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刘邦

项羽杀回来了!

得知这一消息的汉军立刻解除了对钟离昧的包围,非常迅速的退守各处险要碍口,准备与项羽对峙。

没办法,项羽的勇武人尽皆知,汉军害怕啊(汉军畏楚)。

这一次刚刚回军就吓跑了汉军,虽然很是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但是问题是,成皋已经丢了。那么为今之计,似乎只有再次与刘邦进行对峙了。

刘邦一方,得知项羽赶回。便以成皋为依托,取敖仓之粮以充军需。扎营广武山的西城,迎战项羽。而项羽则进军驻扎广武山的东城,双方隔广武涧对峙。两者相隔仅仅百余步!

这一次对峙,面对着对面的项羽,刘邦可谓是信心十足。因为他的目光,看向了东北方向。

想来此刻,郦食其应该已经到了齐国了。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8-05-14 06:41:17 +0800 CST  
《这才是刘邦》第四十八章 郦老先生的辉煌


韩信

正当刘邦再次与项羽开始对峙的时候,刘邦的内心里曾经产生了一个想法。他仔细的回想了一年多以来自己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的拉锯战的前后前后。尽管他屡败屡战,尽管项羽逐渐的落入下风,可是楚军在项羽的领导下,战斗力的确是异常的强悍。这是不争的事实。

此番固守广武,又能够坚持多久?是否还会再次向前番那般,溃逃败退的身边只剩下一个司机?

这一切,刘邦不得不想。彭越得到了刘贾、卢绾的支持不假,可是一旦遇上项羽,败逃也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万一汉逐渐落入下风,那么是否还能够保证彭越对大汉的忠诚度呢?

另外,韩信受命破齐,至今未见起色。他此番伐齐,是否又能够如之前平魏、灭赵那般势如破竹?

一旦破齐成功,那么韩信还会是之前的那个韩信吗?

所以,他不得不多做准备。那么既然如此,如果主动放弃成皋,退守到巩、洛一带固守,如何呢?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身边的郦食其。听过刘邦的话,郦食其思考了一番。尽管说上一次郦食其老先生因画策失误被刘大老板给骂了一顿,可是他对大老板的忠心那是绝对没得说。

既然大老板此刻新有烦忧,他又有解忧之法,那么此时不说,更待何时呢?

“大王,臣听说能知道天之所以为天者,则王事可成。而不知天之所以为天者,则王事不可成。”

刘邦突兀的听到郦食其老先生来了这么一句,也是表现的很平静。虽然说他还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重点,但是长久以来,他自然知晓,这位郦食其老先生游说、进谏之前都要来一点文辞。因此,他静静地等待着老先生的下文。

“身为成就统一大业的王者,以民为天,而民则以食为天。敖仓这个地方,天下向此输粮已经很久了。臣闻此处而今存粮特别的充足。可项羽攻破了荥阳,却并没有坚守敖仓,而是带兵东向而去。只留下了曹咎等人坚守成皋,这是天要把这些粮食资助给我大汉啊。现今楚军很容易被击败,而我们却反要退守,把到手的粮食反扔出去,臣私下里以为,这么做并不合适啊。”

“更何况两强不并存,今我大汉与西楚相争久持不下,百姓们骚动不安,天下混乱动荡。农夫辍耕、织女停织,徘徊观望。天下的百姓们到底心向我大汉还是他西楚还没有决定下来。所以请大王赶快再次进军,收复荥阳,就敖仓之粮、据成皋之险、绝太行之要、扼蜚狐(今河北省蔚县东南)关口、守白马要津,让诸侯们看看而今天下的大势!那么百姓们也就知道该归顺哪一方了。”

听过郦食其的话,刘邦最关注的是他所提到的人心。郦食其说的不错,当今大局虽明未明,如果自己不争取主动,而是“静静地”等待,只能逐渐的陷入被动。

所以,对于此刻的汉来说,主动为自己制造一个大势也是异常重要的。

“大王,如今燕赵已定,只有田齐还没有攻下。今田广占据幅员千里的齐地,田解率二十万大军驻防在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各支田氏宗族力量都很强大,他们背靠大海,无后顾之忧。又有黄河、济水作为凭借,南面接近楚国,何况齐人多狡诈无常,你即便是派遣数十万大军,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击破的。”

说到了这里,郦食其停顿了一下,而后便是没有丝毫犹豫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臣请求奉您的诏命去游说齐王!让他成为我大汉的东方属国!”

