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漫谈三国人物

回复第624楼,@蘇格拉廷

@qhayjf 615楼 2014-02-02 22:57:20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熟悉,有是裴松之的补注,又是《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其中的立场是很明显的,在这里,文中先突出陈宫的功劳以及对曹操的看法,而后来陈宫做了一个180度的大拐弯,也足以让读者浮想联翩了。大家就会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因为陈宫看清楚了曹操的本来面目而做出了改变。当然,后来《三国演义》对于这个就圆的更好了,把陈宫塑造成一个忠勇......
-----------------------------
有聽說過文革,但沒想過到這程度
--------------------------

实际上文革有些还比这个还荒诞和血腥得多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07 19:06:08 +0800 CST  
回到曹操,曹操慢慢度过了自己的危机,对吕布展开了反攻。所以许多时候成功就是在于不懈的坚持,困难是时时存在的,轻易放弃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曹操与吕布在兖州又展开了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结果是吕布节节败退,最后兵败逃走投奔徐州的刘备去了。张邈跟着吕布一起逃跑,留下张超带着家属守雍丘。曹操围攻雍丘数月,攻破并屠戮城池,诛杀了张超及其家属。张邈去向袁术讨救兵,尚未见到袁术,自己却被部下杀害。就这样,曹操平定了这次叛乱,重新再次统治了兖州全境。
关于曹操与吕布的这次兖州之争,史书上也有详细的记载,基本上都是归功于曹操用兵的奇诡,不过我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上过于强调战争中计谋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这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战争的因素非常多,奇谋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还应该是经济基础。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历史当小说看,奇谋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因为这样看起来更有传奇色彩,奇谋最终的是料敌之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我觉得,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于战争双方智力悬殊较大或者一方过于大意的时候发生的,战争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大家都是如履薄冰,哪会那么容易露破绽。
所谓的奇谋致胜,一般出现于远古的传说和小说中,大家能够比较熟悉的现代战争有那次是靠奇谋就可以打赢的?最终比试还是经济实力。日本奇袭珍珠港,这是占了不宣而战的便宜,后来美日真刀实枪的干起来,谁都很难靠奇谋来重创对方了,而等美国的国家机器一运转起来,正式把日本作为对手,日本就是再折腾也是无济于事。
当年林彪同样如此,林彪被誉为“战神”,可是一到东北之时连战连败,差点就被赶出了国境线,但后来有了苏联的大力支援,又通过土改、剿匪等举措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等有了厚实的经济基础后再打回来,林彪才真正成就了战神之名。
所以吕布的失败也绝不是曹操的几个奇谋那么简单,个人认为主要在于他的搞经济能力太差以及运气的原因。当然,史书上是不会说这个,这也只是个人推测而已。前面说过,由于曹操对于士族豪强的打压,所以当机会出现时,大家都选择了背叛,迎来了吕布。但吕布运气太差,一上任就遇上了蝗灾,颗粒无收,吕布打仗是个好手,但从来没有历史证据表明他能搞经济,估计碰到大灾吕布也抓瞎了,生产自救不行,救灾严重不力,尽管这不是吕布一个人的错。曹操在的时候,至少是个分蛋糕的问题,虽然分的少一点,但至少还有;到吕布这里,连蛋糕都做不出来,更别说怎么分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08 20:52:32 +0800 CST  
