背范围。
一首是《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第一句是远景,“隐隐”的不是飞桥,是缭绕的山岚云烟,在诗句里,桥烟相映,动静结合,连桥也会给人动感,所以用了一个飞字。
第二句是近问,溪水、岩石、渔船,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明的渔人,也许他就是误入桃花源的武陵渔人穿越过来吧,那问点什么呢?
三四句问的正是桃花源在哪里,陶渊明笔下的“落英缤纷”,被张旭写成了“桃花尽日随流水”,不分轩轾。至于通往仙境的洞在何方,张旭没有讲,就看我们怎么想了。
第二首我感觉更棒,颇有点哲理思维。

《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辉,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第一句的“弄”字用的极妙,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后来的宋朝词人张先,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立下自己的Flag。
根据中国文字规律,是先要铺排第三第四句,才得出第二句的结论。在这首诗中,张旭是开门见山,劝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后面才解释原因:在晴天中,春季云深雾锁的山中,即便是天气晴明,走进清幽的山顶云间,衣服也会被雾汽打湿。言下之意是,既然上山了,反正怎么样都会打湿衣服,即便大雨滂沱也不过如此,又何必担心这区区的“轻阴”呢?
在清幽的诗境中,张旭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只看到“轻阴”的困难,也要看到“沾衣”的现实。有时候,困难无法避免,只有面对,当然,就像不怕沾衣走进云海深处才能领略美景一样,战胜困难后才能享受成果。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10:23 +0800 CST  
3.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从行乞到封侯的逆袭奇迹高适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11:46 +0800 CST  
一、高适致董大:送别之际,哥没有酒,但是有诗

大唐天宝六年的初冬,北风乍起,满目萧索,公元747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比往常早了一些。穿庭绕树的雪花飘飘洒洒,带来一片肃杀的寒意,河南道睢阳郡宋城县(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的人们都关闭了门户,围着火盆取暖。偶尔有一行南归的大雁,鸣叫着从高天飞过,它们也被突如其来的寒流给整蒙了,来不及收拾行李,赶紧往衡阳的回雁峰奔去。
在县城的北门外一箭之地,有一个两层的酒楼,楼头高挑一面酒幌,上写四个大字“睢州粮液”。酒楼的大堂前,两个满面风霜的中年人正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一楼柜台前一个堂倌,低声对坐在柜台内掌柜说到:这两个人在这里站立了半个时辰了,又哭又笑,就是不来消费,要不要赶出去?
掌柜的瞪了他一眼:“胡说八道,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谁吗?”“不知道啊。”
“这就是你不学无术的后果!”掌柜的恨铁不成钢般的说到,“左边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高适,右边那位,是精于吹西域乐器筚篥和弹奏古弦琴的大家董庭兰。”
您怎么知道的?您以前认识他们?年轻的堂倌惊奇地追问。
你没听刚刚左边的这位说吟唱自己的做的诗请右边的董大兄指教吗?
掌柜的说完也禁不住摇头晃脑的背诵起来: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背完全诗之后,他意犹未尽,又摇头晃脑的一唱三谈:“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首为辅国大将军、御史大夫张守珪张大人写的《燕歌行》,读来真是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慷慨激昂,好诗好诗!”
那边高适听到有人诵读自己的得意之作,略感诧异,回头望了一眼酒店掌柜,觉得并不相熟,依然回头跟董庭兰攀谈:
“我高适自长安四年降于世上,凡四十四载矣。生于渤海而不达,迁至睢阳亦无闻。弱冠之年赴长安得之寂寂,无奈躬耕以求衣食。虽北游燕赵,暂寄身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然终落第京师,而立之年难立。十几年间又漫历魏郡、楚地,惜乎唯余片诗残句留于天地之间。大丈夫当志在四海,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焉能老死笔墨之间,呜呼,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董庭兰听得入神,连连点头,不禁黯然神伤,也一吐衷情:“庭兰素无大志,只愿醉心与宫商角徵羽之间。初学七弦琴,奈何古朴过甚,知音难觅,后习筚篥,天下无可比肩者,蒙李颀一首《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见赠,一时蜚声海内。又逢房梁公玄龄之玄孙房琯给事见爱,常做盘桓。惜年中受李相适之牵连所累,左迁贬宜春郡太守,我无庇佑,浪迹天涯,奈何天涯虽大,何处容身?”
堂倌这次认真听了两个人的讲话,但是 之乎者也的没听明白什么意思,于是又向掌柜的投去求助的目光。
掌柜的也是备受感染,于是娓娓道来:“高适公是说他生在渤海郡,为了求学求仕,迁到了咱们睢阳,但是一直不顺,20岁上的时候到长安求人推荐,也没能闻达,只有回到咱们这里,靠种地来养活自己。后来虽然去北方燕赵边关,在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手下做了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工,但是在30多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还是落榜。他不愿再寄人篱下,又在魏郡和楚地之间漫游了十几年,直到现在,虽然有一些诗篇为人所知,但是始终壮志难酬。”
堂倌听了,恍然大悟,说到:“董大我知道,毕竟我也是音乐爱好者,董庭兰老师开始学七弦古琴,很快技艺大成,比最有名的“沈家声”和“祝家声”都厉害,粉丝们都说是“沈家祝家皆绝倒”。后来他又专攻筚篥,也成了天下第一,大诗人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一诗,就是写给他和房琯大人的。房琯大人是太宗时代宰相梁国公房玄龄的族玄孙,出身大族,官拜给事中,是董老师的知音,董老师也一直作为房大人的门客,由房大人包,不,是供养。可惜今年受人牵连,贬官宜春太守,董老师就没地方呆了,四处流浪……”
突然,掌柜的咳嗽一声打断了他:“咱们几天没开张了?”“有两天半了。”
掌柜的激动起来:“那还不赶紧备酒!这些文人骚客们就爱喝酒聊天写诗,什么斗酒诗百篇,什么金龟换酒,这下咱们要小发达一把了。”
只听高适高声说道:“董兄,此地一别,不知何时重逢,小弟愿意赠诗一首,以表吾心。”
说着转身大喝一声——取纸笔来!
待堂倌取来笔墨,高适提笔在手,略一沉吟,下笔就写,一时之间文不加点笔走龙蛇,一首《别董大》跃然纸上: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庭兰接过诗稿,双手颤抖:“我原来只知道房大人是我的知音,也有人写诗给我们两个,说什么: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今日拜读达夫贤弟的诗稿,才知道您更是我的知己啊!”
堂倌怯怯的凑过来道:“既然两位老师在此地要各奔东西,就来点酒菜吧,边喝边喷多好,说不定高老师还能写出比王维老师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要好的诗呢。”
高适黝黑的脸庞泛起一片红晕,低头叹息一声,提笔又写了一首《别董大之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写完之后掷笔在地,仰天大笑:“想是鸿钧老祖给我高适安排的贫贱日子还没过完吧!”笑声渐弱,转为呜咽。

