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并非由地球生物进化而成》修正版之《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再版前言:


原稿名为《人类,并非由地球生物进化而成》,胡侃人类起源种种谜题,始发于2009年9月,网络上众议纷纭,转载繁多,其实“海洋理论”、“科学神创论”等都是“载体”,这部鸿篇巨著,创作的初衷是抨击“政治型科学”。


或许,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中领略,获得与别不同的收获。正如原稿反复提及:人类如何起源不重要,各位的开开心心才是最重要。


中断一段时间之后,这次更新的修正版,减少了一些“手滑”,力纠某些过分的“玩笑”,增补了前半部分的内容。题目定为《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波澜壮阔”暗喻“海洋”,但必须注明,“海人论”与“海猿论”完全是两码事。


原稿地址如下: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煮酒论史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43986.shtml


虽然旧版的楼层相当“高”,但我希望各位读者耐心等候新版,至于回复,也希望发在本楼。


版权所有,转载不究。



☆☆☆★★★☆☆☆★★★☆☆☆★★★☆☆☆


再版寄语:


以人论人,终有遗憾,何况还有无法躲避的性爱话题。但本文尽量做到不偏不倚——这是写给成年人的作品,未满18周岁不得擅入。


本文就如同一部长篇争论,不会有终点。不过,它不存在任何功利性。因此,你尽可以在回复里骂上两句,或许你的“无心快语”,能够带来更深邃的思考。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灵魂交谈的一个过程;写作,则是作者与自己灵魂交流的过程。网络是绝佳的载体,皆因读者与作者之间,还可以“互动”。


未必能在学术上有任何造诣,但赚你一笑,我总能做到。



☆☆☆★★★☆☆☆★★★☆☆☆★★★☆☆☆


新版总序:


人,地球至尊生物,荣膺“万物之灵”,这款动物何以脱颖而出?本文堪称“至尊生物演义”,目标是发掘人类“演化”过程中的佚事趣闻。


完全可以肯定,此刻观摩本文99.99%是地球人,而本文探索的正是地球人——因此读者无须广博知识,也可“切身体会”。


自诩“演义”的文学作品,哗众取宠在所难免。希望各位随心适意,轻松品味。人类起源的“真相”并不重要,“兴趣”才是第一要素。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1 02:34:00 +0800 CST  
自己首先抢占沙发。

并向版主诚意申请一个红脸。大恩不言谢。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1 02:36:24 +0800 CST  
无图无真相,首先上图。
第一篇描述的正是“鼻子”。

这是黑猩猩与人类的耳朵和鼻子的对比图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1 02:43:05 +0800 CST  
☆★☆《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第一章、笔直秀挺超薄脆之鼻


地球盛大举行“哺乳动物游泳大赛”,分为“鱼型组”与“非鱼型组”进行竞速。“鱼型组”的各类海豚与须鲸斗得不亦乐乎,必须运用“电子眼”设备方能分出胜负。“非鱼型组”也不遑多让,以下实况是“人类”与“海狮”的决战。

从宏观的角度看来,海狮和人的外型相似。头部皆拥有不断更新的粗硬毛发,睾丸同样位于体外阴囊,两者的尾巴都已退化,兼且具备海陆皆宜的四肢……海狮的鳍足擅长潜泳,而人类的手脚适合于海面竞速。波涛汹涌,战况激烈!最终,人类因为鼻子挺拔,比海狮抢先一步用鼻尖撞线。

仅以微小差距“惜败”的海狮相当不服,确实,作为陆生的人类,竟然拥有一个比海狮还先进——更适合在海里遨游的鼻子!造物主是否公平?究竟有没有猫腻存在?

海狮的投诉被赛会驳回。同属“鳍足目”的海豹为平息事态,建议将人类也列入“鳍足目”,在该目之下设立“海人科”。理由是既然“鳍足目”拥有獠牙细长的“海象”,也应可兼容手足细长的“海人”。海狮依然心生不忿,它认为称“尖鼻科”更加形象,完全罔顾海豹的一番苦心。最终海豹也未能遂愿——人类本属于“灵长目”,海豹“迁目提案”以和平为藉口,却实施“挖人”,矛头直指“灵长目”的至尊地位!谋朝篡位的意味太过明显,被天下众生一致否决。

——什么“尖鼻科”!人类苦笑之余,审视引起纷争的鼻子,恩怨情愁一并涌至。

其实一直以来,人类对自己的鼻子并无太大的好感。特别在青少年时代,鼻尖和鼻翼仿如“阿拉伯地区”——肥得流油。俗话说:油头粉面,最油的正是鼻“头”。这个区域富有汗腺和皮脂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红彤彤的“酒糟鼻”;即使万分谨慎,粉刺、黑头之类的小麻烦也此起彼伏……除了有碍观瞻之外,还对我们吸引异性有极大的影响!无论如何,它不符合生物进化的相关法则。假如人类真由古猿演变,并一直生存在陆地,那么首当其冲——鼻子的生理设计就极有问题,既不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也不符合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完全不可理喻。

无奈之下,惟有积极拓展想象力,假设人类祖先是一种“水陆双栖”的生物。如此一来,覆盖油脂的鼻头就不难解释,甚至可称之为“极其必要”。可惜以上假设过于“离经叛道”,惟有暂时放弃幻想。忽略“油脂”的微观,回到“形格”的宏观,鼻子在五官中无疑得天独厚——双眉双眼虽居其上,但左右分列,不敢夺其锋芒;红唇从下承托,双耳左右护卫,鼻子占据头面部的中心位置,渊停岳峙,外形挺秀,卓然成为焦点,堪称“人之Logo”——万物之灵的形象徽标。

众所周知,人类眼睛只能约略观看鼻子的侧面,无法“正视”自己鼻子。倘若抛开“以人为尊”的陈旧观念,换一种视角,我们将得到何种启示?

站在大自然的角度:人类的傲岸鼻形,具有“违法”的嫌疑——绝对不合情理,践踏了“生物法则”。这决非本文的主观臆测与“发明创造”,查看近代医学、解剖学书籍,对于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等构成的“外鼻”,众口一辞的经典描述是:外鼻突出于面部,容易受到外伤。

凭什么人类的鼻子要弄得那么尖、那么挺、那么出类拔萃,以至容易受伤?人类不是软骨鱼类,他是高等生物,体内有太多结缔组织与骨骼类型可供选择,为何偏偏采用了最为“孱弱”的结构?兼且这双侧对称的“梯形”薄骨片丝毫不具韧性,一击必碎。人类鼻子最适合的功用,恐怕是作为“梳打饼干”的代言——典型的“超薄脆”。

猛兽自然喜欢这梳打饼干,何况位于关键的头面部。狮虎等高级猎手,拥有同样高级的猎杀智慧,撕咬羚羊和麋鹿的颈动脉致其失血,用嘴捂住角马的口鼻令其窒息,下一步应是瞄准人类的“梳打饼干”,旋风飞扑,一击而中,使人血溅迷眼、胆魄俱寒,完全丧失反抗能力。

人类已成功演变成万物主宰,当然不惧被猎杀,但进化中的古猿呢?看到这里,你或许也甚觉无奈:为什么要搞出一个“超薄脆”的鼻子?笔直而挺立的鼻型,对陆生动物而言,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设计。但不妨回想一下,当你半潜泳状态时,你的鼻子就如同前置分水器,基于“流体动力学”,你会感觉到,这是一个相当优化的生物艺术。一个圆乎乎的脑袋,产生的阻力无疑更大。如果说,船舰的前端,是参考我们的鼻子设计——你可能不同意,但不能否认两者的神似。

再将注意力转向鼻毛,毋庸置疑,鼻绒毛不可或缺,它植根鼻腔粘膜,位列呼吸系统的前沿阵地,宛如呼吸道大门的“哨兵”,担负着阻挡灰尘、细菌进入体内的使命。呼吸过程被鼻绒毛拦截的灰尘、细菌再由鼻腔粘膜分泌的粘液缠绕,形成鼻涕并“驱逐出境”。然而,必须重点关注的鼻毛,不仅限鼻绒毛。那么除了绒毛之外,还有什么“特种鼻毛”?

人类鼻子高耸如山,鼻孔小洞可喻为“山顶洞”。在其“入口处”,拥有向外斜生的粗壮硬毛,我们不妨称之为“山顶洞毛”,就其形态而论,它的存在反而妨碍了鼻绒毛的空气过滤网。这些硬毛并不能象鼻绒毛一般激发“喷嚏反射”,神经系统不接受它的指令。那么,“山顶洞毛”究竟有何特殊意义?阻挡细小飞虫进入?这样的几率实在太小,对于小昆虫而言,人的呼吸仿似“龙卷风”!然而,假设在“水栖场景”呼吸暂止之时,为了拦截水流中“无孔不入”的浮游生物,“山顶洞毛”的存在意义就不容忽视——它在人体的地位,正如“山顶洞人”在古人类学当中的重要地位。

进一步大胆假设,既然这些特种硬毛,并不激发“打喷嚏”的常规功能,它或许与其它的神经“暗通款曲”。现代人依然保留着“煽动鼻翼”的技能,并由超过两路神经“多头管治”。依此推测,当初“山顶洞毛”,或许拥有宛如“睫毛”一般的“触须型”感应,能够引致鼻孔瞬间闭合。继而可以肯定,在人类进化的历程里,鼻毛的复合装置确实“功大于过”,它属于水栖生涯赋予的独特印记。那么,人类是否“水生返陆”的物种?

现代人鼻前庭的构造是鼻孔朝下,两个漆黑幽暗的“山顶洞”向中间紧密靠拢,并垂直指向地面,“人为”地收窄了嗅觉的感应范围。诚然,人并非以嗅觉作为特长,但“自废武功”的情形并不符合自然法则。“洞口”朝向下方,容易受到地表激荡的灰尘、沙石等异物侵袭,导致影响呼吸。环顾动物界的鼻型构造,鼻孔向左右倾斜,是众多“陆兽”的相似选择,人类始祖难道不是陆地物种?当今世上与人类基因最近似的几种猩猩,通过鼻骨退化,鼻孔上仰,形成了更适合陆生的“朝天鼻”——相互比较,人类的鼻子仿佛与“进化论”唱反调。

“反”与“正”,水火不相容。学术界将符合大自然作用力的基因抉择,但凡是“正道”的变异,定义为“正选择”。科学家一致确定:黑猩猩与大猩猩的鼻型是陆地生涯的“正选择”,而历史更悠久,更早踏入“正进化轨道”的灵长类,是以国宝“金丝猴”为代表的“仰鼻猴属”。无论如何,人类不会比猿猴低级。难道现代人是成为万物主宰之后,才匆忙启动“装嵌”鼻子的新一轮进化?这样的推测无疑是“两天”——天真烂漫、天方夜谭。

为求解答“Logo之谜”,科普作者采用“避实就虚”的策略,他们指出:高挺的鼻子具有审美的需求。这样的说法未尝没有道理,“审美”源于族群内形象认同,是一种“惯性思维”,所以我们欣赏继承自祖先的“高鼻”。即便如此,请别诬陷古猿也喜欢“炫耀型”鼻子,进化当中的古猿不是“金字塔尖”的生物,当然是扁平鼻子更保险——避免头面部成为野兽攻击的“标靶”。在捕杀与反捕杀的自然环境里,“薄脆高鼻”无疑是逆反进化方向的“反构造”。

猫科动物是一类成功的陆生动物,可参看它们的鼻子。众所周知,猫科动物的鼻子比人类进化得更成功,嗅觉甚至比犬科还要灵敏。然而,它们为了利益平衡,也不肯将鼻型弄得更英挺一些。既然一流猎杀者都选择“中庸之道”,近亲大猩猩虽实力彪炳都“委屈求全”,人类凭什么独树一帜?

“嗅觉”是通过空气流动为载体的感知能力,所以由鼻子“兼职”是最合理的选择。家猫体形虽小,嗅粘膜的面积却是人类的三倍。人类嗅觉的灵敏度不高,“嗅感器”过于精致,不过它的“起点”不低。打个比方,人类的嗅觉就如一个博士后,但毫无社会经验;而猫类嗅觉则早已经受了社会大学的反复锤炼。事实上,现代人对气味的识别面相当广阔,尽管气味受体只有一千种,但相互结合可以产生天文数字的组合,从而形成庞大的气味识辨系统,一般人能分辨的也高达五六千种。这“贵族化”的品味,在动物界绝无仅有,荣膺首冠!

