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尘影》之《神山.圣湖》(藏传佛教崇拜的山水神灵,长期更新)

青海湖,青海省。

青海湖周遍地区的居民以安多藏族为主,也有部分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它在蒙古语中叫做“库库淖尔”,即“青色的海”之意。。

这里的主体民族藏族以放牧为主,他们说的藏语安多方言因而被称为“捉各”即牛场话。



青海湖区域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段被战争阻塞,人们便开辟了丝绸之路青海道,往返东西方的商贾、使节和僧侣从西宁经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到达新疆。



“自羌叛十余年间,兵连师老,不暂宁息。……延及内郡,边民死者不可胜数。” —— 《后汉书》

汉朝时,青海湖区域生活着藏族的祖先——古羌人。匈奴之后,西北的羌人成为东汉的主要边患,双方战争不断。最后,羌人抵抗的战火被血腥淹没,而汉朝方面也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靠镇压羌人起家的董卓等军事将领不断坐大,最终导致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两晋南北朝时期,辽东慕容鲜卑部的一部分军民在首领吐谷浑的带领下,经过30年的长途迁徙,到达青藏高原边缘的甘肃青海地区,建立了吐谷浑汗国,而青海湖区域是汗国的核心地带。

湖边被当做拍照道具招揽生意的鹿,孤零零地吃着草,如同曾在这里孤立数百年的吐谷浑汗国。



吐谷浑汗国立国达三个半世纪,南北朝时因垄断了丝绸之路的贸易而富足天下。

随着中原的统一,在隋、唐的不断军事打击下,汗国逐渐衰落,最终灭亡于迅速崛起在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

阴天下的油菜花海,绚烂中格外忧郁,似乎仍在怀念着那个曾经灿烂的汗国的最后一抹光荣。



吐谷浑亡后,青海湖旁随即又展开了唐朝和吐蕃的争霸,双方军队在此进行过多少次血腥的拉锯战,不知道这红色的大地是否是无数亡魂生前的鲜血染成。

http://img9.tianya.cn/photo/2011/6/16/38814661_32149979.jpg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胡马,不敢过临洮。”
——唐朝民谣《哥舒歌》

唐玄宗时名将哥舒翰由青海湖畔发迹,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屡建战功。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哥舒翰以伤亡数万唐军的惨重代价屠灭青海湖畔的吐蕃战略要地石堡城,终于将青海湖区域纳入唐帝国版图。

与黄河上游出产“河曲马”一样,青海湖边也盛产名马“青海骢”,战马在当时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哥舒翰占领此地后,吐蕃军队也失去了一个主要的军马来源地。

http://img9.tianya.cn/photo/2011/6/16/38814662_32149979.jpg

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唐军撤守青海湖区域,吐蕃乘机大举进攻,占领了整个湖区并继续向东方挺进,甚至一度占领过唐帝国的首都长安。

此后,唐朝积极拉拢西北的回鹘和西南的南诏,形成了共同夹击吐蕃的联盟,使后者应对不暇、疲于奔命,加之其内部佛苯宗教纷争不断,吐蕃渐有罢战讲和之意。

公元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吐蕃彝泰赞普七年),唐蕃终于缔结和约,并树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以示纪念,即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

唐蕃间此后再无战事,但这两个强盛一时的王朝也都快走到了尽头,之后数十年间先后灭亡。

http://img18.tianya.cn/photo/2011/6/16/38814520_32149979.jpg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08:49:46 +0800 CST  
“在这短短的今生,这样待我已足。

不知来世少年时节,我俩还能不能会晤......”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


身兼情圣和诗人的六世达赖喇嘛是一位谜一样的人物,而青海湖则是正史记载中他最后消失的地方,一般看法是他的政敌蒙古拉藏汗派人在此害死了他,但也有人认为他逃了出来,云游四方,最后终老于五台山或内蒙阿拉善。




“求汝云中鹤,借翼一高翔;

飞行不在远,一度到理瑭。”

——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


据说这是六世达赖喇嘛的绝命诗,这位在西藏政治斗争中被剥夺了统治权的上师,23岁的年轻生命消逝在青海湖畔,藏传佛教僧侣们后来根据他这首遗诗在川西高原的理瑭找到了其转世灵童。