董庭兰也流下泪来,双手紧握高适臂膀:“老弟,今日你我贫贱相交,快意平生。我董大立下誓言,与达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高适赶紧呸呸两声,心中暗暗思忖:“你比我大十来岁,为何要拉我同去?”
可惜被董庭兰一语成谶,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高适和董庭兰同年去世。
掌柜的此时也走上前来,接过第二首诗稿,略一浏览,也是一阵吃惊:“就服您们这些文人,没钱买酒吧,还装……”
为了打破这尴尬的气氛,同时也不损失自己的佳酿,掌柜的吞回了差点脱口而出的“我请客”,而是矜持一笑,说到:“小可不才,也愿续貂一首。”

一别睢州百尺楼,
以诗当酒慰离愁。
鸿鹄振翅终有日,
我祝先生早封侯。

高适听完哈哈大笑,和董大携手并肩,越走越远,消失在远方的雪夜里。
堂倌回头问掌柜:“老板,您看高适真的能封侯?”
掌柜的叹了口气:“都知道出名要趁早,高老师已经44了,还没有什么官身,甭说封侯,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不赶紧把他们打发走,呆时间长了,看着他们的落魄样,怪难过的。”

后来,高适真的封为侯爵,掌柜的给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子,无他,如果知道自己的嘴这么灵,就说自己封侯了。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14:48 +0800 CST  
二、高适致李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你才能够活的长久