对于郦食其的请求,刘邦只回复了一个字。

“善!”

其实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下。那就是难道郦食其不知道刘邦已经下了命令给韩信,叫他择日攻齐吗?

他当然知道。

可是既然如此,郦食其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前往齐国进行游说呢?齐国的力量虽未必就如郦食其对刘邦的那番说辞里提到的拥有二十万大军。但是其力量亦是不容小觑。怎么会在此等天下大势还未定的时候轻易的听从一个说者的言辞呢?

其实,这边来自于郦食其对于自己的自信。身为一个兼通纵横家与儒家的狂生,他虽不能够像武将那样在战场上来建功立业,却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与三寸不烂之舌同样成就奇功!

所以,在郦食其的心里,他也是想着要立功的。但是,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大汉、为了刘邦。

如若他此番成功的劝服了齐国,那么势必使得汉军无东方之忧的同时又多得了一个能够对项羽形成强力牵制的属国。除此之外,准备攻打齐地的韩信军团也能够不必东向,而是转至广武前线或者说直接包抄项羽。

这样一来,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兵马、钱粮,形式将更进一步有利于刘邦。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此次他的劝说不成功。他身为汉王的使者,全身而退也不是难事。更重要的是,劝说齐王的这一段时间,恰恰就是给韩信整军备战的一个大好机会。到那时,韩信已经准备充足,再行攻齐便是又多了一份把握。

那么刘邦是怎样想的呢?难道他已经忘了自己不久前刚刚命令韩信出兵攻打齐国吗?他的想法我们同样不得而知。

不过也许同郦食其相同,很明显,他从修武带走的韩信军队虽不是全部。但若是要进攻齐国,仅凭剩下的赵地军士,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训练、补充。所以,郦食其此行,不论成与不成,给韩信的准备时间是腾出来了。

另外,韩信即将伐齐的消息也许已经传到了齐国的耳朵里。这个时候郦食其前往说降,后面有着韩信的大军做后盾,也许真的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更何况,现在刘邦唉成皋一带形式走向依旧不好说。若是郦食其成功说降齐国,那么天下大势便更加的进一步有利于汉。若是不成,在直接进攻,也没什么损失。

因此,这一刻刘邦同意了郦食其的请求。但是同样的,韩信并没有收到来自于汉王的停军的命令。

这似乎,已经注定了结局。

不过不论结局如何,现在并不知道的刘邦,是绝对不会把全部筹码单独压在一条路径上的。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8-05-17 16:08:48 +0800 CST  

就这样,刘邦听从了郦食其的建议,继续率军驻守敖仓一带。而郦食其先生则带领着使团,奔赴齐国而去。

很快,老先生来到了齐都。对于这位汉使,齐人也并没有太过为难。毕竟现在天下就那么几个诸侯。彼此之间想说什么,也算是心知肚明。至于能否成功,那就看你能不能忽悠以及你所说的是否符合实情了。

没过多久,齐王田广接见了郦食其。而郦先生也终于得以将他的游说神功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了。

“齐王,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

“寡人不知。”

这个时候,别管齐王知不知道,他都会说不知道。因为他的目的是想要听听郦食其到底有何说辞。

听到了齐王田广的回答,郦食其更加的胸有成竹。

“若是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那么齐国就可以保全下来。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那么齐国就危险了。”

等一下,郦先生,有你说的这么夸张吗?这不是赤裸裸的威胁吗?其实,这还真不是威胁。当今天下,无论是汉、还是楚,都不是齐国能够惹得起的。所以,郦食其说的是实话。

因此,齐王田广试探着问道:

“依先生之见,天下人心究竟归向谁呢?”

“哈哈哈,当然是归向我家汉王了。”

听过郦食其这样的回答,也许田广也会很好奇,您这是哪来的自信啊?

“先生这么说,可有什么依据啊?”

