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快刀客2015 2016-04-26 15:06:12
希拉里说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给出的依据是:
1、从申请移民的情况看,中国90%的官员家属和80%的富豪已申请移民,或有移民意愿。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和既得利益阶层为什么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心?令人费解!
2、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不知道对国际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所受的教育,或者是宣传媒体基本上都是仇视或妖魔化他人或他国,让人民丧失理性和公正......
-----------------------------
回到这几句话本身,这几句话也算得上有理有据,所以能说到很多国人的心坎里去了,也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话说回来,中国现在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哪个国家没有问题呢?又是会有这样的感觉,一上网,觉得中国一片黑暗,不上网,感觉真实的世界,其实也还好,现在有几个人是感觉到活不下去的?应该也没有吧。
第一条说得没错确实富人都在移民,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在野蛮生长的时代,大部分富人的财产是不干净的,这些人很恐慌,而就算你的财产是干净的,还是恐慌,因为中国人从来就没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只有有了这个观念底层,大部分人是不会想着逃跑的。
第二条也没错,但是也没必要悲观,至少对于现代国家的观念形成也没多久,比起几十年前,已经进步了很多,而且会不断改善的
第三条,中国人没有信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民族性,中国也不因为这个20年后忽然垮掉的,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对于社会的关心其实最终来源还不是对于自身环境的担心,所以不可能会有完全自私自利的社会。
第四条,所谓的拜金主义是所有人的本性,原来我们老说的就是西方拜金主义,腐朽的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的生活。亚当斯密说得好,经济的原动力就是每个人对于私利的追逐,这并不可耻,只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拿到相应的报酬,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这种生活有什么不体面的?
最后说到低碳,中国确实做得不好,但美国实在没有资格说中国,就像克里,老在批评中国碳排放超标,可是克里自己呢,住着大别墅,开着大排量车,他一个人的碳排放,应该就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数十倍。中国人,现在也就是暴发户多一点,虚荣心强了一点而已了,而且,那也不代表所有中国人。
说了半天,我想说的其实是人类社会是亿万人联合利益博弈的结果,所以这个社会不会是一片光明。充满阳光呵呵鲜花,但是也绝不会一片黑暗,更何况我们纵向比较,我们应该是生活在目前为止最好的时代。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28 13:17:29 +0800 CST  
@快刀客2015 2016-04-26 15:06:12
希拉里说2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穷的国家,给出的依据是:
1、从申请移民的情况看,中国90%的官员家属和80%的富豪已申请移民,或有移民意愿。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和既得利益阶层为什么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心?令人费解!
2、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不知道对国际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所受的教育,或者是宣传媒体基本上都是仇视或妖魔化他人或他国,让人民丧失理性和公正......
-----------------------------

回到这几句话本身,这几句话也算得上有理有据,所以能说到很多国人的心坎里去了,也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话说回来,中国现在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哪个国家没有问题呢?又是会有这样的感觉,一上网,觉得中国一片黑暗,不上网,感觉真实的世界,其实也还好,现在有几个人是感觉到活不下去的?应该也没有吧。
第一条说得没错确实富人都在移民,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在野蛮生长的时代,大部分富人的财产是不干净的,这些人很恐慌,而就算你的财产是干净的,还是恐慌,因为中国人从来就没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只有有了这个观念底层,大部分人是不会想着逃跑的。
第二条也没错,但是也没必要悲观,至少对于现代国家的观念形成也没多久,比起几十年前,已经进步了很多,而且会不断改善的
第三条,中国人没有信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民族性,中国也不因为这个20年后忽然垮掉的,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对于社会的关心其实最终来源还不是对于自身环境的担心,所以不可能会有完全自私自利的社会。
第四条,所谓的拜金主义是所有人的本性,原来我们老说的就是西方拜金主义,腐朽的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的生活。亚当斯密说得好,经济的原动力就是每个人对于私利的追逐,这并不可耻,只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拿到相应的报酬,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这种生活有什么不体面的?
最后说到低碳,中国确实做得不好,但美国实在没有资格说中国,就像克里,老在批评中国碳排放超标,可是克里自己呢,住着大别墅,开着大排量车,他一个人的碳排放,应该就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数十倍。中国人,现在也就是暴发户多一点,虚荣心强了一点而已了,而且,那也不代表所有中国人。
说了半天,我想说的其实是人类社会是亿万人联合利益博弈的结果,所以这个社会不会是一片光明。充满阳光呵呵鲜花,但是也绝不会一片黑暗,更何况我们纵向比较,我们应该是生活在目前为止最好的时代。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4-28 13:19:25 +0800 CST  
但唯独有一个人对伐表示了大力支持,司马昭非常高兴,于是就让他全权主持这次的伐蜀之战,这个人就是钟会,钟会在三国历史上崭露头角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多,但就这一次,直接就决定了两大国家的命运,在他身上,也有太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因此关于钟会,我们也得仔细分析一下。
钟会出身于氏族大家,他的父亲是钟繇,记得小时候练习毛笔字时就知道了钟繇的大名,因为他是楷书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当然钟繇的仕途也是非常不错了,在魏国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早在官渡之战的时候,钟繇就已经官至任司隶校尉,地位可比曹操的亲信谋士荀彧、程昱等要高得多,到了曹丕称帝后,钟繇做到了太尉一职,位列三公之首。钟繇还特别长寿,活到了将近八十岁,在当时可以算得上非常高寿了。
钟会的出生也是个奇迹,因为他生的那一年,其父钟繇已经七十四岁了,老头在如此的高龄还能保持这样的战斗力,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钟会的母亲张菖蒲是钟繇的妾。张夫人温柔娴淑,又很有才学,因此很受钟繇宠爱。后来张菖蒲怀孕,钟繇的正妻孙氏很嫉恨,就往她的饭食里下毒。当然,张菖蒲没中招,但也因此称病不出。钟繇了解真实情况后就把孙氏休掉了,欲立张菖蒲为正妻。孙氏的靠山卞太后让曹丕下诏书让钟繇复妻。老头子死倔着不干,甚至闹自杀,反正钟家就这么折腾得鸡飞狗跳,最后是没把孙氏迎回来,但张菖蒲也受到了牵连,没能扶正;最后钟繇立了他的另一位小妾贾夫人为正妻。
本来钟会属于老来得子,母亲又很受宠,钟会理应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可惜好景不长,钟会五岁的时候,他的老父亲丢下他们孤儿寡母驾鹤西去了,众所周知,颍川钟氏是大门阀大士族;庭院深深深几许,张菖蒲本身没什么特别厉害的靠山,又没了钟繇的宠爱,她除了幼子之外再无依靠。因此,她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按钟会自己的叙述,张夫人在他小时候对他要求颇为严格,而钟会本人也争气,从小就脑瓜好,记忆力超群,有名的神童。《世说新语》里还记载了钟会小时候的事迹,以下随便摘录几件,当然对于古代的段子合集《世说新语》来说,我们也不能完全当真。
有一次在父亲午睡时,钟会和他的哥哥钟毓一起偷药酒喝。他们的父亲刚巧醒来,暂且故意装睡,看:怎么样。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行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又有一次他们两个去面见魏文帝曹丕,钟毓头一次见皇帝,吓得全身是汗,钟会呢好像没事儿一样,从容的很。曹丕问:“钟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毓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曹丕又问钟会:“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曹丕哈哈大笑。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5-01 14:31:26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5-02 01:12:53
楼主啊楼主,你就不能一天多更新一点吗?
