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长篇连载)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3)

第二十一章 灭西夏

史家在河北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没有因为史天倪的死而垮台、衰落。
史天倪被杀后,他的幕僚王缙、王守道等人逃出真定府,去找其三弟史天泽。
当时,史天泽只有二十三岁,刀马纯熟,勇力过人,得知史天倪被害,悲伤的同时,毅然决定要为大哥复仇。
王缙、王守道等人建议史天泽收拢部曲,以图恢复军力。
史天泽到达满城时,史天倪旧部、清乐社成员,纷纷前来投奔,兵力大增。他自知势单力孤,遣人向孛鲁求救。
孛鲁派蒙古大将肖乃台率领三千骑兵赶来赴援,还让史天泽承袭其兄长的职位,担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
肖乃台到来后,史天泽开始向武仙反攻。
他们先在中山(今河北定州)遭遇武仙的部将葛铁枪,史天泽身先士卒,将兵们勇气倍长,打败敌军,生擒了葛铁枪。
史天泽、肖乃台连克无极、赵州(今河北赵县),与前来增援的史天泽二哥史天安会师。
兵临武仙的老巢真定城下。
武仙不敢和蒙古军硬刚,弃城而逃。后来,又与史天泽、肖乃台争夺真定,没能成功。
七月,彭义斌北上救援武仙,在赞皇的五马山,与必里海军对垒。史天泽、肖乃台也率军赶来助战。
蒙古大军集结,孤立无援的彭义斌处境非常不妙。
就在这时,严实阵前倒戈,逃往必里海的大营。
两军展开激战,蒙古军分为两路,必里海、严实在南面,肖乃台、史天泽从北侧,南北夹攻,彭义斌军大败,本人被俘虏。
史天泽劝彭义斌归顺。
彭义斌慷慨陈词:“我是大宋的臣子,况且山东、河北都是宋国的子民,我彭义斌怎么能苟且偷生,向异族投降呢?”
这话既是在表明自己忠贞不屈的态度,也是在骂史天泽等汉人投靠蒙古,卑躬屈膝,忘记了祖宗。
然后,彭义斌从容就义,没有负了名字里的那个“义”字。
这是一位崇尚民族气节、意志坚定、宁死不降的猛男,当此金末蒙兴、人求自保的乱世实为难得,堪比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英雄,足为民族危亡时期,世人的楷模。
另一位大佬武仙则南逃开封府,虽暂时沉寂,此后,却始终活跃于抗击蒙古的第一线,发光发热,一直奋战到金朝灭亡的1234年。
这是后话。
搞定了武仙、彭义斌,蒙古军的作战重心转移至山东。
也是在1225年7月,带孙把李全包围在益都(今山东青州)。
三个月后的12月,孛鲁亲率大军征剿山东,派使者进入益都城,劝降李全。
李全有归降的想法,部将们不同意,于是,杀了蒙古使者。
孛鲁指挥大军攻城。至1226年三月,守军伤亡惨重,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益都城局势危急,李全企图领军突围。
蒙古大军进行截击,大败突围军,斩首七千多人。
李全被迫撤回城内。
又苦苦支撑了一个月,穷途末路的李全选择投降。
蒙古将领们多认为:“李全投降是因为走投无路,不是心甘情愿,现在若不杀他,肯定会有无穷的后患”。
主帅孛鲁不同意:“杀一个人很容易,但是,现在山东还没有抚定,未归附的人很多。李全平素很有人望,即使杀了他也无法立威,徒然失去民心”。
没有杀李全,孛鲁任命其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长官。
山东境内大体平定。
1227年七月,在成吉思汗的攻打下,西夏灭亡,金国朝野震动,人心慌乱。蒙古军威复振,趁势夺取太原、平阳、上党等地,河东遂平。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0 10:24:45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4)

近年来,身为小弟的西夏很不老实。
最早可以追溯到蒙古西征前,铁木真曾让西夏派兵参战,被李遵顼拒绝。在李德旺登基后,更是过分,竟然还派人联络漠北诸部和金国,一起搞事情。
婶可忍,叔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这都忍了,还有什么不能忍的?
当时,铁木真正走在回师的路上,分不出身来,派孛鲁征伐西夏,敲打敲打。
然而,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次敲打没起啥效果,西夏反而更变本加厉,肆无忌惮,铁了心反叛。
成吉思汗想亲自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小弟,若再冥顽不灵,不识抬举,干脆就灭了它,免得总在背后添堵。
1225年秋季,天朗气清,原野枯黄,铁木真统军进攻西夏。
蒙古真不愧是战斗民族,成吉思汗西征回来在家休息了半年,炕还没躺热乎,就以63岁高龄,又毅然决然地踏上新的征程。
留二子察合台镇守漠北汗廷,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跟着出征,随军的后妃不是忽兰,换为更有政治见识、头脑清晰的也遂。
这是蒙古第六次进攻西夏,也是最后一次。
铁木真平生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
不好意思,窜台了,这是于谦老师的。重来,铁木真平生有三大爱好:女人、喝酒、打猎。
纵使在外征战,成吉思汗也要喝酒并带着女人,同时不忘狩猎。当然,打猎也是蒙古军队获取物资补给的方式。
行军路上,铁木真围猎野马。
一匹野马冲至他的面前,铁木真胯下的坐骑受到惊吓,昂首直立,把他掀下马背,跌在地上。
成吉思汗受伤,他已经63岁,年事颇高,体质转弱。
当晚,又发起高烧,持续不退。
第二天,也遂把诸王、将领们召集到大帐,说道:“现在大汗高烧不退,你们商议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脱仑建议道:“西夏有固定的城池和营盘,无法移动,我们可以先撤军回去,等待大汗退烧,养好伤,再来攻打”。
考虑到成吉思汗的身体,有不少人同意这个方案。
也遂把会议商量的结果告知铁木真。
成吉思汗不同意:“如果我们就这么撤退,西夏人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害怕,岂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我军应该就地扎营,我也可以趁此养伤,再派使者过去,看看西夏方面怎么说?”
蒙古使者来到中兴府,见到西夏献宗李德旺,质问道:“你们曾说愿做我家大汗的右手,当初,西征花剌子模,你们却不想出兵助战,还说了一些讽刺嘲笑的话。现在我们已经平定了花剌子模,来找你们算账”。
此事发生在他老爹李遵顼时期,李德旺不知情,有些蒙圈:“我没说过这种话啊”。
一旁的大臣阿莎敢不站出来承认:“是我说的”。
紧接着表明态度:“你们如果想打仗,我们有贺兰山的营地、帐篷、物资;你们若想要黄金、白银、绸缎等财物,请自己到中兴府、西凉府来取”。
这话说的很强硬,告诉成吉思汗,此次不投降了,我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你们要战便战,我们奉陪到底。
也不知道阿莎敢不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底气?
其时,西夏面临一种困境,便似处在夹缝当中,跟着蒙古揍金朝,劳民伤财,国力日衰,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与蒙古对抗,又打不过对方,只会更加接近亡国。
问题的核心,还是西夏太弱。
想要彻底解决这个困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自强。一旦西夏强大起来,不用说具备灭掉蒙古的实力,只要可以与之抗衡,就能存活下来。就像当年在北宋和辽朝的挤压下立国一样。
然而,蒙古不愿看到一个强盛的西夏,也不会给它富强的机会。
这些年,从李安全、李遵顼到李德旺的西夏朝堂,更像一个泥瓦匠,居住在漏雨、透风、腐朽、衰颓的破房子,修修补补,勉力撑持,而不是建筑师的思维,想着如何再造一个坚固牢靠的新房子。
西夏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此种做法,只能续命,无法去根;只能苟延残喘,无法中兴再创。
因此,从当时天下大势、党项国情、三代帝王的举措来看,西夏面临的困境是无解的。
结局已经注定,便是灭亡,说不准的只是时间。策略得当,延续的时间长一些;谋划失算,则提前走向毁灭。
阿莎敢不的回复反映出,西夏君臣决定孤注一掷,要么在战争中击败蒙古,恢复独立主权,要么接受亡国的命运,总之,不愿再跟着蒙古当小弟了。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0 12:44:25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5)

