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君临天下》已出版,长篇连载:《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正文】

对赵匡胤这一系列动作,不光是钱俶,文武百官也看不明白,这可是绑票的大好良机,还等什么?大家纷纷上书,强烈要求皇帝把钱俶父子扣留在京,逼吴越国乖乖就范,但赵匡胤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以德化服人,既然当初做出“暂来相见,即当复还”的承诺,就应该坚决信守,怎么能因“小不忍而乱大谋”,为一时得失放弃长远利益呢!

赵匡胤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实现不动刀兵,让吴越主动纳土的目标,这不仅是自己一个人的美好愿望,更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利益。

歌舞升平,宴饮游乐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间,钱俶在汴京住了已近一个月。这期间,钱俶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阴云笼罩的感觉逐渐消失,对大宋皇帝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自始至终,有一种感觉和一个问题一直萦绕不去,这种感觉就是思念故土的感觉,这个问题就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

这个问题钱俶自己是回答不了的,按照眼前这种节奏下去,如果赵匡胤不表态,钱俶一行人很有可能从临时来访转为长期定居,取得汴京户口。

就在钱俶为此发愁的时候,问题突然解决了,解决问题的正是赵匡胤。

在一次交谈中,赵匡胤突然向钱俶表示,准备近日送他们返回杭州。

这番话传到钱俶的耳朵里时,带给他的震撼丝毫不亚于当初召他进京之时,他曾经无数次幻想这一天的到来,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他又泛起了一丝不舍的感觉。

经过近一个月的相处,钱俶深深感到了大宋皇帝的博大胸襟和雄伟抱负,威而不霸,强而不欺,这就是一代英主赵匡胤留在钱俶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如逢大赦的钱俶不敢流露出归心似箭的表情,还做出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子,表示自己愿意多呆些日子,陪伴在陛下身边。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1 18:46:09 +0800 CST  
@不清不楚斯基 8185楼 2015-07-11 21:07:00

怎么没有了?
—————————————————
不好意思,昨晚刚开始更就有点事出发了,结果更了个半半拉拉,今天一起补上。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2 08:31:03 +0800 CST  
【正文】

但他很快发现这一切都是多余的,自己的心思根本瞒不过对方的眼睛,赵匡胤当即表态说:

“朕言必行,行必果,既已经答应‘暂来相见,即当复还’,就决不食言。现在已近四月,北方天气转热,你就早日出发吧!”

面对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英明之主,钱俶控制不住激动的泪水,他动情地提出自己今后愿意每三年前来朝见一次,以慰延想之意。

我相信在这一刻,钱俶的感情是纯粹而又真挚的,他三年一朝的请求也是发自肺腑的,但赵匡胤的回答却又一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淡淡地说道:

“吴越至此,山水相隔,路途遥远,往来并非易事,等有诏旨再来觐见吧!”

对这样的皇帝,钱俶还能说什么呢?临行的那一刻,他暗自下定决心:就此别过吧!我们来日再复相见!

钱俶相信这样的机会一定会有,或许在明年,或许在后年,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钱俶和赵匡胤两个人都不会想到,这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相见,也是最后的一次惟一的一次,不久之后他们竟会天人相隔,这次相见竟成永别。

返程路上,钱俶突然想起了一件东西,一个鼓鼓囊囊、封裹严实的黄包袱。

这件包袱是赵匡胤临行之前亲手交给钱俶的,里面不知装了些什么东西,他还特意叮嘱钱俶不可轻易开启,只能在返途中一人观看,让钱俶颇感好奇。

现在周围没了人,钱俶可以打开包袱满足一下自己强烈的好奇心了。

包袱打开后,钱俶才发现里面装的是一沓沓奏章,翻开一一观看后,他竟然禁不住冷汗淋漓,因为这些奏章都是宋臣所上,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主题——扣留钱俶,逼其纳土。

看着这堆足可要自己性命的奏章,钱俶彻底被震撼了。

在这些奏章背后,他似乎看到了无数蓄势待发的明枪暗箭,无数跃跃欲试的文臣武将,如果没有赵匡胤的极力维护,自己恐怕早就成了肉票了。

现在,对于赵匡胤,钱俶的心里只有感恩两个字而已。

不用威胁逼迫,不用耀武扬威,不用言辞说教,赵匡胤只用一包奏章就让钱俶体会到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他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吴越国就会主动归入大宋。

事实证明,赵匡胤的谋划确实成功了,只是他自己终究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2 19:16:09 +0800 CST  
【正文】

