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两宋

冯道最为后人所诟病的一幕就此出现了,他从自己的领地亲自跑到了开封去朝见耶律德光。耶律德光这时候早已经从当初冯道假意请留实际上却是想回到晋国的事情中清醒过来了,他知道自己当年是被冯道给耍了,于是这时候见到冯道他心里还气不过,当初他对冯道的欣赏这时候也变成了仇恨。他问冯道,你身为晋国宰相,可你都干了些啥?晋国现在亡国了,你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

史称,冯道对此是无言以对。耶律德光又问,你现在为啥要来我这里?冯道回道:我没兵没权,怎么敢不来臣服你?耶律德光于是更加鄙视冯道,说道:你这个老东西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冯道答:我是个无才无德、愚蠢迟钝的老头罢了。见冯道服软,耶律德光的气也消了大半。此时在他看来,冯道或许有才但也就是块滚刀肉,根本不值得获得他的器重。

就因为此事,冯道被后世之人骂了个狗血喷头。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苏澈骂他:无士君子之操 ;司马光骂他:奸臣之尤;胡三省骂他:位极人臣,国亡而不能死,视其君如路人,何足重哉?范文澜骂他:奴才中的奴才;王夫之骂得更绝:冯道之恶浮于商纣王,其祸烈于盗跖矣。

就此,冯道被道德君子们一通大骂后被钉在了耻辱柱上。但是,后来呢?在冯道向耶律德光“献媚”后,耶律德光问他时政问题:天下百姓该怎么救得?冯道回道,这时候就算佛祖降世也救不了百姓,只有贤明皇帝才能救得。

直到看到这句话我才似乎明白冯道为什么要跑来见耶律德光。 我不是想给冯道戴高帽,但事实上正是因为冯道给耶律德光戴的这顶高帽子让这个契丹酋长善待了开封城的百姓,耶律德光原本是想对投降他的晋朝军队以及开封城的百姓进行大屠杀的,但正是因为冯道等人的劝谏才保全了这一方百姓的性命。不管道德君子们如何骂冯道,但老百姓的心中是有杆秤的,因为感念冯道这时候的恩情,在冯道死后,开封城的居民自发为他送行,史称“纸钱飞舞,沿途树叶为之变色”。

说远了,冯道还没有死,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耶律德光终究还是没有当中原皇帝的命,一来辽国人在中原水土不服,二来中原百姓不堪忍受辽国人堪比后来日军三光政策的“打草谷”运动,于是纷纷揭竿而起,中原大地是遍地烽火,辽国军队的死伤比当初与晋朝军队作战时还要严重,耶律德光就此下令回国。很不幸的是,这个契丹娃在回国途中一命呜呼。

随着后晋原河东节度使刘之远在太原称帝并发兵开封,中原的形势又变了。冯道等人本来是要被辽国大军裹挟着给弄回到北方草原的,可耶律德光在回国途中的突然暴亡反而让他们逃过了一劫,他们随后又回到了开封并归附于刘之远所建立的后汉政权。

冯道又换老板了,这又是他被后人诟病的一大污点。可是,这是他要换老板吗?这是老板被人给干掉了,他这是“被换老板”了。

这一次冯道没有再监理中枢执掌朝政了,他得了个“太师”的封号,这年的冯道六十六岁。

也不清楚为什么五代的皇帝总是那么短命,后汉的开国皇帝刘之远在三年后龙御归天了,他的儿子刘承佑当了皇帝。小刘也是个人小鬼大的主儿,他怎么看都觉得老爹给自己留下的这帮辅政大臣个个都不像好东西,一心想着干掉这帮人然后自己大权独揽。可是,还没等他想好怎么收拾家里的这帮老家伙,外面的骄兵悍将们率先发难了。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三个人联合起兵反叛,小刘没有派父亲留给他的大将军郭威前去平叛,他选了自己的亲信,可正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他这些亲信没一个是有用的,最后他只得请郭威出马。

郭威临行前特意去向朝中元老冯道请教如何平乱,冯道说:李守贞自恃朝廷老将,深得士卒之心,你不要爱惜财物,要多赏赐士卒,如此便能让他们为你卖命,此仗定可获胜。郭威后来用一年的时间平定了叛乱,不管他有没有采纳冯道的意见,但从此事来看,冯道的威望与资历可见一斑。

刘承佑最后还是没能摆脱掉自己的心魔,他先是干掉了辅政大臣中的文臣——以一种暗杀的方式,作为皇帝此举着实为人所不齿,然后他派人前去秘密干掉此时在外领兵的郭威。郭威提前知道了此事,于是决定起兵杀回开封讨要说法。走到半路上,郭威听到了一个让他险些就地晕倒的消息:他妻儿老小以及他的养子柴荣的妻儿老小被刘承佑全部诛杀!

郭威这下可是疯了!他下令进军开封,同时许诺杀入开封城后大军可劫掠三日!

开封城啊!繁华的开封城!作为首都的它被自己的军队蹂躏了三天!这三天开封城死人无数,大火冲天,男人被杀,女人受辱,郭威的士兵成了发疯的野兽!

郭威在扭扭捏捏地立了个牌坊后最终还是当了婊子,他在开封称帝,建国大周,史称后周。可能是因为对郭威的“三日暴行”颇有不满,冯道一直没有给郭威好脸色,尽管郭威对他仍然尊敬有加,但他都从容应之,既不骂街也不跪舔。这时候的冯道已经六十七岁了,兴许好多事情都已经看开了,再大的事情都难以让他有何情绪上的波动。

郭威拜冯道为太师、中书令,他欣然领受。在侍奉郭威的三年里,史书里没有多少关于冯道的记载,这会儿的冯道只是德高望重,只是资历深而已,真正的宰辅之权在王峻的手里,这时候的冯道是货真价实的“元老院成员”。

还是那句话,五代的皇帝都逃不过短命的宿命,当了三年皇帝的郭威于公元954年也归天了,他的养子柴荣登基称帝——让中原大地瑟瑟发抖的周世宗终于登场了!

关于郭威,他这一生最大的污点应该就是对开封城的暴行了。你的皇帝杀了你妻儿老小,可你干嘛牵连开封城的百姓?后世有人说这不是他的主意,也有人说唯有如此他才能激发士气继而干掉刘承佑,总之各种分析,但结果只有一个:郭威是身不由己。但是,不管怎样,这个事都是记在了他郭威的头上。

《水浒传》里有个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桥段,相信这个大家都知道,但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小说里的鲁提辖就是现实版本中的郭威,郭威当时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兵,屠户欺行霸市让他愤怒继而让他把那个屠户给宰了。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人天生就是一个暴徒?很遗憾,历史对郭威的评价其实相当的高,勤政爱民——这是他当皇帝以后被历史贴上的标签。

在他临终前,他给自己的养子柴荣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朕若不起,汝速治山陵,毋令灵柩久留殿内。陵所务从俭素,不得募役百姓,不得多用工匠,勿置下宫,不要守灵宫人,并不必用石人石兽,但用纸衣为殓,瓦棺为椁,入窆后,可募近陵人民三十户,蠲免征徭,令他守视。陵前只立一石,镌刻数语,可云周天子平生好俭,遗令用纸衣瓦棺。每年寒食,可差人祭扫,如没人差去,遥祭亦可。汝若违我遗言,我死有知,必不福汝。

如此帝王,如何?

说句多余的话,我实在是不知道那些戎马一生的武将皇帝们为啥当了皇帝后那么快就升天了?嗑药吃坏脑袋了还是过度沉溺美色被掏空了?还是说身体一直处在亢奋状态突然闲下来好吃好喝地供着反而是害着自己了?对于没机会当皇帝的人来说,这是个迷。

再来说柴荣。

新皇帝登基后都要犒赏群臣,但冯道已经位极人臣,各种爵位和荣誉头衔也都没法再给了,他这次可能也就是得了些财物。

柴荣的考验马上就来了,北汉皇帝刘崇以倾国之兵外加辽国援军联合来攻打后周。柴荣欲御驾亲征,但冯道表示持反对。对于年轻的小皇帝御驾亲征然后身死国灭这种肉包子打狗的剧情他太熟悉不过了,于是他劝柴荣不要亲征,让一名大将领兵前往迎敌就可以了。柴荣不听,他说:昔日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亲自出征。冯道毫不客气地说道:你觉得自己能和唐太宗比吗?柴荣尴尬不已,只好说:北汉军乃是乌合之众,若遇我军如泰山压卵。冯道反击道:你又不是什么泰山。

可见冯道此时是有多么的害怕柴荣会重蹈李从厚、石重贵或者刘承佑的覆辙,他不惜冒犯至高无上的君王也要阻止柴荣亲征。被冯道一再顶撞的柴荣大怒,但看在这个老家伙德高望重的份上却也没有怎么收拾他。

历史证明这一次冯道是真的错了,柴荣不是李从厚,也不是石重贵或刘承佑,这三人不可与他同日而语,但冯道又不是神仙,这时候没人知道柴荣会是后来的那个威震天下的周世宗。

众所周知的是,后来柴荣大败刘崇,也就是在这年的四月,冯道死了,享年七十三岁。柴荣听闻,辍朝三日,册赠他为尚书令,追封瀛王,赐谥号文懿。

我不打算对冯道的人生进行一个总评,但在上述的这些字里行间里我觉得我已经很明显地表露出了我对这个人的态度——我不反感他但也不崇拜他。后世对冯道的为人也是褒贬不一,尤其是在《新五代史》问世之前,整个史学界对冯道是持正面观点居多的,可自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出来以后,人们对冯道的看法和态度发生了颠覆性地转变。在这之后的史学家们有很多人都对冯道是口诛笔伐,但是请注意——对冯道口诛笔伐的这些人很少有人说冯道在私德上有什么污点和瑕疵,他们对冯道最大的不满就是他前后共侍奉了十一位皇帝(加上短暂在中原称帝的耶律德光),他们说他是一个政治投机分子,是一个政治娼妓。

关于有些知名的历史学家对冯道的那些评价,我就想说一点:我很想知道如果欧阳修、司马光、范文澜、胡三省、王夫之等人如果身处与冯道同样的时代,他们会如何自处?清廉自守吗?苟全性命于乱世吗?还是说在乱世的风雨里大胆走出来为国为民做些实事呢?可是,如果是后者,他们就该时刻小心,因为保不准他们会被后世的键盘侠说成是政治娼妓。

胡三省说冯道“国亡而不能死”是一种罪,那么我想请问胡老师,元朝入主中原的时候,女真人逐鹿中原汉地的时候,那些没去死的汉人官员甚至平民百姓是不是都有罪? 另外,你胡三省是汉人,你是南宋的进士,你是南宋的官员,你亲眼见证了南宋被蒙古人灭亡,而你在南宋被灭国23年后才驾鹤西去,那么,你怎么解释你的这句“国亡而不能死”?

好了,有关于冯道的一切就此打住,接下来再把话题回到薛居正身上。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0-12-30 19:26:38 +0800 CST  
薛居正(公元912年—公元981年),字子平,开封人,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进士,而在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他已经官居后周的刑部侍郎,赵匡胤称帝之后他被迁为户部侍郎。公元963年,51岁的薛居正被加封为兵部侍郎,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以兵部侍郎之职参知政事 ,也就是成了后来人们口中的“副宰相”。在此期间,他受命监修《五代史》,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旧五代史》。修史这种事通常都是由当朝宰相来负责,然而宋朝这时候的宰相叫赵普,让他去修史书实在是有些为难他,于是薛居正代为行使了一把宰相的职权。赵普倒台后,薛居正官拜门下侍郎兼平章事,由此正式成为了宋朝的正牌宰相进入了自己官宦生涯的巅峰。赵光义登基之后,薛居正除旧有官职外又被加封为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赵光义平定北汉后薛居正被晋封为司空。公元981年,赵匡胤过世五年后,薛居正因为食用丹药而毒发身亡。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段文字是什么感受,之于我来说只有一个感受:这个人活得实在是太成功了。他生于后梁,卒于北宋,他的人生贯穿于整个五代,如果说冯道是五代的活化石,那么薛居正就是一块见证了中国从五代乱世走入宋朝大治的活化石。就是在那样的一种皇帝轮流坐的乱世之中,他先是考中了进士,然后在朝代的不断更迭中让自己的官职一步步地获得了晋升,直到最后位极人臣光耀后世。我之所以说他比冯道还要成功,原因就在于冯道在后世饱受争议,正如那些以君子而自居的欧阳修和司马光之类的人狂批他没有节操,毫无忠君之心,但薛居正在后世却备受尊崇。可是,薛居正就忠于他的君王了吗?

作为宰相,作为宋朝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在赵匡胤突然驾崩之后,在该由谁来继承皇位这件事上他是具有很大发言权的,可是他没有为赵匡胤的皇长子赵德昭争夺皇位,而是拜倒在了赵光义的脚下从而继续高官厚禄尽享富贵。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这一套千年以来所遵崇的国君继承制度在赵匡胤死后并未被遵守和执行,如果赵匡胤没有儿子,那么赵光义的继位将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可事实并非如此。这说明了什么?是赵光义的权势太大让薛居正不敢反抗吗?还是说他本就是赵光义的盟友?

