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中真藏有血泪南明史

细看“曹雪芹”《石头记》80回每个章回的故事,实际上感觉是碎片化的,完全不像一个构思完整的故事。譬如看《水浒传》、《西游记》,即便人物众、情节多,但每一情节都是在为故事主线做铺陈,而《石头记》却给人的感觉不是这样,每个章回,似乎都可成独立一章故事,不像浑然一体、构思完整的长篇小说。二百多年来,人们争相传抄、研究却又为何?此书若非背后隐写重大事情,那它又有什么可值得研究的呢?
其实,严酷的文字狱下,《石头记》大有隐情,书中有太多暗示已是大多红学研究者的共识,但隐写了什么,却争论激烈,难以取得共识。
明清更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天崩地裂”、地狱般劫难,明末清初文人或殉节、或遁入深山、或屈辱仕清,无不在愤懑、屈辱、心若死灰中挣扎。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16 17:25:32 +0800 CST  
如果对书中“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等语视而不见,或认为《石头记》作者的格局仅仅是区区家族兴衰,还以血泪文笔用十年写就,所谓的红学研究,那真该叫鸵鸟学术了。
本人并没有文科背景,更无史学方面的造诣,凭着文字中的蛛丝马迹,找出分拆隐藏后的语句、谐音、暗语或典故所指,渐渐发现了书中隐写的“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南明史。
为什么要在字句当中去寻找?《石头记》有脂批强调此书:"一句不可更,一字不可改”,“狡黠”的作者在字句中藏了猫腻。如此看来,揭示正面故事的影射的人和事倒不尽对路。
要将隐写的内容无痕嵌入正面的故事,势必不可能也按史实发生时间顺序和脉络书写,只言片语般的史记,随正面故事被作者刻意隐没于预设的章节中。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16 17:35:09 +0800 CST  
本人深知在红学研究上,门派林立、观点众多,本帖虚心接受不同观点和质疑,但不接受谩骂与攻击,如有此举,只能默默拉黑处理。
发帖目的是为红学研究添柴加火,抛砖引玉,因作者给出的谜题同一,研究者万千,某一结论难免与在先的某位研究者巧合与雷同,或无意中使用了前人成果,还请指明后做相关声明。极不希望看到攻讦之语、侮辱人身,再现南明党争内斗,耽误红学研究事业。
下面将以一己之力零碎破译的隐写史事,叙述如下,参照本为庚辰本《石头记》。(为保持原貌,引用原文时不加标点符号,关键字用【】标志)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16 17:46:19 +0800 CST  
之一、《石头记》第5回,“饮酒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警幻就道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舞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筝听他歌道是 开辟鸿蒙 方歌了一句警幻便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 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宝玉【揭起一面】目视其文 【一面】耳聆其歌【曰】”
隐写:《红楼梦》这本传奇是记人记事的明史稿。
书的正面写警幻将《红楼梦》让宝玉看,实则是作者将《红楼梦》此书交读者细看。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16 18:09:19 +0800 CST  
之二、《石头记》第4回,“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其口碑排写得明白其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名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云【 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 三百里 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 雨村犹未看完忽听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听说忙具衣冠出去迎接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这门子【这四家皆连络】有亲 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
隐写内容:(此书乃)“家亡血史”。
解释: 贾——家的谐音;王——亡的谐音;雪——血的谐音。狡猾的作者用下文披露了四字之间的结构关系。“四家皆连络有亲, 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全句换个角度解读就是:这四个字不是单独的,有互相照应关系,需要连起来看,少了哪个字也不行,一起出现才完整。
