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刘邦

他对樊哙说道:

“现在我出来,都没来得及告辞,不太好吧?(这是要跑了)”

其实刘邦说这话并不是他犹豫不决真的想去告辞,而是怕这样一走了之反倒会引来项羽的怪罪。毕竟现在打不过人家,还在他人的地盘上,该忍还得忍啊。

听到刘邦这样说,樊哙立刻劝解道:

“干大事的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问题,讲大节也不必躲避小的责备,方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跑就被清蒸或者红焖,还告辞个屁!”

今天樊哙的表现实在是太耀眼了,因为他又成功的为中华民族的成语词库增添了一份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樊兄弟,为你点个大赞!

于是刘邦也横下心,一不做、二不休,跑你!

这时,张良又出现了,毕竟全走很不礼貌,还是要留一个人在这里应对。刘邦环视左右,似乎有能力胜任的只有张良。而张良对于这个安排也没有什么反对,似乎早就料到一般,只听他平静地问道:

“大王您没空手来吧?”

“没有、没有、我带了白璧一双,准备给项王。玉斗一对准备献给亚父。正赶上他们要弄死我,所以就没献上,您(注意用词)替我献上吧。”

“好的、大王。”

说完之后,刘邦奔向了自己的车驾。然而他并没有坐车,而是选择骑马。而他也没有多带人,只是领着樊哙夏侯婴等四位大将。看着刘邦的背影,张良刚欲转身,刘邦又过来了:

“现在有一条小路,到我们军营只有二十里,要比大路近二十里,你估计我到了军营后再进去。”

真是小心啊,但在刘邦看来,小心点是没错的。

另外有必要交代一下刘邦是怎么跑的,前面不是说过了吗,他骑马啊,但是手下的四员大将呢?步行。万一敌军追上来,刘邦是骑着马的,而樊哙他们……,这也是刘邦。

就这样,估计刘邦已经跑到军营后,张良再次进入大帐。他对项羽致歉的说道:

“沛公酒量不行,喝的有点高,因此不能亲自来与大王辞行了,谨让臣下捧上白璧一双,恭敬的献给大王。玉斗一对,恭敬地献给亚父。”

“沛公去哪了?”项羽问道。

“听说大王有意责怪他,他就脱身一个人走了,这会儿已经到了军营了。”

听到张良的回答,项羽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接过了白璧,放到了座位上。范增则接过玉斗扔在地上,拔出剑愤怒的击碎了玉斗。

“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范增,居巢人,好奇计。汉四年,受陈平离间计,被赐返乡,中途病死。在整个楚汉之争的过程里,范增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奇计”。但鸿门宴这一次,他着实准确的预言未来,他不知道项羽为何不杀刘邦,他很久也不会明白。

至此,刘邦成功脱身,迅速的刘邦对自己的速度一向很自信。不论是干什么,顺便交代一下曹无伤的下场,史料上只有这几个字。

“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

但此刻,刘邦真的脱离危险了吗?

答案是,是的。

因为此时的项羽并不想杀他(无诛沛公之心矣)。于是乎,自从两千年前刘邦和项羽开始“吃饭”的时候,关于项羽为何不趁机干掉刘邦的争论就一直不断,吃的啥喝的啥通通不管。就关心你为什么不干掉刘邦!

所以,作为两千年后的一位,我也积极地参加到这一次讨论里,并尝试着分析自己的拙见。

历代以来,关于项羽为何不杀刘邦,有以下几种观点。比如项羽有勇无谋,被刘邦骗了,类似于一个政治婴儿反应迟钝。还有项羽怕杀害刘邦以后诸侯离心,局面不好控制。另外还有说项羽优柔寡断,好面子,所以才没有杀刘邦,等等。

但是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楚汉相争最后是项羽取得了胜利呢?

那样一来,还有没有人介怀项羽在鸿门宴之上并没有干掉刘邦呢?也许那一刻,人们所热衷于讨论的,就会是如何的称赞项羽在鸿门宴怎样怎样的宽宏大度,而不是像如今的这般,一片捶胸顿足吐唾沫的惋惜了。

之所以如此说,是想让大家明白这样一点。今时我们分析鸿门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项羽最后是一个失败者。当人们探求他为何失败的时候,便是把目光集中到了鸿门宴。

这种追本溯源或者说知道了结果返过去寻找原因的探索方法,虽然合理,可并不能保证所探求的就一定是最完美的答案。

因为,刘邦已胜,项羽已败的事实早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先入为主说的便是如此。

因此,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有他所以依赖的基础。当然,也会有他的不足。可能在一个时间段里,这种观点是权威。

但是百年后,甚至是千年后,当人们发现了更真切的证据时,便会推翻前代的论调。如此这般,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研究历史也一样,就是需要这种辩证的积极进取研究的精神。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1-22 21:21:20 +0800 CST  
接下来,就以上几点,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看第一点,项羽害怕杀害刘邦这位“有大功之人”会失人心。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大家一起反秦,突然之间从兄弟、盟友变成敌人,这种反差实在太大。

既然刘邦有功都会被杀,那么其他人呢?是否等到他们失去了价值的时候,项羽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杀掉他们呢?

一个诸侯的反抗甚至两个诸侯的反抗,项羽都不会放在眼里,那么全天下的诸侯都心怀鬼胎呢?很显然,这不是项羽希望看到的。

事实上,他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后来在分封刘邦的时候,为了防止刘邦得到关中,项羽很是废了一番脑筋。而如何妥善处置这一问题的重大原因便是项羽“恐诸侯叛之”。

尽管他并没有在鸿门向刘邦挥舞屠刀,但是他已经在众将乃至诸侯的心里埋下了阴影。日后与九江王英布之间的嫌隙,便是与此事有关,此事我们后面再说。

所以说,这是项羽没杀刘邦的一个原因。

接下来我们再看这一点,那就是有人认为项羽有用无谋,似乎可以称之为政治迟钝。

但是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怎么会“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

观其起兵吴中之际的杀伐果敢,看其对宋义分析当前严峻形式的透彻精辟,我看到的是一个有勇亦有谋的形象。

项羽是一个迷信武力崇尚武力的狂霸之人。我只能说,他将军事应用与政治,或者说,过分的迷信于武力。从一系列表现来看,他的政治头脑,的确不如刘邦,但也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将军。

可是在这次鸿门宴上,项羽放过了刘邦。固然是其战略眼光出现了偏差。但在我看来,项羽之所以没杀刘邦,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杀刘邦、也可以说不屑于杀刘邦呢?

之所以如此说,您请接着向下看。

鸿门宴固然使得刘邦逃出生天,但通过日后项羽的表现来看,即使他杀了刘邦,也会有李邦、王邦再出现。

单纯的一场鸿门宴并不是决定楚汉争霸最终胜利的唯一条件,甚至算不上重点条件。

说起刘邦与项羽,地球人都知道他俩是死对头。但是不论怎样的敌人,他们之所以成为敌人,源自于二者或者是双方之间产生了矛盾。

而矛盾产生的原因自然有很多,就刘邦和项羽来说,是天下的归属。

另外,矛盾的爆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而是一点点的积累,直到完全蓄满以后,才会猛然爆发,激烈的爆发。这就是量变与质变的道理。

所以在我看来,项羽此刻之所以没有做掉刘邦,是因为在当时,他的待解决人员排行榜上刘邦并不是第一位的,他也根本没太看重刘邦,而是另有其人。

为什么如此说呢?

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方面说起。

首先,便是刘邦项羽二人的矛盾发展。在入关之前,刘邦和项羽是什么关系呢?

战友。

二人不仅有着共同的作战目标,推翻暴秦。而且在这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刘邦项羽曾一度联手,共同作战。

战三川,斩李由。并且在项梁战死以后,刘邦给项羽的感觉是很讲义气的,是他和项羽商讨如何面对对面秦军,部队何去何从的问题。

那个时候的二人基本上谈不上有什么大矛盾。直到二人都“大胜”一次,那就是项羽打赢了巨鹿之战,刘邦攻进了关中平原。

在某种程度上,巨鹿之战是项羽人生的第二次转折点。这一次大胜,使得项羽一跃成为联军的盟主。政治地位、声望几乎达到了顶峰。

而项羽打胜了巨鹿之战以后,他也是意识到了先入关的好处。在基于自己是首先入关的不二人选的这种自信心理下,当他猛然间听闻刘邦先入关中并公开的抢他饭碗的时候。

于是乎,在项羽的内心里,怒火产生了,那就新账老账一起算吧。他想起了楚怀王不肯派自己西入关中,而是让刘邦夺得了先机(项王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于是,暴走的项羽做出了干掉刘邦的决定。这一刻,刘邦与项羽在鸿门这里吃了一场必须要吃的饭。

似乎在这一刻,二人的矛盾马上就全面爆发了。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这里的爆发是单方面的爆发,也就是项羽自己生气。而双方矛盾的真正爆发往往是在两人的矛盾积累达到了同步的地步时。虽说不是那么绝对,可能或早、也可能稍晚。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真正的爆发,一定是双方同时的。因为只有刘邦和项羽两人在一起,才构成了那只属于他们的矛盾。

当刘邦日后不满于项羽的分封,不甘屈居巴蜀汉中而挥师彭城的时候,双方的矛盾便已经无法调和了。

而那时距离鸿门宴还有一段时间。因此,基于这种论点,那么刘邦干了什么呢?

