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金批本)新解

第十六象 己卯 离下坤上 明夷
谶曰:
天一生水,姿禀圣武。
顺天应人,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
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太祖受禅汴都,天下大定,钱李二氏相率归化,此一治也。
------------------------------

新解:
1、此第16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宋太祖。
2、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 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3、“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是说的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李)、吴越(钱)臣服。
4、“顺天应人,无今无古”,“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是指“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这种和平改朝换代的方式“无今无古”吧!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05 15:52:56 +0800 CST  
第十七象 庚辰 坎下坤上 师
谶曰:
声赫赫,干戈息。
扫边氛,奠邦邑。

颂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议和。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真宗澶渊之役。景德元年,辽大举入侵,寇准劝帝亲征,乃幸澶渊。既渡河,远近望见卸盖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夺气,遂议和。
------------------------------
个人观点:
1、此第17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澶渊之盟。
2、图中所画二人应是宋真宗和曹利用(或寇准)。类似用法,在后面第44象的图中,也画了两人。
3、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4、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05 16:05:14 +0800 CST  
第十八象 辛巳 艮下艮上 艮
谶曰:
天下之母,金刀伏兔。
三八之年,治安巩固。

颂曰:
水旱频仍不是灾,力扶幼主坐灵台。
朝中又见钗光照,宇内承平氖象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仁宗嗣立,刘太后垂帘听政。旁有一犬,其惟狄青乎。
-------------------------------------------------
新解:
1、此第18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刘太后刘娥。
2、献明肃皇后,名刘娥(968年1月28日~1033年4月30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
3、“三八之年,治安巩固”,“三八”指“十一”,指1022—1033年这十一年。这种用法,在后面解读有关象数时,应注意借鉴。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05 16:31:56 +0800 CST  
第十九象 壬午 离下艮上 贲
谶曰:
众人嚚嚚 ,尽入其室。
百万雄师 ,头上一石。

颂曰:
朝用奇谋夕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
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
金圣叹曰:此象主神宗误用安石,引用群邪,致启边衅,用兵西北,丧师百万。熙宁初,王韶上平戎三策,安石惊为奇谋,力荐于神宗,致肇此祸。
---------------------------------------------

新解:
1、此第19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宋神宗和王安石。
2、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针,宋英宗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
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赵顼即位,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赵顼即位后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赵顼在福宁殿去世,享年38岁 ,共在位18年,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3、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正月初,雄心大志的宋神宗赵顼由于对西夏战事的惨败,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病情恶化。大臣们乱成一团,王珪等人开始劝赵顼早日立储。赵顼此时已经有不祥的预感,无奈地点头同意了。神宗六子赵佣,改名为“煦”,被立为太子,国家大事由皇太后暂为处理。赵顼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他希望重建强盛的国家,再造汉唐盛世。当这些梦想破灭之时,赵项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同年年三月,年仅38岁的神宗赵顼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06 09:09:30 +0800 CST  
第二十象 癸未 离下乾上 同人
谶曰:
朝无光,日月盲。
莫与京,终旁皇。

颂曰:
父子同心并同道 ,中天日月手中物。
奇云翻过北海头 ,凤阙龙廷生怛恻。
金圣叹曰:此象主司马光卒,蔡京父子弄权,群小朋兴,贤良受锢,有日月晦盲之象。
---------------------------------------------
新解:
1、此第20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蔡京。
2、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06 09:11:57 +0800 CST  
第二十一象 甲申 兑下艮上 损
谶曰:
空厥宫中,雪深三尺。
吁嗟元首,南辕北辙。

颂曰:
妖氛未靖不康宁 ,北扫烽烟望帝京。
异姓立朝终国位 ,卜世三六又南行。
金圣叹曰:此象主金兵南下,徽宗禅位。靖康元年十一月,京师陷,明年四月,金以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立张邦昌为帝。卜世三六者,宋自太祖至徽钦,凡九世,然则南渡以后又一世矣。
-------------------------------------

新解:
1、此第21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北宋灭亡。图中所画三人应为:宋徽宗、宋钦宗和张邦昌三人。
2、“异姓立朝终国位”,指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及文武百官2000多人北归,又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
3、“卜世三六又南行”,“三六”指“九” ,指北宋一共九帝。在后面第51象时有一句“卜年一六寿而康”,值得看用法是否有相通之处?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06 09:28:25 +0800 CST  
第二十二象 乙酉 兑下离上 睽
谶曰:
天马当空 ,否极见泰。
凤凤淼淼 ,木冓大赖。

颂曰:
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汪洋把策干。
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
金圣叹曰:此象乃康王南渡。建都临安,秦桧专权,遂成偏安之局。当时之史实鉴之。木冓,康王名构。一木会支二八月者汉奸也,木会即合为桧,春之一半,秋之一半,可合成秦字,妙之王也。
---------------------------------
新解:
1、此第22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赵构和秦桧。
2、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3、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逃回临安,力主宋金议和。
4、“木冓大赖” ,“木冓”打一字“構(构)”。类似用法,在后面第44象时有一句“双羽四足”,其中“双羽”是否应打一字为“习”?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06 09:56:27 +0800 CST  
ACBC17: 2016-05-08 07:02:52 评论

