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长篇连载)

什么情况154又被删啦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07 20:22:46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54)

第十八章 生子当如扎兰丁

1220年的夏天,成吉思汗没有攻伐。
他在那黑沙不(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卡尔希)避暑,缓解久战的疲惫。这是一片树木葱茏,花草茂盛,风景如画的绿洲,酷暑的季节依然凉爽宜人。
到了气候干爽,黄叶飘飞的秋天,铁木真、拖雷统军南下呼罗珊。
目标指向那黑沙不东南的忒耳迷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泰尔梅兹附近)。
忒耳迷位于阿姆河上游,城堡半驻在阿姆河畔,地形险峻,堡垒坚固,易守难攻。
按照常规流程,成吉思汗派使者入城劝降,要他们归顺,并拆毁城池、壁垒。
城内军民依仗城险堡坚,武器、装备、粮草充足,拒不投降。
蒙古军随即展开强攻,昼夜不停,浴血奋战十一日,终于攻克了忒耳迷城,残余军民被驱逐到城外。
因他们顽抗,成吉思汗下令将其消灭,蒙古士兵举起手中森寒的刀枪,对之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
一位老妇人向蒙古战士求饶道:“如果不杀我,我给你一颗珍珠”。
“珍珠在哪里?”蒙古士兵问。
“我已经吞在肚子里”。老妇人回答。
蒙古兵杀死老妇人,剖开她的肚子,果然发现几颗珍珠。随后,蒙古人把所有死难者的肚子全部开膛,寻找珠子。
尸体堆累,脏腑横流,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惨绝人寰,触目惊心,贪婪的侵略者丧失了人性。
在阿姆河北岸度过寒冷的冬天,铁木真、拖雷分为两路,征服呼罗珊。
拖雷率领七万精锐部队向西,进攻马鲁、你沙不儿、也里等城;成吉思汗亲统主力大军朝南,兵锋直指巴里黑。
1221年初,铁木真率军渡过阿姆河,兵临巴里黑城。
者别、速不台追杀摩诃末时,途径巴里黑,该城已经投降。成吉思汗来到城下,城内军民表示归顺。
他们派人带着食物、礼品,觐见成吉思汗。
参照蒙古人的规则,降服不抵抗,可以保住全城百姓的性命。理论上,巴里黑的军民已经归附,在财产上或许要有损失,生命大概率能够保全。
然而,巴里黑的人民很不幸。
他们的生死转折,在于一份情报。
在巴里黑,铁木真得到了关于扎兰丁的消息。
内容为:扎兰丁已经逃到自己的封地哥疾宁,正在那里收拢势力,集合军队,企图顽抗蒙古大军。
铁木真知道摩诃末已经病逝,扎兰丁继位担任花剌子模的苏丹,成为他新的心头之患。
看到这份情报,成吉思汗迅速做为反应。
首先,为了不给扎兰丁做大的时间,他派三万人去征剿这位新苏丹。
主帅是铁木真的义弟、大断事官失吉忽秃忽,帖客扯克是副帅,统军将领包括:木勒合儿、兀客儿哈勒札、忽秃儿哈勒札等。
这是史书记载,擅长司法、刑讼的失吉忽秃忽第一次单独领兵。
哥疾宁在巴里黑南面,两地相距不远,同处现在的阿富汗。
由于对扎兰丁的忌惮,铁木真对刚刚投降的巴里黑军民怀有疑虑,担心他们追随新苏丹反抗蒙古。他的第二个举措,就是决定毁灭这座呼罗珊的著名城市。
怕巴里黑的百姓群起反抗,成吉思汗没有明令屠杀。
而是以检查户口的名义,将所有军民赶至郊外,分为百人、千人一群,把众多的百姓散开。然后,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诛戮。
无辜的巴里黑百姓没有想到,他们投降了,还是没有逃脱被杀戮的噩运。
侵略他们国家的蒙古人,是没有感情、没有人性的禽兽,双手沾满血腥与罪恶,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
下达命令的全军最高统帅成吉思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个屠夫。
哪里是什么黄金家族,分明是只知杀戮、破坏的屠夫家族。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08 10:34:24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55)

百姓遭屠杀,巴里黑城被焚毁。
蒙古军摧残了外垒、城墙、碉堡等防御工事。接着放了一把大火,熊熊火焰包围整座城市,店铺、宅邸、园林、宫殿皆燃烧为一片灰烬。
残暴的蒙古人只管杀不管埋,城外尸横遍野,堆叠如山丘。
招引来众多的飞禽猛兽,以死尸为食。
只有极少数的人躲到乡下、田间、角落、洞穴等处,成为幸存者。待敌军走后,这些人出来活动,又被路经此地的蒙古军屠杀。
蒙古人真正做到了斩草除根,鸡犬不留。
这是人类的悲哀,也是对文明的践踏。
解除了后顾之忧,成吉思汗继续进军。
离开已经被摧毁的巴里黑城,蒙古军向东而行,进入塔里寒山区(今阿富汗的塔卢坎),战无不胜的蒙古军遇到挫折,在这里被阻挡了七个月。
与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等在玉龙杰赤的遭遇有得一拼。
塔里寒山有一座名叫纳思来忒忽的城堡,建在山上,地势险要,飞崖绝壁。堡内储藏着足够多的粮草物资,守军勇敢、彪悍而强梁。
这样的军队当然不会轻易向敌人屈服,他们拒绝了成吉思汗的招降。
蒙古军包围堡垒,架起攻城器械,进行强攻。
守军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给予敌兵很大的杀伤。
日复一日,伤亡不少,进展甚微,成吉思汗被延宕在塔里寒山,另一边的拖雷则势如破竹,仿若开挂。
1221年二月,拖雷领军来到马鲁城。
之前提过,马鲁是呼罗珊四大城市之一。此地盛产棉花和蚕丝,制成的布匹与丝织品远销亚欧各地。
这里最出名的不是商贸,而是文化。世界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就发生在马鲁城,这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被誉为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
“文学最高成就”这几个字放在中国,你想到了什么?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唐朝李白、杜甫的诗篇,亦或《红楼梦》等四大名著?
如此一对比,就知道这本书到底有多牛。
如果没有听说过《一千零一夜》,那么“阿拉丁和神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这两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总知道吧?它们便出自《一千零一夜》。
再不济也应该听过,中国有一家极富传奇色彩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现今的中国人每一天都在用这家公司的产品。
“阿里巴巴”这个名字便源于此。
拖雷来到马鲁时,这座城市极其混乱。
事情要从亡命天涯的摩诃末说起。
马鲁城的长官原为抹智儿木勒克,是一位积极的抗战派,与摩诃末的逃跑主义、失败主义、投降主义相违背。
逃亡的路上,脑残的摩诃末给马鲁城下了一道指示,撤掉抹智儿木勒克的职务,任命投降派的巴哈木勒克为新的马鲁长官。并号召马鲁军民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蒙古人到来时,可以隆重欢迎,接受一名沙黑纳统治。
这种话出自花剌子模的苏丹之口,真是令人无语。
被撤职的抹智儿木勒克离开马鲁城。
继任长官的巴哈木勒克没有守城的意愿,逃往别处。
者别、速不台的追杀军经过马鲁,城内军民按照苏丹的旨意,选择归顺,为大军提供粮草,蒙古人留下一名沙黑纳管理该城。
追杀军迅速通过。
随后,一伙突厥人进入马鲁,打出反抗蒙古军的旗帜,杀死沙黑纳。
带头的突厥人名叫不花。
马鲁城内有许多不满蒙古,不愿向其屈膝投降的人,皆拥戴不花,他周围聚拢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不久,马鲁前任长官、抗战派的抹智儿木勒克回到马鲁。
他出身贵族,地位显赫,不花等人均愿意听从他的指挥。
抹智儿木勒克重新获得马鲁城的军政大权,他杀了城内投降派的首领。
包括原来的守城军、不花的部队,以及其他军队,此时抹智儿木勒克麾下共有七万人。
他以马鲁城为基地,出兵攻打四周被蒙古人占据的城市,杀害蒙古委派的沙黑纳和当地的投降派。
摩诃末委任的马鲁长官巴哈木勒克倒向了蒙古,写了一份劝降信,派人送到马鲁,交到抹智儿木勒克的手上。
抹智儿木勒克拒绝投降,袭击蒙古军的前锋部队,取得胜利。
一时间声威大振,士气如虹。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08 12:19:42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56)

拖雷绕着马鲁城,观察六天。
才下令总攻。
拖雷身先士卒,高举盾牌,亲冒矢石,带头冲锋。他麾下的将士,均是成吉思汗从各支军队里十抽一,挑选出来的精锐,身强体健,勇武善战。
抹智儿木勒克的守城军号称七万,人数虽不少,却是临时集结,军民夹杂,成分混乱,组织、战斗能力有限。
这样的乌合之众,以多欺少,打打落单的小股部队,或许能有所作为。面对同样人数众多的蒙古大军主力,自然不是对手。
蒙古军将马鲁层层包围,攻势极为凌厉。
守军两次试图突围,都被挡了回去。
抹智儿木勒克震惊于蒙古军的战力,意识到如此坚守下去,全城军民只剩下死路一条。
迫不得已,他派了一名德高望重的伊斯兰教长去见拖雷,请求投降。
拖雷同意了他们的归顺,对教长好言抚慰,放其回城。
随后,抹智儿木勒克亲自到蒙古大营。
和颜悦色地拖雷,承诺赦免城内军民,还答应抹智儿木勒克可以继续治理马鲁城,并说想要见见他的下属,封官进爵,各予委任。
放下戒心的抹智儿木勒克,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阴谋。
他带着属下面见拖雷时,全部被逮捕。蒙古军还强迫他们交出一份两百人的富豪名单。
出尔反尔,毫无信义,寡廉鲜耻,拖雷此种行为,使我想起孛儿只斤氏的得姓始祖、毒蛇般的孛端察儿。
接下来的四天四夜,在蒙古军的威逼下,马鲁军民不断出城,来到郊外。
丈夫与妻子,父母和儿女,兄弟姐妹均被强制拆散,骨肉分离的时刻,人们哀戚痛哭,悲嚎不止,山河呜咽。
蒙古人举起血腥的屠刀,先诛戮守军。
抹智儿木勒克及其下属也在屠杀之列。
然后,蒙古军又将屠刀砍向不幸的、哀嚎的、惊恐的马鲁百姓。经过连番杀戮,全城军民只存活下来四百名工匠,和一些沦为奴隶的童男童女。
在屠夫这件事业上,拖雷丝毫不输于他的父亲和兄长们。
后世史家有人这样评论拖雷:“论他的严酷,像猛烈若火的血刃,为其刃风所及者,无不化为灰烬;而论其骑射,他又像云幕后射出的闪电,把击中之地变作焦土,不留一丝行迹,不作片刻延缓”。
这番话同样适用于蒙古的其他将领。如:铁木真、术赤、察合台、窝阔台、者别、速不台等,及之后的拔都、贵由、蒙哥、旭烈兀等。
屠戮军民,掠夺财宝、物资,摧毁城池后,拖雷率兵离开马鲁。
1221年四月,蒙古军扫清外围城镇,包围了你沙不儿。
脱忽察儿为拖雷的姐夫或者妹夫,正是死在你沙不儿城下。
拖雷决心要为脱忽察儿报仇。
你沙不儿的守军派出一位伊斯兰教长,乞求降服,被他严词拒绝。
为了攻克你沙不儿,蒙古军准备了三千架弩机、三百台投石器、七百支火焰放射器、四百架云梯。从周围的山上,搬运来二千五百担炮石。
守城军民自知绝无被宽恕的可能,加固防御工事,誓死抵抗。
你沙不儿的城头布置了三千架弩机和五百台投石器。
四月七日,东方初现曙色,蒙古勇士喝过战斗晨酒,开始强攻你沙不儿城。
双方惨烈的交战,别无生路的困境反而激发了守城军民的斗志,他们视死如归,浴血苦战。
然而,在给驸马爷报仇雪恨的号召下,蒙古军展现出非比寻常的作战能力,不顾生死,猛攻不止。
狭路相逢勇者胜。
攻守两军顽强死磕,由精锐部队组成的蒙古军占据上风。
四月九日中午,历经两天的激战,你沙不儿城墙被突破一个缺口,攻城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攀登城头,蒙古大军的旗帜插在了上面。
血色夕阳的傍晚时分,在守军的猛烈反扑下,蒙古军被赶出城。
第二天的四月十日,蒙古军增强攻击力度,炮石如雨,刀枪若林。
暮色苍茫的黄昏,蒙古军摧毁城墙,登上城楼。守军退入你沙不儿城内继续抵抗,双方展开巷战,死伤枕籍,断臂残肢四散,积尸累累。
直杀得天昏地暗,烟云失色。
最终,你沙不儿城被蒙古军控制。
铁木真的女儿、脱忽察儿的遗孀,为了给丈夫复仇,自身泄愤,带着随从冲入城里,见人就杀,鸡犬不留。
在马鲁有百姓躲藏在死尸中得以活命。拖雷听说此事,命令砍下每个死难者的头颅,堆成人头塔,分为男人、女人、小孩三座。
头骨如山,悲惨难述,令人不忍正视。
这场血腥杀戮足足持续了四天,你沙不儿全城军民皆命丧无情屠刀之下,连猫狗等动物也没能幸免。只有可以给蒙古军服务的四百名工匠侥幸留下一条命。
蒙古不仅男人凶残,女人也这般彪悍。
史书中没有记载这位公主的名字,根据史料综合分析,这女子极有可能是铁木真与孛儿帖所生的第四个女儿秃满伦。
这位公主比之她那位留在东方监国的姐妹阿剌海别姬,智慧虽有不足,彪悍则有过之。
女人都如此凶狠,蒙古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09 10:21:40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57)

