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二个“毛泽东”(长篇连载)

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
1969.04.01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
我希望,我们的大会,能够开得好,能够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我们党,从一九二一年成立,到今年已经有四十八年这么长的时间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只有十二个代表。现在在座的还有两个,一个就是董老,再一个就是我。有好几个代表牺牲了,山东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湖北的代表陈潭秋,湖南的代表何叔衡,上海的代表李汉俊,都是牺牲了。叛变的,当了汉奸、反革命的,有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刘仁静四个,后头这两个还活着。还有一个叫李达,在早两年去世了。那个时候,全国的党员只有几十个人,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后头就发展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代表大会,每次到会的代表都很少,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开,人数比较多一些,有几百人。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几十名代表,恩来同志、伯承同志参加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开的,开了一个团结大会。那个时候,也是党内分歧,因为有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的错误,特别是王明路线。那个时候,有人建议不要选王明路线那些同志到中央,我们不赞成,说服他们选举。结果呢?结果,就有几个不好了,王明跑到国外反对我们,李立三也是不好的,张闻天、王稼祥犯了错误,就这么几个。其他一些,比如刘少奇呀,什么彭真、薄一波这些人,我们不知道他们不好,他们的政治历史我们不清楚,也选进来了。经过“八大”到现在,搞得比较清楚了。在政治路线上,组织路线上,思想方面,都搞得比较清楚。因此,我们希望这一次大会,能够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在这个团结的基础上,我们能不能取得胜利?就这个大会来说,能不能开成一个胜利的大会?大会以后,能不能在全国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以为,可以的。可以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大会以后,可以在全国取得更大的胜利!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6-30 10:58:28 +0800 CST  
关于打招呼问题的批语
毛泽东
1975.11.13
过去只有河南同80%的县委书记打了招呼,所以没有受冲击。在多数人身上复杂一点。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要估计这种情况。一些老同志打个招呼,如周荣鑫、李昌、胡耀邦、胡[乔木]、刘冰、李井泉等几十人也要打招呼。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6-30 11:08:51 +0800 CST  
《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的谈话要点》(1952年10月8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国人多也好也坏,中国的好处是人多,坏处也是人多。北京现在有三百六十万人口,将来要是有三千六百万人口,北京市市长如何得了。你们将来当了市长怎么办?要安排工作,安排小孩子,解决交通运输问题,那时逛公园也要排队。在接见全国学联委员时的谈话(1957年2月14日)在这里,我想提一下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人口增加很快,每年大约要增加一千二百万至一千五百万,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近来社会上谈这个问题的人多起来了。对于这个问题,似乎可以研究有计划地生育的办法。……并且要得到人民的完全合作。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6-30 11:34:39 +0800 CST  
130
历史的经验 南怀瑾

前言
历史本来就是人和事经验的记录,换言之,把历代人和事的经验记录下来,就成为历史。读历史有两个方向:
一是站在后世——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社会型态,另一种生活方式,从自我主观习惯出发,而又自称是客观的观点去看历史,然后再整理那一个历史时代的人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文学、艺术等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评论它、歌颂它、或讥刺它。这种研究,尽管说是客观的批判,其实,始终是有主观的成见,但不能说不是历史。
二是从历史的人事活动中,撷取教训,学习古人做人临事的经验,做为自己的参考,甚之,藉以效法官、模仿它。中国自宋代开始,极有名的一部历史巨著,便是司马光先生的《资治通鉴》。顾名思义,司马先生重辑编着这一部史书的方向,其重点是正面针对皇帝们——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们作政治教育必修的参考书的。所谓“资治”的涵义,是比较谦虚客气的用词。资,是资助——帮助的意思。治,便是政治。合起来讲,就是拿古代历史兴衰成败的资料,帮助你走上贤良政治、清明政治的一部历史经验。因此,平常对朋友们谈笑,你最喜欢读《资治通鉴》意欲何为?你想做一个好皇帝,或是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臣和名臣吗?当然,笑话归笑话,事实上,《资治通鉴》就是这样一部历史的书。
我讲历史的经验,时在一九七五年春夏之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时兴之所至,信。开河,毫无目的,也无次序地信手拈来,随便和“恒庐”的一般有兴趣的朋友谈谈。既不从学术立场来讨论历史,更无所谓学问。等于古老农业社会三家村里的落第秀才,潦倒穷酸的老学究,在瓜棚豆架下,开讲《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小说,赢得大众化的会心思忖而已。不料因止匕而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促成老古文化出版公司搜集已经发表过的一部分讲稿,编排付印,反而觉得有欺世盗名的罪过,因此,联想到顾祖禹的一首诗说:“重瞳帐下已知名,隆准军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错,如何坛上会谈兵”。我当忏悔。
一九八五年端阳 南怀瑾自述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6-30 11:36:29 +0800 CST  
@斯巴达克斯克 2015-06-30 12:03:58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千百年来害死中国人的地方,这些儒生天生把自己置身在领导的位置上,以为凭圣贤书就能治国,完全是一群迂腐无能之辈,中国不需要政治天才,整治天才几乎一半是天才一半是魔鬼,中国需要能办实事的技术官僚而不是儒家这种职业官僚
-----------------------------
恰恰相反 政治天长 凤毛麟角

读完 笔者的 如何评价毛泽东 你会重新思考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03 08:31:29 +0800 CST  
@yefengi 2015-07-03 10:16:10
共产主义战士天然就是应该无神论者,从不相信什么救世主。可楼主在这里义无反顾的造神,你这样让号称共产主义战士的毛泽东情何以堪啊
-----------------------------
马基亚维利曾经说过:领袖人物是自然数,人民群众只是零。他们只有添在领袖人数后面才具有意义。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06 11:30:55 +0800 CST  
二、怀念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外交篇

