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wlntt 351楼 2014-01-09 19:59:06
貌似楼主的很多观点都来自吴思的《血筹定律》,我也很喜欢看那本书
-----------------------------
是的,他之前还有一本潜规则的书,也非常不错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0 12:03:53 +0800 CST  
当然,对于曹操来说,维护法律的尊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勇气和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也渐渐摆脱了阉党的身份,得到了士族们的初步认可。
说到曹操,有几句著名的话是绕不开的,首先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基本成为了曹操的标签,从此曹操与奸雄二字牢牢地联系到了一起。这个评语有两个版本,其一是《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孙盛《异同杂语》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二是《后汉书?许劭传》“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世说新语?识鉴》作“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顺序颠倒了下,意思是一样的)而《三国志》裴注及《后汉书》认为点评人是许劭,《世说》认为是桥玄。当然,真正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演义》里面许邵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书中曹操对这个评价很高兴,“闻言大喜”。
这里就不去考据研究了,反正“奸雄”已经成为了曹操的标签,挥之不去了。奸雄一词实际上是十足的贬义词。、《荀子?非相》:“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本指淆乱是非的辩士。后多以“奸雄”指弄权欺世、窃取高位的人,属于奸人中的魁首。在这里,我认为表面上这是高人对于青年曹操算命式的预测,实际上这是史书上对于曹操的盖棺定论。这其实就是史书上一种春秋笔法。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0 21:51:54 +0800 CST  
史书上有许多宿命论的东西,最常见的就是皇帝出生时的种种异象,当然,这并不代表作者本人是宿命论者,而是要表达当皇帝是天注定的,树立统治者合理合法的地位。此外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用来对历史人物进行最终评价。
“奸”在汉语里是一个很差的字眼,主要指阴险,虚伪,狡诈和不忠。当然其实所谓的褒义贬义是指词语所含的感情色彩,从实际含义来说,奸诈和聪明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作为乱世中脱颖而出的人物,脑子不灵活、不用点手段是绝对不可能的,对敌人仁义,就是对自己残忍,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沦为历史笑柄。历史上杀兄弟、篡夺父亲皇位的李世民难道不算奸诈吗?有人敢说他是奸雄吗?历史上背叛上司,欺负孤儿寡母篡位的赵匡胤又有人说他是奸雄吗?那是因为他们身后都有长达几百年的王朝,就算有人敢这样说,估计他的书包括他的人都要被灭掉,李世民喜欢篡改史书,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秘密。
曹操身后的王朝三世而亡,后来篡位的司马家肯定也是要证明曹家取天下的手段是不光彩的,是不合法的,自己再取而代之,那就是替天行道了,所以奸雄这样的帽子是顶定了,后来汉民族意识的崛起和壮大,曹操这位“汉朝终结者”奸雄的形象就越坐越实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0 22:07:37 +0800 CST  
其实我认为儒家忠君的教育对于曹操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在除洛阳北部尉和诸候联军击董卓,袁绍密谋拥立刘虞时,曹操的表现都是一个试图维护中央权威,抑制地方割据的另类,在这一点上袁绍,孙坚都走得比他远,大部分军阀这时已经有了割据之志。直到虎牢关之战后,割据已成大势所趋,形势比人强,曹操面临着越来越明晰的形势和自己队伍成份的变化,才改变了过去的企图充当中兴能臣的理想,转而成为割据军阀中的后起之秀。
