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三国志(还原一个真实且奋斗不止的三国时代)

导 序

这本书其实写完两年多了,今天心血来潮连载到天涯,想与众崖友分享,让大家一起点评一下我写的如何,最为关键的是想让大家多多拍拍砖,为我的写作事业多多点评和多多给点意见,作为天涯的一员,已经坚守天涯六七年了,天涯里真是藏龙卧虎,有太多的崖友真是深藏不露,所以以文会友多多沟通多多交些朋友。

写这本书的原因呢,其实主要是从业13年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做过高管、民营、国企都做过了,想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总结一下,同时本人喜欢读史,所以从史学的角度来解读下职场,其实本人一直觉得商道、官道、职场其实相同,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所以不要狭义和阴谋的角度去理解职场和官场,所以从职场角度,江湖经验来说说我眼中的三国和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

之所以说三国,是因为三国是我比较喜欢的时代,也是英雄辈出,最有气质和最有精神的大乱时代,三国时代虽然乱却没有五胡十六国那个时代乱的野蛮和残暴,也没有春秋战国时代乱的无道义,也没有五代十国那样乱的水平不高。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动乱比较有气质的,无论个人权谋还是精神,还是群雄素质都是非常高的,可以说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其谋略,思想,精神气质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顶峰,所以三国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


序 言:

三国之所以三国,因为它让人才正当其时、大开大合之时代

三国故事从小耳熟能详,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大人们都在说,在收音机里听三国评书,有了电视之后,中央台的三国演义,每天追剧,到现在我也忘记了看了多少遍了,想想那时《三国演义》无论其精气神还是神韵都让人难以忘怀,尤其老艺术家门表演更是将历史人物刻画的丰满可爱,无论曹操的奸诈又才华横溢,刘备的枭雄仁义,孙权的大胆用人,用人不疑气度,关羽武圣的忠和武那可是牛成了一道闪电,赵云的帅,诸葛亮的智更是让人神往。

小子从小也喜欢读书,三国演义也不知翻了多少遍了,新版三国和三国志在近些年也追看了很多遍,三国的素材和方面的书也看了很多,所以慢慢就有了想写点关于我脑子里认识三国的东西,不同角度不同认知,解读也是不同吧,也同时想结合这些年在社会上的历练和职场上的经历,把自己的多年感悟和悟到的结合三国故事从职场和企业角度来从新解读,一方面丰富我的认知体系和哲学思维,另一方面希望与很多朋友相互切磋,以文会友,实现更好的三国史的了解和认知。
那么,说了这么多,为何三国之所以是三国呢,历史中国长河中,类似三国的朝代也很多,例如南北朝时期的,西魏、东魏、南梁。宋朝时的北辽、南宋、西夏。甚至比起三国更为纷乱的五胡十六国、五代时、春秋战国都是好一个乱字了得,但是都不如三国史传唱久和研究的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

1、作为一段有完整历史记载的时期,三国时期距现代年代比较久远,更容易被各种演义、野史、传说所影响,从而成为后人口口相传的故事。

同类型的历史时期,商末周初、隋末唐初、宋末元(金、辽)初也因为《封神演义》《隋唐英雄传》《岳飞传》等演义小说、戏剧形式的影响,成为“受欢迎程度”上的佼佼者。相反,明清以及民国的历史,由于年代较近,历史资料过于详细丰富,反而不容易留给后人想象和杜撰的空间。就好比说,“孔明设坛施法借东风”远远比“孙中山设坛施法借东风”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年代久远的故事,听者和说着就会更多。昨天刚上映的电影票房和已经下架的电影总票房能比吗?

2、三国时期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军阀割据、人才辈出的年代,这是事实,不容争辩。三国时代无论政治智慧、人才素质、权谋手段都堪称中国历史上极致,基本后世无出其左右。
三国时期用句外行话讲就是“碎”,势力分的太碎了!多少军阀豪强志士仁人崛起,三国就是大平台,一大波有抱负的人才辈出,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陆逊、周瑜、鲁肃哪一个放在其他时代不是一时豪杰人物。
诸葛亮六出祁山、草船借箭,曹操灭袁绍,周瑜火攻赤壁等等,都是大计大谋。
但是看懂三国,智谋的极致是什么,那就是天道,何为天道,天道者:天道酬勤,天道者后来者居上,天道者更是成事在人,谋事在缘分。
曹操的赤壁之战战败,非他能力不够,而是属于天道如此,司马懿最后吃三国也是如此。运气太好,三国终究归了司马家,就跟杨坚为何能统一中国,一般在于运气太好了。
所以读懂三国的人,就要明白,人要顺其自然,有自己的目标,做好你该做的,是你的总会是你的。司马懿吃得三国,是有很大的运气的成分,要不是曹丕40岁有病早早死了,司马懿就不会触碰到兵权,要不是曹睿36岁就死了,怎来的司马懿成为四世托孤大臣重任,毛泽东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兵你能作甚。司马懿就很看得开,保命才是最重要的的,有命就有机会,最近热播的司马懿虎啸龙吟中有个片段写的特别好,司马懿在西城外,梦中与诸葛亮对垒,司马懿问诸葛亮你说的依依东望望是什么?人一辈子依依东望望的是啥?最后司马懿顿悟,悟的是时间,也就是活着,只有活着才有一切,也才有机会,望的不是功劳,也不是成就,而是时间,有时间才能做事,才能享受幸福,去体悟人生,去磨练灵魂,所以司马懿最后不争,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还有你再牛逼有个不争气的儿子,再大的基业也是为别人打的,刘备多牛逼啊,但是很牛逼需要承认,他儿子以“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也是名垂千古,呵呵。还不如人家吕布,有钱有媳妇,每天开开心心的多好啊。一代人过好自己这一代就足以,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若自己不思进取,你再操心也是瞎操心。还有就是剩着为王,活下去才有资格谈其他的,魏室灭亡的原因根本就是皇帝死的早,少帝登基,大权旁落,时间一长,掌权之人难免会有隐恻之心。司马懿能得天下就是魏国皇帝死的早,少帝无能无权才能有机会得天下。而司马懿是能力加运气,所以就顺其自然。。。。。中心思想,先活下去,奔向目标倾尽所力,然后就是顺其自然了,能之所至,财之所达。故知,成事一般天缘凑泊,一般人力而为。

3、三国史是中国文化的圣经史,中国以儒学为主的国学文化讲究的内核思想:个人建功立业,实现大抱负,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国家大一统、大昌盛的思想,这也是中国为何五千年历史没有被消灭过,每当中国亡国灭种之时总有不世雄杰出现力挽狂澜,抚危倾厦,像曹操、毛泽东、杨坚、李世民、秦始皇、汉武帝等等。现代很多人说儒学不好,但其不知儒家支撑了数千年的中国人脊梁,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杀身成仁、贫贱不能移、仁义礼智信鼓舞着一代代中国热血男儿,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不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么,所以抗战14年中国没有倒下,原因何在就是三国精神。三国文化就是中国国学文化的内核集中高度时代缩影,中国国学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的高度入世体现。所以热爱三国史不丢人,我们更要堂堂正正,更要正大光明学习发扬三国精神。

4、三国史更是是中国草根英雄创业史
一个摆摊卖草鞋的,一个推车卖豆腐的,一个坐地杀猪的,再加上一个埋头种地的,合伙干出了惊人的伟业,实现了从摊贩到皇帝 从通缉犯到将军,从农夫到丞相的草根发家史。司马懿的一生也是从书生到四朝丞相的奋斗史,曹操也是从痞子流氓到百年难得一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影响了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这段历史大体都是一群草根跟一群寒门士族的奋斗史,这么一来,就成了标准的“草根励志群英传”了。跟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成功学范例教材”也差不离了。

曹操不要脸地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得理所当然,义正词严,气宇轩昂,霸气冲天。把个负分枭雄还写得这么有风度,大作家手笔,不服不行。
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擒孟获,摆空城,何等潇洒,何等风度翩翩。
关二哥温酒斩华雄,万军阵中诛颜良 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捉放曹,山顶上手扶长髯,看下面水淹七军,哪一场重头戏不是睥睨天下、风度十足。就是最后败走麦城,也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壮美感。面对孙权的招降,还能儒将一样文绉绉的说出“玉可碎不可毁其白,竹可焚不可毁其节”,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最后的完美一笔。
反正就是完成了读者和观众对英雄风度的所有幻想。