-----------------------------
不好意思,就那么一点存货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5-05 16:46:40 +0800 CST  
又有一次,司马昭和陈骞、陈泰一起乘车,当车子经过钟会家时,招呼钟会一同乘车,但等了好半天钟会都没出来,就丢下他驾车离开了。钟会赶到以后,司马昭借机嘲笑他说:“和别人约定时间一起走,你为什么迟迟不出来?大家盼着你,你却遥遥无期。”钟会回答说:“懿德、实才矫然出众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和大家合群!”司马昭又问钟会:“皋繇是怎样一个人?”钟会回答说:“比上不如尧舜,比下不如周公和孔子,但也是当时的懿德之士。”
这几段故事都是发正在钟会小时候,所以他年纪轻轻就得了神童的大名,如果这几件事都是史实的话,可以看得出钟会确实是不简单,第一个故事可以看出钟会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思考,而且不拘于世俗的礼法。第二个故事就更厉害了,首先是可以看出钟会的气度,一般人见个董事长都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更何况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可以很明显看出来钟会见到皇帝是没有半分紧张的,当他听到曹丕对他的提问以后,如果他淡淡一笑,说这有什么好紧张之类的话,那就说明钟会只是傻大胆,因为那只会让身为皇帝的曹丕很没面子,钟会采取了一个既风趣又得体的回答,顾全了皇帝的面子,也体现了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实在是有点惊为天人的感觉。
最后一个故事逼格就稍微低一些,因为主要在打嘴仗,不过钟会的聪明可见一斑,司马昭和陈骞、陈泰这三人都是名臣之后,而且年纪都比钟会大了十岁以上,如果当时司马昭等二十多岁,那钟会只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而已,但是他在词锋可是毫不相让。估计当时是钟会实在太慢,所以三个人等不了,就先驾车走了,后来三人又遇见钟会,司马昭童心大起,就说钟会太慢,用了“遥遥无期”这样的成语,这里面故意用到了钟会老爸的名字的谐音。哪知钟会虽然年纪小,脑筋转得飞快,口才一流,一句话,把司马昭、陈骞和陈泰三个人的老爸的名字都用进去了,陈骞的父亲名陈矫,司马昭的父亲是司马懿,陈泰的父亲名陈群,祖父名陈寔(音实)。钟会在回答时或者直用其名,或者用同音字,以此来报复他们三人。最后钟会又和司马昭来了一次问答,把自己的父亲钟繇又赞扬了一番。
当然从上面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钟会的一些性格特征,钟会博学而又有智谋,有思想,做事喜创新不循规蹈矩,但是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低调隐忍这几个字,甚至是睚眦必报。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钟会和嵇康的故事,嵇康是魏晋时期的名士、文豪,竹林七贤之一。司马氏要夺取曹魏政权,一直希望嵇康与之合作,但终于曹魏皇室的他,始终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多次拒绝来自朝廷的邀请。当时钟会知道嵇康是当时有名的人物,自己写了本书叫《四本论》,想得到嵇康的评论,三番五次的去嵇康家,却又不好意思当面给他,每次临近屋舍的时候便又折返回府。最后不得已,起了个五更,将书扔到嵇康家的院子里,反身撒腿就跑。
钟会的行为就是这样的怪异,这有点像现在那种近情情怯的追星族。他不知道嵇康看没看到《四本论》,反正是嵇康没有给他回信。隔了一段时间,还没有消息,他心里那个焦急呀!就想来探听一下。于是,他带着部下和仪仗队浩浩荡荡、跃武扬威地来了,那场面真正是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可是,嵇康在那里叮叮当当地打铁,就当站在旁边的钟会是空气。就这样僵持了许久,钟会首先坚持不下去了,他转身要走,这时嵇康开口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词锋犀利的天赋又显露出来了,他不甘示弱地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二人的一问一答都简洁而巧妙。随后,恼羞成怒的钟会甩袖而去,同时仇恨的种子也种在了他的心田里。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5-05 16:54:41 +0800 CST  
在嵇康四十岁时,报复的机会终于来了,嵇康出于正义卷入了一场 “吕安挞母”的事件,作为证人他的反而被诬告,和他的当事人一起下狱。当时,许多人都纷纷上书请愿,甚至愿意入狱与他感同身受。这时钟会想起嵇康当年对自己的轻视,借机诬陷嵇康,说他影响太大,会鼓弄天下的学子造反。就这样,一代名士嵇康在钟会的诬陷下,被司马昭所杀。钟会终于除掉了嵇康这个让他“爱恨”交加的人。钟会就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天纵英才,但是性格上却有着许多天之骄子所具有的缺陷,这也导致了后来自己的悲剧。
钟会进入政坛以后,很快就遇上了一位伯乐,那就是当时独揽大权的大将军司马师,公元255年,毌丘俭、文钦在淮南起兵,随大将军司马师东征,主管机密事件,司马师对他的评价是“此真王佐材也!”可见司马师对他的看重,可惜司马师在征伐淮南时重病,回到许昌就一命呜呼了,钟会刚攀上的大树就这样倒塌了。
不过钟会迅速依附上了司马昭,甘露二年,钟会跟随司马昭去讨伐在寿春叛乱的诸葛诞,后来钟会使用计谋,让寿春城内各将领彼此分裂,顺利攻下寿春。大军凯旋而归后,朝廷晋升钟会为太仆,但坚辞不受,于是皇帝下昭表扬他功成不居的处事态度。钟会最终被升迁为司隶校尉。因为钟会在司马昭身边屡出奇谋,被世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