答,解释、开脱、隐忍。

总之你项羽就训斥吧,与脸面相比、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在这一期间里,刘邦一直没有任何动作,反而是将项羽一步一步的引入自己的思维套路。

在心理上、道义上使得自己逐渐占得优势,项羽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听从了项伯的建议,取消了进攻刘邦的计划。

在如今看过了刘邦的表现后,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一种“可杀可不杀、到底杀不杀”的暧昧态度。

难道说项羽真的看不出来刘邦有一部分是在说谎吗?我认为他应该是看出来了,也听出来了。

之所以没有动手,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就是在他看来,刘邦真的不会再有称王关中的想法了。这也是为何听到项伯说刘邦不会称王关中后“项王允诺”的原因了。

这次饭局在我看来,就是项羽对刘邦的一次警告,显然已经达到了目的。

既然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刘邦已然服软,又有何必要取人性命呢?否则的话,项羽想杀刘邦,机会太多了。

当刘邦从楚营逃回的时候,大家还记得路程吧?

二十里。

就算是骑马的话,走那种蜿蜒的小路,我想没有一段时间,也是到不了的。难不成项羽真的天真到相信刘邦坏肚子而在大帐里等了刘邦半个多小时?

这显然不合常理。

另外,就算刘邦已经逃回了军营,但是凭借项羽当时的实力,刘邦在哪都不是安全的。除非他能横渡大洋,到达彼岸。或者是飞到火星,成为土著。

所以,也许从项伯与项羽谈过话的那一刻起,项羽的内心,对于刘邦的处理办法已经不是杀而是震慑了。

历代以来,对于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刘邦都认为是项羽失去了一次大好时机。

但我只能说,项羽的做法是出自他自己的考虑,尽管错失了良机,但在他看来,那是正确的。

因为就算是到了战场上,他也一样可以击败刘邦。

而那个人,才是此刻他最记恨的,首要的目标便是他——楚怀王。

而这,也可能是项羽此刻没有处理刘邦的第二点原因。

我们都知道,项羽叔侄起兵的首要目标,复楚。那么复楚就势必反秦。

不仅仅是项羽,其他所有的人的首要目标都是推翻暴秦。否则一切梦想也真的只能是想想,甚至会搭上性命,代价太昂贵了。

那么一旦推翻秦朝后呢?

若是楚军的领导者一直都是项羽叔侄,那倒还好办。可问题是这之间项梁拥立了楚怀王,而项梁本人还战死沙场,项羽也曾一度被排斥到楚国权利边缘地带。

这种情况可不是项梁当初拥立楚怀王的时候所希望看到的。

但事实证明,只要项氏拥立了楚王后代,那么随着项氏军功的累积加之楚国的班底是项氏创立的,要想在权利的分配上不产生矛盾,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人皆有私心,项氏虽有复国之志,但是要他们拱手将自己的权利放出去,尤其是项羽,这显然不可能。

十分碰巧的是,这位楚怀王还是一个极度不配合的主。所以,此时的楚国内部矛盾重重。

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而让项羽把楚怀王列在必除名单的首位呢?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1-24 13:24:31 +0800 CST  
首先,夺项氏之权。

前面已经说过,项梁战死后的一段时间里,项羽很憋屈。

军权被夺,自己被猜忌,这还不算,在西征的分配里,自己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成为了别人的下手!

这对项羽来说是一大侮辱,而造成这一切的人,是楚怀王。

项羽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从那一刻起,项羽便是知晓,他与楚怀王,不可能善了。因为在项羽看来,楚怀王的这一举措,无异于落井下石,与秦军同样是他项氏的敌人。

他叔父为了楚国而死,现在楚王却这样对待他这位项氏后人。如果说在之前,项羽自身还没有杀掉楚怀王的念头,可能是由于礼法名声的限制,也可能是由于顾忌。

但从那时起,我想项羽要取而代之的不仅是秦,还有楚。只因为,他是项羽。

紧接着,项羽趁机杀了宋义,夺取了楚军的领导权。就连诸将都知道“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他区区楚怀王,又能奈我何?我只不过是拿回属于我自己的。

从那一刻起,项羽与楚怀王之间的力量对比,优势再次回到了项羽这一边。而从那以后,项羽无时无刻的与楚怀王争夺权力、名分。

巨鹿之战胜利后,项羽的政治资本更加显著,楚怀王没有军功,没有威望,似乎已经完全被项羽压制。

但项羽还是在争夺。

最明显的,便是本篇鸿门宴与刘邦的矛盾。他阻止了刘邦称王,本身便是对楚怀王的一种蔑视和无视,这才是项羽此刻所想的。

其次,是关于分封权力的处理。

说到底,这还是与楚怀王的争权,虽然项羽现在是实际上的诸侯老大。

但不论如何。他们的上面还有一个名义上的楚怀王。毕竟当初大家入关之前,是接受人家的领导。

可是现在不同了,项羽不仅仅是“威震楚国、名闻诸侯”,而是已经威震天下了!

这个时候,似乎一切都要听从他的安排。他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想把哪里分给谁就分给谁。尤其是关中之地,是断然不会给刘邦的。而分封功臣是谁能干的呢?

天子。

在当时,名义上的分封主持者应该是楚怀王。但是项羽怎么会答应?所以,项羽不满足于现在的实际上的霸主,他还要一个名义,也就是正名。

可是当他把自己的想法传送给楚怀王以后,却只得到了两个字的回复:

“如约”。

这是楚怀王一生中的第三次闪光点,也是最后一次。但是我还是十分的佩服他。如约就是指“先入关中者王之”仍然有效,既然如此,那项羽忙活了这么一通,又有什么意义?岂不是还要居于楚怀王之下?

要知道,当时的楚怀王说是光杆司令也不为过了。项羽拥有着全天下最强大的实力,楚怀王难道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会是什么后果吗?其实当他得知宋义被杀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但是他依然不屈,或许我的这一做法只能逞口舌之力,而无任何实际意义。

但这世界上对于一个无奈的悲剧人物有一种东西是不可以用世俗的观点来衡量的,那就是一个往昔的王者,应有的的尊严。

所以对于楚怀王,我还是佩服的。但是项羽是不会放过他的,面对着楚怀王的答复,项羽透漏了自己的心声:

“楚怀王,是我叔父拥立的!没有参加过一次战斗,更无战功可言!凭什么来主持分封,让我们都遵守他的约定!”

这句话是项羽自己说出来的。至此,他已经毫无保留的显现出了自己的意愿,紧接着他又说道:

“大家刚刚起兵革命时,暂时立诸侯的后代为王(注意这句话),为的是讨伐秦朝,然而冲锋陷阵、带头起事,三年在外,灭掉暴秦,是靠各位和我的力量啊。”

项羽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即先前所拥立的各诸侯已经失去了他们的作用。他们存在的理由就是暴秦的存在。况且他们还都只是“暂时的”。

现在秦朝已灭,这些诸侯王的后代自然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取缔几个暂时的似乎也并不是不合理。

而这里,自然包括楚怀王。

第二层,凸显出项羽的功劳以及重要性,把自己推到政治的顶峰。在那时,没有哪个诸侯会在明面上反对他,只要没有反对的人,项羽的算盘便是成了。

说项羽有勇无谋,但通过这段看似是气话武断的言辞,我相信,项羽,并不简单。

因为他已经成功的压制了楚怀王。但压制是不够的,这样的对决里,赶尽杀绝是最有效的办法。

而项羽之所以这样看重与楚怀王的争夺,还有一点重要原因,那就是完全的控制楚地。

我们都知道,项家世世代代为楚国将领。在楚国百姓的心目中十分有威望。而项氏起兵的主要支援者也是楚人及楚国遗老。

所以说,项羽的统治中心在楚地,他的力量源泉在楚地,他的故国情谊在楚地!

这样一块熟悉的充满着无限力量的地域,项羽是不会放由他人占据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便是这个道理。

而日后项羽分封过后马不停蹄的返回楚地,便也是这个原因。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在入关后的一段时间内,项羽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整治楚怀王。

至于刘邦在他的眼里似乎并不是很重要。因为似乎项羽看来,他解决的也是自己内部的首要矛盾。解决楚怀王是项羽巩固自身的一大措施,解决刘邦也是巩固自身的一种办法。

但在项羽看来,目前刘邦的威胁远没有楚怀王的强大。出于自尊心、报仇、巩固自身的考虑,鸿门宴上,项羽放过了刘邦。

最后,我们在来看看鸿门宴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请允许我简单叙述一下。

项羽听说刘邦要称王关中,大怒,之后就是,弄死他!

再然后,项伯出现,双方周旋,并点明刘邦不会也不可能称王关中,于是,大怒的项羽平静了。答应了项伯,不弄死刘邦。

而之后,刘邦在项伯的要求下,亲自来解释,吃顿饭,沟通沟通敢情。

整个鸿门宴的直接起因就是这样,当项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他为什么还要去杀刘邦呢?

