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元王朝

写这篇文章之前,先要说些无关紧要的话。我是蒙古族,可是我不会说蒙语,祖父会说,但是没有交给父亲,所以我自然是没有学习的机会了。定义一个人是什么民族有三点比较重要,语言、文化、习俗。是否会说本民族的语言,是否了解及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是否尊重和遵从本民族的习俗。所以孔子才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按照这个定义上来看,语言我自是不会说的,习俗恐怕现在大多数蒙古族也不会遵守蒙古族的习俗了,那达慕早已成了旅游项目,忽里台连很多蒙古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了,那能称得上我还是蒙古族的,就是我还可以谈谈文化呢。其实说文化呢,又太宽泛了,不如就简化一下,我们来谈谈历史,谈谈元王朝的历史。
说历史可能也没有什么新的观点,毕竟我不是学历史出身,但是却有一些新的视角是我这个学经济的人比较重视的,又加上近些年来国民对蒙元王朝一直有着深深的误读,不得不简单说说这个王朝。

一、 一个草原民族的海洋梦

说来也奇怪,蒙古人的发祥地是没有海的,斡难河畔水草丰美,孕育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草原民族。可偏偏是这个草原民族却有着海洋帝国的雄心。现在中国人往往对郑和下西洋津津乐道,认为体现了我国航海技术的优越以及我们似乎也是很有可能成为海洋大国的。但是我却认为郑和下西洋恰恰是中国海洋时代的终结,中国海洋梦的最后一首挽歌。为什么呢?世界上没有一个海洋大国的海洋时代不是从牟利开始,恩里克王子的远航、荷兰的崛起和英国的发迹,无一不是因为海洋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而郑和的远航是伴随着明王朝禁止民间出海的禁令开始的,同样,也是一场毫无获利可能的政治游行,这样的一次航海必然是海洋时代终结前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了。而且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郑和出海的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技术之先进,如果没有前面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一定是促难成行的,那么这个技术积累在什么时候?正是在蒙元,研究过蒙元经济就应该发现,蒙元的贵族们对财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从赋税中得来的稳定收入很难满足这些贵族的需求,于是每个贵族,上至大汗皇帝,下到普通军官,都要雇佣一批斡脱商,就是一批专门为他们打理生意的人,这些人大部分是来自中东的回回人,他们了解中国产什么,西方要什么,于是开展了大量的海外贸易,这个贸易无非两条路,传统的丝绸之路和海上,唯利是图的斡脱商们自然是选择了运费便宜的海路,而又由于这些雇佣商人的东家就是政府,所以中国海上贸易空前繁盛,泉州竟成了世界性的港口,让马可波罗这个外国人都艳羡不已。有了海上贸易的空前繁荣就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对!海军,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曾经有一支四处征伐的海军,蒙古的大汗就是这样耐不住寂寞的想打仗,陆上的战争打完了,咱们就打海上的,于是蒙元王朝开始建立自己的海军了,忽必烈汗的想法是攻打日本,可是碰上了日本人口中的“神风”,于是没有经验的将军竟然想到了铁索连船的策略,当然元朝没有三国演义,不然看过这部小说的人估计不会使用这种策略。征伐日本的失败并没有阻挡忽必烈建设海军的热情,这只海军一直在建设并且还成功的实施了对南海上一些国家的征服。有了海外贸易、海军,当然就要有可靠的海上运输能力了,于是元王朝积累了大量的海上运输的经验,建设了一批港口,最著名的就是直沽和上海,直沽你没听说过?哦对了,它今天叫天津!为什么要建设天津和上海呢?因为要运粮,首都在北方就面临这样的问题,粮食需要运到北方,怎么运?旱路运输太贵,还是水路省钱,可是中国没有南北走向的河流,隋炀帝说没关系,来开凿一条大运河吧。于是就有了京杭大运河,但是中国北方缺水,运河经常堵塞,于是忽必烈说了,我们走海上!于是中国的漕粮从此改成海上运输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海上运输变成了国家最大宗物资的基本运输方式、繁盛的海外贸易,大量的奢侈品进口和丝绸、瓷器等制成品出口,国家贵族直接参与投资,有一支不安分的到处出现的海军。你觉得我在形容什么?这很像早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有一些像早期的荷兰和英国,这似乎是一个即将孕育的海洋帝国的雏形。然后呢?然后你就知道了,明朝赶走了蒙古人,明朝皇帝觉得海外贸易没有什么用处,不如田赋税收重要,于是禁止出海了。漕粮走海运?太不安全了,万一碰见个大风大浪岂不是危险了?还是疏通一下大运河吧。海军?要海军干什么?大明王朝的敌人主要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还是长城比较重要。于是在郑和完成了中国海洋大国最华丽的谢幕礼之后,这个帝国的海洋梦结束了,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大陆国,彻底到连它之前的唐宋的汉人王朝所做的一点努力也都毫不见踪影了。
中国,曾经也在海洋帝国的路上前进了一步,不过这一步竟然是中国离海非常遥远的内陆少数民族走出来的,历史确乎就是这么有趣。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3 23:16:00 +0800 CST  
二、是非毁誉说科举

说元王朝似乎不能不说说科举制度,因为自从科举面市以来,元王朝的科举就是最奇特的,流行点说就是最奇葩的。科举是个什么样的制度?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以考试为形式的文官选拔制度,这个制度好不好?如果研究的唐以前历史的专家就会说非常好,你看,隋代以前没有科举吧,所以什么世袭制、军功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都不好,不公平呀,社会没有晋升通道,底层的人再优秀也只能在底层,上层的人再恶劣也可以官居高位,这怎么行,时间一长肯定会出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式的人物。那么你看科举就比较有水平了,考试,一个公平的选拔办法,保证了社会晋升通道的通畅,甚至我们可以无不骄傲的说,西方的文官选拔制度就是借鉴了我们的科举。而研究明清近代历史的学者往往对科举无甚好感,八股取士已然成了文字游戏,内容僵化、形式僵化的考试极大的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这个国家最聪明的大脑如果都在玩文字游戏确实是很危险的。所以科举嘛一直是毁誉参半的。