大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三月的广陵(现在的江苏扬州),刚刚经历了永王之乱的江南名城,秩序井然,满眼已是一派鸟语花香的仲春景色,人们也都在喜大普奔。
只是在城北的死牢里,却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年文士正喃喃自语。牢门外的狱卒们都能背了,跟着嘲讽般的起哄:“试借君王玉马鞭,指麾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其中一位年长的狱卒像是念过几年书,还跟兄弟们解释呢:“这位李太白先生诗里写的是拿过君王的鞭子,坐在酒席宴上指挥军队,秋风扫落叶一样平定安史之乱,然后再西入长安到太阳的身边。”这时有位年轻狱卒问道:“到太阳边上干嘛?那不给烤糊了?”
此时身后有人斥责:“哈怂,不懂就不要胡说,日边是说太阳吗?那是要去朝拜万岁!”
众人回头一看,赶紧趴下磕头:“见过国公大人!”
李白抬头望见此人,心头一阵狂喜:“天可怜见,吾有救矣。”
来的这位年过六旬的高官,正是官拜礼部尚书,爵封郇国公的韦陟韦殷卿。这位韦陟大人不仅位高爵显,门第更是高贵,出身长安京兆韦氏,所以张嘴才是极具地域风味的“哈怂”。素有“京兆韦杜离天尺五”的民谣,也就是说,韦杜两家的门槛,只差一尺五就能上天了。韦陟的父亲韦安石,早年以明经入仕,在则天大帝、中宗、睿宗年间,四次被拜为宰相,官至尚书左仆射,阶至特进,爵至郇国公。韦陟的爷爷的爷爷,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乃是历经北魏、西魏、北周几个朝代的军事家、战略家韦孝宽。韦孝宽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李白还不知道,25年后的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时任礼仪使的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有韦孝宽。到了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又有一次隆重的名将评定,古代七十二位名将中也包括韦孝宽。
韦陟文艺范很浓,善文辞,长书法,自己的“陟”字签名,就像画画一样,仿佛五朵云彩,号称郇公五云体。李白在供奉翰林的时候和他有所交往,尽管并不过命,但也互尊互敬,从无龃龉。如果他能在肃宗面前说情,李白也许能逃过“叛逆”的罪责。
韦陟屏退左右,来到李白面前,面色凝重的说到:“太白老弟,谪仙诗人,你怎么跟随永王李麟叛乱了?还写下什么,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难道我朝的太上皇和皇上就要驾崩了?难道你要和李麟在长江之南另立朝纲,成立一个东晋?”
李白赶紧辩解:“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嘛,我只是一个比喻,再说我也写了怀念上皇和皇帝的诗句。我念给您听听,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何况当初永王起兵,也是奉了王名的,我投军报效,怎么能算是反叛呢?”
韦陟急的跺了一下脚:“唉,太白老弟,你也是知天命奔花甲的人了,难道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去年(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永王李麟和太上皇,不,那个时候还是万岁,离开长安到蜀地西巡,实际就是躲避安史之乱的贼兵,7月初,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尊皇帝为太上皇。太上皇在七月十五行至汉中,敕令全国,任命诸位皇子分领天下各个节度使,永王得授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坐镇江陵,永王这才离开太上皇,取道襄阳来到江陵,招募兵马,任命官职,太白你也是那个时候来到永王身边的吧?”
李白无力的点点头。
“永王的节度使,是太上皇任命的,不是皇上下旨。到了去年的十一月,已经改年号为至德元年了,皇上下敕名永王李璘前往蜀地朝见上皇,永王李璘不但不听,反而在十二月,李璘擅自率领水军东巡,沿着长江而下,直逼广陵,这是事实吧?”
李白默然无语。
“今年(至德二年757年)二月二十日,永王李麟的部下季广琛带领步兵六千投向广陵,浑惟明去江宁,冯季康、康谦也奔往广陵,这些人都被宽恕,有的还立功了。只有太白你还写什么: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把永王跟太宗皇帝李世民想比,更是强过秦皇汉武,这难逃大不敬之罪啊!”
韦陟又连珠炮的说下去:“从太上皇准备分封诸位皇子的时候,谏议大夫高适就进谏反对,等李麟起病后,皇帝单独召见高适问策,高达夫侃侃而谈,陈说利弊,预言李麟必败。去年十二月,万岁专门设置淮南节度使,管辖广陵等十二郡,拜高适为节度使,又名来瞋为淮南西道节度使,不才韦陟为江东节度使,同在高适大帅账下听令,讨伐李麟。李麟兵败,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在乱军中所杀。李璘,本是太上皇第十六子,其母郭氏早亡,是万岁以兄为父,抚养长大,经常怀抱李麟哄其入睡,即便如此私情,尚不能废国发,何况太白老弟。我韦陟素来钦佩太白高才,今日也无计可施,此番来是为太白了未结之心愿……”
李白听韦陟剖析李麟的反迹,脸色越来越灰败,但是听到“高适”这个名字的时候,神色一振。再听片刻,知道了高适竟然在平叛中立下如此大功,更是欣喜,忍不住打断了韦陟的话:“韦大人,白有一个请求,望大人玉成。”
“请讲当面。”
“白想请韦派心腹之人给贱内送一封信,并给她捎个口信,让她携此信去见高适。”
韦陟尽管有点懵,还是爽快的应了下来。
李白讨来笔墨,一挥而就,片刻之间,写完一封书信。
韦陟夸道:“素问太白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李白一笑,说到:“大人谬赞了,白不过是抄录诗歌一首。”
韦陟心想,这世上还有让李白“抄袭”的诗?情不自禁的看向了李白手中的文字。只见题目写着,录达夫贤弟旧诗《赠任华》一首,正文写道:

丈夫结交须结贫,
贫者结交交始亲。
世人不解结交者,
唯重黄金不重人。
黄金虽多有尽时,
结交一成无竭期。
君覔管仲与鲍叔,
至今留名名不移。

(其中“覔”字读觅,四声)

韦陟一见,自然明白其中含义,马上派人送给了李白的夫人宗氏。宗氏也正为李白担心却,苦无营救李白的良策,一见高适的诗,尤其是这首诗,知道了李白的心意,即刻动身,前去求见高适。