01、毛泽东是中国外交思想最重要的运筹者,也是全球反霸外交思想的创始人。毛泽东的外交信念,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正义渴望,否定了霸权主义外交的强权逻辑,是中国外交战略设计的精神指南。正是因为有了毛泽东外交信念这一大本大源的涵养铸造,中国外交由此展现出了独立强大、统战全球的中国力量,开辟了全球反霸外交的新纪元。这些革命性的外交信念包括:
02、独立自主、坚决反霸的大国格观与大形象观。独立自主、坚决反霸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根本定位,毛泽东是捍卫中国国格与树立中国形象的最伟大的旗手,是指引中国国格外交与形象外交的精神导师。让我们永远牢记毛泽东豪迈自信、充满激情的宣言:“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03、敢于对抗、不怕牺牲的大和平观与大战争观。中美对抗是美国霸权主义造成的。敢于对抗是中国迫不得已而采取的坚决回应,不怕牺牲是中国人民的豪情壮志与民族血性。和平我们赞成,战争我们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这就是毛泽东总结出来的中国人民的精神信条,这就是中国的大和平观与大战争观。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和平是伪装起来的战争。和平是暂时的,也是脆弱的,中国人民不要相信那些所谓永久和平的幻想与假话。
04、全球统战、孤立霸权的大格局观与大阵营观。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中国外交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霸权主义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世界人民的致命死敌,所以毛泽东高举全球反帝反霸大旗,号召世界人民觉悟起来,共同反抗,结束美国的侵略和压迫,建立全球反帝反霸统一战线。作为这一大格局观与大阵营观的集中体现——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联合与崛起,为中国的全球反霸事业,开辟了精神、思想与战略的空间,成为中国全球统战、孤立霸权的战略性思想武器。
05、人民正义、人民必胜的大人民观与大力量观。决定外交力量大小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中国外交的力量之源存在于中国人民之中。毛泽东的外交是人民的外交,是正义的、必胜的外交。毛泽东强调指出,美国的强大是虚假的,因为它在政治上是反动的、腐朽的,它脱离人民,与人民为敌,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不喜欢它。人类历史证明:腐朽的大的力量要让位给新生的小的力量,美国的力量也要由大变小,因为人民要求改变。霸权主义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是世界人民的大觉醒、大团结、大反抗!这正是中国外交的根本下手处。
06、笑傲霸权、埋葬霸权的大威慑观与大进攻观。美国不仅在军事上横行霸道,在外交上也是飞扬跋扈,极尽精神进攻与战略威慑的心理大战之能事。中国怎么办?毛泽东说:“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毛泽东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展开了针对美国霸权的大威慑与大进攻,书写了全球顶级心战的外交传奇。毛泽东“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尽显中国外交笑傲霸权、埋葬霸权的王者之气。他进一步指出,现在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因为我们强大。
07、总之,毛泽东的十大外交信念,重创了不合理、不公平的霸权主义世界秩序,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非凡决心,开辟了全球反霸外交的新纪元,代表了人类外交有史以来的,最具正义感与使命感,最具独立主义精神与大同主义理念的伟大创新!
08、毛泽东曾经无限深刻地塑造了中国外交的思想观、价值观和战略观,塑造了顶天立地的中国国格与独立强大的中国形象。离开这种塑造,中国外交将失去骨骼与筋腱,失去血液与心脏,失去正义与尊严,失去一切梦想与灵魂。
09、今天,霸权主义的威胁日甚一日、遍及世界,霸权主义的手段花样翻新、蛊惑全球。倍遭打压围堵的中国外交,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那就是必须发动一场自内而外、自上而下的灵魂革命,回到中国外交的精神源头、信念源头去,找回毛泽东,发现毛泽东!
10、“帝国主义者的寿命不会很长了,因为他们尽做坏事,专门扶植各国反人民的反动派,霸占大量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军事基地,以原子战争威胁和平。这样,他们就迫使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正在或者将要对他们群起而攻之。但是帝国主义者目前还是在活着,他们依然在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横行霸道。他们在西方世界也依然在压迫他们本国的人民群众。这种局面必需改变。结束帝国主义主要是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全世界人民的任务。”(《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
三、怀念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军事篇

