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9 十年中越战争片段集萃(每日更新)

41,六种武器的威力——记被湮没的“英雄神枪手”郑钰

提起老山战场上的神枪手,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浮现出向小平这个名字。相比之下,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更早,射击技能也更为全面的郑钰则显得默默无闻,少为人知。

郑钰是甘肃省庄浪县人,生于1964年12月,高中毕业三次参加高考都没能够考上。他抱着在地方上考不上高校,就进部队报考军校的想法,于1983年10月参军到陕西省军区服役。入伍后踏实肯干,勤奋好学,1985年7月被连队推荐报考军校。虽然上了录取分数线,志愿却填高了,不幸再次落榜。由于部队实行精简整编,裁军一百完,他所在的单位撤消了。但车到山前必有路,又传来了即将赴老山前线作战的47军要调人的消息。郑钰本身有一身过硬的军事技术,又是崇拜英雄的血气方钢的小伙子,与其悄无声息的回家,不如上战场拼杀,就是牺牲了,也是光棍一条无牵挂,要是不死,或许还能建奇功。在他的坚决要求下,上级将其调入47军141师421团8连。参战部队到达集结地域,开始了紧张的临战训练。郑钰拿出以前考学的劲头,苦练军事技术,主动给自己加练班用机枪、40火箭筒、60迫击炮。在全团组织的实弹考核中,取得了6种步兵武器射击全优,个人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绩。

1986年4月,47军接替67军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任务。7月,郑钰所在连队奉命防守著名的那拉地区“李海欣高地(即142号高地)”旁边的一个阵地。开始安排他位于靠后的3号哨位,经过再三要求,才被调到三面受敌,孤立突出的2班阵地。这里的树木早已被炮火削平,岩石被炸成锋利的石茬。郑钰和3名战友挤住在一个天然石缝里。洞里拥挤不堪,洞外更是有对面越军七八挺机枪和4门火炮虎视耽耽。艰难困苦可想而之。

当时越军为了断绝我一线阵地的供应,经常用火力封锁我军工道路。郑钰看到越军占了地形有利和工事坚固的优势,而我军的冲锋枪和机枪却打不着,就主动申请配发40火箭筒和60迫击炮,并拒绝了营里增派火箭筒手和炮手的决定,保证发挥全能射手的作用,一定完成任务。

一天黄昏,我军一支15人的军工队伍被越军火力压制在一片开阔地,进退两难。郑钰在排长的批准下,奔上右侧山顶,靠平时琢磨出的办法,用一根橡皮筋和一条细绳做了个小改革,打破教材关于俯射不能超过4度的规定,实施肩筒10度俯射,一举摧毁了越军这个机枪工事,掩护军工战友转危为安。40火箭筒射击受天候影响大,郑钰凭借自己的经验,总结天候变化规律,结合物理学知识,拟制了一份“左八号阵地40火箭筒射击误差修正表”,经实战检验,相当管用。

60迫击炮携带轻便,操作简便,曲射性能好,在热带山岳丛林作战中具有很大的作用。郑钰为了充分发挥60炮的作用。精心做了种种准备。他隐蔽在草丛中测定越军各个火力点和明显标志物的距离,为自己的小炮准备好了随时可用的射击诸元。并在阵地上预设了三个炮位,把炮弹预先放置在茅草里,一有敌情,就提起炮管以手做架,在三个炮位轮流实施简便射击,以游击战术打击越军。

一天夜里,越军上来偷袭,观察所电话通知哨位打独立树下的目标。当时外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郑钰靠着自己丰富的经验,一炮打出去,观察所通过红外线夜视仪看到了射击效果“打中了,打中了,打倒三个”。有一次越军一挺机枪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扫射我运粮军工,机枪打不着,就摇电话请2班用60炮吊,郑钰只用两发炮弹,就打掉了这个火力点。时间一长,他名声远播,经常去友邻帮忙。

接二连三挨打的越军有一天集中火力猛打2班哨位,想要拔掉这颗眼中钉。从望远镜里看到我方有几人受伤后,立即组织兵力出击,企图攻占我阵地。情况危急,郑钰迅速抓起火箭筒和60炮冲出哨位,越军的密集火力马上盯住了他,他机智地把钢盔放到一块岩石上吸引火力,滚进到另一侧扛起火箭筒轰掉了百米外一挺重机枪。接下来又转移到炮位上打出一发炮弹。就这样,郑钰打一下换一个地方,枪炮并用,遭到多方向射击的越军摸不清虚实,只好退回阵地。