而史书上这一段却给我们是另一种形象,曹操听见这个评价以后,表现是“大悦而去”。这里隐含的意思就是曹操从小就有做奸雄/坏蛋的理想,所以他是不反感别人这样说他的.说他会成为奸雄,他反而很高兴.因为奸雄都不会是平凡人嘛在他看来是说他有能力,以后不会是个凡人,许劭说的话,明显很对曹操的胃口,才会大悦而去。但现实生活中,除了对自己的调侃外,有谁愿意定位自己就是奸雄呢?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0 23:14:41 +0800 CST  
今天人气真旺,谢谢大家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1 17:59:55 +0800 CST  
@一只七秒记忆的鱼 367楼 2014-01-11 11:10:12
楼主,质量啊感觉后面变抄袭了……
-----------------------------
有的部分是有引用,主要是陪审团那一段,本来想自己写,但发现他写的很好,就基本引用了,以后还是尽量自己来写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1 18:01:44 +0800 CST  
第二句话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被解读为曹操极端利己主义性格的一种体现,也成为他“奸雄”的最好注脚。当然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的,关于正史是这样记载的:曹操自偷偷辞了董卓的官,(所谓献刀刺杀董卓的故事完全是属于小说的创作)往家里赶路过成皋时,去拜访故友吕伯奢。因疑心吕伯奢一家图谋杀害自己,便先下手将对方杀死。关于这个故事,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都出现在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中,分别有三个版本:
一、《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魏书》: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二、《武帝纪》注又引《世语》: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三、《武帝纪》注又引孙盛《杂记》: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吕伯奢其人前文有提过,曹操的孝廉就是他举荐的,所以确实算是曹操的老相识了,这里我们先不论这件事是否真实,我认为既然史书上言之凿凿,那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所以虽然不像里三国演义里那么具有戏剧性,但确实可能错杀了老友吕伯奢的一家。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犯罪成本的问题。前文我们讨论过人类社会是不同于弱肉强食的动物社会,最重要一点就是人类社会有社会规则,有法律约束、有道德约束,否则的话,人类连基本的安全的需求都保证不了。
人之所以犯罪,就是想通过侵犯他人而获得利益,如果法律监管失去约束力,犯罪成本远远低于所获得利益,那人们都会肆无忌惮地犯罪。就比如往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人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东西完全没有任何营养成分,还对人体有害,但是由于利益驱动,而又缺乏监管,所以添加三聚氰胺竟然成了奶粉行业的行规。
曹操当时处于逃亡过程中,假如被董卓抓回去那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对曹操来说,杀人的犯罪成本基本为零。曹操之前已经被抓过一次,所以已经是惊弓之鸟,应该是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所以他这种风声鹤唳的反映是必然的了,一旦有风吹草动,他就很容易有过激行为。当曹操杀完人,发现杀错以后,可以想见他的悔恨欲死的心情。但大错已经铸成,又能怎么办呢?要是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曹操当时的选择也不多,自杀谢罪或者自首投案是最符合道德常规的方法,但有谁会这样做呢?所以曹操只能通过自我心理开解来缓和自己的心情,因为接下来还有漫漫的逃亡之路。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1 18:05:44 +0800 CST  
接下来讨论另一个话题,要是大家看过三国志原文的话,就会发现这两则著名曹操标志性的奸雄名言并非出自陈寿之手,全部都是出自于裴松之的注解。让我们看看陈寿对于曹操的评价:“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完全都是溢美之词。