这就是我们身怀利器却未能善用的例子,类似案例在人体比比皆是。猫类的嗅觉里程高达数十公里,人类不及其零头。嗅觉被定义为一种“远感”,人类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其异化成如同“味觉”一般的“近感”。这种创意相当独特,与“怪物”仅一线之遥。人类其实也有苦衷。嗅觉灵敏度减弱与人体独特构造息息相关,现代人的“嗅感器”除了精致之外,还几乎是“躲”起来的,它位于鼻腔最上端,被迂回“掩护”,并不处于呼吸气体流经的通道,带有气味的空气只能以“捉迷藏”的方式去“找”嗅感器。这样的设置无疑损害了嗅觉的灵敏度,同时限制了嗅粘膜的面积与功能,所有陆生动物的嗅觉装置皆不如人类“极端”,但人类拥有它们无法比拟的优势——鼻腔防水性能上佳,洗澡时水流无法对嗅感器形成侵袭。

绝对不能低估上述功能。喜爱清洁是人类一大优点,经常洗澡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嗜好。当然,污蔑其它动物不爱清洁,也实属冤枉它们,更大的原因是不敢洗澡;同样为了防止水溅入鼻,连俯身饮水都小心翼翼。近亲大猩猩是典型的例子:鼻孔的“洞口”太大了,鼻腔又实在太短,无论以何种姿势饮水,鼻腔均易进水,导致呼吸不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大猩猩用“拒绝喝水”来避免尴尬。野生的大猩猩绝不饮水,所需的水分从食物中直接获取。

无可否认,海豹建议设立“海人科”有一定的道理;客观而言,人类确实是天赋奇佳的游泳及潜泳高手。况且鼻子的防御系统“动静皆宜”——非但鼻腔构造超凡脱俗,还拥有“喷嚏”这样高级的防御反射本能,除了以大约六级台风的喷射效果对付灰尘异物,倘若闯入的是“水滴”,更给予特殊“待遇”——毫不留情的驱逐,运用全身力量形成“激喷”,气流喷射堪比十二级台风!这是平凡动物们无法想象的高端技能!综上所述,均是人类的先天优势,但问题是,在我们进化的历程里,为何要强化这样的优势?究竟是何种环境,需要如此高深莫测的生物设计?或许大自然赐予这样一个“异鼻”,就是希望我们苦思冥想,促进脑部发育,继而一步登天,成为万物之灵。


【关键词:鼻子、嗅觉、山顶洞毛、海人科、尖鼻科】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1 02:44:34 +0800 CST  
再上图

猫头鹰总纲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2 02:14:34 +0800 CST  
☆★☆《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第二章、天下唯我独尊的双眸


按流行说法,现代人这种哺乳动物,归类于“人属”。人属是灵长目“人科”中的一个属,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智人”是唯一幸存的一个种。近代的生物分类学,派别众多,异彩纷呈,对于非专攻的朋友,则显得驳杂繁复、混乱不堪。本文既是浪漫学说,以轻松愉悦作为“向导”,因此不会深入研究,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唯一需要提醒的是:我们人类属于“狭鼻猴”这个“下目”。

何谓“下目”?它与“总科”类似,属于“目”与“科”中间的分级。下目的“概括度”高于总科。换句话说,下目之后才是总科。

分类学家以鼻形作为分类依据,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谬误,但既已深入人心,于是约定俗成、将错就错。依照“鼻中隔”是“窄”或“阔”来定位,划分“旧大陆猴”与“新大陆猴”,勾画了似是而非的轮廓。参照上述的科学标准,我们索性运用“眼睛色泽”来给猿猴重新组合、再次拆分,新颖的标准之下,将会得出何种结果?

结论相当玄妙:我们现代人,大部分属于“黑目猴总科”,包括了黄种人、黑种人以及绝大多数猿猴;惟独剩下白种人,单独属于“色目猴总科”。从此,地球上的人种,被强行拆分于两个总科。

——是否觉得不可思议?既然“深褐眼球”近似黑色,也就难得糊涂,不再拆分,否则现代人会被划入几个总科之内。事实上虹膜颜色不同,绝非科学家说的那么轻描淡写,虽然只是“眼色”变一变,也需要对基因系统大动干戈。进化的微妙暂不探讨,遗留至今典型的例子是“虹膜异色症”。虹膜颜色受遗传主宰,假若父母其中一位是蓝色眼睛,而另一位则是灰色眼睛;那么后代可能拥有一对“蓝眼”,或者一对“灰眼”;但亦有可能获得“蓝灰眼”:一边眼睛是蓝色,而另一边却呈现灰色。既然虹膜颜色疑似“强势遗传”,反证了它并不属于“肤浅”的变异。

人类眼睛为何“五颜六色”,难道他是从迥异于猿猴的进化环境中塑造出来的硕果?

诚然,我们的科学还一直“在路上”,所以,分类学说仍存在难于圆满解释的矛盾,不能仅仅从某个“点”出发。为求顾全大局,唯有牺牲“色目猴总科”这种划时代的分类方法。假如换一个角度,从双眼的外观以及功能,来作为分类的依据呢?得出的结论是:现代人和一种鸟类,同属于一个总纲,我们将这个“鸟人组合”,命名为“猫头鹰总纲”。

猫头鹰威名显赫、无人不知。这是一种深夜出动、目光如炬、视鼠如仇的猎杀型飞鸟。猫头鹰双眼和人类一样,并列于头面部的正前方,它拥有和人类眼睛完全一致的视界,兼拥有与人类同样的视距变焦功能。此外,还有一个伟大的共同点,科学家推断: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而我们同样以能分辨蓝色而自豪。

在色彩系统里,蓝色不同于其它颜色。一般动物即使无法直观“辨色”,还可以通过色光深浅来感受颜色,但这种“感光辨色法”,却无法鉴别蓝色。过惯了夜生活的猫头鹰,“漠视”各种色彩,它自觉选择成为“色盲”。提及“色盲”,现代人也保留了同样的“强势遗传”,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男性更易“中奖”。这类朋友与猫头鹰一样,对其它颜色熟视无睹,但对蓝色相当敏感。蓝色在他们的眼中,呈现的是一片光亮与圣洁。

——蓝色,那是属于大海的颜色,也是属于天空的颜色。

所谓“强势遗传”,特指生命系统认为“可能有必要”的变异,譬如人类为对抗“疟疾”而形成的“蚕豆病”——该症状的基因保存于四亿以上群体中,强势得不能再强势。

俗话说:“得到其一则失去其一”。为了使人类免受烈性传染病侵袭以至覆灭,“蚕豆病”应运而生;“色盲”是相类似的剑走偏锋式遗传,它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一般认为:人类能够分辨七色,那是动物界极其高超的属性,然而按这推论,蜜蜂比人类先进。生物讲究的是“实用价值”,能够分辨颜色并不代表眼睛的“实效”提高;恰恰相反,避免了“色彩”的分心,能够使捕猎定位更为精准。例如成功的捕猎者——猫科动物的眼睛只区分黑白,猎物是什么颜色对它来说绝无价值。这无疑是一个相当矛盾的结论,却在自然界被充分验证。更进一步展开想象:某种环境里的人类,由于光线的不足,分辨颜色已对他们毫无意义,宛如夜色里的猫头鹰。

论述至此,着眼于尊严考虑,不敢想象人类是昼伏夜出的鼠辈,我宁愿将“某种环境”假设为“海洋”。人类是否基于在海洋里捕猎,而拥有如猫头鹰一般的视界构造和遗传基因?不禁回想起多年前的一段经历。

那还是少年时代,我第一次潜入大海,当其时是紧紧闭上眼睛,一直不敢睁开,想法很简单,是“害怕眼睛进水”。我的一位女同学自小生于海边,她鼓励我潜泳时睁开双眼。起初半信半疑,后经实践发现:在海底睁开双眼,原来绝无不适感。由此爱上潜水。可惜潜得越深,视线逐渐迷糊,无法分辨珊瑚鱼的绚丽色彩。女友经常潜入海底为我打捞贝类,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她就能看见?只是因为她是渔民的后代?

女友的回答使我更心生疑惑——“我的视力不怎么好的,有些颜色分辨不出,不过在海底,我还是能够看得清楚。”难道她是色盲?女性获得这一特殊功能的机会只有千分之一!直至后来在学校的一次体检,证实她幸运“中奖”。

假如人类不是智慧生物,谁能判定“色盲”就肯定是一种缺憾?这段经历使我逐渐形成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不要凭所谓“经验”去否定一切,但也不轻易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

人类拥有一双凌驾于诸多动物之上、综合指数极高的眼睛,这不知是否应感谢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并没有快速捕猎的需要,归罪于直立行走使人类丧失了必要的追捕速度;进化历程也没有潜入深海的履历,凭何得来水陆两栖的精品双眸?

前文提到蜜蜂眼睛比人类先进,只是特指蜜蜂能分清“紫外线”这一特长,而从构造上看,蜜蜂的“复眼”比较人类的“摄像头”眼睛,那是远远不及。这一对“摄像头”,还拥有“交互成像、动静对焦、全感应、瞬间智能……”等诸多优点。即便是达尔文,也无法相信眼睛是从“自然选择”中逐步演变而来——人类的骄傲,成就了他的痛苦。不想再对我们凌驾万物的双眸再加褒词,否则本篇无法收束。既然我们的眼睛“揉不下沙子”,索性就更进一步,实行“鸡蛋里挑骨头”,以下将“聚焦”人眼的缺憾,探索其怪异之处。

首先,人类眼睛是一双“水眼”。眼睛的表面,需要长时间供水,泪液膜随着眨眼不断刷新,而眨眼功能由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双重控制,“主动眨眼”与“被动眨眼”交替反复,保障它始终在“眨”,平均每五秒就眨一次,一生里至少眨眼五亿次。这一点,特异于所有灵长类。此外,在眼球的内部,充盈着一种稀薄透明液体,称为“房水”,它就在眼内流动循环。这一双“水眼”构造,比所有的陆生兽类都更“水”,在自然界里,与之相像的是“章鱼眼”。虽然章鱼和人是截然不同的生物,但基于“进化趋同”原理,使两者的视觉器官构造类似。章鱼是软体动物,并非兽类,但肯定是水生物种;相似的环境形成“进化趋同”,我们拥有的究竟是不是一双水兽眼睛?

海牛目的各种海兽,曾被误认为“美人鱼”。每当海牛离开海洋以后,它们就象弱不禁风的小美女一样,不停地哭泣,“眼泪”不断流淌——这是一种含有盐分的液体,作用是保护那一双“水眼”。人类会流泪吗?这个问题不便继续探讨,否则人类不单会与海狮、海豹等为伍,恐怕将被天下众生“一致裁定”归属“海牛目”,并特设一个“有脚亚目”给予安置。

人类眼睛构造趋于完美,但既然有“水兽眼睛”的嫌疑,无奈也兼有其弱点。最典型的是以下两项:“散光眼”与“青光眼”,均是难以解释的医学现象。前者象是为了适应不断潜水和露出水面,从而形成的“进化歧路”,出现“屈光不正”的缺憾基因。后者仿佛是为了应付深潜、上浮造成的眼睛内压变化,演变过程的参差不齐,导致个体遭遇变故。

海洋里的大白鲨,是一种“闻名遐迩”的软骨鱼类,它在海水里的视力与人类近似,但相较而言,大白鲨是属于“远视”一族。假设人类曾经是水兽,那么他“离水登陆”之后,自然需要适应陆地环境对眼睛作出调整,将“默认”的视网膜焦点扯近,从而纠正“远视”。这一种“适应性”修正,也产生了副作用。人类的眼睛在少年时期,在各种诱因之下,眼球形成前后轴过长或屈光力过强——无论是“轴性近视”或“屈率性近视”,均由于不稳定的基因缺憾导致。眼睛在“新时代”进化阶段,暂时未能尽善尽美。人类在中年之后,会重新恢复至“远视”,反而看近处是模糊一片,俗称“老花眼”。

某些器质性疾病的形成,源于适应与修正时造成的不稳定因素,这足以反证我们的“水眼”来源。眼睛既然是“心灵窗口”,它所带来的“进化谜题”,促使我们对“人类起源”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眼睛、视觉、色盲、色目猴总科、猫头鹰总纲】

跋语:
“猫头鹰总纲”当然是戏谑,这部长篇的风格,读者必须习惯。第二章的遣词用句,与第一章并不相似,可讥讽为“文风杂乱”,我自诩“游刃有余”……王婆卖瓜之后,顺便透露一下,遥远的未来,经过五十章的论述,在第五十二章隆重推出“眼睛Ⅱ”,将会对“心灵窗口”深入描绘。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2 02:21:15 +0800 CST  
重点不是美女,而是头发。

头发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2 13:42:33 +0800 CST  
☆★☆《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第三章、一缕秀发千万载追思


前文提及人类应属于“猫头鹰总纲”,导致大量的科学家哑巴吃黄连,无法组织有效的辩驳。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决定不再坚持,而提出一个崭新的分类假说,超越“纲”这一个范畴,达到“门”的高度。该理论以“头发”作为分类基准,将高级动物划分成两大类:现代人均隶属“脊索动物门”之下的“有头发亚门”;除此之外的其它动物,一概属于“无头发亚门”。

“亚门”高于“总纲”,两者均属“门”与“纲”中间的分级。人类如此伟大,是因为他头顶生有头发,勿论何种动物,都无法和人类比拟!

——凭什么人类是万物之灵?曾经诸多生物提出异议。在它们眼中,人类仅仅是“投机取巧”,借助了“工具”,并非以一己之力获得统治地位。人类直立行走?别提这个,这原本是进化倒退;人类拥有脑部?什么动物不拥有脑部?人类这个罪恶的脑袋,思考的全是以“破坏自然、毁灭地球”等极端方式而获得统治权,还好意思再提?

人类不由得反思,芸芸众生中能够独树一帜的是哪个部位呢?他想起来了,是的,就是头发!

我们俯瞰天下众生,傲然发问:你们哪一个有头发?有头发的请出列,我与你分享“万物之灵”的荣誉!众生哑然,天地间一片静默。原来人类高高在上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脑袋拥有头发;十万根秀发追随终生,这在动物界是仅此孤例,绝无仅有。

漫长的一生当中,人类的头发始终伴随着生长,不离不弃。我们近亲类人猿缺乏此基因,扩大到整个生物界都找不到类似的个案。如果用“进化论”配合基因研究来审视人类头发,会得出一个震惊世界的结论:在三亿九千万年前的泥盆纪,水生动物爬上陆地,其中一支进化成庞大的陆生动物;另外一支则躲在地球某一角落努力进化,在距今五百万年前旅行至非洲,安顿下来,兴旺繁衍,变身为“人类始祖”。

以上推断不合情理,但符合科学的“法理”。进一步探寻人类头发的高深之处,首先需要解释一下“雌雄异像”。必须留意“雌雄异像”不同于“雌雄两态”——雌袋鼠拥有育儿袋这类只是低级的“雌雄两态”,我们将视线转向更为高级的猫科动物。

猫科是一类成功的陆生猎食者。猫科的面型,是陆生动物的完美范本,除了耳朵之外,猫科动物也是面部轮廓最接近人类的物种。猫科动物的视野,也与人类最相近(唯一不及猫头鹰)。正正因为长得象,所以,猫科动物也一直得到人们的宠爱。

人类喜欢研究狮子与老虎孰强孰弱。狮虎同属猫科中的佼佼者,是陆地上的顶尖生物。骤眼一看,老虎稍强,体形完美兼肌肉组织合理,单打独斗决不可能输给狮子。但问题是狮子愿意和你单挑吗?狮子是猫科里最领先的动物,它们是有组织地群居,有组织地猎杀(有组织犯罪),而且,狮子还拥有一项超凡的特征:雌雄异像。

雄狮颈部密生漂亮的鬣毛,而雌性狮子则欠奉。请别小看这种分别,这是一个物种在进化历程中是否领先的标记!看到这里,联想到人类的雌雄异像,或者有朋友以为接下去将说人类的胡须吧,错了,论述的依然还是头发。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假如只是男人有异像而女人没有,这无疑低估了人类。我们的女同胞,事实上也拥有凌驾于男性的基因,这一点在动物界独一无二。甚至可以说:正是“雌激素”所激活的飘飘秀发,使人类啸傲动物界!

