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对话

40年前的1元钱,相当于今天的255元吗?

赵光瑞 原创作者

最近几年,一直有人在试图证明40年前的钱很值钱。有的说,40年前的1元钱等于现在的255元,还有人说等于现在的1440元,更有甚者根据货币发行量,说40年前的1元钱是现在的2570元,当时月工资38元等于现在的97660元!

真敢说。真敢想。

这些夸大40年货币差别的人,无非是想证明,这些年人民币贬值厉害。再就是怀念那个时候的“幸福生活”。物价便宜、稳定啊。

我觉得,谈这个问题,完全靠理论数据是说不清的,生活过来的人,个人感觉可能更靠谱。55岁以上才有发言权,因为岁数再小的人,要么对那时的生活没有多少印象,要么根本就不知道那时的生活。

我就从我们家的情况说起。从我生活过的情况来体验,那时的钱,社会购买力真没有一些人想得那么高。

记得我父亲是19级干部,每月工资是72元钱。从1952年国家第一次给干部定级,就是这个级别。1952年到1954年,实行供给制、工薪制并存,1955年后,干部和职工才改为完全工资制。父亲从1955年到1978年,一直是这么多钱,1979年涨了一级工资,为18级,差不多每月80元。我母亲1953年参加工作,多年每月工资在30-40元之间。也就是说,进入1970年代,我父母两人工资加起来,约每月110元。

那时我们家一共6口人,父母亲加我们4个孩子。1973年前,家里还请着保姆,早些年保姆管吃管住每月工资20元,最后几年,因为我们几个孩子都大了,每月给保姆15元工资。保姆在时我家人均月收入15元左右,保姆走后每月人均收入18元左右。这在当时,算得上城市普通偏上生活水平。

按照40年前的钱值现在的255倍算,110元相当于今天的28000元。可是,当时,我们这样的收入,过的是一种什么日子呢?

先看家里的“奢侈品”。那时的“奢侈品”是“三响一转”: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50年代,因为家里孩子少,父亲还有能力买了一块瑞士手表,据说花了160多元,是“小英格”。那是我家的第一个“大件”。大概文革开始后不久,父亲被下放到乡下“劳动改造”,在70年代初他花60多元,买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带到乡下听。缝纫机是在70年代末才买。自行车一直没有买。

我们家的家具,有一口1米见方高70公分左右的商品包装箱,是我们家最大的一件家具。还有一口用包装箱请人做的红木箱。另有一个父亲用了多年的帆布箱,和一个后来买的处理的藤条箱。还有几把老式低矮斜靠椅。这差不多是我们当时的全部家当。有两张大床和一张小床,好像是借公家的。

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搬过几次家,住的都是公家的房子。面积只有30-40平方米,使用公共厕所,生活用水也是公共的,经常要排队接水。两三个月要买一次煤,开始是烧散煤,拉一些黄土和在煤里,晒干后烧煤块。后改为烧蜂窝煤,一般是买几百斤散煤,然后拉一车黄土,和在一起,用模子打成蜂窝煤。后来煤建公司有机器打的蜂窝煤了,就去那里排队买蜂窝煤,一排就要排大半天队。

40年前,大米每斤0.142元,白菜萝卜0.02元一斤,猪肉0.95元一斤,排骨0.34元一斤,花生油1元一斤,卤好的猪头肉0.7元一斤,鲢鱼0.3一斤,1斤酱油大约0.15元。

东西虽然便宜,但家里钱也不多。口粮定额,小学生每月不到20斤粮票,中学生20-30斤粮票。食用油每人每月0.5斤。我们家每月的粮食不够吃,就托人在打米厂买打下来的米头(碎米)。肉、蛋、豆腐都凭票供应。所以,每天的伙食,主食基本大米白面,菜连豆腐白菜都保证不了,经常是前半个月还可以豆腐白菜,后半个月只能是单炒白菜。炖排骨、猪肉,每月能吃上一顿就不错了。我们吃的多一点是卤猪头肉,父亲经常会买1块钱的,上桌一会就被我们几个小孩抢光了。有时也会托人买一些猪大肠和猪肺炖着吃。过年能买一两个猪头、几种猪杂碎就不错了。油不够吃,每月托人买5斤猪油炼着吃。母亲经常下班回来,会买一些已经有些坏了的减价鱼。过年要是能买上两条4、5斤重的鲢鱼,就很好了。