怎么评价科举呢?我在美国曾经写过一篇制度经济学的论文,是说科举对中国科技制度的影响。依我个人之见,科举作为一项官员选拔制度无疑是非常优秀的,所以近代西方选拔文官都要借鉴科举,可是问题来了,中国的科举可不单纯是文官选拔制度。你一定要说了,科举考上的人都去做文官了,这难道不就是一个文官选拔制度么?我觉得这么说就大大的错了,科举是中国的唯一的阶层转化制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看一下,西方的文官考试可以让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文官,许多农民、工人等等可以参加考试去做文官,从而转化自己的阶层,可是不参加文官考试可不可以转化呢?当然可以,你可以去大学学习一下数学、物理,然后本来是在农场工作,然后因为发现些什么重要的科学定理,你就成了爵士,这样的人有没有呢?艾萨克·牛顿爵士嘛!当然,你也可以去当兵,然后由于当兵当得好,你就成了将军,最后可能就成了皇帝,这个人叫拿破仑。或者还有,你可以专心致志的写书,只要你够有见解也是可以变成君主的座上宾的,孟德斯鸠就是这样。所以说文官考试虽然类似于科举,但却是众多转化阶层方式之一,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的,看看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就好了,很多人把高考比成科举,我认为十分不恰当,因为毕竟高考是在决定你接下来受教育的地点和方式,而科举就是决定了你的身份地位和职业。公务员考试固然可以让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公务人员,跟以前的阶层不同,但是并不唯一,一个大学毕业生除了考公务员还可以去企业、创业、留校等等,都可以转化自己的阶层,且无高下之分。
再来看看科举是这样么?在中国古代,如果你出身农民,这是最常见的,那估计你就要一辈子当农民,见到官老爷们要下跪,当然你可以不当农民去经商,但无论你赚多少钱,见到官老爷一样要下跪,你也可以做手工匠,当然见到老爷一样要下跪,怎么才能变到那个不用下跪的阶层呢?参加科举考试吧,考上了你就是一个可以不用见到官就跪,当然见到比自己大的官也许还是需要,并且有人给你下跪的阶级。说到这我觉的就比较明白了。文官选拔制度是一系列改变阶层的制度之一,而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唯一的改变阶层的制度。那么这个考试有没有、怎么考试、考什么在中国就至关重要了。他成了全古代中国的聪明的并想改变阶层的人的大脑捉摸的事情。
元王朝的蒙古大汗们把这个考试废除了!好了,这件事可是大事了,中国人原来找到了唯一的阶层改变通道,但是蒙古人一来就废了,你说这是好事么?当然不是,广大的读书人没了上升的途径,估计就是再聪明也要一辈子当只能下跪的民族了,这个憋气,后来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这个名字很拗口的大汗皇帝终于恢复了科举,不过竟然是配给制的,什么叫配给制科举呢?就是蒙古人、色目人占录取名额的百分之五十,北方汉人占百分之三十,南方人就占百分之二十吧。这就有点乱,蒙古人不用考试也能当官,考试的人很少,但录十个人里必须有五个是蒙古人,那蒙古人自然相当占便宜,而南方汉人呢?本来就文气兴旺,考试的人很多很多,结果呢?十个里面录两个。所以仁宗虽然恢复了科举,可是元朝还是跟没有科举一样,所以大致上可以说元朝没什么科举制度。元朝为什么废除了科举呢?因为蒙古大汗们根本也没有想给社会阶层一个改变的通道,最好就是蒙古人一直当贵族、当大官,色目人帮着打理打理财产,汉人种种地、缴缴税这种日子挺好。这无疑是落后的,一个国家没有给人凭自己能力改变阶层的通道自然是危险且落后的,所以很多明代大儒斥责蒙古人的野蛮落后,没有科举显然是个重要证据。
但是却不得不说,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诚如前面所说,科举既然毁誉参半,那么废科举似乎也毁誉参半。元朝废了科举,好了聪明的大脑们傻了,原来想改变个阶层就要读书、练习科举文章,现在呢?不行了!那就一辈子当农民?似乎有些聪明的大脑们也不愿意。咦?有人发现了,蒙古人贵族们似乎不是很会理财啊,所以色目人很受宠,因为他们会帮蒙古人理财,好吧,我们也来干这件事,于是出现了王文统这样的人,如果以现在的眼光看,他应该是从基层财务会计做到了财政大臣。又有一些聪明的大脑发现蒙古人对天文、水利很有兴趣,于是这方面干得好也可以改变阶层,于是元朝出了一个邢州数术学派,这些人的研究方向不在是儒学,而是数学、天文和地理,其中典型的就是郭守敬,中国竟然出现了实用科学的研究者,注意是科学,不是技术,这两者有区别,我国的四大发明是技术,而郭守敬研究的是科学。还有一批人真的去搞了技术,因为蒙古贵族们爱打仗,总要搞些军事工业吧,于是能改进武器的人也比较受青睐,于是中国的火药武器在元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西方继续改进而我们后来停止进步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聪明的大脑开始转向别的商界了,既然没有科举,怎么都无法改变阶层,那起码可以改变财富状况吧?虽然商人和农民见到蒙古老爷都要下跪,可是毕竟有钱的商人在蒙古老爷走了以后可以在我享乐一些来缓解刚才下跪的不爽的感觉吧,再加上蒙古人的对商人颇有好感,因为蒙古贵族们就是很多商人的投资人。于是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涌现富商的现象。周庄人现在很津津乐道沈万三这个神秘的富商,这个人的身世谜团太多,但有一些事情可以肯定:一、极聪明的人,要在其他朝代估计要去参加科举。二、在元末迅速发迹,成了富可敌国的人。三、在元朝过的似乎很好,因为元代蒙古人似乎不讨厌商人。四、到处资助叛乱人士,可能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五、到了明朝迅速被打压,身败名裂,财产都成了国家的。从这些信息里我们可以总结两点:一、元朝没科举,聪明的人有的去经商了,发大财。二、明朝有了科举,聪明的人都去考试当官,经商什么的统统的不好,就算你是元朝发的财也要没收了,不能给聪明人一个坏榜样吧。
好了,元朝没科举,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有多少人本来很聪明可以为国家做点事的,最后由于缺乏上升通道只能一本子躬耕了。但是正因为没科举,王文统、郭守敬、沈万三这些聪明的人才要另找出路,成了中国古代史上的“另类”,而这些“另类”恰巧又是后来中国近代衰败时所缺乏的。归结起来,没有科举,应该给人以另外的上升通道,而事实是元朝也没给,王文统、郭守敬、沈万三这些人只是民间制度探索的成功者,当然是众多实验者中的少数,不过却有另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中国历代的读书人都是围着皇帝转,而元朝到了后半期则不是,因为围着皇帝转也没用,反正没科举,不如围着有钱人转。这样各有所求,富商极大的满足了个人自尊心和附庸风雅的嗜好,文人可以得到更高的生活水平。于是在中国没有科举的那几年,竟然形成了沙龙文化,富商带着一匹文人游山玩水,赌博狎妓,奢靡消费,然后畅叙风月、吟赏景色,进行文艺创作。沙龙文化的下一步应该是独立于政府的民间学者的出现,可是中国没有进入到那一步,一进入明朝,富商就统统发配了,科举也恢复了,文人么,还是读书当官吧,不用再去跟着富商厮混讨生活了,当然也没有富商了。
这就是元朝的科举,或者说的更准确点,元朝没科举的那几年,到底应该怎么评价?合理点说还是毁誉参半吧!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4 01:30:50 +0800 CST  
三、男人女人细思量