楼主 字涵虚  发布于 2019-03-28 14:57:55 +0800 CST  
第一卷 风起云涌

第一章:三国之三种文化

三国于公元 184 年黄巾之乱开始作为三国的起点,三国有三个不同
的君主,更有不同三个不同的政体结构。我们先看看政治背景。

蜀国篇 人治社会

刘玄德

三国之中的蜀国,开创者是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
凭借这个名声,找到了天使投资,在家乡招募了千把个人开始创业了,
还有两个合伙人:关羽、张飞。
关于刘备的身世,一直都有不同的意见对飚,一说刘备确实是汉家
血统,有继承汉朝的资格;另一说刘备压根就是编造的家谱身世,本来
就是世代平民。
若真是汉室宗亲,说明刘备懂得利用自身长处,使用基础资源最终
做成一番事业;若不是汉家后代,岂不更说明刘备之智慧吗?一介平民,
借用极其高级的营销手段将自己打造成政治明星,盘活各处外界资源,
白手起家建成一国,人中龙凤也。
前期刘备不断更换侍奉之人,先是黄巾之乱时的卢植,又是皇甫嵩,
再是北平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就连多次较量的曹操和反复无常的吕
布都能投靠得住,用八面玲珑来形容也不为过。
在彻底和曹操闹翻之后,失去了徐州的立足之地,又开始了打下手
的时间,先是袁绍,再是刘表。袁绍被曹操击败,刘表死后荆州也被曹
操拿下。而在这段时间,刘备终于算是找到了一个有实力的 CEO——诸葛亮
楼主 字涵虚  发布于 2019-03-29 09:43:56 +0800 CST  
而刘备集团正式算有了气候,也正是由卧龙的加入开始。
荆州集团的建立
在赤壁一战之后,曹操统一天下的计划被打断了,而非常容易得到
的荆州也被周瑜统帅的吴军悉数攻下,刘备正是借了东吴的势力,加上
诸葛亮巧妙的外交手段,组成了孙刘联盟。
隆中对的天下三分计划正式开始实行,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虽然
是政治联姻,但是效果极好。为了让刘备能起到防范曹操的作用,东吴
将荆州借给了刘备暂时管理,而刘备的第一批创业人员才开始有了收入。
后世演义的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这时除了马超已经全部加入了刘
备阵营。另有诸葛亮、庞统作为首席文臣,刘备集团的力量越发壮盛,
于是按照下一步的计划,进攻西川。
进攻西川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内应张松被发现,又是总军师
庞统身死,经过了艰难的攻坚战,跨越了难比登天的蜀道,才将益州拿
下。
刘璋投降后,益州的文臣武将也加入了刘备集团,不过由于刘备名
不正言不顺的偷袭,使得益州集团普遍人心不稳,也才使得蜀国的政体
和曹魏的政体截然不同。
益州集团的隐患
攻下了西川,被兼并收购的益州集团的待遇相对还算不错,毕竟刘
备和诸葛亮也清楚,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安抚本地人,才有了李严、法
正这群益州的高级代表进入了刘备集团的管理层。
但是并不代表着其他益州集团的人,也那么甘心的服从于刘备以及
荆州来的这群人。通过了确实不道德的手段夺取西川,又杀死了很多益
州名将,使得在后面几十年中益州的底层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比如说孟达的反水,坑害了关羽丢失了荆州;李严的私心,让蜀国
不得不分兵两端,北伐人手不足,还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因为和
诸葛亮貌合神离而耽误了重要的战机。
这里插一句,其实益州本地集团就要再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刘焉
刘璋父子统治时,从中原带过来的部下们,经过两代的发展成为了益州
的高等阶级;另一部分是刘焉入主之前就在的西川本地集团,暂且称为
土著集团吧。这一批土著集团更是对中原来的人们没有好感,总是和南
蛮西戎有所勾结进行叛乱。
因此刘备集团拥有西川和荆州的同时,同样内部的势力也有着很大
分歧,只是因为汉中对战曹操的胜利,以及荆州的关羽表现神勇,前期
蜀国的势头并不弱于曹魏。而在被吕蒙白衣渡江失去荆州大本营之后,
反倒是内部频频出乱。
依法治国
刘备在夷陵之战时大败而归,临死前托孤于诸葛亮。刘禅年纪尚轻,
并不能足够担当刘备生前的角色,刘备之能力在于可以凭个人魅力稳定
两派集团,而诸葛亮也可以做到这点。
不过在诸葛亮辅政的时段,调控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方式有所变
化。不再是寻求用个人魅力进行维持,而是选择了今天的我们更加熟悉
的统治办法——法治。
诸葛亮制定的法律之严苛,就连一衣带水的荆州集团的部下们都十
分害怕,而且加上诸葛亮崇尚朴素,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于曹魏和
孙吴都是略显不足的。
但法治却能达到一个看似真正“平等”的社会架构,夜间的蜀汉家
家都可以夜不闭户,可见当时的治安有多么的好。加上诸葛亮赏罚分明的举措,从来不分关系和职级,有功便赏有错便罚,斩马谡以及自降三
级更是成为全国典范。
面对李严的过失,也并没有完全的为了铲除益州集团的刺头而大开
杀戒,只是将李严贬为了庶人,而李严的家人丝毫没有受到牵连。
倒金字塔式结构
蜀汉的体制正是“上宽下窄型”,顶端的诸葛亮拥有绝对的生杀大
权,然而因为顶端过于强势,所以导致下属们的主观能动性太弱,而且
根基不稳。
最大的表现莫过于诸葛亮死后,曾经发誓服从于蜀国的南蛮立刻就
发动了叛乱,异族纷纷撕毁了和平协定,一段时间内蜀国根本无法得到
安生,再续北伐大业。
而当控制顶端力量的人没有诸葛亮的行事能力和投入时间时,整个
的蜀国就运转不起来了。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接管了所有权力,但是并没
有办法像卧龙一样掌控全局,姜维也无法完全的掌控军队,蒋琬费祎更
是改动了许多诸葛亮生前的政策。
而当弊端显露了太多之后,蜀汉的政体结构就开始倒塌,黄皓专权,
姜维避乱,整个蜀国基本没有有效控制,最终成就了邓艾的功名。
魏国的手段在于用权术去不断平衡两大利益集团的力量,理想状态
下是二者互相制衡又能互相配合。
蜀国的手段是绝对中央集权加上平等法治,属下犯上作乱的情形基
本根治,但是一旦失去主心骨就一发不可收拾。


魏国 法制为主

曹孟德

魏国的创始人、奠基人是曹操,这个人就算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也
楼主 字涵虚  发布于 2019-03-29 09:46:07 +0800 CST  
总归会因为谚语和课本有过点印象。
大多数现代课本对于曹操的评价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实还有一个改革家的名号偶然会被提到。
曹操在世的时候对于原先汉朝的很多制度都进行了改动,最有名的莫过于求贤令和军屯。

曹操三度颁布过求贤令,不论道德,不论家世,只求有才之人。这在当时是对实行已久的察举制莫大的挑战,察举制最看重的即为“孝廉”,品德是第一位考察的基本素质。

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沽名钓誉之人为了得到官职,不仅浪费家中钱财于墓葬上,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丁忧守孝,选拔上来的几乎都是没有实际才能的庸才,而上等位置又一直被世家大族所控制,比如袁绍家“四世三公”,世间隐藏了太多有能之士不能发挥才华。

曹操的求贤令一经发布,立刻收拢了大量全国寒门子弟的忠心和崇拜,这是曹操前期能获得如此多的人才资源的重要原因。
而同时加上皇帝的官方立场,以及有为国为民大情怀的世族首领们的支持,曹魏政权慢慢的开始根深蒂固。奉天子以令不臣,曹魏政权就代表着大汉政权,这是最有力的武器,然而世族同样也有着等量的威胁。

而军屯是改变了历来兵农分离的政策,让军士打仗时从军,和平时种田,不断的补充粮食来源,为曹魏将来的军事战争打下了坚定的后勤基础,才使得在几次大战中曹魏从没有发生过粮草不济的大问题。

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构成而已。

谯沛集团和颍川集团

魏国历经六代后易主,被司马家夺位。司马家能够实行政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世族集团掌握了当时绝对的权力,而曾经能够制衡他们的曹氏宗族已经被司马懿彻底消灭,所以晋朝开国才将司马懿追封为开国之祖。

这才真正引出曹魏政权的实际构造。

自曹操开始,就一直为了平衡手下两大权力集团而费尽心思,后代的曹丕,曹睿也都成功的把控好了两大集团的位置,才能保住魏国在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位置。

这两大集团分别是:以曹氏宗族、夏侯氏族人为首的谯沛集团;以颍川世族为首的世族集团。

谯沛集团的一代大佬们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曹仁,夏侯惇,夏侯渊,许褚,曹洪,曹纯等和曹操同乡出身的军事将领以及少数文人。

颍川集团为首的则是各大世族家族的掌门人:荀彧、陈群、钟繇等颍川出身的文人世家子弟。世族集团除了颍川外还有其他地区的成员,比如河北,河内,兖州,
荆州等,不过由于加入较晚,所以除了程昱、贾诩这种才智超群的人才能有立足之地,其他都并不太受重用,故而用颍川集团代表世族集团是近似于可行的。

曹魏前三代的两派分工很明确,谯沛集团主管军权,颍川集团主管政事,而且两派的最高领导人都在汉朝是有官职的,也就是说名义上和曹操是同事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

曹操就曾和夏侯惇说过,你我同为汉臣,可不必行臣下之礼。而荀彧更是常驻许都,为曹操提供后勤补给,而不是直接出谋划策。所以曹操前期的重要的谋士幕僚,其实都是荀彧推荐的,如戏志才,郭嘉等人,而并非荀彧本人。


曹操的制衡之术


曹操本人就算做寒门出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除了身材矮小、长相一般,祖父还是阉党,这使得曹操对于世族自带的傲气格外的排斥,可是却又不得不借助世族子弟的力量完成统一大业,而谯沛集团正是曹操一手培植的制衡世族集团的利器。

谯沛集团的力量之大,开始是世族根本无法撼动的,除了曹操本人对世族近乎严酷的打压以外,谯沛集团可控制的军队也是颍川集团无法染指的。

夏侯惇曾作为全国军事统帅,总督汉朝所有将军,而下一代的曹仁也作为大将军,立于全国将领之上,哪怕是到了第二代的曹真、曹休分化了权力,也是根本没有外姓插手的可能。

三国志中曹魏有传的将领,排名前五的是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也被后世称为“五子良将”。

这些在演义中都有极为精彩表现的名将,实际上在曹魏前期最多只能算上偏将的职位,可调度兵马数从来没有过万。只有在樊城对阵关羽的于禁曾作为一次总指挥,还被水淹七军了。

另有张郃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曾作为主要将领活跃过,但也已经年近暮年了。

孔子的后人,孔融都被曹操诛杀,可见曹操对于世族的控制多么强势。即便政事依靠颍川集团,但自从荀彧离奇死亡之后,曹操一代时世族是处在低谷时期的。

颍川集团之所以后期开始回升,不得不提曹操的世子争夺战,也就是曹丕和曹植的对决。曹丕一方的主要支持者均为颍川集团和其他地区的世族,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太子四友”之中的陈群、司马懿;而曹植背后的则是谯沛集团。
楼主 字涵虚  发布于 2019-03-29 09:57:18 +0800 CST  
二代后的魏国

所以曹操之所以如此举棋不定,作为嫡长子的曹丕那么艰难的继位,和双方背后的利益集团有莫大的关系。

曹操最怕的事莫过于曹丕继位后,颍川集团会趁势打压谯沛集团,打破他的布局,然而曹丕英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也近乎完美的制衡了两大集团的权力,除了饱受诟病的九品官人法。