第九十八章 不打无准备之仗

现在是开宝九年(976年)二月,距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正月已过整整十六年。

在这十六年中,宋太祖赵匡胤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平定了李筠、李重进叛乱,削平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地方割据政权,沉重打击了北汉,宋朝的疆域从百万平方公里扩张到四百多万平方公里,控制的州郡从一百十八个增加到二百六十个,人口户数由九十六万七千多户增加到二百五十六万六千多户,一个全新的帝国渐现雏形。

坐拥苏杭宝地的吴越国对宋廷俯首称臣,极尽忠诚,偏居东南漳泉二州的陈洪进政权毫无威胁可言,赵匡胤甚至对它连兴趣都提不起来,这两处就如同成熟的果实,用不着自己动手去摘,等熟透了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赵匡胤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固然得益于当时的历史形势——具备了统一的经济社会基础并且顺应了统一的历史趋势,但与他出色的个人能力和主观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尤其是高人数等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使得统一力量拥有了一个卓越的领导核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那个个人力量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时代,领导者的能力水平是十分关键的,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同样创造历史。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便没有赵匡胤,历史也会找到王匡胤、李匡胤、张匡胤来完成统一的使命,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同时代的其他杰出人物中,没有任何人有足够能力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

张永德不行,李重进不行,南唐的李璟、李煜不行,后蜀的孟昶、北汉的刘继元、南汉的刘鋹更不行,就算那位继承柴荣大统的少年天子将来到底是不是一位明君圣主,也要等到十几年以后才见分晓,如果不是赵匡胤适时出现并取得政权,或许华夏大地将继续分裂与混乱,无数百姓将继续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赵匡胤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一个合适的国家,通过一个合适的方式,取得了一个合适的位置,他采取了合适的策略,运用了合适的手段,达到了合适的目标,完成了合适的使命,这一切都不是最完美的,却是最合适的。

一切似乎在冥冥中已有注定,这就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2 21:08:00 +0800 CST  
【正文】

在长达十六年的历史中,赵匡胤的职业生涯始终跟政治和军事密切联系在一起,他遇到过不同的对手,打过不同类型的战争,也遭受过不同的失利,在他的一生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他所发动的这场统一战争进行分析,从中窥得赵匡胤的用兵之道,指挥之术,总结出他所采取的战术策略,并给予一个合理的评价。

在这之前,我想表达一个观点。长期以来,作为大宋开国皇帝的赵匡胤,其政治军事尤其是军事水平被大大低估了,原因恰恰在于他的开国帝王身份。

由于宋朝在大家心目中留下了一个“积贫积弱,重文轻武,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印象,再加上“杯酒释兵权”这类故事流传甚广,作为开国皇帝的赵匡胤自然难免要背上“重文轻武,不善军事”的黑锅。

通过挖掘赵匡胤的成长奋斗和成功历程,我们就可以发现,他的这个黑锅背的实在有些冤。事实上,赵匡胤的政治军事水平完全可以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军事成就突出的杰出帝王媲美,否则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不会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了。

跟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成吉思汗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明太宗朱棣、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圣祖玄烨这些武功卓著的先人后辈相比,综合先天出身、家庭条件、成长环境、奋斗历程、军事成就和指挥能力等多项指标,大概只有朱元璋和他有得一拼。

赵匡胤跟朱元璋一样,少年时吃过苦,受过罪,经历过流浪,青年时投军成为一名普通士兵,经历过浴血奋战,生死相搏,杀过人,受过伤,立过战功,凭借自己的先天天赋和后天努力,逐渐成长为所在时代最为优秀的将帅,名将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他们一个也没落下,但相比朱元璋年轻时的不幸遭遇,赵匡胤的经历无疑要“幸福”得多,所以他登基之后的表现也不像苦大仇深的八代贫民、社会最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那样的猜疑和暴力。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2 21:49:07 +0800 CST  
@walterchiu 2015-07-10 10:51:36
日夜兼程從頭看到尾終於追上大隊得以拜見樓主,雖然看樓主這說不盡的宋朝還真的沒騙人的寫了經年累月也說不盡,也曾看到有人計算過要十八年才能等樓主寫完的留言,但我還是想講:樓主有多麼的:說不盡,我也會:聽到底。就用歲月來證明樓主是個真男人吧!加油^_^
-----------------------------
看到朋友的评论,楼主当真是十分感动,差点泪奔,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表示一定要以朋友的鼓励为动力,继续加强学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写好这篇《说不尽的宋朝》,并且承诺绝不太监,请组织和同志们监督!