女权运动是近现代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女性的权利和解放应该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心灵层面的,也就是一个女性内心的自由与平等,一个是社会方面的,即社会给予女性的自由与平等的权利和空间。中国古代是一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女性是受到限制和压迫的,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但是,注意,是中国古代,并不包括远古,远古社会中国一定是经历过原始社会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告诉大家,在远古社会,女性地位是高于男性的,为什么?因为女人负责采集野果,男人负责狩猎猛兽,采集野果么基本能保证每天都有收获,狩猎猛兽就不一定了,估计有时候空手而归,更甚者就是被猛兽狩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女人就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又能比较多和持续的参加氏族或部落里的事情,而且西方医学界已经证明女性的XX染色体比男性的XY染色体有更长的预期寿命,当然,各国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女性的平均寿命在各国都长于本国男性。所以,女人在原始社会中地位是更高的,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农业文明里,田间地头的劳作明显男人拥有更大的优势,这些体力上的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上的优势,经济上的优势转化成了政治上的优势,政治上有了优势就要在文化上证明这种优势,哦,好了,现在,女人的地位下降的越来越严重了,然后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女性开始追求自己的独立与权力,女权运动就开始了。
当然,这是篇历史文章,女权运动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不过我们的梳理证明了一件事,社会在原始状态的女性地位是很高的,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了。中国历史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但就说说公主,这个比较显赫的女性的地位,汉朝历史上公主改嫁的例子有很多,而且经常就是看上一个大臣就跟皇帝说,皇帝对他的这些或者是姐妹或者是女儿也还是比较够意思,一般都会强迫大臣娶公主,有的大臣欣然答应,比如卫青大将军,就愉快的做了皇帝的大舅哥,当然也有不给皇帝面子的大臣,比如宋弘就说了糟糠之妻不下堂回绝了皇帝的要求。唐朝的公主们改嫁的记载少了一些,不过从政的例子很多,好多公主都对政治指手画脚,比较过分的太平公主竟然亲自参与到废立这样的大事中来了。到了宋朝,公主的记载就比较少了,出现几个比如福柔帝姬也是有苦情的传奇故事的,似乎改嫁的公主、参与政治的公主就基本绝迹了。明朝的公主基本就绝少记载了,大致就是嫁给了谁,生了谁被记载一下,本身并不会得到什么关注,纵然是公主。清朝的史料就很多,公主的日子似乎就非常不好过,三从四德要遵守,甚至跟驸马,也就是她丈夫想见一面都要通过贿赂管事的嬷嬷才能实现。总之,总的来说,女性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是一路下降。
但是,不得不说,元朝又是一个小插曲。元朝的上层来自蒙古草原,是由游牧民族直接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的发达程度是低于农耕民族的,只是历史公认,在前发展阶段,发达程度越低,女性地位越高,这是前文所述,那么,不难推导,蒙古族女性的地位是高于同期的汉族女性的。首先蒙古族女性在心灵的羁绊较少,因为文化不发达嘛,所以没人向她们传授三从四德的观念呢。你看成吉思汗的母亲是别人准备迎娶的女人,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看着这个女人好看,就抢了过来。这要是搁在同期的宋朝,这个女人一定会想,嫁给眼前这个男人没有明媒正娶,况且自己又已经身许他人,估计就自杀了。而在蒙古部落呢?这个叫诃额仑的女性跟也速该交谈了一下,发现俩人挺谈得来,而且能把自己抢回来,说明武力上肯定比自己原来准备嫁的丈夫强,得了,就嫁他吧,于是,自由恋爱。这在宋朝是不能想象的。而到了成吉思汗呢?他娶了弘吉剌部的孛儿帖,可是刚结婚不就老婆就让别的部落抢走了,抢走他老婆的人呢就是他爸当年抢走他妈时他妈本应该嫁的丈夫,这句话比较绕口,不过确实就是这么个关系。不久成吉思汗,当然当时还叫铁木真,联络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和干爹把抢亲的部落打败了,然后又把老婆抢了回来。好了,看着有点像爱情小说,如果是一个汉人写的小说,孛儿帖应该哭哭啼啼的说,我之所以一直没有死就是为了再见你一面,现在见到你了,我心满意足,而一女不能侍二夫,我不能玷污大英雄的名声,然后自杀殉节。悲剧。但是宋朝和后来的明清的道学家们一定大家赞赏。但是,注意,这是个蒙古的故事,成吉思汗抢回了老婆心满意足,这时老婆已经怀孕了,孩子是谁的,似乎说不清,成吉思汗大咧咧的说,有什么说不清的,就是我的,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后来又生了三个孩子。可见蒙古女性在心理上的束缚要少于汉族女性,她们可没读过《白虎通义》也没见过朱熹老夫子,所以心态上比较自由。
那么社会经济地位呢?如果说原始社会女性的经济绝对高于男性,农耕社会女性经济地位绝对低于男性,那么游牧介于两者之间,首先游牧民族集体狩猎,收获颇丰而且危险很小,驯养大型动物如牛马,男性也更有优势,所以男性是有经济地位的,女性呢?也没有很低,比如养羊、挤奶等生产性劳动也是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的,所以蒙古女性依附于男性,但依附关系并没有那么强烈,如果丧失了依附,经济上还是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只不过生活水平下降的很严重。这里还可以举一下成吉思汗的例子,成吉思汗父亲被人暗杀,母亲就带着几个没有劳动能力的孩子艰难度日,但是可以看到,女性也是可以独立与男性的生活的,那么如果在农耕民族,女性不太可能独立完成耕作任务,而子女还不具备劳动能力,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变卖地产,然后依附于购买了地产的地主来生活。所以蒙古游牧女性的经济地位就略高于汉族农耕女性的经济地位。
好了,现在,一个女性心灵上更自由、经济上更独立的民族进入汉地王朝主政了。而这个民族似乎也对学习汉地的先进文化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自然,跟文化紧密相连的女性问题,元朝也不愿意向汉人学习,于是,中国历史上女性地位持续下降的过程到这里停住了。中国王朝自唐朝出了个女皇帝以后就对女性干政防范的颇深,后面的各个王朝的女性都要退居幕后,如果皇帝强势就压根没她说话的份,如果皇帝正好年幼或者比较软弱,好了这些女性可以说说话但也要偷偷摸摸,比如前面放个帘子,展示一下,自己并没有走到前台来,这种东西美其名曰叫做垂帘听政。元朝可不这样看,元大都皇宫的正殿上放着两把椅子,并排放着,一个是给皇帝忽必烈的,一个是给皇后察必的,也就是说,皇后可以像现在拍结婚照一样的坐在皇帝身旁,而且还可以对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她似乎很有发言权,以至于大臣们要考虑,皇帝喜欢谁,皇后喜欢谁,最好推荐一个都喜欢的,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就揭示了更实质的问题,那就是除了形式上的帝后并排坐,一起听政的,蒙古的女性是掌握重大的政治资源的,这个政治资源就是皇帝的继承问题,皇后极有发言权。现在大家喜欢看宫斗剧,宫斗剧是什么呢?就是一群女人勾心斗角为了博取皇帝的宠爱。元朝的女人也宫斗,不过不是和女人斗,而是和男人斗,每当旧的大汗皇帝去世了,几个女人就开始四方运作,为她们的儿子争取继承权,而几个男人也开始运作抢夺继承权,在大家还没抢夺出结果的时候怎么办?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啊,前一任皇帝的皇后就开始称制了,也就是当几年没有皇帝头衔但是有皇帝实权的角色。总结一下吧,就是宫斗是皇帝死之前几个后妃暗斗,元朝是皇帝死之前大家相安无事,皇帝一死,我们就开始明争,而皇帝的正牌皇后呢,一方面要加入争夺的行列,一方面还需要暂行皇帝指责。