01、毛泽东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事统帅,在实践上他成功地指挥了数百次激烈对抗、类型不同的战役战斗,在理论上他留下了数百万字、富有独创性思想的军事著作和电文,在气势上他保持了以弱胜强、压倒一切强敌而不被强敌所压倒的伟大记录,在时间的跨度上他从艰苦卓绝的青年时期一直打到收放自如的英雄暮年——凡此种种,无不使孙子、克劳塞维茨、马汉、杜黑以及富勒等这些人类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军事思想家,相形见绌,甘拜下风。限于篇幅,本文不是要系统全面地阐述博大精深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而是要从毛泽东领导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找到打败霸权主义美国的战略启示。
02、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影响世界格局与进程、保卫亚洲正义与和平、捍卫国家独立与尊严的开国之战,是中国领衔的中朝苏东方阵营与美国主导的十七国西方联军的殊死对抗,是中朝人民联合铸就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人民战争的钢铁长城,是忠勇无畏、铁血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深入境外、持久作战的光辉典范,是红色中国向黑暗帝国展开的一场全球心战大反攻——归根到底,抗美援朝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反击并打败全球超级霸权的战略预演与胜利实践,它开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向正规化与现代化的伟大序幕,标志着毛泽东全球军事思想真正形成的伟大开端。
03、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影响世界格局与进程、保卫亚洲正义与和平、捍卫国家独立与尊严的开国之战,标志着毛泽东全球军事思想之大国家利益观的真正形成。1950年10月,毛泽东领导的党中央历经审慎艰难的讨论斗争,最终果断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这是建立在“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这样的“大国家利益观”之基础上的战略决策——横绝邪恶、毅然出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战,也为朝鲜人民和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而战,为反对美帝国主义对于东方的侵略而战,“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04、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领衔的中朝苏东方阵营与美国主导的十七国西方联军的殊死对抗,标志着毛泽东全球军事思想之大阵营联盟观的真正形成。这是一场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体系两个不同的国家联盟之间的战争,而不是简单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毛泽东认为,中苏结盟是终结美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关键因素。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提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在中朝军队的英勇奋战、联合打击下,在苏联源源不断的武器援助下,一再受挫的美国被迫谋求停战谈判,历经曲折最终以不光彩的协议结束了朝鲜战争。这是东方联盟各国的共同胜利。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06 11:32:46 +0800 CST  
05、抗美援朝战争是中朝人民联合铸就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人民战争的钢铁长城,标志着毛泽东全球军事思想之大人民战争观的真正形成。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带有高度国际政治性的战争,在反抗美帝国主义领导的“联合国军”的野蛮侵略方面,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一道,展现出了全民动员、相互支援、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共同特点,成为战胜敌人最坚定、最持久、最强大的推动力。中朝两国共同进行的“大人民战争”,使美国武器装备的优势始终无法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毛泽东领导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国的全国性总动员,为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人力与物力上的坚强保障。
06、抗美援朝战争是忠勇无畏、铁血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深入境外、持久作战的光辉典范,标志着毛泽东全球军事思想之大时空作战观的真正形成。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创造性地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主动出击,将决战前沿预设在本土之外,以针锋相对的前沿决战模式,既支援了兄弟邻国的艰苦抗战,又打乱了美帝侵略集团的前沿部署,也降低了中国的参战损失,正所谓致敌而不致于敌,首先在战场的选择和战机的把握上夺取了中美对决的主动权,并在以后主动自觉的持久作战中,给美帝侵略集团以沉重打击,上演了一幕幕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大时空作战”的英雄战争史剧。
07、抗美援朝战争是红色中国向黑暗帝国展开的一场全球心战大反攻,标志着毛泽东全球军事思想之大心战进攻观的真正形成。与军事斗争密切配合的的政治斗争,是中国反美心战的主力。在国内,开展了仇视、鄙视、蔑视(“三视”)美帝国主义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宣传教育活动,有力地扫除了部分群众中存在的亲美、恐美、崇美情绪。在国际上,中国政府利用联合国安理会的平台,与美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政治较量,一切遭受美国侵略欺负的国家与人民由此深受鼓舞。抗美援朝运动更是向美国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兵力雄厚的战争力量,美国日趋处在军战与心战双重失败的阴影之下。
08、总结而言,毛泽东全球军事思想的五大战略观念,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大人民战争观,其他四大观念和大人民战争观的联系是:大国家利益观是其决策依据,大阵营联盟观是其统战背景,大时空作战观是其实践途径,大心战进攻观是其高级应用。正如毛泽东对于抗美援朝所作的总结:“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讲话》)展望未来,毛泽东全球军事思想的五大战略观念,仍然是中美对抗之中国全球军事战略设计原则最主要的启示与依据。
09、还要知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我方物质实力远弱于对手而精神实力远强于对手的胜利——这不仅是我方思想谋略的胜利,更是我方勇气信念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铁血牺牲精神和“压倒一切强敌而不被强敌所压倒”的伟大信念,是震慑一切强敌、战胜一切强敌的最高武器与公开秘密。困难是铁,信念是钢。勇能决疑除惑,摧坚破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正是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最让敌人恐惧的地方。毛泽东军事思想所有著名观点,都是信念与谋略的辩证统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如此我们可以说,“信念第一,谋略第二”,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真正灵魂。
10、领导“铁少气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铁多气少”的美帝联军的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勇气信念和思想谋略同臻化境、共登顶峰的最高军事统帅,他的军事理论、作战电文甚至包括军事之外的一切重要文稿、讲话,无不是集中体现了勇气信念和思想谋略高度的辩证统一。毛泽东既对最终的胜利抱有不可动摇的信念,又通过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达到了对战略战术的胸有成竹甚至烂熟于心。毛泽东的统帅风格是高瞻远瞩的,也是大气磅礴的;是高歌猛进的,也是气定神闲的。他是精于战略战术的顶级谋略战大师,更是攻心治气的顶级信念战大师。这是毛泽东身为最高政治统帅和最高军事统帅,能够胜利地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和战争实践的最大秘密。
四、怀念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经济篇