有一点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那就是在赵光义和赵普的那场权力争斗中最终受益的人可不止是赵光义一个人,赵普罢相之后薛居正接替了赵普的位置成了宋朝的宰相,可赵普在失败之后把所有的怨愤和罪责都记在了赵光义的头上,对于接替了他宰相之位的薛居正却没有任何怨言,这只能说明薛居正是一个高人。

至少在史料里没有记载薛居正和赵普有过什么矛盾和争斗,在当时的顶级官场上与赵普公开唱反调的人是卢多逊,另一个人在史料里没有提及(也不敢提及),但那个人无疑就是赵光义。之前说到过赵光义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高人,即使要动手也是在幕后操控他人,他自己手上从来不沾血,可事实上薛居正比赵光义还要高明。在那场权力斗争中他不但是除赵光义之外最大的得利者,而且还两边都不得罪,他的所为简直可以堪称一个空手套白狼的经典案例。他看似什么也没做,可最后他却获利最多,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当初是赵普赢了赵光义,那他薛居正同样可以做到毫发无伤,在这风高浪急的权力场他薛居正从来不湿鞋。我只想说,这应该就是薛居正在五代的乱世里练就的一身令人不寒而栗的深厚内功。

要了解薛居正的为人以及处事原则其实很简单,不知道有人是否知道他的大作《势胜学》,在这篇文章里他开篇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势易而未觉,必败焉。另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就是:势者,利也。人者,俗也。

这两句话概括起来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而这或许也正是薛居正想要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他想要传递出来的人生哲学或为官之道。

我在这里把《势胜学》的全文抄录于此,有兴趣的可以细读。客观地说,这是一篇讲述如何在纷乱的世俗争斗里安身立命的好文章,但这篇文章或许会让文天祥和史可法这一类人嗤之以鼻甚至是大肆批判,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烦请各位自品。

《势胜学》: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势易而未觉,必败焉。 察其智,莫如观其势。信其言,莫如审其心。人无识,难明也。君子之势,滞而不坠。小人之势,强而必衰。心不生恶,道未绝也。 未明之势,不可臆也。彰显之势,不可逆耳。 无势不尊,无智非达。迫人匪力,悦人必曲。 受于天,人难及也。求于贤,人难谤也。修于身,人难惑也。 奉上不以势。驱众莫以慈。正心勿以恕。 亲不言疏,忍焉。疏不言亲,慎焉。 贵贱之别,势也。用势者贵,用奸者贱。 势不凌民,民畏其廉。势不慢士,士畏其诚。势不背友,友畏其情。 下不敬上,上必失焉。上不疑下,下改逊焉。不为势,在势也。 无形无失,势之极也。无德无名,人之初也。 缺者,人难改也。智者,人难弃也。命者,人难背也。 借于强,谀不可厌。借于弱,予不可吝。人足自足焉。 君子怜弱,不减其德。小人倚强,不增其盛。时易情不可改,境换心不可恣矣。 天生势,势生杰。人成事,事成名。 奸不主势,讨其罪也。懦不成势,攻其弱也。恶不长势,避其锋也。 善者不怨势劣,尽心也。不善者无善行,惜力也。察人而明势焉。 不执一端,堪避其险也。不计仇怨,堪谋其事也。 势者,利也。人者,俗也。 世不公,人乃附。上多伪,下乃媚。义不张,情乃贱。 卑者侍尊,莫与其机。怨者行险,仁人远避。不附一人,其祸少焉。 君子自强,惟患不立也。小人自贱,惟患无依也。 无心则无得也。无谋则无成也。 困久生恨,其情乃根。厄多生智,其性乃和。无困无厄,后必困厄也。 贱者无助,必倚贵也。士者无逊,必随俗也。勇者无惧,必抑情也。 守礼莫求势,礼束人也。喜躁勿求功,躁乱心矣。 德有失而后势无存也。心有易而后行无善也。 善人善功,恶人恶绩。善念善存,恶念恶运。以恶敌善,亡焉。 人贱不可轻也。特贵不可重也。神远不可疏也。 势有终,早备也。人有难,不溃也。

总之,薛居正这个人或许可以称之为君子,但他绝不是文天祥和史可法之类的烈丈夫。另一个与薛居正的类似的人是沈义伦,在赵匡胤驾崩之时他也是宋朝的宰相,位次居于薛居正之下,而与薛居正所不同的是,沈义伦在赵匡胤当节度使的时候就已经是赵匡胤的幕僚了,他几乎与赵普在同一时间投入了赵匡胤的幕府并掌管赵匡胤治下领地的财政大权,可以说他是赵匡胤的早年亲信,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同样没有为赵匡胤的儿子争夺皇位的继承权,他同样拜倒在了赵光义的脚下。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0-12-31 22:55:19 +0800 CST  
这两位宋朝的大宰相在这个时期的表现和反应说明了什么?仅仅只是说明了他们懂得识时务或是贪慕荣华富贵而支持赵光义吗?绝对不是,他们选择赵德昭当皇帝同样可以有拥立之功,可他们选择了赵光义。于是,有一个推断就有可能是真实的,那就是这两人确实跟赵光义早在扳倒赵普的时候就成了盟友了。这倒不是说他们甘为赵光义的爪牙,而是说他们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是在赵光义即皇位这件事上。

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赵匡胤真的是被赵光义的害死的,那么这二人应该是没有参与此事的,他们还不至于如此的卑劣和丧心病狂,只是当赵光义把生米煮成熟饭之后他们才不得不被迫接受现实。除此之外,他们还能怎么办呢?他们只是掌管国家行政事务的宰相,而面对已经在开封府尹这个位置上待了十几年且势力盘根错节甚至连赵匡胤都心存忌惮的赵光义,他们难道敢于公开站出来反对赵光义继位吗?即使他们敢这样做,敢于坚决反对赵光义继位甚至不惜用生命为代价去拥立赵德昭,可最后他们的下场恐怕也不过是另一个方孝孺而已。遗憾的是,这二位不是什么烈丈夫,他们是俊杰——识时务的俊杰。

要面包还是要气节?要生存还是要毁灭?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适者生存,当一个人无法改变环境就要去适应环境——这是我们如今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薛居正等人也正是这样做的。在这件事情上,他们也有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赵光义继位也未尝不可,毕竟皇位还是赵家人的,而且这个新皇帝还是和赵匡胤一母同胞。至于赵德昭,尽管他是赵匡胤的嫡长子,可谁能保证他就一定比赵光义更适合当这个皇帝?赵光义此时早已是大宋的第一能吏,他的官场经验和斗争经验都是赵德昭无法企及的,单论个人能力,在所有的皇位候选人当中赵光义是无可争议的综合实力最强的那一位。既然如此,让赵光义当这个皇帝又有何不妥呢?总之,不管是出于形势所逼还是出于所谓的大义,宋朝的宰相们最终都选择站到了赵光义的身边。

至于另一个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员卢多逊,这人早就跟赵光义打得火热了,在扳倒赵普的斗争中他更是冲锋在前,他这时候可是巴不得由赵光义来当这个皇帝,如果有人敢于反对,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跳出来为赵光义充当打手。

在史书的记载里赵光义当皇帝是那么的自然而然,这中间没有任何人表示反对,而赵匡胤的皇后宋氏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在这个时候也是集体沉默,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难道真的就没有人为赵匡胤的儿子争取过皇位的继承权吗?这个显然值得怀疑,至少赵匡胤的皇后宋氏是心有不满的,甚至有可能是激烈地反对过,可最后她的努力却是徒劳。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而这个猜测也是有佐证的,那就是赵光义后来极为刻薄地对待了他的皇嫂宋皇后。尽管在他登基之后他封宋皇后为开宝皇后,但他此后先后两次让自己的皇嫂搬离其居所,而在宋氏过世之后他更是不为皇嫂服丧,甚至让所有的大臣也不得为宋氏吊唁。翰林学士王禹偁因此而上书直言此事不合礼法的时候,赵光义更是大怒,他下令将王禹偁驱逐出京外放到滁州为官。在为宋皇后下葬之时,赵光义不让她与赵匡胤合葬,其灵位更是不得进入太庙,直到后来宋神宗继位时宋皇后的灵位才得以迁入太庙。赵光义如此所为,难道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吗?

在《宋史.太宗本纪》结尾阶段对赵光义的赞辞里,这件事也列入了赵光义生平的“四宗罪”: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赵匡胤驾崩的当年他将年号由开宝改为太平兴国),涪陵县公之贬死(赵廷美被贬至房州而后速亡),武功王之自杀(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因为赵光义的训斥而自杀身亡),宋后之不成丧(不为宋皇后服丧)。

不管怎样,无论宋朝的大臣们是迫于形势还是真心拥护,也不管皇族内部是集体拥戴还是反对无效,赵光义最后都迅速地在他哥哥的灵柩前即皇帝位。三跪九拜之后,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他赵光义从此就成了大宋的皇帝。但是,坐上了皇位未必就意味着坐稳了皇位,接下来赵光义要做的就是如何坐稳自己屁股下面的这把椅子,而这件事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好的,但这难不倒大宋帝国曾经的第一能吏、现在的皇帝陛下。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0-12-31 22:57:42 +0800 CST  
在确立了自己的皇帝身份之后,在擦干了为哥哥的死而滚滚而流的眼泪之后,赵光义收拾心情开始履行自己的皇帝职责。

他所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赦天下,在他登基之前所有的犯事的人都得以赦免或是减刑,本来要砍头的人保住了脑袋,本来要流放的人可以不用千里跋涉客死异乡,本来要把牢底坐穿的人可以掰着手指头计算自己哪天可以重获自由,至于那些偷鸡摸狗之类的人本来要被罚款或拘留这下也啥事都没有了。

这件事倒也不奇怪,在古代每逢新皇帝登基几乎都会大赦天下,目的无非就是收揽全天下的民心。从法治精神上来说这是在胡搞,可对于那些犯事的人以及其亲属来说却是喜从天降。这些人尤其是在赵匡胤时期犯下重罪的人被大赦之后会牢牢记住赵光义的恩德——再造之恩,恩同再生父母。平民百姓就不说了,那些官员们在被赦免之后自然而然地会将赵匡胤完全抛诸于脑后,他们只会全心全意地对赵光义感恩戴德。

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君在登基之后所想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如何稳固自己的统治和地位,最简单的一句话和一个现象就是那一句著名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而赵光义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却相当的反常。他并未急于将长期跟随自己的一帮幕僚推上帝国的权力高层,而是继续重用赵匡胤时期的所有军政高官——不是做做样子,而是长期重用。

在这里要客观地评价一下赵光义当皇帝之后的用人之道,任人唯亲这个词跟此时的他几乎不沾边,在这方面甚至可以给赵光义加一个唯才是用的评价。太宗朝前后共计22年,总共有九位宰相,分别是:薛居正、沈伦、卢多逊、赵普、宋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和吕端。在这些人里面薛居正、沈伦、卢多逊、赵普、李昉可以说是赵匡胤的旧臣,吕蒙正、张齐贤是后来通过科考才进入官场并官拜宰相,而吕端更是后来的秦王赵廷美当开封府尹时的幕僚,可以说是赵光义“敌人”的同党,在这九人里面唯有宋琪一人称得上是赵光义的旧部,他曾经在赵光义任职开封府尹的时候担任过开封府的推官,但赵光义后来发现他经常去自己的死对头赵普家里溜达就把他给撵走了。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谈。

在大赦天下之后,赵光义玩弄了一把他的权谋之术。由于赵匡胤刚死,他还必须得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姿态,在签署了大赦令之后他突然“罢工”了,而原因也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先帝初丧,我实在是无心且无力接管这个国家的诸多繁杂的事务。眼看一大堆的奏折堆积在那里却无人批阅,大臣们纷纷上表请求赵光义开工办事,可他就是不许,因为他说自己实在是太悲伤了。这下可就把薛居正、沈伦这两位宰相大人给刺激到了:你赵光义占着茅坑不拉屎是怎么回事?既然你都大赦天下了,你都已经开始履行皇帝的职责了,可现在突然闹这一出是想干什么?

赵光义想干什么?很简单,他要的是薛居正和沈伦这两位帝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对他的全心归附,从心灵到形式上地全面臣服:赵光义是在赵匡胤死后的第三天发布的大赦令,第四天开始罢的工,那么在赵匡胤死后的第二天以及大赦令发布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这个不难猜,无非就是赵光义在抢夺了侄儿的皇位后与皇族和帝国顶级大臣们之间所发生的那鸡毛和狗血之事。赵光义知道自己并未赢得所有大臣尤其是帝国顶级大臣的全心拥护,这些人尽管在那一天里最后给他跪下了,可这些人是迫于形势,而他要的是让这些人不但给他跪下而且还要对他大声地口呼“万岁”。于是,赵光义罢工了,他将国家事务搁置一旁等着看薛居正、沈伦会如何反应。

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遇到这种近乎于是流氓式的手段,薛居正、沈伦最后没辙了。第二天他们亲自出马前去面见赵光义并跪请赵光义赶紧开工,而且他们还得顺着赵光义扔出来的刀子往自己的胸口上扎:皇上,我们知道先帝的死对你打击太大了,可你就不要太悲伤难过了,还请你以国事为重赶紧上朝听政吧!

眼见火候到了,赵光义也就“强忍悲痛”同意了薛、沈二人的请求,他就坡下驴开工了。

在一阵鸡飞狗跳之后,赵光义屁股下的皇位算是不那么烫屁股了,不管之前在皇族和朝臣里有多大的公开或暗地里的反对声浪,至少现在这些声浪都被下去了,虽然还是有一些人口服心不服,但这已经没法逆转他赵光义是大宋新任天子的既成事实了。接下来怎么办?当然是安抚这些人的人心,而办法也很简单,赵光义以至高无上的皇权开始大行封赏赵氏皇族和朝中群臣。

首先感受到新皇帝皇恩浩荡的是赵氏的皇族,赵光义下令:

封赵匡胤的遗孀宋氏为开宝皇后。

皇弟赵廷美(赵光义当皇帝之后因为避讳而由赵光美改名为赵廷美)由原来的永兴节度使兼侍中晋升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加封爵号为齐王,位在宰相之上。

先帝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由兴元府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晋升为京兆府尹、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加封爵号为武功郡王,位在宰相之上。

先帝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由贵州防御使晋升为兴元府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此外,赵光义还下令他大哥赵匡胤和三弟赵廷美的子女们与他的子女一并称呼为皇子和公主,他们都是皇室的成员。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有了赵光义代兄称帝的先例且又继承了赵光义当皇帝前的所有官爵,这让赵廷美看到了自己今后有可能当皇帝的希望,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在保留了皇子的身份之后也看到了今后继承皇位的希望。这一举措无疑将这三人心里可能存有的怨愤消磨大半,反正他们还年轻且赵光义比他们年长很多,他们完全有时间等——等着赵光义哪天驾崩继而荣登大宝。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2 15:39:19 +0800 CST  
在这之后,赵光义开始给大臣们进行封赏,首先是军政两界的顶级大佬们:宰相薛居正加封左仆射,宰相沈伦加封右仆射,参知政事卢多逊加封为中书侍郎,曹彬仍为枢密使并加封为同平章事,枢密副使楚昭辅加封为枢密使,宣徽北院使潘美加封为宣徽南院使,其余的朝廷内外的大小官员全部都有封赏。

这还不算什么,为了彻底地让朝中的那些之前对赵匡胤俯首帖耳的顶级大臣归附自己,赵光义不久之后又皇恩浩荡了一回: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被加封为右千牛卫将军,沈伦的儿子沈继宗以及卢多逊的儿子卢雍加封为水部员外郎。同时,赵光义还把自己的恩泽撒向了前南汉皇帝刘鋹以及前南唐国主李煜,他加封刘鋹为卫国公,加封李煜为陇西郡公。

总而言之,新皇帝登基全国上下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中大小官员都充分地享受了一回赵光义的皇恩浩荡,他们中的很多人本是在为赵匡胤的突然死亡而悲伤不已抑或满腹狐疑,可大宋的新皇帝在这时候突然向他们扔出了漫天的胡萝卜和大饼,这让他们几乎还来不及去擦拭自己的眼泪就不得不向新皇帝释放出来善意面露微笑。

就这样,老皇帝刚死不久,宋朝全国上下都迅速地在新皇帝登基之后开始举国欢庆。

上气不接下气地做完了这些之后,赵光义总算是可以坐下来好好地大喘一口气了:我亲爱的族人和爱卿们,怎么样?我的封赏够吨位了吧?你们当中有谁还有怨言吗?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既然你们现在领了我的封赏从今往后又要拿我的俸禄,那么你们还好意思对我说三道四吗? 我现在可是至高无上且手中掌握着你们所有人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了,如果你们就此安生过日子,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如果你们还要有什么不轨之举,那我可就要挥舞大棒子了。

搞定了皇族,摆平了朝臣,安抚了百姓,做完了这些赵光义的皇位是不是就稳了呢?很遗憾,至少他自己不会这样认为,因为还有一种势力需要他摆平——军队。

此时宋朝禁军的主力兵团正在太原城下啃城墙,而这支由赵匡胤本人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亲自锻造打磨出来的虎狼之师对赵匡胤可谓是忠心耿耿并视其如父兄。不难想象当他们在得知前不久还心神激越地送他们出征的皇帝陛下突然驾崩的消息时会有多么的难以置信,又会有多么的悲痛难当,可在得知新皇帝竟然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而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时他们的心情和反应又会是如何呢?