元朝的女人们就这样一个个的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心理上毫无负担,什么三从四德,女人不能干政,统统不知道。社会也给与了一些权利和空间,比如新的皇帝没产生,皇后来执政,谁都不觉得有问题,其他女人出面做公关,搞运作帮助自己支持的人获取皇位,也没人觉得需要反对。于是政治这个传统上的男人游戏在元朝竟然鲜亮的加入了很多女性的角色,而且这些女性并不是以政治的牺牲品、男人的附庸品而出现的,更多的是以主角出现的,去操纵历史的走向。不妨看看,贵由汗的掌权是和乃马真后斗争的结果,一个男人和女人的斗争,蒙哥汗的即位是海迷失后和唆鲁禾帖尼夫人斗争的结果,两个女人的斗争,忽必烈即位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斗争的结果,两个男人的斗争,元成宗的即位又是甘麻喇和察必皇后的斗争,又是男人和女人的斗争……总之元朝几乎每一次皇位的继承都会有一个女人站在前台来作为主角出现,当然也要说,蒙古民族的女性地位虽然比中原王朝高一点,但是终究还是女性低于男性,不然这些作为主角的女性就应该自己当大汗了。
当然,只有不到一百年元朝就结束了他的统治,蒙古民族回到了草原上,贞洁伦理,三纲五常迅速在中国复苏,明朝,中国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一落千丈,回归到宋朝的水平并进一步滑向谷底。从文化上来说这是农耕这种比游牧更先进的文化的胜利,可是女性地位的下降竟然是这种胜利的的一个标志,说来却让人有一些辛酸。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5 01:13:00 +0800 CST  
@cgb709200 2015-06-15 12:32:51
现在得一带一路,像不像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
有些问题在后面还会写到,敬请关注哦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5 14:01:26 +0800 CST  
@夏天1964 2015-06-15 11:19:27
观点新颖,史料丰富啊,现在讲元朝的不多,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成吉思汗,很希望看到更多
-----------------------------
谢谢,会有更新的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5 17:39:13 +0800 CST  
四、也给明朝正个名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这是我国朝代歌中的最后一句,我们现在在说的是元王朝,可是说元王朝似乎就不能不提一提宋明这以前以后的两个王朝。宋和明的差别太大了,如果不告诉你这是两个几乎相邻的王朝,你一定想不到这两个王朝之间只隔了不到一百年。差别到底有多大呢?本节我们就举一个例子说说,就是对待大臣的态度。
先看看宋朝怎么对待大臣,宋朝皇帝的祖训中就有一句话,不得刑戮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宋仁宗说我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朝的文臣们要是得罪了皇帝会怎么样呢?看几个人就知道了,苏轼不赞成王安石改革,于是去了被罚去杭州,对的,你没看错,是被罚去杭州当个类似与市长的官吧,结果苏轼在杭州犯案了,乌台诗案,就是苏轼写诗对当权者不满了,怎么样呢?去湖北当个科长吧,于是苏轼就在湖北写文章喝酒,与朋友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了。反正就是当了个没权利的小科级干部,倒是还是很悠闲的。后来又怎么样了呢?总之苏轼似乎又得罪了当权者,好了,你去海南岛上去吧,也是给你个职务的,去管理海南岛上的居民,事实上当时的海南岛上还真没有多少居民,但是东坡先生心态还是挺好的,就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苏轼在宋朝的大臣里是挺惨的,有才得不到重用,还老是牵扯进各种案件中,所以就是职务越来越低,任职的地方越来越偏僻。这就是宋朝对待大臣的态度,反正老祖宗说了,不能打、不能杀。那你要是让皇帝不开心了,皇帝就把你打发到能多远就多远,越远越好。另外我们再来看看宋朝的薪资水平,什么水平呢,宋朝有位大清官,叫做司马光,对,就是砸缸的那个,也是写资治通鉴那个,他可是个大清官,从不贪污,有一次他用他的工资盖了一个花园别墅,由于花园设计的很好,于是参观的人很多,想参观就要买门票啊,于是大家纷纷给看门的老大爷一些钱,老大爷就放他们进去参观花园。很多天以后,司马光自己来他的花园里玩,突然发现多了一个凉亭,司马光有些疑惑的问老大爷,凉亭哪里来的,老大爷说,用参观的门票钱盖得,反正老爷是个清官,不贪别人的钱,我在你这看门,工资很高了,这个门票钱我留着也没用,干脆就用来扩充整修旅游景点吧。这件事不难看出一个问题,一,司马光可以盖得起花园别墅,而且规模不小,所以大家才来参观。二,老大爷很有现在的商业头脑,以门票养景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说的可是个清官哦。这就是宋朝的官员的待遇,不用靠灰色收入,也可以住得上花园洋房,当然司马光这时候是正二品的官员。
好了,我们现在来对比一下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也有祖训,什么呢?士大夫有敢言立丞相者,斩!宋太祖说的是当官的是不能杀的,明太祖说的可是什么样的该杀。再看看明朝的大臣要是得罪了皇帝,不用说,脱了裤子打屁股,这叫做廷杖,而且经常发生打死人的事件。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明朝有个大臣叫杨继盛,看不惯奸相严嵩,写了一个批评他的奏章,被严嵩知道了,打了一百廷杖,扔进牢房,本以为一百廷杖估计就把人打死了,没想到杨继盛没有死,自己在狱中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给自己做了个外科手术,把腐烂的肉用打碎的碗割下来这样避免了感染,没有死。严嵩一看杨继盛没有死,就在一个知道皇帝看了一定会生气的奏章上写了杨继盛的名字,嘉靖皇帝一怒之下,将杨继盛在西市斩首。对比宋朝的大臣不招皇帝喜欢,皇帝就把他赶走的政策,明朝这种又打又杀明显血腥恐怖了不少。再看看明朝的官员待遇是怎么样的呢,明朝也有一位清官叫海瑞,家喻户小,海瑞也是只拿薪水,绝不拿一分钱的灰色收入的人,结果就是海瑞家基本一年到头吃素,赶上个国家法定节日或者海瑞母亲的收入,海瑞才去买点肉吃。同样是二品的清官,司马光有花园别墅住,海瑞却连肉也吃不上几顿。
看了这个对比,大部分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明朝对士大夫真是太不好了。进而有人得出一个结论明朝太不好了。另外有人说,明朝对士大夫如此恶劣就是因为朱元璋这个人以及以后的明朝皇帝的素质太不好了。这节有必要为明朝的一些问题正个名。首先,不用说明朝确实、绝对、毋庸置疑的对士大夫不好。可是这就能说明明朝不好么?士大夫只是国家的一个部分,这个国家还有其他部分,不如宋代虽然对士大夫好,可是对武将就很敌视,狄青都被刺字,岳飞都会惨死。宋代为了养活士大夫,百姓的税负是很重的。反观明朝,像戚继光这样的武将也没有遭受很多不公正待遇,百姓负担在前期没有很重,后期加重也不是为了养活文官。所以仅仅以明朝对士大夫不好就全盘否定明朝,不合理。其次呢,就是这个重要问题了,明朝对士大夫态度的集聚转变是因为朱元璋等一批朱家皇帝素质不高导致的么?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个根子在元朝。
朱元璋当皇帝是推翻了元朝,究竟怎么对待大臣,从元朝身上学习比较容易,学习一百年前的宋朝比较困难,于是朱元璋大部分的继承了元朝对待士大夫的态度。第二,士大夫原来可是非常高贵的,哪经得起你这么侮辱和虐待,可是元朝以更残酷的方式虐待了他们一百年,现在朱元璋虽然没有恢复到宋朝的水平,可是总之比元朝好了很多吧?所以这些士大夫也就妥协接受了。