其实楼主一开始也纠结于文章的名字,想来想去想出个《说不尽的宋朝》,原本的意思是说宋朝这个朝代已经被N多人重重解读过,但仍然是意犹未尽,值得再去说说。不过,现在来看文章的题目似乎还产生了另外的效果——写作幅度会很长,长的让人感觉说不完,看不到尽头,这也是楼主始料未及的。当然,楼主不希望本文成了臭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后面的皇帝篇幅会有不同程度缩减。

在朋友你的支持和鼓励下,楼主一定会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真男人(是不是不太监就是真男人,太监了就不是男人了?),一定会让这个说不尽的宋朝有说尽的那一天,也欢迎你常来做客,给楼主多提宝贵意见!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3 10:28:09 +0800 CST  
@jlflyfox 2015-07-09 17:22:10
很喜欢赵大,王安石,岳武穆,以及吴玠和钓鱼城王坚
过来支持下楼主
-----------------------------
fox兄弟,楼主同样欣赏赵大、王荆公,抗金英雄岳飞、吴玠和抗蒙英雄王坚更是让人热血沸腾,不过在传统认识上,有不少对赵匡胤、王安石的误读,吴玠、王坚则因为各种因素,他们的英雄事迹不被广为流传,至于岳飞,现在围绕他是不是民族英雄的争论更是激烈,反对者的言论让人愤怒,这些人物对宋朝乃至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都起到了极大影响,楼主一定会以认真、严肃、负责的态度去写他们的人、他们的事,也喜欢朋友常来支持,多发表你的意见!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3 12:36:06 +0800 CST  
@景天小冲 8205楼 2015-07-12 23:16:00
@低首神龙狄飞惊2015-07-1221:49:07

【正文】

在长达十六年的历史中,赵匡胤的职业生涯始终跟政治和军事密切联系在一起,他遇到过不同的对手,打过不同类型的战争,也遭受过不同的失利,在他的一生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他所发动的这场统一战争进行分析,从中窥得赵匡胤的用兵之道,指挥之术,总结出他所采取的战术策略,并给予一个合理的评价。

在这之前,我想表达一个观点。长期以来,作
—————————————————
请教兄台,是觉得赵匡胤的军事能力远强于其他能力,还是相反呢?何况楼主似乎也没有在哪里划等号啊,只是说他各方面能力都比较突出而已,不妨说出你的想法,大家讨论一二。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3 18:04:21 +0800 CST  
@青楼红袖招 8210楼 2015-07-13 15:48:00
@低首神龙狄飞惊 2015-07-09 22:59:51
【正文】
可他等了很久很久,却什么也没等到,人家绝口不提政治上的事情,什么统一、纳土、归化统统不说。恰恰相反,大宋皇帝还给了他一系列想都不敢想的特殊政治待遇,具体包括:
一、赐钱俶“剑履上殿,诏书不名”;
二、封钱俶妻子孙氏为王妃;
三、给钱俶赐座,允许他坐着和皇帝说话;
四、让钱俶与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
—————————————————
青楼兄说的正中楼主之意,正因为如此,钱俶才受宠若惊,上面你列举的曹操等人哪一个会有这种感觉,个个都受之坦然,理所当然。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4 10:32:44 +0800 CST  
今天出发,这两天可能会影响更新,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4 23:15:38 +0800 CST  
@bjpbjpbjpc 8216楼 2015-07-14 13:15:00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时间:2015-07-14 10:32:44
青楼兄说的正中楼主之意,正因为如此,钱俶才受宠若惊,上面你列举的曹操等人哪一个会有这种感觉,个个都受之坦然,理所当然。
=============================================================

这你说的不对,钱俶对于赵匡胤超规格礼遇的感受绝对不是受宠若惊,而是
—————————————————
这个比方恰当,狮子这次没有动用自己的獠牙,没有流血,绵羊最后还是乖乖把自己送入口中。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5 13:36:21 +0800 CST  
@猕猴宝马 8225楼 2015-07-15 10:37:00



我来啦,休假了,半个月,终于追上了,,,,孩子健康成长,谢谢楼主关心
—————————————————
羡慕啊,楼主改天也要休个假,这两年的带薪假都贡献给公家了=-O还是要感谢你一贯支持,所以一段时间不见还真不习惯了。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5 15:40:37 +0800 CST  
@walterchiu 2015-07-11 09:41:24
看了很多批評樓主文章太長什麼之類的,只想講,說的永遠比做的易,而本人看過很多有前沒有後中途岔了灣的文章,也有看上去舒服精簡,但細味品嚐時總覺怪怪的,但這個樓主耐心好,雖然取材未有能像某些大師的精詭,描述又未及寫小說式的來得舒暢,但這樓主像煲老火粥,細嚐就別有風味
-----------------------------
-----------------------------
多谢朋友的鼓励支持,被认可总是会带给楼主动力!当然,我相信大家的批评都是出于善意,楼主作为写作新手,在布局、技巧和语言表达方面确实有很多不足,既需要朋友你这样的肯定、鼓励,也需要大家的建议和批评,无论是给压力还是动力,都是对楼主的鞭策。朋友把楼主文章比喻成“煲粥”很是形象,虽然现在这锅“粥”才刚开始煲,但楼主会用时间和耐心一直“煲”下去,真正“煲”成一锅有营养又有风味的“粥”。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6 15:49:41 +0800 CST  
【正文】

