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决战之长平大战

第一百五十章 【魏国兴亡(5)】

在魏武侯去世之后,可是由于武侯没有立太子,所以,魏国发生了公子罃和公中缓争位事件,这样也导致了魏国大乱。在这时,韩懿侯和赵成侯联合攻打魏国,这导致了公子罃在浊泽大败,安邑被围。
刚刚新君继位的魏罃,内有公中缓作乱,外有韩赵两国联军兵临城下,形势万分危急,可是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个奇迹:一夜之间,韩、赵两国先后退军。这时为什么呢?原来,赵国的想法是杀掉魏罃,立公中缓为新君,然后叫新君割地给韩、赵;可是韩国认为弑君的名声不好,不如也立公中缓为国君,将魏国一分为二,这样以后对咱们也没有威胁。其实,无论哪种办法都能够大大的削弱魏国,哪知这个赵肃侯的脾气不是一般的大,居然任性连夜撤军了,而韩国也生气了(如果韩国此时单独攻安邑,自己也会损失惨重),最后也撤军了。正是这个奇迹,给了魏罃喘息之机,迅速平定了叛乱,做稳了自己的王位。而且在魏惠王二年,魏军在马陵打败韩军,在怀邑打败赵军。韩赵两国失去了仅有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战机稍纵即逝,而且一去不复返。

在魏惠王的前中期,丞相有公叔座、惠施,大将有庞涓、龙贾,客卿孙膑,如此魏国的名将名相人才济济一堂,而庞涓也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名将(虽然比孙膑差一点),在庞涓掌握魏国军权的时期,魏国每战必胜,先后打败魏国周边的很多国家,甚至连齐威王时期的齐军也败在庞涓之手,魏国愈加强大。在《史记·魏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
“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
这时的魏国,可以说是最强盛的时期,可是魏国的君臣上下无不洋溢着大国、强国的自信,无不透露着魏国的繁华,并且在这时,魏国再次迸发出了一个新战略——迁都大梁。

一开始,魏国的都城是安邑,可是这个都城在河东之地,在赵、韩、秦三国的包围中,只有上党山区可以和河内交通,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自己的心脏长期暴露子在敌人的危险之中。魏国迁都,誓在必行,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之策。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魏国的新都要建立在哪里?
大梁,一开始只是魏国东部领土中的一个小城,在李悝变法之后,黄河的南岸由于得天独厚的肥沃平原,成为了重要的粮食产区;再加上那里便利的黄河漕运,水路、陆路四通八达,迅速的成为了新的商业中心,是魏国的第一城。就这样,在文侯、武侯、惠王三位君王,魏国百余年的财富堆积而建成了大梁城,后来魏国迁都于大梁,从此,魏国也被后人称为梁国。
其实,对于魏国的迁都大梁时间一直存在着争议,存在着这么几种说法:
“三十一年···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史记·魏世家》
“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将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百度百科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九年),魏国迁都大梁。”——百度百科

最后,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其中《竹书纪年》(魏国史官记录的),“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邦于大梁。”再结合“四月甲寅”和魏惠王六年的时间相合。最终,我个人认为:魏惠王迁都大梁应该是在前期(惠王六年),那时候的秦国、齐国都还在变法发展,积蓄国力。魏惠王迁都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将大梁打造成为一个新的政治中心、魏国的新核心,如此魏国可以放手和齐、楚进行中原争霸。西部的安邑,作为陪都重镇,震慑秦、赵、韩。当然,这是魏国最鼎盛时期的称霸天下的构想而已,可是“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那么,魏国是怎样衰落的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02 13:03:52 +0800 CST  
第一百五十一章【魏国兴亡(6)】

对于魏国霸权的衰落,实际上是以三次大战为时间节点:

一、桂陵大战
在公元前354年,魏国以庞涓为主帅,率领大军进攻赵国邯郸,赵国新君刚刚继位,政局不稳,况且魏强赵弱,赵军节节败退,丧城失地,最终退守都城邯郸。接着,庞涓率领魏国精兵围攻邯郸,赵人坚守血战,魏军一时不能破城。谁都知道,一座孤城必不能久守,在魏国精锐重甲武卒的进攻下,邯郸早晚必破。为此,赵国君臣焦急万分,接连派出使者向列国求救。
在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魏惠王伐赵,围邯郸 。楚王使景舍救赵。”——《资治通鉴》
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很明显楚国也出兵救赵了,但是由于楚国离赵国太远,再加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楚国本身又是“分封制”,各个氏族(要提供粮饷、兵源),各自肚肠,因此,在这场大战中,真正的主角并不是楚国,是时候该主角登场了。

齐威王,素有大志,有着称霸天下之心,如果齐国偏安一隅,那么等到魏国吞并赵国,愈加强大,对齐国的威胁也越大。为此,他决定派出大军救援赵国,其中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
当然,田忌准备率领齐军赶往邯郸,和赵军内外夹击魏军,以此来解邯郸之围。可是对庞涓了如指掌的孙膑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此战必须要打破常规,而且齐军往邯郸有许多不利因素。
(1)受制与人。魏军主将庞涓是个很有才能的将领,如果早就料到齐军会救援邯郸,那么,如果齐军还是走这条老路,那么,在战役、战术上就陷入被动的局面。
(2)千里奔袭,对齐军不利。魏军在邯郸以逸待劳,而齐军却是长途跋涉,说不定在半道上还有庞涓埋伏的部队。如此,齐军先是经过数战冲杀,最后赶到邯郸,也是疲惫之师。本来,齐军的整体质量就不如魏武卒,再加上这两个不利因素,齐军必然失败。
(3)赵军不知能够撑到何时。齐军赶到邯郸唯一的胜算就是可以和赵军里应外合,两面夹击魏军。可是,血战一年多的赵军还能够继续撑到那个时候吗?把齐军获胜的希望寄托在于不确定的因素,显然也是被动的;而且即使赵军坚守到齐军到达,赵军还有力量和齐军一起夹击魏军吗?最多齐、赵能够打退魏军罢了。

齐王将十余万大军交给我们之手,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这个半胜之局吗?魏国刑罚之苦,挖膑之痛,刺面之辱,历经无数苦难,十年装疯的孙膑,一旦亮剑,必取敌人首级。孙膑的办法是——破局,建立一个新的战场,而这个地点就是魏国的都城大梁。
第一步,魏国的精兵强将都去攻打邯郸了,国内必然空虚,因此我们可以派遣齐军佯装攻打大梁,声势大,雨点小,可以多立旗帜,多击鼓、呐喊,已壮其声势,这叫避实就虚,攻其必救。
第二步,围困襄陵,堵截大梁援军,调回庞涓主力。大梁毕竟是都城,它的周围必然有援军,那么齐军派出第二支部队堵截襄陵援军,这样,魏惠王无兵可救大梁,必然会调回庞涓,援救大梁。
第三步,在庞涓救援的必经之路设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孙膑对庞涓性格的了解,以孙膑对魏国地形的了解(毕竟孙膑也在魏国十余年),孙膑知道,庞涓必然会走桂陵山地(援救大梁最短路线)。因为这十几年来,魏国百战百胜,庞涓屡立战功,说他傲世天下也不为过,人不能骄傲,一旦骄傲,就容易轻敌,犯下大错。
第四步,集中兵力,发挥优势,全歼魏军。什么叫做集中兵力?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应该就会比较清楚。
我方有A、B、C三支队伍,现在正在与敌军混战,其中A是优势,B是战平,C处于劣势,现在的你率领一支部队,你会援救哪一支军队?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C,一开始我也是如此。可是后来,我看了正确答案是A。为什么呢?现在C本来就是劣势,就算你在率军参战,或许也仅仅只是打平而已。而在战场之上,战机瞬息万变,战斗的越久,敌人的援军也越有可能到达。所以,你应该迅速去帮助A,集中优势兵力,以最快的速度歼灭掉那部敌军,这样你和A一起去援救C,这才是致胜之道。
所以,在得到哨骑的准确情报后,孙膑得知庞涓已经朝着自己给他布置的包围圈来了,于是,孙膑下令将围攻大梁和襄陵的齐军调回,这样可以集中齐军的所有兵力,在桂陵山道,给庞涓致命一击。

魏军抛弃了辎重粮草,只是轻装赶回大梁,可是魏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渡过黄河,在桂陵陷入了齐军的埋伏,此战,魏军大败,损失主力大军十万余。可见图37


在桂陵大战中,虽然魏军受到齐军埋伏,大败,但是魏对赵大胜之,可算是个平手,在《资治通鉴》中有:“(公元前353年)十月,邯郸降魏。”在这次战役中,魏军前后损失二十余万精兵强将。反观齐国乘胜而崛起,公然挑战魏国这个天下霸主,此时的天下进入了两强并立的时代。那么,“一山不容二虎”,齐魏两国必将还有一场大战,那么这场战役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03 12:23:36 +0800 CST  
第一百五十二章【魏国兴亡(7)】