出使西夏的使者回来了。
得知李德旺、阿莎敢不的嚣张态度,成吉思汗很愤怒,他立意要灭亡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西夏。
决心已定,就不能再像前几次那样,攻几个城池,震慑震慑了事。
敲打有敲打的战术,灭国有灭国的打法,是不一样的。
站在西夏地图前,综合各方搜集来的情报,铁木真的大脑高速运转,冷静分析,得出结论:西夏主力集结在国土东部,以首都中兴府为防守重心,国土西部则比较空虚。
蒙古历次征讨西夏皆是从东侧进攻,使得在局势不利时,西夏皇帝可以逃往西凉府等地,神宗李遵顼就这么干过。
既然决心灭了他,就要切断其后路。
成吉思汗决定兵分两路,东路军依然沿着旧路,从西夏国境东北进入;西路军则借道畏兀儿王国,穿越荒凉沙漠,斡腹至西夏的后方,攻掠河西走廊。
“斡腹”用现代军事术语讲就是长途奔袭迂回攻击,绕到敌人正面防线侧后,攻击其防御薄弱地带的战术。
“斡”是斡旋、迂回,“腹”为腹部、肚子。
斡腹的灵感与蒙古将领常用的预先埋伏、诱敌深入之计一样,很可能来自他们的狩猎经验。在打猎过程中,捕获猎物,狩杀猛兽,往往攻击其柔软的腹部更容易得手。
斡腹战术的运用,蒙古将领得心应手。
成吉思汗灭西夏使用了斡腹,后来窝阔台亡金、忽必烈平南宋,皆采用了此战术,迂回攻击其防守空虚处。
1226年,蒙古大军继续讨伐西夏。
成吉思汗年纪大了,新陈代谢缓慢,伤势不容易恢复。虽然修养了几个月,伤并没有痊愈。
他带病出征。
铁木真亲自统率东路军,西路军由阿答赤、忽都铁穆儿、昔里铃部、察罕等人率领。昔里铃部、察罕皆是西夏人,后来投降了蒙古。
二月,东路军先后攻克西夏边塞的黑水城、斡罗孩城。
阿莎敢不带领西夏军依贺兰山抵御蒙古。
成吉思汗直指贺兰山,与阿莎敢不大战,两军血拼,白刃肉搏,山川震眩,声折山河。
结果是善战的蒙古军取胜,俘虏西夏军主帅阿莎敢不;西夏的军营被摧毁、破坏,仿若飞灰烟灭;贺兰山的帐篷、物资、牲畜、百姓等均遭到掳掠;被俘的西夏士兵惨遭屠戮,血漫山岩,哀鸿遍野。
越过贺兰山,西夏国都中兴府在望。
时间进入炎热的夏季,成吉思汗没有急于进攻中兴府,而是留在贺兰山避暑,既能养伤,又可等待西路军。
此时,另一侧的西路军也是高歌猛进。
河西走廊防御薄弱,无西夏的主力大军,每个城池只能自守。
西路军来到沙州(今甘肃敦煌),昔里钤部劝守将投降。
沙州守将诈降。
蒙古军开进沙州城后,伏兵尽出,主将忽都铁穆儿的坐骑马腿被打断,昔里钤部把自己的马让给主将,他则骑上忽都铁穆儿的瘸腿马,领军断后。
蒙古战士奋勇杀敌,攻占了沙州。
在肃州(今甘肃酒泉),蒙古军遇到顽强抵抗。
阿答赤等人指挥大军攻城,久攻不克,被困在城下。
昔里钤部是肃州人,为当地阀阅,世家大族,他兄长昔里沙带人献城,蒙古军得以进入肃州。
阿答赤下令屠城,只有昔里钤部、昔里沙的亲族一百零六户幸免。
甘州(今甘肃张掖)守将为曲也怯律,乃察罕的父亲。
察罕将书信用弓箭射入城内,又派了使者进城,劝其父归顺。
副将阿绰等三十六人不愿屈服,密谋杀害曲也怯律,还杀了蒙古使者,坚守城池。甘州被攻破后,蒙古军要屠城,察罕建议百姓无罪,怎能无辜牵连,只诛戮阿绰等三十六人。
随后,蒙古军兵临西夏重镇西凉府(今甘肃武威)。
与沙州、肃州、甘州的守将不同,西凉府守将选择了投降。
至此,河西走廊纳入大蒙古国的版图,西夏的退路彻底被截断。东西两侧接连失利,战败、城破、投降的消息不断传入中兴府,李德旺有些惊慌、绝望。
五月,他老爹太上皇李遵顼已经驾崩,只剩下他一个人独撑危局。
在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刻,李德旺好似理解了父亲,知道了为什么国势残破、衰败至此,他依然不愿意开罪蒙古。
因为父亲领悟到一点,跟着蒙古混,西夏要亡国;然而,与蒙古为敌,西夏只会死得更快、更惨。两者的差别仅在于是慢性自杀,还是猝死。
在蒙古与金朝之间做抉择,可得罪女真人,万万不可惹怒蒙古人;因为,一旦成吉思汗恼火,是会要人命的。
想通了此点,李德旺有些落寞、伤怀、悲戚,更多的是自责、焦虑、恐慌与绝望。
他明白,无论再怎么努力,国势已经无可挽回。
而他本人,是要为今天这个局面负责的,若不是自己好大喜功,轻启祸端,改变老爹的国策,反抗蒙古,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是他加速了西夏的灭亡,是他把国家带上了猝死的道路。
七月,忧虑成疾的李德旺,在惊惧、绝望中病逝。
这对于顾此失彼、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西夏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1 10:34:15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6)

李德旺没有确立继承人。
西夏群臣拥立南平王李睍为新任皇帝。
李睍是李遵顼的孙子、李德旺的侄子,其父亲为清平郡王。
他是西夏的最后一位皇帝,被称为末帝。
李睍登基时,只有22岁,面对的是个一筹莫展、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国家,也真难为这个年轻人了。
他没有向蒙古人屈服,而是继续英勇抗争,坚韧不屈。
酷暑的夏季过去,1226年秋季,成吉思汗走出贺兰山,连看都没看中兴府一眼,统军南下。他要剪除西夏国都的羽翼,之后彻底灭亡这个不识好歹的国家,永诀后患。
蒙古大军顺着黄河西岸一路向南,沿途攻掠城镇,屠戮军民,西夏百姓为了保命,凿穿土石形成洞穴,躲在里面。即便如此,存活下来的人也不过百分之一二,残梁断柱,死尸累累,白骨蔽野。
成吉思汗领军到达黄河边的应里城(今宁夏中卫)。
这时,西路军已经攻克应里,蒙古东西两路大军在此地会师,自应里附近渡过黄河。
渡河后,蒙古大军沿黄河东岸北上。
十一月,来到灵州城下。
灵州守将为前太子李德任。
对于西夏而言,灵州的战略位置极为关键,其地位于首都中兴府的东南方向,在黄河东岸,与黄河西岸的中兴府互为犄角。
若灵州陷落,缺少了这个战略支撑点,中兴府将更为孤立,除了坐困愁城,坐吃等死外,无路可走。
西夏高层也认识到了灵州城的重要性,末帝李睍调派大军增援。
委任的主帅是号称西夏最后一位名将的嵬名令公。
记忆力好的读者应该记得,这位老兄在克夷门之战被蒙古军俘虏后,就没再登过场。
他被囚禁在一间破房子里,每日里吃不好睡不好,条件很艰苦,蓬头垢面,吃糠咽菜,成吉思汗几次派人劝降,嵬名令公均是拒绝。
这是一位有气节的党项将军。
西夏襄宗李安全纳女求和后,得知嵬名令公还活着,派使者与蒙古交涉,成吉思汗才把他放回来。
目前西夏处于生死存亡,朝不保夕的关键时刻,若说国内还有人能与蒙古一战的话,恐怕只有这位嵬名令公,再无旁人。
为了保住灵州城,李睍下了血本,倾举国之力凑了十万人马,交给嵬名令公,让其带去救援灵州。
当时,正是寒冷刺骨的冬季,黄河河面已经结冰。
蒙古军先抢占黄河,预先埋伏。成吉思汗派小股部队到黄河西岸,引诱嵬名令公。
西夏军被诱至黄河冰面时,蒙古军弓箭齐射,伏兵尽出。
两军在冰封、凛冽、苍凉、滑溜的河面上激战,蒙古军用箭专射西夏士兵的腿脚,不让他们过河,党项人应弦倒地。
这一战,西夏军大败,伤亡惨重,从此再没有与蒙古进行大规模野战的能力。
主帅嵬名令公逃回中兴府。
先败于克夷门,再败于黄河,这位西夏的最后名将貌似有点水。
随后,蒙古军攻克灵州,俘虏李德任。
身为敢和父皇顶着干的前太子,李德任的牛脾气不是吹的,面对蒙古军依然不服软,结局是遭到杀害。
随着灵州的失陷,西夏国土大部分皆被蒙古占领,中兴府外再无坚固屏障,处于被彻底孤立的境地,陷落只剩下时间的问题。
1227年,铁木真留下大将阿术鲁带着偏师围困中兴府,自己则亲领大军把兵锋转向金朝,进攻其在西夏南方的领土。
阿术鲁把中兴府团团围住,也不攻城,就这么耗着,等待党项人意志崩溃,自己瓦解、屈服、投降。
到了这种困守孤城,岌岌可危的时刻,年轻的西夏国主李睍还是不妥协。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2 10:06:03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7)

