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唐朝:牛人们的精彩故事

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16 20:41:41 +0800 CST  
第2节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

这一节,我们来说隋炀帝杨广的故事。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原本他大权在握,最后却死于他人之手,这中间发生了很多大事,我们先从杨玄感兵变说起。

杨玄感是隋朝名将杨素的儿子,能文能武,隋末枭雄李密是杨玄感的好友,李密曾经对杨玄感说:“论两军决战时对对手的威慑力,我不如你;论使用人才,你不如我。”

李密也是名将之后,其父李宽是隋朝高官,爵位是蒲山公,李密长大之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他喜欢读书,富有谋略。

能得到李密这样的评价,可见杨玄感也不是一般人,杨玄感很自信,隋末时局动荡,他暗中制定计划,想实现自己的野心。

公元613年,隋炀帝杨广带领大军进攻高丽,让杨玄感在后方负责后勤运输。

杨玄感故意怠工,不把物资送到前线,杨广派人回来催,杨玄感就说是因为运输路上有强盗,无法及时运输。

这些都是杨玄感编的,他的目的是让前线的隋军主力得不到物资,自乱阵脚。

除此之外,杨玄感还宣称隋朝大将来护儿叛变了,他以平叛的名义在黎阳(河南鹤壁一带)召集人马,公开造反。

好友李密很快赶来,给杨玄感当军师。

当初李密说自己是帅才,我们来看看这个帅才出了什么主意。

李密给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趁杨广率军在前线作战,杨玄感带兵堵住他的退路,等杨广大军的物资用完,他们就会崩溃。

中策:迅速攻占关中(陕西中部一带),杨玄感以易守难攻的关中为基地,逐步统一天下。

下策:杨玄感带兵进击东都洛阳。

三个策略中,李密认为下策最险,但杨玄感认为这个策略最好,选择先进攻洛阳。

杨玄感的理由是:重臣们的家人大多在洛阳,只要占领洛阳,杨广的阵营就会大乱。

想得很美好,我们来看看他的进展如何。

起初杨玄感打得很顺利,他的部队一路打过来,遇到的隋军或逃或降,杨玄感很轻松就来到了洛阳城下。

不过在这之后,杨玄感的好运到头了。

镇守洛阳的是隋朝重臣樊子盖和杨广的孙子杨侗,他们积极组织人马去守城,杨玄感部队怎么打也打不进城。

一天天过去,形势发生了变化。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17 12:53:31 +0800 CST  
第2节 隋炀帝杨广是怎么死的?

这一节,我们来说隋炀帝杨广的故事。

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原本他大权在握,最后却死于他人之手,这中间发生了很多大事,我们先从杨玄感兵变说起。

杨玄感是隋朝名将杨素的儿子,能文能武,隋末枭雄李密是杨玄感的好友,李密曾经对杨玄感说:“论两军决战时对对手的威慑力,我不如你;论使用人才,你不如我。”

李密也是名将之后,其父李宽是隋朝高官,爵位是蒲山公,李密长大之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他喜欢读书,富有谋略。

能得到李密这样的评价,可见杨玄感也不是一般人,杨玄感很自信,隋末时局动荡,他暗中制定计划,想实现自己的野心。

公元613年,隋炀帝杨广带领大军进攻高丽,让杨玄感在后方负责后勤运输。

杨玄感故意怠工,不把物资送到前线,杨广派人回来催,杨玄感就说是因为运输路上有强盗,无法及时运输。

这些都是杨玄感编的,他的目的是让前线的隋军主力得不到物资,自乱阵脚。

除此之外,杨玄感还宣称隋朝大将来护儿叛变了,他以平叛的名义在黎阳(河南鹤壁一带)召集人马,公开造反。

好友李密很快赶来,给杨玄感当军师。

当初李密说自己是帅才,我们来看看这个帅才出了什么主意。

李密给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趁杨广率军在前线作战,杨玄感带兵堵住他的退路,等杨广大军的物资用完,他们就会崩溃。