二、马陵大战
在桂陵大战后,魏国经过多年的休整,毕竟底子还在,而且闻名天下的魏武卒还有二十余万,而且魏国施行修养生息之策,归还了占据三年的邯郸,和赵国修复成了友好关系。因此,数年后,魏国继续强大起来。对于上一次桂陵的失败,魏国的朝野上下是不服气的,暗恨齐军的偷袭,魏国的复仇之心不死,魏国的称霸之心再一次复燃。

公元前341年,魏国的大将庞涓再一次披挂上阵(当然,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挂帅),这次,魏国决定灭了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群臣商议,大臣们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以丞相邹忌为首,主张不救韩国;另一派以上将军田忌为首,主张立即救援韩国。齐威王将眼光看向了孙膑,孙膑说:“对于韩国,齐国要救,也要不救。”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孙膑认为:如果齐国不派军救援韩国,那么魏国必将吞并韩国,如此,魏国将东、西部连成一个整体,打通任督二脉,日后的威胁将会更大,所以齐国必须要派出援军救援韩国。不救呢?如果现在齐国出兵,那么将会变成齐、魏两国在血战,韩国坐收渔翁之利,如此流血牺牲的是齐国,得到最大利益的却是韩国。所以,齐国要结好韩国,表面安抚韩国使者,等到魏、韩两败俱伤,齐国再出兵,定可以一举得胜,名利双收。
“善。”齐威王称赞道。

虽然韩国经历了申不害的变法,可是韩国的变法时间较短,国力、兵力、物力、财力有限,毕竟不是魏国的对手。况且魏国的大将庞涓,是天下名将,韩国呢?全无,战况呈现一边倒。庞涓率军“五战五捷”,很快,魏国大军就包围了韩国的都城新郑。魏军猛攻,韩军拼命死守,双方在新郑城墙进行了非常惨烈的消耗战。
等到魏韩双方精疲力尽,齐国终于出兵了,又是孙膑、田忌这两个黄金搭档,当然,这次齐军还用老办法“围魏救韩”。庞涓早有准备,大梁距离邯郸远,距离新郑近,庞涓立即率领大军回防,魏惠王任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大将,大兴兵抗齐。这时,孙膑深知魏军的心理,所以孙膑打起了心理战,决定齐军使用“减灶计”,第一天十万个灶;第二天五万个灶;第三天二万个灶。


如此,庞涓(长期在军中,掌握实际军权,太子申挂名而已)认为齐军畏惧,于是就亲自率领最为精锐的十万魏军追击齐军,对于这些,孙膑早已成竹在胸,他早就计算好了时间,早就计算好了路程、行军速度,计算好了所有的一切。马陵道,这是孙膑为庞涓选好的最后归宿,在傍晚,魏军进入了包围圈,前方的先头部队发现许多树木都被砍伐了,只剩下一棵大树,上面好像有字,后来庞涓亲自举火来看,“庞涓死此树下!”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死伤无数……这一战,魏国最精锐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庞涓自刎而死。而后,孙膑派齐军一鼓作气,在破魏军,并且俘虏了太子申。

马陵大战,前期魏军攻打韩国,两败俱伤,损失了数万精兵强将;而后在马陵道中,最精锐的十万大军和名将庞涓命丧此地;最后,齐军乘胜而进,再破魏军,就连魏军主将太子申也被俘虏,由此可见魏军败得之惨!在这场战役中,三个阶段魏国共损失兵马二十万左右,使得魏国三代君王,花了无数心血建立起来的魏武卒在桂陵、马陵大战中损失殆尽,魏国从此一蹶不振,走向了下坡路。
对于魏国的衰落,我想用《战国策·齐策五(2)》中来简述:“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恃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如今却安在?

三、秦国商鞅收复河西之战
对于这场战役,我觉得并不需要用太多的语言来描述,秦国抓住千载难逢的时机,趁虚而入。时间在公元前340年,秦军主将商鞅率领锐士,进攻河西,而魏国派出了公子卬挂帅。
在两军对垒之际,商鞅致书诈公子卬两国结盟,而后在大帐之上俘虏了公子卬,魏国的精锐武卒在马陵大战中损失殆尽,剩下的都是二三流的部队,再加上群龙无首,魏军大败,此时的魏惠王内心十分惊惧,无奈“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摘自·《资治通鉴》)。在战场之上,没有狡诈,没有毒恶,只有输赢与胜败。如此秦国顺利的收复了河西大部,函谷关也重新回到了秦国的手中。

三战之后,魏国大衰,在魏惠王的统治后期,魏国“向东被齐国两次大败,往西受到秦国进攻失地七百余里,在南部受到楚国的侮辱。”魏罃的谥号为“惠”,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的评价,例如:后来的燕惠王(换骑劫为将),失去了三千余里的齐地;晋惠王,一位痴傻的帝王,导致了司马氏在西晋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那么,魏惠王之后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04 15:55:12 +0800 CST  
第一百五十三章【魏国兴亡(8)】

在写魏国的历史之时,发现许多君王的纪年在《史记·魏世家》(《资治通鉴》采用《史记》)中和网络上百度百科搜索的资料不一致,特别是时间纪年,这给我的写作增添了很多的麻烦。例如在《史记·魏世家》中:魏文侯只有38年,武侯16年,魏惠王36年等等,这些显然是不对的。我会对这些资料进行对比,在分析、探究的情况下,综合的考虑时间纪年。

之后的魏国,经历了魏襄王23年,魏昭王19年,魏国在这两位君王时期再一次衰落,例如:在魏襄王时期,在秦国连续进攻下,魏国先后丢失了曲沃、蒲反、阳晋和封陵,对于这一段时期,是列国合纵抗秦的一段时期,而魏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一会参加合纵抗秦;一会又变成了连横睦秦,和秦王相会,甚至连张仪也在魏国做了一段时间的丞相。当然,在这时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魏国的太子居然担任了丞相之职(必不可能长期担任),如此秦国的张仪、韩国的犀首、齐国的薛公为了魏国的相位,必然更加尽心的为魏国效力。
那么,魏昭王时期呢?按道理来说,这个“昭”字是一个非常好的谥号,我们就来看一看吧!根据《史记·魏世家》的记载:
“元年,秦拔我襄城。”
“二年,与秦战,我不利。”
“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
“六年,予秦河东地方四百里。”
“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

……这……
这明明就是损兵折将、丧城失地的历史,怎么配用“昭”字呢?原来在魏昭王十二年时,魏国参加了五国攻打齐国一战,在这一战中,乐毅率五国联军灭齐,列国都分到了一块肥肉。而魏国正是在这次战役中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得到了宋国肥沃富饶的数百里之地(除燕国外,得利最大的国家),从而给魏国获得了喘息之机,因此得到了一个“昭”字,估计会把魏昭侯从坟墓中笑醒。
在魏昭王之后,他的儿子魏圉继位,即魏安釐王。对于这位君王,我特意做了一个图表,大家看了就明白了。如下图38

我想,作为一位君王,这应该算的上最耻辱的纪年之一了吧!要不是在魏安釐王十五年的时候,秦赵两国发生长平大战,秦国的战略目标转向北方的赵国,魏国的日子必然更加的难过。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位魏安釐王,在下一章我们再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05 13:08:10 +0800 CST  
第一百五十四章【魏国兴亡(9)】

(1)苏代劝魏安釐王
在魏安釐王四年之时,发生了华阳大战,在这一战的起因是:魏赵联合攻打韩国华阳,韩国撑不住了,就去向秦国求援,而秦国答应了。秦军主将白起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运动战、速度取胜,秦军闪电般进行长途奔袭,魏、赵两军毫无准备,在最薄弱的心脏被秦军狠狠的插了一刀,魏军十三余万战死,赵军损失二万余。
魏王真的是被秦国打怕了,其中魏将段干子就想劝魏王割让南阳求和,这时,苏代就认为这是抱薪救火,千万不能这么做。而且苏代还用博戏时的枭子作为比喻,可是魏安釐王之智却是不如用枭。

(2)范痤自救
魏国的前任丞相范座,不知道以前做了什么事得罪了赵国,现在赵国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道:自己愿意用七十里土地,来换范座的人头。这个魏王贪利(觉得范座也没有什么用了),就答应了,并且派人去围府院,要逮捕他。
范座这时无奈,为了自救,就爬到了屋顶上,对魏使说:“大王不用那么着急,如果大王现在杀了我,但是赵国却不给魏国土地,那么大王就会‘贻笑天下’,得到的是杀贤的恶名,却没有得地;如此,在下有个万全之策,先让赵国割地,等到魏国接收之后,再杀范座。”魏安釐王就同意了。后来,范座托人去找到信陵君,陈述厉害,说自己是前任丞相(信陵君是现任),如果强秦也用同样的办法对付您,那您该怎么办?于是,信陵君就为范座说好话,最后范座就被释放了。

