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笑评《水浒》 白道、黑道 就是无间道 长篇连载

感谢bj303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许多人加入黑社会,只是因为他们羡慕大哥们的生活。其实呢?黑道大哥的生活,有什么可羡慕的?白道大哥的生活,比他们滋润多了。
从某种意义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个行当,也未必高人一等。只要你干到了最优秀,哪个行当也不错。如果你干的很失败,哪个行当也扯淡。
比如,许多少男、少女都羡慕娱乐圈,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所谓的明星,是如何的风光。问题是,所谓的明星能有几个?绝大多数在娱乐圈混的人,恐怕与别的行当没有本质区别。
比如,许多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甚至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都羡慕黑社会,那是因为看美化黑社会的影视剧看多了。其实,在黑社会混的人,除了少数人能混出点名堂,绝大多数的人,恐怕混的都不如普通行当的人。
许多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为什么总不想一想,如果黑社会这样好,为什么没有一个父母,会培养自己孩子混黑社会去?

我们再看看小喽罗们的生活。一个人成为小喽罗,还能享受正常人的乐趣吗?比如享受天伦之乐,比如孩子老婆热炕头。好像是不可能了。这种乐趣,应该只有少数大哥才有机会享受;甚至而言,对许多大哥们来说,这种生活也是奢侈的。(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面详细分析,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

我们再看看小喽罗的工作性质,那是经常需要玩命的。换而言之,听到伤了几个小喽罗,死了几个小喽罗,不要说大哥们了,就是读者一听,恐怕也像听见死了几条狗。因为,一个人,从当小喽罗的那一天起,就已成了一个代号。
比如,听到一百多个大哥,后来死的只剩下二三十个(死了七八十个),人们都会唏嘘不已的,更因此恨得,后半本书都不想看了。总而言之,后半本《水浒》写的太差劲了,差的已没法看了,这真是施先生亲自写的吗?不会是有人代笔吧!其实呢,不就是因为死了一些大哥,至于吗?
但是,如果听到死了几十个小喽罗,甚至几百个小喽罗,甚至几千个小喽罗,人们就会淡然极了。因为,小喽罗这种东西,在进入黑社会的那一天,就已成了一个代号。因为,小喽罗这种东西,就是用来牺牲的。没有无数默默无闻的、甘当炮灰的小喽罗,哪有大哥们的风光人生呢?


那些哭着喊着上梁山,要当小喽罗的人,也许从来没有发现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梁山上有一个大哥,是从中喽罗一步步干上去的吗?好像没有!
事实上,那是真的没有!

一个人想在梁山上有地位,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你上山前,在社会上就很有地位。如果你在白社会上,就是一个受人欺负的人,你上了梁山,还得继续扮演这种角色;如果你在上梁山前,没有混出一定的地位,你上了梁山,就更不要指望了。因为,梁山不会给你留这种机会。

如果一个人在白道上是当官的,那上了梁山,肯定能坐把交椅(这似乎没有例外的时候)。而且,通常是白道上的官越大,坐的越靠前。
如果一个人在白道上是有钱人,那上了梁山,肯定也能坐把交椅(这似乎也没有例外的时候)。而且,通常是白道上越有钱,坐的越靠前。
前两条标准,并非不可愈越的。因为,梁山权力分配的标准,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上梁山前,在江湖上有地位,肯定也能坐一把交椅。当然了,也是上梁山前,江湖地位越高,坐的越靠前。
还有一种标准,那就是看你跟大哥们的关系了!

什么你在梁山上的表现,你在梁山的资历。这当然也有作用,但是作用有多大,我们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从这层意义上,一个人想到梁山上找公平、找机会,他可真是找对地方了。因为,梁山的规则永远是,在白道你有身份,在黑道你也有身份;在白道你没有身份,上了梁山,你一样没有身份。不要不服,这是黑社会!

一个人在白社会,还屁都拦不成了,到了黑社会,就想拦成个屁。那不是做梦,又是在做什么?
你看看梁山的大哥,哪个在白社会,是屁也拦不成的人?那些在白社会屁也拦不成的人,到了黑社会,照样还是屁也拦不成。因为,黑社会更是弱肉强食的地方。有例外吗?当然有,如果连这个例外也没有,在白社会混的不如意的人,就想加黑社会,那不是二逼了,是弱智了。

在白社会,就是欺负人的人;到了梁山,自然是当大哥的料。在白社会,就是有钱有势的人,到了梁山,自然还是当大哥的料。
像那种,在白社会就受欺负的人,在白社会就没钱没势的人。到了黑社会。也就只配当个小喽罗。千万不要指望从小喽罗混成大哥,据我所知,这种小喽罗还没有出现过。
如果大家不相信,不妨把施先生的作品好好看一遍,甚至那些一心美化梁山历史的人,也没有给大家塑造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

一个人,如果成了光荣的小喽罗,恐怕就要永远保持这种光荣形象了。翻开梁山的历史,好像还真没有例外的时候。从士兵到将军,在白社会上,没准会发生(虽然概率很小),但是从小喽罗到大哥,在梁山的历史上,好像从来也没有发生过。
因为,梁山的另一个规则就是,一个安心当喽罗的喽罗,才是好喽罗。一个喽罗也想当大哥,那是要反天了。千万不要说你勇敢、不怕死。哪个小喽罗敢说自己怕死?怕死的小喽罗,还叫小喽罗?
一个敢怕死的喽罗,同样是要反天了。因为,喽罗就是传说中的炮灰!

如果你当个普通老百姓、公务员,你遇到危险,可以耍个滑头(总而言之,你说你怕死,大家都能理解你),你当了小喽罗,还敢说自己怕死,你可真是找对了地方。因为,大哥从来不官僚,大官伸手就是五枝令箭,举手就敢砍下人头。
如果大哥让你干某件危险之极的事,你却和大哥说你怕死,你却和大哥玩哩个啷。你可真的反天了。
小喽罗不敢怕死的,因为和大哥比起来,什么也不可怕!换而言之,你向前冲,虽然危险,却有活命的机会,如果你敢不听大哥的话,那是死路一条。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1 21:01:21 +0800 CST  
感谢hank568 、碧水风吟、韦理想2009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节。

那些主动上梁山的人,通常都是一些,喜欢任着性子干事的人。总而言之,什么规则、戒律,什么责任、义务。他们一概不想多管。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就是想任着自己的性子干事。例外的人有吗?当然有,但是非常罕见。

干坏事时,自然是如此。就是偶然干件好事,也是如此。

鲁达就是最经典的例子,本来收拾郑屠,可以算一件行侠仗义的事(细微曲折的地方,细细分析起来,恐怕也未必),但是他一做,马上坏事了。
以郑屠对鲁达的害怕,鲁达放走金翠莲,郑屠应该不敢追究;鲁达教训郑屠一顿,郑屠也只有认命。鲁达却是三拳打出了人命,如果鲁达计划为民除害,也算个事,问题是,鲁达本来没有这种计划,只是一时兴起,把人当沙袋打了。

如果,鲁达只是打坏人时,这样没深没浅,还勉强可以解释他嫉恶如仇。
但是后来,鲁达(当时叫鲁智深了)为了抢酒喝,上去一脚,就把一个卖酒的人,踢的半天都站不起来。而且这一脚,直接就是踢在了那个人的裤裆上。你说,这叫什么事?
我每当看到这段内容时,就忍不住想。如果鲁智深,当时这一脚,把那个卖酒的人踢死了,鲁智深肯定也是会一试那个卖酒的人鼻息,然后大喊,“你诈死,你诈死”,然后继续跑路。

原著是这样写这段内容的。

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听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我们见关着本寺的本钱,见住着本寺的屋宇,如何敢卖与你吃。”
智深道:“真个不卖?”那汉子道:“杀了我也不卖。”
智深道:“洒家也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
那汉子见不是头,挑了担桶便走。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擒住扁担,只一脚交裆踢着。那汉子双手掩着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镟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桶酒吃了一桶。智深道:“汉子,明日来寺里讨钱。”那汉子方才疼止,又怕寺里长老得知,坏了衣饭,忍气吞声,那里敢讨钱。


是不是说的有点太远了。杨志这一节,写的差点收不尾。好了,就趁这个机会收了尾吧。

杨志出身官N代,大宋政府,一直对他非常好。最初杨志失职跑路,依然还有一担金银财宝,而且手中的刀,就值三千贯(这还是贱卖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杨志失职跑路后,等到政府大赦,愿意好好当一个老百姓,杨志的还是有钱人。但是,杨志官N代的身份丢了,所以一直很失落。于是,他挑着一担财宝去买官了。很不幸,钱花光了,官也没有买到(或是买回来)。于是,杨志就觉得,高太尉不卖给他官,太腐败了。自己白花了一担财宝,却没有买到一个官,大宋政府太腐败了。

后来,杨志一犯二逼,成了杀人犯,但是误打误撞成了英雄,因为杀的人是当地一霸。梁中书因此,就当他是个人物,于是继续给他官当,并给他机会继续上进。但是,杨志却依然是一副不可救药的二逼样,于是走着,走着,就当了强盗。

社会的确不公平。但是处于杨志的位置,实在不应该有这种感觉吧。如果社会这样对待一个人,他还觉得社会不公平。那他天生就是一个混黑社会的脑袋。
社会怎样对你,才叫公平?你以为,你是太阳,整个社会就得围着你转?不围着你转,就叫不公平!一个人,如果就这样想问题,他不混黑社会,那真是屈才了。

总而言之,什么责任、什么义务,他都不愿意承担;什么规则、戒律,他都不愿意遵守。

高俅不愿意让杨志官复原职时,是这样说的。“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

高俅的说话,非常有道理。
首先,十个人干着同样的活,九个都顺利完成了,就你一个人没有完成。这本身就证明你的能力有问题。
其次,就算你没有完成任务,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是你命不好)。你出事后,一掉头就跑路,这算什么事?

梁中书当杨志是个人物。而杨志在押解生辰纲时的表现,依然还是老样子。总而言之,押解途中,顺顺的路不好好走,就是蹦蹦跳跳的出邪招。更关键的是,出事后,杨志还是一甩手,跑路了!
杨志,你有点责任感吗?杨志还真的没有!