中策:迅速攻占关中(陕西中部一带),杨玄感以易守难攻的关中为基地,逐步统一天下。

下策:杨玄感带兵进击东都洛阳。

三个策略中,李密认为下策最险,但杨玄感认为这个策略最好,选择先进攻洛阳。

杨玄感的理由是:重臣们的家人大多在洛阳,只要占领洛阳,杨广的阵营就会大乱。

想得很美好,我们来看看他的进展如何。

起初杨玄感打得很顺利,他的部队一路打过来,遇到的隋军或逃或降,杨玄感很轻松就来到了洛阳城下。

不过在这之后,杨玄感的好运到头了。

镇守洛阳的是隋朝重臣樊子盖和杨广的孙子杨侗,他们积极组织人马去守城,杨玄感部队怎么打也打不进城。

一天天过去,形势发生了变化。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17 12:53:50 +0800 CST  
大家晚上好,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17 21:52:20 +0800 CST  
当时很多地方还在朝廷的控制下,得知杨玄感的叛军进击洛阳,留在长安的杨侑(杨广的孙子)马上派出老臣卫文升,让他带四万人马去打杨玄感。

杨玄感势头正劲,他丝毫不惧,调过头来和卫文升对攻,杨玄感打仗喜欢冲在前面,而且他和士兵们的关系处的不错,因此他的士兵们在战场上尽力拼杀,卫文升一方屡战屡败,危在旦夕。

此时发生了一个偶然事件——杨玄挺战死了。

杨玄挺是杨玄感的弟弟,也是杨玄感的得力助手,他的战死影响了杨玄感部队的士气,杨玄感暂时停止进攻,卫文升保住了自己的人马。

杨玄感兵变的消息传开后,杨广也率领隋军主力赶了回来,杨玄感一方有被夹击的危险,他的军师李密此时在干嘛呢?

李密依旧在为杨玄感出谋划策,只是杨玄感不再重用李密了,他认为自己遇到了真正的“智囊”——韦福嗣。

韦福嗣原本是隋朝官员,在和叛军交战时被叛军活捉,杨玄感没有为难他,让他在自己这边做文书工作,韦福嗣答应了。

其实韦福嗣内心有自己的打算,他被迫加入杨玄感阵营后,每次杨玄感找他研究行动计划,韦福嗣虽然也提一些建议,但每次都给自己留条后路,并不真心帮杨玄感,杨玄感浑然不觉,还把韦福嗣当成了亲信,疏远了李密。

杨玄感的打法属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他虽然打了几次胜仗,击败了洛阳派出的隋军和卫文升的援军,但他既没有攻破洛阳,也没有彻底消灭卫文升的部队,不久之后,他又迎来了新一波的隋军——隋军大将屈突通的人马。

没办法,杨玄感只好分兵抵挡卫文升和屈突通,留守洛阳的樊子盖乘机派兵突袭杨玄感,杨玄感被三方围攻,一败再败。

这下子,他在洛阳附近是待不下去了。

杨玄感发现大事不妙,想改用李密的其他策略,但是隋军主力已经在回来的路上,李密的上策无法再用,杨玄感决定改用李密的中策——向关中进军。

形势变化太快,各路隋军正在逼近,留给杨玄感的时间不多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杨玄感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在去关中的路上,杨玄感部队路过弘农(河南灵宝一带),镇守弘农的隋朝官员杨智积很聪明,他看出杨玄感想去关中,为了拖住杨玄感,杨智积使出了一个奇招。

当杨玄感带兵从弘农城外走过时,杨智积站在城楼上,指着杨玄感破口大骂。

杨玄感刚打了败仗,心里憋着火,被杨智积这么一骂,杨玄感彻底失去了理智,非要攻破弘农城,收拾完杨智积才肯走。

当对手故意激怒你时,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背后可能是个圈套。

李密知道现在时间宝贵,劝杨玄感不要逗留在此,赶紧去关中,但是杨玄感听不进去啊,他非要抓住杨智积才肯罢休,命令军队立即攻城。

城池可不是容易攻破的,打了三天,杨玄感一方毫无进展,各路隋军倒是越来越近,杨玄感这才知道怕了,率众离开。

这时已经来不及了,杨智积拖住了杨玄感三天,各路隋军得以追上杨玄感部队,在隋军的围攻下,杨玄感一方很快崩溃,杨玄感在逃跑中被人杀死。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18 12:25:02 +0800 CST  
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多多评论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19 19:46:18 +0800 CST  
自己顶一下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19 22:05:58 +0800 CST  
杨玄感死了,但是李密从乱军中逃了出去,几经辗转,他加入了瓦岗军。