不到半年时间,郑钰一人交替使用冲锋枪、狙击步枪、40火箭筒、60迫击炮、班用机枪、重机枪六种武器,歼敌29名。1986年11月,集团军党委给他记一等功。1987年5月,中央军委授予他“英雄神枪手”荣誉称号。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4-15 09:34:24 +0800 CST  
42,从一份清单看一专多能的重要性

战后总结的时候,163师487团4连余连长列出一份清单,记载着本连缴获高射机枪不会使用,多次眼睁睁的看着敌人却打不着的事例:

2月19日,我连夺占探某地区3、4号高地。缴获敌人1挺高射机枪,还有几箱子弹。20日上午发观有半个班敌人沿公路向玻保2连阵地运动。用步枪、轻机枪打,距离太远(约700米),想用高射机枪又不会,眼看着敌人而消灭不了。
2月21B上午,我们在3、4号高地上又发现敌人约两个班的兵力在17号高地活动,想打打不着。
2月21日中午,我们在3、4号高地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约一个排的敌人向友邻6连反击,距我们约800米,因不能以火力支援6连战斗,只好干着急.
2月19日至21日,我连在3、4号高地。敌1个班到1个排的兵力6次向我进攻,我们只能靠手中武器打击敌人。当敌人从远处向我接近和逃跑到远处时,都打不着。要是会使用高射机枪,至少可以多歼灭1个排的敌人。
2月28日,我连在扣马山前沿的5号阵地上,又续获了敌一挺高射机枪和约10箱子弹。12时许,发现敌两个班在距我约600米的无名高地山脚处通过,向那派方向运动。我们只好眼睁睁看着敌人走了。

手边有现成的武器装备,却因为不会使用,导致既不能消灭敌人,又增加了自己伤亡,这是平时一专多能、一兵多用训练不扎实的缘故。相比之下,越军士兵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能熟练使用多种步兵武器,以有限的人力发挥几倍的作用,我方一些部队敌情估计偏大,有的吃了亏,原因就在这里。战后部队干部战士对这个问题反应相当普遍:“越军一个士兵可以使用5、6种武器,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会一种枪,别的枪教一下就会了,并不难。”“只要把投弹‘破50米大关’的时间用上一部分,就可以把全营的武器学会。”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4-18 09:27:50 +0800 CST  
43,宽待俘虏,善待群众的作用

步兵第121师363团1连在执行团穿插尖刀连的任务中,坚持我军瓦解敌军的原则,执行宽待俘虏政策,积极做群众工作,为完成战斗任务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月18日清晨,连队穿插到离三龙不远的地方,发现有15个民军和一些群众正在往山上跑,企图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我军。当时地形不利,打起来必然造成伤亡,影响部队向前穿插。连长朱景财一面派出尖兵班进行包围,一面通过翻译喊话。越民军见已经被包围,解放军又宣传不杀害俘虏,于是交枪投降。

2,下午,穿过三龙后进入一片山区。地形相当复杂,向导对路不熟悉,地图和实地对照相差很大。连队一时迷失了方向,正在为难的时候。尖兵班在前面抓到两个俘虏,连干立即向俘虏交待宽大政策,并拿水和干粮给他们吃,使俘虏很快消除了恐惧情绪,接着为连队带路。沿途向越方群众宣传,中国军队不杀老百姓,你们不要害怕。老百姓听了俘虏的话,既不跑,也不捣乱。走到离那岸村不远的地方,俘虏说那里有座桥,守桥的有七八个民兵,有1枝冲锋枪,3支步枪。当时雾很大,连队一边隐蔽前进,一边又叫俘虏边走边喊:我们是三龙村的民兵,你们守桥的快过来,有事商量。守桥的民兵就走了过来,一下子当了俘虏。就这样,1连在不到两小时时间里,顺利通过10公里的难走山路,搞掉一个桥头哨,无一伤亡。

3,3月3日,连队从841高地转移到班俊防御,途中发现一个越南妇女饿昏在路旁。战士把她扶起来,送水给她喝,拿干粮给她吃。然后把她送到一个村子里护理了五六天。这名妇女深受感动,身体刚好就上山叫回了5个同村的老百姓,连队同样善待他们。第2天,有个群众悄悄告诉战士说有几个特工来弹药车附近观察,你们要小心呀。果然,当天晚上就来了两个特工队员,由于我早有准备,当场打死一个,打伤一个。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4-22 08:32:58 +0800 CST  
44,万炮轰谅山的背后