后来又曾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曹髦的夺权企图,钟会得以成为司马氏的亲信,不过由哥哥转到弟弟,总感觉有点不是那么一回事,钟会虽然也可以称得上司马昭的心腹,但是比起贾充那样的司马昭死党,还是差着那么一截。当然凭着自己家族的影响力,凭着自己少年天才的名声,钟会当上了司隶校尉一职,这个职位已经非常显赫了,已经是省级干部中的头一名,相当于北京市市委书记了,再往上,那就是国家级领导人了。当年他的父亲也是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很久。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司马昭为什么会选择钟会作为伐蜀大战的主帅?在司马昭做出任命以后,有这样一段记载:“晋王司马昭欲遣钟会伐蜀,悌以会率十馀万众伐蜀,谓会单身无重任,不若使馀人行。昭笑言已知之。”如果说邵悌不够分量的话,司马昭的结发妻子可是不止一次提醒过他,王元姬说:“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当时司马昭并没有因为这些话改变初衷。
司马昭在当时曾经跟解释邵悌说:“朝臣都说西蜀不可征伐,是他们胆怯:若用这些人勉强出战,必取败亡。今仅仅钟会提出伐蜀之策,是他不胆怯;心不怯,则必然破蜀;蜀既然破了,则蜀人已经没有了胆识和心气。‘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钟会即使有预谋的话,蜀人怎么能助他呢?至于魏国人得胜思归,必不跟从钟会谋反,更不值得忧虑。这些话仅仅告诉了你,切不可泄露啊!” 他的意思是钟会就算谋反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但这个不是用钟会的理由,只是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司马昭明知道钟会非常危险,但还是不得不用他。那确实是奇怪了,首先钟会在之前一直都没有直接带过兵,一直都是以幕僚的角色来出谋划策,因此才会被大家称做张子房,而现在司马昭却直接把“张良”直接安排到了“韩信”的位置上,看上去实在是不妥。其二,钟家在魏国树大根深,钟会和自己的关系也是理不清,总之钟会对自己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忠心,对钟会委以重任,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5-11 11:33:14 +0800 CST  
话说回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人合作,或者是挑选下属去做一件事时,通常都会觉得这个人并不是最好的人选,但是条件所限,各种因素叠加起来这个人就已经是最好的人选了,钟会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要理解司马昭伐蜀的迫切之心,司马昭这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也想趁着自己身体还撑得住的情况下赶紧为子孙打下基业,这就和当年刘备伐吴的情况非常的类似。虽然当年司马昭也亲自带过兵,打过仗,还曾经在陇西对敌过姜维,不过那时他哥哥还在,司马昭并算不上继承人,为辅助哥哥的地位在外带兵是自然的;后来司马昭上位了,还曾经带上皇帝御驾亲征去打诸葛诞,但那时的情况也不一样,那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如果司马昭败给诸葛诞,司马家族将会万劫不复,所以必须亲自去战斗,这是输不起的一战。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司马昭现在不敢轻易自己带兵出征了。对于伐蜀这件事情,谁也不敢打必胜的保票,如果是司马昭亲自带兵,再像前面两位大将军一样,被堵在阳平关,灰头土脸地回来,或者情况更糟,自己受伤或者阵亡的话,国内的各种反对势力马上就会抬头,特别是以郭太后为首的曹家势力死灰复燃,司马一族就非常危险了。所以司马昭自己不能去,一定找一位合适的人选替司马昭做这件事情,万一失败了,有了这位背锅侠,司马昭最多负一点连带责任,不至于发生什么大危险。
但司马昭要找这样一位合适的背锅侠那可就难了,我估计这时有的人可能会说了,那不是有现成的人选呀,可以选邓艾呀,他是百战老将,军事、谋略都不缺,又熟悉魏蜀战场,军中也有威望,再合适不过了。司马昭不选邓艾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来邓艾本身就不同意伐蜀,司马昭霸王硬上弓,非让邓艾作为主帅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种主帅都不认可的战争,前途堪忧呀;再就是邓艾当时已经年近七旬,在那个年代来说已经是算得上非常高寿了,作为这样一场大战的主帅,就算是邓艾的身体很硬朗,但还是让人心里没底。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邓艾的出身,邓艾出身于寒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在那个中国历史上贵族社会最为固化的时期,让邓艾来当任那么重要的职务是很难服众的。
所以选来选出,还是钟会最符合条件,他是士族中年轻一代的翘楚,虽然他有没有独立带兵的短板,但是他的能力是整个魏国上下都公认的,当年夏侯霸逃亡到蜀国,他谈论起魏国的人才曾这样说:“有钟士季,其人管朝政,吴、蜀之忧也。”可见当时钟会已经是锋芒毕露,名声在外了。钟会也最了解司马昭的心思,所以当群臣都反对伐蜀时,只有钟会对司马昭表示了支持,司马昭不找钟会当主帅还能找谁呢?