接下来再看看裴松之对于曹操的评价:“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这与陈寿之语完全是另一个极端。陈寿的意思曹操是旷世奇才,兼众家之长,称之为超世之杰,而裴松之说了,历史那么多坏蛋,曹操是其中最坏的。陈寿明显是曹粉,而裴松之就是完完全全的的曹黑,好像收集了不少曹操的黑材料,补充到了三国志里,这仅仅是两个人的个人喜好有差异吗?这两位可不是无聊的在网上抬杠吐槽的网友,他们可不是一般人物,他们是修国史的,在背后有很深的政治含义。
陈寿原是蜀汉大臣,后来蜀国投降,陈寿成为了晋臣,这时他才开始编写《三国志》,十年成书,后来《三国志》被西晋官方所承认,成为了官方认可的国史。在法理上,西晋的统治者必须承认曹魏的合法性,原因在于司马炎当皇帝在台面上是来自于曹央的禅让,如果魏国不是正统的,不是真命天子的话,他们的禅让仪式就不合法了,晋朝的建立也就不符合天命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刘备的蜀汉完全继承汉朝的制度,而魏国在曹丕时代就已经应和士族豪强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度等一系列不同于汉制的制度,所以晋朝出于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必须承认魏的正统。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1 21:02:06 +0800 CST  
自顶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2 09:55:20 +0800 CST  
谢谢大家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2 20:58:10 +0800 CST  
@490305919 403楼 2014-01-12 10:26:01
以前把汉亡都怪到汉灵帝和宦官们身上,lz又180度大转弯,全部责任都到了士族豪强身上,应该比较片面
-----------------------------
或许有点矫枉过正,但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绝对不是所谓的坏宦官与好大臣之间的矛盾,东汉灭亡的种子光武帝时就种下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2 21:01:01 +0800 CST  
基于这些原因,不管陈寿本身对曹操的个人喜好如何,只要这是官方认可的国史,曹操这个曹魏的奠基人就必须是英明神武的大英雄了。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历史对曹操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要说清楚里面的来龙去脉还不太容易,我这里先说个小故事,在大约两千年前,一位匈奴王召集人马,准备出兵中原,夺取汉人的江山。他在南郊筑坛设祭,誓师称王,他在大会上祭祀了各位先祖,其中先帝的牌位供奉的一个大家熟悉的人,就是历史上那个脑袋不太灵光的皇帝—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匈奴王追尊刘禅为先帝。这个看上去是不是有点搞笑,但这个确实是发生过的历史史实。
这就是五胡乱华的开端,匈奴王刘渊建立的匈奴汉国时的情景,刘渊是汉化的匈奴贵族后裔,他在西晋日趋衰败、各地流民纷纷起义反晋的浪潮中,趁势在中原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匈奴汉国政权。汉国政权建立进一步把中原推向战争和动乱,同时改变了曹操以来匈奴五部统治结构,重新恢复了匈奴传统旧制。
那刘渊为什么要尊刘禅为先帝呢?,这得从头说起,汉献帝建安廿一年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朝贺,被扣留在邺城,魏王曹操借机分匈奴为五部,选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刘豹为左部师居于新兴,南匈奴就此灭亡。所以刘渊就是刘豹的后人,刘渊这一代人是完全汉化的一代,对于汉人政治上的弯弯绕是非常了解的。现在匈奴五部兵强马壮,西晋王朝则由于内乱几近崩溃,正是起兵建立功业的好时机,刘渊这看似可笑的一招实际上是收拢北方汉人人心的高招。
刘渊起兵说白了就是造反,所以必须找些看似合情合理的历史依据。历史上汉朝王族与匈奴王族有过多次和亲的历史,而本身刘渊一族也早已改姓刘姓。刘渊清楚汉朝在汉人心中的地位。所以他干脆直接绕过晋朝,,以汉朝继承人自居,这样他的起兵的理由就是在为被篡夺的汉朝报仇,同时也是在为蜀汉报仇。我们无法清楚刘渊这一招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但这个匈奴汉国,也就是历史上的赵汉确确实实取得了胜利,他们最终灭掉了晋帝国,一段时间内雄霸整个中国北方大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2 21:07:39 +0800 CST  
@白石大侠 426楼 2014-01-12 21:08:13
回复第18楼(作者: @qhayjf 于 2013-11-28 20:58)