郦食其笑了笑,就等你这么问呢。因为他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之语。

“我家汉王与项羽戮力攻秦,在义帝面前明白的约定好了,先入关中者王之。汉王首先攻入咸阳,但是项羽却背弃盟约,不让汉王称王于关中,而是让他到汉中做王。这还不算,项羽不仅迁徙义帝还派人暗杀了他!我家汉王听说之后,立刻率领蜀汉之军攻打三秦之地,东向以为义帝报仇!收集天下之军、拥立六国诸侯的后代。攻下城池立刻就给有功的将领封侯,缴获了财物立刻就赏赐给士兵。与天下之人同得其利,所以那些英雄豪杰、才力超群之辈都愿意为他效劳。诸侯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来投奔,巴蜀的粮船一艘接着一艘源源不断的顺流运送而来。”

虽然郦食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但是老人家脸不红气不喘,因为他还要继续说。而一边的齐王田广和齐相田横也只得继续听下去。

“与之相反,项羽那厮不仅有背弃盟约的恶名,又有杀死义帝的不义之举。他对别人之功,从来不记于心。将士们打了胜仗,得不到赏赐。攻下了城池,也得不到封爵。不是他们项家之人,没有谁能够得到重用。而且对于有功之人,即使已经刻下了侯印,也要在手中反复把玩,就是不愿意授给。攻城得到的财宝,宁肯堆积起来,也不愿意赏赐给大家。所以,此等小心眼之人,天下都背叛他,才力超群的人都怨恨他,根本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因此天下之士才都投奔我家汉王,这种形式,不用费事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紧接着,郦食其先生有简要的介绍了当今汉占据的有利形势,最后,连威胁带忽悠的说了一句。

“您若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还能保存。如是不赶快投奔汉王,那危险的局势立刻就会到来!”

听过了刘邦与项羽的对比,田广、田横的内心有了一丝颤动。因为他们觉得,郦食其先生说的都是实话!怪也只怪这两人孤陋寡闻,大家也许还记得。韩信当初见到刘邦的时候,评论项羽,也是这么说的。所以说,这一套说辞,没有什么新鲜的。

但是郦食其知道,别管是新词还是旧语,只要是有用,那就是好的。现在的田齐,不论是汉还是楚,他都得罪不起。

而恰恰田齐向来的习惯就是,我无心于天下,只求安心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就满足了。至于谁是霸主、谁是新皇,只要你还能保证我的位置,我就绝对的拥护。

但是另一方面,别管你是霸主还是新皇,但凡想要谋夺我这点口粮田,那就算是打不过你,我也敢跟你玩命!

郦食其先生便是准确的抓住了田齐的这一心理。他将所有的话说的明明白白,或者说他给田齐出了一道选择题。但是并不要求田齐自己独立作答。而是由郦食其老师亲自解答,并一步一步的告诉了田齐正确的答案。

那就是归汉。

那么田齐的考虑是什么呢?首先便是跟谁能够得到实际的好处。现在的齐国虽然处于一种中立且有些偏向项羽的状态,但是田广、田横都明白。齐楚自从三年前便已经成为了仇人。项羽一年之前还曾来打过他们。而今虽然楚军并未兵加齐地,那正是因为刘邦的汉军在正面牵制使得楚军根本无法或者说无力分身。

当年不可一世的项羽也会有力不从心的一天,这不恰恰说明了刘邦的汉军已经可以正面抗衡楚军而不落下风了吗?所以,跟着刘邦混,总好过投向自己的仇人的怀抱。

更何况,跟着刘邦混,还能够得到实际的好处。试想一下,项羽连自己的部将士卒都舍不得赏赐,一旦他消灭了或者打败了刘邦,又怎么会有齐国的安生日子?

所以,基于这种考虑,田广、田横对视过后,便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归汉!

至此,郦食其先生达到了自己这一生功业的顶点。因为他真真切切的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拿下了齐地!

这种神功,便观秦末汉初,还没有谁能够比得上他。这是属于他的独特辉煌,也的确,足够辉煌!

为了表现自己归汉的诚意,齐王田广特意传令守备在历下的田解、华无伤撤掉历下的大部分守备军,基本上一切恢复如初。而且还派遣使者与刘邦订立盟约。做完这一切之后,田广、田横也是彻底的放心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自然便是开怀畅饮(纵酒)!

郦先生,不醉不归!

而受到了贵宾待遇的郦食其先生为了进一步巩固汉齐之间纯洁的友谊,也是没有急着返回广武前线。

而是选择留在了临淄,与齐王田广等好好比试一下酒量!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郦先生,此刻的您老人家似乎忘记了一个人啊。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8-05-18 19:34:28 +0800 CST  
《这才是刘邦》第四十九章 还是韩信吗?