其实,书中也没有出现四大家族因为联络有亲,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场面,贾家犯事被抄,并无另外三个家族受到大的牵连场面描写。可见,作者处处在用“一声而两歌”的方法,告知读者文字背后隐写的事情。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16 18:37:32 +0800 CST  
之三、《石头记》第1回,“【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 ”
隐写内容:崇祯帝在三月十九日上吊自杀之大事件。
解释:黄道之期——黄道,天道的意思,“黄”也为“皇”的谐音,和天均有指代皇帝的意思;“兄”——“凶”的谐音,喻凶日;“上”——此处指崇祯皇帝;“待”——为“带”的谐音;高举——指上吊。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16 22:46:18 +0800 CST  
之四、《石头记》第1回,“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有【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匮】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隐写内容:大行皇帝(指崇祯)怀宗草草入殓,葬于思陵。
解释:史载,李自成入京后,命将崇祯帝和周皇后草草合葬于田贵妃墓,满清入主中原后,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清军入关后,初定崇祯帝庙号为“怀宗”(该庙号后于顺治十六年取消),南明弘光政权则为他定庙号“思宗”(引自百度百科)。“思”——喻思宗,或思陵;“抱”——“怀”的替代字,喻怀宗;“苦”——“哭”的谐音字;“搔首”——暗指大行皇帝在殡。“搔首弄姿”一词出自《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略无惨怛之心”(引自百度词条);“匮”——装物的柜子,喻棺椁;“奁”——“殓”的谐音字,喻入殓。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17 00:39:00 +0800 CST  
之五、《石头记》第3回,“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招惹他的】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隐写内容:祸胎多铎是混世魔王,多尔衮极其凶残,且与孝庄皇后乱伦。
解释:“胎”——胎盘,“多铎”满语的意思即胎盘;“还”——“獾”的谐音,“多尔衮”满语意思为獾;“内帏厮混”——有男女关系混乱之意。野史称孝庄皇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顺治皇帝对多尔衮的称呼由皇叔父改称为皇父。
对以上解读有所印证的是,甲戌本在“孽根祸胎”处侧批: “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18 01:29:43 +0800 CST  
之七、《石头记》 原文第1回“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未卜三生愿】 【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 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 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 先上玉人楼”
隐写:清廷下令汉人一律薙发蓄辫。(薙发后)看着自己在风中月下的影子,真是不堪!
解释:、未卜三生愿——违悖生平意愿,“未卜”——“违悖”的近似音。《孝经·开宗明义》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频添一段愁——平白无故多了一截辫子,“愁”,即烦恼,头发即烦恼丝;“敛额”——留出额头。清初的辫子比后期细很多,辫子周围要剃净;“俦”——伴侣,喻月下的影子;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18 13:22:09 +0800 CST  
之八、《石头记》第19回,“谁想贾珍这边唱的是【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更有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等类的戏文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满】街之【人】个个都赞好热闹戏别人家断不能有的宝玉见那【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
隐写:扬州被屠城惨状。
解释:据《明季南略》等史书记载,1645年4月下旬,多铎率领的清军南下,因史可法率军民顽强抵抗,对扬州进行了十日屠城,死亡计80万人,几无幸存者。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详细描写了当时的惨状。
“丁郎认父”——戏名,丁郎之父姓胡,指胡虏,即清兵;“黄伯央”—戏名中应为“黄伯杨”,因“杨”写法近于“扬”字,故意写错,与后面“扬”(幡)、“繁华”三次提示扬州,“繁华”在当时就是扬州的代名词,“田地”——“天地”的谐音。“满、人”、“阴魂”、“斩将”、“神鬼乱出”、“喊叫之声远闻”、“如此不堪的天地”等均反映了清兵屠城、阴魂遍地之惨状。《石头记》第五回中曲演红楼梦中“虚花悟”曲子里,“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也是十日屠城后场景的真实写照。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0 09:46:08 +0800 CST  