从这层意义上,高俅还真比梁中书有知人之明。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2 08:31:35 +0800 CST  
感谢978336162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本来呢?围绕杨志的话题,我想收此收笔了。因为,这已东拉西扯的,越写越没边没沿了。可是,昨天看到hank568网友的回复,我觉得还有必要接着再往下写一段。

hank568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设想。

“泪痕兄的文章越读越有意思,看到杨志这点,有一点问题
泪痕把梁中书说成弱智了,我认为梁中书绝对不是弱智,弱智也当不了蔡京的女婿,应该他早就知道杨志是二逼了,故意让他去,我认为生辰纲号称十万贯,其实根本没多少,梁中书当时的大名府不像现在的北京城,收入并没有多少,还要养活大名府一大帮人,所以,生辰纲送少了说不过去,送多了又没有,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别人截了,故意让杨志这个二逼去押运,并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杨志身上。
另外,刘唐一个黑道上的流氓,都能知道生辰纲押运的确切路线,是怎么知道的?应该就是梁中书有意透露出去的。”

碧水风吟网友也有同感。于是回复说“嗯!也是的,关键这蔡太师每年都要过生日,多少不知道,反正不能低于十万贯!”



这种疑问、设想,我在吴闲云网友的《黑水浒》中,就曾看到过。我开始也觉的这种假设,有可能成立。但是,当我深入分析这一段时,我就觉的这种观点,应该只是书生坐在书斋中的想像。为什么呢?因为他把社会想的太单纯了。

说到礼金的问题,我们必须得知道一个问题。礼金的数额,是怎样确定的?
我给大家先提出自己的观点。

礼金的数额,与送礼者的年收入成正比;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的圈子出个门(也就是参加个婚礼、生日宴会),一二百块礼金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出个门,一两千的礼金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出个门,一两万没准都拿不出手。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因为圈子不同,人们的年收入差别大的去了。

礼金的数额,与送礼者、收礼者的私人关系成正比。同样一个圈子出个门,有人拿三五百块钱,就觉的可以拿出手了,有人拿一千块钱,还觉得拿不出手。为什么呢?因为关系不同。你是他的同学,给他拿五百块钱,肯定不少了;你是他的姐夫,也拿五百块钱,谁也会说你抠门的。

礼金的数额,与送礼者、收礼者的人情关系成正比。比如,同在一个圈子里,都是同学关系。有人送三五百块钱礼金,人们也会觉的很多了,有人送一千块钱,人们也会觉得太少了。为什么呢?因为彼此的人情关系不同。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收礼者(也就是东家),曾帮助过你一件非常大的忙,别人出门时,拿三五百块钱,你也拿三五百块钱,对方肯定会觉的你失礼了。

从这层意义上,礼金的数额,通常都是合情合理的。绝不会远远超出送礼者的承受能力。我们觉得十万贯是一个无法承受的数额,只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圈子,非常远离那个圈子。就好像刘姥姥没有进大观园前,是无法想像大观园的生活一样。


到了蔡太师那种级别,永远也不会缺送礼的人。换而言之,哭着喊着,想给蔡太师送礼的人,满大街都是。只是找不到门罢了,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再换而言之,一个人能给蔡太师家送礼,那是本事、那是荣耀、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一个人有了这种机会,却想办法推掉,这可以想象吗?
一个人会想到,梁中书为省这笔钱,所以可能会作假案。那只是坐在书斋中想像罢了。


你不妨用现实生活类比一下。一个人只要是能把礼,送到那种层次的地方,无论一次送多少,无论送多少次,他也不会觉那是负担。
因为,俗话说了,收人钱财,替人消灾。那种级别的人,收到你那样大一笔钱,而且还是一再收到你那样大一笔钱。总不会任何表示也没有吧!而人家,只要随便表示一下,就足够让你连本带利全收回来。

十万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自然是天大的数字。但是对梁中书那种级别的人而言,实在不是一个大数目。
我给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梁中书能让老岳父高兴,每年政人事变动时,梁中书推荐三五个人,老岳父全部同意了,你觉得梁中书所赚到好处费,会低于十万贯吗?
杨志为了一个正营级官位,就挑了一担金银财宝上京城活动,还没有成功。而需要梁中书,亲自找蔡太师运作的人,想运作的职务,肯定比这个职务大多了。

我们再反过来说。梁中书不能让老岳父高兴,每年人事变动时。梁中书推荐谁,蔡太师就否定谁,你认为梁中书潜在损失的钱,会低于十万贯吗?

更何况,蔡太师的权利,绝不只这些。
再给你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政府每年的工程、采办,这种事交给谁办(交给谁推荐的人办),不是个办。问题是,如果人家就让你办(就让你推荐的人办),那就不一样了。从中可能得到的好处,会有多少个十万贯?
再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哪个年代没有大批坑爹的人,没有大批失职、贪污、腐败、挨罚、挨宰的官员。许多时候,蔡太师稍稍闭闭眼,他们就过去了,蔡太师睁睁眼,他们就会栽在那里。如果梁中书能让蔡太师高兴,那蔡太师随时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蔡太师成天睁着眼睛,梁中书一年潜在的损失,会低于十万贯吗?
换而言之,梁中书能让蔡太师高兴,一年干这种“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事,可能获得的利益,也绝不会少于十万贯。

甚至就是梁中书,他自己贪污、腐败时,如果蔡太师闭一闭眼,他就可以多铲好几铲子,如果蔡太师一直睁着眼,他敢随便乱铲吗?换而言之,不要说别的了,仅此一项,梁中书一年潜在的损失,会低于十万贯吗?
梁中书为了一年省十万贯,就冒着得罪蔡太师的风险,作假案子。这可能吗?

话说回来了,蔡太师敢收他这十万贯,就是因为蔡太师觉的,在蔡太师的照应下,梁中书每年得到的好处,会有好几个十万贯。
就好像与人合伙作生意(蔡太师在上面罩着,梁中书在下面贪着),你总想黑合作伙伴的钱,你本身就太不上道了。
如果这个合作伙伴是不可或缺的,别人无法替代的(梁中书没有蔡太师罩着,他还是梁中书吗?他的权力肯定会下降一多半。蔡太师不愿意罩着他了,谁还能罩住他?)。你一年捞好几个十万贯,却一个十万贯,都不舍的给人家分。你就更不上道了。如果一个人,真有这种念头,那抱着金饭碗,也吃不起白菜豆腐的。
所以,我还是前面的话,认为梁中书会作假案的人。都是书生坐在书斋中想像罢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2 09:50:25 +0800 CST  
从这层意义上,你不要怕给蔡太师花钱,你应该怕没有机会给蔡太师花钱。换而言之,蔡太师随便从指头缝漏下点东西,就够你吃一辈子。问题是,蔡太师家的大门,你以为谁也能进去?
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只要能让大家高兴,人家指头缝随便漏下点东西,就够她吃一辈子。

甚至,我们不妨看再想一下。
如果六月十五日是蔡太师的生日,梁中书忙着给蔡太师采购生日礼物。大名府的各级官员,都会傻乎乎的看着,没有所表示吗?换而言之,这笔钱通常都是大名府各级官员、富豪合伙出的。
再换而言之,为了感谢蔡太师在过去的一年里,对我们的悉心照顾(蔡太师如果天天睁着眼睛,这里的官员还怎么贪、怎么腐啊?这里的富豪,还怎么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营利呢?)所以,我们都有义务让蔡太师过一个快乐详和的生日。总而言之,祝蔡太师万寿无疆,永远健康,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为此,我们大名府的各级官员,都凑点份子,准备十万贯薄礼,不为过吧!


十万贯有多大?
如果放到今天社会中,也就是三千万元人民币罢了。在今天的社会中,不要说你能,每年把这样一笔钱,花到蔡太师那种级别的地方了。你就是,能每年把这样一笔钱,花到梁中书那种级别的地方,恐怕也是稳赚不赔的。只是,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甚至是玩命经营才能获得的。因为到了人家那种级别,绝不是谁也能探着关系的。
许多事,对大哥来说。用张三也是个用,用李四还是个用。但是,对下面的人可不一样了。
举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比如现在政府修一条铁路,投资好几个亿,好几十个亿。你说人家把这个工程,包给谁不是个包?可是,对于具体的竞标者来说,那能一样吗?如果你每年都给大家送一笔钱(关键是大哥还会收下),大哥在这个时候,就能忘了你吗?大哥是不会这样不上道的,如果大哥这样不上道,以后谁还给他送钱呢?
当然了,明天有个局长、厅长之类的空缺。对大哥而言,同样用张三也是个用,用李四还是个用(这两个人既然能竞争,他们的能力就不会有本质的差别)。但是,对张三、李四本人而言,能一样吗?在这种背景下,张三每年给大哥送一大笔钱(关键是大哥还会收下),李四没有这层关系,你当大哥,会用谁当这个局长。如果你能想通这一点,你就应该知道,给大哥花钱,是不会吃亏的。

我们觉得,梁中书会把这十万贯当成负担,只能证明我们是坐在书斋中思考社会罢了。

至于说杨志知道生辰纲的确切消息、路线。这更简单了。

现在街上的银楼、金店、珠宝店遍地都地,每天押送钞票的车,走什么路线,谁闭着眼睛也能打听出来。因为,这不是秘密!只是,这种东西,除了传说中二逼,谁敢去劫?至于说杀人灭口,不留活口的去劫它,那就更得传说中的二逼了。劫蔡太师的东西,比劫这种东西更严重吧!

蔡太师的生辰纲,也是如此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换而言之,梁中书每年都走固定走行路线,在固定的时间给岳父送生日礼物。只是去年,碰了几个业余罪犯,一犯二逼给劫了,案子稀里糊涂的结束了,所以今年又有几个二逼惦记上了。这有什么奇怪的?
其实,只有在现代商业小说下,才会渲染这种东西的神秘性。这种东西,从来也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的。因为,这种东西都神秘兮兮的(好像谁都敢劫),那各地的钱庄、珠宝店,岂不是都得到搬到地下、放着几十道铁栅栏去经营。因为,抢个钱庄、珠宝店,比抢蔡太师的东西,容易多了吧!后果也小的多吧!