皇帝太小,太后就走上了政治舞台,太后必然任用自家人,这样就出现了外戚主政的局面,东汉一般都是士族……
==========
有点乱乱的,可以用小说的手法 叙述吗
-----------------------------
有时行文是有点问题,我以后尽量注意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3 08:50:54 +0800 CST  
西晋灭亡了,大量北方世族及皇族衣冠南渡,在王导号召下共同支持镇守建康的晋宗室司马睿,使得江南诸州次第归附,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现在问题来了,北方政权和南方政权,哪一个才是正统?这个问题看似很好回答,实际上很难说清楚。到底传承是靠地域传承还是靠血统传承呢?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假设《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一直觊觎少林武功,于是他在官兵的帮助下攻克少林寺,少林寺弟子部分投降,成为鸠摩智新的弟子,部分逃亡,在外地重新组建少林寺,多年以后,鸠摩智过世,两个少林寺开始正统之争,到底谁才算正宗的的少林寺呢?大家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例子很可笑很无聊?其实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比比皆是。台湾就觉得他才是真正的汉文化传承,因为大陆破四旧,搞得是马列文化。日本人觉得他们才是唐文化的传承者,因为中国本土已经被异族入侵亡国两次,真正遗留留下唐文化所剩无几。说到这里,大部分中国大陆人应该都不服气了,凭啥这么说,我们既有血缘传承,又是地域传承。这里我们不探讨这个问题,只要大家思路能到这里就行。
大家知道,中国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从黄帝一直到汉代,黄河流域一直是汉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春秋霸主齐桓公九合诸侯,挽救华夏文明,其中对抗的蛮夷就是楚国,楚国的版图就是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虽然后来长江流域慢慢融入华夏文化,但一直也是属于边缘地带。东汉末年帝国分为十三州,主要的十个州都分布在黄河流域,只有益、荆、扬三州属于长江流域,从地图上看这三个州版图虽然很大,但都是属于地广人稀之地,经济也不发达。
五胡乱华时五胡交替占领的就是整个北中国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区域,其实除了统治阶层变为异族外,北方汉人的人口比例还是占大多数的,那按一般的说法,北方政权才是上一代王朝的正统传承。所以东晋朝廷说白了只能算是一个流亡政府,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他们必须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虽然偏安一隅、虽然实力弱小、但仍然继承着最合理最合法的法统。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3 23:05:12 +0800 CST  
怎么证明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寻找历史依据。按照常理来说曹操统一了北方,基本上统治了原汉家天下的十分之七,陈寿尊曹魏为正统是理所当然的,但历史就怕类比,这样一来东晋不就成了诸侯小国了。所以东晋政府不惜冒着否定晋的危险来否定曹魏,而把刘备的蜀汉尊为了传承汉室的正统(东吴的存在不合法统,所以很难拿吴国出来说事),简单地说就是说蜀汉虽然弱小,虽然地域偏远,但他们是正义的一方,是真正的汉室传承,曹魏虽然强大,但他们是邪恶的一方,是通过篡位的不合法手段获得皇位的。
这里面比较有影响的是东晋名士习凿齿,他在自己的著作《汉晋春秋》中叙评三国史时,以蜀汉刘备为正统,魏曹为篡逆,并认为晋虽受魏禅让(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但应继承汉祚,否则晋朝国统不正。他这种观点也渐渐成为东晋社会的主流观点。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3 23:07:34 +0800 CST  
@乐柳弊 416楼 2014-01-12 17:44:04
感觉行文有点乱,lz应该没有一个完整的大框架
-----------------------------
确实是没有完整的总纲,以漫谈为主,写到哪里算哪里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4 13:59:28 +0800 CST  
@天下无狗之后 440楼 2014-01-13 14:56:08
回复第5楼(作者: @qhayjf 于 2013-11-27 11:07)