中兴府军民坚壁清野,据城死守。
李睍偶尔还会带兵反击围城的敌军,听说蒙古军营产生瘟疫,西夏高层一阵窃喜,以为看到了蒙古撤退的希望,后来得知瘟疫被控制住,又是一阵失望。
双方如此对耗,时间越久,于西夏越不利。
另一方面,在金国境内,蒙古大军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
铁木真指挥军队连续攻克积石州(今青海循化)、临洮府(今甘肃临洮)、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宁(今青海西宁)、德顺(今甘肃静宁)等地。
自此,金国西部的辽阔地域再不受其统治。
六月,成吉思汗在临近六盘山的清水(今甘肃清水)避暑。
得知西夏还没有妥协,他派察罕进入中兴府谕降。
李睍照旧不买账。
中兴府的局势正在逐渐恶化,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光,军民间疾病滋生,发展成为瘟疫,由于缺乏医药与食物,瘟疫迅速蔓延,每天都有很多人得病而死。
有句话说:在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
李睍对此话感触颇深。
就在这时,老天也来凑热闹,中兴府发生强烈地震。城中墙垣断折,宫殿、房屋塌陷,破砖烂瓦,随处可见,支离破碎,荒凉如废墟。
再加上饥饿、得病、哀嚎的军民,无人掩埋、臭不可闻的死尸,饿殍满地,民不聊生,中兴府已变为人间地狱。
地震对于西夏人的打击,不仅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古代,人们认为地震是上天示警,在如此动荡不安,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来了一场地震,给党项人的感觉是上苍要抛弃他们。
这比打了败仗更让他们失落,西夏军民的抵抗意志因此崩溃。
已经坚守半年,山穷水尽的西夏末帝李睍再也无法支撑下去,决定投降。
他带着嵬名令公等大臣向成吉思汗乞降,奉上西夏的户籍与地图,请求宽限一个月的期限,以用来准备贡品和安置百姓。
铁木真同意了。
此刻,他的处境也不好。
自从1225年秋天打猎坠马受伤,成吉思汗的病一直没痊愈,因年老体衰,又引发其他疾病,近两年来他带伤征战,身体日益虚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心中那抹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烈。
他收到报告,得知长子术赤于1225年病逝在钦察草原。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铁木真的打击非常大。
成吉思汗的四个兄弟:三弟合赤温去世最早,二弟合撒儿在西征前过世,目前还在世的有异母弟别勒古台、幼弟帖木格。
1226年,他少年时结交的老朋友,长期居于中枢、担任总参谋长、引为肱骨、“四杰”之首的博尔术在漠北离世。
为蒙古开国建立显赫功勋,成吉思汗最为倚重、信任的“四杰”、“四猛”、“二先锋”这十大功臣,如今大多已然消逝。
最早去世的为畏答儿,是在哈兰真沙陀之战后的1203年;忽必来在1211年征服哈剌鲁后,回军途中病逝;博尔忽是1217年,攻打秃马惕部时战死;1223年,木华黎在闻喜离世;1224年,远征军回师途中,者别病亡;1226年,博尔术去世。
而者勒蔑、术赤台、赤老温三人早已不见诸史册,在伐金、西征、讨西夏时皆没有登场表演,估计早已不在人世。
到1227年,十大功臣中还活着的,只剩下比铁木真小十四岁的速不台一人。
朋辈凋零,长子病亡,铁木真的内心怎能不黯然神伤,落寞凄苦?
成吉思汗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要临近,还有一些事放心不下,为此立了遗嘱。
把随军的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及其他黄金家族的成员叫到跟前,他安排后事,宣布三条遗嘱。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3 13:45:08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8)

第一条遗嘱最重要,关于继承人问题。
铁木真最担心地便是他死后,诸子产生争端,大蒙古国因此分崩离析。其一手创建的强盛国家,没有亡于外患,而是毁于内乱。
成吉思汗再次明确窝阔台的储君地位,他去世后,由窝阔台承继大汗之位,还让拖雷等人当众发誓,立下文书,表示团结一致,效忠窝阔台,绝无二心。遗言道:“你们要想过富足满意的生活,享受掌大权的快乐,必须齐心协力抵御敌人,尊崇朋友”。
同时,铁木真还叮嘱道:“要教育子孙们,不要忘本!不要让他们只知道贪图享乐、鲜衣美食、乘骏马、恋女色,忘记了我们创业的艰辛”。
第二条遗嘱有关伐金。
铁木真已经想好了消灭金朝的战略,只是再没有亲身实践的时间,临死前,将其告知子孙:
“金国的精兵大部据守潼关,此地北有黄河天堑,南有险山峻岭,很难攻克。金朝和南宋为世仇,如果向南宋借道,南宋肯定同意,我军自西南迂回,直捣开封府。都城危急,金国朝廷一定调遣潼关守军救援开封。然而,远道赴援,人疲马乏,即使赶到,战斗力也会减弱,我们定然可以打败他们”。
数年后,窝阔台灭金,正是采用的这一战略。
第三条遗嘱关于面临绝境的西夏。
李睍已经决定投降,但是,成吉思汗担忧自己的死讯传出,西夏可能会改变主意。嘱咐窝阔台、拖雷等人道:
“我去世后,你们不要为我发丧、举哀,避免让敌人知道我已死去。等到西夏的国君、百姓从城里出来,你们就诛戮了他们”。
成吉思汗特地关照西夏末帝李睍。
他叫来亲信脱仑,赞许道:“坠马受伤后,你考虑我的身体,劝我撤军休养。我没有听你的谏言,坚持征讨出言不逊的西夏。得长生天的佑护,现在西夏已经为我掌控。我把西夏人进献来的华帐、金银、器皿等赏赐给你”。
然后,铁木真说出遗命:“西夏国君投降后,你要杀了他,免留后患”。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秉承斩草除根,赶尽杀绝的原则,不愿宽恕敌人。这一生走完,他都没有学会尊重生命,此点看,铁木真是悲哀的。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空有花不完的财富,却无法延续自己的生命,从这一点看,铁木真是悲凉的。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除了对后继者、对灭亡敌国念念不忘外,不知道他还想了什么?
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起早逝的父亲,苦难的童年,少年时结交的好友扎木合,危难之时给予自己帮助的义父王汗,在他森寒的兵锋下闻风丧胆、抱头鼠窜的敌国君主:完颜永济、完颜珣、摩诃末、李安全、李遵顼、李德旺、屈出律、太阳汗等人。
不知道他有没有怀念已经故去的那些肝胆相照,并肩作战多年的好友兄弟:合撒儿、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者勒蔑、忽必来、者别、赤老温、术赤台、畏答儿等人。
不知道他没有反思自己的破坏、罪孽、杀戮是否过重,给亚欧大陆的百姓带来了沉痛的、深重的、无法化解的灾难。
然而,这些都已不重要,对于铁木真而言,一切均将结束。
繁华落尽,笙歌已渺。
葱翠的草原,明天还会升起炫目的朝阳;矫健的良驹,每天还会发出嘹亮的嘶鸣,扬蹄驰骋;美艳的妃嫔,每晚还会躺入温暖的毡帐;却与他毫无关联。
1227年七月十二日(8月25日),在清水县,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陨落。

(未完待续)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4 10:22:38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9)