高适的节度使帅府门槛虽高,却挡不住李白的夫人宗氏。这位宗氏,闺名单字名宗煜,她的爷爷,乃是在则天大帝和李显为帝期间三次拜相的宗楚客。

高适望着桌案上的“丈夫结交须结贫”,思绪回到了13年前的睢州梁园——
那是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春天的时候,名扬四海的翰林供奉李白,被皇帝赐金还乡。离开长安不久,就在洛阳遇见了刚刚科举落第的杜甫,杜甫更是久仰李白的大名,是个“小迷弟”,两个人同病相怜,相见恨晚,饮酒论诗,好不快哉。那个时候的高适,正在老家睢阳郡宋城县(现在的河南商丘梁园区)耕读苦熬,听到这个消息,也怀着忐忑的心情赶到洛阳,面对两位老大,怯怯地提出了“带带我”的要求。彼时的高适,诗名虽然不错,但是还没有写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黄钟大吕,李杜二人却不鄙视,伸出了友谊之手,为了给高适站台,三人吟唱着杜甫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的诗句,来到了高适的家乡。
整个“世界那么大咱们去看看”的过程中,都是李白买单。
睢阳有名胜梁园,师旷曾于此弹琴,留下一曲阳春白雪,三人在仲秋的一天,同游梁园,酒酣兴至之际,忽闻隔壁有美妙的琴音。三人诗兴大发,相约会诗,高适诗才敏捷,先成一首《古大梁行》,其中有句写到: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馀草木根。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有水东流。
杜甫当时写了一首《遣怀》: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
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但是他一直觉得自己当时没发挥好,于是在多年后又写了一首《遣怀》回忆这件事,其中写到: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他们两位在那里遣词用句,煞费苦思,李白只是自斟自饮,含笑不语。等到两人诗成,李白这才手持大笔,饱蘸乌墨,在梁园的白墙之上题下《梁园吟》三个大字,然后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写下一首歌行,其中有: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三人一番吟咏,尽欢而归。

当日黄昏,隔壁弹琴的大家闺秀游园后路过此地,看到了白壁生云的提诗,姑娘深深为之吸引,细读一遍,被诗人在咏梁园古迹怀睢阳先贤的文采打动,更为诗人欲济苍生的豪情壮志折服。正在感慨之际,负责看管梁园的执从看到墙壁被污,十分不满,要进行擦拭和重新粉刷。姑娘十分不舍,但是如此一面“诗墙”也让人十分为难,于是姑娘买下这面题了诗的墙壁。至于价格,她支付了一千两白银。坊间皆传诵姑娘的评语:墙壁不值半分,题诗何止千金。这位“千金买壁”的姑娘就是宗煜。

李白也听闻了此事,感念这位姑娘是位知音,尤其是知道当天的琴声就是宗煜所奏,不由怦然心动。原来这位宗煜姑娘乃是睢阳第一才女,是已故前朝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多少权贵子弟求亲遭拒,民谣有:“世人难配宗氏女,除非神仙下凡来。”
可巧的的是,李白号称“谪仙人”,又在梁园之地,莫非有“良缘”之合?高适作为本地土著,自告奋勇前去提亲,宗煜姑娘久慕李白的才华,当即应允。就这样,李白以《梁园吟》作聘礼,宗氏以粉墙作嫁妆。高适、杜甫以诗笺作贺仪,两人喜结良缘,年过四旬的李白小登科,宗氏成为李白第三任妻子。

宗氏看高适沉吟半晌,忍不住说到:“自从当年我与太白新婚后,梁园一别,高大人南游楚地,子美东向齐鲁,李白到济州(现在的山东济南)、德州(现在的山东德州)一代求仙,最终获得了道箓,成为了道士。随后李白返回梁园,我们夫妇二人相守十年,这才有太白“一朝去京阙,十载客梁园”的句子。可惜天不作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叛军入寇,我二人一路南走避难,至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市)时,与草圣张旭相遇,太白与他赠诗而别,后来我们到了庐山隐居。太白已近花甲之年,可是他大志未酬,就像《梁园吟》中所写,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可惜,他满腔报国止血,却误投永王李麟,这才有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入永王军营,作《永王东巡歌》。”
高适起身一揖,说到:“嫂夫人请回,非是达夫袖手旁观,太白兄身陷谋逆,兹事体大,需要从长计议,徐徐图之。”
宗煜也无法勉强,只能告辞而出。刚出二门,就听高适低声吩咐书童,把与李白往来唱和的诗篇全都烧掉。
宗煜不禁悲愤难抑,本当回头理论一番,把“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的诗句摔到高适脸上,转念一想,也是无益。从此,宗煜再也没有登高适的门槛,并且高适这种行为也传扬开来,有人说他不徇私情,忠君报国,也有说他趋炎附势,明哲保身。
高适望着宗煜决然离去的背影,回头问搀扶宗煜的侍女,刚刚自己的吩咐,宗煜能否听到,侍女回禀说,自己听得很清楚,李夫人应该也能听到。高适点点头,暗叹一声,流下泪来。
这是门外急匆匆跑进一人,正是高适派出去探听消息的亲随,他禀报说,李白已经押解到浔阳(现在的江西庐山)的狱中。
高适闻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知道李白暂时性命无忧了。连忙传令到驿站拜访率兵三千前来配合平叛的宣城郡太守、江南西道采访使宋若思。
这位宋若思,乃是一代名臣宋之悌的儿子。宋之悌兄弟三人,大哥三弟分别是构陷忠良的无耻文人宋志问和宋之逊,这两位在李隆基称帝后先后被赐死。但龙生九子,各个不同,宋之悌却是重义刚烈,勇力过人,勤勉为官。开元年间曾经官至剑南节度使、太原尹。他开元二十年(公元734年)被牵连贬谪朱鸢(现在的越南海兴省快州附近),恰逢当地蛮人造反,纠集700多人进攻驩州(现在的越南安城县),宋之悌率领八名壮士,披坚持锐,直冲敌阵,大呼:“獠动即死!”吓得叛军跪地投降。
李白和宋之梯交情不错,在宋之梯贬谪岭南的时候,李白在江夏(现在的湖北武昌)为他送行,还写下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江夏别宋之悌》: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尤其是“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两句,感人至深。