双羽四足一般都说是燕
----------------------------------

呵呵,到后面解读第28象时(朱棣曾封燕王),那个谶曰部分,就是一个字谜,打一字“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看关于那个“燕”字的谜面是怎么说的。

第28象的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解读:“草头火脚”指燕字的“草头”和“四点底”,“宫阙灰飞”指燕字的中间“口”字,“家中有鸟”指燕字草头下面那“一横”,“郊外有尼”指燕字中间口的两边“匕”。合起来打一字“燕”。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09 10:34:56 +0800 CST  
第二十三象 丙戌 兑下乾上 履
谶曰:
似道非道 ,乾沉坤黯。
祥光宇内 ,一江断楫。

颂曰:
胡儿大张挞伐威 ,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 ,犹自张灯作水嬉。
金圣叹曰:此象主贾似道擅权,蔡蒙吉、文天祥辈不能以独力支持宋室。襄樊围急,西子湖边似道犹张灯夜宴,宋室之亡其宜也。
--------------------------------
个人观点:
1、此第23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贾似道。图中所画之人也应是贾似道。
2、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8:39:00 +0800 CST  
第二十四象 丁亥 兑下巽上 中孚
谶曰:
山崖海边,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於万斯年。

颂曰:
十一卜人小月终 ,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 ,指点洪涛巨浪中。
金圣叹曰:此象主帝迁山,元令张弘范来攻,宋将张世杰兵溃,陆秀夫负帝赴海,宋室以亡。
----------------------------------

个人观点:
1、此第24象,如金老所解,主要说的是南宋灭亡。
2、1276年蒙元军攻占南宋行在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和平受降仪式,赵隰正式退位,但赵隰的哥哥赵昰和弟弟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

后来,南宋残馀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 蒙元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宋廷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粤地。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但是,小朝廷内部斗争不断,景炎元年十一月,蒙军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昰和赵昺乘船南逃,从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

“宋末三杰”陆秀夫图册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年)。逃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在蒙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蒙元将领汉人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败,史称崖门海战。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馀人集体跳海自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8:40:49 +0800 CST  
第二十五象 戊子 艮下巽上 渐
谶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斡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金圣叹曰:此象主元太祖称帝离河,太祖名铁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铁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隐十主之意。
---------------------------------------

个人观点:
1、此第25象,如金老所解,主要是说的元朝概况。
2、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8:42:56 +0800 CST  
3、“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一句,“一兀”即元,说的是元朝建立。
4、“斡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一句,非常生涩难解,个人认为是说的“南坡之变”。元英宗即位后,决意改革朝政,因朝政被权相铁木迭儿及其党羽把持,难以推行。至治二年(1322年),铁木迭儿死,元英宗起用太常礼仪院使拜住为中书右丞相,开始推行新政,同时处死铁木迭儿之子八思吉思,并追查其党羽。以御史大夫铁失为首的余党很震恐,于是密谋政变。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五日,元英宗与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南返大都(今北京),途经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驻营。当日夜晚,铁失与铁木迭儿之子锁南、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大司农失秃儿等十六人发动政变,以阿速卫军为外应,杀死元英宗和拜住。
5、“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一句,说的是宋、辽、金、蒙古之间争夺天下的过程。“一狼”指蒙古,“二鼠”指辽和金。
6、“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一句,说的是元朝的结局。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8:43:54 +0800 CST  
第二十六象 己丑 震下震上 震
谶曰:
时无夜,年无米。
花不花,贼四起。

颂曰:
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
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彻夜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顺帝惑西僧房中运气之术,溺於娱乐,以致刘福通、徐寿辉、方国珍、明玉珍、张士诚,陈友谅等狼顾鸱张,乘机而起。宦官朴不花、壅不上闻,至徐达、常遇春直入京师,都城夜开,毫无警备。有元一代,竟丧於淫僧之手,不亦哀哉。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故曰木木来。
---------------------------------------

个人观点:
1、此第26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元末顺帝时期农民起义和元朝灭亡。
2、“时无夜,年无米。 花不花,贼四起”,应是说的元末农民起义。
3、“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其中“木木”很生涩难解,个人认为是指顺帝时期的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两人。孛罗帖木儿和另一系军阀扩廓帖木儿均卷入了元末宫廷的党争。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贴木儿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太子流亡到王保保的属地太原。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皇太子领军进攻京师,孛罗贴木儿战败,被元顺帝密遣人刺杀。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的斗争还牵涉到朝中元顺帝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争端。
4、“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彻夜开”一句,说的是顺帝迷恋密宗修炼“大喜乐”,导致到最后,不得不在夜里,大都健德门开,顺帝与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出奔上都,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8:45:15 +0800 CST  
第二十七象 庚寅 坤下震上 豫
谶曰:
惟日与月,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其色曰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太祖登基。太祖曾为皇觉寺僧,洪武一代海内熙洽,治臻大平。
---------------------------
1、此第27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
2、“惟日与月,下民之极”,“日与月”为“明”,“下民之极”是指朱元璋的出生。朱元璋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3、“应运而兴,其色曰赤”,是指朱元璋应运建立明朝,“赤”指红色“朱”解。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8:46:50 +0800 CST  
第二十八象 辛卯 坎下震上 解
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金圣叹曰: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

个人观点:
1、此第28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靖难之役”。
2、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奉天靖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
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榑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无大将可用,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北平(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时期改为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8:49:36 +0800 CST  
3、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个人解法:这一象的整个谶曰部分,是一个字谜,打一字“燕”。“草头火脚”指燕字的“草头”和“四点底”,“宫阙灰飞”指燕字的中间“口”字,“家中有鸟”指燕字草头下面那“一横”,“郊外有尼”指燕字中间口的两边“匕”。大家觉得呢?