皇帝陛下突然驾崩,皇弟继位而皇子却落了空,对于这些职业就是杀人砍人的武士们来说这其中如果没有猫腻那才叫见了鬼。于是,在震惊和悲伤过后,他们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刀把子,他们要为赵匡胤讨回公道,要为赵匡胤的儿子们讨个说法。可是,现实却让他们只能发疯抓狂。他们想要举兵就必须得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哪怕是编造出来的理由,可他们没有。赵匡胤已经死了,他这时候不可能让这些人替他报仇,而赵匡胤的儿子们则在接受了赵光义的封赏之后承认了自己二叔皇位的合法性,继而变得非常的乖巧和安静,而朝中所有军政大佬们也都向赵光义磕头跪拜,如此局面让他们怎么举兵?强行举兵那就是叛乱!

这一切只能说赵光义的手段确实高明,如果赵匡胤儿子们有一个跳出来反对他当皇帝继而被他关押甚至是处死,如果有一个朝中的大佬跳出来反对他继承皇位继而被他收押或处死,二者只要有一个就能够让太原城下的禁军名正言顺地集体杀回开封,可是——这些都没有,开封城此时是一片平静甚至是一片祥和与欢庆。面对如此局面,太原城下的那些忠于赵匡胤的宋军将领只能是仰天长叹徒呼奈何。

很快,新任皇帝陛下的命令和恩赏来了:太原城下的大军原地不动,不得攻城也不得班师回京,原地待命。边境各处驻军都老实一点,严禁寻衅滋事。新皇帝登基了,大赦天下,大赏群臣,现在是举国同庆。至于你们这些征战沙场的将士们,将军们都集体升官,士兵们吃肉领钱,大家都辛苦了!现在,擦干你们为先帝之死而流下的泪水,大家一起欢呼新皇万岁吧!

这叫什么?赵光义的权谋和手腕这叫一个标准的“搞死你却要让你爽大法”:我先是一个耳光抽在你脸上,在你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我把一块你们无法拒绝的肥肉已经塞进你嘴里了。

如果历史能够倒回,我们一定能够看到一个在公元976年的初冬时节忙得不可开交、累得心力憔悴、时刻都处在神经紧绷状态但却又要在众人面前表现得悲痛万分转而又温文尔雅的赵光义:谋划夺位,搞死自己的哥哥,迅速抢夺皇位,安抚皇族和朝臣,安定民心,稳住出征在外的庞大军团。这些事没有一件是容易做到的,赵光义就好像是在两座悬崖之间走钢丝,任何一件事只要搞砸了就能让他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很可惜的是,那些想看赵光义出丑的人都失望了。在前后两个月的时间里,不管过程有多么的惊险,不管整个人是不是紧张到了快要发疯到崩溃的程度,他赵光义最后做到了他想要做到的一切,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一切。

这个天下是“打”下来了,接下来就来看看华夏数千年历史里数一数二的权谋家、宋朝的太宗陛下是如何治理刚刚得手的天下。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2 15:40:04 +0800 CST  
初步稳定了国内的局面之后,赵光义做了一件极为冒险的事,而在封建礼法上这也是一件堪称“大逆不道”的事:在公元976年的12月底,赵光义决定改元,将国号由赵匡胤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在封建礼法上不逾年而改元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皇帝本人在某年还未结束时决定采用新的年号,第二,王朝兴亡更替时新朝的皇帝将前朝皇帝的年号改为自己的年号。赵光义这样做可以说完全就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且是极为的冒天下之大不韪,马上就要到公元977年,再过几天再改年号难道不行吗?有必要这么猴急吗?更何况,你赵光义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大哥给你的,你这样做对得起自己新死且还未下葬的大哥吗?他可是你的恩人,再者说长兄如父,你如此急切地想要抹去自己的哥哥的痕迹究竟意欲何为?

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赵光义自己才知道,尽管群臣反对,可他最后还是得逞了。他这个太平兴国元年的年号仅仅只用了八天,当公元977年正月到来时,此时就已经是太平兴国二年了。也就是说,公元976年这一年有两个年号,一个是赵匡胤的开宝九年,一个是赵光义的太平兴国元年——只有八天时间的太平兴国元年。在前面也提到过,这件事被元朝人在编写《宋史》时列入了赵光义的生平“四宗罪”里面。当然,在做这件大逆不道的事之时,赵光义同样给了全国人民一颗糖——他再次下令大赦天下并给自己的皇族成员加恩。

也是在这个时候,当自己坐稳了皇帝宝座之后,赵光义下令之前一直顶在太原城下与北汉军队和前来赴援的辽国军队对峙的宋军班师回国。在宋朝的官方资料里找不到宋军这次与辽军发生过什么战斗的记载,但在《辽史》里却有辽军主帅耶律沙回国之后向辽国皇帝献俘的记录。也就是说,宋军与辽军在太原城下是发生过战斗的,只是规模不是很大。

有件事可以作为佐证,在公元977年5月,赵光义曾派遣起居舍人辛仲甫出使辽国,当时的辽国皇帝耶律贤当着辛仲甫的面夸赞了当时围攻太原的宋军主帅党进——“朕闻中朝有党进者,真骁将也!”

党进之骁勇肯定是辽军的将帅告诉给耶律贤的,如此可见,党进极有可能在太原城下再次亲自出阵跟辽国人干了一架且令辽军印象深刻。

不过,很显然的是赵匡胤的死让宋军军心震恐,这时候的他们根本无心也无力与辽国人开战,而班师回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赵光义来说,他现在也不想打什么仗,他只想尽心尽力地将宋朝完全打上他赵光义的烙印,等到他完全将这个国家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之时他才会去实现早已埋藏在他心中的那个足以彪炳千古的伟大梦想——统一天下、威服四方、再造天可汗时代控疆万里的辉煌盛世。要实现这个梦想现在还不是时候,赵光义深知这一点,他现在要做的唯一大事就是安内。

公元977年正月,赵光义在继位刚刚两个月的时候就下令开科取士。这是一次空前的科考,之所以说空前只是因为这一次共计有五百多人完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转变。参加这次科考的人总共有五千三百余人,而最后有500人榜上有名,中榜率之高令人咂舌。

这500人是怎么来的?首先,根据这些考生的考卷选出了以吕蒙正为状元的109人为进士,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正牌进士。这个数字也是惊人的,赵匡胤在位17年总共进行了15次科举考试,总共录取了188人为进士,意即赵光义只是一次科考录取的进士就超过了赵匡胤15次科考录取人数总和的一半。

这还没完!紧接着,赵光义又复试诸科再取207人,然后他赐这些人进士及第。吕蒙正等人叫做进士科进士,这些人叫做诸科进士,所谓的诸科是指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科目的考试。在这207人里面,九经科的中榜者当中有7个人之所以中榜不是因为他们的成绩好,而是因为赵光义觉得这些人年纪太大了,太辛苦了,于是他大发慈悲把这些人的名字给圈了出来。

这还是没有完!为了将自己的恩德散播得更广,赵光义还干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他下令礼部查阅这些考生的贡籍,最终发现共计有184人参加了宋代建立以来的全部科考,而这些人很可惜的是一次都没考上,赵光义大手一挥:你们以后都别考了,看你们这么辛苦,我把你们全部录取了,我赐你们进士出身吧!

这还是科考吗?这些人只是因为考试的次数太多了就可以当进士,然后去管理一方的土地和百姓,赵光义这不是在玩吗?但是,不要为此而感到不可思议,以后这样的事以及于此类似的事还会有,比如宋仁宗时期某些年事已高的大臣单靠资历就混到了两府长官的职位上。

前面那109个正牌进士就不说了,后面的这些考生尤其是那些因为年龄大和资历老而被录取的考生在得知赵光义的这个命令时恐怕是恨不得当即跪下来山呼万岁,年老者兴许更是会当场痛哭流涕直呼皇恩浩荡。两相对比之下,这些人会怎么看赵匡胤?又会怎么看赵光义?对他们而言,赵光义简直就是再生父母,至于已经死了的赵匡胤,这些人里面有人或许巴不得他早点死呢!

这五百人随后又享受了一回赵光义的皇恩浩荡,赵光义在开宝寺为这些人设宴庆贺,可以想象这一天的开宝寺是何等的喜气隆盛。赵光义在席间宣布这次科考的一等和二等进士以及九经科的进士都将被授予监丞、大理评事、诸州通判之类的高级官职,其余人等则直接送到礼部去分派官职,而且是尽量将美差和肥差分派给他们。

五百人,而这些人不久就将分散到全国各地为官一方,他们此刻对赵光义可谓是感恩戴德,尤其是被赵光义额外施恩才得以中榜的人。如果不是赵光义,他们现在只能垂头丧气地行走在返回家乡的漫漫长路上,可现在呢?他们现在已经成了天子的座上客,他们已经光宗耀祖,而荣华富贵也正在前方可见的地方等着他们。

试问,这些人里面有谁还会在这个时候想起才刚刚驾崩不到三个月的太祖陛下吗?尤其是在赵匡胤执政时期连续十五次科考都没考中的那一百余人此时又会怎么想?又会有何种感慨?赵光义这一招可以说高明,但换一个词也可以说是阴险。他刚当皇帝两个多月,现在正是他急需被人拥戴的时候,通过这次科考他一下子就笼络了五百名官员的人心,而这些人将会在不久之后为他管理帝国的各个角落,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赵光义通过这次科考轻而易举地收揽了全天下的人心。

先是大赦天下有罪之人,而后又大赏皇族,然后是施恩于朝廷官员,再然后是犒赏军队的将士,接着又是这一次的一次性录取五百个书生当进士从而通过这些人掌控全国的大小州郡。赵光义这不但是在为加固自己的帝位而不吝赏赐,他更是给所有的像他这样上位的人好好地上了一课,这堂课的主题就叫做:一个上位不正且饱受质疑的人要如何才能尽快且彻底地坐稳自己屁股下面的这把椅子?不管赵光义这样做是否正当或合理,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他达到目的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能够时空轮回,你希望自己的老板是赵光义还是海瑞?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绝对是前者,即使是让文天祥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也会选赵光义。没办法,生在人间烟火里,海瑞注定只能成为图腾。当然,如果你要选海瑞,那么我发自内心地敬佩你,但也仅此而已。之所以要提到这个问题,我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说明赵光义的这一系列招数使出来之后他几乎已经将全天下的人心收归到了自己的手里,而此时他的哥哥——宋朝的开国皇帝,那位在这十七年里勤政爱民且渐渐地让天下重归一统的太祖皇帝才刚刚驾崩不到三个月。也就是说,赵光义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让这些人走出了失去赵匡胤的悲伤和惆怅,他让这些人转而迅速地投入了他这个得位不正的新皇双手张开的怀抱里并感激涕零。

堪称心理大师的赵光义充分认识并抓住了世人的人性弱点,这个弱点用薛居正在《势胜学》里的话来说就是:人者,俗也。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活在世上为的就是一个利字,这一点无可置疑。对此,尽管我个人在主观意识和感情上很不喜欢他,但对于这个权谋家、这个帝王在此期间为巩固和加强个人权力与地位所做出的一切行为我只想用一句电影台词来概括:高!实在是高!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2 20:20:18 +0800 CST  
眼见赵光义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而如此败坏延续数百年的科场制度和秩序,宰相薛居正等朝廷大员当场傻住了。他们告诉赵光义:皇上,你这是在瞎搞啊!这回录取的人太多了,而且你又把这么多人一次性地全部送去地方当官,你这样做恐有不妥啊!然而,赵光义对此根本不屑一听,他仍然一意孤行。他就好像是故意要给薛居正等人作对似的,在这些官场新丁即将去地方去赴任之时,赵光义又宣布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命令:你们到了地方之后如果发现有什么对百姓不利的事可以通过驿站直接向我加急奏报。另外,山高水长,想必你们身上也没有带多少钱,朕决定给你们每人二十万做为你们赴任前置办行头的行装钱。

二十万!史书上没有记录这个二十万的单位,到底是二十万钱(文)铜钱还是二十万贯铜钱?要想弄清楚当时的这笔二十万的钱款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还得需要费一番工夫。

根据黄冕堂先生在《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一书里的记载:《太宗皇帝实录》卷31里记载的当时京师开封的米价为每石700文铜钱。一贯等于一千文,宋代一石约为现在的75.96公斤,换算出来得到的结果就是当时的米价每公斤约为9.22文。(有一点需要说明,关于宋代的一石到底是多重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不同说法,至今没能统一,这里的数值只做参考。)

现在是公元2020年9月3日,四川成都的大米(粳米)批发价格为每公斤6元,也就是说当时的9.22文约等于现在的人民币6元。一贯铜钱等于一千文,922文就等于现在的600元人民币,我们在这里不用算得那么精确,就按照一贯铜钱只有922文来计算,也就是说宋太宗时期一贯铜钱约等于现在的600元人民币,那么20万贯铜钱是多少人民币?答案是1.2亿。

这个答案太过令人惊悚了,五百人每人给1.2亿显然太过夸张,因为这加起来就是600多亿。因此,赵光义给这些人的二十万显然不应该是二十万贯铜钱,而是二十万文铜钱,通俗一点就是二十万个面值一文的铜钱。那么这二十万文铜钱相当于今天的多少呢?答案是12万人民币。不过,这个数字是严重缩了水的,因为我们是按照一贯铜钱只有922文来计算的,如果按照一千文来计算,这笔钱放在现在来算应该就是接近于14万人民币的样子。

关于赏赐进士行装钱这件事其实并不是赵光义开的先例,赵匡胤也曾经赐给那些即将到地方上任的进士每人二十万钱,但前面也说了,赵匡胤每次录取的进士人数根本不可与赵光义相提并论。他这次是五百多人,也就是一次性从国库里支出了六百多万作为这些人的行装钱。这些钱是谁的?这都是赵匡胤积攒下来的。何为慨他人之慨?此即是也!