(3)信陵君劝魏王存韩
魏安釐王想要结交秦国,以此东西对进,攻打韩国。信陵君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劝说魏王,关于这段比较长,我总结了一下,觉得主要讲了这么几点:
① 秦国虎狼之心,贪欲无穷尽。秦国一直以来就是贪“利”不讲信用,比如:秦国的宣太后,被秦王赢稷夺权软禁于宫中,忧郁而逝;舅父穰侯,被罢免相,驱逐出咸阳,驱逐出关中;秦王的两个弟弟,都被削地,秦王对待亲戚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哉?如此之国,大王怎么还敢与之相谋?
② 韩弱必亡。此时的韩国,主少国疑,靠着太后当政,内有大乱,外有秦魏两强入侵,如此韩国必亡。那么,在韩国灭亡之后呢?秦国的领土就可以和我们大梁郡相连了,如此,大王的心脏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大王还谁的安稳吗?
③ 唇亡齿寒。秦国下一步必将直接攻打魏国,以前秦魏两国因为韩国相隔,有着千里之遥,可是秦国七次伐魏,五次攻入囿中,给我们魏国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秦魏相距千里之外尚且如此,如果韩国灭亡,秦魏直接接壤,离大梁一百里,对于魏国的祸患那是不可想象的。如此,存韩就是护魏,
魏安釐王听了之后,惊出一身冷汗,采纳了信陵君的建议,存韩,合纵抗秦。

当然,正是在魏安釐王的后期,列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先是秦赵两强在长平大决战,魏国和其余国家“坐山观虎斗”,最终赵国大败,45万精锐全军覆没;接着,秦国兵临赵国邯郸城下,赵人殊死抵抗,最终,信陵君“窃符救赵”,为天下诸侯首胜秦军;之后,蒙骜率领大军再一次东出,打的列国毫无还手之力,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信陵君再一次率领合纵联军大破秦军,成为了六国的支柱;然后,秦人施行“离间计”,陷害信陵君,魏安釐王最终夺回了信陵君的所有权力,信陵君郁郁寡欢,终日沉迷于酒色,最后魏安釐王和信陵君先后逝世。
至于之后的魏景湣王(致使魏国再一次衰落)和魏王假(魏国灭亡),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的很详细了,就不再重复了。那么,一个堂堂大魏国,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06 09:20:09 +0800 CST  
第一百五十五章【魏国兴亡(10)】

对于魏国的灭亡,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的历史学家,都有着惊人的一致,魏国的灭亡,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字——人才流失。从魏国初期的兴起、发展、强大,直至最后的衰败、灭亡,最重要的因素其实就是“人才”。当然对于“人才流失”的解释,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直接流失,流失到他国任用;二是,埋没人才,虽然人才在魏国,却没有得到重用、大用,默默无闻。那么,魏国到底流失了多少位大才呢?在这一集中,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吴起逃魏奔楚
吴起,本来就是军政皆通的大才,又是法家名士,在魏文侯时期投魏,跟随着著名的兵家乐羊子一同灭了中山国,使得魏国的实力大涨。而后,吴起主要在西部担任西河郡守,负责与秦国的交战。在吴起的一生中率军大战76次(特别是阴晋大战),无一败绩,而且著有《吴子兵法》。那么,吴起为什么要逃魏呢?
吴起逃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魏武侯的猜忌、防备,魏相公叔座一边向武侯建议用“公主下嫁”,来试探吴起是否愿意长期留魏。一面又使用了龌龊的计谋,请吴起到自己的府中,在宴会上,公叔座故意让长公主羞辱自己,暗示自己只不过是君王家的一条“狗”,如此心怀大志的吴起怎么会愿意?吴起拒绝了魏武侯,这更加深君臣二人的芥蒂。除此之外,王错不断进谗言,最终导致了吴起逃魏奔楚。
吴起在离开河西之时,停车回望河西郡,这是自己一生最辉煌的地方,可惜他却要离去,最后,吴起擦去了自己眼角的泪水,说道:“如果君侯愿意信我,魏国必成大业;可惜君侯听信谗言,秦国强大,收复失地的日子不会太远了。”吴起的离魏,标志着魏国从文侯是时期的“引进人才、尊敬人才、重用人才”的政策至此结束,魏国的“人才流失”现象正式开始。

(2)商鞅入秦
商鞅,卫国人,也叫卫鞅(本名公孙鞅),对于商鞅可以说是魏国几百年来流失的最大、最重要的一位,因为正是由于商鞅入秦,秦国孝公进行了商鞅变法,奖励耕战,使得秦国迅速崛起,渐渐称霸天下,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一开始,卫鞅是丞相公叔座的手下,公叔座深知卫鞅的才干(痤知其贤。摘自《资治通鉴》),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公叔座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这时,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座就举荐了卫鞅为魏国新丞相,魏惠王大惊,一个区区的中庶子(无所知名),为什么要这样举荐?难道公叔座病糊涂了?魏惠王沉默了,接着公叔座说出了更让惠王吃惊的话:
“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资治通鉴》
不用之,则杀之,魏惠王答应了,当然,这对于惠王来说,只是“左耳进,右耳出”罢了。公叔座随后急忙召见卫鞅,向他道歉,并且说出了实情,作为魏相,他不得不这么做,作为朋友,他劝卫鞅快逃。
哪知卫鞅却摇了摇头,说出了一句最为浅显的话语:“魏王既然不听你的建议(重用我),又怎么会杀我呢?”既然魏襄王连卫鞅是一个人才都没有看出来,又怎么会听从您的建议呢?
公叔座听了之后笑了,他明白了,魏国日后必将衰落。

(3)迫害孙膑
孙膑是名将孙武之后,而且他师从鬼谷子,再加上天赋异禀的他,苦心学习,庞涓在魏国做了上将军之后,嫉妒孙膑之才,就派人将孙膑请到了魏国,加以监视。由于二人都学的是兵法,因此注定也不能长期在同一国,在魏国时孙膑只是为客卿,并无什么实权。孙膑想要回到自己的祖国——齐国,可是庞涓的嫉妒,魏惠王不愿意这样的兵家大才为他国所用,于是默许庞涓对孙膑的迫害。
孙膑的膝盖骨被挖去,终身残废,此生不能再靠自己的双腿走路,他的脸上被黥上了字,他的身体受到了魏国牢狱的数十中刑罚,要不是庞涓想要骗孙膑写下兵书,要不是魏惠王害怕自己有着杀贤的恶名声,孙膑不知死了多少回?虽然身体受到了巨大的痛苦,但是也比不上自己最信任的同窗庞涓居然会这样背叛自己,竟然会这样迫害自己,他的心受到的煎熬、折磨、痛楚,没有人会知道。
即使是这样,庞涓仍然不打算放过自己,孙膑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自己必死无疑,于是,孙膑想出了一个办法——装疯。在庞涓特意为他准备的猪圈中,像猪、像狗一样的翻滚,有时甚至以泥粪为食……所有的这一切,只为两个艰难而又卑微的两个字——活着。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才能报仇雪恨。整整十年,所有的大梁人都以为孙膑真的疯了,所有的人都放松了警惕,后来,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孙膑回到了齐国。最终,孙膑指挥齐军和魏国打了两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大胜之,魏国的精锐主力大军毁于一旦,直接导致了魏国百年霸业的衰落。

除了这些还有吗?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07 12:11:59 +0800 CST  
第一百五十六章【魏国兴亡(11)】

(4)张仪、乐毅
张仪是魏人,在《史记·张仪列传》中记载:“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可是却没有明确的说张仪到底有没有说魏,虽然如此,但是一般也就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张仪说魏,可是没有人听从,张仪被驱逐;二是,张仪跟李斯一样,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无论怎么样,魏国都错过了张仪,张仪真正大放异彩的时候是在秦国,虽然后来在魏国为相,那也是为了秦国的利益。在张仪的劝说下,魏国甚至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割让给秦国,这完全是得不偿失。不管怎么样,魏国都错失了老魏人张仪。
乐毅之才,我就不用再多说了,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可是这个乐毅其实也是一个魏人,他是著名兵家乐羊子的后人。但是乐毅在魏国却是无所知名、毫无作为,最终乐毅来到了燕国,在燕昭王的支持下,燕国变法图强,最后乐毅率领五国联军,直下齐国七十二城。
张仪、乐毅,二人皆不世之材,也都在魏国,可是却都没有受到重用,最终都选择了离开。张仪、乐毅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