拖雷大军的下一个目标是也里。
也里城为呼罗珊四大城市之一,在你沙不儿东南,相距五天路程。
这座城市四面环山,中间为平原,散布着村落田园。
蒙古大军开到也里城下,拖雷先派了一名使者去谕降。也里长官是一位坚定的抗战派,拒不投降,还杀了使者,督促城内军民奋勇抵抗。
拖雷下令四面攻城,双方激烈大战。
战斗到第八天,坚决顽抗的也里长官阵亡。
首脑牺牲,也里城内人心动摇,斗志消沉,投降妥协的声浪越来越高。
得知城里的情况后,拖雷再次遣人招降,提出条件:立刻投降,可以保全性命。伊朗的商人们首先归顺,开门投降。
这次拖雷没有食言,商人们没遭到诛杀,他只下令屠戮了一万二千名守城的突厥士兵。
自此,巴里黑、马鲁、你沙不儿、也里,呼罗珊这四大城市皆被摧毁、破坏、掳掠。蒙古大军征服了呼罗珊全境。
这时,铁木真还被困在纳思来忒忽城堡外。
拖雷统领大军、强征来的工匠和哈沙儿队东来,在塔里寒山与成吉思汗会师。
蒙古军的实力陡然增强,铁木真下令,展开全面进攻。
驱逐俘虏和哈沙儿队在前,拆毁外垒,砍伐树林,建造木架,运土成丘,与城堡等高,在上面放置射石器、火焰放射器、弩机、弓箭等攻城器械。
居高临下,轰击、喷射纳思来忒忽城堡。
蒙古军人数众多,战争经验丰富,又占据地利优势,守军殊死奋战,却渐感不支,为了免于全军覆没,只得突围。
速度快、机动性强、熟知山路的骑兵得以逃脱;依靠两条腿走路的步兵则没有那么幸运,可以说是非常悲惨,被蒙古军全部歼灭。
残忍的蒙古人尽杀堡内军民,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接着又燃烧、拆毁房屋、墙垣、城堑,坚固的纳思来忒忽城堡遭到毁灭,彻底夷为平地。
塔里寒山阻挡蒙古大军七个月之久,然而,这不是最令成吉思汗头痛的,真正使他头痛不已的是一场败仗。
此前,铁木真曾派失吉忽秃忽追杀扎兰丁。
失吉忽秃忽却没有完成任务,被那位花剌子模的新苏丹打败。这是蒙古大军西征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场败仗,没有之一。
逃回自己的封地哥疾宁后,扎兰丁的军力迅速增长,主要聚集了四支部队。
一支是由他岳父阿明灭里统率的四万康里骑兵,一支为白沙瓦(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长官、突厥人赛甫丁阿黑剌黑领导的四万骑兵,另一支是可不里(今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长官、阿匝木灭里所部的古尔人,还有一支为扎兰丁自己收拢的军队。
这四支部队合在一起,共有十几万人。
从落魄江湖、亡命天涯的穷小子,扎兰丁一跃而成为独霸一方、控甲十万的豪雄。
阔绰起来,有了兵马之后,他开始找敌人的麻烦。
蒙古军的小股部队被扎兰丁消灭了不少。
就连帖客扯克的军队也被打败。
帖客扯克为失吉忽秃忽的副帅,他率领的是追杀军的前锋部队。
打了败仗后的帖客扯克带着残余兵力,落荒而逃,去与失吉忽秃忽的追杀军主力会合。
摸清扎兰丁的确切位置,失吉忽秃忽没有丝毫犹豫,统率大军追了过去。此刻的他很兴奋,彷佛万丈功业,千秋美名正在前方向其招手。他梦想着可以像者别、速不台那样,穷歼敌首,建不世功勋。
然而,失吉忽秃忽万万没有料到,前方迎接他的不是梦寐以求的荣光,而是蒙古西征以来的最大耻辱。
此时,扎兰丁已经选择好了决战地点,正等待着他。
那个地方叫八鲁湾(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南)。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09 11:50:23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58)

扎兰丁憋着一口气。
过往、当下、未来的事实均在证明,这是一位有胆有谋、勇悍善战、意志坚韧的血性男儿。
眼见着异族侵略,国土沦丧,军民百姓遭受无情杀戮,身为国君的父亲又执行不抵抗政策,可把他这位血气方刚的王子憋屈坏了。
而今,天地斗转,风云变幻,他成为花剌子模的新任苏丹。
他想改变父亲的逃跑主义、失败主义、投降主义的路线,扎兰丁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让蒙古侵略军血债血偿,为他们的残暴行为付出沉痛的代价。
为了给予蒙古军极大打击,他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决战地点设在八鲁湾,是有讲究的。
八鲁湾是一片山林峡谷,花剌子模军先到这里,占据有利地形,留给蒙古军的是一处更为狭窄的地域。
来到此地的失吉忽秃忽,没有意识到地形很不利,又或者他也知道地形有问题,却没把扎兰丁及花剌子模军瞧在眼里,认为自己的军队即使居于狭窄谷地,也能战胜敌人。
两军相遇后,整整激战一天,没有分出胜负。
夕阳西下时,各自回营。
失吉忽秃忽发现敌军兵力比自己这方多好几倍,便想了一个计策。
基于保障机动性和爱惜马力的考虑,蒙古骑兵通常每人不只骑一匹马,少的也有两匹,多的可能有三到五匹,轮番骑乘。失吉忽秃忽下令,每名战士用毛毡做一个假人,绑在从马的背上,造成有援兵到来的假象。
第二天清晨,两军列阵。
花剌子模军分为三路,赛甫丁阿黑剌黑指挥左翼军,阿明灭里率领右翼军,扎兰丁自镇中路军。
他们发现失吉忽秃忽军阵的人数比昨天整整多了一倍,以为蒙古军来了援兵。其时,蒙古大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在花剌子模军队中依然有着浓重的对其恐惧的心理。
花剌子模军心摇动,有将领主张撤退。
关键时刻,扎兰丁目光沉稳,镇定如若,朗声道:“大家不要慌乱,我们的军队人多,可以从两翼包抄敌军”。
在扎兰丁的影响下,花剌子模军才渐渐稳定下来。
对面的蒙古军正在做冲锋的准备。
扎兰丁命令所有骑兵下马,把缰绳绑在身上,举起弓箭。
蒙古军势如潮水般冲杀而来。花剌子模军沉着应战,万箭齐发,挡住了敌军的凶猛攻击。
因地处峡谷,蒙古军兵力施展不开,第一波冲锋不仅没有击溃敌阵,而且在密集箭雨下,自身死伤惨重。
就在他们试图发起第二波冲锋的时候。
花剌子模士兵解开缰绳,全军上马,进行反冲锋,左右两翼呈弓形,排山倒海般的兜截过来,将蒙古军层层包围。
地面遍布坑洞,蒙古士兵不熟悉地形,仓促混乱中,纷纷落马。
跌落马下,遇到的不是战友的援手,而是敌军的铁蹄与刀枪。
花剌子模军一直以来被动挨打,积郁许久的愤怒、屈辱、隐忍,在这一刻通通爆发。接下来的事情,便是一边倒的屠杀。
这次噩运降临到了平日里嚣张跋扈、残酷血腥、视人命如草芥的蒙古人身上。
史料记载,失吉忽秃忽率领的这支三万人的追杀军,只有几百人逃了出去,几乎等同于全军覆灭。其他的蒙古人要么战死,要么被俘。
扎兰丁不是一位人道主义者,花剌子模军对蒙古俘虏进行疯狂迫害。
他们把铁钉钉入战俘的耳朵,我不愿说花剌子模军也同样残忍,没有人性,只想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得知战败消息的成吉思汗,情绪有些复杂。
他震惊、恼怒、也带着一抹坦然,只说了一句话:“之前,失吉忽秃忽总是打胜仗,没有受过挫折;经过这次战败,希望他可以谨慎起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铁木真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只是让打了败仗的失吉忽秃忽等将领惕厉自醒,将功赎罪。
这是他的领导艺术。
失吉忽秃忽等将领战败,使军队遭受巨大损失,必然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害怕受到处分。成吉思汗绕过他们,这些人定然是感恩戴德,更加忠心耿耿的为他效力。日后也会谨小慎微,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这招很高明,不怒而自威,比处罚这些统军将领更有利于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当然,还有四点不可忽视。
首先,失吉忽秃忽为铁木真的义弟,是亲信重臣,成吉思汗不忍心惩罚。
如果不拿失吉忽秃忽开刀,自然也不好追究其他将领的罪过,否则容易给人包庇义弟,让别人背锅,奖惩不公的观感。
其次,蒙古大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自上而下都有一种轻敌、自满、骄傲的优越感。这场败仗正好可以警醒将士,比成吉思汗苦口婆心地叮嘱要管用、有效的多。
第三,八鲁湾之败损失虽不小,对于士气如虹,已有数十万大军的蒙古来说,不至于伤筋动骨。因此铁木真没必要大动干戈。
第四,这场八鲁湾之战的失败,身为主帅的失吉忽秃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骄傲、轻敌、冒进,战场指挥失误。
同时,大军统帅成吉思汗也有责任。
他的错误在于轻视扎兰丁,低估了其能力与抗战意志,只派失吉忽秃忽带领偏师去征剿,而不是自己或者拖雷亲统主力大军前往,给了扎兰丁报仇雪恨的机会。
以上,均是八鲁湾之败后,铁木真没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原因。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09 13:04:56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59)