瓦岗军是隋末众多起义军里实力很强的一支队伍,创立者叫翟让。

翟让起初是洛阳的法曹(隋朝时期司法部门的一种官职),后来犯了死罪,他就躲到瓦岗寨(河南安阳一带),自己组建了一支队伍,这就是最初的瓦岗军。

瓦岗军里有不少厉害的角色,翟让自己就很勇猛,他的老乡单雄信是个擅长用长矛的高手,后来鼎鼎大名的徐世绩也在瓦岗军里。

隋末天下大乱,不断有人来投奔瓦岗军,瓦岗军人数很快过万,李密就是在这时候加入瓦岗军的。

在瓦岗军里,李密显得与众不同。

翟让他们以劫掠为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过一天算一天,没有长久打算。而李密不一样,他经常和大家探讨未来的战略规划,时间长了,大家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翟让觉得李密是个人才。

光说不练是不行的,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李密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由于瓦岗军势力增强,威胁到了隋军控制下的荥阳,杨广就派出将领张须陀,让他带兵去攻击瓦岗军。

张须陀是隋军里的猛将,以前多次击败过瓦岗军,翟让对他有点发憷,听说是张须陀来了,翟让准备撤军。

这时李密拦住了翟让,他认为张须陀谋略不足,表示自己有信心打败他。

看到李密这么自信,翟让胆子也大了起来,他停止撤军,准备和张须陀打一次试试。

我们来看看战况如何。

古人说:“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这话是有道理的,张须陀因为赢过瓦岗军几次,心高气傲,不把瓦岗军放在眼里,而翟让因为吃过亏,反而比较谨慎,做足了准备。

不久之后,翟让部队和张须陀部队相遇,双方打了起来,张须陀勇猛依旧,带兵冲锋在前,翟让抵挡不住,打了一会儿就带人撤了。

一切看上去和之前的交手情况差不多,张须陀信心满满,乘胜追击。

他中计了。

瓦岗军的这次撤退是有意为之,根据李密事先的安排,翟让部队故意败退,把隋军引入了瓦岗军的伏击圈。

等隋军进入预定地点后,李密一声令下,埋伏在此的瓦岗军将士一拥而上,把张须陀部队团团包围,张须陀虽然勇猛,但是寡不敌众,最终张须陀战败被杀。

这一战让李密名声大噪,翟让佩服不已,为了奖励李密,翟让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权力——让李密有权组建自己的部队。

李密的爵位是蒲山公,因此他把自己的队伍起名为蒲山公营,和翟让散漫的管理方式不同,李密用军纪严格约束蒲山公营,获得财物就分给下属,在他的严格管理下,蒲山公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都很强。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0 19:51:54 +0800 CST  
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评论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0 22:04:18 +0800 CST  
翟让还是老样子,想过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生活,在打败张须陀之后,瓦岗军获得了大量物资,翟让很开心,就和李密分道扬镳,准备回去享乐。

后来听说李密又占据了新地盘,翟让心动不已,又带人跑回来,继续和李密搭伙。

这时李密已经有了新目标——洛口仓。

洛口仓是隋朝修建的一个大仓库,用来贮存粮食,位于洛阳附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洛口仓里存了大量粮食,而且防守薄弱,李密就向翟让提出自己的计划——攻占洛口仓,用那里的粮食招兵买马,壮大实力。

翟让觉得有道理,于是瓦岗军立即去攻打洛口仓,轻轻松松就占据了哪里,然后瓦岗军开仓放粮,又招来了不少人马。

洛口仓距离洛阳只有50多公里,瓦岗军攻占洛口仓的行动让洛阳的隋军很紧张,留守洛阳的杨侗(杨广的孙子)很快做出反应。

杨侗派出将领刘长恭,让他率领数万隋军去对付瓦岗军,刘长恭等人认为瓦岗军不过是一帮喜欢劫掠的流寇,己方可以轻松战胜他们,刘长恭让下属裴仁基带兵绕到瓦岗军后面,准备前后夹击。