曹睿时期,无奈谯沛集团的首领们均过于短命,夏侯尚、曹真、曹休先后去世,由司马懿掌管了大量军权。

而在曹芳继位后,谯沛集团在曹爽的带领下对世族集团做了过于激烈的压制,导致双方的火并,才有了后世的晋朝。小皇帝曹芳根本无法起到前代制衡双方的作用,使得谯沛集团的权力过于膨胀,因而失去了魏国江山。综上,曹魏政权更像一杆天平,天平的杆是曹家首领、皇帝;而天平的两边分别是谯沛集团,世族集团。当天平两端持平的时候,曹魏政权的两股力量则能齐心协力辅佐曹家;当天平朝其中一端严重倾斜的时候,整个政权便失去了稳固性,从而导致崩塌。

曹家之主,即天平的中心杆是最重要的存在,所以后世才称曹家前三代都是曹家英杰,就因为他们都有能力保持天平的平衡,然而过于集中于皇帝个人的曹魏政权,一旦继位者没有足够的平衡能力,也就促成了悲剧的诞生。曹操的厉害,不仅在于独到的战略眼光,更在于极致的权术制衡,既不让手下的力量过于膨胀失去控制,又能让他们乐于为曹家卖命,其中的艰难和深度已经不是普通人可理解的范畴,魏国之祖,名副其实。

而魏国既有军事贵族的支撑,又有正统文化的世族代表辅佐,才让司马家拥有了一统三国的实力。三国最有实力的一国,统一大业的基础,均在于此。

吴国

东吴一向是三国当中存在感最弱的那个,相比耳熟能详的蜀国五虎上将,曹魏的五子良将,东吴并没有什么排出名次的名将组合;蜀国有卧龙凤雏,魏国有五大谋臣,东吴也只有早死的几个大都督,其他人好像都没有什么名声。

但是有趣的是,三国有三次决定性大战,左右了整个天下的局势,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官渡是曹操和袁绍决定北方称霸的战役,而后两个战役的对战双方分别是曹操对孙权,刘备对孙权,也就是三国互相真正的对垒,而获胜的都是平时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吴国。

吴国的政体也是三国中最有意思的一个,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孙家父子

东吴虽然是由孙家为首,但是中间经历的波折实在是太过戏剧性。

第一代崛起的孙坚,原来只是一个流氓一般的平民,后来因为平定了周边的海贼,被逐渐提拔到行伍之中,最终做到了长沙太守,典型的白手起家。

当时孙坚的顶头上司是寿春霸主袁术,渤海太守袁绍的弟弟,势力强盛。爆发了董卓之乱后,孙坚作为袁术的前锋部队,突击董卓军一路凯歌。

和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不同,孙坚作战十分勇猛,并且是凭借一己之力击破了虎牢关,打败了华雄,并没有关二爷温酒斩华雄的事。

在董卓火烧洛阳退往长安之后,联盟军只有曹操和孙坚追击董卓,曹操用兵不利中了埋伏差点身死,但是孙坚一路高歌猛进,冲进了洛阳,不仅拿到了首功,而且缴获了传国玉玺,也就是后来要了他命的东西。

经过一路的埋追堵截,孙坚终于没有躲过被袁术授意拦截的刘表,在过江的时候中了江夏太守黄祖的埋伏,身亡。

继承了残兵败将和传国玉玺的孙坚长子孙策,虽然知道都是袁术为了得到传国玉玺而做的幕后黑手,但是只能忍辱负重,投靠老上司,并且上贡了玉玺,求换得三千兵马。

孙策的目的只有一个,带兵回到江东,完成父亲孙坚没有完成的事业,把整个江东都划入孙家的势力范围。在获得了江北豪族周瑜、鲁肃的支持后,孙策杀回了江东,一路凯歌百战百胜,被世人称为“江东小霸王”。

正名顺言

孙策使用强大的武力征服了江东的土地,但是江东的人民可不是这么容易降服的,各地的民心不稳,而且孙家作为外来的土豪,非常不受本地人待见,就连父亲孙坚当初求婚吴国太的时候,都被拒绝了好几次,只因为不被当地豪族承认。

孙策也没有逃过这个问题,虽然家室问题已经由乔老爷子解决了,但是如何让自己也能名正言顺的管理江东呢?这就引出了未来东吴政体的问题。

孙策比不得曹操,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绝对的汉家正统;也比不得刘备皇叔的头衔,汉室宗亲一呼百应。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江北逃难的专精儒家经典的小世族们迎到江东来,来充实一下孙家集团的名声。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张了,张昭也在后面作为东吴文臣之首,辅佐孙家直到去世,可惜另一个张纮在孙权时期早早去世,并没有撑到最后。

另外加上吴地本地的豪族阶级,孙策的集团逐渐的被各大豪族人士充满了,在孙权继位后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孙策因为被暗杀,而且没有能够稍微年岁大一点的子嗣可以接管江东,由弟弟孙权成为继任者,东吴集团的首领正式改为孙权一脉。而孙策时期东征西讨的战友将领们也都逐渐老去,慢慢的整个东吴军权,政权,全部被江东豪族把持了,孙权的位置很是尴尬。

四任都督

东吴在孙权当政期间,有一个非常敏感的官职——大都督。大都督在战时具有完全的指挥权,可以调动所有东吴兵马而不受孙权直接管辖。

四任大都督之后,该官职被取消。而这四位大都督,无一不是人中之杰,可惜演义出场篇幅太小,而且一般是作为反面角色出场,所以名声不大。

周瑜、鲁肃,作为跟着孙策起家的江北豪族,为东吴政权做了巨大的贡献。周瑜赤壁一战名震天下,鲁肃单刀赴会要回半个荆州,一文一武都是顶梁柱级别的。

吕蒙出身于底层,得到孙策赏识,后来熟读兵书终成大器,白衣渡江击败关羽夺取荆州,可惜没过多久又因病去世。

陆逊更是火烧连营,夷陵一战的主角,大破昭烈帝刘备,青年才俊。而后又有石亭一战大败魏国大司马曹休,面对蜀国魏国最强军力,都能不落下风甚至逆转胜利,吴国后期第一人实至名归。

但是除了吕蒙之外,剩下三个都是豪族出身,尤其是陆逊,更是江东四大家族的成员,顶峰期也算是权倾朝野,这就使得孙权十分的尴尬。

在电视剧《新三国》中,这一点表现得很有意思。剧中的孙权对每一任大都督都是怀有极强的警惕之心,但是又不得不依仗他们对抗外敌。

而现实中我们判断这种可能性很高。

有趣的吴国动员制

吴国虽然说很明确谁是老大,但是这个名义上的老大到底有多少权力?实质上除了政权,军权是很少的。
东吴的豪族,不仅身居要职,而且每家都有着成千的族人,大型的家产,他们构成了吴国最强的势力。而每次动员打仗时,很多豪族都是自带兵马钱粮出阵的,这使得他们的军中威望极高,而且孙家很难轻易去动他们。

东吴的军权也一般都掌握在这些豪族手里,比如步骘,陆逊,朱然,全琮,都是当地的豪族首领,而外来的名士在东吴扎根之后也有重大的影响比如诸葛瑾和诸葛恪。

正因如此,在赤壁之战刚发生的时候,孙权问是该投降还是该抵抗,张昭为首的名士们一股脑的说投降。后来鲁肃说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豪族本身在江东就已经有极强的根基,曹操来了为了稳定人心,这些豪族依旧还是会保持原样,只有带头大哥孙权会遭殃。

可想而知,孙权因为这些个豪族到底受了多少气。而在自己年岁已大之时,才会利用党争之名除去陆逊为首的豪族,为继承人铺路。可惜了陆伯言惊世之才,也难逃政治迫害。

反观这四任大都督,都没有活得很久,其中的玄妙不得而知,历史之有趣莫过于此吧。

正金字塔形政体

吴国和蜀国的政体形状正好是相反的。吴国是上面尖端的权力小,下属的权力更宽泛而且更大,一旦失去了底部的支持,整个政局就会倒塌。

孙权作为顶端如坐针毡,在面对豪族集团的权力攫取时基本没有还手之力,只能听之任之。尤其在战时更看出孙权基本无法有效的调动全军,基本都是各自为战。并不是因为孙权统帅无能,实在是环境所迫。

而当孙权晚年除去大部分豪族之后,继任者孙亮便开始了荒淫无度,更是联合孙家元老诛杀了唯一还能独当一面的诸葛恪。在那之后吴国已经基本没有任何的主动出击能力了,一旦长江天险被突破,只剩亡国一途。

三国之所以为三国,不仅因为三国首领的姓氏不同,更在于三国的政体也完全不同。

魏国重平衡,蜀国重集权,吴国重放权。
三种文化,三种势力,三种利益集团,此方为三国。
楼主 字涵虚  发布于 2019-12-30 20:39:44 +0800 CST  
第二章:

三国里最好的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营销总监

最好的董事长,孙权

孙权是最好的董事长,为何呢?为何不是曹操曹操、刘备呢?首先三个人都很牛,都是事实上最好的董事长,是三国三家大公司的大老板,三个人都有企业家的共同特质:一、理想远大,目标明确;二、善于识人、用人;三、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这也是三人能够在群雄纷争中击败其他人,三足鼎立的原因。但是三个人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能力和创业背景。
但是这三个人比较,谁更适合做董事长,那这个分析起来就有意思了。
三个人里面,曹操无疑是个人才能最为全面的,雄才大略,武力和谋略都很高,果断冷酷,世称枭雄,同时出道最早,并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人才等方面都占据较大的优势。而为人称道的对人才的渴求和期望更是在诗句中都有体现,其唯才是举背后是传送。但是曹操因为个人能力太强外加个人疑心过重,所以用人上还是没有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境界,虽然在官渡之战中演出过一场烧文书的事,但是总体而言,曹操用人的气度和放权、胆识没有大到孙权般的境界。