成吉思汗开始正视扎兰丁。
这位花剌子模的新苏丹年轻锋锐,朝气蓬勃,智勇双全,比之他那位只知跑路的父亲难缠许多倍。
同样是偏师,者别、速不台的几万人能把摩诃末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困死荒岛,面对扎兰丁则不行。
扎兰丁是蒙古西征以来遇到的最强劲对手,没有之一。
铁木真决定亲自会一会这个青年人。
在塔里寒山略事休整后,成吉思汗、拖雷父子二人统军南下,目标直指扎兰丁的老巢哥疾宁。
一路上,蒙古军照常的攻掠城镇,归降的免死,抵抗者诛戮。
1221年,天朗气清的秋季,发生了一件令铁木真终生难忘,痛心疾首的事情。给他带来的伤痛,远甚于八鲁湾之败。
地点在范延堡(今阿富汗的巴米扬)。
巴米扬城历史悠久,乃佛教中心,最为著名的是巴米扬石窟内的两座大佛,凿于一世纪的那尊高37米,另一尊造于五世纪,高53米,分别着蓝色、红色袈裟,金光普照,庄严宏伟。
晋代高僧法显、唐代西游的玄奘皆到过此地,瞻仰这两尊世界闻名的巴米扬大佛。
范延堡城墙高厚,碉垒坚固,堡内军民拒不投降。
蒙古大军架起攻城器械,展开强攻。
察合台的嫡长子木阿秃干身先士卒,中箭而亡。
木阿秃干少年骁勇,骑射皆精,智勇兼备,既可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又能在大帐里运筹帷幄,颇受铁木真喜爱。
他生于1201年,今年二十岁,在成吉思汗的诸孙中年纪最大,比四叔拖雷仅小八岁。术赤的长子斡儿答比他小三岁,现在十七岁;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比他小五岁,此时十五岁;拖雷的长子蒙哥比他小八岁,才十二岁。
蒙古第二次西征时的统帅、术赤的次子拔都与蒙哥同岁,均生于1209年。拖雷另外三个鼎鼎大名的儿子,这时则更小:元世祖忽必烈六岁、蒙古第三次西征时的统帅旭烈兀四岁、与忽必烈竞争汗位的阿里不哥只有两岁。
如此对比便知道,木阿秃干是蒙古第三代宗王的老大哥,日后叱诧风云的贵由、拔都、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等人,在他面前都是弟弟。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年龄最长,而且能力杰出,在第三代宗王中最早崭露头角,是个可以领袖群伦的人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术赤的长子斡儿答。
论年纪,他比术赤的次子拔都大五岁,这种年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然而,斡儿答自知能力不如二弟,甘愿让拔都为家族之长。
因此,年纪不意味着能力。
既是长孙,又弓马娴熟,有勇有谋,在诸孙中,木阿秃干得到祖父成吉思汗最多的关注与爱护。
正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就要绽放五光十色的艳丽,却被硬生生地折断,自此陨落、沉没、消逝。
木阿秃干还没来得及大放异彩,展现他那为人称道的军事才能,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这是他个人的不幸,黄金家族的悲剧,对于当时的百姓则无关紧要。
木阿秃干活着,蒙古也不过多一个杀人盈野的屠夫;木阿秃干死了,他的兄弟们会继续屠夫的事业,分担原本属于他的那份罪恶。
木阿秃干的牺牲,最直观的影响在察合台家族。
日后,术赤家族、拖雷家族人才济济,红红火火,察合台后人却日渐势微,与木阿秃干的过早离世不无关系。
若木阿秃干在世,以其年龄优势及自身能力,对蒙古帝国将有很大的影响,会增强察合台、窝阔台这一派的实力,术赤、拖雷一派便不会轻易得势。第二次长子西征的统帅是否为拔都,当是个疑问;窝阔台的继承人问题;拖雷后人想要从窝阔台后人手中夺取汗位也不会那么容易,等等。
疼爱的长孙战死,成吉思汗心痛如绞。
这彻底点燃他的怒火,铁木真亲自督战,蒙古军昼夜不停,不顾伤亡,轮番猛攻,城上城下,积尸如山。
后面的人踏着前面人的尸体,浴血冲杀。
范延堡被攻克后,蒙古军进行疯狂报复。
成吉思汗下令,不留一个俘虏,不抢任何战利品,毫不留情地摧毁一切。全城军民,无论男女老幼,包括牛羊牲畜,悉被屠戮,满目疮痍。
蒙古军毁灭了范延堡。
在爱孙死亡的痛楚中,不知道铁木真有没有反思,在其锋利、血腥的屠刀下,有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承受着比他更甚百倍的伤痛?
他只是牺牲了一个长孙,还有众多的儿女与孙辈。然而,花剌子模的百姓活者寥寥,生灵涂炭。更多的人甚至连悲痛难过的机会都没有,便被砍下了头颅。
自始至终,他没有学会尊重每一个生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吉思汗不懂这个道理,他只是一个双手沾满血腥,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屠夫、刽子手。
离开这个伤心之地,铁木真领军劫掠沿途城堡。这时,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进攻玉龙杰赤的大军来会师。
得知长子木阿秃干离世,察合台嚎啕痛哭,捶胸顿足,悲伤到了极点。
二十年后,衰老的生命将要终结,在临死前,他确立的继承人为哈剌旭烈,是木阿秃干的第四个儿子。
察合台还有别的儿孙,均没有选择,而是立了年龄上没什么优势的哈剌旭烈为察合台汗国的下一任可汗。
这种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使我想起明太祖朱元璋与其长子朱标。朱标离世早,朱元璋还是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朱允炆。
后来窝阔台也曾想把汗位传给早逝的三子阔出的长子失烈门;而忽必烈则与朱元璋一样,把皇位传给了已经去世的太子真金的三子铁穆耳。
随后,术赤返回封地玉龙杰赤,巩固占领疆域,扫平花剌子模的残余势力。
成吉思汗、察合台、窝阔台、拖雷等统率庞大的军队继续南下哥疾宁,寻找扎兰丁的主力,与之决战。
然而,扎兰丁已不在他的老巢。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0 11:48:22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0)

扎兰丁的军队组织很脆弱。
这十几万人是临时拼凑起来的,组织松散,他对其掌控有限。
八鲁湾之战取得大胜,花剌子模一方扬眉吐气,群情激昂。但是,他们没有兴奋多久,立刻迎来一泼冷水。
事情的起因源于战利品,一匹阿拉伯宝马。
花剌子模军中大佬阿明灭里、赛甫丁阿黑剌黑都想要这匹马,两人争吵起来,阿明灭里用马鞭抽打了赛甫丁阿黑剌黑的头。
状告到苏丹那里,请他裁夺。
扎兰丁是阿明灭里的女婿,有意无意间偏袒了岳父,没有惩罚阿明灭里。赛甫丁阿黑剌黑颇为心寒,一怒之下领军出走。
另一位大佬、古尔人的首领阿匝木灭里不满扎兰丁偏袒老丈人,行事不公,同情赛甫丁阿黑剌黑,也带着部队离去,自寻出路。
一时间,拥众十余万的花剌子模军队分崩离析,人心涣散,兵力少了一半多,只剩下扎兰丁和阿明灭里的人马。
屋漏偏逢连夜雨,又传来成吉思汗亲统蒙古主力前来决战的消息。
敌军强势而来,扎兰丁自知不是对手,与阿明灭里商议后,决定避其锋芒。
他们离开八鲁湾战场,带领部队向南,返回哥疾宁。
扎兰丁没准备死守老巢,他计划跑路到印度,使出父亲摩诃末传给他的武林绝技——凌波微步(脚底抹油神功)。这项绝技的宗旨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还有一个通俗、响亮、众所周知的名称:游击战。
此项武功的关键字为两个:“游”和“击”,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之前的脱黑脱阿、屈出律、摩诃末均是只学会一半,掌握“游”字诀,不懂“击”字诀。
只有扎兰丁无师自学,融会贯通,既懂得“游”字诀,又会“击”字诀,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掌握“游击战”精髓的人物。唯有此,才能做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灵活机动。
在八鲁湾,面对将骄兵少的失吉忽秃忽要“击”;现在蒙古大军气势汹汹,潮涌压来,则要“游”。
统军来到哥疾宁城下,成吉思汗没有见到急欲相逢一战的青年苏丹。
此刻,扎兰丁已经率领部队,带着家眷、物资逃往申河(今印度河)。准备渡过申河,进入印度。
没有在哥疾宁浪费时间,任命一名治理长官后,铁木真统领大军,昼夜兼程,歇马不歇人,全速追击。
蒙古军赶到申河畔,扎兰丁已经把物资装到船上,准备次日渡河。
其时,正是1221年十一月。
申河滚滚流淌,浊浪拍案,寒风肆虐,空气清冷。
蒙古军击溃扎兰丁派来断后的部队。
东方欲晓,曙色微明,成吉思汗指挥大军逼近花剌子模军,呈弓形将其包围,申河仿若那根紧绷的弓弦。
兀客儿哈勒札、忽秃儿哈勒札沿河岸突进,将花剌子模军驱赶离岸。
扎兰丁、阿明灭里分别率领左、右两翼部队反击。
凛冽的东风呼啸,双方在申河岸边大战。
蒙古人要报复八鲁湾之败的仇恨,花剌子模军同仇敌忾,殊死搏斗。两军针锋相对,短兵相接,杀声震天,鬼泣神号。
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又是铁木真亲自指挥,协同紧密,蒙古军逐步缩小包围圈。
右翼军伤亡大半,统帅阿明灭里也死于乱军之中。
只剩下扎兰丁带领的左翼军还在苦苦支撑。
此刻,这位青年苏丹仿佛远古战神附体,背负盾牌,手执刀枪,雄狮般的横冲直撞,浴血砍杀,他冲到那里,蒙古军的包围圈立即被撕开一个缺口。
后面跟随的将士越来越少,扎兰丁不为所动,坚韧不拔,顽强血战。
这一场景使我联想到,垓下之战的项羽、长坂坡上的赵子龙等勇将。
与曹操相同,铁木真下了一道军令:活捉此人。
曹操的命令,使得赵云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铁木真的旨意,也给了扎兰丁一线生机。
扎兰丁一直战斗到中午,身边仅剩数百骑。
他换了一匹生力战马。
背对着申河,扎兰丁向敌军一阵猛冲,蒙古士兵不敢杀他,投鼠忌器,往后退去。正在这时,他调转马头,朝着申河疾驰。
那马驮着他,从两丈高的岸崖坠入申河,挣扎几下,浮于水面。
只见扎兰丁骑在马上,后负盾牌,手执战旗,游过申河。
来到陡峭的岸边,浪涛翻涌,成吉思汗望着扎兰丁逐渐远去的背影,对着儿子们感慨道:“生儿当如斯人!”
这话出自一代枭雄、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之口,堪比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的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扎兰丁!
是对这位青年苏丹至高无上的赞誉。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1 10:25:32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1)