这灿烂的夏花,正如六世达赖喇嘛二十三年短暂的生命,留给后人惊艳的瞬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08:51:59 +0800 CST  
青海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发祥地,黄教祖师宗喀巴就诞生于西宁附近的湟源,清朝格鲁派四大活佛中的章嘉呼图克图也来自青海的佑宁寺。



明末,这里曾是漠北蒙古迁移过来的土默特部落的领地,后来又被漠西蒙古的一支——和硕特部落占据。

和硕特部落首领固始汗正是从这里出发,席卷了整个青藏高原,并最后在西藏拉萨建立了以达赖喇嘛为宗教首脑的噶丹颇章政权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和硕特部落首领罗布藏丹津发动叛乱,清廷派年羹尧、岳钟琪等率军进行了严厉的镇压,平定叛乱后,朝廷对青海地区的行政建制作了重大改革,使青海完全置于清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清朝在青海设置了西宁办事大臣,并驻扎军队,但在行政区划上,青海并非独立的省,而是属于甘肃省。




解放后,青海成为重要的军事基地,原子弹、氢弹都是在这里试爆。

青海湖南岸有一座现在已经弃用的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因其在青藏公路151公里处,故被称为151基地。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08:56:33 +0800 CST  
@空无定空 2011-08-18 09:08:29
小弟之前是修水电站,对四川几座山有所耳闻!
-----------------------------

行家

那几座山边经常搞工程,有的已经破坏了景色,比如以红叶著称的米亚罗就一度成为大工地,不知道以后会什么样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09:22:39 +0800 CST  
@明基JoybeeE520 2011-08-18 09:14:26
关注楼主


@空无定空 @蛇家的玉 @焣隮襅殲3726225 @泎鉃4924985 @五毒抗癌法 @源清亘古 @zhangjinchao588 @pearl764 @上輩子是西夏人 @pingyuanstone
-----------------------------

拉风的签名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09:23:37 +0800 CST  
巴郎山,四川甘孜州汶川。

这是川藏北线经过的第一座高山,也就是在这里,川藏路开始向旅人展示出它的峰回路转、蜿蜒曲折。巴朗山垭口的这一侧属于汶川管辖,在那场地震中,巴朗山的川藏公路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一度阻断。

巴朗山主峰海拔超过五千米,垭口海拔超过四千五百米,过了垭口也就进入了小金县地界,由于海拔变化过大,旅行者们在垭口停留时常常产生短暂的头痛眩晕,传说的高原反映在这里终于第一次降临了。

二百多年前,一支长途远征的军队正艰难地翻越这座大山,随着海拔越来越高加之风雪侵袭,那些来自平原的士兵心跳气闷四肢无力,刀枪都已经拿不住了,突然之间,周围伏兵四起,而远征军许多官兵连气都喘不上来更别提作战,于是稀里糊涂地丢了脑袋,血染山坡……

这支吃了败仗的军队是乾隆派往附近金川(即现在的大金、小金和丹巴县)作战的清军,袭击他们的则是当地小金川土司的伏兵,远征军在这里损失惨重,主要原因无疑是中了埋伏,但士兵们普遍出现高原反应从而导致作战能力严重下降,也是失利的重要因素。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09:43:33 +0800 CST  
塔公寺三怙主山,四川甘孜州塔公草原。



塔公草原因塔公寺而得名, “塔公”在藏语中是“佛(菩萨)高兴(欢喜)”的意思。相传,古代曾经从印度来过一位高僧,他在这里降伏了与佛法作对的妖魔,重新为寺院举行了加持开光法会。法会吉祥圆满,诸佛菩萨当空现身,欢喜赞叹,天空中传来“塔公、塔公”的声音。



塔公寺位于塔公草原上,是一座川西北比较少见的花教寺院。花教,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俗称,因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条而得名。花教曾经在元朝初期建立了统一西藏的萨迦王朝,后在元末与支持它的元王朝一起逐渐衰落,其寺院数量远不如后来崛起的格鲁派(即俗称的黄教)。

塔公乡地形呈半月状,据说这是一种非常吉祥的地形。护持它的有五大神山,与塔公寺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场:环绕寺院的是文殊、观音、金刚手和绿度母四座神山,远处有一座山顶终年积雪、绵亘数里的雄伟雪山,这就是著名的雅拉神山,它是塔公寺的大护法,同时也是修行的圣地,许多高僧曾在此闭关。