那时棉布几毛钱一尺,化纤料子3、4元一尺。棉布要布票,一般一个人一年的布票,不够做一件衣服。所以,孩子的衣服,基本是老大穿过老二穿,我是老三,上面有两个哥,我基本都是穿破衣服。我下乡时,有一条裤子,补了好几块补丁,有的地方补了三层补丁。1976年我在乡下当了民办教师,家里才给我做了几件新衣服,花了近10元钱给我做了一件“的确良”衬衣。虽然化纤“料子”不要布票,但因为一是稀缺,二是贵,穿的人也极少。有一年院里几位阿姨都做了一种麻麻的料子裤,劝我妈也做一条,我妈一看要花13块钱,就犹豫了好几天,最后在大家的不断劝说下才做了一条。那时母亲已经是百货大楼主任,分管好几个商店,月薪40多元,但连花13元给自己做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足见家里生活上不富裕。因为布票少,也是为了节省钱,我们还穿过日本“尿素袋”和包装布匹的“包皮布”做的衣服。

40年前,小学生每学期学费不到两块钱,初中生两到三块。但是,每年寒假开学,因为刚刚过完年,家里经济很紧张,经常会为几个孩子的学费发愁。

从上面我们家的情况看,40年前的钱,并不是多值钱。城市家庭多数和我们的经济状况差不多,甚至很多人比我们家还要穷。

真要像有人说的那样,那时的1元钱,是现在的255元,我们会过成那样的苦日子吗?比如说,我们家当时每月收入110元,等于现在每月收入28000元,会连肉都吃不起、连衣都穿不起吗?

倒过来看就清楚了。现在如果一个六口之家,在我们这样的四线城市,月收入是28000元,每天不仅鸡鸭鱼肉不会却缺,而且应该会有100平米以上的私房、私家车、各种现代家电家具。全家人一定会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生活水平要比我们40年前高很多倍。

所以说,40年前的1元钱,不可能等于现在的255元钱,更不可能等于现在的1440元、2570元。这些数据,太没有谱了。

那么,当年的1元钱,到底是现在的多少元呢?好像并没有官方权威的说法。算起来也会非常麻烦。因为物价的变化,并不一样。很多生活必需品,增长的高低不一样。

前不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的一份经济报告,可以间接地对这一情况加以说明,我觉得参考价值极大。

这位安德森预测中心经济学家俞伟雄先生,在“2019年美中经济展望报告”会上指出,从1980年到2016年36年间,美国人收入基本没有多少变化,中国人的收入增长了831%(即8.31倍)。这虽然是指收入增长,有别于货币购买力的增长,但也能够大致说明问题。考虑到一些生活必需品这些年涨幅要比8.31倍大了不少,如白菜经常是两块多一斤,涨了100倍,猪肉涨了14倍,货币增值十几倍是可能的。

如果按照40年货币增值15倍算,我们家当年6口人110元的收入,就是现在的1650元。现在的六口之家,月收入1650元,在我们这样的四线城市,是完全可以过上当年的生活水平的。我们这里,现在租一套30-40平米没有厨房厕所的房间,100元就够了。当年0.142元一斤的米,是发黄的老糙米,现在好一点的大米3、4元一斤,差一点的也就2.3元一斤。

无论算40年前1元钱是现在的255元的人是怎么想的,但我们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当年的货币购买力高也好,物价低也好,都不值得留恋。那是一种贫穷下的购买力和物价低。那样的生活,比现在差了不知道有多少倍!40年来,世界成人的收入水平增长了60%,中国人却增长了8.31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实际能够感受得到的。

40年前的1元钱,相当于今天的255元吗?

赵光瑞 原创作者


文|赵光瑞

最近几年,一直有人在试图证明40年前的钱很值钱。有的说,40年前的1元钱等于现在的255元,还有人说等于现在的1440元,更有甚者根据货币发行量,说40年前的1元钱是现在的2570元,当时月工资38元等于现在的97660元!