至于梁中书会误用杨志。我前面也分析了,杨志是一个欺下媚下的人。所以,他在梁中书面前,总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梁中书在这种背景下,产生错觉,也不奇怪。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2 09:59:47 +0800 CST  
复21tc_bianzhou网友:

感谢您长久的鼓励与支持。其实,这个长篇,我一开始就是按商业性的套路去写的。
本身,对我而言,出版一本自己的书,我一直报着可遇不可求的态度。换而言之,我也想出版一本自己的书,只是我并不会去费力运作的。
就我的观点,一个写作的人(尤其是对写作充满理想的人),如果只是想着如何出版自己的书,本身就会毁了自己的笔。因为,一个作家的笔,它本身是神圣的,换而言之,它不应该随便迎合什么。一个作家的笔,如果总想着迎合什么,那就会丧失了继续上升的机会。

只是一件偶然的事,让我忽然想尝试用商业化的套路去写一个长篇。前几个月,我父亲病重住院,在陪床时,父亲一再跟我说,是不是需要花点钱、找个人,把我写的东西出版一下。这对我触动很大。

父亲出院后,我忽然想到,我是不是需要也学习一下商业化的套路,然后写一个长篇。
其实这个长篇,最初是以宋江为主线的,名字叫作笑评水浒,大哥是怎样练成的。但是写到了后面,我忽然觉得,这种写法,有教人学坏的意味,所以我就又按了一个帽,换而言之,我希望大家明白,黑社会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好。而这样写着写着,宋江反而成了副线,而且其中不着边的内容太多了,所以最多只能博搏人气,却很难有出版的机会了。其实这样也好,因为这样一写,作品的意境远高于前者。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和您提到的各种建议。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2 10:30:31 +0800 CST  
感谢21tc_bianzhou、 勇士用剑、绝地武士的归来 、bj303 、iversonken、rogerggg 、碧水风吟 、大大泡泡1978、新恐怖鸟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三章 草包大哥晁盖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读原著,就会发现。最初的晁盖是一个、、、、,怎么说呢?用香港电影视剧中的话说,那就是一个凯子。
晁盖家有钱,但是,钱是哪里来的。都是他祖辈积攒下来的。从这层意义上,晁盖也就是一个,根本不懂得创业艰难的富N代。


面对这样一个富N代,黑白两道,想从他身上刮下钱来,最简单的、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奉承他、吹捧他、和他交朋友。总而言之,晁盖非常大方,非常慷慨,对朋友够义气,是条好汉子,我们都喜欢和他交朋友!其实,明着吹捧你,暗着想让你当冤大头的事,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晁盖见到黑白两道,这样给面子,总觉得自己混的非常不错。因为你看,谁见我,都叫我大哥,我混的有多好啊!
其实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一个凯子。黑白两道见了凯子,都是这样的。

晁盖家有的是钱,一些滥五滥六的人,为了能从他身上刮下点钱来,自然走到哪里,都会对他前呼后拥、连吹带捧的。而晁盖为了维持这种虚荣,自然得不断的给大家花钱。总而言之,来的都是客,谁给我晁盖面子,我就给他银子。

于是,滥五滥六的人,接连不断到晁盖家白吃、白喝、白拿,吃完、喝完、拿完,自然得替晁盖造一造大名。总而言之,晁天王慷慨、大方、义气、够朋友;这拨人吃完了,那拨人再来吃。换个正常人,看到这种场面,难免会感觉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但是晁盖不这样想,晁盖总觉得自己这是本事,这是能耐。否则,为什么会那样多的好汉,都喜欢到我家呢?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好汉,都喜欢叫我大哥呢?
其实呢?如果晁盖他爹是个普通老百姓,晁盖永远也不会有这种本事。因为,这种本事,非常简单,那就是家里有闲钱,甘心当凯子就可以了。我记得《三言二拍》中有一个败家子,就是这样过日子的。最后把家业败光了,也就没有人,把他当头蒜了。

晁盖最后也把家败了,只是败光的方法,不是把他爹留下的家业,一点点糟蹋光了。而是跟着滥五滥六的人,越学越没样,最后把他爹留下的家业,一风吹光了。

像晁盖这种思维的人,在小孩子中常能见到。许多涉世未深的小朋友,如果家里有钱、或有势。难免会成为晁盖这种凯子,总而言之,那些滥五滥六的人,想跟他身上刮油,就天天奉承他、吹捧他,把他当个人物看,他也非常享受这种感觉。于是天天拿着家里的钱,给一些滥五滥六的人花,那些滥五滥六的人,一方面跟着他能白花钱,另一方面,跟着他也可以搭一些顺风车,所以对他总是前呼后拥,连吹带捧。于是,这个小朋友总感觉自己很有本事。其实呢?一个人,有个好爹,如果不懂得上进,想没有这种本事,都很难。
更惊人的还在于,有一些当爹的人,生怕儿子长大了,不会“坑爹”,看到儿子有了这种本事,也会非常自豪。你说,这不是鬼催的吗?
我承认,按这种路走的孩子,有混好的。但是,大部分孩子,如果就按这种路走,长大想不坑爹,都很难。因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小朋友,成天被一些滥五滥六的人包围着、前呼后拥着、连吹带捧着,你指望他做起事来,能有点谱,那除了求西天佛祖保佑,恐怕没有别的办法。

晁盖他爹死的比较早,如果他爹能活着看到他后来的样子。恐怕只能说一句话,原因这就是传说中的坑爹啊!
看到这儿子,这样有出息,晁老太爷活着,恐怕也只能收拾铺盖卷儿,跟着儿子跑路了。当然了,许多执迷不悟的小朋友(甚至成年人),总认为晁老太爷能教育这样有出息的儿子,那实在能称得上教子有方了!


晁盖,一直也算个良民,但是第一次案,就是去劫蔡太师的生辰纲?这种胆量、这种魄力,就是专业大贼听了,也肯定会惊的目瞪口呆。因为,这得多大的胆啊!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3 10:24:56 +0800 CST  
复勇士用剑网友:

宋江是水浒最牛的人!!好想楼主谈宋江啊!!教教我怎么看懂宋江。怎么学坏!!呵呵
==============================

一个人想成功,必须得如21tc_bianzhou网友所说,得讲规矩、讲原则(所谓原则,就是不为暂时利害原因,所动摇的行为准则)。否则,你就成了随波逐流的人,永远不可能接近成功。真正的问题是,规矩是什么样子的,原则又是什么样子的?它没有一个标准的样子。

所谓成功之道,那是殊途同归,而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绝没有一定规则的!
从这层意义上,21tc_bianzhou讲的,那才是真正的实用道理。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21tc_bianzhou网友一再支持我、鼓励我。而是因为,人家才是真正有生活的人。

如果你去看社会,成功的人千奇百怪,什么样的人也有。正邪(好人、坏人)、动静(外向、内向)、钢柔(遇事绝不轻易妥协,遇事动则妥协)、顺逆(喜欢迁就人,喜欢处处以我为中心),这些选择截然相反,但是都有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人。
从这层意义上,宋江这样作会成功,别人这样作未必能成功。

许多时候,我非常欣赏一个古人说的话。大意是,一个人,不论走正道、走邪道,都有成功的经典例子。从功利上讲,走正道、邪道都不能算错。但是,一个人走正道,如果失败了,他再差劲,也有个样子;如果一个人走了邪道,却失败了,那就一点样子也没有了。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都走正道。
其实我们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一块走上社会的孩子,有的孩子本本份份干工作,成功了自然什么也不用说了,就算失败了,也无非是穷点、辛苦点,也算过日子;有的孩子跟着滥五滥六的人混,混好了自然什么也不用说了,混坏了,混成了欠一屁股高利贷的滥赌鬼,或是有今天没明天的毒鬼,或是成了给大哥当炮灰的小喽罗,或是进入了监狱。真比那些本本份份过日子失败的人,强吗?

宋江就我的感觉,是一个霸气冲天的、邪气冲天、无法无天的人,而且把各种欺诈之术,练到了不露痕迹的人。我在把宋江相关章节写完时,忽然发现,这样写宋江,难免会让许多人觉得他是一个成功的偶像。从而会学习宋江,所以我就试图在写宋江前,先加一个帽子,换而言之,让大哥知道走邪道,是很难有好结果的。

我承认自己是按商业套路写这个长篇,也只是希望大家知道。既然是商业套路,难免就会为了博人眼球,而采用一些文学化的、夸张性的方法。所以,大家觉得写的好,就鼓鼓掌,千万不要把它当成实用指南。一来商业化的东西,你本来看看就可以了,二来,成功之道,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实用指南。许多东西,都是慢慢悟出来的,谁也教不会谁的。

如果说脸厚、心黑、胆大就能成功。给大哥当炮灰的小喽罗,能符合这种标准的人,有很多。但是,他们始终也是当炮灰的料。
如果说有担当就能成功,许多给别人、给大家顶缸的人,有时候就是因为他有担当。
从这层意义上,当你认为,如果这样、如果那样,就能如何如之何时,本身就证明你还没有成熟。因为,现实社会非常复杂。
许多所谓的专家,都喜欢教人,如果这样、如果那样,就能如何如之何,那都不过是卖狗皮膏药罢了。除了卖狗皮膏药的,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这样说话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3 11:46:27 +0800 CST  
感谢21tc_bianzhou、 义A、 hank568 、绝地武士的归来 、新恐怖鸟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只要我们拿史进与晁盖一比较,就会发现,这两个人有着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
他们都是不知创业艰难的富N代,只因为投胎好,而且老爸、老妈又死的早,所以马上拥有了一大笔钱。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花手里的钱了。许多滥五滥六的人,竟然发现世上有这样的凯子,手里拿着一大笔钱,却不知道该怎样花。自然都会非常热心的指导他们,怎样花钱、理财。
滥五滥六的人,玩这种凯子的方法,通常就是三招。一把刀、两串冰糖葫芦、外带若干碗迷魂汤。你别看晁盖、史进也算个人物,可是面对人家这三招,顿时连个北也找不到了。总而言之,我爹死的比较早,承蒙各位指教,我终于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你看史进,他爹活着的时候,还知道什么叫是、什么叫非,所以一听强盗祸害当地百姓,那也是义愤填膺。总而言之,我史进要为民除害。后来呢?强盗先拿刀,一看刀不行。就拿着迷魂汤过去了,再送他两串冰糖葫芦,史进顿时把强盗当成了亲人。
从表面去看,史进比晁盖有持家过日子的观念,因为,史进和强盗交往时,那从来都是报着有来有往的态度,总而言之,史进绝不会当那种,白白给黑社会花钱的傻瓜。如果单从这角度去看,史进不是凯子,而是一个坐地分赃的、或是给强盗消赃的无间道(关于这一点,我以后会详细分析,这里只是简单的说一下)。但是,史进竟然把强盗当成知心朋友,那就是凯子了。于是,和强盗混来混去,最后把他爹苦心经营的东西,都毁掉跑路了。

晁盖没有持家过日子的观念,因为晁盖追求的就是所谓的仗义疏财(实际上就是给黑社会朋友花钱),总而言之,天天拿着钱给滥五滥六的人花,还把这当成本事了。泪痕不是坐在讲台上,所以泪痕不认为给滥五滥六的人花钱,就叫凯子。因为,你给人花钱,总得有一定目的、原因吧!难道就是为了得到人家的几句吹捧?骗子见到凯子,都是这样干的。吹捧别人几句,什么本钱也没有,转手就能拿到一笔钱,骗子自然喜欢这样做了。
如果你真舍得花钱,真愿意让人们尊敬你,你没事修修桥、补补路、赈赈灾、帮个失学儿童、扶助个贫苦老人,不行吗?为什么就喜欢给所谓的好汉花钱,而且还是不求回报的,只为了落一个仗疏财物美名。这不是凯子,又是什么什么?



