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后宫风云 长篇原创连载

而有一些精明的地方官员比如卖友求荣、出卖名将元胄的雁门市长丘和则趁机向皇帝进献当地的美食和特产,以求获得封赏;
公元607年的六月十一,隋炀帝杨广一行才终于到达了榆林。在这里,他们需要休整和重新部署一下,因为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了!

这位皇帝部署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遣大将长孙晟前往启民可汗处传达旨意:朕就快到了,你赶紧备好酒席。

因为隋朝名将长孙晟也成为了草原上的传奇,曾经有一个突厥头领如此描述他:“突厥之内,大畏长孙司令;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这种荣誉,只有名将史万岁能比得上;而能得到外族如此赞誉,古今将领又有几人?!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同样极为器重这位著名外交官,并让他继续负责处理突厥事宜。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14:03:35 +0800 CST  
汉王杨谅反叛后,隋炀帝杨广派遣他出兵前往镇压,长孙晟却拒绝了,理由倒也很充分:他的一个儿子在杨谅军中!应该说,这一选择还是很明智的,算是主动撇清与并州军的关系吧,以免遭人猜疑。不过,杨广却对他表示了足够的信任!
最终,长孙晟率军出击。不过,这位同志并没有参与重大战役,主要是肃清了几处比较小的并州军据点。归京后被封为武卫将军。
现在,这位同志也跟着皇帝杨广来北巡了!

很快,长孙晟便来到了启民可汗的牙帐。宣读完诏书后,外交官同志发现了一个非常微小的问题:牙帐内长满杂草。严格意义上说,这不能算是一个问题,因为这在大草原上是很正常的。
于是,长孙晟指着地上的草说了这么一句话:“这草非常香啊。”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15:21:10 +0800 CST  
启民可汗被搞的莫名其妙,赶紧趴到地上闻了闻说道:“一点都不香呀!”这个启民可汗,真是够老实的,还突厥的领袖呢,也不想想这话的隐含意思;不过,这也不能怪他,长孙同志的话实在是太过隐晦。
看到启民可汗如此不理解,外交官同志只好解释道:“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亲洒扫,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芜秽,谓是留香草耳!”意思就是说:我们大隋帝国天子要来了,你赶紧亲自打扫一下卫生,以表示表示崇敬之心!
启民可汗好歹也算是突厥的领袖,再怎么着也不能让可汗亲自劳动吧?!难道长孙晟变的骄傲自大了?当然不是!事实上,长孙同志这么做是有其深层次考虑的;这层考虑就是隋炀帝北巡的目的。隋炀帝为什么要北巡?前面说过了,就是为了耀武扬威。如果连这个目的都达不到,那这场耗费甚大的北巡还有什么意义?
而为了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只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15:50:13 +0800 CST  
谢谢月下不归人姐妹支持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19:59:46 +0800 CST  
启民可汗听完后,恍然大悟,说道:“罪过罪过;奴之骨肉,皆天子赐也,得效筋力,岂敢有辞?特以边人不知法耳,赖将军恩泽而教导之。将军之惠,奴之幸也!”言辞极为谦卑;你很难想象这话竟然是从草原兄弟口中说出来的!想当年突厥人是多么嚣张跋扈;时移世易,没想到今天竟成了这么一幅模样。
说完之后,启民可汗拔出佩刀,亲自蹲下来当起了除草工!
草原上的其他突厥贵族和酋长听说这件事后,也都争相效仿;启民可汗的除草行为一下子演化成了整个草原的行为。据史书记载,几乎全部突厥人都投入了这一除草行动。于是乎,一条御道修成了:长三千里,宽一百步。这条御道专门为隋炀帝杨广而修!
隋炀帝杨广知道这件事情后,对长孙晟大加赞赏;恐怕杨广都没想到,这个外交官会来这么一手。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20:01:05 +0800 CST  
御道修成后,启民可汗还和娇妻义成公主一起到榆林朝见了隋炀帝杨广与萧皇后,萧皇后与义成公主姑嫂关系非常好,两位大美女如同亲密无间的闺蜜,聊得非常开心。还有吐谷浑、高昌两国的使臣也来向大隋帝国天子进贡。杨广同志看到自己的丰功伟绩让外国人臣服,非常高兴,摆下盛宴招待妹夫启民可汗与妹妹义成公主夫妇及外国使臣。
皇帝杨广部署的第二件事,是关于50万军队如何进入大草原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大问题;50万军队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处理不好,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先不说什么兵变之类的,要是突然遭到攻击怎么办?大家不要忘了,那可是人家突厥的地盘,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保不准会有一些反隋的激进势力。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20:03:24 +0800 CST  
其中有一位大臣元寿提出了这么一个解决方案:向汉武帝学习,把军队分为24军,每天派遣一军出发,相隔30里,前后旗帜可以互相望见,锣鼓号令听得清楚,首尾相连,千里不断;这样,阵势也会显得非常大。
一直佩服汉武帝的隋炀帝杨广听完后,微微点头。我个人也觉得这样子没有什么不妥,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