曹彬作为平灭南唐的宋军主帅,在他回到开封之后赵匡胤赏赐给他的钱是五十万,作为一个征战沙场时刻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灭国级统帅所得到的赏赐不过才五十万,而这些孔孟弟子只是动动手中的纸笔就得了二十万,说宋朝是文人的天堂确实不虚。

关于这次科考还必须得提到一个人,这人叫张齐贤。

张齐贤生于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42年),这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而且更悲惨的是他很早就没了老爹,三岁时跟着他的母亲迁居到了洛阳。张齐贤也算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且志向远大,但在科场却不是很如意。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的人在考场不一定有多么的威风八面,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比那些科场精英厉害得多,张齐贤就是这类人。

公元976年,赵匡胤西巡洛阳府,此时已经34岁却又无法征服科场的张齐贤想到了一个一步登天的办法。他直接在路上拦下了赵匡胤的车驾,说他有富国强兵的良策要面见皇帝陛下。

赵匡胤作为一个平民皇帝也没有什么大架子,他在行宫里召见了张齐贤。这位胆大如巨卵的书生见到皇帝之后毫不怯场,他慷慨激昂地在赵匡胤面前指天画地滔滔不绝地说了十条如何让天下一统以及国富兵强的策略。赵匡胤听完后觉得这里面有四条是可以采用的,换作一般人恐怕会当场兴奋得倒地不起,这意味着皇帝对他点了赞,意味着他就此可以直接当官了,可张齐贤并不满足。他不但没有兴奋,反而还眉头一皱大为不满:什么?才四条?我的皇帝陛下,你没搞错吧?我这十条都是可以采用的!赵匡胤这样说当然有自己的理解和理由,于是草民张齐贤就跟大宋的天子赵匡胤当场吵了起来。

赵匡胤虽然很亲民,可你一个布衣竟然跟皇帝吵架且毫不退让,这种场合之下换了谁是皇帝恐怕都是会龙颜大怒,赵匡胤最后也实在是忍不住了,他下令卫士将张齐贤给拖了出去——只是拖出去,没有砍头。

史书记载赵匡胤虽然很生气但却非常认可张齐贤这个人,于是他回到开封后向赵光义推荐了这个人并说以后这个人可以堪以大用。这段记载无疑从侧面证明赵光义即位是赵匡胤早就安排好了的,但这个根本不可信,完全有可能就是赵光义自己或者是他儿子赵恒在修改《太祖实录》时杜撰出来的。要知道当时赵光义可是和他哥哥一起去的洛阳,赵匡胤怎么可能在回到开封后才和赵光义谈起此事。很有可能的是,当时张齐贤觐见赵匡胤的时候赵光义也在场,如此还不如说是他赵光义很欣赏张齐贤这个人。

之所以要说到张齐贤以及这个故事,因为张齐贤这次也参加了科考,遗憾的是他确实不善考试,这一次他的名次排在几十名开外,如果是赵匡胤还活着他指定就又得落榜了。这时候赵光义出面拯救了他,为了给张齐贤一个较高的平台和起点就得将他录为一等进士,就是说这一次的科考一等进士必须把张齐贤包括在内,那么自张齐贤之下的人就是二等和三等进士,所以这就是这一次科考录取了一百多人为进士科进士的直接原因。

以上出自《宋史》的官方说法,如此可见张齐贤的面子可是真够大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这不过是赵光义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不可言说的目的而找到的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理由罢了。不过,赵光义确实很看重张齐贤,这次科考之后张齐贤就去了衡州做通判,一介布衣就此成了衡州的常务副市长兼纪检书记。

不过,历史将会证明赵光义对张齐贤绝对没有看走眼。在这一批进士里面,张齐贤的历史地位和声望可以说是仅次于后来的宰相吕蒙正,甚至可以说他在某些地方对宋朝的贡献远超吕蒙正,比如边防事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说个题外话,如果有人此时去问张齐贤对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评价和看法,他会给出怎样的回答?这个答案不难猜,这也正是我在这一章节里想要表达的主旨——赵光义凭借这次科考收揽了天下读书人的人心。读书人对一个皇帝有多重要?无论是朝廷大员还是地方官员都得从读书人里面挑,这些人就是一个皇帝地位稳固与否的基石,而史书也是由读书人写的,一个皇帝是名留青史还是遗臭万年都是这些笔杆子说了算。还是那句话,宋朝是读书人的天堂,这个头就是由赵光义开启的,而他的付出也收到了显著的回报。不管在民间赵光义是什么形象和名声,但至少在史书里他赵光义是一位绝对意义上的好皇帝。

这时候是公元977年的正月,赵匡胤还躺在冰冷的棺材里未及下葬,而赵光义此时已经几乎让臣民们将他们的先帝给忘得一干二净并对他这个新皇帝顶礼膜拜山呼万岁。

高!实在是高!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2 20:21:18 +0800 CST  
如果你去问大街上任意一个中国的男人愿不愿意当皇帝,绝大多数的回答无疑都是肯定的,可皇帝真的有那么的好当吗?外族袭扰甚至是大举入寇,武将叛乱,文臣揽权,朝廷党争,后宫争宠,皇子夺嫡,大河决堤,雪灾、旱灾、虫灾,饥荒,这些事没有哪一件是可以让人省心的,但作为皇帝这些事如果发生了就必须得扛着。

当然,如果你说自己就想当一个花天酒地的昏君,只想过把瘾就死,那么一切自当别论。可是,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如果你想名垂青史而非遗臭万年,那么你就得起早贪黑费心费力地加油干才行,比如说赵光义。不管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会给他一个怎样的评价,但他自己是想青史留名的,他想做一个好皇帝——超越他哥哥赵匡胤历史功绩的好皇帝。

在公元977年这一年,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赵光义可谓是干劲十足,完全可以说是进入了一顿操作猛如虎的状态,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这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我很有理由相信他在登基称帝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谋划着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当他真的成为了大宋的皇帝之后他便把那些埋藏在心中许久的计划毫无保留地付诸实施。

赵匡胤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干了十七年,但作为开国之君他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而他的第一要务毫无疑问就是统一天下,当轮到赵光义登场时他已经不再把这件事作为他的首要任务,毕竟他哥哥把这事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在开科取士之后,赵光义紧接着开始整顿货币市场。

这件事的源头来自于那位在采石矶的江面上设计并建造了浮桥的强人樊若水。这时的樊若水官拜江南转运使,他所负责就是江南地区的财政管理。这年的2月,樊若水向赵光义上书建议大量开采全国各地的铜矿用以制作钱币并禁止民间开采铜矿,同时应该禁止江南地区大量使用的铁制钱币并予以废除。赵光义照准,由此宋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货币改革。

这里需要要说一下当时的货币市场是种什么情况。在唐朝天佑年间之前,中国大地上的货币市场是相对稳健的,但在天佑年间由于战乱频繁且藩镇割据各自为政,货币市场开始出现混乱,而原因就在于铜币的缺乏。

为什么会缺乏?因为兵器装备的需求量开始激增且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急剧下降。唐朝中后期开始,中国一直处在政治和军事的动荡时期,加之五代十国的混乱更是加剧了这种动荡,因而货币市场的这种混乱状况便一直都没有能获得扭转。

史称:在天佑年间每百钱只有八十五个铜钱,而后逐渐递减,从八十五缩减到八十,再又缩减到七十七,而这只是官方的说法,具体到了地方上就各不相同了,反正只会比官方规定的数值少不会多。

赵匡胤登基之后为了稳定国内的货币市场便诏令每百钱恢复到八十或八十五的水平。遗憾的是,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赵匡胤一时间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铜钱,他也要打仗,他对铜的需求同样很大。

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那就是在赵匡胤当政时期宋朝有的地方每百钱只有四十八个铜钱。如此就不难想象五代时期尤其是梁、唐、晋、汉时期中国的货币市场是种什么状况了,那几乎可以说堪称灾难和崩溃。

赵光义决定改变这种现状,要想国富民强首先就得让货币市场获得一个稳定和良好的运行环境,而这就需要中央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加以干预。赵光义首先开始在江南地区以及其他出产铜矿石的地区大力开采铜矿,有了这些作为保障之后他才能造出大量的铜钱继而投入市场再又让其创造出经济价值。

在大力铸造铜钱的同时,宋朝也开始在全国各地尤其是江南地区废除铁钱,赵光义下令民间将铁钱全部送官,然后官府再向其兑换同等价值的铜钱。

另外,他发出严令:在此之后若有人再私自铸造铁钱将杀无赦。在铜币大量流向市场之后,赵光义又规定每百钱恢复到七十七个铜板的水平,而且他还规定了铜钱的质量,一定要确保这必须是硬通货,也就是每贯铜钱必须净重四斤半以上。

赵光义整顿和改革货币市场这件事的意义和影响有多重大我这里无法说得完全, 但宋朝往后经济的繁荣是必须要给这时候的赵光义记上一功的,说他是奠基者也毫不为过。公正地说,赵光义虽然在后世被无数的人狂喷,但他对宋朝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我不知道这个评价是否中肯和客观,但作为帝王,赵光义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在为他个人谋取利益和资本,他的所为更是决定着当时的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走向,而在某些方面他是有功的,而且是大功,这一点必须要承认。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4 09:20:04 +0800 CST  
在金融市场小试牛刀之后,赵光义把目光投向了帝国的官场。不是说他在官场上将会有什么大动作,而是他拿了两个人来开刀并以此昭告天下官吏:现在是我赵光义当皇帝了,你们这些当官的都给我好好地干,有谁敢胡作非为我就要收拾他,就算你是我哥哥的人我也绝不饶恕(而且,正是因为你是我哥哥的人,所以我才更要拿你来开刀)。

赵光义的这一次出手可谓是震惊天下。他杀人了,而且这人来头不小,因为他是赵匡胤的小舅子,这人叫王继勋。

王继勋起初依靠着自己姐姐王皇后的这层关系在军队里担任武将,他仗着自己国舅爷的身份经常胡作非为,甚至是犯下了罪不容诛的罪行,但赵匡胤爱屋及乌经常包庇王继勋,尽管他也惩罚和责备过王继勋,但对王继勋而言这些不过是隔靴搔痒。当赵光义继位之时,王继勋这时候正在西京洛阳府当官。按理说,赵匡胤死了之后他就应该夹紧尾巴做人,可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作恶。

早在京城开封做官时王继勋就开始吃人,府中的女仆稍有触怒于他轻则打骂重则杀戮,而且他杀人的方法简直令人发指:他经常将受罚的女仆绑起来然后从身上一片一片地割肉直到这人最后痛苦地死去,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把这些割下来的人肉拿来吃了或是与人共同分食。为了防止府中的这些女仆告发他,他将这些女仆都严加看管,以至于他的恶行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不为外人所知。直到有一天他府中的院墙被雨水给浸塌了,府中的女仆纷纷出逃才开始让他的罪行曝光,但即使如此赵匡胤也没有砍了他的头,只是将他外贬出京。

到了洛阳,这个禽兽仍然不改恶习,他继续吃人,甚至达到了吃人只剩下骨头的境地,然后就把这些骨头扔到郊外,以至于他的府中经常要买入新的女仆以及棺材铺的老板时常要去他家里接活。然而,他是国舅爷,不管是当地的老百姓和官员都不敢得罪他更不敢告发他,更何况即使告发他也未必就能让他受到应有的惩处反而有可能遭来报复。赵光义早在当皇帝之前就已经知道王继勋的这些恶行了,但他那时候也奈何不了王继勋,可如今就不一样了。

当赵光义登基之后,有人向他告发了王继勋吃人的罪行。赵光义大喜,他手中的那把饥渴难耐的大刀正是想舔血的时候就有人往刀口上撞,而且这个人的身份又是如此的招人眼,惩处这人又是如此的具有示范效应和轰动性,拿这人祭旗实在是再好不过了:什么?太祖皇帝的国舅爷?我哥哥的小舅子?狗屁!现在我是皇帝,他算什么国舅爷!

为了彰显公正,赵光义没有直接把王继勋给就地正法,他走了正常的司法程序:他派出雷德骧前去核查此事。

还记得这个雷德骧吗?就是那个当初因为告发赵普不法之事而被赵匡胤一斧头砸下去弄掉了两个门牙的大哥。作为与当初的开封府尹赵光义一同搞倒赵普的战友,新皇登基之后这人又回到京城当官了,而且掌管的就是司法刑狱。

当初连权倾朝野的赵普都敢搞,小小的王继勋又怎么可能让雷德骧畏惧呢?到了洛阳,雷德骧以钦差的身份查实了王继勋的罪行,然后将王继勋收监。经过一番审讯之后,在无可辩驳的证据面前王继勋全部招认了,这个人渣供认自己前后共计吃掉一百多个女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赵光义直接下令将王继勋于洛阳闹市斩首示众,与他一并处斩的还有八个给他提供女仆的人贩子以及一个与他一同分食人肉的和尚。不过,这个和尚就死得爽了一点,赵光义亲自下令先将这个和尚打断双腿,然后再砍头。

行刑当日,洛阳城万人空巷,百姓们无不称颂赵光义英明圣德。这又是赵光义对自己哥哥取得的一个胜利,此可谓一举双得,一来惩处了恶棍赢得了民心,二来狠狠地打了赵匡胤一记耳光。

说来这其实是赵光义给他那死去的哥哥抽出去的第二记耳光了,因为在处决王继勋之前他还收拾了一个人,而这人最终的结局也是仅次于杀头的流放。

这个人叫张全操,因为敢于直言边境诸事而让赵匡胤对其很是赏识,赵匡胤让其出任西北边关重镇灵州的知州(今宁夏灵武)。按理说山高皇帝远,张全操即使是赵匡胤的宠臣也不至于很快就成为刚刚继位的赵光义的眼中钉,可赵光义就是盯上了他并收拾了他,而且是让其一生都不能翻身。

说来这事也怨不得赵光义,因为张全操这次捅的篓子实在是太大了。他在边境贸易上强买强卖,在向当地蕃族买马时他以劣质物品换取对方的马匹,对方也不是傻子,人家肯定不干,于是张全操大怒,他抓了十八个人并全部杀死,然后把对方的羊马等物全部抢夺了过来。这件事激起了当地蕃族的怒火,他们聚众袭扰边地,一时间边关动荡。为了平息事态,赵光义派人用大量金帛招抚当地蕃族部落并许诺互不侵犯,如此一番才将事态平息下去,而张全操则被关进了监狱,最后被一顿大棒子伺候之后流放海岛 。

王继勋和张全操,一个是赵匡胤的小舅子,一个是赵匡胤的宠臣,一个是内地的官员,一个是边关的知州,一个被杀头,一个被流放。赵光义的这一记组合拳打出去让世人都看见了他的公正和严明,而这两个身份和背景都不同一般的人相继被他收拾更是在杀鸡儆猴。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和自己的哥哥是不同的,他不允许在他所治理的国家里出现不法之事和不法之人,不管这些人身份和背景如何他都敢收拾。

重点就在于这两个人都有赵匡胤的背景,通过这两件事他不但向全天下传递出了他要整顿官场风气的决心,同时也是在建立他的个人威信和形象,当然顺便他也把自己哥哥的神圣形象给黑了一把。他可以借此向天下的百姓和官员宣告:我可不是一个姑息养奸的皇帝,任何官员只要敢犯事我就要收拾他,不管他的身份和背景如何。

开科取士,规范货币市场,整顿官场风气,接下来他还要干什么呢?别急,在开始下一步行动之前,赵光义也不知道是基于何种目的竟然再一次地狂撒钞票,而这一次受益的人是清一色的赵氏皇族和朝廷权贵。

宰相集团的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枢密院的两位长官曹彬和楚昭辅分别被赵光义赏赐铜钱五百万、银三百斤。另外两位军队高官宣徽南院使潘美、北院使王仁镐被赐钱三百五十万、银两百斤。换算过来,薛居正等人单是得到的铜钱就相当于如今的三百多万人民币,潘美等人则是二百多万。

齐王兼开封府尹赵廷美获赐绢一万匹、钱五百万,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获赐绢五千匹、钱五百万,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绢三千匹、钱三百万。

禁军的高级将领也有封赏,殿前都指挥使杨信、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获赐银六百斤、殿前都虞侯李重勋、马军都虞侯李汉琼、步军都虞侯刘遇、神卫军左右廂都指挥使杨美获赐银三百斤。

这次同时受到封赏的还有前南汉皇帝刘鋹、前南唐国主李煜,赵光义下令从今以后除了给这二人正常的俸银外再加赐其他名目的生活供给。

还是那句话,宋朝的这些顶级权贵们遇到赵光义这样的老板还能说什么?难道要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再者说,这个新老板不但出手大方外,而且他这段时间的工作其实也干得相当不错。得了,逝者如斯,如今之计他们也只有跟着新老板好好干活好好地过日子了。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4 09:20:54 +0800 CST  
请问:如果你曾经的死敌有一天成为了你的下属并且你有权对其任意处置,你会怎么办?我说的是死敌,那种水火不容的死敌。

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尚且如此,那不是君子的人又会如何呢?赵光义是君子吗?不管他是不是君子,当他成为至尊无上的皇帝之后他又会怎么对付曾经的政敌呢?没错,我说的这个人就是赵普。

关于赵普与赵光义之间的矛盾和争斗在之前已经说到过,而赵普最后成为了那个失败者,他是在公元的973年8月被罢免的宰相之职,然后出京就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此时的他已经在节度使的任上待了三年半的时间了。那么,赵光义会怎样收拾这个曾经的死对头呢?