所以,笔者认为,鸿门宴项羽没有杀刘邦,直接原因是不想杀,内在原因是先不杀。

其实有些时候,我感觉项羽真的是很无奈,的确很无奈。

我们不能单独的看到后面项羽与楚怀王之间的矛盾处理而武断的认为项氏拥立楚怀王就一定有错。

那个年代里,拥立楚王之后,的确有好处。当项梁战死后,楚军的形式一度很危急。那个时候楚怀王的一系列表现就可见一斑。而当时具备较正宗的拥立资格的似乎也只有项氏。

这样一来,项羽所要面临的烂摊子有很多,毕竟他也仅仅是个人。

同样是自己家的东西院落失火,偏偏这两方还都是同样的重要,不能说即救东边着火的地方,也去救西边着火的区域。

因为项羽根本就没有那个精力。所以说我们也不能单单就鸿门宴这一方来讨论项羽所做的对错。而是要把项羽当时所面临的所有局面整合一起来统一的判断。

所以,我只能说,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处理,是项羽自己的选择。而他的选择是,先放刘邦,惩治东方。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只能说是项羽的无奈,刘邦的幸运了。

其实,这也正是历史最令人无奈之处。

不是吗?似乎是的。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1-27 07:12:51 +0800 CST  
《这才是刘邦》第二十五章 不合理的工资

不合理的工资


霸王?魔王?

鸿门宴之后,项羽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咸阳。从他踏入咸阳的那一刻起,这位日后的霸王俨然变身成了一个魔王。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在他进入咸阳以后,咸阳城的结果,太史公他老人家是这样描述的: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

屠这个字可以作为项羽的代名词,不是贬低,而是事实。那么项羽都干了些什么呢?

各位来随我一起看看。

首先,他杀了秦降王子婴。这位历史没有给他机会的君主,尽管他投降了刘邦,但最终却还是带着他的没有人知晓的强国之术,魂归老秦。

项羽的这一做法很不地道,毕竟人家好歹也曾是一国之君,即便是投降,也应该有着应有的待遇。

但不论是谁,在他项羽看来,就是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谁敢多言?

不地道的还在后面呢。

面对着如此富庶的咸阳城,项羽以及他手下的诸侯军尽皆动心了。在他们这些人看来,自己干的是为天下的事业!

说是朝不保夕也不为过。他们诸侯联军的每一个人都将是这天下百姓们的救世主。既然如此,救世主们为了你们不在遭受暴秦的压迫,简直是付出良多。而今,你们不应该给我们一些“补偿”?

于是,在项羽的默许下,各路诸侯联军纵兵掳掠!那一刻的咸阳,彻底的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都在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这还不算,当这些所谓的救世主将咸阳彻底掀翻以后,又把所有的财宝、美女全部打包,而后通通的带走。至于干什么,就不用我多说了。

看着这座往昔异常雄伟壮阔、宛若人间天堂,而今残破不堪、犹如修罗地狱的咸阳城,项羽的表情很是淡漠。

烧了它。

就这样,一条条火龙冲天而起。白昼里烟雾遮天,黑夜中火光“闪烁”!大部的民居、前秦的宫殿全部逐渐的消失在火焰之中,化作了一片片的废墟。

据说,那大名鼎鼎的阿房宫就是在这次大火中被焚毁。而这一次大火,竟一连烧了三个月才渐渐的熄灭(火三月不灭)。

经过此番折腾,咸阳城内一片狼藉。百姓哀鸿遍野,苦不堪言,果真是“所过无不残破”。

而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对于项羽和他手下的士兵来说,他们掳掠够了,欺凌够了,似乎得到了他们应得的“奖励”,满足了他们的一切需求。

可是对于百姓来说,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秦统治时,虽严刑峻法,可何曾这样祸害过百姓?如今的项羽与诸侯联军呢?他们又做了什么!

就这样,项羽的这些行为导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当刘邦在咸阳的时候,秦人的表现是什么呢?

“喜、大喜。”

而这,就是一个所谓的“闾左无赖”和一个“光明磊落的英雄”的完整对比。我不再想多说什么,因为我永远相信百姓的选择。

即便项羽个人在如何的磊落光明,而这样的对比描述是出自于一直被人们认为对刘邦持有贬低态度的太史公之手。

我只能说,此观点是对先贤真实历史观、历史记述的侮辱。

可以说,那一刻,每一个关中的百姓都生活在颤栗与恐惧之中。他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罪?为什么每一个入主咸阳的人,不论他姓赢、姓刘、还是姓项,可遭难的一定是他们!

他们再也不想过这种生活。与其整日提心吊胆、受人欺凌,倒不如舍命奋起一搏!

于是,秦人看向了那此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战神”。他们的眼睛里,原有的恐惧已经逐渐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布满血色的愤怒。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

项羽,你所犯下的错、欠下的债,终有一日,会加倍偿还的!

《尚书 大甲》有言: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六韬武韬发启》有言: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

这句话,刘邦明白,项羽不明白。因为是否合乎人心永远是衡量一个帝王般人物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人心在,天下就在。

人心失,天下必失!

不合理的工资

前面说过,项羽在诸将面前已经彻底的摊牌自己与楚怀王的关系。但不论如何,明面上的工作还是要做好的。

所以,他尊奉楚怀王为义帝。但是,怀王,您被尊为义帝,也该拿出点好处犒劳大家吧?

可是,身为光杆司令的楚怀王还有什么能拿来犒赏大家呢?

自然是你分封的权利,以及附于你名义下的土地(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所以,明知自己是个空壳义帝,可是此刻的楚怀王也当真是没有一点办法了。他的“如约”之命,就那样的被项羽当做了耳旁风,甚至说,连个屁都不是(实不用其命)!

而把楚怀王解决好,那所有的一切权利,自然就都是项羽的了。这天下的土地,还不是他想要哪里,就有哪里?

但是,这一刻,项羽开始要面子了。也就是,要装一装。毕竟太过赤裸裸的表达出自己的贪欲或者说先可着自己来,难免会让人诟病。所以,项羽还要克制,那么,他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呢?

自然是要先分封自己手下的一票兄弟,而后为自己称霸做铺垫了(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

而对于这次分封,项羽还是下足了功夫的。

为什么如此说呢?首先我们先看看他都分封了谁。

汉王刘邦。封地,巴郡(今重庆市一带、郡治江州,今重庆市东北)、蜀郡(今四川省西部地区、郡治成都,即今成都市)、汉中(今陕西省秦岭南部地带、郡治南郑,今汉中市)。

雍王章邯。封地,咸阳以西,即原秦内史辖区西部以及陇西、北地二郡。

塞王司马欣。封地,咸阳以东到黄河,即原秦内史辖区东部。

翟王董毅。封地,上郡(今陕西省北部及所接壤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郡治肤施,即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

西魏王魏豹。封地,河东(原魏国西部,今山西省西南部地区,郡治安邑,即今夏县西北)。

河南王申阳。封地,河南郡(即秦之三川郡、今河南省西部黄河南部地区,郡治洛阳,即今洛阳市东北)。

韩王韩成。封地,无。

殷王司马印。封地,河内郡(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郡治怀县,即今河南省武陟西南)。

代王赵歇。封地,代地(今山西省北部及河北省西部一带)。

常山王张耳。封地,常山郡(即原赵地,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

九江王英布。封地,九江郡(即今安徽省合肥一带)。

衡山王吴芮。封地,衡山郡(今湖北省东部地区)。

临江王共敖。封地,南郡(今湖北省西部地区)。

辽东王韩广。封地,辽东郡(今辽宁省东部地区)。

燕王臧荼。封地,燕地(今北京市与河北省大清河北一带)。

胶东王田巿,封地,胶东郡(今山东省潍水以东)。

齐王田都。封地,原齐国中部临淄、琅琊二郡(今山东省淄博一带)。

济北王田安。封地,济北郡(今山东省济南市周围)。

西楚霸王项羽。封地,楚梁之地九郡(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东南部、以及所临近的安徽、江苏两省大部分地区)。

以上就是项羽分封的诸侯,共十八路。这些人里有的是熟面孔,而有的人以前都没有听说过。

那么项羽如此的分封究竟有什么用意呢?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1-29 09:03:53 +0800 CST  
咱们先来看一下,这些生面孔。

首先是河南王,申阳。申阳者,前秦的瑕丘县(今山东省兖州东北)县令。大概在秦二世三年七月左右,申阳领兵攻下了三川郡,而后举部归顺于项羽,从入关中。

殷王司马卬者,前文曾出现过,被刘亭长阻隔在黄河对岸的就是他。身为赵国率军掠地的别将,他领兵攻下了河内郡,而后同样是归顺了项羽,西进咸阳。

田都、田安为田齐贵族,与臧荼一样,他们曾在巨鹿大战中立下了功劳,算是较早归顺于项羽麾下的一批人。至于共敖,则为楚国的柱国,也就是宰相。此人是楚国贵族的后代,据说与项羽私交甚密。番君吴芮前文曾出现过,算不上太重要的人物。由于他地处偏远,所以一直不太介入中原之争,权作了解即可。

好了,以上这几个生面孔已经简要介绍完毕。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他们几个之间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都是较早顺从于项羽,在项羽看来,都是跟着我混的有功之人。换句话说,这都是我的人。

那么除了这些人,剩下的那些熟面孔里,例如九江王英布。身为楚军猛将,在项羽看来,他的忠诚度经得起血与火的考验,丝毫不用担忧。

对于自己的兄弟,项羽也是比较大方。大笔一挥,这、你的了。那、你的了。大家最后都封了王,其乐融融。

可是大家注意一点,这些有功之人,是项羽阵营的有功之人,那么其他阵营的有功之人呢?