科学家综合评估,头发的寿命是二至四年,每日生长约0.3毫米,那么正常来说,长到50厘米左右,头发也就寿终正寝。这样作出结论,女同胞们绝对不予认同。长头发是女性一种特例,长达几米的秀发比比皆是。而且女同胞偏爱于折磨头发,烫、染等手段无不用其极,换成男同胞?你不怕秃顶即管去尝试。深入研究发现,头发既不是由活细胞组成,也并非死细胞,那是一种在睡眠状态下的干枯细胞。为什么女性的头发强悍,头发的功用究竟是什么呢?

科普作者编造的“童话”,给出自以为是的解释: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夏天可防烈日,冬天可御寒冷;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可惜这样的解释相当苍白。增加美感这一“所谓”功能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人类祖先是“树栖猿猴”,既有浓密枝叶可遮荫,需要大费周章设计“防晒”?退一步说,头发的防晒散热功能,也不如体毛那般“专业”;同理,防寒功能远不如体毛有效。最后一项“抵挡轻微碰撞”,更使人啼笑皆非。

反驳得这般彻底,部分支持“海猿说”的科学家决不认同。他们指出:人类祖先在海洋里,自然是“褪毛一族”,既不是“树栖”,没有大树可供遮荫,因此头发防晒功能重中之重!而且坚韧的头发还可以分散水流冲击力,是完美的导力体,避免了水流对赤裸头顶的直接冲击,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海浪冲击,那将会对脑部造成轻微脑震荡,没有头发的保护,日积月累,人就会变成白痴!

——原来头发如此重要!依此而论:神秘莫测的“发旋”,也可以顺理成章得出合理解释。

发旋,又称“头漩”,位于头顶中部。由于头发并非与表皮呈垂直生长,具有四五十度的倾斜角度,而且不同部位的头发倾斜方向也依照几何定式,从而形成脑袋顶部的“头漩”。按照以上观点推断,“头漩”是根据流体动力学而诞生的生物设计,它使海洋中的人类更从容对抗波浪冲击。

现代人的头发仍残留了“触感”,睡眠状态之下的头发,经已具备这样的功能,假如当初“活”的头发,功效恐怕更为强大。既然它是“感觉器官”,又是可以抵抗波浪冲击的“防御器官”,不妨再假设它是分波逐浪的“运动器官”。“三合一装置”在人体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女性既拥有相对优秀的“头发基因”,在人类进化的历程里,女性是否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头发在雌激素刺激下萌芽,并由雄激素限制其成长,所以女性的头发天生比男性强悍。人类头发的角蛋白含量与组构形式,均与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体毛迥异,尽管这两种猩猩在生物学关系上与我们最接近,但它们并不具备人类独树一帜的头发。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人类的“假基因”。“体毛基因”使黑猩猩和大猩猩生成对应的毛发角蛋白,尽管同样的DNA序列也保存在人类身上,但我们的细胞并不使用这种DNA产生蛋白质,科学家因此称之为“假基因”。

人类确实相当偏袒,为头发重新组建了DNA序列,并提供了比“体毛”更为优质的“建材”,头发具有相对复杂的物理结构与化学成分,以现代人的科技,假如要模拟制造出“人造头发”也绝非轻易。我们的头发具有“亲水”、“防水”与“畏水”这几重特性。骤眼看这些属性是一个悖论,但在“科学”与“现实”里均可寻觅到典型的例子。

头发“嗜酸”,会吸收酸性分子使自己飘逸柔顺,同时沾染湿气即产生大量酸性废物,长时间不清洗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这是一种“亲水嗜酸”特种硬毛。对头发来说,正常的雨雪仍是酸雨。在自然环境里经常被“酸雨”淋湿的猿猴,当然不会进化出这样的毛发,它们既不懂剪也不懂洗。这是头发典型的“畏水”属性,陆地上不可能形成这样的毛发,即使是江河湖泊等“淡水”也不可能——惟有海洋的弱碱性才适合,可以断定人类在海洋才获得这项装置。

海产养殖的渔民,为了避免猎食性杂鱼和水老鼠咬穿网箱,会在编织网绳时混入人类的头发,这已是几千年的传统。有经验的渔民会告诉你,网箱假如编入女性头发,效果更好。这是一种利用人体的“生物防治技术”。海洋鱼类味觉发达,对“人味”相当畏惧;而水老鼠则嗅觉发达,对人类的“酸臭”相当反感。这些水老鼠并非“南美水豚”,它和家鼠形状类似,系出同源。人与鼠的旷世情谊,具有深厚历史底蕴,迄今依然“人鼠情未了”。每逢有人居住的地方必定有老鼠,人与鼠就象鳄鱼和牙签鸟,是两种“共生”物种,关系相当密切。直至如今,拥有高超科技的人类,仍无法摆脱这个贴身相随的亲密战友。

跑题跑到“老鼠”,徒增感慨。回归主题,“雌雄异像”至此已可以迎刃而解。在狮群的系统里,谁负责捕猎?答案是雌狮。反观雄狮拥有浓密鬣毛,妨碍它在“疏树草原”穿行追捕。据此延伸,我们也不妨认定:人类始祖也由“雌人”负责觅食,由于头发是“三合一”的重要装置,所以女性头发拥有比男性更强大的基因,亦拥有对杂鱼和水老鼠更强的威慑力。

追思往昔,头发不会太密也不会太长,它拥有相对严谨的新陈代谢机制,否则难以履行“三合一”使命。此外,头发的原始形态应是波浪状,既不象黑种人那么卷曲,也不会象黄种人那么“率直”,这是后世适应环境而出现的进化分歧。由于头发对人类的重要性已大幅下降,因此当今头发朝几个方向演变,已难以分辨哪一种头发形态才属于“先进”。

相对于“发形”的无法分辨,“发色”却是相对清晰。依照现代人头发颜色的遗传特性,进行“反推演”,轻易得出“黑发”是一种最为进步,最晚开发的基因。现代人的“金发美女”、“红发俊男”越来越少,那是由于带颜色的头发,已“退化”成一种“隐性遗传”。黑色头发,毫无疑问属于“强势遗传”,最终必定会席卷全球,成为人类的唯一发色。远古时期,人类始祖的头发,恐怕是五光十色、异彩纷呈。正如“超薄脆”鼻子所带来的疑问,假如人类是由陆生猿猴演变,何故长有如此鲜艳的“标志”?引诱猛兽前来捕食自己?难道我们祖先是不畏狮虎的“金刚”?既然这款动物漠视“保护色”,几乎可以肯定,人类“核心演化阶段”绝非陆地——难道我们的的确确是“海产”?

现代人的器官装置,在近万年来演变最“神速”即为头发。它是“新时代”的进化标兵,不断寻求改变以适应陆生氛围。同时我们的头发始终处于休眠状态,为什么它选择“长睡不醒”,是因为现时所处环境已没有“苏醒”的必要?

当今世纪,头发已被纳入“审美标准”。“审美”是一种惯性思维,是埋藏于基因,并纠杂着现状的复合本能。现代人,特别是女性,都十分爱护头顶上的十万根发丝,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部分科学家认为:“审美”源于性选择——为了繁衍优质后代。这是符合情理的推测,但既然现今是“陆人时代”,为何我们对头发这“废品”依然心存绮念?或者这正是隐藏思维深处、横亘千万年、对往昔岁月的深邃追忆。


【关键词:头发、雌雄异像、假基因、水老鼠、有头发亚门】

跋语:
鸿篇巨著执行“从头开始”的标准,率先“解构”头部:鼻子、眼睛、头发,接连三章隐约透露人与海洋的瓜葛。从第四章开始,暂别“分拆式”章节,针对“传统进化论”,连续三篇进行宏观描述,为后文的推演,设立“楔子”。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2 13:43:39 +0800 CST  
☆★☆《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第四章、喜欢旅游的人类始祖


公元1809年,达尔文在英国诞生。同年,法国人拉马克发表《动物学哲学》,提出“用进废退”观点,正式开创“进化论”的宏伟时代。时间巨轮匆匆驶过,过了足足200年。人类进化的“链条”:古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次序分明,这些“人”以非洲为根据地,最终晋升“万物之灵”,开枝散叶,遍布全球——这已经成为“常识”。

公元2009年,达尔文诞辰200周年,纪念先贤而举办的英国科学节,“德马尼西人”成为科学家们热议的话题。这一考古成果,对于时下流行的“非洲中心论”,确实不知是喜是忧。考古专家遵从“纯考古”的角度指证:在格鲁吉亚首都附近“德马尼西”所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迄今已有180万年历史,完全可以肯定,他们百分之百是“人”——欧亚大陆或许是人类的另一个“摇篮”。

曾几何时,非洲大陆被誉为“人类摇篮”,这一个比喻就如“以鲜花形容美女”,富含“天才”的意味。然而,假如各大洲尽成“摇篮”,天才比喻则变成“冷笑话”。近年来,人类起源探索已进入“死水微澜”的状况,但“德马尼西人”横空出世,又再“吹皱一池春水”……

参照古人类学的“时间表”,距今180万年前,恰好是“能人”与“直立人”的分界线。“德马尼西人”可以归入其中一类吗?从“脑容量”和“体型”等标准考究,“德人”的特征呈现自相矛盾。首先“德人”脑部小巧,相比于直立人的大脑,“规模”压缩40%,仅有600毫升。然而,“德人”比直立人显得更“挺直”,拥有效率甚高的直立行走和奔跑技能,下肢比例与现代人相差无几。

此前学术界宣称:古人类离开非洲是在100万年前,假如“德人”属于“非洲后裔”,何以擅自提前出发?此外科学家认定“脑容量”和“体型”属于人类演化的关键线索,这两项解剖结构必定“密切配合、与时俱进”——但“德人”横插一脚,证明流行观点纯属一厢情愿,人类可能拥有“多线性”的起源。

本文同样是一部“多线性”的浩瀚长篇,通过诸多学科的旁征博引,力求使读者更有“参与感”。它未必精密如文献,但选取论据相对严谨,在尽可能“合情合理”的大前提下,高扬“想象力”的擎天巨翅“煽风点火”,追逐“人源探索”当中的无限精彩。

自从达尔文接棒拉马克,“人源探索”翻开崭新的一页。“人”这款地球至尊生物,在分类学上被列入“哺乳纲”,即俗称的“兽类”——他是如何起源?他是如何演化?他何以如此怪异?这是何种程序孕育的“怪兽”?自然科学确实蕴藏太多未解之谜,因此,生活里也遍布各式各样的“童话”。这属于教育传承的无奈,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皆因我们不可能告诉孩子们“这个还不清楚……那个还在研究中……”

诚然,“童话”的存在对我们解读自然界形成障碍,但必须注意:科学发展不可能一日千里,某些“童话”的诞生是受到当时情势所限,并非科普作者刻意瞒骗。然而,本文既担负“文学作品”的使命,但凡专家学者未能完美诠释的“灰色地带”,包括故弄玄虚的“成人童话”,一概成为本文声讨的关键!

以上“宣言”带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就此打住,迅速回归主题。本篇目标是综合“远景近镜”,力求将当代主流观点,即“传统进化论”,描绘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学术界普遍认定古人类存在两个种群:“能人”和“直立人”,并且由前者进化成后者。但近年来的发现,使科学家手足无措。公元2000年在东非大峡谷,发掘出新一批“能人”化石,研究表明他们生存在距今144万年前。同在此地,发现迄今155万年历史的“直立人”颅骨化石。由此证明:“能人”和“直立人”这两个种群并非典型的进化关系,他们曾经并存于世长达数十万年。现代人究竟是两者混血的“杂种”,还是其中一“人”的后裔?

或者是不愿变成“杂种”,大多数科学家倾向后一个结论。于是为了竞争“人类祖先”这一空前荣誉,“能人”和“直立人”进入二选一的PK淘汰赛。

细致观察这两名选手,“能人”在拉丁语意为“手巧之人”,生活在距今300万年至150万年前,外观形态就似“缩小版”的现代人。“直立人”生活在距今180万年至20万年前,按照“先后次序”的常理推测,这是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上下衔接种群”。由此判断:能人更古老,直立人更新潮。

然而,谁更“新潮”不能妄下断语。能人和直立人的比较,至今已成为人类进化史学者讳莫如深的一个领域。能人既名为“手巧之人”,顾名思义,他拥有熟练制作石器的能力。此外特征是头骨比较纤细、光滑,面部结构精致轻巧,下肢骨与现代人很相似,身高在1.40米左右;平均脑量约为700毫升,已是典型的“人脑”。能人不仅会制作石器,还会猎杀身材中等的动物,兼且懂得与猛兽对抗。请注意:能人其实也是“直立”的,通过其“颅骨大孔”推断,他们的头颅和脊椎的挺直程度,比直立人更接近现代人。

反观直立人,虽然身体高大,更加威武,平均身高达到160厘米,脑量达1000毫升;但其头额扁平、颅骨壁厚、眉骨粗壮、鼻骨宽阔,与能人相比,直立人的样子忽然又长得不象现代人了。需知道我们探究的是“人类起源”,而不是寻找“类人生物的起源”,目标“锁定”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所以,必须逐渐向现代人的模样靠拢才合理。现代人就是“标准模板”,直立人仿佛误入歧途。假如直立人由能人进化而来,为何长得越来越不象“人”?