在自己刚刚登基不久,赵光义就决定对赵普动刀子了,但一向以仁德和雍容示人的他不会那么粗鲁地拿起刀子就冲上去砍人。也不知道赵普在得知赵光义登基之后是否会预感到自己从此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但他再怎么担心也没有什么用,现在是人为刀俎他为鱼肉。

很快,赵光义将之前就与赵普不和的高保寅派到怀州去任知州,而怀州正好就是赵普这个河阳三城节度使下辖的支郡,就是说高保寅这下子就成了赵普的下属。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个高保寅,如果不记得他,那肯定应该还记得北宋当年平定荆南和湖南之时下令把俘虏煮来吃了的宋军监军大人李处耘。这个高保寅就是荆南最后一任君主高继冲的叔父,就是他曾经带着大批的酒肉粮食前去犒劳宋军但却被李处耘趁机钻了空子率军星夜兼程灭掉了荆南。

多说一句,这时候的李处耘已经是赵光义的老丈人了,也就是所谓的国丈,但未来的明德皇后此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嫔妃。不过,更令人意外的是,此时的李处耘已经过世11年了。

大宋的太祖陛下对于被他所征服的割据政权里的宗室和高官都给予了优待,荆南政权灭亡以后,高保寅到了开封做了个京官,不清楚他是怎么跟赵光义走到一起的,也不清楚他和赵普之间究竟是因为什么事而彼此心生龃龉,反正这两人后来是成了仇人。常言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高保寅这次到了赵普的地盘后旋即就跟自己的上司掐了起来。可是,你高保寅毕竟是下属,赵普要想给你穿小鞋那是一穿一个准。高保寅那叫一个气不打一处来,在连喘了几口大气后,他使出了大杀招:我是当今皇帝的亲信,你赵普再厉害难道还能翻天不成?

于是,高保寅一道奏章递到了赵光义的面前:皇上,赵普这个人对我公报私仇,我干什么事都受他掣肘,我请求罢黜赵普的节度使领支郡之权,让怀州直接归中央管辖。

接到奏章,赵光义二话不说顺手就拿起笔直接批示——同意!

如此,赵普这个节度使就成了一个“知州”,顶多再多管几个县令,对此他也是无可奈何,想必这时候的他肯定很想猛砸自己的脑袋。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正是当初他向赵匡胤提出的削弱地方节度使势力的三项措施,所谓作法自毙,他当初恐怕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亲手制定的政策有一天会用在了他的身上,这时候的赵普无疑也会有当初商鞅走投无路时的那一番感慨 。

赵普这种聪明人肯定知道这一次是赵光义和高保寅合伙在阴他,在解除了赵普的统辖支郡的权力之后,接下来赵光义又还会怎么收拾他呢?这个问题让赵普越想越觉得人生黯淡无光,他可不想就这样被赵光义一步一步地慢慢搞死,再者说他自己身上本来就有污点,如果哪天高保寅再告他一状,他赵普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王继勋。赵普越想越害怕,但这个人能够在赵匡胤时期成为独相长达十余年,他自然是有他的过人之处。

为了自保,赵普主动申请进京面见赵光义。他对赵光义来了一个以退为进,他主动申请去给自己的老领导赵匡胤守陵,如此度过他的余生。这一招还真的把赵光义给将住了,作为一个时刻都以仁德而标榜自己的人,赵光义如果真的同意了赵普的请求无疑会让天下人都觉得他赵光义是个伪君子。为何?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赵普是赵匡胤时期的大宰相,而且也有很多人知道你赵光义曾经跟赵普有过怎样你死我活的争斗,这时候赵匡胤刚死你就要把赵普弄去守陵,这实在是太过低级的打击报复手段了,而且这也与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动不动就大赦天下的仁德之君的形象严重不符。

迫于无奈,赵光义拒绝了赵普守陵的请求,他罢免了赵普的节度使之职,然后给了赵普一个尊贵的荣誉头衔——太子少保,而且让赵普从此留在开封好好过日子。

这事看起来像是赵普获得了胜利,但这时候的赵光义未必就很沮丧。在他看来,立马就把赵普给拿下会显得很没意思,而且还会被人说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况且也一点都不好玩和刺激,那还不如就让赵普先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多活几年。赵普现在就是一只耗子,只要他高兴,他这只猫随时都可以把这只耗子给踩死捏扁。

不要以为赵光义此举仅仅只是为了报仇,他先是收了赵普领支郡的权力,然后又把他给罢免了并让他成了京城的一个富贵闲散人员,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潜藏着赵光义的政治抱负。他要拿赵普开刀,要让赵普立个榜样,而他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全国的所有节度使的领支郡之权给收回来,他要把地方的行政权全部收归中央。他的哥哥这些年来已经让数百年以来在中华大地上横行无忌的节度使们变成几乎没了牙齿和利爪的老虎,而他要做的就是让这些老虎变成人畜无害的大熊猫。

要做到这些,光是拿一个赵普起示范作用还不够,他决定再拿另一个人开刀,而这个人的身份更是异常特殊,他叫杜审进,时任保平军节度使。赵光义的老妈也姓杜,没错,这个杜审进正是太宗皇帝的亲舅舅。可那又怎样?自古皇家无亲情,他赵光义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目的连他哥哥都敢搞,更何况你一个舅舅?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5 20:35:09 +0800 CST  
事情还是老套路:某天,虢州刺史许昌裔一纸诉状呈到赵光义的办公桌前,里面的内容就是状告杜审进在其所辖之地的种种不法之事。赵光义派出左拾遗李瀚前往查实,随后李瀚回奏:杜审进在其辖境内任用亲信官吏掌管其所辖支郡的商业贸易,此事严重侵害了当地商贾的利益,而且也阻碍了市场商品的流通,此举实在是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希望陛下能够罢黜节度使掌管支郡的权利并将支郡的行政权和管辖权收归中央 。

请注意,李瀚的这道奏折所针对的目标已经不单单是杜审进一个人,而是全国所有的节度使。赵光义如果真的同意了李瀚的建议显然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因为这很有可能会引起众多节度使的抵触甚至是集体性反抗。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说毕竟是在从别人的嘴里抢食吃,这事换了谁估计都得反抗。

若是放在五代时期,这根本就是一件皇帝想都不敢想的事,要知道在当时仅仅只是让某个节度使搬个家就足以酿成改朝换代的大乱。然而,此时已不同往昔了,经过赵匡胤十七年的经营,眼下的宋朝境内根本没有哪一个节度使拥有与中央叫板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赵光义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首先就是拿前宰相赵普以及自己的舅舅来开刀,如此一来其他人还有什么话可说? 于是,赵光义向全国各地的节度使们下发了一道诏书:全国所有节度使从今以后将不再有管辖支郡之权,其所辖支郡的行政权从此收归中央。

赵光义不是一个蠢人,在做这件事之前他肯定是经过周密的谋划和审视,依照他的行事风格,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他都会把后续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进去,而且还会做出与其相应对的预案。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在他一道诏书颁发下去之后所有的节度使都表现得很乖,没有人站出来发出杂音。

这件事站在历史的高点上来看可以配得上任何的赞誉和溢美之词,因为这意味着自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以来,中华大地的行政权再度回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掌控之下。何为统一?简单说就是政令通行于全国是也。相较于其他朝代,此时的宋朝并没有什么能够凌驾于州郡长官之上的行政官员,比如什么太守、州牧、总管、总督或巡抚之类的省级地方大员。在废除了管辖支郡的权力之后,宋朝的一大堆节度使们在实质上就变成了一个知府大人甚至是一个县令,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到这时候已经可以说是在行政管理上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各个州府。用今天的话来说,全国各地已经没有什么省长了,最大的地方官就是市长。

这与宋朝的军事政策可谓是如出一辙,所谓的强干弱枝不单是在军事领域,在行政领域也是如此。在赵匡胤的治理下,宋朝的禁军一家独大,全国各地根本没有任何的军事力量能够挑战中央禁军,而赵光义在行政上的改革也让地方从此再无什么所谓的地方实力派,你一个实际官职不过是一个知府甚至连知府都不如的节度使能够对抗体量庞大的巨无霸中央政府吗?这显然是痴人说梦。

需要说明的是,在赵光义下令收回节度使支郡管辖权之前他是做足了功课的。他先是解除了赵普的支郡管辖权,然后让赵普在京城里养老,紧接着他又罢免四位德高望重的节度使,他让这些人也在京城里养老。在做完了这些事之后,赵光义才以自己的舅舅为突破口将全国的州郡管辖权收归了中央。

那么,这件事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四位德高望重的节度使又都是谁呢?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5 20:36:55 +0800 CST  
早在赵光义登基两个月后的公元976年12月,宋朝的一帮节度使就以为赵匡胤奔丧以及恭贺赵光义继位为名进入了开封,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趟开封之行来得容易想再离开却没那么简单。这些人里面就有赵普,另外还有四个在当时声名显赫的人物:安远节度使向拱、武胜节度使张永德、横海节度使张美、镇宁节度使刘廷让。

与赵普所不同的是,这四人是纵横沙场的武将,论资历他们是可以和赵匡胤相提并论的,严格地说,这四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符合传统的节度使形象的人物。

这四人里面向拱早在后周时期就已经被加封为同平章事、领武宁军节度使之职,而张美更是在柴荣南征南唐以及北征辽国之时负责留守京城并领大内都点检之职,论资历和地位,这二人并不比当时的赵匡胤低。

在赵匡胤登基称帝之后,这二人更是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赵匡胤的拥戴。赵匡胤亲征李筠之时,向拱亲自去面见赵匡胤并提出破敌之策,而张美则更上一层楼,赵匡胤那一次的出兵显得很匆忙,准备工作并不是很充分,张美便将自己所积蓄的所有军需物资全部拿给了赵匡胤。比起那些躲在远处只是口头上对赵匡胤表示臣服的地方实力派将领,这二人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赵匡胤表了忠心和拥戴。当然,赵匡胤事后也没有亏待他俩。

至于张永德,这个人就更不用说了,当时作为后周禁军殿前都点检的他曾是赵匡胤的上级,另外周世宗柴荣还是他的大舅子,如此身份其分量就无需多言了。最后一个是刘廷让,关于这人我已经提起过很多次了,他的曾祖父是曾经在北方与李克用和朱温三足而立的刘仁恭,他也是宋朝平灭后蜀的东路军主帅,他的另一层身份则是赵匡胤结义兄弟。

基于这四人的身份比较的特殊和敏感,赵光义对他们也是相当的重视,而他“重视”的方式则比较另类,因为他决定要拿这些人开刀。按理说,在履行完为赵匡胤奔丧并祝贺赵光义登基的既定程序之后他们就该回到自己的领地,可赵光义却对他们耍起了流氓:竟然众位爱卿来都来了,那就多在京城里住一段时间吧!

这几乎就是明目张胆的扣留,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四人即使心有不甘可这时候他们又能怎样?你们这次可都是光杆司令进城,难道还想在京城这个地方跟手握雄兵的皇帝陛下拍桌子不成?首先醒过神来的是赵普,他发觉事情好像不太对劲,加之赵光义早就在他的卧榻之地安插了高保寅这一颗钉子,于是他才主动申请去给赵匡胤守陵以求能混个自然死亡。

赵普这事前面已经交代过就不再赘述,可是另外这四个武人出身的节度使大人却没有赵普那么精灵,他们也不知道赵光义的这个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眼下他们是走也走不得就只能在京城里混日子,总不能他们也集体上奏请求去给赵匡胤守陵吧?再者说,赵光义强留他们也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既然你们是来给先帝送葬的,那就怎么也得等到先帝入土为安才能回去吧?在这之前,你们就还是先在京城里待着吧!

公元977年4月,装载着赵匡胤遗体的棺椁终于在永昌陵落葬,就在向拱等人准备回去之时,赵光义的一道圣旨降下:封向拱、张永德为左卫上将军,张美为左骁卫上将军,刘廷让为右骁卫上将军。这些人从即日起被解除节度使的职务,从此以后就在京城里养老了,而且赵光义对此的解释也是那么的冠冕堂皇和温馨可人:诸位爱卿都是德高望重的朝廷老臣了,节度使这个劳神费心的活儿我实在是不忍心再让你们去干了。

直到这时候这四人才如梦初醒,原来赵光义之所以留他们这么久是想解除他们四人在外地的军政大权。然而,这时候一切都晚了,在他们待在开封的这几月时间里,赵光义有充足的时间去一步步地接管他们的地盘甚至是军队,此时的他们除了叩谢皇帝的恩德之外再无任何的可为之举。

赵光义这一招堪比赵匡胤当年对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的杯酒释兵权。不过,相较而言,赵匡胤用的是他的仁德和军中威信让石守信等人几乎是心服口服地交出了兵权,然后就去纵情地享受人生,而且赵匡胤在做这件事之前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精心算计。

要知道石守信等人当时就是京城禁军的统兵大将,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可以立马反了。两相对比之下,赵光义的举动就显得卑劣和阴损了很多,他的这次“杯酒释兵权”分明就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可是,就算是手段阴险了一些,但这对于赵光义来说又能怎样呢?他的目的达到了,他成功了,在他的认知世界里,人生向来只以成败论英雄,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根本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可言。

再多说一句,我个人觉得两宋的所有帝王里赵光义跟后来的赵构是最像的,我说的是工于心计这方面,他俩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果将这两人对换一下时空,很有可能历史的走向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变化。赵构在收取张、韩、刘、岳四位大将的兵权之时也是干得那叫一个“漂亮”,换了赵光义去做这事估计未必能比赵构做得更好。总而言之,赵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绝对是赵光义的嫡传后人。

好了,视线收回。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6 18:54:33 +0800 CST  
赵光义对节度使大人们这一顿拳打脚踢可谓是相当“精彩” 。他先是相继向赵普和杜审进开刀,就此收了节度使的支郡管辖权,再又拿向拱等人开刀,就此剥夺了武将出身的节度使大人的军权。 赵普,杜审进以及向拱等四人可以说是节度使里面的领袖级人物,既然这些人都不敢轻举妄动,那么下面的那些小鱼和小虾米还敢有什么不轨的举动吗?