对于项羽来说,以上所列名单可以说,是他的亲信。而至于对其他有功之人的封赏,则完全看心情。

例如,前面多次出现的陈余先生。由于他放弃了将军印,没有领兵跟随项羽入关,而是选择自己创业去打渔(此事后文会提到)。在项羽看来,这人没有成为自己的亲信,可惜了。

但念在你比较有才的份上,我就封你三个县吧。

在秦末风云里,陈余先生也是个人物。因此,项羽的这次分封在他看来,不是别的,是施舍,是对他陈余的赤裸裸的侮辱。

因为项羽分封了那个陈余最恨的人!

于是这一刻,项羽为自己埋下了一个隐患。

另外,还有一位仁兄,项羽给忘了。说是忘了,实际上就是压根儿没想封你,那就是田荣。

作为齐国的实际掌控者,田荣与项羽的矛盾那是人尽皆知了。对于项羽来说,我不封你,我还要瓦解你。这还不算,有空我还要灭了你。

因此,不久后,面对着项羽的三分齐地的举措,田荣也是愤怒了。即使天下人都怕项羽,田荣,也要和他对这干!项羽再一次为自己埋下了一个隐患。

这是项羽对待“有功之人”的办法,那么对于原六国其他王呢?别急,在这呢。

原六国诸侯王,咱首先看看魏王豹。魏豹是前魏王魏咎的弟弟,秦军攻破临济后,魏豹逃奔楚怀王处。楚怀王倒也够意思,给了魏豹几千人马,让他去恢复故国。

魏豹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复国之旅,好在自己有着两下子,不到一年时间,他再次攻下了魏国的二十多座城池。

正巧项羽来了,便顺水推舟,号魏豹为魏王。魏豹一高兴,领着精兵就随从项羽入关了。可是他没想到的是,项羽这厮甚是不讲究。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可以看看魏豹最后的封地和称号,西魏王。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羽哥,我的东魏地盘哪里去了?

项羽回答,我要了,魏豹你就将就就吧。(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封魏王豹于河东,……为西魏王)

此时的魏豹只能仰天一声长叹,项羽,你坑我啊!

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不过,豹兄,你别着急。因为在不久之后,有一个人将带领你去讨伐项羽。

是的,不久后的确会有人带领他。

而魏豹从此以后,也就离不开那个人了。尽管有点儿小插曲,但直到死都是在那个人手里。

魏豹之后再看赵歇,这位仁兄也着实不易。刚被立为赵王,就面临着致命打击。在巨鹿城里喝了大半年西北风,好不容易以为熬出头了,能够称王整个赵国。

可谁曾想,项羽一下子把他赶到了代地!还把自己的故国一分为二!封给了曾和自己共患难过的丞相张耳。

赵歇尽管摄于项羽的淫威而不敢发作。但是心里也会说,项羽,你行,下一句就是,你等着。

剩下的两位,原韩王韩成,最后没有封地。先被贬为侯,最后又被项羽杀了。燕王韩广因不愿听从项羽,被新任燕王臧荼攻杀。

至此,项羽引以为傲的分封已然危机四伏了。只不过,他自己,并不这么觉得。

那么说了这么多人,还差一位重量级人物,没有上场呢。这一位自然便是刘邦。

此刻的他,称号已不再是沛公。而是、汉王。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01 08:40:55 +0800 CST  
汉王刘邦,封地是巴蜀之地。可是,这里是关中之地吗?

当然不是,首先是项羽不可能让刘邦拥有关中。其次是尽管项羽在现在没有动刘邦,但并不代表着他对刘邦失去了应有的戒备(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

所以对于刘邦的分封项羽很是谋划了一番。由于鸿门宴时已经与刘邦“澄清”了误会,现在明面上不给刘邦关中之地就是违背约定。一个弄不好,就会大失人心(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

而这种情况下,就要想一个既能堵住诸侯的嘴又能起到很好防备刘邦的地带来分封刘邦。

对着地图思来想去,项羽终于决定了刘邦的封地,那就是巴蜀。为什么选在这里呢?

因为在当时的观点里,巴蜀之地似尚未开化。不仅交通不便(巴蜀道险),且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而且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巴蜀之地多是些不安定分子(秦之迁人皆居蜀)。把这样一个地带封给刘邦,先不说内部的矛盾能不能拖垮刘邦。就是外部因素,刘邦也是被关在了一隅,完全封闭,与世隔绝。

况且,刘邦部下多山东(崤山、函谷一带泛指)人士,巴蜀?决不会是他们的归宿,刘邦阵营的分崩离析,仿佛就在项羽的眼前。

但分封巴蜀,也要正名。于是项羽范增乃对外称,巴蜀也是关中之地。似乎这样天下人就都不好说什么了。

那么,除却将刘邦分封到鸟不拉屎的巴蜀一带,来防范刘邦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针对刘邦的举措呢?

当然有。那就是项羽把关中之地分给了三个前秦降将,自然便是章邯,董毅,司马欣。项羽之所以分封他们三人称王关中之地,很可能有着两点考虑。

其一、章邯在当时是一个很富盛名颇有实力的将领。有他带头看着刘邦,倒也不至于出乱子。

其二、他们三个是秦人,三年前他们出关时身后还带着几十万的秦人子弟。但是新安的那一夜,让所有的三秦父老恨他们入骨髓!父老把自己的儿子亲戚交付到他们手里,可现在呢?

他们三个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王,又有谁来补偿父老百姓失去亲人的痛苦?

对此,项羽是知道的,章邯等人也是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失去项羽的支持,章邯等人是断然不会长久的。而想要得到项羽的支持,就必须要乖乖的听话。这,便是项羽的如意算盘。

似乎一切都已安排妥当,但我只能说,这是自欺欺人。因为纵然有项羽的支持,凭借此时的章邯,想要承受住在那个人领导下的百姓的怒火,是断然不可能的。

除却防范刘邦之外,纵观项羽分封的格局,无处不在防备众人。其实,他之所以如此分封,除却拱卫自己之外。最怕的还是每个人都会不听从他的,而妄想着染指天下。

大家只要看看地图便是知道。前秦三降将所封地盘,基本上就是封锁刘邦的第一道屏障。河南王、殷王、西魏王可以看做是拱卫项羽的第二道屏障。燕王、常山王称得上是防备齐国田荣、拱卫北疆的一道屏障。而临江王、九江王、以及衡山王则是项羽的绝对亲信,是为最后的藩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对原来诸侯王的措施。项羽尽管分封了自己的亲信,但项羽真的能够完全信任他们而一点防备都没有吗?

显然不可能。

《六韬武韬发启》有言:

“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同其利,舟败则皆同其害。”

现在到了分利的时候了,人心是最难测的。

接下来就是项羽的防范措施的很好体现。那就是利用自己所分封的王来对抗甚至是驱逐消灭原来的王。

项羽的这种举措给自己的部下莫大的好处。对于原六国王来说却是一场风暴。

这种情况下,新封诸侯与原来诸侯势必产生矛盾,发生争端。毕竟让人家无故交出自己的地盘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话,双方纷争无止境。到时候,项羽或是出手相助,或是把双方全部消灭,还不是他自己说的算。而对于项羽这点心思,在当时,还是有人看出来的,日后自有人说。

所以说,这种分封格局,项羽当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另外,这里面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项羽到底想不想称帝。

《荀子王霸》有言:

“故立国者,义立则王、信立则霸、权谋立则亡。”

指的是治国的人,遵守道义就能够称王,讲究诚信就能称霸,若依靠权谋狡诈则会亡国。而这里也提出了争夺天下的人的两种道路,王道、霸道。反观项羽的做法,以及他日后的称号西楚霸王,可以得知,在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项羽选择了霸道。

有些观点认为项羽选择分封是走周的老路,政治眼光不是一般的短,根本没有看到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好处。

但在当时,项羽可以效法的制度模式只有周秦两代。秦十五年而亡其国,这或多或少会在项羽的心理上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另外仅仅凭借着分封诸侯就断定项羽不想称帝,似乎有些武断。但真实的想法只有项羽本人知道(废话),因为历史根本没有给他机会来证明。

更何况,称帝就一定代表不实行分封制吗?就能够代表比周天子和诸侯王称王更进一步吗?显然不是。

譬如后来的刘邦称帝以后,西汉初期的行政区划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郡国并行制。

既有郡县,又有王侯之国。甚至是到了七国之乱之前,汉中央政府仅仅直接统辖着十五个郡,天下大部分土地占据在那些诸侯王的手里。

可是西汉依旧挺了过去。这不在于刘邦是称为高帝还是高王、或者是高皇,而是在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力度。

所以说,中央与地方实行什么样的管理制度或者说中央集权的程度才是根本,要远远强过一个名号。

称王也好,称帝也好,都只是个称谓而已。不论如何,项羽的这一系列做法似乎都在朝着他所希冀的方向发展,就目前来看,他自己觉得这还是不错的。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04 12:09:34 +0800 CST  
衣锦还乡

就在项羽忙于一应事物的时候,来了一个人找到了项羽。至于这个人是谁,同样不知。因为也是“或曰”(《汉书 陈胜项籍传》记载为韩生),他对项羽说道:

“关中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绕,可在这里建都称霸诸侯啊!”