之九、第51回“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 【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 【无限英魂在内游】”
隐写:同样写扬州军民悲壮死难一事。
解释:“赤壁”——表面写三国时的赤壁,但暗写的是被大量血染红的城墙。扬州城破后,守城军民及城内巷战兵民被杀尸体堆积,城墙已被染为赤壁。据传,现扬州城内的螺丝结顶街街名来历,即“摞尸及顶”的谐音,当年史可法率军民抵抗清兵,巷战血拼时尸体一个摞一个直到城墙顶。城破后不屈的军民大都以投水自尽方式殉难或被杀于水中,致水变色阻滞不流。“喧阗一炬”——清兵在屠城的同时,烧杀并用,火中幸免的房屋建筑系被雨水浇灭而存。
“葬花”、祭奠“花神”是《石头记》作者哀悼所有殉国死难汉人【秦钟(种),秦人后代】的专用语。警幻仙子给宝玉喝的茶和酒,也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0 10:38:36 +0800 CST  
《石头记》作者及脂批人均称,此部书是用血泪写成。当我们发现了书中文字背后隐写的史实,方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言之苦,并非因“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而是心的苦痛。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0 10:57:40 +0800 CST  
之十、《石头记》54回,“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了【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
隐写:很多的大臣官员迅速投靠满清,不分敌友,忘了父母,忘了人臣之礼,尽管满腹诗书文章,也只能算作贼子。
解释:仅凭十几万兵力的满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迅速占领大明北方和江南半壁江山,可以说全赖变节汉臣不遗余力卖命之功。前有范文臣、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后有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刘良佐、刘泽清、李成栋等,四品以上文职官员变节者不胜枚举。《石头记》第1回,“ 君在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随人去了 ”,就是在讥讽这些人,在皇帝生前日日称恩、谢恩、颂恩,帝死后马上又跟了新主子。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1 21:33:48 +0800 CST  
十一、《石头记》21回,“不想荣国府内有一个【极不成器】【破烂】酒【头厨子】名唤【多官人】见他懦弱无能都唤他作多浑虫。。。。。。那媳妇故作浪语在下说道你家女儿【出花儿】供着娘娘你也该忌两日倒为我脏了身子快离了我这里罢贾琏一面火动一面喘吁吁答道你就是娘娘我那里管什么娘娘那媳妇越浪贾琏越【丑态毕露】一时事毕两个又海誓山盟难分难舍此后遂成相契一日大姐【毒尽】癍回十二日后送了娘娘【合家祭天祀祖还愿焚香庆贺】放赏已毕贾琏仍复搬进卧室”
隐写:顺治六年(1649)三月十八日,杀人魔王多铎患天花毒亡,普天同庆。
解释:“多官人”——书中喻多铎。“厨子”——也称“厨夫”、“宰夫”,喻屠夫。旧时,因天花病毒传染性强、死亡率又高,人们对此病极惧怕,发病后,全身布满疹子、脓疱,即便病好后疤痕也去不掉,故文中称其“丑态毕露”。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2 10:39:54 +0800 CST  
十二、《石头记》第8回,“ 因问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来【茜雪】道我原是留着的那会子李奶奶来了他要尝尝就给他吃了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往地下一【掷】豁啷一声打了个【齑粉】(甲戌、列藏等本为“齑粉”,庚辰本为“粉碎”)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又跳起来问着茜雪道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
隐写:顺治统治下,臣民为齑粉,血债累累,应将其赶出去。
解释:“枫露”——喻血珠,“茜雪”——喻欠血(债),“掷”——治的谐音,“齑粉”——粉碎,《明史·李善长传》:当元之季,欲为此者何限,莫不身为齑粉,覆宗绝祀,能保首领者几何人哉?《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又妄杀大国之使,楚兵一到,汝君臣为齑粉矣!“逞”——“称”的谐音,“比祖宗还大”——顺治被称为“清世祖”。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2 11:03:40 +0800 CST  