真敢说。真敢想。

这些夸大40年货币差别的人,无非是想证明,这些年人民币贬值厉害。再就是怀念那个时候的“幸福生活”。物价便宜、稳定啊。

我觉得,谈这个问题,完全靠理论数据是说不清的,生活过来的人,个人感觉可能更靠谱。55岁以上才有发言权,因为岁数再小的人,要么对那时的生活没有多少印象,要么根本就不知道那时的生活。

我就从我们家的情况说起。从我生活过的情况来体验,那时的钱,社会购买力真没有一些人想得那么高。

记得我父亲是19级干部,每月工资是72元钱。从1952年国家第一次给干部定级,就是这个级别。1952年到1954年,实行供给制、工薪制并存,1955年后,干部和职工才改为完全工资制。父亲从1955年到1978年,一直是这么多钱,1979年涨了一级工资,为18级,差不多每月80元。我母亲1953年参加工作,多年每月工资在30-40元之间。也就是说,进入1970年代,我父母两人工资加起来,约每月110元。

那时我们家一共6口人,父母亲加我们4个孩子。1973年前,家里还请着保姆,早些年保姆管吃管住每月工资20元,最后几年,因为我们几个孩子都大了,每月给保姆15元工资。保姆在时我家人均月收入15元左右,保姆走后每月人均收入18元左右。这在当时,算得上城市普通偏上生活水平。

按照40年前的钱值现在的255倍算,110元相当于今天的28000元。可是,当时,我们这样的收入,过的是一种什么日子呢?

先看家里的“奢侈品”。那时的“奢侈品”是“三响一转”: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50年代,因为家里孩子少,父亲还有能力买了一块瑞士手表,据说花了160多元,是“小英格”。那是我家的第一个“大件”。大概文革开始后不久,父亲被下放到乡下“劳动改造”,在70年代初他花60多元,买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带到乡下听。缝纫机是在70年代末才买。自行车一直没有买。

我们家的家具,有一口1米见方高70公分左右的商品包装箱,是我们家最大的一件家具。还有一口用包装箱请人做的红木箱。另有一个父亲用了多年的帆布箱,和一个后来买的处理的藤条箱。还有几把老式低矮斜靠椅。这差不多是我们当时的全部家当。有两张大床和一张小床,好像是借公家的。

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搬过几次家,住的都是公家的房子。面积只有30-40平方米,使用公共厕所,生活用水也是公共的,经常要排队接水。两三个月要买一次煤,开始是烧散煤,拉一些黄土和在煤里,晒干后烧煤块。后改为烧蜂窝煤,一般是买几百斤散煤,然后拉一车黄土,和在一起,用模子打成蜂窝煤。后来煤建公司有机器打的蜂窝煤了,就去那里排队买蜂窝煤,一排就要排大半天队。

40年前,大米每斤0.142元,白菜萝卜0.02元一斤,猪肉0.95元一斤,排骨0.34元一斤,花生油1元一斤,卤好的猪头肉0.7元一斤,鲢鱼0.3一斤,1斤酱油大约0.15元。

东西虽然便宜,但家里钱也不多。口粮定额,小学生每月不到20斤粮票,中学生20-30斤粮票。食用油每人每月0.5斤。我们家每月的粮食不够吃,就托人在打米厂买打下来的米头(碎米)。肉、蛋、豆腐都凭票供应。所以,每天的伙食,主食基本大米白面,菜连豆腐白菜都保证不了,经常是前半个月还可以豆腐白菜,后半个月只能是单炒白菜。炖排骨、猪肉,每月能吃上一顿就不错了。我们吃的多一点是卤猪头肉,父亲经常会买1块钱的,上桌一会就被我们几个小孩抢光了。有时也会托人买一些猪大肠和猪肺炖着吃。过年能买一两个猪头、几种猪杂碎就不错了。油不够吃,每月托人买5斤猪油炼着吃。母亲经常下班回来,会买一些已经有些坏了的减价鱼。过年要是能买上两条4、5斤重的鲢鱼,就很好了。