其实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也没有道理。因为当时的人谁不知道关中地理位置,人口密集程度都能排在天下的前列。

所以,听到这个“或曰”之人的话,项羽寻思了一会儿,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不干。

意思就是你别来忽悠我了,我不信那一套。

因为看着刚刚被自己烧毁的秦国宫殿,这都烧成这样了,还怎么住人啊?

加之项羽现在根本就不想待在这里,因为那另他日夜魂牵梦绕的是故乡啊(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其实前面我们说过,楚地是项羽力量的源泉,是他的统治中心,更何况那里还有一个楚怀王等待处理。与自己熟悉的可以给自己长久支持的地域相比,项羽是不会选择留在关中的。

于是项羽对这个人说道:

“富贵之后却不回故乡,就好像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夜里行走,这样的话,谁能够知道我如今的成就呢?”

到了现在,这个人是明白了。项羽为什么对咸阳城这么大肆的破坏,因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根本就不想待在这里!

反正我不在这,爱怎么地就怎么地,和我无关。

按理说,自己的游说对象否定了自己的主张以后,也没什么,大不了在换一个人不就得了。

但是那位也是个话多的主,在听到项羽这么说,为了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憋屈,他说道:

“人家都说楚人是戴着帽子的猕猴,没有个人样,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啊。”

若是换做常人,听到他这么一说,除却其他因素外,也许会觉得这位可能是个高人。不然的话怎么敢这样乱说!

但很不凑巧的是,这个说客所面对的是项羽。在项羽看来,这不仅是讽骂他,这个小子看来还是个搞政治投机的主!

因为他的真正目的可能并不是讽刺项羽,而是在让项羽愤怒的同时,感觉到自己敢于直言进谏的气质,从而引起项羽的重视,得到重用。

只可惜,项羽生平最厌恶这种耍嘴皮子的人,这样的激将法对他项羽来说,所起的作用不是没有,只不过是反作用而已。

于是乎,奶奶的,反了你了,敢说我是猴,没有人样,老子烹了你!

紧接着,在外面的鼎里,又多了一份肉粥。

其实《史记》里出现的这个描写,也是刘邦与项羽两个人的对比,第一是两个人对待虚荣心的态度,也就是“面子”。

按理说衣锦还乡倒也没什么不妥之处,但对于现在的项羽来说,真的已经到了“衣锦还乡”的时候吗?日后刘邦称帝后也曾回到故乡,与乡邻回忆往昔,感慨万千。

可是那时的大汉天下已经基本安定,方今天下刚刚重建,项羽急于表露出自己的想法。也许在太史公他老人家看来也是不尽赞同啊。此中对比,一目了然。

第二点便是两人对待劝谏和讽刺的反应的对比。

千百年以来,人们往往以刘邦对待士人的态度来贬低刘邦。尤其是郦食其的同乡所说刘邦爱向儒生的帽子里撒尿,更是引人诟病。

别人这样说自己,刘邦毫无反应。反正我就是看不上儒生,你们怎么说,随意。对于那些说的人,刘邦基本是爱理不理,也没有看见哪个儒生不和他的心意而被杀掉。

反观项羽的做法,别人讽刺了自己便要被炖了。身为一个要争夺天下的人物,连这点胸襟度量都没有,又怎么去容纳天下人?

但这一点,项羽这一辈子,算是改不了了。

就这样,汉元年(前206年)四月,发完工资后,项羽马不停蹄的奔回楚地。

而刘邦也是缓缓地去往南郑,他回头看了看这片土地,没有说什么。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不会放弃这片土地的。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07 13:07:40 +0800 CST  
《这才是刘邦》第二十六章 我有贤臣 鼓瑟吹笙


逐渐“平复”的心

汉元年四月,这一年,刘邦的称号不在是沛公了。因为现在的他,已经是名动天下的诸侯之一。他现在的称号,是汉王。

从这一刻起,他将为大汉帝国四百年基业而继续努力拼搏。但在刚刚得到汉王称号的时候,刘邦却并不高兴。相反的是,此刻的他可以说是十分愤怒。

这一切,只因为,他得知了自己的封地,似乎就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带,巴蜀!

想想刘邦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己不仅没有得到应得的关中之地,还被驱赶到了偏僻的巴蜀之地,他项羽也真是歹毒!难道不知道我的手下几乎都是山东人士吗?想要坐等我刘邦众叛亲离?

不谈我的功劳也就罢了,驱逐我也先暂缓,把关中之地分给三个前秦降将也可先不提。但是你项羽居然还利用盟主的身份把我的军队削减到了三万!这是赤裸裸的欺负人,是挑衅!

难道,还真以为我怕你不成!大不了就来个鱼死网破!

因此,这一刻,即使一向淡定的刘邦也几乎是在瞬间暴走。而瞬间暴走的刘邦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弟兄们,抄家伙,跟我一起剁了项羽!

那一刻的刘邦很是愤怒,就好像猛灌了两瓶老白干一样。火气十足、活力四射!既然他项羽想要做掉我,我怎么就不可以干掉他!但此刻,有一个人告诉他,这样做还真不可以。

而愤怒暴走的刘邦也正是在这个人的劝说下喜笑颜开,放弃了攻打项羽的念头,此人便是萧何。

得知了刘邦的作战计划时,萧何出现了。看着刚刚因劝谏刘邦停止攻打项羽而被刘邦骂出去的周勃、灌婴、樊哙等人,萧何皱了一下眉头。

其实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在《汉书萧曹列传》里记载这部分的时候,是这样的描写的:

“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刘邦),何谏之(刘邦)曰”

有一部分人认为,此段中出现的“劝”字,应做鼓励的意思。而笔者窃认为,这里的“劝”字,似乎不应当鼓励来讲。尽管《说文》里劝的本意是鼓励。

但是樊哙在之前刚刚说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又身临鸿门宴,怎么会不知道项羽实力的恐怖而反过来鼓励刘邦去攻打项羽呢?这显然不合常理。

此外,劝字亦有劝阻(西汉初有无此意,还不得而知,故猜测)之意。而谏字则比劝的语气更强烈,是指用言语纠正君父或尊长的过失,这叫做谏。

所以,对于此段话的理解,是否可以如此呢?那就是劝与谏的连接,正是樊哙等人对萧何进谏的一种递进。

这样,似乎更为合理。当然了,这也仅为笔者的猜测,仅供大家参考。

于是,前来进谏的萧何只是淡淡的问了刘邦一句道:

“你想死啊?”

纵观此时的刘邦阵营里,敢这样同刘邦说话的,似乎只有两个人。而其中一个,便是萧何。

“你几个意思?怎么就是送死呢?”

刘邦没好气儿的反问道。

“现如今打不过人家,百战百败,不死?跑了你了(不死何为)?”

听到萧何的话,刘邦猛然间看向了萧何。而萧何则依旧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刘邦。

就这样,片刻过后,刘邦那颗暴走的心逐渐平静了。他知道,萧何说的对。

当初自己拥兵十万,尚且要在项羽面前那般的低声下气。而今自己只有三万日夜思归的士卒,又怎么会是项羽的对手?

更何况,项羽正愁着没有机会彻底的减除自己。如此一来,岂不是恰恰给项羽提供了一个一口吃掉自己的机会?

这样一来,之前三年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还谈什么大业、帝业!全部都是屁话!是自己一时冲动了,竟险些坏了大事。

就在这时,心情逐渐平静的刘邦又听到了萧何的后话。

“况且《周书》有言,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人们总说天汉,把天和汉归结到一起,是莫大的吉兆啊。能够暂时隐忍一人,而使得万民拥戴伸张自己的志向的人,这是商汤和周武这样的人物啊。”

刘邦明白了,目前的他只能也必须要隐忍。尽管他被“放逐”到巴蜀之地,但是,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所历经的艰辛,似乎眼前的困难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是的,这根本就算不得困难!