其实瓦岗军打了这么多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连情报工作也做得很好,刘长恭的夹击计划很快被李密知道了。

翟让和李密决定将计就计,他们特意设下伏兵,等裴仁基送上门来,然后他们带领其余人马去会一会刘长恭。

到了约定夹击的那一天,隋军正式出动,刘长恭心浮气躁,隋军士兵们一大早还没吃饭,刘长恭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他们出发,去打瓦岗军。

刚开始在和翟让部队的交战中,隋军还是占上风的,但是隋军士兵们都饿着肚子,时间一长就顶不住了。

这时李密带着自己的人马冲了出来,猛攻隋军,身心俱疲的隋军被击溃,刘长恭狼狈逃回。

刘长恭战败的消息传来,裴仁基吓了一跳,本来他和刘长恭相约夹击瓦岗军,没想到刘长恭这么快就败了,裴仁基不敢再去和瓦岗军打,选择按兵不动。

不过这也不是个事,一旦朝廷知道裴仁基没有按计划行动,一定会严惩他,裴仁基不知道该怎么办。

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而李密的观察力就很强,他很快发现了裴仁基的尴尬处境,派人去游说裴仁基,裴仁基左右权衡后,加入了瓦岗军。

这对李密来说是个好消息,裴仁基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其子裴行俨是隋末著名猛将,李密一下子得到了两个人才。

除了他俩之外,程咬金、秦叔宝等人也在这时投奔了李密,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猛将,李密实力大增。

之后瓦岗军和隋军反复争夺洛口仓,瓦岗军胜出,再次夺得洛口仓,为了给己方造势,李密特意找人写檄文广发天下,揭露杨广的罪行,檄文里有句话形容杨广的罪状之多:“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成语罄竹难书就是出自于此。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1 19:25:08 +0800 CST  
持续更新,希望大家喜欢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1 19:44:21 +0800 CST  
自己顶一下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1 21:25:09 +0800 CST  
大家晚上好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2 22:38:14 +0800 CST  
李密带领瓦岗军进攻洛阳之时,杨广在干嘛呢?

他在江都游玩。

杨玄感兵变动摇了杨广的统治基础,但杨广没有反省,他继续大肆享乐,下令建造一批豪华的龙舟,去江都游玩了。

瓦岗军逼近洛阳,留守洛阳的杨侗(杨广的孙子)坐立不安,他派使者元善达去江都,请杨广率众返回洛阳。

洛阳是隋朝的东都,地位重要,当时洛阳周边很多地区已经被瓦岗军占据,元善达冒险通过了瓦岗军的防区,去江都见到了杨广,把洛阳被围攻的事情告诉杨广,请杨广回去稳住大局。

但是杨广已经失去了理性。

大臣虞世基对杨广说:“如果情况真像元善达说的那么严重,那他是怎么从洛阳出来的?”

言下之意,元善达在撒谎,情况没那么严重。

杨广一心只想在江都游玩,自我麻痹,他不愿面对严峻的现实,因此他采信了虞世基的话,赶走了元善达。

后来瓦岗军多次击败洛阳的隋军,杨广才肯派兵去支援洛阳守军,自己却不肯去。

当时关中(陕西中部)被李渊的部队攻占,中原又有瓦岗军和隋军作对,杨广不想再回去,打算把丹阳(南京)定为新的都城。

消息传出后,杨广身边的骁果军不高兴了。

骁果军是杨广手下的禁军,隋朝都城起初在关中的长安,骁果军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来自关中,他们护卫着杨广四处走,原本指望杨广能带领他们回关中老家。

没想到杨广突然说不回去了,骁果军的士兵们很失望,他们早就想回家乡了,再加上时局动荡,一些士兵就偷偷跑回关中。
如果都这么跑,杨广早晚会成为光杆司令,他自然要阻止,但是他的阻止方式简单粗暴,就一个字——杀。

将领窦贤带着自己的部下向关中方向跑,杨广知道后,马上派兵干掉了他。

这让骁果军的指挥官司马德戡很害怕,他经常和骁果军待在一起,知道士兵们想回关中,可是他又不敢和杨广说,说杨广一怒之下处死自己。

不说也不是办法,照这样下去,一定会出现大规模的骁果士兵逃亡,到时杨广一样饶不了司马德戡。

说是死,不说也是死,怎么办呢?