说句题外话,尽管名称相近且看上去更加雄伟,但这里的雅拉神山并非藏区那座赫赫有名的雅拉香波神山——后者在吐蕃王朝的发源地西藏山南地区,而塔公这里还只是藏区的边缘。

其实,这种名称相近的山河并非仅此一例,比如相对与西藏著名的雅龙河,甘孜也有这么一条,也许是为了区别,它的汉字便写做了“雅砻”。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09:47:52 +0800 CST  
亚宵神山,四川甘孜州丹巴。



它与四姑娘山和夏羌拉雪山类似,都是墨尔多大神山的“护卫生神”既侍卫。但比这座山本身更出名的,是坐落于亚宵山谷之间的甲居藏寨。

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特辑评选的中国最美丽的村镇中,久养深闺人未识的丹巴县甲居藏寨出人意料地夺得该项桂冠,丹巴也获得了全国越来越夺的关注。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09:54:17 +0800 CST  
干海子,四川甘孜州丹巴。


党岭秋天的干海子,波澜不惊,一片寂静,风到这里仿佛也停住了脚步,绿色的树、黄色的草、白色的山岩、黑色的湖石,还有透明的水,似乎亘古以来就一直在这里静静地发呆。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09:56:05 +0800 CST  
@两肉一菜 2011-08-18 09:57:09
说起神山圣湖,就想起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
-----------------------------

藏族有个专有名词“岗措”,意思就是“神山圣湖”。

神山很多,圣湖也不少,但如果说出“岗措”,就只指一个含义,那就是您说的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通常不会做他想。

以后做为压轴的再贴吧,呵呵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0:05:20 +0800 CST  
巴松措,西藏林芝。




巴松措是红教的圣湖。红教即藏传佛教宁玛派,因该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而得名。宁玛派形成于公元11世纪,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尊藏传佛教创始人之一的莲花生大师为祖师。该教派重视寻找和挖掘九世纪藏传佛教遭受大劫难(即朗达玛灭佛,后面讲拉萨大昭寺时会提到)时所藏匿的经典,并认为自己所弘扬的佛教继承了吐蕃时代的传统,是最古老最正宗的。“宁玛”,在藏语中便是“古、旧”之意。

此外,红教戒律是藏传佛教中最为自由的,它允许僧侣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成家生活,红教喇嘛们也往往也有自己另外的职业,他们有事时被人家请去念经做法事,平时则像普通农牧民一样种田放牛。

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



小岛上有座“措宗工巴寺”,“措宗”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湖中城堡,“贡巴”则为藏语“寺庙”之意,它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措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还有一棵千年奇树—桃抱松,此树一树二质,据说每一片叶上都有神迹。

有意思的是,措宗寺庙门前的台阶两侧还存有男女生殖器造型的木雕,体现了藏族先民对生殖的原始图腾崇拜,另外扎西岛上其他地方及附近还留有许多原始生殖崇拜的痕迹,成为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奇异的混合体。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0:20:32 +0800 CST  
米拉山,西藏林芝与拉萨交界。

东方的工布巴拉
多高也不在话下
牵挂着我的情人
心儿象骏马飞奔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



米拉山又叫工布巴拉山,它是拉萨河与尼洋河流域的地理和气候的分界,农牧区和林农区的分界,也是拉萨市与林芝地区的行政区域的分界。从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经横断山脉,溯河谷而上,给林芝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以及茂盛的森林植被。

由于米拉山一线山脉的阻隔,暖湿气流不能完全深入处于腹心的拉萨河谷,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因此,米拉山以西为高原草地,而以东的尼洋河谷则是原始森林。跨过米拉山口就是拉萨地界了。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0:27:02 +0800 CST  
拉萨河,西藏拉萨。





按照西藏民间传说,这是一条与极乐世界相通的神河,也是好人去世后灵魂升天的必经之路。

当地以前的传统,老人过世后,家人会从售陶小贩处买来一个小陶锅,用烧得半透的牛粪作火引,放在陶锅里,其上撒上糌粑、红糖、白糖、牛奶等三荤三素食品,将陶锅悬挂在家门口,一则报丧,二则让其始终冒烟,以为是死者的食物。直至七七四十九天,送至拉萨河,让其顺水向西漂去,祝福死者魂归西方极乐世界。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0:30:46 +0800 CST  
卡若拉冰川,西藏日喀则。