那时棉布几毛钱一尺,化纤料子3、4元一尺。棉布要布票,一般一个人一年的布票,不够做一件衣服。所以,孩子的衣服,基本是老大穿过老二穿,我是老三,上面有两个哥,我基本都是穿破衣服。我下乡时,有一条裤子,补了好几块补丁,有的地方补了三层补丁。1976年我在乡下当了民办教师,家里才给我做了几件新衣服,花了近10元钱给我做了一件“的确良”衬衣。虽然化纤“料子”不要布票,但因为一是稀缺,二是贵,穿的人也极少。有一年院里几位阿姨都做了一种麻麻的料子裤,劝我妈也做一条,我妈一看要花13块钱,就犹豫了好几天,最后在大家的不断劝说下才做了一条。那时母亲已经是百货大楼主任,分管好几个商店,月薪40多元,但连花13元给自己做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足见家里生活上不富裕。因为布票少,也是为了节省钱,我们还穿过日本“尿素袋”和包装布匹的“包皮布”做的衣服。

40年前,小学生每学期学费不到两块钱,初中生两到三块。但是,每年寒假开学,因为刚刚过完年,家里经济很紧张,经常会为几个孩子的学费发愁。

从上面我们家的情况看,40年前的钱,并不是多值钱。城市家庭多数和我们的经济状况差不多,甚至很多人比我们家还要穷。

真要像有人说的那样,那时的1元钱,是现在的255元,我们会过成那样的苦日子吗?比如说,我们家当时每月收入110元,等于现在每月收入28000元,会连肉都吃不起、连衣都穿不起吗?

倒过来看就清楚了。现在如果一个六口之家,在我们这样的四线城市,月收入是28000元,每天不仅鸡鸭鱼肉不会却缺,而且应该会有100平米以上的私房、私家车、各种现代家电家具。全家人一定会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生活水平要比我们40年前高很多倍。

所以说,40年前的1元钱,不可能等于现在的255元钱,更不可能等于现在的1440元、2570元。这些数据,太没有谱了。

那么,当年的1元钱,到底是现在的多少元呢?好像并没有官方权威的说法。算起来也会非常麻烦。因为物价的变化,并不一样。很多生活必需品,增长的高低不一样。

前不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的一份经济报告,可以间接地对这一情况加以说明,我觉得参考价值极大。

这位安德森预测中心经济学家俞伟雄先生,在“2019年美中经济展望报告”会上指出,从1980年到2016年36年间,美国人收入基本没有多少变化,中国人的收入增长了831%(即8.31倍)。这虽然是指收入增长,有别于货币购买力的增长,但也能够大致说明问题。考虑到一些生活必需品这些年涨幅要比8.31倍大了不少,如白菜经常是两块多一斤,涨了100倍,猪肉涨了14倍,货币增值十几倍是可能的。

如果按照40年货币增值15倍算,我们家当年6口人110元的收入,就是现在的1650元。现在的六口之家,月收入1650元,在我们这样的四线城市,是完全可以过上当年的生活水平的。我们这里,现在租一套30-40平米没有厨房厕所的房间,100元就够了。当年0.142元一斤的米,是发黄的老糙米,现在好一点的大米3、4元一斤,差一点的也就2.3元一斤。

无论算40年前1元钱是现在的255元的人是怎么想的,但我们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当年的货币购买力高也好,物价低也好,都不值得留恋。那是一种贫穷下的购买力和物价低。那样的生活,比现在差了不知道有多少倍!40年来,世界成人的收入水平增长了60%,中国人却增长了8.31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实际能够感受得到的。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0 08:22:07 +0800 CST  

人生到处知何似C 2019-11-19 23:44
以上有误,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美元=6.7人民币元,
——————————
你写东西总是有误!总是不妥!就凭你这样的胡言乱语,不科学的态度,重三倒四,翻来复去,思维混乱,逻辑矛盾,我断定你写不成论文,任何单位也不会要你的狗屁论文。
谓于不信,你把你在这里胡说的话,包括你自己都说不清楚的黄金理论,编成"乱文",寄给出版社、科研单位!看谁给你当一回事!
你知道什么是与?什么是或?什么是非?什么是与非?什么是或非?什么是与或非?
什么叫摩根定律?什么叫汇编语言?
……
就你这小学都没有毕业的肆业生,想写科技论文,作你的黄梁美梦!
你生于解放后的五几年,你没钱还是天资愚笨?你小学都没毕业,成了肆业生。你在要工作的时候,你没有正式工作,你是在外面打流?还是在家务农?
改革开放,你有了职业,八几年你做生意,是个傻瓜都赚钱!你发了财,养家糊口,在广东和湖南办了两家微公司,有两百号人物为你服务,用你的话来说,你搾取工人的利润,成为新型资本家。
你现在荷包满满,钞票足足,气派不凡,神气十足。
按道理你应该感谢邓小平,是邓小平给你带来幸福。恰恰相反,你对邓小平恨之入骨!
这里面一定有原因,你讲出你的原因,让我们大家同情你。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0 11:20:44 +0800 CST  
英雄赞歌
一一金训华,五十年祭