相比之下,刘备本身的能力并不突出,但是他有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坚忍不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逆商指数非常之高,同时敢于放权,核心员工团队能力很强,文臣能运筹帷幄,武将能攻城拔寨,历经波折,终于也赢得三分天下之一。但是刘备用人和企业治理更像是江湖手段,不像一个真正的企业治理手段,所以刘备的江山也是最小和最短命的。

而孙权严格意义上属于富二代,是从父亲和兄长手上接过政权的,不过这个富二代不仅没有挥霍父辈的基业,反而将它继续壮大,北拒曹操,西挡刘备,牢牢保持着三分之一的天下。与其父亲孙坚、兄长孙策只擅武力却不擅治理不同,孙权性格果断,善于用人,敢于放权,并兼听礼贤(四十多岁称帝后此项工作开始退步),实在是一个管理高手,连曹操也不得不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董事长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用人和授权,要求自己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和总舵手而非冲锋陷阵临阵杀敌,用对的人,同时自身性格宽和大度,又担当,从这个角度来说孙权比曹操做得更好,曹操强是强于个人能力,军功武力和权谋是最牛的,但是政治家的本事相对孙权不过那么厉害,而孙权用人识人很厉害,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吕蒙、用陆逊、用鲁肃都是普通人调教出的高手,而且用起来大胆使用,没有疑心病,放权放的很扎实,作为董事长猜疑心是不能有的,但是曹操最大的问题就是疑心很重,曹操集团有名的将才又有几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比较中肯,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而孙权恰恰相反,用人上更接近刘邦,刘备的用人更接近于江湖上的兄弟帮,不属于正常的企业治理手段,所以三个人中孙权最适合做董事长。

其次,孙权,曹操当年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年纪比孙权大将近30岁,和孙坚是一辈的人。类似的话袁术也说过: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不过说的是他哥,对古人来说,能当我儿子多好那是非常高的评价。至少到刘备死之前,孙权的综合素质(政治、用人、权术、外交策略、乃至平衡各方利益)各方面是毫无悬念三国最高一档。

孙权的一生,18岁上台,26岁打赢赤壁之战,37岁拿下荆州,40岁干翻刘备。开发江南,插一句江南自古强江北就是从三国孙权开始,之前都是北方经济强于南方,孙权之功利华夏,孙权而且举贤任能,部下团结和睦,外交左右逢源,外来军阀和本土豪族平稳合流。各位想想看相同年纪你们都在做什么。

金庸说过,中国优秀的政治家,有三个条件,一是3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敌人的残忍。二是决断明快,善谋更善断,三是权力欲,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并且愿为之付出百折不挠的坚毅之志。这三点在孙权身上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套话不说了。赤壁之战,抗击和顺降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他哎呀呀如之奈何不表态,实际上粮草辎重俱备。这是忍。然而周瑜要五万,孙权只给三万。还放下一句,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辎粮,以为后援,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既给你定心丸,又不把所有注都押上去。这也是忍。对盟友说翻脸就翻脸,对功勋宿将皇亲贵胄说下手就下手,这是忍。按说他们孙家,基因里是有很强的杀伐暴戾气的,但在孙权的前期,几乎完全看不到。以至于当他后期完全不需要掩饰这种暴戾的时候,仿佛换了一个人一样。这也是忍。至于决断明快,权力欲,这些例子就不用再举了。

历史评价孙权特别像勾践,不算是最好的CEO,但绝对是超强的董事长。如果要当他的臣子,朋友,恐怕永远如芒刺在背。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孙权是个天生的奇才。而政治家,本身就不是普通人能拿来当朋友的。
楼主 字涵虚  发布于 2019-12-30 20:40:17 +0800 CST  
曹操是最佳CEO(首席执行官);

CEO的职责是什么?那就是定制度,平天下,安内乱,开疆扩土征战天下,实现良好业绩和企业治理。核心就是管理,善于制度建设、选将用人、运营指标、战略决策、职能管理,五个方面。

李世民说过,一将之智,足以平天下,定内乱;而万乘之才,是圣王明君的境界。董事长需要万乘之才,而总经理需要一将之智。曹操胜之不武。

历史上曹操的死忠粉很多,李世民就是其中一个,他还专门为曹操写个祭文,但是李世民不是脑残粉,他对曹操有过这么一句非常中肯的评价: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其中也说明了曹操为何更适合做总经理而非董事长。

李世民本人是曹操的一个忠实粉丝,为曹操作《祭魏武帝文》,里面说“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给予曹操了高度评价。
他对曹操有兴趣的原因正如他的那句名言所说:“以史为鉴”因此,他需要对曹操做立体式的分析,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其实这也大多数人学习历史应该做的事情。历史都是过去式,读史的目的是为了明智。除了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之外,大多数人看历史不应该是寻章摘句,而是看看里面的东西可以对自己有什么启迪。所以,李世民一方面肯定了曹操的才能,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以此为戒,不让自己犯同样的错误。曹操,最大的不足就是唐太宗的那六个字:“将万乘之才不足”。

来看看他怎么个不足法。
1、说起唐代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你会想起谁?
2、说起明代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你会想起谁?
3、说起魏国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你会想起谁?
相信这三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如下
1、李靖,李绩
2、徐达,常遇春
3、曹操
曹操才能之不足,就隐含在这组问答里。李世民会打仗不?会,而且打的很好,但唐代最著名的统帅不是他,而是部下李靖李绩。朱元璋会打仗不?会,而且打的很好,但明代最著名的统帅不是他,而是部下徐达常遇春。曹操会打仗不?会,而且打的很好,于是……魏国最著名的统帅是他本人。

换句话说,曹操,一直就没认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忘了自己是一个领袖,而不是一个名将。作为一个领袖,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领导力。什么叫领导力?所谓领导力,指的就是“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简而言之,领导所需要的能力,就是两个字。用人。

作为领导,他最重要的要素,不是说个人在某一方面有多么高超的能力,而是可以把多少有能力的人聚集在一起,然后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而曹操并没有认清这一点。当然,这并不是说曹操不会用人,他没有领导力。在三国时代,他的用人能力自然是顶尖的,出类拔萃的。但作为他这样一个人物,他应该比的不只是同时代,而是整个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相对于那些创立了丰功伟业的帝王们,曹操的“万乘之才”,确实是不足的。他这方面的不足,始见于赤壁之战。说始于赤壁,并不是说因为赤壁败了,所以他就不足。赤壁之败,败于战争之后,而他的“领导之败”,败于赤壁之战开始的那一刻。败在哪儿呢?败就败在,赤壁由他本人来指挥。从他本人亲自出任总司令的那一刻,他的一统天下之梦,似乎就已经划上句号了。赤壁战前的曹操势力,已经占有天下大半的土地,是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大势力。曹魏公司最初的困难期已经渡过,现在是文臣猛将齐聚,天下如在囊中,完完全全上了轨道。我们来看看类似的情形下,李世民和朱元璋是怎么做的。李世民,面对东突厥的强大威胁,毅然决定出兵。他这个时侯做的事是: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动攻势。又任命并州都督李绩、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统率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击突厥。朱元璋,面对北元的心有不甘蠢蠢欲动,派出徐达和常遇春横扫北边,徐达和北元名将王保保也展开了数次宿命对决。而曹操呢?大笔一挥,桌子一掀,“老子自己上!”这就是曹操和李世民朱元璋的差距,也是他们为什么能一统中国,而曹操却不同的重要原因。曹操不敢放权。

李世民,朱元璋,曹操,这三个人都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然而前两者在利用自己的才能,帮公司渡过了最初的打拼期之后,都果断放权转型,把自己从一线业务上解脱出来,调动属下的积极性,自己居中思考更多的宏观问题。而曹操则不然。面对王保保,朱元璋是拍拍徐达的肩:“阿达,看你的了,你行的!”而对周瑜,曹操则是光脊梁一扒:“我来!”朱元璋明白,王保保再强,他也只是一个将军而已,应该和他对话的是徐达,而不是自己。而曹操,则是把自己降到了一个和周瑜同等的位子上。这基本就相当于一个教练,放着全局谋划不管,拼了命的上场和对方大前锋争篮板。当然,可能有人对此提出一个假设:曹操手下一群笨蛋,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历史开了个大玩笑,在这一刻人才集体凋零,所以他不得不亲自挂帅。对此,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不是没有天才,而是缺乏培养天才的土壤。”千里马,从来是不缺的,缺的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天才,也从来是不缺的,缺的是培养天才的机制。天才,不是神斗士,一出生自动神级小宇宙,动一动就秒人。天才也是人,他需要学习,需要进步,更需要的,是锻炼。而曹操给过部下锻炼的机会吗?没有。
纵观曹操一生,那真的是geming的一生,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全部是自己亲自挂帅。全部手下都是他的提线木偶,他怎么说,部下就怎么做。几次大的战役,官渡之战,北边之战,赤壁之战,潼关之战,再到现在的汉中之战,清一色的全是曹操自已出任总司令。他压根儿就没给过部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机会。事实上,真的不是没有人才。一旦这种机会出现后,北方英雄们马上显示出来了卓越的才能,比如司马懿,比如邓艾,比如羊祜,比如杜预,甚至于,那个未等命令擅自出击的夏侯渊,一旦放开缰绳,那也是虎步关右。敢于放权,确实是一个大本事,因为他必须懂得“容许错误”。很多不敢放权的人,尤其是个人才能卓著的人,都容易犯不敢放权的毛病,因为他们太过完美主义,不能容许错误。
诸葛亮有一句话,很好的说明了当事人的心态:“恐他人不似我之尽心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当领导更是如此。放权之后,不错,错误很有可能比你自己做要多,但是,创造力也肯定比你自己做要多的多。在“多的错”和“更多的对”之间,游刃有余,灵活掌握,让每一个员工都高度发挥自身积极性,这才是一个领导的责任。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你就能保证你自己永不犯错,永远正确吗?过分的集权之下,你犯一个错,那才真可能是毁灭性的。我们来假设一下,赤壁之战,曹操不亲自出任总司令的情况。假设,赤壁之战,王二麻子出任总帅。第一种情况,胜了。然后结果自然是三麻子四麻子都争着上,不统一天下誓不罢休。这种情况是完美情况,也就不多做讨论了。重点在于第二种,败了。同样是赤壁之败,王二麻子任总司令,和曹操任总司令,会出现巨大的差别。王二麻子败了,他本人会怎么样呢?春秋时代的孟明视给了这个问题以答案。孟明视是秦国大将,对晋国也有一场大败---“崤山之败”。那一战,秦国全军覆没,据说很长一段时间都能听到崤山鬼哭。此后,他又对晋国作战,结果是屡战屡败,但秦公始终对他坚信不疑,既不免也不罚,还安慰他胜败兵家常事。孟明视看作生平第一大耻,家不要了,住军部办公室去。财产不要了,全发给士兵---“老子不血此耻,誓不为人!”最后,终于一战定乾坤,大败晋国,一举奠定秦国的霸主地位。这就是王二麻子败和曹操败的区别。王二麻子败了,他可以舍家舍业,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只做这一件事----你曹操可以吗?你舍家舍业了,魏国谁管?好,我们再退一步讲,假设王二麻子没这个壮志雄心,就是软蛋,他也不想着雪耻。那么其他人呢?王二麻子败了,又不想着复仇,其他将军那里还不炸了锅?各部队玩了命训练,各将军玩了命请战,让王二麻子滚蛋,老子们上!全军上下同仇敌慨,不破江东誓不还。这就是王二麻子总司令败了的“好处”。但曹操败了呢?谁敢说话?谁敢让曹操滚蛋?各部将军相互之间只能说一句话:“曹丞相用兵如神都败啦,咱能怎么着?等着,等他老人家的英明决策就好了,今天……先洗洗睡吧。”过度的集权,造成的就会是这样一种后果:自已累的像熊,属下闲的蛋疼,胜了高呼领导英明,败了回家抱孩子洗奶瓶---反正不管我的事儿。这,就是曹操的“将万乘之才不足”,秦始皇有王翦蒙恬,刘邦有韩信,李世民有李靖李绩,朱元璋有徐达常遇春,他却只有自己。这就是他作为一个领袖,才能不如这些伟大帝王的地方。