既然这么说,元朝对士大夫很坏么?我们可以看看一个问题,明朝对士大夫不好吧,可是有明一代一共产生了八十多位首辅大臣,被皇帝杀掉的只有一个周延儒,是皇帝让他自尽的。首辅的死是几乎八十分之一,死法自尽。元朝,单说忽必烈称帝建朝以后,平章政事也就是副宰相一级的高官就死了四个,王文统、阿合马、卢世绾、桑哥。一个朝就是明朝二百年总和的四倍,而且死法是斩首、开棺戮尸等等。可见随便杀大臣确实是元朝开始的。打大臣呢?更是元朝的首创,廷杖制度是元朝的制度,明朝照搬,还真不是朱元璋的创举。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宋朝如此优待士大夫到明朝对士大夫态度的一落千丈的原因是,中间有个元朝。元朝为什么这么对士大夫呢?有两点原因,第一,中原的汉地王朝是个个重文轻武的王朝,这种趋势到了宋朝已经到达了顶峰,士大夫备受尊敬,而武人比较受到轻视,而蒙古民族正好不是这样,文人在蒙古民族心中与工匠、歌舞伎等等是一样的,就是干些技术工作,提供消遣娱乐的方式,而真正值得崇拜的是那些能在战场上斩杀敌人的巴特尔(英雄)。这种民族变成了中原的统治阶级自然不会多么尊重士大夫。第二,蒙古民族在建立这个王朝的时候还是在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过度中的,奴隶制在蒙古人的心目中还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在汉人心中已经记忆模糊了。关于君臣关系,汉人给的总结是“君待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注意一个货字用得好,就是交换、买卖。既然是买卖,今天的市场经济知识告诉我们,买卖双方基本是平等的,虽然有垄断这种东西存在,但是垄断的后果是价格高一些,绝不是可以抢。现在就说说,在汉人士大夫心中,我们有才能,君主有权力、待遇,你用权力、待遇来换我的才能。春秋战国的时候,君主也多,人才也多,这是个完全竞争市场,所以人才的价格高一些。到了唐宋,国家统一了,君主就一个,人才还是很多,进入了垄断市场,人才价格低了一些,但是起码还是个市场,低一些也是交换。用什么交换呢?皇帝给人才职位、尊重、待遇。人才给皇帝忠心、才能。好了,这就是我们前面所看到的宋朝的样子。但是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可还是奴隶思想根深蒂固的,他们根本不认为人才是换来的,而是认为是抢来的,抢来的人才是什么呢?是奴隶,跟抢来的工匠、抢来的女人一样,就要服从。你要交换?你有什么条件?你都是被打败的!忽必烈自己就对打大臣这件事有解释,什么解释呢?就是主子打奴隶很正常啊,皇帝打大臣,很正常啊!所以你看,忽必烈压根就不觉的他跟士大夫是在做买卖,而是在使用奴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蒙元统治者对高级大臣也是想打就打,想杀就杀了。忽必烈是蒙古的君主里汉化的比较好的,但是纵使如此依然如此思维,就不用想后面的君主了。
说到这,大概有一个很明白的事情了,朱元璋生在元朝,长在元朝,看到蒙古人对大臣就像对待奴隶,所以他也或多或少学了不少。于是到了明朝,大臣的地位比元朝好一点了,可是却再也回到不了宋朝的水平了,因为统治者发现暴力比交换好用一点,尝到甜头的统治者再也不愿回到原来相对平等的地位了。
最后说一点,有人说,你看刘邦杀大臣,朱元璋杀大臣。刘邦是平民出身,朱元璋也是个草根。好了,草根当了皇帝就要杀大臣,就要报复。有没有道理呢?有一点,现代心理学证明这种心理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更重要的是时代背景。刘邦的前朝是秦,秦朝看重军功,且中国刚从奴隶社会中出来,刘邦就对文臣极差。朱元璋的前朝是元,元代看重无力,且带有浓厚的奴隶制心理,朱元璋也对文臣很差。时代背景在这其中起到了很多作用。
反正朱元璋把蒙古统治者赶回了草原,可是却把对待士大夫的态度留了下来。宋朝,再也没回来。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5 21:09:33 +0800 CST  
@不小心进来的啊 2015-06-15 21:19:55
围观
-----------------------------
哈哈,欢迎围观指正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5 22:04:59 +0800 CST  
@专製免煮饭 2015-06-16 09:45:06
支持
-----------------------------
谢谢支持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6 11:41:02 +0800 CST  
@夏天1964 2015-06-15 22:29:35
有新更新~跟进一下
-----------------------------
今晚还有更新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6 22:52:51 +0800 CST  
五、汉化蒙化内与外

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蛮夷戎狄的内迁,到内地王朝的不断扩张,从五胡乱华的胡人进入中原,到元清两个少数民族的定鼎中原,我们的民族在不断融合中发展。在这种融合中自然要涉及到少数民族被汉化和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的过程。大部分情况是是少数民族汉化的比较彻底,汉族吸收少部分少数民族文化。
看看五胡时代,少数民族大量的涌入中原,匈奴鲜卑羯氐羌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中原大地搅得乱糟糟,可是渐渐的这些民族似乎都消失了,他们改了汉族人的姓,穿了汉族人的衣,改行汉族人的礼,说了汉族人的话。总之这些民族接受了汉文化,被汉化了,现在我们的民族里已经没有匈奴族、鲜卑族这种民族了,他们都成了汉族的一部分。如果你姓刘,也许你的祖先就是鲜卑族,他们可能姓独孤,如果你姓元,那么你的祖先可能是姓拓跋的,总之这些民族汉化了。当然中华文化也适当的吸收了一些这些民族的文化,比如,我们不在席地而坐了,坐上了“胡床”也就是今天椅子,这是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一些改造。再说一个例子,契丹,这个民族有意思,原来也是个游牧民族,后来在中国北方建立了政权,现在俄语中中国是китай这个词就是来自契丹。这个民族现在在哪里呢?不知道,反正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契丹的文字也变成了死文字,没人认识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契丹占了半个中国,十分醉心于汉化,他们也说汉语,用汉字,改汉姓,穿汉服。辽道宗自豪的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于是这个民族的主体被汉化了。
当然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大都是割据,占个一小片地方,待上十几年,然后被汉化了,留下一些印记在中华文化中,然后消失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元朝是个大一统的王朝,能和它对比对比的,就是清朝。我们不妨来做个简单的小对比。
元朝皇帝的名字依次是:铁木真、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帖木儿、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硕德八剌、也孙铁木儿、阿速吉八、图帖木儿、和世?、懿璘质班、妥欢帖睦尔。好了,一共十五个皇帝,没有一个汉语名字。
清朝皇帝的名字依次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禛、弘历、颙琰、旻宁、奕詝、载淳、载湉、溥仪。共十二个皇帝,至少我们知道后面八个绝对是汉语的名字。