三天后,李睍带着西夏皇室宗亲出城。
来到蒙古大营晋谒。
遵照成吉思汗的命令,脱仑杀了年仅23岁的西夏末帝李睍。
李睍原本只是年纪轻轻、锦衣玉食的王子皇孙,伯父李德旺的突然去世,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得不在国家危亡之时,用他那刚刚成年、瘦弱的肩膀扛起沉甸甸的重担。他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一切,却无法挽救危局。
错不在他。
国家早在李安全、李遵顼、李德旺的手里玩残了。
一条行将触礁沉没的朽烂之船,纵使再优秀的船长也无能为力,何况他还只是一个毫无航海经验的年轻人。
蒙古大军进入中兴府,想要展开毁灭性的屠城,察罕力劝,才没有进行。中兴府的居民得以存活,幸免于难。
至此,西夏王朝灭亡。
从李元昊称帝建国的1038年算起,西夏有189年。然而,其做为割据一方的政权则更早,可追溯到唐朝末年,李思恭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那年是881年。如此算来,李氏政权在中国西北存在了整整346年,历经晚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其绵远、悠长、顽强、坚韧超过了同时代东亚的绝大多数政权,可与之比肩的唯有同样具备三百多年历史的赵宋王朝。
西夏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屹立在神州大地的西北部,任中原天翻地覆,血浪杀伐,改朝换代,它自岿然不动。
这个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也算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西夏是成吉思汗灭亡的最后一个政权。
他的一生是破坏的一生,是毁灭的一生,是征服的一生。在他手中覆亡和归附的部落、政权、国家、王朝很多。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除了西夏王朝,还有西辽王朝、花剌子模帝国等。
未来他的子孙们征服的国家将会更多,多到不计其数。
写到这里,是时候总结、探讨一下蒙古人的征服理论,以及这个漠北小部落能够横扫亚欧大陆的原因了?
先说征服逻辑。
成吉思汗的征服逻辑最核心的一条是:投降者免死,抵抗者屠城。
蒙古大军的战略、战术极为清晰,野战有野战的一整套动作,攻城有攻城的一系列举措。
他们每到一地,最优先做的不是攻城准备工作,而是派遣使者入城招降。
成吉思汗很清楚,纵使自己的军队再能打,一个接一个的城池攻坚下去,也会吃不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敌人妥协、归顺。这样既能达到征服该地的目的,也可以减少己方战士的伤亡。
正如《孙子兵法·谋攻篇》所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铁木真无师自通,也明白这个道理。
敌人拒绝投降,蒙古大军会引诱其出城进行野战。
就和狩猎一样,蒙古军提前设好陷阱,这是他们最擅长的,只要敌军出城,十有八九会被歼灭。
敌人若不出来,才会展开攻城。
攻城时,也不是蒙古战士冲在最前面,而是由当地青壮年编组的哈沙儿队在前,充当炮灰,其后依次为汉军、契丹军等,最后才是战斗力最强的蒙古军。
炮灰们若有逃跑、反抗的迹象,会被监军的蒙古人杀掉。
哈沙儿队又称签军,人数众多,铺天盖地而来,仿若蝗虫,如此既可以给守城军民以人数上的震撼,又可减少蒙古主力的伤亡。
抵抗的城池被攻下后,示其抗争程度,蒙古军进行屠城,唯剩有技艺的,可为蒙古服务的工匠。抗争越激烈,城内军民的结局越凄惨,典型如:你沙不儿城、范延堡,因有黄金家族的成员命丧在那里,无分男女老幼,鸡犬不留,尽皆诛戮。
投降者免死,抵抗者屠城。
这种观念在敌国流传开来后,蒙古军的征服就简单多了,因为大多数人均有畏惧、惊恐、胆怯的心理,自知抵抗下去没有好果子吃,为了保住全城百姓的性命,倒不如爽爽快快地投降。
蒙古人的血腥屠戮,一方面原因在他们野蛮、嗜杀、崇尚暴力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有出于政治目的的考量,通过武力震慑,瓦解、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减轻敌国的抗争,使自己的征服更加顺利。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5 10:36:17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0)

第二十二章 何以纵横亚欧

接下来,我们分析蒙古军为什么能够所向披靡,横扫亚欧大陆?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蒙古内部因素、成吉思汗个人因素、外部因素。蒙古能以一个漠北小部落崛起,而后横行天下,这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先说蒙古内部因素。
蒙古世代居住于漠北草原,逐水草而动,有四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个是马、一个是人、一个是狩猎活动、还有一个为独特的后勤补给。
蒙古马体型矮小,其貌不扬,但因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亚的严寒冬季。它们颈短鬃长,体魄强健,粗糙结实,忍耐、适应能力极强,对环境和食物要求低。无论是高寒荒漠,还是欧洲平原,蒙古马都能找到食物。
经过调驯的蒙古马,性情柔顺,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威猛无比,适合长途奔袭及艰苦条件的作战,是难得一见的良种军马。
蒙古战士正是骑乘着这种马,驰骋亚欧大陆。
每人常备不止一匹战马,而是多匹,通过换乘,每日行军可达一百公里。这类快速突进,堪比近代的机械化部队。正是因有此种优良的马匹,蒙古军的“斡腹”、大迂回、包抄、奔袭、诱敌、运动战、闪电战等战略、战术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同时,蒙古马也有利于补给,蒙古军中携带着大量母马,可为战士提供马奶,减轻后勤压力。若是在酷寒之地行军,战士能用小刀切开马的血管,喝马血御寒,然后,再把马的血管封住。
蒙古军以骑兵为主,蒙古马的温顺、勇猛、不畏寒、忍耐力好、适应力强等优点,是他们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
接下来说人。
蒙古民风淳朴,人们以吃苦为荣、以逃避为耻;不畏饥寒、不怕艰难困境;怯于私斗、勇于公战;每临战阵,无分贵贱,皆玩命般的拼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人与马一样,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彪悍善战、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执行力极强。在战争中,蒙古士兵翻越高寒雪山、荒芜沙漠,却无人叫苦、叫累、叫难,便是最好的证明。
他们在马背上长大、从小开始学习射箭,成年后,弓马娴熟,每个人都是一名优秀的骑兵、战士。
在介绍千户制时,曾提到蒙古男子十五至七十岁均要服兵役,马匹、兵器、粮草、装备等均由士兵自备。
战士们平时便把作战需要的坐骑、衣甲、兵刃、口粮等准备好,蒙古人不擅作伪,所用的东西毫不含糊,如:皮大衣、高腰皮靴、毡袜子、晒干的牛羊肉、奶制品等,一旦有命令下来,他们可立时集中,迅速出征。
蒙古骑兵的装备为铁头盔、兽皮护颈、一面皮制盾牌、一杆长矛、一柄战斧或马刀,还有两张弓和数囊箭,重骑兵身披轻便的鳞片甲,轻骑兵则不披。
两张弓里,一张是轻型弓,箭身短,射程近,用于策马奔驰时快速发射;另一张为重型弓,箭身长,射程远,用来攻击远程目标,通常要下马站立或蹲踞发射。差别有点类似近代的轻机枪与重机枪。
蒙古骑兵野战不是上来就白刃战,而是充分利用弓箭的优势。
在蒙古军队中,轻骑兵与重骑兵的比例大概为六比四,两者的任务不同,轻骑兵主要用于远距离射杀,重骑兵则负责近身肉搏。
与敌军接触时,先由轻骑兵用弓箭射击,杀伤对方的前排士兵,使其军队阵型混乱,这时全身披挂盔甲的重骑兵上去,挥舞锋利的弯刀砍杀,最后再由轻骑兵压上,全歼敌军。
他们的战术相当灵活,不是固定不动,而是随机应变,跟着敌军的运动,任意变换阵型。将游击战、运动战、闪电战的战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若敌人没有溃乱,他们也会撤退。
这种退却不是慌张、散漫、无序的,是有组织、有目的、有配合的,撤退到一定距离后,他们会停下来,再次开始上面所描述的进攻,直至敌军混乱,或者处于有利于冲击的地形。
他们将分散、集合重复的使用,令敌人眼花缭乱。如果敌军兵力强大,形势不利,蒙古骑兵会把大部队分解,化为小股部队,似风烟般迅疾消散,使敌军追之不及。
蒙古军战术极为清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己方最小伤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杀伤敌军,取得战役的最终胜利。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6 10:12:28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1)