而曹操一直是搞生产搞经济的能手,从他在济南国的经历就可以看得出,后来他还有了了“屯田制”这样的创举,虽然屯田制在公元196年才正式开始制度化,但估计曹操这个时候应该早有实践,并且是卓有成效的,等秋收结束,曹操的实力已经不是吕布不能相比的,所以到了年末,曹操重新统一了兖州全境,冬十月,朝廷正式拜曹操为兖州牧。这里回头说一句,实际上曹操之前的兖州牧一直是非法的,当曹操打败黄巾军以后,朝廷曾经派人来接替兖州牧的职位,曹操也比较干脆,直接派军队在路上截杀,吓得接任者还没进入兖州就闻风而逃了,说明当时东汉朝廷已经完全没有什么威望了,诸侯们基本都不会把它当回事的,包括曹操。
这时,长安朝廷那边也出现了重大变故,全国性大饥荒同样蔓延到了这里,而且似乎还更严重,李傕因为军队粮食不够,不听贾诩所言而侵夺献帝原本要拿来赈灾的钱财。接着李、郭、樊因为军队还是缺粮,竟任由军队掠夺百姓,造成更严重的饥荒,关中百万以上的人口,各自饿死逃窜,纷纷南迁至刘表、刘焉、张鲁等人的领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08 21:54:42 +0800 CST  
紧接着李傕、郭汜互不信任,争权夺利,在长安大打出手,汉献帝也如货物一般被两人劫持过来劫持过去,《三国演义》关于这一段的描写基本是基于正史的。趁李、郭暂时和解的空隙,献帝在原李傕部将杨奉、牛辅部曲董承等的护卫下,摆脱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农,进驻安邑,准备东归洛阳,一路上遭到了李、郭的追杀,十分狼狈,所以汉献帝向各处的诸侯发出了勤王的求救信号。
那这个时期也就是公元195年,有可能、有能力勤王的诸侯有那几个呢?大家都在做什么呢?首先是最有实力的袁绍,袁绍这个时期确实很忙,正在忙着扩张,打黄巾,打黑山,打公孙瓒,袁绍现在的最紧要目标就是就是先拔掉公孙瓒这颗眼中钉。从地理上来说,袁绍是有迎天子的条件的,但是袁绍对于这个董卓立的汉天子一直是不太感冒的,在当初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就计划立刘虞为皇帝,而否定刘协的合法性,当然最终遭到大家的集体反对而没有成功。
历史上大家都觉得袁绍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的一大失误,好像他迎了汉天子就一定可以成就霸业一样。我个人觉得,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曹操来说可能很必要,但对于袁绍来说,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且汉天子是一把双刃剑,是一面旗帜,也是枷锁,袁绍此时放眼天下,觉得好像还没有一个人能够与自己争雄,他犯不着给自己再套上一把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09 19:27:57 +0800 CST  
刘协也向吕布发出了求救信号,吕布不就是从那里逃出来的,现在估计也不想回去了,他刚刚把徐州搞定,危机四伏,他是没有闲工夫管刘协的,于是于是吕布以粮食不足的理由派遣使者上书谢罪,按兵不动。
至于袁术,袁术一看皇帝混成这样,高兴还来不及呢,就已经计划着要自己称帝了,他就更不会管了。刘表这边以保土的战略为主,也不会参合这件事,剩下一些小的割据势力诸如杨奉、张扬之流实力太弱,有心无力。估计现在大部分诸侯心里,都巴不得李傕郭汜赶紧把汉献帝杀掉,灭了汉朝,大家也就痛痛快快去争夺天下了。
历史上因为曹操成功了,所以一直将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一个成功战略的典范,实际上这一招没什么新鲜的,董卓用过、李傕、郭汜也用过,而且都遭致了败亡。所以这种所有人都能想到的东西并不能成为高招,而且这一招的最终后果也是大家不愿意接受的,因为一旦执行了这个战略要么就老老实实的不要有以后称帝的想法,要么就要承担日后乱臣贼子的骂名,还是等有人灭汉后再称孤道寡也就不会有这种负担了。
那为什么曹操会选择这条大家都不愿意走的路呢?我认为这是曹操的特点来决定的。前面之所以把曹操一路走来的历程回顾了一下,就是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曹操现在的情况有几大特点。首先是曹操兵多但缺地盘,曹操重新占领兖州后,下一步的发展也成了瓶颈,兖州的地盘并不大,曹操兵多是优点,但是军队的供给也是个大问题,曹操急需向外扩张,向北、向东是袁绍的地盘,曹操现在还远没到和袁绍正式翻脸的时候;向南是吕布和袁术,和他们的战斗实际上一直都在进行中,但打得也很辛苦,成果并不显著;而向西却有大片的无主之地,这里原来是天子的隶属之地,董卓西迁后就一直处于混乱,但也没有诸侯敢把这个片区据为己有,只要迎了汉天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这些帝国核心的大片土地据为己有,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而这正是曹操的优势。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09 21:32:54 +0800 CST  
回复第648楼,@蘇格拉廷