高适求见宋若思后,先动之以情,追述李白和其父宋之悌的过往;又说明自己的苦衷,天下皆知高适与李白是好友,瓜田李下,虽然知道李白一心为国,是误入李麟阵营,却难以出面搭救;最后荐之以才,提醒宋若思身边需要这样一位名士辅佐。
宋若思被高适的诚意打动,愿意招募李白到自己的幕府,只是自己职卑言轻,恐怕难以为李白脱罪。高适闻听微微一笑,表示此事由他来安排。
高适回府后,派心腹求见宗煜,说明原委,告之只有天下人皆知高适与李白绝交,自己方能斡旋。并提醒宗煜,自己已将李白得罪的经过申报给了当前同时受太上皇和皇帝信任的宰相崔涣。崔涣也欣赏李白的才名,会予以搭救。不过为了促成此事,李白当用生花妙笔,献诗崔相,以表赤诚,以彰忠义。
李白接到宗氏的提醒,尽管对高适的用心半信半疑,也依然在浔阳狱中写下了大量表白心迹的诗歌,例如《上崔相百忧章》,其中写到“冶长非罪,尼父无猜”,是说希望崔大人像孔子信任公冶长那样信任自己;《狱中上崔相涣》,其中夸奖他是“贤相燮元气,再欣海县康”,请他搭救自己“应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
就这样,李白在狱中经受一些磨难之后,经过崔涣的出面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深受倚重。可惜还是未能彻底免罪,最终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被流放夜郎,幸亏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因关中遭遇大旱,朝廷大赦天下,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重获新生。他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是遇赦之后写的。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去世。在李白入狱至去世之前,无论是出于避嫌,还是心有怨恨,他再也没有跟高适有诗歌唱和往来,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只是宗煜依稀记得,高适派来传信的家人,口中曾经哼过的一曲小调:“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21:29 +0800 CST  
三、高适致唐朝全体诗人: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唐朝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的夏天的一个夜晚,长安城内的一家府邸中张灯结彩喜气盈门,这家宅院的男主人,在年初卸任剑南节度使,先为刑部侍郎,后转散骑常侍,现在又获封渤海县侯,可谓是喜上加喜,自然要庆贺一番。
只是在庭堂内外众多洋溢着春风的笑脸里,唯独不见男主角,六十岁的高适高达夫。
他去了哪里?
倒是不难找,此时的高适,正在高氏祠堂中跪坐,面前悬挂着三幅画像,原来他在祭拜自己的先人。
中间的那位,现在提及起来很是陌生,但在一百多年前,却是大名鼎鼎,与名将苏定方、王方翼不相伯仲。他正是高适的祖父高侃,曾任安东都护,生封左监门卫大将军,平原郡公,死后获赠检校左仆射、渤海郡王、左武卫大将军,谥号“威”。
高侃出身于渤海高氏,祖籍渤海蓨县(现在的河北景县),一生“俭素自处,忠果有谋”,在四次大战役中功勋卓著。
第一次是身为主帅,率兵讨伐阿史那车鼻大可汗。阿史那车鼻是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东突厥被灭亡后,各个小部落拥立的大可汗经过近二十年的修养生息,逐渐成为了大唐北部的边患。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正月,太宗李世民拜高侃为唐军主帅进攻车鼻,经过近一年的征战,各部纷纷归降,大唐增设十五个州。
第二次是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高侃再次率军对车鼻可汗穷追猛打,六月至九月,短短三个月,击溃车鼻各部。高侃亲率精骑追击,在金山捕获车鼻可汗,并献俘长安。
第三次是在乾封二年(公元667年),高侃与大唐战神李世勣、传奇名将薛仁贵一道,进兵高丽,并最终攻下平壤,灭亡高句丽。
第四次是在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四月,趁安东都护薛仁贵出师西北迎击吐蕃之际(这就是著名的大非川之败),高丽王高藏的外孙安舜死灰复燃,高侃为安东都护、东州道行军总管,率军平叛,先后击败高丽残军和支援的新罗部队。
这样的一位大佬自然应该端坐在正中央。

上垂手的画像,是一位小官吏,那就是高适的父亲韶州长史高崇文。
高侃的家庭教育不怎么成功,他的三个儿子高崇德、高崇礼和高崇文都没什么出息,以致于长安四年(公元704年)高崇文的儿子高适出生的时候,家道就已经败落了。败落到什么程度呢?“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旧唐书 列传第六十一》,也就是说高适不仅仅是自耕自吃,甚至是沦为乞丐。不过我觉得这种沦为乞丐,不一定是端着碗上街,对于这样的家庭,隔三差五接受亲朋故旧的接济,就可以用“求丐取给”来形容了。
高适从小就志向远大,不想狗苟蝇营,学的也是“货与帝王家”的本领,而不是如何维持生计,所以旧唐书说他“不事生业”,新唐书说他“不治生事”。
但是不知是否运气被他爷爷用光了,早年间的高适求官的路上一直不顺: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二十岁去长安求官,无人理会,离开长安客游梁宋后定居宋城(现在的河南商丘),一直到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躬耕取给八年之久。
到了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随着李隆基逐渐摒弃“不赏边功”的治国方略,开边扩土的战争逐步爆发,二十八岁的高适决心到边塞碰碰运气,于是开始北游燕赵,也就是在此期间,他和王之涣、王昌龄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同时,边塞游历也给了他极大的灵感,他的诗歌破茧成蝶,开始被广为传唱。例如《蓟门行五首》中的其四,描写了边塞游牧民族归化大唐后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到了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在北地漫游四年多的高适已经三十二岁了,在此期间他还错过了北上漫游的王之涣,并写诗记之。随后他结束了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幕府生涯,赶赴长安应试,名落孙山(不对,那个时候名落孙山这个典故还没发生)落第。