如何授权才能做对事?

1、授权的层次

根据员工的情况,对不同的事情应该选择不同的授权层次。以下几种授权层次依次逐渐加深。

调查权:对事情进行调查的权力。

推荐权:对事情的决定提出各种方案并推荐其中的一种选择。

决定后上报批准:对事情具有决定权,但是需要报上级做最后的检查。

行动并且通知上司:对事情进行决定并有实施权,再上报决定和实施状况。行动而不必通知上司:对事情有绝对的决定和实施权。

2、授权、激励、控制三力平衡

选择授权层次,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能力是授权的基础,能力这根橡皮绳越长,管理的重心越要靠近授权。但授权的层次如何、是否给予足够的授权还要考虑其它两个因素:意愿和忠诚。

如果不顾及员工的意愿,授权可能被视为忽视或推脱责任。当员工工作热情降低时,意愿这根橡皮绳太短,领导的重心就要从授权转成激励。

如果不考虑员工的忠诚,授权就可能变成放纵。当员工的自觉性和职业道德丧失时,忠诚这根橡皮绳太短,领导的重心就要从授权转成控制。

因此,只有把握好授权、激励、控制三力的平衡,才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而把握这三力平衡,就要留心观察人才的能力、意愿和忠诚。

曹操如此雄才大略之人,为何统一不了三国呢?除了一将之才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曹操集团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制度创新和经济实力没有决定性优势,所以曹操统一三国不是能力不够而是三国一统是个持久战而非速胜战。但是魏最终统一三国,靠的就是制度创新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制度+实力决定了战争走势。
从东汉末年至隋文帝统一中国,持续了300年大混乱,三国时期,两晋才维持了30年,而后又是五胡乱华,南北朝直至隋文帝统一中国。晋朝的统一非常短暂。而后就是300年的大分裂,大乱世。

所以自三国到隋唐这三百多年的历史可以看作是分裂为主题的时代。
这个时代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了东周战国,事实上那也是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我们不仅要问,这两者到底有何相似?一个很重要的相似之处就在于,战乱结束后,帝国都在制度上有了极大的创新。

中华帝制的两根支柱就是在乱世终结时被建立起来的。一根叫郡县制,一根叫科举制。这两个制度不是一拍脑袋就出现的,制度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益受损者必然拼死抵抗,不惜玉石俱焚。但如果制度确实能够起到作用,那么国家就会再次安定下来,大家都忙着发财生娃,没功夫打打杀杀。郡县制打压的是世袭贵族,科举制打压的是所谓士族。士族得以存在的基础是查举制。
回顾三国时代,东汉的灭亡有多方面因素,但门阀权贵,士族持朝政,国家收不上税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三国中国总人口是五百万左右,相比汉代鼎盛时期的将近三千万人口差了很多,但这个数字并不准确,事实上士族的家丁,农户甚至私人武装都是不计入这个数字的。南北朝的皇帝经常会杀,本质原因就是皇帝掌握的力量极为有限。查举制的重大漏洞已经凸现,但当时的人并不这样认为。
三国早期,战事频发,各方势力急需人才,而人才在生死存亡的战争中能够非常容易就辨别出来。这个时候,士族(当时只具备雏形)势力不得不让出一定权益。等到三足鼎立,各方谁都奈何不了谁。士族又重新上场。蜀国依然通过北伐来施行军政体系。也即是为才是用不论出身。但魏国为了尽快统一,开始了收买士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彻底承认了士族的权益。而吴蜀均未进行其政治制度改革,依旧沿袭旧制,而魏国自陈群九品中正制以后人才辈出,这一制度对于国家统一作用极大,吴蜀的大地主和潜在士族都翘首以待,等待王师。可以说吴蜀的灭亡跟九品中正制大有关系。

从逻辑上讲就是谁争取到了更多的有钱人,谁出让给有钱人更多的利益,谁就能最终得到更多的支持而统一全国。但问题在于,东汉的灭亡本质上就是政府给这些有钱人利益太多导致的。如今再次出让更多不就是抱薪救火吗?火虽然一时被压下去,而后就会以更大的形势烧起来。事实证明,历史就是这样发展的。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这样看待问题。乱世的本质是制度和实际不符,也就是制度腐朽落后。旧制度虽然腐朽,可新制度却不那么容易被建立,乱世就是新制度的试错阶段。仅当新制度被探索出来,乱世才会被结束。否则就算短期统一,也会快速再分裂。中华帝制一直都在进步,从秦汉只能支持两千多万人口,到清朝可以统御三四亿人口,制度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上,在通讯落后的时代,没有电报机,连纸张都稀缺的时代,能够统御上亿人口几百年,全世界也仅此一家。中国帝制中的很多东西的优势和作用其实是被长期低估的,因此中国近些年所谓的崛起不仅仅是学习西方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内在的深层的东西。

回到问题上来,曹操的时代,旧制度尚未彻底被摧毁,新制度也还未被探索出来。因此无论曹操多么雄才大略,他也不可能终结乱世。小子必须再指出一个问题,科举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成的。就算你穿越到曹操身边,让他相信科举制度是未来的必然,他也不可能在三国时代将其推行下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士族(潜在)并未经历三百年的乱世,并未经历五胡乱华,君臣相害。他们不会轻易出让世袭的权益。我们今天所习以为常的每个共识都是鲜血凝结而成,没有流过血泪,不会有人愿意出让自己的权益。

事实上,我们可以类比晚清的政局,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倘若富者济贫,军者辅政,政者为民,自然不至于三十多年兵荒马乱。但囚徒困境下,各方相互碾压,不断自戕,导致整个国家非但不进反而倒退,各方利益都受极大损害。到了一定时候,各阶层都损失巨大,人心才能思定,国家才能再次统一。这时候如果政策得当,那么国祚绵长,反之则乱世再起。

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失败,这场运动也是“打土豪,分田地”为何不能最终胜利?太平天国后来内部的腐朽是一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在于,旧制度的活力还未耗尽。大部分的人依然站在清廷那一边。也即是,最终有效的手段若时机不对,无法取得好的效果。所以三国就是一个乱世的开端,刘,曹,孙,司马都无法终结乱世,他们也不过是历史的大潮拍岸的浪花,潮涨时“卷起千堆雪”,潮落时“江平未有风”。




楼主 字涵虚  发布于 2019-12-30 20:41:04 +0800 CST  
刘备是CHO(人力资源总监)

刘备的奋斗史是怎样的呢?刘备一生,堪称真诚,他做的和他说的,完全一致,他只不过有个“兴复汉室”的梦而已,而且这和他本人的利益并没有任何关系。他是姓刘,但并不是什么“皇叔”,汉末姓刘的宗室何止千万,就在他老家,姓刘的宗室也有一打,他只是个织席贩履底层人民子弟而已,读书不多,全靠一股“英雄气”,做到了屌丝逆袭。

刘备的出身背景,在《三国志》本文中,陈寿先交待刘备的出身背景,少时表现的故事;至于他的个性特点,陈寿写道:「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说明刘备不爱读书,不热衷于兵法权谋,而热衷于交友,这样注定了面对日后最强对手曹操时,曹操这样一个热衷读书,尤其兵法权谋三国无期左右的高手难怪屡败屡战呢?但刘备这样的枭雄也有非常牛的一面,那是很多人比不了的,就是礼贤下士、待人真诚,知行合一,而且非常诚以待人。

刘备善待下人,不只是能为他出力的猛将,如关、张、赵之辈,就是一般流离失所的百姓,刘备也是悉心照顾,诚意相待,这在大动乱的当时是很不容易的, 《三国志》评价: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可以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之风骨曹操却没有,也许只有战国时期信陵君可比之。所以诸葛亮、庞统这样的人才都愿意来为刘备服务,所以刘备是最好的人力资源总监。

牛人,也可做自己的伯乐

千里马之所以为千里马,有两层解释,也就是两处依据:其一,.千里马内蓄的潜能。其二,千里马外在的表现。千里马外在的表现,只要不是愚傻之人,都能明了;然而千里马内蓄的潜能,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未来是否能够“鹤立鸡群”的关键,这一处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辨识的,这一点,唯有寄望于伯乐的慧眼识珠了。

然而,遗憾的,伯乐不常有。悲哀、可叹正在于伯乐不常有的现实。同理,毫无疑问,马中绝非所有皆为千里马,纵然不会像世间伯乐那般凤毛麟角,但如果能在众多准千里马内蓄潜能的基础上,加以后天的悉心培养,数量必然非常可观。问题在于,离开伯乐,千里马就不能成为千里马了吗?