出击齐国

当郦食其先生成功说服齐王田广、齐相田横的时候,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方向,原本出现的大批汉军也是有了一种撤军的趋势。

这支大军的统帅不是别人,正是接受了刘邦伐齐命令的韩信。此刻的他已然得知了郦食其已经成功劝降了齐国的消息。

所以,此刻摆在他面的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退军。而韩信,也一度是如此想法(韩信欲止)。

但是似乎只有一条路这一说法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也许还有别的路可走。

既然退军是一条路,那么,另外一条路,自然便是进军了。

所以,看着犹豫不决的韩信,一个人出现了。此人名蒯彻,范阳(今山东省梁山县西北)人士。因避汉武帝刘彻的讳,所以也叫作蒯通。早在秦末刚刚大乱之际,他就已经登上了舞台,曾与原赵王武臣等人打过交道。为人善奇谋、通权术之道。

当韩信收取赵地、魏地之后,蒯彻也就投奔了韩信,成为了韩信的幕僚。此人在《史记》中并无本传,但在《汉书》中其本传所记载却是十分的详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人对韩信一生的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

身为楚汉之际的谋士,蒯彻之才虽不如张良、陈平,但是也足以称得上是一方谋主了。

那么,当韩信准备停止进军齐国的时候,蒯彻对韩信说了什么呢?

“大将军您受命去攻打齐国,汉王却又单方面派遣密使去劝降齐国,难道有命令令您停止进军了吗?怎么能够停滞不前呢?况且郦食其不过一介书生,乘车奔走,动动嘴皮子便是收降齐地七十多座城池。将军您统帅数万大军,岁余也才不过夺取赵地五十多城,为将数岁,难道还不如一个书呆子的功劳大吗?”

说完了这些,蒯彻静静地等待着韩信的答复。因为他相信,韩信会听从他的意见的。原因无他,只因为,他太了解韩信了。

其实仔细的品读,不难发现,蒯彻的这一番话很具有煽动性。或者说,是故意的激将韩信、让韩信愤怒。

自从平魏、定赵以来,韩信在军中的威望与日俱增。身为大将军的他,自然也是很享受这种属于军人的荣耀。此刻,他心中的信念,除却辅助汉王平定天下以外,最重要的便是将自己的满腔军事才华投注于实践、从而来建功立业!

当年热播的历史大剧《楚汉传奇》中韩信的一句台词,似乎很能概括他的一部分想法。

“韩信不怕打仗,就怕无仗可打。”

所以,在刘邦没有明确的下达停兵命令之前,哪怕是他继续出击,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更何况,蒯彻说的很明显,郦食其仅仅只是动了动嘴皮子,便是收降了七十多座城池。

既然如此,还要他这大将军有什么用?

所以,倒不如趁着齐国守备松懈的这个机会,一举冲杀过去,荡平齐国,建立不朽之功!

至此,韩信接受了蒯彻的意见,选择继续东进!

看起来,韩信是因为不服气郦食其的功劳,而选择“赌气”的进击齐国。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

而蒯彻也是知道,以郦食其来激将韩信虽然有用,但是韩信最关注的,却并非在此。

仔细想想,便不难发现,此刻韩信的内心应该很是犹疑不定的。任谁也不会明白为什么刘邦在明令他进军齐国的时候会派遣郦食其前往说降。此举是对韩信的不信任还是说为他进攻齐国拖延时间?

其实自从郦食其先生出发的那一刻起,不论齐国真的投降与否。韩信的内心对于刘邦,就已经多出了一分其他的想法。原因很简单,他并没有收到来自刘邦的通知。

若是刘邦派人告知韩信,自己派遣郦食其的真实想法,或许韩信的内心还会好受一些。最起码自己知道是为什么了。可问题是,他并不知道。

这种事换做是谁都会心里不爽。毕竟不久前你刚刚“夺走”了我的军队,现在又如此办事儿,这似乎有点太不地道了!

所以,这也就说明,他完全可以装作不知道有郦食其先生出使齐国这件事。反正自己又没有收到停兵令,就算是攻击齐国,也没有违背刘邦的意思。

更何况,一旦自己拿下了齐国,如此大功,刘邦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至于郦食其先生,则根本就不在韩信的考虑范围之内。老先生爱咋地咋地,不关我事。

那么,韩信如此做,还有没有其他想法呢?