沈晓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楷模;一个时代最鲜明的精神坐标,便是尊崇英模,形成全社会凝聚的共识。 一一题记



纯音乐——送别
来自老知青家园
00:0004:18

一个和风熙熙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们十几位原在逊克县双河大队插队的知青在控江路一家小饭店聚餐。金世英(金训华的妹妹)带来一篮鲜花,说是答谢大家不辞辛劳到处奔走到报社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因为有人借金训华之名招摇撞骗。看着大伙的笑脸,望着这篮生意盎然的鲜花,毫无征兆地悲从心来,泪水汩汩而下,我想起了长眠在黑土地上的金训华…….。



金训华生前照片

1969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三月初,前苏联军队入侵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我方一侧的珍宝岛,并向纵深地区炮击,中国军队被迫自卫反击,边境战火硝烟弥漫战争一触即发。上海市革委会上山下乡办公室(简称“乡办”)组织了一支上海红卫兵赴黑龙江学习考察访问团,一位姓朱的工宣队员任队长、时任上海市中学红代会常委的金训华是分队长,我是队员之一。可我至今没明白,既不是红代会成员也不是学校造反派头头的我,怎么会被选拔到访问团来?从此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后左考察小分队队长,朱师傅、右金训华,前排左小分队成员曹瑾新、右沈晓冰(作者)



出发之前,我们每人发了一套棉军装一顶棉帽一件绿色的军大衣。这套行头在春意盎然的上海显得臃肿厚实,可到了冰封雪飘的黑龙江仍然不抵严寒。



黑龙江地广人稀、辽阔壮美,他展开博大的胸怀欢迎我们。省地县都用最高规格来接待我们这帮“小八腊子”(沪语:小毛孩)。哈尔滨入住的是北方大厦,黑河是黑河宾馆,省地县的一把手都亲自出面,他们强调的一点:边疆需要你们来屯垦戍边、保家卫国!你们就是不带帽徽领章的隐形战士,一旦苏修入侵,你们要冲到前线与解放军并肩作战。



黑河军分区政委、地区革委会主任彭绍先还把小分队成员 带到了黑龙江边,手指对岸说,对面六十万平方公里,包括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原先都是咱中国的。1858、1860年沙俄政府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的《爱辉条约》和《北京条约》。1900年又血洗海兰泡和江东64屯,强行放火烧毁民房、屠杀不肯过江的原住民。江面上飘浮着断臂少腿的死尸拥塞了水面,二十多天后,还不断地有浮尸出现,江水成了血水。七千原住民的生命,不管妇孺老壮统统死在沙俄骑兵的屠刀下。



这两起惨案发生在1900年7月16日、17日并称“庚子俄难”。沙俄占领海兰泡以后将其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



只在历史书上漫不经心读到的近代史,在彭政委的叙说下变成了血淋淋的实景。我们内心充斥着悲愤、震撼、怒火中烧,有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血气在胸中激荡升腾…….。



黑河宾馆。前排左一徐国群、左二小胖、左三曹瑾新,后排站立者右一队长朱师傅、右二金训华、右三彭绍先政委,右四沈晓冰、右五、六军分区的战士。



金训华,上海市吴淞二中六八届高中生。他长得挺拔矫健、黝黑的脸庞、浓眉细眼,穿一身泛黄的旧军装、戴顶军帽、背着军用书包,这是文革期间红卫兵的“标配”。他不大爱说话,但一张口眉眼必先笑意盈盈。给人的印象,踏实淳朴厚道,少有那个年代造反派头头的霸道蛮横、颐指气使的作派。