以上比较的还只是非洲直立人,如果将散播在世界各地的直立人加以类比,会发现很多种族的直立人在“比赛”退步。闻名世界的“北京人”就是一个例子,生活在距今70万年前的北京人,制作的工具越来越粗糙,模样与现代人越来越远。无奈之下,科学家惟有认定:能人与直立人可能是平衡的人种,反正非洲就有许多种群“镶嵌式”存在,不管是哪一支最终成功演变成“智人”,其起源地肯定在非洲——很明显为了维护“非洲中心论”,西方科学家存心蓄意“将水搅浑”。

为使阐述更清晰,再度关注“人之四系”。传统理论宣称人类进化的“链条”:古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其中“古猿人”容易理解,“智人”则因为有现代人这个“代表种”,也能直观感受。重点关注进入PK淘汰赛的选手——能人和直立人,可以采用一种稍为粗暴的理解方式:能人即“远古的巧人”,他们纤巧、灵巧、乖巧;直立人即“近代的粗人”,他们粗壮、粗犷、粗鄙……为何“巧人”会进化成“粗人”,导致越来越不象人?

遵照“升级版神创论”分析,这是因为在数百万年前,“上帝”创造了“巧人”,可惜这个物种并不适应地球的生态环境,在大自然的干预下,他们逐步被加粗,最终演变成“粗人”……上帝于是大发雷霆,重新创设了“智人”这全新的人种。

“神创论”的好处是:轻松抹平疑惑,使“凡俗人等”皆无话可说。与之相类,西方科学家力挺非洲,坚决保持“宗教信仰”一般的执着态度,意愿之强烈使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东非大峡谷”正是“非洲中心”根基所在,既然东非化石未能“环环相扣”,为求弥补当中的“缺环”,西方科学家潜心积累将周边化石通过合理假设,“乾坤大挪移”转移至大峡谷,从而使“非洲中心”这一“大厦”不至崩塌。

前文提及的“德人”就有“恐怖主义者”的嫌疑,他们很不听话妄想拆掉“非洲中心”,使西方科学家如临大敌。如果以“誓死维护非洲”的角度出发,只有将“德人”列入“恐怖主义名单”,直接开除出人类起源的族谱之外,这无疑是最简单的办法,许多著名科学家均采取该策略。可是“德人”毕竟不象“北京人”,他更象“人”而不象“猿”,能够衔接非洲的晚期能人——偏偏非洲同期的直立人很不争气,与上一代的本土前辈相比,他们仿佛是退步了。这一环节备受质疑,“非洲中心论”遭遇空前危机,进退失据,如何决断?

天才的科学家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通过“人道主义”来挽救“德人”!于是惊世理论如“晴天霹雳”,该理论认为“德人”是由非洲出发的“观光旅游团”!大概在180万年前,“德人”倾巢而出,从非洲“旅游”到格鲁吉亚,从此与各式“土著”决裂,遥遥分隔十万八千里,“种群隔离”顺理成章,不会再发生杂交混血等不愉快事件,干扰人类的进化历程。几十万年转瞬即过,“德人”结束“旅程”,收拾行装长途跋涉,集体返回非洲根据地,继续从事进化大业……

既然科学家如此浪漫,本文也不甘后人,举贤不避亲,将我国发现的“巫山人”、“元谋人”送往非洲。时光穿梭,宏伟画卷展现眼前:远在200万年前,人类始祖从非洲“大举东征”,浩浩荡荡驾临东亚,征服喜马拉雅山,越过青藏高原,进入四川盘地,在巫山游山玩水,心满意足之后返回非洲;过了几十万年,他们又再心动,这一趟目的地是四季如春的云南,呆上一阵子呆腻了,于是集体上演“西游记”……

曾经中国科学家极不服气,人类原始时期为何不能摆脱“非洲摇篮”?偏偏这些“婴儿”又时常爬出“摇篮”,如此实在太过“儿戏”。西方科学家严正声明:的确如此,绝不能乱,爬也要爬回非洲去!不期然想起“游戏人生”,原来这正是人类进化的四字秘诀——“旅游”加上“儿戏”,“人”随之“生成”!

上述虽属借题发挥的调侃,但可从侧面反映:欧洲主流观点是如何的“无赖”和“无厘头”。按照“无厘头理论”延伸下去,确实非常搞笑:地球仿如一个大池塘,人类始祖就似池中“游鱼”,不断游来游去,兜兜转转反反复复,终于脱颖而出,“游”成万物之灵。

——让人吐血的结论。

但这结论集合众多科学家的“心血”,不妨再开句玩笑:假如现在推翻了“非洲摇篮”与“地球大池塘”,二百年来的辛苦努力全部白费,达尔文等先贤为人类设计的“进化模型”也轰然倒塌。然而,即使从正面解读,也感觉不可理喻:人类在进化历程里,为何嗜好东奔西走?离开非洲大陆,不远万里、落地生根、生儿育女;某一天,脑中灵光一闪,又扶老携幼、呼朋唤友,集体返回非洲 ……需知那个年代,决无任何交通工具,路途之中险阻重重,当时的人类还不是“金字塔尖”的生物——豺狼虎豹环伺,他们纵使有决心也绝无能力纵横千万里。

或许用“动物迁徙”来描述这种“行径”更为准确一些,但这般迁徙同样丧失了非洲大陆的进化环境,使现今的“人源探索”变成一项最让人啼笑皆非的研究。原本满打满算,花费三百万年,将“始人”雕刻成“终极作品”现代人,已是时间非常之仓促,打个比方:其“侥幸”程度就象我用双手在键盘上乱敲,而打出一部《物种起源》。即使,我们人类是万分侥幸完成进化,那么,为什么还要满世界乱跑?概率就如同拉只猴子来代替我打一部《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这可能吗?时间原本就远远不够,你还要环游世界!

到底我们错在哪里?是古地磁测定错了吗?是碳同位素断代错了吗?是裂变径迹错了吗?是热释光方法错了吗?是比较形态学错了吗?是基因研究错了吗?还是当代的“新科学”都错了?假如上述皆误,现代人的所谓“自然科学”几乎全军尽墨。那么,究竟是不是“进化模型”本身就是错的?

其实科学家如此推论确有“苦衷”,如果离开“非洲”这一个“人类摇篮”,不再是特定的环境,人类进化历程需要重新设定。所以,“旅游说”务必诞生,它能够掩饰“进化规划”当中的谬误。

进化论在地球其它物种得到证明,但偏偏在人类身上行不通。为了避免人类引以为傲的理论一朝覆灭,我们惟有保守地假设:人类,并非依照正常的途径演变而来。


【关键词:旅游说、人类摇篮、能人、直立人、进化规划】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3 01:12:50 +0800 CST  
☆★☆《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第五章、风云变幻长篇悬疑剧


怎么看待人类起源这一部大历史呢?其实它就象一片云彩,由于风的影响,由于雾的侵袭,使它偶尔象猪、时而象狗、又或者似虎如熊,万千变化不一而足。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拥有无限的想象力,站在地上的“大人”会引导儿童去观摩“云”的形象,这是慈爱,同时也可能是政治。然而,广大的儿童,也可以独立思考,来揣摩这“云”究竟象什么。无论如何,云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改变的只是它的外在。所以,根本毋需为它担忧,是龙是蛇,存乎一心。

由于汉语的独特,也由于科学家仍保持了“象牙塔式”思维,使一些原本很直观的理论,变成了迷雾一般难于理解。我们或许需要一种职业——自然科学翻译家,他必须拥有相当高的文学素养,将艰深无比的“科学文献”,转译成我们能够阅读并容易理解的文字。钱学森大师建议“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本文虽不能满足“直译”的愿望,但可以开启一扇思考的窗户,通过多角度钻研“云”的形状,至少可以收获兴趣与欢乐。

曾经分子人类学的观点,“智人”是在二十万年前走出非洲,但这“二十万年”经过不到二十年的验证,也被轻率推翻了。首先是提前到“十五万年前”,再将亚洲人的起源缩短至“十万年前”。至于遍布欧亚的智人化石,被宣布取消“人类祖先”的资格。另一方面,欧洲学者将“非洲起源”扩大统治范围,伸展至“直立人”甚至是“能人”;为了与地质考古的“物证”结合,将“冲出非洲”这一行为转换成“无限次”,并将时限模糊化,推演出迄今一百万年前,直立人已经走向世界。其后发现还有问题,于是设定能人在大约二百万年前,就从非洲散播到世界各地。时限模糊的好处是:避免引至研究成果无法兼容。

西方学术界致力维护“非洲中心”,倡导“非洲单一起源论”,长年累月,成见颇深。他们考核欧亚大陆的“物证”往往极度苛刻,而遇到有价值的非洲考古发现,一旦找到可支持“非一论”的证据,则表现得草率和宽容。既然如此,本文也充分发挥“浪漫主义精神”,发掘出“人类始祖喜欢旅游”这纯属“打蛇随棍上”的奇特假说——视为“非一论”的“有力补充”!

从相对理性的角度关注“非一论”,参照考古成果及相关学科展开研究,组构人类“演化树”,进一步探究这种至尊生物的“履历”:树根和主干设立在非洲,旋即发现非洲先民走了歧路,在其它的大洲又再出现树干;这棵树继续成长,突然又发现树干回归非洲;再随着树木不断长高,树干又再次移位……

——这是一棵无视时空的怪树!面对如此神异的现象,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人类在其它大洲进化了一段时日,又再度集体返回非洲。依照这样的思路,确实只有“旅游说”能给予支持。否则,惟有将地球假设为一个并无“距离”的“点”,才能诠释“四处播种”无视地域远近的事实。假如不抗诉,在证供不利的情况下,大自然法庭定将宣判“上帝创造了人”。

我们决定要上诉!兜了那么一大个圈,假如又回到“上帝造人”,这让人脆弱的心灵如何承受?!虽然我们并不否认,人类真有可能是上帝创造,但这种假设相当无趣,既然是“创造”,那就抹平了一切疑惑,无论“造人”中途出现何种谬误,均属合理。本文旗帜鲜明抗拒该说法,与达尔文等先贤不谋而合。

现代人,即当今世上主宰地球的“极品智人”,躯体各处留存太多的水生特征,使专家学者无法熟视无睹。所以,一直以来都存在一种观点:“猿人在进化历程中曾经进入海洋再返回陆地”。

起源于六七十年代的“海猿说”,确实是一个创造力非凡的假说。我们甚至幻想:并非所有“海猿”都乖乖回到陆地上,某些还继续呆在海洋里进化成“美人鱼”……天空海阔,驱鲨驭鲸,这确实是一幅幻美绝伦的场景。

后来这个假设被现实无情击碎。进化,无疑需要时间的沉淀,短短的几百万年,时间相当紧迫——你还有心思到海洋里逛一圈,再施施然游回陆地?

几十年来,为了维护该学说,科学家殚精竭虑。当然这种努力相当必要,否定“陆——海——陆”演变进程,诸多现象无法解释。必须注意:“海猿说”也是立足于“进化论”的学说。部分学者将人类始祖由陆入海的时间前移,提前到南方古猿,甚至是拉玛古猿的履历。通过时间“微调”,力求将人类进化史这一个“圆”合拢。但可惜的是,即使是拉玛古猿,进化成现代人,满打满算也就是九百万年,这一丁点时间,真能满足人类祖先“处女下海”的愿望?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假如按照分子人类学的观点,根本就没有九百万年的时间,黑猩猩和人类的分化,距今仅有五百万年。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差异化“人类基因”的生成时间,距今约二百五十万年。因此,本文限定“人”这种至尊生物的“起步点”为三百万年前,已属于“宽宏大量”。

流行观点认为:人类直系祖先是“拉玛古猿”,而另一种类似的生物“森林古猿”,则属于现代猿类的远祖。事实上这两种古猿的外型相近,差别在于拥有“人类远祖”荣誉的拉玛古猿,其门齿较小,颌部相对狭窄,而森林古猿显得更为粗犷一些。支持“非一论”的学者,模糊了一个事实:非洲拉玛古猿其实与森林古猿的差别甚微,反而是在印度发现的拉玛古猿,面部较为短缩,犬齿比较小巧,齿间没有间隙,近似人类的“密齿型构造”,整体外观与人类最为相近。由此可见,依照古猿的“证供”,原来人类起源于印度!

“印度拉玛”的面部特征,在丛林里并不具备生存优势,惟有假设人类远祖一不小心长成这个模样,原本就是这副尊容,决不能冤枉那些长得比我们合理的“近亲”,需要向着“人面”进化——本文着重阐述的“关键点”,是必须摒弃“以人为尊”、或称“唯人至尊”的错误观念,这是妨碍我们解读自然界的“枷锁”。站在唯物主义立场,我们不妨认定:那些更不象“人”的非洲特产,绝不可能与“印度拉玛”有瓜葛。但如此一来,人类进化史“中间环节”严重缺失,前后割裂,仿如“天堑”!难道我们是由“印度拉玛”一步跨越,晋升万物之灵?