十三、《石头记》第7回,尤氏叹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的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只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不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去”。
隐写:(崇祯十六年)宣国公焦琏救主子(永明王,后来的永历帝)艰难逃生,后为永历政权屡立战功。
解释:“连“——“琏”的谐音。正面故事描述焦大“功劳”的事迹带有写实性质。据《南疆逸史》记载,“十六年张献忠陷衡州,王由永州入粤西,为贼执,系道州。征蛮将军杨国威遣部将焦琏率兵至,攀城破械,出之;王病不能行,琏乃负王以趋,渡河始得免。”
此段更详细的记载是,崇祯十六年八月,张献忠部进军湖南,桂王朱常瀛第四子永明王由榔在永州被大西军俘获,关押在道州。杨国威令焦琏率兵前去营救,焦琏攀城而入,将永明王救出,背负着永明王跃下城池,渡河而去,一路艰难护送至广西至瞿式耜辖区,朱由榔才得以死里逃生。朱由榔称帝后,焦琏战功卓著,勇冠三军,受封宣国公。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3 00:47:09 +0800 CST  
十四、《石头记》第7回,”周瑞家的听说便转出东角门至东院往梨香院来刚至院门前只见【王】夫人的丫鬟名金钏儿合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站在台阶【坡】上【顽】儿”
隐写:永历帝在云南昆明的篦子坡被吴三桂下令绞杀。
解释:“王”——这里指永历帝;“才留了头”——留头就是开始蓄发的意思,意味着要开始使用篦子(梳头)了;“顽”——完的谐音,丧命的意思。句中写“在台阶坡上顽儿”,“坡”字似乎很突兀,显得别有用意。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3 18:14:43 +0800 CST  
十五、《石头记》第5回中也隐写了与上面相同的史实。该回中写道,“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事败休云贵 家亡】莫论亲 ”
隐写:永历帝抗清复明事失败并殒命在云南、贵州的土地,大明终于灭亡。
“事”——指抗清复明事业;“休”——喻死亡;“家亡”——指大明覆亡。永历小朝廷凭借剩余南明军和大西军的支撑,延续16年之久,这段时期,其活动范围主要在云贵境内。后在清军进逼下,永历帝逃入缅甸境内,1662年,缅酋将永历献给吴三桂。永历帝最终于四月二十五日连同太子及眷属25人被吴三桂绞杀,标志南明的正式败亡。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3 19:06:43 +0800 CST  
十六、上文提及永历遇难后,大明正式覆亡,这里顺便说说《石头记》第27回提及“芒种节”的秘密。
此回写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事物】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隐写:四月二十五日是中华国亡的日子,须祭奠、悼念。
穿透作者布设的迷魂阵,仔细分析【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才觉得作者要说的是四月二十五日,紧接着又说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未时”是指“下午1-3时”,似无必要专门表达,实际表达却是【这日(二十六日)未到时】,与“至次日乃是”如出一辙。
之前提到吴三桂勒死永历帝是在四月二十五日这天,这个日子太过敏感,它是延续了近三百年最后的汉人王朝覆亡的日子!作者为避文祸真是煞费苦心、呕心沥血!
“设摆各色物”、“祭”、“花纸(谐音枝)轿马”、“干旄旌幢”这种公开的祭奠是因“中华(谐音众花)凋谢(谐音卸)”,即“亡中(芒种)节”。也是在这天,林黛玉来到埋香冢,悲悲切切吟诵了那首《葬花吟》。
巧的是书中第29回,张道士说“【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也用此法暗喻四月二十五日,这个日子真的不一般。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3 22:49:20 +0800 CST  
十七、《石头记》第56回、“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探春笑道虽看过那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都真有的宝钗道【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
隐写:李自成进京后,将皇太子朱慈烺、皇三子朱慈炯、皇四子朱慈炤都俘获了。
“朱”——朱家,喻崇祯帝王家;“朱子”——喻诸皇子,“浮”——“俘“的谐音。
楼主 whymoi  发布于 2020-11-25 10:43:28 +0800 CST  

楼主:whymoi

字数:43823

发表时间:2020-11-17 01:25:3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6 17:22:48 +0800 CST

评论数:2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