卡惹拉冰川是近南北向展布的宁金抗沙峰的组成部分,卡惹拉山口高5036米,山口南面6647米的卡鲁峰是年楚河和羊卓雍湖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周围冰川地貌突出,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的车尘的覆盖,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

卡惹拉的山神叫卡惹拉赞,据说是西方山神诺吉康娃桑布的儿子,他日夜守卫在拉萨至日喀则的这条要道上,让妖魔鬼怪无法通过。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0:34:20 +0800 CST  
明永冰川,云南迪庆州德钦。


“起初,世界是一片被雾气笼罩的大海,一望无际。沉寂了无数劫之后
,在藏历水羊年的羊月羊日羊时,第一座山峰从海面上升了起来。这座山
峰就是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

——藏族民间传说





明永冰川位于梅里神山之下,藏语称“明永恰”,“明永”系冰川下一村寨,“明永”即火盆,因该村四周山峦起伏,气候温和而得名,“洽”是冰川融化的水之意。

明永现在已经是周围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原因就在于村子上方那条世界上海拔最低、纬度也最低的冰川--明永冰川。明永冰川的出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事隔7年之后,1998年7月,在雨崩附近遇难的中日联合登山队员的尸骸,意外地越过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山口,在明永冰川上被发现了。

据说那些尸骨刚从冰川中显露出来的时侯,一切都保存得完好无损。死去的人就象睡着了一样。但接触到空气不多久,尸体就开始腐烂。村民们不得不用编织带把烂成一团的尸骨从冰川上背下来。

“对于这件事,我曾经听当地人跟我讲过多次。每次讲到那些日本登山队员时,当地人都带着不屑和一丝隐隐的愤怒--虽然他们已经死去多年。对于在神山脚下生活了千百年的藏民来说,用脚去踩踏神山是绝对不敬的事。

“1990年12月到1991年1 月间,中日联合登山队开始攀登卡瓦格博的时候,遭到了本地藏民的强烈反对。但日本人的一笔600 万的投资促使县政府强制通过了这次登山。1990年12月29号,登山队员已经上到了海拔6470米的地方,离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仅有270米-- 这是历史上最接近登顶的一次。

”那一天,据说县城里的大喇叭一直在广播,号召人们到飞来寺去观看登顶的胜况。周边无数的藏民也确实去了,有的在飞来寺,有的就在自己村里附近的寺庙里或煨桑地祈祷。但他们并不象后来报道所说的那样是为登山者祈福。恰恰相反,我见过的所有本地藏民都说,当时他们是在祈祷神山显圣,埋葬这些亵渎神山的人。”

——引自诗人马骅的回忆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0:47:41 +0800 CST  
然乌湖,西藏昌都地区八宿。


“然乌”在藏语的含义非常古怪,竟然是“尸体堆积在一起”!相传湖水里住着一头水牛,湖岸上生活着一头黄牛,两头牛互不相让,时常互相顶着较量。两头牛死去之后,尸体化为湖岸两边的大山,然乌湖就夹在两山之间。

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的主要源头,为藏东南第一大湖,分上、中、下三段,上段就是俗称“小然乌”的安贡湖,面积约6平方公里,中下段是然乌湖的主体,面积16平方公里。湖的北面有著名的拉古冰川,冰川延伸到湖边,成为然乌湖的水源。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0:54:54 +0800 CST  
金沙江,川藏交界之际。

金沙江藏语中称“烛曲”,意为“牦牛河”,有时也特指上游一段的通天河。相传,天神的一头牦牛因故被贬到青藏高原变成了石头。它看到此地缺水,便从自己的鼻孔里喷出两股河水,汇成滔滔的通天河,从此河两岸便成了美丽富饶的牧场。

这里是四川与西藏的分界,金沙江成为两个省份的天然分隔,站在四川侧,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山上表明“西藏”的红字。