进化理论的学术基础是“渐变”,自然选择并非“一蹴而就”那么简单;复杂的高级生命,循序渐进,脱胎换骨,其过程需要漫长岁月;即便是“金字塔尖”的生物,在地球上已无天敌,能够静下心来完善自己,所需的时间量也是非常之庞大。因此,“海猿说”过于仓促,显得急功近利,于是个别学者提出“湿地演化论”——所谓“湿地”,是指类似于沼泽的浅水区,这样的演变兼顾了水陆两路,希望能减少对时间方面的质疑。

上述这两种学说,再加上“河湖演变”,即“淡水进化”,都可归结为“水生返陆”。但现在最先进的分子人类学并不支持这些假说,较为“典型”的科学家也偃旗息鼓。他们明白,如果动摇了“人科”的根本,世人皆对人科学者嗤之以鼻,科学界将整体受损,“权威”则不复存在——最终结局是天下大乱。虽然你我皆不满连科学都饱含“政治特质”,但,这恰恰是时下现状。

远古化石并不具备活性DNA,通过掺杂大量假说的新一代科学,宛如梦幻般的经典。换句话说:分子生物学对于远古时期,完全无能为力,当然也无法“证伪”,它仅仅是以新鲜的“光环”使人迷惑。幸好部分开明的科学家,也试探性提出:新潮科学未必百分百准确,我们还是回到化石,回到纯考古研究吧?

回到化石的概念,包括重新重视“比较形态学”与“体质人类学”,这种思路看似放弃了“高等科学”,但在意识上,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既然可以放下“尊严”,回到地质考古,为什么不能加大步伐,一步到位,回到现存的人类身上?通过当今世上的各个种族“智人”,来探究人类的起源,难道不是捷径?

从现代人展开研究,当然要借助“系统生物学”概念,“细胞遗传学”视界,“物理生物学”原理,“化学生物学”规律,“功能形态学”法则,以及“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新科学的探测手段。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悖论——决非如此,这其实是一种升华,一种勇气。

本文有关“自然科学”的定义,特指“狭义自然科学”,假如将其发展勾画一棵“进化树”,以“传统生物科学”为树干,其后派生出大量的“横枝”,枝蔓纵横,彼此重叠,互生共存,难以分拆。“横枝”凌驾主干,成为一道“风景”。正如人类也是“哺乳类进化树”的横枝——本文宗旨是勿论“主干”抑或“分支”,一概兼容并蓄。俗语云:为求目的,不择手段。我们为求真理,理应淡化学科的“门户之见”。

时至今日,“新科学”对于DNA及遗传性状的掌握,已攀至新的高度。二百年来,科学家反复推翻的“狼与狐狸”遗传假说,最终已有眉目。在当年未有基因研究探寻其源时,骤然看卷毛狗的模样与大灰狼相距甚远,人们一直不肯相信狗的祖先是狼,宁愿相信它是狐狸后裔。这就是让世人争论不休的“狼与狐狸”故事。中国人接受教育相对“正统”,对“狼为狗祖”的理论深信不疑。近年来中国科学家更进一步,通过研究各种狗的线粒体DNA及分子钟得出结论:狗这种动物,大约是在一万六千年前被人类驯化;同时认为世界上的狗,全部培育自中国南方的一种狼。“狗类单一起源论”与“人类单一起源论”相互对应,相得益彰。

我是中国人,但对于出自中国的“狗同论”,我却不敢苟同。这与“爱国主义”无关。就如我坚决鄙视“非一论”,也并非鄙视非洲人。站在科学的角度,“淡化门户之见”是一个愿望,然而,学术界在某些方面也相当“团结”。世风日下,沽名钓誉,自然科学逐步异化成一项“生意”,为了延长其保鲜期,不断推出悬念,不断自我救赎,仿如一部“悬疑剧”。

理智分析,“悬疑剧”并非一无是处,譬如当代的长篇连续剧,即拥有“开放式”结局,使观众可以充分参与——剧中人的终极命运,系于观众投票的“上帝之手”。与之相类,“人源探索”也是永恒不衰的长剧。自从达尔文接棒拉马克,“进化论”举世关注,大放光芒。《物种起源》出版之初,赫胥黎如获至宝,当其时“上帝创造人”甚嚣尘上。赫胥黎视“进化论”为攻击利器,使它一开始就背负“神圣使命”,显得步伐沉重;目的性太强,“进化”这一概念被揠苗助长,间接导致其后诸多学说急功近利,呈现良莠不齐。最近五十年,“海猿说”方兴未艾,但“陆地起源”稳占主流地位,独树一帜的“外星假说”,联合“神创论”展开反攻;此外还诞生形形色色的旁支学说,“剧情”变幻莫测,波诡云谲。

即使人类是“外星杂交”的产物,其概念也离不开“进化”,只不过“种子”有所不同。种子暂且忽略不计,让“人”这棵大树成长的土壤究竟是哪里?森林还是平原?陆地还是海洋?本文的观点既非“海猿”亦非“陆源”,但也不是全无主见的“开放式”论述。在此举一个“反弹琵琶”例子:“开放式”长剧如何终结?电视台声称由观众“自由选择”,但实际上,“真理”还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只有获得最多投票的方案,才会被电视台采纳,成为最终结局。

本文作者与电视台编剧正好相反,绝不会附和“大多数人”,虽然不至于矫枉过正宣称“真理属于少数人”,但“恃众凌寡”绝非本文的气质风格。这是一部“特立独行、飞扬跋扈、横征暴敛”的长篇剧集,论述的“骨干”尚未呈现,但论述“宗旨”可以明确:希望通过综合全面兼且趣味横生的分析,抛开“童话”的包袱,拓展想象力,深度挖掘人类演变过程中的精彩故事!


【关键词:云彩、美人鱼、印度拉玛、狼与狐狸、种子土壤】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4 03:00:08 +0800 CST  
在此一并向回复的新老朋友致谢。
还是那句话,大恩不言谢。哈哈。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4 03:03:25 +0800 CST  
☆★☆《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第六章、人工选择之上帝之手


中国无疑是达尔文主义最受捧的地区,缘于新中国早期的社会形态及政治需要。既然“进化论”是斗争与生存的哲学,配合着“文斗、武斗”,确实相得益彰。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小学课本,均以“无可置疑”的方式来推介达尔文的人类进化理论,丝毫不理会这一种假说尚未被充分证实,当中更是掺杂了许多“教科书编篆者”的幼稚观点,令人哭笑不得。我们在这种氛围内长大,也就产生了两个极端派系:其一是坚决支持达尔文主义,认为它容不得一丝怀疑,成为典型的右倾顽固派;其二是逐步掌握广泛的自然知识,态度转变为强烈抗拒,认为一切有关达尔文的就等同于落后守旧,化身左倾强硬派。

我崇拜达尔文,但他的理论仍有商榷的余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的大原则没有错。问题是谁去“竞”?谁来“择”?何谓“适”?达尔文强调生物个体是选择单位的说法,近几十年来引发热烈争论。部分学者认为,选择的单位是在个体层次之上;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选择的单位是在个体层次之下。第一种意见支持选择单位是“类群”,而不是个体。后一种意见认为:基因才是选择的单位,而生物个体只不过是基因的“仓库”。是谁挥舞着“进化”的魔术棒?是一群人,还是基因?

我认为这些争论毫无意义,它们其实是互相依赖、协同促进并达致平衡的因素。这种概念无法细致描绘,但每个人都心中清楚,我将之命名为:进化道路中的“混沌理念”。

达尔文的“天择论”正面反击“神创论”,拉开“人类起源悬疑剧”的帷幕,成为一代明星,光耀千秋。基督教传言,达尔文临终忏悔放弃了进化论,无须考辨是否属实,但晚年的达尔文确确实实陷入困惑——他无法自圆其说,将“达尔文主义”融会贯通。

然而,达尔文的伟大之处,在于其绝不迷信由自己首创的学说。《物种起源》是“天择论”的开山之作,达尔文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辩”。因此也不妨认定,《物种起源》与本文《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同样属于“一部长篇争辩”,同样是划时代的巨著。(本文另一伟大之处,是培养读者的幽默感,观摩本文假如不具备一定的幽默天赋,必然陷入混乱,读者务必慎重。)

我们必须正面去解读达尔文,他其实相当成功地诠释了生命进化的大趋势,至于在人类起源方面遇到的困惑,即使在分子人类学鼎盛的现代,科学家仍未能充分论证任何一个“新潮学说”,宏观如“非洲单一起源论”,微观如“线粒体夏娃”与“Y染色体亚当”。达尔文的自我否定,体现其伟大的人格。他提出针对“进化论”的三点质疑,当中最重要的一点:难以寻觅一个合理的遗传机理来解释自然选择。

达尔文身处的时代,普遍迷信“融合遗传”:父方和母方的性状融合在一起遗传给子代。后世学者反驳:这是很明显的谬误,白人和黑人结婚,所生子女肤色总是非黑即白;特例是某个热衷于与多位异性偷欢的女子,生下的双胞胎一黑一白,原来婴儿分属不同父亲。

这一个“黑白子”的反驳,骤眼看相当滑稽,就如本文曾经提及的“眼睛色泽”,科学家认为只是“色素多寡”导致,但偏偏在“浅水”之处,极易“翻船”,人体构造处处隐藏“陷阱”。

达尔文从动植物研究与培养当中,得知优良性状能够被保留继承,但该结论在人类身上呈现“问号”。例如一个白种人到非洲黑人的土著部落结婚生子,几代之后,他的后裔就会完全“堕落”,成为标准的土著。《物种起源》宛如一部将人类排除在外的著作。后期达尔文被迫做出让步,承认“用进废退”这样的见解是成立的,可以用来补充“天择论”。

正是由于达尔文晚年过分谦虚,使当时的生物学界普遍接受“用进废退”的拉马克主义,而怀疑“自然选择”学说。“遗传学之父”孟德尔认为:生物遗传并不融合,而是以基因为单位分离地传递,随机地组合;因此,只要群体足够大,优良的基因不会消失,并逐渐扩散到整个群体。这个理论纵然牵强,但被后世视为达尔文理论的补充,“进化论之母”与“遗传学之父”珠联壁合,称之为“伟大的联姻”。

今天我们观摩上述理论,特别是“黑白子”个案,可能觉得先贤的观点“幼稚”。然而,这仅仅是视界不同,我们也无法肯定新一代遗传理论正确并毫无偏差。现代科学家并未解决“黑白子”的疑问,仅仅是将问题模糊化。依照高等灵长类的“惯例”,人类顽固的“双胞胎基因”原本就有悖常理,双生子女呈现“杂色”更是“违法”,开句玩笑:“人”这款生物恐怕是“上帝”豢养的宠物。

保护色在“生态博弈”当中相当重要,这场“赌博”决定了物种的生死存亡,必须慎之又慎。参照“犬马猫兔”等人类常规宠物,体表颜色异常“花哨”,这是由于它们在人类庇护之下,保护色的重要性不再明显;更何况除了“马”之外,“犬猫兔”均是一胎多生,“筹码”既多,就有不怕输的勇气,继而遵从上帝意愿(在这些宠物心目中,人无疑就是上帝),毛色变得繁杂艳丽。马是单胎生殖,稍为野化的马,遗传基因立刻显现“主色调”——灰色。毫无疑问,灰色是潜伏的“强势遗传”,同时也是自然界广泛采用的保护色。“犬猫兔”野化之后,体色选择的路数,也走“马路”,只是和马比较,显得相对滞后。与之参照,人类并非多胎,“筹码”既少,却又漠视保护色,难道这是通过“神之庇佑”而诞生的物种?

事实上现代“黑白配”的夫妇,所生婴儿普遍是“棕色版”,这是界乎黑白之间的“混合调色”,但追溯到婴儿的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将会发现问题殊不简单。各自品种都比较“纯”的“黑白配”,所生子女非黑即白——不肯“混合调色”的情形最为显著。从其他人种借鉴,黄种人与白种人是典型的“近缘物种”,于是“混合调色”成为必然。依此而论,“黑”与“白”泾渭分明,难道这是两种各具优势的性状?“非洲单一起源论”在此再度遭遇危机!

人类的“双胞胎机制”在哺乳类无出其右,不但有“异卵双生”、“同卵双生”,还拥有诡异的“半同卵双生”;此外,怀孕后还可以再度受孕,胎儿一大一小,称为“异期复孕”……凡此种种,本篇不加深究,否则肯定扯到爪哇国去了……转而从一个相对“肤浅”的角度探讨:究竟“白色皮肤”是优良性状,抑或“黑色”才是“主色调”?