落第后的高适,再一次离开长安,这次他没有往北走太远,就在鹤壁附近的淇水边上建了一座别业住了下来,过了两年的悠闲时光,也写了很多田园情趣的诗歌。例如这首《淇上别业》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不过,秀美的淇水承载不了高适那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两年后的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高适度过黄河,又开始向南游历。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抒发满腔抱负无处施展的一些诗篇,最典型的是《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在其中有一句他写道“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其中的“献芹”典故来自《列子·杨朱》,是说山野村夫献出一种苦菜名为芹,虽然这个菜很苦,难以下咽,但是其奉献之意出于赤诚,后来就成为馈赠别人时候的自谦之语。此处的献芹,鲜得的不是菜,而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可惜,“无因见明主”一句,笔峰突转,根本是报国无门。这种既忧伤又愤慨的情感,贯穿了高适其后的很长一段岁月。
一年后,高适又返回宋城,写下脍炙人口的《燕歌行》,一时之间名声大噪。自此时至天宝七载(公元748年),一直居于宋中。其间曾游魏郡(现在的河南安阳、河北邯郸、山东冠县等三省交接之地)、楚地(现在的湖南湖北一代)等,又曾旅居东平(现在的山东泰安东平县)等地,蹉跎了十年光景。
值得欣慰的是,他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和李白、杜甫相识,并且在商丘留下了梁园相会的佳话。到了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为纪念三位大诗人的相会,特地修建了三贤祠。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为了增祀明代李梦阳和何景明两位诗人,曾将三贤祠改称五贤祠。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重修祠堂时,又恢复为“三贤祠”。

到了唐朝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四十五岁的高适,碰到了他的伯乐,自己的父母官睢阳太守张九皋,张九皋是已故宰相张九龄的弟弟,也是一代名臣,他亲自荐举高适参加有道科的科举(临时举办的一种科举),这次终于苍天开眼,高适中第。

因此,第三幅画像就是张九皋,他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去世之后,高适一直是把他当做恩人,和祖先一起供奉

可惜,当时主宰朝纲的是嫉贤妒能的李林甫,虽然高适已经很乖巧的给当时的两位宰相陈希烈和李林甫都献了诗,但依然被打发到封丘县(现在的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当了一位县尉,主管治安和催收税赋。

初到封丘的高适一点都不适,写诗抒情:

《初至封丘作》
可怜薄暮宦游子,
独卧虚斋思无已。
去家百里不得归,
到官数日秋风起。

高适在任期间也多次送兵员至边塞地区,这个时候的崭新视角,使他的边塞诗又有了一种意境。

《送兵到蓟北》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诗中的报国情怀跃然纸上,表明自己不是为了封侯才如此鞍马劳顿。

还有一首《自蓟北归》也坦承了心声: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中的典故来自汉宣帝派田广明等五员大将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可惜没有成功,田广明临阵胆怯,其余大军蒙受损失。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的典故来自《战国策·齐策》载,就是为孟尝君的门客冯谖,未受重用时弹剑而歌“长剑归来吧,出门没有车,吃饭没有鱼”,高适用此典指自己当个县尉,未受重用,报国无门。

不过,高适的封丘尉也没有当多久,因为他受不了对百姓的强征暴敛,但迫于职责又不得不做。几乎分裂的高适最终选择了一个潇洒的解脱方式——辞职。并且写诗言志:《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
那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
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
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
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
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
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
转忆陶潜归去来。

其中的“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一句很是动人,既表达了清高的性格被磋磨的无奈,又呼出了对百姓的同情。
就这样,辞官而去的高适,又一次进入了长安等待机会,在长安,他先是结交了草圣张旭,并且倾盖如故。有诗为证:


《醉后赠张九旭》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两句写的非常生动。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的小儿子经常趁着孔融睡觉的时候,偷喝他放在床头的酒。这里用孔融比张旭,是一种含蓄的推崇,再以子孙偷酒的天伦之乐,照应“醉后语尤颠”一句,读来妙趣横生。