现在说第三个优势——狩猎活动。
有人可能不理解,狩猎活动算什么优势?
简单来说,你有而别人没有的,便是优势。这么看,对比漠北草原的游牧民族,中原王朝的农业文明就是优势,老百姓会种地,能吃饱饭,则不用饿肚子。
相比中原王朝,游牧民族的狩猎活动也是一种优势。
当然,有优势也必然有劣势,这里暂时先不讨论。
在成吉思汗这里,狩猎不再单纯是娱乐、嬉戏或者获取食物的方式,而是一种军事训练、军事演习。
即使是天寒地冻的冬季也不放松,颇有点中国古代名将故意在隆冬腊月,大雪纷飞的时节练兵,提升士兵的体力、战斗力、意志力的味道。
打猎是蒙古人的日常活动,有些类似中原百姓的种地、耕田,乃安身立命,赖以生存的根本。
蒙古战士单人独骑或者三五成群,胯不离鞍,肩不离弓,在塞外的朔风中纵马驰骋,追逐野兽,不仅可获取食物,消耗光阴,也是一种单兵训练方式。
每年冬季,成吉思汗均会组织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周边的所有军队皆要参与,有点像全民大练兵、军事演习。目的是使士兵们熟悉弓马,磨练抵御艰苦的意志,演练排兵布阵,将领们学习战术指挥等。
军事演习经常要维持两、三个月的时间,先确定好猎场,蒙古军队四散在周围,缓慢地向中心推进,期间不允许有一只猎物冲出包围圈。
若有野兽逃出,负责那个方向的千户官、百户官、十户官皆要受到严厉的惩处。每个士兵的行进路线与步伐均有严格规定,如果走错了一步,也要遭到处罚。
随着蒙古军的向心推进,包围圈越缩越小,当猎圈收缩到直径几里时,他们把绳索连接起来,上面覆盖毛毡,战士们在周围肩并肩站立。
猎圈里面弥漫着野兽凄厉、哀伤、惊慌的嚎叫,以及欲要闯出包围圈的骚乱。
若说铁木真重视狩猎活动,倒不如说他重视军队训练,这样更贴合实际。
在一次次的军事演习中,蒙古人将猎场与战场上的经验相互印证,不断地提升着自身的军事素质与能力。
成吉思汗认为军事训练与实战毫无差别。
正如二战时期的美国名将巴顿所说:“战争就是杀人,你们必须杀死敌人,否则他们就会杀死你们!如果你们在平时流出一品脱(0.473升)汗水,那么战时你们就会少流一加仑(3.758升)鲜血”。
这段名言在中国被浓缩为一句流传更广的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最后说蒙古的第四个优势——独特的后勤补给。
中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句话道出了后勤补给的重要性,在历史上,有不少的战例,便是由于后勤出问题,或者粮道被劫,从而导致了战争的失败。例如: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三国时的官渡之战等。
罗马能够从一个台伯河畔的蕞尔小邦,历经几个世纪,滚雪球般的发展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以地中海为内海的大帝国,与其重视后勤,完善的补给制度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
蒙古军则与之相反,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有完善的补给制度,而是摆脱了后勤的约束。
蒙古士兵外出征战,除了随军的数匹战马外,还带有成群的牛羊。
这些牛羊可提供奶、肉等食品,便是他们的补给来援,无需从大后方运送给养和军需物资。
为了充分利用牛羊的营养,蒙古军还规定了专门的宰杀方法。
取动物的膀胱两个,充满气,连接骨管,随后把骨管插入牛羊的肺腑,挤压膀胱,把空气注入肺腑。仿佛受到电击,牲畜会立刻死去。
此种杀法能够增加肉量,使肉质柔软,味道鲜美,更有利于保存。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7 09:11:56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2)

一时间缺乏食物,他们也会打猎做为补充。
当然,蒙古军的给养获得,主要还是在占领区进行掠夺,真正做到了《孙子兵法·作战篇》所说的“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达到了“以战养战”的战争境界。
由于有了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人和马,部队摆脱了后勤约束,再加上平时注重军事训练,蒙古军才能跋涉万里,远征西域。
然而,上面所说的这四个优势不是蒙古特有的,以前草原上的民族:匈奴、鲜卑、突厥等也都具备。
那么,横行亚欧大陆,建立煊赫武功,给人民带来无穷杀戮的,为什么不是他们呢?
这与成吉思汗的个人因素,以及外部因素有关。
成吉思汗的个人因素包括:清晰的头脑、卓越的组织能力、知人善任、超强的军事能力、以身作则、注重情报和通讯、重视工匠与科技、开明的宗教政策等八个方面。
之前,在分析漠北诸部林立,群雄并起,铁木真为什么能够战胜王汗、扎木合、太阳汗等人,一统武林,建立大蒙古时已经提到。他是那个年代,草原江湖头脑最清醒,看问题最透彻,瞧到了事物本质并且思考本质的人。
铁木真与扎木合最大的区别便在于,实现野心的操作方法上,前者非常清晰,后者很混沌。
放眼当时的亚欧大陆,与金朝、西夏、西辽、花剌子模等国的君主相比较,在思维清晰这一点上,没有人比他做的更好。那些国家的帝王,有的懦弱、有的昏庸、有的短视、有的刚愎、有的无能、有的逃避,总而言之,无人可与成吉思汗比肩而立。
像铁木真这种枭雄就似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说应该说的话,做应该做的事,一切均是为了终极目标服务。实力弱小时,与强者结合;实力强大后,拉拢弱者;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一个阶段只重点打击一个敌人;纵使迫不得已需要两面作战,也要分清主次;做决定时,不会鲁莽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缜密分析;不打无把握之战争……
为达到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能先与杀害祖先的女真人联合,实力强大后,再没有顾及地进攻他;也能消灭曾经的盟友、义父王汗的克烈部;与义兄扎木合反目更是不在话下;为了让敌国屈服,他也可以毫不留情,不讲人道地诛杀俘虏、无辜的百姓……
再说第二点:组织能力。
铁木真的组织能力极为卓越,这之前也说过。在组织上,他是大师级的人物,能与其比肩的,皆是震古烁今的名字:商鞅、亚历山大、李世民、朱元璋、拿破仑、毛泽东等。
最能反应他组织水平的,是以千户制为依托的“总体战”。
一个美国学者评价成吉思汗:“他是第一个专为发动战争而将一个民族组织起来的人。大约七百五十年前,他提出了‘总体战’这一现代战争的概念”。
这句话我大体认同,不赞同的是“第一个专为发动战争而将一个民族组织起来”的说法,表达的过于绝对。
铁木真所推行的总体战,不是他首创,以前生活在漠北草原上的匈奴、鲜卑、突厥等民族也实施过,铁木真只是将其发扬光大,产生了更大的威力而矣。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8 11:37:20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3)

这里简单解释下总体战的概念。
总体战理论由德国军事家鲁登道夫提出,这一理论要求和平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应服从战争的需要,为准备和进行侵略战争服务。并规定可以采取一切最残酷、最野蛮的战争形式,大规模地消灭敌方武装力量。
总体战的优点是有利于整合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缺点则是穷兵黩武,以侵略扩张为立国之本,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按照这段表述,希腊的城邦斯巴达、统一六国的秦朝、二战时的纳粹德国、日本所实行的皆是总体战。
当然,成吉思汗治下的大蒙古国也是如此。
一切为了战争,一切服从于战争,通俗的说法叫战争机器。铁木真对于蒙古最大的贡献,便是将其打造成为一架无坚不摧、一往直前的战争机器。有了这架战争机器,即使成吉思汗过世,它也会在其子孙们的领导下的继续运行,直到战争机器腐朽老化,破败不堪。
总体战的举措为战争提供了土壤、氛围和士兵。
然而,只有士兵是无法打败敌人,取得胜利的,还需要军事将领来充当中间骨干支柱。
第三点,成吉思汗的知人善任,为蒙古军培养和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人才。
铁木真极为重视人才,曾说:“我一旦得到贤士和能人,就让他们紧随我,不让远去”。
他气量宏阔,宽容大度,视野开阔,眼光独到,能很好的识人、用人。
铁木真任命官员,最重视的不是出身、年纪、国籍、宗教,而是品性与能力。
史书中,多次记载,他看重那些忠于主人的勇士,鄙视那种卖主求荣的人,放了主子塔儿忽台的纳牙阿兄弟受到重用,抛弃主人桑昆的阔阔出被处死。成吉思汗通过此类不止一次地举动,引导属下形成忠诚、可靠、值得信赖的性格,以维护内部主仆关系的稳定,从而建立自己的权威。
当然,只有忠诚,也不一定就能得到重用,还要具备相应的能力。
在他手下,能否受到重用,品性可靠,能力杰出是最关键的两点,至于出身、民族、国籍等皆不十分重要。
即使奴隶、俘虏均可受到任用。成吉思汗麾下的十大功臣:木华黎、者勒蔑、速不台皆为奴隶出身,者别则是俘虏。
同时,他用人也不限制民族与国籍: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塔塔统阿是畏兀儿人、察罕是西夏人、史天泽兄弟为汉人。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发挥自己所长,建功立业。
铁木真曾说:“智勇兼备的人才,让他带兵打仗;果敢矫健的,派其看守辎重;愚钝迟缓的人,给他鞭子,让他放牧牲畜;处事公道的,遣他担任审理案件的断事官”。
这段话反映了他人尽其才,各有所长的用人观念。
历史学家李则芬评价道:“统御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知人善任,这是他(铁木真)的高明本领。统御之道,恩威并济,恰到好处。他爱护部下,体贴入微。不姑息部下,重视纪律,言出法随,决不宽贷。虚怀若谷,接纳美言者尤多”。
蒙古军将星璀璨,名将如云,最本质的原因便在铁木真知人善任。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29 10:24:50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4)