01、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格观。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它的完整表述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信念贯穿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始终。“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380页。)正是在这一伟大信念的激励与动员下,中国人民战胜了资金、技术、设备均严重不足等不利情况,创造了那么多无法用所谓的经典经济学理论解释的人间奇迹:红旗渠、大寨田、大庆油田、成千上万个水库,甚至把两弹一星也送上了天。
02、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历史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毛泽东心中总是装着人民、信任人民。“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象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介绍一个合作社》)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06 11:34:40 +0800 CST  
03、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群众做主、群众受益的管理观。社会主义中国是人民的中国,人民群众拥有管理国家、管理企业的权利,享有相应的物质利益。群众是中国经济的管理主体,也是中国经济的受益对象。关于“群众做主”:毛泽东主张中国的企业管理走“政社合一”、“党委挂帅”、“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道路,鞍钢宪法即是典范。关于“群众受益”:“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04、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整体观。中国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在整体上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才能使健康、科学、协调的经济发展成为可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国家计划的强力实施,是毛泽东实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整体经济观的有力保证。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全体中国人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05、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实事求是、驾驭矛盾的动力观。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系,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构成了两对基本矛盾,它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实事求是地承认、分析这些矛盾,才能驾驭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06、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反对爬行、激情跃进的赶超观。“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不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849页)对于超越美国,毛泽东内心更是抱有强烈的危机感与使命感:“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毛泽东甚至警告说,赶不上美国就要被开除球籍!(《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95—296页)
07、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奋斗观。毛泽东历来提倡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勤俭节约的办事原则,并终生践行,树立了崇高的榜样。“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08、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工作观。工作就是斗争,越是有困难,就越是要斗争,就越是要主动承担这样的工作,这样的工作者才是好同志;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已奉公、埋头苦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样的工作精神,才是可尊敬的。“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已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09、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学习借鉴、平等互利的国际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展示了中国的勇气和智慧:“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就是要把戏台上的那个架子放下来。”毛泽东平等互利的国际观,集中体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半个多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10、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现了敌我分明、制度决胜的革命观。无论革命还是建设,分清敌我永远是极端重要的。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最终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充满信心。“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拚死的斗争,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会议上的讲话》)
五、怀念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哲学篇

01、毛泽东的哲学是战胜邪恶的正义哲学,也是保卫和平的战争哲学——“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革命战争是一种抗毒素,它不但将排除敌人的毒焰,也将清洗自己的污浊。凡属正义的革命的战争,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论持久战》)“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战争和战略问题》)
02、毛泽东的哲学是旗帜鲜明的阶级哲学,也是爱憎分明的进步哲学——“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实践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世界是在进步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个历史的总趋势任何人也改变不了。”(《关于重庆谈判》)
03、毛泽东的哲学是改天换地的革命哲学,也是目标清晰的对抗哲学——“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04、毛泽东的哲学是真抓实干的实践哲学,也是驾驭矛盾的斗争哲学——“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践论》)“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的,但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即斗争的形式,则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相同。”(《矛盾论》)“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战争和战略问题》)
05、毛泽东的哲学是实事求是的客观哲学,也是团结奋斗的进取哲学——“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改造我们的学习》)“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06 11:35:57 +0800 CST  
06、毛泽东的哲学是大气磅礴的信念哲学,也是英雄主义的意志哲学——“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论联合政府》)
07、毛泽东的哲学是先锋主义的道德哲学,也是利他主义的奉献哲学——“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08、毛泽东的哲学是立场坚定的政党哲学,也是捍卫尊严的国家哲学——“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论联合政府》)“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09、毛泽东的哲学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主变哲学,也是反对修正主义的批判哲学——“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它看成僵死的东西,这是教条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这就是修正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毛泽东的哲学是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人民至上主义哲学,也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两个中国之命运》)“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
结语:有一种渴望,是让人民的领袖复活的渴望

01、有一种信仰,是对于人民的信仰;有一种热爱,是人民对于领袖的热爱。有一种胸怀,把胜利归功于人民;有一种纯朴,站在人民之中不搞任何的特殊。有一种家庭,用鲜血染红了共和国的国旗;有一种爱情,诠释了共赴国难的高尚。
02、有一种正气,震慑了敌人的猖狂;有一种坚持,站直了独立自主的立场。有一种牺牲,是保家卫国的激越;有一种坚决,是被迫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有一种自豪,是打败帝国主义联军的威严;有一种大义,是把热血洒在异国他乡。
03、有一种声音,是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呐喊;有一种形象,是光明磊落、爱憎分明的榜样。有一种和谐,是对正义的共同维护;有一种斗争,是对邪恶的坚决反抗。有一种精神,是民族复兴的保证;有一种灵魂,代表了独立强大的国魂。
04、有一种思想,是改造精神世界的最好工具;有一种理论,是改造物质世界的最高武器。有一种经验,是照亮实践的火炬;有一种方向,是通向奇迹的桥梁。有一种知识,能使人生产生质变飞跃;有一种觉悟,能使人醍醐灌顶、脱胎换骨。
05、有一种学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一种公平,是追求共同富裕的正道。有一种温暖,是为人民服务的炽热;有一种永恒,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有一种高大,是独立自主、勤俭建国的壮丽;有一种跃进,是战天斗地的豪情。
06、有一种坦然,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迈;有一种警惕,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担忧。有一种自信,是实事求是、遇强更强的自觉;有一种强大,是万众一心、爱国主义的合唱。
07、有一种进取,是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浪漫;有一种燃烧,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搏击。有一种意志,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定;有一种境界,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从容。
08、有一种千锤百炼的兵法,那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有一种颠扑不灭的判断,那就是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有一种追忆,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的誓言;有一种悼念,是对人民英雄、人民领袖永垂不朽的缅怀!
09、有一种梦想,是痛彻肺腑的坚强;有一种火焰,是照亮自我的光芒。有一种光明,是指点江山的智慧;有一种新生,是中流击水的奔放;有一种执着,是历经沧桑的镇定;有一种能量,是燃烧自我、激情飞扬。
10、有一种目标,是改造世界、拯救人民的动力;有一种信念,是压倒一切强敌的气势。有一种事业,是写在人民心中的公正;有一种气魄,是喊出人民万岁的神圣。有一种渴望,是让人民的领袖复活的渴望;有一种怀念,是火山里涌动的激情与岩浆!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06 11:38:58 +0800 CST  
原文地址:光明日报:十大毛泽东气质作者:徐幼东-质量行者108