不过,在长安的高适,又迎来他第二个贵人,那就是名将哥舒翰。时任河西节度使的哥舒翰威名赫赫,当时有诗赞之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高适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的秋天,以四十九岁的高龄远赴凉州,担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的掌书记。也就是在这一年,高适发现了唐朝“干弱枝强”的现状,非常忧虑,写下了带有一定政治预言的《蓟中作》: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头四句是写黄沙遍地,白日黄云的萧条景象,“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中的“翻”字是反叛的意思,指出了萧条的原因,是因为胡将的反叛,此处胡将包括安禄山。这时候的安禄山正在乱起战端,以边功邀宠。
紧接的“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有安定边关的良策,可惜皇帝已经受到蒙骗,众将也获得了冒领边功的好处,揭示了了深深的忧虑和危机感。
“闭门”一词用了一个典故,来自《后汉书·陈寔传》,是说东汉末年大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此处高适表面是说要归隐养老,其实是个反语,意思是呼吁朝堂重视自己的意见。
果然,天宝十一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五十二岁的高适在十二月,拜左拾遗,后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可惜在次年六月,哥舒翰被催促出战,兵败被俘,高适逃回长安,随玄宗至成都。此后的高适,仕途犹如开挂,先是升职为谏议大夫,十一月,永王璘谋反,十二月,以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璘,顺便也擒获了自己的好友,当时在李麟麾下效力的李白。
只是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平定李麟后,又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后,遭到内臣李辅国等的谗毁,被解除兵权,留守东京。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出为彭州刺史。同年年底,杜甫流落到成都,高适赋诗慰问,馈赠粮食。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高适改任蜀州(现在的四川崇庆)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此时,高适年近六十,杜甫也将五十,他乡遇故知,短暂的相会,更加深了别后的相思。到了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人日这天,高适作了一首诗,寄往成都草堂,竟然使杜甫“泪洒行间,读终篇末”。 就是这首《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
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
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
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
愧尔东西南北人!

尤其是最后六句,感人至深。“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不能相见,只能相忆,明年又身在何处,谁能预料,能不能相见,甚至是不是连相忆都不能呢?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是回忆自己年轻时候困顿无为,现在又被谗毁,书剑无成。但转念一想,自己“龙钟还忝二千石”(汉朝官制,刺史是二千石的俸禄)人,面对才高命舛的杜甫,感到“愧尔东西南北人”!
到了代宗登基,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五十九岁的高适又得到重用,任剑南节度使。然后就到了此刻,广德二年终获封侯。

高适揉揉自己的双膝,站起身来,缓来到书房,望见自己手书的一首旧诗,不仅痴了。
那是一首《独孤判官部送兵》:
饯君嗟远别,为客念周旋。
征路今如此,前军犹眇然。
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
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自己曾经那么真诚的祝愿友人封侯,谁料想最终封侯的是自己。再回味众多前辈渴望封侯的诗句,真是百感交集。
神仙童子王绩在《晚年叙志示翟处士》写到:……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
杨炯的《紫骝马》也写: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宋之问写《燕巢军幕》:非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故来呈燕颔,报道欲封侯。
自己的好友王昌龄慨叹: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老朋友杜甫在《后出塞五首》里开篇就写: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高适轻轻摇头,封侯又能怎样呢?即便历数天下文士,“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即便以诗人身份封侯的(张说、苏珽等专职当丞相,业余写诗的不算),也只有自己。那也改变不了自己年过花甲,即将归去……

留给世人的,不是侯爵的金冠,而是那闪烁着金光的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

唐朝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六十二岁的高适安然离世,一位从乞丐到侯爷的逆袭传奇落下帷幕。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46:34 +0800 CST  
3.11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意尽”短诗夺魁首的文士祖咏竟有如此豪迈的篇章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48:51 +0800 CST  
学生时代的作文,最头疼的要求就是字数限制了,为了凑字数挖空心思的段子也很多。没办法,字数不足的缩水后果跟跑题一样严重,分数会拉下一大截。
但是在1300年前的大唐开元十二年 (公元724年),京城长安,进士科举考试现场,一位二十五岁的年轻文士,却早早为我们打破了这个规则。在终极考题环节,要求写一首五言十二句排律,名为“望终南余雪”的应制诗。学子们都在冥思苦想,涂涂抹抹,个别人还掰着手指数起了字句。祖咏略一沉吟,一挥而就,随即推案交卷。主考官匆匆低头读完诗句,来不及品味其中意境,赶紧对走到门边的这位考生提醒道:“祖咏,你的诗还没做完呢?莫急离场。”这位文士头也不回的一摆手,说出两个字——意尽。
主考官在诧异之下,这才仔细再阅这首诗,不禁叫绝。他也是爱才之人,并不因为祖咏的这个态度而否定其人,反而大笔一挥,取其为科考头名。就这样,25岁的祖咏,凭着一首字数大打折扣(少了三分之二)的诗歌夺魁。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一般的应制诗在紧张的气氛之下写就,大多文采平平,这首应制诗确实广为流传,成为祖咏的代表作之一。
那我们一起看看这首《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诗名也可以理解为“望终南余雪”,就是站在长安城,去看终南山没有融化的残雪。
首句的“阴”字,点明了所望终南山的位置——山之北侧。山之南谓之阳,山之北谓之阴,终南山在长安的南面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只见到它的山北。除此之外,“阴”也是能望到残雪的原因,阳光照射不到,气温阴冷。
第二句的“浮云端”三个字,远远望过去白皑皑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能连天,说明山高,能如云,说明雪厚。一个“浮”字,也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画面增添了生气。这两句,将题目的“望余雪”的意思完美表现。
第三句的目光开始扩大范围,“林表明霁色”一句,是说落日的余晖洒在林梢,这是雪后初晴才有的景色,还是扣住了“余雪”在写。一般的夕阳是不会让山顶上树林的树梢“明”起来的,是因为有雪光的辉映才会如此。
前三句把能看到都看了,第四句站在“城中”这个终南山之外才能“望”的位置,写了感觉,那就是俗话中的“下雪不冷化雪冷”——城中增暮寒。除此外,第四句“暮寒”,写出来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境况,又与前三句中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的终南山“秀丽”美景产生了强烈对比,再一次照应题目。
如此看来,这短短四句确实写尽了题意。
不过,以祖咏之才,把这首诗“抻长”一些,让它从四句膨胀到十二句也未尝不可,但是他特立独行,不屑为之,也反映了他清高自诩的性格。这种性格,写首诗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碰壁。
果不其然,科举夺魁的祖咏,很长时间没有被授予官职,祖籍洛阳的他,也因此隐居在济州,和三年前(开元九年)进士及第后先担任太乐丞后贬为济州司曹参军的王维关系友善。王维曾经赠诗给他,写到“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从诗中也能读出祖咏的窘迫境况。
也正是如此,使得祖咏的诗大多写景咏物,抒发隐逸生活的情趣,也有诗中有画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对王维的创作风格有一定的影响。我们 两首他的“隐逸”诗:
《中峰居喜见苗发》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
经秋无客到,入夜有僧还。
暗涧泉声小,荒冈树影闲。
高窗不可望,星月满空山。