第十九章 远征欧洲

扎兰丁渡过申河。
花剌子模军的将士则没有那么幸运,除了少数人逃脱,泅水渡河外,大部被歼灭。遗尸累累,申河水泛起夕阳般的红色。
扎兰丁的妻子儿女被蒙古军俘虏。
他的儿子们,无论年纪大小,包括婴孩,均被杀害,妃嫔女儿沦为奴仆。
花剌子模装载物资、财产的船只没能驶往对岸,情急之下,船上的东西全部被投入申河,铁木真曾派熟悉水性的士兵进河搜寻金银珠宝。
随后,蒙古主力沿申河右岸上溯而行,洗劫城镇。
哥疾宁曾是扎兰丁的巢穴,成吉思汗担心为敌所用,派窝阔台前往摧毁,屠戮人民,摧残城市,只剩下累累白骨,荒烟蔓草,哀鸿遍野。
1222年,万物复苏的春季,铁木真不放心扎兰丁。
派朵儿伯多黑申、巴剌领军追杀扎兰丁。
他们渡过申河,进入南答纳地区(今印度的旁遮普邦杰卢姆县一带),沿途蒙古军攻城略地,将毁灭的灾难带到印度。
朵儿伯多黑申、巴剌率兵一直抵达印度中部,没有发现扎兰丁的踪影。
印度的夏天,烈日炎炎,酷热难当,堪称火炉,来自蒙古高原的将士实在扛不住,只得无功而返,再渡申河,向成吉思汗复命。
此刻,铁木真正在八鲁湾避暑。
而扎兰丁呢?
他投靠了印度北部的奴隶王朝。
该王朝是德里苏丹国的第一代王朝,包括其创建者在内有三位苏丹出身奴隶,因此得名,建都德里,属于伊斯兰教国家。
当时,在位的是沙姆斯丁·伊勒图特米什,为奴隶王朝的第三任苏丹。
在他手下,扎兰丁老实了许多,休养生息,积聚实力。
两年后的1224年,蒙古大军主力已经东返,扎兰丁离开印度,在伊朗、阿塞拜疆、谷儿只(今格鲁吉亚)等地兴风作浪。
摩诃末逝世后,由于扎兰丁的苦力支撑,花剌子模帝国的旗号得以苟延残喘了十年。直至1231年,在蒙古军的打击下,扎兰丁败亡,花剌子模帝国成为过往,在历史的风烟里渐渐消散。
这是后话。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西亚地区,那里还有一支蒙古军团。
1220年秋冬季节,在伊朗西部,者别、速不台统军连克忽木(今伊朗的库姆)、哈马丹、速扎思、赞章、可疾云等城。
蒙古军进入阿塞拜疆,兵临其首都帖必力思(今伊朗的大不里士)。
阿塞拜疆的国王名叫斡别思,是个只知花天酒地,贪图享乐的老人,不愿意与蒙古开战,又害怕被擒。带着妃嫔、亲信逃离帖必力思,授命留守国都的大臣与蒙古谈和。
帖必力思城的官员贵族给蒙古军送来大量的礼品:金银、货币、马匹、粮草物资等。
者别、速不台没有攻掠帖必力思。
那年冬天,他们在里海之滨、库拉河、阿拉斯河入海口处,水草丰美的木干草原驻牧。
1221年春季,天气慢慢转暖,蒙古军溯库拉河河谷而上,来到谷儿只王国境内,这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
当地,一些被压迫的突厥人、曲儿忒人(今库尔德人)投靠了蒙古,由阿塞拜疆人阿忽失率领,充当前锋,逐渐逼近谷儿只的国都梯弗利斯(今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
外敌入侵国土,英勇彪悍的谷儿只人比阿塞拜疆人有骨气的多。
谷儿只集结一万骑兵,国王亲自统率,抵抗蒙古侵略者。
双方在梯弗利斯城南大战,敢与擅长骑射,弓马娴熟,所向无敌的蒙古骑兵进行野战,可见谷儿只人的勇气与骄傲。
谷儿只骑兵先和老相识突厥人、曲儿忒人交战,他们能在太和岭(今高加索山脉)以南一带称霸不是没有道理的,一顿组合拳,把突厥人、曲儿忒人揍得落花流水。
这时,者别、速不台指挥蒙古军参战。
谷儿只人终于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精锐骑兵。蒙古骑兵箭法精准,刀锋锐利,强梁坚决,战术清晰,配合密切,是一群有组织、有训练、有协同、有经验、有意志的杀神。
先打了一阵,谷儿只人有些疲惫,而蒙古士兵则是生力军,在人数上又占据优势。很快,谷儿只骑兵显现不支,最终战败,死伤大半。
战后,死里逃生的谷儿只国王不禁慨叹、疑问:同样都是骑兵,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2 10:36:53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2)

者别、速不台毫不留情地洗劫谷儿只。
重点受灾地区是梯弗利斯周围的优美村落、秀丽庄园,蒙古军所过之处,鲜血飞溅,劫掠一空,仅余荒芜田野。
由于谷儿只境内丛林茂密,行军困难,险隘遍布,者别、速不台没有带兵继续深入。
同时,收到报告,已经归顺的哈马丹城杀死蒙古长官,发动叛乱。
者别、速不台领军折返,南下哈马丹平叛。
他们第二次来到帖必力思城。
城内军民依然没有抵抗,送来大批贡赋,表示降服的态度,这座阿塞拜疆的都城得以保全。
离开帖必力思,蒙古军来到蔑剌合(今伊朗的马腊格)。
蔑剌合军民的态度很奇特,面对侵略者,他们既没有像谷儿只那般强硬抗战,也没有学习帖必力思屈服求存,而是不搭不理,就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为什么造成此种局面?
原因是管事的女王不在城里,贵族百姓缺乏做决定的意愿与能力,执行鸵鸟政策。
蒙古人却不会和他们客气,驱赶俘虏在前,展开攻城。
城池很快便被攻克。事实证明,蔑剌合的抵抗意志不是较弱,而是极其衰微,几乎等同于没有。
在这里,发生两幕奇景。
一个蒙古士兵闯入蔑剌合城内的一户民宅,挥舞利刃,屠杀宅中百姓,没有人敢反抗。后来,竟然发现这位士兵是个女子,被俘的男子才群起杀了她。
这是第一幕,接下来说第二幕:
蔑剌合的一条长街有百余人,一名蒙古战士从街头杀到街尾,全部诛戮,没有一个人敢于自卫。
从以上两幕景象,可见当地百姓的麻木、愚昧、迟钝。
面对的是如此敌人,组织有序,战力强悍,战术明澈的蒙古铁骑怎能不所向披靡,横扫亚欧?
在蒙古军的屠杀掳掠下,蔑剌合市镇残破,生灵涂炭。
者别、速不台率军继续向南,兵锋直指哈马丹。
哈马丹的叛军首领为马剌丁阿必额,他听到蒙古军回返的消息,没有坚守城池,带领麾下将官拿着礼物,出城迎接,表示降顺。
然而,者别、速不台没有接受他的投降,将其及属下全部折磨致死。
随后,蒙古军架起攻城器械,开始强攻。
战至第三天,蒙古将士突破城墙,冲入哈马丹城内,两军巷战,短兵相接,军民百姓尽被屠戮。
摩诃末失踪后,者别、速不台领军在里海南岸、西岸,不断地游弋,便是为了寻找花剌子模苏丹的下落。
此前,他们得知摩诃末病逝于里海中的孤岛。
理论上追杀军的任务已经完成,二人派使者向成吉思汗请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铁木真的回复:不要回师,向北讨伐,翻越太和岭,征服钦察。
钦察曾收留蔑儿乞残部,成吉思汗派使臣讨要,钦察君主竟然不给面子,不肯交出蒙古的敌人。铁木真便想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钦察人,让其分清楚谁是大小王。
这便是进军钦察的理由。
至于蔑儿乞残部指的是谁,史书里语焉不详,有的说是忽都,有的说是他兄弟,还有的说是别人。当然,并不重要。
说白了,就是想揍你。
有借口要揍,没借口,找个借口也要揍。
此刻,者别、速不台所统领的这支部队的任务,由追杀摩诃末改为远征钦察,旗号也从追杀军变为远征军。
他们将开启大蒙古国第一次西来的最远征程。
接到成吉思汗的旨意,者别、速不台没有讨价还价,没有畏惧艰难险阻,统军再次北上。
1221年秋季,天气慢慢转凉,他们第三次兵临帖必力思城。
斡思别国王远遁,留下儿子哈木失守城,哈木失选择投降,为蒙古军提供衣服、粮食、草料等物资。
者别、速不台顺带攻掠拜勒寒(今阿塞拜疆的舒沙东南)、吉阳札等城。
1222年春天,蒙古军又遇到谷儿只骑兵。
这次谷儿只国王下了血本,集结三万人马,决心一雪前耻,争取荣誉,为谷儿只骑兵正名。
双方第二次野战。
蒙古军这方由速不台指挥。
谷儿只人积郁良久,同仇敌忾,士气旺盛,勇猛冲杀,蒙古军渐落下风,且战且退,谷儿只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
眼见敌军溃退,谷儿只国王满心欢喜,以为就要获取一场大胜,却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中计。
速不台把谷儿只骑兵引诱进伏击圈,事先隐蔽在暗处的者别率领五千骑兵突然杀出,速不台立刻停止撤退,回身反击。猝不及防之下,谷儿只骑兵大败,三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远征军取得大胜。
功劳不仅在战士们浴血奋战,组织严密,协同有序,更在于将领的战术运用。
预先埋伏、诱敌深入之计,者别、速不台极为擅长,之前使用多次,之后还会再用。这是目不识丁、不习兵法的草原牧民在狩猎野兽时常用的方法,他们将之总结为军事策略,并在战争中灵活运用。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2 15:32:50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3)