頂一個,小弟默默支持!
--------------------------

谢谢支持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0 17:19:43 +0800 CST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1 11:59:09 +0800 CST  
其二,汉天子这杆大旗还是有号召力的,虽然不能真正令诸侯,但是吸引人才,吸引小的地方实力归附是没问题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曹操当初收降关羽,没有这杆大旗是绝对做不到了,曹操也从地方品牌一跃成为了全国品牌,《三国志.魏书 董二袁刘传》中这样记载:“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袁绍看到了曹操的迅速扩张,都有点后悔,当然我相信时光倒流,袁绍还是一样不会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的,因为这项政策的副作用是他难以接受的。
我认为曹操与袁绍、袁术、刘备、孙坚这些早早就树立当皇帝志向的人还是有所不同,曹操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是个标准的愤青,脑子比较“二”,忠君的概念对他影响还是比较深的,曹操这时候应该觉得他是愿意承受最后的结果的,也就是说曹操理想还是希望能当一个中兴名臣的,这一点估计袁绍就做不到。
挟天子的副作用马上就显现出来了,这绝对是一项高危的工作,当皇帝渐渐长大,皇帝和专权者的矛盾将变得不可调和,刘协已经18岁了,已经长大成人,大家看到这里,应该会觉得,曹操既然想当忠臣,那就应该让出大权,专心当一名将军,为汉家打天下,恢复汉室才对。如果你这么想,那就是抱着看小说来看待历史了。
首先,曹操现在手中的权力,手中的兵马和汉献帝没有半点关系,他们俩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就算是曹操主动放弃权力,曹操的存在对于刘协也就是一种威胁,刘协绝对不可能再让曹操拥有兵权的,让他去带兵打仗的。曹操一旦放弃权力,基本就是在找死的节奏。
前面说过,曹操的理想可能不是当皇帝,但是他绝对是想按自己的方式来征服天下,希望建立自己的功业,迎天子只是他扩张势力的一个手段而已。前面关于忠诚已经探讨过,绝对的忠诚是不存在的,一切取决于当时的历史状况和形势,对于曹操来说,他觉得自己不废帝自立就是忠诚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1 19:59:28 +0800 CST  
对于曹操的手下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到后来曹操一统北方时,关于曹操是否称帝的问题还分化成了两派,大多数人是赞成曹操改朝换代的,因为大家之所以跟着曹操混,无非就是在政治投资,抛头颅洒热血苦拼那么多年希望的不就是功成名就、封妻荫子。曹操当了皇帝,自己就是开国功臣了,对于曹操称帝当然是双手赞成了。还有另一派,像荀彧、崔琰等,他们对于曹操称帝是竭力反对的,原因当然首先是他们的汉室情节,其次我认为他们应该认为曹操称帝并不符合他们所代表的的士族利益。但不管那一派,他们都不会答应曹操在迎完汉献帝就放弃手中的权力的,因为曹操代表着他们的政治理想,如果曹操真的这么做了,曹操将会被无情的抛弃。
既然曹操不愿意自己退出,刘协就只有自己动手了,于是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衣带诏”事件,也就是汉献帝刘协将诏书秘密写在衣带中赐给董承,授意董承联络汉室大臣诸侯,联合铲除曹操。董承于是密谋纠集了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以及刘备等人,准备找时机暗杀曹操,夺取政权,结果事情败露,密谋的人除了刘备领兵在外,其他人全部被曹操所诛杀。《三国演义》中密谋者中还加上马腾,关于这段故事的描写也是绘声绘色,以后这种皇帝咬破中指写密诏的情节在历史传奇小说中是非常常见的,基本上成了这种小说的标准配置。
当然,历史上皇帝密谋除权臣的事情世界上也比较多,最终有所行动并成功的就不多了,我记得的大概有三件:北周武帝宇文邕谋杀权臣宇文护,康熙设计擒拿鳌拜,北魏孝庄帝杀尔朱荣,他们三人的密谋都成功了,但是结局却大相径庭,为什么会这样呢?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1 21:33:05 +0800 CST  
宇文护曾经杀死过三位皇帝,成为了史上杀死皇帝最多的人;鳌拜大家就更熟悉了,好像一提起他,就是一副飞扬跋扈、权倾朝野的形象。而小皇帝设一个暗杀的局,把权臣一消灭,自己马上就可以收回权利,大权在握了。这种实例也非常迎合大众的英雄历史观,好像历史就是几个人的生死就可以决定走向,政治斗争就全是耍阴谋搞暗杀的伎俩。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应该也是这么想的,他勇敢果决地除掉了骄横跋扈的权臣尔朱荣,最后换来的是天下大乱,乱兵攻城,元子攸最后也被前来报仇的尔朱兆所俘,一直被关押在永宁寺里。由于尔朱兆对他恨之入骨,寒冬腊月里,天子央求一块头巾取暖也被断然拒绝。天寒地冻中,元子攸只能搂着根冰冷的铁链,哆哆嗦嗦地度过了胆战心惊的几日。最后尔朱兆把元子攸勒死在晋阳的三级佛寺,距他杀尔朱荣仅三个月。