相当遗憾,人类缺乏“标准色”,以上疑问并无标准答案。科学家热衷于“标准化”,欣赏“按部就班”的思维。然而,传统进化论或者可以对付低等生物,至于人类——这万物之灵、地球主宰,也就是我们自己,通常不按规矩行事。人类拥有特立独行的进化倾向,偏偏不肯遵照科学家设想下的条条框框。或许正是这些无奈,使达尔文晚年宁愿相信“上帝创造了人”。

平心而论,遗传学家孟德尔的理论,也可以和“用进废退”的拉马克主义举行“婚礼”,一样可以成就“伟大的联姻”。由于功利所致,近代科学家经常出现“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这种“唯我独尊”的思想,不象科学,而酷似宗教。

“宗教式科学”与“反叛式科学”是两个极端,但两者均不理智,而且对科学本身的贡献最少,效率最低。如果我们不能保持适当的“信任与信仰”,则无法继往开来;如果不保持一定的“质疑与反对”,则陷入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
“质疑”虽属积极的态度,但假如将“反对者成果”,变成自己的包袱,也等于进入了另一种恶性循环,从此对自己的理论观点,也会“誓死捍卫”,这与“宗教式科学”毫无二致。

必须承认,幽默感是一种润滑剂,当我们迷惑处,当我们困惑时,我们需要一种“助燃剂”来提供动力。穿梭本文的针对“科普型童话”的取笑,并不是对“教科书编篆者”有所不敬;对于“生物分类学”的调侃,也绝非漠视分类学家的艰辛。不过,我始终认为:假如不能提供“正解”,也请你给我提供乐趣。自然科学,原本就需要稚子童心。

回过头再度审视《物种起源》,在研究之初,达尔文的切入点是“人工选择”。有史以来,人类的一项伟大成就,是创造了大量的驯化动物,例如前文提及的“犬马猫兔”,其中荣膺首位的正是“家犬”。这款俗称“狗”的宠物千奇百怪,其祖先来自野外的狼或狐狸——此处“狐狸”泛指犬科中除狼外的其它动物。必须着重指出:该项“造狗工程”完美实施,“人工选择”起到重要作用——犹如进化过程的“揠苗助长”,威力庞大无伦。

达尔文是否养狗不得而知,或许他不清楚“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这源自中国南方的谚语。不过这位仁兄搜集了一百五十种鸽子(研究之余还可以研究一下红烧乳鸽),发现它们之间虽差异甚大,但都起源于一种“鸽祖”,即野生的岩鸽。之后他还研究家鸡(鸽子吃多了也会腻),发现虽然家鸡的品种繁多,但都来源于共同的“鸡祖”,即野生的原鸡。

既然系出同源,为何后代却变得“走样”?各式各样的品种体系,究竟是如何形成?深入追究,这是因为人们凭藉各自的喜好,为宠物们选择了“变异轨迹”。但凡不喜欢的家伙,就直接剥夺其交配权,最终通过遗传以及变异累积,形成了定向发展,培养出形态各异的宠物。

达尔文成功定义了“人工选择”理论,同时它也严重妨碍了我们的思维。千奇百怪的狗,谁能分辨得出它们的祖先是狼或狐狸?“人工选择”可以变异得飞快,依此推断:“猿人”用三百万年进化成现代人,那是完全可以想象的,时间相当充裕。恩格思等先贤就认为:自然进化就象“人工选择”一样简单,完全漠视所谓“人工选择”,其关键在于拥有一个具备无上权威的外力,如同“上帝之手”。而在现实里,没有“上帝”为人类的演变指明方向。

其实无须三百万年,只要三万年即可。三万年猿人就可以灭绝一次,三百万年足够灭绝一百次。猿人在山野丛林,并不具备充分的竞争力,遵照“丛林法则”,这款动物灭绝的概率,比它进化成“智人”的概率更高……读者切勿紧张,即便猿人灭绝了,你也不会消失。皆因人类起源的探索,是用“客观事实”去追溯过程——即使推演的“过程”不成立,但现代人已存在这个“真实”不会被推翻。换句话说:纵使猿人灭绝又何妨?今天我们依然谈笑风生。

姑且将“祖先是谁”这一概念模糊化,转而瞄准“时间性”提出质疑:万物之灵是否拥有三百万年的“变身时间”?参祥猿人化石提交的“证供”,可以略带偏激地认定:现代人,这是一种瞬息之间、一跃而上成为“万物主宰”的动物,是超越了自然规律的“极品”——这个结论恐怕更符合唯物主义。当今主流论调的解说,墨守成规,掩耳盗铃,几乎已成为“宗教式理论”,且让我们凭借一颗稚子童心,穿梭古今,纵横驰骋,对“传统”进行一次绝不留情面的颠覆。


【关键词:物种起源、幽默感、黑白子、保护色、揠苗助长】

跋语:
连续三章略显艰深的“楔子”结束,重新回归“分拆型”章节,描述的仍是头部,正式进入“耳朵”篇章。如果有读者认为这部长篇从第七章开始才是“正文”,我不会反对。人体之谜虽然繁多,但“耳谜”却是重中之重。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4 22:38:55 +0800 CST  
我就一天发一章,不会中断。
其实我这段时间挺忙,参看原稿,那有点“日记”的意味,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孩子。
始终不能像当初更新如此快捷。心,不静。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6 01:24:19 +0800 CST  
☆★☆《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第七章、迷途不返的一双耳朵


自从在“眼睛”一篇中,将猫头鹰和人类划入“猫头鹰总纲”之后,遭到动物界的竞相抨击。反应最激烈的是体形庞大的哺乳类——大象。它们认为:象类与人类在“进化树”拥有类似地位,均属最成功的“横枝”,两只耳朵也是分居头部两侧;耳朵既然在感官位次中高于眼睛,应以耳朵为分类基准;但凡那些耳朵竖在头顶上的虎、狼、羊、鹿等,属于“竖耳朵总目”;而大象与人类,耳朵一左一右,应该属于“分耳朵总目”;至于猿猴等种类,耳朵在“竖”与“分”之间,可在哺乳纲内另设一总目给予安置。

人类苦笑之余,对“象耳”仔细审视,发现它大如葵扇,左右分置,兼顾着平衡庞大躯体的妙用。与“象耳”相映成趣是“马耳”,骏马的耳朵尖小挺立宛如“削竹”。葵扇与削竹,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耳朵是“感知危险”的第一器官,骏马无时无刻需警戒四周的天敌,通过耳廓转动感知声波来源;而在自然环境里,大象是“金字塔尖”生物,它完全没有天敌,它所关注的仅是同类之间的远程联络——这是它们耳朵的差异化根源。那么人类呢?人类始祖在进化历程中已无畏虎豹豺狼?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我们的耳朵宛如一道典型的“反构造”谜题。

众所周知,人类属于灵长目。从此但凡提到灵长目,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这是一类最高等的生物。但事实并非如此。灵长目是真兽类的一个非常古老的类群,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真兽类诞生后的最早分支,而灵长目并非高度特化的类型,保留较多一般性的真兽特征。灵长目在进化树的“品阶”,与兔子类似,远远落后于大象。

假定进化系统是一棵树,最高级的无疑是树干顶端的枝叶,但人类就象是从树身中段斜斜杀出的一条横枝,突然间越长越快,抛离了大象,甚至超越了树顶,成为万物主宰。

传统观念认为:地球上“进化树”的主干,包括了食肉类和有蹄类——虎、狼、羊、鹿等等,它们霸占了山脉、草原、荒漠等地球大部分地区。灵长目的祖先避其锋芒,选择了离地十尺的树栖生活,千辛万苦寻觅到这处空间继续进化。早期的猴类非常谨慎地踏足这个世界,由于天生视力不占优势,所以它们强化耳朵和听力,力求在黄昏和黑夜里均保持高度灵敏;其后为了捕捉飞蛾等昆虫,它们的耳朵进一步演变,能够接收超声波,成为高等动物里数一数二的群体。“聪明”二字,至少占据了一个“聪”字。

何谓超声波?那是指“超过人耳接收声波频段的声音”。超声波与次声波,顾名思义,这两种声波对现代人的耳朵均属奢侈品,我们无福消受。参看各种典籍,对于人类耳朵功能简介基本雷同:现代人的听觉范围有限,频率20~20000赫兹,这个范围比许多动物都要狭窄,人耳敏感度也显得平庸。我们的耳朵为什么要选择退步?难道在进化历程中,人类始祖突然不惧环伺的天敌,反而将最重要的感知能力大幅削弱?

“视死如归”背离了进化精神。在时刻准备逃命的环境里,耳朵当然比眼睛重要,听力覆盖的范围无疑远超于视力——究竟缘于何种变故,使人类逃离自然规律,出现“反进化”?

审视人体构造,随即发现更难以理解的情形。人的耳朵,分列于脑袋两边,位于眼睛侧后方,凸出表面的部位称为“耳廓”,或俗称“耳壳”。现代人一般对耳朵不甚重视,现在请你立刻去对镜细看自己的耳壳,你会惊呼,这是具备聚集与反射声波双重功效的精巧设计!即使是人类近亲黑猩猩,耳壳构造也比人类要“精简”太多。学术界为何对人耳熟视无睹?科学家不以为然地指出:根本就无须那样复杂,我们的听力平庸,随随便便就可以了。道理说得通,但更深的疑惑随之涌现:既然毫无必要,大自然为何要创作这样一副精品耳壳?

大自然更大的玩笑在后面,这一对耳壳虽属精品,偏偏却不能转动,在辨别声音方向以及收集音波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它哺乳动物。别的动物能够转动耳壳“辨向集声”,我们就不可以。假设人类始终是陆生动物,“自然选择”在这里变得不堪一击。由三块一组的肌肉构成的外附耳肌,使人类远祖具有保持头不动而只动耳朵的能力,就像警觉的兔子和狗一样晃耳。至今我们仍保留了这组肌肉,这就是有些人能学会摆耳朵的缘故。究竟是什么特殊因素使我们放弃了优势,而使自己成为高级生物中的另类?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在我们的进化历程里,肯定有某种重要因素,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使我们放弃了对听力的追求。人类的耳朵有一项“传统兼职”,过去通常不受重视,那就是“辅助平衡”功能。人耳内的平衡装置精巧绝伦,包括椭圆囊、球状囊和三个半规管。首先阐述的是“半规管”。

基于人类“内耳”的复杂,一般惯称为“迷路”。其中,展现“迷路”风采的首选,是那三个互垂直的半规管。当人体失衡时,半规管瞬间发射脉冲,通过平衡中枢激发相应的反射动作,使人体恢复平衡。至于为什么半规管不是两个或四个,而恰巧是三个?兼且又互相垂直呢?一般的推论认为:既然高级动物都是生活在三度空间之内,可以有前后、左右和上下三种互相垂直的运动方向,故必须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才能全面监控。少于三个不够用,多于三个不需要。人体的“三管”虽然出类拔萃,但在动物界绝非“孤例”,哺乳类例如黑猩猩,同样具有略显粗糙的“三管”;至于在天空飞行的鸟类,其平衡装置“三管”,亦与人类的相似度颇高。

部分科学家不认同这样的推论,他们的理由是:除了“明三管”之外,人体尚有“暗三管”。人类既然不是在天空里自由飞翔,就绝对不可能出现“前+左+下”这样复杂的运动方向。“下”是什么?那是大地,难道史前人类拥有“瞬间穿地术”?而且参照空中飞行的鸟类,它们也不需要这般“繁复”的设置;我们祖先在陆地上更为简单的行为,真有必要采用这般高端的配套器械?

“三管”的疑问延续至“双囊”。紧接半规管的“椭圆囊”和“球状囊”处理“直线平衡”,它们兼顾地心吸力和身体浮升力。什么?浮升?难道人类曾经是“飞人”?除此之外,“双囊”还具有更怪异的使命,那就是“前进、后退加速度”。前进可以理解,后退则殊不可解,难道史前人类已习惯于“倒跑”、“倒走”来锻炼身体?难道在远古时期,人类已过分悠闲兼且了解到健康的重要性?

球状囊和椭圆囊构造相同,均有“耳石膜”,二者又合称“耳石器官”。进一步分析,球状囊感受头部在“额状面”的静平衡和加速度,影响四肢内收和外展的肌张力,现代人在宇宙飞船的失重环境里,竟然还可以飘浮空中以“狗刨式”爬行前进,不会完全失衡翻滚,正是属于球状囊的功劳。椭圆囊同样暗藏玄机,囊上有一长圆形囊斑,与“三管”中的“外半规管”平行,组成隐蔽的另一组“暗三管”,制约“明三管”——陆生兽类甚至是鸟类,均不具备这“天字第一号”的神奇配置。

“双囊”联手“三管”以“零死角”的方式,全面管辖运动中的“旋转平衡”与“翻滚平衡”,或者你会说:高台跳水、蹦床、体操等技巧性运动项目需要这样的装置。确实如此,但对于生物的进化,这无疑过分奢侈。难道人类是一瞬间跃上万物主宰的宝座?

动物的平衡系统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呈现千姿百态。高等动物当然拥有“内耳”,但其结构与神经脉冲均与人类迥异。现代人备受“晕船”、“晕车”、“晕飞机”的困扰,这种种“眩晕症”源于“第八神经”。第八神经即“位听神经”,属于大脑第八对“颅神经”。它在身体失衡时,持续发射电脉冲,“强迫”大脑修正四肢和躯干的位置。然而,不断摇晃颠簸的船舱、车厢以及飞机之上,我们并没有能力解决这种状态;第八神经却不屈不挠,不断申诉抗议,使脑部不胜其烦,“眩晕”症状随即产生。

现代人失足从高处堕落,并不具备如猫科等动物的四肢先落地的本能。这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大脑“潜意识”不认可这属于“危险”;其二是第八神经单向汇报,四肢躯干并不反馈信息,中枢系统无法启动“智能分析”。依此而论,人类恐怕不是陆地生物。可以想象,史前人类对于起伏参差的地貌根本无法适应,更勿论树枝间跳跃。然而陆地平衡翘楚——猫类,却无法超越人类充满“观赏性”的“非生物类”平衡。现代人经过训练,能够获得譬如体操、跳水等各种复杂的“绝技”,这是高速运行中瞬间达成的“组合式平衡”,证明人类的高端平衡装置以及“单向脉冲”方式具有特殊优势。难道人类真由外星人创造,培训完成后,将作为“太阳系马戏团”的主演?

第八神经仿佛暗示,史前人类曾生存在可以“自作主张”的环境,这究竟是什么环境?天空?恐怕不现实,答案无疑只有“海洋”——只有在浩瀚大海的怀抱里,我们才毋须考虑诸如山势起伏、树木参差等各款地貌,身躯不必回馈信息,单向接受平衡装置的指令即可。

对于生命系统而言,拥有超高威力与实用价值是两回事,就象用“血盆大口”去捕捉苍蝇一样,只会吃力不讨好,适得其反。现代人在陆地上的平衡适应性,在动物界居于中游,与河马、长颈鹿类似,但他却拥有首屈一指的高端装置。“怀才不遇”的苦衷,你能体会吗?