前排右一金训华、右二上海市中学红代会总负责人王建华、后排左二方猛烈



到了公社又是一番景象,各个大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拖拉机、马车、甚至马爬犁生拉硬拽地来抢上海学生娃。我和金训华还有小徐、小胖(外号)被双河大队的副大队长姜同海大叔、妇女主任张淑兰十分热情地拉到了他的马车上。



在黑龙江时送战友当兵(前排右一为金训华)



除了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少数民族定居点,这儿还有当地人称为“二毛子”、“三毛子”的中俄混血儿,其余大部分是山东,河北闯关东的后代,或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流落到东北的“盲流”。他们朴实、仗义、实在,住房无法在冰天雪地下新盖,社员做好了一切准备迎接知青的到来,各家存放在地窖里的白菜土豆萝卜,烧火的柈子、粗细粮食都拿出一部分,还让有闲房的老乡腾出住房打扫干净。



5月29日,当金训华带领34名上海知青来到双河,他与11名男青年就住在王善忠老人腾出的新盖正屋,而王大爷一家却住进偏房。使得金训华非常感动,他说:“老乡待我们像自家孩子一样”。黑龙江的富饶、乡亲的淳朴,各级领导的重视,使金训华和小分队成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



逊河公社马车上。前左金训华、执马鞭者双河大队副大队长姜同海、朱队长,军分区小战士,右一双河大队铁姑娘队长张淑兰,中间站立者左一小胖、左二徐国群、右一黑龙江大学毕业的王秘书,后排右一沈晓冰,右二曹瑾新,左县革委会干部。



当时,上海的家长和学生更愿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和农场去,哪儿旱涝保收每月领工资属于国家农场职工建制。而插队落户干一天有工分不干没有一分钱,还是农民身份。我有几位好同学当时准备一起走,可她们的父母不同意,最终都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返沪时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下金训华召集我们开了个小会,他先讲边疆形势的需要、农民的热情、黑龙江的富饶。他说:黑龙江需要我们,我们不光自己带头来,尽量动员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起来,表明我们宣讲的绝非是虚妄。他还让我们每人伸出右手叠在一起喊“加油”。回沪后我们经常聚集在外滩上海市总工会五楼(中学红代会总部)学习文件、汇总各区报名情况、统计人数,排练节目,准备在两夜三天的长途旅行中鼓舞士气、调节气氛。



两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我们宣讲动员的效果还不错,已经发送了共1300多人的两趟专列赴黑河地区插队落户。其中还有放弃已分配到工矿、兵团、农场、市郊的名额而转赴黑龙江。如双河大队的王桂生,这位高干子弟已分到上海船厂坚决弃工务农。



这是即将上山下乡的知青临行前在外滩的留影。其中很清晰地有第二批(1970年3月20日)来到双河插队的吴淞地区的张丽君、夏冬妹、金凤、王平英、朱铭杰、吴龙庚等人。



5月25日是上海解放2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们小分队成员将随第三批的专列奔赴北疆了。为不影响客货运输,南下北上的知青专列当时都在彭浦火车站(货运车站)发车。送别的场面总是难舍难分,何况又是去3000公里以外的国境线上。站台内外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歌声此起彼伏,泪水与汗水,欢笑与哀伤,亲人与朋友执手相望泪眼婆娑。



上海彭浦火车站1969年5月25日。金训华父母送两孩子奔赴黑龙江插队落户。右一金训华、右二金士英、右三金家小妹、右四金家小弟。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金训华找到我,他是这趟专列的带队人,我是副职。当然还有市“乡办”的干部以及接收地区的干部。他告诉我,就咱俩成了“傻狍子”,我带上妹妹,你已经把你弟弟先行送走了。他们谁也没带弟妹,我听了一愣,只好嘀咕:他们可能没有弟妹吧?或者去其他省了?他一言不发转身走了。三天两夜的火车上,我问他你爸妈是怎么同意的?他说,我爸妈从前都很苦,很小的岁数就从老家慈溪到上海讨生活。在外国人开的厂子里做童工。妹妹16岁,比我妈当年做童工的年龄还大一点,妈妈无奈地说跟你一道去吧,我也放心点,就是路太远了。要能留在上海市郊农场我也不让她去。我说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不可能留在近的地方。金爸金妈是上海工人阶级的典型代表,明白事理,无条件不含乎地拥戴党和国家的号召。几句话这么一说他们就同意了。他问我:“你把才15岁的弟弟带走,你爸妈乍同意的?”弟弟鲁明15周岁还不到,是家中长子。爸妈原本根本不同意,爸爸是南下干部,仅仅因为在济南正谊中学读书时参加了国民党三青团的外围组织“青年抗日先锋队”,文革中被认为有历史问题三番五次被抄家,经常关进牛棚。弟弟有一次随大流外出大串联掉下道轨,差点没被进站的列车轧死。我在迁自己户口时,人小鬼大地自作主张把弟弟户口一并迁走了。爸妈很无奈。但生米煮成熟饭,他们也打不得骂不得,只好给我们姐弟俩匆忙中又多准备一份行装。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1 09:25:05 +0800 CST  
@D缘来如此的爷爷