但凡对中越战争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对3月1日55军万发炮弹轰击谅山的雄壮历史感到陌生。今天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罗嗦几句。

1,目的——谅山市位于我国广西友谊关东南18公里处,为谅山省府所在地,是通往河内的门户和越北战略要地,是我军战役第二阶段主攻目标。谅山市四面环山,坐落在一个长5公里、宽3公里的盆地底部,本身面积不大。况且越军的防御特点是守卫市区外围要点和沿交通沿线要点,市区内并无有生力量。广州军区前指决心集中55军所属师以上炮兵,“打进万发炮弹,把谅山市的军政设施、通信、交通枢纽砸烂”,更多的是基于于政治上的考虑,打的是示威弹。即要通过这种排山倒海无可抵御的毁灭性炮击,震撼越南人的心理,打击瓦解其军心士气。

2,准备——根据一名归国难侨(原为谅山省某副省长秘书)提供的谅山市军政设施、通信、交通枢纽的具体位置,绘制了市区地图,结合地图量出具体坐标,进行分区划片,给各个炮群区分射击任务,将火力计划下达到各群。各炮群白天侦察地形敌情、黄昏转移、夜间做好射击准备,适时调整了战斗队型。至3月1日4时前,除军炮群和军炮团122加农炮营、85加农炮营外,163师、165师炮群转移至探某-关湖地域,164师炮群转移至昆崩-波况地域,炮26团在同等-波保地域,有22个炮兵营的火力能够达到谅山市南1-5公里。

3,实施——3月1日9时30分,55军集中19个炮兵营按事先区分的目标,在军炮指统一号令下,对谅山市内33个重要目标进行30分钟火力急袭,发射炮弹9919发,予以谅山市毁灭性打击。越军一不明单位向河内总参报告说:“敌人从上午8时30分(河内时间比北京时间早一个小时)开始炮击,火力非常厉害,简直不可想象,炮声隆隆,从未见过这样猛烈的炮火,炮弹一直不停地轰,数不清有多少发,所有的道路都被他们封锁了,我们简直无法抵挡,要撤退只有爬山。”

4,问题——担任主攻任务的163师向各团传达军2月28日晚指示:师属以上火炮统一由军指挥炮击谅山市,团营属火炮不参加炮火准备。这样就造成了误会,师以为各团会自己安排对各自进攻正面之敌前沿阵地进行炮火准备,就没有对敌前沿计划火力。团则以为炮火准备都由上级包了。结果炮火准备半个小时,市区内落了万发炮弹,但外围工事依然完好无损,师的主攻团489团攻击一发起就遭到敌猛烈火力压制,进攻受阻。师团营只得重新进行炮火准备,延长了时间,增加了伤亡。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4-25 17:12:02 +0800 CST  
45,“伙头军”也能当战斗英雄

1979年2月20日16时许,42军124师370团8连进至高平博山地区17号高地山脚时,突然遭到竹林中越军暗火力点射击。担任连救护组组长的炊事班副班长潘卫国奋不顾身地把负伤的战友邝卫明背到隐蔽处包扎,接着又抢救了2名战友,并把伤员的手榴弹收集起来分给火力组。冲在最前面的9班遭敌暗堡射击,轻机枪射手储宏银牺牲,副射手罗川左臂负伤,机枪掉落在地上。这时一名越军从暗堡里钻出来,企图夺走机枪。潘卫国眼明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在敌抓住枪管的同时双手紧紧抓住枪托。在争夺中,他趁势把子弹推上膛,扣动扳机将其击毙。就当他准备继续给罗川包扎时,又有3名敌人从左侧草房向他射击。他迅速将罗川转移到附近草丛中,替他包扎好伤口后,端着机枪利用地形地物绕到草房后侧20米处射击,将3名敌人全部击毙。潘卫国在这次战斗中,救护战友4名,击毙敌人4名,荣立一等功。1979年4月,广州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4-27 11:10:17 +0800 CST  
46,英雄炊事班