只要我们拿晁盖与宋江一比较,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晁盖只是一个凯子,而宋江却是一个超级无间道。


原著中是这样写晁盖的。

“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

原著中是这样写宋江的。

“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奉,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这两厢一对比,他们之间自然是高下立判了。
晁盖舍的花钱,但是都给什么人花钱呢?大约只是给黑社会(也就是所谓的好汉),或是官府花钱。书中并没有说,晁盖喜欢给底层百姓花钱,而且我们也看不到,与此相关的具体描写。

宋江呢?人家不但给黑社会(也就是所谓的好汉)花钱,也给官府花钱,更主要的是,人家也喜欢给底层百姓花钱,对此书中有相关介绍,还有许多相关的具体描写。

你别看,晁盖、宋江都是舍的给人花钱,那差别可大的去了。一个人有钱了,给黑社会花钱、给官府花钱,并不难;但是,给底层老百姓花钱,那就难了。因为,给前者花钱,通常有着不得已的原因,给后者花钱,并没有不得已的原因;因为前者,都能想着各种办法(吹捧你、前呼后拥你、连敲带诈你、与你作各种见不得人的交易),让你花钱,后者通常没有这种本事。

如果一个人,只舍的给黑社会、官府花钱,那绝不是真正的慷慨大方,更与所谓的仗义疏财沾不着边。如果大家认为我说的不对,不妨看看现实社会中,喜欢给黑社会、官府花的钱的,有几个能称得上是好人?舍得花这种钱的人,有几个不是报着东边花了,从西边补回来的想法。换而言之,舍得给黑社会、官府花钱的人,通常都是为了办事方便,通常都是为了寻找不公平的竞争机会罢了。
如果晁盖也是这种人,我们只能说晁盖不是本份人家的孩子,却不能说他是凯子。因为,这样干事的人,通常都是又奸又滑的人,哪能与凯子联系在一起呢?

而晁盖,显然不是这种人。我敬佩晁盖的原因在这里,我轻视晁盖的原因也在这里。换而言之,晁盖并不是一个适合混黑社会的人,但是他傻乎乎的就要混黑社会。明明是人们把他当凯子,他却以为这是因为自己有本事。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3 15:10:45 +0800 CST  
感谢bj303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如果一个,舍得给底层百姓花钱,而且还能形成一种习惯,也未必是真正的慷慨大方、也未必是真正的仗义疏财(因为许多时候,他们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功利性)。但是,只有一个人能作到这一点时,才可以与慷慨大方、仗义疏财联系在一起,因为这需要人格达到一种境界。
只喜欢给黑社会、官府花钱的人,通常都没有什么人格境界,换而言之,他们的人格境界与普通老百姓相比,也差得太远了。因为这种人,通常都很难划进好人堆里。

晁盖与宋江一出场,他们的形象高下,已有非常大的差距了。

而晁盖出场后,就是雷横到他们家白吃、白喝、白拿。更主要的是,晁盖还在被窝睡觉,雷横就毫不客气的敲起门来。“此时晁盖未起,听得报是雷都头到来,慌忙叫开门。”

我们再看看,宋江出场后,是什么情景?

宋江道:“贱眼不识观察,少罪。小吏姓宋名江的便是。”何涛倒地便拜,说道:“久闻大名,无缘不曾拜识。”宋江道:“惶恐!观察请上坐。”何涛道:“小人是一小弟,安敢占上。”宋江道:“观察是上司衙门的人,又是远来之客。”两个谦让了一回,宋江坐了主位,何涛坐了客席

这两厢一对比,差距就更显出来了。

何涛一见宋江,竟然是“倒地便拜”。而且还开口“小人是一小弟,安敢占上”。
雷横与晁盖,却显然是一副称兄道弟的样子,很难看出,雷横有尊敬晁盖的意思。
而何涛是市警察局的头目,雷横只是县警察局的头目。

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去看。就会发现,江湖人见到宋江,通常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倒地便拜”、“纳头便拜”、“拜倒在地”。

我们常常认为,宋江的江湖地位,是因为他救了晁盖。这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事实上,宋江一出场,何涛见到宋江,就开始了这个经典的动作。
而宋江见花荣时,花荣更把这种动作,作的夸张到了极致。“拜罢”、“拜了四拜”,“说罢又拜”,“唤出浑家崔氏来拜伯伯。拜罢,花荣又叫妹子出来,拜了哥哥”,“花荣夫妻几口儿,朝暮臻臻至至,供茶献酒供食,伏侍宋江”。
说得毫不夸张点,就是慕容知府到了花荣家,花荣也不会这样低三下四的。

上梁山前,黑白两道的人,谁曾把晁盖抬到这样高的位置上呢?好像一个也没有。换而言之,江湖人只是把晁盖当个凯子看,却把宋江当成个人物去看。


宋江出场前的江湖地位,是如何取得的。我后面会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多说了。我这里拿晁盖与宋江相比较,只是为了证明晁盖与宋江相比,他只是一个对黑社会充满憧憬的土财主。所以,晁盖与黑社会玩的结果,不是玩了黑社会,而是让黑社会把他玩了。宋江则不同,人家那是超级无间道,所以人家与黑社会玩的结果,却是把整个黑社会都玩了。当然很不幸,最后把自己也玩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3 15:31:50 +0800 CST  
感谢hank568、 21tc_bianzhou、978336162、bj303、岭南陈氏、大大泡泡1978、绝地武士的归来、 爱吃猪肠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晁盖一出场,就有一个叫刘唐的小混混去找他了。晁盖认识刘唐吗?不认识!刘唐认识晁盖吗?也不认识!
也许有人说,刘唐是一个江湖好汉,泪痕怎么说他是小混混呢?其实,刚出场的刘唐就是一个小混混。后来,刘唐能成为一个所谓的江湖好汉,那是因为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中。
当然了,晁盖能成为大哥,也是因为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而晁盖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什么角色,就是扮演大哥啊!


晁盖不是混黑社会的料,因为他遇事,一点主意也没有,只是因为他老爸留下的家产比较多,而他又舍得花钱,所以能让黑白两道的人,都喜欢围着他,团团乱转,于是形成巨大的江湖名声、地位。
不知道,我们注意到没有,从计划劫生辰纲、到生辰纲案发,到大败何涛、再到火并王伦、再到大败黄安。晁盖虽然是大哥,却是遇事就慌,全无主意,事事都是吴用安排的。
晁盖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任何主动性,全部是被人推着乱走。所以,他能成为大哥,只是因为他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晁盖遇事则慌、而且毫无主意,这对一个大哥而言,是致命的弱点。但是因为,他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所以这种缺点就可以弥补了。因为,有吴用在,晁盖的这个弱点,也就不是弱点了。


吴用有当大哥潜质,遇事深谋远虑,走一步,看三步,步步都有后招。遇事不慌、而且有主意。吴用的弱点,就是名声不够响亮、地位不够高。
吴用没有个好爸爸,所以他没有包装、推广自己的启动资金;所以他虽然拥有当大哥的潜质,却一直没有建立起当大哥的名声、地位。晁盖有个好爸爸,所以没有当大哥的潜质,却拥有了当大哥的名声、地位。你说这阴差阳错的!但是,有心机的人也许早就想到了,这两个人结合起来,不就什么也齐了吗?的确如此。
吴用缺乏当大哥的名声、地位,把晁盖顶在台面上,不就可以了吗?
晁盖缺乏当大哥的潜质,让吴用在幕后策划,不就可以了吗?
这两个结合起来,是不是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哥呢?显然不是不够的。因为,晁盖是正经人家出身,吴用也是正经人家出身,他们现在还只是黑社会的爱好者,虽然他们两个结合起来,像一个优秀的大哥了,但是还缺点二逼劲。这里的二逼劲,是指作事不会考虑后果。

有时候,这种二逼劲,对混黑社会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点二逼劲,作事自然瞻前顾后,都是按牌理出牌,对手可以很容易摸清你的牌理。如果你出牌时,通常是按牌理出牌,但是二逼劲一犯,就乱出牌。那谁也无法摸准你的牌理了。许多大哥让人害怕,就是因为,你摸不着人家的牌理,因为人家一犯二逼,什么离奇的事也会干出来。遇到这种大哥,人们都会退让三分的,因为你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犯二逼。

对混黑社会而言,二逼劲很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二逼劲,想拿别的东西弥补,自然也行,却有些太难了。
比如宋江不二逼,也成了江湖超级大哥。因为人家的霸气、邪气,足以弥补这种不二逼的缺点。再比如林冲不二逼,也成了江湖大哥。因为林冲的忍劲极强。高太尉把林冲逼得一忍再忍,忍了又忍,王伦把林冲欺负的也是一忍再忍,忍了又忍,终于忍无可忍,来了个大发作,于是弥补了不二逼的缺点。
晁盖、吴用都没有冲天的霸气、邪气。也没有林冲那种不可思议的忍劲,更没有处于那样的环境中。本身又都没有二逼劲,虽然两个结合在了一起,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哥。

正说晁盖、吴用缺乏二逼劲,一个超级二逼出现了。这个超级二逼是谁呢?当然就是刘唐。
于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已形成了多一半。你想吧,晁盖有名声、地位,吴用自信、从容、有主意,刘唐的二逼劲绝对够充足。这三个人联合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大哥了。再有三阮、公孙胜加盟。这个优秀的团队,马上就形成了。
总而言之,晁盖到台前充门面;吴用在幕后策划;刘唐负责当马仔;三阮给负责具体行动;公孙胜,负责装神弄鬼。到目前为止,一个优秀的团队形成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3 21:00:35 +0800 CST  
感谢绝地武士的归来网友支持,再更新一段。

刘唐的二逼样,比杨志还惊人,恐怕除了李逵,没有人能与刘唐比二逼了。

我们看看原著中这段话。

且说刘唐在房里寻思道:“我着甚来由苦恼这遭?多亏晁盖完成,解脱了这件事。只叵奈雷横那厮,平白骗了晁保正十两银子,又吊我一夜。想那厮去不远,我不如拿了条棒,赶上去,齐打翻了那厮们,却夺回那银子送还晁盖。他必然敬我。此计大妙。”


小时候,我看这段话,总觉的莫名其妙。因为,我当时觉得,施先塑造人物时,太不给力了。你说这样的刘唐,是一个英雄好汉,还是一个二逼?肯定是一个二逼。
我小时候总认为,施先生是在塑造一个英雄好汉,所以觉得施先生这段内容,实在太失败了。因为,随便拉出一个高中生去塑造刘唐,也不会写出这样差劲的内容。
但是,等我有了足够的社会阅历后,再回头看《水浒》,就渐渐发现,施先生本来就是在塑造一个二逼。


雷横是什么人?是当地刑警队长,雷横从晁盖家里,拿了十两银子。这十两银子,是晁盖亲手送给雷队长的。你刘唐跑出去,想抢回这十两银子,这叫什么事?除了二逼,正常人能干出这种事吗?
至于“我不如拿了条棒,赶上去,齐打翻了那厮们,却夺回那银子送还晁盖。他必然敬我。此计大妙。”这更不知哪跟哪的事了。你能给晁盖抢回这十两银子,晁盖就会敬佩你,你以为晁盖也是一个二逼?