所以表面上都是权臣与皇帝的斗争,但这里面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宇文护、鳌拜表面上权倾朝野,还能废杀皇帝,但实际上他们没搞清楚,他们的权利也是来自于皇权,他们只是利用皇帝的真空来独揽大权的,一旦皇帝亲政,就算皇帝不采用暗杀这种极端手段,就靠时间来耗,这些群臣也折腾不了多久的。就像前面说过的梁冀,著名的跋扈将军,等汉桓帝亲政,他的妹妹梁皇后死去,汉桓帝没怎么动手,梁冀这边就畏罪自杀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2 21:05:18 +0800 CST  
而尔朱荣的情况就不同了,那时候的北魏皇权,实际上也是名存实亡了,尔朱荣的权力并不是依附于北魏皇权而存在的,相反是尔朱荣的实力撑起了北魏皇权这杆大旗。这种情况,元子攸除了认命当傀儡皇帝外,实在找不出什么办法可以真正恢复北魏的皇权。同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看一下唐朝末年,唐昭宗李晔也是一个试图恢复皇权的皇帝,在位十六年,不停地想办法抗争,但最后都是再做无谓的抗争,其实就算他把朱温、李克用都暗杀掉他也找不回曾经辉煌的大唐基业的。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藩镇,都有自己独立的军事权,都是独立的经济体,皇权除了被各个野心家拿来做攻击对方的口实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2 23:23:40 +0800 CST  
汉献帝的情况同样是如此,东汉已经名存实亡了,曹操的实力并不是依附于东汉皇权而存在的。前面我分析过权力的来源是利益走向,大多数投靠曹操的人是看中了曹操的政治前途,而不是在于他忠不忠于汉庭。具体到曹操的将领,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和曹操都是有着血缘或地缘联系,军队主力青州兵也只对曹操表示效忠。而东汉朝廷有什么?在曹操接他们之前君臣都到了快饿死的境地了。所以就算刘协能够成功暗杀曹操,结局肯定不会比元子攸好多少。
从曹操迎汉献帝到密谋除曹才仅仅不到四年的时间,说实话曹操的所作所为并不比董卓、李傕、郭汜过分,只是刘协长大了,要求亲政的需求比以前强烈了。前文说过一般密谋被泄密的原因不是保密工作做的不到位,主要原因还是本身这件事就不太靠谱,也就是说成功的几率非常的低,密谋者内部对于这个就没有信心,所以往往就会出现退缩者,出现告密者。
再让我们看看密谋者的几位主角,首先是董承,史书上都把他定位为一个正义的大忠臣,还有诗这样写道:密诏传衣带,天言出禁门。当年曾救驾,此日更承恩。忧国成心疾,除奸入梦魂。忠贞千古在,成败复谁论。实际上没必要提到这样的高度,大家无非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打拼的,什么“忧国成心疾”实在是在扯淡,难道在那样的情况下,杀了曹操就是为国为民吗?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3 21:26:08 +0800 CST  
董承是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献帝的岳父,他最初是为董卓女婿牛辅的部曲,董卓乱政,立汉献帝刘协,董承也是既得利益者,董卓专权,比曹操更加不堪,但没见董承出来抗争过。后来董卓集团覆灭,董承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并转而成为汉献帝的心腹,董承与刘协属于亲戚关系,如果刘协大权在握,那董承同样可以延续东汉外戚的光辉传统,他的动机是非常明显,大可不必把调子提得那么高。
至于刘备,这个以后再谈,总之刘备是个志向高远的的人,贬义的说法那就是野心家。
回到曹操,曹操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深刻感受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所带来的副作用,而且这种副作用还将伴随他的一生。曹操马上做出了反击,与谋者董承、吴子兰、种辑、王子服等人全部被杀,并灭三族了,连怀孕在身的董贵妃也未能幸免。这也成为了史书上攻击曹操残忍好杀的证据,当然作为政治人物来说,曹操要是不血腥反击的话,他也就不配成为其中的一员了,他马上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3 21:56:36 +0800 CST  
回复第663楼,@蘇格拉廷