光明日报
一、英雄气质。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可以说是他特征最为鲜明的气质
无论是广大人民群众、毛泽东的战友抑或是他的敌人,都不能不承认毛泽东身上存在的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可以用英姿焕发、雄才大略、雄视天下等等词语来表达。还在毛泽东十三岁就读东山学堂时,一首“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就呈现出一种少年豪气。他在重庆谈判期间发表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知令多少人折服。据李银桥《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回忆,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当他率领300人同百倍于己的国民党部队在陕北捉迷藏时,竞敢于冒险同追捕他的国民党部队相向而行,大有十万军中探囊取物的气概。抗战后期,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一时间全世界“谈原子弹色变”,延安的《解放日报》也在头版报道了这一消息。毛泽东得知后,立即将《解放日报》负责人叫到窑洞进行严厉的批评。他知道原子弹的厉害,他更知道信心的重要。此后,他多次谈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原子弹也是纸老虎”。1947年6月他转战城南庄,国民党飞机投下炸弹,在尚未爆炸一些人连拖带拽拉他进防空洞时,他偏要指着丝丝冒烟的炸弹说“还可以打两把菜刀嘛”。这就是充溢着英雄气质的毛泽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三大战役后,卫士给他梳头,发现他头上生出一根白发,他幽默地说:“打了三大战役,害得我白了一根头发。”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信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柱石。
二、天下气质。天下气质就是胸怀天下,忧乐天下,以天下为己任
如果说英雄气质反映的是一种豪气,天下气质则是在英雄气质基础上又平添了一种境界,一种责任。项羽是英雄,但他的境界定格在“不能锦衣夜行”上;梁山好汉是英雄,但他们的境界定格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上;唐宗宋祖是英雄,但他们的境界定格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上;毛泽东的境界,是追求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追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青年毛泽东辞别父母留下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充分反映了毛泽东从小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抱负。还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他就发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呼声。此后,从上海建党到安源罢工,从农运讲习所到挥师井冈山,从反围剿到长征,从抗战胜利到解放全中国……这一切,原动力都是毛泽东的“天下气质”。天下气质的背后是担当、是境界、是责任、是胸襟,也是对大势的把握和驾驭。毛泽东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气质同他的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三、求真气质。“求真”就是追求事物的本源,就是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求真气质是毛泽东从小养成并在求学和以后的革命实践中日益鲜明的气质。学生时代,在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等各个主义的选择中,他认定了中国革命的出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苏联十月革命通过城市暴动取得胜利,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照搬苏联经验,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促使毛泽东不断思考和探索,寻求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秋收起义的目标本来是打长沙,这是上级的指示、中央的决定。但在如此敌众我寡的形势下,打长沙无异于以卵击石。“求真气质”促使毛泽东进行新的思考,寻找新的目标,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继之开辟了中央苏区,并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长征中,面对左倾错误路线指挥下红军遭受的挫折,“求真气质”促使毛泽东在担架上,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直至遵义会议上不断力争,使中国革命重新走上正确轨道。抗战中,面对“亡国论”“速胜论”等思潮,“求真气质”促使毛泽东冷静分析中日力量对比,从战术到战略,从军力到人心,从国内到国际,最后以一篇《论持久战》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理论基础。“求真气质”贯穿了毛泽东的一生,甚至包括他后来的失误。失误,也是他在“求真”,是他“求真”的代价。
四、善事气质。善事包括善学、善思、善谋、善断、善处(处理实际问题)等多个方面,它反映的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一种超越于“自发”的“大自觉”
善学,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从政治、历史、文学、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善学”不仅指“学”,更包括“善”。毛泽东的“善学”就是善于从各类书籍中吸取他人的智慧。他从《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启发出军事斗争的灵感,从《资治通鉴》中学习到治国的经验,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学习到立场、观点、方法。这些是读有字书。他还善于读无字书。还在湖南一师的时候,他就多次和同学好友结伴“游学”,从现实生活中增长知识和智慧。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他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相结合,不拘泥、不刻板、不教条,学用结合,学用相长,真正是学到了家、学到了真谛。善思,他思维开阔,或纵情于天地万物之间,或驾驭于古今风云之上,忽天马行空,忽独辟蹊径,常常能想别人所不能想,思别人所不能思。他的思维大到政治上把地球“裁为三截”,小到从科学上认定“基本粒子”还可再分。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美国著名微粒子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把科学家新发现的构成“夸克”和“层子”的更基本的粒子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纪念毛泽东。这一提议被大会通过。这个提议的起因是,1955年,毛泽东同钱三强等人曾有过一段对话。毛泽东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钱三强回答:“是这样。”毛泽东又问:“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这一问把这位科学家问住了,因为当时世界上认为,质子、中子是最小的基本粒子。停了一会儿,钱三强说:“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微笑着说:“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中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后来,毛泽东当着于光远和周培源的面又提起这件事,并引用了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在国际科学界,有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科学概念的,也有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新的科学发现的,但几乎没有用政治家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是一个例外。善谋,毛泽东的善谋表现在对复杂矛盾的判断上,表现在跳出局部范畴的大视野大思路上。在军阀割据中,他认为军阀与军阀之间的“几不管地带”,正是给中国革命发展留出的空间,并借此谋划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他思考新的世界划分方式,改变了传统利益格局中东西两大阵营的划分,谋划出“三个世界”的理论,彻底打破了原有世界格局。善断,是基于对复杂事务的深刻判断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胆略,一种魄力。毛泽东的善断表现在每当革命处于危亡时刻,在他人无法找到出路的时候,他总能及时提出自己独到的主张并大胆决断。遵义会议后,面对敌人的四面围堵,毛泽东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决断,指挥红军四渡赤水,甩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是当时红军指战员的心声,也是对毛泽东“善断”的由衷感佩。善处,即与人共事的能力。毛泽东一生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国际怎么处,国内怎么处,与敌人怎么处,与朋友怎么处,与自己的同志怎么处,顺利时怎么处,不顺时怎么处,处于多数的时候怎么处,处于少数的时候怎么处,他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的一句名言是: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不啻于“善处”的最好诠释。
党内有“善学”者,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成了教条主义;有善学善思善谋者,但由于种种原因,缺少善断的魄力和善处的能力。由于“五善”兼具,使得毛泽东成为全党公认的领袖。这不是偶然,而是全党在革命斗争选择中的一种“必然”。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08 09:45:45 +0800 CST  
五、自信气质。自信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一种坚定的自我价值体现