1979年3月10日,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回撤,陆军第43军第128师第383团3营7连奉命在营的编成内,配属重机枪3挺,在612高地地域组织防御,阻歼敌338师460团的进攻。具体部署如下:2排坚守612高地东南山腿南端、3排坚守612高地南侧山腿、1排坚守主峰、炊事班坚守612高地东南山腿北端、连指挥所位于东南山腿中部。
11日19时30分,营用步谈机通报7连,越军一个加强连避开我防御正面,绕过2、3排阵地,利用夜暗沿山沟向炊事班阵地迂回。很明显,这股越军的企图是打开缺口,割裂我防御体系,将全连拦腰斩断,而后各个击破。指导员蔡宁随即带通信员到炊事班阵地组织防御,将炊事班分为三个战斗小组:司务长管国清带侯振元、黎雪钢、侯保平、李合伏据守第一道堑壕右侧约60米的地段;副班长刘建华带
崔旭成、李建标据守第一道堑壕左侧约50米的地段;班长带陈全国、王幸福据守第二道堑壕;指导员带通信员在第二道堑壕中间指挥。其间3排长钟福才带7班副班长黄吴荣、机枪射手王子灵、常礼标赶来增援(途中遭敌60炮和高机射击,两名机枪射手牺牲,3排长双腿负伤6处仍然坚持爬到炊事班阵地参加战斗)。
从11日20时许到12日2时许,7连炊事班在指导员指挥下,英勇顽强、机智灵活,不断变换射击位置,用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手榴弹和缴获的轻机枪,弹药,打退越军8次冲击,歼敌70余人(其中黄吴荣只身歼敌近30名),自身无一牺牲。1979年4月,广州军区授予该班“英雄炊事班”荣誉称号。9月,中央军委授予黄吴荣“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PS:这次战斗中,越军喊出的口号是“中军缴枪不杀。”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4-29 09:32:57 +0800 CST  
47,组织边民争取越方民军一例

我方边民和越方边民虽然隔界而居,但是民族相同、语言相同、风俗习惯相同,在历史上互相帮助、通婚互市、友好往来。我参战部队充分发挥边民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织他们利用各种关系和越方武装内部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工作,以争取越方民军、获取所需情报,为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云南省马关县小坝子公社半坡乡武装民兵权忠义,主动请命为41师121团反击发隆之敌执行侦察敌情和分化瓦解任务。他利用和越方爱头寨民兵分队长杨兴华的朋友关系,一方面宣传解放军打的是黎笋集团,不是老百姓。越南政府把少数民族民兵放在第一线当替死鬼,还派来公安兵来监视,我们都是苗家,何必为他们卖命。另一方面给予其一些物质实惠,买来电池、锄头、盐巴、花布等送给他们,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经过权忠义8次做工作,部队和地方领导亲自接见,解除了杨光华等民军干部的顾虑,保证我军打过去后不向我开枪,万一公安逼着打,就往天上放;在我军运动路线上不埋设地雷,并给我军带路。杨光华回去后还走了5个寨子、9个民军哨所、同22个民军干部接上了头,共同约定给解放军让路,保持中立。2月16日晚,权忠义带领执行穿插任务的121团1营渡过大梁河,在杨光华的接应下,通过7个民军哨卡,前进10公里,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于17日6时10分顺利提前插至尼记、恩星一线,切断了发隆至孟康的公路,保证了团主力全歼发隆之敌。战后,权忠义荣立二等功,获奖冲锋枪一枝。1979年6月,云南省革委、省军区授予他“民兵英雄”荣誉称号。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5-04 08:49:11 +0800 CST  
48,争取越方基层干部和群众两例

周登寨农会副主席农文来,是个沙族,他一方面对越南当局推行大京族主义,欺压少数民族不满;一方面又曾经跟越军袭击过解放军,担心解放军不会放过他。39师115团群众工作组多次进村做他的工作,反复说明我军的政策是区别对待(把黎笋集团骨干分子和一般工作人员区别开来),和他摆谈沙族受当局迫害的事情,以引起共鸣,还派人给他的老婆治病,使农文来消除了思想顾虑,向我主动交代了越军潜藏人员名单和武器埋藏地点。115团根据他提供的情况组织清剿,两天清查出越军27名(其中情报中队长一名),缴获步枪19枝,子弹595发。(风牌575将会在《橡胶林的回忆》中提到这个事情)

165师493团勤务排在那模村时,对20多名越南老百姓反复观察鉴别,发现60多岁的农民农禄贵对我态度友好真实,就重点做他的工作。战士们看到他的孙子饿得哭喊不停,就把自己的干粮、罐头送给小孩吃。农禄贵深受感动,随即说服儿子为我军带路。在一个山洞里活捉了混在群众中的6名越军,缴获冲锋枪3枝,轻机枪1挺,手榴弹32枚,步、机枪子弹2400多发及其他军用物资一批。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5-05 09:56:22 +0800 CST  
49,以一歼十的王息坤小组