@qhayjf 656楼 2014-02-11 19:59:28
其二,汉天子这杆大旗还是有号召力的,虽然不能真正令诸侯,但是吸引人才,吸引小的地方实力归附是没问题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曹操当初收降关羽,没有这杆大旗是绝对做不到了,曹操也从地方品牌一跃成为了全国品牌,《三国志.魏书 董二袁刘传》中这样记载:“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袁绍看到了曹操的迅速扩张,都有点后悔,当然我相信时光倒流,袁绍还是一样不会采用......
-----------------------------
小皇帝哪來的自信可以除掉曹操,即使真讓他除掉曹操,他又哪來的自信不會出現第2個曹操,討董事件後,難道還不明白諸侯們已無心大漢,個個擁兵自重,怎麼這麼執著
--------------------------

位于他的位置,只要有点理想,都想恢复皇权的荣光,就算是饮鸩止渴,他也会去做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4 08:59:54 +0800 CST  
这个大家不要认为我是在为曹操辩护,试问政治人物中又不残忍的吗?回顾历史,名声最好,大家最为仁慈的恐怕就是我朝的周相了吧,当年顾顺章被捕叛变,周相亲自带领几个革命同志手刃顾的一家老小妇孺十几口,从事件本身来看,这算不算残忍,我们现在可以用为党为国为民来为开脱,但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自己以及集团的生存而对无辜的人展开的杀戮。
当然,曹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内忧,而是外患。公元199年,袁绍终于打败公孙瓒,统一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成为了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随着袁绍平定北方四州,准备南下,袁绍与曹操的决战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对于袁绍的评价,我认为他一直是被看低了的,相比曹操,袁绍早早就树立起远大理想更具有长远的职业规划,以后他的发展都是一步步按计划来的,而不像曹操是属于看一步走一步。袁绍的身世大家都比较熟悉,袁家“四世三公”,十分显赫。所以大家映像都觉得袁绍的成功完全靠的是祖先的原因。其实朝中的权贵大族也不少,而且袁绍在袁家地位也不算太高,是属于庶出,所以袁绍的成功,也与他的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个和现在的国企世袭领导是完全不同的,当时的社会动荡、危机四伏,自身没有能力的话根本来生存都很难保证。
袁绍父亲的父亲是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袁绍由于是庶出,于是从小过继于给了袁成。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年小小就成为郎,紧接着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从这里可以看出袁绍的政治智慧,当时正值汉灵帝利用宦官大肆打击士族的力量,这就是著名的第二次党锢之祸,袁绍看到此时并非出仕的好时机,于是他利用服丧的机会,避开了可能发生的政治危险。而东汉以孝治天下,袁绍利用这个,也获得了好名声。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4 23:22:48 +0800 CST  
回复第670楼,@xiaoyi292