毛泽东自信气质贯穿一生。他曾多次引用少年时期的诗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用以倾述自己的志向,表达自己的自信。如果说青年毛泽东的自信是一种志向和责任,那么参加革命后,实践斗争的锤炼又使他增加了一份能力和智慧。因为他找到了施展抱负的舞台,就是农村根据地;找到了在这个舞台上演出大剧的功夫,就是武装斗争;找到了这出大剧的脚本,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1945年,在风云莫测、险象环生的背景下,毛泽东毅然应老对手蒋介石之邀到重庆谈判,坦然赴之,从容应对,平安归来。试问,此举非大智大勇者焉能处之,非充分自信者焉能为之?毛泽东的自信气质表现在革命实践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上,他坚信“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生活上,他畅游长江吟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的自信不是自我的盲目乐观,而是源于他对人类历史发展根本规律与最终归宿的洞察,源于他对社会矛盾的深入了解和精确判断,源于他为了崇高理想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智大勇。他的那句“当着天空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
六、率性气质。“率性”是一种“真性情”,是一种自我情感的天然流露
毛泽东是一个本真的人,处处表现出敢爱、敢恨、敢为、毫不做作的率性。毛泽东喜欢游泳。赫鲁晓夫来访,本来是一场十分正规的外事活动,毛泽东却拉着赫鲁晓夫套上救生圈去游泳池里“会谈”。尼克松来访,本来这是惊动世界的大事,毛泽东却要和尼克松谈哲学问题,“正事”告诉他“同总理谈”。毛泽东的率性气质更多地反映在生活上。据警卫员回忆,1958年,毛泽东在上海看《白蛇传》看得入迷,他看到法海阻挠白娘子、许仙成婚时,在剧场当场站起来指责。当时由于他肚子大看演出时松开了皮带,以至于裤子掉了下来,害得警卫员急忙帮他提裤子。演出结束同演员握手时,毛泽东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许仙”和“白蛇”握手,却没有理睬“法海”。毛泽东的“率性”很难用“好”和“不好”,“对”和“不对”来解释。毛泽东就是毛泽东——只能这样理解。
七、幽默气质。幽默是一种寓含着“哲学思考”的乐观人生态度,是严肃话题的诙谐轻松表达
幽默气质”的“四两”拨开压顶的“千斤”。毛泽东可以说是语言表达大师,通过他的幽默气质,常常把复杂、紧张、刻板的问题简单化、趣味化,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1929年他为红四军制定《教授法》时曾特别提出“说话要有趣味”。在谈到和朱德的关系时,他风趣地说:“你是‘朱’,我是‘毛’,我是你身上的一根毛,没有朱,哪有毛?”一句幽默的笑谈道出了两人的深情厚谊。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大举行开学典礼,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作报告。毛泽东在演讲中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像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当时联大将迁到抗日根据地去)上前线,我也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在这里,毛泽东引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神话故事,借题发挥,十分精练地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概括成“三件法宝”,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重庆各界邀请毛泽东演讲,突然有人提出:“假如此次和谈失败,国共再度开战,毛先生有无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机智巧妙地回答:“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字,乃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了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位草头将军而已。我这个‘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反手即反掌。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民众意愿和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此言一出,掌声雷动。毛泽东就是这样经常不经意间运用“
八、倔强气质。倔强就是性格的刚强不屈
它展示的是一种执着,一种坚韧,一种毅力。在革命事业上,毛泽东一生克服了许多困难,从参加建党到秋收起义、到井冈山、到长征、到陕北直至“北京赶考”夺取全国胜利,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危险,但他始终矢志不渝,从来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从已知的文字记载和毛泽东大量诗词文章中都可见到他的刚强,也可透过刚强看到他的倔强。论资历,毛泽东是党的“一大”代表,早期曾经做过党内事实上的二号人物,但后来又多次降职,甚至被误传“开除党籍”。毛泽东几度沉浮,但都不曾灰心丧气。可以说毛泽东身上的巨大能量和对理想目标追求的意志力是常人难以比拟的。革命期间,有的人害怕了,有的人逃跑了,有的人叛变了,而毛泽东却始终思考着、坚持着、战斗着,这当然主要是毛泽东的历史责任感,是他的革命理想和信心的支撑,同时也是他的倔强气质使他能做到不妥协、不屈服。毛泽东革命斗争中如此,生活上也是如此。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毛泽东从小就越摧越坚,越压越硬。13岁时,因为同父亲发生争执,父亲要他下跪,他就威胁要跳池塘,最终以“一膝下跪”达成妥协。毛泽东喜欢挑战别人没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他不听劝阻游长江、游湘江、游珠江,他还要游黄河,还要从头至尾考查黄河,甚至还要到密西西比河游泳。这些都反映了他敢于挑战一切的刚强和刚强中透出的倔强。
九、风雅气质。毛泽东一生饱读,成就了他的风雅
毛泽东手不释卷、信手拈来,他的风雅不是矫揉造作,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本性、纯天然的风雅,是大气度、雄万端的风雅。毛泽东一生创作诗词百余首,既有“我失娇杨君失柳”的柔肠,又有“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既有“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浪漫,又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慨叹。每一段柔肠、每一段豪情无不透视出他的风雅。人们最为叫绝的词作《沁园春·雪》,以其撼动山河、摇曳历史的气势,不但打赢了国共两党的文坛政治大战,而且成为中华诗词宝库中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千古绝唱。据回忆,毛泽东早年在湖南安化拜访一位老先生时,老先生写了一副上联摆在桌上:“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随即写出下联:“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其语中的内涵让老先生顿然亲近有加。在井冈山革命处于低潮时,当行军打仗人困马乏,吃不上喝不上许多人悲观失望时,毛泽东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用诗一样的浪漫语言预言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一生不但创作了大量诗词,而且留下了许多墨宝,成为近现代攀上狂草高峰第一人。1999年新世纪来临之际,《中国书法》杂志和几家媒体举行了一次评选百年十大书法家的活动。通过专家评选和无记名投票,毛泽东被列为第五,列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之后,与沈尹默并驾,排在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之前。郭沫若诗赞毛泽东“泰山北斗,诗词余事”。诗词是毛泽东的余事,书法对于毛泽东就是余事的余事了。
毛泽东的风雅来自于他的浪漫情怀和高度自信,来自于他的文学功底和人生驾驭,这种风雅是黑暗岁月里民众看到的天边朝霞,是枪林弹雨中人们嗅到的战地黄花。
十、平民气质。毛泽东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一生保持平民本色
还在毛泽东幼年的时候,他就同情弱者,乐于助人。一次毛泽东的父亲买猪,并付了定金。等毛泽东去赶猪的时候,猪价上涨,毛泽东感到心里不安,自作主张退还定金,觉得不应“赚心灵不安的钱”。工作中,毛泽东也许是平民气质使然,他一生倡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常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向下级学习,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这种平民气质使他能体察下情,了解实际,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兴国调查》等大量著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的平民气质表现在生活上,他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反感戒备森严、警卫重重,把自己和群众隔离;他更反对走形式,讲排场,比如众所周知的他最爱吃的就是“红烧肉”,最爱穿的就是“布鞋便装”。他生活上不讲究,衣服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走路累了捡一根树枝可以当拐杖。毛泽东平民气质的本质是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一份子,和广大的劳动者打成一片,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体会他们的温饱冷暖。他的每一次握手、每一次交谈、每一个玩笑,平民气质都使他赢得人民更多的尊敬和爱戴。今天,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时候,我们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研究毛泽东的气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代表,毛泽东的气质可以说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从一般性讲,毛泽东的气质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与传统美德;从特殊性讲,毛泽东的气质展示了个人的独特魅力和人格风采。毛泽东特有的气质同他的革命理想、革命理论、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使其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可否认,毛泽东后来的失误,除了其他原因以外,同他的个人气质也有一定关系,但孰重孰轻,毋庸置疑。如果不怀有偏见,都应当承认毛泽东的气质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特殊法宝”。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但他是一位二十世纪的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伟人定位越来越将被历史所证明。而毛泽东的气质,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这位伟人。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08 09:46:52 +0800 CST  
@民主张先生 2015-07-08 12:12:32
@绿屋书生 不必再找,我来也。
-----------------------------
为了人民欢迎您;走2步给人民群众看看。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09 09:16:43 +0800 CST  