(5)折磨范雎
对于这位老兄,我们在第一部书第一章就重点介绍了,在这边,我就不再重复累赘了,范雎可以说是战国后期最著名的战略家,他的“远交近攻”军政长策,使得秦国逐步蚕食天下,我盈彼竭,秦国愈加强大。可是这样的范雎在魏国却是受到了“竹丝炒肉”、“丢入茅厕”、“众人尿溺”的结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我想对于这个问题,魏国要值得好好的反思。

(6)“半用”信陵君
对于信陵君,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战国四大公子之首,魏无忌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魏国衰落之时,信陵君辅政,礼贤下士,养士三千。在危难之刻,信陵君两次率领合纵大军,大败秦国,赫赫信陵君,是山东六国的支柱。虽然如此,魏王对于信陵君,既用之,又防之,在国家危难之时,重用信陵君,一旦秦国退军,又削之。对于信陵君,魏国只是“半用”而已。

单单是这些名将名相的旷世大才就有如此之多,除此之外还有儒家的孟子、国尉的尉缭子、外交大才姚贾、一生只献一策(窃符救赵)惨遭埋没的侯嬴……战国时期,著名的名将名相十之七八都出自魏国,可谓是群星璀璨,魏国真是出人才呀!可是魏国最多的人才,最不尊重的也是人才,流失最严重的也还是人才,对于这样的一个国家,对于这样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即使有伊尹、阿衡那样的贤臣辅佐,又有什么用呢?
由此,我们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疑问:一个堂堂大魏国,为什么会在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一直重复循环着这样一个人才流失的错误呢?在下一集中,我们一起继续分析。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08 10:08:23 +0800 CST  
第一百五十七章【魏国兴亡(12)】

在古代,无论是礼治、奴隶社会时的分封制,还是后来的中央集权制,他们都本质都是权力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的手中,而且随着历史时间的发展,权力愈加集中。所以,在君王终身制的古代,君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稳定、强大非常非常重要,而我们的魏国呢?在魏文侯时期,政治清明,开创敬贤、爱贤之先河,当时的魏国,名将名相人才济济一堂,有子夏、李悝、乐羊子、田子方、西门豹、魏成子、翟璜、吴起、段干木等十几位大才,魏国因此而强盛。
在《汉纪·武帝纪三》有着“以上率下”的记载,老百姓对这句话解释的更加通俗:“上梁不正下梁歪。”对于魏文侯之后的许多位魏国君王,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病”。

(1)魏武侯的贵胄之病,爱山河
对于这位魏武侯,由于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长大,沾染了贵族之气、贵胄之习惯,在他是太子的时候就把帝师田子方看作是“贫贱者”,在魏武侯的根子里,他对于这些布衣之士是看不起的。
之后,魏武侯认为在游历河西之地时,发出了“山河之固”的国宝论,贻笑大方,当时吴起就直接正色回答“固国不以山河之险”的言论,武侯虽然当时称“善”,可是后来他就忘了个一干二净。魏武侯忘记了,他游历的这些山河,都是从秦国那里夺过来的,他没有想到的是:为什么秦国拥有着这些险峻的山河,还被魏国打败了。
当然,文侯给他留下的是一个方圆四五千里的大帝国,是一个人才济济的魏国朝堂,是一个有着数十万精锐魏武卒的最强国,因此,魏国还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2)魏惠王的国宝论
有一次,魏惠王和齐威王在一起打猎,魏惠王就说自己有一颗直径长达一寸的夜明珠国宝,能够照亮十二辆兵车。当然,齐威王说自己没有这样的宝物,齐国的宝物是贤才,随后,齐威王举例了檀子、肦子、黔夫、种首四位大贤,使得齐国稳定强盛,光耀千里。魏惠王听了,羞愧的无地自容。一个堂堂大国君王,居然认为夜明珠为国宝,如此魏王,怎么会是齐威王的对手,魏国怎么会不败在齐国之手呢?

第二个故事,对于公叔座的举荐卫鞅,“不用之,则杀之”,当时魏惠王是怎样的心态呢?在《资治通鉴》上有这样的记载:
“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
可是在后来,卫鞅率军大败魏军,俘虏主帅公子昂,秦国收复千里河西失地,夺回了秦国的大门函谷关。此时的魏惠王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世界上什么药都有卖,就是没卖后悔药,当然,对于这一句,结合当时魏惠王的心境,应该是惠王悔恨自己不听公叔的建议,没有杀掉卫鞅,以至于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
对于这一点,我更加不明白,我不明白在哪里呢?我不明白的是:丞相公叔的建言是先重用卫鞅,任命其为丞相;如王不用,再杀之。那么,你魏惠王应该悔恨的是为什么自己不早点重用卫鞅,为什么自己会错失这样的贤才?怎么只是悔恨不杀卫鞅呢?如果真是这样,人昏庸到了这个地步,也真是无药可救了。

(3)不似国君的魏襄王
在《孟子》中记载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孟子进见完梁襄王之后,走出来对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我们不懂孟子为什么会对初次见面的魏襄王有着这样的评价——不似人君,我想没有一个君王能够接受(还好,孟子没有当面讲)。孟子做出结论的理由是什么,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可惜的是我们无从得知。
其实,魏襄王对孟子的态度还是很好的,他第一次见孟子就问:“怎样才能安定天下呢?”
“定於一(统一之后)。”孟子答道。
“怎样才能统一?”
对于这个答案,我觉得魏襄王多此一问了,他问的是孟子,谁都知道孟子是儒学大师,他的答案无非就是“仁义”、“爱民”、“轻徭薄赋”这类的。当然,崇尚弱肉强食,崇尚实力的战国时代,没有一个国家会听从,魏襄王问了一个自己早已知道答案的问题,魏襄王表面敬贤、爱贤,却又不真正用贤,只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4)魏安釐王的龙阳之好
根据《战国策·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的记载,对于我们这位魏安釐王的特殊癖好(同性恋),后人称之为龙阳之好。
有一天,魏安釐王和龙阳君在一起钓鱼,可是一会龙阳君就哭了,魏安釐王不解,就问道:“你有什么伤心事?”
龙阳君说道:“我为我刚才钓到的鱼而伤心流泪。”
“为什么呢?”
“一开始,我因为钓到鱼而感到高兴,可是之后越钓越多,而且钓到的鱼越来越大,我就想到了自己。虽然我相貌丑陋(自谦词),但是我却有机会为大王拂枕席,之后大王还封我为君,可是天下漂亮的人如此之多,他们知道了我得到大王的宠幸,就会褰裳而趋大王,到时候,我就像被之前钓到的鱼一样被扔掉,如此,我怎么能不伤心呢?”
随后,魏安釐王就下了一道命令:“有敢言美人者族。”

(5)魏假爱獒
这位魏假是魏国的最后一位国君,特别喜好狗,而且他喜好的不是那种“卡哇伊”的狗狗,而是著名的魏獒。在他担任太子期间,他执掌的是娱人署(猎犬苑),在这一期间,他对于獒的爱护,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苦心经营(是一个非常好的动物饲养员),无论是对于选种,平时的精心养护,优良纯种的交配繁衍,都做到了极致。在他(太子魏假)主持娱人署的期间,魏獒逐渐开始名扬天下。
对于我们魏国这位君王,可以说是“魏獒”了,当然,这位魏假,只做魏王三年,做狗王二十一年。

在君王终身制的古代,一国之君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不言而喻,可是我们的魏国,在魏文侯之后的八位君王中,每一位都崇尚奢华之风,这一股风气也渐渐腐蚀着魏国的朝野,消磨着魏人的斗志与决心,使得朝野愈加腐败,而且魏国居然有五位君王有着这样特殊的“病”,魏国不亡,岂有天理哉!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10 19:14:33 +0800 CST  
第一百五十八章【秦国对楚大方略】

在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天下六国,扫平了四国,北方的代赵不足为虑,燕王喜已经逃到辽东,秦国真正的威胁只剩下齐、楚两个大国。
首先,现在秦国要确定的方略是“先齐后楚”,还是“先楚后齐”。当然,此时的齐国还是一直奉行着“偏安一隅”的国策,既然如此,秦国也不想提前去惊醒齐国这个巨人;其次,此时的秦国也发生了一件隐患,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
“二十一年,……昌平君徙于郢。”
这个昌平君,其实我们在前面介绍过,在平定嫪毐之乱中,这个昌平君立下了大功,不过由于他是芈熊氏(叫芈启)原楚国公子。这个秦国的御史大夫,不知道犯下了什么过错,被秦王嬴政贬迁到了郢陈(陈县),这也给秦国埋下了一颗会爆炸的地雷。
第三点,楚国太过于广阔,治理的难度很大,一个小小的韩国尚且复辟造反(“二十一年,……新郑反。”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更何况泱泱大楚国,这个曾经方圆五千余里的大国。所以,秦国对于楚国,需要更多的时间。而齐国,数十年未战,军队战斗力较弱,到时候可以派遣一大将一举而定齐国。

