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真的是项羽的独角戏吗?

6、陈余的作用

现在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谁是这场战役的真正功臣呢?真的是“卒存钜鹿者,楚力也”?其实由于项羽的光环过于闪耀,以至于将巨鹿之战的真正组织策划者,完全掩盖在了他的身后。

那么巨鹿之战的真正组织策划者是谁呢,这个人就是陈余,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看陈余在巨鹿之战中都做了些什么。

首先,从“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来看,陈余在巨鹿被围后,积极网罗外援,组成“所谓河北之军也”。

其次,与城内保持沟通,“钜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可见,围城期间陈余与城内的始终有着联系。

另外,项羽赶到巨鹿战场后,“战少利,陈馀复请兵。”可知陈余对战斗的进程始终起着协调作用。

由上面几点可见,城内城外、援军之间的联系核心就是陈余。回顾整个作战过程,项羽攻击章邯,其他援军负责围堵王离,当项羽打跑章邯后,各路援军又一起围攻消灭王离,可以想见,城内守军也一定在此期间,给予了相应配合。这样一个宏大的战役计划,制定和组织协调者,非陈余莫属,项羽在战前名望尚显不足,根本无力去说服各路人马去执行这样一个作战计划。

所以项羽所率楚军,只不过是这个作战计划的主要执行者罢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总参谋部和主力部队,总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以主力部队为核心,去实施执行,当然要想取得胜利,两者谁也不可或缺。

没有了项羽,巨鹿之战肯定不会取得胜利,而没有了陈余,巨鹿之战肯定不会取得全歼王离军这样的战略性胜利。

陈余对自己的使命显然是清楚的,所以当张耳屡屡要求陈余共同赴死,来践行“刎颈交”时,陈余总是说“NO”,陈馀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且馀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

并且陈余对自己在巨鹿之战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清楚的,“张耳之国,陈馀愈益怒,曰:‘张耳与馀功等也,今张耳王,馀独侯,此项羽不平。’”张耳何功?组织力量守住了巨鹿城,陈余何功?组织策划了巨鹿的解围之战,故此“张耳与馀功等也”。

所以当我们在讴歌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所取得的光辉业绩时,也一定不要忘了那个消隐在幕后的英雄--陈余。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08 04:32:50 +0800 CST  
@大蒸锅 2016-05-08 17:53:47
陈余隐身其后确实没错,历来史学家对这一点,也没有争议。他不仅自己组织军队,积极救援,而且几次在楚营和诸侯军之间来回沟通。但是,真正的功臣还是项藉,没有项藉的绝对实力,没有项藉的绝对武力,一切再好的规划和谋略,都是空谈。
-----------------------------
如果没有项羽,是取得不了巨鹿之战的胜利的,但是如果没有陈余对各路援军的组织协调,进行配合作战,仅靠项羽的一己之力,或大家无序、或采取错误战术去进攻秦军,最理想的结局也就是一次击溃战,甚至有可能再次发生像张黡、陈泽一样的悲剧。

正是由于陈余的积极努力,联军一方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将联军的集体力量和楚军的个人英雄主义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才取得了全歼王离军的决定性胜利,直接敲响了大秦帝国的丧钟,陈余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还有就是,在棘原决战时,陈余竟能遗书章邯,并打动章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事情,先不说这又是陈余的奇功一件,还有可能陈余在巨鹿城下,就曾给章邯、王离都写过书信,内容无非就是离间二人关系,导致最后互不相救。

陈余此时已经渔猎河上,还轻车熟路的去对章邯施加自己的影响,看来在巨鹿城下陈余做过章邯、王离思想工作的事情,还是很有可能的。

陈余的功绩不仅在历史上,甚至在当时,都从未能得到正确的评价,首先他的好友张耳不理解他,认为他是贪生怕死,辜负了两人之间的生死友谊,其次陈余的功绩被项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戏下分封起初遗漏了陈余。

如果陈余为了与张耳的友谊,不顾及自己的生命,自蹈虎口去赴死,那仅仅是私人恩怨,而以救赵灭秦为己任,是大义,陈余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后世史学家,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了陈余和张耳朋友关系的戏剧性变化上,以此感慨人性的弱点、世态的炎凉,这种评价是很不全面的。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一个是在巨鹿之战后,陈余的军队被张耳夺取,在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没有实力,是不会得到承认的,另一个是陈余后来显得心胸狭隘,非要致张耳于死地,招致了世人的一些看法,再有就是司马迁的舆论导向作用,先是把巨鹿之战的所有功劳都归于了项羽,再是把陈余仅仅是定性为了一个人性的失败者。