编纂《史记半解》的清朝大学者汤谐曾就此评点道:

“(信之)听通举兵击齐者,为郦生非信之所自遣,而无以收下齐之功也。当请王张耳于赵时早自蓄王齐之志也。”

汤谐的观点很明显,那就是此时的韩信已有他想了。但此说也仅仅只是一种观点。

也许他无意背叛汉王,甚至说连一丝二心都不会有。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大功能够被汉王看到、承认,并且得到属于自己的封赏。

可他不知道的是,当他决定出兵齐国的那一刻起,他与刘邦,便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了。

而且,在破齐之后的一系列变化,使得他的内心也紧跟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一刻,等待韩信的结局,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唯一还要等的就是,刘邦什么时候有时间而已。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8-05-21 08:10:53 +0800 CST  
郦食其先生的结局

听从了蒯彻意见的韩信很快率军渡过了平原,兵锋直指历下。由于历下守军防备松懈、没有丝毫的准备,防线被汉军一举突破!没过多久,韩信大军直逼齐都临淄。

这一刻,原本和郦食其先生终日饮酒的齐王田广、齐相田横也是一下子酒醒。实际上,郦食其先生也是瞬间醒了,只不过田广、田横是吓醒的。

而郦食其先生,是惊醒的。

三人谁都没想到韩信竟然会突然现身在临淄城下。愤怒的田广、田横看向了郦食其。

奶奶的,老子好吃好喝的招待你,你竟然拿老子当猴耍(以为郦生卖己)!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想要调兵抵抗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临淄城里早已经乱作一团,谁还有心思抵抗韩信。

愤怒的田广找到了郦食其。

“你要是能阻止韩信,老子就让你活着。不然的话,老子就弄死你(我将烹汝)!”

看着愤怒的田广,原本还有些震惊的郦食其也是恢复了镇定。事已至此,他似乎也能够明白了,虽然是韩信直接害了他。但是,他家汉王为何不下停兵令?!

不仅是他想不明白,其实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也无法得知。也许是这样,也许又是那样。总之,大概王者之心,最是难以捉摸。

所以,郦食其老先生不卑不亢的说道:

“干大事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之人不怕人责备。你老子(而公)是不会再替你游说韩信的!”

就这样,一向刚正不阿的郦食其先生,在最后一刻,也是学了一次自己的大老板,骂人(而公)!而后,慷慨就义(遂烹郦生)。

记得当年郦食其先生在崤关伙同张良一起忽悠秦将的时候,也许早就明白了,干自己这一行的风险。

但不论如何,三寸不烂之舌,一举而下齐地。这样的神功,也足以在秦末汉初之际的历史舞台上有一席之地了。

顺便提一下,虽说我们不知道刘邦当时作何感想。可是当他大封功臣的时候,其内心里,依旧想着郦食其(思郦食其)。既然他已经不在了,那么,就封赏他的儿子吧。但是问题是,郦食其的儿子郦疥虽然也曾多次带兵作战,可是他的战功却不足以封侯。

这个时候,刘邦没有在意,依旧封其为高梁侯。只因为,刘邦记得,在当年,有一位老先生,叫做郦食其,为他夺取天下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就足够了。

就这样,汉四年十月,韩信一举拿下临淄。齐王田广率军败退至高密(今山东省高密西),齐相田横败逃至博县(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守相田光败退至城阳。

当此时,虽然临淄一带已经纳入了韩信的掌控范围,但是齐将田既驻军胶东(郡治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齐将田吸驻军于千乘(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北)。整个齐地的大部分还掌握在田氏一族的手里。所以,此时韩信要做的,就是立刻派遣大军,扫清所有残敌。不给田氏一族任何的喘息机会,否则的话,齐地的局势走向也不好说。

深明此点的韩信也没有丝毫的松懈,而是亲自率军追击齐王田广。可就在此时,他得知了一个消息。

项羽派遣龙且、项他、周兰、留公等将兵二十万,前来援齐!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求救项羽

且说田广自从败退到高密之后,心惊胆战的他并没有就此而一蹶不振。他内心所想的,自然是要再次恢复齐国的社稷,将韩信赶出去、或者说彻底的消灭掉。

可是话虽如此,从目前看来,单单依靠自己的力量,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么,该如何是好呢?

想到了这里,田广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是否能够求助于此人?但是随即,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项羽。他田氏一族与项羽可谓是不共戴天,他的父亲田荣就是间接地死在了项羽的手里。他田广虽然被拥立为齐王,可是国中大权全部都掌握在他的叔叔也就是齐相田横的手里。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傀儡,造成这一切的人就是项羽!