司马德戡想来想去,自以为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和骁果军一起跑。

这么办的话,司马德戡估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了保证计划成功,他又拉了不少官员入伙,准备一起跑。

想逃走的官员有很多,不断有新人加入,不久之后,宇文智及也知道了这个计划。

笔者在第一篇文章里介绍过,宇文述是杨广重用的老臣,此时宇文述已经去世,宇文智及是宇文述的儿子,宇文述还有个儿子叫宇文化及,杨广爱屋及乌,任命宇文智及为将作少监(管理皇宫工程的一种官职),任命宇文化及为右屯卫将军。

以前宇文述帮过杨广很多忙,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杨广如今完全是一种自暴自弃的状态,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不想再跟着他走下去。

自弃者,扶不起。杨广天天在江都用酒色麻痹自己,不想面对现实,连自己都放弃自己了,又能指望谁来帮他呢?

在得知司马德戡的逃跑方案后,宇文智及没有去报告杨广,而是帮司马德戡把方案改了一下。

宇文智及认为杨广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司马德戡他们逃走,估计最终会被杨广派人干掉,如今天下大乱,宇文智及提议发动兵变干掉杨广,利用掌握的军队去争夺天下。

司马德戡觉得有道理,迅速展开行动,他先派人去骁果军中散布谣言,说杨广痛恨这些想逃回关中的骁果士兵,准备用酒把他们都毒死。

因为杨广不让他们回故乡,骁果士兵们本来就对杨广心怀不满,现在又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士兵们人人自危。

看到时机成熟,司马德戡就对骁果军宣布了自己的兵变计划,被假消息搞得惶惶不安的士兵们表示支持,计划就此敲定。

某一天晚上,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杨广听到喧闹声后,心知不妙,慌忙躲避,最终被造反的士兵杀死,宇文化及控制了杨广身边的禁军。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3 20:24:03 +0800 CST  
晚上好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3 23:37:02 +0800 CST  
晚上好,欢迎各位朋友评论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4 21:54:56 +0800 CST  
第3节 瓦岗军的衰落

李渊一方虽然攻占了长安,但周边并不安全,西面就有一个强敌——薛举。

薛举在金城(今天的甘肃兰州一带),起初是金城校尉(校尉是一种低级军官),隋末天下大乱,金城周边也出现了一些强盗,金城的长官郝瑗就交给薛举一些人马,让他去打强盗。

为什么选薛举呢?因为他勇猛过人,郝瑷觉得他适合带兵作战。

薛举的确勇猛,不过他并不打算听郝瑷的指挥。

隋末时局动荡,群雄逐鹿,薛举也有野心,他没有带兵去打强盗,而是带人劫持了郝瑷,聚众造反。

薛举很有钱,平时就喜欢结识各路人士,他起兵之后,周边一些人来投奔他,薛举很快聚集了不少人马,他不断派兵攻城略地,攻占了陇西(甘肃东南部)的许多地方。

薛举胆子很大,不久之后就称帝了,定都在天水,让儿子薛仁果当太子。

这个薛仁果打仗很猛,但是他为人残暴,喜欢虐待俘虏,其父薛举说他“苛虐无恩”,担心自己建立的政权败在他手里。

后来的事实证明,薛举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当然,这是后话。这时薛举的势力还是很强的,他不断招兵买马,部队扩充到数十万人,他从陇西逐步向东扩张,想攻占长安。

不过他慢了一步,这时李渊已经拿下了长安(笔者在第一篇文章里介绍过)。

薛举不甘心啊,他想和李渊拼一拼,让儿子薛仁果带兵进攻扶风郡。

隋朝时期的扶风郡位于陕西宝鸡一带,是长安(今天的陕西西安一带)西边的屏障,如果扶风郡被薛仁果占领,长安就危险了,李渊不敢大意,派李世民率军还击。

双方都是派儿子出征,最终结果是李世民技高一筹,他带兵击溃了薛仁果部队。

这个结果让薛举大惊失色,他这人情绪变化太快,前一阵子还嚣张地称帝,现在打了一次败仗就怕了,向下属们问了一个搞笑的问题:“以前有归降的皇帝吗?”