十余年前,有一次偶然的事故发生在死海。死海由于拥有大量盐分而浮力超强,一般人都可以轻易浮在上面看杂志。或许是看杂志太专注而疏于照顾,一条狗和一个婴儿不慎掉进海中。结果是不幸中的大幸,狗被淹死了,婴儿安然无恙——小家伙浮在了海面上。科学家大感兴趣,分别用猴子和狗再做试验。事实上猴子和狗都懂得游泳,所以不能让它们有所准备,而是猝不及防将其扔进海里,结果发现无论是猴子和狗都是倾斜着在水中挣扎翻滚,无法在一瞬间保持平衡,都有被淹死的危险;与之相反,即使是一个完全不会游泳的成人,甚至是婴儿,掉进死海都能保持相应的平衡。

科学家由衷感叹:人类在特殊环境的平衡能力是如此的出类拔萃!我们耳朵内的精妙装置被再度热捧,“三管”和“双囊”均大出风头,后来争论延伸至“人类是大海的宠儿”终于偃旗息鼓。因为众所周知的苦衷,各方均对“人耳为海洋而设计”这一推论讳莫如深。但事实证明了,在进化成现代人的路途上,我们放弃了耳朵的部分功能,而赋予了它更庄严的使命。这一双“误入歧途”的耳朵,使我们在水中获得超凡的平衡能力,成就了一项“鸡肋”般傲视同侪的荣誉。

海洋是具有“浮沉作用力”的“立体空间”,人类独特泳姿“仰泳”等同于“倒行”……但凡“三管”、“双囊”的疑问,放之于海洋,尽可完满解决。

人与海洋关系密切,我们尝试放胆假设:一种水栖或半水栖的高等智慧生物,通过某种方法,与陆生的猿猴杂交,繁衍出“智人”这原创物种。这一个“假想中的祖先”,神奇而智慧,我们暂且称之为“神慧人”。作为神慧人的后裔,现代人听力的减退、拥有精致但固定的耳廓、“鸡肋”式的水中平衡力……凡此种种,皆源于此。

既然先贤留给我们这样一双耳朵,惟有选择欣然接受。至于人耳限制所能接收的声波频段,也并非一无是处。假如将“危险迫近、猎物出现……”诸如此类的声波,划定为有价值的声波,海洋里“有价声波”不似陆地复杂,几乎就与人类能感知的频段吻合,但海洋里毫无价值的各种声音却是汹涌滂湃。这个时候,或者就该庆幸,我们不是“分耳朵总目”的另一名成员——大象。

大象在进化历程里,运用次声波远程联络,至今仍敏锐地感知次声波。尝试带一只大象到海边,此时大海纵然是风平浪静,大象也会显得烦躁莫明,那是归结于远离海岸的风暴、旋涡等杂七杂八的声波困扰着它。比较其它听力出色的动物,人类拥有它们不具备的优势,在大海旁边,我们听到应该听到的,放弃不应听到的——海风吹拂,海天一色,轻松愉悦,优哉游哉。


【关键词:耳朵、听力、平衡装置、位听神经、分耳朵总目】

跋语:
“神慧人”的命名出自本章节,究竟有没有神慧人存在?传说中,这一类高智能生物为避免地球遭遇“灭世横祸”,创造了新一代的地球人。他们的传奇故事,将在第八章“点睛”,并在第十八章闪亮登场。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6 01:36:26 +0800 CST  
作者:天增岁月2011 回复日期:2011-05-26 21:41:55

精彩无伦的耳朵篇


作者:浅夏将尽 回复日期:2011-05-26 11:38:12

耳朵这章好精彩,我忍不住去看了旧贴
-----------------------------------------
呵呵,我也有这种感觉,可别说我面皮厚。

当初这部长篇的原稿,在完全无作弊的情况下,有80多万的点击量,时至今日,对这个领域有兴趣的朋友,大多浏览过了——皆因除了天涯之外,转载也繁多。

不过,说句良心话,2009年开始的草稿,我是现场打现场发,某些地方虽是“开玩笑”,但读者却易混淆;某些地方的论据,其实是被科普作者误导的,其实并不准确。

至于修正版本,我就力求它完善,至少不会贻笑大方。无论捧场朋友有多少,这次修订,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交代。

写作,也如同和自己的灵魂进行交流,仍是蕴含乐趣。

希望各位读者开心愉快。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6 22:11:06 +0800 CST  
☆★☆《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第八章、娥眉双刺的前世今生


“勇于探索”是人的天性,尤以童年为甚。然而成年之后,通常会变得谨小慎微,就如刺猬般蜷缩成球状,以利刺来掩盖心底的柔弱。天性源自我们的祖先。哺乳动物起源于“食虫目”,该目名下现存物种有鼩鼱类、鼹类和刺猬类。由于前两类长得不够漂亮,因此我将刺猬认作远祖。(另有一个小小的原因是:我分辨不清“鼩鼱鼹”这三个字)除了刺猬是人的法定父母之外,还有一种海洋哺乳动物也参与其中,它就算不是原配也是“小三”,最终导致“人”这一杂交品种的诞生,并遗传我们“勇于探索”的基因。

本文就是基于“勇于探索”而出现,最终的愿望,是找出谁是“小三”,为我们扑朔迷离的身世提交一个定论。人类属于灵长目,但现代人与猿猴的外观相距甚远,以至于身上长毛都被褪得一干二净,人类自此成为“裸猿”。何以“脱毛”?这成为“人源探索”当中数一数二的难题。通常的论调是:因为人学会了穿衣服,所以通过“进化”将毛褪掉。可以这样理解:没“毛”的才是人,有“毛”的都是动物。

这样的解释体现了成年人的共性——强调“唯我独尊”来掩饰内心的软弱。按这样的论调,河马将会很兴奋地宣告:基于人类和河马均没有毛,因此,都应该划归哺乳纲名下的“河马总目”。

现今地球上还有很多土著,虽然已成“人”却依然固执不肯穿上衣服,但他们也同样属于“无毛一族”。由此可见,“穿衣脱毛论”经不起推敲。此外,既然已展开“脱毛运动”,那应该一视同仁,连头发、眉毛、胡须一并褪掉才合理。头发暂且不论,那是水生的“小三”给我们的遗产,那么眉毛与胡须呢?为什么它们如此坚决地存在?

支持“水生返陆”学说的科学家作出解释:由于体毛是属于分批退化,在部分毛发还没有褪尽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已返回陆地继续繁衍;所以,现代人留下部分体毛不足为奇。骤听属于比较合理的假设,人类的眉毛是基于这个原因得以保留,但另一个“问号”随之涌现。

曾几何时,我们的少年时代,无知且无畏,对一切充满好奇心,于是对眉毛提出质疑:“这两条东西是干啥用的?”科学家们给予一个庄严肃穆的回答:“眉毛,是眼睛的第一道防线!”哦,原来如此!可惜长大之后,就会从眉毛所处位置得知:眉毛“保护”眼睛仅是一个“童话”。倘若是水栖动物,需要频繁进出水面,眉毛的存在还有意义,可以隔阻细小的海藻水草之类,但对于纯陆生的人类呢?

人类的额头遍布“汗腺”,眉毛的存在,使汗水得以汇聚,并沿“眉头”经“鼻弧”侵袭眼睛。眉毛的这道“防线”实际上对阻隔汗水起到了“反作用”。不过人体装置具有“前后开发”的区别,“汗腺”是后期生成的装置,要怪也不能怪眉毛。进一步探究:在人体开发汗腺的同期,眉毛可是现今的模样?

现代人眉际,残留着已退化的“顶浆腺”,该腺体俗称“大汗腺”,密布于腋下,“狐臭”即由此导致。眉际“顶浆腺”有何用途?难道是分泌润滑液?这与“保护眼睛”功能亦是背道而驰……

河马宣称的“河马总目”,人类不以为然。河马于是推荐了一个“中性”名称——建议将河马和人都列入“裸皮总目”。人类大摇其头:你这家伙依赖江河湖泊,我的祖先难道也是“水人”?河马大点其头,进一步建议:索性我们就叫“水兽总目”……

河马是否典型的水兽姑且不论,但它确实对人类有示范效应。河马的幼崽全身滑溜溜,初生的人类呢?婴儿出生时也很光猾,与河马宝宝类似,难道因此要认同“裸皮、水兽”的说法?人类有苦难言,私底下想:人体确实太多水生证据,但与河马为伍绝不甘心,于是再度审视初生婴儿——腋毛、阴毛等不必奢望,甚至连头发都可欠奉,但小宝宝的眉毛却一定已具雏形,一左一右分列于眼睛上方,顾盼生威!这一对天赋异禀的眉毛,终于使人类与河马划清界线,我们才是独一无二的万物之灵!

再借鉴其它的高等生物,猫科动物长有散乱的“眉毛”,但那称为“触须”更合适——它属于探索空间的触觉器官,以判别狭隘处是否能穿越。“猫眉”与“猫须”均属同一类,与人类的“须眉”,有着天壤之别。为何猿猴一概没有该装置,难道这是属于人类“新时代”的进化产物?

仔细探究:人类眉毛的化学成分、生长周期、遗传基因,均与动物体毛截然不同。眉毛“休止期”数倍于“生长期”,根本已不是“毛”的性格,它的实际功用究竟是什么?单纯从“休止期”推测,“史前眉毛”可能是长长的“触须”,但缺乏配套神经系统佐证这一假说,眉毛生长的“基地”是坚硬的“眉骨”,这预兆着什么?

中国古代认为:处女的眉毛具有显著特征“紧密柔顺”;而非处女的眉毛则呈现“开放”状态,并有“竖立生长”的倾向。这种说法在现代当然被视作洪水猛兽。但古人在细微处的观察通常强于现代人,因为没有太多事情可分心。眉毛竟然可以扯上“性”,这究竟是一款何等玄妙的装置?女性“始伏终竖”的眉毛究竟有没有遗传机理给予证实?

上述的谜题,可从中国古代“经络学说”来探寻答案。现代科学的发展,经脉已不再被认为是邪魔外道,它拥有非常深邃的学问,只不过这种学问过于“高深”,我们还未能融会贯通。眉毛隶属“十二正经”中举足轻重的“足太阳经”,假如人体身壮力健,足太阳经血气充沛,眉毛就肯定强盛。处女变成非处女,相当于进入“第二生命轨道”,自此脉络将有全新的演绎。遵照经脉原理,眉毛的重要性超乎凡响,它是人体的防御器官。回顾“眉毛是眼睛第一道防线”的说法,“防御器官”似乎也合情合理。

现代高等生物当中,大象的头部拥有顶级防御利器——两枚长牙。因此,防御器官长于面部,也并非不可想象。但眉毛对于眼睛的保护效用相当有限,而且眉毛从婴儿诞生即毕生追随,难道只是眼睛的附庸?疑问并未解决,我们暂时将注意力转到睫毛。

按常规说法:睫毛是眼睛的第二道防线,那是基于眉毛抢夺了“第一”的位置。事实上睫毛才是眼睛的真正防线,其生长机理也符合这一用途。睫毛在毛发中寿命最短,但快速萌芽,反复更新,从不间断。相比于头发而言,它是“活”的,拥有非凡的“触感”,只要有灰尘接触它,立刻会引起闭眼反射——其反应速度冠绝人体。睫毛构造唯一不合理在于“上眼睑密而下眼睑疏”,这“上密下疏”的设计,不能为陆生人类的眼睛提供周到的保护。但如果是进出水面或俯身潜游,却是有必要强调上眼睑。人类身上太多水生证据,已不在乎多此一样。

在人类的幼年时期,上睫毛长得浓密而向上卷翘,强调水栖防护的功能;随着年龄增长,睫毛的倾斜度与卷翘度也随之下降,变成几乎是竖向正前方,更为符合陆生的环境。睫毛的履历不算太长,它是属于伴随人类进化的配套装置。但眉毛的历史则是相当悠久,甚至可以依照“鸡和鸡蛋”提出一个极其高深的哲学问题:究竟是先有眉毛,还是先有人?

这个问题让科学界束手无策,个别科学家不服气,于是运用各个学科的高深理论及先进手段来探寻眉毛的源头,他们发誓要弄清楚:“眉毛”这古怪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在物种进化的悠长历程里,是什么东西演变成眉毛?

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惊世骇俗,而是可以为大众所接受:眉毛的前身,原来是一种“刺”。刺并非特异的构造,在自然界随便可找到例子,譬如食虫目的刺猬,就全身遍布尖锐棘刺。这一个发现的伟大之处,是与中华民族悠久的“经络学说”暗合,并因此证明了:刺猬果真是我们的父母,勿论当中有没有“小三”,但刺猬对人类的养育之恩却是相当深厚,并且将“刺”也遗传给人类,再由现代人演变成“眉毛’。独树一帜的眉毛,使我们又多了一样有别于芸芸众生的装置!

“刺猬是我们的父母”虽属调侃,但揭示出物种基因的遗传机理。基因组中大概只有百分之二的DNA具有“现实意义”,其它大部分是作为“过去履历”和“未来蓝图”。过去式的DNA,在某些特定情势之下,通过解密而被激活,错误激活的情形被称为“返祖现象”。进化是一个反复且繁杂的过程,但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化地解释。例如现时环境需要演变出“刺”,主导基因就会从信息库里筛选与“刺”相关的DNA,随即步入一条进化的捷径;当变异的个体数量充足,强化为“强势遗传”,“刺”即成为群体的常规配置。

由此可以推断,眉毛这种“刺”,除了具有传统的遗传基因外,还被“小三”加以演变,成为一样真正有防卫作用的器官。人类曾于海洋生活,所以拥有“经脉”,而从眉毛隶属“足太阳经”推断,当初“海人”的这一种“眉刺”也是相当发达。“怒眉戟张”到底是什么概念?现代生物里可供参照的是蜥蜴类,某些蜥蜴眼睛上部生有棘刺;甚至可参考神话传说中的海妖,额上长有类似“多棱刺罩”的防护物。神话不足信,但人的想象力通常有其合理之处,我们根据这些“元素”,或者可以大致“模拟”出一个人类始祖的模样。

现代的人类,被意外触碰随即“锁紧眉头”这个特点依然存在,纵使“眉刺”这防御器官已是“明日黄花”。眉毛由“刺”蜕变,这一项研究的式微,归结于两点:其一、眉毛在人体构造属于“细节”,不影响“大局”;其二、“眉刺”与主流进化论形成较大的冲突,为了维护“正统”,惟有放弃旁枝末节。但某些具有强大探索精神的学者不以为然,他们为了勾画出史前人类究竟是何种模样,将探索领域进展到男人特有的“胡须”,并有更为惊人的发现,将人类的史前样貌进行了一次“反传统”的颠覆。

我们曾经是海洋哺乳动物,眼睛上方长有尖锐凸出的利刺——这就是人类曾经的模样。眉际伴随“顶浆腺”,分泌液“乳化”形成“保护膜”,这是利刺的配套装置。甚至可以大胆想象:告别处女并准备生育后代的雌性,那一对“娥眉刺”将更为犀利!但无论如何,这属于“男女通用”的外型,雄性人类呢?除了眉刺之外,是否拥有更慑人心魄的异像?