刘唐能有这种念头,恐怕主要是因为,在刘唐心目中,这十两银子,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如果大家认为,我的这种说法不能成立,那我们不妨想一下,假如晁盖给雷横的不是十两银子,而是三五十个铜钱,刘唐还会产生这种离奇的想法吗?显然不会了!

刘唐也想通过这件事,让晁盖见识一下自己的身手。总而言之,我一个人能打二十个人。问题是,这是典型的二逼想法。如果你真把二十个警察打了,抢回了这十两银子,晁盖到时怎么收场呢?恐怕再掏一百两银子,也未必能把这件事摆平。

这样看刘唐的行为,已够离奇了。再往深了分析,刘唐的行为,就更不可理喻了。



所谓刘唐是晁盖的外甥。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谎言。这只是晁盖救刘唐的借口罢了,根本就不会有一个人相信。对此,大家都心知肚明。

晁盖与刘唐编的那套瞎话,不要说骗一大群警察了,就是骗一个小孩子,恐怕也骗不了。

否则,雷横白凭无故的,吊了晁盖外甥一黑夜。晁盖还给雷横十两银子,并给所有的警察都发了一些银子。晁盖就是凯子,也不可能凯子到了这种地步啊?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3 22:10:04 +0800 CST  
雷队长因为晁盖几句狼吃鬼的谎话,就把一个来路不明嫌疑犯给放了。雷队长给晁盖的面子,够大吧!雷队长对刘唐,也够意思吧!雷队长临走时,只拿了区区十两银子,刘唐还要哭着喊着抢回来。这个刘唐,不是二逼,是什么?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雷横放了那汉,一齐再入草堂里来,晁盖取出十两花银,送与雷横,说道:“都头,休嫌轻微,望赐笑留。” 雷横道:“不当如此。”晁盖道:“若是不肯收受时,便是怪小人。”雷横道: “既是保正厚意,权且收受。改日得报答。”晁盖叫那汉拜谢了雷横。 晁盖又取些银两赏了众士兵,再送出庄门外。

一切是明摆着的。晁盖自己也知道,自己那番狼吃鬼的谎话,根本不可能骗过雷横,甚至连那几个小警察,也骗不了。所以,晁盖才给雷横拿了点大银子,给那些小警察们,拿了点小银子。
其实晁盖的那番话,本身就是狼吃鬼的谎言。我们觉得晁盖的谎话,编得挺合情合理,只是因为,我们看惯了意淫的作品,所以不习惯把《水浒》中的内容,联系到现实生活中。
如果我们,愿意把《水浒》中的这段内容,联系到现实生活中。马上就会发现,晁盖那番话,连个小孩子也哄不了。甚至晁盖也没有指望骗过雷横等人,因为这个谎话编的一点可信度也没有。


晁盖编这套狼吃鬼的瞎话,只是为了办事方便。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晁盖不编这番瞎话。就是花钱,又怎么救刘唐呢?
刘唐以前不认得晁盖,晁盖以前也不认得刘唐。这是明摆着的事。

更主要的是,处于雷横的位置,你也不用审问刘唐,就可以确定刘唐到这里,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刘唐犯案在身,跑路到了这里;第二、刘唐是计划到这里作案,或是计划作案路过这里。有第三种可能性吗?应该是没有的!如果你连这也确定不了,你那身警皮算是白穿了。

所谓刘唐是晁盖的外甥,十年没见了。这次来找舅舅,半路喝了点酒,所以不敢见舅舅,计划第二天酒醒后,再找舅舅。这不是狼吃鬼的谎话,又是什么话?
这种谎话,除了骗骗某些分不清阴阳的二逼,还能骗过什么人?所谓刘唐是晁盖的外甥,恐怕只有刘唐那种二逼,才会相信。因为,看刘唐后来的表现,他大约真以为,自己那一番狼吃鬼的谎话,把一大群警察都骗了。


你是晁保正的外甥,你骗谁呢?
你是晁保正的外甥?晁保正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人。我们在东溪村内,白凭无故的抓你时,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晁保正的外甥?
你是晁保正的外甥?我们白凭无故的吊了你半黑夜。你为什么一直不说,自己是晁保正的外甥呢?
更主要的是,我们说要到晁保正家混饭吃,你也能听到。当时,你怎么也不说,你是晁保正的外甥?
晁保吃饭当中,去了一趟厕所,你就成了晁保正的外甥!你以为,我们这样一大群警察,都是吃白饭的?我告诉你,我们的职业是警察,天天就是对付罪犯的,你们在我们眼皮底下掉花枪,我们不说出来,那是给你们面子,你真以为,你们玩的很高明。

我们可以想象,雷横在和晁盖客套时(总而言之,实在对不起,误会、误会),难免也会暗示晁盖。总而言之,给我们点零花钱吧!否则,这么多人,万一有个嘴不牢的人,随便乱说话,可能会引起点不必要的小麻烦。
所以,晁盖才会拿出银子,给雷横花,更给小警察们也发一些封口费。


从这层意义上,晁盖说刘唐是自己的外甥。那不过是编了一个真实的谎言,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真实的谎言。只是,大家给晁盖的面子,所以就当它是真实的、、、,谎言就免了吧。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4 08:05:40 +0800 CST  
晁盖在这种背景下,给警察花了一笔钱,刘唐竟然非要抢回来。而且还觉得,抢回这笔银子,晁盖就会敬佩他,这不是二逼,又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刘唐与李逵是同一种性质的人。总而言之,横着看是个二逼,竖着看,还是个二逼。

刘唐追着雷横要那十两银子时,雷横虽然一再暗示刘唐。总而言之,你那套谎话,还是拿回家哄小孩子吧。想哄我们这样一大群警察,除了证明你是个二逼,什么也证明不了。
而刘唐就是傻乎乎的认为,自己的那套谎话,编的天衣无缝。最后,雷横就差指着鼻子说刘唐是个二逼了。

我们看看原著中的内容。

刘唐道:“你晓事的,留下那十两银子还了我,我便饶了你!”雷横道:“是你阿舅送我的,干你甚事?我若不看你阿舅面上,直结果了你这厮性命!刹地问我取银子!”
刘唐道:“我须不是贼,你却把我吊了一夜!又骗了我阿舅十两银子!是会的,将来还我,佛眼相看!你若不还我,叫你目前流血!” 雷横大怒,指着刘唐大骂道:“辱门败户的谎贼!怎敢无礼!”
刘唐道:“你那诈害百姓的腌泼才!怎敢骂我!”雷横又骂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晁盖!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刘唐大怒道:“我来和你见个输赢!”捻着朴刀,直奔雷横。


刘唐、雷横这番对话,有小时候看起来,总感觉莫名其妙。因为,从表面去看,雷横完全不占理。晁盖的外甥什么错也没有有,雷横就把人家抓起来,并吊了半黑夜。后来,把晁盖的外甥放了,却还要拿晁盖十两银子,这是雷横不占理啊!人家外甥一时气不过,出来找他讨个说法,完全合情合理啊!
就算雷横是个警察。但是,你错抓晁盖外甥,错吊晁盖外甥,没有个说法,已够离奇了,临走还要拿晁盖的银子,这就更离奇了。当晁盖外甥追出来讨说法时,你还一再破口大骂人家。你也太霸道了吧!
从这层意义上,雷横的霸道,那是完全不符合情理的。因为晁盖好赖也是个有身份的,你雷横再怎么说,也只是个县刑警队长,你怎么能这样欺负晁盖呢?但是,当我想清楚前因后果,就发现,雷横骂刘唐的话,都是有深意的。换而言之,句句都是在暗示刘唐。可惜,刘唐一句也听不懂。



如果雷横的话,能端到桌面上,第一句话肯定就是,“你和晁盖编的谎话,除了哄一哄三岁的小孩子,还能骗了谁。我不抓你回县衙,已给足了你面子。你还敢找我要那十两银子?” (是你阿舅送我的,干你甚事?我若不看你阿舅面上,直结果了你这厮性命!刹地问我取银子!)

如果雷横的话,能端到桌面上,第二句话肯定就是,“你是不是真以为,你的那番谎话,能骗过我们这一大群警察?我不愿意拆穿你的谎话,你还来劲了?” (辱门败户的谎贼!怎敢无礼!)

如果雷横的话,能端到桌面上,第三句话肯定就是,“像你这种二逼人,也敢学人作贼?晁盖如果跟你瞎掺和,肯定要倒霉的。我今天,不教训你一番,你这副二逼样,是永远也改不了了!”(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晁盖!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雷横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虽然比较含蓄,但是正常人,谁也能听出来。只是刘唐天生一个当马仔的脑袋,自然听不出来了。因为,他总认为,自己和晁盖编的谎话,是天衣无缝的。

甚至吴用出场后,刘唐还是一副不可救药的二逼样。

我们再看原著。

刘唐道:“秀才!你不省得!这个不是我阿舅甘心与他,他诈取了我阿舅的银两!若不还我,誓不回去!”雷横道:“只除是保正自来取,便还他! 却不还你!”刘唐道:“你冤屈人做贼,诈了银子,怎么不还?”雷横道:“不是你的银子!不还!不还!”

看到刘唐这样一副不可救药的二逼样。雷横都急了!总而言之,和你这种二逼货,我也说不清楚了。你找个明白人,和我说话!换而言之,你把晁盖给我来,如果晁盖敢说,我拿他这十两银子,没有道理。我马上就给他送回去。只是,怕他不敢往回拿?(只除是保正自来取,便还他! 却不还你!不是你的银子!不还!不还!)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4 09:41:05 +0800 CST  




感谢21tc_bianzhou、 大大泡泡1978、三木一木 、id365、新恐怖鸟 、绝地武士的归来、bj303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如果,我们真能读懂施先生的意思,恐怕早就觉得,刘唐是一个标准的二逼。二逼的已不可救药了。
因为,雷横给足了他面子,他却始终认为,雷横蛮不讲理。这种人,找上门来,晁盖还认为他是好汉,还要和他共事。那不是鬼催的吗?