毛泽东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的皇帝、又让每个人都不敢成为权力的皇帝。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10 14:16:40 +0800 CST  
邱会作在回忆录中说:【毛主席是很看重和看好军委办事组的,他想把军委办事组拉在他的手上,为此主席多次拉黄永胜,可是黄永胜不为所动。这不是说黄永胜不愿意离开林彪,而是黄永胜没认识到主席的用意,毫无“悟性”。试想,如果毛主席拉动了黄永胜和军委办事组,并和江青一伙结合起来,那党和国家的历史就要改写了。林彪、总理在主席那里就是蚂蚁一样了,轻易就可以捏死。】



林彪就是要用这个难题,来摸杨成武的底,看杨成武的反应。第一种反应,是杨成武痛快地答应林彪的要求。这样的话,就说明杨成武与毛泽东是“通气”的。林彪明白毛泽东对自己有不满,但毛泽东对他的不满,并没有上升到摊牌的地步,毛泽东还要团结林彪。对于写一个“叶群不是假党员”的证明,毛泽东绝对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为难林彪的。如果杨成武与毛泽东“通气”,杨成武应该知道毛泽东不会在这件小事上为难林彪,就会很痛快地答应。
杨成武的第二种反应,是说“我回去考虑一下”。这说明杨成武回去后要向毛泽东汇报,这也说明杨成武是“通”毛泽东的。
杨成武的第三种反应,是一口回绝林彪的这个“小要求”,完全不给林彪面子。如果杨成武是“通”毛泽东的,事后杨成武就会把这件事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肯定会让杨成武马上来向林彪道歉,因为毛泽东不希望杨成武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跟林彪把关系搞僵了。
几天之后,杨成武也没有来向林彪道歉。因此,林彪认定杨成武没有“通”毛泽东,这件事是杨成武的个人所为,所以林彪决定向杨成武发起进攻了。杨成武要处分吴法宪的时候,就把这场斗争就炽热化了,林彪的反击就是拿掉杨成武。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21 09:38:40 +0800 CST  
“苏联援助中国156项工程”——即全套的工业体系,正是这套工业体系让中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蜕变”。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31 10:26:20 +0800 CST  
【建国后,面对“美国——北约集团”和苏联的力量对比态势,主席选择了力量较弱的“苏联”来平衡“美国——北约集团”的力量,从而保证了“地球力量暂时均衡(这是给中国预留战略缝隙的最佳选择)”的同时从苏联捞到了巨大的好处——全套的工业体系。