皇帝的名字是个有意思的东西,我们还有一项有意思的东西,就是衣冠服饰。元朝进入中原以后规定,蒙古人就穿蒙古人的衣服,留蒙古人的发型,汉人就穿汉人的衣服,留汉人的发型。清朝进入中原后下了一道命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于是清朝的汉人也剪成了大辫子的发型。
这说明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元王朝进入中原,外不变内变。清朝进入中原,外变内不变。这一内一外如何说明呢,什么意思呢?不着急,我们慢慢的来说。
蒙古人进来了,没有要求汉人遵守蒙古人的习俗,不用穿蒙古人的衣服,不用说蒙语,不用汉人学习蒙古人的习俗。好了,一切照旧,蒙古贵族们还是叫着帖木儿、巴特尔……汉人还是叫着张三、李四……似乎一切都没变。可是内里慢慢发生了变化,哪些变化呢?蒙古语把有水井的地方叫胡同,于是北方老百姓就都跟着胡同的叫了起来,直到现在北方的城市都有这样那样的胡同,元朝结束了,一部分蒙语进入了我们的语言。日本现在管车站叫驿,东京驿、米花驿。我们叫站,北京站、丰台站。为什么?这种东西汉语叫驿、蒙语叫站。于是我们把一个蒙语带入了汉语,一直用到现在,还浑然不知这是蒙古语。元朝在全国设了十一个行省,于是省成了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变化。除了这些细微的小变化,当然还有显著的大变化,举个例子说说。到了元朝后期,许多汉人开始起蒙古名字,这个很多讲历史的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可是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元朝以前,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往往都改了汉姓起了汉名,只有元朝,广大汉人开始起个蒙古名字,这种做法在当时,很时髦!比如你叫胡四,可能你会起个名字叫胡日查干,然后跟人介绍的时候只介绍你的蒙古名一样,很像今天某些人一介绍自己就是安妮、玛丽、查尔斯一样。另一个重要到不得不提的事情是汉字!汉字,这个我们文明的象征,在忽必烈的时候,帝师八思巴设计出了八思巴文字,其实就是一种拼音,拼音嘛,自然可以拼写蒙文,于是元朝官方就采用了,忽必烈发现这种拼音还挺好用,就突然突发奇想了,汉人也用怎么样?不要写汉字了,用八思巴文拼吧。你猜怎么样,估计汉人要群起而反对了吧?事实却是,大理学家许衡率先赞同,并比较赞赏的说,汉字嘛表形很好用,可是表音很困难,导致很多人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八思巴文就好很多嘛,就是一些字母,会说就可以拼,我看可以改,改了也挺好。当然后来是由于忽必烈没有坚持想推广,蒙古人因为原来的文字就是拼写型的,对新的拼音也没什么兴趣,最后就作罢了,不过当时文人领袖许衡的态度倒是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些事情。总之历史在元朝出现了一次有意思的特例,这次进入中原的少数名族似乎没有太大的热情汉化,倒是汉人开始了一些蒙古化。并且似乎并不被迫,而且有些印记一直留到现在,所以元王朝,外面没有变化,而里面却有些变味了。
清朝就不一样了,满族人一进来就把汉人老祖宗的法式、衣服都变了。可是清朝二百多年里,没什么汉人想改个满文名字,倒是满族从皇帝起都改了汉族名字。清朝的皇帝们个个都是雅擅丹青、文辞斐然,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八旗虽然一直在,可是行政单位还是叫省道府县,并不叫牛录甲喇。明清之间,如果除了外表上的巨大变化以外,习惯语言似乎并没有翻天覆地的改变。所以清王朝,外面看焕然一新,里面呢?还是没有变。
明朝推翻了元朝,元顺帝一声号召,大部分蒙古人回到草原上继续过游牧生活去了,汉人呢?留下了省这个行政单位、留下了元朝对待士大夫的态度,留下了带有“胡同”“车站”这样改造过的汉语,开始了新的朝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溥仪想号召满人们回东北,却发现已然不可能了,大部分满人都已经跟汉人融为一体了,甚至很多人连满语都不会说了,他们觉得北京才是家,东北?太冷了,而且不能玩八哥,斗蛐蛐了。汉人呢?鞭子咔嚓一剪,梳起来新式发型,西装、日装、中山装风靡一时,或谈谈民主科学,或说说诗词曲赋,似乎满人的文化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记。哦!对了,有一个印记挺深,就是旗袍,可是纵然是旗袍,民国的小姐太太们也觉得原来的长宽袖不好看,一下子剪到了肩膀上,原来的直筒腰不好看,收紧了腰身成了紧身衣,紧身的衣服怎么能不开叉呢?于是两边开个叉,最后,拖地的旗装太长了,剪短一些方便。于是,短无袖、紧修身、高开叉、过膝长的旗袍似乎成了清朝唯一的文化印记,如果你还觉得他是“旗”袍的话。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7 00:59:47 +0800 CST  
@楚风清清 2015-06-17 05:45:44
楼主立意很新啊,并且史料多,议论也算客观,在天涯上是难得的帖子。
-----------------------------
谢谢~也欢迎批评指正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7 10:52:27 +0800 CST  
@夏天1964 2015-06-17 10:04:39
很精彩
-----------------------------
谢谢~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7 14:55:58 +0800 CST  
@嘉言时尚 2015-06-17 15:59:26
喜欢看,请继续
-----------------------------
谢谢,会继续的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7 18:32:51 +0800 CST  
@darwindu 2015-06-17 19:30:47
楼主好文。本人并不喜欢元朝。但楼主立意很新,以事实加常识分析。
言论自由,楼主继续!
-----------------------------
谢谢评论,欢迎指正,有机会可以好好交流一下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7 20:21:00 +0800 CST  
六、纸币是个技术活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用的是纸币,纸币无疑在金融学上是个创举。纸币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又是在何时发明的?恐怕这个问题现在天天使用纸币的人们也不好回答。如果对历史无甚研究,可能会猜是西方国家,因为毕竟现代银行制度,现代金融制度的肇造者都是西方国家,但是纸币的发明者却不是西方,而是中国,因为美国在1692年才有了纸币,法国在1712年才有的纸币,而在六百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了纸币。