接下来说第四点:军事能力。
不止一次地说过,成吉思汗的军事能力不是强,而是超强,能与之相比的均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统帅。
他的军事能力,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战略、战术和制度。
制度只要指铁木真设立的千户制、怯薛军等军事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总体战”,前面已有叙述,不再赘言。
这里主要讲战略和战术。
先说战略。
因为成吉思汗头脑清醒,有着本质性的思维,他的战略眼光极为老到,能够穿透纷繁复杂,满团乱麻的表面,一阵见血,直达要害。
最典型地是蒙古西征时,他统军直插战略重心不花剌,将辽阔的花剌子模国土分割为东西两块,切断花剌子模新旧两都的联系,进而威胁两都,使得摩诃末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惊慌失措,不得不逃离新都撒马尔罕。一个城市的占领摧毁了摩诃末的整个防守策略,胜局在那一刻注定。
以及他临死前,交代儿子们的灭金方略,既然潼关难打,不如自南迂回。均是战略大师的手笔。
铁木真在制定战略时,充分运用了蒙古军骑兵为主,快速迅猛,机动灵活的优势,代表作便是称为“斡腹”的大迂回战略。灭西夏、亡金、平南宋,皆是这个战略的成功使用。
此外,成吉思汗善于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争取多数,例如:与金朝联合,打击塔塔儿人;金国与南宋为宿敌,他则从南宋借道,迂回灭金;西征时,利用花剌子模国内的宗教对立,打击政府军等。
再说战术。
前面介绍蒙古骑兵的作战时,曾有提及。现在从统帅指挥大军的层面总结一下。
在战争中,铁木真与李世民、朱元璋等统帅相同:稳如狗。
不行险,不打无把握之仗。
马克思曾说:“战争的奥妙就在于集中兵力”。成吉思汗将这一原则牢记心间,并时刻提醒自己。
蒙古骑兵机动性强,更有利于兵力的集中。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以拳头掰手指,是铁木真战术指挥的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为:快速。
法国学者米歇尔·黄评价铁木真:“在战术上,13世纪就用了闪电战”。
蒙古骑兵最擅长的便是在野外进行的运动战,凭借着矫健战马与精湛骑术,他们来去如风,迅疾灵活,快速歼敌和撤退。
不犹豫、不拖沓、不迟缓、干净利落。
就像一名武艺高强,剑术超凡,天下无双的剑客,剑出、剑回,夭矫如龙,潇洒飘逸,杀人于无形之间,不沾染一丝一毫的灰尘,一点一滴的污浊。
第三个要点,则显得冷酷、残忍、无情:穷追敌人。
斩草除根,不给敌人死灰复燃的机会。最典型的便是追击蔑儿乞残部和追杀花剌子模的苏丹摩诃末,铁木真告诫执行的将领者别、速不台,纵使追到天涯海角,海枯石烂,也要完成任务。这是决心、意志力与蛮横的体现。
《三国志》中有句话:“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铁木真可能没有听过这句话,但对此语的理解却非常到位。他的招降、屠城,皆是在攻心,瓦解敌人的抗争意志。
因此,第四个要点是:攻心。
其他如游击战与运动战的结合、不仅擅长集中也可迅疾分散等,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在重复。
以上便是关于成吉思汗军事能力的分析。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度的评价:
“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铁木真胸襟开阔,气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态度统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胀的帝国,高度智慧使他发挥出高度的才能”。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30 10:26:25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5)

返回上面一层菜单。
继续说铁木真的个人因素,现在是第五个方面:以身作则。
在组织、团队建设上,铁木真尤为重视纪律。
他有句名言:“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的不远”。
成吉思汗制定了一整套的,被称为“扎撒”的规章、制度,来维持大蒙古国的正常运行,并定下规矩,自己死后,子孙们也要遵行。
关于狩猎、行军、驻营、布阵、作战、攻城、分配战利品等的法令则更为严格,违令者皆要受到重惩。
这些法令的实施,他不是一味地要求属下遵守,不得违抗,而是自己以身作则,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铁木真曾对麾下的将士们道:“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
大汗如此严格的要求自身,属下纵使对法令心有不服,也无话可说。
在他亲身示范的影响下,蒙古将士军纪严明,不畏困难、艰险,勇于担当重任,执行力极强,作战意志坚定,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士气旺盛,斗志昂扬。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地是,某些领袖人物,说一套做一套,教育属下清廉公正,砥砺自强,乐于牺牲、奉献;自身却腐败堕落,骄奢淫逸,贪生怕死。这种人或团体在历史上不乏其人,多如沙海。
最典型的便是上个世纪,国民党里的达官显要。
当然,国民党的这种腐化,是末世的普遍现象,在唐、金、元、宋、明、清等朝代的末期皆有出现。
铁木真的这种以身作则,也是各个朝代创业时期的常见景象,李世民、朱元璋、毛泽东等伟大人物,均曾做到。
第六个方面:重视情报和通讯。
早在草原争霸时期,成吉思汗便尤为注重情报工作,有意构建了一张情报网络,每当遇到危险,总会有人将关键的信息通报给他。
铁木真能一次次的化险为夷,这张不为人知,神秘莫测的情报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军打仗,他也延续了这个思路与作法,努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蒙古大军征战,无论是驻营,还是行军,纵使是偏师,也会派出哨马,四散而出,登高眺远。哪条路能走,哪座城池可攻打,哪里适合野战,哪里能扎营,哪处囤积粮草,均查探清楚。
哨马不仅在大军周围,有深哨要探出一二百里,若遭遇敌军或查到敌情,会立刻报告主帅,使其早有准备。
成吉思汗不仅重视情报的收集,也包括传递。
为此,他设立了“箭速传骑”的通讯制度。
在大蒙古国控制区域和战争所及之处的交通要道、枢纽,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路。每隔五十里或者百里,设置一座驿站。
驿站事先备好马匹、食物、用品,信使到达后,直接取用,换一匹生力马,略微休息,继续赶赴行程。这可以充分利用骑兵优势,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情报、军令、政令。
西征时,有一次成吉思汗召开忽里台大会,里海前线的速不台只用七天时间便赶到了会议地点,便是使用了沿途的驿路与驿站。
驿站不仅是通讯网络,也是物资供应周转站。
骑乘、驼队、马车往返皆畅通无阻,以便运送给养、物资、后续部队、武器装备等。
然而,要在广袤的国土上修筑驿路,建设驿站,其工程难度不可小觑,蒙古之所以能够完成横跨亚欧大陆,漫长通讯网络的建造,有一群人的付出,夜以继日地辛劳,功不可没,这就是工匠。
不得不说,成吉思汗个人因素的第七个方面:注重工匠和科技。
蒙古军野蛮、残暴、冷血,动不动就屠城,在他们森冷的刀锋下,能够躲过一劫的,除了年轻、漂亮、美貌的女人,只有工匠。
史书记载中,常能看到,某个城市军民被诛戮殆尽,剩下多少工匠。
这种记录,在伐金、攻西夏、西征时,屡见不鲜。
铁木真为什么这么重视工匠呢?
因为他们需要,却没有。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1-01-02 10:02:59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6)