在长达数十年的政治军事生涯中,赵匡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军事指挥策略,这套策略不只是纯粹的宏观战略设计,也只不是单纯的具体战术应用,而是综合一系列战略、战术、战法,由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乃至经济手段共同组成的一套策略体系,是赵匡胤政治和军事智慧的宝贵结晶,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概括这套策略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三、绝不放弃和平努力,也决不放弃使用武力;

四、优待降王、约束将领,爱惜百姓。

接下来,我们对这四句话的内涵进行一下具体分析和解释。

首先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孙子兵法》有云: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他老人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谋划缜密,制胜条件多,取胜的概率就大,否则就容易失败,更别提毫无准备了。

孙子他老人家还告诉我们:“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这段话意思是说打仗是一件很烧钱的事,必须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才能出师作战,简言之就是战前准备对战争胜负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理论直至如今依然适用。

赵匡胤是否读过《孙子兵法》我不知道,但从他的实际表现看,即便没有深入研读过这部畅销书,赵匡胤也深通了其中精髓,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运用效果还很不错。

在历史交给他的统一使命面前,面对一个个实力远逊于自己的对手,赵匡胤没有骄傲轻敌,轻举妄动,每次用兵前,他都恪守孙子兵法之道,进行充分的战前准备。

兵家有谚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了粮草物资对战争的重要作用。对这一点,赵匡胤深以为然,每次大型军事行动前和过程中,他总会做同一件事情,任命一至两名转运使,专门负责大军粮草的筹集、运输和供应事宜,确保了前线将士吃饱喝足,士气高涨,不至于饿着肚子,眼冒金星跟敌人拼命。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6 21:21:22 +0800 CST  
【正文】

除了自己这边准备充足,赵匡胤还通过间谍、俘虏、投靠的叛徒、往来的使者等渠道,千方百计收集敌国山川地理、兵力部署、关卡分布等重要的军事情报资料,还喜欢挖空心思寻找出师的借口,把自己置于“师出有名”的位置,进行舆论造势。

在进攻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对手时,赵匡胤都熟练运用了上述策略,战前准备不充分,绝不头脑发热,轻举妄动,这样要还打不赢仗的话才真是没天理呢!

在不少人看来,跟割据势力对比,宋初的割据政权大多是不堪一捏的软柿子,实力远逊汉末、隋末、元末的割据群雄,从而得出北宋统一难度较小的结论。

只要我们翻开五代史仔细读一读,就知道事情绝非如此,这些割据政权都是唐末强藩大镇和职业军人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能在弱肉强食的混战中生存数十年,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一对一单挑,北宋固然占据优势,但如果把视角放得更高更大些,从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就可以发现北宋实际上存在着两个鲜为人知的战略劣势。

这两个战略劣势,一个是地理劣势,一个是兵力劣势。

北宋继承了后周的全部江山,地盘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这一地区以平原为主,周围缺少天然的崇山峻岭、江河大川等地理屏障,便于四出进攻,而不利于居中防守,属于广义层面上的“四战之地”。

反观北宋的对手,北汉占据河东,荆南和武平分别占有湖北和湖南,南唐据有江南,后蜀控制四川和汉中,更外围的吴越坐拥浙江,南汉盘踞岭南,北方的契丹拥有整个幽燕,西北的少数民族势力占据陇甘,把处于中心的北宋围了个密密匝匝,水泄不通。这些政权对北宋都拥有天然的地理地形优势,可以随时出师征战,逐鹿中原,各自又有天然险要作为屏障,可以据险固守,短时间内难被攻破。

这种优劣势并不是我凭空捏造,而是有着史实基础的。历代统一王朝取得天下,都是先占据关中(秦、西汉)、河北(东汉、清)、山西(唐)、东南(明)等战略要地,以为基地而兴起,然后纵横四出,削平割据,统一天下,几乎没有从中原地区四面出击成功的。

很不幸,这些据有战略优势的兴王之地都被赵匡胤的对手所占据,他自己却处在一个人人得而逐之的四战之地,如果这些邻居们来一个南北夹击,东西合璧,保证会让他应对不暇,所以赵匡胤的北宋并不具备战略上的必然优势,只是他的对手不懂得把握而已。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6 21:47:49 +0800 CST  
【正文】

北宋面临的第二个战略劣势是兵力优势。

如果我说宋朝的禁军数量不多,打仗不够用,很多人一定会表示反对,北宋是出了名的兵多、兵弱,“冗兵”完全就是北宋的专属标签,怎么可能不够用呢?