无论怎么样,在公元前226年(即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国的文武大臣定下了出兵攻打楚国的大计。在这边,我希望大家注意的是:此时的王贲正在率领一支大军攻打魏国,大梁城被茫茫大水包围,虽然魏国还没有被灭,但是胜局已定。现在秦国已经定下攻楚,那么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来了:到底谁为秦军主帅?秦国派出多少兵马灭楚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首先,王贲不可能,因为此时的王贲正在率领大军灭魏国(水淹大梁),毕竟魏国是曾经的大国,而且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秦王不可能突然叫王贲回秦率领大军灭楚,所以,王贲第一个排除。
第二,杨端和、辛胜也不太可能,杨端和在灭赵,辛胜在灭燕大战中都曾为副将,可是他们俩在那场战役中,表现平平,所以也不太可能为灭楚大军的主帅。
第三,蒙恬,根据《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蒙恬在秦国发动统一战争中,几乎没有什么记录,主要是“恬尝书狱典文学。”这些是有关刑狱之事。当然,也有说法说蒙恬在守护秦国的北部边境,防止匈奴趁机南下,对于这一点,个人持怀疑态度。不管怎么样,此时的蒙恬也确实没有真正担任过秦国大军的统帅,因此,第一次灭楚大战、恶战,也不太可能就直接就成为秦军主帅。

因此,秦国灭楚大军的主帅最合适人选就剩下王翦和李信,王翦身经百战,在统一战争期间,一直都是大军主帅,特别是在灭赵、破燕大战中,王翦已经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王翦在军中的威望、资历、智慧、谋略都是最杰出。而李信,是新锐大将,特别是在破燕大战中,千里追杀太子丹,勇略三军(“始皇以为贤勇。”摘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那么,秦王嬴政会如何选择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11 11:02:06 +0800 CST  
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次攻楚,李信为帅之谜(上)】

到底选谁为帅?说实话,秦王嬴政自己也有些苦恼,于是有一天,秦王嬴政就去问李信:“如果要灭楚国,将军估计要用多少兵马才够?”
此时年轻气盛的李信,又有着追杀太子丹的功劳,深得秦王的喜爱,可以说是李信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当然,人不能骄傲,一旦骄傲就容易犯下一下致命的过错(轻敌)。对于楚国,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强大,军力民力强盛,可以说是秦国多次欺楚。在这里,我做了一个个人的统计,秦国对楚国主要有这么几次战争:

(1)张仪欺楚事件。为了破坏齐楚联盟,张仪说要给楚国六百里商於之地,楚怀王答应了,和齐国撕破脸皮,可是最后才知道上了张仪的当。因此,楚怀王大怒,发兵和秦国在丹阳血战,楚军八万战死,主将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馀人皆被秦军俘虏,可见楚国败得之惨。
(2)秦楚复战蓝田。由于在此丹阳大败,楚怀王不甘心,大怒,就发动悉国之兵再一次攻打秦国,孤立的楚国怎么是秦国的对手,最终在秦楚两军在蓝田大战,楚军再一次大败。
(3)武关之会。在这一年(楚怀王三十年)秦国伐楚,得八城。楚怀王畏惧,就答应了和秦昭王在武关相会,可是这一次,楚怀王被骗的更惨,秦昭襄王直接将楚怀王俘虏,押送到咸阳幽闭,最后在秦国逝世。
(4)鄢郢大战。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楚,大败楚军,最终夺取了楚国富饶之地——鄢郢之地,焚烧楚国的先王陵,毁其宗庙。
(5)王贲袭楚,这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在公元前226(即楚王负刍二年),王贲率军大败楚军,夺十余城。

对于这样的一个楚国,秦国满朝大臣能不蔑视吗?秦国的大将能不轻敌吗?当然,除了一个人——王翦。
在秦王嬴政问完李信之后,他想听一听老将军王翦的意见,哪知王翦说出了一个让他大吃一惊的答案:“非六十万人不可。”为什么是六十万,而且还是一定要这么多,秦国总共才多少兵马呀,秦国关中那么广之地需要留守军、城防军驻守;攻下的韩、赵、燕之地,还要担心他们是否会叛乱,需要一定的精兵威慑;在秦国北部的九原郡、云中郡(部分)等地,还需要派军防守匈奴的南下;除此之外,还要防备代赵、和辽东的燕王喜的反扑;此时的王贲还率领的十余万大军攻打大梁……如果要是真像王翦所说,要秦国派出六十万大军灭楚,那么各地的守军都要进行抽调,秦国的举国之兵都进入了一人之手,对于这样的大事,秦王嬴政不得不三思。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秦王嬴政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是什么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13 12:20:59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章【第一次攻楚,李信为帅之谜(下)】

轻敌,秦国五次大规模攻楚,五次大胜,在秦国朝野之中,楚国可欺已经是一个共识了。秦王嬴政听了王翦的话之后,笑而说道:“王将军老了,这么胆怯!还是李将军壮勇,他说的对。”
虽然如此,毕竟灭楚是一件大事,不能不慎重,嬴政不理解,为什么两位将领的说出的差别会如此之大呢?李信的观点,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秦军的文武的观点,不是一人之言,难道王翦真的老了吗?最终,秦王嬴政采纳了李信的观点,灭楚大军的主帅为李信,人数为精兵二十万。那么,秦王嬴政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当然,理由有很多,比如:少数服从多数,既然群臣都赞同李信的建议,那么秦王最终决定李信为主帅也是没有什么错的;楚国这么“弱”,秦国六十万大军岂不是要杀鸡用牛刀;而且如果是六十万大军,那秦国要从各个关隘抽调多少人马,秦国需要多少粮草后援供给?这么多的粮草,秦国要花费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运到前线将士们的手中?秦国的后勤保障跟的上吗?秦国各地空虚,如果韩、赵、燕残余部乘势进攻,那又该怎么办……原因非常的多,可是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秦王嬴政任命李信最重要的理由在于:不想让王家的权力太大,这样会直接威胁王权。
现在的形势是王贲在外率领十余万大军,如果在让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灭楚,那么,秦国的举国之兵都在王家的手中,如此,秦王嬴政怎么能够睡得安稳?万一王家兵变怎么办?天下谁人可制?而且,在天下六国中,赵、燕、魏皆是王家的人为主帅,如果再加上楚国,那么满朝的文武又会怎么想?秦军将领无功是因为秦王偏爱王家之人,如此,是帝王的大忌。所以,无论如何秦王嬴政必用李信。

李信,乃是秦军的青年才俊,勇悍无比,而且再加上二十万大军,即使不能灭楚,那么肯定也能大败楚军,使得秦国一步一步削弱楚国,一口一口吃掉楚国。毕竟在不久之前,大将王贲已经打败楚国一次,夺取了十余城。虽然李信比王翦差一些,但是对付楚国,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管怎么样,秦王任命李信为统帅,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不过,大将都没有想到的是,秦国的大军不是被楚军抵挡,而是被一个小小的城池所挡。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15 15:10:04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一章【唐雎不辱使命】

安陵,这只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封国,具体的位置在现在的河南省鄢陵县的西北方向,对于这个安陵国,只不过一城而已,区区五十里之地,可以说是毫不起眼。弱国、小国要想图存,必须要依附大国,这个安陵国,一直都是魏国的附庸。
在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三个月,最终,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随后,秦国准备进行着第二步,秦国的二十万灭楚大军也在集结,各个衙署正在昼夜不停的运转,粮草、军械、衣物、药品等正在先行,可是偏偏有个安陵国,居然不放行。

一个小小的安陵居然敢阻挡秦国大军,虽然秦国二十万大军还未全部集结完毕,但是对付一个五十里的安陵,那肯定是绰绰有余的。可是,秦国担心的是如果直接用兵强攻,会影响秦国统一天下的方略,在之前,秦国都是拉拢这些小诸侯国,专一对抗六国,所以说,此次真正的难点在于政治影响。
于是,秦王嬴政就派出使者对安陵君说道:“寡人想要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安陵之地,希望安陵君答应。”对于这些,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安陵君委婉的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受地于先王,希望守护祖先的地盘,不换。而且,安陵君还派出唐雎出使秦国。
对于秦王嬴政这个天下霸主来说,当然是不高兴的,直接盛气凌人道:“寡人用五百里之地换安陵,为什么安陵君不听从我?现在秦国灭韩亡魏,而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之地存活,这是因为寡人敬重安陵君是一个长者。可是现在寡人用十倍之地换安陵,但是安陵君却不接受,这是轻视寡人吗?”
“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是从先君那里得到的土地,就算是秦国用一千里的土地来换,安陵君也不会答应,更何况才区区五百里。”唐雎答道。
秦王大怒,但是从小就接受了良好教养的嬴政还是努力克制着,他对唐雎道:“您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没有。”
“天子发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反问道:“大王听说过,布衣之怒吗?”
“那只不是摘掉自己的帽子冠帽,脱掉自己的鞋子,用自己的偷来撞地(个人无法理解古代一般平民的发怒)。”