看样子他准备向李渊投降了。

后来因为李世民没有带兵追过来,薛举才暂时稳住了局面。

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李渊这时又接到喜报——屈突通归降了。

笔者在第一篇文章里介绍过,屈突通是隋朝大将,奉命阻击李渊部队,结果李渊率众绕过屈突通的军队,直取长安,并派下属刘文静带兵拦截屈突通。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5 20:16:48 +0800 CST  
刘文静是李世民早期的谋士,深通谋略之道,屈突通带兵和他的部队对峙了很长时间,找不到任何破绽。

无奈之下,屈突通再次使出夜战打法,派下属桑显和带兵夜袭刘文静一方,当初屈突通就是用这招打败了李渊的下属王长谐。

同一个战术重复使用就容易被人看破,刘文静显然比王长谐高明,他有所防备,桑显和的偷袭毫无成效,反而损失了不少人马。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屈突通又听到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李渊已经攻占了长安。

屈突通是隋朝老将,当初就是留守长安的杨侑(杨广的孙子)派他来阻击李渊,结果他没有完成任务,现在李渊占了长安,控制了杨侑,屈突通深感自责,打算去洛阳投奔杨侗(杨广的另一个孙子)。

主意打定,屈突通让部下桑显和守住潼关,自己带其余人马向洛阳方向走。

但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和他一样。

由于杨广的暴政不得人心,很多隋将不愿再为他卖命,再加上关中被李渊控制,一些隋将有意向李渊投降,包括屈突通的部下桑显和。

所以屈突通离开后不久,桑显和就向刘文静投降了,刘文静不希望屈突通去为杨侗效力,马上派人去追屈突通,屈突通势穷力竭,只好归降。

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李渊在攻占长安后,没有急着称帝,而是立杨侑为皇帝,尊远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

怎料形势变化太快,几个月后,宇文化及等人在江都发动兵变,杀死了杨广。

杨广死后,李渊于公元618年称帝,唐朝就此建立,李渊就是唐高祖。

薛举依然和李渊为敌,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薛举卷土重来,率军逼近李渊控制下的高墌(陕西长武附近)。

不打败薛举,刚刚建立的唐政权难以安定,李渊又派出英勇善战的李世民去对付敌人。

李世民立即带兵赶到高墌,做好了防御措施。

不巧李世民突然生病,无法亲自指挥战斗,只好把军务交给下属刘文静和殷开山处理。

李世民认为对手军粮有限,急于求战,所以己方应该先坚守,消耗对手,越晚决战对己方越有利。因此他要求刘文静等人不要开战,以坚守为主。

结果刘文静和殷开山误会了李世民的意思。

离开李世民的住所之后,殷开山对刘文静说:“秦王(指李世民,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怕你打不赢,故意这么说,对手知道秦王生病,有轻敌之心,我们更应该震住他们!”

被殷开山这么一激,刘文静也不再冷静,二人把部队调出来耀武扬威。

其实有轻敌之心的可能是殷开山等人,唐军之前打败过薛举,因此殷开山等人不把薛举放在眼里,光顾着耍威风,却没有做好防御工作。

危险悄然而至。

薛举看清了唐军所在的位置后,悄悄带兵绕到唐军后面,发起突袭,防备不足的唐军被击败,损失了一半人马,李世民被迫撤军,薛举占据了高墌。

不过薛举也没得意太长时间,不久后他就因病去世,其子薛仁果继位。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6 18:58:37 +0800 CST  
晚上好,欢迎各位朋友多多评论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6 19:48:09 +0800 CST  
自己顶一下
楼主 青山万马  发布于 2021-03-26 23:36:23 +0800 CST  

楼主:青山万马

字数:20662

发表时间:2021-03-10 05:36:1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4 09:53:52 +0800 CST

评论数:3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