对于上面的问题,答案诚然为“否”。伯乐更多时候仅仅是相马者,千里马则是不变的真理;如果非要说,伯乐是千里马的必要条件,实为大谬;我宁愿相信,伯乐可以使千里马认识自己,并且提供给千里马机遇。

在此,我们不提伯乐赐予千里马机遇,只谈伯乐是否为千里马的创造者。不可否认,优秀的伯乐不仅发掘千里马,还能塑造、栽培千里马。因此,千里马蓄含的潜能会在伯乐的栽培下发光发亮,伯乐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但这说明不了伯乐就是成就千里马的绝对创造者。结果的不同在于,伯乐可以使千里马充分发挥潜能;缺少伯乐,千里马确实少了许多磨练与发光的机遇,却并非完全没有成为千里马的可能。潜能就像隐藏在山川身体里的坚实矿脉,不会因为没人发现而消失;一旦有人触发它的经脉,便会袒露出最耀眼的金光。

世间伯乐虽廖若星辰,叫人灰心,这却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千里马潜隐的能量,有时如同山涧的小溪,在清晨的迷雾里发出美妙的音乐;有时如同蠕动的幼虫,趁人不备,全力冲击沉眠的心灵。千里马自身一定会有一部分通透敞亮,这部分是觉醒、活跃的。这觉醒的部分是灵感,常常不经意间会牵动身体里那片大规模沉眠的矿脉。

千里马能否做自己的伯乐呢?能。

少了伯乐,千里马也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沉沦、堕落,甚至怀才不遇,这固然令人惋惜。但我认为,千里马自身往往具备伯乐的慧眼和素养。只是这慧眼和素养忽明忽暗,是一束微弱的光焰,缺乏定性,有可能燃成熊熊烈火,也可能风起焰熄,但一定不能忽略这一束忽明忽暗的火焰。

千里马本身的慧眼和素养,会在无形中指引自己走向辽阔、希望之境。唯一的问题是,千里马是否能做一个欣赏自己的伯乐,有没有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千里马的渴望。总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言之不确。

笔者很喜欢一句话:“鸿鹄也需要岁月磨练其志。”千里幼驹能否成长为千里马,不仅需要自身疾如闪电式信仰的觉醒,还需要荆棘的考验和岁月的磨练。


周瑜是最佳营销总

首先说下何为营销总,一般而言营销总就是一个企业实现销售,研究市场,紧贴客户的职责,核心就是为公司实现开疆扩土,开源获利的工作,那么这与古代大将的职责何其相似,笔者一直认为营销总类似古代的大将,就是为国家对内戡乱,对外征战天下,抵御外敌,开疆扩土,所以笔者做了十几年营销,一直认为营销就是打仗,也一直对营销抱有神圣的崇敬,也一直喜欢做营销工作,那么,三国时代名将云集论最佳营销总为何是周瑜呢?而非是诸葛亮呢?
周瑜难道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嫉妒心重处处算计诸葛亮,却处处被诸葛亮给化解,并最终落得个三气而死。事实是这样吗?周瑜真是这样的一个小人吗?

大概因为三国演义的原因吧,历史上的周瑜成了最被误解的人物。东汉末年的周瑜在中国家喻户哓。但人们所知哓的这个周瑜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判若两人。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即广为人知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

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是是东汉末年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是一个品行高洁、忠勇侠义、智勇双全、雄烈过人、才华横溢、忠于友情、忠于爱情、“性度恢廓”、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的大英雄!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古代完美男人、伟丈夫。

首先,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才能远在诸葛亮之上,主要表现在在以下方面:
一是劝孙策取江东,开创基业。其时,北方豪杰林立,荆州刘表势大,只有江东土地肥沃,又有长江之天险,可以创业。事实证明,取江东成就了孙策的事业。
二是取江东后为孙策策划了取庐江,再取荆州,再取益州,从而与北方划江而治,再一统中国的建议。从后来发展局势看,这观点无疑是英明而有远见的!而东吴的战略方针基本是符合这一走向。

三是赤壁之战后,周瑜不同意借荆州江南四郡地给刘备,而主张一举趁势殄灭刘备。当时,刘备借周瑜赤壁一战得以生存,之后,趁周瑜与曹仁在江陵对峙,趁机抢占了荆州江南长沙等四郡,对孙权称之为借。周瑜知道借地给刘备有如养虎,也自信此时对刘备一战,足可消灭刘备,而曹操也无暇南顾。可惜,这一主张遭到鲁肃及孙权的反对,他们担心与刘备开战,曹操会趁机南下。事实证明,周瑜的主张是正确的,曹操其时根本已无力南下。而孙权在称帝后也对此事有过反省,认为借地给刘备,是鲁肃的失误及短处。如当时照周瑜的主张实施,便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很有可能便是南北对峙。

周瑜的政治才能第四个表现则是攻占江陵后,为孙权提出了统一中原的两步走策略,规划了“西征北伐”战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旨京见权”,攻占南郡首县江陵后,他对孙权建议领兵取益州,然后兵分两路,一支从益州出发向长安,一支从江陵而至襄阳,如此北方可图了。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谋而合的,但比《隆中对》切实可行。因为诸葛亮隆中对时,刘备正寄寓他人之下,兵不满二千,根本没有实现隆中对的任何能力与基础,纯是纸上谈兵、自我安慰而已。后来曹操南下,刘备被打得丢盔弃甲,一路南奔,一心要跑到广西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脑里哪里还有什么取荆州、定益州的“隆中对”?能活命就不错了!若不是周瑜赤壁一战,大破曹操,鲁肃坚持借荆州给刘备,刘备也得不了荆州。又若周瑜不在取益州前病逝,刘备又得不了益州。所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只是个不成熟的泛泛而谈的对局势的见解,要付诸成形,根本就没有基础与能力。这种见解稍有识见的人都谈得出来。比如东吴战将甘宁就对孙权提出过取荆州、定益州的见解。相比之下,周瑜的取荆州、定益州主张却是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提出的!可惜,最终因周瑜的早逝而未能付诸实施,反让刘备取了益州。对此只能以刘备耳大有福来调侃了。周瑜政治才能第五点表现,也是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点,就是赤壁之战前,他力排众议,力主抗击号称有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关于这,人们多很熟悉,这里就不多言了。当然,周瑜还有极高的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大到治理东吴,小到治理一个县。

其次,周瑜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也远非诸葛亮可望其项背。上面所说的政治才能,其实也是军事战略才华。政治与军事才能有时是不可分的。此外,他的军事才能还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一是长期担任东吴主要统帅,表现出杰出的统帅才能。二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足以表现其军事才华。三是赤壁之战后的围攻江陵之战。曹操兵败赤壁后,留两员名将曹仁、徐晃领八千精兵镇守荆州重镇、南郡首县江陵。周瑜领二万兵围攻。攻坚战历来不好打,而况江陵城高沟深、粮食充足。但周瑜与之对峙近一年后,在伤亡很小的情况下,终将曹仁击退,占领江陵。由此可以对比的一个例子是:十多年后,关羽领数万大军围攻曹仁五千人镇守的襄阳,又利用大水之便围城,但攻打了好几个月仍未攻下。最后反被徐晃从外面打破。四是在东吴开拓疆土的一系列战争中,周瑜作为仅次于孙策和孙权的统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麾,帮助打下东吴的半壁江山。定江东、征庐江、征黄祖,他都是主要指挥者,几乎是每战必胜,无坚不摧,充分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东吴的半壁江山,有一大半是周瑜的征战之功。无怪乎孙权称帝后曾多次流泪对众公卿道:“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这里就不能不说到诸葛亮。周瑜助孙吴创业江东之时,孔明尚在流寓、隐居之中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生于公元175年,比诸葛亮要年长六岁,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时间也比诸葛亮早得多。诸葛亮26岁才出山,周瑜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了。

当周瑜名震江东成为孙氏政权开国元勋之时,诸葛亮还远远没有出道。孔明14岁那年(公元194年),离家随其叔父去豫章任太守,逢变故又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17岁时(公元197年)叔父病故,孔明转到襄阳以西20里的隆中(当时隆中属荆州南阳郡)定居,开始过起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涯。所以当周瑜协助孙策开创江东(长江以南苏、浙、皖一带)基业之时,诸葛亮正在流寓和躬耕吟读之中。此时的瑜、亮自然无法相比,也不好去比。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是被表现得出神入化的!赤壁大战中,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激怒周瑜,诱其出兵抗曹。只身在周营,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指挥刘家军赤壁大战,指挥关羽等数面埋伏截击曹操,三气周瑜,巧夺荆州,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其实都是虚构为主,赤壁之战唱主角的是周瑜 孔明只是参与战事的配角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不治身亡,孙权承父兄之业继为江东之主。周瑜由巴丘率兵赴吴奔丧,遂留吴(今江苏苏州),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一同执掌军政大事。其时,孙权才19岁,周瑜尽心辅佐,为树立孙权威望和巩固六郡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击败了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对柴桑(今江西九江)的进攻。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再次讨伐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先队部队的统帅),率诸将取得了击刺黄祖的重大胜利。征讨黄祖后,周瑜受命镇守鄱阳(今江西波阳县,鄱阳湖东侧)。