第二十三章 战神还是屠夫

物以稀为贵。
蒙古人可以批量养成优秀的骑兵,却少有技艺精湛的匠人。他们渴望享受华丽的衣服、精良的工艺品、高大温暖的房屋;又想使用锋利的刀箭、坚硬的盔甲、结实的装备、先进的武器作战,这些均需要匠人生产。
他们缺少匠人,那么便只有去抢掠别的国家、民族的工匠。
俘虏来的匠人,被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留在漠北高原,从事武器制造,民用手工业生产和建筑;另一部分则编为匠军,随军征战,开辟道路,建造桥梁,制造、修理各种攻城器械。
那时的工匠类似近代的工程师,是稀有、值钱的高科技人才,拥有了工匠,便等于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能够生产所需的各种新式武器、机械,如:撞城器、云梯、弓弩、火焰喷射器、投石机等。
投石机可以发射重达一百公斤的炮石,远至数百米,击中人必死无疑,砸到地上,要下陷三尺。杀伤力大,威力极强,犹如近代的大炮,
攻打金朝时,蒙古建立了炮军;西征花剌子模时,则用上了从中原学来的火器和凝固石油弹;后来又组建水军,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能够多兵种协同配合作战的军队。
可以说,蒙古大军能够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纵横十三世纪,这些默默无闻,人数众多的无名工匠居功至伟,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最后说开明的宗教政策。
这是成吉思汗个人因素的第八个方面。
蒙古人信奉萨满教,在其所征服、收附的部落、民族、国家中,宗教则比较复杂:克烈、乃蛮、汪古等部信仰景教(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西夏崇拜佛教;汉人尊崇道教;畏兀儿、花剌子模等国信奉伊斯兰教等。
成吉思汗征服后,统治这些地方,并没有强迫百姓改信宗教。
原因主要有二点。
第一点:铁木真认为政治与宗教是分开的。经历了与萨满教首领通天巫的政教之争,他更加坚定了要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绝不能让宗教再有染指最高权力的机会。这与有政教合一倾向的伊斯兰教、基督教是不同的。
在成吉思汗眼里,宗教只是一件工具。
为维持统治、安定人心而服务。
至于这个宗教是哪个,是自己信仰的萨满教,还是基督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并不重要。
第二点,萨满教还很原始、粗糙、鄙陋,没有如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那般,形成一整套的,包含:信条、宗旨、理论、清规、戒律、仪礼、教堂等完善的体系。
在文化、宗教上,刚从野蛮、愚昧、粗暴走来的蒙古人在其他民族面前更像是一个学生。学生怎么会有信心反过来,让老师们学习自己落后的东西?
如果铁木真不考察实情,刚愎、武断的要求占领区的人民改宗换教,迎来的将是更大规模的反抗。屈出律在西辽的所作所为,便是很好的反面教材。者别之所以能迅速攻占西辽,正是利用了屈出律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矛盾。
成吉思汗若不想成为屈出律第二,最好不要鲁莽行事。
他所推行的宗教开明,信仰自由的政策,更有利于维护征服区域的稳定,安定当地人心,以及大蒙古国的长治久安。
蒙古及后来元朝的统治者还会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增强其统治,例如:铁木真尊崇丘处机、忽必烈崇敬八思巴。
这项开明的宗教政策被铁木真的子孙后代所承袭,是黄金家族建立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的基础。
蒙古内部、成吉思汗个人这些因素促合在一起,足以让其创建一个比肩匈奴、突厥,强盛一时的草原帝国。但是,要想超越冒顿单于、统叶护可汗等漠北霸主还不够,真正使得铁木真超越群侪,一枝独秀的,是外部因素。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1-01-02 11:19:44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7)

外部因素也是铁木真的历史机遇。
机遇,一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尤其是历史机遇。
与蒙古相邻的金朝、西夏、西辽等国均已过了巅峰期、稳定期,正处于衰落期,腐朽沉沦,江河日下,不堪一击。
此种历史机遇,之前的鲜卑、契丹、女真,后来的满族皆遇见过,中原王朝衰微没落,边疆民族入主华夏,有的占据北中国,有的一统神州。
即使蒙古把握住了这个机遇,铁木真的历史地位也不过与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努尔哈赤等人相当。真正使其成为独一档的世界征服者的是一个更大的历史机遇:亚欧大陆无强国。
在亚洲,除了上面提到金朝、西夏、西辽在走下坡路,南宋、大理等国也均处在衰落期。曾经横行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已经没落,表面上看,能和蒙古扳手腕的只有花剌子模帝国。
这也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繁荣。
然而,花剌子模的强大是虚假的,实质上是一只纸老虎,国内高层以太后和苏丹为首分成两派,斗争激烈,离心离德,互相防备;刚征服的区域没有完全消化,人心不稳,矛盾重重。
如此国家当然抵挡不住蒙古如风般的铁骑。
再看欧洲,正处在黑暗压抑的中世纪,各个国家忙于内斗,不亦乐乎。最早与蒙古接触的斡罗思,还不是后来那个黑熊般的帝国,分裂为各公国,犹如一盘散沙,勾心斗角,自相倾扎,很难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
“竹林七贤”中的阮籍有一句名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这句话虽有些狂妄,却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过往、历史与英雄。用来评价成吉思汗也很恰当:亚欧大陆无强国,遂使蒙古称霸;世无英雄,遂使铁木真成功。
最后总结一下。
亚欧大陆这个舞台上,蒙古能成为十三世纪的主角,主要有三大方面:蒙古内部因素、成吉思汗个人因素、外部因素。
蒙古内部因素包括:吃苦耐劳的马、弓马娴熟的人、狩猎活动、独特的后勤补给;成吉思汗个人因素有:清晰的头脑、卓越的组织能力、知人善任、超强的军事能力、以身作则、注重情报和通讯、重视工匠与科技、开明的宗教政策;外部因素则是亚欧大陆无强国。
此外,还有以掠夺刺激士兵的积极性等其他因素,在上面各点中有所提及,这里不再单独细说。
接下来叙述成吉思汗的后事。
灭亡西夏后,窝阔台、拖雷依然秘不发丧,统军回师漠北,带着铁木真的尸体,为了保守秘密,一路上遇见的无辜百姓,全部被残忍的杀掉。
返回到三河源头,才公开成吉思汗的死讯。
他的尸体被轮流停放在以孛儿帖、忽兰、也遂、岐国公主为首的四大斡儿朵,每个斡儿朵为其举哀一天,供人们瞻仰、祭拜、悼念、缅怀。
蒙古人杀了一些骏马、女奴为成吉思汗殉葬。
分散各地的宗王、公主、驸马、将领、藩属国君主等要人,皆赶来蒙古老营奔丧,为大汗送行。有的距离很远,花费三个月时间才到。
铁木真生前指定了两处墓地,一处在不儿罕山,景色秀丽的萨里川山谷;另一处在风光旖旎的鄂尔多斯草原。
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及蒙古宗王们经过商议,决定把成吉思汗埋葬在距离他生长之地不远的萨里川山谷。而他所指定的另一处墓地,则建了一个衣冠冢,有八个白色的毡帐,这便是现今还存在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
铁木真的遗体被装入棺木,安葬在萨里川山谷的地下。
蒙古向来有密葬传统,不起陵寝。
在坟墓上宰杀一只骆驼羔儿。
随后,由马群践踏,将陵墓踩为平地,留一千精兵守护。
第二年,春草复生,充盈原野,守卫也撤走。一眼望去,草原苍茫,无迹可寻,没有人知道成吉思汗埋葬在哪里。
若有亲人子女思念,想要祭奠,便带上骆驼羔儿的母亲,来到山谷。
母骆驼踯躅、哀鸣的地方,便是埋骨之处。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1-01-02 12:32:19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8)

铁木真生于1162年。
1227年去世,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生活了六十五年。
但是,他对世界、人类、文明的影响却不止六十五年,而是比这六十五年更为深致久远,悠远绵长。
在他活着时,便统一了蒙古高原,灭亡西夏、西辽、花剌子模等国,把曾经的东亚扛把子金朝压缩在黄河以南的狭窄地区。将国土向南延申到黄河流域,往西开阔至黑海、里海,朝西南征服到申河(今印度河)。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们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往南消灭或收服金朝、吐蕃、大理、南宋等国,经过拔都、旭烈兀的两次西征,平定斡罗思及东欧诸国,灭亡阿拉伯帝国,在亚欧大陆,如入无人之境,横扫千军如卷席,。
铁木真及其子孙发动了人类历史规模最大的战争,将军事艺术推向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建立了世界上版图最辽阔、最广袤的帝国。
俄国将军以葛那吉夫道:
“横览宇内,历年之少,而开拓疆土之广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尝见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户数约一万三千而已(约3万),其后征服民族之数达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语信仰,大抵异类。其子孙蒙业开拓,所奄有之全版图,包括今之清朝大半,印度的北部,朝鲜半岛全部,中亚细亚的全域,俄罗斯帝国大半,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间之南部,兵刃之所斩刈,马足之所蹂躏。由东达西,成一直线,径长六干英里(约当中国1万6千里),其间列国数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盖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
然而,关于成吉思汗的评价则呈现一种对立。
有的人说他是英雄、战神、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伟大的成功者、一代天骄、天纵奇才、智勇兼备、胸怀宽广、英明神武等;也有人说他是恶魔、屠夫、破坏者、毁灭者、杀人狂、屠戮之神、禽兽不如、恶贯满盈、心理变态、黄祸制造者、典型的反人类反社会分子等。
这二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乍一看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却在铁木真那里集于一身。
那么成吉思汗到底是战神,还是屠夫呢?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维度,分别对其进行评价:个人视野、蒙古视野和全球视野。
先只看他这个人,不关乎蒙古和全球。
他性情暴虐、残忍血腥、冷酷无情、对待敌人心狠手辣、毫不留情,从铁木真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来,他不是一个好人,是一个罪大恶极、无恶不作的坏人、流氓、强盗、刽子手。
对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
对繁华的文明遭到践踏、蹂躏、摧毁,要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与此同时,成吉思汗也有着另一面。
在前文中提到的,他有着卓越的组织、军事、战略、政治、用人等能力,这里不再赘述。
只说一个方面。
从铁木真的人生轨迹来分析,他演绎了人类历史上最华丽的个人逆袭之一,当然,这是建立在亚欧大陆各族人民的痛苦之上,不值得提倡,却值得思考。
成吉思汗的出身不好,虽说不是处在草原底层的奴隶,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父亲的早逝,他家道中落,青少年时期生活贫困,孤苦无依,一家人抱团取暖,在一起相依为命,还经常被仇家追杀,数度与死亡擦肩而过。
就这么一个漠北草原上的贫苦少年,破落贵族,戎马一生,历经数十年的坚韧拼搏、顽强奋斗,开创了横跨亚欧大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他过世后,帝国没有立刻瓦解、分裂,在其子孙的手里继续发扬光大。
其起点之低,功业之大,影响之远,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能与之相较的也不过寥寥数人,东方有:刘邦、朱元璋、毛泽东等;西方有凯撒、默罕默德等。
欧洲的拿破仑、希特勒,一代而衰,结局凄惨,不可同日而语。
而亚历山大,则出生于帝王之家,继承父业,起点之高是铁木真做梦都不敢想的。其年纪之青,兵锋之锐,更胜于成吉思汗。但是,他所创建的亚历山大帝国,在他死后,很快便分崩离析。
亚历山大就像亚欧大陆上空的一颗光芒璀璨的流星,骤然而短促。
从蒙古人的视野看,成吉思汗是使其民族站立在世界之巅的大功臣,乃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所向披靡的战神,雄才伟略的圣主。
这是少有争议的,最大的争议在全球视野。
尤其是那些在蒙古人的粗暴铁蹄下,遭遇蹂躏屠戮,受到压迫统治,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民族。对铁木真的评价争议非常大。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1-01-03 10:18:18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89)