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有的纸币呢?先不着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搞清楚什么叫纸币,我们现在看古装电视剧,尤其是清宫系,经常会有人由于数额巨大拿银两太沉了,于是拿出一张银票,交给付款对象,然后扬长而去。这里的银票是纸币么?无疑,是纸的,但不是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和现在的纸币对比一下就明白了,第一,现在的纸币有一定的固定的面值,比如人民币就是有100、50、20、10、5、1等几种面值的纸币,如果你那天收到一张7元的纸币,那么,结论很固定一定是假钞。可是银票就没有固定面值了,你爱存多少就多少,你拿一张3000两的银票可能是真的,拿一张3两的也可能是真的。第二,纸币可以在任意场所使用,是完全流通的一般等价物,你去买一辆奥迪车可以用现金,去早点摊买一碗豆汁儿,也可以用现金。但是银票就不是了,在清代,你要是拿着一张银票去买豆汁,老板多半会把你赶走,以为你是来骗吃骗喝的混蛋,因为老板可能从来没见过银票。第三,纸币一定有兑换找零的功能,比如你买了一碗12元的馄钝,你给了老板一张20元的纸币,老板一定会还给你几张加起来是8元的纸币。但是如果使用银票,多半是金额正好,或者你打算不要找零,不然不要指望你给了老板一张银票,老板找给你几张数额小的银票。综上,大家可以看到,什么叫银票?跟现在的支票很像,而并不是货币。银票就是一个人把货币,当时的白银,存进一个银行,当时叫票号,然后票号给你个存款证明,你就不需要带银子了,因为太沉,只要是这个钱庄有分公司的地方,你就可以提取现金。于是你可以在北京的某票号存一笔钱,然后带着张银票去杭州旅游,当杭州需要用钱了就到这家票号的杭州分号取钱,或者如果花费的数额跟银票差不多,可以直接给人银票,让卖方自己去取钱就好了。中国当时做票号生意最多的是山西商人,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晋商。
这样看银票一定不是中国的纸币了。那中国的纸币到底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历史书上告诉我们在宋朝,因为宋朝使用了一种纸币,叫做交子。交子是什么呢?最初的起源跟我们刚才说的银票很像,就是四川的商人们觉得带银、铜钱不太方便,就交给一个外地有分公司的老板,这个老板就给一个凭证,这个凭证就是交子,可以用这个东西在他的任意分公司取钱。后来官方觉得谁都可以发交子难免有骗子鱼目混珠,于是就规定了一些官方特许商家发行交子。注意,这时候交子国家许可发行了。后来国家专门设置的管理机构,交子务,让它也发行一些交子,商人可以买来全国通用,毕竟全国各地都用分公司的商人几乎没有,但是全国各地都有政府吧,你买了政府的官方交子,全国各地政府均可体现,当然既然均可提现,不提现也可以,就拿着这张纸交易吧。于是历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宋代的“官交子”是纸币的起源。
但是有几个疑问却不得不说。第一,各国的纸币一般都是专有垄断的,比如美国就只能流通美元,日本就只能流通日元,如果有一天苹果公司说,反正我在美国也有很多分公司,我也发行个苹果元,大家在美国花花吧,估计政府就把这家公司关门了。可是宋交子的情况却是官方可以发,民间的机构只要得到许可也可以发,这一点就有点不像纸币了。第二,如果读过一些金融学教材的就会知道,纸币其实是一种不可兑换政府信用凭证。什么叫不可兑换呢?就是纸币的背后是真金白银,1.6038克黄金能买多少东西,一美元就能买多少东西。言下之意其实是如果你手里有一美元相当于你在美国政府存了1.6038克黄金,只不过你不能兑换,取不出来,但是你可以拿着这张凭证换1.6038克黄金能换的所用东西。而宋代的交子却没有与黄金白银挂钩,这就导致之后可以随便发,然后就不值钱,再然后用的人越来越少,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么,中国真的最像现代纸币的纸币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我以为是元朝,对,其实离宋朝不远,也在西方使用纸币的六百年前,足够让人骄傲的。元朝的纸币是怎么样的呢?这要从一个汉人说起,这个人叫做王文统。
王文统这个人是内蒙古宁城人,当然,当时叫做大定府。考中了经义进士,就是研究儒家道德的,应该没有受过系统的财政金融教育,所以后来的表现可能是自学成材的。这人刚考中进士,金朝就让成吉思汗给灭了,进士也成了空头进士,没有官做了。有点郁闷的王文统怎么办呢?这时候中国的形式是,最北方是蒙古人,蒙古人估计对经义进士不是很感兴趣吧,最南边是宋朝,不过好像也不稳定,感觉应该不是蒙古人的对手,去那边当官也许当不长,再说了,宋朝自己的进士每年都在待业,恐怕也不会用一个金朝的进士吧。那就要看看中间,中间是什么?是一群投靠蒙古人的军阀,比如史天泽、李璮。这些人比较缺人才,而且因为投靠了蒙古人,蒙古人也不会急于灭掉他们,似乎是个不错的去处。最后王文统去找到了军阀李璮,李璮跟王文统一聊,觉得是个人才,就把王文统留下了,后来还莫名其妙的娶了王文统的女儿,这样李璮成了王文统的女婿。
李璮因为是已经投靠了蒙古人的军阀,自然要跟管理他们这些军阀的总领漠南事物的大汗的弟弟忽必烈搞好关系,于是他的幕僚加岳父王文统就需要经常去忽必烈的幕府里走动走动,一来二去就跟忽必烈的汉人幕僚刘秉忠取得了良好的关系。
忽必烈当了大汗以后希望增加收入,毕竟这位大汗打算把自己不听话的弟弟阿里不哥、南宋都灭了,顺带手最好把日本、越南、菲律宾一起搞定。但这很需要钱啊!谁来帮自己增加些收入呢?刘秉忠推荐了王文统,可见王进士掌握很多的金融财政知识在当时应该不是个秘密。忽必烈直接任命了王文统为平章政事,什么职务呢?相当于主管金融财政的副总理。王文统上台后一面整顿财政秩序,一面干一件大家觉得莫名其妙的事情。把全国的白银集中起来到国库。这件事完成了以后,王文统说,有多少白银就发行价值多少白银的纸币,这种纸币叫做中统钞。中统钞的面值是固定的,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500文、1000文、2000文。当然现在金融学告诉我们30文、300文的纸币其实没有必要,1、2、5、10这种单位是最方便的。不过不管王文统的面额是怎么设定的,总之1000文相当于一两白银,国库有多少白银就只能发行多少面值的中统钞,决不能多发。中统钞发了,有人说,既然面值1000文的中统钞等于1两白银,那我可以兑换么?王文统说,绝对不行,只流通不兑换!而且,现在,全国都使用中统钞,白银?不许用!其他纸币?不许用!于是中国开始流行纸币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种纸币中统钞,首先,它是与白银挂钩的,1000文面值的中统钞等于1两白银,恰如一美元等于1.6038克黄金。第二,全国唯一的发行机构,大元王朝中书省。第三,全国唯一可使用的一般等价物。第四,不可兑换。如果套用金融学的定义,纸币是不可兑换的政府信用凭证,那么中统钞完全符合了。难怪马可波罗惊讶的说,大汗有点金的法术,大汗使用纸金币。不过我想,马可波罗当时一定没有明白中统钞背后的金融学原理,不然也不会用“法术”这种形容了。
中统钞这种纸币,无疑是王文统的创举,元朝的创举,不过王文统怎么能有如此完备的金融学只是,创造如此完备的纸币,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你说王文统后来怎么样了?是不是因为纸币和他近乎完美的财政改革而飞黄腾达了?结果却让你有点出乎意料,李璮在造反了,并且给他的岳父写信相约一起谋反,王文统到底做了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李璮的谋反不久就被忽必烈镇压了,结果缴获了大量李璮和王文统的书信来往,王文统似乎答应了李璮要里应外合,这让忽必烈很生气,感觉到了极大的背叛,问左右该如何处置王文统,王文统似乎人缘很差,大家都说该杀,于是,王文统被杀了。
纸币的命运呢?多少跟他的创造者王文统有点像,风光一时,可是王文统的继任者们似乎不了解纸币要跟金银挂钩这件事,所以忽必烈一缺钱他们就发行纸币,最后结果就是贬值,纸币在元朝末期就让已经跟纸的价值差不多了,元顺帝忍不住了,搞改革,改革币制,可是这个改革竟然成了元朝灭亡的一个原因,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在后面讲脱脱的时候在详细说。
中统钞、王文统,两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被大家所熟知的名字,可是一个是中国最早最完善的纸币,一个是这种纸币的创造者。本应该被熟知与牢记。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7 20:34:38 +0800 CST  
@白五爷玉堂 2015-06-17 21:06:21
难得看到元朝的,赶紧过来看看
-----------------------------