老实说,“冗兵”现象确实存在,在某些时期还很突出,但不是在宋初。

北宋建国之初禁军约有二十万,乍一看不算少,但跟周围的邻居们相比完全说不上多,根据史料粗略统计,同期割据政权的总兵力在七八十万左右。更重要的是,由于上述地理劣势,北宋不能把全部禁军合兵一处,形成局部的兵力集中优势,而是必须分兵防御边境。

这样一来,赵匡胤手头上能直接用于统一战争的作战兵力也就十来万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统一战争中历次战役调发的总兵力绝对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即便只跟某一个对手比较,兵力也不占优势。

比如南唐,全部作战部队有二十万左右,后蜀、南汉各自有十多万,其他诸如荆南、湖南、吴越等小军阀们也有几万不等,即使只是一对一单挑,也够宋军忙活一阵子的。

这样看,战略形势对雄心勃勃的赵匡胤并不乐观,统一任务相当艰巨,如果换一个没有野心,没有抱负的皇帝,面对如此战略劣势,维持住现有的霸主地位和美好生活就够了,何必动刀动枪,劳民伤财,去搞什么削平四海,统一天下的伟大事业呢?

幸好赵匡胤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皇帝,他不希望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继续持续下去。虽然有着两大战略劣势和诸多大小困难,但作为一名高明的战略家,他却有这样清醒的认识:险可恃而不可恃,兵在精而不在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策略。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6 22:15:03 +0800 CST  
@敬慕阳明 2015-07-11 17:35:28
这和马援与光武的故事基本是一个翻版,恰巧马皇后也是明德皇后。
-----------------------------
看兄弟的昵称就知道是王阳明先生的粉丝了~~不知道你这里说的马援与光武故事的翻版是指谁和赵匡胤呢?另外宋太宗的李皇后(宋初李处耘的女儿)也是明德皇后,汉明帝的皇后也是明德皇后,不过这俩位和光武帝、宋太祖是没有直接关系了,反倒是赵匡胤和刘秀有着不少共同之处。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7 21:21:31 +0800 CST  
@景天小冲 8236楼 2015-07-16 17:10:00
先给楼主道个歉,我不应该用攻击性语言。个人认为宋太祖雄才大略逊于周世宗,心思缜密胜过世宗。
—————————————————
道歉倒不用,楼主只是没看明白兄台的意思,原来是说世宗与太祖的比较,这种比较向来是见仁见智,大家都可发表各自意见。楼主看来的话,世宗在位时间较短,有些能力没能充分展现,而太祖也算早逝,两人本都有机会建立更大功业,所以俩人在“遗憾”这件事情上倒是同病相怜的好兄弟。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8 14:42:36 +0800 CST  
@jlflyfox 2015-07-17 17:17:31
武将之中,最喜欢武安君李牧,淮阴侯韩信,慕容垂,岳武穆,另外比较心疼袁督师
帝王之中,最喜欢赵大和光武帝
曾经遗憾的想过,如果没有赵二那个阴谋,或者晚几年再把江山交给你,赵大未必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从来没有看得一个皇帝居然要将军们按自己的阵图来打仗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管仲2014 2015-07-17 21:46:55
同感,坐等楼主说斧声烛影。
-----------------------------
快了快了,太祖一挂,太宗即位,就是绕不过去的斧声烛影了。不过,这节真不好说,很多人已经认定了太宗就是篡位,斧声烛影就是阴谋,楼主要是抛出不同意见,不知道会不会被批评标新立异?有时候本无实据的事情传多了就变成了无需证明的事实,想要扭转传统的认识难度非常大。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8 21:04:35 +0800 CST  
@不清不楚斯基 2015-07-19 08:53:55
盼更新啊楼主
-----------------------------
兄弟莫着急,稍安勿躁,楼主这几天事务缠身,实在没有时间坐在电脑前面码字,只能用手机跟大家交流下,有愧大家的支持,深表歉意!下周一补上,绝不食言!
楼主 低首神龙狄飞惊  发布于 2015-07-19 21:10:40 +0800 CST  

楼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字数:929910

发表时间:2014-05-28 2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09:54:34 +0800 CST

评论数:1216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