当隋炀帝杨广和众大臣商议50万大军如何进入突厥的问题时,名将周法尚恰好就在旁边。于是,这位同志便喊出了那两个字“不可”。
隋炀帝杨广同志有些不太高兴:你没看到朕已经点头同意了吗?还在这里瞎掺和什么?不过,皇帝杨广还是比较有涵养的,便顺口问道:“为何?”
周法尚回答道:“军队绵延千里,不时被山川所阻隔,若突然遇到不测,队伍就会四分五裂。倘若中间遭到攻击,首尾未知,再加上道路险阻漫长,就会导致难以相救。实乃取败之道也。”
杨广听完后,感觉也有点道理,毕竟他也是带过兵的人,不过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就语气很冲的问道:“你说怎么办?”
周法尚回答道:“结为方阵,四面向外进行防御,六宫及百官家属都在方阵之内。若有变起,受敌一方立即抵抗,并从阵内派出奇兵,冲出阵外奋力攻击;以车为壁垒,再摆设钩子阵;此与守城的道理是相同的。若战而捷,抽骑追奔,或战不利,屯营自守;臣谓牢固万全之策也。”
隋炀帝杨广越听越觉得有道理,竟然拍案而起,并且大声说道:“好!”能得到隋炀帝如此赞誉,大隋朝还真是找不出几个。杨广于是立即拜周法尚为左武卫将军。
从这次对话可以看出,周法尚的确是一位杰出的将领,这条堪称经典的方略,很好的解决了50万大军行进中的问题,几乎可以使隋军立于不败之地。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21:01:58 +0800 CST  
隋炀帝杨广部署的第三件事,是命令建设部长宇文恺建造一个大帐,这个大帐可以做几千人,并摆下一场盛宴!为什么突然摆盛宴?的确是有客人来,竟然多达3500名!
这些客人其实不是别人,正是原先一直跟大隋帝国打交道的突厥各部族首领。
隋炀帝杨广宴请这些人的目的很简单:笼络人心。杨广对突厥首领们大加赏赐,仅启民可汗一人就获得了隋炀帝2000万段丝帛的丰厚赏赐!
突厥的兄弟们非常感激隋炀帝的慷慨,于是纷纷献上草原的土特产作为回报:牛羊驼马几千万头。