因为他还有一群相依相知且无比忠心极具智慧的兄弟与臣下。刘邦相信,加上他自己的领导,突破眼前的困局,不会难的。因为在这之后,他得知了三个好消息。

那么,究竟是什么好消息呢?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09 10:35:44 +0800 CST  
萧相国

其实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除却政务能力精湛,其战略眼光也是十分精准长远。有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拥有汉初三杰这样的人物辅佐,似乎就是刘禅也会夺得天下,更何况是刘邦。

但当我真正翻开尘封的记忆的时候,也许,汉初三杰的效用,能够百分百发挥出来的,只有刘邦。

看着逐渐平静下来的刘邦,萧何又提出了他的具体战略。而这一战略,也是在楚汉战争第一阶段里刘邦的具体行动方针。对于刘汉集团此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听得萧何说道:

“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那么,萧何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就是利用巴蜀之资源先增加自身的实力。当实力充足后,在北定三秦。刘邦若想要争夺天下,就必须占据三秦。

否则,连自家门口都出不了,又谈何争夺天下。可以说,这一策略十分适合当时的刘邦。而刘邦也是深知,尽管项羽处处防备、挤兑自己。更不惜违背盟约把自己驱逐到巴蜀,但是这对他刘邦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暂时退出诸侯视线的机会。

只要利用好这段时间,提升自身的实力。那么,到那时,我若出关,三秦之地,必为我有。就连天下,也会是我的。

于是刘邦回答道:

“善”。

宝地

如果说,刘邦的自信此刻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萧何。那么萧何的自信则是来源于自己对巴蜀之地的了解。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此时的萧何早已对天下各地的人口、图籍、物产等等烂熟于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而巴蜀之地自然也不例外。如果大家还记得刘邦刚刚入关时,萧何所做的事。应该就会明白了,萧何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

那么,在项羽范增眼中荒僻落后,罪犯聚集的巴蜀真的就是这样的不堪吗?至少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

同时,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同意我的观点。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大将司马错率军,一举定蜀,进而灭巴,彻底将巴蜀纳入秦国版图。此后通过近百年的开发、移民、以及封建化的改革。到了秦朝末年,巴蜀之地不仅风俗习气得到改善,文化发展也是进步迅速。

尤其是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得蜀地农业发展迅速。而蜀地本来就擅长养蚕,又擅长手工业,尤其是名闻天下的蜀锦。这一切,都使得巴蜀之地的整体实力更进一步。

就这样,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措施,使得巴蜀逐渐变成秦攻伐六国的重要兵员地和粮产地。

《史记》上记载秦夺得巴蜀之地后的评价是这样的:

“得其地足以广其国,取其财足以富民。”

宋朝郭允蹈在《蜀鉴》里也曾提到:

“秦并六国,自得蜀始。”

由此,巴蜀地位可见一斑。而且自战国以来,巴蜀之地几乎未曾遭受战火。与外界相比,这里的人民所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也许在项羽看来,巴蜀之地多流放罪犯,难于管理。但真实情况却恰恰与此相反,因为大量的外来人口与当地人口结合,使得巴蜀之地更加的从荒僻野地变成了农居天府。大量的粮食生产便是由这些人耕作而出。纵观日后楚汉相争,可以如此说,巴蜀之地的粮草支撑,兵员支撑虽然并不是日后刘邦实力的唯一来源。

但是,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如此,果真如古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而在得知巴蜀之地的优势后,刘邦还有两件事情感觉很欣慰。前文刚说过,这第一件欣慰之事,来自于日后的大汉第一相,萧何。那么,这第二件喜事儿,来自于谁呢?

自然是大汉第一谋主、张良。

因为就在不久前,张良刚刚替刘邦再次求得了一块封地、汉中。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在前文,笔者曾列出刘邦的封地有巴郡、蜀郡与汉中。

实际上,项羽最初分封刘邦时,只是封给了刘邦巴郡、蜀郡这两个郡,根本就不包括汉中之地。那么,为何,汉中之地又到了刘邦的手里呢?

事情是这样的。

当刘邦刚刚被封为汉王的时候,张良也是要暂时离开他了。现如今革命似乎已经取得了成功,而韩成也被封为韩王。张良曾经追求的复国之志到此刻,似乎也已经实现了。毕竟他当初是以韩国大臣的身份跟随刘邦的,现在韩国草创,他也是又要回去辅佐韩王。

可是,对于张良的即将离去,刘邦的内心很不是滋味。如此不世出的大才,刘邦怎么舍得让他离去?但是转念一想,刘邦却又找到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张良总有一天,会再回来的。而且他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远。

这一路走来,张良在刘邦军中以及心中的地位,所有人有目共睹。尤其是鸿门宴!刘邦对张良很是感恩,值此危急之际,张良的所作所为,让刘邦既是感恩又是敬佩!

而张良,也是深明这一点。因此,此番既然要离去,他就一定要为刘邦做出最后的贡献!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这一生,他注定是大汉的留侯。

当刘邦被封巴蜀之地以后,张良自然也是看出了个中优劣。所以,在临走前,张良更加觉得有必要在为刘邦做几件事。因此,当他看着刘邦送给自己的百溢金等礼物,也是笑了笑。

他张家祖上相韩五代,说之为家财万贯也不为过。珠宝于他来说,不过过眼云烟而已。当然了,他也是明白,刘邦深知张良不重宝器。只不过,一道分别,刘邦也着实想不出送给张良什么了。

此刻,看着这些珠宝,张良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身影。一个计划也是产生在了他的心里。

不久后,张良的身影出现在了项伯的大帐里。而除却张良本身以外,还有着刘邦送给他的所有宝物。

很明显,这些宝物,现在,都已经成为项伯的了。

那么,张良为什么要把这些财宝全部送给项伯呢?或者说,张良有着什么计划呢?

之所以如此,恐怕有着两点考虑。一来答谢项伯之前相救的情谊。二来,也是张良的真正目的。

那就是帮助刘邦取得汉中之地。

在当时,几乎可以这样说,只有项伯,才能说动项羽将汉中封给刘邦。因此,当刘邦得知以后,也是明白了张良的用意。随后他便大力支持张良贿赂项伯,而刘邦的这位亲家倒也好说话。毕竟拿了人家的钱财,不能不办事儿。于是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大笔一挥,汉中就给刘邦了。

看上去项羽很痛快。的确,在将汉中分封给刘邦的时候,他确实没有犹豫。

原因无他,虽说他在将刘邦封到巴蜀之地的时候已经做了一系列措施来堵住天下人的嘴。但问题是,这一系列的举措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服。天下人又不是傻子,到时候又该如何看待他项羽?

恰巧在这个时候,刘邦通过项伯表达出了自己想要得到汉中之地的念头。加之项伯的劝说,项羽也就正巧做个顺水人情,把汉中划给了刘邦。

看我多大方,不仅给刘邦巴蜀之地,还将汉中之地划给了刘邦。而这一块区域,可都是地地道道的关中大地啊!

另外,在项羽的眼里,汉中和巴蜀一样。不毛之地而已,划给刘邦又能如何?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否则张良这位大汉第一谋主,怎么会积极地为刘邦谋得汉中之地?

四百年以后,大汉益州牧刘璋管辖下的汉中被五斗米教张鲁占据。这可吓坏了刘璋,因为对于巴蜀腹地来说,汉中之地,攻,是一个前沿阵地。守,则是一个缓冲屏障。一旦被人占据,就是把自己的心脏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这样的情况,谁能够高枕无忧?

在这之后,刘备占有巴蜀,面对掌控汉中的曹操大将夏侯渊张郃,刘备毅然出兵夺取汉中。即使是面对来援的曹操大军,也不曾退却,最终夺取了汉中之地。

从那以后,汉中之地,直到蜀国灭亡,都是蜀国进军中原防御中原的一大优势地带。

现如今,对于刘邦来说,汉中也是具有这样的优势。就这样,刘邦得到了一个日后出兵三秦的前沿阵地,也算是得到了一点补偿。

因此,在帮助刘邦取得汉中之地以后,张良也是不得不离开了。可是,在离开之前,他又是送了刘邦一段路程。但是就目前来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可是不知怎的,对于刘邦和张良来说,他们都隐隐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于是在临走之前,不放心的张良又一次给刘邦出了个计策。而这一计策,则是刘邦看来的第三件喜事儿。

这、又是什么呢?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2 11:31:00 +0800 CST  
顶一下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2 17:19:29 +0800 CST  
那就是鉴于刘邦集团目前的的局势,张良提议烧绝蜀中通往外界大栈道。这样就能麻痹项羽和天下诸侯,让他们以为刘邦不会再返回中原争夺天下。另外也可以防范诸侯趁机偷袭和侵犯。

对于张良的建议,刘邦同意了。每当看到这里,我都替刘邦感到幸运,替项羽感到悲哀。

有萧何张良这样的贤臣辅佐,大事终可成!

就这样,刘邦一行人也是开始前往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走着走着,刘邦回头看去。突然发现,自己的身后竟然多了数万人跟随!

在问明来意后,刘邦笑了。

因为这些人久仰刘邦仁义之名,更是受其贤德的感召,自愿前来跟随刘邦(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看着身后的数万大军,刘邦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转过身去,继续走向了前往南郑的方向。因为他始终相信,项羽,阻挡不了他的脚步。

就这样,看似在项羽精密安排下的被逼到绝路的刘邦。却是得到了一个天堂。有些时候,命运真是有趣。因为不久之后,刘邦就会依靠着这鸟不拉屎之地,重返关中,争夺天下。

《墨子修身》有言: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大概,就是此意。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3 09:10:09 +0800 CST  
《这才是刘邦》第二十七章 得三杰者得天下(上)


忧患

当刘邦达到南郑以后,以萧何为汉丞相,诸将各安其营,开始熟悉并管理这块地带。起初的时候,大家到也都没有多说什么。看上去还算是干劲儿十足。

但是不久后,问题还是出现了。那就是尽管刘邦的战略目标已经制定,也有着数万人慕从而来。但当他们真正的向汉中走去的时候,却是每到一处都会有将领士卒逃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士们卒们想家了。

他们一起唱起故乡的民谣,想起故乡的种种,都不禁泪如雨下(士卒皆歌思东归)。

望我故土兮怀我旧人,思我曾游兮有泪伤痕。

是啊,自己从军三年,不知家中如何?父母身体还好吧?我妻我儿呢?如今来到了这里,离家如此遥远,不知我们可还能回去?是的,这一切都是未知。谁又能告诉我们确切的答案?