太和岭山势险峻,逶迤嵯峨。
太和岭今称高加索山脉,西至黑海,东达里海,彷佛一条上古巨龙横亘在那里,乃远征军北上钦察的最大障碍。
在太和岭和里海之间,只有一条通道,可以进入钦察,便是里海西岸的打耳班城堡(今俄罗斯的杰尔宾特)。
当时,打耳班归属失儿湾王朝统治。
蒙古军先攻破失儿湾王朝的首都舍马哈城,屠戮大量居民,接下来进攻打耳班城堡。
其地又叫铁门关,是一处狭窄的隘道,地势险要,设防坚固,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远征军久攻不克,被困在城下,一筹莫展。
者别计上心头,假意与失儿湾王朝讲和,让他们遣使者来缔结和约。
失儿湾国王果然上当,派了十名大臣前往蒙古军营。
迎接他们的不是和谈的笑脸,而是者别、速不台的傲慢与威胁,二人先杀了一名大臣,对剩余九人道:“只要告诉我们通过打耳班的道路,就放你们回去,否则你们的下场就和刚才那人一样”。
这九人为了活命,交代出少有人知的密径。
远征军顺着他们指引的路径,没有攻打城堡,便通过了打耳班,进入太和岭北麓的钦察大草原。
这里生活的民族以钦察人、阿兰人为主。
钦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汉朝时的康居国,是个游牧部落,属于突厥语族,分布在咸海、里海、黑海以北,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俄罗斯称其为“波洛维赤”、拜占庭名其为“科马洛伊”、阿拉伯叫其为“库蛮”、欧洲称其为“钦察”。
11世纪上半叶,他们建立克普恰克汗国,是一个钦察人为主导的部落联盟,也包括一些从蒙古高原西迁而来的东胡、契丹、室韦、鞑靼等部族。
克普恰克汗国强盛一时,与中亚地区的西喀喇汗国、塞尔柱帝国、西辽王朝等争雄,12世纪依附于崛起中的花剌子模帝国。
阿兰又称阿速、阿伦,汉朝史书记载为奄蔡、阖苏、阿兰聊。
分布在太和岭以北,黑海、亚速海的东北,顿河流域,是游牧渔猎民族。公元四世纪前后被强大的匈人征服,一部追随其西迁,一部留在原住地。先臣服可萨汗国,后自建阿兰王国。
蒙古人突然闯入钦察草原。
钦察联盟和阿兰王国均非常紧张,他们早已听说蒙古军横扫中亚,掀翻了花剌子模帝国,逼得苏丹摩诃末惨死荒岛。
两国皆不敢掉以轻心。
毗邻而居,钦察联盟与阿兰王国平时没少磕磕碰碰,吵吵嚷嚷,甚至兵戎相见,刀剑互向。然而,同样身为地头蛇,在保护自家地盘这一点上,两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为了共同抵抗侵略者,两国结成统一战线,建立联军。
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还是两个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协同作战的地头蛇,蒙古军即使再强,也双拳难敌四手。
远征军和钦察、阿兰联军遭遇,于野外大战。
在作战能力、单兵战术、组织配合等方面,钦察、阿兰联军颇有不如,他们却胜在人多势众,保家卫国口号的激励下,士气如虹,群情激愤。
双方白刃肉搏,激烈厮杀,胜负难分。
这么相持下去,只会有利于本土作战的钦察、阿兰联军;对于远道而来的蒙古军,是很不利的。
清醒地者别、速不台意识到,如此硬拼下去不是办法,想要速战速决,必须智取,他们商议谋划,决定使用离间计。
二人选择的突破口是钦察联盟。
者别、速不台派使者前往钦察大营,对钦察盟军的统帅进行游说,套近乎地道:“您们钦察和我们蒙古是同一种族,贵国为什么要和异族阿兰人结盟,与蒙古敌对?我们想和您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如果贵国想要金银、珠宝、绸缎等战利品,我们可以送给您”。
听信了使者的花言巧语,贪图财物,钦察统帅被说动,瞒着盟友阿兰人,与蒙古谈和停战。
者别、速不台立即遣人送来大量的金银财宝。
见到蒙古的满满诚意,钦察人很高兴,也有些感动,老乡果然没有骗我。他们带着这些财宝,连招呼都没和阿兰人打一声,就独自脱离战场,欢天喜地的回老家了。
被友军出卖、留在战场的阿兰人瞬间孤立。
趁此时机,远征军向阿兰军展开猛烈进攻。
缺少了钦察军的协同配合,阿兰军根本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被打的落花流水,士兵承受无情屠杀,财产物资遭到劫掠。
蒙古人狡黠奸诈,根本不知信义为何物。
解决了阿兰人,者别、速不台没有遵守和平的诺言,调转刀锋,追杀钦察军。
走在回家路上的钦察人以为战争已经结束,没想到蒙古骑兵会从后面追杀上来,几乎没怎么抵抗就溃散了。
这一战中,蒙古军抢夺的战利品远超过送给钦察人的礼物。
钦察统帅这才猛然醒悟,自己被蒙古人涮了,他的行为,用一句话形容:赔了夫人又折兵。通俗点的说法: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江湖险恶,不行就撤。
崩溃瓦解的钦察军朝西退去。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3 10:03:26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4)

蒙古军没有追击,因为冬天来了。
欧洲北部的冬季极为严寒,气温非常低,寒风肆虐,白雪苍茫,万物萧瑟,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远征军在钦察草原度过1222年的凛冽冬天。
1223年春季,天气回暖,蒙古军继续征程。
者别、速不台领军挥鞭向西,追杀逃往第聂伯河方向的钦察军。
蒙古这尊瘟神仿似索命的鬼魂,怎么也送不走,钦察人走投无路,被逼无奈,只得向夙敌斡罗思人求援。
斡罗思,现在翻译为俄罗斯。
他们是东斯拉夫人的后裔。
此时的斡罗思,还不是后来那个统一、庞大、雄踞欧亚大陆北部的北极熊,而是分为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的诸侯国。
钦察人的求援对象是扯耳尼哥公国。
扯耳尼哥公国的大公为密赤思老,他娶了钦察联盟中领袖人物忽滩汗的女儿。忽滩汗遣人对女婿道:“今天蒙古人扫荡我们的土地,明天就会进攻你们的土地”。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唇亡齿寒,钦察垮了,下一个就轮到你们斡罗思,救我也是帮你们自己。
岳父遇到事,做女婿的怎能袖手旁观,况且又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密赤思老迅速采取行动。他自知实力有限,若想抵抗势不可挡的蒙古人,单凭扯耳尼哥公国是没有用的,必须联合斡罗思各大公,并肩作战。
由密赤思老出面,召集斡罗思各个诸侯国的君主大公开会。
地点在第聂伯河般的乞瓦(今乌克兰的首都基辅),这里是实力较强的基辅大公国的首都。
斡罗思的南部诸侯大多参与了会议。
钦察和斡罗思领土接壤,经常发生纠纷,双方之间战争不断,与会的大公有不少拒绝援助,前不久还是敌人的钦察联盟。
密赤思老赶紧做思想工作,朗声道:“兄弟们,如果我们不帮助钦察人,他们将降服于蒙古人,那样蒙古人的实力就会更加强大,我们则非常危险”。
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多数人转变了思想,同意救援钦察联盟。不过,还是有一些大公不赞同这个做法,离开了。
留下来的斡罗思各诸侯,除了扯耳尼哥公国、基辅大公国,还有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契尔尼戈夫公国、加利西亚公国等,共集结了八万多人马,统帅为基辅大公国的大公姆斯季斯拉夫·罗曼诺维奇。
他们与钦察军一起组成反抗蒙古侵略的联军。
收到钦察和斡罗思两家结盟的情报,者别、速不台感到非常棘手。
二人仔细分析局势,得出结论:双方兵力对比过于悬殊,硬拼是愚蠢的,只能智取。具体到执行层面,则是再次上演离间计。
钦察人或许有些单纯,但绝不是傻子,者别、速不台没指望其二次上当,把目标转向不太了解他们的斡罗思人。
蒙古派遣十名使者到斡罗思联军处,面对各大公,开始了巧舌如簧的表演:
“我们没有侵犯贵国领土的意思,只想讨伐钦察;我们知道贵国与钦察为世仇,您们正好可以趁机报复昔日的劫掠蹂躏之恨。我们两国应该联合,对付共同的敌人钦察,分享战利品”。
钦察人信仰伊斯兰教,斡罗思人信奉东正教,蒙古人尊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被蒙古征服的克烈、乃蛮、汪古等部则信奉基督教的分支景教,现今在蒙古军队中有不小的比例。
使者们大做宗教信仰的文章,以此拉近关系:“我们和您们一样,都信奉一个真神,我们应该一起征讨崇拜偶像的钦察人”。
话说的天花乱坠,却没有效果。
有了钦察人的前车之鉴,斡罗思各大公根本不吃这一套,还下令,把十个蒙古使者全都砍了。
离间计不成,者别、速不台只得改用别计,他们再次施展拿手好戏——诱敌深入。
1223年五月,蒙古军遇到斡罗思、钦察联军。
斡罗思、钦察联军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双方惨烈厮杀,远征军处在下风,者别、速不台佯装败退,领军后撤。
敌军好像疯狗一般,在后面紧追不放。
一连追赶了十二天,来到注入亚速海的迦勒迦河谷。
蒙古军没有继续跑路,而是调转马头,与斡罗思、钦察联军进行决战。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4 12:38:30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5)

斡罗思联军发生内讧。
问题出在密赤思老和基辅大公姆斯季斯拉夫·罗曼诺维奇身上。
各诸侯国虽打着一杆名为“斡罗思”的共同大旗,却是各自为政,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情形堪比成吉思汗建国前漠北草原的蒙古诸部,林立混战,不仅打外人,有时也揍自己人,自相残杀,争夺土地、牧场、奴隶、牲畜等资源。
强敌压境,生存受到威胁,他们可以团结起来,一致抗战。然而,并不代表已经涣然冰释,捐弃前嫌,言归于好,矛盾、不满、问题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暂时被掩盖住而已。
各诸侯国之间有隔阂,面和心不和,由他们组编的联军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斡罗思联军组织松散,统属混乱,进退无序,各诸侯国军可随意行事,甚至能不打招呼,擅自脱离战场。
斡罗思联军的组织能力不是差劲,而是非常差劲。与蒙古远征军相比,简直弱爆了,倒是和乌合之众有得一拼。
各诸侯国是一盘散沙,之间的利益冲突,好似埋藏在地底的炸药,说不定什么时候突然爆发。
就在追击蒙古军的关键时刻,炸药被引爆了。
斡罗思联军得以组建,源于扯耳尼哥大公密赤思老的召集;联军统帅却是基辅大公。二人产生分歧,出现争吵,皆不愿妥协,结果是不欢而散,各行其是,彻底掰了。
两位大佬闹矛盾,直接削弱了斡罗思联军的实力。从此,斡罗思、钦察联军的上空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迦勒迦河,密赤思老指挥斡罗思、钦察联军与蒙古军大战。
基辅大公没有参战,带着自己的部队驻扎在迦勒迦河畔的山岗上,按兵不动,袖手旁观,作壁上观,好像是出来旅游的一样。
参加联军的诸侯国中,基辅大公的实力最强,他撂挑子,严重影响了斡罗思联军的士气。
蒙古军则相反。
迦勒迦河谷是者别、速不台选择的决战战场,他们先抢占了有利地形,在其动员下,远征军将士情绪高昂,慷慨激奋。
经过多日观察,二人决定重点进攻已经遭受过打击,实力衰减的钦察军。
在远征军凶猛、顽强的攻击下,钦察人渐渐支撑不住,扔下数不清的尸体、伤兵后退。
只顾着逃命、恨爹娘少生两条腿的钦察军在撤退时,冲垮了盟军的营寨,这引发了斡罗思联军的溃败。
一时间,斡罗思、钦察联军丢盔弃甲,争先恐后的狼狈逃窜,蒙古人挥舞着屠刀,毫不留情地在后面追杀,血流成河,遗尸累累。
有六位斡罗思大公当场战死,马革裹尸。
者别、速不台派一支偏师追击斡罗思、钦察联军的败兵,留下主力部队围攻基辅大公。
远征军把基辅军包围于所在的山岗,展开强攻。
历经三天三夜的血战,基辅大公支撑不住,向蒙古军请降,条件是要保证他的生命安全。
者别、速不台答应不杀基辅大公,接受了他的投降。
然而,基辅大公不知道,江湖险恶,人心难测。有时候,蒙古人说出的话等同于放屁,随时可以不认。
远征军将投降的基辅士兵屠戮殆尽。
基辅大公也没能如愿以偿地保住小命。
他与其他俘虏的斡罗思大公被捆绑后放倒,蒙古人在他们身上铺了一层木板,远征军的将领们在上面举行庆功宴。
在蒙古人的欢声笑语,举杯痛饮中,基辅大公被活活压死。
斡罗思联军的另一位大佬密赤思老则要幸运的多。
他求生欲望极强,一直向西跑路,渡过第聂伯河,命人破坏了剩余的所有船只,阻止远征军过河,才得以活下命来。
迦勒迦河之战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役,此战过后,斡罗思人遭受重创,再无力组织有效的抵抗。远征军畅通无阻,横行无忌,血洗斡罗思南部各公国的土地、城堡、庄园等。
随后,者别、速不台又攻掠了克里米亚等地。
蒙古人所过之处,市镇残废,村野荒凉,生灵涂炭。
征服者、侵略者、破坏者这些称谓,均不足以形容蒙古人的杀戮、残忍与罪恶,他们是毁灭者。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4 15:48:17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6)

