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张子善案件的象征意义

他们一边认为毛老人家坚持的所有都是对的,一边反对老人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一边认为老人家无所不能,把中国的文化体系建设的天上地下独一份,一边反对“仓廪实而知礼节”。一边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边认为中国人素质低不适合民主制度。好强大的逻辑能力。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1-07 16:00:21 +0800 CST  
春荒之九 要 饭
“饿啦”鸟的叫声一般是在快到中午的时候听得到,这叫声,不但提示着人们该吃饭了,还预示着,有人要挨饿了。
之前,每个家庭为了过年,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有的人家就几乎是全力一搏,用尽了一年的储存。到麦收之前的青黄不接,有很多的家庭粮食是不能接续下来的。当然,我没有经历过粮食不够吃的年代,小的时候虽然吃的不好,不管用什么东西吧,好歹能把肚子填饱。但并不是村里的所有人家都是这样,有的家庭孩子多,劳动力不足,成为“缺粮户”。“缺粮户”的意思是,一个家庭所挣的工分,不足以保证分到足够让家庭的所有成员吃一年的粮食,或者虽然分到了粮食,但是需要欠生产队的工分,欠债是早晚要还的。或者有的家庭虽然不缺粮,但是主妇不精于算计,不会“过日子”,每次新粮食下来一家人猛吃,不考虑搭配瓜菜等等,这样的人家到了春天也会吃不到头。如果从生产队,从邻居家里借不出来粮食,就要自己想办法了。

所谓的办法,无非是出门要饭。要饭的每人背个口袋,带上个碗,手里柱个棍子。这样的形象,在那个年月是经常能见到的,有的年份还会很多。我们村因为地多,粮食不够吃的家庭少,即使有断了粮的,也能从生产队,或其他人家借出来,所以要饭的很少。但周围地少的村子,每年麦收前这段时间,都会有人家里边不开火,外出要饭。
要饭的可不像现在电影电视里的丐帮那么潇洒,懒懒的躺在某个地方晒太阳。出去要饭,不是讨钱,是不可能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的。大家都不是很富裕,没有哪个村子有能力,愿意把几个乞丐养起来。要饭的人,需要不停地走村串户,一家一家的乞讨。出门去要饭,一定要走得远,避免见到熟人双方尴尬。如果哪位有兴趣,可以自己体会一下,在离自己家不远,有可能碰见熟人的地方开口乞讨试试,第一次的心理障碍是很难突破的。大多数时候,要饭所走的地方并不是自己熟悉的,哪里有村子,这个村子的民风如何,富裕程度如何,是否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在晚上栖身,都是未知数,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晚春的时候虽然天气不是很冷了,早晚还是很凉的,一旦错过了村子,要不到东西饿肚子不说,还要在野地里住宿,那个滋味,没有经历过的人还真是不好体会。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同情乞讨者,大多数人给的是冷眼。一般人会认为女人的同情心会多一点,要饭的时候喜欢找女人,尤其是年龄大一点的。小孩子们玩要饭的游戏,一般都会说的是“大爷大娘给口吃的吧”,其实这是一种想当然。一般来讲,上了岁数的妇女,她们的同情心仅限于口头上,真正付诸行动的时候并不如男人慷慨。作为家庭主妇,过日子是他们第一要考虑的,对于乞丐,她们也会从过日子的角度去考虑这家人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是不是因为平时不会过等等。
乞讨的过程中,见人就要赔着笑脸,大爷大娘的喊着,心里忐忑着,大多时候遭受的是白眼。如果别人给半碗剩粥,就自己喝掉。对于到我们那里乞讨的人,大多数有同情心的,就是给半碗棒子面粥。有幸要到半块窝头,自己实在饿了的时候才会吃掉,不是特别饿或者刚喝过粥的时候是舍不得吃掉的,就把窝头装进口袋带回家。不管几天还是十几天,不管要回来的是什么,回到家以后都需要把这些东西晾晒以免发霉,因为你不知道要到的东西是否能足够一家人吃到麦秋。有的人家,把这些要回来的东西晒干以后再上碾子轧碎,每到吃饭的时候重新做一下,勉强度过艰难的春荒。
其实当时讨饭的人不是很少,我们村也不是没有,只是大家乡里乡亲的心照不宣,不愿意提起来伤人面子而已。但是我们附近的村子,出去有过要饭经历的,不在少数。2010年清明节回家上坟,老婆遇到了一个儿时的同村同学,俩人说起童年的情况,不经意间谈到了对方儿时要饭的往事,俩人唏嘘不已。说到后来,老婆不停地跟人家道歉:我们那时候小,太不懂事了,你家那么不容易来的干粮(窝头)在那里晒着,我们还要去拿来吃,真是太对不起了。俩人尽管一直在笑着说,但是泪水却始终在脸上没干,就算在旁边事不关己,我的心里也同样酸酸的。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1-08 08:23:09 +0800 CST  
沙 土