其年农历七月,曹操南取荆州,曹、刘、孙三方围绕荆州归属展开全面争夺,随后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过程中,诸葛亮方与周瑜各展才能,但唱主角的是周瑜,孔明只是个配角,所起作用无法跟周瑜相比。 在促成孙、刘结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方面,诸葛亮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只是属于赤壁之战前的外交斡旋,而且就是在外交斡旋上,东吴鲁肃所起的作用比孔明要更大一些。是鲁肃促成了刘备东下联吴抗曹之后,才有孔明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事。
诸葛亮在曹操大军东下的紧要关头,赴吴劝说尚在犹豫之中的孙权联刘抗曹,首次实地展示了他的智慧才能,这是历史所充分肯定的。但此时的诸葛亮毕竟刚出山,年纪又轻,名声不大,加之当时刘备方面力量薄弱,需要依靠东吴的帮助,孙、刘联合抗曹的主导方面是东吴,刘备集团处于从属地位,孔明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周瑜则不然,从决策到军事行动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当时,曹操取得荆州后由江陵沿江东下,水陆并进,声势浩大。

曹操致信孙权,扬言“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玩的外交辞令,意思是劝孙权早早归顺。孙权得书让郡臣传阅,东吴群臣莫不震惊失色,张昭等都主张迎降,独鲁肃悄悄跟孙权说,主张迎降的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该听从,建议孙权迅即召回周瑜。周瑜从鄱阳归还后,严辞驳斥投降派,力主抗曹,并向孙权分析曹军实际兵力和弊端,促使孙权最后作出了联刘抗曹的决定。这就是说,在促成孙、刘联合抗曹方面,鲁肃、诸葛亮、周瑜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而促使孙权下决心抗曹起关键作用的是周瑜。也只有周瑜出来鲜明表态,才压得住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周瑜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他的政治头脑非一般人所比。

在军事行动方面,周瑜既是吴军都督,又是联军统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而诸葛亮只是参与者。孙刘联军所以能取胜,固然有多种原因,功劳不是哪一个人能独享的,但作为主帅的周瑜,无疑是赤壁破曹的第一功臣。要说第二功臣,应是黄盖。因为诈降、火攻是他提出的,并在周瑜指挥下,由他具体实施的。
诸葛亮在这次战役中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史无所载。诸葛亮本传只是记述他与吴军一起出发,到刘备处后与东吴方面“并力拒曹公”。《演义》里,孔明在赤壁之战中非常活跃,神计妙算莫出其右,又是用奇谋草船借箭(其实是孙权后来在合肥与曹军对抗时所为),又是七星坛祭天借东风,连用火攻也有了他的份,好象成了破曹的关键人物,只是所有这些描述仅是文学创造而已。

周瑜当时肩负统帅重任,治军严整,令刘备也肃然起敬。当刘备从樊口往见周瑜,得知周瑜只率领了三万人马时,提出叫鲁肃等前来一起商议。周瑜说他接受了军令,不得随意委托人代理,如果你要见鲁肃,改日可以去拜访。一番话说得刘备既惭愧又高兴,高兴者就因为看到周瑜治军的整肃。曹操兵败后,曾致信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江表传》)。这是曹操要面子的说法,也反衬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的主要才能是“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得很明确:“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而周瑜却正相反,长期统兵一方,担任东吴主要统帅或副帅,亲身参与指挥了几乎所有大的战役,军事政治才能不仅令对手折服,就是同样出类拔萃的江东领袖孙策、孙权等人也是十分敬服。孙权屡屡感叹周瑜是“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周瑜可渭光芒四射,与当时的诸葛亮相比,就象现在的周润发、梁朝伟这样的大明星比之于一个刚入影视圈只做些跑龙套活儿的小伙计。无论是资历、地位、才能、经验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这才是历史的真实。但很显然,《三国演义》中,一切给弄反了,不仅神化了诸葛亮,而且要周瑜来陪衬诸葛亮,从而制造了一起大“冤案”:千百年来,人们所知的周瑜便是那个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总是比诸葛亮矮了一截的心胸狭窄的人,而诸葛亮便成了无所不能的神。文学力量的强大在此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其三,周瑜是一个无论外表还是内在品质都十分完美出众的人物。他不仅仪表非凡,风流倜傥,雄烈过人,才气横溢,而且为人又非常谦逊豁达、坦诚忠义、正直高尚,有十分出众的性格魅力和人格魅力。史书上称他“长壮有姿貌”,“恩信着于庐江”,“雄烈过人”。他十多岁时,听说与他同年的孙策是少年英才,就亲自跋涉数百里,前往拜访,并与孙策结为兄弟,又邀孙策一家搬到自已家里来住,将自已家一半房腾出给孙策一家住。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英气过人”。他的口才也十分出众,尤其阐述重要观点时,总是侃侃而谈、意气风发、见解独到,气势生动,给人以雄姿英发的感觉。孙权评价周瑜之后的袭取荆州的东吴名将吕蒙时说“(吕蒙)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由此可以看出周瑜“言议英发”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真实的周瑜是一个心胸非常宽广的人,与《三国演义》中的气量狭小,最后大叫三声“既生亮,何生瑜”然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周瑜正好是相反的两个人。史载,周瑜“性度恢廓”,又大公无私。东吴很多杰出的人才如张昭、鲁肃都是他竭力推荐出来的。每推荐一个人,他都说该人才学胜过他十倍。东吴老将程普因为资历老而位在他之下,一直不服他,经常当众侮辱他,但他从来“折节容下,终不与较”。最后感动了程普,程普对人感叹:与公瑾交往,如饮醇醪,不觉自醉。此外,周瑜还是一个风流倜傥、儒雅超群的优秀的音乐家。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谱曲,少年时就有“曲有误,周郎顾”一说,在当地十分有名气。称之为古代优秀音乐家毫不过分。

他又是个忠义之人、重情重义之人、痴情之人,对友情十分忠诚,对爱情十分专一。前后四百年的两汉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时代。传统的重义轻利、崇尚忠义的文化内涵在汉代发展到了极致,并深刻地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所谓的汉代风骨。与他同时代的关羽也是拥有汉代风骨的典范之一,并因此受到后人推崇。当然,刚腹自用、自负武断的关羽无论从军事才能还是政治才能,或是在当时的名气地位,都是无法与周瑜相提并论的。周瑜作为一个官宦之家的公子,自小受儒家文化熏陶、读汉书、食汉谷,那种慷慨激昂、重义轻利、知恩必报、崇尚忠义的汉代风骨是融入在血液里了的。他与孙策是一见如故、志趣相投,从此结为知已。此后,他的一生就奉献给这位知已了。其间,有很多利益的诱惑都被他拒绝了,包括曹操对他的劝降。在孙策起兵之时,兵只二千,而周瑜手头却有三千兵。以周瑜文武兼备的才华和实力,他是可以独树一帜的,但他没有,而是将自已的兵全借给了孙策,又为孙策弄来粮食、战船,然后一同过江东,协助孙策打下江东。“义”与“利”间,他更看重义。这个义,也是友情。为此,孙权曾感叹: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如果不是器量大,是不会久为人下的!其实,周瑜之为人下,不仅是因为器量大,更因为他与孙策的“友情”及“义气”,因为他是忠义之士,他要报孙策的知已之恩,所以他心甘情愿为孙氏兄弟打天下。此外,他对爱情也很执着专一。古代三妻四妾是很寻常的,更何况象周瑜这种相貌出众、才华出众、智勇双全、风流倜傥又权高位重的男人?但他终身只娶了小乔一个人。他和孙策到二十五岁时才结婚,在那时已是太晚婚了,原因就是他没有遇上意中之人。他不愿苟合。而一旦遇上小乔,就执着专一,终身不再娶妾。这是很浪漫也是很感人的。在古代,这样的故事并不多见。

总之,历史上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位优秀的汲取着中国古代忠义之士精华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典型的集中着中国古代传统英雄之优点的人物,是一个完美的有着汉代风骨的中国汉代男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国大英雄,自然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物和他身上展示出的品格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方面对后人也是很有激励作用的。

所以三国最牛营销总非周郎莫属。
楼主 字涵虚  发布于 2019-12-30 21:11:03 +0800 CST  
卧龙、凤雏、幼麟、冢虎、鬼才、毒士

三国之卧龙

首先,诸葛亮是伟大的,也是很牛掰的牛人一枚,他大权独揽时却没有像司马懿、曹操、司马炎那样串谋夺权,可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名副其实的,前后出师表被后世中国人所赞赏,像这种忠诚的臣子在三国时代少之又少,所以不要去贬低他,虽然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那么三国演义上的神话厉害,但是也堪称伟大和杰出。
其次诸葛亮在长达30年的斗争中,能屹立不倒说明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笔者喜欢军事,对很多军事著作都有涉猎,尤其读过诸葛亮的《将苑》《便宜十六策》多读过好研究过。