1222年四月,成吉思汗第一次接见丘处机。
在挥军征战,血浪杀伐之余,铁木真对这位名重天下、人称“活神仙”的道教领袖朝思暮想了三年多时间。
事情要从他1219年开始西征说起。
那年,成吉思汗57岁,在西征前,预备了自己的身后之事,指定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
一无所有,平凡度日的庸人尚且怕死,何况富有一国,锦衣玉食,妻妾成群的君主。
中国古代,有为数不少的帝王都曾谋求过益寿延年,长生不老,就连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在晚年,也孜孜于渴求永生。
历史的车轮转到铁木真这里,他没有免俗,依然思索自己能否不老呢?
一位名叫刘仲禄的御医,看透了大汗的心思。
当年五月,西征大军来到乃蛮故地,刘仲禄给成吉思汗进献医药,说道:“微臣听说,中原有一位道教真人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唤作‘活神仙’,据传已有三百多岁,他那里说不定有长生不老之药”。
铁木真一听非常高兴,命人写了一封诏书,派刘仲禄和汉地达鲁花赤扎八儿火者带着,前去召见丘处机。
当代人对丘处机并不陌生,可说是家喻户晓。
这得益于金庸先生的生花妙笔。
丘处机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小说中的演出极其精彩,堪称黄金配角。
然而,与小说中那个武功高强,嫉恶如仇,性情奔放的侠客不同,真实历史中的丘处机不会武功,没有路过牛家村,也没和江南七怪打赌。是个世人敬仰,名闻九州的教主、思想家、文学家、医药学家。
丘处机的童年很悲惨。
他生于1148年,比铁木真大14岁,地点是山东栖霞的滨都里村,自幼失去父母,是个落魄无依的孤儿,尝尽世间的辛酸白眼,饥寒贫苦。
少年时,丘处机栖身在村北的公山,对着林泉松溪,明月清风,以松子充饥,过着野人般的生活。这样的日子磨练了他的性情,使其悟世空华,产生向道之心。
1167年,他在昆嵛山出家,开始修道。
第二年,二十岁的他遇见全真教主王重阳,拜其为师。王重阳给他起名为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
从此,他追随王重阳学道,与另外六位师兄弟: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的妻子),合称为“全真七子”。
1170年,师尊王重阳挂了,哦,不对,道家应该叫仙逝,或者得道飞升,马钰继任全真教掌教。临死前,王重阳留下遗命,让丘处机跟着马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马钰生于1123年,仅比王重阳小10岁,丘处机对这位年长25岁的大师兄,还是很服气的,尊敬又仰慕。
为王重阳守墓三年后,丘处机在陕西磻溪隐居潜修6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7年,他创建的全真教支流龙门派便发源于此。
全真教的宗旨是全老庄之真、苦己利人,主张修道之本乃清静无为,除情去欲,明性见道,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
山中生活极为清苦,丘处机烟火俱无,箪瓢不置,静思忘念,密考丹经。
十几年的潜心修炼,他在道教理论、养生、炼丹等方面皆有所成就。
在此期间,马钰于1183年升天,长真子谭处端担任全真教第三代掌教;两年后的1185年,谭处端仙逝,长生子刘处玄继任掌教。
1188年,丘处机奉金世宗完颜雍的旨意,为王重阳、马钰塑像,主持“万春节”醮事,并职“高功”。
1191年,他回到家乡栖霞,在滨都里村修建道观,金章宗赐匾额“太虚观”。
有金朝前后两位皇帝的背书,丘处机声名大噪。
1203年,刘处玄飞升,55岁的丘处机继任掌教,为全真教第五代教主。
不仅学识、理论造诣精深,丘处机也具备团体组织、社会活动的能力,广收门徒,结交士人,正是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全真教进入兴盛时期。
当时,生活于金朝的汉人,在女真人的压迫下苦闷、抑郁、不得志,通过拜入全真教,寻找心灵慰藉,全真教主丘处机俨然成为金朝统治下汉人的精神领袖,威望日隆,声誉满天下。
1211年后,蒙古侵入中原,女真军队抵抗无能,接连失利,河北、山东、河东、辽东、陕西等地皆被蒙古军无情洗劫,百姓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更多的人托庇于全真教。
在中原汉地,全真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金宣宗完颜珣、南宋宁宗赵扩都曾派人召见丘处机。
然而,全真教主很不给面子,愣是不去。
理由还很充分:完颜珣“不仁”,赵扩“失政”。
金朝、南宋两位皇帝都请不动的丘处机,居处化外之地。蛮夷之身,杀戮无度的成吉思汗怕是也要触霉头吧?
现实令人大跌眼镜。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5 10:30:38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7)

第二十章 经略中原

1219年,丘处机在山东莱州的昊天观讲道。
扎八儿火者、刘仲禄来到昊天观,见到全真教主,向其传达成吉思汗的圣旨。
诏书写得非常客气,将丘处机比作姜子牙、诸葛亮式的人物,还说虚待“三公九卿”的高位等着他,算是给足了面子。
老道士看后很愉悦,答应可以去见蒙古大汗。
1220年,在刘仲禄的陪同下,丘处机到达中都。
蒙古占领此地后,改名为燕京路大兴府。
听说铁木真已经离开漠北,统军西征花剌子模。
当时,丘处机72岁,年事已高,提议留在燕京,等蒙古大军返回后,再与成吉思汗相见,还写了一份《陈情表》。
刘仲禄不敢擅作主张,派随行人员带着《陈情表》,快马赶赴西域,请示成吉思汗。
看了《陈情表》,铁木真让耶律楚材又起草一份诏书,敦请丘处机西来。
大汗盛情难却,全真教主不好推辞,只得遵命远行。
遭受冷落的完颜珣、赵扩心里极不平衡,不禁要问,同样都是帝王,为什么待遇差距这么大?
不得不说,全真教主是看人下菜碟的,完颜珣、赵扩这两货一个“不仁”,一个“失政”,所治理的国家均在走下坡路,让他很失望,自然不愿意卖面子。
铁木真则不同。
此刻的蒙古刚崛起于漠北,伐金攻夏,正是席卷四海,气吞万里,不可一世的时候,老道士对这个新兴的亚洲强国及其领导人兴趣颇浓。
金朝、南宋当局皆腐朽、堕落、衰颓。
常年静坐修道,丘处机的眼光见识异于常人,以他的视野、格局、学问分析,未来的中原天下有很大概率是蒙古人的。
但是,蒙古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杀戮太重,堪比昔年初入中原的五胡、契丹人、女真人,惨无人道,灭绝人寰。
每当瞧见残破颓唐的城镇,满目疮痍的大地,白骨狼藉的遗尸,悲嚎哭泣的人群,他都痛心疾首。
有兼济苍生,苦己利人理想的丘处机,愿以一己之力影响成吉思汗,使其减少杀伐屠戮,尽量多的拯救黎民百姓。
身为全真教主,天下所望,这是他的责任。
无可推卸,他也不想推卸。
这就是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丘处机,不辞辛劳,顶风冒雪,跋涉数千里,远赴西域见成吉思汗的原因。
这位全真教主,虽然出家,并未出世,是一位悲悯苍生,热血豪情,侠肝义胆的道士。
虽无武艺,却有侠情。
1221年二月,长春真人离开燕京,有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十八位弟子随行。成吉思汗的钦差刘仲禄一路陪同。
他们先到克鲁伦河畔,拜见留守蒙古老营的帖木格。
然后,途径漠北草原向西,过杭爱山、翻越阿尔泰山,经镇海、别失八里、阿力麻里等城。
沿路受到蒙古官员及藩属国的热情款待,于1221年末,抵达撒马尔罕。
当时,铁木真正领军追杀扎兰丁,不在撒马尔罕,由耶律阿海、耶律楚材等人为丘处机师徒接风洗尘。
在撒马尔罕,丘处机与耶律楚材深度交往,相约出游,诗歌唱和,有相见恨晚的感慨。
两人皆是反战派。
河中各地在蒙古大军的残忍摧残下沦为废墟,哀鸿遍野,一片凄惨景象,二人在诗歌里唏嘘悲叹,希望早日恢复太平。
四月五日,丘处机来到成吉思汗所在的八鲁湾。
铁木真兴致很高,刚见面就道:“金朝、南宋的皇帝召见,您都不去。如今不远万里而来,我很欣慰”。言语中颇为得意。
“山野之人奉诏而来,这是上天的旨意”。丘处机的回答很是谦逊。
寒暄过后,迫不及待地成吉思汗,立刻抛出他最感兴趣的问题:“真人辛苦了,您有长生不老药吗”。
“没有不老药,只有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方法”。丘处机老老实实地回答。
铁木真有些失望,转而一想,如果不能长生,多活些年也是好的,便询问养生之道。
丘处机向其讲述清明见性,节欲保躬可长寿的道理。
之后,成吉思汗数次问道,长春真人对答如流,所谈论皆是道家宗旨,崇尚无为清净,敬天爱民,澄心寡欲,杂以天道好生恶杀,劝谏其戒杀存民。
铁木真虽不甚了了,对丘处机则极为尊敬,称呼为“神仙”。
全真教主熟稔世道人心,与大汗相处甚欢,受到极高的礼遇和信任。铁木真也想借重全真教、丘处机在汉地百姓中的极高影响力,加强大蒙古国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223年,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大军分路东归。
铁木真命令士兵护卫,还下诏:免除全真教道士的赋税徭役。
在亚洲霸主、蒙古大汗的力挺下,全真教如火如荼,进一步发展,信徒迅速增加,在儒、佛、道三教中拔得头筹。蒙元早期,全真教鼎盛一时,为那个年代最红的宗教。
1227年五月二十五日,成吉思汗再下诏书,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赠“金虎牌”,道家事都由其处置。
丘处机成为名副其实的道教教主。
一个多月后的七月初九,丘处机在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仙逝飞升,享年79岁。
长春真人生前功德无量,人称“丘神仙”,为了纪念他,百姓们以其生辰正月十九为燕九节,岁岁庆祝,绵延至今,此节在京津地区颇为流行。
这便是丘处机真实的一生,没有武侠小说中那么波澜起伏,刚毅慨然,千旋百转,但在“侠义”精神的诠释上,相比小说里的虚构形象,有过之而无不及。
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丘处机真正的做到了。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5 12:53:23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8)