这一切,刘邦都看在眼里。他理解,他无奈。因为此刻他的内心又何尝不是如此?

回首看去,似乎已经不识来路。向前眺望,前途又是一片渺茫?想他一路走来,所为的又是什么?

坚持,为了守护、为了志向。

隐忍,为了守护、为了志向!

他只知道,在这讻讻乱世,他必须要守护家人、守护亲朋、守护万民、守护道义!因为一个人无论事业有多么成功,在最初的意念中,他都是要守护什么的,也正是为此而不懈的努力追求。这也是他刘邦一直前进的动力。

但是他又是知道,他是人,是一个普通的人!不是神!他也会困惑、苦恼、甚至说迷茫。有的时候,他会发现,自己也是看不清前路的模样。也许,曾于梦中窥见了一角未来。那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冰冷的皇座?权势?地位?还是、孤独?他不知道。

他一次又一次的诘问自己,自己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可以猜到,想到此处,刘邦也不觉伤感起来。但转念间,他又想到,自己明明已经决定了自己想要前进的方向,那么现如今,这又是在迷茫什么?

更何况,让他就王南郑,这本就是项羽的计策。自己如果坚持不下去,岂不是正中下怀?

他不能倒下,他的兄弟、部下、士卒们都在看着他!他是弟兄们的依靠,而他所能依靠的,也不只有自己,还有兄弟们!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为汉王,便一定会带着我的兄弟们回去的!

而那一天,不会太远的。

三杰归一

却说就在刘邦正在为如何应对部队思乡,逃亡日多这种情况而发愁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足以另得他“神魂颠倒”的消息。

那么,是什么消息呢?只听得下站的人员有些慌张的说道:

“大王,不好了!丞相萧何跑了!”

“啥?谁跑了?你说谁跑了?!你再说一遍!”(本人猜测刘邦的反应)

可以说,当时这个消息就好像是一个晴天响雷直接在刘邦身边炸开!那绝对是炸的他脑袋嗡嗡的响。

起初的时候,刘邦还以为是因为他整日以来为部下逃亡的事情伤脑筋,出现了幻觉。可当他狠狠的掐了掐自己的大腿,感受着传来的疼痛感的时候。他确信了,自己没有听错,是萧何跑了!

那么,在得知萧何跑路之后,刘邦是什么反应呢?对此,太史公他老人家是这样记述的: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能够将一个人看作是自己的左右手,这也足以说明萧何在刘邦心中的地位和他在汉阵营的重要性。因此,当听到手下禀报的时候,刘邦是既吃惊又怀疑。

他不相信和自己一起从沛县打过来的老兄弟,会在这种关头背叛自己,他可是我的丞相啊!如果连萧何都逃跑了,那么新造之汉又将会陷入到何种境地呢?!

就这样,转眼间,一两天就过去了。虽然仅仅是一两天,可是刘邦只觉得这一两天简直是太漫长了。仿佛是一个人直接静止在了时间长河之上,无法动弹丝毫。每一分每一秒的流动都是清晰可见一样!

以前只听说过男女相恋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说法。但是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刘邦,哪里还顾得上处对象?他的满脑袋都是萧何。

小萧啊,你怎么就跑了呢?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4 10:22:56 +0800 CST  
萧何

时间继续一点点的流过,这一天,正当刘邦烦恼间,却是见到了手下再次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只不过这一次看去,与上一次的慌张大有不同,似乎有些喜悦显露出来。

“大王,萧丞相回来了!”

“嗯?!真的!”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邦当时大概会突然间站起来,而后满心期待的看着殿外,同样的,也一定会是满心疑惑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动声色。等萧何来给自己一个说法!

很快,真的回到汉营的萧何也是第一时间来拜见刘邦。当他见到刘邦的时候,表情很是兴奋。也许刘邦会很诧异,你这跑一次还跑激动了?这是几个意思?

不过看着激动地萧何,刘邦也是逐渐的放下了自己那颗悬着的心。最起码有一件事已经明了了,那就是萧何绝对不会背叛自己。就这样,既生气又高兴(上且怒且喜)的刘邦决定了。对于萧何这种无组织无纪律自己乱跑的行为,必须要进行教育。

那么,用什么办法呢?

还能有什么办法?自然是骂功了。

“你不是跑了吗?干啥去了?”

萧何自然得知刘邦的性格,于是他回答道:

“我没跑,怎么会跑呢,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

“那你去追谁了?”

“啊,是韩信(累死我了)”

本来听到萧何非但没有跑,反而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心里就十分好奇。既然能让萧何亲自去追,想必是个重要将领。可是当刘邦听到萧何追的是韩信的时候,他的小暴脾气使得他准备再次骂人了。

“你傻啊!诸将逃跑的数以十计,你不去追,追一个韩信,他是谁啊,你是在欺负我读的书不多,识字少吗!(诈也)!”

对此,萧何只是淡定的说道:

“逃跑的其他将领平庸之人也,跑就跑吧,但是韩信不同啊,这是个狠人啊,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啊(国士无双)”。

“你接着忽悠。”

“好,大王您如果想要一直称王汉中,有无韩信无所谓(有我足矣)。但是如果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人能够帮助你(非信无所与计事者)。这就看您怎么决定了。”

这一刻,原本有些生气的刘邦一下子愣在了那里。紧紧地盯着萧何。

他知道,自己的这位丞相绝对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因为萧何从来不开玩笑!只要他这么说,或者说韩信既然已经入了萧何的法眼。那么,就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于是他对萧何说道:

“我是一定要东向争夺天下的,怎么会憋屈的长期呆在这里呢?”

“大王既已决议争夺天下,若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若不然,他终究还是会跑的。”

如果说刘邦可能根据萧何的反应得知了这个叫做韩信的有着一定的本事。不过,在听到萧何如此的“危言耸听”之后,刘邦也是好奇了起来。

这人是谁啊,这么大的架子。难道我的天下都与他瓜葛起来了?不过,即便是如此,在没有亲眼见识到韩信的真正本领之前。即使是萧何如此的说辞,刘邦也还是有些疑惑的。而这,也正是他的用人之明。

“那我看在您这么极力举荐的份儿上,就任命他做个将军吧。(这回总行了吧)”

刘邦缓缓地回答道。

不过,刚说过这句话的刘邦,就看到了摇头的萧何。

“即使做个将军,韩信也是不会留下的。”

这一刻,刘邦对于这个韩信更加的感兴趣了。

“那就做大将军!”

感兴趣的刘邦,没有丝毫犹豫的对萧何说出了自己的最终考虑。也许,即便是到了这一刻,他也会疑虑萧何为什么会极力举荐这个人。

但是,刘邦坚信,知己诚不欺我。既然认定了是对的,那么这一次,就听你的!

“太好了!”

看到了刘邦如此,萧何也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己的一番努力,终究是没有白费。

同时,他也是回想起三天前。当他得知韩信逃跑时,连汇报刘邦都没有来得及。而是自己直接骑马追赶,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当年的刘邦,现在的韩信,都是如此。

历史证明,萧何都看准了。由此,自从两千年前那一晚萧何策马而出的时候,也就逐渐的流传至今,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萧何月下追韩信。

另外,萧何最是佩服刘邦的这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为这、才是一个帝王所必须拥有的魄力。否则,他也没有必要如此的劳心费力。

片刻后,看着满意兴奋地萧何,刘邦开口了。

“你去把吧韩信叫过来,我跟他谈谈。”

其实想想这也很正常,既然你都已经把韩信夸上天了。我也答应你任用他,那么叫过来谈谈,先让我摸摸底儿,这总可以吧?

但是这一次,萧何再一次告诉刘邦一个与之前相同的答案。那就是,不可以。

“大王,您向来对人轻慢。现如今要拜大将却像呼唤小儿这样草率,这就是韩信之所以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如果真的想拜韩信为大将军,就要选择良辰吉日、沐浴斋戒、建设拜将台,一切依照礼数而行,这样才可以啊。”

至此,刘邦也是彻底的明白了。因为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萧何能为哪一个人“磨叽”如此长的时间。敢情这位韩信是一个架子大,事儿多的主啊。偏偏这个架子大的主还有着通天彻地的能耐,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但是刘邦也明白,萧何之所以让他如此的郑重其事。甚至是一改以往不愿受礼数限制的习惯,不就是为了突出他知人善任、求贤若渴的一面吗?

于是,在这之后,史书上是这样写的:

“王许之。”

就这样,三杰中的第三位韩信,也即将正式登场。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5 10:34:02 +0800 CST  
萧何

时间继续一点点的流过,这一天,正当刘邦烦恼间,却是见到了手下再次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只不过这一次看去,与上一次的慌张大有不同,似乎有些喜悦显露出来。

“大王,萧丞相回来了!”