欢迎继续微观,也欢迎批评指正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7 21:39:28 +0800 CST  
今晚更新,敬请关注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19 18:46:53 +0800 CST  
七、拿着文字说历史

文字是个有趣的历史表征,一个民族的文字,可以体现这个国家最高层的意志,只不过这个表征有时候是顺着这个意志,有时候是逆着这个意志。
如果今天一个内蒙古,当然清朝的说法是漠南蒙古的人到了外蒙古,基本上语言是可以交流的,可是一写字就傻眼了,谁都不认识对方的字,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一张图。




这是一本教材的封面,最上面一行是内蒙古现在写的蒙文,我们叫他传统蒙文,中间是这些蒙文的汉语意思,最下面是外蒙古现在使用的蒙文,我们叫他新蒙文。从中你不难看出,旧蒙文好像有点像维吾尔文字,新蒙文有点像俄文。这个看法一点都不错。
现在如果我问你,元朝使用的是哪种蒙文?你可能会说是传统蒙文,不过我要告诉你,并不是。什么?难道是新蒙文?自然也不是。那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下面一张图。





这张图是也孙铁木儿皇帝给扎西丹寺和尚们的圣旨。这个圣旨上的文字就是元朝时候的官方蒙古文字,他既不是传统的蒙文,也不是新蒙文,他叫八思巴蒙文,怎么会有这个文字呢?而这个文字现在在哪里?谁在用?不着急,我们现在就来说说蒙文。
蒙古原来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当然这是大多数文明开始时的样子,但是草原上有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化进步的快一点,就有了文字,比如回鹘。回鹘的文字又叫畏兀儿文字,对,回鹘就是维吾尔族的前身。传统蒙文的故事要从成吉思汗攻灭了乃蛮部落说起。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的过程中消灭了一个重要的对手,这个对手就是乃蛮的太阳汗。成吉思汗消灭了这个重要对手真是大喜过望,可是一清点俘虏,成吉思汗不高兴了,一个叫塔塔统阿的人并不在俘虏的行列里,这怎么能行,听说这个塔塔统阿是个非常聪明的维吾尔人,让他跑了可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大家开始抓逃犯。不久就抓了回来,而且搜出来,他身上带着一堆印章。真令人好奇,这个家伙没有带金银财宝,带了一堆上面有花纹的石头。成吉思汗问:草原的疆土和人民都是我的,你为什么要跑。塔塔统阿不得不告诉成吉思汗印章是主人给的,一定要还给主人。成吉思汗似乎很受感动,说塔塔统阿是个忠孝之人。说句题外话,忠是忠的,孝是怎么看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成吉思汗又问这个忠孝之人,印章有什么宝贵的,一定要还给主人。塔塔统阿告诉成吉思汗,印章上的是文字,显示你是什么官,有了这个官印,去出纳钱谷,委任人才就不能假冒了,不然都是口头传达很容易造假。成吉思汗很欣喜,印章是个好东西,我以后也用印章,这下左右犯难了,蒙古没有文字,怎么刻印章?总不能画画吧?塔塔统阿说,没关系,畏兀儿文字很好,是个拼音,只要你能念出来,我就可以用畏兀儿文字拼出来。成吉思汗当时一定为抓回了塔塔统阿感到高兴,于是蒙古人就用畏兀儿字来拼写自己的语言,塔塔统阿也就光荣的成为了所有蒙古贵族的文字老师,而且是垄断的,比新东方还要牛。传统蒙文就诞生了。可以说,畏兀儿蒙文的诞生是上层意志的体现,因为蒙古的统治阶级要用,而且选择了畏兀儿字而不是其他拼音,但是民众的意志呢?有文字比没有文字好,反正现在还没有,选什么都一样,既然大汗选畏兀儿字,那就畏兀儿字吧。于是民众意志跟上层意志相契合,这次文字顺从了上层的意志。
到了忽必烈建立了元朝的时候,大部分蒙古人都学会了畏兀儿蒙文,这种蒙文也广泛的得到了使用,有文字就会方便很多,这可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可是忽必烈汗对畏兀儿人可没什么感情,倒是对一个藏族喇嘛八思巴感情很深,不就就皈依了藏传佛教,并且在大都的金銮殿的御座上树立了一个白伞盖,在首都树立了一个大金轮。显示自己是个佛教徒。不光这样,忽必烈还任命八思巴为国师,国师嘛,也是政府职务了,总要有行政经费吧,这个从哪来?忽必烈想了想,既然你是西藏来的,西藏地区就归你管了,税收财政就作为行政经费来源吧,当然在佛教里,忽必烈就成了施主,八思巴就成了福田,只不过施主是皇帝,这个布施的就不是钱了,而是直接给了钱的来源,一块地方的政权和财权。于是八思巴国师即成了藏传佛教的宗教领袖,又成了西藏地区的政治领袖,西藏地区的政教合一,就这么开始了。除了这些,忽必烈发现八思巴写的藏语很好看,藏语是拼音么?能拼写蒙古话么?八思巴说能,并且写出了一套规范的拼写方法,好了,忽必烈说,这才是官方的蒙古文,全国推行,于是八思巴蒙文全国推行了,许多汉人甚至热情的呼吁,把汉字也废了吧,用八思巴字拼写汉语,当然忽必烈和后面的蒙古大汗们,没顾上研究这个问题。八思巴蒙古字的出现又是一次上层意志的体现,但这次上层意志跟民众的意志似乎不太相和,于是就是官方全都书写八思巴文了,下层呢?使用畏兀儿文的还是比比皆是,后来明朝推翻了元朝,一起被推翻的还有八思巴文。因为逃回草原的统治阶级们发现草原上的呃老百姓还是更爱写畏兀儿蒙文嘛,那就这样吧,大家还是都写畏兀儿蒙文吧。于是八思巴文,消失了。这次文字的变化似乎没有服从上层的意志。
畏兀儿蒙文一用就是七百年,可是七百年后的1945年,漠北蒙古竟然建国了,这个新的蒙古国的上层为了更根本的显示跟中国没有关系,决定“去中国化”怎么去?要跟内蒙古划清界限,最好是使用一种新的拼音来拼蒙语,什么文字合适?想都不用想,我们独立全靠了苏联,那就使用俄文吧,于是新蒙古文诞生了,一种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的蒙古文。这次文字变化又是一次上层意志的体现。
八思巴蒙文没有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于是一百年的时间就寿终正寝了,畏兀儿蒙文得到了上下的一致认可,于是活了八百年,现在还健康的活在内蒙古,新蒙古文的诞生无疑是一次上层意志的体现,不过得没得到民众意志的认可呢?它有没有广泛的生命力?不知道,所知道的就是蒙古国的学者和民众还是有很高的热情认识传统蒙古文的,毕竟用这种传统的文字,记载了太多历史。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20 01:24:25 +0800 CST  
@这不是爱吧 2015-06-17 22:34:16
王保保到底是蒙人还是汉人
-----------------------------
@lb0326 2015-06-18 13:34:25
色目人,唐兀特人
-----------------------------
这位朋友说王保保是色目人的史料出自哪里呢?据楼主了解,1990年洛阳出土的赛因赤答忽墓志铭显示,扩廓帖木儿也就是是王保保是出蒙古伯也台氏。因为赛因赤答忽是正宗的蒙古伯也台氏,王保保的母亲是察罕特穆尔的妹妹,因此也是正宗的蒙古族,这样看来王保保应该没有色目人的血统。
不知是不是楼主史料不全所致,望请指教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20 11:25:39 +0800 CST  
@巴黎北京到 2015-06-17 18:43:18
催更
-----------------------------
会尽快更新
楼主 明月双清  发布于 2015-06-20 14:16:15 +0800 CST  

楼主:明月双清

字数:158164

发表时间:2015-06-14 07: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7 22:12:45 +0800 CST

评论数:42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