曹操是英雄还是枭雄都是后人的评价,这里面扯什么呢
--------------------------

你说得也对,对对错错,都是后人评价的,关键看后人评价的立场和目的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5 13:58:11 +0800 CST  
当然这个时候,袁绍也并没有闲着,袁绍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在党锢之祸中,这几人常常一年中几次私入洛阳,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袁绍的密友中,还有曹操,他们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袁绍则隐隐成为这个小团体的领袖。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这才应大将军何进的辟召。何进是汉灵帝刘宏皇后的异母兄,以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根据我的猜测,袁绍这个时候,应该就有了自立的雄心壮志,并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计划。他先是不停怂恿何进除掉宦官,并且在不停地造势,引起了宦官们大面积的恐慌。随着而来引起宦官与何进的火拼,袁绍利用何进被杀的理由杀光了宦官,趁乱又干掉了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
当然,后来董卓的行动是超出了袁绍的计划,不过本来袁绍就是要搅乱局势的,董卓的出现彻底摧毁了皇权,引起了彻底的天下大乱,并没有有违他的初衷。这里大家可能觉得我这里有点矫枉过正了,因为关于董卓进京一事,史书上基本都是把板子拍到袁绍身上,并以此来证明袁绍的愚蠢和缺乏远见。后来又因为袁绍又败给了曹操,所以历史对于袁绍的评价基本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官二代。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关于董卓进京,前面已经分析过,东汉皇权逐渐衰弱,而士族豪强们的力量却越来越强,到黄巾起义之后,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税收、最关键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军队,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已经具备摆脱皇权另立门户的条件,所缺的只是一个契机而已。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5 20:59:18 +0800 CST  
今天人气不错,谢谢大家,再更一段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5 22:39:13 +0800 CST  
对于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来说,最不可接受的就是领土的分裂,因为这个对于统治阶层的伤害最大,所以对于分裂活动,他们都是要进行极其严厉的打击;对于老百姓的来说,这个其实没那么重要了,不管是大国家还是小国家,能让他们的生活富足的国家就是好国家,而人民的富足,确实与国家的大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那些能够有实力自立门户的豪强来说,那他们是巴不得天下大乱的,就算没有实力统一天下,当个一方诸侯、自立为王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当时的政治环境是缺乏一个大乱的导火索,缺乏一个人跳出来扰乱局势。不过袁绍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所以他做的就是在不停的推波助澜,并且默默地做好准备。董卓进京后,袁绍做出来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并迅速离开京城,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或许这支队伍的核心团队早已经组织好,只是在等待机会罢了。
当然留在京城中的其他袁家成员只能是被牺牲了,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袁绍一个人,但袁绍要起兵,就应该想办法能保全自己的亲人才对,他这样大肆起兵,简直把董卓当病猫看待了,最终把留在京城的袁家成员全部推进了死路。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5 22:42:49 +0800 CST  
由于袁家的牺牲,袁绍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同情,的声望也进一步提升,虽然讨董卓并不是袁绍首倡的,但他却当仁不让地当上了盟军的盟主。对于袁绍来说,讨伐董卓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这个,他可以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壮大自己的队伍。
通过这个,袁绍对于盟军队伍也有了一个完整而详尽的评估,对于他后来的扩张和吞并提供了指导方向。所以这两只军队的对峙是比较有意思的,其实双方都不想打,真正的打起来的战斗并不多。前面也分析过,盟军最后的这些首领基本都是死在自己人手里,董卓那边也一样,董卓、牛辅、李绝、郭汜都是死于内讧,双方的灭亡和对方基本都没有关系。
楼主 qhayjf  发布于 2014-02-15 22:44:16 +0800 CST  

楼主:qhayjf

字数:846116

发表时间:2013-11-27 06: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0 23:04:39 +0800 CST

评论数:62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