回头我们再看钟会有什么想法呢?因为他一旦表示出对伐蜀的大力支持,这就意味着自己非常有机会主持这次大战,所以这也就表示他本人对南征大军的主帅的位置是非常有兴趣的。从一般的心理看来,那当然是钟会非常有理想,想建立不世的功业,再从后面的结果来看,钟会还非常有野心,他一度想推翻司马昭,甚至可能有称帝的心思。但是否他是拿下蜀国觉得有机会才决定推翻司马昭,还是从一开始就有这个心思,甚至在魏廷朝中还有着同谋者,这个我们一步步根据事件的展开再分析。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5-19 16:10:22 +0800 CST  
接下来司马昭就开始着手准备一场灭国大战了,但是大家也不要认为这是一件魏国人皆知的一件事情,那只是发生在朝堂上的一次秘密的会议,形成的决议也就是那些参加会议的重臣而已,在这场军事秘密行动前,司马昭还广造战船,放出迷雾,假装是要进攻东吴的样子,力求能够出其不意,给予蜀国雷霆一击。
而此时远在沓中的姜维上书刘禅报告,“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文中的大意是我听说钟会在关中集结,应该派遣张翼、廖化带军镇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
这也是一个令人疑惑的的事,为什么远在千里之外的姜维能够预料到钟会要大举进攻蜀国?而成都方面的回应更是令人啼笑皆非,黄皓崇信鬼神巫术,请了巫师做法预测,告诉刘禅敌人最终不会到来,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而朝中其他大臣全不知道此事,这件事情也就是这样被压下来。这也成了后世诟病刘禅的黄皓的的一大原因,因为这简直是把国家大事当作儿戏了。
看多了历史,我认为一般看到一些看不懂的事以及一些荒诞的事件时,一般在背后另有原因,还是那句话,谁也不可能是傻子,能够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的人,一个个都是人精,除了晋惠帝那种确实是智商上有问题的,那个是省油的灯。就比如说前不久公审薄熙来,一个政治大案最后审成了一女多男的感情伦理大戏,当然对于这样的结果,一般人都不会把这个当回事的,因为这就是说辞而已,给大家一个交代罢了。当时多年以后人们再来看这段历史记载,由于不了解实际发生了什么,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谷开来都那么大年纪了,还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够让薄、王反目成仇。看起来也好像一个笑话一样。
所以事情绝不会那么简单,先说姜维的未卜先知,当然肯定会有许多人说,那是因为姜维在魏国有眼线,而且神机妙算,推测出了魏国的计划。这样想当然也是可以,“神机妙算”一词可以解释一切疑难困惑,未免有点廉价了。以前我看过一种姜维和钟会之间曾经互通讯息的说法,我觉得还有一定的道理,当然这并不是说两人之间之前就有勾结,只是这种私底下的信息传递是对双方各自都是有利的。
作为蜀汉全国最高军事主官的姜维,在大战后不会驻地,直接带着军队跑到几百公里外的沓中,这从法理上来说是不通的,只是由于姜维手底下这些军队都是蜀汉的主力部队,刘禅也不能把姜维怎么样,但是姜维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也不能说姜维是在造反,但是姜维确实在搞独立王国,姜维也很无奈,如果自己不这样,恐怕马上就失去军权,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了。这种局面怎么破解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有外敌,只要魏国大军来,刘禅没有办法,还是得让姜维出山,到时姜维再重掌国家的军政大权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有人会觉得这是在引狼入室,姜维肯定不会这么想,这就是多年来姜维想要的结果。这十多年姜维一直在追着魏国打仗,最怕的是魏国人的龟缩铁桶阵,现在终于引蛇出洞了,姜维可以好好大干一场了。这几年来,姜维在一直在布这个局,结果临到头自己竟然被排挤走了,他心里肯定是不服的。所以我的猜测是这样的,姜维当然是不可能直接写信给钟会说现在蜀国空虚,快来吧,但他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把消息透露给钟会以及司马昭,让他们感觉到机会已经到来,这并不代表姜维在卖国,他的目的就是夺回大权,再重创来袭的魏军,然后顺势拿下长安。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5-20 20:20:01 +0800 CST  
但事情并没有像姜维预想的那样发展,成都那边出了个歪招,直接把姜维的上书给搁置下来了。我估计刘禅和黄皓等人看到姜维的上书,肯定就已经猜到姜维的那点心思了。从黄皓集团的角度来看,首先他们是不相信魏军会来,黄皓在魏国可能也会有眼线,他了解到的是整个魏国上下都有厌战的情绪,这个也是事实,而且司马昭的障眼法可能还是起了作用。既然他们觉得魏军不会来,他们一定认为这是姜维耍的花招,所以按照我推演的逻辑,刘禅、黄皓们会这么想,虽然设置了两个大将军,分了你姜维的权,但是作为左大将军,你姜维还是我们蜀国的最高军事长官。而且真正的精锐主力部队都在你这里,我们都调动不了,既然你认为魏国将会大举进攻,那你赶紧带上你的兵去支援好了。你无非就是想让我们来求你,名正言顺地再把军政大权再交还给你,那是门都没有。
但是对于姜维的上书也得回应呀,于是黄皓才想到了这种歪招,这一招我们现在看起来是非常的可笑,但在那种情况下,不得不说就针对和姜维的内斗来说,这也是一招妙棋,反正推给老天了,至多也就是这位巫师专业水平不行罢了。说道迷信,大家都觉得很荒谬、可笑,但是现实生活中,迷信这东西无处不在,上帝、安拉、佛陀这些实际上也称得上迷信,因为这三个系统同时存在就已经表明了他们描述的都不可能是世界的本源。不讨论这个,话题太深,就说说没有什么信仰的国人,迷信在生活中在无处不在,小到一些认为是好运气的心理暗示,常见的如星座、算命、占卜,为了升官、发财、生子、上学各种求神拜佛。就拿星座来说,12星座这东西本来就是人生造出来的东西,人的出生月份那更是人的性格、运气等等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但是就单单星座的周边产品,就是一个极大的产业。
再举个例子,我是做建筑设计的,一般情况下,我碰到任何刁钻的甲方都不怕,只要我的方案做得好,我都可以据理力争,但遇上了风水大师,那就真的是毫无办法了。风水大师往往拥有一票否决权,因为只要甲方请了风水大师来,就说了他信这个,风水大师一旦说你的设计方案有问题,不吉利,那这在甲方老板心里就埋下一根刺,这对于他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心里暗示,宁可这个项目不做了,他也不会按现在的方案来做了。这找谁去说理去,反正大师引经据典,周易,八卦说一套,这些东西都来就是虚得很,只要他自己最后自圆其说了,你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黄皓拿巫术来跟姜维说事,搞得姜维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对于内部斗争来说,双方可以说是旗鼓相当,无输无赢,但是双方实际上都是大输家,因为魏国那边真真切切地出兵了,而且是规模极大的灭国大战。