1223年,已是西征的第五个年头。
蒙古大军的任务全面完成。
惹起争端,杀戮商队的海儿汗,在三年前,便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随后的1220年底,花剌子模的苏丹摩诃末病逝荒岛,1221年末,新苏丹扎兰丁兵败,远走印度。
残破衰落的花剌子模,再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在蒙古大军的铁蹄屠刀下,强盛一时,雄踞中亚的花剌子模帝国土崩瓦解,河中、呼罗珊、阿富汗、伊朗等地皆被征服。
1222是收尾的一年。
八鲁湾之战扎兰丁获胜,花剌子模全国为之一振,呼罗珊的巴里黑、马鲁、也里等城降而复叛,被成吉思汗先后摧毁。
时光来到1223年,花剌子模大体已经平定,剩下的仅为小股的流氓武装,构不成太大的实质威胁。
雄鹰会疲惫,倦鸟要归林,远行的游子最克制不住地便是对家乡的想念。
奔波万里,五年血战,九死一生,蒙古将士皆盼望着能早点回家。1222年冬季,军中流行瘟疫,眼见着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离去,活下来的士兵们,对故乡的思念更深,更重,更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无论什么人,无论他做了什么事,纵使是强盗、土匪、罪犯,只要是在外的游子,内心里都涌动着一种对家乡、对亲人,无以言说地,深致久远地眷恋。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着成吉思汗回师。
1223年三月,中原方面军总司令木华黎病逝,他所负责的金国、西夏战线均有不稳的迹象。
中原方面军的统帅之位由木华黎之子孛鲁继承。
孛鲁不仅军事能力突出,政治才能也很卓越,然而,他毕竟年轻,只有26岁,与他那位身经百战,老谋深算的父亲相比,还显得太嫩。
铁木真意识到,自己必须回师坐镇,否则中原战场有持续恶化的趋向。
在西域略平、将士思归、中原不稳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1223年十月,成吉思汗下诏东归。
铁木真命长子术赤镇守新征服的花剌子模故地,蒙古军主力东返,留给术赤的是偏师,能控制的地域有限,主要包括:河中、呼罗珊、钦察等地。
蒙古大军结束第一次西征,返回漠北。
1224年,成吉思汗在额尔齐斯河流域驻夏避暑。
1225年春天,漠北草原一片葱青,天淡云闲。
蒙古大军回到土拉河畔的黑林,这些草原战士终于踏上朝思暮想,阔别七年的故乡之地,他们愉悦、兴奋而伤感。想起了与其一同出发,埋葬异域,永远不能回来的父老兄弟们。
一将功成万骨枯!
所干枯的不仅包括敌人、无辜百姓的尸体,也有自己子弟兵的累累白骨。
望着脚下熟悉的土地,呼吸清冽的草原春风,面对迎接凯旋的欢呼人群,铁木真恍若隔世,百感交集。
这一次远征历时七年,彻底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格局。
从此,这个原本默默无闻,分崩离析的漠北小部,开始以屠夫、杀神、征服者、毁灭军的强大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他们将以其野蛮、残忍、血腥、善战、包容等混合杂糅的特质,主宰整个十三世纪,呼风唤雨,血浪杀伐,席卷亚欧大陆。
主力大军回师,成吉思汗也把这个命令传给了尚在斡罗思的远征军。
者别、速不台没有留兵镇守斡罗思和钦察西部,洗劫完了就撤,算是给蒙古第二次的长子西征探路。
远征军先后渡过伏尔加河、乌拉尔河,途径里海、咸海北部,征服了那里的不里阿耳、康里、突厥等部。
1224年,在东归的路上,远征军总司令者别,因劳累与病痛逝世。
这位威名远扬,横扫亚欧,战功显赫的名将好似陨落的利箭,结束了他勇武狡诈的一生。但是,他的评价绝不仅仅是一代名将。
对于蒙古而言,名将的另一面是屠夫,者别与他的老板铁木真相同,有着一双沾满亚欧百姓鲜血的手掌。他的离世,是蒙古的损失,却是亚欧大陆其他各族人民的幸运。
1225年,速不台率领远征军回到漠北草原。
西征结束后,成吉思汗实践出发时的诺言,把他征服、统治下的广袤领土分封给四个儿子。
长子术赤的封地在大蒙古国的西部:巴尔喀什湖以西的锡尔河下游,咸海边的花剌子模故地,里海、咸海北面钦察、康里人的活动区域,包括花剌子模旧都玉龙杰赤。
次子察合台的封地临近术赤,在其东南,畏兀儿王国以西,直至阿姆河,其中有锡尔河上游、河中地区、呼罗珊等,包含撒马尔罕、不花剌等重镇,斡儿朵设在阿力麻里城附近的虎牙思。
巴尔喀什湖往东到阿尔泰山是三子窝阔台的封地,包括额尔齐斯河上游、畏兀儿王国、乃蛮故地西部等,斡耳朵设在叶密立城(今新疆额敏县)。
从阿尔泰山至大兴安岭的蒙古本土,及已征服的中原之地,铁木真直接统辖。
蒙古向来有幼子守灶的传统,成吉思汗死后,这部分地域由小儿子拖雷继承,算是拖雷的封地。
这么一看,获得蒙古帝国最核心区域的不是储君窝阔台,而是四子拖雷。
后来,拖雷又继承了成吉思汗大部分的军队,在四兄弟中实力最强,就连大汗窝阔台也要忌惮几分。
此前,铁木真已经将他的兄弟们分封在大兴安岭西麓,随着对金朝侵略的节节胜利,诸王们也逐步扩张自己的领地,范围囊括外兴安岭以南、大兴安岭南北、嫩江流域、松花江以北的广阔地域。
合撒儿、别勒古台、帖木格、合赤温之子阿勒赤歹及他们的后人,因封地在大蒙古国的东面,被称为东道诸王。
而成吉思汗的儿子们: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和他们的子孙,则称为西道诸王。
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的封地格局,这时大体形成。
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杀戮无数,罪孽深重的蒙古西征的叙述告一段落,接下来让我们把时钟往回拨到1217年,追溯木华黎经略中原。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6 10:31:45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69)

木华黎统率的中原方面军是一支杂牌偏师。
除了兀鲁兀、忙忽、弘吉剌、扎剌亦儿、亦乞列思等部一万三千多探马赤军,以及一万汪古骑兵外,便是耶律秃花、移剌捏儿、史天倪、刘伯林、石天应等人率领的契丹军、汉军。
总兵力约在十万左右。
1219年后,铁木真统领蒙古军主力西征,木华黎便是凭借这十万人马与金国周旋,经略中原。
相比木华黎的杂牌军,金朝在实力上有着很大优势。
成吉思汗西征,正是女真人报仇雪恨,收复失地的机会。
然而,金国高层的脑回路实在清奇。他们没有趁此时机大举反攻蒙古,而是把精锐部队用于进攻南宋,执行南攻北守的策略。
主张这种操蛋国策的,是私心颇重,唯恐天下不乱,进拜尚书右丞相,手握重权的术虎高琪。
当时,战争连绵,内忧外患,金朝财政吃紧,只能靠印钞票过日子,造成恶性通货膨胀。按照约定,南宋每年都要给金国交保护费(岁币),1214年后,眼见着女真人被蒙古削的鼻青脸肿,节节败退,迁都避战,南宋拒绝再交保护费。
金国君臣很气愤,又面临一个需要广开财路的局面,便把目标瞄向南方的这个邻居。
术虎高琪给金宣宗完颜珣洗脑:“我国军队打蒙古没把握,揍南宋还是很轻松的,北面损失的土地,我们可以从南方补回来”。
脑子瓦特的金宣宗一听还挺有道理,便同意了。
1217年四月,金国以南宋不交保护费为借口,侵犯荆楚重镇襄阳。南宋也不惯着,悍然反击,当年六月,南宋宁宗赵扩下诏伐金。
从此,两国连年交战,互有胜负。
金国高层一些头脑清醒的大臣,如:已升任平章政事的胥鼎、右司谏兼侍御史许古等上书建议停止南侵,皆被以术虎高琪为主导的宰辅大臣驳回。
1219年十二月,缓过神来的完颜珣杀了祸国殃民的术虎高琪。然而,金国与南宋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调和,一直持续到1224年。
金宣宗没打着狐狸,反而惹了一身骚。
这时起,金朝与周边的蒙古、南宋、西夏三国皆处于战争状态。
这是典型的自己作死。
原本便疆域缩小,财政匮乏,国力枯竭的金朝雪上加霜,更为衰弱。
金朝将主力部队放置在河南,一部分攻打南宋,一部分守卫都城开封府。已被蒙古劫掠,残破不堪的河朔之地则任其洪水滔天,无暇顾及,也不愿顾及。
河北、河东、山东等地的百姓被朝廷抛弃,为了活命只得起兵结社,一时间各地群雄并起,大小诸侯拥兵自保,多如牛毛。
诸侯林立,局势极其复杂。
不愿意出兵的金国朝廷,便给这些河朔群雄加官进爵,让他们保家卫国,守疆固土,例如:苗道润、武仙、胡天作、郭文振等均接受了金朝的册封。
与之前不同,木华黎经略中原,把肆意杀掠,夺城不守的惯例,改为占领城池,任命官吏,积聚百姓,做长期驻守的准备,因此尤为重视对当地豪强的招抚。
有许多地方实力派不想为女真人效力,投靠了蒙古,比如:史天倪家族、刘伯林父子、石天应、张柔等。
山东的红袄军首领,如:李全、严实、彭义斌等,多选择依附南宋。更有甚者,首鼠两端,朝秦暮楚,在金国、南宋、蒙古之间辗转腾挪,左右逢源。
1217年后,木华黎经略中原,面对的主要不是金国正规军,而是这些由地主豪强领导的地方武装。
在河北,木华黎有个强劲对手苗道润。
苗道润原为义军首领,抗击蒙古有功,前后抚定五十余座城池,升官至骠骑上将军、中都路经略使兼知中山府。
蒙古军攻打蠡州(今河北蠡县),守城的正是苗道润,大将石抹也先首先登城,遭到守军击杀。
苗道润勇略敢战,是蒙古军征服河北的一个障碍。
然而,其军内部并不团结。1218年六月,苗道润被副手贾瑀所杀。八月,苗道润部将张柔投降蒙古,发誓要为苗道润报仇,不久后,诛杀贾瑀。
河北暂时安稳,1218年秋季,木华黎领军进入河东。
与当地豪强胡天作、郭文振等大战,围绕平阳(今山西临汾)、太原、河中(今山西永济)等城展开激烈争夺,在蒙古大军的顽强打击下,地主武装的日子并不好过,十分艰难。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7 10:42:56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0)