1979年3月1日12时,集结于高平市的陆军第54军162师受领了攻打广渊的任务。师决心以徒步和乘车相结合的方式,趁夜暗奔袭广渊,采取穿插迂回,南北夹击的战术手段歼灭广渊之敌。485团由南向北打,486团由北向南攻,484团为预备队,在485团后跟进。
3月2日11时30分,485团6连进至同厄西南谷地时遭越军伏击,三面受敌,进攻受阻。6连临危不惧,在师炮团85加农炮8连和团高机连1排支援下,以1排正面牵制,2排和9班抢占公路右侧高地,迅速向越军展开反击。副指导员吕顺金和代理副连长方应超命令2排代理排长王息坤带领4班长潘细腊、副班长申占军、正副机枪手王亚腰、郑太银抢占5号高地,占领从敌侧背实施攻击的有利地形。
王息坤带领小组披荆斩棘搭人梯登绝壁,于12时30分左右进到5号高地北坡距山顶20米处,发现5号高地和7号高地之间的山垭口处有十几个敌人携带4具火箭筒正准备向我85加农炮阵地射击,当即将敌击退,同时令机枪手在山顶占领射击位置。这时,发现山下小竹林和石墙后面还有60多名敌人。小组随即居高临下依托有利地形,分为两组轮换向敌射击。双方交火约两个小时,越军地形不利,数次进攻均被打退,枪声逐渐沉寂。王息坤听取潘细腊的建议,将机枪留在山顶监视敌情并担任掩护,自己率潘细腊、申占军(郑太银返回连队报告,请求支援)主动出击,3人交替前进,沿山垭口向下搜索残敌,其间王息坤中弹牺牲。
在这次约四个小时的战斗中,王息坤小组以一敌十,共歼敌63名,其中王息坤歼敌11名,潘细腊歼敌22名,1979年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他二人“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5-09 09:19:10 +0800 CST  
50,越军为什么强调独立作战

越共四届四中全会上确立了南攻北防的军事战略方针,决心尽快“夺取西南边境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因此将军队主力集中部署于越柬边境,于1978年12月25日发动了全面侵柬战争,由此导致北部地区兵力不足(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时,越军在河内附近和北部一共部署了9个作战师、8个生产师、2个训练师、30多个独立团和1个空军师。直接位于我进攻正面的有6作战师:316A师位于平卢 345师位于柑糖 3师位于谅山 346师位于高平 338师位于亭立 325B师位于先安(战中327师、337师、197团、46旅独立营向谅山增援),15个独立团,30余个独立营,54个公安屯,约十万余人(不含数量庞大,但无法统计的民兵)),加之防御地域广大,山岳丛林地区交通不便,部队难于机动,所以使用兵力小群分散,强调独立作战,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组织约3-5公里的防御正面,以连分兵扼守据点群,一般支撑点和山头多为一个班,至多一个排,有时仅3-5人。营主阵地和重要支撑点兵力最多为一个加强连。红河西岸230、387、332等高地,东岸391高地、小曹东北无名高地、班绕散西北1661高地等主阵地均是如此。营控制有一个排至一个连的预备队,用于机动支援、设伏及反冲击。由于越军防御任务区分极为严格,加上兵力不足,不敢脱离既设阵地作战,所以除了主要方向,很少实施反冲击,而是分片包干,各自为战。必要时多用火力支援而不是派兵力支援。如我11军北克西罗楼、南攻封土时,中间的班绕散之敌按兵不动;55军进攻同登打敌12团主力时,其5营在班庄,距离同登5公里,不出一兵一卒增援。总体来讲,越军处处分兵,节节阻击,虽然能够暂时阻滞我军前进,但必将被各个击破。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5-10 10:18:39 +0800 CST  
51,公安边防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概况

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广西、云南两省(区)沿边的公安边防站、公安边防派出所,积极支援边防部队的作战行动,共摧毁越方公安屯和公安屯执勤点17个,歼敌1019人,缴获82迫击炮、60炮7门,40火箭筒2具,轻重机枪6挺,冲锋枪、步枪117支,弹药和其他物资一批,缴获越方文件3000余份。除此之外,还积极为边防部队提供情报、介绍情况;在边境地区抓特务、拔钉子;配合部队在边境口岸实行军事检查;主动帮助部队解决困难,保证部队顺利出击;加强社会全面控制,保卫要害部位的安全。据统计,两省(区)1-3月份供挖出越南特务46名,发现苏、越和台湾特务嫌疑线索148起。参战公安干警中有5人牺牲、17人受伤;有48人荣立二等功,391人荣立三等功,685人受嘉奖,26个班荣立集体二等功。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5-12 15:31:40 +0800 CST  
52,步兵第113团参加对越作战情况简介