“嗯?!真的!”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邦当时大概会突然间站起来,而后满心期待的看着殿外,同样的,也一定会是满心疑惑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动声色。等萧何来给自己一个说法!

很快,真的回到汉营的萧何也是第一时间来拜见刘邦。当他见到刘邦的时候,表情很是兴奋。也许刘邦会很诧异,你这跑一次还跑激动了?这是几个意思?

不过看着激动地萧何,刘邦也是逐渐的放下了自己那颗悬着的心。最起码有一件事已经明了了,那就是萧何绝对不会背叛自己。就这样,既生气又高兴(上且怒且喜)的刘邦决定了。对于萧何这种无组织无纪律自己乱跑的行为,必须要进行教育。

那么,用什么办法呢?

还能有什么办法?自然是骂功了。

“你不是跑了吗?干啥去了?”

萧何自然得知刘邦的性格,于是他回答道:

“我没跑,怎么会跑呢,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

“那你去追谁了?”

“啊,是韩信(累死我了)”

本来听到萧何非但没有跑,反而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心里就十分好奇。既然能让萧何亲自去追,想必是个重要将领。可是当刘邦听到萧何追的是韩信的时候,他的小暴脾气使得他准备再次骂人了。

“你傻啊!诸将逃跑的数以十计,你不去追,追一个韩信,他是谁啊,你是在欺负我读的书不多,识字少吗!(诈也)!”

对此,萧何只是淡定的说道:

“逃跑的其他将领平庸之人也,跑就跑吧,但是韩信不同啊,这是个狠人啊,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啊(国士无双)”。

“你接着忽悠。”

“好,大王您如果想要一直称王汉中,有无韩信无所谓(有我足矣)。但是如果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人能够帮助你(非信无所与计事者)。这就看您怎么决定了。”

这一刻,原本有些生气的刘邦一下子愣在了那里。紧紧地盯着萧何。

他知道,自己的这位丞相绝对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因为萧何从来不开玩笑!只要他这么说,或者说韩信既然已经入了萧何的法眼。那么,就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于是他对萧何说道:

“我是一定要东向争夺天下的,怎么会憋屈的长期呆在这里呢?”

“大王既已决议争夺天下,若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若不然,他终究还是会跑的。”

如果说刘邦可能根据萧何的反应得知了这个叫做韩信的有着一定的本事。不过,在听到萧何如此的“危言耸听”之后,刘邦也是好奇了起来。

这人是谁啊,这么大的架子。难道我的天下都与他瓜葛起来了?不过,即便是如此,在没有亲眼见识到韩信的真正本领之前。即使是萧何如此的说辞,刘邦也还是有些疑惑的。而这,也正是他的用人之明。

“那我看在您这么极力举荐的份儿上,就任命他做个将军吧。(这回总行了吧)”

刘邦缓缓地回答道。

不过,刚说过这句话的刘邦,就看到了摇头的萧何。

“即使做个将军,韩信也是不会留下的。”

这一刻,刘邦对于这个韩信更加的感兴趣了。

“那就做大将军!”

感兴趣的刘邦,没有丝毫犹豫的对萧何说出了自己的最终考虑。也许,即便是到了这一刻,他也会疑虑萧何为什么会极力举荐这个人。

但是,刘邦坚信,知己诚不欺我。既然认定了是对的,那么这一次,就听你的!

“太好了!”

看到了刘邦如此,萧何也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己的一番努力,终究是没有白费。

同时,他也是回想起三天前。当他得知韩信逃跑时,连汇报刘邦都没有来得及。而是自己直接骑马追赶,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当年的刘邦,现在的韩信,都是如此。

历史证明,萧何都看准了。由此,自从两千年前那一晚萧何策马而出的时候,也就逐渐的流传至今,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萧何月下追韩信。

另外,萧何最是佩服刘邦的这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为这、才是一个帝王所必须拥有的魄力。否则,他也没有必要如此的劳心费力。

片刻后,看着满意兴奋地萧何,刘邦开口了。

“你去把吧韩信叫过来,我跟他谈谈。”

其实想想这也很正常,既然你都已经把韩信夸上天了。我也答应你任用他,那么叫过来谈谈,先让我摸摸底儿,这总可以吧?

但是这一次,萧何再一次告诉刘邦一个与之前相同的答案。那就是,不可以。

“大王,您向来对人轻慢。现如今要拜大将却像呼唤小儿这样草率,这就是韩信之所以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如果真的想拜韩信为大将军,就要选择良辰吉日、沐浴斋戒、建设拜将台,一切依照礼数而行,这样才可以啊。”

至此,刘邦也是彻底的明白了。因为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萧何能为哪一个人“磨叽”如此长的时间。敢情这位韩信是一个架子大,事儿多的主啊。偏偏这个架子大的主还有着通天彻地的能耐,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但是刘邦也明白,萧何之所以让他如此的郑重其事。甚至是一改以往不愿受礼数限制的习惯,不就是为了突出他知人善任、求贤若渴的一面吗?

于是,在这之后,史书上是这样写的:

“王许之。”

就这样,三杰中的第三位韩信,也即将正式登场。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5 10:34:10 +0800 CST  
《这才是刘邦》第二十八章 得三杰者得天下(下)


韩跳跳

接下来,请各位坐好了。因为秦季汉初屹立在兵道造诣最巅峰的另一位存在,即将出场了。

而他,便是韩信。韩信者,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人也。在他正式登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些后世对他的评价:

“国士无双,略不世出。虚实莫测,绝代兵仙。韩信是也。”(楚汉之际人们的评价)

“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南宋文学家陈亮)

“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而韩信、兵仙也,然哉!”(明学者茅坤)

“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枭雄,白起、韩信是也。”(《人物志卷上流业第三》)

好了,暂且举例到这里。以上的这些评价,看上去很是“超神”。

但是我只能说,这一切、实至名归。

其实这还不算,因为除却这些,韩信还是一位“王侯将相”都干过的人物。简单地说,他这一辈子,做过将军、拜过国相、得封为侯、进位为王。

要知道,这四类职业,在秦季汉初只要做过其中的一种那都绝对是一个人物。而韩信,竟然四种职业全都做过!

所以,总的来说,这小子,那绝对是个地地道道妖孽级别的人物!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6 08:23:45 +0800 CST  
但是这些,起初的韩信是并不知道的。确实,他也没心思去想这些。因为现在的他每天都会为了饭食而忧虑不已。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别急,太史公他老人家是这样说年轻的韩信的: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那么,这一段应该怎么理解呢?简要是这么个意思,说的是韩信这小子年轻的时候,贫寒而多不检之行,因此没能被推举为吏。按理说,没能被推举为吏,这也没什么的,你可以经商啊。但是问题是,这小子又不擅长经商。一来二去,连饭都吃不上了。只得到处蹭饭吃,搞的是人见人厌。

所以,以至于现在的韩信似乎就是一个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人物。

您还别不信,有例为证。那就是韩信曾多次去南昌亭长家里蹭饭吃。要说吃个一两顿也就得了,可是当年的韩信同学显然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他怎么办的呢?

那就是在南昌亭长家里一连吃了“数月”。类似于每天一到饭点儿,韩信的身影便会准时的出现在南昌亭长家的桌子边。

毕竟谁家都要生活,都不容易。你韩信一个大小伙子,总来吃白食,这实在是说不过去了。久而久之,亭长的妻子不耐烦了。她烦透了韩信,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竟然日复一日的混饭吃,简直是让人瞧不起!

于是,厌烦韩信的她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之后每天她都早早地做饭,而后亭长的妻子端到断刀内室去吃。如此一来,到了原来开饭的时间,韩信一去,就自然没有饭吃了。于是乎,见到这一幕的韩信也是明白了。

敢情这是嫌弃我了!那么,明白后的韩信是什么反应呢?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6 08:24:31 +0800 CST  
各位朋友们,周末愉快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6 09:39:08 +0800 CST  
顶一下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6 19:27:12 +0800 CST  
请教各位兄台,想把帖子标题修改一下,该怎么办呢?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7 07:31:23 +0800 CST  
其实每次看到这里,韩信的表现也着实说不过去了。人家不给你饭吃,你也没必要发怒啊?毕竟南昌亭长也没有义务一直免费给你提供饭食。

更何况,他一个小小的亭长,养活自己家人尚且捉襟见肘。而今还要每天供着韩信饭食,也着实有些困难。

所以,韩信的如此表现着实有点儿不近人情。可是现在韩信要考虑的,已经不是人情什么的了。

毕竟饭还是要吃的,而今既然蹭不到饭,就只好自己想办法了。于是聪明而又饥饿的韩信想出了一个好法子,那就是到河边钓鱼!要知道,鱼可是肉啊!竟然还有肉吃,想想就很激动。

其实他也没法不激动。他不是姜太公,根本没有那闲情雅趣去钓周文王。他是真的在钓鱼!原因很简单,因为他饿。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7-12-17 10:10:56 +0800 CST  

楼主:年昔逸尘

字数:1082

发表时间:2017-01-29 15: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7 09:46:07 +0800 CST

评论数:73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