2、中国平衡“两级博弈”的过程直接伴随着“朝鲜和越南”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直接将“美国——北约集团”拖入“战略疲态”,最显著的标志就是1971年美国宣布放弃“美元兑换黄金官价”的承诺,从而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无法有效掌控“这种形式的美元本位制”了。

3、美国全球战略即将收缩的态势主席看在眼里:在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的前一个月,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从而开启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中美蜜月期、中美联合搞垮苏联等”后来的一系列动作。

4、可以说,从1971年开始,中国正式开始酝酿“外交彻底转向”。事实上中国这次外交转向的苗头在在1969年的“珍宝岛战争”中已经显露无疑。

当时的战略背景是: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而无法自拔,全球战略疲态已经显露无疑,接下来的战略收缩已经可以预期。而苏联“全球战略转向全面进攻”的态势已非常明显,此时苏联已经不需要、也不满足中国充当“平衡器”的角色。它想主导中国(失去外交自主性的倒向苏联)来为自己下一步的全球战略服务。

注释1:60年代中苏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两级博弈的力量对比不断的发生变化,最终完成“逆转”后的结果:

注释2:70年代中期,美苏完成了“战略相易和角色转换”——美国开始转向全面防守,苏联开始转向全面进攻。

5、60年代末,主席看到了这种力量变化的过程,从而开始考虑“重置‘两极化博弈’力量均衡”——将中国这个“力量平衡器”往美国——北约集团倾斜,从而再次完成地球的“力量均衡”,防止“苏联——华约集团“完成对“美国——北约集团”综合实力的“压倒性失衡”,从而完成“统一地球”。

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发生的国内事件都与本轮“两级战略态势相易”后主席准备做出“外交彻底转向”有关——苏联在部署在中国国内的势力与主席斗争的结果:苏联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主席做出“这样巨大的战略调整”从而平衡“两极博弈的‘力量均衡’”。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7-31 10:31:02 +0800 CST  
【早期的共产党人,虽然打着马列主义旗帜,行动上更为激进。坦白讲,他们并不比前辈(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更优秀。按照他们那些搞法,马列主义在中国就很难成功。除了毛泽东之外,共产党内,论魄力,无人比得上洪秀全;论建军能力,周恩来、朱德、张国焘这些人并不比曾国藩更强;论交际能力,也就周恩来可以和李鸿章相比;论知识面,陈独秀勉强可以和康有为比一比;论理想,也孙中山一样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倒是不少。只有毛泽东,兼具洪秀全的魄力、曾国藩的军事水平、李鸿章的交际能力、康有为的知识面和孙中山的理想。

如果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井冈山。日后中央在城市呆不下去的时候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那就是到张国焘的地盘里,跟着张国焘走。按照张国焘的能力,拼得过蒋介石么?当然不可能。如果那种情况发生,张国焘估计不会和国际派闹翻。大家齐心协力,有可能闯入成都平原,偏安西南。或者说到西进新疆成功,也是偏安。

马列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关键人物是毛泽东。从走向农村的那一刻,他就是不二人选。开创性的一步是组建一支军队。关键性的一步,就是延安整风,就是通过一种平和的方式把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

如果洪秀全可以把太平天国内部全部力量,而不是血腥清洗,那么太平天国将会有不同的结局。李鸿章如果能够团结洋务派的力量,那么在甲午战争中,张之洞手中的南洋舰队就不会作壁上观。孙中山能把追随者用和平的手段整合在一起,中华民国早就一统天下了。】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8-14 11:34:41 +0800 CST  
【早期的共产党人,虽然打着马列主义旗帜,行动上更为激进。坦白讲,他们并不比前辈(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更优秀。按照他们那些搞法,马列主义在中国就很难成功。除了毛泽东之外,共产党内,论魄力,无人比得上洪秀全;论建军能力,周恩来、朱德、张国焘这些人并不比曾国藩更强;论交际能力,也就周恩来可以和李鸿章相比;论知识面,陈独秀勉强可以和康有为比一比;论理想,也孙中山一样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倒是不少。只有毛泽东,兼具洪秀全的魄力、曾国藩的军事水平、李鸿章的交际能力、康有为的知识面和孙中山的理想。】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8-24 09:42:30 +0800 CST  
@民主张先生 2015-07-08 12:12:32
@绿屋书生 不必再找,我来也。
-----------------------------
@绿屋书生 2015-07-09 09:16:43
为了人民欢迎您;走2步给人民群众看看。
-----------------------------
@民主张先生 2015-09-01 16:56:57
首先,按照资本主义的原则,投资可以享受利润分配,之所以有这个权利,是说投资对于企业生存和商品生产的贡献功不可没,可是,现阶段,电脑不能代替人脑是确定的,如果没有人脑思考和设计,那么任何自动化生产线是不可能自动生成的,没有自动化生产线,商品也不会自动生成,没有商品利润就无从谈起,这就是说,劳动对于商品或服务乃至利润比投资更重要,则投资可以离家的权利应当让劳动也无条件享受,如果劳资双方都可以享......
-----------------------------
理论上 有部分 道理;实践上不可取。

就是 单一思维了;社会其他问题怎么办,国防费用、 老弱病残、发展工业基金等等等等
楼主 绿屋书生  发布于 2015-09-07 14:25:40 +0800 CST  

楼主:绿屋书生

字数:1127076

发表时间:2014-04-15 00: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09 02:21:52 +0800 CST

评论数:31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