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食货一落索

不错的东东啊。下载中。

历代都有人做这样的书。你不诗经么,里面的物件是啥样子,出部书。可惜再版的话图片就会失真了。最后堕落到四库全书的图画等级,很难看。不如照片可以保真些。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5 18:36:17 +0800 CST  
现在旅游业也有这样的,一座山的登山手册上会专门告诉你一些本山出产的稀有植物。配上图片很雅致。不过MS在日本有,国内还没见到。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5 18:39:02 +0800 CST  
宋人的瓠羹是用瓠叶做的么?洒家也怀疑是扁蒲炖肉,哈。瓠叶羹不会就是吴羹吧?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5 22:46:19 +0800 CST  
O(∩_∩)O哈哈~

瓠羹早就私下里复古过了。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5 23:07:33 +0800 CST  
南宋有本书说现在有些店名不对题。瓠羹店没有瓠羹就是一桩了。

北宋的瓠羹店似乎在早上叫卖饶骨头,也不是瓠羹。瓠羹估计就是传下来的招牌,比如俺家附近的汤包店,门口几笼子包子是小买卖,主要都是靠里面的炒菜赚钱了。三黄鸡店早就自我升级了。十年内,沙县小吃、小龙虾管或者涮羊肉这样的小吃店肯定还会有几个产业升级的。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6 20:22:45 +0800 CST  
宋人到市场上买米需要计算,蔬菜则几乎不要钱似地。现在也有许多地方的餐馆菜蔬都是奉送的。韩国馆子也是如此。同样一小片土地,接粮食一年只能一两熟,蔬菜一茬茬有的好收的了。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6 20:43:22 +0800 CST  
宋朝蔬菜应该不贵。如果买了掌柜一只鸡,他估计会饶大把鸡毛菜和笋干,并说“值甚的”。

宋神宗时期福建官方收购“干姜一十万斤价钱一千一百六十八贯文足”,干姜每斤11.6文。宋斤合现在一斤二两,所以每斤10块左右。哈哈,真的是宋朝的姜贵。对不起,这里用了一比一的汇率,不是通用的三比一。否则就是宋朝的便宜了。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6 21:03:37 +0800 CST  
宋朝蔬菜应该不贵。如果买了掌柜一只鸡,他估计会饶大把鸡毛菜和笋干,并说“值甚的”。

宋神宗时期福建官方收购“干姜一十万斤价钱一千一百六十八贯文足”,干姜每斤11.6文。宋斤合现在一斤二两,所以每斤10块左右,而且是收购价,不是零售价。哈哈,真的是宋朝的姜贵。对不起,这里用了一比一的汇率,不是通用的三比一。否则就是宋朝的便宜了。当然,政府采购高过普通价格也是可能哈。。。。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6 21:09:32 +0800 CST  
我们这里也是。买一片冬瓜或者一把蚕豆也就三五块钱,菜贩子都主动饶一把葱在你的塑料袋里。

这就是最后的好日子了。等到葱蒜都被炒上去了就没这等事咯。

哥几个,上次谈到宋仁宗吃的蛤蜊,这里查到了。后山谈从做蛤蜊;邵氏闻见录做新蟹一品。价格一样,一枚值一千。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6 21:32:52 +0800 CST  
转图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6 21:45:46 +0800 CST  
你们就羡慕洒家吧!今天中午让武汉同事念“和酸若苦、陈吴羹萨”给我听了。哈哈,很押韵地捏。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6 22:26:28 +0800 CST  
结构性上涨的。葱不会独立于姜蒜徘徊于低价的,否则就没有人种葱了。所以大部分作物炒上去了,那么所有的作物就都会涨上去了。

上回看了炒大蒜和生姜的投机者,他们的目标就是三倍。和洒家认为的倍数暗合。不是参考了俺的文章吧?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6 22:28:41 +0800 CST  
1文钱到处都可以买到一块糖的。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7 07:57:42 +0800 CST  
小伙子捧一束薤花给MM,给她念薤露,人生苦短,拿下。
++++++++++++++++++++++++
拿挽歌泡妞?!你狠!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7 08:02:54 +0800 CST  
北宋交钞和金朝的纸币有大面额;南宋关会都是小票面。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7 22:54:08 +0800 CST  
宋朝绝对是分餐制。看看梦华录,每个人使用的盘叠的描述就知道了。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19 21:13:29 +0800 CST  
要不就食案吧。如何?先搞清楚菜端上来搁哪里。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20 07:22:05 +0800 CST  
中国祭祀的工具确实有够奇怪。草根皇帝朱全忠就问这些是什么。等神职人员跟他一一解释后他叹气说:我的祖先哪里会知道这些劳什子是派什么用处的?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21 10:45:19 +0800 CST  
哈,大家都被鼎给糊弄了。其实看看南越王墓和两汉其他墓葬,其实食具还是很丰富的。俺影像最深的倒是一个擦姜汁的刨子,很可爱。其他的蒸煮器具也都是有的。

鼎主要是用来做大锅粥的吧。用手指头扣一块尝尝就留下“染指”这个词汇。古人食材缺乏不免小气。鼎之所以那么大,其实就是告诉你他们家大业大,一锅饭要烧那么多才能够满足家庭需要。可见中国古人的淳朴、直接和缺乏想象力。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22 09:19:59 +0800 CST  
你搞历史的角度和日本人很类似。不过好象你不太喜欢日本人?还是我记错了?
++++++++++++++++++++++++++++++
可能是被你感觉出来了的。。。。哈。

日本人很认真,做中国历史的课题往往用心良苦。作品也集腋成裘往往可读。虽然洒家一直觉得他们有点野狐禅。
楼主 鞫洒家  发布于 2010-08-22 09:22:36 +0800 CST  

楼主:鞫洒家

字数:332213

发表时间:2010-08-12 08: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14 17:43:36 +0800 CST

评论数:202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