不过也难怪,大哥都喜欢这种二逼。就如宋江一见李逵,马上就喜欢的不得了。为什么大哥喜欢二逼呢?因为二逼做事没脑子,大哥指东他向东,大哥指西他向西,大哥叫他死,他也会非常高兴。如果再长一副好身板,那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一个人比大哥还精明,那还了得?大哥怕死,你也怕死;大哥就想着找你垫背,你还想着拿大哥垫背;大哥指望你向前冲,你却指望大哥替你挡住危险;大哥怕丢脸,你比大哥还好面子、、、、、。这样弄来弄去,大哥肯定会想了,“我靠,这到底是我领着你混,还是你领着我混呢?”但是领着二逼混,却永远不会发生这种事。因为二逼哪有这么精明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精明到了我刚才说的样子,其实也是二逼了。

二逼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说不清楚。
一个人像刘唐这样胆大包天,什么事也敢干,什么事也能干出来,自然是二逼。但是,一个人像晁盖那样一副土财主样,遇到优柔寡断的,在知道案发消息后,一直呆在家里,十多个小时都不跑路,自然还是个二逼。
一个人像刘唐那样没脑子,自然是个二逼;但是一个人聪明的,以为别人都是傻子,自然还是二逼。


如果晁盖是个混黑社会的料,他收留刘唐,自然没有什么错。因为,哪个大哥,不得有个这样的马仔?问题是,晁盖不是一个混黑社会的料,却偏偏领着一个办事不着调的刘唐去混,如果栽不进沟里,那是有鬼了。
刘唐遇事没脑子。晁盖遇事没主意。这两个人搭配在一起干活。会有什么结果,恐怕只有求上帝保佑了。


其实呢?混黑社会,本身就需要点二逼劲。如果你一点也不二逼,事事循规蹈矩,步步按牌理出牌,你永远也与黑社会无缘。晁盖与吴用合起来,已接近一个优秀大哥的形象了。在江湖上,要名声有名声、要地位有地位;说到自信、从容、遇事有主意,有吴用在,这一点不缺。但是,他们就是缺乏二逼劲。缺乏二逼劲,就意味着你事事循规蹈矩,步步按牌理出牌。如果是这样,你还怎么混黑社会呢?甚至连真正加入黑社会,都是不可能的。
我估计,以吴用的智慧,肯定知道他与晁盖的这种缺点。

吴用与宋江是同一种性质的人。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吴用没有宋江那种冲天的霸气、邪气。所以,吴用如果没有二逼劲,吴用永远也进不了不上黑社会,更不用说混黑社会了。
晁盖的二逼样,与我们这里所说的二逼样,那是完全相反的。我们这里说的二逼样,是指作事不考虑后果,走一步说一步,舒服一会儿,算一会儿。晁盖的二逼样,则与土财主相似,总而言之,作事毫无主意、遇事则慌、最后连个最基本的头大眼小,也分不清了。

当然了,反过头说,如果二逼的太厉害了,那就只能当马仔了。一个人如果长了个当马仔的脑袋,没有个好大哥领着,肯定只能混的屁也拦不成了。
比如刘唐,按理说也是个有特长的人,但是在没有好大哥领着混的时候,竟然为了十两银子,那是什么贼相也敢出?没有办法啊,刘唐哪曾见过这么大的银子。刘唐竟然认为,如果他能给晁盖追回这十两银子,晁盖就会非常敬佩他。要不说,这也是人才啊!

我们可以想象,吴用这种人,肯定是对黑社会又羡慕又渴望,但是因为太缺乏二逼劲,所以一直都是有贼心没有贼胆。晁盖也是如此的。
刘唐的出现,终于让他们的人生有了转机。因为刘唐那种二逼性格、逻辑,肯定让晁盖、吴用又轻视,又羡慕。晁盖、吴用轻视刘唐,那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一个人能二逼到刘唐那种境界,是个明白人,谁不轻视他呢?但是,晁盖、吴用难免也会羡慕刘唐,因为人家那才是敢想敢干、说干就干,舒服一会儿算一会儿。而晁盖、吴用,却是前怕狼后怕虎,天天看着贼吃肉,口水流了一地,却总是忘不了贼挨打的时候。
其实,阮氏兄弟,也是这样的人,有贼心没贼胆。阮氏兄弟敢跟着吴用劫生辰纲,那是因为吴用平常作事太有谱了,有谱的让谁也佩服,吴用突然决定作的事,表面上再没谱,人们也敢跟着干。晁盖敢劫生辰纲,大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4 15:19:59 +0800 CST  
复id365网友:


不是动机,而是思想,作者的思想是通过作品表达的。读书的人一般都会去想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吧?如果水浒只是施耐庵随手之作,当然只要看看就好,但是水浒是施耐庵毕生的心血,如果不去管施耐庵到底想在书中表达些什么,那读了又有什么意思?

=====================================

一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是什么样子的,有时都不重要了。因为,哈姆雷特是属于大家的。

施耐庵写《水浒》的动机是什么,或是想表达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小说绝不是年画性质的商业化作品。所以,它拥有着无限拓展的空间。
我承认,我写的内容,有一定牵强的性质。但是,从逻辑上,我都可以从作品找到根据,从情理上,我都可以从现实中找到依据。现代武侠、穿越小说,肯定不具备这种博大的空间、精深的内涵。换而言之,如果是一部现代商业小说,你再想牵强附会它,也不可能作到这一点,因为它的作品本身,就不具备这种博大的空间、精深的内涵。

古龙的《天涯、明月、刀》有这样一段内容。大约可以说明《水浒》为什么是名著。

他全心全意地看着,忽然觉得凌乱的墨迹,已不再凌乱,其中仿佛也有种奇异的韵律。
然后他就发现,这凌乱的墨迹,竟是幅图画。其中仿佛有高山,有流水,有飞舞不歇的刀光,还有孩子们脸上的泪痕。
“你画的究竟是什么?”
“你心里在想什么,我的画就是什么T”
画境,本就是由心而生的。
这不但是幅画,而且是画中的神品。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4 15:42:42 +0800 CST  
感谢bj303 、hank568 、三木一木、新恐怖鸟、皓月_长空、岭南陈氏、白狼 、21tc_bianzhou、大大泡泡1978网友支持,再更新一节。


如果没有吴用,晁盖肯定不敢和刘唐合作,因为刘唐太二逼了,二逼的连点谱也没有。而且劫蔡太师的东西,这更是一件丝毫没谱的事。
但是,有吴用在后面支招,晁盖就觉得心里有底了。

如果没有晁盖,吴用也肯定不敢和刘唐合作,因为和刘唐合作,再让三阮加盟,头一步也许好走(成功劫取生辰纲)。但后面的步就难走了。
但是,有晁盖参与,吴用就敢去做了。凭晁盖的江湖名声、地位,吴用只要绑架着晁盖,向前有路,向后还有路。

于是,优秀的三人组合出现了。这三个人联合在一起。说到江湖名声、地位,那是一点也不缺;遇事从容、自信、有主意,也是一点不缺;混黑社会所需要的二逼劲,也一点不缺。一个优秀的江湖大哥形象已形成了。如果再把三阮那种机警、勇敢的人拉进来,一个优秀的团队已成立了。


如果让刘唐自己去混,他注定只能当一个小混混,因为一个人二逼到他那种境,再长两个脑袋,也成不了大哥的。但是,因为,他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那就不一样了。
从某种意义上,在这个优秀团队中,刘唐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因为除了刘唐,晁盖、吴用、三阮,都是典型的有贼心没贼胆。而一旦有刘唐加盟,贼胆是绝对缺不了的。因为二逼到了刘唐那种境界,是不可能缺贼胆的。

公孙胜在这个团队中的作用,我是一直思考不清楚,所以这里就把他老人家绕过去。如果简单的理解,公孙胜就是装神弄鬼的人(这种人,在古代的团队中,通常是少不了的;比如陈胜起兵前,曾装神弄鬼,什么鱼腹藏书、狐仙说话;刘邦起兵前,也曾装神弄鬼,什么刘邦的老母让龙给奸污了,什么刘邦斩了小白龙)。问题是,从施先生的书中去看,公孙胜显然不是这样简单的人物,因为人家那是真的会法术。我们这里,是抠着施先生的书说话,所以完全不符合施先生原书内容的推论,大家只要听一下就可以了。


小时候,我看到晁盖、刘唐、雷横这段内容时,总觉得不符合情理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第一、刘唐被雷横,无缘无故的抓了起来,刘唐竟然一直不说话,直到晁盖问他话时,才说了出场后的第一句话。开始,刘唐为什么一直不说话?
我小时候总以为,如果让刘唐开口说话,写起来比较复杂,也比较费事。所以施先生就免了。当然了,也就留下了这种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内容。

第二、雷横无缘无故的抓了刘唐,为什么审也不审,就死死认定他是贼,更把刘唐吊了半黑夜。
小时候我总以为,这是官差不讲理的表现。

第三、既然刘唐是晁盖的外甥,而雷横无缘无故的把刘唐吊了一黑夜,晁盖临走时,为什么还要给雷横、甚至给所有在场的官差,都发一笔小钱?
这个疑问,我小时候,是想破脑袋也解释不了的。


第四、刘唐追雷横时,那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显然有损刘唐的英雄形象,施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个疑问,我小时候,也是想破脑袋也解释不了的。

第五、雷横把晁盖的外甥吊了一黑夜。为什么非但不道歉,还拿了晁盖十两银子。而且刘唐追出去,向他要这十两银子时,雷横竟然说死说活,就是不给刘唐。
小时候,我总觉得很奇怪。按理说,雷横也是梁山好汉,施先生把他写的这样不堪,实在有损梁山好汉的形象吧!

等我长大了,我才发现,上面的疑问,不论是我解释了的,还是解释不了的。都是因为我没有读懂原著。因为,以我当时的社会阅历,是不可能看懂这种名著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4 19:33:05 +0800 CST  
感谢绝地武士的归来、三木一木网友支持、鼓劲,再更新一节。


这五个疑问,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疑问,我前前面已解释了。显然是因为,说刘唐是晁盖的外甥,那本身就是狼吃鬼的事,谁也不会当真的。换而言之,雷横这是给晁盖面子,放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嫌疑犯。所以,晁盖自然需要给雷横一笔银子,还得给小警察们一笔封口费。而刘唐追雷横,本身就是为了塑造刘唐的二逼形象。

剩下的两个疑问,我给大家慢慢解释。

刘唐为什么一直不说话?