这直接影响了后世对陈余的看法,但绕开了陈余,巨鹿之战的故事显然没法讲述,所以纵使司马迁对陈余评价不高,但还是要告诉我们,这场大战的主角除了项羽,还有一个陈余。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09 09:41:42 +0800 CST  
要研究清楚巨鹿之战,其中一个关键是黄河的位置,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于今河南浚县宿胥(淇河、卫河合流处,今属浚县境)决口,酿成改道,西面的原河道史学界一般称为禹贡大河(或山经大河),东面的新河道称为大河故渎,而后禹贡大河变成了清河,下面就是清河的简介。

古河名。一先秦见于《禹贡》的河水(黄河),自宿胥口(今河南浚县西南)改道东行见于《汉书-地理志》的河水后,宿胥口以北河水故道内黄以南一段,受黎阳诸山泉流汇注,由原来的浊流变成清流,因而被称为清河。战国时清河在内黄受洹水后折东北流经今河北馆陶、清河一带到山东平原附近东注河水,成为齐、赵间一巨川,屡见《战国策》。汉初于清河下游地区置清河郡。

《战国策·赵策二》苏秦说赵王,“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如赵强。赵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

张仪说赵王,“今秦发三将军,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

章邯就是利用这段河道,从棘原,经洹水,入清河,通过甬道,送至巨鹿城下王离军,破釜沉舟等故事也发生于此,在史记中,司马迁通称之为“河”。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09 16:18:05 +0800 CST  
实际上巨鹿城下的失败对章邯来说,还并不是致命的,并非没有翻盘的机会,在定陶对阵项梁时,章邯也曾反败为胜,关键是那时的章邯得到了秦朝廷的全力支持,“秦果悉起兵益章邯”。

但现在,秦朝廷的内部矛盾大于外部矛盾,“(秦二世三年)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这正是巨鹿之战期间,而章邯领兵前,是负责修建始皇陵的少府,直接向李斯汇报工作,章邯是李斯举荐提拔的,所以赵高上台后,章邯已经得不到秦朝廷的支持了,面对赵高的迫害,只好投降。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08:24:24 +0800 CST  
@pusar2016 2016-05-10 16:36:06
原来陈余这么厉害,可井陉之战,韩信带领3万多新兵歼灭了陈余20万军队,那又怎么说?
-----------------------------

最后连项羽都被韩信吊打分尸,陈余败于韩信不足为奇。

其实陈余的失败在于轻敌,真实的历史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韩信拜将后,就直接带着大军出陈仓,直到垓下决战,谱写了一篇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那样就太小看刘邦了,其实韩信拜将后,刘邦一直把韩信带在身边,仅作为谋臣使用,直到公元前202年,彭城大败后,刘邦控制力减弱,才放出韩信去攻击魏王豹,这才是韩信独立带兵的开始。

到与张耳去攻打陈余,韩信才刚统兵4个月,虽然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接连消灭了魏、代,但灭代后,精锐主力马上就被汉王刘邦要走了。

所以进攻陈余时的韩信,随略有名望,但大家还并不是很了解他,加之兵少路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陈余认为这是一个树立以德服人光辉形象的好机会。

可以想见,对于一个经历过战国、秦始皇统一战争、灭秦大业的老革命来说,面对一个新人韩信,如果过于谨慎,确实有失颜面,这种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19:46:16 +0800 CST  
刘邦彭城大败后,“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到这时,韩信的忠诚于能力,才得到了刘邦的认可,而后,“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

可见刘邦善将将,也不是浪得虚名,虽有萧何保举,以及韩信的“汉中对”,但此时刘邦并未将宝押在韩信身上,只是“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像刘邦这样的老江湖,光凭口活是不够的,韩信还要等待时机,才能够展翅翱翔。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20:09:57 +0800 CST  
@niuniu332 2016-05-10 20:11:23
顶,有道理,好参谋和好好司令都很重要。但是项羽应该不止主角光环,他也不是你说的只是个执行的战斗力,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决心应该是胜利的绝对保障。没有陈余的协调,秦军的对手那么多也不见得能抗得住项羽的攻击
-----------------------------

关键是项羽并没有打歼灭战的经验和实力,这在定陶会战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最后还是让章邯成功翻盘,在巨鹿攻击章邯时,又打成了击溃战,为什么我要说“又”呢,这恰恰说明了,项羽缺乏打歼灭战的能力。