金国朝廷甩出杀手锏。
1220年二月,为了激励河朔群雄的抗战士气,金宣宗下诏封建九公。
就是在河朔地区选出九个有实力、有影响、有地盘,又倾向于金朝的地方大佬,封为公爵,其中包括:恒山公武仙、平阳公胡天作、晋阳公郭文振、河间公移剌众家奴、高阳公张甫等,划分目前实际占据的区域为其管辖的地盘。
完颜珣给这些大佬开的价码很高,允许他们统领本部军马作战,自行任用官吏,征收辖区内的赋税等。为了激发九公的抗战积极性,金宣宗还承诺:除了当下治理的区域,大佬们如能收复临近州县,也由其统管。
集军事、行政、财经、人事大权于一身的九公,俨然已是一方诸侯,半独立的割据势力,成为实质上的军阀。
待遇如此优厚,金国朝廷也有自己的无奈。
河朔之地已经不在女真人的控制之下,中央政府远在河南,鞭长莫及,与其白白便宜了蒙古人,倒不如开几张空头支票出去,让当地豪强为自己抵抗外敌,如能收复失地,打击蒙古军,自然是好的,纵使不能,也可以给木华黎添添堵。
完颜珣这一波操作,倒起了几分效果。
恒山公武仙彷佛打了鸡血,以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为根据地,攻城夺寨。一时间,在河朔九公中,兵威最盛。
蒙古军主力跟随木华黎在河东,河北的张柔与武仙激战。
这个时候就反映出来投降蒙古与依附金国的差距,木华黎移师河北,支援张柔,而金朝除了给武仙喊喊口号外,根本没有提供实质的帮助,与其临近的大小军阀也均躲在旁边隔岸观火,看热闹。
在木华黎主力大军的强势攻击下,武仙孤立无援,1220年八月,投降了蒙古。紧接着,移剌众家奴、张甫等人也被打败,河北大地刚燃起的熊熊抗蒙狼烟遭到无情扑灭。
木华黎留史天倪、武仙镇守河北,史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行帅府事,武仙为副。
谁也没想到,这个任命埋下了极大祸患。
史天倪向木华黎建议:“现今中原粗定,我军所过之处,依然沿袭旧习,掳掠烧杀。这不是王者之师,吊民伐罪应该做的。您奉大汗之命,为天下百姓废除金国暴政,不能再这样下去啊”。
木华黎同意史天倪的话,下令:敢有抢劫剽虏者,军法从事。
随后,木华黎领兵进入山东,对金国、南宋都很失望的严实带着所部二府六州三十余万户投降。
1221年、1222年,木华黎的作战重心在河东、陕西。
1222年七月,金廷封的平阳公胡天作兵败被杀,河东大体平定,木华黎任命石天应为权河东南北路陕右关西行台,与河北的史天倪地位相当,节镇一方。
金国朝廷封建九公,只有一纸诏书,空头支票,摇旗呐喊,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任由这些地方军阀自由发展,自生自灭。同为九公,因互不统属,利益冲突,别说缺乏协同作战,有时甚至自相残杀,自己人打自己人。
而投降蒙古的河朔豪强则不同,作战皆有友军的配合,每当生死存亡的时刻,太师木华黎常率主力大军前来增援,这对于军心、士气、战争胜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打个比方,金朝是用十只分散开的,各自为战的手指,来对抗蒙古握得极紧的拳头,结果必然是单薄虚弱的手指被强有力的拳头一个接一个地折断。
经过木华黎数年的东征西讨,军事加政治的猛烈攻势,河北、山东、河东等地略平,女真人被揍的喘不过气来。
金宣宗又动了和谈的心思。
他派乌古孙仲端担任使者,带着国书,前往成吉思汗所在的花剌子模。1221年四月,乌古孙仲端见到铁木真,表达了金国求和的意愿,想以称呼成吉思汗为兄当做和谈的条件。
铁木真不愿意与完颜珣称兄道弟,拒绝了这个请求。
1222年秋天,乌古孙仲端第二次来到西域,再度乞和。
成吉思汗开门见山地道:“之前,我曾让完颜珣把河朔之地送给我,令他为河南王,你家主子不同意;现在木华黎已经征服了那里,你们才不得不来求和”。
一副可怜兮兮地模样,卑微地乌古孙仲端向铁木真哀求怜悯。
“黄河以北的土地皆为我所有,念在你远道而来的份上,你们把还在手里的潼关以西的城池割让给我们,让完颜珣为河南王”。铁木真道:“这是议和的前提,希望你们不要再给脸不要脸”。
成吉思汗老奸巨猾,这一招颇有点釜底抽薪的意思。
金国已经迁都河南开封府,潼关和黄河一样,是他们的最后防线。一旦把关西之地割让给蒙古,都城外无险可守,开封府将彻底暴露在蒙古铁骑的屠刀之下。
那时,对于金朝来说,真可谓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儿,蒙古想怎么切就怎么切,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果真如此的话,金国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虽然脑子缺根弦,完颜珣并不是傻子,拒绝了这个条件。
此举意味着金国与蒙古的谈判破裂,战争还要持续下去。
然而,完颜珣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很是绝望的时刻,局势陡然间翻转。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8 10:01:37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1)

1223年,木华黎53岁。
他统军进攻陕西的凤翔,困在城下一个多月,没有打下来。只得放弃,向东回师,渡过黄河。
近些年木华黎撑持中原,殚精竭虑,积劳成疾,得了重病。
三月,进入河东的闻喜县。
自感岁月无多的他对弟弟带孙交托后事:“我辅佐大汗成就伟业,披甲执锐,南征北战,已经三十多年,没有什么遗憾,只恨没能攻克金国都城开封府,你要加油啊”。
不久,木华黎病逝于军中。
铁木真的创业团队中,木华黎的作用、位置非常关键。居于中枢,运筹帷幄,不输博尔术;独领一军,决胜千里,不输者别、速不台;在抚定占领区,以求长治久安这一点上,犹胜过以上诸人。
蒙古开国时期名将辈出,铁骑席卷亚欧大陆,能称得上军事家的人,虽然不多,数量上还是有的;但是,这些名将中,既为军事家,又够得着政治家的,寥寥可数,木华黎算是一个。
这也是成吉思汗把经略中原的任务没交给别人,信任他的原因。
一代名将归为尘土,江湖只余英名。
身为中原战略区的统帅,木华黎的突然离世,影响极为深远,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引得中原战局风云变幻,天翻地覆。
1223注定是不平凡的,左右天下大势的一年。
先受到波及地是偏安一隅的西夏。
说句公道话,西夏这些年挺惨的,给蒙古当小弟,常年跟着大哥与金国火拼,搞得精锐尽失,国力衰竭,民不聊生,整个国家不堪重负。
于是,西夏朝堂开始出现反思他们国策的声音,形成两大门派。
一派为联蒙抗金派,核心人物是 、西夏神宗李遵顼,这是现今正在执行的政策;另一派以太子李德任为代表,主张改变国策,联金抗蒙,不能再跟蒙古混了,谋求独立发展,与金朝讲和。
两派展开激烈的斗争。
当年,李遵顼命太子李德任领军抗击金国。
李德任认为金军强大,不宜出征,拒绝带兵,还建议与金朝谈和。
“你个娃子懂得什么?”被蒙古军打怕了的李遵顼,愤怒地道。
李德任也是个牛脾气,见和老爹谈不拢,立刻撂挑子:“父皇,这太子我不干了,请求出家当和尚”。
李遵顼立刻就火了,啥意思,威胁老子?废掉李德任的太子之位,将其囚禁在灵州(今宁夏灵武),改立次子李德旺为太子。
废掉太子,并没有压制住国内官民对政策的不满。
十月,御史中丞梁德懿上书,为李德任说情:“国家连年用兵,田野荒芜,民生凋敝,即使是妇人女子都知道国势已很危险。朝中大臣依然清歌夜宴,醉生梦死。太子毅然陈大计,进逆耳忠言,乃迫不得已。最好的处理方式,莫过于召回太子,还宫复位,定然使臣民心悦诚服,转危为安”。
这番话犯了李遵顼的大忌,找来梁德懿臭骂一顿,还罢了他的官。
然而,军民疲敝,日益残破,国内反对的声浪越来越高;这个时候,蒙古也来凑热闹,派使者前来责问西夏军配合作战不利的罪过。
内外夹攻之下,身心俱惫的李遵顼实在无法再干下去,毅然放弃皇位。
十二月,西夏神宗李遵顼退位,皇位传于次子李德旺。
李遵顼折腾了十几年,早已把西夏玩残了,交给儿子的是一个衰败、颓唐、虚弱不堪、满目疮痍的国家。
虽然,这个国家还能勉强再维持几年。但是,西夏的覆亡,李遵顼有着不可推卸地责任。
李德旺是西夏的第八位皇帝,同时是倒数第二位,他的庙号为献宗。
他生于1181年,登基时已42岁。
李德旺不想做亡国之君,力图振作。他也不同意父亲的国策,继位后,第一件事便是改附蒙为抗蒙,派人联络金国、漠北诸部,共同反抗蒙古。
西夏在背后搞得这些小动作,被正走在回军路上的成吉思汗得知,他命令新任中原方面军总司令、木华黎的儿子孛鲁攻打西夏,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这是史书记载,蒙古第五次讨伐西夏。
1224年九月,孛鲁率军攻克银州(今陕西米脂)。
屠戮西夏军民数万人,俘获大量奴隶,掠夺骆驼、马、牛、羊等牲畜数十万口,给李德旺以不小的打击。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9 10:17:46 +0800 CST  
铁血传说——成吉思汗是怎样炼成的(172)

由大雨滂沱转为艳阳高照。
这是完颜珣心情的真实写照。
得知木华黎病逝,金国高层愉悦兴奋,彷佛一个溺水的人,突然抓到一根漂浮的木头。他们集体松了一口气,感谢上苍有眼,带走了那个横行中原,战无不胜的蒙古大魔头。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女真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做出反应。
他们的举措主要有两手,一手军事,一手政治,口号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趁着木华黎新丧,蒙古军士气低落。在军事上,女真军队大举反攻河北、河东、山东等地。尤其在河东,战果十分明显,连续收复河中、荣州、霍州、平阳、太原等重镇。
在政治上,则派人招降已经投靠蒙古的汉军大佬:武仙、严实、张林等人,以及依附南宋的红袄军领袖:李全、彭义斌等人。
然而,完颜珣没有高兴太久,他的大限临近了。
1223年十二月,金宣宗完颜珣病逝在开封府。
这是一位昏聩无能,缺乏胆量,遇事逃避,苟且偷生,被大臣牵着鼻子走的皇帝。
面对强势崛起于漠北的蒙古,他不是冷静分析局势,做出理智的判断与抉择,而是盲目听信术虎高琪的话,昏招频出,先放弃中都,又攻打南宋,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和所治理的国家,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连历史上那些中庸守成的帝王都比不上,完颜珣是那种不适合身处高位,却被命运机缘硬推上去的典型形象。
金宣宗登基之初,曾立长子完颜守忠为皇太子。
刚逃到开封府没多久的1215年,完颜守忠就挂了。伤心的完颜珣改立完颜守忠的儿子、仅有一岁的完颜铿为皇太孙,第二年,完颜铿也随他爹而去。
痛心疾首地完颜珣再立皇太子,这次是三子完颜守礼,改名为完颜守绪。
金宣宗驾崩,完颜守绪继位,为金朝的第九个皇帝,名义上也是金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实际则是亡国之君,从庙号为哀宗就可看出他的命运。
从父亲手中接过的是一个乱七八糟、四面受敌、病入膏肓的国家。完颜守绪倒是与西夏那位,同年同月当皇帝,同样面临一团乱麻,内外交困,千疮百孔局面的李德旺有得一拼。
只是他比西夏献宗要年轻的多,才26岁。
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破旧立新,时刻准备大显身手的年纪。
上台后,完颜守绪立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改组中央政府。1224年三月,与术虎高琪沆瀣一气的丞相高汝砺去世,胥鼎、张行信等有智慧、有见识、有能力的大臣进入中央决策层。
其次,缓和外交,减少敌人,将军事重心放在抵御蒙古上。
当年六月,金哀宗下诏宣布不再南犯,结束了持续七年的侵宋战争。
1225年,与西夏议和。两国约定为兄弟之国,各用本国年号,重归于好。
从此,金国摆脱了三线作战,疲于奔命的困局,将军队主力部署在北方,抵抗蒙古的入侵,继续反攻河朔各地。
第三,增强政治攻势,加大招降武仙、彭义斌、李全等人的力度。
到1225年,政治招降的效果显现出来。
在真定,河北副帅武仙杀都元帅史天倪,投靠金国。
武仙的反叛引起巨大的反响,河朔地区,大部分州府效仿,就连山东的李全、彭义斌也来凑热闹,攻击蒙古军。
此时,彭义斌已经和李全闹翻,两人皆依附南宋,名义上同为宋朝将领,却互不买账,相互攻伐。
彭义斌是个坚定的抗蒙派,近年来连败女真军、蒙古军、李全等其他各割据势力,实力大涨,威震山东。
1225年四月,彭义斌进攻东平府(今山东东平)。
东平守将为已经投降蒙古的严实。
彭义斌连战连捷,势不可挡,严实孤军难以抵御,只得向临近的蒙古大将必里海求援。
约定的期限已至,必里海没有率军出现,而东平城内粮食吃尽,将士疲惫,民心不稳,山穷水尽的严实迫不得已,投降了彭义斌。
没有杀严实,彭义斌扣留他的家眷为人质,依然让其统领自己的残余人马,随军征战。
彭义斌与真定的武仙取得联系,遥相呼应,互为奥援,一时间,声势浩大,中原震动。
对于蒙古而言战局迅速恶化,中原方面军总司令孛鲁自西夏回师平叛。
楼主 王者之风lll  发布于 2020-12-19 14:03:29 +0800 CST  

楼主:王者之风lll

字数:231429

发表时间:2017-02-17 16: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4 00:48:18 +0800 CST

评论数:345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