当年一元,相当今天七、八十还是有的,……

——————————

我认为你的相当是错误的!

我还是以大米为例,1元钱可以买0.164元/斤大米6斤。6斤米现在只要18元钱,按这个比例祘,毛时代的1元钱相当于现在的18元钱,而不是7、80元钱!

毛时代的工人绝大多数人是二级工,也就是是每月37元左右的工资,可买大米225..6斤。现在的普工每月最少是3000元工资,可买大米1000斤。

所以现在的购买力最少的都是毛时代的4.4倍有多。

D缘来如此的爷爷 2019-11-19 14:29
“ 所以现在的购买力最少的都是毛时代的4.4倍有多。”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今天的一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是78年的4.4倍?
——————————
大家将百年过客2016和D缘来如此的爷爷所说的话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前后两人说法根本不是一回事,D某人当面造谣实在可耻!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1 23:35:28 +0800 CST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1 23:57:15 +0800 CST  
百年过客2016说
毛时代的工人绝大多数人是二级工,也就是是每月37元左右的工资,可买大米225..6斤。现在的普工每月最少是3000元工资,可买大米1000斤。

所以现在的购买力,1000÷225.6=4.4326,最少的都是毛时代的4.4倍有多。

D缘来如此的爷爷 2019-11-19 14:29

“ 所以现在的购买力最少的都是毛时代的4.4倍有多。”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今天的一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是78年的4.4倍?
错,大错特错!D某人的难道是自己瞎说的!
D某人偷换概念,将购买力最少的都是毛时代的4.4倍有多,改成今天的一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是78年的4.4倍。
所以,D某人胡说八道,大错特错!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2 08:28:24 +0800 CST  
从D缘来如此的爷爷语录,大家可以看出来,D某人说话前后矛盾,后者否定前者,他没有固定的论点,没有论据,老是有误,老是不妥。所以,他说的全部是胡说八道!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2 08:44:16 +0800 CST  

伟人比你谦虚,他承认犯了错误,“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 。”“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他还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
你们不如伟人,是吹喇叭的小人。谁是桩,当然是朱老总,周总理,刘少奇,彭德怀,陶铸等无数的革命老前辈。我们取得的成绩,当然更离不开人民的功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任何抵毁人民功劳的人,是伪君子!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2 10:27:19 +0800 CST  
今年4月5日,我在煮酒论史中看到兰爸两妇夫的帖子,一共有五篇,她们二人真不简单,一下子全文发表,气派不凡。
他们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关注了他们,我想了解他们,因为他们生活经历不一般。我又喜欢写小说,所以我想知道他们的情况。为此,我有了一种冲动,我写下了《真诚对话》。
我以为他们会与我对话,说出各自的心里话,我们的对话是真诚的,如同标题一样,真诚对话。
可是等了7个月,也不见他们的踪影,更听不到他们的说话。我失望了,我准备结束《真诚对话》。
在我准备封笔的时候,一条有二十多个马甲(D缘来如此的爷爷、人生到处何似C、毕竟东流去he、B特M、金猴奋起千XX、雄关漫道xxx……),自称在湘粤办有两个微公司、有两百多人为他服务的"老板“,吠吠而来,向我狂叫,我挥起打狗棍,亳不客气地敲击了它!