等我走上社会,学会了观察社会,就渐渐明白,让我处于刘唐的位置,我也会一直保持沉默的。为什么呢?
因为,刘唐不是一个安善良民,这次到东溪村,也是怂恿晁盖劫道的。所以,他身上肯定有着许多见不得光的事。一个这样的人,突然被警察抓住,自然会选择保持沉默。
香港影视剧中,警察抓人时,不都是这样说的吗。“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每说的一句话,都会作为呈堂证供、、、、、、、。”看到了吧,一个人被警察抓住了,保持沉默,对自己最有利。乱说话,随时可能会说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
现代警察说句话,只是为了告诉嫌疑人,你有这种权利(保持沉默),而且我们也尊重你这种权利。
而在任何时候,有经验的罪犯,都会知道保持沉默的好处。换而言之,他绝不会轻易乱说话的。因为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一旦说了不该说的话,收也收不回来的。


一个安善良民,突然被警察抓住了,自然会没完没了的说话。因为,他们心里没有鬼,他所说的话,都合情合理的,也都可以经得起事实检验;他所作的事,也都是能见光,更不怕人知道。所以,他可以不加思索的说话,可以不加思索的为自己辩解,质问警察。

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是安善良民,身上又有着太多见不得光的事。被警察突然抓住,他就会自然而然的选择保持沉默。因为,他的内心不会像安善良民那样坦荡,有什么敢说什么。他们说话时,都会小心翼翼的考虑好,生怕一不小心说错了话。

当然了,一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罪犯,被警察抓住后。也会一个劲的主动辩解,他们以为这样可以骗过警察。其实呢?他们说的话越多,透露出来的信息就越多。到时,警察审问他时的突破口就越多。
警察最怕审问沉默不说的罪犯了,因为人家一问三不知,不是装傻就是充楞。你还审了个什么劲?
而钻法律空子的律师,也总会一再提醒自己的客户。总而言之,千万不要乱说话,总而言之,你尽量选择沉默。因为,你说的话越少,警察掌握的信息就越少。警察掌握的信息越少,律师编故事的空间就越大。如果你没事乱说话,警察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到时,律师想给你编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那可就难了。


警察和罪犯玩沉默,那是为了击垮罪犯的心理防线。因为,在这种背景下,罪犯不知道警察到底掌握了他多少问题。
如果警察揭开了自己的底牌,罪犯马上就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了。总而言之,你知道的,我全说,你不知道的,我什么也不说。

罪犯和警察玩沉默,那是为了防守没有被攻克的防线。在这种背景下,警察就很难发现一些,他们并没有掌握的问题。
如果罪犯忍不住乱说话,虽然是试图干扰警察发现他的底牌。有时,却会弄巧成拙。因为,你说的话越多,露出破绽的机会就越多,你说的话越多,透露出来的信息就越多。警察可以寻找到的突破口就越多。

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那刘唐的沉默、雷横的沉默,自然就好理解了。

只要我们明白上面的道理。那雷横审也不审刘唐,就可以确定刘唐有问题。自然就好理解了。

雷横抓刘唐,只是因为刘唐来路不明,而且长得也像个贼,但刘唐那种沉默的表现,却让雷横肯定了自己的判断。总而言之,他不是逃犯,就计划作案的。
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刘唐出现在东溪村,有着合情、合理的解释。刘唐恐怕早就说个没完没了了。刘唐为什么不说呢?显然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他怕说错了话。

一个安善良民,一个心里没有鬼的人,是不会有这种顾虑的。换而言之,人家自然会有什么说什么,而且唯恐不详细,因为人家所说的一切,都合情合理,都能经得起检验。
但是,刘唐那种人,显然是没有这种自信的。

如果刘唐真是晁盖的外甥,真如后来所说的原因,才在灵官庙里睡觉。他早就把后来说的那番话,向警察说了八十回。因为,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刘唐选择沉默,是因为他心里面,有着太多见不得人的东西。所以,他不敢乱说话。因为他害怕,不经意间说出了不该说的话。更主要的是,警察一副高深莫测出样子,让他也摸不着头绪。所以,他需要观察情形,选择机会,避重就轻的交待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而晁盖问他话时,刘唐马上发现,警察什么也没有掌握,警察抓自己,仅仅是因为自己形迹可疑。

晁盖便问道:“汉子,你是那里人?我村中不曾见有你。”

这句话本身就证明,警察并不知道刘唐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而且那么长的时间,刘唐也考虑好了各种利害关系。
所以,刘唐就对晁盖说,“小人是远乡客人,来这里投奔一个人,却把我拿来做贼。我须有分辩处。”

如果这样分析,刘唐前面的行为,并不离奇,相反是非常符合情理的。而后来的话,也很符合情理。因为,警察一路嚷嚷着要到晁盖混饭吃,刘唐肯定知道,自己现在就在晁盖家里。

雷横在抓到刘唐后,是这样说的:“我们且押这厮去晁保正庄上,讨些点心吃了,却解去县里取问。”
而且根据眼前的情形去判断,刘唐大约可以猜想到,问自己话的人,就是晁盖。所以就把自己的来意,略微向晁盖透露了一下。
晁盖顺势编了一个狼吃鬼的故事,把刘唐救了下来。

《水浒》与现代武侠、穿越小说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水浒》的情节、内容,好像不符合情理、常理,实际上,只要你用现实的生活去套,那是处处严丝合缝。现代武侠、穿越小说的情节、内容,好像很符合情理、常理,实际上大都是意淫的产物。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4 20:25:10 +0800 CST  
感谢知者不惑hu 、什么是雪、iversonken、费希尔曼 、梓埠放牛娃、21tc_bianzhou 、978336162 、hank568、大大泡泡1978 、zchsailor、绝地武士的归来 、枯声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在宋江上梁山前,梁山的真正主宰是吴用。晁盖从一开始起,就是一个傀儡。因为,晁盖既没有担当,也没有脑子。

所以,晁盖听到刘唐的来意,虽然是怦然心动。却依然犹豫再三。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下原著就可以知道了。

晁盖道:“壮哉!且再计较,你既来这里,想你吃了些艰辛,且去客房里将息少歇。待我从长商议,来日说话。”晁盖叫庄客引刘唐廊道客房里歇息。

晁盖后来,为什么敢劫生辰纲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吴用出场了。

吴用和宋江,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只是吴用与宋江比,少了浓厚的邪气(吴用也够阴、够毒,但是与宋江相比,实在差的太远了)、更少了演戏的天赋(吴用也会演戏,但是表演痕迹太浓,而宋江却是行云流水,夸张而又自然),当然还少了那份冲天的霸气(吴用永远没有玩转整个黑社会的野心)。吴用与宋江相比,所有的优点,恐怕就在于他遇事谨慎,而且让人觉得值得信赖。

所以,没有宋江时,吴用可以唱主角,宋江一出场,吴用只能唱配角了。

但是,以吴用的智慧、手腕,玩一个如同凯子的晁盖,还是非常得心应手的。
吴用为什么会支持晁盖劫生辰纲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吴用已经考虑好了全盘计划。换而言之,走一步、看三步,步步都有后招。
单看生辰纲的案子,吴用作的并不巧妙;但是从吴用步步有后招去看,这个案子就作的非常巧妙了。总而言之,向前走有路,向后走还有路,哪条路也不错。

吴用盘算的第一步,就是利用无间道的原理,帮助(实际上是绑架)晁盖劫下生辰纲。如果官方破不了案,吴用就可以和晁盖,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因为,他们一块作过惊天大案。如果实现这一步,吴用就可以天天住在晁盖家里,成为晁盖家的总管。到时,晁盖家的真正主人,到底是谁,恐怕就很难说清楚了。

吴用的盘算的第二步就是,如果官方破了案,就彻底退入黑道。总而言之,领着晁盖、阮氏兄弟、刘唐一块上梁山。以晁盖的江湖名声、地位;加上他的智慧、手腕;再加上刘唐的二逼劲;再加上三阮的机警、勇敢。上了黑道,应该也可以干一番事业的。

甚至,没准当时的吴用,就已想好了,上了梁山后,再来个反客为主,成为梁山的主人。

晁盖没有吴用想的那么远,所以晁盖一听生辰纲案发,马上就成了坛三爷。吴用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因为人家早已想好了全部后招。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晁盖问吴用道:“我们事在危急,却是怎地解救?”吴学究道:“兄长,不须商议。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晁盖道:“却才宋押司也教我们走为上计。却是走那里去好?”吴用道:“我已寻思在肚里了。如今我们收拾五七担挑了,一齐都奔石碣村三阮家里去。今急遣一人先与他弟兄说知。”

晁盖道:“三阮是个打鱼人家,如何安得我等许多人?”吴用道:“兄长,你好不精细!石碣村那里一步步近去便是梁山泊。 如今山寨里好生兴旺,官军捕盗,不敢正眼儿看他。若是赶得紧,我们一发入了伙!”
晁盖道:“这一论极是上策!只恐怕他们不肯收留我们。”吴用道:“我等有的是金银,送献些与他,便入伙了。”


晁盖在作这个案子时,恐怕会认为,这个案子设计的非常巧妙。否则,晁盖在案发时,不会一下就成了传说中的坛三爷。吴用却显然不会这样乐观,因为案子能不能破,那得看警方破案的决心,而影响警察破案决心的原因,却多的去了。所以,吴用在作这个案子时,就已想好了,案发后应该如何作。
于是案发后,晁盖慌的六神无主,语无伦次,只有一个接一个的疑问。而吴用却是侃侃而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5 19:13:56 +0800 CST  
感谢21tc_bianzhou 、绝地武士的归来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在接到案发消息后,吴用不到一个小时后,就开始跑路了。而晁盖却一直呆在家里,死活不肯离开。

我们再看看原著。

晁盖道:“既然恁地商量定了,事不宜迟!吴先生,你便和刘唐带了几个庄客,挑担先去阮家安顿了,却来旱路上接我。我和公孙先生两个打并了便来。”
吴用,刘唐,把那生辰纲打劫得金珠宝贝做五六担装了,叫五六个庄客一发吃了酒食。吴用袖了铜链,刘唐提了朴刀,监押着五七担,一行十数人,投石碣村来。


晁盖让吴用、刘唐先走。说自己收拾好了,马上也到阮氏兄弟家。但是,晁盖收拾了多长时间呢?足足有十多个小时!因为,吴用接到案发的消息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走了(当时应该也就是,中午十二点左右)。晁盖什么时候走的,直到半夜一点时,还没有离开家。直到官差大举杀入村庄后,才匆匆跑路的。

在这十多小时里,晁盖到底干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施先生没有交待,我们只能妄加猜测了。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晁盖肯定又悔、又恨。总而言之,一不该啊,二不该,三不该啊,四不该。可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晁盖不想离开自己的家,晁盖也不想舍弃这样一大份家业,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晁盖也许只能有一个幻想了,那就是宋江告诉自己案发的消息,只是想和自己分点钱花,如果是这样,自己还是有救的。但是,等到半夜,大批官兵杀进了村庄,晁盖只能丢掉所有幻想跑路了。


但是,晁盖这种二逼的选择,却误打误撞的,成就了晁盖的事业。如果晁盖上道,恐怕就没有后来那样大的成就了。

也许,何涛把自己到郓城县的任务,告诉宋江。本身就已作好了,让宋江玩无间道的准备。
因为,宋江是什么人,是一个朋友遍天下的超级无间道。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长脑袋的人都知道。宋江与晁盖是朋友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他们不是朋友的可能性;更主要的是,宋江泄密的可能性,也远远大于保密的可能性。何涛在进入郓城县后,第一时间把此行任务告诉宋江,这是想干什么呢?