197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军第38师第113团奉命在师的编成内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先在个旧地区集结,后改向河口方向机动,进至坝洒农场一队待机,战前准备时间约一个半月,时任团长李怀保,政委孙升堂,全团参战人员共2718人,另有翻译13人,支前民兵316人参加作战。从2月17日至3月12日,连续奋战24天,经历了攻打坝洒、突击柑塘、坚守外波河三个阶段,共转战102公里,攻克高地43个,消灭火力点155个,摧毁坑道工事120个,毙敌585名,伤敌96名,俘敌51名,缴获和击毁越军一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全团牺牲94人(其中干部1人,战士67人,民兵23人),负伤227人,配属的师直工兵和喷火兵牺牲1人,负伤7人。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5-16 09:46:59 +0800 CST  
53,广西上林县支前情况简介: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广西上林县为前线调运了大批物资,包括大米580万斤,稻谷220万斤,棉胎、蚊帐、胶鞋、行军锅等生活用品3万余件,生猪2791头,活鸭2900只,鸡蛋788斤,木柴4000多担,干、鲜菜20.5万余斤,果蔗、香蕉1.1万多斤。还组建民兵担架队4个营2866人,从2月14日下午到27日凌晨,分3批到龙州县、凭祥市、宁明县,配属野战部队出境参战,执行保障勤务。完成任务后于3月11日至18日分5批返回上林。有1个连荣立集体二等功,5个排、4个班荣立集体三等功,5个连、9个排、22个班被评为先进单位;有1人(3连连长卢愈铭烈士)荣立一等功并被广州军区授予“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9人(李中桂、吴超培、杨光启、杨彦文、苏景力、黎佳彬、黎佳新、黄时庆、梁任高)荣立二等功,560人荣立三等功,976人受嘉奖。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5-18 09:04:44 +0800 CST  
54,那坡县武装民兵第一营参加对越作战概况:

那坡县武装民兵第一营由四个公社的武装民兵连组成,连以上干部由县武装部干部、专职武装干部和地方干部担任。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该营奉命开赴前线配合解放军执行坚守要点,搜剿残敌,维护交通线运输安全的任务。全营在二十多天的战斗中,搜查村庄220个次,打、搜山洞437个次,出动搜剿9204人次,共摧毁敌据点1处,毙敌30人,俘敌20人,并缴获各种枪械77支(挺),手榴弹115枚,雷管263个,各种地雷263个,子弹35917发,各种炮弹74发,各种军用物资29件,粮食72000斤,其他物资696件。
全营在打击敌人同时积极开展战区群众工作,共走访了36个村屯,宣传越南群众135户1178人,为群众看病132人次,并把6000多斤大米、玉米分给51户,347人。送给群众食盐150斤,火柴150盒。以实际行动争取了越南群众,不少越民主动检举揭发公安和武装人员,为清剿部队带路,报告情况。
全营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民兵营”的光荣称号,另有1个集体立二等功,2个集体立三等功;4人立一等功,3人立二等功,67人立三等功,154人受奖励,141人受表扬,39人入党,71人入团。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5-19 10:48:53 +0800 CST  
55,37师谷柳、保胜地区进攻战斗的物资储备情况:

本着多带粮弹、少带其他的原则,对单兵负荷量进行了调整。弹药:半自动步枪200发/支 冲锋枪300发/支 班用机枪1000发/挺 重机枪3000发/挺 40火箭筒4发/具 60迫击炮12发/门 82迫击炮30发/门 82无坐力炮20发/门 手榴弹4枚/人。给养:部队携带三日份(熟2 生1)。每人一个急救包。师、团加大储备步、机弹0.25基数,团炮弹0.75基数,师炮弹0.5基数。储备主副食四日份。师和各团派军需干部各一人,民兵一个班,运输车一台协助地方供应点,计划、筹措、分配作战中部队需要的粮、油、蔬菜。储备战救药材13.5个营基数,19个团基数,15个师基数和一个月的常用药材。每车按300元储备了车材。油料储备二个基数。武器备附件按标准基本配齐,并从四川军工厂购买新装备部队的重机枪备件,多备鞍具101盘,光学器材461具。
楼主 小城岑  发布于 2016-05-20 09:36:57 +0800 CST  

楼主:小城岑

字数:25772

发表时间:2016-02-22 20:5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21 10:04:42 +0800 CST

评论数:1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