唐雎回答道:“这只不过是庸夫之怒罢了,不是士之怒。壮士要是发怒,上天就会降示征兆。以前的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聂政刺韩傀,白虹贯日;要离刺庆忌,仓鹰击于殿上(当然,他没说荆轲刺秦王)。这三人再加上臣,就凑成四人之数。士之怒,只不过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但却天下缟素。”说完,唐雎拔剑而起。
秦王嬴政听了之后,长跪(挺直了上身,屁股坐到脚后跟)而说道:“先生,哪里有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魏的灭亡,而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而存,都是因为有先生。”
既然秦王退让了一步,那么,唐雎自己也对秦王还礼。最终,秦王嬴政和唐雎达成了一个协议:安陵给秦国开放道路,秦军不入城,对于沿途的百姓,必须做到秋毫无犯。那么,秦国的灭楚大军顺利的经过安陵,抵达了淮北,秦楚大战即将一触即发。具体的,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16 15:35:23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二章【李信攻楚(上)】

也许,很多的读者会感到奇怪,秦国和楚国其实发生过很多次战争,那么,这次秦军攻楚,和以往又有什么不同呢?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楚国的地域。

楚国的地域主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南部四大块,在以前,楚国定都郢都,楚国王族芈熊氏最核心地区在于鄢郢之地,可以说是楚国的老本土了。可是自从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强大,多次出武关和从蜀郡顺流而下攻打楚国,一口一口夺取楚国的领土,先后夺走了汉中郡、黔中郡,最终以白起破楚国的鄢城和郢都为终止符,楚国的西部老本土几乎尽失。那么,秦国为什么不继续按照这一条道路继续进攻呢?
其实主要是没有必要,第一,战略目标已经达成;第二点,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主要原因就是:路程太过遥远,粮草难以为继,大军无法展开。在《战国策·昭王既息民缮兵》中记载的白起率领数万大军就攻破了楚国鄢郢重地,虽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楚国的腐败,可是为什么白起不能多带一些兵马呢?主要还是后援太难了,白起才区区数万之众,就要在楚地“掠于郊野,以足军食”,如果二十万秦军,秦国的后援无法支撑,所以,从这一条路是肯定不行的。
东部是楚国的江东之地(吴越之地),主要是楚国灭了越国之后而得,大家看一下地理位置就知道了,距离秦国太遥远,秦军是不可能从那里进攻的。对于楚国的南部,是岭南百越之地,虽然臣服于楚国,可是那里崇山峻岭、瘴气丛生,之时居住着少数民族,就连楚国也只能让他们表面臣服,实际上,属于尚未开化之地。

那么由此可见,秦军的进攻路线只能从中部进攻了。此时的秦国灭了韩、赵、魏,秦国的领土已经直接和楚国的淮北领土接壤了(以前相距千余里),所以,秦国的进攻楚国,必然是以楚国的淮南淮北和核心,当头劈下,直取楚国的心脏——寿郢(寿春)。楚国在迁都之后,苦心经营,从淮南、淮北发展,后来楚国的势力越来越大,一直到春申君率军灭了鲁国,使得楚国中部的疆土直接和齐国接壤。
李信的灭楚大军以颍州郡、南阳郡、三川郡等地为支持,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军械等物资后援,此时的魏国大梁城破,魏国灭亡,王贲率领一部分大军继续平定魏地;一部分担任粮草护卫大军,全力支持李信;而且在秦国和安陵国的交涉下,安陵君也同意开放道路。之后,二十万灭楚主力大军也顺利集结完毕,此时的李信,年轻气盛就手握重权,成为了灭一大国的秦军统帅,可谓是意气风发。

那么,李信的进军路线是怎样的呢?灭楚大战又会如何进行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18 11:50:13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三章【李信攻楚(下)】

在公元前225年,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等到李信的大军过安陵之后,采取“先淮北,后淮南”的战略,大军兵分两路,李信为主力,蒙恬为副将[4]。其中李信攻打平舆(平与),蒙恬攻打寝丘,皆胜之。可是本来李信应该立即东进和蒙恬会师,可是就在这时,那一颗久久埋藏的定时炸弹终于爆炸了。
昌平君在郢陈造反,这个昌平君,不知是由于不满秦王嬴政将他贬迁到这里,还是受到了项燕的鼓动挑唆,竖立起了反旗。如果此时的李信不管昌平君的叛军,那么叛军极有可能在李信和蒙恬会合的时候,叛军和正面的楚军密切配合向西进攻,拦腰截断秦军的后勤补给,使得秦军腹背受敌。为了消除这一个危险,李信率军折返向北进攻,先攻鄢陵,后取郢陈,如此长的战线,机动距离,使得李信不得不下令抛弃了秦军的重甲重装。虽然在李信的猛攻下,郢陈被攻破了(昌平君率领残部逃走),秦军的后顾之忧中有被消除了,但是秦军也疲惫不堪。随后,李信想南下寝丘和蒙恬会师,休整一段时间,继而向楚国的都城郢寿进攻,大家可见图39。


(蓝色代表李信军,以平舆为起点;蒙恬部为绿色,攻下寝丘后驻守之)

也许到了这里,我们会有些奇怪,楚国的上将军项燕在哪里呢?
原来,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将军项燕的布局,项燕非常的清楚,此战楚国存在着许多弱点:
(1)秦强楚弱。秦国强大,韩、赵、魏、燕等都被大败,除了北方的代赵和辽东的燕王喜,秦国基本已经大定了北方。况且秦国施行秦法,奖励耕战,无论是国力、物力、人力、财力,还是士兵的作战素质,楚国都远远比不上。
(2)秦军屡战屡胜,兵威正盛,不可与之争锋。秦军锐士,本来就是天下第一能征善战的劲旅,战斗力天下第一。反观楚军,虽经吴起变法、屈原变法可是都以失败告终,楚军半新半旧(就连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统帅都“思用赵人”),战斗力一般,又分为楚军主力(王族之兵),还有各个氏族的私兵,未经训练,各有各的山头,甚至就连项燕也无法统一指挥。

基于这样的现实,项燕无法改变,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才能去改进。于是,项燕定下了这样的方略:
第一步,诱敌深入。楚军对于淮北的大部,主要采取的是“放弃”的战术,吸引秦军一直不断进攻,拖长秦军的补给线。由于秦军长途奔袭,虽胜但是疲惫不堪,消耗秦军的战力。
第二步,策反昌平君。本来昌平君就对秦王有着怨恨之心,而且昌平君占据着战略要地郢陈。如此,李信军不然陷入腹背受地的窘境,既能够拖延秦军的进攻时间,给楚军的 主力集结必要的时间;又可以消耗秦军的战斗力,调开李信、蒙恬两路大军的互为犄角之势;还可以给楚国增加了一个自己的盟友。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第三步,这是这一战中最关键的一步,对于秦军一开始一分为二,其实就存在了一个致命的缺点——容易被敌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在李信大军北上攻打鄢郢之时,项燕率领着楚军的全部主力进攻蒙恬部,楚军主力以逸待劳,是一支生力军;反观秦军连战数月,必备不堪,而且项燕军的人数远远多于蒙恬;再加上秦军多次战胜,骄傲轻敌之心日盛,寝丘守备松懈,楚军是早有准备的偷袭,因此,蒙恬部大败,退往城父。

第四步,进攻,进攻,再进攻。击败蒙恬部之后,项燕立即率领楚军北上进攻李信,李信知道自己已成了孤军,如果自己还不再快点撤退,楚军包围过来,到时候秦军粮草断绝,自己就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在这样的形势下,李信的灭楚大梦就此破灭,他不得不怀着一颗失败的心撤军回城父,打算和蒙恬合兵一处,撤军回秦。
李信虽然下了撤军令,但是项燕还给了李信留下最后的礼物,追击,不断的追击,不停的追击。当然了,这次扮演恶狼角色的是楚军,在史书上有着这样的记载:
“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资治通鉴》
“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记载一模一样,我想这“三日三夜”,应该是秦军自商鞅变法之后最狼狈不堪的三天三夜了,无论李信派谁去断后,都无法阻挡。屁股后面有人追赶的滋味可真不好,当然,李信的大军也创造了一个记录,创造了一个被人追击的记录。秦军的两处壁垒被攻破,七个都尉战死,秦军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楚军乘势反攻,夺取了全部失地。
在李信的败报传回咸阳之后,秦王嬴政会如何处理呢?请看下集。