现在,这条疯狗巳被我击伤,在家养伤。
我感谢朋友们,朋友们支持了我,我对朋友们说,我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已决定封笔,同志们再见。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3 14:27:57 +0800 CST  
百年过客2016 楼主: 2019-11-25 12:17
百年过客2016: 评论 D缘来如此的爷爷: 拿不出百年过客2016说辩证唯心主义的原文,你就是造谣,就是诽谤!

百年过客2016 楼主: 2019-11-25 12:18
评论 D缘来如此的爷爷: 拿不出百年过客2016说辩证唯心主义的原文,你就是造谣,就是诽谤!
刚刚 百年过客2016: 评论 D缘来如此的爷爷: 造谣可耻!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5 13:11:08 +0800 CST  
谢谢大家的支持。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7 10:37:01 +0800 CST  
@D缘来如此的爷爷
你说我百年过客2016说辩证唯心主义,我在哪里讲的?什么时侯讲的?什么地方讲的?
说!老老实实说!
说不出来,你就是造谣!你就是诽谤!你就是下三滥!你就是地痞流氓!当面你都可以造瑤,你实在卑鄙!实在可恶!一堆臭狗屎!对你这只恶犬,只有奋起打狗棒,打得你夹起尾巴逃跑!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7 13:56:39 +0800 CST  
百年过客2016: 评论 D缘来如此的爷爷: 拿不出百年过客2016说辩证唯心主义的原文,你就是造谣,就是诽谤!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8 13:07:35 +0800 CST  
@D缘来如此的爷爷 2019-11-28 18:25

评论 百年过客2016:不就是唯物主义写成了唯心主义,难道不是笔误?那是什么?

D缘来如此的爷爷 2019-11-28 18:31
评论 百年过客2016:错在哪里?请指正,老夫立即道歉,并且改正,
——————————
错在哪里?唯物主义被你改为唯心主义!一字之差,内容完全不同!你承认写错了,更正了,也就没事了,可是你态度极端恶劣,骂娘骂人,下三滥的事你做足了!
有错就改,赔礼道歉不就完了吗?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9 09:28:12 +0800 CST  
评论 D缘来如此的爷:
有错不改,累教不改,十足流氓,厚颜无耻,卑鄙小人,忘恩负义!你把你帖子里的骂人的话,编成小册,就会发现你非常恶毒,十句话有九句就是骂人话,骂了别人骂别人的娘,都是你干的坏事,你是下三滥,下作东西,卑鄙小人,忘恩负义,你绝对没有好下场!
你说过的话,骂人的恶语,都有记录,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你抵赖不了!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1-29 10:17:05 +0800 CST  
一个自称有两个微企的假老板,一个自称给十几个大学生发工资的资本家,你不去管理你的企业,在这里发表长篇乱文,什么乱文,除了胡说八道、胡言乱语以外,就是泼妇的叫骂!你这个小学都没毕业的肆业生,

你能办什么企业?你有什么技能?有什么管理能力?你懂什么叫QA吗?什么叫QC吗?半小时之内回答!现在是10点55分,快点回答!
——————————
现在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没有回答上述问题,因此他是骗子!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2-01 13:09:44 +0800 CST  
@百年过客2016 :“高级工程师”,老夫一小学肄业生,大字不识几个,数字只知道1+1等于2,再难的数学对老夫来说,一头雾水,无异于天书,……

——————————

以上是D缘来如此的爷亲口所言,可见他无技术专长、无技术管理能力,不是两个正经微企的老板,也不可能给十多个大学生发工资,要说他是老板的话,恁着他妓女长、妓女短、横蛮无理、下三滥、下作手段、下流无耻……他只能是足浴馆、发廊、夜总会之类的老板!在扫黄打黑的行动中,他受到打击,损失惨重!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2-01 16:04:11 +0800 CST  

@D缘来如此的爷
你现在的生活比毛时代还差?你当什么老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吃的好,吃的饱,有的人还要减肥,人们不再饿肚子了,更没有饿死人的惨状了!人们再也不要票证,到国内景点旅游,到国外游玩也是寻常事了……你生活比毛时代差,只说明你是个没出息的下作东西!
楼主 百年过客2016  发布于 2019-12-01 20:32:38 +0800 CST  

楼主:百年过客2016

字数:602632

发表时间:2019-04-05 21:46:2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2-04 22:17:48 +0800 CST

评论数:154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