《苏氏别业》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在隐逸诗中能把终南山当做自己的门户(南山当户牖),也可以看出祖咏的豪迈。
对于好友王维,祖咏也在诗中写到“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
《答王维留宿》
四年不相见,相见复何为。
握手言未毕,却令伤别离。
升堂还驻马,酌醴便呼儿。
语嘿自相对,安用傍人知。

祖咏也不是没有入仕,他的文才也吸引了当时身为宰相的文宗张说,在张说的推荐之下,任过短时期的驾部员外郎,可惜不久被贬官到北部边塞。不过,这也催生了祖咏风格与自己隐逸诗派风格截然不同,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他唯一一首七律——《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
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在有的诗歌版本中,把“燕台一望”记载为“燕台一去”,我个人认为去字不如望字更佳。首先,“去”字在古汉语中,大多用作“离开”,而不是现在的“到哪里去”的意思,如“去国怀乡”。这里如果用“燕台一去”,就是离开北部边塞了,那里还有后面的诗句?再说,题目中是“望蓟门”,而不是“赴蓟门有感”,理所当然,诗人已经身在蓟门,就不必再“去到”蓟门了。

第一句中的“燕台”指的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用来招纳人才的黄金台,此处祖咏倒没有“怀才不遇”的感慨,只是用来指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在唐朝,平卢、范阳属于范阳道,跟后来宋朝的“燕云十六州”重叠,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开元二年,薛仁贵之子,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驻守在此防御契丹;开元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也是高适的《燕歌行》歌颂的内容。祖咏的这首诗也是写在这二十年之间。“客心惊”中,“客”是“惊”的原因,正是因为自己不是驻守在此地的兵将,所以才对这一切“感到惊”,并且,“惊”字也引出以下的诗句。
唐诗中,多用“以汉代唐”的写法,说汉朝如何,实际是在委婉的说本朝如何。箫鼓喧喧汉将营一句,描写的是军营中鼓号齐鸣,人声鼎沸,群情激昂的赫赫军威,这是表面的震惊。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一联,历来被誉为描写沙场边塞的名句。其中“三边”是传统说法,原意指与北方少数民族接壤的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的北方边防地带。“危旌”也不是危险的旗帜,“危”字在这里是高的意思,李白不也有诗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嘛。万里边塞的积雪,辉映着光芒,这光可不是雪光,是刀枪耀眼的寒光;三边的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庄重的气派和紧张的军容,这是心灵的震撼。
五六两句是歌颂将士的丰功伟绩,却又没有一字直白浅薄。“沙场烽火连胡月”是说面临的局势,烽火连绵,战斗自然不止。但是结果呢?“海畔云山拥蓟城”,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控山襟海,战略地位重要,一个“拥”字,写出了蓟城的坚若磐石。这是由衷的赞叹
最后两句,则是写先“望”后“惊”再“叹”后,自己心里所思所想——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投笔吏”用的是东汉时定远侯班超的典故,他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安定西域三十六国。“请长缨”用的是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的典故,他向皇帝请愿,“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最终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举国内属。这两位都是“书生建功立业”的典型,祖咏受到边关将士的感染,也要以一介书生之身,报效国家。
最后两句,完美呼应前六句因为“望”带来的“惊”,这种“惊”并没有吓退祖咏,而是激起了他的豪情,是最早的“变压力为动力”的典范。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0:49:20 +0800 CST  
3.1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备受文宗张说推崇的洛阳才子王湾一诗封神
楼主 古典浪漫主义2016  发布于 2020-11-05 12:22:12 +0800 CST  

楼主:古典浪漫主义2016

字数:580785

发表时间:2016-09-20 16: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4 10:28:45 +0800 CST

评论数:19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