征发四方之兵十八万,兵发三路,命邓艾领兵三万从狄道到沓中进攻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领兵三万从祁山出发,断绝姜维的退路。主力部队十万余人,由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协从,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八月,大军从洛阳出发,大赏将士,列阵誓师。这时将军邓敦还在阵前阻拦,提出蜀不可伐,司马昭怒不可遏,将他斩首示众。这可以看出,魏国群臣的厌战情绪还是比较严重的,很多人还是不看好这场大战。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5-24 11:54:05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5-26 23:49:04
楼主越来越懒了,以前一天一更、现在三天一更
-----------------------------
确实是没有以前那么有动力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5-29 16:55:43 +0800 CST  
从司马昭的战略布局来说他还是比较了解蜀国的,刘禅降伏魏国时所提交的《士民簿》的数字。根据《士民簿》,蜀的户口和人口是“领户28万,男女人数94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这是由蜀汉政府所提供的资料,应可成为大略的标准。这个在之前我们也估算过,蜀国基本上也就供得起大约十万的兵力。这十万人姜维带了至少五万,而且都是百战之师,是蜀国的主力,然后汉、乐二城蒋斌、王含两人至少一人分别一万人,否则后来钟会不可能打不下来,绕城而走。胡济这边至少也有一万人驻扎在汉寿。拱卫京师的人马也差不多有两万,否则后来诸葛瞻对邓艾不会是优势兵力。再加上东边防守东吴,南边防守南蛮,零零总总也得各几千人,这样算下来,基本也就是蜀国全部的兵力状况了。所以只要能够牵制住姜维,把这支部队钳制在沓中让其动弹不得的话,伐蜀胜利就在眼前了。
蜀汉内部政治斗争使“主帅”不在必争之地“汉中”,跑到了“沓中”。司马昭抓住这个机会。司马昭用邓艾死死的钳制住姜维,再让让诸葛绪断阴平桥,切断姜维后路,同时用钟会进攻没有蜀军主力的战略要地“汉中”。这样是一石二鸟,既可以围困姜维,使姜维无法救汉中;同时由于汉中的空虚,用优势兵力趁虚占据汉中,避免了消耗巨大的攻关。邓艾和诸葛绪应该是吃不下姜维的,但那没有关系,只要钟会拿下汉中,那么姜维就将被彻底合围。钟会都不用理会邓艾、诸葛绪这边的事,继续进兵,再拿下成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到时姜维也就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走了。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姜维这五万兵马,这些可是真正的精兵,大家看多了演义,随随便便就是百万人马,实际上这是不他太可能的事情,就以当时的人口基数来看,那么多人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真正记载有百万之众淝水之战的苻坚、征高丽的杨广都是以惨败而告终。因此兵贵精不贵多,兵太少当然不行,但是太多了反而是负担。拥有二十万军队的蒙古就完全能够纵横亚欧大陆了,满清入关征服整个中国,带的八旗兵也不过十万而已。所以我认为,如果姜维这五万人马要是守在阳安关的话,钟会的兵就是再多来一倍也打不下了,蜀国能够保证这五万精兵不垮的话,就能够屹立不倒。
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钟会的大军轻轻松松就拿下了汉中的咽喉阳安关。钟会打不下汉、乐二城,于是直接绕开这两座城池,派胡烈直扑阳安关,当时防守阳安关的是傅佥和蒋舒,从一开始蒋舒打算投降了,这也不能完全怪蒋舒,因为他们的兵实在太少,因为这里就是被战略放弃的,就那么点兵,守城只是无望的挣扎。所以很多时候,投降不是战争失败的原因,而是失败的结果,是因为感觉到胜利无望才会投降的。这就像49年大批国民党军向共产党投降,这时候是不可能有共产党军队向国民党军投降的,就算是局部出于劣势也会有有人投降的,因为谁也不想刚投降就又被自己人抓回去,那真的是丢命又丢人。
蒋舒知道傅佥是要誓死抵抗的,于是欺骗傅佥说:“现在魏军到达,不出击反而闭城自守,不是好的办法。”傅佥答道:“我们奉命保住关城,只要守住关城就是功劳,今违反命令出战,如果丧师军败,辜负国家,徒然死而无益。”蒋舒说:“你以保住关城为功劳,我以出战破敌为功劳,请我们各行其志。”于是率领军队出城。傅佥以为蒋舒出战,结果蒋舒一出城就投降了魏将胡烈,这简直是雪上加霜,估计关内的蜀兵已经军心大乱了。胡烈趁防守空虚攻袭阳安关,傅佥不降力战而死。在《蜀记》还补充了一个蒋舒投降的原因,原来蒋舒的官职是武兴都督,后来因为在位不称职而被降职,来到阳安关协助守城,蒋舒一直对此心怀怨恨,所以机会一来就马上投降了,这也可见蜀汉用人之失败,在那么关键的地方这样来用人。
就这样,益州的北大门汉中,让钟会的大军不废吹之力就取下了。要知道当初刘备取汉中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且魏延、诸葛亮、姜维在此辛苦经营几十年,一直是固若金汤,即使没有主力部队,抵抗也还是应该顽强的,可实际并非如此。也许司马昭也没想到蜀汉堕落到这样的地步。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5-29 17:08:51 +0800 CST  
之前我还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魏国打蜀国为什么一直就是要走汉中这条线路,为什么不像诸葛亮、姜维他们一样,从西边迂回进攻,再反包围汉中,这样北段蜀道的天险也就不攻自破了?不过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看到有人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还就是后勤的原因,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最主要的失败原因就是出在后勤上面,如果魏国组织大军从西路进攻蜀国,后勤的负担会更重,魏国的粮仓是在关中,千里运粮的消耗确实太大了。况且这边政局不稳,魏国对于西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力实在有限,粮路被干扰被切断的可能性非常的大,更何况这边也是雄关座座,要想突破这些防线魏国至少也得投入十万以上的兵力,就以这样的后勤状况来看,这十万人的处境非常危险,稍不留神就可能全军覆没。而从汉中这边走就安全多了,最多也就是曹爽那样的结局,所以重兵还是得从这一路进发。
刘禅那边听说魏国的大兵真得打来了,马上也坐不住了,赶紧派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去支援姜维,派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到阳安关口解围。再说回姜维,邓艾率领西路军三万人杀到沓中,姜维也不愧是身经百战之将,他应该已经探查到另一边诸葛绪率领中路军三万人直接南下,企图扼守阴平桥头,切断沓中与蜀中的联系。
姜维打出了他生涯最为漂亮的一仗,在得知汉中失守的消息后,迅速摆脱邓艾的纠缠,带兵到了阴平桥头,见有魏兵把守,姜维二话不说,迅速向其背后进军,诸葛绪怕蜀军进攻雍州,因他是雍州刺史,怕姜维自己把自己的老巢给端了,于是也迅速后撤回防,哪知道姜维北上只是一个幌子,他一看到了诸葛绪的军队北上,马上乘机回军越过阴平桥头。姜维探明阳安关已丢失,便和后主派来的援军张翼、廖化部一起,撤到剑阁县的剑门关。这是川北的最后一道防线,准备在这里抗击魏军。