4、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个人解法:“羽满高飞日”一句,“羽”指燕王,整句指燕王起兵。“争妍有李花”一句,“李”指李景隆,整句指金老所解李景隆迎燕兵入都。“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一句,我们再看百度的内容,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从《推背图》来印证,我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是正确的。大家觉得呢?

5、图形:

个人解法:一如金老所说宫中大火。二个人认为还可暗指“火并”。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8:52:32 +0800 CST  
第二十九象 壬辰 巽下震上 恒
谶曰:
枝发厥荣 ,为国之栋。
皞皞熙熙 ,康乐利众。

颂曰:
一枝向北一枝东 ,又有南枝种亦同。
宇内同歌贤母德 ,真有三代之遗风。
金圣叹曰:此象主宣宗时张太后用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能使天下又安,遗风三代,此一治也。时人稍士奇为西杨,溥为南杨,荣为东杨。
-------------------------------------------------
个人观点:
1、此第29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三杨”和张太后。
2、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实。永乐至成化年间,明代文坛几乎为台阁体垄断。时人咸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又以居所,称士奇为“西杨”、荣为“东杨”、溥为“南杨”。
3、明孝宗张皇后,河北兴济人,父为国子监生张峦,母金氏。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张氏选立为太子妃;十月,立为皇后。孝宗笃爱皇后,不立妃嫔,帝后宫中同起居,如民间伉俪。孝宗以皇后故,颇为优待外戚,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封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侯。妻弟嚣张跋扈,言官时常进谏,孝宗努力为之调解。武宗即位后,严厉打击舅舅嚣张行为。武宗无子而终,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定策立兴王世子朱厚熜为新君,即嘉靖帝,由此引发了争夺名分的惨烈大议礼。嘉靖获胜后,打击报复张太后,借故杀死其弟,张太后凄凉去世,葬礼被严重减杀。谥号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弘光元年(1645)改谥孝成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8:54:46 +0800 CST  
第三十象 癸巳 巽下坤上 升
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金圣叹曰:此象主张太后崩权归王振,致有也先之患。其后上皇复辟,石亨自诩首功,率以恣横伏诛,此一乱也。
-------------------------------------------------
个人观点:
1、此第30象,如金老所解,说的是“土木之变”、王振、石亨。
2、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指发生于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
土木堡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统十四年六月,瓦剌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不允许文武大臣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未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决定回师。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发动攻势。明军只得仓促应战,军队死伤惨重,王振被杀,英宗被也先俘去, 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史称“土木之变”,也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二线部队出身的于谦同文武官、内外臣拥立朱祁钰称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1450年(明景泰元年)放回明英宗,1457年,徐有贞、曹吉祥、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
3、王振是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十四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见土木之变)。
4、石亨(?-1460年),陕西渭南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资。
5、“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是拆字,“半圭”为“土”,“半林”为“木”,全句合指“土木之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一句,指石亨,及其“权倾朝野”和“得罪瘐死狱中”的两种反差。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9:01:22 +0800 CST  
6、图形:一虎指“王”,王振;一石指石亨。
“六龙亲御到胡边”,指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六龙”指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个皇帝)。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9:03:33 +0800 CST  
第三十一象 甲午 离下巽上 家人
谶曰:
当涂遗孽 ,秽乱宫阙。
一男一女 ,断送人国。

颂曰:
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乱更纷。
纵有胸怀能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金圣叹曰:此象主天启七年间,妖气漫天,元气受伤。一男一女指魏阉与客氏而言。魏杀客氏,客氏熹宗乳母,称奉圣夫人。
------------------------------------------------
个人观点:
1、此第31象,如金老所解,主要说魏忠贤和客(qie)氏。
2、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3、客(qie)氏(?-1627年)客印月,原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河北人,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被封为“奉圣夫人”。客氏原为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姿色妖媚,为人狠毒残忍、生性淫荡。明熹宗继位后,赐婚客氏与魏忠贤,使他们成为“对食”夫妻。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无子而逝,其弟明思宗即位后,籍没宦官魏忠贤及客氏。魏忠贤自杀,客氏被笞死于浣衣局,并在净乐堂焚尸扬灰。


楼主 重庆小路人  发布于 2016-05-11 09:11:10 +0800 CST  

楼主:重庆小路人

字数:30234

发表时间:2016-05-05 19:0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2 20:13:17 +0800 CST

评论数:7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