[4]补充说明一下:对于李信的第一次攻楚的副将,一说是蒙武,另一说是蒙恬。最后我根据《资治通鉴》中的“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和“与蒙恬会城父”最终认为此次灭楚大军的副将应该是蒙恬。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19 09:35:36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四章【秦王躬身请王翦】

当秦王嬴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怒,当然如果要是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对于李信及灭楚败将的处理无外乎这几种选择:① 被秦王下令斩杀;② 被囚禁下狱(吃牢饭,很可能后半辈子都是);③ 削职罢将,贬为平民;④ 保留原职、原爵,下次将功赎罪。我想,大家都会选择第四种,再不济也是第三种,当然,选择权不再李信等人的手中。
那么,秦王嬴政的选择呢?答案很简单——他没有空。这是什么答案?那么,秦王嬴政又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不在咸阳,他很后悔,自己为什么一开始不用王翦的谋略,他现在驱车直奔王翦的老家频阳。对于王翦,一谋不用就直接告老、告病回家了,现在秦王嬴政想出了很多方法,无论是诏书传召,还是派心腹重臣(比如李斯)去请王翦出山,都不足以表示自己的歉意,他必须自己亲自走一趟,以前自己对待王翦如师如父,可是为什么在灭楚大战中自己却没有听得进去呢?现在近十万秦军将士的鲜血和生命已经说明的一切,为了秦国的最高国家利益,三十六岁的秦王嬴政已经顾不上自己的颜面和尊严了。

秦王嬴政见到王翦之后,道歉道:“寡人不用将军的计谋,后悔不已,李信果然如您所言,败军辱国。现在的局势楚军乘势西见,韩、赵、燕、魏等残余蠢蠢欲动,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
“老臣病弱昏聩,还请大王另择良将。”王翦推辞道。
秦王当然知道王翦得到是心病,于是他再一次诚恳道歉:“好了将军,以前的事都是寡人不对,希望您不要再提了。”
王翦听了,他知道这次秦王嬴政是真心实意的认错了,如果秦国不再反击,那么韩、赵、燕、魏国等余孽就会和楚军乘势而起,里应外合,到时候局面更加凶险难测。当此国家危难之际,身为邦国上将,怎能置身于世外?于是王翦答应了,说道:“如果大王非要用臣,灭楚大军非六十万不可。”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王翦提出怎样的要求,秦王嬴政都会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随后,王翦为秦国六十万大军的统帅,秦国这个大帝国再一次飞速运转起来,秦王嬴政下令,将举国之兵,将自己所有的老本全部都交给了王翦,对于上一次灭楚大军的败将,秦王和王翦商议后,决定暂时不处理,让其戴罪立功,全部归入王翦的军中。秦国的各个官府属衙忙着准备粮草、军械、马匹、盐铁等物资,数月后,六十万大军集结完毕,秦国的灭楚大军再一次进发,秦王嬴政亲自送到灞上。

那么,王翦率军又会如何灭楚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20 11:05:52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五章【王翦灭楚之未攻城,先定心】

在灞上之宴上,秦王嬴政恭祝王翦凯旋归来,为六十万大军送行。哪知,王翦手握举国之兵,并未丝毫谈及灭楚的方略及事项,反而对秦王嬴政说道:“为将辛苦一生,却并无什么积蓄,为了王家的子孙后代,请求大王多赐些良田、美宅、金银珠宝等等。”
秦王嬴政道:“将军只管去吧,大败楚军,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寡人必有重赏,将军何必担忧家里贫穷呢?”
“大王春秋鼎盛,可是老朽已经老了,替大王带了一辈子的兵,即使是有功劳也很难得到封侯的重赏,所以趁着现在有机会的时候,早点为子孙后代做好打算,希望大王成全,多赐些良田美池,以供子孙之用。”王翦说道。
秦王嬴政听了之后,哈哈大笑,于是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率军到函谷关之后,在未出秦国边界,居然又先后五次派出使者向秦王嬴政恳求多赐些良田美池、金银珠宝。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连王翦的手下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说道:“老将军即使要请求大王赐家业,这样的求法也实在是太过分了,就像是乞贷一般。”哪知王翦不仅面不改色,而且还说道:“还不够,到了楚国前线还要派人向秦王乞田。”王翦的手下不解,就问:“为什么呢?”
王翦郑重的答道:“为什么说你的建议不对呢。秦王性情残暴而且对人多疑,现在大王将举国之兵全部托付给我,秦国国内空虚,那么日久之时,在一些大臣的谗言之下,大王必生怀疑。所以我现在要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以此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不灭楚不还,希望大王不要生疑,不要干预灭楚战事。”
众人听了,都佩服的五体投地,王翦率军,未攻城,先定军心,先定秦王的信心,先定朝野悠悠之口。秦王嬴政后来也当然知道了王翦的真正用心,于是举全国之力,全力支援王翦,做好王翦的后援。与此同时,秦国的姚贾、顿弱两路外交大臣,在楚国、齐国大肆挥洒金银,打探消息,离间君臣。

对于秦军第一次战败之后,项燕知道,秦国必然还会在派大军前来,而且这一次秦王嬴政一定会派王翦。此战的凶险程度、规模程度、惨烈程度等都必将远远超过第一次李信率军攻楚。所以项燕率军积极的收复失地,秣兵历马,积蓄粮草,打造军械,训练士卒,准备马匹,积极备战。一场大战的阴霾渐渐笼罩楚国大地,对于这一次,项燕决定还是采用之前的战法,“放弃”淮北部分地区,加长秦军的补给线,自己将楚军主力布置到了平舆之地,依靠郢寿、巨阳、寝丘等地做好后援支持。
那么,这场大战会怎样一触即发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21 10:37:45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六章【王翦灭楚之两军平舆大对峙(上)】

这一次,王翦的六十万大军选择的是和李信一样的灭楚路线,在王翦的率领下,六十万秦军浩浩荡荡,稳步推进,取道陈丘以南,继而大军到达平舆。对于秦军的这次进攻,楚王负刍全力支援项燕,并且“悉国中兵以拒秦。摘自·《资治通鉴》”秦楚两军在平舆展开了大对峙,可见图40.

虽然史书上没有说明楚军到底有多少人,但是根据楚国的国力,面积,人口,以及当时的形势,我个人估计此时的楚军应该有60万左右,秦楚两军在人数上是相等的,可是从总体上来看,秦军的总体实力还是略胜一筹。
大家知道,秦军这次是远征楚国,遥遥几千余里的后勤保障,按照常理上来讲:此战应该是贵在速战速决,但是王翦却是一直按兵不动,与楚军对峙。这是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主要的理由有这么几种:
(1)楚军刚刚获得大胜,锐气正盛。此时的秦军应该避其锋芒,以深沟高垒,采取守势。在之前一战中,楚军的追击“三日三夜不顿舍”,足见楚军之战力,如果秦军强攻,那么损失将会很大。
(2)前番将士受伤伤情未愈,需要时间养伤。虽然李信率领了十万余士卒回到了秦国,可是这些人,几乎人人带伤,他们虽然跟随王翦二次出征楚国,可是需要时间康复。
(3)虽然秦军长途跋涉运粮,可是有秦王嬴政亲自负责,粮草等物资可以通过水运,还有官道行进,再说,现在北方基本已经大定,可以利用韩、魏国的道路,也可以用魏国的敖仓(天下第一大粮仓)。而且从总体上讲,秦国是个大土豪,虽然每次运粮后勤花费的比楚国多,但是有本钱。
(4)士卒操练未精,配合不纯熟。这次,秦军虽有60万,但大多数都是留守军、驻防军、还有一些新兵,他们和精锐主力的配合需要时间,所以需要时间训练。
(5)不言而喻,此战非常非常的重要。无论是秦国,还是楚国,双方都将自己所有的老本投了进去,如果秦军败了,那么赵、魏、韩、燕等国借助楚军势力,必将死灰复燃,秦国又会回到被压缩在函谷关内的老局面,秦一天下,遥遥无期;如果秦军胜了,顺势而下,灭楚国,一统天下。秦国所有的希望都在王翦一个人的手中,他肩上的压力无比巨大,当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王翦不得不慎重再三,举国大战,无十二万分的把握,王翦不会轻易出战。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总兵力达到百万以上的生死大对决。在这两次中也有一些地方相同,比如:都有秦军;最后结果都是秦国获胜;是历史的转折,意义影响都非常深远。那么,这场大对峙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23 10:14:37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七章【王翦灭楚之两军平舆大对峙(下)】