其实隋炀帝杨广的这次盛宴有着更高明的考虑。
50万大军进入大草原后如何吃饭?这同样是一个大问题。很明显,若是从隋朝运送粮食过来,会极为不方便,且耗费巨大;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隋炀帝杨广便有了这样一个天才般的想法:以丝帛换牛羊。比起粮食来,牛羊驼马作为50万大军的食品显然要方便的多。
隋炀帝杨广完美的实现了这一方案,还顺便做了一次慷慨大方的超级大富豪!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21:17:12 +0800 CST  
隋炀帝杨广部署的第四件事,是向秦始皇学习修筑长城:调集一百多万民工,在西起榆林,东到紫河的地区修筑长城。为什么要修筑这段长城?当时的启民可汗对大隋帝国忠心耿耿,没有任何反叛的迹象;而经过多年大战,突厥也已经见识了隋朝的强大,可谓老老实实;种种事实都说明,根本没有必要再修这个长城。
就连一向自保的内阁总理苏威也极力进行劝阻修筑长城,隋炀帝杨广不听,他的办事效率非常强,只用了两个月修筑长城宣告完工。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21:27:28 +0800 CST  
十八、千古一相的悲剧
公元607年8月,发生了影响隋朝政局的重大事件:隋朝开国宰相高颎、开国元帅贺若弼、外交部长宇文弼诽谤朝政,被抓了起来,总理苏威也牵连其中!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这场隋朝政坛大地震?
当初皇帝杨广要搞那场盛大的杂技表演时,高颎曾经劝阻,但杨广没有听,于是高颎私下里对人说道:“北周宇文赟因喜爱玩乐和演戏而亡国,前车之覆、为时不远,怎么可以再这样呢?”后来,又对人说:“最近朝中纲纪非常紊乱。”
而贺若弼也屡次对人说起“招待突厥人的宴会太奢华”之类的话。

高颎还说:“启民可汗对隋朝的虚实和山川地势很熟悉,这样盲目相信他,后患无穷。”
等到讨论修筑长城之事时,高颎和贺若弼暗地里认为:不应该修筑长城,而且赏赐启民可汗的礼物太多。外交部长宇文弼对高颎说:“北周天元皇帝的奢侈也不如当今皇帝啊。”、“修筑长城,不是急事。”
结果,这些事情全部被人告发。于是,杨广立即将这两个开国元勋及宇文部长关进了监狱。经进一步查证发现,内阁总理苏威也受到牵连。但圆滑的苏威却没有表态,最终逃过一劫。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09 21:36:54 +0800 CST  
紧接着,隋炀帝杨广下了一个非常严厉的诏令:杀高颎、贺若弼、宇文弼,免苏威总理之职!
公元607年8月27日,开国元帅贺若弼、开国宰相高颎、外交部长宇文弼惨遭杀害,而且被斩首示众。
就连隋炀帝杨广的小舅子、萧皇后的弟弟内政部长萧琮都受到牵连,因为他与贺若弼关系好,杨广看在他漂亮姐姐萧皇后的面子上没有杀他,让他罢官回家。
杨广为什么会痛下杀手?仅仅是因为高颎和贺若弼等人诽谤朝政吗?杨广不仅仅因为几句话就杀开国元勋的地步!因为这里边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一个长久以来积累起来的原因。
这一切,还要从那个绝代佳人张丽华说起。

在平陈朝战争中,时为隋军前线统帅的晋王杨广曾经求过总政委高颎一件事、一件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小事:请高公留下张丽华。但是高颎却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回复了他:将这个绝代佳人斩首示众!
当杨广听到这个消息后,说了这么一句话:“古话说无德不报,我一定有办法回报高公!”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05:17:00 +0800 CST  
高颎还说:“启民可汗对隋朝的虚实和山川地势很熟悉,这样盲目相信他,后患无穷。”
等到讨论修筑长城之事时,高颎和贺若弼暗地里认为:不应该修筑长城,而且赏赐启民可汗的礼物太多。外交部长宇文弼对高颎说:“北周天元皇帝的奢侈也不如当今皇帝啊。”、“修筑长城,不是急事。”
结果,这些事情全部被人告发。于是,杨广立即将这两个开国元勋及宇文部长关进了监狱。经进一步查证发现,内阁总理苏威也受到牵连。但圆滑的苏威却没有表态,最终逃过一劫。