历史上,四川与西藏的边界曾变更过多次。至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清ZF将昌都、洛隆宗、桑昂曲宗等地划给西藏管理;巴塘、里塘、康定、德格等地仍归四川管辖,以金沙江为基本划线划出了四川藏区与西藏的地理分界。

鸦片战争以后,清ZF对藏地的统治力量有所减弱,西藏和四川之间为管辖区域常常发生争执,直至晚清一个超级强势的牛人出现。

1908年,赵尔丰升任驻藏大臣兼任川滇边务大臣,他力主“改土归流”,以流动的朝廷委任官员代替当地世袭的土司,废除了明正、德格、巴塘、理塘等处土司和昌都、察雅等地活佛的政治地位。在其锐意经营下,“川边”辖境竟然一直延伸到拉萨附近的工布江达一带,达赖喇嘛也被迫逃亡印度。

赵尔丰上书朝廷请求乘胜平定全部西藏,并要求在藏区推行革教易俗,但清ZF最终没有批准。

万马齐暗的晚清,却在雪域高原上呈现出不可思议的成功,仿佛一个行将就木的病人某个部分突然恢复了生机,这成了后世许多学者研究的命题,甚至有些人认为,如果“改土归流”再延续几年,西藏很可能成为一个普通的省份。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可惜这毕竟只是回光返照,此后发生的事情一直令许多愤怒青年扼腕叹息。随着辛亥革命爆发,形势急转直下,驻藏大臣被撤消,入藏的清军退回内地,赵尔丰不久也因为曾镇压四川保路运动而死于革命党之手。

进入民国以后,内地政局混乱,内忧外患中北洋和民国政府自顾不暇。西藏地方势力趁机起事,出兵占领了在赵尔丰经营川边期间失去的昌都和甘孜,并继续向金沙江东岸土地推进,但被四川军阀刘文辉和青海军阀马步芳击败,藏军又基本退回到清朝所定分界。

1939年,国民ZF建立西康省,川边地区归其管辖,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康省方在1951年撤消。

今天,川藏之间仍维持了金沙江的天然分界线。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1:03:31 +0800 CST  
白马雪山,云南迪庆州德钦。

白马雪山藏语叫“扎拉穹钦”意思就是骑着大鹏鸟的战神,是德钦地区著名的神山之一,当地传说他是卡瓦格博的东方守护神。这里既是当地藏民的夏季牧场,也是采集冬虫夏草和贝母等名贵高山药材的地方。

它是云岭山脉的主峰,云岭山脉连着西藏芒康县境内的宁静雪山,向南一直延升到怒江州境内,为金沙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白马雪山刚好处于他的中部,是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这里的气候可以说是“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意思就是一座山上就可以看到四季景象,河谷内气候炎热,而到半山腰却是凉意浓浓,到山顶则是一片冰天雪地、寒意袭人,植被分布也是非常明显,山脚植被非常稀少,而山腰以上则是林线,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更加浓密茂盛,是原始森林区,到海拔3500米以上是高山草甸,森林和草甸是藏民的夏季牧场,高山草甸之上是高山流石滩,再上去就是雪山。

做为横断山脉的西延地带,它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大江河流切割很深,如果从高空俯瞰,这一片地区河网密布,一列列山脉像骨架,呈扇形展开,看上去雄壮浑厚、气势夺人,极有视觉冲击力。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1:28:42 +0800 CST  
歇息,歇息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1:30:05 +0800 CST  
玉龙雪山,云南丽江。

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银色的山岩。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故称为“玉龙”。又因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称为“黑白雪山”。

它是信奉藏传佛教的纳西人心中的神山,传说它也是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在纳西本土宗教东巴教的经典《鲁般鲁饶》中,曾把这里描绘成白鹿当耕牛、赤虎当坐骑、雉鸟来报晓、白雪酿美酒、树上结金果、洁净无苍蝇的理想乐园。

这座山在纳西语里还有个别名——“五露由崔格”,意为“殉情之地”,据说古时无法自由选择婚姻的纳西青年男女经常在雪山上跳崖殉情,它也因此得到了这个悲情的名字。



楼主 京华烟云AMIP  发布于 2011-08-18 11:47:49 +0800 CST  

楼主:京华烟云AMIP

字数:43060

发表时间:2011-06-27 22: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3-03 18:12:23 +0800 CST

评论数:47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