项羽勇气和战力是胜利的保证,但不能保证歼灭王离,这就需要联军的统一协调行动,这就是陈余的功劳了,而歼灭王离,才真正为灭秦奠定了基础。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20:27:33 +0800 CST  
所以司马迁说的“卒存钜鹿者,楚力也”,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不客观,也不全面。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20:31:23 +0800 CST  
项羽缺乏打歼灭战的能力的缺点,在后来的楚汉相争时,被暴露的充分无疑,不仅刘邦屡败屡战,其他诸侯也是随灭随起,这都是项羽战略能力差的充分表现。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20:45:15 +0800 CST  
@niuniu332 2016-05-10 20:40:34
项羽的兵力能打歼灭战吗?
-----------------------------

后来打成了歼灭战,不正说明了联军和陈余协调能力的作用吗?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20:48:16 +0800 CST  
究其原因,都是项羽小时候不好好学习,他的叔叔教他兵法时,不认真学,半途而废,后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悔莫及,世人都应引以为戒啊。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20:51:42 +0800 CST  
@让风继续吹2016 2016-05-10 20:52:13
在下读书少,只是一个普通的 历史 爱好者,看到有人提到韩信,借机问问楼主,之前在一篇帖子里看到写到韩信时说没有“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这件事,只是从兵出陈仓,没有修栈道。但在另一篇帖子里又看到“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还说“善将将”是野史里面有。所以想问问楼主到底真相是什么样的?
-----------------------------

这个也不必过谦,大家都是业余爱好者,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以前高束庙堂,价格昂贵的典籍,触手可及,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找到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所以万不可妄自菲薄。

记得二十多年前,看到1比1万的地形图,右上角都标着绝密的字样,交回去时,少一张都要坐牢,而今天,打开谷歌地图,山川地貌,任由指点,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话语权,毕竟已经没有门槛一说了,只看你有没有兴趣。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这一典故,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曹相国世家》以及《樊郦灌滕列传》等记载所述,韩信兵出关中时并无"明修栈道“的描述,实际上应为樊哙、灌婴等人率兵从祁山道佯攻陇西地区,韩信部从故道(又名陈仓道)奇袭陈仓,从而夺取了关中之地。”明修栈道“一说最早出自元代戏文,之前并无此记载。(以上引自百度)

“善将将”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21:15:25 +0800 CST  
还是有点问题,应该是“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并非韩信领兵出陈仓,韩信领兵是荥阳大战后面的事了。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10 21:20:33 +0800 CST  
7、森林和沼泽

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历史专家,在研究巨鹿之战时,大都是按照平原攻坚战来进行推演的,但可能大家都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了。

两千年前的巨鹿和今天巨鹿的地理环境变化极大,今天的巨鹿地区四面都是沙土,人口稠密,水资源稀缺,与周围的华北平原景致一般无二。

但在古时,这里可不是这样的,“尧试舜百揆纳于大麓……”,《尚书》上的一段记载,说的便是五千年前唐尧禅位的义举。古时,“大”、“钜”二字相通,“麓”、“鹿”二字形近,战国末年,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把“大麓”写成“钜鹿”,这就是巨鹿之名的由来。

“麓”,就是山脚下的森林,大麓则意指太行山脚的巨型森林。秦汉时的巨鹿城就是隐藏在森林中的一座城市。

光是森林还不够,巨鹿城下还有古代北方最大的沼泽地,战国时期,因地处钜鹿城,又名钜鹿泽,所以巨鹿城在秦汉时期,周边为森林和沼泽、湖泊所包围环绕。

这种地形,极大的限制了大兵团的攻城作战,这也是为什么张耳和赵歇会最后逃入巨鹿,而章邯会筑甬飨王离,准备打持久战,张魇、陈泽会神秘消失等等一系列令人费解的事情的原因所在。

当然由于缺乏更多更具体的资料,我们已无法还原当时的场景,很难揣测王离和章邯军团,具体受到了那些地形的限制,而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援军,又如何利用了这种地形,这都是很难再考证的了。

但可以想象的是,项羽率领的楚军,在这种类似自己家乡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中作战,可能会更为得心应手一些。而王离率领的北方战士,可能不适应这种地形



最后要感谢知乎的一位网友,首先提出的这一观点,并上传了这张图片。原地址在这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12193
楼主 angledodoabc  发布于 2016-05-20 12:01:38 +0800 CST  

楼主:angledodoabc

字数:13041

发表时间:2016-05-08 09: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10:02:14 +0800 CST

评论数: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