不久,钟会从汉中赶到这里,向剑门关的蜀军发动攻势,均被打败。因所携粮少,钟会甚至已经准备撤军了。当时的沓中,差不多也就是甘肃省舟曲县,到现在的四川剑阁县,可以说有千里之遥,而且都是崇山峻岭,但姜维沉着冷静,邓艾的目的就是纠缠姜维,而这次姜维全军成功摆脱了邓艾,并且在和诸葛绪玩了一次心眼之后,邓艾军那边还是没有追赶上来,这说明姜维一定是给邓艾使了障眼法,等邓艾回过味来,姜维那边早已全军撤离了。这边诸葛绪可以说已经断了姜维的后路,但姜维料定了诸葛绪的心思,攻其必救之处,从而成功调开了诸葛绪的军队,冲出了重围,等诸葛绪回过味来赶去阻截,整整在差了一天,没有赶上。当听说钟会已经拿下汉中,姜维当机立断,守住了入蜀的门户剑门关。如果没有邓艾后来的那次大冒险,可能姜维就可以牢牢把住关口,再加上汉、乐诸城的蜀军还在,说不定接下来还可能实现当初的战略布局,实现整个战场局势的反转。
钟会看到姜维已经冲出重围,据险而守,于是想劝降姜维,给姜维写信岛:“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大概的意思是“公侯您文武全才,超世谋略,功扬巴、蜀、声播华夏,远近无不推崇。每每思念以往,我们同朝共沐大魏教化,吴季札、郑子产的友谊,可用来譬喻我们之间的关系。”钟会和姜维大套近乎,把自己和姜维比作是季札和子产,不过这时的姜维还在想怎么反攻呢,那里会跟钟会谈什么友谊,于是姜维根本就对这封书信置之不理,加紧搞好防守,不让钟会有任何可乘之机。
邓艾这边也来到了阴平,与诸葛绪合兵一处,邓艾就劝诸葛绪和他一起从阴平进攻蜀国。诸葛绪不愿意,自己领军东向靠拢钟会。结果诸葛绪一道钟会哪里,就被钟会给抓起了了,而且钟会还想朝廷告发诸葛绪畏敌不前,将其押回治罪,顺便把诸葛绪那三万人马,也纳入到了自己的麾下。对于这件事,许多人都认为诸葛绪十分的不明智,要是听邓艾的就好了;而且都觉得钟会做事不地道,人家诸葛绪都积极向你靠拢了,你还诬告别人,吞没他的军队,认为钟会又专权又贪婪。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6-05 15:10:30 +0800 CST  
其实不然,诸葛绪确实是有罪,他的任务就是阻击姜维,不让姜维的军队阻碍钟会的行军道路。诸葛绪的军队明明已经到位,完全可以把姜维军死死死卡在阴平桥头一线。结果被姜维一个小小的花招就骗过去了,这件事说白了还是诸葛绪太顾家而耽误了大局,诸葛绪生怕姜维掏了自己的老窝,结果破坏了整个战争局势。其实就算姜维真的北上,也不一定打的下雍州,就算打下来了,姜维这支孤军也蹦跶了不了几天,诸葛绪这么做还是心疼自己的家,结果耽误了整个大局。现在姜维回到剑阁就相当于放虎归山了,势如破竹的魏军的势头就此打住,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姜维凭险据守,钟会攻剑阁不下,这次伐蜀之战说不定就这样结束了,这对于这次的总指挥钟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所以诸葛绪应该也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所以他积极向终会靠拢,表明自己的认罪态度,后来蜀国被顺利拿下,他也没有被朝廷怎么追究。而恰恰因为这样,诸葛绪得以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没有受到后来二士争功、钟会谋反的牵连,入晋以后,诸葛绪当到了太常、卫尉等官职,最后还得了个善终。邓艾想让诸葛绪留下来一起从阴平打蜀国,从阴平进军是一个极为冒险不靠谱的想法,诸葛绪当然不会认同,所以诸葛绪到钟会那里去回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邓艾就不同了,邓艾要是去到钟会那里,估计结局和诸葛绪是一样的,因为邓艾确实也是没有完成既定的战略意图,但邓艾怎么会甘心呢?邓艾这时已经年近古稀,时日无多了,如果这次被抓回去,也就代表着自己的军事生涯就这么到头了。邓艾戎马一生,最后混这么一个结局,老头怎么可能接受得了。本来自己也是伐蜀总指挥的人选之一,但是由于自己会错了司马昭的意,错失了指挥这场灭国大战的机会,邓艾心里应该懊悔不已,现在阴平就是他唯一的机会了,要想建功立业,要想青史留名,就在此一搏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邓艾这一次算是拼赢了,就算是后来结局并不好,但这也并不妨碍邓艾得以名垂青史,甚至在后世配享武庙。
阴平古道是甘肃南部进入四川的一条捷径,,阴平古道遗址差不多就是今天的甘肃省文县鸪衣坝至四川平武南坝乡。途经阴平桥,翻越摩天岭,经唐家河、落衣沟、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清道口,按古时三步二米的习俗推算,差不多有700余里。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出来的小路之外,并没有成形的道路。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只有攀爬而下。从《三国志》中的记载我们就可以了解其中的艰难,“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如果你现在重走阴平古道,那么在宕昌县官亭乡花石峡口的岷江上,你将看到邓艾父子修筑的邓邓桥遗迹。花石峡是甘川道上第一道险要关口,也是阴平古道的咽喉,当年邓艾与其子邓忠率部从临洮南下踏上阴平道入蜀,至花石峡为岷江所阻。邓艾令兵士在崖上修栈道,并在花石峡口以西岸岩石为墩,修造桥梁,从而渡过岷江,出花石峡,过武都,偷渡阴平,翻越摩天岭,沿着阴平道直取成都。因此桥是邓艾父子主持建造,后人便称其为邓邓桥。邓邓桥长22米,为伸臂木桥梁,经过多次重修,结构始终未变。直至1965年,才改为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梁。今天,在邓邓桥附近的悬崖绝壁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当年邓艾父子指挥修建的古栈道石孔及木桩遗迹。从这里我们足可想象当年邓艾行军的艰辛。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6-10 17:27:22 +0800 CST  
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按《三国志》记载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三国演义》里基本也采信了这个说法,不过以前我看着一段的时候就比较疑惑,如果真的是悬崖峭壁的话,要是裹个毯子滚下去那就基本和自杀无异了,邓艾这时候已经六十九,怎么可能经得住这样的折腾?我小时候经常爬山,个人的经验是悬崖峭壁绝不可能是连绵不绝的,绕开几公里、几十公里总会有缓坡地带,邓艾应该是从那种草长得比较长的缓坡地带滚下去的,因为这样会省力得多,当然,邓艾在那里滚下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路确实非常的艰难。对于邓艾来说,他面对的最大困难还并不是这条道路的艰险,他最发愁的是艰险的道路带来的结果,那就是部队根本无法保证后勤。如果仅仅是几个过路人,那几个人搂个兔子、打几只野鸡也可以勉强充饥,但要是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就完全不可能了。
邓艾的军队总数是三万人,估计最后翻越摩天岭的也就最多一半,每个兵士最多也就带上三四天的干粮,如果在五六天以后,邓艾的这支军队没有得到补给的话,那邓艾的这万余人就只有自生自灭了。也就是说只要蜀国有军队在交通险道上设个关卡,守上百余兵士,那邓艾的结局就会很悲惨。所以邓艾也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做一个大赌注,那就是蜀国的防守一定是非常松懈,自己的军队一冲出阴平古道,就马上可以打蜀国守军一个措手不及,顺利拿下江油关,只要获得了补给,邓艾的危险也就大大缓解了。