全球视野分为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
我们先看宏观维度。
所谓宏观,是科学术语,泛指从大的、整体、总体的层面观察、思考、研究问题。
日本学者太田三郎评价成吉思汗:
“观蒙古民族雄图伟业,俯仰六百年间,当时都为龙盘虎踞之大版图而赞叹。自有地球以来,英雄之席卷大陆者不知凡几;自有历史以来,君主之削平邦土者亦不知凡几。然规模之大,版图之广,如蒙古成吉思汗者,前后无其俦匹……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等较,基业之伟,领域之大,亦故不能同日而语耳。”
因此他认为铁木真“为世界古今不见俦匹盖世之雄也”。
从宏观维度看,成吉思汗打败亚欧无敌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疾风骤雨,以少胜多,确实是战神,是无可置疑的成功者。
二战名将,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道:
“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从那些记载中,军人可以获得有用的知识,塑造一支用于未来战争的军队。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
“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灭亡国家,摧毁整个文明。在战场上,他的部队运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横扫千军如卷席,无数次打败了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敌人”。
“虽然他毁灭一切,残酷无情,野蛮凶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战争的种种不变的要求”。
站在全球视野的宏观维度,成吉思汗和他子孙们对人类、文明、世界的最大贡献是全球化。
法国历史学家、研究亚洲史的泰斗格鲁塞,在《蒙古帝国史》中说:
“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通道,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总主教”。
“从蒙古人的传播文化一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利。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够在这一点与之相似”。
《全球通史》的作者、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道:
“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
之前,亚洲与欧洲,西方与东方是割裂开的,是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世界,蒙古帝国横空出世,依托武力打破了东西方的壁垒,人类才有了全球化的概念。
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对促进其进步,产生了重大的、深远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加快了他们走出黑暗中世纪的步伐。
造纸术、印刷术使欧洲文化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引发文艺复兴及后来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运用,直接影响了欧洲的航海业,为后来的地理大发现奠定基石。如果没有指南针,很难想象哥伦布如何发现新大陆;麦哲伦怎样完成环球航行。
火药则变革了作战方法,加速了欧洲资产阶级的掌权。
恩格斯道;“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1995年的最后一天,美国《华盛顿邮报》“依据由谁缩小地球、拉近世界为原则”,评选人类文明史第二个千年(公元1000-1999年)的风云人物。
焦点主要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东方开创蒙古帝国的铁木真,一个是西方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
最后,由于在全球化上的突出贡献,以及对人类的深远影响,成吉思汗当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
评选词中有:“他最完美地将人类的文明与野蛮两个极端集于一身”。
注意两个词:“文明”和“野蛮”。
说完了宏观维度铁木真的文明,接下来在微观维度讲述他的野蛮。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1-01-04 11:59:13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90)

微观也是科学术语。
与宏观相对,微观是从小的、细微的方面思考、看待、研究问题。
如果说宏观是站在全球视野的整体观察成吉思汗,微观则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甚至某一个人身上来评价他。
文明的另一面是野蛮,战神的另一面为屠夫。
从全球视野的微观层面分析,铁木真是一个没有争议的、残酷暴虐的屠夫、恶魔、杀人狂、屠戮之神、文明毁灭者。
无论是在漠北,还是处中原;无论是征西亚,还是攻东欧;成吉思汗及蒙古军所到之处,必有抢掠、罪恶、血腥、死亡随行。
血战乾坤赤。
当地军民百姓遭遇灭顶之灾,血肉模糊的尸体横陈在废墟之上、郊野之外,成为野狼、鸷鸟、鹰隼等禽兽口中的食物。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
这句诗出自唐代张籍的《关山月》,乃当时被蒙古大军蹂躏、践踏、杀戮之地的真实写照。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统帅的蒙古军在亚欧大陆到底杀了多少人?
这个数字很难准确统计,一是他们的征战地域过于广阔,涉及国家众多,各国史书并不统一;二是这些数字多为后人记录,偏差较大。
有人估计,死在蒙古凛冽屠刀下的亚欧各族百姓多达两亿人。
这个数字定然有很大夸张,却也反映了铁木真和他的子孙们双手沾满鲜血,罄竹难书、令人发指、毁灭文明的累累罪行。
他们的丰功伟绩建立在无数人的痛苦之上,在蒙古大军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进攻下,亚欧大陆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要么惨死,活下来的人也会沦为奴隶,过着卑躬屈膝,行尸走肉,没有尊严的生活。
铁木真生前,有一天,他问麾下的将领:“人生在世,什么最快乐?”
总参谋长博尔术回答:“春天打猎最快乐”。
“不是”。成吉思汗不同意:“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便是战胜敌人,夺取他的所有,看着他的亲人妻儿以泪洗面,骑乘他的骏马,娶纳他的妻女”。
这是典型的强盗思维,流氓逻辑。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纯是一种变态心理。
也难怪有人把铁木真评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罪人,与其相提并论的,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首:德国希特勒、日本裕仁、以及恐怖分子的头目本拉登等人。
《华盛顿邮报》在评选千年风云人物时,也评选了人类第二个千年最重要的发明,获此殊荣的是源于中国的造纸术。
他们说:“这个人(成吉思汗)和这件事(造纸术)比较一下十分有趣。一个从政治、军事、民族心理上深深地影响了欧洲及世界;一个从科学文化、教育手段、思想观念上深刻地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
从大历史的角度观察,没有征服不流血,没有战争不死人。
然而,文明的演进,人类的发展,所依赖的从来不是破坏、毁灭、杀戮、战争,而是文化的创造,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战争是对文明的摧残,科技才能使文明更加繁荣。
真正推动人类文明史前进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发明创造,如:火种、石器、轮子、铁器、垄耕种植法、造纸术、印刷术、蒸汽机、电力、核能、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
从来不是战争、从来不是杀戮。
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是。
正如《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所说:“永远不要认为战争不是犯罪,无论它是多么需要,或者是多么恰当”。
惟愿世界和平,再无杀戮与战争,每个人都学会尊重生命。
最后用美利坚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的一句话,结束关于成吉思汗的叙述: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1-01-05 12:00:02 +0800 CST  
成吉思汗写完了,有考虑继续写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不知道有没有人看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1-01-05 12:14:24 +0800 CST  
成吉思汗写完了,有考虑继续写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想继续看的朋友回下帖子啊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1-01-05 22:37:37 +0800 CST  

楼主:王者之风lll

字数:231429

发表时间:2017-02-17 16: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4 00:48:18 +0800 CST

评论数:34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