对于王翦的进军路线,项燕其实早已料到,因此他并未吃惊,而且项燕继续施行自己以前的老办法:“放弃淮北大部,收缩防线,缩短楚军的补给线。”因此,两军主力对峙在平舆。
一开始,秦军长途跋涉而来,但是他们却并不着急进攻,而是安营扎寨,深知兵法的项燕当然知道,秦军远征而来,休整几日也是很正常的;可是后来,项燕见秦军的壁垒之坚固,防守之森严,王翦派出重兵护卫自己的粮道,使得楚军毫无隙可钻,项燕认为,此时王翦应该是在养兵,特别是上一次大战受伤的士兵;可是几个月后,秦军仍然毫无动静,秦军大营中天天训练却不见出战,项燕认为这是王翦在训练新旧士卒的磨合度;但是项燕不明白的是又过了数月,王翦军中还是毫无动静。项燕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此战远远比他想象中还要难打。不过,作为楚军统帅的项燕也明白了一件事,此战王翦绝对不会轻易出动的,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在于后方,看看是秦国的庙堂,还是楚国的朝堂先撑不住,毕竟双方都有60万大军,每天的消耗量无法计数。

项燕想想自己的国家,有那么多的氏族,有那么多股势力,要他们一个一个拼光家底为了楚国而战,先崩溃的必然是自己的这一方。自己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朝野对自己的非议也越来越多,说什么自己拥兵自重,要想自立为王……反正,说什么的都有,自己一心为国,却得到了这样的谗言。自己桌案上数道催促进攻的王令,唉,逼迫自己不得不遵循,明日楚军将向自己强大的对手发动着毫无意义的进攻,还好自己的手中还有一张王牌——江东精锐未出。

今年的王翦已经60多岁了,昔日灭了赵国、大破燕国,现在还率领举国兵马60万在此,深得秦王的信任,有“秦王师”之名。为将如此,自己也已经知足了吧!这应该是自己一生中最后一次大战了,当然,也是最辉煌的一次,只要自己在这一战中,大败项燕军的主力,之后楚国各地将变成“有城无兵,天堑变通途”的局面,所以,灭楚之战实质上就是在平舆大战。面对着项燕军中的数次进攻,王翦都下令坚守不出,只要将其击退就好。而秦军在大营中现在每天做的只有一件事——养兵。
王翦善待自己的士卒,让自己的士兵们每天都洗澡、休息,天天宰牛杀羊,尽情吃喝,而且王翦自己还和士兵们同饮同食,提升士气。如此,秦军士气愈发高涨,诸将纷纷来请战,但是王翦都没有答应。

那么,什么时候战机才会到来,这场大战又是如何进行的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25 10:33:39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八章【战机而至,王翦大胜灭楚】

转眼间半年多过去了,秦国大军依旧如故。一晃眼,秦楚两军在平舆相持近一年,战机终于快要到了。王翦派人就去问手下的士兵现在天天在干什么?调查的人回来后说道:“现在士兵们都在比赛投石,看谁扔的更远。”王翦长舒了一口气说:“士卒可用矣。”虽然如此,慎重的王翦还在等待战机,一个最理想的时刻。

项燕在楚国群臣、庙堂的逼迫下无可奈何,想要进攻秦军,可是王翦又死不出战,项燕面对着只能是强弓硬弩和坚固的营垒,楚军的士气在一点点被消耗掉。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荆(楚)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
由此可见,项燕的战略是想继续向东撤退,继续收缩防线,以备长久抗秦。至于项燕往东撤退,我觉得项燕最终的目标是退守千里之外的江东(项氏的老巢)。虽然如此,但是项燕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难题,楚军的撤退有着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在撤退途中很容易受到秦军的攻击,这是楚军最脆弱、最危险的时刻。

撤退是有组织、有秩序的向后退,又分谁先撤,谁后撤,谁阻敌,谁断后。但是如果此时一旦受到秦军的猛攻,那么撤退就转眼间变成了败退,变成了大逃亡。至于逃亡,大家应该都懂,拼命的朝四面八方跑,谁跑得快就可以了(简单粗暴)。所以,此战最关键的战机就在于楚军能否顺利秘密撤退,秦军能否洞察楚军撤退的时间点,猛烈追杀楚军。在秦国“金钱外交战略”下,收买了太多的奸细(间谍),再加上两军对峙了这么久,细作、密探纵横交错,所以王翦事先选取了秦军最精锐的壮士,趁着项燕大军撤退的时候,猛烈进攻,这支精兵就是秦国60万大军的矛尖、匕首,随后,秦国大军主力乘势掩杀,楚军大败,可见图41。

项燕军大败,向东撤退,秦军紧随其后,对于秦国这一支复仇大军,本身的战斗素养就比楚军强,士气高涨再加上这么长的时间的休整,又有王翦这样的当世名将的统领,在战术上,猛击楚军的弱点,楚军一溃再溃,一直到蕲南,秦军斩杀了楚军主将项燕,楚军群龙无首遂败走。
一年前,楚军如狼似虎般的猛追李信军,现在角色发生了改变,这一次角色互换,扮演虎狼的是秦军。在楚军主力被击溃、歼灭的情况下,秦军乘胜占领了很多城池,略定荆地城邑。在一年后(公元前223年),秦军主将王翦和副将蒙武俘获了楚国最后的国君负刍,楚国就此灭亡;同年,楚昌平君被楚人拥立为王,也迅速被秦军平定,最终,秦国灭楚并设立了楚郡(不久,又化为九江、会稽、长河郡。)。
对于楚国南部的百越之地,秦军平定他们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在公元前222年,在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王翦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资治通鉴》

那么,对于泱泱大楚国,这个战国时期领土面积长期以来一直最大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呢?请看下集。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26 10:21:08 +0800 CST  
第一百六十九章【楚国兴亡(1)】

楚国的历史其实有点像燕国,持续的历史时间都非常非常的长,八百余年,准确的来说从公元前1042年~前223年,总计819年,这么长的历史比战国七雄任何一国都长。楚国一直拥有着最广大的国土面积,楚国总共历经48位君王,对于这样的一个大国,我们不可能一一讲述每一位君王的故事。那么,楚国又是怎样兴起的呢?在这一集中,我们一起来为您讲述。
在秦末汉初,陈胜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我们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身份境遇,最大的赌博就是造反。成功了固然高高在上,光耀千古(可参考刘邦发家史),但是失败了,就是粉身碎骨(光脚不怕穿鞋的另当别论)。所以,造反实在是个风险超级高的行业。当然,也有一些投机者,投入自己的股份,帮助他人去造反,到时候也可以分一杯羹,绝大多数的诸侯都是这样起家的。
楚人的先祖鬻熊因为辅佐周室灭商立下大功,后来周室封其后人熊绎为子爵,在丹阳(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建国。一开始熊绎的封国只不过区区50里之地,那么随后的熊氏子孙又是如何励精图治,渐渐扩大楚国的地盘,最终成为一个方圆五千余里的大诸侯的呢?

司马迁先生在《史记》中称楚为荆(或荆楚),荆、楚都有从木之意,这也形象的说明楚地的自然环境,楚人生活在荆山丛林之中,并未开化的蛮夷地区。当然,对于楚国称为荆国,也有人认为是楚国的发家之地在荆州地区。
熊绎被封建国之后,他带领着荆人进行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以丹阳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中心,并且积极向南发展,逐渐成为了雄踞南方的一方之主。当然此时的天下诸侯视楚国为蛮夷,只配和一些鲜卑酋长一起“守燎”[1],没有资格参加诸侯会盟,这也说明了楚国在初期的国际地位之低下。
随着楚国数代君王继续蓬勃的发展,楚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在周昭王时期,为了周、楚关系紧张,为了打击楚国,周天子数次派人率军南下征楚,可是楚国道路险峻,山林密布,瘴气丛生,再加上楚军的以逸待劳的伏击,使得周朝的王师大败,最终竟然出现了“昭王南征而不复(摘自·《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的局面,楚国实力更是大涨,渐渐有和朝堂分庭抗衡的局面。

在周夷王的之时,天下诸侯间割据混战,有的诸侯甚至不肯朝觐天子、不向天子纳贡,如此周室日渐衰落。而南方的楚国熊渠,深得长江、汉水那一带百姓的拥护,楚国屡次出兵皆胜之,夺取了庸、杨粤,并且将势力发展到了鄂地。楚国的熊渠自己说出了: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楚世家》
于是,楚国开始称王,并且熊渠还封了自己三个儿子同时为王,在楚地出现了一国四王的奇特现象(长子句亶王,次子鄂王,三子越章王)。熊氏的称王,是对周天子王权的一次严重挑衅,虽然在后来,楚国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害怕周厉王率军来南下攻楚,因此而去除了王号。
那么,楚国又是如何进一步发展兴盛的呢?请看下集。


[1]“守燎”之意,通俗的解释就是:别的诸侯国在里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观赏歌舞乐曲;但是楚国和一些鲜卑酋长只能在一旁守着火堆(这……)。
楼主 福建大德  发布于 2017-12-27 10:40:33 +0800 CST  

楼主:福建大德

字数:1812

发表时间:2016-07-31 17: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30 19:03:43 +0800 CST

评论数:13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