邓艾终于走出了阴平小道,带兵直扑江油关,邓艾率军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守将马邈投降,邓艾也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三国演义》说的是马邈不战而降,因此很多后人都在骂马邈,认为正是他的投降,才导致了蜀国的覆灭。但实际上《三国志》中却没有任何不战而降的记载。可见不战而降的说法没有依据。在《三国志•钟会传》中 记载:“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可见,攻打江油的过程中,确实遭到了蜀军的抵抗。“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可见确实与蜀国的伏兵发生了战斗。蜀军人数虽然不多,但也有大约3000多人(三国时,一校大约 1000人左右)。依照汉、三国旧例,朝廷会在每个关隘设置关都尉,而都尉所统辖的军队最多不会多于5000人。可见马邈并非不战而降。而是战败而遭到俘虏。 估计事实的情况是蜀军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地方能有魏军出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根本失去了据城而守的机会,不论是人数上还是战斗力上都有着极大的悬殊,这点蜀军根本就不是对手,马邈兵败被擒,也只有投降。
江油关被拿下后,蜀国这边朝野震动,接下来邓艾的目标一定就是绵竹了,于是大家把希望寄托到了卫将军诸葛瞻身上,于是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军队前往抵抗,为蜀国做最后一搏。
诸葛瞻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锦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
战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这时,黄崇也激励将士决一死战,李球临阵授命,于是汉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爆发。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遣其子邓忠从右包抄,又派遣师纂从左包抄,结果两人都被诸葛瞻打败退回,报告说:“敌人难以击破!”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以的!”要将两人斩首,于是两人再次出战,击败汉军,诸葛瞻、张遵等人战死。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听说军败后,叹息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冲入阵内战死,就这样诸葛瞻全军覆没,邓艾顺利拿下成都的最后一个屏障绵竹。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6-20 15:32:31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6-21 10:46:34 +0800 CST  
@李劲555 2016-06-20 18:01:14
@qhayjf 6089楼 2016-06-20 15:32:00
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按《三国志》记载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三国演义》里基本也采信了这个说法,不过以前我看着一段的时候就比较疑惑,如果真的是悬崖峭壁的话,要是裹个毯子滚下去那就基本和自杀无异了,邓艾这时候已经六十九,怎么可能经得住这样的折腾?我小时候经常爬山,个人的经验是悬崖峭壁绝不可能......
-----------------------------
《龙安府志》载:“靖军山,蜀孔明曾置军于此,遗址尚存。”山上有营盘梁,梁上有上下两个大坪,为诸葛亮扎营处的上屯、中屯,沿南坡至望乡台(传说邓艾军在此北望故乡),再进至下屯,也是诸葛亮扎营处。此三屯是江油关的前哨阵地,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北控清溪河谷,南临清溪小平坝,即今青川县青溪镇所在地。是有驻军的,只是和平时间太长,太松懈了,邓艾兵一出,就给拿下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6-21 15:38:27 +0800 CST  
我们回头再复一下盘,做一次事后诸葛亮,个人认为,就算邓艾本来最合理的攻击方式应该是偷偷地摸到剑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姜维的后防,只要偷袭做得够秘密,剑阁是一定守不住,甚至邓艾可以派上一些兵士化装成老百姓混进剑阁的关城,晚上只要偷偷打开城门就可以了。邓艾和钟会合兵拿下剑阁,击溃姜维以后,大军继续南下,攻灭蜀国将是顺利成章的事,这是我认为邓艾最为把稳的方法。但是邓艾绝对不会这样做的,这样为非是给钟会做嫁衣罢了,自己都这个岁数了,怎么都要都博一下。
实际上魏国这种将帅不和的局面就给了蜀国机会,给了诸葛瞻机会。邓艾的军队最大的弱点就是攻城能力差,这也不奇怪,他们连粮食都带不了,更别说带什么攻城武器了,甚至箭支估计都十分缺乏。所以这样分析下来诸葛瞻最好的方法就是据险而受,只要跟邓艾耗上十天半个月,然后再去向姜维求援,姜维虽然兵比钟会少,但是姜维占据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完全可以抽出一部分兵马来抄邓艾的后路,到时两下一夹击,邓艾必败无疑。就算诸葛瞻不想占据天险,能够死守住绵竹城,邓艾也是拿他毫无办法的。诸葛瞻等得起,那邓艾那里等得起,所以只要诸葛瞻也足够的耐心死守,就如当年司马懿对付诸葛亮那样,至少成都是可以力保的,说不定联合剿灭了邓艾的突袭部队,在耗退了钟会,最后在乘胜追击,打钟会一个大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就是姜维几年前的战略布局.
由于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都是战死沙场,以身殉职,至少在忠烈这一点上,诸葛瞻没有丢诸葛亮的脸,所以诸葛瞻在历史上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但实际论起责任来诸葛瞻也是蜀国灭亡的一大罪人.对于那些战场牺牲的人,后世还是会选择原谅他们的,连命都丢在里面了,那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最多就是能力有限,用人不当罢了.当年张自忠将军坐镇华北由于守土不力,又和日本有些纠葛不清,一时间简直就成了过街老鼠一般,人人都在骂他,于是张自忠将军只好以死报国来洗刷自己的恶名,其实张将军在撤退过程中完全是可以安全离开的, 但他“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终于获得了民族英雄一般的后事美名.但仔细想来,张将军的死是否对于整个抗日大局是有利的呢?这还是真不好说.张自忠的问题我们这里就不讨论了,可以确定的是诸葛瞻的战死是非常不值得的,而且可以说对蜀国是犯下了大错,那诸葛瞻怎么会如此的不智而犯这样的错误呢?