紧接着,隋炀帝杨广下了一个非常严厉的诏令:杀高颎、贺若弼、宇文弼,免苏威总理之职!
公元607年8月27日,开国元帅贺若弼、开国宰相高颎、外交部长宇文弼惨遭杀害,而且被斩首示众。
就连隋炀帝杨广的小舅子、萧皇后的弟弟内政部长萧琮都受到牵连,因为他与贺若弼关系好,杨广看在他漂亮姐姐萧皇后的面子上没有杀他,让他罢官回家。
杨广为什么会痛下杀手?仅仅是因为高颎和贺若弼等人诽谤朝政吗?杨广不仅仅因为几句话就杀开国元勋的地步!因为这里边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一个长久以来积累起来的原因。
这一切,还要从那个绝代佳人张丽华说起。

在平陈朝战争中,时为隋军前线统帅的杨广曾经求过总政委高颎一件事、一件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小事:请高公留下张丽华。但是高颎却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回复了他:将这个绝代佳人斩首示众!
当杨广听到这个消息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一定有办法回报高公!”


平心而论,对于年轻的晋王杨广来说,他只是想要得到一个作为亡国俘虏的绝代佳人而已,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却被宰相高颎这个实权派断然拒绝了,这对于年轻气盛的杨广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是看不起、是不尊重、更是羞辱。本王好歹也是大隋帝国的二皇子晋王、此次远征军的统帅,你为什么一点面子都不给?就凭你是老爸老妈眼前的红人吗?好,风水轮流转,将来会有你好看的!
不过,年轻的晋王杨广还是非常清楚当时自己的实力的,所以他只能选择暂时忍耐、只能选择像一个乞丐一样的活着。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他内心对高颎的仇恨愈燃愈烈!
但刚正不阿的高颎也似乎完全忽略了这个二皇子晋王的心理落差,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倘若此时他放下架子能够与杨广彻谈一次、沟通一下,估计这段仇恨也就会烟消云散了。因为当时雄心勃勃的晋王杨广是非常想结交如日中天的开国宰相的,相信杨广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期盼;只不过,他一直没有等到与高总理握手言和这样的好结局。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06:10:42 +0800 CST  
后来,总理高颎成为开国太子杨勇集团的坚定支持者,而晋王杨广集团则成为东宫宝座的强有力竞争者。这种两大集团竞争关系使二人之间的对立更为尖锐、也更为白热化。在杨广看来,高颎就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而且是一个非常难啃的绊脚石;所以,他内心的仇恨也更为剧烈。此时的杨广已经产生了除掉高颎的念头!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为了巩固皇位、安抚杨勇太子党残余势力,他迫不得已重新启用了高颎。但很明显,杨广从来没有打算真的重用这个曾经的仇人;这一点,从高颎的职位上就能看出来。只要高颎能夹着尾巴做人,杨广应该不会拿他怎么样,毕竟他也是大隋帝国开国的第一功臣。但是,高颎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背后数落皇帝。
这下子,杨广真的愤怒了:这不是不识抬举吗?我做晋王的时候,你看不起我、冷淡我;现在我做了皇帝,你还是看不起我,甚至还在背后说风凉话!我看你是真的不想活了。既然如此,我杨广就不客气了。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06:40:08 +0800 CST  
这些才是隋炀帝杨广杀害一代名相高颎深层次的原因。
在内心深处,杨广对高颎有着二十多年的仇恨,这是一种因为自尊心受伤而产生的仇恨,最终也因为维护自尊而终于爆发了出来!由此可见,高颎之死是必然的,事实上,高颎能够保全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终老家中、不问世事;本来,他已经退出了政坛,却被命运再次推向了人生的漩涡。
当命运抛弃你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自作多情,心灰意冷的时候就应该心灰意冷的急流勇退,从此永远不要再回来;否则,等待你的只会是致命的悲剧。一代名相高颎,给了人们一个血的教训!