擒贼先擒王,这就是赵光义的策略!

擒贼先擒王无疑是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的,成了自然什么都好说,可一旦把事情搞砸了就只能是鸡飞蛋打的局面,甚至是让自己陷入到覆灭的风险。比如意图让自己的义兄李从珂搬家并就此剪除其势力的后唐皇帝李从厚,再比如意图将石敬瑭的势力给清除但却重蹈了李从厚覆辙的李从珂,这两位后唐的皇帝也是想擒贼先擒王,可他们最后不但没有抓住贼反而被他们口中的贼给覆灭了。

赵光义熟读史书不可能不知道这段不久前发生的历史故事,他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风险,但他还是做了,因为他自认为自己不是李从珂和李从厚那样的蠢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赵光义给前面这两人当了一回老师,但也可以说这两人才是赵光义的老师,只不过他们给赵光义看的是一本反面教材,而赵光义则充分汲取了他俩失败的教训。

一直以来,我个人都觉得赵光义这人的骨子里具有很强的赌徒性格。比如他夺位的前后过程,稍有差池他就将被自己的哥哥打入地狱,甚至是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可一旦他胜利了就将赢得天下,赢得所有,而最终他也赌赢了。再比如他这一次对节度使们的大打出手,如果他输了势必举国大乱,他自己更是有可能会重复后唐那两位皇帝的悲剧,然而他再一次地赌赢了。他从这些节度使的手里收回了对诸多州郡的行政管辖权,也从他们的手里收回了军权和财权,这些人不再是对帝国安全构成威胁的老虎,而是就此成了尊贵且无害的大熊猫。当然,赵光义的赌博不是只凭一腔热血的冲动之举,而是经过了长期且周密地计划。

类似的赌博行为赵光义还会有,比如不久之后他举倾国之兵征讨北汉,然后借着覆灭北汉的巨大声势北征辽国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如果赢了,他将成为再次让神州归为一统的千古一帝,甚至他还可以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乘势对辽国发动直捣老巢的毁灭性打击。谁都知道当年的霍去病和李靖曾经做出了怎样的历史功绩,那他赵光义为什么就不能也做出同样的一番丰功伟绩呢?如果他真的赢了,他的历史功绩和贡献将比肩甚至是超越另一个太宗皇帝——天可汗李世民。很遗憾,这一次他赌输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如果他每一次豪赌都赢了,那他就不是人间的皇帝了,而是天上的玉皇大帝。北征辽国他输了,而他的命运走向也将由巅峰往下一路下跌。

这就是所有超级赌徒们的命运。这种人的悲剧就在于每次都要梭哈,要么赢得一切,要么输得一无所有。梭哈是会上瘾的,因为梭哈之后赢得发疯的那种感觉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如果这个人恰好又是一个欲壑难填的人,那么这人迟早会被一记闷棍打得怀疑人生。对于赵光义来说,这一记闷棍就是高粱河的溃败,他不但没有成为另一个李世民,反而还差点死在了辽国人的箭下。

熟读史书,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明晓事理,做事滴水不漏,这就是赵光义传递给当时的人们的总体印象,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个看似极其稳重的人却是一个超级赌徒,当他一旦大脑充血并付诸行动时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往往都是核弹级别的。然而,赵光义是幸运的,他尽管在和辽国赌国运的时候输了,可他没有下地狱,一来他确实有点本事和手段,二来这也得益于他的哥哥给他留下的家底足够的丰实,换了其他人早就死了好几回了。

上述的这些话都是后话,在这里不做详谈。在这一个章节里的最后阶段,我想将话题再次拉回,因为我实在是忍不住想给这位太宗陛下竖一个大拇指,原因就在于他在公元977年这一年里对节度使们所做的一切结束了一段历史:那就是自安史之乱起危害数百年的藩镇之祸被他给彻底终结了。

各路藩镇势力之所以能够在唐代中叶以后横行无忌,这里面的原因无非就在于他们成为了实力雄厚的一方诸侯。他们手握一方的实权,从行政到军事再到财税无所不包、无所不揽,赵光义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权力逐一从他们的手中剥离。庆幸的是,他身在了一个好时代,在他之前无数的帝王都在试图将这些节度使的权力关进笼子里,这些人里面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比如他的哥哥赵匡胤。当赵光义继位之时,宋朝全境的节度使以及在边关领兵的防御使和观察使们其势力都明显地得到了削弱,很多的节度使在赵匡胤时期就已经成了有名无实的富贵散人。可以说,赵光义在这方面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是因为他站在了他哥哥的肩膀上。

我们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看看他都对节度使们干了些什么。

在继位之初,赵光义下令各地节度使以及边关守将不得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美其名曰:不得与民争利。赵匡胤当政时期,别说是各地的节度使,就连边关的各位负责抵御异族人的防御使都可以在辖区内随便做生意,还可以跟异族人进行边境贸易,而他们赚到的钱都不用上缴国库,还不用向朝廷缴税,这些钱他们可以用来招募边境地带的悍勇之士,用来奖赏立下战功的将士,还可用来收买异族人作为间谍以便能在第一时间获知敌方的最新动态。当然,这是积极的面向,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人也因此而把自己的腰包给养得又壮又肥。

赵光义不管这里面有什么利弊,他只想把这些人腰包里的银子都收入他的国库。如此一来,地方诸侯们的财路就被切断了,从此地方所需的各类经费都得由中央调拨,而地方的财政大权全部转由朝廷派驻各地的转运使掌管。这一政策的实施让赵光义将地方的财权收归到了中央的手中,而且各地的官员就此分工明确,转运使掌管地方的财权,知州掌管地方的行政权,防御使或观察使掌管军事,三者互不隶属,而设置于各个州府并可以直接向皇帝打报告的通判则有监察当地所有文武官员的权力。

紧接着,几乎就在同时,赵光义又下令各地藩镇以及边关将领严禁私自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军职,军中有职位出缺时将由朝廷指派专人充任。这一举措几乎完全剥夺了边关将领和节度使们在军队里的军事任免权,从此军队就是朝廷的军队,而不再是某个人的私人财产。

做完了这两件事,赵光义毫不停歇地再次向武人们挥起了刀子,他下令全国所有的节度使和边关守将把他们的长子都送到开封来,而这件事他交给了各地的州府官员去办,他要求当地官员拿着名单向武将们要人。

先是收了财权,然后又收了军队里的人事任免权,如今又要把自己的长子送到开封去当人质,这种事换了任何一个当时的宋朝武将恐怕都是怒火攻心: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把我们当反贼一样地严加防范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到了这个时候或许没有人还能继续忍气吞声了吧?

然而,形势比人强,就像温水煮青蛙,这些人此时才发现自己之前一步一步地退让已经把自己置于无法反抗的境地。在这个时候,节度使里的大佬赵普已经被收了支郡的管辖权,而且被收了财权,然后又被罢免了节度使之职,此时的赵普已经被圈在京城里无法动弹了。赵普如此,其他人的遭遇就可想而知。这是文官节度使的遭遇,那么武将出身的节度使呢?正如前面所言,他们当中的领袖人物此时正被赵光义扣在京城里像神仙一样地供着。大哥们都不敢反抗,大哥们都低头了,小弟们又能翻起多大的浪呢?于是乎,这些人在度过了短暂的暴怒之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把自己的手从刀把子上挪开,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

这年的三月,就在赵普被封为太子太保之后不久,全国各地的节度使大人以及边关的各位防御使和观察使的长子都悉数进入了开封,总计百余人。这些人倒没有被关进小黑屋,赵光义也不可能那样干,他们就像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一样在京城里充当自己父亲递给皇帝陛下的投名状,赵光义把他们都安排到了禁军当中或大或小地封了个官。

客观地说,这件事不能完全说赵光义卑鄙,因为在当时这些节度使的儿子们当中有很多人仗着自己的老子有兵有权又有钱于是就在当地为非作歹、为害一方,而赵光义也正是以此为名向各地的节度使们要人。不管其他利益集团的人怎么看,但至少在当地深受其害的老百姓们对赵光义的这一举措是拍手称快。

等到安葬完赵匡胤,赵光义开始卸磨杀驴。之前为全国的节度使做出了“表率”作用的向拱等四人被正式下诏常住开封并加官进爵,这些人可以说是为赵光义剪除节度使权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们的结局却是被皇帝老儿一撸到底:其他的节度使还能在自己的所剩不多的一亩三分地里混个自由自在,可他们却成了被关进笼子里的金丝鸟。

就此,武将出身的节度使们也都被制服了,军队也算是被安定下来了,这时候是公元977年的5月。接下来,赵光义还要对各地的节度使们做最后一件事,在没有了兵患的威胁后,这件事做起来可谓是容易多了,而这件事对赵光义来说更是他之前付出一切努力的终极目的。

公元977年8月,经过前期一系列的铺垫和准备,赵光义以自己的亲舅舅杜审进为突破口向全国各个之前隶属于节度使管辖的州郡发出了一道诏书:从今以后你们归中央直管,不再隶属于之前的节度使。

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不新鲜,因为赵普在这件事上就是那个最先“吃螃蟹”的人,但赵普那是个例,这一次赵光义才是真正的大手笔,此即意味着天下诸州在行政上都直属于中央了,所谓的藩镇和节度使大人们这下子就成了孤家寡人,意即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他们被降格成了一个知州大人。

三个月后,赵匡胤的另一位结义兄弟、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石守信被罢免节度使之职并改任为西京洛阳府留守。至此,数百年来拥甲一方、统辖一方、为富一方的节度使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老虎变成了大熊猫。

赵光义,他完成了他诸多前任终其一生都没能完成的事,这个天下的所有权名副其实地再又回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手里。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6 18:56:35 +0800 CST  
说到重文抑武这个词,几乎所有人都会立马将其与宋朝联系起来,似乎个词就是宋朝的专属用词。那么,重文抑武有错吗?在中华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里有一条亘古不变的定理,那就是武人负责打天下,文人负责治天下,然后在承平日久的岁月里这个国家的上层结构逐渐腐化堕落,最后天下大乱再由武人负责一统天下,如此周而复始。也就是说,当这个天下安定下来之后武人们就可以歇菜了,孔门弟子将接管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

这有错吗?治理天下本就应该是读书人的事,难不成要让那些目不识丁就知道打打杀杀的武人们来治理国家?这用赵光义的话来说就是: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是的,这没有错,可在宋朝之前的所有王朝里没有哪一个王朝把文人(文官)的地位和权力提升到了那般的高度,宋朝的文官不但要执掌国家的行政权柄,而且还要把持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权柄。不可否认的是,文官在治理国家这方面守成有余但却进取不足:我们已经得到的绝不可失去分毫,但若是要涉及到开疆拓土这种事他们的口头禅就是那句经典的至理名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一点在由宋朝的各位历史名臣所组成的宰相集团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自宋太宗雍熙北伐失利之后,宋朝可曾有过开疆拓土的万丈豪情?可曾有过要覆灭党项李氏,要荡平辽国继而重现汉唐时期煌煌国威和军威的凌云壮志?南宋时期可曾有过要光复故土还京于汴梁的悠悠夙愿?答案是有,但这些为数可数的人并不是哪位宋朝名相,而是他们的皇帝。宋神宗的五路伐西夏,宋哲宗的平夏城之战,宋孝宗的矢志北伐,但他们最后为何会梦断黎明?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宋军的战斗力不行吗?看看这三位皇帝在豪情勃发之时势力庞大的文官集团都干了什么就能明白他们为何会失败。 对,豪情万丈的宋朝宰相也是有的,李纲是有的,张浚也是有的,但李纲最后是什么下场?张浚最后又做出了怎样的令人捶胸顿足的“功绩”?

有句话叫做战争让女人走开,但实际上战争也应该让那些只知道舞文弄墨的文人走开,天下未大定之时处在历史风尖浪口的人只能是那些叱咤风云的武将,文人若是成为这时期的主导力量其结局只能是悲剧一场,历史上的那些惨遭灭国的王朝为此而做了生动地诠释。历史上确实有能文亦武的人杰,他们上马可杀敌、下马能治国,但请注意他们并不是纯粹的文人,他们是拿着刀枪的文人,而不是只能手握刀笔的文人。

说了这么多,我们现在再又回到公元978年,去看一看宋朝的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在“重文”这条道路上究竟做出了哪些表率和示范。

这时候的宋朝是个什么样子?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已经在名义上完成了统一,钱俶的吴越政权不但在军事上对宋朝构不成任何威胁,而且在政治上表现得比宋朝的任何一位节度使都还要乖,而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若不是因为赵匡胤的突然驾崩恐怕这时候早就已经住进赵匡胤为他盖好的大房子里了。那么,黄河以北呢?辽国就不说了,此时的辽国其军事和国力都不输于宋朝,要想搞定他绝非易事,如此就只剩下偏居河东的北汉了。天下虽未归为一统但也就只差那最后的一脚了,只要赵光义愿意,凭借宋朝现在的实力只需他一声令下就可让北汉成为永远的历史尘埃。

如此局面之下,文人逐步走上前台,武人渐渐退居幕后也就是历史的趋势了。重文抑武,重文是应该做的,而且赵光义已经做得让文人们欢天喜地了。

开科取士,让五百名文官分散到全国各地去治理天下,整顿吏治,收取节度使的军权、财权和支郡管辖权,在各个州府实行军、政、财三权分立,另外还给各地的军事长官配置监军,为各位知州大人配置可监察其权的通判副官,为各地掌管财税的转运使大人配置同样可监察其权的判官。如此一来,不止是武将的权力受到了削弱和制约,就连文人出身的各地知州大人和转运使大人同样也在个人权力上受到了制约。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宋朝的中央集权制得到了空前的加固,也让文官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至于抑武,这件事对此时的赵光义来说倒还言过尚早。他对武将们所做的一切并非是要让他们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他只是为了将宋朝的枪杆子和刀把子都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此他才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时侯凶狠地向他的敌人挥动铁拳。他现在还需要武将和军人们为他卖命,为他荡平北汉,为他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是为他覆灭辽国建立不世之功。尽管赵光义是一个喜欢冒险的超级赌徒,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极其稳重的人,他从来不会轻易冒险,即使是在进行超级赌博的时候他也会在前期做足功课。燕云十六州未必就能轻易拿下,而辽国更是不可能一战而定,有鉴于此,赵光义决定继续向全天下的臣民们撒下他决意“重文”的光辉。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9 21:33:16 +0800 CST  
提到中国古代由皇帝亲自下令编撰的类书我们会想到什么?绝大多数的人可能都会脱口而出两部大书的名字——《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但试问又有多少人听说过《太平御览》呢?