而今,齐国危急,他怎么能够想起向项羽求援?

但是,此刻的田广意识到,虽然现今局势危急,可是这对他来说,也许是一个机会。因为他的叔叔那个齐相田横现在并不在他的身边,而是逃到了博县。如果此时,田广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击败韩信,再次一统齐国。那么以后他在齐国的地位又有什么人能够撼动?那一刻,他也将会是一个真正的齐王!

因此,考虑再三的田广还是决定了,向项羽求救!因为唇亡齿寒的道理项羽不会不明白,一旦齐地真的落入了刘邦的手里,那么项羽的局势只会更加的被动。所以,田广相信,项羽会派出援军的。

那么项羽此刻在干什么呢?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8-05-22 09:18:41 +0800 CST  
《这才是刘邦》第五十章 无招胜有招

楚汉之争

吾翁即若翁

自从项羽与刘邦再次对峙于广武一带,双方之间几乎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冲突。

对于西城的刘邦来说,这自然是好事。反正我守着敖仓,粮食也够吃。正好把你项羽托在这里,为我拿下齐地争取时间。到时候,三方会和夹击,灭了你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可是对于东城的项羽来说,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先不说齐地等其他地区的形势如何。单单就说粮草,就已经够项羽头疼的了。彭越三天两头的骚扰楚军后方,使得楚军所能接收的粮草简直少得可怜。更何况是支撑如此持久的消耗战?

所以,就算刘邦能等,项羽也等不了了。

可是话虽如此,汉军此刻防御不出,项羽一时也是无法攻克。这可如何是好?

想来想去,项羽的心中有了一个办法。

来人,在大营门口给我竖起一口大鼎!

很快,楚军的大营门口竖起了一口大鼎。火烧的很旺,里面的油翻滚着,看着就瘆人。

看着那滚烫的油鼎,一众楚军也是都知道了。他们的项王这是又要做肉粥了。只不过,这一次烹的是谁呢?

很快,一个老人出现了,只见他被放在高高的案板(为高俎)上,看这模样,马上就要下锅了。

唉?这老头谁啊?

不认识啊,不过看着好像很熟悉。

是啊,是挺熟悉的。

……

想起来了,这不是刘邦他爹吗!(以上楚营士兵对话纯属本人猜测)

没错,这一次项羽想要烹的,正是刘邦的老父亲、刘太公。自从汉二年来到了“楚军的怀抱”。一直到现在,吕雉、刘太公等一直被项羽扣押。

刘邦不是没有想过救他们出来,可是问题是他自己每一次几乎都被人家追的只剩孤家寡人。所以,老太公也就理解了他的三儿子了。

这一次,面对刘邦无计可施的项羽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办法了。故而看向了刘老太公。

老爷子,我供你吃喝两年多了,比你儿子都孝顺,您也该为我做点儿什么了。

就这样,没过多久,对面的汉军大营一阵人流涌动,刘邦的身影也是出现了。很显然,项羽通知了刘邦,叫他前来“看好戏”。

看到刘邦的身影,项羽笑了。他就不信刘邦会不出来。隔着广武涧,项羽敞开了嗓门,大吼一声道:

“刘邦,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烹了你爹(吾烹太公)!”

看着被放在案板上的老父亲,刘邦的心咯噔一下子。但随后,他便说出了两千年来一直惹无数人为之争议的一段话。

“项羽!我与你同为怀王的臣子,相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若真要烹了自己的老爹,那我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羹尝尝!”

说过之后,刘邦转身而去。

要么说项羽气性大,因为当他听过刘邦的话后,立刻愤怒起来。也许他是愤怒自己的办法竟然无效,也许他是愤怒怎么会碰上刘邦这么一个对手!连自己的亲爹都能够不管不顾,这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耻小人!

那么愤怒之后的项羽想干什么呢?

史料原话为“欲杀之”。拿对方的家人来要挟,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太厚道的办法。而今竟然一怒之下又要杀人,这就说不过去了。

但好在,有一个人在,能保老太公无事。

此人是谁?
楼主 年昔逸尘  发布于 2018-05-23 17:35:47 +0800 CST  

楼主:年昔逸尘

字数:1082

发表时间:2017-01-29 15:4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7 09:46:07 +0800 CST

评论数:73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