【关键词:眉毛、睫毛、刺猬、娥眉刺、河马总目】

跋语:
传说中的“小三”扑朔迷离,高智能生物“神慧人”,是否正是导致“人”这杂种诞生的“第三者”?关于神慧人的旷世传奇将在第十八章拉开帷幕。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6 22:25:27 +0800 CST  
犀牛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8 00:56:57 +0800 CST  
☆★☆《人类起源·波澜壮阔纵横论》☆★☆

第九章、万古情牵的淬毒匕首


同类争斗是遍及自然界的现象,由于两性在繁殖上早有严格分工,雄性进化出特异行为——雄性相争,其目标是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从而“选择”繁衍更为强壮的后代。此外,与交配无关的争斗,通常也由雄性“附带”来完成。譬如:为了使“食物链”良性运转,避免大家都挤在一起将食物清空,雄性将以打斗来决定“领地”的归属权;失败一方惟有远走他乡,保证了物种的合理配置。

人类有别于动物,男性决斗的形式与内容均震惊动物界。以下转述一个深黑色的幽默:若干年后动物统治世界,人类战败成为奴隶,男人被用以决斗来取悦众生。罗马斗兽场内,两个健壮的男人在打斗,其中一方明显占优,裁判已准备宣布胜利者,但胜方却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对手杀死了。观战的芸芸众生一阵惊愕,随即爆发狂热的欢呼,齐声叫喊:“吃了他!吃了他!”获胜者终究人性未泯,他面带鄙夷之色,冷然说道:“人,怎么可能吃人?”动物们一片鼓噪,厉声质问:“你不吃他,为什么要杀了他?!”

这一个质疑人类无法解答。既然不以同类作为食物,为什么在对阵中将对方杀死?这并不符合生命传承的哲理,不符合动物繁衍的法则。人,为什么是如此另类?自此,动物界一致认同,将人类这一种怪异的生物,单独放置一个“界”。人类被正式踢出动物界,在“真核总界”之下,分设“人界”和“动物界”。

人类一直希望与动物分道扬镳,却想不到是这种情形之下黯然出局。

动物界的同类相争,皆由雄性扮演主角。争夺交配权之战历史悠久,使雄性拥有攻击的天赋。同类相争必须有“度”,假如斗得太狠,导致死伤累累,就会产生“负面效应”,搞不好会让种群自取灭亡。尤其是那些身怀致命武器的动物,更需小心翼翼,“仪式化对战”成为首选模式。

响尾蛇拥有致命毒液,兼且它的咬噬是“红外线感应”,具有半自动化的特点。响尾蛇即使在死后一小时内,仍可以弹起施袭,即使身体机能已停顿,但只要头部的红外线感应器官还未腐坏,依然可探测附近发出热能的生物,并自动作出袭击反应——现代人经常被死去的响尾蛇咬伤。因此响尾蛇同类争斗时,总会相当谨慎,控制好自己的咬噬本能。战斗拉开帷幕,双方先配合着摆好POSE——两条响尾蛇头部相靠、颈部侧贴、尾部缠绕,其中一方出招:突然向上窜起,利用地心吸力重重将对方压倒!未分胜负?那就再来一次,重新再摆个POSE。

说起摆POSE,犀牛更是当中的翘楚。犀牛头部长有尖壮犀角,配合强劲的冲击力,大幅提升了这柄“重型匕首”的威力。两只公犀对阵,首先是近距离相对低头静立,双眼斜斜瞄着对方,估摸着眼前匕首的长度和硬度,以及拥有者的体型和强健程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战斗开始!咦,怎么它们不动?原来还在揣摩……战斗又开始!喂,怎么双方还是不动?原来它们已决出胜负,落败的一方心理已崩溃,黯然神伤地转身,缓慢举步,逃离决斗场。

角马与野牛形态类似,颈部厚皮适合抵御猛兽的“截脉之法”。但雄狮另辟跷蹊,它选择咬住角马的口鼻令其窒息,从而使角马成为雄狮的主要猎杀对象。野牛需要面对的是同样恶劣的环境,但频繁上演的“公牛对决”——这一幕成功的“表演秀”,使狮虎产生了心理负担,假如不是形势所逼,它们避免与公牛正面为敌。

公牛交锋时,选择一处裸露的地皮,首先使用“震”字诀,用牛蹄震松土层;然后采用“铲”字诀,各自用巨大的牛角将地皮铲得尘土飞扬,场面极其壮观!在沙尘滚滚中,牛眼圆瞪运用“撞”字诀,以全身的劲力撞向对方,纵是狮虎都难以抵挡这一击,这是雄性力量的完美演绎!但别忘了对阵的另一方也有角,于是牛角架着牛角,互撞对顶角力,执行“顶”字诀,即使是失败者也决无性命之虞。

这是属于动物的“仪式化”对战,不管仪式多么隆重,仅仅为了决出胜负,不会有过火的杀戮行为,否则,将会导致种群式微,自绝于天地。但人类才不管那么多,将对手杀死是他们的光荣传统。

中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决斗”,即是以生命为代价,懦弱怯战的被定义为“不是男人”,决斗前专门设置公证人,使貌似公平的谋杀行为“合法化”。在亚洲同样有类似行径,立下“各安天命”的“生死状”,即可在公开场合杀害同类,胜利者还被定义为“英雄”。

这就是人类的传统,更为大型的杀戮行为——战争,也被赋予耀眼的光环。我们少年时代,都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也曾经对这些英雄豪杰顶礼膜拜,且迄今未变。这确实是人类的本性,尤以男人为甚。我们为何具备这样“反自然”的性格基因?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拥有过致命的杀伤性器官,相反犬齿大幅退化只适合撕扯鸡肉,上肢也仅剩下缚鸡之力……为解开上述谜题,我们尝试从男女差异上寻找答案。

“巾帼不让须眉”,这是现代人的一句口号,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人既然已成为陆生动物,雄强雌弱代表了自然法则。非洲狮是将“雄强雌弱”演绎得最具神髓的家伙。与狮子一样,人类也是“雌雄异像”的物种,以“须眉”自诩的男性,拥有与女性迥异的特征:胡须。至于胡须的功能何在?这个疑问困扰了几代人。自然界可以参照的是雄狮:威武的鬣毛无视气候炎热,这条“颈巾”应有吸引异性的功能;此外在“仪式化”对战中避免假戏真做,蓬松“颈巾”可抵御对方利爪尖齿,有效保护头颈部。人类胡须不具备任何防御与进攻的性能,难道它仅仅是吸引异性的摆设?

“须眉”们自然不予认同,仔细探究胡须,这一种“雄毛”遍及脸面的大部分。在中国古代,上唇胡须称为“髭”,两边面颊上的胡须称为“髯”。蜷曲茂盛的“髯”则称“虬髯”,如隋末的传奇人物即名“虬髯客”。“髯”生长得比“髭”要慢,具有较多体毛的特征。现代人两颊越来越光滑,“髯”的退化明显。假如仅是“性感摆设”,不应出现“选择性”退化的迹象。从遗传学的机理考证,上唇胡须“髭”拥有更为强盛的遗传基因,无论哪个种族的男性必定拥有。按照我们的定义,“髭”属于“强势遗传”。

胡须是雌雄异像的标志,也是俗称的第二性征,它是基于雄激素而生长。人类是一个成熟稳定的生命体,健康男人体内雄激素的比例相差无几,为何胡须状况却千差万别?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退化过程的“反复”。由此而论,人类始祖的胡须相当突出,但反观灵长目的各类猿猴,嘴上绝对没有“胡须”这多余器官。道理几乎不用解释,嘴边长出这样累赘的东西,仅仅“影响进食”这一项已罪不容恕。至于支持“水生返陆”的科学家同样哑口无言,胡须必然影响了潜游的效率。这决不可能是“自然选择”的进化产物,那么,它究竟是什么?

胡须系统构成相当复杂,男人面部的各类胡须,并非源于单一的遗传基因。上唇胡须,即“髭”的地位无比重要,无论哪个种族的男性,青春期率先萌芽的必定是“髭”。俗语云: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唇须”竟然成为诚信与能力的佐证!反观面颊上的“髯”,世界各色人种当中,白种人两颊的“髯”最为发达,彰显雄性的威武。但对于女性来说,满面胡须是否性感?一直存在分歧。“面毛”可以判断是一种新时代的“体毛”,它属于非典型的遗传,近代不断被“边缘化”——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单纯看一个人的脸蛋,你分不清楚他的性别。

从女性的角度观摩男人,面颊是否有“毛”并不重要,但“嘴上无毛”绝不可以。然而,世事总有例外。极端女权主义者,即对男人“唇须”非议甚大。皆因“唇须”表层含有毒性,有害物质十数种。虽然毒性甚微,仅对过敏体质造成影响。时至今日,更是微弱得只有尖端仪器才能探测。纵然如此,仍有女权组织建议:男人必须剃掉胡须才允许亲吻女人——避免“毒吻”对女性造成危害。

上唇胡须毒性聚集,是基于何种缘故?科学家将“呼吸”列为“罪魁祸首”。该理论认为是男人呼气时,将体内的有害物质“染”在胡须上。这一假说相当牵强,因为初生胡须依然有毒性,反而鼻腔的绒毛并不带毒。更有学者指出:倘若一个人的呼吸能瞬间使胡须染毒,这个人无疑是“剧毒人”,毒性比世界上最毒的生物还要厉害百倍。然而在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之前,我们惟有接纳“胡须染毒”这样一个“童话”。

染毒的上唇胡须,在面部所有胡须当中最为特殊。古称“髭”的这类胡须,率先萌芽且生长速度甚快,人体对其供应的养分也特别多,可谓得天独厚。通过“髭”所处位置的肌肉构成与韧带组织分析,证明它不会仅属“性感摆设”,也不可能只是体毛那么简单。自古以来,“髭”就引发了众多争议与猜测,科学家努力探寻“髭”的起源,发现它的前身是一种“角”。位于上唇的这只“角”,由于是通过雄激素引发的性征,可以预见,它原本是一件利器。

但凡提到角,立刻使人想起野牛的那一对铲得尘土飞扬的弯角,这是一种误解。牛角含有骨质,与骨骼一样可“矿化”形成化石。人类的胡须并非属于这一类装置。

在高等生物里,嘴唇上方长角的物种是犀牛,这是繁盛了五千万的古老种族。犀牛的角是由特殊毛发构成,折断可重新再长,可视为一种“须角”。因此“犀角”不会形成化石,与人类的胡须类似。人类始祖竟然拥有犀类一般的“重型匕首”?那它的形状象犀角吗?

事实上引导科学家产生“胡须是角”这一设想的并不是犀牛,最早启发人们的是上唇构造。人类上唇血管特别丰富,与整个面部的静脉互有交叉,和颅内“海绵窦”也相通。海绵窦是什么?简单地说,它集合了一大堆神经与血管,现在作用未明,但可以肯定曾经是一个“攻击中枢”。此外,上唇肌肉与韧带组织,也清晰揭示此处曾存在一样攻击利器。按照上唇外观形态推论,人类的这一把“匕首”并非尖筒状,形状确实就与匕首相差无几。“两刃一尖”的一把小剑,“剑脊”位于“人中”。根据中华民族“经络学说”:人中是十二正经中“手阳明经”支脉交互处,该处主导“形而外”的攻击。以前认为古人殊不可解,但配合“须角”的攻击特性,该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

上唇胡须“髭”褪变到现代,依然具有复杂的毒性,可以想象人类远祖的“须角匕首”毒性颇大,拥有类似响尾蛇一般的神经、血液双重剧毒,它无疑是人类的首席利器。响尾蛇以毒牙觅食,但“毒角”仅限于雄性争斗。由于对决的兵器过于凶险,因此也导致了男性具有“你死我活”的性格特征,并代代传承。人类被动物界排挤的无奈正源于此。此外有学者指出:人类远祖并非执行一夫一妻制度,是“一夫多妻”的种群,既然男性过多,势必奠定“决斗思维”……

假如继续探讨杀戮行为,有违本文的“浪漫主义精神”……潜心于胡须研究的女性学者曾经说过一番话,附录以下,作为本篇的结案陈词。

在悠长的历史进程中,男性用于争强斗胜的这一只毒角,伤害了对手,同时也伤害了种族,全赖女性柔情感化,它才逐步消失,并演变成胡须,这一份情意,跨越了千秋万世,延续至现代,成为我们传递爱意的标准姿势——吻。


【关键词:胡须、仪式化对战、决斗、上唇毒角、人界】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8 02:28:20 +0800 CST  
作者:中华丹心 回复日期:2011-05-21 09:39:47

雪焰雪藏了一段时间,原来是在酝酿大工程啊!好标题,令人期待,抢鲜顶!
=======================================================
我挺忙啊,我有孩子。呵呵。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8 02:30:09 +0800 CST  
作者:无法读取该用户 回复日期:2011-05-29 00:30:21

旧帖细读了2遍了,并作为我2010泡天涯最大收获向朋友们多次推荐~因为以前几乎从未涉猎此领域,楼主许多观点对我而言是颠覆性的,振聋发聩~
新版继续拜读,希望能再有新收获~楼主加油~
======================================
呵呵,谢谢你。
我不肯出版,但看见这样的留言,足以让我觉得任何新科都值得。
楼主 传说中的雪焰  发布于 2011-05-29 08:37:28 +0800 CST  

楼主:传说中的雪焰

字数:197162

发表时间:2011-05-21 10: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22 06:04:43 +0800 CST

评论数:4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