古代的诗人,在诗中写到沙的不少,像“黄沙百战穿金甲”,“沙场秋点兵”等等。不过,古诗里提到的沙,大多数应该是沙漠里的沙子,而不是我们这里的沙土。
相对于沙漠里的沙子,沙土的颗粒更小。光脚踩上去,沙土比沙子更柔软,感觉更舒适。由于颗粒小,互相之间更加紧密,也能保证其中可以留住更多的水分。因而,相对于沙漠来讲,沙土地,还是能种植一些作物的。
不过那个时候,沙土在农村,有着比耕作更为重要的作用。
纸的发明使用,据说是从东汉的蔡伦时期开始的。但是一直到我有记忆开始,纸对于村里的农民来说,都是奢侈品。除非家里有读书人,才会有书本,有纸。当然一般的家庭,大多用的是草纸。草纸,颜色黄黄的,黄中偏点黑,有的时候可以从纸的背面看见碎了的麦秸残片。这种纸,在农村教育普及之前,都是用来上坟打纸钱烧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教育在农村,已经比较普及了。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都会有一两个,甚至更多上学的学生。这样的草纸,被大多数的人家选择,给上小学的孩子作为练习本用。用铅笔往草纸上边写字,经常会被麦秸残片或其它残渣阻拦了笔迹,造成纸张的破损,小孩子们都不太喜欢用。但是,不喜欢也没办法,必须用。家里的条件都不好,钢笔用不起,都用铅笔。白纸太贵,四分钱一大张,草纸比白纸便宜一分,只有三分。作业本老师有要求,必须用白纸。练习本,就只能少花点钱,能省一分是一分。

以前读过的书当中说,曲辕犁在中国的使用,是自西汉开始。这一革命性的发明,早早将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带到了世界前沿,生产效率获得了成倍的提高。
直到我小的时候,曲辕犁在村里还能见到。不过,那时候的曲辕犁,已经不是种地用了。平常家里能见到的,都是犁铧,而不见整架的犁。犁铧留给我最深的记忆,也不是犁地,而是炒沙土。
犁铧的形状,有点像滑冰运动员穿的冰鞋,不过比冰鞋要大,是铸铁的。犁铧中间部分中空,像一个小的尖底锅,可以装下三四斤沙土。将沙土装到犁铧里边,放到做饭的灶台里烧,饭做熟了,犁铧里的沙土由也白色变成黑色,这就算炒好了。
沙土的神奇之处在于,炒成黑色,经过水沁以后,放在太阳下暴晒,很快就又可以恢复成原本的白色,像新的没用过的一样。沙土的土质也分好坏,颗粒细密沙多土少的最佳。这样的沙土,湿了以后,不会结成硬块。我们村就没有好沙土,只有像沙土的黏土。这样的土吸水性不足,遇水还容易结块,不好用。可沙土是每个家庭都是离不开的,没有就很难办,没办法,只好到西边十几里外,有白地的村子去拉。

炒沙土的特点是,吸水性强,而且干净柔软,人的皮肤接触上去会很舒服。没有炒过的生沙土,吸水性也不错,不过大家都用炒沙土,大概是为了杀菌。因为当时来说,炒沙土的作用,相当于现在人们都离不开的卫生纸,卫生巾。在卫生纸卫生巾还没有被发明的年代,我们这里的农民,都是用炒沙土来替代的。
炒沙土的好处,在于可以反复使用,而且皮肤接触的时候感觉干燥柔软。在湿水的情况下,沙土,比卫生纸的感觉要好。所以使用炒沙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尤其对于婴儿,用沙土是再合适不过。将炒好的沙土晾到合适的温度,装进一种特别缝治的土裤子里边,给还没学会走路,只会在炕上躺着的婴儿穿上,能保暖,还干净干爽,不伤皮肤。小孩子拉尿都在里边,来不及更换的时候,可以使用的时间长一点,最长可以坚持一个白天,到了晚饭的时候再换新土。
那时候农村家庭孩子多,几乎每家都有五六个以上,基本上是大的看小的。炒沙土,给婴儿换土裤子,晾晒沙土等等这些活,大都是大孩子们的活儿。老大负责老三,老二负责老四,如果下边还有,就继续往下轮。等到婴儿该学走路了,才不用再穿土裤子,于是土裤子传给下一个更小的孩子。
用沙土的当然不止婴儿,女人们也是要用的。只不过,女人们所用的土裤子,跟婴儿使用的,做法有所不同。女人们不管是否来例假,都要下地干活,使用沙土,以不影响她们干活为主要考虑。她们穿的土裤子,要求穿上以后不影响走路,也不能往外漏沙土。
除了例假的时候用,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一旦女人因生育导致大出血,纸是绝对用不起的,只能用大量的沙土。由于女人们平时每个月都要用,用量比婴儿更大。所以说在那时候,沙土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卫生纸卫生巾,这绝不是哗众取宠。
每个家庭的院子里,都会用砖砌一个池子,池子上边搭一个小棚子。棚子不高,也不很大,能装一两车沙土,下雨不漏就可以。除了女人和婴儿用沙土,过年炒花生也用。当然,炒花生,不能用污染过的沙土。
九零年代,彩色电视开始在农村普及。面对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卫生巾的广告,一名上初中的小男孩百思不得其解,在课堂上大声向大家询问:谁能告诉我,这个卫生巾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班级里鸦雀无声......
犁铧与沙土何时淡出人们的视线,我没有印象了。因为经济条件的改善,不知不觉中,沙土被卫生纸和卫生巾所取代。女人们应该很早以前就不用了,但是直到90初期,村里还有不少的家庭在拉沙土,给新生的婴儿使用。
楼主 592851055  发布于 2020-11-08 11:19:53 +0800 CST  

楼主:592851055

字数:19980

发表时间:2020-10-21 22:18:4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08 12:39:40 +0800 CST

评论数:7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