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生卒于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是三国时期蜀汉国的丞相。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诸葛亮的一生被人们传颂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也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诸葛亮。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父亲诸葛珪娶章氏为妻,生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钧。在大哥之后,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年轻时重点研究儒家经典,以孝顺而闻名。后来他避乱江东而被孙权重用,并逐步升迁到东吴的最高军事职务———大将军。诸葛亮的弟弟诸葛钧史书上记载甚少,只说他一直追随诸葛亮,后来当过蜀国的长水校尉。诸葛亮有一位堂弟,名叫诸葛诞。他在魏国出任军政要职,位极人臣。诸葛家族在这一时期,不仅仅英才辈出,而且他们在三个相互敌对的国家中都执掌权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而他们中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童年甚至于他的一生都是极其坎坷的。他很小时,父母亲就先后离开了人世。之后,他们兄妹几个被叔叔诸葛玄的好友刘表抚养成人。诸葛亮从小受到了系统的儒学训练。当这位青年学子17岁时决定自立,他在离襄阳城外不远的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半耕半读。他居住在襄阳的隆中,读了许多书。首先他读过儒家著作。比如:《诗》、《书》、《礼记》、《春秋》等。其次,他还读过兵家的书,如《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等。特别是诸葛亮著名的八阵图,更是研习前人的军事著作后演化而来的。诸葛亮只是吸取这些学说的营养,却不盲目迷信这些学说。他曾经这样评价诸子百家:“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荆州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有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大学者司马徽和黄承彦。其中特别是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有一天他突然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位丑女儿,头发黄、脸上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诸葛亮听后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可能她确实不算漂亮,但是诸葛亮择妻看重的是她的才干,而不是她的外貌。这正是诸葛亮的人品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人们评价诸葛亮说他性情“高逸超群”。据传说,他们夫妇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这位女士还绝顶聪明,她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后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黄月英的帮助下发明的。尽管黄月英既聪明又贤惠,但她毕竟长得有点难看。古往今来,总有不少人替诸葛亮感到遗憾。不过,在黄月英的家乡湖北襄樊,当地人为这位才女修建的庙宇里,她可一点也不难看,当地还有关于她的动人故事。
尽管荆州境内卧虎藏龙,但荆州牧刘表却从来没有看出诸葛亮是个人才。可能在他的眼里,诸葛亮只是好友诸葛玄那个可怜的侄儿。即使他听说庞德公这样的德高望重者都称诸葛亮为“卧龙”,他也不会相信。毕竟,那需要眼光。《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表是“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这就是为什么荆州境内人才济济,而刘表却无所建树的重要原因。
古往今来,一直有很多人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曹操?在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在实力上,他统一了北方,兵多将广、钱粮充足。在个人能力上,他堪称雄才大略,当时的政治家无人与他相比。特别是在对待人才方面,曹操求贤若渴,三次颁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贤才。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有着双重面孔的人,性格很复杂。起初,他有匡扶汉室的志向与抱负,后来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并最终做到了这一点。曹操在看到民众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时,他会伤心落泪,并出台政策招抚流民,恢复生产、安定社会。但是他也会因为父亲之死而迁怒他人,大肆屠杀几十万无辜百姓。对待人才方面,他既可以连袜子也来不及穿就跑出去欢迎人才来访,也会因一些小事而翻脸无情,杀害跟随自己多年的老朋友。诸葛亮是绝对不会喜欢曹操的。这与他的政治理念有密切关系。史书上历来把曹操与王莽并称,可见其人品的低下。对这种人,诸葛亮只想除之而后快,而绝对不可能为曹操效力。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孙权呢?史书上记载,赤壁大战前,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当时东吴的大臣张昭想留下诸葛亮,被他婉言谢绝。后来有人问起其中的原因。诸葛亮说:“孙权当然是人中豪杰,但是我看以他的度量,他有可能会对我很好,但不会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不能留下。”这是诸葛亮已经投靠刘备以后的事。退一万步说,即使孙权能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他也不会背叛刘备而依附孙权。
诸葛亮后来在他著名的《诫子书》中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是,一个人胸怀雄心壮志,而又报效无门的时候,要真正做到“淡泊、宁静”是很难的。诸葛亮于夜深人静的时候“抱膝长啸”,可见他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也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而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个半人半神的超人。
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在最终见到诸葛亮之前,小说作了长长的铺垫。说刘备如何带着关羽和张飞二人,如何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去拜访;又如何一次二次没有见到诸葛亮而只见到他的朋友和他的家人;第三次去诸葛亮又如何小睡片刻而让刘、关、张三人等了老半天才见上面等等。这些编撰的故事除了渲染刘备的礼贤下士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众星捧月”般一步步推出神仙人物诸葛亮来。但在权威的历史书《三国志》中,上述内容都没有记载,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所以后人评价《三国志》:惜墨如金、过于简略。
见到诸葛亮之后,《三国演义》又对这位主角进行了一番外貌描述: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生活在明代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距离三国时期已有一千多年,他的描述有何依据呢?晋朝的裴启在他所写的一本名叫《语林》的书中,记载了诸葛亮外貌。书中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时,司马懿曾经派人偷偷地观察过诸葛亮。那人报告说,诸葛亮坐一辆未加装饰的小车,头戴葛布做的头巾,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司马懿听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真名士也!这是魏晋南北朝的文献中对诸葛亮外貌特征惟一的记载。它可能就是罗贯中塑造诸葛亮外貌特征的依据。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中老把张飞描写成为一个性情暴躁,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其实这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史书记载说张飞是一个富家子弟,字写得很好,平生还有一大嗜好,就是爱画美女。当然,他的武艺也很好。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诸葛亮,还任命他为军师。后来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诸葛亮首次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火烧博望坡”的胜利,继而又取得“火烧新野”的胜利。可惜,历史完全不是如此。诸葛亮出山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任命他为军师。实际上,那时军队里也没有这样的职务。刘备驻扎新野,自己尚且寄人篱下,哪能给诸葛亮什么样的官职呢?他只是作为一个宾客,为刘备参谋军事而已。诸葛亮真正开始有职务,是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逐渐夺取了荆州的一些地盘,自己做了荆州牧以后,才任命诸葛亮做了个“军师中郎将”。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职务,不可能指挥刘备的军队,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了。
据史书记载,即便是赤壁大战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诸葛亮也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率领过任何一支军队。诸葛亮之所以伟大,并非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然后一帆风顺、捷报频传。恰恰相反,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从事一些并不显眼的基层工作,而且把它们做得很好,用自己出色的工作来赢得刘备和大家的尊重,最终担负起蜀国丞相的重要职务。这就说明,人的起点有时真的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转折的。
诸葛亮出使东吴结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刘备帐下确实没什么文臣,还有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正效力于东吴。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一到东吴就遭到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众谋士刁难,但是历史上不是这样的,张昭已经是当世名士没有必要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争得面红耳赤,还有就是智激周瑜,三国演义中把周瑜描写成为一个嫉妒心强、心胸狭窄的人,这是多么不公平的,而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是心胸宽阔、气度不凡。还有就是当时候称: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是一个能善于助人的人!还有就是周瑜本来就是主战派更本不需要诸葛亮的刺激。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完成与东吴的结盟后就立即返回了,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写到的滞留在东吴与周瑜共破曹操,就更加不会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的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孙刘联军并没有追击,当然也不会有华容道等故事了。曹操退却后周瑜攻取了荆洲的战略要地江夏、南郡、刘备则率军攻取了江陵、武陵、长沙、桂阳、零陵。曹军则继续保有襄阳,刘备夺取了五郡之后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管理五郡税务征收工作,此后刘备从东吴借来了南郡,以图西川。刘备夺取西川后又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负责西川的政物工作。
公元222年刘备建立蜀国封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诸葛亮还修补了与东吴的关系,而在东吴给蜀国的和书中并没有称颂后主刘禅的文字一般来说都应该有的这说明当时的蜀国诸葛亮的权利!蜀国放弃了自己国家一半的土地(荆洲)这需要承受的压力!可见诸葛亮当时在蜀国中的权利!
修补与东吴的关系后可以放心平定南方叛乱。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平叛,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率领50万大军南征是不现实的蜀国人口不过几百万不可能出动数量如此巨大的军队。再者云贵都是交通相当不便利的地区,要供应50万军队粮草简直是天方夜谈,历史上诸葛亮只率领了2万人南征。
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对蛮王孟获七擒七纵这是不可能的,即使要收服人心但这未免伤亡太大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不可能为了一个人拿2万士兵的生命做赌注,历史学界的认为是,诸葛亮大军所向披靡一路攻城掠地一路打破孟获七个城池,这对于蜀军是相对简单的蜀军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冲车投石车等,要攻破孟获的木头竹子所筑的城池是相对简单的可能其中有一两次抓到了孟获放了也是可以理解的。最后孟获投降南方平定,诸葛亮没有按照演义中所说让孟获永镇南帮,而是把孟获和支持过叛乱的士绅调入成都。

南方平定诸葛亮可以安心北伐了但后人对只出祁山不采纳魏延的出子午谷一直就有质疑出子午谷是一个好计策但长安城池坚固不是一支小队伍能够打破的即使打破长安魏国援军可以马上到达。而蜀军是不可能马上到达的到那时攻破长安的蜀军必死无疑,诸葛亮不想拿一员大将来冒险,在大将相继谢逝的蜀国这是肯定的。出祁山则可攻取关中平原以补充蜀国的实力退可谨守汉中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危险性。
就在诸葛亮捷报频传的时候在天水等城池遇到了阻击牵制了大军主力,魏国这个时候援军到达,诸葛亮派出了马谡守备街亭以拖延魏国援军。演义中说马谡是带领了10万大军去守街亭,但历史上诸葛亮只派出了3万人去守街亭,在主力被牵制的时候这已经是诸葛亮能派出的最大数量的军队!诸葛亮所叮嘱的当道扎营不是没有道理的街亭城建在一个小山丘之上易守难攻。天然的地质裂层尤如城墙般,但马谡为什么选择了不驻扎在城里而选择了山上呢!原因可能是地质裂层出现了多处破漏,魏军很容易从这些地方攻破,而蜀军没有时间去修补,所以马谡就在山上扎营。蜀军是以步兵为主多为弩兵从山上更容易射击!但魏将张颌采取了围而不攻导致了蜀军军心涣散大败而回。有很多人为马谡鸣不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那我们就看看马谡做了什么!史料上记载在遭到张颌包围时马谡竟抛弃军队独自逃跑,这已经违背了一个军人基本素质,可能不杀他嘛?演义中写到街亭失守后就上演了让后世称颂的“空城计”不过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原因很简单魏军没有追击并且指挥魏国军队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颌!
在第五次北伐诸葛亮才和司马懿对阵,两军对峙一直没有交战,蜀军主动后撤以诱魏军而老道的司马懿没有追击,而是远远的尾随蜀军,这时司马懿的部将在也忍不住了,强烈要求司马懿交战司马懿才与蜀军决战,后魏军大败,而回蜀军因粮草不继而撤退,这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第一次交手!
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是敢于寻找魏军主力作战,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去寻找以骑兵为主的军队作战这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阵法与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诸葛连弩就是为了克制骑兵而研制的,就像今天的机枪扫射一样威力可想而知!魏大将张颌就是命丧于诸葛连弩之下。可惜如今已经失传了。八阵图也早已失传!
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楼主 字涵虚  发布于 2020-01-05 11:25:47 +0800 CST  

楼主:字涵虚

字数:31515

发表时间:2019-03-28 22:57:5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6 09:27:11 +0800 CST

评论数: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