贺若弼元帅之死就比较冤枉了,偏偏跟高颎等皇帝的眼中钉一起发牢骚,算是做了老朋友的陪葬吧!只是贺元帅到九泉之下见到他的父亲,该怎么向他老人家交代呢?
“我是死在自己的舌头上,你不可不牢记在心。”这是贺若弼老爸贺敦司令被北周总理宇文护杀害时的临终遗言。但残酷的是,贺若弼最终也未能逃开贺家的魔咒:以舌死。一个人的本性是不容易改变的,大隋帝国的平陈名将贺若弼就是如此,他虽然一度很谨慎小心,但终究还是暴露出了大炮筒子的本性!想来,隋炀帝杨广能忍这个心直口快的老帅这么长时间,也算是很不容易了。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07:32:37 +0800 CST  
谢谢老刘兄弟支持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07:35:54 +0800 CST  
这一年,高颎67岁,贺若弼64岁。这两位为大隋帝国建立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命运。

最后,来看看后世之人对一代名相高颎的评价:
“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颎之力也;论者以为真宰相。及其被诛,天下莫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所有奇策密谋及损益时政,颎皆削稿,世无知者。”
“历观制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兴也得太公,齐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强也得商鞅,北周有苏绰,隋氏有高颎,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高颎是大隋帝国开国名相,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文武全才的开国宰相,他先后亲自统帅平定尉迟迥反叛,大破突厥,灭亡陈朝等盖世战功,他的辉煌战功远远超过了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开国宰相,比如秦朝的李斯、汉朝的萧何、明朝的李善长等,高颎的文治也非常杰出,与隋文帝杨坚一起开创了伟大的开皇盛世。而其他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都与开国宰相没有关系。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07:45:07 +0800 CST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事实上高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宰相,这位千古一相却被历史所淡忘,甚至被后世所淡忘。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宰相,记住这位伟大的英雄,记住他的丰功伟绩,记住他的高风亮节。一定要记住他,高颎、高昭玄,人民敬爱的高总理。

千古一相高颎的含冤被杀,不仅是大隋帝国的悲剧,也是隋炀帝杨广的悲剧。杨广杀高颎的悲剧,可以与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比干、夫差杀伍子胥、赵构杀岳飞、朱由检杀袁崇焕等一样,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悲剧。因为隋炀帝杨广杀害高颎,说他是一代暴君一点也不冤枉。杨广杀害千古名相高颎,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杨广雄心勃勃想成为一代雄主,可是他没有真正雄主的宽广胸怀,他不但不应该杀害高颎,而应该不计前嫌重用这位伟大的宰相。如果这样,大隋帝国完全可以在开皇盛世之后继续开创大业盛世。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08:00:19 +0800 CST  
谢谢monk0128兄弟的支持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09:34:51 +0800 CST  
巨星陨落,长歌当哭。大隋帝国开国宰相高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以天下为己任,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推崇,官员百姓都认为他不愧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真宰相。对高总理的惨遭杀害,人民都非常痛惜,直到唐朝时期,人民还在深深地怀念他们敬爱的高总理。而发泄完心中埋藏已久对高颎的仇恨,隋炀帝杨广如愿以偿,但却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寒了无数正直之士的心。高颎是大隋帝国开国宰相、第一功臣,曾经执掌朝政20年、曾经一手提拔培养了无数人才;杨素、苏威、韩擒虎、贺若弼等开国功臣都是虚怀若谷的宰相高颎所推荐提携。
隋炀帝杨广杀害高颎,就等于同时封了无数忠臣的口、就等于失去了绝大多数大臣的真心支持。连这样一位盖世功臣都能无缘无故被杀,还有谁敢出来说真话?还有谁敢一心一意为国尽忠?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10:14:37 +0800 CST  
谢谢老刘兄弟的鼓励
楼主 吉日春雨  发布于 2011-06-10 10:28:34 +0800 CST  

楼主:吉日春雨

字数:1159300

发表时间:2011-05-04 16: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14 11:24:10 +0800 CST

评论数:280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