回到汉灵帝,要说清楚我们必须了解一下当时的 历史 环境。
中国 历史 一直摆脱不了一个怪圈,打江山,……
==========
楼主的比喻确实不恰当,牧的意思是指管理方式,像牧羊一样管理,而不是管理者的数量。
-----------------------------
这个没啥问题呀,牧者指的是既得利益群体,而羊就是被剥削利益群体,当两者数量能达到平衡时,是会就比较稳定,问题在于人人都相当牧者,这样牧者数量就会越来越多,平衡被打破,社会就会发生动乱,这就是专制社会所谓:“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的动因。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4 14:16:59 +0800 CST  
@天下无狗之后 440楼 2014-01-13 14:56:08
回复第5楼(作者: @qhayjf 于 2013-11-27 11:07)
回到汉灵帝,要说清楚我们必须了解一下当时的 历史 环境。
中国 历史 一直摆脱不了一个怪圈,打江山,……
==========
楼主的比喻确实不恰当,牧的意思是指管理方式,像牧羊一样管理,而不是管理者的数量。
-----------------------------
这个没啥问题呀,牧者指的是既得利益群体,而羊就是被剥削利益群体,当两者数量能达到平衡时,是会就比较稳定,问题在于人人都相当牧者,这样牧者数量就会越来越多,平衡被打破,社会就会发生动乱,这就是专制社会所谓:“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的动因。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4 14:19:06 +0800 CST  
回过头再说说北方,北方的局面比南方乱多了,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上台同样讲究法统的传承,前后赵在承汉承晋之间为难。刘渊承汉,刘聪因篡兄位,遂承魏晋。石勒的新赵,自然不能尊奉汉室法统,以承金为水德。承金即承晋。最终来自代地的拓跋
鲜卑取得了胜利,重新统一了北方。
西晋末年鲜卑拓跋部曾与晋保持了一段和好的关系,其首领曾被晋封为代王,东晋立国之初,曾经以联合鲜卑拓跋等部抗衡匈奴刘渊、羯人石勒为基本国策,后来拓跋政权已从塞北扩张到中原,不再是“统御幽都,控制遐国”的胡族小邦,对于江南以正统王朝相号召、中原士大夫以为正朔所在的东晋政权,必须作出新的姿态。因而拓跋珪要“贬其主号”。以“魏”为国号报书于晋,等于宣称:北魏政权才是曹魏政权的合法继承者,而僭取“魏”的晋政权是非法的。改国号为魏,实际上使拓跋政权卷入了一场旨在争取汉族士大夫的正朔之争。
又有这样一段故事,我们姑且把他称为故事吧,话说拓跋珪统一中原后,拿到了曹魏玉玺,自称是曹魏东海定王曹霖的后人,说当年魏元帝曹奂的妃子拓跋氏曾受魏帝之诏,让她回到北方,招募鲜卑勇者,将来再造大魏,而拓跋珪就是这位鲜卑妃子的后人。拓跋珪改国号大魏,这就是魏道武帝,并遵曹魏为正统,还把曹操的画像供入太庙。
关于这个故事,后人有这样的说法:“晋朝僭越篡曹魏,遭灭族司马氏果报。五胡乱华晋南渡,拓跋珪称帝续魏祚”。北魏否定了晋朝的合法性,自认为是同样统一北方的曹魏的继承者。
与此同时,南边的时局也发生了变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夺取政权,建立刘宋,持续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晋朝也宣告灭亡,历史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代,法统之争也越演越烈。历史背景就差不多介绍完了,这时候裴松之开始对《三国志》进行了补注,但有一点大家要注意,裴松之的这个举动并未处于个人爱好,而是来自于官方的政治任务,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他为之作补注。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文帝刘义隆是历史爱好者,心血来潮看到《三国志》过于简略,就让裴松之来补全。政治家不会去干这些无谓的事的。他的隐含意义就是北魏不是号称承曹魏,那就把曹魏彻底搞臭,那北魏的法统传承就是一个笑话。当然这种事不是去大张旗鼓造谣,而是走一个相对巧妙的方法来进行,那就是补注,实际上就是尽量多地收集曹魏的黑材料。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4 21:10:39 +0800 CST  
@夏威夷艘 433楼 2014-01-13 11:00:32
lz是否觉得马克思的阶级矛盾的说法是正确的?
-----------------------------
这个不好评价,存在既有合理性,虽然有点极端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1-15 08:57:53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