从这层意义上,何涛把自己需要执行的任务告诉宋江,本身就隐含着让宋江玩无间道的意思。而宋江听到这个消息,又神秘的消失了两个小时。何涛好赖也是个职业警察,他难道真连这么点警觉性,也没有?

从这层意义上,何涛未必不知道宋江,曾玩过什么把戏。只是,拘捕晁盖的任务太危险了。所以,何涛那一行人,在到郓城县的途中,就都希望晁盖赶紧跑了。如果是那样,大家就可以都平平安安的回去交差了。

更主要的是,当时可以稀里糊涂的结案了。
因为,生辰纲的案子,说没破吧,警察已抓住了白胜,追回了一部分赃物。而且把其它案犯也都查清楚了,只是全部跑路了,暂时没有缉拿归案。
从这层意义上,把这个破案结果,交上去。多少也能交了差。因为,去年那个生辰纲的案子,一点眉目、一点结果都没有,不是也稀里糊涂的结了吗?

从这层意义上,人家宋江那个无间道,玩的绝对够水平。因为,这种无间道的结果,可能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是,也该着济州警方倒霉。因为,二逼天天有,这些天特别多。

晁盖在接到案发的消息后,竟然在家收拾了十多小时的东西(从上午十一点,收拾到了凌晨一点,还没有收拾完)。这种结果,恐怕让谁也会惊的大跌眼镜,因为这太神奇了!

如果没有晁盖这种惊人的作法。晁盖一行人,大约只能先跑到阮氏兄弟家里,然后上梁山。
这与后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吗?当然有了。


如果没有晁盖这种惊人的作法,官方早就回去结案了。关于这个原因,我前面已详细分析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官方选择了结案,自然不会对晁盖他们穷追不舍了。晁盖他们,自然没有机会大败何涛了,没有大败何涛,自然也不用大败黄安了。而没有黑白两道,这两起大火并,晁盖的江湖地位,自然没有后来那样高;而没有黑道这两次重大胜利,梁山的江湖地位,自然也没有后来那样高。

甚至晁盖等人,没有大败何涛的胜利。他们上了梁山,王伦也敢收留他们(王伦不敢收留他们,就是因为王伦听到晁盖等人曾大败何涛,害怕自己无力驾驭他们)。如果是这样,王伦也许就不用被人火并了,梁山的历史,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如果王伦愿意接纳这些人,后来的权力分配,就可能会用和平的方式进行。因为火并大哥,这是江湖大忌。更主要的是,王伦也是有权术的人,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想收留杨志时看出来。

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酒至数杯,王伦心里想道:“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

王伦既然有这种见识,只要晁盖他们入了伙,王伦自然会提高林冲的地位,因为需要制约晁盖一行人。这样一来,他与林冲的矛盾就会缓和。而面对晁盖那种优秀的团队,王伦自然也不敢像欺负林冲那样,丝毫不尊重他们的江湖地位。从这层意义上,只要王伦接纳了晁盖一行人,未必会落的个被火并的结果。而王伦也有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哥。

但是,因为晁盖那种二逼行为,让大家顺顺的路,都走的出了格。于是,何涛只能率人,到梁山附近抓贼,而吴用等人,也需要大破官兵了。这一仗的结果,官差死了一大片,晁盖代表的团队名声大振。而当他们上了梁山,吓得王伦也不敢接收了。于是晁盖为代表的团队,火并了王伦。于是紧接着又有了大败黄安的战役。

从这层意义上,许多时候,人还真得需要点二逼样、二逼劲。如果没有这种东西,那处处循规蹈矩,事事按牌理出牌,哪能一不小心抓住奖呢?
我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大家遇事就二逼去。因为二逼的结果,通常只是给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但是这种机会通常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可是,万一冲出出去,就是一片新天地。所以一个人选择当二逼时,千万要想好后果。换句话说,当二逼有风险,选择请谨慎。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5 20:49:09 +0800 CST  
感谢21tc_bianzhou 、绝地武士的归来、浑水虾、大大泡泡1978、chendatou1268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如果晁盖、吴用等人,没有刘唐那种二逼加盟。那他们恐怕只能在白道上过小日子。如果晁盖在案发后,顺顺跑路,那恐怕只能在王伦大哥的领导下,当强盗了。但是,接连两次二逼,遂让晁盖成了江湖的一个神话。


晁盖实在不是一个当江湖大哥的料。因为他既缺乏担当,也缺乏头脑,更没有一种自信、从容,而且又没有江湖人特有的那种邪气。


后来,晁盖当了梁山的大哥,但他的表现,依然还是让人大跌眼镜。总而遇中就慌,遇到毫无主意。
我们看看原著。

只见小喽罗报上山来,说道: “济州府差拨军官,带领约有二千人马,乘驾大小船四五百支,见在石碣村湖荡里屯住,特来报知。”
晁盖大惊,便请军师吴用商议,道:“官军将至,如何迎敌?”吴用笑道:“不须兄长挂心,吴某自有措置。


甚至在刚上梁山时(火并王伦前),晁盖的表现依然还是一个草包样。
我们看看原著。

晁盖心中欢喜,对吴用等六人说道:“我们造下这等迷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吴用只是冷笑。
晁盖道:“先生何故只是冷笑?有事可以通知。”吴用道:“兄长性直。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兄长不看他的心,只观他的颜色动静规模。”晁盖道:“观他颜色怎地?”

其实,从晁盖出场,到晁盖谢幕。他都没有过一次值得圈点的表演。换而言之,从来都是一副毫无担当、毫无头脑的样子。在宋江上梁山前,晁盖代表的团队,一直是以吴用为中心。无论小事、大事都是吴用拿主意,如果等晁盖拿主意,大家什么事也不用干了。
在我看来,晁盖最值得圈点的事,就是在于,他总是反复劝大家,不可滥无辜。但是,晁盖的这种表现,恐怕只在泪痕这种安善良民眼中,值的圈点。在强盗眼中,恐怕还是透露着二逼气。
当然了,亲自率人去江州救宋江,从强盗的角度去看,也是值的圈点的。问题是,堂堂江湖大哥,亲自率人救一个犯人,最后与这个犯人站在一起,江湖大哥竟然怎么看,怎么都像个配角,你说他失败不失败?



晁盖能成为江湖大哥,是一个典型的,团队运作的案例。换而言之,晁盖不是一个当江湖大哥的料,但是因为他的团队是一流的,所以,他成了大哥。

晁盖代表的团队,是第一流的团队。
这个团队最主要的缺点呢?就是他们的大哥,太缺乏担当、霸气、也太缺乏头脑。但是,因为团队是第一流的,所以这种缺点,很容易弥补。更主要的是,晁盖没有大哥的内在,却绝对有大哥的外在。
因为,晁盖怎么也是有钱人家出身,而且成天被江湖人前呼后拥着,奉承、吹捧着,所以身上自带三分大哥气质。换而言之,习惯居中而坐;也习惯人们的尊敬。所以,只要不遇事,谁见到晁盖,也会觉的,晁盖天生就是当大哥的料。因为,表面一看,还真有点天王的风范。

你还别说,大哥这种气质,也不是谁都会拥有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就拿演戏来说吧,如果让一个大明星扮演大哥,通常很容易演出那个大哥样来,如果让一个跑龙套的人去演,如果他没有点演戏的天赋,是无法演出那个大哥样来。为什么呢?大明星走哪,都是让人前呼后拥的,也习惯居中而坐的;所以人家自然就会流露出那种有身份的样子,而且丝毫不做作。一个跑龙套的人,他成天让这个喊过来,那个喊过去的,天天就看别人脸色过日子。让他装出个大哥样,那可不是件容易事。

从这层意义上,晁盖有名声、有地位、有气质(虽然只是外在的),吴用有智谋、有主意,刘唐有魄力(二逼到那种程度,自然有魄力,因为没有他不敢做的事),三阮有勇武,公孙胜有法术。而且这几个人,形成了自己的小集团。基于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会把晁盖推在最前面。
吴用有智谋,但是缺乏名声、地位(他只是一个村里教书的先生,而且真正进入江湖的时间太短),也缺乏江湖人信奉的武力。
刘唐有江湖人信奉的武力、二逼劲(敢想敢干),但他是一个二逼。他只能给人当马仔,所以给他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三阮有勇武,但是名声、地位太低了。(只是三个打鱼的,而且进入江湖的时间也太短)。
公孙胜也缺乏足够的名声、地位,现在还没有表现出超人的能力。

所以让吴用等人,当了大哥,别人连个团队也会轻视的。从这层意义上,晁盖虽然草包了一些,但是他当了大哥,却可以让人们高看这个团队一眼。因为晁盖一直是一个比较有名、有地位的人(虽然只是仗着家里有钱)。这个团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名声、地位,因为这是一个新出现在江湖的小集团。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打出这个团队的名声。
但晁盖实在不是一个当大哥的料。所以晁盖在梁山上,一直都是虚有其表,因为梁山上的大事小事,都是吴用说了算。其实,只要我们仔细看宋江上梁山前内容,就会发现,吴用与晁盖的关系,依稀就是后来宋江与晁盖的关系。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13-01-26 08:08:51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134325

发表时间:2013-01-05 04: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5-13 22:55:20 +0800 CST

评论数:83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