恕我孤陋寡闻,至少我在自己的求学时期是没有听说过《太平御览》的,然而这部书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在当时却是可以堪称前无古人,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太平御览》也就不可能会有后来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至少这二者将是明显有残缺的。

《太平御览》是赵光义在继位不到5个月时下令由翰林学士李昉主编的,这部书始编于太平兴国二年三月,于太平兴国八年十月完成,前后共耗时六年半的时间。这部书最初的名字叫做《太平总类》,由于赵光义在书成之后下令每日上呈三卷交他亲读,直到读完为止,因此这部书就此改名为《太平御览》。

此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总共1000卷,分为55部,5363类,总字数4784000字——请注意,是古文!本书的内容在当时可谓是包罗古今、琳罗万象,上至天文星象,下至飞禽走兽,风土人情、江河地貌、奇工巧技无所不包,总之是只言片语不足以概其全貌,不足以述其伟大以及对后世和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因为这部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收录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献资料,而这些文献资料作为独立的载体在如今几乎全部都已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得了无踪影,如果不是因为有《太平御览》的存在,中国自宋朝以前的大量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作恐怕都已被冲刷殆尽,因而这部书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可以说是光炳千秋。理所当然的是,这份功劳无可争议地要记在赵光义的功劳簿上。

除了《太平御览》,同时期编撰的还有一部书,它叫《太平广记》。

此书的规模相较而言就要小一些,全书总计500卷,收录的是自汉魏到唐朝时期的各种小说,其中神仙鬼怪类小说占据大多数,也有各种野史传说以及民间流传的奇闻怪事和趣味杂谈,所涉及的人物除了神仙鬼怪,还有和尚、道士、民间豪侠、医生、相士、地痞无赖等等。清代的蒲松龄有部家喻户晓的神鬼小说集《聊斋志异》,但如果将其与此书相对比才会让人知道何为莹莹之火何为旭日之光,甚至是如今的各种玄幻和穿越小说都得认此书为祖宗。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部书对中国的小说类文学事业的贡献几乎是起到了奠基者的角色,正是因为有了它的诞生和流传才为后世保留了千年之前的文化瑰宝。

何为文明?狭义地说——文字即文明。这个东西看似不重要,远不如衣食茶饭对我们重要,可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有资本和资格炫耀自己的文明和文化就是靠的这个东西,而由文字汇聚而成的各种书籍和文献资料则让这种文明和文化成了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铁证。如今我们在宣扬自己的悠久历史时都会提到《二十四史》,但这只是历史,而我们的文化和文明则无法借由那些史书得以获得全面地展现,但《太平御览》和《太平广记》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缺。因而,不管我们每个人对赵光义的人品有怎样的定义,但作为宋太宗,他下令编撰的这两部书对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贡献是必须要得到尊重和承认的。

赵光义喜欢读书,这一点是无需置疑的,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帝国皇帝,他也仍然经常抽出时间读书。《太平御览》成书之后,他每天要读三卷,总计一千卷的书被他用一年时间给读完了。要知道这部书的总字数达到了将近五百万,也就是说他每天要读将近一万五千字的书。这个概念应该很好理解,就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每年读了多少书?关键在于,他是皇帝,每天家事国事一大堆,但他硬是在一年时间里读完了这部巨书,而且很显然的是,他这一年里不可能只读了这一部书。我这里不是想要吹捧他,但说句心里话,单单在这件事上他的所为足以让我个人汗颜不已。

有句话叫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作为皇帝,赵光义通过自己的亲身示范让宋朝上下掀起了一股崇尚文化的风气,而这种风气一直在宋朝的整个历史里蔓延,他的儿子赵恒在这上面则是更上一层楼。为了号召子民们崇尚文化学习文化,从赵恒的嘴里和笔下流传下来了一首经典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以上种种,想必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事业为何会在宋朝被推上巅峰。有句话我不想说但我又必须要承认,这一切的起源都得归结到赵光义的身上,与其说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之祖,倒不如说赵光义才是真正意义上配得上“祖”这个庙号的宋朝皇帝,他在宋朝身上打下的个人烙印远比他的哥哥更深。如果赵匡胤不是突然死亡,如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不是赵光义,那么宋朝在历史上所留下的模样就绝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

那么,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这究竟是幸事还是祸事呢?这究竟是无尚的荣耀还是扼腕叹息的遗憾呢?这个问题很难说得清楚,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世间没有永远正确的道路,也没有永远能保持正确的真理。不管怎样,至少在文化方面、在当时的儒家学子的眼里赵光义的形象是熠熠生辉的,这一点没有争议。

大规模地提升科举考试的录取率之后再又大量重用文人为官 ,而后又编撰巨书,做了这些赵光义还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他还需要一个肉眼可见的图腾来为这件事画上最后的句号。

中华民族自诩文化礼仪之族群,这个绝不是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我们对文化的崇敬可不止是表现在嘴上和书本里,无论国家乱成什么样,无论哪个政权登上历史舞台,我们都始终在创造并保护我们的文化资产。土匪山贼大多只会抢劫金银珠宝,但作为统治阶级和统治者,在他们取得政权的过程中除了抢地盘之外,他们也抢各种文化古籍和书法字画,就连朱温这种糙老爷们儿都知道要修建国家图书馆用以存储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古籍。我在这里把朱温搬出来其实还说大了一点,要知道后来刚从深山老林里钻出来连大字都不认得几个的女真人在洗劫开封时都知道要把《资治通鉴》和苏轼的文集作为重点收罗的目标,未及开化的凶蛮野人尚且如此,那就更别提被孔孟学说已经教化了近千年之久的汉民族本身了。

赵匡胤建国之处,宋朝的馆藏图书有一万两千余卷,平灭后蜀又从蜀川抢了一万三千余卷运到开封,覆灭南唐之后又从李煜那里抢了两万多卷书籍,同时赵匡胤还下令天下臣民向朝廷献书,如此一来宋朝用以存储各类书籍的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就存积了海量的书籍。

说来也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宋朝的三馆其实是从前朝继承下来的遗产,而这个前朝要追溯到朱温的后梁。梁唐晋汉周,中原王朝不断更迭,但三馆一直没有挪窝,连翻新和扩建都没有做。所谓的宋朝国家图书馆其实就是几十间地处低洼之地的老旧房子,而且显得破烂不堪,仅仅只是能够遮挡风雨,四周还经常有大队的军卒随时走动,整日一团乱哄哄的景象。如此环境,以至于翰林院的那些学士们每次要为皇帝写公文之时都不在三馆里办公,而是自己去另找安静的地方。

赵光义这个喜欢读书的人在当上皇帝之后自然要到三馆来逛一逛,但他在当晋王之时肯定也是来过的,而那时候的他想必就已经对三馆的寒酸和杂乱颇有微词了。在以皇帝的身份视察三馆时,他毫不讳言地说出了自己的直观感受:这么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怎么配得上用来存储天下的书籍文献,国家的饱学之士怎么可以在这样的地方办公理事?

随即,他下令另外选址修建三馆并命令亲信太监负责监工,要日夜不停地赶工,而且他还亲自设计建构图纸,借此机会当了一回建筑大师。公元978年2月,新三馆建成 ,新的三馆达到了美轮美奂甚至比皇宫里的宫殿还要富丽堂皇的程度。这个很好理解,你就想象一下我们的首都图书馆比人民大会堂还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就什么都明白了。

新三馆落成剪彩之日,赵广义亲自驾临并为三馆更名为崇文院。看看这个名字,个中玄机和用意已经无需多言了。这还不够,为了向全天下展示自己的成绩,不久之后,赵光义带着包括赵廷美在内的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们一起参观崇文院,而且他还把前南汉皇帝刘鋹和前南唐国主李煜一起叫上了,幸亏后蜀的皇帝孟昶死得早,要不然这些人里面也肯定会有他。

借此机会,赵光义还不忘对李煜来了一回杀人诛心。他对李煜说:爱卿啊,我听说你以前在南边也喜欢读书,你看看,这里面的书有好多都是从南边运过来的。不知道你现在还有没有读书这个习惯啊?你要是喜欢,这里的书你可以随意拿去阅读。

李煜能怎么办?他能怎么回答?他心里在骂娘,在万马奔腾,可脸上还得笑嘻嘻地看着赵光义,嘴上还得感谢皇帝陛下的恩德,史称其顿首以谢,就是说他因为赵光义给他的这个恩德而给赵光义下跪磕头了。

离开崇文院,赵光义带着李煜去喝酒,李煜这一次是喝了个酩酊大醉,此时的他也只有买醉才能暂时性地忘却亡国之痛了。可是,作为亡国之君,李煜其实并不孤单,在他之前有孟昶,有刘鋹,在他之后有钱俶,当然还有后来的刘继元。

接下来我们要说到的这个人正是此时的吴越国王、宋朝的兵马大元帅钱俶。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09 21:51:22 +0800 CST  



要说钱俶以及他的吴越国就得从他的祖父钱镠(liú)说起。

钱镠(公元852年—公元932年,是的,你没看错,这人活了80岁。)杭州人,少年时期是当地有名的地痞无赖,后来为了谋取生计便学着黄巢开始搞起了地下商业活动——贩卖私盐。不过,这个行当并没有让他发达起来,不死赖活地过了好几年后,钱镠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公元875年,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拥兵叛乱,驻守当地的另一名武将董昌趁机高举平叛大旗大肆招募当地豪杰组成讨逆大军。眼见贩卖私盐似乎也没什么出息和前途,从小就练过武术且擅长射箭并把一把长槊抡得虎虎生风的钱镠在自己24岁这年就应募入伍。他的起点不算低,因为他年轻力壮且拥有一身好武艺,所以他一开始就被任命为一个小军官。

王郢之乱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而董昌和钱镠也就此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董昌的行为在当时可是难得的忠君爱国的典范,事后自然要大力表彰,而钱镠则因为自己敢打敢杀成了董昌手里的一把锋利的利剑。随后的几年里,钱镠一直跟着董昌,期间先后扫平了安徽多地的匪乱,再又成功地阻击了流窜到浙江的黄巢大军对杭州的进犯。

这段历史其实非常复杂,黄巢之所以没能攻占杭州其实跟钱镠关系不大,他不过是参与了那场地缘角逐的一个普通的执行者,他连一个参与者的资格都算不上,因为他那时候根本排不上号。但是,钱镠在这次的战争中因为作战勇猛且颇有谋略而被当时的一代名将、大唐淮南节度使高骈所赏识,事后高骈亲自向朝廷上表保举钱镠为都知兵马使、太子宾客。可以说,高大人算得上是钱镠命里的贵人,如果没有他这种身份和地位的人的推荐,钱镠想要发家可能会很辛苦很多。

公元882年,钱镠的主子董昌与越州观察使刘汉宏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二者于是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相互攻伐。作为董昌手下的第一战将,钱镠帮助董昌最终击败了刘汉宏,而钱镠更是亲自在会稽(今苏州地域)命人砍下了刘汉宏的脑袋。吞并了刘汉宏的地盘后,董昌雀占鸠巢把自己的治府迁到了越州,而他先前的大本营杭州则被当成胜利之后的奖赏留给了钱镠。自此,钱镠尽管在名义上还是董昌的部下,但实际上他已正式成为一方的小诸侯,而此时的钱镠不过才34岁。

此后的十余年间,江淮流域的各路军阀相互混战,到了公元的893年基本上就剩下了三路诸侯,分别是杨行密、董昌和钱镠,杨行密和钱镠二人基本上瓜分了江苏,董昌也在原有势力范围内颇有收获。这一年,唐昭宗正式任命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第二年又加封钱镠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宰相职衔。 从此,钱镠就不再是什么小诸侯了,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方强藩。

公元895年,利令智昏且不知天高地厚的董昌突然宣布称帝,实力远胜于他的朱温和李克用这时候都还夹着尾巴在做人,可他却称帝了。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董昌注定会死得很难看,作为曾经的下属,钱镠也是苦劝无果。无奈之下,钱镠对自己的老主子实施了“兵谏”,他率领大军做出一副要灭了董昌的架势。董昌就此软了,表示自己将痛改前非并把怂恿他称帝的几个人交给钱镠处置。

当钱镠回到杭州发现自己被董昌打了一个太极拳,董昌的皇帝还是照当不误。唐昭宗本想以赦免董昌的方式让其重新归顺,但被董昌摆了一道的钱镠却是彻底愤怒了,他坚持要干掉这个欺骗了他的乱臣贼子。唐昭宗一看这局面就落得个顺手人情,用钱镠打董昌正合他心意,以藩制藩坐收渔利这个办法实在是不要太爽。唐昭宗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下令其讨伐董昌。

可怜的董昌,他虽然称帝,可事实上他的实力其实连钱镠都不如,而这一点他也很清楚。眼见自己就要被自己曾经的小弟给收拾了,危急时刻,董昌与自己曾经的死敌杨行密联合意图灭掉钱镠,但钱镠及其军队的战斗力在这个时候几乎爆了表,杨行密派军队去攻击钱镠的腹地意图围魏救赵,但钱镠这边是脚踢杨行密拳打董昌,最后的结果是杨行密的军队铩羽而归,董昌则被掏了老窝连自己也成了俘虏。关于他的最后结局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押往杭州的途中他觉得自己实在是没脸去见曾经的下属遂跳水自尽而亡,一说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被杀身亡。

此战过后,钱镠不但占据了董昌的地盘,而且事后还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同时还加封为检校太尉、中书令并赐铁券,恕其九死。第二年,唐昭宗命人将钱镠的画像置于凌烟阁并加封其为检校太师,钱镠就此站在了人生的巅峰。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14 22:38:43 +0800 CST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海历克斯(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78228555/

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钱镠在势力壮大之后其个人野心也跟着膨胀了起来。公元904年,钱镠向朝廷索要吴越王的封号,朝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但这时候和事佬出现了——朱温。这个在当时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大军阀并在实际上掌控了唐朝朝政的枭雄出面斡旋,钱镠最后还是得到了王爵的封号,他被封为吴王。