我觉得诸葛瞻之所以选择了这么壮烈而愚蠢的打法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是诸葛亮的儿子.这个诸葛瞻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父亲既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也是名声最好的人,虽然诸葛亮在诸葛瞻八岁时就离世了,但给诸葛瞻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诸葛瞻十七岁那年,娶了蜀汉的公主为妻,成为驸马,被授为骑都尉,后来诸葛瞻先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等官职。因为蜀汉人士都怀念诸葛亮,加上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诸葛瞻才思敏捷。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大人所提倡的”,都纷纷称颂他。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6-27 17:37:24 +0800 CST  
@我说的你别信 2016-06-28 00:22:22
楼主理性,不是成仁就可以成功的,诸葛胆这厮放弃坚固的城墙而去和邓艾野战,看起来的确很傻,一边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一边没实际打仗经验的小将,为什么他要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别人的长处呢?会不会是因为他要是坚守城池邓艾绕过去打到皇城下,他也要承担责任,一样是死。这样起码可以落个美名呢。
-----------------------------
应该很难绕过去的,就算可以绕,绵竹离成都很近,邓艾也不敢孤军深入当夹心饼干的,成都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6-28 14:45:36 +0800 CST  
@天使之翼E 2016-06-29 20:31:35
@qhayjf 1683楼 2014-05-03 22:13:39
这里再说一下华佗,三国造了很多神,华佗也是其中之一。 文学 艺术或许可以远远地超越时代,但科学技术却不行。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其实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才可能取得成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很难会有超越时代的大飞跃。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1847-1922)美国(英国裔)发明家和企业家...
—————————————————
@qiongkun ......
-----------------------------
我们说的其实是虚实的两个面,你说的这些基本都是虚的部分。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思·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你说的那些诸如爱情之类的原本是不存在的,其实只是基因存续赋予人类的本能,后来被人类自己编织了许多虚的意义,这些基本是后天教化所形成的观念,你只要相信了这些意义,这些东西也就存在了。再拿爱情举例,一般15岁到25岁这段年纪,应该是最相信爱情的,人再大一些,对它的理解就会不一样,不再会认为爱情是那种风花雪月的东西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6-30 23:16:55 +0800 CST  
当然父亲的光环对于诸葛瞻来说也是巨大的压力,诸葛瞻不乏才能,因而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应该也是非常高的,就算不能达到父亲的高度,至少也不能给父亲丢脸.诸葛瞻虽然一直官运亨通,但是这不是他想要的,他应该也想像父亲一样能够掌握蜀国的军政大权,然后再北伐,完成父亲的遗志。要实现这个理想就必须拿到军权,但偏偏军队这一块诸葛瞻基本就插不进去手,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姜维的存在,因为姜维也是以诸葛亮的继承人自居,他在这支军队里了那么多年,这支军队已经是以姜维马首是瞻的,诸葛瞻已经是没有机会了。
诸葛瞻对于姜维绝对是非常不服气的,说白了姜维只是一位魏国的降将而已,在魏国的时候当的也就是芝麻绿豆的小官,凭什么到了蜀国就那么重用他,难道是蜀国无人了吗?诸葛瞻应该一直都不认可姜维诸葛亮继承人的位置,因为诸葛亮指定过蒋琬、指定过费祎,确实就是没有指定过姜维。诸葛瞻想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但是一直都不能如愿,于是他联合内廷来一起打击和制衡姜维。后来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这份表据说一直为蜀汉长老所保存,现在还有存世。
但是姜维拥有强大实力,诸葛瞻未能如愿。不过最终大家还是合力捧出一个右大将军阎宇,大大地削弱了姜维的权力,最终迫使姜维远走沓中避祸去了,本来这对于诸葛瞻也是个机会,终于可以染指军事了,这时的诸葛瞻任的是卫将军,接的就是当年姜维的班。但是诸葛瞻的运气实在太差,刚刚独立带兵就遇上了魏国集中全力的灭国大战,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的,同时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是否能够接近父亲的高度,甚至超过前人,就在此一举了。我估计事前诸葛瞻应该已经对邓艾军做了一个调查了,邓艾的军队偷袭了江油关以后实际上已经到了明处,所以诸葛瞻在出征之前应该对邓艾军队的实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至少诸葛瞻可以肯定邓艾带的军队并不多,可能还没有自己带领的兵多。
这时候摆在诸葛瞻面前就有很多选择,最为把稳的方法就是在邓艾军队的必经之路上据险而守,然后赶紧向姜维求救,一点点耗掉邓艾军队的锐气,然后和姜维两面夹击,全歼邓艾这支偷袭部队。但这个方法诸葛瞻并不想采纳,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回顾一下蜀国建国以后对魏国的战争,特别是诸葛亮和姜维两代人对于魏国的北伐,虽然最终的战绩不怎么样,也没有拿到什么实利,但有一点是蜀国应该可以引以为傲的,那就是蜀国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在堂堂正正的正面对决中,蜀国一直是有着压倒性的优势的,以至于从司马懿到司马昭,一直到邓艾,常常不得不采用龟缩战术,都是靠消耗把蜀军耗退的。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虽然人最重视的是结果,但过程也很重要,就比如现在的足球比赛,如果中国队和韩国队比赛,如果中国队一直对韩国进行猛烈的进攻,打得韩国队一度过不了中场,那就算最后比赛没有拿下来,球迷们一般都还是会对球队给予正面评价的。反之,如果中国队对付泰国队,一味地死守,十个人在禁区内部摆大巴,最后靠一次偷袭赢得比赛,球虽然赢了,照样会被球迷骂。
现在摆在诸葛瞻面前的情况是,魏国的军队数量并不多,有可能才是自己的一半,而自己只能采取龟缩战术来消耗敌人,最后还得劳动姜维的大驾才能解决问题,那自己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老百姓会怎么来看自己,就算最后打赢了他们也一定会说诸葛家真是虎父犬子,当面诸葛亮可是打到魏国家门口,打得司马懿闭门不出;现在魏国那么一点点军队打到家门口,结果诸葛瞻连出战的勇气都没有,还得最后靠姜大将军来解决问题。
因此诸葛瞻应该觉得那样的胜利对于自己是没有意义的,他要的是一场属于诸葛瞻自己的堂堂正正的辉煌的胜利,到时候是自己去解救姜维,而不是自己靠姜维来解救。这也是诸葛瞻才不听黄崇的苦苦劝告,一意孤行的原因,你也不能说这时的诸葛瞻是多么的不智,至少诸葛瞻看来自己的兵比邓艾的多,又是以逸待劳,赢面确实是非常的大。仗没打之前谁能够预测结果呢?人们最多就是在失败以后去分析当事人的各种不是,事后诸葛亮多得是,事前可就没人敢说了。就连足球赛也常常出现各种大冷门,没有冷门的存在,足球赛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生活同样如此。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6-07-03 16:14:47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