公元907年,朱温正式篡唐称帝建立后梁,他封钱镠为吴越王兼任淮南节度使。此时的中原朱温独领风骚,但尽管他已称帝可实力不比他逊色多少的李克用依然高举唐朝的大旗视朱温为乱臣贼子,这二人之间迟早会有一次超级火并。很有自知之明的钱镠知道自己在这二人的面前只能是小弟的份儿,于是便安心地在江浙之地当他的土皇帝,至于北边的事,谁当皇帝他就叫谁大哥。

公元908年,钱镠被加授中书令头衔,909年又加授太保头衔,911年,钱镠加授尚书令头衔并兼任淮南、宣州润州等地四面行营都统。看到这些别以为朱温有多么的器重钱镠,因为当时类似于钱镠这样的一方豪强都被朱温的一顿眼花缭乱的尊贵头衔给砸得目眩神迷,他这样做不过是想让这些人使劲儿地掐,然后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反正赏赐一个名号又不会让他掉一根毫毛。

到了公元912年,朱温被自己的好儿子朱友圭给干掉了并随即宣布自己是后梁的第二位皇帝,相比朱温,朱友圭更是对钱镠加倍尊崇,他给了一个让钱镠受宠若惊的头衔——尚父。

公元915年,朱友圭的弟弟朱友贞发动政变夺取了后梁的皇位,钱镠又被加封为诸道兵马元帅,而这个头衔后来又被改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在名义上钱镠从此掌管了全国的兵马,但实际上钱镠还是一个土皇帝而已,可这个名头那是相当的响亮。

当时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自立门户,有的甚至公然称帝,但钱镠不肯博这个虚名,他一直以中原王朝的臣子自居。公元923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国王,就此他开始设立自己的朝廷并设置宰相、侍郎等百官,一切规格都与皇帝看齐。

李存勖灭掉后梁建立后唐之后,钱镠第一时间表示支持和拥护,总之以前怎么对待后梁现在就怎么对待后唐。你们在中原打你们的,谁胜出我就认谁当大哥,反正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和笔墨而已。

公元931年,后唐皇帝李嗣源再次任命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然而这时候已经80岁的钱镠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第二年钱镠因病而故,临死之前他选定自己的第七个儿子钱元瓘为其继承人并交代了自己的遗嘱: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也就是说:我死之后,你们还是要做中原王朝的臣民,不管中原王朝由谁当皇帝都得表示臣服。

在称霸两浙的前后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钱镠并未刻意寻求向外扩张,而是专心治理的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相较于其他地方的攻伐不断,吴越地区在这几十年里可谓是“国泰民安”。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杭州之所以能在宋代以后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经济和文化重地,钱镠着实功不可没。

在钱镠即将谢幕之时,我想再特意提到一下他留给后世子孙的遗嘱,这里面有十条戒训,我在此不全部摘录,单挑几条我个人认为足以彰显其为人的戒训:

尔等心存忠孝,爱兵恤民。

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

要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如违吾语,立见消亡。依我训言,世代可受光荣。

余理政钱唐,五十馀年如一日,孜孜兀兀,视万姓三军并是一家之体。

多设养济院收养无告四民,添设育婴堂,稽察乳媪,勿致阳奉阴违,凌虐幼孩。

吴越境内绸绵,皆余教人广种桑麻。斗米十人,亦余教人开辟荒田。凡此一丝一粒,皆民人汗积辛勤,才得岁岁丰盈。汝等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恃势力而作威。

吾立名之后,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此长享富贵之法也。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呜鼓而攻。

这就是钱镠,前半生刀头舔血九死一生,后半生保境一方且终生无裂土称帝之心,直到临死之时仍训戒后人当真命天子出现时尽速归附。这样的人不管后世如何定义他,至少他是一个值得被历史尊重的人。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14 22:51:11 +0800 CST  
钱镠死后,钱元瓘继承了其王位,他可以说是一个标准且合格的守成之主,吴越国在其当政时期继续悠哉悠哉地生存着。不过,这位二世祖没能继承其父的长寿基因,在位第九年,钱元瓘驾鹤西游。

这时候一个比钱镠还要命长且一生多次跟随钱镠征杀四方的强人登上了吴越国的最高舞台,他叫胡进思。钱元瓘死后,他的第六子钱弘佐继位,当时的钱弘佐年仅16岁(也有说法当时年仅13岁),这注定了将是一个权臣当道的时期,而这个权臣就是胡进思。早在钱元瓘继位之时胡进思被封为大将军并允许其剑履上殿,轮到钱元瓘的儿子上位他的权势和地位只能是随之而水涨船高,可事实上当时围绕在钱弘佐这个少年身边的虎狼之臣又何止胡进思一个人,但钱弘佐虽然年少但却不乏杀伐果决的帝王气概。

在位期间钱弘佐先后诛杀了杜昭达、阚璠和程昭悦等一帮权臣,同时他还在南唐攻打南闽国时不顾大臣反对派兵驰援南闽,虽然最终深陷内乱的南闽国难逃灭亡的命运,但钱弘佐还是硬生生地从南唐的嘴里抢下了福州,吴越和南唐早就结成的世仇由此更甚。眼看一代明主将成,然而天不假年,公元947年,不满20岁的钱弘佐病逝,其弟钱弘倧继位,时年18岁。

年轻人都是血气方刚,钱弘倧自然也不例外,他早就看不惯当时权倾朝野的胡进思,但这个权臣毕竟对他有拥立之功且势力庞大,钱弘倧尽管恨不能亲手杀掉胡进思但一直下不了决心。这时候,看穿了钱弘倧心思的内衙指挥使何承训便投其所好建议钱弘倧赶快杀掉胡进思,但好不容易有了帮手的钱弘倧却在这个关键时刻软了。何承训这下可就慌了,他这下子可以说是把胡进思给得罪了,于是这个投机分子转头就去找胡进思,说钱弘倧想杀掉他。胡进思可没那么婆婆妈妈的,他当即发动政变废黜了钱弘倧并将他软禁了起来。

这时候就轮到钱弘俶出场了。胡进思尽管是个权臣,但他对老主子钱镠还是有那么一点忠心的,他没打算自立为王,而是将钱元瓘的第九子钱弘俶立为吴越国王。此时,已经年过90岁的胡进思选择了急流勇退,他主动隐退选了个地方去颐养天年,而钱弘俶也就此慢慢地掌管了吴越的朝政大权。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14 23:02:16 +0800 CST  
多说一句,这个胡进思最后活了98岁,其实他是可以成为百岁老人的,但他之所以没能长命百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那颗本已归于无欲无求的心再又骚动了起来。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胡进思突然想给后世子孙谋取更大的利益,就在他回到杭州准备搞点事情的时候老天爷决定要了他的老命——他因全身毒疮迸发而亡。

这个钱弘俶就是吴越国的末代国君钱俶,他之所以改名是因为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老爹叫赵弘殷 。在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这个弘字就此成了禁忌,钱弘俶也只得改名为钱俶。

最后说个八卦,钱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位期间修建了不少的佛塔佛寺,而这里面最有名——没有之一,就是最有名——最有名的佛塔就是西湖之畔的雷峰塔。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14 23:02:48 +0800 CST  
公元978年或许在中国的历史上谈不上是什么特别值得铭记的年份,但对于当时的宋朝百姓尤其是中原的百姓来说,公元978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更是举国为之而欢庆的一年。这里面的原因没有别的,只是因为这一年里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以及诞生于唐末的吴越政权相继向宋朝纳土归地,整个南中国从此全都姓了赵。

在中国古代王朝的统一历史上鲜有割据政权向其主动纳土归降,大多数都是通过战争的手段将其强行征服。赵光义在登基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但稳定了国内的朝局和政局,而且还将跟随赵匡胤横行天下的武将们治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宋朝在他的治理下不但没有原地踏步或倒退,反而比赵匡胤时期更为具有凝聚力。毫不夸张地说,这时候的宋朝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变得比赵匡胤在世的时候更加强大。宋朝的稳定和强大对于南方的两个割据政权来说却是如坐针毡,凭借实力宋朝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们踏平的,可赵光义偏偏没有对他们龇牙咧嘴,而是对着他们面露微笑。这就好像在一个无可逃避的屋子里一个强壮的男人死死地盯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他只对着你微笑,而其他多余动作他什么也没有,这事换了谁恐怕也没法做到心如止水吧?谁能不发毛?

面对如此局面,首先被赵光义盯得心理崩溃的人就是仅仅只是蜷缩于福建一隅之地的陈洪进。当年潘美攻灭南汉之时就已经把宋朝的刀子抵到了陈洪进的背后,但那时候的陈洪进对宋朝很乖,而且南唐未灭且他陈洪进那么点地盘和军队也实在是让赵匡胤和潘美这等胃口很大的人懒得动嘴去啃,可这已经足以把陈洪进吓得屁滚尿流了。等到几年后宋朝灭掉南唐,陈洪进就再也不好意思继续当土皇帝了,可就在他经过一番激烈又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亲自去开封向赵匡胤投诚的时候,他突然在半路上得知赵匡胤已经死了。

怎么办?本已彻底绝望的陈洪进立马打道回府又缩回了泉州,他准备看好戏。可是,他后来才发现自己的如意算盘这回是打错了,宋朝在经历开国之祖突然驾崩的打击之后不但没有四分五裂,反而还越发的强大,陈洪进只觉得自己的脖子似乎被一双无形的大手卡得更紧了。没办法,如果他想安享晚年,如果他想为自己的子孙谋取一个更好的出路,那他现在别无选择,他只能带着大批的金银财宝再次踏上前往开封的道路去朝见大宋的新任天子。

关于这个陈洪进以及由他所占据的那个仅仅只有两州之地的微型割据政权,我这里无意对其进行详细述说,简单介绍一下。

要说陈洪进就得提到李煜的老爹李璟。公元933年,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建立南闽国,11年后,南闽的皇帝变成了其弟王延曦,也就是在这一年,南闽大将朱文进杀掉王延曦自立为王。朱文进随后派遣自己的心腹黄绍颇为泉州刺史,忠于王氏的南闽将领留从效联合手下的王忠顺以及董思安私下里招募了52名勇士决意除掉黄绍颇,这其中就包括陈洪进。

当夜,这些人翻墙而入杀掉了黄绍颇,然后让南闽的宗室王继勋掌管泉州的军政大权。得知此事的朱文进大怒,于是他派兵攻打泉州,但留从效设伏兵将这股军队歼灭。正当朱文进准备再次兴兵讨伐时,他的背后被人狠狠地捅了一刀,而这个人就是李煜的老爹南唐皇帝李璟。南唐军队一举将南闽灭国,连同南闽的皇室和朱文进等一干人等全都被收拾了个干净。在南唐军队的强大攻势和威慑下,驻守泉州的王继勋也被迫以泉州请降。

第二年,留从效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决定要对王继勋开刀,他以王继勋赏罚不当为由将其刺史之职给罢免,然后自立为泉州之主。李璟派出李宏通前去攻打留从效但却被其击败,但留从效随即就向李璟上表陈述原委,表示自己没有反意仍然愿意做南唐的臣子。既然如此,李璟也不想多生事端,眼见留从效服软也便就坡下驴地承认了他对泉州的掌控。李璟把泉州交给了留从效,把漳州交给了董思安,但几年后董思安被留从效的哥哥留从愿以毒酒杀之,留从效就此掌控了漳州和泉州。

后来,周世宗柴荣南下伐唐让李璟被迫对后周称臣,留从效也有样学样,名义上他还是李璟的臣子,但暗地里他却派人去开封向柴荣也称臣,只不过他的热脸贴了柴荣的冷屁股。柴荣这时候已经无意在折磨李璟,他告诉留从孝:我现在跟李璟已经是兄弟了,你还是老老实实地给李璟当小弟吧!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留从效再次派人到开封表示愿意当宋朝的臣子,赵匡胤就没有那么客气,他同意了留从效的请求。留从效就此一身侍二主,每年不但向南唐进贡,同时还向宋朝进贡,一切目的只为保全自己的特殊地位。

公元962年,留从效病逝,他那年幼的儿子留绍镃继承其位。这个留绍镃其实不是留从效的亲儿子,因为留从效没有生出儿子来,这是他哥哥留从愿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留从效。这边留从效前脚刚去西天长途旅行,后脚就蹦出来一个撬他留家墙角的人,而这人正是他当年招募的那52名助他起家的勇士之一陈洪进。

此时官拜统军使的陈洪进突然野心勃发,他实在是不愿受这么一个小孩子的管制,而他采取的措施则是相当的粗鲁和野蛮。他直接派人把小孩子留绍镃给绑了,然后把这个孩子送到了南唐国主李煜的面前,他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个小屁孩想投降我们南唐的死敌吴越并准备把漳泉二州送给吴越,所以我把他绑了交给你处置,至于泉州和漳州就暂时由我替你看着。

就此,漳泉二州落到了陈洪进的手里,但这人随即就给自己立了个牌坊。他很注意自己的吃相,他没有急于上位,而是把自己曾经的老上级张汉思给推到了前台,他则甘愿当起了二把手,但实权却完全掌控在他的手里。

张汉思尽管已经年迈但他却不是一个老傻子,老头儿一生要强,他不想当陈洪进的傀儡。某天,张汉思摆酒设宴邀请陈洪进前来一醉方休,陈洪进哪里会知道这其实是一场鸿门宴,张汉思准备在这场酒局里做掉他。可是,命运在这个时候显灵了,看着众人酒酣耳热,张汉思觉得下手的时机成熟了,可就在他刚要下令埋伏在后面的刀斧手跳出来宰了陈洪进之时,突然间整个世界山摇地动——地震了!

张汉思可是吓了个不轻,他这时候逃命都还来不及哪里还有杀陈洪进的心思?但是,还有人比他张汉思还要吓得不轻,这人寻思着陈洪进可能是有天命之人,要不然老天爷怎么会出手救其性命?于是乎,这人当场就将张汉思的密谋告诉给了陈洪进,刚被地震吓得浑身冷汗直冒的陈洪进这时候顿时又热汗直流,他立马拔腿就逃了出去。

逃回去的陈洪进肯定不会放过张汉思,但他运用的手段一点也不血腥,反而显得很幽默。这一天他把一把大锁藏在衣袖里,然后去了张汉思的帅府。他先是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将张汉思门外的卫兵全部喝退,然后拿出衣袖的大锁将张汉思的房门给锁上了,随后他向张汉思喊话:我已经知道你那天想要杀我,但我并不会杀了你,现在你已经被我锁在里面了,如果你想活命,想再走出这间屋子,那么你就乖乖地把将军的印信交出来,否则你就准备饿死在这屋子里吧!

张汉思这个时候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你叫他翻窗户拆墙显然是力不从心,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服软。陈洪进最后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而他也没有食言,可尽管他没有杀掉张汉思却从此将其软禁了起来。就这样,陈洪进成了漳泉二州的土皇帝。第二年,宋朝任命陈洪进为平海节度使、漳泉二州观察使兼领检校太傅职衔,他的身份和地位就此变得合法了。
楼主 海历  发布于 2021-01-18 00:21:04 +0800 CST  

楼主:海历

字数:333509

发表时间:2020-10-15 06:00:0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28 07:21:00 +0800 CST

评论数:1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